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2015 Views

南傳阿毗達磨關於有分心與輪迴再生的學說

南傳阿毗達磨關於有分心與輪迴再生的學說

南傳阿毗達磨關於有分心與輪迴再生的學說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Rupert Gethin 原 著*林 倩 翻 譯“ 有 分 (bhavaga)” 這 一 概 念 對 於 學 習 上 座 部 佛 教 的 人 可 以說 並 不 陌 生 。 多 年 以 來 不 少 學 者 都 曾 簡 要 地 介 紹 過 它 。 不 過 , 正 如佛 教 思 想 中 許 多 其 它 基 本 概 念 一 樣 , 如 果 我 們 從 巴 利 文 獻 中 尋 找 關*本 文 原 文 Bhavaga and Rebirth According to the Abhidhamma, 發 表 於 TheBuddhist Forum, Vol. III (edited by T. Skorupski and U. Pagel; London: School of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1994), pp. 11-35。 本 文 的 翻 譯 和 發 表 已 獲 得 版 權 持有 者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ring UK 的 授 權 。作 者 Rupert Gethin 博 士 是 著 名 的 巴 利 佛 教 學 者 , 現 任 巴 利 聖 典 會 (PTS)的 會 長 。 譯 者 林 倩 , 英 國 Bristol 大 學 宗 教 系 佛 學 專 業 研 究 生 。譯 者 要 特 別 感 謝 作 者 Rupert Gethin 博 士 在 翻 譯 過 程 中 的 指 導 和 幫 助 。 還要 感 謝 Buddhist Forum 的 主 編 Tadeusz Skorupski 博 士 提 供 翻 譯 和 發 表 授 權 。 特別 感 謝 越 建 東 學 長 對 譯 者 的 熱 心 幫 助 和 支 持 。 譯 者 還 要 衷 心 感 謝 《 正 觀 》 雜 誌的 評 審 委 員 對 譯 稿 提 出 的 許 多 非 常 有 價 值 的 修 改 意 見 , 還 有 編 輯 黃 雪 梅 女 士 的耐 心 幫 助 。文 中 腳 註 的 編 號 均 與 原 文 相 同 , 譯 者 所 加 說 明 均 置 於 括 弧 “()” 中 並 以“-- 譯 者 ” 標 明 。 以 “*” 標 示 的 腳 註 為 譯 者 所 加 。 正 文 中 方 括 號 “[ ]” 中 的 數字 為 原 文 頁 碼 。7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於 它 們 直 接 的 一 手 資 料 , 就 會 發 現 那 些 二 手 資 料 所 提 供 的 信 息 往 往是 不 充 分 的 , 有 時 甚 至 互 相 矛 盾 , 自 然 也 就 不 夠 全 面 。 1 現 有 的 對 有分 心 的 討 論 多 局 限 於 它 在 阿 毗 達 磨 心 過 程 (citta-vīthi) 理 論 中 的 作用 。 這 個 理 論 說 明 , 有 分 心 是 心 在 沒 有 主 動 心 過 程 發 生 時 的 靜 止 狀態 : 當 一 有 情 的 心 中 沒 有 什 麼 事 情 發 生 時 , 他 的 心 就 處 於 有 分 心 這一 狀 態 —— 例 如 深 度 的 無 夢 睡 眠 , 還 有 相 鄰 的 主 動 的 心 過 程 之 間 的剎 那 間 隔 時 刻 。 但 若 由 此 進 一 步 探 究 , 我 們 就 會 發 現 不 少 的 問 題 。有 人 會 說 , 有 分 心 就 是 阿 毗 達 磨 對 於 “ 無 意 識 ”(unconsciousness) 或 心 的 “ 無 意 識 的 ”(unconscious) 狀 態 的 稱 呼 。但 是 用 這 些 現 代 概 念 來 闡 釋 阿 毗 達 磨 的 術 語 , 不 但 無 助 於 原 概 念 的理 解 , 反 而 更 容 易 把 人 搞 糊 塗 。 英 語 中 名 詞 “ 無 意 識 ”(unconsciousness) 和 形 容 詞 “ 無 意 識 的 ”(unconscious) 並 不 能準 確 表 達 “ 有 分 心 ” 的 意 義 , 而 且 它 們 的 所 指 只 限 於 某 些 特 別 精 神狀 態 。 例 如 , 通 常 “ 無 意 識 的 ”(unconscious) 狀 態 指 一 個 人 處 於睡 眠 之 中 ( 包 括 有 夢 和 無 夢 ), 或 者 處 於 昏 迷 、 昏 厥 狀 態 , 或 者 “ 被1見 ER. Sarathchandra, Buddhist Psychology of Perception, Colombo, 1961, 75-96。( 這 是 至 今 對 有 分 心 最 為 詳 細 的 介 紹 ); 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 ed., G.P.Malalasekera et al., Colombo, 1961-, s.v. bhavaga; Nyanatiloka Thera, BuddhistDictionary, Colombo, Frewin & Co., 1956, s.v. bhavanga; V.F. Gunaratna, "RebirthExplained", The Wheel, 167/169, Kandy, 1980; L.S. Cousins, “The Pahāna and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ravādin Abhidhamma”, JPTS, 10, 1981, 22-46, 22-5; S.Collins, Selfless Pers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38-47( 此 為 新 近 文 獻 中 對 有 分 心 最 詳 細 的 介 紹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737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打 得 失 去 知 覺 ”。 我 們 不 清 楚 阿 毗 達 磨 理 論 中 的 “ 有 分 心 ” 一 詞 可否 用 於 稱 呼 這 些 狀 態 , 但 至 少 其 中 一 個 是 不 適 用 的 —— 有 夢 睡 眠 就不 能 說 是 有 分 心 狀 態 ( 見 下 )。 因 而 , 如 果 說 有 分 心 [12] 是 一 種 無 意識 , 那 它 一 定 是 某 一 種 特 殊 的 無 意 識 。 此 外 , 如 果 說 一 個 清 醒 的(conscious) 人 在 每 兩 個 思 想 的 間 隔 期 間 都 是 不 清 醒 的 (unconscious無 意 識 的 ), 這 種 說 法 確 實 超 出 了 一 般 語 言 通 常 所 表 達 的 意 義 。 如 果說 有 些 情 況 下 “ 無 意 識 ” 和 “ 無 意 識 的 ” 意 義 較 為 模 糊 , 當 這 兩 個詞 與 某 些 當 代 精 神 分 析 理 論 相 關 聯 時 , 用 它 們 來 表 達 有 分 心 就 更 有問 題 了 。有 人 把 有 分 心 與 “ 精 神 分 析 理 論 中 的 無 意 識 ”(psychoanalyticunconscious) 相 關 聯 , 另 一 些 人 則 把 它 與 意 義 並 不 十 分 明 確 的 “ 無意 識 狀 態 ”(state of unconsciousness) 這 一 概 念 相 關 聯 。 多 少 基 於這 兩 種 觀 念 , 在 有 分 心 的 討 論 中 , 可 以 看 到 兩 種 傾 向 : 一 是 認 為 有分 心 類 似 於 當 代 的 “ 無 意 識 ” 這 一 觀 念 ; 二 是 把 有 分 心 看 成 一 種 精神 上 的 空 白 狀 態 。Nyanatiloka 關 於 有 分 心 的 這 段 話 , 反 映 了 第 一 種取 向 :“ 無 始 以 來 , 所 有 習 氣 、 經 驗 , 可 以 說 都 被 儲 存 起 來 ; 或 更 確切 地 說 , 仍 在 起 作 用 , 但 被 隱 藏 而 不 能 被 清 楚 地 覺 知 , 有 時 它會 顯 現 為 下 意 識 (subconscious) 現 象 , 接 近 清 醒 意 識 所 能 感 知的 閾 限 (threshold)。” 