13.07.2015 Views

釋尊之超越彌勒九劫(之八)

釋尊之超越彌勒九劫(之八)

釋尊之超越彌勒九劫(之八)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7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可 見 即 使 被 看 成 是 「 諸 佛 常 法 」 的 事 項 , 傳 說 還 是 可 能 有 差 異 。關 於 釋 迦 太 子 觀 耕 墾 ,《 本 生 譚 因 緣 論 》〈 不 遠 因 緣 〉 雖 也 說 到 ,釋 迦 太 子 參 預 皇 家 的 農 耕 節 慶 , 卻 與 釋 迦 太 子 出 家 求 道 無 關 (《 漢 譯南 傳 》,31 冊 , 頁 94;Jayawickrama[1990],76-77)。 漢 譯 《 太 子瑞 應 本 起 經 》(T 185) 的 傳 說 是 : 釋 迦 太 子 在 觀 四 事 後 , 決 心 出 家 ,夜 半 踰 誠 的 途 中 :「 於 是 太 子 攀 樹 枝 , 見 耕 者 墾 壤 出 虫 , 烏 隨 啄 吞 。感 傷 眾 生 , 魚 鱗 相 咀 , 其 不 仁 者 , 為 害 滋 甚 , 死 墮 惡 道 , 求 出 良 難 !諸 天 雖 樂 , 而 亦 非 常 , 福 盡 則 懼 , 罪 至 亦 怖 。 禍 福 相 承 , 生 死 彌 久 。觀 見 人 間 , 上 至 二 十 八 天 , 貴 極 而 無 道 , 皆 與 地 獄 對 門 。 三 惡 道 處 ,痛 酷 百 端 , 歡 樂 暫 有 , 憂 畏 延 長 。 天 地 之 間 , 無 一 可 奇 , 吾 不 能 復為 欲 惑 矣 !」( 大 正 3, 頁 475 下 )。漢 譯 《 修 行 本 起 經 》(T 184) 的 傳 說 , 就 比 較 合 理 。 釋 迦 太 子在 「 四 門 遊 觀 」 之 後 , 出 家 之 心 愈 來 愈 強 , 有 大 臣 建 議 , 讓 釋 迦 太子 「 監 農 種 殖 , 役 其 意 思 , 使 不 念 道 」, 這 樣 的 解 決 方 法 , 本 來 是 很好 的 , 無 奈 事 與 願 違 。「 太 子 坐 閻 浮 樹 下 , 見 耕 者 墾 壤 出 蟲 , 天 復 化令 牛 領 興 壞 , 蟲 下 淋 落 , 烏 隨 啄 吞 。 又 作 蝦 蟆 , 追 食 曲 蟺 。 蛇 從 穴出 , 吞 食 蝦 蟆 。 孔 雀 飛 下 , 啄 吞 其 蛇 。 有 鷹 飛 來 , 搏 取 孔 雀 。 鵰 鷲復 來 , 搏 撮 食 之 」。 這 種 自 然 界 的 「 食 物 鏈 」, 也 是 弱 肉 強 食 , 於 是「 菩 薩 見 此 眾 生 品 類 , 展 轉 相 吞 , 慈 心 愍 傷 」( 大 正 3, 頁 467 中 ),146反 而 增 強 釋 迦 太 子 出 家 求 道 之 志 。彌 勒 菩 薩 的 最 後 身 可 能 如 此 嗎 ?彌 勒 菩 薩 的 最 後 身 出 生 在 婆 羅 門 家 庭 , 沒 有 釋 迦 太 子 要 繼 承 王位 的 「 困 擾 」, 似 乎 不 必 有 「 四 門 遊 觀 」; 而 彌 勒 出 世 的 時 代 , 國 土豐 厚 , 物 資 充 足 ,《 增 一 阿 含 經 》 的 「 彌 勒 下 生 」 就 說 :「 閻 浮 地 內 , 自 然 生 粳 米 , 亦 無 皮 裹 , 極 為 香 美 , 食 無 患 苦 」;「 閻 浮 地 內 , 自 然 樹 上 生 衣 , 極 細 柔 軟 , 人 取 著 之 , 如 今 鬱 單曰 人 自 然 樹 上 生 衣 , 而 無 有 異 」( 大 正 2, 頁 788 上 );「 其 有 善 男 子 、 善 女 人 , 欲 得 見 彌 勒 佛 , 及 三 會 聲 聞 眾 ....欲 食 自 然 米 , 并 著 自 然 衣 裳 , 身 壞 命 終 生 天 上 者 , 彼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 當 勤 加 精 進 , 無 生 懈 怠 」( 大 正 2, 頁 789 下 )。食 用 的 是 自 然 粳 米 , 穿 的 是 自 然 衣 裳 , 那 是 國 土 豐 厚 , 人 民 安樂 的 時 代 , 也 許 就 沒 有 「 觀 耕 墾 」 的 問 題 。依 《 彌 勒 下 生 成 佛 經 》(T 454) 的 傳 述 ( 大 正 14, 頁 424 上 -中 ), 當 時 的 轉 輪 王 名 曰 蠰 佉 , 除 了 輪 王 七 寶 外 ,「 又 , 其 國 土 有 七寶 臺 , 舉 高 千 丈 , 千 頭 、 千 輪 , 廣 六 十 丈 ; 又 有 四 大 藏 」。 以 現 代 人來 看 , 到 處 是 寶 物 , 但 也 許 就 是 如 此 「 是 時 , 眾 寶 無 守 護 者 , 眾 人見 之 , 心 不 貪 著 , 棄 之 於 地 , 猶 如 瓦 石 草 木 土 塊 。146《 大 毘 婆 沙 論 》 說 : 有 淨 居 天 為 菩 薩 厭 有 心 故 , 現 老 病 死 。 菩 薩 見 已 , 厭 有出 家 ; 既 出 家 已 , 隨 先 所 見 , 以 果 為 門 , 觀 緣 起 法 ( 大 正 27, 頁 123 下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91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時 , 人 見 者 皆 生 厭 心 , 而 作 是 念 : 往 昔 眾 生 , 為 此 寶 故 , 共 相 殘 害 ,更 相 偷 劫 , 欺 誑 妄 語 , 令 生 死 罪 緣 , 展 轉 增 長 」, 這 是 一 般 人 因 「 到處 是 寶 物 」, 而 產 生 厭 離 心 。 接 下 來 就 是 彌 勒 菩 薩 出 生 的 情 況 , 然 後 :「 彌 勒 菩 薩 觀 世 五 欲 , 致 患 甚 多 , 眾 生 沈 沒 在 大 生 死 , 甚 可 憐愍 。 自 以 如 是 正 念 觀 故 , 不 樂 在 家 。時 , 蠰 佉 王 共 諸 大 臣 持 此 寶 臺 , 奉 上 彌 勒 。彌 勒 受 已 , 施 諸 婆 羅 門 ; 婆 羅 門 受 已 , 即 便 毀 壞 , 各 共 分 之 。彌 勒 菩 薩 見 此 妙 臺 須 臾 無 常 , 知 一 切 法 皆 亦 磨 滅 , 修 無 常 想 ,出 家 學 道 」( 大 正 14, 頁 424 中 ; 同 旨 ,《 彌 勒 大 成 佛 經 》, 大正 14, 頁 430 中 )。「 彌 勒 之 觀 毀 臺 」 應 該 指 此 一 情 節 ,《 彌 勒 大 成 佛 經 》(T 456, 大 正14, 頁 430 中 ), 唐 義 淨 譯 的 詩 頌 體 《 彌 勒 下 生 成 佛 經 》(T 455),也 是 如 此 ( 過 程 略 有 不 同 , 大 正 14, 頁 427 上 ─ 中 ), 于 闐 的 「 彌 勒下 生 」 也 說 到 這 一 點 (Emmerick[1968],313-319, 此 處 的 英 譯 是pillar)。《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藥 事 》 則 說 到 「 金 幢 」 或 是 寶 幢 ( 大正 24, 頁 25 上 )。 但 《 彌 勒 來 時 經 》(T 457) 就 看 不 到 「 七 寶 臺 」,也 就 沒 有 「 彌 勒 之 觀 毀 臺 」( 大 正 14, 頁 434 中 ─ 頁 435 上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的 彌 勒 傳 說 , 也 有 這 座 「 七 寶 臺 」( 名稱 不 完 全 一 樣 ),《 長 阿 含 經 》 第 6《 轉 輪 聖 王 修 行 經 》 說 :「 爾 時 , 聖 王 建 大 寶 幢 , 圍 十 六 尋 , 上 高 千 尋 , 千 種 雜 色 嚴 飾其 幢 , 幢 有 百 觚 , 觚 有 百 枝 , 寶 縷 織 成 , 眾 寶 間 廁 。於 是 , 聖 王 壞 此 幢 已 , 以 施 沙 門 . 婆 羅 門 . 國 中 貧 者 。然 後 剃 除 鬚 髮 , 服 三 法 衣 , 出 家 修 道 , 修 無 上 行 , 於 現 法 中 自身 作 證 , 生 死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所 作 已 辦 , 不 受 後 有 」( 大 正 1,頁 42 上 )。此 經 是 說 , 轉 輪 聖 王 自 己 建 造 「 大 寶 幢 」, 再 拆 掉 、 破 壞 , 持 以 布 施 ,接 著 就 是 轉 輪 聖 王 出 家 , 解 脫 成 就 。《 中 阿 含 經 》 第 66《 說 本 經 》 是說 : 轉 輪 聖 王 有 「 大 金 幢 」, 然 後 布 施 飲 食 、 衣 被 、 車 乘 、 華 鬘 等 等 ,接 著 就 是 轉 輪 聖 王 「 剃 除 鬚 髮 , 著 袈 裟 衣 」 出 家 修 道 , 解 脫 成 就 ( 大正 1, 頁 509 下 )。 同 樣 的 事 緣 , 在 《 大 毘 婆 沙 論 》 是 說 :「 王 有 寶 臺 ,高 千 尋 量 , 廣 十 六 分 。 種 種 莊 嚴 , 持 施 福 田 , 興 大 福 業 。 其 後 不 久 ,剃 除 鬚 髮 , 以 信 出 家 勤 修 梵 行 , 於 現 法 中 成 阿 羅 漢 」( 大 正 27, 頁893 下 )。 完 全 沒 有 「 破 壞 」 七 寶 臺 的 情 節 。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的 彌 勒 傳 說 , 這 座 「 七 寶 臺 」 的 營建 、 破 壞 與 布 施 , 是 轉 輪 聖 王 出 家 修 道 的 轉 捩 點 ; 另 一 方 面 , 不 管是 《 轉 輪 聖 王 修 行 經 》, 或 是 《 說 本 經 》, 轉 輪 聖 王 與 彌 勒 之 間 , 看不 到 有 什 麼 互 動 。 但 在 《 彌 勒 下 生 成 佛 經 》, 蠰 佉 王 是 把 「 七 寶 臺 」給 了 彌 勒 , 彌 勒 又 轉 送 給 諸 婆 羅 門 ; 諸 婆 羅 門 「 即 便 毀 壞 , 各 共 分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111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之 」, 彌 勒 看 到 此 一 情 況 , 才 「 一 切 法 皆 亦 磨 滅 , 修 無 常 想 , 出 家 學道 」。除 了 出 家 的 因 緣 外 , 釋 迦 菩 薩 與 彌 勒 菩 薩 出 家 的 經 過 , 也 有 差別 。釋 迦 菩 薩 是 在 馬 夫 車 匿 的 陪 伴 之 下 , 夜 半 騎 馬 , 踰 城 出 家 , 有 「 不告 而 別 」的 意 味 , 而 且 在 剃 髮 、 換 袈 裟 之 後 , 就 遣 回 車 匿 , 接 下 來 就 是 六 年苦 行 , 其 間 雖有 五 比 丘 曾 在 一 起 , 也 曾 向 其 他 的 修 道 者 求 教 , 大 體 說 來 , 釋 迦 菩薩 出 家 後 , 成道 之 前 , 生 活 清 苦 , 孤 獨 自 處 , 歷 經 六 年 的 試 煉 。依 《 長 阿 含 經 》 第 1《 大 本 經 》 的 傳 說 , 毘 婆 尸 菩 薩 在 出 家 後 ,有 許 多 人 要 求 一 起 出 家 , 而 且 「 與 之 遊 行 , 在 在 教 化 , 從 村 至 村 ,從 國 至 國 , 所 至 之 處 , 無 不 恭 敬 , 四 事 供 養 」; 毘 婆 尸 菩 薩 後 來 覺 得這 樣 不 妥 , 就 離 開 大 眾 ,「 於 閑 靜 處 , 專 精 修 道 」, 接 著 就 是 觀 十 二緣 起 而 至 證 道 ( 大 正 1, 頁 7 上 - 下 )。依 Horner([1975a],xxxiv-xxxvi) 的 整 理 ,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二 十 五 佛 ( 含 釋 尊 在 內 ) 出 家 的 方 式 , 分 別 有 步 行 、 乘 大 象 , 騎 馬等 等 ; 從 出 家 到 證 果 所 用 的 時 間 , 只 有 釋 尊 是 六 年 , 其 餘 二 十 四 佛 ,短 則 七 天 ( 有 五 位 ), 長 則 十 個 月 ( 有 五 位 , 毘 婆 尸 菩 薩 是 八 個 月 )。換 句 話 說 , 在 南 傳 佛 典 裏 , 釋 迦 菩 薩 從 出 家 到 證 果 , 所 需 的 時 間 最久 , 而 且 這 六 年 是 苦 行 。 實 際 上 , 這 也 是 釋 尊 佛 傳 一 致 的 傳 說 。彌 勒 菩 薩 如 同 毘 婆 尸 菩 薩 , 有 許 多 人 陪 同 出 家 。《 增 一 阿 含 經 》的 「 彌 勒 下 生 」, 沒 有 明 說 這 一 點 , 但 鳩 摩 羅 什 譯 《 彌 勒 大 成 佛 經 》(T 456) 就 說 :「 爾 時 , 彌 勒 與 八 萬 四 千 婆 羅 門 俱 詣 道 場 , 彌 勒 即 自 剃 髮 , 出家 學 道 , 早 起出 家 , 即 於 是 日 初 夜 , 降 四 種 魔 , 成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大正 14, 頁 430下 )。南 傳 《 未 來 事 》 說 的 彌 勒 菩 薩 出 家 的 情 節 , 更 是 類 同 於 「 召 告 天 下 」的 方 式 , 過 程 如 「 嘉 年 華 會 」 一 般 (§ 3.5.2. 之 十 一 )。 彌 勒 菩 薩 在 出家 的 當 天 , 就 在 龍 華 樹 下 證 果 成 佛 , 應 該 是 「 彌 勒 下 生 」 一 致 的 傳說 147 。 以 當 時 的 環 境 來 說 , 彌 勒 菩 薩 應 該 沒 有 經 歷 苦 行 的 試 煉 。 在 有些 人 看 來 , 釋 迦 菩 薩 與 彌 勒 菩 薩 出 家 成 佛 , 可 說 分 別 代 表 兩 種 截 然不 同 的 類 型 , 真 是 天 壤 雲 泥 之 別 。147《 大 品 經 》〈 序 品 〉 第 1 說 到 菩 薩 的 種 種 願 , 其 中 就 有 「 欲 出 家 日 , 即 成 阿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即 是 日 轉 法 輪 」 之 願 。 但 在 佛 典 裏 , 諸 佛 從 出 家 到 成 佛的 時 間 , 也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傳 說 , 參 考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 大 正 25, 頁 311上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131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彌 勒 菩 薩 成 佛 後 , 依 《 增 一 阿 含 經 》「 彌 勒 下 生 」 的 說 法 , 除 了148有 地 神 的 宣 告 外 ,「 爾 時 , 魔 名 大 將 , 以 法 治 化 , 聞 如 來 名 教 音 響之 聲 , 歡 喜 踊 躍 , 不 能 自 勝 , 七 日 七 夜 , 不 眠 不 寐 。 是 時 , 魔 王 將欲 界 無 數 天 人 , 至 彌 勒 佛 所 , 恭 敬 禮 拜 」, 這 樣 的 情 節 , 也 與 釋 尊 佛傳 的 成 道 後 事 蹟 , 大 不 相 同 。透 過 「 彌 勒 下 生 」 所 說 彌 勒 菩 薩 下 降 、 出 家 、 成 佛 的 過 程 , 可以 具 體 的 看 出 釋 迦 菩 薩 與 彌 勒 菩 薩 在 這 一 方 面 , 有 同 有 異 。 而 這 些同 異 之 處 , 在 佛 典 裏 嘗 試 給 予 類 型 化 的 說 明 。§ 4.7.7.5.「 諸 佛 平 等 說 」 與 「 諸 佛 差 別 說 」《 長 阿 含 經 》 第 18《 自 歡 喜 經 》 的 一 開 頭 , 舍 利 弗 就 說 : 如 來的 智 慧 、 神 足 、 功 德 力 等 等 , 不 是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一 切 沙 門 婆 羅門 所 能 比 擬 的 。 本 來 , 經 文 的 意 旨 如 果 只 是 要 讚 嘆 「 佛 德 不 可 思 議 」,似 乎 這 樣 就 可 以 了 , 但 經 文 還 繼 續 發 展 , 其 中 一 個 重 點 就 是 : 此 處的 「 如 來 」, 到 底 是 一 個 , 還 是 很 多 個 。釋 尊 聽 到 這 樣 的 讚 嘆 , 並 沒 有 正 面 的 回 應 , 反 而 進 一 步 問 舍 利弗 : 你 能 知 道 過 去 佛 「 心 中 所 念 」, 過 去 佛 有 怎 樣 的 戒 定 慧 解 脫 嗎 ?148舍 利 弗 的 回 答 很 坦 率 : 不 知 道 。依 《 大 毘 婆 沙 論 》 所 引 的 「 契 經 」, 釋 尊 在 波 羅 奈 初 轉 法 輪 後 , 地 神 才 舉 聲遍 告 世 間 , 參 看 大 正 27, 頁 210 上 - 下 、 頁 915 下 - 頁 916 中 。接 著 釋 尊 又 問 到 未 來 佛 、 現 在 佛 的 「 心 中 所 念 」、 戒 定 慧 解 脫 等等 。 舍 利 弗 還 是 不 知 道 。 這 樣 , 問 題 就 來 了 : 你 既 然 不 知 道 過 去 佛 、未 來 佛 、 現 在 佛 的 「 心 中 所 念 」 等 等 , 怎 麼 可 以 說 : 如 來 的 智 慧 、神 足 、 功 德 力 等 等 , 不 是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一 切 沙 門 婆 羅 門 所 能 比擬 的 !舍 利 弗 回 答 :「 我 於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諸 佛 心 中 所 念 , 我 不 能 知 ;佛 總 相 法 , 我 則 能 知 」。 然 後 列 出 16 種 佛 陀 之 特 勝 , 這 是 其 他 沙 門婆 羅 門 所 不 及 的 。 所 謂 的 「 佛 總 相 法 」, 應 該 就 是 諸 佛 所 共 通 的 性 質 ,或 是 「 諸 佛 共 法 」。 這 16 種 佛 陀 特 勝 , 內 容 相 當 多 樣 化 , 不 但 有 佛陀 自 身 的 所 證 法 , 也 有 佛 陀 教 化 , 與 弟 子 的 互 動 等 等 。再 接 下 來 的 問 題 是 : 過 去 、 未 來 , 會 有 其 他 沙 門 、 婆 羅 門 與 佛相 等 嗎 ?答 案 是 肯 定 的 , 因 為 : 過 去 有 佛 , 未 來 也 有 佛 ( 在 此 意 義 之 下 ,佛 也 是 沙 門 ), 但 現 在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與 佛 相 等 嗎 ? 答 案 是 否 定 的 , 因為 「 欲 使 現 在 有 二 佛 出 世 , 無 有 是 處 」。在 聲 聞 佛 法 , 因 為 主 張 「 一 世 無 二 佛 」, 所 以 諸 佛 的 關 係 或 比 較 ,只 能 從 多 佛 相 續 的 架 構 底 下 來 理 解 。 但 過 去 佛 已 經 過 去 , 未 來 佛 還沒 有 成 就 , 如 何 能 知 道 三 世 相 續 諸 佛 平 等 ? 依 經 文 的 解 說 , 舍 利 弗其 實 只 知 道 「 佛 總 相 法 」, 也 就 是 諸 佛 共 通 的 性 質 。這 就 是 《 長 阿 含 經 》 第 18《 自 歡 喜 經 》 所 表 現 出 來 的 「 諸 佛 平等 說 」; 而 《 雜 阿 含 經 》 第 498 經 , 也 可 以 說 表 達 同 一 意 旨 。 聲 聞 佛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151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法 也 主 張 : 歸 依 佛 , 是 「 歸 依 一 切 過 殑 伽 沙 數 量 諸 佛 」, 應 該 與 這 樣的 經 說 , 有 內 在 在 關 連 ( 參 本 文 § 3.7.3.,《 正 觀 》 雜 誌 ,21 期 , 頁115- 頁 116; 本 文 § 4.1.9.,《 正 觀 》 雜 誌 ,23 期 , 頁 98- 頁 108)。《 大 毘 婆 沙 論 》 以 修 行 、 利 益 、 法 身 三 點 , 來 說 明 諸 佛 平 等 ( 參看 本 文 § 1.1.,《 正 觀 》 雜 誌 ,21 期 , 頁 7- 頁 9), 至 於 前 文 所 引 《 彌蘭 王 問 經 》 說 ( 本 文 § 4.7.7.2.): 諸 佛 的 戒 、 定 、 慧 等 等 , 都 沒 有 差別 , 其 重 點 顯 然 是 就 諸 佛 的 「 所 證 法 」 而 言 ( 也 就 是 從 「 法 的 成 就者 」 來 說 ), 但 《 彌 蘭 王 問 經 》 所 說 諸 佛 平 等 的 事 項 , 不 限 於 此 ( 參考 Horner[1963],xxxvi-xxxvii 的 整 理 ), 這 些 都 是 從 平 等 的 面 相 來觀 察 , 無 非 都 是 「 諸 佛 平 等 說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來 說 , 佛 陀 是 「 法 的 成 就 者 」, 而 他 所 內 自 證 的 聖境 , 是 無 法 論 究 的 , 即 使 連 舍 利 弗 這 樣 的 大 聲 聞 , 也 無 法 知 道 其 究竟 ,「 佛 陀 境 界 不 可 思 議 」, 這 是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已 經 存 在的 教 說 ( 參 Lamotte[1970],1639,note 1 所 引 資 料 ), 既 然 都 是 「 不可 思 議 」, 已 經 預 示 著 平 等 性 。但 是 在 南 傳 《 論 事 》(XXI,5), 則 批 評 : 有 的 部 派 所 主 張 , 諸佛 之 間 有 「 等 第 」 的 差 別 ;《 論 事 》 本 身 認 為 : 諸 佛 除 身 量 、 壽 命 與身 光 三 點 有 所 不 同 外 , 諸 佛 都 是 平 等 的 (Shwe Zan Aung and RhysDavids[1915],354;《 漢 譯 南 傳 》,62 冊 , 頁 365- 頁 366)。 而 注 解書 的 意 見 , 主 張 諸 佛 差 別 說 的 是 安 達 羅 派 (Andhakas)。 安 達 羅 派 這類 的 主 張 , 可 方 便 的 稱 做 是 「 諸 佛 差 別 說 」。南 傳 《 論 事 》 只 簡 略 的 說 到 安 達 羅 派 的 「 諸 佛 差 別 說 」, 並 沒 有介 紹 其 內 容 , 不 知 其 詳 。漢 譯 《 增 一 阿 含 經 》 是 大 眾 部 支 派 的 傳 本 , 與 安 達 羅 派(Andhakas) 應 該 有 某 種 關 連 , 而 《 增 一 阿 含 經 》 就 說 :「 諸 佛 世 尊 皆 同 一 類 , 同 其 戒 律 、 解 脫 、 智 慧 , 而 無 有 異 ; 亦 復同 空 、 無 相 、願 ; 有 三 十 二 相 、 八 十 種 好 , 而 莊 嚴 其 身 ; 視 無 厭 足 , 無 能 見 頂者 , 皆 悉 不異 。唯 有 精 進 不 同 , 於 過 去 當 來 諸 佛 世 尊 精 進 者 , 吾 最 為 勝 」( 大 正 2,頁 754 中 )。經 文 先 說 到 「 諸 佛 平 等 說 」, 但 卻 引 伸 出 「 唯 有 精 進 不 同 」 的 「 諸佛 差 別 說 」。 另 外 , 大 眾 部 支 派 說 出 世 部 的 《 大 事 》(MahAvastu) 也說 到 , 釋 尊 是 因 為 精 進 而 超 越 多 劫 成 佛 的 觀 念 (Jones[1956],238-239), 這 與 《 增 一 阿 含 經 》 在 另 一 段 經 文 說 的 : 釋 尊 自 稱 「 彌 勒 菩薩 經 三 十 劫 應 當 作 佛 至 真 等 正 覺 , 我 以 精 進 力 . 勇 猛 之 心 , 使 彌 勒在 後 !」( 大 正 2, 頁 600 上 ; 參 本 文 § 3.3.2. 之 五 ), 只 不 過 , 嚴 格 說來 , 後 二 段 經 文 應 該 是 指 釋 迦 菩 薩 的 特 勝 。諸 佛 雖 然 平 等 , 但 仍 然 可 在 平 等 中 , 看 出 差 別 ,《 大 智 度 論 》 在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171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解 釋 東 方 多 寶 世 界 及 寶 積 佛 之 後 , 對 談 者 提 到 :「 問 曰 : 若 爾 者 , 一 切 佛 皆 應 號 寶 積 , 何 以 獨 稱 彼 佛 為 寶 積 ?答 曰 : 雖 一 切 諸 佛 皆 有 此 寶 , 但 彼 佛 即 以 此 寶 為 名 。 如 彌 勒 名為 慈 氏 , 諸 佛雖 皆 有 慈 , 但 彌 勒 即 以 慈 為 名 」( 大 正 25, 頁 124 中 )。從 此 一 角 度 來 看 ,「 諸 佛 平 等 說 」 與 「 諸 佛 差 別 說 」, 二 者 都 承 認 ,諸 佛 之 間 有 同 有 異 。 大 體 說 來 , 佛 典 說 到 諸 佛 異 同 , 往 往 側 重 在 諸佛 相 同 的 部 分 ; 至 於 諸 佛 所 表 現 出 來 的 事 相 , 則 同 異 互 見 。南 傳 的 《 佛 種 姓 經 》, 說 到 25 佛 ( 包 括 釋 尊 在 內 ) 出 生 、 成 道 、教 化 , 乃 至 入 涅 槃 的 情 節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在 結 尾 部 分 , 特 別 加 以歸 納 , 說 到 諸 佛 的 同 異 , 可 以 看 出 佛 陀 論 的 發 展 。關 於 「 諸 佛 差 別 說 」,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是 說 , 這 25 佛 的不 同 , 一 共 有八 點 : 壽 命 (Ayu)、 身 高 (pamANa)、 種 姓 (kula)、 從 出 家 到 成 道的 期 間 (padhAna)、 身 光 (raMsi)、 出 家 時 的 交 通 工 具 (yAna)、 菩提 樹 (bodhirukkha)、 成 道 時 跏 趺 座 的 大 小 (pallaGka)(Horner[1978],425-428;Horner[1964],110,note 1;Horner[1963],xxxviii;DPPN,II,296,s. v. Buddha, 依 此 處 note 12 的 說 明 , 南 傳 《 長 部 義 釋 》 只說 到 五 項 )。其 中 , 關 於 菩 提 樹 的 不 同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所 說 的 「 七佛 」, 現 代 考 古 工 作 者 在 西 元 前 二 世 紀 的 Bharhut 佛 教 遺 址 , 看 到 其中 六 佛 與 其 菩 提 樹 , 而 且 還 標 示 出 來 , 例 如 :Bhagavato Vipasino Bodhi( 毘 婆 尸 佛 的 菩 提 樹 ), 此 一 考 古 所 見 , 印 證 了 經 典 的 傳 述 ( 參Cunningham[1879],107-108;113-116)。