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2013 Views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4)(上)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次 (1702、1703、1704 年 ), 在 他 死 后 不 久 (1713 年 ) 又 被 攻 陷<br />

一 次 。 307<br />

科尔蒙太涅纠正了沃邦的错误,他的方法可以说是达到了棱<br />

堡体系的顶峰。科尔蒙太涅 (1696— 1752 年 )是工程长官。他的<br />

较宽阔的棱堡内可以构筑永久性二重堡和第二道防线;他的三角<br />

堡几乎和斯佩克尔的三角堡一样大,完全掩护了沃邦所暴露在外<br />

的那一部分中堤。八面以<strong>上</strong>的多角形要塞的三角堡向前突出得相<br />

当远,以致在围攻者到达斜堤顶后,三角堡可以从后方射击他们<br />

为围攻邻近棱堡所构筑的工事。围攻者要避免这种射击,就必须<br />

在棱堡<strong>上</strong>打开缺口以前先压制两个三角堡。需要掩护之线愈近似<br />

直线,这种大三角堡的相互支援就愈有效。凹角屯兵场用内堡来<br />

加强;斜堤顶筑成encrémailère〔锯 齿 状 〕, 与 斯佩克尔的相同,<br />

只是仍然保留横墙;断面结构极好,石砌部分之前都有土质工事<br />

掩护。科尔蒙太涅使法国派发展到了顶点,因为所谓法国派就是<br />

指护城墙内有外围工事的棱堡防御体系。如把1600— 1750 年 间 棱<br />

堡 筑城的逐步发展及其表现在科尔蒙太涅筑城体系中的那种最后<br />

结果同<strong>上</strong>述斯佩克尔的原则相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位德国<br />

工程师的惊人天才,因为护城壕里的外围工事数量虽然大大增加<br />

了,但在这150 年 中 ,从未发现任何一个重要原则是斯佩克尔所<br />

没有清楚而明确地提出过的。<br />

筑 城<br />

在科尔蒙太涅之后,梅济埃尔工程学校(约在1760 年 ) 对 他<br />

的 体 系 做 了 某 些 不 大 的 改动,其中主要的改动又回到斯佩克尔的<br />

旧原则,即侧面应与防守线垂直。但梅济埃尔派最杰出的一点是<br />

该派的代表最先在隐蔽路前构筑了外围工事。在防御能力特别薄<br />

弱的地段<strong>上</strong>,他们在斜堤脚附近在棱堡中线<strong>上</strong>构筑了叫做眼镜堡<br />

43 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