2較 近 的 一 些 學 者 , 如 Steven Collins 和 Paul Griffiths, 則 傾 向 於認 為 有 分 心 是 一 種 精 神 的 空 白 狀 態 —— 是 一 種 沒 有 內 容 的 識 。 3 在Collins 看 來 , 有 分 心 是 一 種 邏 輯 上 的 “ 中 斷 間 隙 (stop-gap)”, 它把 不 同 的 識 過 程 ( 以 及 轉 世 的 生 命 ) 連 接 起 來 :“ 精 神 連 續 體 (mental continuity) 由 許 多 短 暫 時 刻 所 構 成 ; 在 死 亡轉 世 過 程 、 普 通 的 知 覺 過 程 , 以 及 深 度 睡 眠 中 , 有 分 心 的 作 用就 是 時 刻 序 列 中 的 ‘ 中 斷 間 隙 ’。” 4他 進 而 指 出 , 現 代 上 座 部 的 佛 教 學 者 , 如 Nyanatiloka, 把 有 分心 當 成 與 精 神 分 析 學 的 “ 無 意 識 ” 相 類 似 的 東 西 , 其 實 是 對 佛 教 心理 學 的 創 造 性 詮 釋 [13];Collins 認 為 , 古 代 文 獻 並 不 支 持 這 一 解 釋 。5 Collins 所 列 舉 的 幾 位 作 者 大 多 沒 有 直 接 使 用 精 神 分 析 學 的 無 意 識De Silva 並 未 明 確 地 說 有 分 心 與 無 意 識 是 等 同 的 ( 前 引 Collins,304 頁 註22 所 指 有 誤 ), 他 只 是 就 此 討 論 了 這 一 術 語 , 甚 至 還 承 認 因 為 學 者 對 此 的說 法 多 有 矛 盾 之 處 並 引 入 某 些 詮 釋 的 成 分 , 因 而 此 一 術 語 的 採 用 頗 有 問 題 。3見 前 引 S. Collins,238-47;P. J. Griffiths,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La Salle,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1986, 38-9;Griffiths 甚 至 還 錯 誤 地 認 為 “ 有 分 心 是 一 種 運 作 中 沒 有 對 象 的識 ”(36)。4 S. Collins, 前 引 2, 45 頁 。5 S. Collins, 前 引 243-4:“ 無 庸 置 疑 , 有 分 心 是 一 種 精 神 (mental) 現 象 ,2見 前 引 Nyanatiloka Thera, 第 29 頁 。 另 參 見 前 引 Gunaratna,23-5 頁 ;P. DeSilva, Buddhist and Freudian Psychology, Colombo, Lake House, 1973, 52-3.但 不 是 一 種 意 識 (conscious) 現 象 ; 不 過 , 如 果 把 ‘ 無 意 識 (unconscious)’一 詞 從 精 神 分 析 理 論 的 角 度 去 理 解 , 那 有 分 心 和 這 ‘ 無 意 識 ’ 並 無 相 似 之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757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這 一 概 念 , 不 過 從 他 們 所 說 的 有 分 心 相 關 內 容 來 看 , 他 們 確 實 傾 向於 把 二 者 聯 繫 起 來 ; 而 且 , 這 些 作 者 都 未 能 說 明 他 們 如 何 從 原 始 文獻 中 得 出 這 一 結 論 。 在 此 情 形 下 , 筆 者 以 為 有 必 要 仔 細 考 察 一 下 古代 文 獻 中 是 如 何 論 述 有 分 心 的 。 有 關 有 分 心 的 基 本 性 質 , 筆 者 主 要參 考 了 覺 音 (Buddhaghosa) 的 《 清 淨 道 論 (Visuddhimagga)》、《 殊勝 義 ( Atthasālinī)》(《 法 聚 論 ( Dhammasagai)》 註 ), 佛 授(Buddhadatta) 的 《 入 阿 毗 達 磨 論 (Abhidhammāvattāra)》 和 阿 耨 樓陀 (Anuruddha) 的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Abhidhammatthasagaha)》。處 。 在 弗 洛 伊 德 的 理 論 中 ,‘ 無 意 識 ’ 一 詞 不 僅 有 ‘ 描 述 性 的(descriptive)’ 含 義 , 它 還 有 ‘ 系 統 性 的 ’(systematic) 含 義 。 正 如 弗 洛伊 德 所 說 , 所 謂 描 述 性 的 意 義 ,‘ 當 我 們 對 一 個 精 神 過 程 一 無 所 知 , 只 能通 過 它 的 作 用 來 假 設 它 的 存 在 , 此 時 我 們 稱 這 一 過 程 是 無 意 識 的 ’。 除 此之 外 , 它 還 有 另 外 一 層 含 義 :‘ 我 們 意 識 到 “ 無 意 識 ” 一 詞 還 具 有 對 精 神結 構 的 描 述 分 析 (topograhical,topography 本 義 是 “ 地 形 學 ”—— 譯 者 )或 系 統 性 意 義 …… 我 們 用 這 個 詞 更 多 是 表 示 一 個 精 神 的 領 域 , 而 不 是 精 神現 象 的 一 種 特 性 ’。 若 要 把 ‘ 有 分 心 ’ 這 一 佛 教 概 念 作 為 對 精 神 結 構 的 描述 分 析 (topograhical) 的 一 部 分 , 那 它 只 有 對 知 覺 (perception) 的 系 統 性闡 釋 才 有 意 義 , 對 動 機 (motivation) 則 不 適 用 。 對 於 任 何 一 種 精 神 分 析 的心 理 學 理 論 來 說 , 對 行 為 動 機 的 研 究 無 疑 都 是 至 關 重 要 的 一 個 研 究 領 域 。儘 管 佛 教 關 於 動 機 的 思 想 和 弗 洛 伊 德 多 有 相 似 之 處 , 但 按 上 座 部 的 傳 統 理論 , 動 機 和 有 分 心 沒 有 任 何 系 統 性 的 關 聯 。 因 此 , 現 代 的 學 者 把 有 分 心 與精 神 分 析 學 的 ‘ 無 意 識 ’ 相 比 較 , 我 們 只 能 稱 之 為 ‘ 推 測 性 的 ’ 或 ‘ 創 造性 的 ’ 佛 教 心 理 學 的 一 部 分 , 而 不 是 忠 於 歷 史 的 學 術 研 究 。”6首 先 , 本 文 要 指 出 , 把 有 分 心 看 成 一 種 精 神 空 白狀 態 並 不 符 合 原 始 文 獻 的 本 意 。 若 稱 有 分 心 是 一 種 “ 無 意 識 ”, 此“ 無 意 識 ” 也 決 非 精 神 空 白 的 意 思 。 實 際 上 , 根 據 原 始 文 獻 , 有 分心 在 多 數 方 面 與 其 它 種 類 的 心 (citta) 有 著 相 同 的 特 性 ;有 分 心 是 心 運 作 的 一 種 特 定 的 形 式 (ākāra 行 相 ), 或 者 說 是心 的 一 種 作 用 (kicca), 7 而 不 是 與 心 相 異 的 某 種 東 西 。其 次 , 上 座 部 之 有 分 心 能 否 於 某 種 程 度 上 與 精 神分 析 的 無 意 識 相 對 應 , 本 文 無 意 於 此 [14] 詳 細 討 論 ; 但 筆 者希 望 能 夠 證 明 , 按 照 古 代 文 獻 , 很 明 確 有 分 心 作 為 一 個精 神 領 域 (mental province), 決 定 一 個 有 情 的 基 本 性格 和 能 力 , 並 且 對 於 清 醒 的 精 神 狀 態 發 揮 著 某 種 影 響 力 。有 分 心 與 心按 阿 毗 達 磨 的 定 義 , 有 分 心 是 心 (citta, consciousness) 的 一 種6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 及 其 註 釋 筆 者 參 考 的 是 Abhidhammatthasagaha andAbhidhammatthavibhāvinī, ed. by Hammalawa Saddhātissa, PTS 1989; 還 有 它的 兩 個 英 譯 本 ( 均 未 包 括 註 釋 ):S. Z. Aung,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PTS,1910;Nārada Mahāther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Kandy, 4th edition, 1980.7 Visuddhimagga, XIV, 110; Abhidhammatthasagaha, 13-4; Aung,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114-7; 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159-74.