嚴 格 說 來 , 這 八 點 應 該 是 在 最 後 身 菩 薩 還 沒 有 成 佛 之 前 , 就 已經 確 立 , 概 念 上 , 其 實 相 當 於 南 傳 《 彌 蘭 王 問 經 》 說 的 諸 菩 薩 相 異之 點 ( 雖 然 《 彌 蘭 王 問 經 》 只 說 到 四 點 , 見 Horner[1964],109-117;《 漢 譯 南 傳 》,64 冊 , 頁 89; 另 參 Horner[1963],xxxv)。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所 謂 「 出 家 到 成 道 的 時 間 」, 在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是 指 最 後 身 菩 薩 , 但 《 彌 蘭 王 問 經 》 說 的 , 卻 是 諸 菩 薩 圓 滿 波 羅 蜜行 所 需 要 的 期 間 ( 參 Horner[1964],110), 而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 說 :釋 尊 成 佛 歷 經 四 阿 僧 祇 劫 又 十 萬 劫 , 那 麼 在 《 彌 蘭 王 問 經 》 看 來 ,其 他 菩 薩 的 成 佛 歷 程 , 就 可 能 與 釋 尊 不 一 樣 , 而 且 似 乎 可 以 說 , 修道 者 從 初 發 心 求 證 佛 果 開 始 , 就 可 以 稱 作 是 菩 薩 149 。149本 文 § 2.2.2. 之 D 引 南 傳 《Maleyyadeva 長 老 事 》, 說 到 精 進 增 上 、 信 增 上 與慧 增 上 等 三 種 菩 薩 , 而 他 們 修 成 佛 的 歷 程 分 別 是 十 六 、 八 、 四 阿 僧 祇 劫 ( 再各 加 十 萬 劫 ), 而 本 文 §3.5.3 之 3 又 引 Collins([1993b],82,note 1) 所 說 ,「 這樣 的 分 類 , 似 乎 是 東 南 亞 ( 的 佛 教 所 ) 創 造 出 來 的 (a Southeast Asianinvention)」。 但 這 樣 的 說 法 , 並 不 妥 當 。 應 予 補 充 : 早 在 1937 年 ,DPPN,II,324, 就 已 引 《 經 集 義 釋 》(SNA. I. 47 ff.), 提 到 這 樣 的 見 解 。 而 Horner([1964],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192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釋 尊 成 佛 所 歷 經 的 時 劫 ,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傳 說 ( 參 本 文 § 2.2.1.,《 正 觀 》 雜 誌 ,21 期 , 頁 38- 頁 44), 見 解 紛 岐 , 不 過 ,《 大 毘 婆 沙論 》 在 介 紹 釋 迦 菩 薩 波 羅 蜜 行 期 間 , 值 遇 哪 一 些 佛 陀 , 接 著 說 「( 釋尊 ) 於 修 相 異 熟 業 九 十 一 劫 中 , 逢 事 六 佛 , 最 初 即 勝 觀 , 最 後 名 迦葉 波 。 當 知 此 依 釋 迦 菩 薩 說 , 若 餘 菩 薩 不 定 」( 大 正 27, 頁 892 下 )。不 但 如 此 , 按 照 《 大 毘 婆 沙 論 》 本 身 的 定 義 , 修 道 者 要 到 修 行 「( 卅二 ) 相 異 熟 業 」 的 程 度 , 才 能 稱 為 是 菩 薩 。 這 一 段 修 持 相 異 熟 業 的期 間 , 到 底 要 多 久 的 時 間 ?《 大 毘 婆 沙 論 》 又 說 :「 問 : 此 相 異 熟 業 經 於 幾 時 修 習 圓 滿 ?答 : 多 分 經 百 大 劫 , 唯 除 釋 迦 菩 薩 。 以 釋 迦 菩 薩 極 精 進 , 故 超九 大 劫 , 但 經 九 十 一 劫 修 習 圓 滿 , 便 得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大 正 27,頁 890 中 )。就 這 一 段 話 來 說 ,「 多 分 經 百 大 劫 」 可 已 說 是 大 部 分 的 菩 薩 , 雖 接 著說 「 唯 除 釋 迦 菩 薩 」, 似 乎 指 釋 迦 菩 薩 是 唯 一 的 例 外 。情 理 上 , 釋 迦 菩 薩 既 可 因 精 進 而 超 越 九 劫 , 其 他 菩 薩 也 應 有 此可 能 , 而 「 當 知 此 依 釋 迦 菩 薩 說 , 若 餘 菩 薩 不 定 」, 更 可 推 知 「 百 劫修 相 好 」 的 期 間 , 是 可 能 變 化 的 。110,note 1) 也 說 到 相 同 的 見 解 ( 但 Horner 稱 其 資 料 是 出 自 SnA. 407 ff., 不知 是 否 引 用 的 版 本 不 一 樣 )《 俱 舍 論 》 說 :「 由 壽 、 種 、 姓 、 身 量 等 殊 , 諸 佛 相 望 , 容 有 差別 : 壽 異 , 謂 佛 壽 有 短 長 ; 種 異 , 謂 佛 生 剎 帝 利 、 婆 羅 門 種 ; 姓 異 ,謂 佛 姓 喬 答 摩 、 迦 葉 波 等 ; 量 異 , 謂 佛 身 有 小 大 」( 大 正 29, 頁 141中 ; 參 Lamotte[1980],2228,note 1 所 引 ), 其 中 所 謂 「 諸 佛 差 別 」,也 都 是 最 後 身 菩 薩 的 差 別 。再 進 一 步 說 , 這 樣 最 後 身 菩 薩 的 差 別 , 其 實 不 是 那 麼 重 要 ; 如果 再 看 看 大 乘 佛 教 所 提 出 的 菩 薩 行 位 理 論 , 例 如 菩 薩 四 位 說 與 十 地說 , 一 方 面 顯 示 菩 薩 修 行 的 歷 程 , 有 如 同 聲 聞 佛 法 沙 門 果 證 的 次 第 ;而 這 樣 的 菩 薩 行 位 次 第 與 內 容 , 也 可 說 是 「 菩 薩 共 法 」( 參 看 印 順 法師 [1981],658-664、704-712)。這 樣 看 來 ,「 諸 佛 平 等 說 」 與 「 諸 佛 差 別 說 」, 並 不 是 針 鋒 相 對 ,而 且 從 佛 典 看 到 的 , 其 實 是 傾 向 於 「 諸 佛 平 等 說 」。 如 果 從 《 長 阿 含經 》 第 18《 自 歡 喜 經 》 與 《 雜 阿 含 經 》 第 498 經 的 意 旨 , 還 可 推 知 ,這 樣 的 思 想 , 起 源 甚 早 。不 過 ,《 長 阿 含 經 》 第 18《 自 歡 喜 經 》 說 的 「 諸 佛 心 中 所 念 」,或 是 《 雜 阿 含 經 》 第 498 經 說 的 「 諸 佛 世 尊 心 之 分 齊 」, 都 不 是 佛 陀以 外 之 人 所 認 知 , 這 樣 一 來 , 要 知 道 「 諸 佛 平 等 」 或 是 「 諸 佛 差 別 」,只 能 從 事 相 來 說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說 : 諸 佛 所 共 通 , 而 其 他 人 所 沒 有 的 事項 (「 諸 佛 常 法 」), 一 共 有 30 項 : 菩 薩 在 入 母 胎 之 前 , 已 經 知 道 這是 最 後 身 ; 菩 薩 在 母 胎 結 跏 趺 坐 ; 菩 薩 出 生 時 , 其 母 親 是 採 立 姿 ( 不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212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是 如 一 般 女 性 的 生 產 方 式 ), 菩 薩 是 在 看 到 老 病 死 等 四 事 (「 四 門 遊觀 」) 及 兒 子 出 生 之 後 才 出 家 等 , 最 後 一 項 是 : 入 涅 槃 之 前 , 要 吃 含有 maMasarajabhojana 的 食 物 , 還 要 入 許 多 「 等 至 」(samApattI)(Horner[1978],429-430;DPPN,II,296-297)。 這 可 說 是 釋 尊從 釋 迦 菩 薩 的 身 分 到 成 佛 , 初 轉 法 輪 , 到 入 涅 槃 , 一 生 的 寫 照 、 濃縮 , 然 後 由 此 推 論 , 諸 佛 都 是 如 此 。這 種 型 態 的 佛 陀 論 , 側 重 在 諸 佛 共 通 的 事 相 , 因 為 這 是 在 說 明諸 佛 一 生 的 行 誼 , 觀 察 的 愈 來 愈 細 緻 , 再 加 上 切 入 的 角 度 不 同 , 所以 在 南 傳 《 彌 蘭 王 問 經 》, 可 以 看 到 並 不 一 樣 的 「 諸 佛 常 法 」, 例 如 :佛 陀 的 三 十 二 相 八 十 種 好 , 佛 的 身 光 , 佛 的 壽 命 , 以 及 供 養 佛 的 衣食 等 資 具 , 任 何 人 都 不 可 能 有 所 障 礙 (Horner[1978],430)。 這 一 點雖 然 都 是 就 佛 陀 的 特 勝 來 說 , 但 《 彌 蘭 王 問 經 》 也 說 到 四 種 不 可 障礙 , 內 容 卻 不 完 全 一 樣 (Horner[1963],221;《 漢 譯 南 傳 》,63 冊 ,頁 248- 頁 253)。Horner 還 從 《 彌 蘭 王 問 經 》 的 內 容 , 歸 納 出 一 些諸 佛 共 通 事 項 ( 參 看 Horner[1963],xxxvi-xxxix)。漢 譯 佛 典 也 可 看 到 這 樣 的 發 展 傾 向 , 例 如 《 增 一 阿 含 經 》 說 :「 如 來 出 現 世 時 必 當 為 五 事 , 云 何 為 五 ? 一 者 、 當 轉 法 輪 ; 二者 、 當 度 父 母 ; 三 者 、 無 信 之 人 立 於 信 地 ; 四 者 、 未 發 菩 薩 意使 發 菩 薩 心 ; 五 者 、 當 授 將 來 佛 決 ( 大 正 2, 頁 699 上 ; 頁 703中 )。在 《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奈 耶 藥 事 》, 則 擴 充 為 「 諸 佛 常 法 , 出 現 於 世 ,未 入 涅 槃 , 教 化 有 情 , 必 作 十 事 」( 大 正 24, 頁 76 下 , 參 本 文 § 3.6.2.,《 正 觀 》 雜 誌 ,21 期 , 頁 93, 註 74)。《 增 一 阿 含 經 》 說 到 的 「 諸 佛常 法 」, 相 當 多 樣 化 , 例 如 :「 諸 過 去 、 當 來 、 今 現 在 諸 佛 上 足 弟 子 , 先 取 般 涅 槃 , 然 後 佛取 般 涅 槃 。又 , 最 後 弟 子 亦 先 取 般 涅 槃 , 然 後 世 尊 不 久 , 當 取 滅 度 」( 大 正2, 頁 640上 )。「 過 去 恒 沙 諸 佛 世 尊 , 坐 於 道 樹 清 涼 蔭 下 而 得 成 佛 。時 , 我 復 作 是 念 : 為 坐 何 處 得 成 佛 道 , 坐 耶 ? 立 耶 ?是 時 , 諸 天 復 來 告 我 , 而 作 是 說 : 過 去 恒 沙 諸 佛 世 尊 , 坐 於 草蓐 , 然 後 成 佛 」( 大 正 2, 頁 671 下 ; 參 看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所 說 第 9 項 )。「 佛 世 尊 皆 出 人 間 , 非 由 天 而 得 也 」( 大 正 2, 頁 694 上 )。「 過 去 諸 佛 世 尊 所 生 母 , 先 取 滅 度 , 然 後 諸 佛 世 尊 , 皆 自供 養 蛇 旬 舍 利 。 正使 將 來 諸 佛 世 尊 所 生 之 母 , 先 取 滅 度 , 然 後 諸 佛 皆 自 供 養 」( 大正 2, 頁 823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232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上 )。從 這 麼 多 樣 化 的 資 料 裏 , 或 許 只 能 概 括 的 說 : 以 「 法 的 成 就 者 」來 說 , 諸 佛 的 「 所 證 法 」 固 然 是 平 等 無 異 , 這 是 「 諸 佛 平 等 說 」; 但表 現 出 來 的 事 相 , 則 會 因 信 眾 的 期 待 , 或 是 針 對 信 眾 的 根 器 , 而 有多 樣 性 的 差 別 , 這 是 「 諸 佛 差 別 說 」, 但 諸 佛 在 事 相 上 , 也 有 許 多 共同 之 處 , 這 是 另 一 種 「 諸 佛 平 等 說 」。再 從 「 諸 佛 常 法 」 來 看 , 有 相 當 多 的 內 容 , 其 實 是 「 菩 薩 常 法 」,這 些 菩 薩 常 法 , 主 要 是 就 最 後 身 菩 薩 來 說 , 但 從 《 彌 蘭 王 問 經 》 所討 論 :「 一 切 菩 薩 是 否 都 要 布 施 妻 、 子 ?」 的 問 題 , 可 以 看 出 菩 薩 概念 的 擴 張 , 而 且 「 菩 薩 常 法 」 已 經 延 伸 到 更 早 之 前 的 階 段 。這 些 「 諸 佛 常 法 」 或 「 菩 薩 常 法 」 的 發 展 , 可 說 是 佛 陀 論 或 菩薩 論 類 型 化 的 一 環 , 但 在 類 型 化 的 過 程 , 卻 可 以 看 出 彈 性 的 一 面 ,這 可 從 諸 佛 「 常 定 處 」 看 出 一 些 端 倪 。三 、 上 昇 忉 利 天 說 法 後 , 在 SaGkhassa 下 降 回 人 間 ;四 、 祇 園 精 舍 (Jetavana) 佛 之 香 室 床 座 的 四 腳 位 置(Horner[1978],428)。按 照 DPPN(II,296,note 13) 的 說 明 , 南 傳 《 長 部 義 釋 》( 即 《 吉祥 悅 意 》SumaGgala,II,424) 也 有 這 樣 的 看 法 ( 又 參 Lamotte[1944],182,note 1, 在 解 說 鹿 野 苑 之 意 義 時 , 也 引 到 此 一 說 法 )。雖 然 如 此 , 在 《 佛 種 姓 經 》 本 身 並 沒 有 完 全 按 照 此 一 說 法 。 例如 《 佛 種 姓 經 》 只 提 到 八 位 佛 陀 , 是 在 鹿 野 苑 (migadAya) 初 轉 法輪 ; 只 有 釋 尊 ( 瞿 曇 ) 是 在 仙 人 墮 處 (isipatana) 的 鹿 野 苑 (migadAya)初 轉 法 輪 (Horner[1975a],xxii)。 換 句 話 說 , 即 使 在 《 佛 種 姓 經 》,「 常 定 處 」 似 乎 只 是 一 個 參 考 說 法 。漢 譯 《 賢 愚 經 》 也 說 到 , 給 孤 獨 長 者 ( 此 處 譯 為 : 須 達 ) 為 僧團 建 立 祇 園 精 舍 的 事 緣 , 其 中 提 到 一 段 舍 利 弗 說 的 過 去 事 : 給 孤 獨長 者 為 過 去 毘 婆 尸 佛 、 尸 棄 佛 、 毘 舍 浮 佛 、 拘 留 秦 佛 、 拘 那 含 牟 尼佛 與 迦 葉 佛 , 在 同 一 個 地 方 , 營 建 精 舍 , 換 句 話 說 , 過 去 六 佛 都 在同 一 個 地 點 , 由 同 一 個 人 , 營 建 精 舍 ( 大 正 4 頁 421 上 )。 南 傳 《 本§ 4.7.7.6. 諸 佛 常 定 處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說 到 : 諸 佛 有 八 種 相 異 之 處 , 卅 種 共 通之 法 , 同 時 也 說 到 : 諸 佛 有 四 個 「 常 定 處 」(avijahitaTThAnAni, 不可 變 處 ):一 、 諸 佛 只 在 一 個 地 方 , 結 跏 趺 座 而 成 道 ;二 、 仙 人 墮 處 (isipatana) 的 鹿 野 苑 (migadAya), 初 轉 法 輪 ;生 譚 因 緣 論 》〈 近 因 緣 〉 的 最 後 一 件 事 :「 過 去 大 精 舍 之 建 立 」, 應 該是 同 樣 的 傳 說 (《 漢 譯 南 傳 》,31 冊 , 頁 147- 頁 148;Jayawickrama[1990],126-127), 這 應 該 是 說 : 祇 園 精 舍 (Jetavana)佛 之 香 室 , 也 是 「 常 定 處 」。廣 義 的 說 , 諸 佛 「 常 定 處 」, 也 是 諸 佛 常 法 的 一 種 , 而 且 與 所 謂的 「 處 所 」 有 關 : 諸 佛 一 定 要 在 某 些 地 方 , 做 了 某 些 事 情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252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資 料 上 ,「 常 定 處 」 的 概 念 , 並 不 是 南 傳 佛 典 所 特 有 的 ,《 大 毘婆 沙 論 》 在 討 論 「 初 轉 法 輪 」 的 問 題 時 , 就 說 到 :「 四 處 定 者 , 謂 : 菩 提 樹 處 、 轉 法 輪 處 、 天 上 來 下 處 、 現 大 神變 處 ;二 處 不 定 者 , 謂 ; 佛 生 處 及 般 涅 槃 處 」( 大 正 27, 頁 916 下 )。《 大 毘 婆 沙 論 》 還 說 到 另 一 種 見 解 :「 三 處 定 者 , 謂 : 菩 提 樹 處 、 天 上 來 下 處 、 現 大 神 變 處 ;三 處 不 定 者 , 謂 : 生 處 、 轉 法 輪 處 、 般 涅 槃 處 」( 大 正 27, 頁917 上 )。在 聲 聞 佛 法 中 , 對 此 問 題 , 也 是 見 解 不 一 。 這 有 什 麼 意 義 呢 ?《 大毘 婆 沙 論 》 提 到 六 個 地 方 : 佛 生 處 、 菩 提 樹 處 ( 也 就 是 成 道 處 ), 轉法 輪 處 , 般 涅 槃 處 , 還 有 天 上 來 下 處 、 現 大 神 變 處 , 這 正 好 都 在 《 八大 靈 塔 名 號 經 》(T 1685) 所 說 的 地 方 ( 大 正 32, 頁 773 上 - 中 );《 大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雖 說 到 「 八 大 寶 塔 」( 大 正 3, 頁 294 上 - 中 ), 內容 與 《 八 大 靈 塔 名 號 經 》 又 不 完 全 一 樣 , 但 也 說 到 : 佛 生 處 、 成 道處 , 轉 法 輪 處 , 般 涅 槃 處 , 天 上 來 下 處 等 幾 個 方 。馬 鳴 的 《 佛 所 行 讚 》 也 說 :「 一 切 諸 牟 尼 , 成 道 必 伽 耶 , 亦 同 迦尸 國 , 而 轉 正 法 輪 」( 大 正 4, 頁 29 上 ), 只 說 到 兩 個 地 方 : 成 道 處 ,初 轉 法 輪 處 。《 大 毘 婆 沙 論 》 在 討 論 諸 佛 是 不 是 在 同 一 地 方 轉 法 輪時 , 引 用 了 「 達 摩 蘇 部 底 」 所 說 頌 :「 應 念 過 去 佛 , 於 此 迦 尸 宮 , 仙論 施 鹿 林 , 亦 初 轉 妙 法 」( 大 正 27, 頁 916 中 )。 雖 然 只 有 說 到 轉 法輪 處 , 但 從 《 大 毘 婆 沙 論 》 所 引 好 幾 則 「 法 善 現 」 的 見 解 , 可 以 知道 : 法 善 現 就 是 達 摩 蘇 部 底 (DharmasubhUti), 也 就 是 馬 鳴 ( 印 順法 師 [1968],324-325), 可 見 這 些 「 常 定 處 」 的 觀 念 , 受 到 一 定 程度 的 注 意 。§ 4.7.7.6.1. 王 舍 城 五 山 的 成 住 壞 空諸 佛 「 常 定 處 」, 表 示 諸 佛 都 是 在 「 同 一 個 地 方 」, 做 了 相 同 的事 情 。 這 樣 的 概 念 , 可 以 從 不 同 角 度 來 觀 察 。 不 過 , 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就 有 一 些 以 「 同 一 個 地 方 」 作 為 說 法 的 内 容 。依 據 現 代 學 者 的 統 計 , 南 傳 五 部 《 尼 柯 耶 》 說 法 的 地 點 , 最 常見 的 地 方 是 王 舍 城 與 舍 衛 誠 , 這 些 說 法 地 點 的 傳 說 , 固 然 不 一 定 就是 真 的 如 此 ( 參 看 本 文§ 4..5.6.1.,《 正 觀 》 雜 誌 ,24 期 , 頁 36- 頁 39), 但 佛 教 的 傳 說 , 也說 到 釋 尊 一 生 最 主 要 的 安 居 地 點 , 也 是 王 舍 城 與 舍 衛 誠 ( 前 田 惠 學[1964],64-67、69-72)。 這 與 《 大 智 度 論 》 的 傳 說 , 大 體 一 致 ,並 且 提 出 許 多 解 釋 , 為 什 麼 釋 尊 多 住 此 二 大 城 ( 大 正 25, 頁 76 下 -頁 79 中 )。佛 典 裏 , 有 所 謂 的 王 舍 城 五 山 ,《 增 一 阿 含 經 》 說 的 是 : 白 善 山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272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靈 鷲 山 、 負 重 山 、 仙 人 掘 山 、 廣 普 山 ( 大 正 2, 頁 723 上 ); 南 傳 《 中部 》 第 116《Isigiri sutta》 則 說 是 :PaNDava、GijjhakUTa、VebhAra、Isigiri、Vepulla( 參 看 《 印 佛 固 辭 》,529;DPPN,II,721,s.v. RAjagaha)。在 《 雜 阿 含 經 》 第 956 經 , 釋 尊 指 著 毗 富 羅 山 (Vipula;Vepulla,見 DPPN,II,926,s.v. Vepulla;《 印 佛 固 辭 》,756), 說 到 : 此 山 在迦 羅 迦 孫 提 佛 時 , 叫 作 長 竹 山 (PAcInavaMsa); 在 拘 那 含 牟 尼 佛 時 ,名 叫 作 朋 迦 (VaGkaka); 迦 葉 佛 時 , 名 叫 宿 波 羅 首 (Supassa), 換句 話 說 , 這 一 座 山 在 不 同 時 代 , 有 不 同 的 名 稱 , 但 是 這 一 些 都 是 無常 , 不 恆 、 不 安 、 變 易 之 法 , 結 尾 的 頌 說 :「 名 山 悉 磨 滅 , 其 人 悉 沒 亡 , 諧 佛 般 涅 槃 , 有 者 無 不 盡 。一 切 行 無 常 , 悉 皆 生 滅 法 , 有 生 無 不 盡 , 唯 寂 滅 為 樂 」( 大 正 2,頁 243 中 - 頁 244 上 ; 參 看 《 漢 譯 南 傳 》,14 冊 , 頁 238- 頁 241)。王 舍 城 五 山 中 , 毗 富 羅 山 是 最 高 的 。 本 經 說 到 , 在 過 去 三 位 佛 陀 住世 時 , 毗 富 羅 山 就 有 不 同 的 名 稱 , 當 時 的 佛 陀 也 都 在 此 說 法 , 但 是一 切 終 歸 無 常 , 連 佛 陀 都 入 滅 了 。 這 正 是 〈 諸 法 無 常 頌 〉 所 說 的 「 積聚 皆 銷 散 , 崇 高 必 墮 落 , 會 合 皆 別 離 , 有 命 咸 歸 死 」。《 中 阿 含 經 》 第 63《 鞞 婆 陵 耆 經 》 說 到 , 釋 尊 在 過 去 生 中 , 值遇 迦 葉 佛 的 事 緣 , 而 釋 尊 之 所 以 要 提 及 這 段 「 過 去 事 」, 是 因 為 釋 尊在 拘 薩 羅 國 (Kosala) 遊 化 , 途 中 欣 然 而 笑 ; 阿 難 想 要 知 道 , 釋 尊 就說 迦 葉 佛 就 是 「 在 此 處 坐 , 為 弟 子 說 法 」; 又 在 阿 難 的 請 求 下 , 釋 尊也 坐 下 來 , 這 就 形 成 「 如 是 此 處 , 為 二 如 來 . 無 所 著 , 等 正 覺 所 行 」,接 著 就 是 釋 尊 受 化 於 迦 葉 佛 的 經 過 ( 大 正 1, 頁 499 上 )。漢 譯 《 僧 祇 律 》 所 說 布 施 、 供 養 佛 塔 的 因 緣 是 ; 釋 尊 在 拘 薩 羅國 ,「 時 , 有 婆 羅 門 耕 地 , 見 世 尊 行 過 , 持 牛 杖 , 住 地 禮 佛 。 世 尊 見已 , 便 發 微 笑 。 諸 比 丘 白 佛 : 何 因 緣 笑 ? 唯 願 欲 聞 。 佛 告 諸 比 丘 :是 婆 羅 門 , 今 禮 二 世 尊 。 諸 比 丘 白 佛 言 : 何 等 二 佛 ? 佛 告 比 丘 : 禮我 ; 當 其 杖 下 , 有 迦 葉 佛 塔 」( 大 正 22, 頁 497 中 )。在 《 長 阿 含 經 》 第 2《 遊 行 經 》, 釋 尊 表 明 要 在 拘 尸 那 入 滅 , 阿難 認 為 這 樣 不 妥 :「 莫 於 此 鄙 陋 小 城 , 荒 毀 之 土 , 取 滅 度 也 」。 在 阿難 眼 中 , 拘 尸 那 城 並 不 適 合 作 為 釋 尊 入 滅 的 地 方 。 釋 尊 則 告 訴 阿 難 :不 要 小 看 這 地 方 , 以 為 此 地 「 鄙 陋 」。 於 是 釋 尊 說 了 大 善 見 王(MahAsudassana) 的 「 過 去 事 」: 此 國 過 去 有 位 轉 輪 聖 王 , 名 叫 大善 見 , 此 城 當 時 叫 拘 舍 婆 提 。 經 文 詳 述 大 善 見 王 的 種 種 福 德 與 作 為 ,最 後 歸 結 到 : 大 善 見 王 就 是 釋 尊 , 而 且 「 我 自 憶 念 : 曾 於 此 處 , 六返 作 轉 輪 聖 王 , 終 措 骨 於 此 。 今 我 成 無 上 正 覺 , 復 捨 性 命 , 措 身 於此 , 自 今 已 後 , 生 死 永 絕 」( 大 正 1, 頁 21 中 - 頁 24 中 ; 參 《 中 阿含 經 》 第 68《 大 善 見 王 經 》, 大 正 1, 頁 515 中 - 頁 518 中 )。上 面 幾 個 例 子 ,《 雜 阿 含 經 》 第 956 經 , 是 指 同 一 個 地 方 , 雖 然曾 經 有 佛 陀 相 續 住 世 , 開 示 佛 法 , 但 畢 竟 是 一 切 無 常 。《 中 阿 含 經 》第 63《 鞞 婆 陵 耆 經 》 與 《 僧 祇 律 》 都 是 說 , 過 去 的 迦 葉 佛 , 在 同 一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293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個 地 方 , 曾 作 了 類 似 的 事 , 似 乎 有 意 要 引 出 二 者 之 間 的 關 連 性 , 甚至 就 在 同 一 個 地 方 , 會 發 生 同 樣 的 事 情 。《 長 阿 含 經 》 第 2《 遊 行 經 》的 大 善 見 王 事 緣 , 則 因 為 釋 尊 過 去 生 中 , 六 次 埋 骨 在 同 一 城 市 , 使釋 尊 在 拘 尸 那 入 滅 , 具 有 妥 當 性 。 這 是 因 為 某 人 的 作 為 , 使 某 一 地方 具 有 特 殊 的 意 義 ( 參 看 本 文 § 4.5.6.2.,《 正 觀 》 雜 誌 ,24 期 , 頁 63- 頁 65)。此 一 發 展 的 傾 向 , 在 《 增 一 阿 含 經 》 可 以 看 到 另 一 個 例 子 。《 雜阿 含 經 》 第 956 經 是 以 王 舍 城 五 山 中 的 毗 富 羅 山 (Vipula;Vepulla)為 例 , 說 明 從 過 去 佛 到 現 在 佛 , 不 同 的 時 期 , 此 山 有 不 同 的 名 稱 。《 增一 阿 含 經 》〈 力 品 〉 則 說 到 ( 大 正 2, 頁 723 上 ─ 下 ): 王 舍 城 五 山 中 ,靈 鷲 山 (GijjhakUTa)、 廣 普 山 (Vipula, 也 就 是 《 雜 阿 含 經 》 第 956經 的 毗 富 羅 山 )、 白 善 山 (PaNdava)、 負 重 山 (VebhAra), 都 是 「 過去 久 遠 世 時 , 此 山 更 有 異 名 」。 