刪 除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777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狀 態 或 功 能 , 而 絕 非 “ 無 意 識 ”(acittaka, 無 心 )。 8 上 座 部 阿 毗 達磨 把 心 看 作 四 究 竟 法 (paramattha-dhamma) 之 一 : 心 (citta)、 心 所(cetasika)、 色 (rūpa)、 涅 槃 (nibbāna)。 眾 所 周 知 , 阿 毗 達 磨 採 取 了 一種 “ 意 向 性 (intensional)” 的 心 識 模 式 : 所 謂 有 意 識 的 狀 態 一 定 要有 識 所 緣 的 對 象 。 因 而 《 殊 勝 義 (Atthasālinī)》 說 : 心 法 的 特 相(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就 是 “ 思 考 一 個 對 象 者 ”(a dharma as thatwhich thinks of an object)”。 9 由 此 可 見 , 有 分 心 和 其 它 心 一 樣 , 必有 其 所 緣 對 象 。 10 ( 我 們 之 所 以 不 能 覺 知 有 分 心 , 並 非 由 於 有 分 心 是“ 無 意 識 ”, 而 是 因 為 我 們 無 法 清 楚 記 憶 有 分 狀 態 之 所 緣 對 象 。)本 文 下 邊 還 要 討 論 到 有 分 心 的 所 緣 對 象 問 題 。 不 過 總 的 說 來 , 心 所緣 對 象 可 有 四 種 : 物 理 對 象 ( 過 、 未 、 現 之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精 神 對 象 ( 過 、 未 、 現 之 心 、 心 所 合 成 體 (complex))、 概 念 (paññatti8從 生 理 學 的 視 角 來 看 , 一 個 人 是 清 醒 還 是 無 意 識 , 與 其 是 否 處 於 有 分 心 狀態 並 無 關 聯 ; 有 分 心 (Bhavaga-citta) 是 與 路 心 (vīthi-citta,process-consciousness) 相 對 而 言 , 無 論 清 醒 還 是 無 意 識 狀 態 下 , 都 有 可 能發 生 活 動 的 心 過 程 ( 如 在 夢 中 , 可 見 下 註 15 及 註 45)。 由 此 可 知 有 分 心 是一 種 心 (citta) 而 非 無 心 (acittaka); 從 阿 毗 達 磨 的 視 角 來 看 , 有 情 處 於 嚴格 定 義 之 無 心 狀 態 唯 有 在 得 “ 無 想 定 ”、 轉 生 無 想 天 (asañña-satta), 以 及得 滅 盡 定 (saññā-vedayita-nirodha 或 nirodha-samāpatti) 之 時 。 前 引 Griffiths書 中 討 論 了 作 為 無 心 狀 態 的 滅 盡 定 ; 關 於 無 想 天 , 見 D, I, 28, Sv 118; DA,I, 217。9 Atthasālinī, 63: ārammaa cintetī ti cittam.10 《 清 淨 道 論 》Visuddhimagga, XIV 中 明 確 指 出 有 分 心 有 其 所 緣 對 象 。( 葉均 譯 《 清 淨 道 論 》 第 423 頁 —— 譯 者 )施 設 ), 以 及 無 為 法 (asakhata-dhātu 無 為 界 ,nibbāna 涅 槃 ); 11 有分 心 之 所 緣 可 以 是 前 三 種 中 的 任 一 種 , 不 過 實 際 上 除 施 設 (paññatti)外 , 它 總 是 緣 過 去 的 對 象 。 施 設 則 為 “ 不 可 [15] 說 (na-vattabba, not tobe classified)”, 即 不 可 分 類 成 過 去 、 現 在 或 未 來 法 。 12 按 上 座 部 阿毗 達 磨 , 心 (citta) 不 能 獨 立 生 起 , 它 的 生 起 必 然 伴 隨 有 (sampayutta,associated with 相 應 ) 心 所 法 (cetasika)。 根 據 後 正 典 (post-canonical)*的 阿 毗 達 磨 , 伴 隨 一 個 心 的 心 所 法 最 少 有 7 種 , 13 最 多 則 是 36 種 。14總 的 說 來 ,18 種 無 因 (ahetuka, without motivations) 心 只 行 使 識 過程 中 較 為 機 械 的 功 能 , 其 性 質 較 為 單 純 , 相 對 於 那 些 “ 有 因 (sahetuka,11 Abhidhammāvatāra, 43-48; Abhidhammatthasagaha, 15-6; Aung,12*13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119-22; 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181-94.嚴 格 地 說 , 轉 生 過 程 中 , 有 分 心 可 於 短 暫 的 四 個 心 剎 那 中 緣 一 現 法 ; 見Visuddhimagga, XVII, 137, 141( 漢 譯 《 清 淨 道 論 》 第 511,512 頁 —— 譯 者 )。死 與 轉 生 的 過 程 本 文 後 邊 還 要 詳 細 討 論 。按 巴 利 佛 教 的 傳 統 , 正 典 (canon) 指 三 藏 (Tipiaka) , 包 括 律 、 經 ( 五尼 柯 耶 ) 和 論 ( 阿 毗 達 磨 七 論 ), 之 後 的 註 、 疏 以 及 綱 要 書 等 均 稱 為 “ 後 正典 的 ”(post-canonical)。—— 譯 者七 種 遍 行 (sabba-citta-sādhāraa)( 見 Abhidhammatthasagaha, 6; Aung,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94-5; 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77-9)。不 過 按 《 法 聚 論 (Dhammasagai)》 第 87 頁 中 所 說 , 可 以 理 解 為 理 論 上允 許 最 少 僅 六 種 ,《 法 聚 論 》 中 未 提 到 “ 作 意 (manasikāra)” 心 所 。14 Abhidhammatthasagaha, 8-11; Aung,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102-10;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127-41.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798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have motivations)” 心 來 說 , 伴 隨 的 心 所 較 少 。 本 文 下 邊 還 要 討 論到 哪 些 種 心 可 以 行 使 有 分 心 的 功 用 ; 此 處 只 需 指 出 , 這 些 心 可 有 10種 、 或 30 至 34 種 心 所 。 從 這 個 角 度 來 說 , 有 分 心 內 容 之 豐 富 與 複雜 並 不 亞 於 其 它 種 類 的 心 。當 沒 有 主 動 的 心 識 過 程 發 生 時 , 這 時 的 心 被 稱 為 處 於 有 分 狀態 ; 換 句 話 說 , 有 分 即 是 心 的 被 動 、 不 活 躍 狀 態 —— 心 本 身 處 於 休息 狀 態 。 一 般 的 清 醒 狀 態 下 的 心 識 , 都 是 響 應 來 自 五 根 門 的 刺 激 而生 起 五 門 心 路 (sense-door consciousness processes 心 過 程 ), 其 間 雜有 各 種 意 門 心 路 產 生 ; 心 於 此 種 過 程 中 快 速 不 斷 地 從 有 分 狀 態 生起 , 又 返 回 到 有 分 狀 態 。 睡 夢 中 之 心 則 與 清 醒 狀 態 不 同 , 夢 中 心 基本 上 都 是 意 門 路 心 , 此 一 狀 態 於 《 彌 蘭 陀 問 經 (Milindapañha)》 中稱 為 “ 猿 睡 ( monkey sleep, kapi-niddā, kapi-middha,makkata-niddā)”。 15 在 深 度 睡 眠 狀 態 中 , 心 不 活 動 , 一 直 處 於 有 分狀 態 。 16心 的 這 種 基 本 的 主 動 - 被 動 狀 態 的 轉 換 不 僅 發 生 於 人 類 的 心中 , 同 樣 也 發 生 於 下 至 地 獄 、 上 至 淨 居 以 及 無 色 界 梵 天 之 三 十 一 地眾 生 心 中 ; 唯 一 例 外 的 是 [16]“ 無 想 天 (asañña-satta)”, 他 們 於500 大 劫 中 處 於 “ 無 心 (acittaka)” 狀 態 。 17 換 句 話 說 , 只 要 有 心 ,處 於 清 醒 狀 態 , 也 就 處 於 這 兩 種 心 的 不 斷 轉 換 之 中 。 用 阿 毗 達 磨 的術 語 , 心 的 這 種 主 動 - 被 動 狀 態 的 轉 換 , 相 當 於 過 去 心 造 作 業 之 結 果(vipāka 異 熟 ) 心 狀 態 與 主 動 造 業 之 善 不 善 心 狀 態 之 間 的 轉 換 , 此善 不 善 心 即 是 意 業 , 由 之 推 動 造 作 身 語 業 , 這 些 業 也 將 引 生 各 自 的結 果 。既 然 有 分 本 質 上 是 心 的 被 動 狀 態 —— 作 為 業 的 結 果 的 被 動 狀態 , 它 的 性 質 到 底 怎 樣 呢 ? 現 代 有 些 論 者 把 有 分 心 看 成 一 種 精 神 空白 狀 態 有 些 令 人 吃 驚 , 因 為 文 獻 中 就 此 問 題 早 已 提 供 相 當 多 的 信息 ; 造 成 此 一 誤 解 之 原 因 可 能 在 於 未 能 從 整 體 上 把 握 阿 毗 達 磨 理 論之 全 貌 。 本 文 前 面 提 到 , 有 分 心 與 其 它 種 心 一 樣 , 內 容 都 是 相 當 複雜 的 , 筆 者 以 為 有 必 要 就 此 做 更 進 一 步 的 說 明 。在 成 熟 的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體 系 中 , 心 被 分 成 89 種 ( 或 121 種 )。 18這 些 心 又 可 按 不 同 的 原 則 進 行 歸 類 , 最 基 本 的 分 類 把 它 們 分 成 四 個等 級 。 最 底 層 是 54 種 欲 界 繫 (kāmāvacara) 心 ; 此 一 大 類 所 含 範 圍廣 泛 , 不 僅 包 括 人 類 的 正 常 精 神 狀 態 下 的 心 , 也 可 以 是 畜 生 、 餓 鬼 、17 Abhidhammatthasagaha, 23-4; Aung,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142;15見 Milindapañha, 300; Vibhagahakathā, 406-8.16 Visuddhimagga, XIV, 114: 若 無 其 它 心 打 斷 它 , 如 無 夢 睡 眠 時 等 , 有 分 心持 續 不 斷 如 流 (asati santāna-vinivattake aññasmi cittuppāde nadī-sotaviya supina apassato niddokkamana-kālādīsu aparimāa-sakha pipavattati yevā ti)。( 見 漢 譯 《 清 淨 道 論 》 第 423 頁 —— 譯 者 )18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242-5.見 Visuddhimagga, XIV, 81-110; Abhidhammāvatāra, 1-15 (citta-niddesa);Abhidhammatthasagaha, 1-5 (citta-pariccheda). 此 89 心 的 分 類 模 式 是 註 釋家 們 從 《 法 聚 論 (Dhammasagai)》(9-124) 的 《 心 生 起 品(cittuppādakaa)》 中 提 煉 出 來 的 。《 法 聚 論 》 文 中 因 為 涉 及 多 種 變 化 因 素而 使 心 的 種 類 數 目 遠 遠 超 出 89 或 121 種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818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地 獄 、 阿 修 羅 以 及 天 眾 的 心 。 欲 界 繫 心 之 上 是 15 類 色 界 繫(rūpāvacara) 心 , 再 往 上 是 12 類 無 色 界 繫 (arūpāvacara) 心 ; 這兩 大 類 心 為 各 梵 天 和 得 色 界 禪 那 (jhāna)、 無 色 等 至 者 所 特 有 。 最 高等 級 是 8 種 出 世 間 (lokuttara) 心 ; 此 8 種 心 以 涅 槃 (nibbāna) 為所 緣 , 唯 有 得 入 流 [17](sotāpatti)、 一 來 (sakadāgāmitā)、 不 還(anāgāmitā)、 阿 羅 漢 (arahant) 之 四 道 、 四 果 八 種 情 況 下 方 可 得 。在 此 四 大 類 基 礎 上 , 按 不 同 的 模 式 還 可 細 分 為 更 多 的 種 類 。89種 心 中 有 善 、 不 善 、 異 熟 、 唯 作 (kiriya) 之 分 ; 19 亦 有 有 因 (sahetuka)無 因 (ahetuka) 之 分 。 20 這 些 範 疇 與 基 本 的 四 大 類 並 不 完 全 相 關 。19唯 作 心 (kiriya-citta) 既 不 能 造 業 引 生 後 果 ( 即 不 主 動 行 善 惡 ), 亦 非 過 去善 惡 心 所 引 生 的 結 果 ; 非 業 (kamma) 亦 非 異 熟 (vipāka)( 見 Atthasālinī,293)。 唯 作 心 中 有 17 種 與 欲 、 色 、 無 色 界 繫 主 動 善 心 一 一 對 應 , 這 些 心 是佛 、 阿 羅 漢 特 有 之 心 , 占 唯 作 心 的 絕 大 多 數 。 另 有 兩 類 唯 作 心 一 切 有 情 均有 , 在 思 想 過 程 中 起 重 要 作 用 , 它 們 是 五 門 轉 向 心 (kiriya-mano-dhātu 唯作 意 界 , pañca-dvārāvajjana) 和 意 門 轉 向 心 (kiriya-mano-viññāa-dhātu 唯作 意 識 界 , mano-dvārāvajjana)。20有 六 法 被 認 為 是 根 (hetu): 貪 (lobha)、 瞋 (dosa)、 癡 (moha)、 無 貪(alobha)、 無 瞋 (adosa)、 無 癡 (amoha, 慧 )。 這 些 法 稱 作 hetu, 此 處 “ 因 ”hetu 作 “ 根 (mūla, root)” 解 (Atthasālinī, 46, 154)。 八 十 九 類 心 中 , 有十 八 類 是 無 根 心 ( 大 體 上 即 是 五 門 識 過 程 中 的 心 ), 另 七 十 一 種 , 或 有 一 根 ,或 有 二 、 三 根 。 見 Abhidhammatthasagaha, 12-3; Aung, Compendium ofPhilosophy, 113-4; 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154-9。( 見 葉 均 譯 《 攝阿 毗 達 磨 義 論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1986, 第 18-19 頁 。hetu 葉 均 譯 作 “ 因 ”。正 文 中 亦 依 例 譯 為 “ 因 ”。