這 一 部 分 經 文 的 意 旨 , 應 該 與 《 雜 阿含 經 》 第 956 經 一 樣 。 但 五 山 中 的 仙 人 掘 山 (Isigira,《 印 佛 固 辭 》,232), 卻 有 完 全 不 一 樣 的 情 況 。§ 4.7.7.6.2. 仙 人 掘 山 恆 有 此 名《 增 一 阿 含 經 》 說 , 過 去 久 遠 以 來 , 仙 人 掘 山 都 是 同 一 個 名 稱 ,因 為 「 此 仙 人 山 , 恒 有 神 通 菩 薩 . 得 道 羅 漢 . 諸 仙 人 所 居 之 處 , 又辟 支 佛 亦 在 中 遊 戲 」。經 文 不 但 列 出 好 幾 個 辟 支 佛 的 名 字 , 還 說 : 如 來 不 出 世 時 , 有五 百 辟 支 佛 , 居 此 仙 人 山 中 ; 一 旦 最 後 身 菩 薩 , 要 從 兜 率 天 , 來 生人 間 , 這 些 辟 支 佛 就 入 涅 槃 ( 因 為 一 世 無 二 佛 之 號 )。不 但 這 樣 , 即 使 是 彌 勒 佛 出 世 , 其 他 諸 山 有 不 同 名 稱 , 仙 人 掘山 的 名 稱 , 還 是 一 樣 , 甚 至 「 此 賢 劫 之 中 , 此 山 名 亦 不 異 」。 此 經 的另 一 個 重 點 , 是 結 尾 部 分 說 的 :「 汝 等 比 丘 ! 當 親 近 此 山 , 承 事 恭 敬 ,便 當 增 益 諸 功 德 」。內 容 上 , 南 傳 《 中 部 》 第 116《 仙 吞 經 》, 與 漢 譯 《 增 一 阿 含 經 》相 對 應 的 部 分 , 不 完 全 一 致 , 但 就 仙 人 掘 山 名 稱 不 變 , 以 及 辟 支 佛住 此 山 中 部 分 , 則 大 體 相 同 。 有 現 代 學 者 從 巴 利 語 傳 本 的 文 體 , 而認 為 : 本 經 是 《 尼 柯 耶 》 中 , 較 為 晚 出 的 部 分 ( 參 Wiltshire[1990],6 所 引 )。 英 譯 者 Bhikkhu Nanamoli/Bhikkhu Bodhi 說 ([1995],1321,note 1093): 在 錫 蘭 , 本 經 常 被 當 成 「 護 經 類 」 持 誦 , 還 收 錄 在 中 世紀 時 期 編 的 《 大 護 經 》(MahA Pirit Pota)( 又 參 Kloppenborg[1974],49)。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與 律 典 看 來 , 仙 人 掘 山 是 佛 陀 與 教團 經 常 去 的 地 方 ; 另 外 , 瞿 低 迦 (Godhika) 與 跋 迦 梨 (Vakkali),也 都 是 在 此 山 自 殺 ; 而 此 山 也 有 一 群 尼 乾 子 的 苦 行 者 ( 參 看 《 印 佛固 辭 》,232-232,s. v. Isigira,Isigiripassa-KAlasilA;DPPN,I,319)。這 樣 看 來 , 仙 人 掘 山 可 說 是 當 地 的 重 要 宗 教 中 心 。在 關 於 辟 支 佛 證 悟 的 傳 說 裏 , 大 部 分 都 說 , 證 得 辟 支 佛 菩 提 後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313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示 現 出 家 沙門 相 , 飛 身 到 雪 山 之 上 香 醉 山 (GandhamAdana, 參 DPPN,I,746-748;《 印 佛固 辭 》,194-195) 山 上 洞 窟 ( 指 NandamUla 洞 , 這 是 傳 說 中 , 諸辟 支 佛 的 住 處 ;參 DPPN,II,22-23, s.v. NandamUlapabbhAra;《 印 佛 固 辭 》,447,s.v. NandamUla;又 參 Kloppenborg[1974],60-64 的 討 論 ; 漢 譯 《 辟 支 佛 因 緣 論 》 則說 是 雪 山 ,或 是 香 山 , 見 大 正 32, 頁 473 上 ─ 頁 480 下 :), 但 從 《 增 一 阿 含 經 》與 南 傳 《 中部 》 第 116《 仙 吞 經 》 的 傳 說 , 仙 人 掘 山 似 乎 也 是 辟 支 佛 的 住 處 , 從某 角 度 來 說 ,這 似 乎 更 有 濃 厚 的 人 間 性 。南 傳 《 中 部 》 第 116《 仙 吞 經 》 本 身 說 明 了 「 仙 吞 」 的 由 來 : 在過 去 世 , 有五 百 辟 支 佛 住 在 此 山 , 人 們 看 到 他 們 入 山 , 而 且 不 見 了 , 所 以 就 說 :這 山 吞 掉 了 這 些 仙 人 (ayaM pabbato ime isI gilatIti)(《 漢 譯 南 傳 》,12 冊 , 頁 50;Bhikkhu Nanamoli/Bhikkhu Bodhi[1995],931)。從 這 段 經 文 , 可 以 看 出 : 既 然 辟 支 佛 被 山 「 吞 掉 了 」, 現 在 的 民眾 就 看 不 到 ; 這 樣 的 事 情 發 生 在 過 去 世 , 可 見 辟 支 佛 的 果 證 , 以 及相 關 的 信 仰 , 早 就 存 在 。 辟 支 佛 也 被 看 成 是 「 仙 人 」, 這 意 謂 著 辟 支佛 本 身 具 有 神 通 , 或 是 一 般 所 說 的 神 秘 力 量 , 而 這 與 辟 支 佛 信 仰 的內 容 有 關 。在 關 於 辟 支 佛 的 論 述 裏 , 辟 支 佛 是 否 「 說 法 」 度 眾 生 , 因 觀 察的 角 度 , 而 有 不 同 的 見 解 。《 大 毘 婆 沙 論 》 很 直 接 的 說 :「 問 : 若 獨 覺 亦 得 無 礙 解 者 , 何 故 不 能 為 他 說 法 ?答 : 彼 愛 寂 靜 , 樂 獨 處 故 ; 怖 畏 喧 雜 , 厭 眾 集 故 。 見 遠 離 功 德 、憒 鬧 過 失 故 ,心 背 徒 眾 , 豈 能 說 法 !」《 大 毘 婆 沙 論 》 又 引 述 好 幾 種 見 解 , 來 確 認 此 一 立 場 ( 大 正 27, 頁905 下 - 頁 906 上 )。《 俱 舍 論 》 則 說 辟 支 佛 「 不 調 他 」, 並 不 是 「 不能 為 他 說 法 」, 這 兩 部 論 書 的 見 解 , 不 完 全 一 樣 :「 何 緣 獨 覺 言 不 調 他 ?01 非 彼 無 能 演 說 正 法 , 以 彼 亦 得 無 礙 解 故 ;02 又 能 憶 念 過 去 所 聞 , 諸 佛 所 宣 聖 教 理 故 ;03 又 不 可 說 彼 無 慈 悲 , 為 攝 有 情 現 神 通 故 。04 又 不 可 說 無 受 法 機 , 爾 時 有 情 , 亦 有 能 起 世 間 離 欲 對 治 道 故 。雖 有 此 理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333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01 由 彼 宿 習 , 少 欣 樂 勝 解 , 無 說 希 望 故 。02 又 知 有 情 難 受 深 法 , 以 順 流 既 久 , 難 令 逆 流 故 。03 又 避 攝 眾 故 , 不 為 他 宣 說 正 法 , 怖 諠 雜 故 」( 大 正 29, 頁 64中 )。但 是 《 瑜 伽 師 地 論 》 有 不 一 樣 的 觀 察 : 一 切 辟 支 佛 ( 獨 覺 ), 都是 「 隨 依 彼 彼 村 邑 聚 落 而 住 」, 辟 支 佛 進 入 村 邑 聚 落 , 為 的 是 乞 食 ,「 或 濟 度 他 下 劣 愚 昧 , 以 身 濟 度 , 不 以 語 言 。 何 以 故 ? 唯 現 身 相 ,為 彼 說 法 , 不 發 言 ( 參 考 Wiltshire[1990],303 所 引 :kAyikI teshaMmahAtmanAm dharmadezAnA na vAcikI), 故 示 現 種 種 神 通 境 界 」( 大正 30, 頁 478 上 ; 梵 本 英 譯 見 Kloppenborg[1974],129)。從 這 些 論 書 的 意 見 , 可 以 綜 合 的 說 : 辟 支 佛 具 有 說 法 的 能 力 ,只 是 基 於 本 性 使 然 , 不 以 語 言 來 說 法 , 而 是 現 神 通 , 示 現 身 相 , 隨緣 度 眾 。 事 實 上 ,《 大 毘 婆 沙 論 》 所 引 述 的 見 解 , 有 一 說 就 是 :「 獨覺 種 性 法 應 如 是 。 雖 得 無 礙 解 , 而 不 樂 說 法 。 欲 有 饒 益 , 唯 現 神 通 ,或 但 為 他 授 八 齋 戒 」( 大 正 27, 頁 906 上 )。《 大 智 度 論 》 也 說 「 至 有相 辟 支 佛 不 能 說 法 , 直 行 乞 食 , 飛 騰 變 化 , 而 以 度 人 」( 大 正 25, 頁144 下 )。 其 中 , 此 處 所 說 「 不 能 說 法 」, 應 該 理 解 成 : 不 以 言 語 來 說法 。再 進 一 步 說 ,「 辟 支 佛 不 ( 能 ) 說 法 」, 究 竟 是 指 什 麼 ?Wiltshire認 為 : 在 早 期 佛 教 , 辟 支 佛 的 地 位 可 以 歸 納 成 三 個 各 別 , 但 又 彼 此關 連 的 概 念 : 一 、 辟 支 佛 與 正 等 覺 佛 一 樣 , 都 是 「 無 師 自 悟 」; 二 、辟 支 佛 並 沒 有 在 證 悟 之 後 , 成 為 一 個 導 師 (satthar), 這 是 說 , 辟 支佛 並 沒 有 宣 講 自 身 的 「 教 法 」(a dhamma), 並 且 建 立 僧 團 或 聲 聞 的傳 統 ; 三 、 辟 支 佛 不 能 與 正 等 覺 佛 陀 在 同 一 個 時 代 出 現 ([1990],xi)。如 果 無 誤 , 那 麼 「 辟 支 佛 不 ( 能 ) 說 法 」, 就 不 能 看 成 : 完 全 不 說 法 。前 面 引 用 到 的 《 俱 舍 論 》 所 說 :「 又 避 攝 眾 故 , 不 為 他 宣 說 正 法 , 怖諠 雜 故 」, 意 義 與 此 相 近 。《 俱 舍 論 》 說 的 「 攝 眾 」, 讓 人 想 起 律 典 所傳 : 釋 尊 制 立 學 處 與 說 波 羅 提 木 叉 , 有 十 大 利 益 。 如 《 僧 祇 律 》 說 :「 有 十 事 利 益 , 諸 佛 如 來 為 諸 弟 子 制 戒 ( 學 處 ), 立 說 波 羅 提 木叉 法 。 何 等 十 ? 一 者 、 攝 僧 故 ; 二 者 、 極 攝 僧 故 ; 三 者 、 令 僧安 樂 故 ; 四 者 、 折 伏 無 羞 人 故 ; 五 者 、 有 慚 愧 人 得 安 隱 住 故 ;六 者 、 不 信 者 令 得 信 故 ; 七 者 、 已 信 者 增 益 信 故 ; 八 者 、 於 現法 中 得 漏 盡 故 ; 九 者 、 未 生 諸 漏 令 不 生 故 ; 十 者 、 正 法 得 久 住 ,為 諸 天 人 開 甘 露 施 門 故 」( 大 正 22, 頁 228 下 )。由 此 可 見 ,「 攝 眾 」, 涉 及 多 樣 性 的 問 題 ( 參 考 印 順 法 師 [1971],194-205),從 形 式 看 來 , 也 許 這 是 佛 陀 與 辟 支 佛 間 , 最 容 易 看 出 的 差 別 。從 形 式 上 看 ,《 俱 舍 論 》 似 乎 以 為 : 辟 支 佛 「 不 調 他 」, 主 要 是辟 支 佛 主 觀 的 意 願 , 其 中 ,「 有 情 難 受 深 法 , 以 順 流 既 久 , 難 令 逆 流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353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故 」, 考 慮 到 眾 生 的 根 器 。 這 令 人 想 起 , 釋 尊 在 成 正 等 覺 之 後 , 也 有說 法 的 猶 豫 , 許 多 釋 尊 佛 傳 都 說 到 這 一 點 。 例 如 ,《 五 分 律 》 就 說 ,釋 尊 陷 入 長 考 , 到 底 要 不 要 說 法 ?我 所 成 道 難 , 若 為 窟 宅 說 ,逆 流 迴 生 死 , 深 妙 甚 難 解 ,染 欲 之 所 覆 , 黑 闇 無 所 見 ,貪 恚 愚 癡 者 , 不 能 入 此 法 。這 樣 的 考 量 , 似 乎 與 辟 支 佛 的 想 法 , 相 去 不 遠 。 但 這 是 不 是 意 味 著 :佛 陀 與 辟 支 佛 的 差 別 , 在 於 證 道 後 是 否 說 法 度 眾 生 ?從 佛 陀 論 的 內 容 , 顯 然 不 是 這 樣 , 佛 陀 的 「 所 證 法 」( 如 《 長 阿含 經 》 第 16《 自 歡 喜 經 》 所 說 , 見 大 正 1, 頁 76 中 - 頁 79 上 ), 應該 不 是 辟 支 佛 所 能 比 擬 的 。 即 使 從 發 心 、 修 道 的 歷 程 , 佛 陀 與 辟 支佛 的 差 別 很 大 , 這 從 所 謂 辟 支 菩 薩 (paccekabodhisatta)、 辟 支 菩 提(paccekabodhi) 的 內 容 看 來 , 就 是 如 此 ( 參 看 Kloppenborg([1974],36-56)。 所 以 , 為 他 說 法 , 是 佛 陀 之 所 以 能 成 為 佛 陀 , 應 有 的 內 容 。不 是 在 菩 提 樹 下 , 還 要 經 過 一 番 的 思 考 , 在 梵 天 的 勸 請 之 下 , 才 決定 廣 開 甘 露 門 。既 然 「 諸 佛 之 法 , 應 說 法 廣 度 眾 生 」, 為 什 麼 還 要 梵 天 王 勸 請 ?《 大 智 度 論 》 對 此 自 有 解 說 ( 大 正 25, 頁 109 中 )。關 於 這 一 點 ,Kloppenborg([1974],76-77) 認 為 : 即 使 辟 支佛 有 意 願 要 說 法 , 也 不 可 能 開 顯 「 真 正 之 法 」( 這 是 引 用 南 傳 的 注 解書 ), 而 「 決 定 說 法 」, 只 有 佛 陀 做 得 到 ; 辟 支 佛 無 法 克 服 這 一 些 可預 見 的 困 難 。 但 辟 支 佛 並 不 是 完 全 不 幫 助 別 人 , 辟 支 佛 也 會 給 予 他人 , 隨 緣 的 適 當 教 化 ( 又 參 Wiltshire[1990],6)。 南 傳 《 本 生 譚 》 第490〈 五 者 布 薩 會 本 生 〉(PaJcUposatha JAtaka), 可 以 作 為 例 示 : 釋迦 菩 薩 是 一 位 , 自 以 為 出 身 高 貴 , 而 有 慢 心 , 因 此 不 能 得 禪 定 。 有位 辟 支 佛 發 現 , 釋 迦 菩 薩 「 此 非 卑 者 , 彼 乃 成 佛 之 人 物 , 於 此 劫 即將 成 為 一 切 智 者 , 予 將 使 其 高 慢 得 以 制 御 , 到 達 禪 定 」(《 漢 譯 南 傳 》,第 37 冊 , 頁 212─ 頁 219; 參 看 本 文 註 174)。 在 聲 聞 佛 法 裏 , 主 要以 為 : 菩 薩 在 菩 提 樹 下 成 正 覺 之 前 , 還 不 是 聖 者 。 理 論 上 雖 如 此 ,在 南 傳 《 本 生 譚 》 裏 , 釋 迦 菩 薩 已 經 顯 示 , 有 別 於 一 般 凡 夫 的 形 象( 參 本 文 § 4.1.4.,《 正 觀 》 雜 誌 ,23 期 , 頁 56- 頁 58), 在 〈 五 者 布薩 會 本 生 〉, 辟 支 佛 發 現 釋 迦 菩 薩 將 要 成 佛 , 表 示 辟 支 佛 有 「 未 來智 」; 辟 支 佛 主 動 前 來 教 導 釋 迦 菩 薩 , 可 以 說 明 並 不 是 「 不 問 世 事 」,但 辟 支 佛 只 幫 助 釋 迦 菩 薩 修 禪 定 , 沒 有 演 述 無 常 、 苦 、 無 我 的 教 理( 從 另 一 方 面 來 說 , 聲 聞 佛 法 , 大 體 以 為 : 除 最 後 身 菩 薩 之 外 , 菩薩 不 可 能 證 入 無 我 , 否 則 就 成 為 「 聖 位 菩 薩 」)。怎 麼 顯 示 辟 支 佛 隨 緣 教 化 呢 ?《 瑜 伽 師 地 論 》 說 , 一 切 辟 支 佛都 是 住 在 村 邑 、 聚 落 附 近 , 以 乞 食 維 生 。 從 這 角 度 來 看 , 乞 食 是 「 辟支 佛 行 」 重 要 的 一 環 , 辟 支 佛 由 此 而 接 觸 一 般 大 眾 , 透 過 乞 食 , 可以 為 「 眾 生 作 福 田 」。在 漢 譯 《 阿 含 經 》 裏 , 除 《 增 一 阿 含 經 》 以 外 , 說 到 辟 支 佛 的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373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地 方 很 少 , 但 就 辟 支 佛 的 行 為 來 說 , 主 要 就 是 在 乞 食 的 過 程 , 來 與信 眾 互 動 。 依 《 中 阿 含 經 》 第 66《 說 本 經 》, 阿 那 律 就 是 因 為 , 在 過去 世 , 供 養 無 患 辟 支 佛 , 而 獲 得 極 大 的 福 報 ( 大 正 1, 頁 508 下 - 頁509 中 )。《 雜 阿 含 經 》 第 1233 經 則 說 , 舍 衛 國 的 摩 訶 男 長 者 , 在 過去 世 , 曾 供 養 多 迦 羅 尸 棄 的 辟 支 佛 (TagarasikhI; 參 DPPN,I,984-985), 但 並 不 是 出 於 淨 信 心 , 態 度 又 不 好 , 甚 至 還 後 悔 作 這 樣 的供 養 。 雖 然 在 此 生 得 大 福 報 , 財 產 無 數 , 但 生 活 清 苦 , 無 法 享 用 ,甚 至 死 後 墮 地 獄 ( 參 看 本 文 § 4.5.6.2. 之 五 ,《 正 觀 》 雜 誌 ,24 期 , 頁65- 頁 67)。至 於 南 傳 佛 典 , 除 了 《 本 生 譚 》 以 外 , 在 前 四 部 《 尼 柯 耶 》 只有 八 個 地 方 , 明 白 的 說 到 辟 支 佛 。 辟 支 佛 是 「 應 供 者 」(dakkhiNeyya),「 無 上 福 田 」(anuttaraM puJJakkhettaM lokassa),而 且 他 也 與 佛 陀 、 阿 羅 漢 、 轉 輪 聖 王 一 樣 , 可 以 建 「 塔 婆 」(ThUpa)來 供 養 。 供 養 辟 支 佛 的 福 德 , 勝 過 供 養 阿 羅 漢 ( 參 Wiltshire[1990],1-16)【 至 於 《 經 集 》 的 《 犀 角 經 》(KhaggavisANa sutta) 及 其 注解 書 的 解 說 , 參 看 Kloppenborg[1974],79-125;Wiltshire[1990],16-20】。佛 陀 與 辟 支 佛 不 能 併 存 於 世 , 辟 支 佛 只 能 在 無 佛 的 時 代 出 世 ,那 麼 ,《 仙 吞 經 》 所 說 的 情 況 , 顯 然 是 在 無 佛 的 時 代 。 在 早 期 佛 典 ,辟 支 佛 的 形 象 就 是 解 脫 的 聖 者 , 是 值 得 恭 敬 承 事 的 無 上 福 田 , 這 樣看 來 , 在 信 仰 上 , 辟 支 佛 似 乎 是 佛 陀 的 「 代 替 品 」, 在 無 佛 的 時 代 ,成 為 信 眾 祈 請 的 對 象 ; 辟 支 佛 就 不 可 能 完 全 「 愛 寂 靜 , 樂 獨 處 」。南 傳 《 中 部 》 第 116《 仙 吞 經 》 本 身 說 明 「 仙 吞 」 的 由 來 , 比 較「 玄 虛 」 一 點 ,《 善 見 律 毘 婆 沙 》 說 的 , 就 有 濃 厚 的 人 間 性 格 :「 問 曰 : 何 謂 為 伊 私 耆 梨 (Isigiri)。答 曰 : 伊 私 (isi) 者 , 出 家 人 。 耆 梨 (gila), 吞 也 。所 以 爾 者 , 時 有 五 百 辟 支 佛 , 往 至 迦 私 (KAsi)、 俱 娑 羅(Kosala) 國 。 到 已 , 乞 食 。 得 已 , 還 入 此 山 , 集 眾 入 定 。是 時 , 人 民 見 辟 支 佛 入 山 邊 , 而 不 見 出 。 時 人 作 是 言 : 此 山恒 吞 出 家 人 。從 此 以 後 , 號 為 伊 私 耆 梨 山 」( 大 正 24, 頁 727 上 - 中 )。這 五 百 辟 支 佛 , 四 出 乞 食 , 又 進 入 山 中 , 集 眾 入 定 。 在 形 式 上 ,與 早 期 佛 典 所 說 的 佛 教 教 團 , 幾 乎 沒 有 差 別 。 而 辟 支 佛 的 解 脫 者 形象 , 如 果 真 的 是 被 此 山 所 「 吞 」, 此 山 無 疑 是 一 座 大 的 「 塔 婆 」(stUpa/ThUpa), 信 眾 應 來 供 養 、 崇 禮 。《 仙 吞 經 》 被 看 成 是 「 護 經 」, 其來 有 自 。漢 譯 《 增 一 阿 含 經 》 此 處 所 傳 述 的 仙 人 掘 山 , 住 有 許 多 聖 者 ,包 括 菩 薩 、「 得 道 真 人 、 學 仙 道 者 」。 不 管 是 此 經 , 還 是 南 傳 的 《 仙吞 經 》, 都 傳 說 , 王 舍 城 其 餘 四 山 , 在 不 同 時 代 , 會 有 不 同 的 名 字 ,即 使 是 彌 勒 佛 出 世 , 其 他 諸 山 也 是 有 不 同 名 稱 , 但 仙 人 掘 山 的 名 稱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394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始 終 一 樣 , 甚 至 「 此 賢 劫 之 中 , 此 山 名 亦 不 異 」。 再 配 合 「 汝 等 比 丘 !當 親 近 此 山 , 承 事 恭 敬 , 便 當 增 益 諸 功 德 」, 這 可 說 是 仙 人 掘 山 的 「 聖山 化 」, 也 是 某 種 意 義 的 「 常 定 處 」。《 大 智 度 論 》 對 印 度 的 恆 河 , 也 有 類 似 的 傳 說 :「 四 遠 諸 人 經 書 , 皆 以 恒 河 為 福 德 吉 河 。 若 入 中 洗 者 , 諸 罪 垢惡 , 皆 悉 除 盡 。以 人 敬 事 此 河 , 皆 共 識 知 , 故 以 恒 河 沙 為 喻 。復 次 , 餘 河 名 字 喜 轉 , 此 恒 河 , 世 世 不 轉 , 以 是 故 以 恒 河 沙 為喻 , 不 取 餘 河 」( 大 正 25, 頁 114 上 )。這 似 乎 都 是 以 名 字 始 終 如 一 , 來 顯 示 某 種 概 念 上 的 「 永 恆 」, 但 這 樣的 地 位 , 應 該 是 來 自 特 殊 的 事 件 、 人 物 、 功 能 等 等 。§ 4.7.7.6.3. 諸 佛 常 定 處 與 「 處 所 的 神 聖 」《 大 毘 婆 沙 論 》 與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所 說 的 諸 佛 「 常 定 處 」,雖 然 不 完 全 一 樣 , 但 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就 說 到 , 其 中 有 幾個 地 方 , 有 著 特 殊 的 意 義 , 如 《 長 阿 含 經 》 第 2《 遊 行 經 》 說 :「 諸 族 姓 子 常 有 四 念 。 何 等 四 ?一 曰 、 念 佛 生 處 , 歡 喜 欲 見 , 憶 念 不 忘 , 生 戀 慕 心 。二 曰 、 念 佛 初 得 道 處 , 歡 喜 欲 見 , 憶 念 不 忘 , 生 戀 慕 心 。三 曰 、 念 佛 轉 法 輪 處 , 歡 喜 欲 見 , 憶 念 不 忘 , 生 戀 慕 心 。四 曰 、 念 佛 般 泥 洹 處 , 歡 喜 欲 見 , 憶 念 不 忘 , 生 戀 慕 心 。阿 難 ! 我 般 泥 洹 後 , 族 姓 男 女 念 佛 生 時 , 功 德 如 是 ; 佛 得 道 時 ,神 力 如 是 ; 轉 法 輪 時 , 度 人 如 是 ; 臨 滅 度 時 , 遺 法 如 是 。 各 詣其 處 , 遊 行 禮 敬 諸 塔 寺 已 , 死 皆 生 天 , 除 得 道 者 」( 大 正 1, 頁26 上 ; 南 傳 《 長 部 》 第 16《 大 般 涅 槃 經 》, 見 《 漢 譯 南 傳 》,第 7 冊 , 頁 96- 頁 97; 參 An[2003],153-155)釋 尊 出 生 的 地 方 , 證 菩 提 處 , 轉 法 輪 處 , 入 涅 槃 處 , 可 稱 為 四大 聖 地 , 與 《 八 大 靈 塔 名 號 經 》(T 1685) 所 說 的 八 大 聖 地 , 或 是 《 大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說 的 「 八 大 寶 塔 」( 所 在 處 ), 都 是 因 為 與 釋 尊 一生 中 , 重 要 行 誼 發 生 的 處 所 。《 長 阿 含 經 》 第 2《 遊 行 經 》 所 說 , 釋尊 在 過 去 生 中 , 曾 經 以 轉 輪 聖 王 的 身 份 , 六 次 埋 骨 在 拘 尸 那 , 以 這樣 的 「 過 去 事 」, 來 說 明 釋 尊 在 拘 尸 那 入 滅 是 妥 當 的 , 如 果 以 這 種 角度 來 思 考 , 這 些 聖 地 , 都 是 因 為 釋 尊 的 行 誼 , 而 具 有 「 神 聖 性 」。這 種 「 神 聖 性 」 有 何 作 用 呢 ? 在 印 度 的 思 想 , 本 來 就 有 把 特 定行 為 與 特 定 地 方 或 地 區 連 結 的 傾 向 (Olivelle[1993],18)。《 梨 俱 吠陀 》(Rgveda) 已 說 到 崇 禮 「 聖 地 」 的 觀 念 (Nath[1987],202), 耆那 教 也 有 「 聖 地 崇 拜 」( 參 看 本 文 註 147), 甚 至 可 以 說 , 在 廣 義 的 印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414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度 傳 統 裏 ,「 處 所 」, 往 往 會 被 賦 予 宗 教 性 的 意 義 , 特 別 是 與 水 有 關的 , 被 稱 為 「 渡 」(tIrthas)( 下 文 會 再 討 論 其 他 的 意 義 ); 從 古 到 今 ,巡 禮 朝 拜 這 些 處 所 , 是 印 度 宗 教 生 活 的 一 個 面 相 (Eck[1981],323)。不 但 是 這 樣 , 在 西 方 歐 州 傳 統 , 所 謂 的 神 聖 與 世 俗 (the sacred andthe profane),「 對 羅 馬 人 來 說 ,sacrum 是 指 屬 於 神 所 有 或 是 屬 於 其 神力 ; 可 是 , 當 提 到 sacrum 時 , 一 定 要 提 及 神 的 名 稱 , 因 這 顯 然 是 指一 個 人 想 到 祭 拜 某 神 的 儀 禮 (cult rites), 以 及 處 所 (location), 或 是主 要 是 指 其 神 殿 (temple), 以 及 在 該 處 內 部 或 附 近 所 舉 行 的 儀 式 。Profanum 是 指 : 在 神 殿 區 的 前 面 (”in front of temple percent”): 在早 期 的 用 法 ,Profanum 經 常 是 , 專 門 適 用 在 與 地 方 (place, 處 所 )有 關 者 。Profanare 原 本 是 指 : 於 祭 祀 中 ,『 在 神 殿 區 之 前 』(fanum)『 提 出 』 供 品 。 所 以 ,Sacer 與 profanus 關 連 到 特 定 而 又 有 明 顯 區 隔的 處 所 (specific and quite distinct locations)。 其 中 , 被 稱 為 是 sacer的 處 所 , 是 指 周 有 牆 璧 或 是 以 其 他 方 法 區 隔 劃 分 , 這 也 就 是sanctum; 而 周 圍 的 空 間 就 是 profane 所 能 使 用 的 。 即 使 到 了 現 代 ,仍 然 維 持 這 種 純 空 間 的 內 含 」(Colpe[1987],511), 也 就 是 說 , 神 聖與 世 俗 , 相 當 程 度 的 與 處 所 、 空 間 有 關 ( 關 於 「 神 聖 空 間 」sacredspace, 又 參 Brereton[1987])。印 度 這 種 賦 予 「 處 所 」 神 聖 的 意 義 , 在 佛 典 也 可 以 看 到 一 些 事例 。《 雜 阿 含 經 》 第 1185 經 傳 述 ( 大 正 2, 頁 321 上 ), 拘 薩 羅 的 孫陀 利 河 , 被 有 些 人 認 為 是 :「 孫 陀 利 河 是 濟 度 之 數 , 是 吉 祥 之 數 , 是清 淨 之 數 。 若 有 於 中 洗 浴 者 , 悉 能 除 人 一 切 諸 惡 」。 此 處 說 的 , 雖 然與 水 的 清 淨 功 能 有 關 , 但 特 別 提 出 此 河 , 也 表 示 特 定 的 處 所 的 意 義150。《 雜 阿 含 經 》 第 162 經 也 傳 述 ( 大 正 2, 頁 44 下 ), 有 的 人 主 張 :151在 恒 河 南 岸 殺 生 等 , 沒 有 罪 報 ; 在 恒 河 北 岸 布 施 等 等 , 沒 有 福 報 。這 些 都 是 佛 典 所 見 , 處 所 、 空 間 、 地 點 等 等 對 行 為 有 所 影 響 的 「 特殊 見 解 」。對 於 四 大 聖 地 , 經 文 說 要 「 歡 喜 欲 見 , 憶 念 不 忘 , 生 戀 慕 心 」,還 有 「 各 詣 其 處 , 遊 行 禮 敬 諸 塔 寺 」( 南 傳 注 解 書 的 看 法 , 見An[2003],153-155), 也 就 是 到 現 場 巡 禮 「 朝 聖 」( 但 《 根 本 說 一切 有 部 毘 奈 耶 雜 事 》 說 :「 或 自 親 禮 , 或 遙 致 敬 , 企 念 虔 誠 , 生 清 淨信 , 常 繫 心 」, 大 正 24, 頁 399 上 , 可 以 不 必 親 自 到 場 而 「 朝 聖 」)。這 裏 的 塔 寺 , 應 該 是 紀 念 性 的 建 築 , 這 是 佛 教 遺 跡 的 崇 敬 與 巡 禮 ,重 要 的 環 節 ( 參 看 印 順 法 師 [1981],89-91)。150151依 《 大 唐 西 域 記 》 所 傳 , 釋 尊 故 國 劫 比 羅 伐 窣 堵 國 (Kapilavastu)《 雜 阿 含 經 》 第 1185 經 還 說 到 : 婆 休 多 、 伽 耶 、 薩 羅 與 恒 河 等 幾 條 河 流 。 相對 應 的 《 中 阿 含 經 》 第 93《 水 淨 梵 志 經 》( 大 正 1, 頁 575 下 ), 就 沒 有 那 麼清 楚 ; 南 傳 《 中 部 》 第 7《 布 喻 經 》 提 到 更 多 的 河 流 :BAhukA、AdhikakkA、GayA、SundarikA、PayAga、SarassatI、BahumatI 等 (Bhikkhu Nanamoli/BhikkhuBodhi[1995],121;《 漢 譯 南 傳 》, 第 9 冊 , 頁 48- 頁 49)。又 參 《 中 阿 含 經 》 第 20《 波 羅 牢 經 》, 大 正 1, 頁 447 上 ; 南 傳 《 中 部 》 第76《 刪 陀 迦 經 》(Bhikkhu Nanamoli/Bhikkhu Bodhi[1995],620-621;《 漢 譯南 傳 》, 第 10 冊 , 頁 307)。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434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南 行 五 十 餘 里 處 , 有 三 座 窣 堵 波 , 分 別 是 迦 羅 迦 村 馱 佛(Krakucchanda; 巴 Kakusanda) 的 本 生 處 、 成 正 覺 後 見 其 父 的 地 點 、存 放 遺 骨 舍 利 的 地 方 。 在 迦 羅 迦 村 馱 佛 城 東 北 三 十 餘 里 處 , 則 有 迦諾 迦 牟 尼 佛 (Kanakamuni; 巴 KoNAgamana) 本 生 城 , 也 有 三 座 窣堵 波 。 玄 奘 還 在 這 些 窣 堵 波 之 前 , 看 到 阿 育 王 所 見 的 石 柱 ( 大 正 51頁 901 中 )。 現 代 考 古 工 作 者 所 發 現 的 阿 育 王 銘 文 說 到 , 阿 育 王 即 位後 十 四 年 , 擴 建 迦 諾 迦 牟 尼 佛 (Kanakamuni) 之 塔 ; 即 位 後 二 十 年 ,巡 禮 藍 毘 尼 園 (LumbinI, 釋 尊 出 生 的 地 方 ), 並 且 再 度 禮 敬 迦 諾 迦牟 尼 佛 塔 ( 參 Lamotte[1988],227 所 引 ; 印 順 法 師 [1981],55-56)。問 題 是 : 阿 育 王 或 更 早 之 人 , 怎 麼 確 定 這 是 過 去 佛 的 出 生 處 ?依 漢 譯 《 長 阿 含 經 》 第 1《 大 本 經 》 的 傳 述 ( 大 正 1, 頁 3 中 ):「 拘樓 孫 佛 (Krakucchanda; 巴 Kakusanda), 父 名 祀 得 , 婆 羅 門 種 , 母名 善 枝 。 王 名 安 和 , 隨 王 名 故 , 城 名 安 和 」( 其 餘 資 料 , 見 《 印 佛 固辭 》,257 的 圖 表 );「 拘 那 含 佛 (Kanakamuni; 巴 KoNAgamana),父 名 大 德 , 婆 羅 門 種 , 母 名 善 勝 ; 是 時 , 王 名 清 淨 , 隨 王 名 故 , 城名 清 淨 」( 其 餘 資 料 見 《 印 佛 固 辭 》,313 圖 表 ), 也 就 是 說 , 在 「 七佛 父 母 姓 字 」 的 傳 說 裏 , 看 不 出 過 去 的 迦 羅 迦 村 馱 佛 與 迦 諾 迦 牟 尼佛 , 是 與 釋 尊 在 同 一 「 國 度 」( 地 方 ) 出 生 。如 何 看 待 這 些 相 異 的 傳 說 ? 阿 育 王 到 釋 尊 的 故 國 去 巡 禮 , 還 把已 經 存 在 的 迦 諾 迦 牟 尼 佛 塔 , 擴 建 一 倍 。 當 時 的 人 , 應 該 是 已 經 有傾 向 於 「 諸 佛 生 處 常 定 」 的 想 法 。 雖 然 玄 奘 只 看 二 位 過 去 佛 之 窣 堵波 , 但 很 一 致 的 , 都 是 有 三 個 窣 堵 波 ,「 記 念 」 相 同 的 事 情 。§ 4.7.7.6.4. 諸 佛 常 定 處 與 佛 法 的 人 間 性《 大 毘 婆 沙 論 》 與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都 說 到 「 諸 佛 常 定 處 」,所 說 的 地 方 , 雖 然 不 完 全 一 樣 , 但 不 出 釋 尊 從 出 生 到 入 滅 的 一 生 中 ,幾 個 重 要 的 地 點 ( 傳 說 的 「 八 相 成 道 」), 而 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耶 》 裏 , 這 些 處 所 , 已 經 有 特 殊 的 意 義 , 顯 示 「 聖 地 化 」 的 現 象 。依 南 傳 《 論 事 》 的 傳 述 (XVIII,1-2), 方 廣 部 (Vetulyakas) 主張 : 釋 尊 住 於 兜 率 天 , 人 間 所 看 到 的 色 身 , 是 變 化 所 現 ; 在 人 間 為阿 難 尊 者 說 法 的 , 也 是 變 化 所 現 之 身 (Shwe Zan Aung and RhysDavids[1915],323-325;《 漢 譯 南 傳 》,62 冊 , 頁 300- 頁 303)。南 傳 《 論 事 》 所 說 的 方 廣 部 , 到 底 是 在 什 麼 背 景 之 下 , 有 這 樣的 主 張 ? 依 注 解 書 的 意 見 , 這 是 依 據 「 如 來 世 間 生 . 世 間 長 , 出 世間 行 , 不 著 世 間 法 」 的 經 說 ( 參 看 本 文 註 91 所 引 資 料 。《 正 觀 》 雜誌 ,21 期 , 頁 102)。《 論 事 》 反 對 這 樣 的 見 解 , 而 提 出 這 樣 的 反 駁 : 佛 陀 好 幾 次 自己 提 到 , 曾 經 住 在 某 某 支 提 、 園 林 、 精 舍 、 聚 落 、 城 邑 等 等 , 佛 陀應 該 是 住 於 人 間 ; 佛 陀 在 藍 毘 尼 出 生 、 在 菩 提 樹 下 成 正 等 覺 , 在 波羅 奈 初 轉 法 輪 、 在 遮 波 羅 支 提 捨 壽 行 、 在 拘 尸 那 般 涅 槃 , 如 果 確 有其 事 , 就 應 該 說 :「 佛 世 尊 住 於 人 界 」;《 論 事 》 又 引 述 一 些 經 文 , 顯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454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示 釋 尊 是 住 於 人 間 , 例 如 《 中 部 》 第 49《 梵 天 請 經 》, 釋 尊 是 在 舍 衛國 給 孤 獨 園 為 諸 比 丘 說 法 , 但 先 說 到 :「 我 曾 住 在 UkkaTThA 的Subhaga 園 娑 羅 樹 下 」 152 。 這 可 以 說 明 , 釋 尊 是 住 在 人 間 。從 這 簡 短 的 傳 說 , 只 能 推 論 : 方 廣 部 所 說 的 , 是 已 經 成 就 的 佛陀 , 住 在 兜 率 天 ; 在 人 間 與 阿 難 談 話 的 , 是 佛 的 化 身 。方 廣 部 到 底 是 怎 樣 的 部 派 , 傳 說 不 明 , 資 料 也 不 多 ( 有 學 者 認為 : 在 錫 蘭 佛 教 的 用 例 ,「 方 廣 部 」 是 指 大 乘 )。《 大 智 度 論 》 傳 說 :「 佛 法 中 方 廣 道 人 言 : 一 切 法 不 生 不 滅 , 空 無 所 有 , 譬 如 兔 角 、 龜毛 常 無 」( 大 正 25, 頁 61 上 - 中 )。 印 順 法 師 以 為 :「 方 廣 部 與 方 廣道 人 , 一 切 法 空 無 所 有 與 說 大 空 , 顯 然 是 同 一 的 。 方 廣 部 以 為 : 僧伽 四 雙 八 輩 , 約 勝 義 僧 說 , 勝 義 僧 是 無 漏 道 果 。 所 以 僧 伽 是 不 受 供施 的 ; 供 物 是 無 所 淨 的 ; 不 受 用 飲 食 的 ; 施 僧 也 就 不 得 大 果 。 佛 住兜 率 天 宮 , 人 世 間 佛 是 示 現 的 ( 化 身 )。 所 以 施 佛 不 得 大 果 ; 佛 不 住此 世 間 , 佛 不 說 法 。《 論 事 》 所 說 的 方 廣 部 執 , 勝 義 僧 與 佛 , 都 是 超越 現 實 人 間 世 的 。 凡 重 於 超 越 的 , 每 不 免 輕 忽 了 現 實 , 方 廣 道 人 說一 切 法 空 無 所 有 , 如 龜 毛 、 兔 角 一 樣 , 不 正 是 同 一 意 境 的 表 現 嗎 ?」( 印 順 法 師 [1985],129-130)。 這 種 解 脫 者 的 境 界 , 如 何 與 現 實 世間 互 動 , 的 確 不 好 說 明 。方 廣 部 說 的 , 是 已 經 成 正 覺 的 佛 陀 , 住 在 兜 率 天 , 但 菩 薩 是 怎152見 《 漢 譯 南 傳 》,10 冊 , 頁 54; 關 於 此 一 地 點 , 參 看 Bhikkhu Nanamoli/BhikkhuBodhi[1995],1244,note 499。麼 成 佛 的 , 並 不 清 楚 。 漢 譯 《 入 大 乘 論 》(T 1634) 說 的 , 則 是 菩 薩在 天 上 成 佛 :「 非 閻 浮 提 成 佛 ! 十 地 功 德 , 非 欲 界 法 , 況 於 閻 浮 提 得 成 正 覺 。八 住 菩 薩 , 盡 一 切 結 漏 , 能 作 千 世 界 梵 王 。九 住 菩 薩 , 作 二 千 世 界 梵 王 。十 住 菩 薩 , 作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梵 王 。 以 誓 願 力 故 , 生 淨 居 天 , 斯有 是 處 ; 於 閻 浮 提 實 身 成 佛 者 , 則 非 其 義 。以 是 義 故 , 當 知 淨 居 天 成 佛 , 非 閻 浮 提 乎 !」( 大 正 32, 頁 46下 )這 是 說 , 十 地 菩 薩 不 可 能 在 閻 浮 提 人 間 成 佛 , 因 為 十 地 菩 薩 的福 德 、 智 慧 , 已 經 非 常 接 近 圓 滿 的 境 界 , 理 論 上 , 可 以 作 三 千 大 千世 界 的 梵 王 , 十 地 菩 薩 應 該 是 在 淨 居 天 成 佛 。 針 對 《 入 大 乘 論 》 論主 這 種 主 張 , 其 對 談 者 ( 被 假 定 為 聲 聞 , 或 是 小 乘 行 者 ) 則 提 出 這樣 的 看 法 :「 若 佛 非 閻 浮 提 成 正 覺 者 , 如 來 四 塔 , 則 無 利 益 」;「 一 切 諸 部 論 師 皆 說 : 一 切 諸 佛 , 皆 從 閻 浮 提 出 ; 而 釋 迦 如 來生 於 林 彌 尼 園 ; 在 伽 耶 城 , 坐 於 道 場 , 成 等 正 覺 ; 於 波 羅 奈 ,而 轉 法 輪 ; 拘 尸 那 城 , 入 般 涅 槃 」( 大 正 32, 頁 46 下 - 頁 47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474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上 )。《 入 大 乘 論 》 對 談 者 的 「 反 對 意 見 」 是 說 , 如 果 諸 佛 是 在 淨 居天 成 佛 , 那 麼 即 使 有 如 同 釋 尊 那 樣 的 , 在 迦 毘 羅 衛 城 出 生 , 在 鹿 野苑 初 轉 法 輪 , 都 只 是 「 示 現 」, 甚 至 可 說 是 在 「 表 演 」, 所 謂 「 諸 佛常 定 處 」; 為 「 紀 念 」 這 些 事 緣 而 來 的 四 塔 , 還 能 有 利 益 嗎 ?「 諸 佛 常 定 處 」, 雖 然 學 派 的 見 解 不 一 致 , 但 都 是 指 閻 浮 提 人 間的 某 個 地 方 , 並 且 結 合 「 處 所 」 與 菩 薩 ( 或 佛 陀 ) 的 「 行 為 」, 而 反對 佛 住 兜 率 天 ( 聲 聞 佛 法 的 方 廣 部 ) 或 十 地 菩 薩 在 淨 居 天 成 佛 的 思想 ( 大 乘 思 潮 的 一 環 )。§ 4.7.7.6.5. 天 上 成 佛 與 人 間 成 佛菩 薩 在 什 麼 地 方 成 佛 的 問 題 , 反 應 出 佛 教 的 一 股 思 潮 :「 佛 從 人間 , 被 升 到 天 上 」, 也 就 是 在 淨 居 天 (ZuddhAvAsa/suddhAvAsa;更 明 確 的 說 , 色 究 竟 天 ,AkaniSTha/AkaniTThA) 成 佛 的 思 想 ( 參印 順 法 師 [1981],471-472)。 如 《 大 乘 入 楞 伽 經 》〈 偈 頌 品 〉(T 672)說 :「 我 姓 迦 旃 延 淨 居 天 中 出為 眾 生 說 法 令 入 涅 槃 城緣 於 本 住 法 我 及 諸 如 來於 三 千 經 中 廣 說 涅 槃 法欲 界 及 無 色 不 於 彼 成 佛色 界 究 竟 天 離 欲 得 菩 提 」( 大 正 16, 頁 638 上 )。前 引 《 入 大 乘 論 》(T 1634) 的 「 淨 居 天 成 佛 」, 也 是 反 應 此 一 思 潮 。反 對 者 所 說 「 一 切 諸 部 論 師 皆 說 : 一 切 諸 佛 , 皆 從 閻 浮 提 出 」, 即 使不 是 所 有 的 「 論 師 」 都 持 這 樣 的 看 法 , 但 這 確 是 佛 教 重 要 的 思 想 ,而 且 可 以 從 兩 個 角 度 來 理 解 。首 先 , 聲 聞 佛 法 不 承 認 有 「 現 在 十 方 諸 佛 」, 大 體 也 不 承 認 所 謂的 「 他 方 世 界 」; 聲 聞 佛 法 雖 承 認 有 相 續 的 多 佛 , 有 三 世 諸 佛 , 但 似乎 以 為 : 釋 尊 過 去 生 中 , 始 終 在 這 一 世 界 修 行 ; 見 到 過 去 的 多 數 佛 ,也 始 終 在 這 一 世 界 , 自 然 堅 持 「 人 間 成 佛 」。 大 乘 佛 法 承 認 「 現 在 十方 諸 佛 」, 這 些 同 時 存 在 的 多 佛 , 各 有 其 佛 國 土 , 自 然 不 一 定 要 「( 閻浮 提 ) 人 間 成 佛 」( 參 看 印 順 法 師 [1981],152-158)。 這 是 從 「 一 世無 二 佛 」 與 「 現 在 十 方 諸 佛 」 的 爭 議 下 , 理 解 此 一 主 張 。另 一 個 角 度 是 : 即 使 在 同 一 個 佛 國 土 裏 , 以 我 們 所 存 在 的 娑 婆世 界 來 說 ,「 閻 浮 提 人 間 」 與 淨 居 天 , 還 是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 入 大 乘論 》 說 的 「 十 住 ( 十 地 ) 菩 薩 , 作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梵 王 。 以 誓 願 力 故 ,生 淨 居 天 」, 是 從 菩 薩 行 位 來 說 , 十 住 ( 十 地 ) 菩 薩 已 經 即 將 功 德 圓滿 , 自 然 不 是 欲 界 有 情 所 能 比 擬 的 (「 十 地 功 德 , 非 欲 界 法 」), 但 是不 是 一 定 要 如 此 呢 ?「 菩 薩 早 已 斷 了 煩 惱 , 具 有 超 越 聲 聞 弟 子 的 能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495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力 。 所 以 正 確 的 佛 陀 觀 , 是 證 無 生 法 忍 菩 薩 , 斷 煩 惱 已 盡 , 成 佛 斷習 。 這 無 生 法 忍 菩 薩 , 雖 然 隨 機 益 物 , 但 成 佛 還 是 在 人 間 。『 諸 佛 世尊 , 皆 出 人 間 , 不 在 天 上 成 佛 』。《 阿 含 經 》 如 此 說 , 初 期 大 乘 經 也如 此 說 。 正 確 的 佛 陀 觀 , 是 不 能 離 卻 這 原 則 的 」( 印 順 法 師 [1971b],13-14), 這 代 表 著 不 同 的 價 值 判 斷 。《 大 乘 入 楞 伽 經 》(T 672) 的 〈 偈 頌 品 〉 第 十 , 本 是 以 詩 頌 的 形式 , 重 述 前 面 經 文 的 意 旨 , 但 所 謂 在 淨 居 天 成 佛 , 經 文 本 身 並 沒 提到 ( 不 過 , 大 慧 菩 薩 在 本 經 的 開 頭 , 確 實 問 到 這 問 題 :「 云 何 於 欲 界 ,不 成 等 正 覺 ? 何 故 色 究 竟 , 離 染 得 菩 提 ?」, 見 大 正 16, 頁 591 下 )。《 大 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的 譯 出 年 代 , 雖 然 比 較 晚 , 集 出 的 年 代 也難 以 確 定 , 但 本 經 所 描 述 ( 淨 居 天 的 最 高 層 ) 色 究 竟 天 成 佛 過 程 ,多 少 可 看 出 其 大 略 情 形 :「( 菩 薩 ) 三 僧 祇 劫 所 修 萬 行 , 利 益 安 樂 諸 眾 生 已 , 十 地 滿 心 ,運 身 直 往 色 究 竟 天 , 出 過 三 界 , 淨 妙 國 土 , 坐 無 數 量 大 寶 蓮 華 ,而 不 可 說 海 會 菩 薩 , 前 後 圍 遶 , 以 無 垢 繒 , 繫 於 頂 上 , 供 養 恭敬 , 尊 重 讚 歎 , 如 是 名 為 後 報 利 益 。爾 時 , 菩 薩 入 金 剛 定 , 斷 除 一 切 微 細 所 知 諸 煩 惱 障 , 證 得 阿 耨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如 是 妙 果 , 名 現 報 利 益 」( 大 正 3, 頁 297下 )。在 某 個 角 度 來 說 , 即 使 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淨 居 天 也 是個 很 特 殊 的 地 方 。《 雜 阿 含 經 》 第 852 經 說 的 阿 那 含 果 是 :「 五 下 分結 盡 , 得 阿 那 含 , 生 於 天 上 而 般 涅 槃 , 不 復 還 生 此 世 」( 大 正 2, 頁217 中 )。理 論 上 ,「 生 於 天 上 」 可 以 指 色 界 天 或 無 色 界 天 , 不 過 , 在 說 明上 , 經 常 以 五 淨 居 天 為 例 ( 五 淨 居 天 : 無 煩 天 、 無 熱 天 、 善 現 天 、善 見 天 、 色 究 竟 天 )。 因 為 這 樣 , 五 淨 居 天 也 叫 作 五 不 還 天 、 五 那 含天 。 既 然 淨 居 天 住 著 不 還 果 的 聖 者 , 他 們 在 那 裏 作 什 麼 呢 ? 自 然 也是 努 力 修 行 , 這 樣 看 來 , 五 淨 居 天 是 一 個 相 當 理 想 的 修 行 處 所 。《 大毘 婆 沙 論 》 在 說 明 「 天 趣 」 是 否 有 法 供 養 的 問 題 時 , 就 是 以 兜 率 天與 淨 居 天 為 例 :「 欲 界 天 中 , 如 補 處 慈 尊 為 諸 天 說 法 。色 界 天 中 , 如 手 天 子 來 白 佛 言 : 如 此 世 尊 , 四 眾 圍 遶 , 為 說正 法 , 聞 已 奉行 。 我 聞 法 已 , 還 無 熱 天 , 為 彼 諸 天 說 法 , 亦 爾 」( 大 正 27頁 ,152 下 )。論 文 說 的 手 天 子 , 是 指 《 雜 阿 含 經 》 第 594 經 所 說 , 手 天 子(Hastaka ATavika; 見 DPPN,II,1315;Lamotte[1944],562,note3) 本 來 就 是 釋 尊 的 虔 信 在 家 弟 子 , 證 得 阿 那 含 果 ; 在 他 死 後 , 生 於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515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無 熱 天 (AvRha), 但 仍 然 來 聽 釋 尊 說 法 , 而 且 回 到 無 熱 天 上 為 諸 天眾 說 法 , 讓 他 們 奉 行 修 學 ( 大 正 2, 頁 159 上 )。 在 聲 聞 佛 法 裏 , 淨居 天 既 然 住 著 即 將 要 證 阿 羅 漢 果 的 聖 者 , 而 且 天 子 說 法 , 確 是 一 個很 理 想 的 處 所 。 在 大 乘 佛 法 , 如 《 大 乘 本 生 心 地 觀 經 》 所 說 , 十 地菩 薩 在 圓 滿 修 行 之 後 , 運 身 直 往 「 色 究 竟 天 」, 在 該 處 成 佛 , 在 某 個程 度 上 , 與 阿 那 含 在 淨 居 天 證 阿 羅 漢 , 可 說 是 相 同 的 模 式 。大 概 是 淨 居 天 有 這 樣 的 特 色 , 有 南 傳 佛 教 學 者 認 為 : 淨 居 天 與大 乘 佛 教 的 淨 土 有 關 ( 參 Horner[1978],388,note 8)。雖 然 如 此 , 在 《 長 阿 含 經 》 第 1《 大 本 經 》 的 一 個 段 落 裏 , 卻 對淨 居 天 的 性 質 , 有 不 一 樣 的 思 考 : 釋 尊 在 成 佛 之 後 , 突 然 想 到 :「 我所 生 處 , 無 所 不 遍 , 唯 除 首 陀 會 天 。 設 生 彼 天 , 則 不 還 此 」( 大 正 1,153頁 10 中 ), 經 文 是 說 : 釋 尊 在 過 去 生 中 , 沒 有 一 個 不 曾 轉 生 的 地 方 ,唯 一 的 例 外 是 淨 居 天 ( 首 陀 會 天 ), 就 這 樣 , 釋 尊 就 「 如 壯 士 屈 伸 臂頃 , 於 此 間 沒 , 現 於 彼 天 」, 在 淨 居 天 會 見 了 過 去 佛 的 弟 子 。 在 《 大本 經 》, 釋 尊 是 以 佛 陀 的 身 份 , 回 想 過 去 生 中 , 從 來 沒 有 轉 生 在 淨 居天 ; 南 傳 《 佛 種 姓 經 義 釋 》 則 明 白 的 說 : 菩 薩 不 會 生 在 淨 居 天(Horner[1978],388), 理 由 應 該 也 是 : 菩 薩 如 果 生 在 淨 居 天 , 就 不153參 看 《 身 毛 喜 豎 經 》(T 757): 以 無 始 來 久 遠 世 中 , 不 出 生 死 , 除 五 淨 居 天 。...淨 居 天 中 , 一 生 彼 已 , 不 復 還 來 人 間 受 生 , 即 於 彼 天 趣 證 涅 槃 ( 大 正 17, 頁596 下 )。 同 見 南 傳 《 中 部 》 第 12《 獅 子 吼 大 經 》(《 漢 譯 南 傳 》,9 冊 , 頁 106- 頁 107;Bhikkhu Nanamoli/Bhikkhu Bodhi[1995],176)。會 再 受 生 , 這 對 菩 薩 多 生 多 劫 修 持 , 當 然 是 一 大 阻 礙 。在 聲 聞 佛 法 , 淨 居 天 不 但 是 阿 那 含 聖 者 ( 不 還 果 ) 的 住 處 , 淨居 天 子 也 對 佛 法 的 弘 化 , 有 所 貢 獻 ; 佛 陀 要 出 現 世 間 時 , 淨 居 天 子可 以 知 道 其 徵 兆 ; 釋 迦 太 子 「 四 門 遊 觀 」 所 看 到 的 , 就 是 淨 居 天 子所 變 化 ( 參 DPPN,II,1199)。 在 大 乘 佛 法 , 雖 然 有 的 人 認 為 : 十地 菩 薩 是 在 淨 居 天 成 佛 , 但 淨 居 天 在 聲 聞 佛 法 裏 , 有 著 鮮 明 而 特 出的 形 象 , 無 法 完 全 取 代 ,《 大 智 度 論 》 就 說 到 另 類 的 淨 居 天 :人 共 住 。「 第 四 禪 有 八 種 , 五 種 是 阿 那 含 住 處 , 是 名 淨 居 ; 三 種 凡 夫 聖154過 是 八 處 , 有 十 住 菩 薩 住 處 , 亦 名 淨 居 , 號 大 自 在 天 王 」( 大正 25, 頁 122 下 )。也 就 是 說 , 十 地 菩 薩 所 住 的 , 是 比 一 般 所 說 的 淨 居 天 , 還 要 「 更上 一 層 樓 」(《 大 智 度 論 》 說 的 菩 薩 行 位 ,「 住 」 與 「 地 」, 常 可 以 代154參 看 印 順 法 師 所 說 ([1981],707): 依 後 代 ,「 十 住 」(daZavihAra) 與 「 十 地 」(daZabhUmi) 的 梵 語 不 同 , 是 不 會 含 混 不 明 的 。 但 在 菩 薩 行 位 發 展 之 初 ,「 十住 」 與 「 十 地 」, 可 能 淵 源 於 同 一 原 語 -- 可 能 是 「 住 地 」, 如 「 十 住 」, 或 譯作 「 十 住 地 」,「 十 地 住 」; 十 地 , 羅 什 還 譯 作 「 十 住 」。