—— 譯 者 )用 本 文 前 邊 提 到 的 術 語 ,89 心 中 有 33 種 善 (kusala)/ 不 善 (akusala)心 , 這 些 心 起 著 主 動 造 作 業 的 作 用 。 21 由 此 33 種 心 以 不 同 方 式 所 引生 的 36 種 被 動 的 結 果 心 即 是 異 熟 (vipāka) 心 。 有 分 心 必 為 異 熟 心 ,因 此 有 必 要 仔 細 考 察 一 下 異 熟 心 。36 種 異 熟 心 中 , 欲 界 繫 23 種 , 色界 繫 5 種 , 無 色 界 繫 4 種 , 出 世 間 4 種 。 異 熟 心 是 過 去 善 心 或 不 善心 的 結 果 ; 此 36 種 中 ,7 種 是 過 去 不 善 心 的 結 果 , 餘 下 29 種 為 善 心結 果 。有 情 以 多 種 方 式 經 驗 善 、 不 善 心 之 結 果 。 若 撇 開 出 世 間 異 熟 心這 一 特 殊 情 況 不 提 , 有 情 經 驗 異 熟 心 最 多 的 情 形 , 至 少 在 清 醒 時 ,是 在 感 官 知 覺 的 過 程 中 。 22 對 於 來 自 五 種 感 官 的 可 喜 與 不 可 喜 的 刺 激的 純 粹 經 驗 [18] 被 認 為 是 過 去 的 善 、 不 善 業 的 相 應 結 果 。 這 對 應 著21這 33 種 心 是 : 欲 界 繫 (kāmāvacara)12 種 不 善 心 及 8 種 善 心 , 色 界 繫(rūpāvacara)5 種 善 心 , 無 色 界 繫 (arūpāvacara)4 種 善 心 , 出 世 間 (lokutara)4 種 善 心 。22關 於 古 代 文 獻 中 的 心 過 程 理 論 , 見 :Visuddhimagga, XIV, 110-24, XVII,120-45, XX, 43-5; Atthasālinī, 266-87; Abhidhammāvatāra, 49-59;Abhidhammatthasagaha, 17-21. 前 引 Sarathchandra 文 是 現 代 最 為 詳 盡 的 說明 ;Aung,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25-53 ( 此 為 一 位 緬 甸 阿 毗 達 磨 大 師 的解 說 , 可 看 作 傳 承 至 今 的 緬 甸 阿 毗 達 磨 傳 統 的 立 場 ); 另 見 前 引 Gunaratna;另 見 前 引 Cousins。 下 列 諸 文 為 對 此 的 簡 短 總 結 :Lama Anagarika Govinda,The Psychological Attitude of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 London, 1969,129-42; W. F. Jayasuriya, The 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of Buddhism, KualaLumpur,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1976, 100-8; E. Conze, BuddhistThought in India, London, 1962, 186-91.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838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33 種 異 熟 心 中 的 十 種 。 23 識 過 程 開 始 時 , 必 須 經 歷 領 受(sampai-cchana)、 推 度 (santīraa)、 決 定 (votthapana) 這 幾 個階 段 , 方 可 進 入 對 刺 激 主 動 地 反 應 而 造 作 善 不 善 業 的 “ 速 行(javana)” 階 段 ; 領 受 、 推 度 此 二 階 段 必 屬 五 種 特 定 的 異 熟 心 。 24在 五 門 心 過 程 以 及 欲 界 繫 意 門 心 過 程 即 將 結 束 時 , 緊 接 著 速 行 心 之後 可 過 渡 到 “ 此 緣 (tad-ārammaa)” 心 。 此 階 段 之 心 為 八 種 “ 大異 熟 心 (mahāvipāka-citta)”( 欲 界 繫 八 種 有 因 異 熟 心 ) 之 一 , 與心 過 程 同 一 所 緣 , 持 續 一 或 二 個 心 剎 那 。 此 緣 心 是 從 主 動 的 活 動 狀態 到 被 動 的 不 活 躍 狀 態 的 轉 折 點 , 緊 接 其 後 就 是 有 分 心 。 25 由 此 可見 , 一 個 識 過 程 即 將 結 束 時 , 心 雖 然 不 再 處 於 主 動 狀 態 , 但 有 一 簡短 的 時 刻 仍 舊 把 持 著 它 之 前 所 感 受 的 對 象 , 然 後 才 放 開 , 返 回 到 識過 程 開 始 之 前 那 個 不 活 動 的 狀 態 。89 心 中 36 異 熟 心 裏 , 有 19 種 可 作 有 分 心 : 不 善 異 熟 推 度 心 ,善 異 熟 推 度 心 , 八 種 欲 界 繫 有 因 異 熟 心 , 色 界 繫 五 種 異 熟 心 和 無 色界 繫 四 種 異 熟 心 。 26 由 此 可 見 , 有 分 並 不 是 單 純 的 一 種 心 , 有 多 種 心都 可 行 使 有 分 這 一 功 能 。 而 且 , 所 有 可 行 使 有 分 功 用 的 心 無 一 例 外2324眼 耳 鼻 舌 身 之 善 、 不 善 異 熟 心 。領 受 心 二 種 ( 善 、 不 善 異 熟 ); 推 度 心 三 種 ( 不 善 異 熟 及 二 種 善 異 熟 )。 起決 定 (votthapana) 作 用 的 是 意 識 界 (mano-viññāa-dhātu) 或 稱 意 門 轉 向心 (mano-dvārāvajjana), 它 是 一 種 唯 作 (kiriya) 心 。25 Atthasālinī, 270-1 中 討 論 了 不 同 情 形 下 , 此 緣 心 或 稱 “ 根 本 有 分(mūla-bhavaga)”, 或 稱 “ 客 有 分 (āgantuka-bhavaga)”。26 Visuddhimagga, XIV, 113-4; Abhidhammatthasagaha, 13.都 是 異 熟 心 , 正 是 有 情 的 過 去 善 [19] 不 善 業 決 定 了 19 種 心 中 的 哪 一種 將 成 為 此 有 情 之 有 分 心 。 27 很 明 顯 , 不 善 異 熟 推 度 心(akusala-vipāka-upekkhāsahagata-santīraa-citta) 是 12 種 主 動 的 不善 心 的 結 果 , 這 些 不 善 心 或 與 癡 、 貪 相 應 , 或 與 癡 、 瞋 相 應 , 或 僅與 癡 相 應 。 以 此 不 善 異 熟 心 為 有 分 的 有 情 定 屬 四 惡 道 中 : 地 獄 、 餓鬼 、 畜 生 、 阿 修 羅 。 另 一 方 面 , 善 異 熟 推 度 心 則 是 欲 界 繫 善 心 的 結果 , 不 過 這 些 心 的 善 根 強 度 偏 弱 —— 並 不 是 十 分 地 善 。 換 句 話 說 ,它 是 欲 界 繫 不 與 智 相 應 (ñāa-vippayutta)、 只 有 三 善 根 中 的 無 貪(alobha) 與 無 瞋 (adosa) 二 種 、 力 弱 的 四 種 善 心 的 結 果 。 據 說 以此 善 異 熟 推 度 心 為 有 分 的 是 那 些 嚴 重 先 天 殘 疾 的 人 類 。 28 八 種 欲 界 繫27本 文 下 邊 的 討 論 主 要 參 考 了 下 列 各 書 中 四 種 結 生 心 (paisandhi) 與 業 的相 關 部 分 :Abhidhammatthasagaha, 23-6; Aung,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139-49; 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241-55。 另 也 參 考 了 Atthasālinī,267-88(275), Abhidhammāvatāra, 49(vv. 382-3)。