「 中 品 般 若 」 的 「 十 地 」,「 光 讚 本 」 譯 作 「 十 道 地 」, 又 說 「 第 一 住 」、「 第 二 住 」 等 , 住 與 地 的 不 分 明 ,困 擾 了 古 代 的 中 國 佛 教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535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用 )。 本 來 , 在 佛 教 的 宇 宙 構 成 論 , 淨 居 天 屬 於 色 界 天 , 而 色 界 天 到底 可 分 為 幾 天 , 有 好 幾 種 不 同 的 見 解 ( 十 六 天 、 十 七 天 、 十 八 天 、二 十 天 、 二 十 一 天 、 二 十 二 天 ),《 大 智 度 論 》 在 第 四 禪 的 八 天 ( 八種 ) 外 , 立 了 令 一 種 「 淨 居 天 」, 作 為 十 住 ( 十 地 ) 菩 薩 的 住 處 , 但只 說 住 處 , 並 沒 有 說 是 在 「 淨 居 天 」 成 佛 。這 裏 說 : 十 住 ( 或 稱 十 地 ) 菩 薩 是 大 自 在 天 王(MaheZvaradevarAja), 但 是 , 印 度 宗 教 所 傳 的 眾 神 ,《 大 智 度 論 》本 身 已 經 說 到 :「 如 摩 醯 首 羅 天 ,( 秦 言 大 自 在 ), 八 臂 、 三 眼 、 騎 白牛 」( 大 正 25, 頁 73 上 );「 諸 神 中 , 摩 醯 首 羅 神 最 大 第 一 ... 摩醯 首 羅 為 諸 神 主 」( 大 正 25, 頁 160 中 )。 摩 醯 首 羅 、 大 自 在 天 , 都是 溼 婆 神 (Siva) 的 異 名 。 溼 婆 信 仰 是 印 度 宗 教 的 一 大 支 流 , 有 許 多不 同 的 形 式 , 淵 遠 流 長 。在 這 情 況 之 下 , 佛 教 淨 居 天 與 一 般 的 溼 婆 神 , 如 何 區 別 呢 ?《 入大 乘 論 》 注 意 到 這 問 題 , 所 以 說 :「 是 淨 居 自 在 , 非 世 間 自 在 。汝 言 『 摩 醯 首 羅 』 者 , 名 字 雖 同 , 而 人 非 一 , 有 淨 居 摩 醯 首 羅 ,有 毘 舍 闍 摩 醯 首 羅 」( 大 正 32, 頁 46 中 )。佛 教 引 據 印 度 宗 教 信 仰 , 嘗 試 給 予 融 攝 , 雖 然 如 此 , 對 有 些 人 來 說 ,還 是 無 法 理 解 ( 參 印 順 法 師 [1981],471-472)。即 使 在 菩 薩 淨 居 天 成 佛 的 思 想 裏 , 還 是 要 面 對 一 個 問 題 : 釋 迦菩 薩 從 兜 率 天 下 降 , 出 生 、 踰 城 出 家 , 往 外 道 所 修 諸 苦 行 , 證 大 菩提 , 轉 大 法 輪 , 入 大 涅 槃 等 等 「 諸 佛 常 定 處 」, 所 顯 示 的 「 諸 佛 常 法 」,如 何 解 釋 呢 ? 在 此 末 脈 絡 之 下 , 一 般 以 為 , 這 是 變 化 身 ; 而 在 淨 居天 的 , 是 菩 薩 的 受 用 身 ( 參 《 攝 大 乘 論 》, 大 正 31, 頁 370 上 )。§ 4.7.7.6.6 釋 尊 無 量 劫 之 前 已 成 佛 的 「 示 現 說 」《 雜 阿 含 經 》 第 956 經 , 以 王 舍 城 五 山 中 的 毗 富 羅 山 (Vipula;Vepulla) 為 例 , 說 明 從 過 去 佛 到 現 在 佛 , 在 不 同 的 時 期 , 有 不 同 的名 稱 。《 增 一 阿 含 經 》〈 力 品 〉 則 進 一 步 說 , 靈 鷲 山 (GijjhakUTa) 等等 「 過 去 久 遠 世 時 , 此 山 更 有 異 名 」, 這 都 是 要 說 明 「 名 山 悉 磨 滅 ,其 人 悉 沒 亡 , 諧 佛 般 涅 槃 , 有 者 無 不 盡 」 之 類 的 概 念 。但 是 , 許 多 大 乘 佛 典 , 是 以 靈 鷲 山 ( 耆 闍 崛 山 ,GRdhrakUTa;巴 GijjhakUTa: 參 《 印 佛 固 辭 》,208-209;DPPN,I,762-764)為 說 法 的 場 所 。《 大 智 度 論 》 以 好 幾 個 理 由 來 解 說 , 釋 尊 為 什 麼 經 常住 在 靈 鷲 山 ( 耆 闍 崛 山 ), 其 中 有 一 點 :「 復 次 , 耆 闍 崛 山 , 是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諸 佛 住 處 ; 如 《 富 樓那 彌 帝 隸 耶 尼子 經 》 中 說 : 佛 語 富 樓 那 ; 若 使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去 燒 , 若 更 生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555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我 常 在 此 山 中 住 。 一 切 眾 生 以 結 使 纏 縛 , 不 作 見 佛 功 德 , 以 是故 不 見 我 」( 大 正 25, 頁 79 中 )。靈 鷲 山 ( 耆 闍 崛 山 ) 是 三 世 諸 佛 的 住 處 , 即 使 發 生 如 《 雜 阿 含 經 》第 956 經 描 述 的 無 常 磨 滅 , 佛 陀 還 是 常 在 此 山 中 住 , 那 麼 , 佛 陀 將來 會 不 會 入 滅 呢 ? 這 涉 及 佛 陀 論 的 發 展 。《 法 華 經 》〈 如 來 壽 量 品 〉 的 頌 文 部 分 說 到 , 其 實 釋 尊 已 經 成 佛很 久 , 而 且 也 長 時 的 說 法 度 眾 生 , 而 「 我 見 諸 眾 生 , 沒 在 於 苦 惱 ,故 不 為 現 身 , 令 其 生 渴 仰 ;因 其 心 戀 慕 , 乃 出 為 說 法 , 神 通 力 如 是 。 於 阿 僧 祇 劫 , 常 在 靈 鷲 山 ,及 餘 諸 住 處 , 眾 生 見 劫 盡 , 大 火 所 燒 時 , 我 此 土 安 隱 , 天 人 常 充滿 , 園 林 諸 堂 閣 , 種 種 寶 莊 嚴 」 ( 大 正 9, 頁 43 下 )。 釋 尊 成 佛 已經 很 久 , 那 麼 , 究 竟 是 在 何 時 , 又 是 如 何 成 佛 ? 再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來說 , 既 然 是 在 「 於 阿 僧 祇 劫 , 常 在 靈 鷲 山 , 及 餘 諸 住 處 」, 表 示 壽 命很 長 很 長 ,《 法 華 經 》〈 如 來 壽 量 品 〉 的 長 行 部 分 說 :「 如 來 祕 密 神 通 之 力 , 一 切 世 間 天 人 及 阿 修 羅 皆 謂 : 今 釋 迦 牟尼 佛 , 出 釋 氏 宮 , 去 伽 耶 城 不 遠 , 坐 於 道 場 ,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三 菩 提 。然 , 善 男 子 ! 我 實 成 佛 已 來 , 無 量 無 邊 百 千 萬 億 那 由 他 劫 」( 大正 9, 頁 42 上 )。「 我 成 佛 已 來 , 甚 大 久 遠 。 壽 命 無 量 阿 僧 祇 劫 , 常 住 不 滅 ;我 本 行 菩 薩 道 , 所 成 壽 命 , 今 猶 未 盡 , 復 倍 上 數 。然 今 非 實 滅 度 , 而 便 唱 言 : 當 取 滅 度 。如 來 以 是 方 便 , 教 化 眾 生 」( 大 正 9, 頁 42 下 )。中 國 古 德 稱 這 是 「 久 遠 實 成 」( 或 「 久 遠 實 得 」), 這 是 說 , 往 過去 看 , 釋 尊 不 但 成 佛 很 久 了 ; 往 未 來 看 , 釋 尊 的 壽 命 還 很 長 很 久 ,不 可 思 議 , 這 可 說 是 《 法 華 經 》〈 如 來 壽 量 品 〉 的 核 心 思 想 。但 無 論 如 何 , 成 佛 , 似 乎 總 要 有 個 開 始 。 經 文 所 謂 「 我 本 行 菩薩 道 , 所 成 壽 命 」, 透 露 出 這 樣 的 訊 息 : 一 、 釋 尊 將 來 的 壽 命 之 很 長很 久 , 是 因 為 過 去 菩 薩 道 所 累 積 之 資 糧 ,《 大 智 度 論 》 就 說 :「 實 佛壽 不 應 短 , 所 以 者 何 ? 諸 佛 長 壽 業 因 緣 具 足 故 」( 參 看 大 正 25, 頁311 下 - 頁 312 上 ); 二 、 釋 尊 固 然 成 佛 已 經 很 久 很 久 , 但 是 在 更 久之 前 , 還 是 實 踐 菩 薩 道 。 也 就 是 說 , 釋 尊 還 是 由 菩 薩 而 成 佛 , 這 維持 著 佛 法 由 雜 染 到 清 淨 , 由 繫 縛 到 解 脫 的 基 本 原 則 。往 過 去 看 , 既 然 釋 尊 成 佛 已 經 很 久 很 久 , 那 麼 釋 尊 佛 傳 所 說 的「 釋 迦 牟 尼 佛 出 釋 氏 宮 , 去 伽 耶 城 不 遠 , 坐 於 道 場 , 得 阿 耨 多 羅 三藐 三 菩 提 」, 只 不 過 是 一 種 示 現 ; 又 , 因 為 往 未 來 看 , 壽 命 還 很 久 ,那 麼 在 拘 尸 那 入 滅 , 也 是 教 化 眾 生 的 方 便 示 現 ( 大 正 9, 頁 42 中 -下 )。 所 以 , 久 遠 ( 百 千 萬 億 那 由 他 劫 ) 以 前 已 成 者 為 「 本 門 」, 而菩 提 伽 耶 成 佛 之 身 , 只 不 過 是 其 垂 跡 而 已 (「 跡 門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575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 法 華 經 》〈 如 來 壽 量 品 〉 這 樣 的 表 達 方 式 , 其 實 還 很 「 平 實 」。《 大 般 涅 槃 經 》(T 374) 說 :「 見 於 菩 薩 從 兜 率 下 化 , 乘 白 象 , 降 神母 胎 , 父 名 淨 飯 , 母 曰 摩 耶 , 迦 毘 羅 城 處 胎 滿 足 十 月 而 生 」, 另 外 ,包 括 釋 迦 太 子 出 生 時 的 種 種 異 象 , 這 些 被 《 大 本 經 》 說 是 「 諸 佛 常法 」 的 事 項 , 乃 至 釋 迦 太 子 出 家 、 成 佛 , 度 化 眾 生 , 最 後 在 拘 尸 那入 滅 。 如 果 有 這 樣 的 看 法 ,「 如 是 等 見 , 是 名 聲 聞 緣 覺 曲 見 」。 菩 薩是 要 斷 除 這 些 錯 誤 的 見 解 , 因 為 :「 菩 薩 無 量 劫 來 , 不 從 兜 率 降 神 母 胎 , 乃 至 拘 尸 那 城 , 入 般 涅 槃 ,是 名 菩 薩 摩 訶 薩 正 直 之 見 」( 大 正 12, 頁 488 上 - 中 )。《 法 華 經 》 與 《 大 般 涅 槃 經 》 這 一 些 經 文 , 側 重 在 顯 示 佛 所 證法 的 超 勝 , 但 無 論 如 何 , 還 是 不 能 否 認 釋 迦 太 子 出 生 , 出 家 , 修 行 ,證 菩 提 這 一 些 事 緣 。 這 樣 一 來 , 也 只 能 說 是 「 示 現 」, 但 這 是 佛 陀 的「 示 現 」, 屬 於 佛 陀 論 ; 至 於 十 地 菩 薩 在 「 淨 居 天 成 佛 」, 而 由 變 化身 在 人 間 「 示 現 成 佛 」, 屬 於 菩 薩 論 。 佛 陀 論 與 菩 薩 論 固 然 有 其 內 在的 關 連 行 , 但 還 是 各 有 重 點 。§ 4.7.7.6.7.《 內 藏 百 寶 經 》 的 「 隨 順 世 間 」方 廣 部 的 「 佛 住 兜 率 天 」; 以 及 「 淨 居 天 成 佛 」 所 說 的 的 菩 薩 化身 ; 或 是 《 法 華 經 》 的 「 方 便 取 滅 度 」 等 等 , 這 都 預 示 的 至 少 有 「 兩種 身 」: 一 個 是 真 正 之 身 , 另 一 個 是 「 示 現 之 身 」。 這 樣 的 思 想 , 分別 見 諸 佛 教 的 聲 聞 部 派 , 以 及 大 乘 經 典 , 可 見 這 是 佛 教 發 展 過 程 中 ,重 要 的 思 潮 。 這 點 從 漢 譯 《 內 藏 百 寶 經 》 的 「 隨 順 世 間 」, 可 以 看 出一 二 。《 內 藏 百 寶 經 》 是 支 婁 迦 讖 在 西 元 二 世 紀 末 葉 譯 出 , 本 經 的 當機 者 是 文 殊 師 利 菩 薩 , 經 文 一 開 頭 的 「 序 分 」, 提 及 「 菩 薩 七 萬 二 千人 共 坐 」。 本 經 在 說 明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教 , 佛 智 不 可 量 , 經 法 不 計 ,諸 阿 羅 漢 、 辟 支 佛 所 不 能 知 」, 從 佛 的 誕 生 ,…… 說 法 , 度 眾 生 等 佛事 , 約 有 九 十 事 。 這 些 佛 事 , 都 是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示 現 如 是 」,這 是 說 , 出 現 於 世 間 的 佛 事 , 都 是 隨 順 世 間 的 方 便 示 現 。 本 經 現 存有 西 元 九 世 紀 初 的 西 藏 譯 本 , 偈 頌 體 , 經 名 的 梵 語 是 Arya-LokAnusamAnA-avatAra(《 聖 世 間 隨 其 入 ( 為 名 之 大 乘 經 )》,(《 大谷 勘 同 目 錄 》,No. 866;Tohoku No. 200)。綜 合 現 代 學 者 的 意 見 155 , 本 經 之 所 以 值 得 注 意 , 在 於 : 支 婁 迦 讖155參 看 印 順 法 師 [1981],873-874( 把 《 內 藏 百 寶 經 》 列 入 初 期 大 乘 的 文 殊 教典 ), 印 順 法 師 [1985],130-131、152-153( 說 明 東 山 住 部 與 「 法 空 」, 甚 至是 與 大 乘 《 般 若 經 》 可 能 的 關 涉 ); 高 原 信 一 ([1969]) 指 出 《 內 藏 百 寶 經 》與 梵 本 《 大 事 》 相 關 段 落 , 可 能 的 關 係 , 以 及 月 稱 引 用 的 情 況 ; 靜 谷 正 雄([1974],315-318) 則 對 高 原 信 一 的 觀 點 , 在 宏 觀 的 角 度 , 加 以 評 論 ;Harrison([1982]) 則 依 據 不 同 的 寫 本 , 校 定 出 梵 本 《 大 事 》 的 佛 陀 「 隨 順 世 間 」 頌 文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596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譯 的 《 內 藏 百 寶 經 》, 有 好 幾 個 名 相 , 是 大 乘 佛 典 常 見 的 ,「 佛 從 數千 萬 億 阿 僧 祇 劫 以 來 , 成 就 般 若 波 羅 蜜 」,「 佛 力 不 可 當 持 , 一 指 動十 方 佛 剎 」,「 佛 化 分 身 , 在 無 央 數 , 不 可 復 計 , 佛 剎 悉 遍 至 」,《 內藏 百 寶 經 》 確 是 大 乘 經 典 , 事 實 上 , 西 藏 譯 本 的 經 名 就 「 自 我 命 名 」是 大 乘 經 。 但 是 , 經 過 比 對 , 在 現 存 梵 本 《 大 事 》(MahAvastu) 的〈 諸 佛 特 勝 〉 部 分 , 可 以 看 到 有 十 四 首 頌 文 , 相 對 應 於 《 內 藏 百 寶經 》 及 西 藏 譯 《 聖 世 間 隨 其 入 》。《 大 事 》(MahAvastu) 經 文 一 開 頭 就 說 到 , 這 是 聖 大 眾 部 內 的說 出 世 部 (LokottaravAdin) 的 「 律 典 」; 漢 譯 《 佛 本 行 集 經 》 確 實說 到 , 在 釋 尊 佛 傳 方 面 ,「 摩 訶 僧 祇 師 , 名 為 《 大 事 》」( 大 正 3, 頁932 上 ), 也 就 是 說 , 在 佛 陀 論 方 面 , 聲 聞 部 派 的 《 大 事 》, 與 西 元 二世 紀 漢 譯 的 《 內 藏 百 寶 經 》, 有 好 幾 個 值 得 注 意 的 對 應 之 處 。《 內 藏 百 寶 經 》 的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示 現 如 是 」 的 思 想 , 參 照《 大 事 》 相 對 應 的 內 容 , 反 映 著 所 謂 的 「 大 乘 與 聲 聞 佛 典 的 共 量 性 」。月 稱 (CandrakIrti) 是 西 元 六 、 七 世 紀 印 度 中 觀 學 派 的 學 者 ,有 許 多 作 品 傳 世 。 在 他 的 《 淨 名 句 論 》(PrasannapadA)、《 入 中 論 》再 與 漢 譯 《 內 藏 百 寶 經 》、 西 藏 譯 本 《 聖 世 間 隨 其 入 ( 經 )》 比 對 , 然 後 討 論月 稱 引 用 此 經 的 情 形 , 而 東 山 住 部 的 「 住 處 」 主 要 在 南 印 度 , 此 一 地 區 的 大乘 佛 教 的 關 涉 , 一 直 是 現 代 學 者 所 注 意 的 ; 關 於 梵 本 《 大 事 》, 參 看 水 野 弘 元([2003],353-387) 的 介 紹 , 至 於 梵 本 《 大 事 》 所 說 的 佛 陀 特 勝 , 特 別 是 「 隨順 世 間 」, 見 Jones[1949],132-134 的 英 譯 。(MadhyamAvatAra)、《 七 十 空 性 ( 論 ) 註 》(ZUnyatAsaptativRTTI)等 幾 部 作 品 , 一 共 引 用 到 八 首 , 可 認 為 是 西 藏 譯 《 聖 世 間 隨 其 入 》的 頌 文 。 月 稱 在 引 用 時 , 或 直 接 稱 為 LokAnuvatanasUtra, 或 是 稱 為《 阿 含 》, 特 別 是 在 《 入 中 論 》(MadhyamAvatAra) 所 引 用 的 七 首 頌文 , 月 稱 的 用 語 是 :「 如 東 山 住 部 〈 隨 順 頌 〉」。不 但 是 這 樣 , 月 稱 《 入 中 論 》 所 引 用 「 東 山 住 部 〈 隨 順 頌 〉」,有 兩 個 頌 文 , 與 《 內 藏 百 寶 經 》 所 見 者 , 應 該 是 相 同 的 。 如 《 入 中論 》 說 :「 不 滅 亦 不 生 、 與 法 界 平 等 、 然 說 有 燒 劫 、 是 順 世 間 轉 。雖 於 三 世 中 、 不 得 有 情 性 、 然 說 有 情 界 、 是 順 世 界 轉 」。在 《 內 藏 百 寶 經 》 分 別 譯 為 :「 本 無 所 生 , 無 所 滅 , 經 本 界 悉 入 , 佛 現 人 境 界 壞 敗 時 。 隨 世間 習 俗 而 入 ,示 現 如 是 」( 大 正 17, 頁 753 中 18-19)。「 本 無 過 去 、 當 來 、 今 現 在 人 , 佛 現 死 生 五 道 中 人 。 隨 世 間 習俗 而 入 , 示 現 如 是 」( 大 正 17, 頁 752 下 13-14)。六 、 七 世 紀 的 月 稱 , 應 該 有 某 種 版 本 的 《 聖 世 間 隨 其 入 ( 經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616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只 不 過 , 這 與 現 行 可 見 的 西 藏 譯 本 , 甚 至 是 漢 譯 《 內 藏 百 寶 經 》, 究竟 有 怎 樣 的 關 係 , 可 能 已 無 法 考 定 。 月 稱 也 把 這 七 首 頌 文 叫 作 「 東山 住 部 〈 隨 順 頌 〉」。在 這 些 僅 有 的 片 斷 裏 , 大 眾 部 的 說 出 世 部 , 以 及 東 山 住 部 , 都說 到 佛 陀 的 「 隨 順 世 間 」。 而 從 「 東 山 住 部 〈 隨 順 頌 〉」 的 內 容 看 來 ,所 要 表 達 的 , 不 但 是 佛 陀 的 超 越 世 間 , 也 包 括 諸 法 如 幻 , 但 從 整 體來 說 , 東 山 住 部 「 是 大 眾 部 系 中 , 安 達 派 的 一 派 。 所 說 『 蘊 處 界 同一 體 性 』,『 無 名 諸 法 性 』,『 不 滅 不 生 』, 在 如 來 如 實 證 ── 佛 本 性 中 ,一 切 是 同 一 的 離 言 法 性 , 沒 有 如 世 俗 所 見 的 我 與 法 , 有 與 無 , 連 佛 、滅 、 勝 義 , 這 也 都 是 無 可 說 的 。 佛 為 眾 生 說 有 這 有 那 , 不 過 『 順 世間 轉 』, 隨 順 世 間 方 便 吧 了 。 從 如 來 自 證 的 同 一 離 言 法 性 說 , 法 性 是超 越 於 世 間 名 言 的 。 頌 文 雖 沒 有 說 『 空 』, 然 與 大 乘 法 空 性 說 , 是 非常 一 致 的 」( 印 順 法 師 [1985],130-130), 事 實 上 , 靜 谷 正 雄 ([1974],315-318), 以 及 Harrison([1982],227-229), 就 是 從 這 種 思 想 的關 連 性 , 來 找 尋 初 期 大 乘 的 一 些 線 索 。依 《 異 部 宗 輪 論 》 的 傳 述 , 大 眾 部 的 佛 陀 論 是 :諸 佛 世 尊 皆 是 出 世 ,一 切 如 來 無 有 漏 法 ,諸 如 來 語 皆 轉 法 輪 ,佛 以 一 音 說 一 切 法 ,世 尊 所 說 無 不 如 義 ,如 來 色 身 實 無 邊 際 ,如 來 威 力 亦 無 邊 際 ,諸 佛 壽 量 亦 無 邊 際 」( 大 正 49, 頁 15 中 - 下 )。佛 陀 既 然 是 如 此 的 超 勝 , 一 般 人 如 何 來 認 知 佛 陀 ?「 若 二 佛 共 語 ,不 應 說 諸 法 名 字 」(《 大 智 度 論 》, 大 正 25, 頁 648 下 ), 如 果 不 能 與佛 陀 同 一 境 界 , 只 好 由 佛 陀 從 世 俗 的 立 場 來 開 示 悟 入 。 這 樣 看 來 ,「 隨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示 現 如 是 」, 應 該 是 這 類 佛 陀 觀 , 很 自 然 的 發 展 。《 內 藏 百 寶 經 》 說 , 佛 陀 的 種 種 作 為 , 包 括 食 衣 住 行 , 寒 冷 暑熱 , 乃 至 宣 講 教 法 , 還 有 所 說 教 法 的 內 容 , 都 是 隨 順 世 間 「 而 入 」的 「 示 現 」, 其 中 的 「 隨 順 世 間 」, 梵 語 是 lokAnuvarttanA, 但 又 說 到「 入 」, 而 西 藏 譯 本 的 經 名 帶 有 avatAra, 這 有 何 意 義 ?§ 4.7.7.6.8. 印 度 宗 教 傳 說 的 avatAra在 印 度 宗 教 傳 說 裏 ,avatAra 是 一 個 很 重 要 的 概 念 。 在 字 義 上 ,avatAra 是 指 「 下 降 而 來 」, 這 意 味 著 天 神 從 天 上 「 下 降 」 到 人 間 ,而 且 變 化 其 身 形 。 本 來 , 天 神 由 天 上 下 降 人 間 , 再 回 到 天 上 , 這 樣的 往 返 天 上 、 人 間 , 在 印 度 宗 教 傳 說 , 本 來 就 極 為 常 見 , 在 用 例 上 ,有 prAdur-bhAva 或 是 vibhava, 都 是 指 : 神 在 人 間 的 存 在 。 在 印 度 眾神 裏 ,ViSNu 最 能 滿 足 人 類 的 請 求 , 最 關 心 世 間 的 穩 定 。 印 度 宗 教的 avatAra, 主 要 是 與 ViSNu 有 關 。 據 說 在 西 元 前 二 世 紀 的 《 薄 伽 梵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636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歌 》(BhagavadgItA), 就 可 以 看 到 ViSNu 想 要 變 化 身 形 來 到 人 間 的意 念 。鳩 摩 羅 什 在 西 元 五 世 紀 初 譯 出 的 《 大 智 度 論 》 傳 說 :「 韋 紐 天(ViSNu)( 秦 言 : 遍 悶 ) 四 臂 , 捉 貝 , 持 輪 , 騎 金 翅 鳥 」( 大 正 25,頁 73 上 ; 參 Lamotte[1944],137); 但 在 宇 宙 創 生 裏 , 也 傳 說 :「 劫盡 燒 時 , 一 切 皆 空 , 眾 生 福 德 因 緣 力 故 , 十 方 風 至 , 相 對 相 觸 , 能持 大 水 。 水 上 有 一 千 頭 人 , 二 千 手 足 , 名 為 韋 紐 (ViSNu), 是 人 臍中 , 出 千 葉 金 色 妙 寶 蓮 花 , 其 光 大 明 , 如 萬 日 俱 照 。 華 中 有 人 , 結加 趺 坐 。 此 人 復 有 無 量 光 明 , 名 曰 梵 天 王 。 此 梵 天 王 , 心 生 八 子 ;八 子 生 天 地 人 民 」( 大 正 25, 頁 116 上 ;Lamotte[1944],466), 在 同一 部 論 典 裏 , 已 可 看 到 不 同 的 「 圖 像 」, 這 又 與 現 代 學 者 的 描 述 , 不完 全 一 樣 ( 參 Gonda[1987],289)。ViSNu 的 avatAra 就 是 一 種 「 化 身 示 現 」, 其 目 的 是 要 維 持或 是 回 復 宇 宙 的 秩 序 , 在 不 同 的 情 況 , 會 有 不 同 的 造 形 出 現 。 從 歷史 的 沿 革 來 說 ,ViSNu 的 「 化 身 示 現 」, 經 常 表 現 出 地 區 性 、 學 派 或是 地 方 性 的 神 祇 , 這 些 眾 多 形 式 的 ViSNu, 可 以 說 是 地 區 性 信 仰 ,在 被 容 攝 到 印 度 主 流 宗 教 後 , 所 呈 現 出 的 容 貌 ; 這 樣 的 , 以 一 個 超越 的 神 祇 , 在 不 同 地 區 、 不 同 信 仰 的 「 化 身 示 現 」, 印 度 主 流 宗 教 可以 容 攝 許 多 不 同 的 區 域 性 信 仰 , 又 能 消 彌 可 能 有 的 緊 張 、 對 立 。在 ViSNu 的 許 多 「 化 身 示 現 」 裏 , 最 常 被 提 到 的 有 「 十 種 示 現 」:Matsya、KUrma、VarAha、NRsiMha、VAmaNa、ParaZurAma、RAma、KRSNa、Buddha、Kalkin。 這 些 「 化 身 示 現 」, 有 動 物 之 身 , 如 Matsya是 大 魚 ,KUrma 是 烏 龜 ,NRsiMha 是 「 人 獅 」; 至 於 Kalkin 則 是 未來 「 宇 宙 時 代 」 要 終 結 時 ,ViSNu 以 人 類 的 形 式 出 現 , 騎 白 馬 , 其目 的 是 要 在 「 宇 宙 時 代 」 結 束 時 , 獎 善 懲 惡 。在 此 一 印 度 的 avatAra 傳 統 裏 , 佛 教 的 創 立 者 瞿 曇 佛 陀 被 認 為 是ViSNu 的 第 九 個 「 化 身 示 現 」! 在 此 一 示 現 , 佛 陀 原 是 負 面 形 象 ;後 來 則 從 正 面 來 描 述 ,ViSNu「 化 身 示 現 」 為 佛 陀 , 是 為 了 要 教 導 世人 非 暴 力 與 慈 愛 。後 來 , 這 種 「 化 身 示 現 」avatAra 的 概 念 , 也 適 用 在 其 他 神 祇 ,而 且 其 作 用 已 不 單 單 只 是 回 復 宇 宙 秩 序 , 也 包 括 降 福 給 其 信 眾 , 拯救 苦 難 等 等 ( 以 上 參 考 Renou, Louis et Jean Filliozat[1985],503-512,§ 1033-§ 1052;Kinsley[1987])另 一 方 面 ,avatAra 的 字 源 是 語 根 tRI, 再 加 上 字 首 ava; 與 此 相關 的 動 詞 是 tRI/tarati, 以 及 其 名 詞 tIrtha。