28 Visuddhimagga, XVII, 134: tattha akusala-vipākāya ahetuka-manoviññāadhātuyāapāyesu paisandhi hoti. kusala-vipākāya manussa-loke jacc-andhajāti-badhira-jāti-ummattaka-jāti-eamūganapusakādīna. ahahisahetuka-kāmāvacara-vipākehi kāmāvacara-devesu ceva manussesu capuññavantāna paisandhi hoti. pañcahi rūpāvacara-vipākehirūpi-brahmaloke. catūhi arūpāvacara-vipākehi arūpa-loke ti yena ca yatthapaisandhi hoti sā eva tassa anurūpā paisandhi nāma. ( 譯 者 按 : 此 段 葉 均漢 譯 為 :“ 以 不 善 異 熟 的 無 因 意 識 界 , 是 在 惡 趣 中 結 生 。 以 善 異 熟 ( 的 無 因意 識 界 ), 是 在 人 界 中 的 生 盲 者 , 生 而 聾 者 , 生 而 精 神 錯 亂 者 , 生 而 啞 者 及非 男 非 女 ( 陰 陽 人 ) 等 中 結 生 。 以 八 有 因 欲 界 異 熟 ( 心 ), 是 在 欲 界 諸 天 及 人 中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858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有 因 善 異 熟 心 是 與 之 一 一 對 應 的 力 強 八 種 善 心 的 結 果 , 此 八 異 熟 心或 有 二 善 根 , 或 有 全 部 三 善 根 。 此 八 異 熟 心 是 正 常 的 人 類 以 及 欲 界繫 諸 天 的 有 分 。 色 界 繫 五 種 * 、 無 色 界 繫 四 種 異 熟 心 均 為 各 自 一 一 對應 之 善 心 之 結 果 , 諸 地 梵 天 各 以 其 地 相 應 之 異 熟 心 為 有 分 。由 此 可 知 , 有 情 之 有 分 總 體 上 決 定 了 有 情 轉 生 之 界 地 , 因 而 決定 著 有 情 之 種 類 。 不 過 , 在 理 解 此 一 意 義 之 基 礎 上 , 筆 者 以 為 有 分之 功 用 應 不 止 於 此 : 它 不 僅 決 定 一 有 情 屬 何 種 類 , 還 更 精 確 地 決 定此 有 情 之 個 體 特 徵 。即 使 同 一 種 類 的 眾 生 , 因 一 生 中 經 驗 千 差 萬 別 , 其 有 分 亦 有 種種 不 同 [20]。 此 一 原 則 可 以 如 下 事 實 為 證 : 四 惡 道 眾 生 之 有 分 為 不 善異 熟 無 因 心 , 不 論 如 何 努 力 , 都 不 能 得 色 界 繫 五 地 心 、 無 色 界 繫 四地 心 , 以 及 八 種 出 世 間 心 —— 這 些 心 是 惡 道 眾 生 無 法 企 及 的 。 29再 仔 細 考 察 一 下 人 類 的 情 況 。 生 為 人 者 可 有 三 類 基 本 的 有 分的 具 福 者 之 中 結 生 。 以 五 色 界 異 熟 ( 心 ), 是 在 有 色 梵 界 中 結 生 。 以 四 無 色 界異 熟 ( 心 ), 是 在 無 色 界 中 結 生 。” 《 清 淨 道 論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1985,510-511頁 。) 另 見 Visuddhimagga, XIV, 111-3; 順 便 提 及 ,《 清 淨 道 論 》 此 處 談 及 善異 熟 推 度 心 是 力 弱 二 根 善 業 的 結 果 (dubbala-dvihetuka-kusala-vipāka)。*巴 利 阿 毗 達 磨 將 色 界 分 為 五 禪 , 初 禪 有 尋 伺 , 二 禪 無 尋 有 伺 , 三 、 四 、 五同 於 四 禪 說 之 二 、 三 、 四 禪 。 可 參 見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 初 品 ,《 清 淨 道 論 》十 四 品 。—— 譯 者29 Abhidhammatthasagaha, 21: duhetukānam ahetukānañ ca panetthakiriyā-javanāni ceva appanā-javanāni ca na labbhanti.( 葉 均 漢 譯 :“ 二 因 者及 無 因 者 , 不 得 唯 作 速 行 ( 心 ) 和 安 止 速 行 ( 心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中 國 佛 教 協 會 ,1986,33 頁 。—— 譯 者 )心 :(i) 無 因 善 異 熟 心 ;(ii) 四 種 二 因 善 異 熟 心 ;(iii) 四 種 三 因 善異 熟 心 。 其 中 第 二 類 又 可 分 二 種 : 二 因 善 異 熟 心 或 僅 為 二 根 善 異 熟心 之 結 果 , 亦 可 為 二 因 善 心 或 弱 三 因 善 心 之 結 果 ; 三 因 善 異 熟 心 只能 是 三 因 善 心 的 結 果 。 不 過 , 即 使 生 為 人 類 , 亦 只 有 具 三 因 有 分者 —— 有 分 中 有 慧 (amoha, 無 癡 ) 善 根 —— 方 可 修 得 色 界 禪 天 及 上地 諸 心 。 30有 分 心 與 死 亡 結 生 之 過 程前 文 討 論 了 何 種 心 可 為 何 種 有 情 之 有 分 心 , 接 下 來 有 必 要 仔 細探 討 有 分 心 形 成 的 過 程 。 一 個 有 情 的 有 分 心 之 種 類 終 其 一 生 保 持 不變 —— 當 然 這 相 當 於 從 另 一 角 度 說 明 有 分 決 定 有 情 的 種 類 。 31 由 此 可知 有 情 唯 有 死 與 結 生 之 時 方 可 轉 變 有 分 。 那 麼 , 為 何 一 有 情 得 此 種有 分 而 非 其 他 種 類 ?從 根 本 上 說 , 一 個 有 情 此 生 之 有 分 是 由 前 一 生 死 時 最 後 一 個 完整 的 心 過 程 決 定 的 。 而 有 情 所 造 之 業 強 烈 影 響 並 直 接 決 定 這 最 後 的心 過 程 ( 但 需 注 意 ,[21] 按 嚴 格 的 阿 毗 達 磨 術 語 , 此 最 後 心 過 程 不3031此 處 參 考 了 Buddhadatta 對 各 地 有 情 都 有 哪 些 心 的 詳 解 ; 見Abhidhammāvatāra, 38-9 (vv. 215-85)。Abhidhammatthasagaha, 24: “ 結 生 與 有 分 , 以 及 死 心 位 , 於 同 一 生 中 ,同 境 同 一 性 。”(paisandhi bhavagañ ca tatha cavana-mānasa | ekam evatath'ev' ekavisayañ c' eka-jātiya)。( 葉 均 譯 文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41 頁 ——譯 者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878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能 說 是 業 之 結 果 (result, vipāka 異 熟 ))。 32 與 此 相 關 , 業 按 其 在 成 熟 結果 時 起 作 用 的 優 先 次 序 可 分 四 種 : 重 (garuka) 業 、 近 (āsanna) 業 、數 習 (bahula, ācia) 業 、 已 作 (kaattā) 業 。 33 此 四 種 業 主 要 用來 說 明 有 情 死 時 的 情 況 。 換 句 話 說 , 以 此 來 回 答 這 個 問 題 : 有 情 一生 中 造 過 無 數 的 業 , 死 時 何 業 成 熟 結 果 , 決 定 其 來 生 ? 34 回 答 是 , 若32業 與 此 最 後 心 過 程 的 關 係 有 : 依 止 緣 (nissaya), 親 依 止 緣 (upanissaya),數 數 修 習 緣 (āsevana)。33 Visuddhimagga, XIX, 14-16; Abhidhammāvatāra, 117 (v. 1244);Abhidhammatthasagaha, 24.34若 要 理 解 此 四 種 業 ,《 清 淨 道 論 》 對 “ 已 作 業 ” 的 解 釋 頗 為 關 鍵 : 沒 有 前三 種 時 , 它 引 起 結 生 (Visuddhimagga, XIX, 15: tesa abhāve tapaisandhi ākahati)( 漢 譯 《 清 淨 道 論 》565 頁 —— 譯 者 )。 