名 詞 tIrtha 的 意 思 是 「 渡 口 」、「 津 粱 」, 也 可 是 指 取 水 , 洗 滌 的處 所 , 有 時 也 可 以 指 道 路 、 通 道 。 至 於 動 詞 tRI/tarati 意 指 : 跨 越 、通 過 , 也 兼 含 有 掌 握 , 精 通 , 特 出 , 完 成 等 等 。前 引 《 雜 阿 含 經 》 第 1185 經 說 :「 孫 陀 利 河 是 濟 度 之 數 , 是 吉祥 之 數 , 是 清 淨 之 數 。 若 有 於 中 洗 浴 者 , 悉 能 除 人 一 切 諸 惡 」, 其 中的 「 濟 度 之 數 」, 應 該 是 指 tIrtha。 當 然 , 名 詞 tIrtha 不 只 是 與 水 有 關( 包 括 渡 河 , 飲 水 , 洗 滌 淨 化 ), 也 可 以 指 媒 介 、 中 繼 , 轉 折 之 處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656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甚 至 是 祭 祀 , 甚 或 廣 泛 的 是 指 : 聖 地 。就 宗 教 信 仰 來 說 ,tIrtha 就 是 解 脫 , 或 是 救 贖 的 憑 藉 。 漢 譯 《 中阿 含 經 》 第 13《 度 經 》 說 :「 世 尊 告 諸 比 丘 : 有 三 度 處 , 異 姓 , 異 名 , 異 宗 , 異 說 , 謂 :有 慧 者 善 受 ,極 持 , 而 為 他 說 , 然 不 獲 利 。云 何 為 三 ?或 有 沙 門 . 梵 志 如 是 見 . 如 是 說 : 謂 人 所 為 一 切 , 皆 因 宿 命 造 。復 有 沙 門 . 梵 志 如 是 見 . 如 是 說 : 謂 人 所 為 一 切 , 皆 因 尊 祐 造 。復 有 沙 門 . 梵 志 如 是 見 . 如 是 說 : 謂 人 所 為 一 切 , 皆 無 因 無 緣 」( 大 正 1, 頁 435 上 - 中 )。佛 教 固 然 不 認 同 這 三 種 宗 教 上 的 主 張 , 但 在 印 度 的 社 會 , 是 把 他 們看 成 「 度 處 」, 也 就 是 , 這 部 經 在 南 傳 《 增 支 部 》 三 集 第 61 經 稱 為Tittha( 或 稱 :TitthAyatanAdhi), 與 漢 譯 《 度 經 》 一 致 ( 參 看 《 漢 譯南 傳 》,19 冊 , 頁 250- 頁 251); 而 漢 譯 經 文 所 稱 的 「 度 處 」, 巴 利語 是 titthAyatana, 完 全 一 樣 。在 佛 典 裏 ,tIrthaGkara( 或 tIrthika、tIrthya)( 巴 利 語 titthakara),在 字 意 上 是 「 作 津 粱 者 」, 指 有 別 於 佛 教 的 宗 教 師 , 再 進 一 延 伸 為 :指 見 解 不 如 理 、 錯 誤 的 宗 教 師 , 漢 譯 佛 典 通 常 譯 作 「 外 道 」, 這 多 少帶 有 貶 義 。 另 外 , 在 耆 那 教 裏 ,TIrthaGkara 與 Jina 是 同 義 詞 , 有 崇高 的 地 位 ( 參 本 文 註 65,《 正 觀 》 雜 誌 ,21 期 , 頁 89;Jaini[1979],2,note 4)。佛 典 所 看 到 這 些 tIrtha(tittha), 大 部 分 都 是 精 神 性 的 , 目 標 在求 解 脫 ( 但 佛 教 認 為 這 些 「 度 處 」 是 不 究 竟 、 不 圓 滿 的 ), 這 樣 的 傾向 , 在 《 奧 義 書 》 裏 , 就 可 以 看 到 許 多 用 例 。tR 幾 乎 都 是 指 精 神 性的 「 超 越 」( 通 過 ), 也 就 是 從 生 死 界 , 到 不 死 甘 露 界 ; 從 黑 暗 到 光明 , 從 無 明 到 智 解 ( 參 看 Eck[1981],330-333)。再 回 到 avatAra 的 討 論 。天 神 「 自 天 而 下 」 的 「 化 身 示 現 」, 在 人 間 留 下 足 跡 , 這 些 地 方具 有 神 聖 性 , 另 一 方 面 , 這 些 「 下 降 所 及 之 處 」, 對 信 眾 來 說 , 如 果反 方 向 而 行 , 就 是 「 上 昇 之 階 」。ViSNu 多 次 的 「 化 身 示 現 」(avatAra),所 及 之 處 , 已 經 有 許 多 tIrtha, 如 果 再 加 上 印 度 眾 多 的 神 祇 , 印 度 大大 小 小 的 tIrtha, 不 計 其 數 , 包 括 河 流 ( 以 及 河 岸 邊 的 城 市 )、 高 山 、海 岸 、 森 林 等 等 , 構 成 了 豐 富 而 多 元 的 印 度 「 神 聖 地 理 」(sacredgeography)( 參 Eck[1981],334-336)。以 佛 教 來 說 , 可 以 看 到 avAtara 的 不 同 面 相 ( 參 考 avAtara 的 巴利 語 形 otAra 的 用 例 , 見 PED,166)。佛 教 本 身 在 求 解 脫 生 死 或 是 成 就 佛 果 , 救 度 眾 生 , 這 是 重 在 精神 層 面 ; 而 佛 教 的 基 本 方 向 是 由 雜 染 繫 縛 的 凡 夫 , 到 清 淨 解 脫 的 聖者 , 從 凡 入 聖 , 所 以 在 avAtara 方 面 , 重 在 悟 入 、 證 入 , 或 是 深 入 的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676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意 味 。 佛 教 有 一 些 作 品 使 用 了 avAtara 這 語 詞 , 就 表 現 了 這 意 思 , 例如 《 入 中 論 》(MadhyamikAvatAra),《 入 菩 薩 行 》(BodhisattvacaryAvatAra, 見 Tohoku No. 3871),《 入 二 諦 論 》(SatyadvayAvatAra, 見 Tohoku No. 3902),《 入 瑜 伽 修 習 》(BhAvanAyogAvatAra, 見 Tohoku No. 3918)。 而 漢 譯 《 入 大 乘 論 》(T 1634) 現 今 沒 有 梵 本 傳 世 ,《 法 寶 義 林 》 的 編 輯 者 推 定 其 梵 文 名稱 為 MahAyAnAvatAra, 是 很 自 然 的 想 法 。另 外 , 漢 譯 《 入 阿 毘 達 磨 論 》(T 1554),《 法 寶 義 林 》 還 原 為PrakaraNAbhidharmAvatAra, 其 西 藏 譯 本 則 作AbhidharmAvatAraprakaraNa( 見 Tohoku No. 4098), 這 是 說 一 切 有部 的 「 阿 毘 達 磨 」 綱 要 書 , 而 錫 蘭 也 有 一 部 傳 為 佛 授 (Buddhadatta)所 作 的 《 入 阿 毘 達 磨 論 》(AbhidhammAvatAra)( 參 水 野 弘 元 [2000],493-499;Hinuber[1996],160-161)。 二 部 作 品 性 質 相 同 , 名 稱 也一 樣 , 卻 都 是 在 說 明 自 宗 的 理 論 !在 佛 典 的 用 例 , 有 的 著 重 在 悟 入 、 證 入 與 深 入 等 等 面 相 , 屬 於精 神 層 面 ( 參 看 BHSD,71,s.v. avatAra;Conze[1973],76 所 引 述的 資 料 ), 但 《 內 藏 百 寶 經 》 的 「 隨 順 世 間 」, 與 印 度 傳 統 宗 教 信 仰ViSNu 的 「 化 身 示 現 」, 不 能 說 完 全 不 相 干 , 有 的 人 甚 至 會 認 為 : 系出 同 源 ! 雖 然 如 此 , 在 《 內 藏 百 寶 經 》 裏 , 仍 可 看 出 佛 教 特 有 的 思想 。在 不 同 的 時 代 , 不 同 的 系 統 裏 ,ViSNu 的 地 位 也 許 有 所 浮 沉 ,也 就 是 早 期 學 者 所 稱 的 「 交 換 神 教 」( 高 楠 順 次 郎 / 木 村 泰 賢 [1975],59、73-74), 但 ViSNu 作 為 一 個 神 的 地 位 , 可 說 是 自 然 而 然 的 , 沒有 修 道 證 果 的 問 題 。 在 印 度 的 文 化 裏 , 這 樣 的 由 人 身 而 達 到 圓 滿 ( 一切 智 者 ), 據 說 只 有 二 個 例 子 : 佛 教 的 釋 尊 、 耆 那 教 的 大 雄 (MahAvira)( 參 Jaini[1974],72)。《 內 藏 百 寶 經 》 固 然 說 了 許 多 佛 陀 的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示 現如 是 」, 但 所 謂 的 :「 佛 從 數 千 萬 億 阿 僧 祇 劫 以 來 , 成 就 般 若 波 羅 蜜 , 隨 世 間 習 俗而 入 , 示 現 小兒 」;「 佛 道 欲 成 時 , 於 樹 下 獨 坐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放 光 使 魔 知 之 」( 大 正 17, 頁 751 下 )。前 一 段 經 文 表 示 : 釋 尊 過 去 生 中 , 修 持 、 成 就 般 若 波 羅 蜜 的 因 行 ,而 「 佛 道 欲 成 時 」, 更 表 明 從 釋 迦 菩 薩 到 釋 尊 的 轉 折 點 , 也 就 是 說 ,釋 尊 是 由 修 道 而 成 就 , 因 而 能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而 《 內 藏 百 寶 經 》本 來 是 要 說 「 佛 智 不 可 量 , 經 法 不 計 」, 但 好 幾 次 說 到 菩 薩 的 「 隨 世間 習 俗 而 入 」, 例 如 :「 菩 薩 不 從 父 母 遘 精 而 生 , 其 身 化 作 , 譬 如 幻 , 示 現 父 母 , 隨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697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世 間 習 俗 而 入 ,示 現 如 是 」;「 菩 薩 生 墮 地 時 自 說 言 : 天 上 天 下 無 過 我 者 , 我 當 過 度 十 方 人 ,隨 世 間 習 俗而 入 」;「 太 子 閻 浮 提 坐 樹 下 時 , 從 是 起 去 勤 苦 六 年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示 現 人 勤 苦如 是 」( 大 正 17, 頁 751 下 )。這 是 說 , 釋 迦 菩 薩 入 胎 , 出 胎 , 乃 至 於 「 六 年 苦 行 」, 都 是 一 種「 示 現 」。 釋 尊 在 菩 提 樹 下 成 就 正 覺 之 前 , 還 只 是 釋 迦 菩 薩 的 身 份 。在 一 期 生 命 裏 , 釋 尊 與 釋 迦 菩 薩 固 然 是 同 一 個 人 , 但 菩 薩 與 佛 的 「 境156界 」, 畢 竟 還 是 有 一 大 段 距 離 ,《 內 藏 百 寶 經 》 說 , 菩 薩 能 「 隨 世 間習 俗 而 入 」, 顯 然 意 味 著 , 一 生 補 處 菩 薩 在 兜 率 天 所 作 的 種 種 「 觀 察 」( 參 本 文 § 4.7.7.1.;《 正 觀 》 雜 誌 ,29 期 , 頁 7- 頁 10), 其 實 是 一種 示 現 , 同 時 也 對 《 大 本 經 》 所 說 的 「 諸 佛 常 法 」( 參 《 正 觀 》 雜 誌 ,29 期 , 頁 36- 頁 39), 提 出 不 同 角 度 的 解 釋 。156《 大 智 度 論 》 固 然 說 , 法 身 菩 薩 與 佛 只 是 「 小 異 」, 法 身 菩 薩 如 月 十 四 日 ,而 佛 如 月 十 五 日 的 圓 滿 ( 參 看 大 正 25, 頁 106 中 ), 但 《 大 智 度 論 》 也 引 《 放砵 經 》 所 說 , 法 身 菩 薩 甚 至 無 法 知 道 佛 的 「 舉 足 下 足 事 」( 大 正 25, 頁 340下 )。§ 4.7.7.6.9.《 大 品 經 》〈》〈發 趣 品 〉 的 「 十 地 如 佛 」在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修 道 成 就 者 , 有 四 沙 門 果 的 行 位 ,這 是 最 常 見 的 說 法 , 但 也 說 到 五 種 不 還 , 還 有 慧 解 脫 , 俱 解 脫 等 等不 同 的 分 類 。 到 了 部 派 佛 教 , 有 了 更 進 一 步 的 發 展 。 同 樣 的 情 況 ,也 可 見 諸 菩 薩 行 位 的 分 別 , 而 且 也 有 多 元 而 豐 富 的 發 展 。以 《 大 品 經 》 來 說 , 除 了 可 以 看 到 早 期 《 般 若 經 》 的 菩 薩 四 種位 階 外 , 其 〈 往 生 品 〉 第 4 所 列 的 44 種 類 型 的 菩 薩 ( 因 解 說 角 度 不同 , 古 來 有 34、35 種 等 不 同 的 說 法 ), 也 可 說 是 菩 薩 的 行 位 ; 而 從宏 觀 的 角 度 來 看 ,《 大 品 經 》 的 「 菩 薩 十 地 說 」, 反 應 著 大 乘 佛 典 對菩 薩 行 位 的 多 元 思 考 。在 佛 典 裏 ,「 菩 薩 十 地 說 」 有 好 幾 種 說 法 ( 含 「 十 住 說 」), 即 使在 《 大 品 經 》, 形 式 上 可 以 看 到 三 種 的 十 地 :一 、 云 何 為 初 地 乃 至 十 地 ? 所 謂 : 乾 慧 地 、 性 地 、 八 人 地 、 見地 、 薄 地 、 離 欲 地 、 已 作 地 、 辟 支 佛 地 、 菩 薩 地 、 佛 地 ( 大 正 8, 頁261 上 、 頁 346 中 、 頁 377 下 、 頁 381 中 、 頁 383 下 、 頁 389 上 等 等 )。很 奇 怪 的 是 ,《 大 品 經 》 本 身 對 這 十 地 的 意 義 , 並 沒 有 解 釋 , 不 知 是否 意 味 著 : 當 時 的 人 都 知 道 這 是 什 麼 , 所 以 不 必 解 釋 ; 雖 然 這 些 名詞 、 概 念 , 是 佛 典 常 見 的 , 但 既 然 成 為 「 十 地 」 的 架 構 , 應 該 有 其特 殊 的 考 量 。《 大 智 度 論 》 稱 此 「 十 地 說 」 為 「 共 地 」(「 三 乘 共 十 地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717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 大 正 25, 頁 411 上 ), 並 對 其 意 義 有 所 解 說 ( 大 正 25, 頁 585 下- 頁 586 上 ), 而 從 其 內 容 來 看 , 似 乎 還 是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特 別 是 ,《 大 品 經 》 譯 為 「 乾 慧 地 」(ZuSkavidarZanA), 玄 奘 譯 為 「 淨 觀 地 」(ZuklavidarZanA),《 光 讚 經 》 譯 為 「 清 淨 觀 地 」, 顯 然 這 「 十 地 說 」,也 有 不 同 的 發 展 。 如 果 再 考 慮 到 , 錫 蘭 佛 典 在 討 論 止 與 觀 的 關 係 時 ,有 所 謂 的 「 乾 觀 者 」(sukkhavipassakA), 其 意 義 與 《 大 智 度 論 》 對「 乾 慧 地 」 的 解 說 , 極 為 相 似 !二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第 20, 在 說 明 菩 薩 「 發 趣 大 乘 」 時 ,提 到 一 個 沒 有 特 定 名 稱 的 「 十 地 說 」, 以 菩 薩 發 心 求 佛 果 開 始 , 到 最後 第 十 地 成 佛 , 每 一 個 階 段 各 應 該 作 什 麼 , 或 是 具 備 怎 樣 的 成 就 ,相 當 完 整 的 條 理 出 菩 薩 修 行 的 歷 程 。 從 思 想 的 發 展 來 看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的 十 地 , 應 該 是 十 住 說 ( 參 印 順 法 師 [1981],704-711)。三 、 只 有 單 純 的 說 到 初 地 到 十 地 , 但 從 敘 述 的 內 容 , 卻 可 以 大體 的 判 斷 , 有 的 是 指 乾 慧 地 的 「 三 乘 共 十 地 」, 還 是 沒 有 特 定 名 稱 的「 十 地 說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所 說 「 沒 有 特 別 名 稱 的 十 地 」, 其 中 的 第九 地 , 菩 薩 應 該 具 足 十 二 法 , 這 是 :01 受 無 邊 世 界 所 度 之 分 ;02 菩 薩 得 如 是 願 ;03 知 諸 天 、 龍 、 夜 叉 、 揵 闥 婆 語 而 為 說 法 ;04 處 胎 成 就 ;05 生 成 就 ;06 家 成 就 ;07 姓 成 就 ;08 眷 屬 成 就 ;09 出 生 成 就 ;10 出 家 成 就 ;11 莊 嚴 佛 樹 成 就 ;12 一 切 諸 善 功 德 成 滿 具 足 。經 文 先 開 列 這 12 項 ( 大 正 8, 頁 257 中 29- 下 6), 然 後 有 大 略 的 解說 ( 大 正 8 頁 259 中 - 下 , 但 二 者 的 譯 語 , 並 不 完 全 一 樣 ),《 大 智度 論 》 則 有 進 一 步 的 解 釋 ( 大 正 25, 頁 418 下 - 頁 419 中 )。九 地 菩 薩 應 具 足 12 法 , 其 中 第 4 至 第 12: 處 胎 成 就 、 家 成 就 、所 生 成 就 、 姓 成 就 、 眷 屬 成 就 、 出 生 成 就 、 出 家 成 就 、 莊 嚴 佛 樹 成就 , 顯 然 就 是 《 阿 含 經 》/《 尼 柯 耶 》 以 來 , 最 後 身 菩 薩 下 降 人 間 ,出 家 成 佛 的 歷 程 。「 莊 嚴 佛 樹 成 就 」 應 該 就 是 指 : 菩 薩 在 菩 提 樹 下 ,即 將 成 佛 的 階 段 。「 一 切 諸 善 功 德 成 滿 具 足 」, 就 是 「 菩 薩 得 眾 生 清淨 , 佛 界 亦 淨 」, 也 即 是 : 成 熟 眾 生 與 莊 嚴 佛 果 土 , 已 經 圓 滿 成 就 。在 這 樣 的 的 理 路 之 下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的 第 十 地 , 經 文 只單 純 說 「 須 菩 提 ! 十 地 菩 薩 , 當 知 如 佛 」( 大 正 8, 頁 257 下 ), 這 究竟 是 指 什 麼 ?《 大 品 經 》 本 身 的 解 說 是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737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 云 何 菩 薩 住 十 地 中 , 當 知 如 佛 ?若 菩 薩 摩 訶 薩 具 足 六 波 羅 蜜 , 四 念 處 , 乃 至 十 八 不 共 法 , 一 切種 智 具 足 圓 滿 , 斷 一 切 煩 惱 及 習 , 是 為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十 地 中 當知 如 佛 。須 菩 提 !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是 十 地 中 , 以 方 便 力 故 , 行 六 波 羅 蜜 ,行 四 念 處 , 乃 至 十 八 不 共 法 , 過 乾 慧 地 、 性 地 、 八 忍 地 、 見 地 、薄 地 、 離 欲 地 、 已 作 地 、 辟 支 佛 地 、 菩 薩 地 , 過 是 九 地 , 住 於佛 地 」( 大 正 8 頁 259 下 ; 大 正 25, 頁 417 上 )。經 文 說 的 顯 示 兩 層 意 義 : 一 方 面 , 第 十 地 菩 薩 還 是 要 「 方 便 力故 , 行 六 波 羅 蜜 」 等 等 , 所 以 只 說 「 如 佛 」, 沒 有 說 十 地 就 是 佛 。 但經 文 又 說 : 十 地 菩 薩 超 越 了 過 乾 慧 地 、 性 地 等 等 , 而 住 於 佛 地 , 似乎 也 可 以 說 這 裏 的 第 十 地 , 就 是 佛 地 。《 大 品 經 》 說 到 的 十 地 說 有 二 種 , 本 來 各 有 其 意 義 , 但 在 〈 發 趣 品 〉的 最 後 部 分 , 則 嘗 試 要 連 結 這 兩 種 的 十 地 說 。這 樣 的 兩 種 十 地 說 的 關 係 , 顯 示 出 : 十 地 菩 薩 與 佛 有 重 疊 的 部分 , 很 類 似 於 釋 迦 太 子 與 釋 尊 的 情 況 。 換 句 話 說 , 從 《 大 品 經 》〈 發趣 品 〉 對 第 十 地 菩 薩 的 解 說 看 來 ,「 佛 地 」 是 內 含 在 十 地 裏 , 但 《 大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 卻 可 看 出 菩 薩 十 地 說 的 多 元 發 展 ( 這 裏 要 說 的 是 :在 有 的 十 地 說 , 佛 地 是 外 加 的 )。《 大 智 度 論 》 是 說 :「『 當 知 如 佛 』 157 者 , 菩 薩 坐 如 是 樹 下 , 入 第 十 地 , 名 為 法 雲 地 。譬 如 大 雲 澍 雨 , 連 下 無 間 ; 心 自 然 生 無 量 無 邊 清 淨 諸 佛 法 , 念念 無 量 。爾 時 , 菩 薩 作 是 念 : 欲 界 魔 王 心 未 降 伏 , 放 眉 間 光 , 令 百 億 魔宮 闇 蔽 不 現 。魔 即 瞋 惱 , 集 其 兵 眾 來 逼 菩 薩 。菩 薩 降 魔 已 , 十 方 諸 佛 慶 其 功 勳 , 皆 放 眉 間 光 , 從 菩 薩 頂 入 ;是 時 , 十 地 所 得 功 德 , 變 為 佛 法 , 斷 一 切 煩 惱 習 , 得 無 礙 解 脫 ; 具十 力 、 四 無 所 畏 、 四 無 礙 智 、 十 八 不 共 法 、 大 慈 大 悲 等 , 無 量 無 邊諸 佛 法 。是 時 , 地 為 六 種 震 動 , 天 雨 華 香 , 諸 菩 薩 、 天 人 皆 合 手 讚 歎 。是 時 , 放 大 光 明 , 遍 照 十 方 無 量 世 界 ; 十 方 諸 佛 、 諸 菩 薩 、 天人 , 大 聲 唱 言 : 某 方 某 國 某 甲 菩 薩 , 坐 於 道 場 , 成 具 佛 事 , 是 其 光明 。是 名 『 十 地 當 知 如 佛 』。157參 考 《 大 智 度 論 》, 卷 56, 大 正 25, 頁 457 下 ; 又 參 「 如 佛 」、「 次 佛 」 的 區別 , 大 正 25, 頁 471 中 。 印 順 法 師 認 為 :「 般 若 十 地 」 也 說 :「 菩 薩 摩 訶 薩 具足 六 波 羅 蜜 , 四 念 處 乃 至 十 八 不 共 法 , 一 切 種 智 具 足 滿 , 斷 一 切 煩 惱 及 習 ,是 名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十 地 中 , 當 知 如 佛 」。 不 說 十 地 是 佛 , 而 說 「 如 佛 」, 也 表示 了 還 是 菩 薩 地 ([1981],1094), 這 是 側 重 在 「 如 佛 」 這 一 句 話 , 但 經 文 又說 到 「 三 乘 共 十 地 」, 而 引 出 「 佛 地 , 即 是 第 十 地 」 的 雙 重 面 相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757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復 次 , 佛 此 中 更 說 第 十 地 相 : 所 謂 菩 薩 行 六 波 羅 蜜 , 以 方 便 力故 , 過 乾 慧 地 , 乃 至 菩 薩 地 , 住 於 佛 地 。佛 地 , 即 是 第 十 地 」( 大 正 25, 頁 419 中 - 下 )。《 大 智 度 論 》 這 段 解 說 , 顯 然 是 釋 迦 太 子 在 菩 提 樹 下 , 降 魔 、成 道 的 「 大 乘 版 本 」。 這 樣 的 解 說 , 是 延 續 第 九 地 的 處 胎 成 就 、 出 生成 就 、 出 家 成 就 等 , 應 該 有 的 結 論 。 最 前 面 一 句 的 「 當 知 如 佛 」, 到最 後 一 句 「 佛 地 , 即 是 第 十 地 」, 明 白 的 點 出 , 第 十 地 的 兩 個 面 相 。但 所 謂 「 菩 薩 坐 如 是 樹 下 , 入 第 十 地 , 名 為 法 雲 地 」, 卻 引 進 另 一 個十 地 說 , 也 就 是 通 稱 的 「 華 嚴 十 地 」。《 大 智 度 論 》 在 解 釋 〈 發 趣 品 〉 的 一 開 頭 就 明 說 :「 地 有 二 種 : 一 者 、 但 菩 薩 地 ; 二 者 、 共 地 。共 地 者 , 所 謂 乾 慧 地 , 乃 至 佛 地 。但 菩 薩 地 者 : 歡 喜 地 、 離 垢 地 、 有 光 地 、 增 曜 地 、 難 勝 地 、 現在 地 、 深 入 地 、 不 動 地 、 善 相 地 、 法 雲 地 。 此 地 相 , 如 《 十 地經 》 中 廣 說 」( 大 正 25 頁 411 上 )。論 主 似 乎 有 意 引 進 《 十 地 經 》 的 「 華 嚴 十 地 」, 來 理 解 《 大 品 經 》〈 發趣 品 〉 沒 有 特 定 名 稱 的 十 地 說 。 雖 然 如 此 ,《 大 智 度 論 》 在 解 釋 上 ,大 抵 順 著 經 文 的 意 思 , 但 在 解 釋 「 十 地 如 佛 」, 很 可 能 引 用 所 謂 的 「 十地 經 」。 漢 譯 《 華 嚴 經 》 的 菩 薩 第 十 地 , 也 就 是 法 雲 地 , 有 這 樣 的 說明 :「 爾 時 , 十 方 一 切 諸 佛 , 從 眉 間 出 清 淨 光 明 , 名 增 益 一 切 智 神通 , 無 數 光 明 以 為 眷 屬 。…… 從 大 菩 薩 頂 上 而 入 ,…… 諸 佛智 水 灌 其 頂 故 , 名 為 受 職 ; 具 足 如 來 十 種 力 故 , 墮 在 佛 數 」( 大正 10, 頁 206 上 )。這 樣 看 來 ,《 大 智 度 論 》 的 確 引 用 了 「 十 地 經 」, 可 是 ,《 大 智度 論 》 最 後 說 「 佛 地 , 即 是 第 十 地 」, 卻 又 與 《 華 嚴 經 》 的 旨 趣 不 合 !因 為 第 十 法 雲 地 , 以 灌 頂 為 王 作 比 喻 , 而 純 從 理 論 來 說 : 王 子 行 了灌 頂 禮 , 就 成 為 王 , 那 麼 菩 薩 受 佛 灌 頂 , 也 就 是 佛 。 然 而 諸 佛 灌 頂 ,菩 薩 「 墮 在 佛 數 」, 卻 還 是 菩 薩 , 所 以 在 十 地 ( 灌 頂 ) 菩 薩 之 外 , 還有 更 高 的 位 階 , 後 來 則 發 展 出 如 同 《 瓔 珞 本 業 經 》 所 說 的 「 等 覺 」、「 妙 覺 」 的 行 位 ( 參 印 順 法 師 [1981],1093-1094、1103-1108)。漢 譯 《 入 大 乘 論 》(T 1634) 在 論 述 天 上 成 佛 時 , 提 到 : 八 住 菩薩 , 盡 一 切 結 漏 , 能 作 千 世 界 梵 王 。 九 住 菩 薩 , 作 二 千 世 界 梵 王 。十 住 菩 薩 , 作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梵 王 。 以 誓 願 力 故 , 生 淨 居 天 , 斯 有 是處 ; 於 閻 浮 提 實 身 成 佛 者 , 則 非 其 義 」( 大 正 32, 頁 46 下 )。 類 似 的觀 念 , 在 《 華 嚴 經 》 是 說 :第 八 不 動 地 「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此 地 , 多 作 大 梵 天 王 , 主 千 世 界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777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最 勝 自 在 , 善 說 諸 義 」( 大 正 10, 頁 201 上 );第 九 善 慧 地 「 菩 薩 摩 訶 薩 住 此 地 , 多 作 二 千 世 界 主 大 梵 天 王 ,善 能 統 理 」( 大 正 10, 頁 204 上 );第 十 法 雲 地 「 菩 薩 住 此 地 , 多 作 摩 醯 首 羅 天 王 , 於 法 自 在 」( 大正 10, 頁 208中 )。在 「 華 嚴 十 地 」, 第 八 不 動 地 與 第 九 善 慧 地 菩 薩 , 都 是 大 梵 天 王 : 第十 法 雲 地 菩 薩 則 是 摩 醯 首 羅 ( 色 究 竟 天 的 大 自 在 ) 天 王 。 這 樣 的 思想 , 重 在 表 現 這 些 菩 薩 的 「 福 輪 」, 也 就 是 這 些 菩 薩 已 經 多 生 多 劫 ,厚 植 許 許 多 多 的 福 德 因 緣 , 自 然 要 有 高 於 欲 界 的 果 報 。 既 然 都 是 「 天王 」, 安 住 在 色 界 天 , 而 第 十 法 雲 地 菩 薩 在 色 究 竟 天 , 所 以 在 色 究 竟天 成 佛 , 可 說 是 極 為 自 然 的 結 論 。從 另 一 個 觀 點 來 說 ,《 大 智 度 論 》 雖 也 說 到 :「 第 四 禪 有 八 種 ,五 種 是 阿 那 含 住 處 , 是 名 淨 居 ; 三 種 凡 夫 聖 人 共 住 。 過 是 八 處 , 有十 住 菩 薩 住 處 , 亦 名 淨 居 , 號 大 自 在 天 王 」( 大 正 25, 頁 122 下 )。但 《 大 智 度 論 》 並 不 主 張 「 十 地 菩 薩 淨 居 天 成 佛 」, 反 而 一 再 的 說 到 :一 生 補 處 菩 薩 生 在 欲 界 的 兜 率 天 ( 參 看 大 正 25, 頁 341 下 ─ 頁 342上 )。 怎 麼 解 釋 這 樣 的 不 同 ?還 有 , 釋 迦 菩 薩 從 兜 率 天 下 降 , 住 於 母 胎 , 出 胎 等 等 , 這 些 《 阿含 經 》/《 尼 柯 耶 》 所 說 的 「 諸 佛 常 法 」( 參 《 正 觀 》 雜 誌 ,29 期 ,頁 36- 頁 39), 怎 麼 理 解 ?簡 單 的 說 , 可 以 把 問 題 簡 化 成 : 住 在 淨 居 天 的 十 地 菩 薩 怎 麼 成佛 ? 而 這 與 兜 率 天 下 降 、 出 家 成 正 覺 , 轉 法 輪 、 入 涅 槃 的 那 個 人 ,有 什 麼 關 係 ?在 《 法 華 經 》 的 「 久 遠 實 成 」 思 想 中 , 既 然 釋 尊 在 「 百 千 萬 億那 由 他 劫 」 之 前 已 經 成 佛 , 那 麼 釋 迦 菩 薩 從 兜 率 天 下 降 , 住 胎 , 出生 為 印 度 迦 毘 羅 衛 城 太 子 , 乃 至 成 佛 , 入 涅 槃 ; 甚 至 更 往 前 的 一 些菩 薩 行 , 都 是 一 種 「 示 現 垂 跡 」。 這 樣 的 內 容 , 重 點 顯 然 在 佛 陀 的 「 如來 祕 密 神 通 之 力 」, 而 不 是 菩 薩 如 何 成 佛 的 問 題 : 釋 尊 在 「 百 千 萬 億那 由 他 劫 」 之 前 , 是 怎 麼 成 佛 的 ?《 入 大 乘 論 》 雖 主 張 「 淨 居 天 成 佛 , 非 閻 浮 提 」, 但 又 說 到 :「 諸 佛 色 身 , 於 欲 界 而 成 正 覺 ;菩 薩 法 身 , 住 於 淨 居 。菩 薩 法 身 , 住 於 諸 佛 一 切 種 智 。諸 佛 色 身 , 為 化 眾 生 , 令 諸 釋 梵 , 四 天 王 等 , 皆 悉 恭 敬 」( 大 正32, 頁 48 下 )。這 裏 雖 說 「 菩 薩 法 身 , 住 於 淨 居 」, 但 還 說 「 諸 佛 色 身 , 於 欲 界而 成 正 覺 」, 這 是 什 麼 意 思 ?《 入 大 乘 論 》 的 解 說 似 乎 是 在 於 :「 是故 如 來 無 相 法 身 , 便 能 普 應 , 隨 順 有 相 , 如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百 億 兜 率天 , 百 億 炎 摩 天 , 皆 悉 俱 時 示 現 色 身 」, 例 如 , 最 後 身 菩 薩 的 入 胎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798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出 生 , 初 生 就 「 現 行 七 步 或 現 師 子 吼 」, 或 是 成 佛 之 後 等 轉 法 輪 等 等 ,都 是 示 現 , 甚 至 有 「 或 復 數 數 示 現 ; 或 復 暫 時 示 現 」, 在 這 一 些 說 明之 後 , 卻 說 「 應 化 眾 生 , 法 身 常 存 , 如 《 法 花 》〈 壽 量 〉【 即 《 法 華經 》〈 如 來 壽 量 品 〉】 所 明 , 亦 如 文 殊 師 利 〈 授 記 品 〉 中 說 也 」( 大 正32, 頁 47 中 - 下 )。但 是 《 法 華 經 》〈 如 來 壽 量 品 〉 說 的 , 是 釋 尊 很 早 就 已 經 成 佛 ,佛 弟 子 所 看 到 的 人 間 成 正 覺 , 是 一 種 「 示 現 垂 跡 」, 這 樣 看 來 ,《 入大 乘 論 》 說 「 淨 居 天 成 佛 , 非 閻 浮 提 」, 其 意 思 是 說 ; 十 地 菩 薩 在 淨居 天 成 佛 之 後 , 以 佛 陀 的 地 位 , 而 「 諸 佛 色 身 , 於 欲 界 而 成 正 覺 」,也 是 一 種 「 示 現 」。 這 樣 看 來 ,《 入 大 乘 論 》 傾 向 於 把 「 兜 率 天 下 降 、出 家 成 正 覺 , 轉 法 輪 、 入 涅 槃 的 那 個 人 」, 看 成 是 : 佛 陀 的 示 現 。如 果 說 , 十 地 菩 薩 是 智 慧 因 緣 , 而 悟 入 法 性 , 證 得 「 法 身 」; 由福 德 因 緣 , 而 為 色 究 竟 天 自 在 天 王 , 得 自 己 受 用 的 「 報 身 」, 那 麼 一般 所 說 的 「 化 身 示 現 」, 就 不 能 說 是 以 菩 薩 的 地 位 而 有 「 化 身 示 現 」,因 為 在 那 時 候 , 菩 薩 已 經 在 色 究 竟 天 成 佛 了 。不 過 , 情 理 上 , 似 乎 也 可 能 : 在 淨 居 天 成 佛 的 , 以 及 從 兜 率 天下 降 的 , 都 是 同 一 個 十 地 菩 薩 。 古 德 確 也 思 考 到 : 佛 陀 之 三 身 是 同時 成 道 , 或 異 時 成 道 的 論 題 (「 三 身 成 道 」)。以 本 文 的 題 旨 來 說 ,「 般 若 十 地 」, 是 從 凡 夫 發 心 , 向 上 修 行 成佛 的 過 程 ; 不 離 人 間 成 佛 的 形 式 , 與 佛 傳 所 說 的 相 通 。「 華 嚴 十 地 」的 成 佛 歷 程 , 就 大 大 不 同 了 ( 印 順 法 師 [1981],1084)!在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把 菩 薩 處 胎 成 就 , 生 成 就 、 家 成 就 、姓 成 就 、 眷 屬 成 就 , 出 生 成 就 、 出 家 成 就 、 莊 嚴 佛 樹 成 就 等 等 , 屬於 最 後 身 菩 薩 的 特 勝 , 放 在 第 九 地 , 這 顯 然 有 不 一 樣 的 思 考 。 也 就是 說 ,「 兜 率 天 下 降 、 出 家 成 正 覺 , 轉 法 輪 、 入 涅 槃 的 那 個 人 」, 是第 九 地 菩 薩 ; 第 九 地 菩 薩 具 足 這 一 些 之 後 , 進 入 第 十 地 , 而 「 十 地如 佛 」, 或 是 「 佛 地 , 即 是 第 十 地 」。「 第 十 地 就 是 佛 地 」, 這 樣 的 思 想 , 在 與 《 大 品 經 》 有 對 應 關 係的 《 放 光 經 》(T 221)〈 治 地 品 〉 也 是 這 麼 說 :「 云 何 十 住 菩 薩 名 為 如 來 ?用 具 足 六 波 羅 蜜 , 諸 習 緒 盡 , 得 佛 十 八 法 , 具 足 薩 云 若 慧 。須 菩 提 ! 是 故 菩 薩 摩 訶 薩 已 得 十 住 , 名 為 如 來 」( 大 正 8, 頁 29中 )。不 但 是 這 樣 , 同 樣 與 《 大 品 經 》 有 對 應 關 係 的 《 光 讚 經 》(T 222)〈 十 住 品 〉, 則 是 把 《 大 品 經 》 第 九 地 菩 薩 應 具 足 的 十 二 事 , 直 接 列在 第 十 地 :「 須 菩 提 ! 菩 薩 摩 訶 薩 行 第 十 住 者 , 於 十 二 事 悉 具 足 。 何謂 十 二 ?.... 胞 胎 眾 事 、 種 姓 、 尊 貴 、 所 生 之 處 、 眷 屬 、 國 土 、棄 國 捐 家 、 詣 於 佛 樹 、 清 淨 具 足 一 切 名 德 , 皆 為 備 悉 , 是 為 十 二 。復 次 , 須 菩 提 ! 第 十 菩 薩 摩 訶 薩 者 , 即 謂 是 佛 」( 大 正 8, 頁 197 上 ;頁 198 下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818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從 漢 譯 的 先 後 來 說 , 在 最 早 譯 出 的 《 光 讚 經 》, 第 十 地 ( 第 十 住 )明 明 白 白 的 說 到 入 胎 、 出 胎 、 出 家 , 乃 至 菩 提 樹 下 等 「 諸 佛 常 法 」,雖 說 這 是 菩 薩 地 , 但 同 時 也 是 佛 地 。 西 元 四 世 紀 初 譯 出 的 《 放 光 經 》,雖 把 入 胎 、 出 胎 、 出 家 , 至 菩 提 樹 下 等 , 放 在 第 九 地 , 對 第 十 地 的說 明 , 非 常 簡 短 , 不 過 還 是 說 「 十 住 菩 薩 名 為 如 來 」。 到 了 西 元 五 世紀 出 譯 出 的 《 大 品 經 》, 第 九 地 與 第 十 地 的 內 容 , 大 體 相 同 , 但 已 說「 如 佛 」!另 外 , 在 《 首 楞 嚴 三 眛 經 》(T 642) 也 可 看 到 類 似 的 思 想 :「 爾 時 , 便 能 成 就 六 波 羅 蜜 。成 就 六 波 羅 蜜 已 , 便 能 通 達 方 便 。通 達 方 便 已 , 得 住 第 三 柔 順 忍 。住 第 三 柔 順 忍 已 , 得 無 生 法 忍 。得 無 生 法 忍 已 , 諸 佛 授 記 。諸 佛 授 記 已 , 能 入 第 八 菩 薩 地 。入 第 八 菩 薩 地 已 , 得 諸 佛 現 前 三 昧 。得 諸 佛 現 前 三 昧 已 , 常 不 離 見 諸 佛 。常 不 離 見 諸 佛 已 , 能 具 足 一 切 佛 法 因 緣 。具 足 一 切 佛 法 因 緣 已 , 能 起 莊 嚴 佛 土 功 德 。能 起 莊 嚴 佛 土 功 德 已 , 能 具 生 , 家 , 種 姓 。能 具 生 , 家 , 種 姓 已 , 入 胎 出 生 。入 胎 , 出 生 已 , 能 具 十 地 。具 十 地 已 , 爾 時 便 得 受 佛 職 號 」( 大 正 15, 頁 634 上 ;Lamotte[1965],160-166)。形 式 上 , 這 一 段 經 也 許 不 太 短 , 但 從 成 佛 的 歷 程 來 說 , 卻 可 算是 相 當 精 簡 的 說 明 。 而 所 謂 「 能 起 莊 嚴 佛 土 功 德 已 , 能 具 生 , 家 ,種 姓 。 能 具 生 , 家 , 種 姓 已 , 入 胎 出 生 。 入 胎 , 出 生 已 , 能 具 十 地 」,與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所 說 的 九 地 菩 薩 , 觀 念 上 完 全 一 致 。在 這 段 經 文 裏 , 有 幾 個 重 要 的 概 念 , 證 得 無 生 法 忍 , 諸 佛 授 記 ,得 諸 佛 現 前 三 昧 , 以 及 「 具 足 一 切 佛 法 因 緣 已 , 莊 嚴 佛 土 功 德 」。依 《 大 品 經 》 的 說 法 , 修 習 菩 薩 道 的 人 , 如 果 要 「 上 菩 薩 位 」,「 過 聲 聞 、 辟 支 佛 地 , 住 阿 鞞 跋 致 地 」,「 住 六 神 通 」, 都 要 學 般 若 波羅 蜜 ( 大 正 8, 頁 219 上 )。《 大 品 經 》 這 裏 的 說 法 , 表 示 了 般 若 法 門的 的 殊 勝 , 而 按 照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 這 幾 個 概 念 所 說 的 , 其 實是 一 樣 , 菩 薩 如 果 「 上 菩 薩 位 」, 就 是 超 越 了 「 聲 聞 、 辟 支 佛 地 」,同 時 也 是 「 住 阿 鞞 跋 致 地 」, 而 且 還 能 得 「 六 神 通 」, 這 樣 的 菩 薩 就158說 法 性 生 身 菩 薩 , 或 是 法 身 菩 薩 。 依 《 大 智 度 論 》 的 說 法 :158「 小 乘 法 中 , 不 說 法 身 菩 薩 祕 奧 深 法 , 無 量 不 可 思 議 神 力 ; 多但 阿 鞞 跋 致 菩 薩 , 不 一 定 就 是 法 身 菩 薩 , 參 看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 大 正 25,頁 263 下 - 頁 264 上 、 頁 580 上 ( 肉 身 阿 鞞 跋 致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838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說 斷 結 使 , 直取 涅 槃 法 」( 大 正 25 頁 341 上 - 中 )。豈 不 是 前 功 盡 棄 ? 所 以 菩 薩 捨 肉 身 , 得 法 性 生 身 , 怎 麼 再 繼 續 「 受生 」, 是 不 得 不 面 對 的 議 題 。 對 此 ,《 大 智 度 論 》 有 這 樣 的 說 明 :聲 聞 佛 法 沒 有 法 身 菩 薩 的 概 念 。《 大 智 度 論 》 這 樣 的 觀 察 , 即 使到 了 今 日 , 似 乎 仍 如 此 。 那 麼 , 法 身 菩 薩 應 該 是 大 乘 佛 法 重 要 的 教理 。§ 4.7.7.6.10. 法 性 生 身 菩 薩 與 「 變 化 聲 聞 」依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 菩 薩 位 , 就 是 無 生 法 忍 。 菩 薩 證 得 得無 生 法 忍 , 能 「 觀 一 切 世 間 空 心 , 心 無 所 著 , 住 諸 法 實 相 中 , 不 復染 世 間 」。 另 外 , 般 舟 三 昧 , 也 是 菩 薩 位 。 菩 薩 證 得 般 舟 三 昧 , 能 夠「 悉 見 現 在 十 方 諸 佛 , 從 諸 佛 聞 法 , 斷 諸 疑 網 ; 是 時 菩 薩 心 不 動 搖 ,是 名 菩 薩 位 」。另 外 , 最 值 得 注 意 的 , 菩 薩 得 無 生 法 忍 , 就 能 斷 諸 結 ; 末 後 肉身 盡 , 得 法 性 生 身 ( 大 正 25, 頁 263 下 )。在 聲 聞 佛 法 裏 , 阿 羅 漢 是 「 我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所 作 已 辦 ,不 受 後 有 」, 這 是 因 為 他 們 「 諸 漏 已 盡 」(kSINAsrava),「 不 復 煩 惱 」(niSkleZa), 不 會 再 受 生 ( 參 本 文 § 4.1.2. 阿 羅 漢 不 受 後 有 的 「 不 可逆 轉 性 」;《 正 觀 》 雜 誌 ,23 期 , 頁 13- 頁 17)。菩 薩 如 果 也 是 不 再 受 生 , 就 不 可 能 再 修 習 菩 薩 道 , 如 此 一 來 ,「 問 曰 : 若 菩 薩 漏 盡 , 云 何 復 生 , 云 何 受 生 ? 一 切 受 生 , 皆 由愛 相 續 故 有 。 譬 如 米 , 雖 得 良 田 時 澤 , 終 不 能 生 ; 聖 人 愛 糠 已脫 故 , 雖 有 有 漏 業 生 因 緣 , 不 應 得 生 !答 曰 : 先 已 說 , 菩 薩 入 法 位 , 住 阿 鞞 跋 致 地 , 末 後 肉 身 盡 , 得法 性 生 身 。 雖 斷 諸 煩 惱 , 有 煩 惱 習 因 緣 故 , 受 法 性 生 身 , 非 三界 生 也 。問 曰 : 阿 羅 漢 煩 惱 已 盡 , 習 亦 未 盡 , 何 以 不 生 ?答 曰 : 阿 羅 漢 無 大 慈 悲 , 無 本 誓 願 度 一 切 眾 生 ; 又 以 實 際 作 證 ,已 離 生 死 故 」( 大 正 25, 頁 264 上 )。歸 納 起 來 , 入 「 菩 薩 ( 法 ) 位 」 的 菩 薩 , 證 無 生 法 忍 , 所 得 的「 法 性 生 身 」, 已 經 不 是 三 界 之 身 ; 這 樣 的 法 性 生 身 , 雖 已 經 斷 煩 惱 ,但 仍 有 「 習 氣 」, 就 還 要 再 有 某 種 意 義 的 「 受 生 」。緊 接 下 來 的 問 題 是 : 阿 羅 漢 也 是 煩 惱 已 盡 , 仍 有 「 習 氣 」 159 , 怎麼 就 不 再 「 受 生 」?《 大 智 度 論 》 所 說 的 理 由 有 三 : 阿 羅 漢 沒 有 大慈 悲 心 , 也 沒 有 想 要 度 一 切 眾 生 的 本 願 , 又 已 經 證 得 「 實 際 」159《 大 毘 婆 沙 論 》 也 認 為 「 獨 覺 及 諸 聲 聞 , 雖 斷 煩 惱 , 而 有 餘 習 」, 大 正 27,頁 77 上 - 下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858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bhUtakoTi)。 簡 單 的 說 , 阿 羅 漢 既 然 是 要 解 脫 生 死 , 而 煩 惱 已 盡 ,應 該 作 的 事 情 都 已 完 成 (「 所 作 已 辦 」), 自 然 是 不 受 後 有 。在 相 當 程 度 上 ,《 大 品 經 》 或 是 《 大 智 度 論 》, 是 把 菩 薩 證 入 無生 法 忍 , 得 法 性 生 身 , 看 成 類 似 於 聲 聞 解 脫 道 的 證 入 阿 羅 漢 , 才 會說 菩 薩 得 「 漏 盡 」,「 斷 諸 煩 惱 , 有 煩 惱 習 因 緣 」 160 。 同 樣 的 「 證 入 」,菩 薩 與 阿 羅 漢 真 正 的 「 臨 界 點 」 就 在 此 處 ,《 大 智 度 論 》 在 好 幾 次 說到 : 七 住 ( 七 地 ) 菩 薩 「 得 無 生 法 忍 , 心 行 皆 止 , 欲 入 涅 槃 」, 但 到了 最 後 , 還 是 不 證 入 「 實 際 」(「 今 是 學 時 , 非 是 證 時 」)【 有 的 經 論認 為 : 第 七 地 菩 薩 還 要 經 過 種 種 修 習 , 才 能 證 得 無 生 法 忍 , 同 時 也進 入 第 八 地 。 如 《 華 嚴 經 》 所 說 , 大 正 10, 頁 199 上 】。歸 納 起 來 , 七 住 菩 薩 之 所 以 能 繼 續 在 菩 薩 道 上 前 進 , 是 因 為 :過 去 行 菩 薩 道 的 福 德 智 慧 , 大 悲 心 非 常 深 切 , 本 願 很 牢 固 , 再 加 上諸 佛 的 護 念 、 勸 勉 等 等 ( 參 看 大 正 25, 頁 132 上 - 中 、 頁 271 下 -頁 272 上 、 頁 299 上 、 頁 303 下 、 頁 405 下 - 頁 406 上 、 頁 418 上 )。菩 薩 修 行 的 目 標 , 雖 然 也 是 解 脫 生 死 , 但 所 要 求 取 的 是 佛 果 ,而 大 悲 救 度 眾 生 是 此 一 目 標 應 有 的 內 容 , 應 該 作 的 事 情 , 沒 有 圓 滿 ,自 然 還 要 努 力 。 證 得 無 生 法 忍 , 或 是 入 菩 薩 位 , 只 是 說 , 在 修 習 菩160《 大 智 度 論 》 在 解 說 「 三 乘 共 十 地 」 時 , 把 菩 薩 證 無 生 法 忍 , 入 菩 薩 位 , 相當 於 聲 聞 果 證 的 十 五 心 , 看 成 是 「 八 人 地 」; 把 聲 聞 的 初 果 與 菩 薩 道 的 阿 鞞 跋致 , 看 成 是 「 見 地 」; 至 於 「 已 作 地 」, 則 分 別 是 阿 羅 漢 與 佛 陀 ( 大 正 25, 頁586 上 ), 這 代 表 不 同 的 觀 點 。薩 道 相 當 時 日 之 後 ,「 略 有 所 成 」, 因 此 給 予 肯 定 。 那 麼 , 證 得 無 生法 忍 的 菩 薩 , 還 要 作 什 麼 ?《 大 智 度 論 》 說 的 是 「 菩 薩 過 聲 聞 、 辟支 佛 地 , 得 無 生 法 忍 、 受 記 , 更 無 餘 事 , 唯 行 淨 佛 世 界 、 成 就 眾 生 」( 大 正 25, 頁 590 下 ), 也 就 是 「 嚴 土 熟 生 」( 參 本 文 § 4.3.3.;《 正 觀 》雜 誌 ,23 期 , 頁 118- 頁 124)。法 性 生 身 不 是 業 報 之 身 , 是 怎 樣 存 在 呢 ?「 法 身 菩 薩 , 種 種 變化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相 當 多 樣 化 :01「 菩 薩 得 無 生 忍 法 , 入 如 幻 菩 薩 道 , 能 一 時 變 化 作 千 億 萬 身 ,周 遍 十 方 , 具 足 行 一 切 菩 薩 道 ; 處 處 國 土 中 , 隨 眾 生 壽 命 長 短 ,而 受 其 形 」( 大 正 25, 頁 698 中 );02「 菩 薩 得 無 生 法 忍 , 得 法 性 生 身 , 處 處 變 化 , 以 度 眾 生 , 莊嚴 世 界 」( 大 正 25, 頁 303 下 );03「 破 諸 虛 誑 取 相 之 法 , 受 法 性 生 身 。 所 謂 常 得 化 生 , 不 處 胞胎 」( 大 正 25, 頁 371 上 );04「 菩 薩 為 度 眾 生 故 , 或 作 轉 輪 聖 王 身 , 或 作 帝 釋 身 、 或 作 梵王 身 、 或 作 聲 聞 身 、 辟 支 佛 身 、 菩 薩 身 、 佛 身 。如 《 首 楞 嚴 經 》 中 , 文 殊 師 利 自 說 ; 七 十 二 億 反 作 一 緣 覺 , 而般 涅 槃 。 又 現 作 佛 號 龍 種 尊 。 時 世 未 應 有 佛 , 而 眾 生 見 佛 身 歡喜 , 心 伏 受 化 」( 大 正 25, 頁 273 中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878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161在 第 4 段 的 引 文 裏 ,《 大 智 度 論 》 引 《 首 楞 嚴 三 昧 經 》 的 說 法 。關 於 菩 薩 「 變 身 如 佛 」, 其 作 用 在 藉 由 佛 的 形 象 , 而 度 化 眾 生 ; 但 這樣 的 作 法 , 引 發 菩 薩 與 佛 究 竟 是 否 有 區 別 的 疑 問 ( 參 大 正 25, 頁 106中 、 頁 273 中 、 頁 719 中 - 下 等 等 )。【 菩 薩 「 變 身 如 佛 」 來 度 化 眾生 , 這 是 正 面 的 , 良 善 的 。 但 在 西 元 二 世 紀 譯 出 的 《 道 行 般 若 經 》,就 已 經 說 到 , 魔 也 會 「 變 身 如 佛 」, 意 圖 來 破 壞 菩 薩 修 行 菩 薩 道 ( 大正 8, 頁 456 上 ), 依 經 文 的 描 述 , 魔 也 會 變 化 成 種 種 形 象 , 用 意 都是 在 阻 礙 修 道 者 修 持 般 若 波 羅 蜜 , 這 是 負 面 的 , 惡 意 的 。 既 然 菩 薩 ,或 是 魔 , 都 可 能 「 變 身 如 佛 」, 但 用 意 完 全 相 反 , 可 見 即 使 佛 陀 現 身在 前 面 , 信 眾 自 己 也 要 懂 得 怎 麼 判 斷 。 但 這 不 是 簡 單 的 事 , 在 有 關優 婆 鞠 多 (Upagupta) 的 傳 說 裏 , 優 婆 鞠 多 自 己 生 在 佛 後 , 沒 有 親眼 見 過 佛 陀 的 形 象 , 所 以 請 魔 變 身 作 佛 , 雖 然 事 先 已 經 約 定 :「 我 若現 佛 身 時 , 汝 慎 勿 為 我 作 禮 」, 但 優 婆 鞠 多 在 看 到 魔 所 變 身 之 佛 , 感動 之 下 , 還 是 投 身 五 體 禮 敬 , 見 《 大 毘 婆 沙 論 》( 大 正 27, 頁 697下 - 頁 698 上 ) 與 及 《 阿 育 王 傳 》( 大 正 50, 頁 119 上 - 頁 120 上 )等 等 】161另 外 , 文 殊 菩 薩 在 過 去 世 很 久 遠 的 時 代 , 為 了 度 化 眾 生 , 變 身《 大 智 度 論 》 好 幾 次 提 到 此 《 首 楞 嚴 三 昧 經 》 的 經 文 , 又 見 大 正 25, 頁 134中 、 頁 568 上 。 文 殊 師 利 變 身 為 辟 支 佛 , 龍 種 佛 , 分 見 大 正 15, 頁 642 下 、頁 644 上 (Lamotte[1976],1907,note 1; 又 參 Lamotte[1965],245、260-260)。為 辟 支 佛 , 在 化 緣 圓 滿 之 後 , 就 入 涅 槃 。 本 來 , 辟 支 佛 與 阿 羅 漢 一樣 , 都 是 「 我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所 作 已 辦 , 不 受 後 有 」。 辟 支 佛 入涅 槃 之 後 , 最 多 只 能 說 : 不 可 說 其 有 , 不 可 說 其 無 。 從 文 殊 師 利 菩薩 這 樣 的 例 子 看 來 , 也 許 可 以 推 知 有 的 辟 支 佛 的 入 涅 槃 , 其 實 是 一種 「 示 現 」。既 然 是 這 樣 , 聲 聞 弟 子 ( 這 當 然 也 包 括 阿 羅 漢 ) 可 能 是 菩 薩 的示 現 。《 瑜 伽 師 地 論 》〈 攝 決 擇 分 中 菩 薩 地 〉 說 到 有 四 種 聲 聞 : 變 化聲 聞 、 增 上 慢 聲 聞 、 迴 向 菩 提 聲 聞 、 一 向 趣 寂 聲 聞 。 其 中 ,「 變 化 聲聞 者 , 為 欲 化 度 由 彼 所 化 諸 有 情 故 , 或 諸 菩 薩 或 諸 如 來 , 化 作 聲 聞 」( 大 正 30, 頁 744 上 ), 也 就 是 說 , 佛 菩 薩 「 變 化 」 作 聲 聞 弟 子 的 形象 。除 了 文 殊 師 利 變 身 如 辟 支 佛 外 ,「 變 化 聲 聞 」 是 否 有 例 證 ? 