在Abhidhammatthavibhāvinīīka,130-31 裏 對 四 種 業 的 解 釋 最 為 詳 盡 : 業 有善 、 不 善 ; 重 業 與 不 重 業 中 , 重 業 先 熟 ; 如 大 暴 流 掩 小 水 流 , 重 業 必 先 於近 業 等 。 此 中 重 業 , 謂 不 善 業 中 如 弒 母 等 , 或 善 業 中 大 者 ( 如 禪 定 等 )。 以此 故 稱 之 為 重 業 。 無 重 業 時 , 近 業 及 死 時 憶 起 之 業 先 熟 ; 此 二 者 中 , 無 論造 業 先 後 。 若 此 亦 無 , 數 習 與 非 數 習 業 中 , 善 不 善 數 習 業 先 熟 。 或 前 述 [ 三種 ] 業 皆 無 , 則 時 有 重 復 之 業 , 即 已 作 業 , 引 起 結 生 。(tattha kusala vā hotuakusala vā garukāgarukesu yam garuka akusala-pakkhemātughātakādi-kamma kusala-pakkhe mahaggata-kamma vā tad evapahama vipaccati, sati pi āsannādi-kamme paritta udaka ottharitvāgacchanto mahogho viya. tathā hi ta garukan ti vuccati. tasmi asatidūrāsannesu ya āsanna maraa-kāle anussarita tad eva pahamavipaccati. āsanna-kāle kate vattabam eva natthi. tasmi asatiāciānāciesu ca ya ācia susīlyam vā dussīlya vā tad eva此 有 情 造 有 “ 重 業 ”, 死 時 這 些 重 業 必 以 某 種 方 式 影 響 其 心 並 主 導其 最 後 的 心 過 程 。 若 無 重 業 , 至 少 在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 一 系 的 傳統 裏 , 死 時 回 憶 和 造 作 的 重 要 行 為 ( 近 業 ) 將 決 定 來 生 。 35 若 此 亦 無[22], 則 重 復 、 習 慣 性 的 行 為 ( 數 習 業 ) 將 起 決 定 作 用 。 最 後 , 若 以上 均 無 , 一 般 的 重 復 性 行 為 ( 已 作 業 ) 將 於 死 時 發 揮 主 要 作 用 。《 清 淨 道 論 》 和 《 分 別 論 註 》(Sammohavinodanī 迷 惑 冰 消 ) 都對 死 時 的 心 過 程 做 了 較 為 詳 盡 的 解 說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 中 有 概 括說 明 。 36 所 有 心 過 程 均 始 於 有 分 心 。 心 從 有 分 轉 起 , 轉 向 一 個 新 的 所pahama vipaccati. kaattā-kamma pana laddhāsevana purimānaabhāvena paisandhi ākahati.)35 《 清 淨 道 論 》(Visuddhimagga) 和 《 入 阿 毗 達 磨 論 》(Abhidhammāvatāra)認 為 數 習 業 要 優 先 於 近 業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疏 》(Abhidhammatthavibhāvinīīkā) 注 意 到 了 這 一 分 歧 , 並 主 張 保 存 于 《 攝 阿毗 達 磨 義 論 》 中 之 說 法 為 優 :“ 如 一 充 滿 牛 之 牛 欄 , 打 開 門 時 , 雖 有 壯 牛 、公 牛 於 後 , 近 門 之 牛 , 縱 為 老 弱 , 亦 得 先 出 。 如 是 雖 有 重 善 不 善 業 , 以 近死 時 故 , 最 近 者 先 熟 , 故 說 為 先 。”(yathā pana gogaa-paripuassavajassa dvāre vivae aparabhāge dammagava-balavagavesu santesu pi yovaja-dvārassa āsanno hoti antamaso dubbalajaragavo pi, so yevapahamatara nikkhamati. eva garukato aññesu kusalākusalesu santesu pi,maraa-kālassa āsannattā āsanna eva pahama vipāka detī ti idha tapahama vutta.)36 Visuddhimagga, XVII, 133-45; Vibhagahakathā, 155-60;Abhidhammatthasagaha, 27-8; Aung, compendium of Philosophy, 149-53;Nārada, A Manual of Abhidhamma, 265-74.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899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緣 境 。 若 此 所 緣 為 現 前 五 識 境 , 一 般 情 況 下 , 心 以 唯 作 意 界(mano-dhātu) 轉 向 相 應 的 五 識 門 之 一 ; 若 所 緣 境 為 過 去 ( 或 未 來 )之 五 識 境 或 心 、 心 所 法 , 以 及 概 念 (paññatti, 施 設 ), 心 則 以 唯 作 意識 界 (mano-viññāa-dhātu) 轉 向 意 門 。 死 時 心 過 程 之 所 緣 可 以 是 ( 過去 或 現 在 ) 五 識 境 , 或 ( 過 去 ) 心 、 心 所 法 , 或 施 設 ; 由 所 緣 境 之不 同 , 死 心 過 程 發 生 於 五 門 之 一 或 意 門 。 到 速 行 (javana) 心 階 段 ,或 於 五 門 之 一 , 或 於 意 門 , 發 生 五 個 剎 那 之 速 行 心 , 其 後 於 某 些 情形 下 會 有 兩 剎 那 的 此 所 緣 心 (tad-ārammaa)。 緊 接 其 後 , 就 是 我 們所 關 注 的 此 生 最 後 一 個 剎 那 之 心 ; 它 是 舊 有 分 的 最 後 時 刻 , 被 稱 作“ 逝 心 ” 或 “ 死 心 ”(cuti-citta)。 需 特 別 指 出 , 此 有 分 之 最 後 時 刻仍 以 終 其 此 生 所 緣 之 境 為 其 所 緣 。 緊 接 此 生 之 最 後 有 分 心 , 就 是 來生 之 第 一 個 有 分 心 ; 此 第 一 剎 那 有 分 心 稱 作 “ 結 生 心 ”(paisandhi-citta)。 此 結 生 心 由 前 生 最 後 的 速 行 心 決 定 , 所 緣 與 之相 同 —— 即 與 舊 有 分 不 同 所 緣 。 由 此 可 知 新 有 分 心 是 一 種 異 熟 心 ,其 特 性 與 種 類 對 應 著 前 生 最 後 一 個 主 動 的 心 , 二 者 同 一 所 緣 境 。 結生 心 後 此 新 有 分 會 繼 續 產 生 , 直 到 有 新 的 心 過 程 產 生 。 *為 了 更 清 楚 地 瞭 解 死 時 的 狀 況 , 我 們 有 必 要 討 論 一 下 死 心 過 程之 所 緣 的 性 質 。 死 心 過 程 所 緣 境 有 三 種 [23]: 業 (kamma)、 業 相(kamma-nimitta) 和 趣 相 (gati-nimitta)。 37 此 中 “ 業 ” 為 意 門 所 見*南 傳 死 與 結 生 理 論 中 不 說 有 “ 中 有 ”, 與 北 傳 有 部 、 瑜 伽 大 為 不 同 。——譯 者37 Vibhagahakathā, 155-6.過 去 心 、 心 所 法 ; 38 即 有 情 死 時 , 可 直 接 憶 起 過 去 之 行 為 , 使 造 業 當時 之 思 現 前 成 為 死 心 所 緣 境 。 論 中 雖 未 明 說 , 不 過 我 們 可 以 推 想 這個 回 憶 過 程 引 起 過 去 造 業 時 的 經 驗 的 再 現 : 有 情 再 次 體 驗 類 似 過 去造 善 不 善 業 時 之 精 神 狀 態 。 此 一 再 現 之 體 驗 決 定 了 結 生 識 以 及 隨 後的 有 分 心 。 