依 《 法華 經 》〈 五 百 弟 子 受 記 品 〉, 釋 尊 的 弟 子 富 樓 那 彌 多 羅 尼 子 , 其 實 曾於 過 去 九 十 億 諸 佛 , 幫 忙 護 持 助 宣 佛 之 正 法 , 雖 然 當 時 的 人 「 咸 皆謂 之 實 是 聲 聞 」, 但 實 際 上 「 富 樓 那 以 斯 方 便 , 饒 益 無 量 百 千 眾 生 。又 化 無 量 阿 僧 祇 人 , 令 立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為 淨 佛 土 故 , 常 作 佛 事 教 化 眾 生 」, 這 樣 的 作 為 , 其 實 已 經 是 菩 薩 了 。所 以 在 詩 頌 部 分 就 說 :「 是 故 諸 菩 薩 , 作 聲 聞 緣 覺 , 以 無 數 方 便 , 化諸 眾 生 類 ... 內 祕 菩 薩 行 , 外 現 是 聲 聞 」( 大 正 9, 頁 27 中 - 頁28 上 )。在 這 一 方 面 ,《 入 大 乘 論 》 更 進 一 步 的 說 ,「 菩 薩 方 便 , 得 不 思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899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議 解 脫 , 住 於 大 地 , 成 就 眾 生 , 互 為 化 生 父 母 、 兄 弟 、 妻 、 子 」, 所以 不 但 釋 尊 的 兒 子 羅 [ 目 * 侯 ] 羅 是 菩 薩 , 連 「 迦 毘 羅 衛 城 諸 釋 種 童 子 ,阿 難 、 難 陀 、 提 婆 達 多 、 阿 [ 少 / 兔 ] 樓 馱 等 , 皆 是 大 力 不 退 轉 菩 薩 」,甚 至 導 出 這 樣 的 結 論 :「 一 切 聲 聞 , 皆 是 阿 鞞 跋 致 菩 薩 」( 大 正 32,頁 44 下 - 頁 45 中 )!《 入 大 乘 論 》 的 說 法 , 似 乎 是 「 過 度 推 論 」, 既 然 一 切 聲 聞 都 是不 退 轉 菩 薩 , 那 麼 誰 是 一 般 認 知 上 的 聲 聞 ? 釋 尊 在 世 時 的 及 門 弟 子都 不 是 聲 聞 , 那 麼 聲 聞 乘 的 教 法 究 竟 是 對 誰 說 的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第 九 地 的 「 菩 薩 眷 屬 成 就 」, 經 文 本 身 的解 說 是 :「 云 何 菩 薩 眷 屬 成 就 ? 純 諸 菩 薩 摩 訶 薩 為 眷 屬 故 」( 大 正 8,頁 259 中 ; 大 正 25, 頁 417 上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是 :「『 眷 屬 成 就 』 者 , 皆 是 智 人 、 善 人 , 世 世 集 功 德 。 此 中 佛 自 說 ,純 以 菩 薩 為 眷 屬 。 如 《 不 可 思 議 經 》 中 說 : 瞿 毗 耶 是 大 菩 薩 ,一 切 眷 屬 皆 是 住 阿 鞞 跋 致 地 菩 薩 ; 以 方 便 三 昧 變 化 力 , 為 男 、為 女 , 共 為 眷 屬 」( 大 正 25, 頁 419 上 - 中 )。162毘 耶 ( 瞿 毗 耶 ) 是 大 菩 薩 , 這 樣 一 來 , 可 以 說 釋 迦 太 子 的 親 屬 , 也都 是 菩 薩 的 「 示 現 」。《 大 智 度 論 》 並 沒 有 像 《 入 大 乘 論 》 說 的 那 麼明 確 , 但 也 足 以 顯 示 , 釋 迦 菩 薩 以 法 身 菩 薩 的 地 位 , 在 人 間 示 現 ,並 不 是 單 獨 一 人 , 而 是 與 許 多 菩 薩 一 起 , 這 正 是 菩 薩 的 「 同 行 同 願 」。從 前 引 第 3 段 可 知 : 法 性 生 身 菩 薩 是 「 常 得 化 生 , 不 處 胞 胎 」;《 大 品 經 》〈 發 趣 品 〉 第 九 地 的 「 處 胎 成 就 」( 或 「 胎 生 成 就 」), 經文 本 身 的 解 釋 是 「 菩 薩 世 世 常 化 生 故 」( 大 正 8, 頁 259 中 ; 大 正 25,頁 417 上 )。《 大 智 度 論 》 的 解 說 是 以 菩 薩 騎 白 象 入 母 胎 為 例 , 顯 示特 殊 的 出 生 方 式 ( 入 胎 、 住 胎 與 出 胎 )。值 得 住 意 的 是 ,《 大 智 度 論 》 引 「 有 人 言 」 說 :「 菩 薩 母 得 如 幻 三 昧 力 故 , 令 腹 廣 大 無 量 , 一 切 三 千 大 千 世 界菩 薩 , 及 天 龍 、 鬼 神 皆 得 入 出 ; 胎 中 有 宮 殿 、 臺 觀 , 先 莊 嚴 床座 , 懸 繒 旛 蓋 , 散 華 燒 香 ; 皆 是 菩 薩 福 德 業 因 緣 所 感 , 然 後 菩薩 來 下 處 之 。 亦 以 三 昧 力 故 , 下 入 母 胎 , 於 兜 率 天 上 如 故 」( 大依 《 大 智 度 論 》 的 傳 說 , 釋 迦 太 子 有 二 夫 人 , 一 名 、 劬 毘 耶 ;二 名 、 耶 輸 陀 羅 。 耶 輸 陀 羅 是 羅 [ 目 * 侯 ] 羅 母 也 , 劬 毘 耶 是 寶 女 , 沒有 生 育 ( 大 正 25, 頁 182 中 、 頁 303 中 ); 從 這 一 段 解 說 , 又 顯 示 劬162關 於 《 大 智 度 論 》 所 說 : 釋 迦 太 子 有 二 夫 人 的 傳 說 , 參 看 Lamotte[1949],1001-1004 的 注 解 ; 而 《 不 可 思 議 解 脫 經 》 的 「 瞿 毗 耶 」, 參 看 Lamotte[1980],2441,note 1 所 引 的 資 料 ; 又 參 Lamotte[1965],172-173,note 138。 又 ,《 大智 度 論 》 在 討 論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願 意 為 菩 薩 眷 屬 時 , 引 述 到 過 去 世 德 主 太 子 的事 緣 ( 大 正 25, 頁 316 中 - 頁 317 上 ), 應 該 是 出 自 《 華 嚴 經 》( 大 正 10, 頁408 上 - 頁 411 下 ), 而 此 一 事 緣 正 是 瞿 波 釋 種 女 說 給 善 財 童 子 聽 的 過 去 事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919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正 25, 頁 419 上 )。類 似 的 說 法 可 見 諸 漢 譯 《 內 藏 百 寶 經 》:「 菩 薩 亦 不 入 母 腹 中 , 亦 不 從 母 腹 中 出 , 何 以 故 ? 經 法 本 界 無所 不 入 , 菩 薩 現 人 入 母 腹 中 , 隨 世 間 習 俗 而 入 , 示 現 如 是 」;「 菩 薩 母 腹 空 定 , 含 受 一 佛 境 界 , 菩 薩 各 各 現 人 因 緣 生 。 隨 世間 習 俗 而 入 , 示 現 如 是 」( 大 正 17, 頁 753 中 )。國 裏 , 依 《 大 智 度 論 》 說 , 不 但 有 的 國 土 沒 有 三 惡 道 ( 地 獄 、 餓 鬼 、畜 生 ), 而 且 「 佛 有 清 淨 國 土 , 有 雜 國 土 : 雜 國 土 中 , 則 具 有 五 道 ;淨 佛 國 土 , 或 有 人 、 天 別 異 , 或 無 有 人 、 天 別 異 」( 大 正 25, 頁 711下 )。 但 在 說 到 菩 薩 十 地 時 ( 特 別 是 〈 發 趣 品 〉 的 第 九 地 、 第 十 地 ),似 乎 也 嘗 試 把 釋 尊 佛 傳 裏 , 在 人 間 出 生 、 出 家 , 成 佛 過 程 的 重 要 事項 , 看 成 是 菩 薩 修 行 固 有 的 內 容 。即 使 是 在 「 淨 居 天 成 佛 」 的 理 論 , 也 有 「 變 化 之 身 」 在 人 間 「 示現 成 佛 」, 這 一 些 都 顯 示 ,「 人 間 」 在 佛 法 裏 是 重 要 的 處 所 。在 《 內 藏 百 寶 經 》, 雖 然 看 不 到 菩 薩 行 位 的 理 論 , 但 可 以 合 理 的推 論 : 所 謂 菩 薩 不 入 母 腹 、 不 出 母 腹 , 應 該 是 法 性 生 身 的 菩 薩 , 但為 了 「 隨 順 世 間 」, 而 示 現 入 出 胎 , 但 還 是 非 常 特 殊 的 方 式 ! 而 「 菩薩 母 腹 空 定 , 含 受 一 佛 境 界 」, 文 義 雖 不 是 很 清 楚 , 但 顯 然 與 《 大 智度 論 》 的 「 菩 薩 母 得 如 幻 三 昧 力 」, 意 趣 一 樣 , 不 過 , 這 是 菩 薩 母 的「 成 就 」, 卻 也 說 成 是 菩 薩 的 「 隨 順 世 間 」。前 引 第 1 與 第 2 段 《 大 智 度 論 》 說 , 法 性 生 身 菩 薩 「 處 處 國 土中 , 隨 眾 生 壽 命 長 短 , 而 受 其 形 」, 或 是 「 處 處 變 化 , 以 度 眾 生 , 莊嚴 世 界 」, 本 來 《 大 品 經 》 就 一 再 說 到 , 菩 薩 「 從 一 佛 國 到 一 佛 國 」163的 學 習 之 旅 、 修 道 之 旅 , 甚 至 說 到 在 他 方 世 界 成 佛 。 而 在 不 同 的 佛參 考 書 目 及 略 語 表 ( 之 五 )* 本 文 引 用 之 《 大 正 大 藏 經 》 是 使 用 中 華 電 子 佛 典 協 會 之 「CBETA電 子 佛 典 系 列 」 光 碟 版 。DPPN = Malalasekara, G. P.,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2163《 大 品 經 》〈 往 生 品 〉 第 4 的 莊 嚴 王 佛 , 見 大 正 8, 頁 229 中 ;《 放 光 經 》〈 授決 品 〉 第 6, 大 正 8, 頁 10 中 ;《 光 讚 經 》〈 空 行 品 〉 第 3 之 2, 大 正 8, 頁161 上 。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939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vols.,japonaises, publication de l’Academie des Inscriptions et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37-1938(Reprinted: 1983).BHSD = Edgerton[1953]ER =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s, Mircea Eliade, editor inchief,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JIABS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Belles-Lettres, Institutde France, Paris 1929 et suiv.《 印 佛 固 辭 》= 赤 沼 智 善 [1931]。《 漢 譯 南 傳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元 亨 寺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編 譯 委員 會 , 高 雄 : 元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70 冊 ,1990—1998。Studies.JPTS = Journal of Pali Text Society.PED = Pali Text’s Society Pali-English Dictionary.Tohoku= 《 東 北 大 學 圖 書 館 所 藏 德 格 版 西 藏 大 藏 經 總 目 錄 》(ACompleteCatalogue of the Tibetan Buddhist Canons), 仙 台 : 東 北 大學 ,1934( 台 北 : 彌 勒 出 版 社 ,1983 影 印 本 )《 大 谷 勘 同 目 錄 》=《 大 谷 大 學 圖 書 館 藏 西 藏 大 藏 經 甘 殊 爾 勘 同 目錄 》, 京 都 .. 大 谷大 學 圖 書 館 ,1930-1932。《 法 寶 義 林 》(Hobogirin)=Dictionnaire encyclopedique du bouddhisme d’apres lessources chinoises et印 順 法 師[1968] 《 說 一 切 有 部 為 主 的 論 書 與 論 師 之 研 究 》, 台 北 : 正 聞 。[1971] 《 原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 》, 台 北 : 正 聞 。1988 二 版 。[1981]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台 北 : 正 聞 。[1985] 《 空 之 探 究 》, 台 北 : 正 聞 。水 野 弘 元[2000] 《 巴 利 論 書 研 究 》, 達 和 法 師 ( 譯 ), 台 北 : 法 鼓 。[2003] 《 佛 教 文 獻 研 究 》, 許 洋 主 ( 譯 ), 台 北 : 法 鼓 。赤 沼 智 善[1931] 《 印 度 佛 教 固 有 名 詞 辭 典 》, 京 都 : 法 藏 館 ( 昭 和 50 年 復刊 )高 原 信 一[1969] 〈MahAvastuにみられる 福 德 論 〉,《 福 岡 大 學 35 周 年 記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959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念 論 文 集 人 文 編 》, 頁 117- 頁 141。高 楠 順 次 郎 / 木 村 泰 賢 著 ( 高 觀 盧 譯 )[1975]《 印 度 哲 學 宗 教 史 》,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 人 人 文 庫 , 台 二 版 )。靜 谷 正 雄[1974]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の 成 立 過 程 》, 京 都 : 百 華 苑 。Adikaram, E. W.[1946] Early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 Dehiwala, Sri Lanka:The BuddhistCulture Centre, 1994 second impression.An, Yang-Gyu[2003] The Buddha’s Last Days, Buddhaghosa’s Commentary onthe MahAparinibbAna Sutta,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Bhikkhu Nanamoli/Bhikkhu Bodhi, trans.[1995]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Translation ofthe Majjhima NikAya, Kandy, Sri Lanka: BuddhistPublication Society.Brereton, Joel P.[1987] “SACRED SPACE”, IN:ER, vol. 12,526-535。Collins, Steven[1993a] “BraH MAleyyadevattheravatthuM”, Introduction, JPTS 18:1-19.[1993b] “The Story of the Elder MAleyyadeva”, JPTS 18: 65-96.Colpe, Carsten[1987]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IN:ER, vol. 12,511-526。Conze, Edward[1973] Materials For A Dictionary of PrajJApAramitA Literature,Tokyo: Suzuki Research Foundation.Eck, Diana L.[1981] “Indian’s TIrthas: ‘Crossing’ in Sacred Geography”, Historyof Religions20: 323-44.[1987] “BANARAS”, IN:ER, vol. 2,57-59。Edgerton, Franklin[1953]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2 Vols.Delhi: MotilalBanarsidass 1985.Emmerick, R. E., trans.[1968] The Book of Zambasta: A Khotanese Poem on Buddhism,Lond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979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v. Glasenapp, Helmuth.[1999] Jainism. An Indian Religion of Salvation, translated byShridhar B. Shrotri,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Gonda, Jan[1987] “VISNU”, IN:ER, vol. 15,288-291。Harrison, Paul[1982] “Sanskrit Fragments of a LokottaravAdin Traditions,” IN:Hercus, L. A. et al eds.,Indological and Buddhist Studies: Volume in Honour ofProfessor J. W. de Jongon his Sixtieth Birthday: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1982, pp.211-234.v. Hinueber, O.[1996] A Handbook of PAli Liteature, Berlin, New York: Walter deGruyter.Horner, I. B.[1963] Milinda’s Questions, Vol. I, London: Luzac & Company.[1964] Milinda’s Questions, Vol. II, London: Luzac & Company.[1975a] Chronicles of Buddhas, IN: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Pali Canon, Part III,London: Pali Text Society.[1975b] Basket of Conduct, IN: The Minor Anthologies of The PaliCanon, Part II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1978] The Clarifier of the Sweet Meaning, MadhuratthavilAsinI,London: Pali Text Society.[1979] The Early Buddhist Theory of Man Perfected, New Delhi:Oriental Books(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3 by Routledge & Kegan PaulLtd., London).Jaini, P. S.[1974] “On the SarvajJatava(Omniscience) of MahAvIra and theBuddha”, IN: L.Cousins, A. Kunst and K. R. Norman, eds., Buddhist Studiesin Honour of I. B.Horner, Dordrecht-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pp. 71-90.[1979] The Jaina Path of Purific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1] Gender and Salvation, Jaina Debates on the SpiritualLiberationof Wome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Jayawickrama, N. A., trans.[1990] The Story of Gotama Buddha(Jataka-nidAna), London:Pali Text Society.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9910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Jones, J. J. trans.[1949] The MahAvastu, Translated from the Buddhist Sanskrit,Vol. I, London: Pali TextSociety, 1987 reprint.[1956] The MahAvastu, Translated from the Buddhist Sanskrit, Vol.III,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8 reprint.Kinsley, David[1987] “AVATARA”, IN:ER, vol. 2,14-15。Kloppenborg, Ria.[1974] The Paccekabuddha, A Buddhist Ascetic, Leiden: E. J. Brill.Lamotte, E.Le Traite de la Grande Vertu de Sagesse(MahA-prajJA-pAramitA-ZAztra) deNAgArjuna:[1944] Tome I: Chapitres I-XV, Bibl. du Museon, vol.18, Louvain,1944,Reimpression: Publication de l'Institut Orientaliste deLouvain(PIOL), vol.25,Louvain-la-neuve, 1981.[1949] Tome II: Chapitres XVI-XXX, Bibl. du Museon, vol.18,Louvain,1949, Reimpression: PIOL, 1981.[1970] Tome III: Chapitres XXXI-XLII, avec une nouvelleIntroduction,PIOL, vol.2, Louvain, 1970.[1976] Tome IV: Chapitres XLII (suite)-XLVIII, avec une etude surlavacuite, PIOL, vol.12, Louvain, 1976.[1980] Tome V: Chapitres XLIX-LII, et Chapitre XX (2e serie),PIOL,vol.24, Louvain-la-neuve, 1980,[1965] La Concentration de la Marche Heroque(ZUraMagama-samAdhisUtra),texte traduit et annote (Me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vol. XIII ), Bruxelles.英 譯 :The Concentration of Heroic Progress, An earlyMahAyAna BuddhistScripture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Etienne Lamotte,English translated bySara Boin-Webb, Richmond : Curzon Press, 1998.[1988] 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des origines a l'ere Saka,Louvain: Museon.〔 英 譯 本 :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釋 尊 之 超 越 彌 勒 九 劫 ( 之 八 ) 10110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期 / 二 ΟΟ 四 年 九 月 二 十 五 日the Saka Era, trans.by Sara Webb-Boin, Louvain-la-Neuve, Publications del'Institut Orientaliste deLouvain, No.36, 1988, XXVI+870〕Nath, Vijay[1987] DAna: Gift System in Ancient India (c. 600 BC.-AD. 300),A Socio-economicPerspective,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Olivelle, Patrick[1993] The Azrama System: The History Hermeneutics of aReligious Institute,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Renou, Louis et Jean Filliozat[1985] L’inde classique, manuel des etudes indiennes, tome premier,Paris: Librairie d’amerique et d’orient.Shwe Zan Aung and Rhys Davids[1915] Points of Controversy, or Subjects of Discourse,KathA-vatthu,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reprinted 1979].Wiltshire, Martin G.[1990] Ascetic Figures before and in Early Buddhism: TheEmergence of Gautama asthe Buddha,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