業 相 (kamma-nimitta) 可 以 是 過 去 或 現 在 之 五 識 境 或 施設 , 同 樣 地 可 以 理 解 為 有 情 死 時 , 某 些 與 過 去 所 造 業 相 關 的 五 識 境被 憶 起 而 現 前 , 從 而 引 起 當 時 經 驗 的 重 現 。《 分 別 論 註 》 中 還 舉 一 故事 為 例 : 某 人 曾 建 造 一 座 塔 , 死 時 於 病 床 上 此 塔 顯 現 在 他 面 前 。 若死 時 當 下 之 五 識 境 引 發 新 業 , 似 亦 可 歸 屬 於 業 相 一 類 。 例 如 , 死 時最 後 心 過 程 所 經 歷 之 五 識 境 或 可 引 發 速 行 階 段 之 貪 心 ; 或 見 親 屬 持花 、 香 等 , 代 其 佈 施 , 從 而 可 引 發 善 速 行 心 ; 或 如 聞 法 念 誦 等 。 39 死時 色 界 及 無 色 界 禪 定 之 概 念 施 設 境 亦 屬 業 相 。 所 以 , 當 有 情 將 轉 生色 界 梵 天 時 , 過 去 禪 定 所 緣 境 現 前 , 於 死 前 入 定 而 轉 生 。 所 謂 趣 相38 Vibhagahakathā, 156 更 將 之 精 確 定 義 為 所 造 善 、 不 善 思 (āyuhitākusalākusala-cetanā)。39 Visuddhamagga, XVII, 138, 142; Vibhagahakathā, 158-9. 《 清 淨 道 論 》和 《 分 別 論 註 》 都 認 為 , 轉 生 欲 界 時 , 業 相 (kamma-nimitta) 僅 指 現 於 意門 之 過 去 五 識 境 ; 現 於 當 下 五 門 之 五 識 境 則 似 被 當 成 業 、 業 相 、 趣 相 這 三者 外 的 第 四 種 。 不 過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Abhidhammatthasagaha, 27)(Nārada, Manual of Abhidhamma, 268) 則 認 為 業 相 可 以 是 過 去 , 也 可 為 當下 , 並 可 來 自 所 有 六 門 。 由 此 推 知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 是 把 第 四 種 境 看 作業 相 的 。Abhidhammatthavibhāvinīīka 似 亦 取 此 立 場 , 與 阿 難 陀 (Ānanda)之 《 根 本 疏 》(mūlaīka) 同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919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gati-nimitta), 指 現 於 意 門 之 當 下 五 識 境 。 40 此 [24] 境 唯 有 即 將 轉 生欲 界 之 善 、 惡 道 之 眾 生 方 有 。 此 時 有 情 可 以 見 到 其 即 將 轉 生 之 處 ;此 境 不 是 代 表 將 轉 生 處 的 概 念 符 號 , 而 是 意 門 所 見 之 五 識 現 境 ; 換句 話 說 , 它 確 確 實 實 是 有 情 見 到 的 往 生 處 的 景 象 。 同 樣 地 , 此 景 象可 以 引 發 以 之 為 所 緣 之 善 、 不 善 心 過 程 。 若 不 用 這 些 專 門 的 術 語 ,阿 毗 達 磨 中 關 於 死 時 心 之 活 動 可 歸 納 如 下 : 最 後 一 個 心 過 程 可 以 說是 此 一 生 的 總 結 ; 這 一 生 中 最 重 要 的 事 情 將 顯 現 於 心 中 , 並 且 , 此時 顯 現 之 事 對 來 生 之 趣 向 起 著 決 定 性 作 用 。 此 一 理 論 與 佛 教 關 於 輪迴 之 思 想 是 一 致 的 , 並 無 特 別 出 奇 之 處 。 不 過 , 它 揭 示 了 上 座 部 佛教 之 心 理 學 中 有 分 心 之 作 用 與 性 質 —— 就 筆 者 看 來 , 與 StevenCollins 所 理 解 的 頗 有 不 同 。 有 分 心 由 前 一 生 之 最 後 幾 個 主 動 的 心 剎那 所 決 定 ; 這 最 後 幾 個 剎 那 又 是 此 一 生 的 總 結 。 因 此 可 以 說 有 分 心本 身 就 代 表 了 此 一 有 情 前 生 所 造 業 的 總 結 ; 以 淺 顯 的 語 言 來 說 , 它就 像 是 前 生 帶 來 的 一 張 帳 單 , 上 邊 記 載 著 前 生 的 所 作 所 為 。40 M. Nārada, Abhidhammatthasagaha, 182: dvāra-vimuttānañ ca panapaisandhi- bhavaga-cuti-sakhātāna chabbidha pi yathā sambhavayebhuyyena bhavantare cha-dvāra-gahita paccuppannam atītapaññatti-bhūta vā kamma kamma-nimitta gati-nimitta-sammataālambana hoti.( 葉 均 漢 譯 : 被 稱 為 結 生 、 有 分 與 死 的 離 門 ( 心 ) 的 所 緣亦 有 六 種 , 大 多 是 於 過 去 有 之 末 , 由 六 門 攝 取 的 現 在 、 或 過 去 、 或 施 設 的稱 為 業 、 業 相 和 趣 相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22 頁 , 另 參 見 26 頁 註 38。——譯 者 )有 分 、 諸 法 及 法 之 分 類前 面 討 論 了 有 分 心 如 何 受 業 影 響 , 以 及 它 如 何 決 定 一 個 有 情 之總 體 基 本 特 徵 。 接 下 來 筆 者 想 說 明 , 有 分 心 本 質 上 也 決 定 了 此 有 情之 個 體 特 徵 。 之 所 以 如 此 , 筆 者 以 為 , 是 由 阿 毗 達 磨 對 心 之 分 類 方式 , 以 及 這 些 類 別 之 地 位 所 決 定 的 。 前 面 我 們 已 經 看 到 , 較 後 期 的阿 毗 達 磨 文 獻 中 標 準 的 89 心 中 , 不 同 類 別 的 心 如 何 可 以 成 為 不 同 種類 有 情 的 有 分 心 。 需 特 別 注 意 的 是 , 此 間 討 論 的 是 對 心 的 分 類(classes)。 筆 者 以 為 , 這 些 文 獻 所 表 達 的 用 意 在 於 , 雖 然 事 實 上 發生 的 每 個 心 的 實 例 都 是 獨 一 無 二 的 , 但 它 無 疑 必 屬 於 這 89 類 中 之 一類 。 儘 管 阿 毗 達 磨 文 獻 中 並 未 明 確 說 明 此 一 意 義 , 但 從 文 獻 的 描 述方 式 以 及 所 採 用 的 分 類 模 式 必 然 得 出 這 一 結 論 。 此 一 點 極 為 [25] 重要 , 它 直 接 關 係 到 如 何 理 解 什 麼 是 “ 法 ”(dhamma) 這 一 問 題 之 核心 。 然 而 一 些 當 代 的 學 者 對 此 點 並 未 完 全 瞭 解 :“ 這 75 法 之 用 意 是 建 立 一 種 詳 盡 的 分 類 體 系 , 此 一 體 系 涵 蓋 一切 可 能 類 型 的 存 在 。 例 如 , 有 一 法 名 為 ‘ 無 明 ’(avidyā), 事實 上 並 無 獨 一 無 二 、 只 存 在 一 時 一 刻 轉 瞬 即 逝 的 無 明 , 它 代 表一 類 理 論 上 無 窮 多 的 短 暫 事 件 的 集 合 , 所 有 這 些 事 件 都 有 同 樣的 特 徵 、 同 樣 的 自 性 (inherent existence)。 因 而 ‘ 法 (dharma)’之 意 義 並 非 代 表 某 個 獨 一 無 二 、 瞬 時 存 在 的 事 件 , 沒 有 其 它 事件 可 有 與 之 相 同 的 特 徵 —— 相 反 , 它 代 表 在 這 一 個 集 合 內 所 有的 成 員 事 件 都 共 有 同 樣 的 特 徵 , 這 些 特 徵 把 此 一 集 合 內 的 成 員與 所 有 其 它 集 合 的 成 員 區 別 開 來 。 並 且 , 這 樣 的 集 合 共 有 75 個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939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 此 為 婆 沙 師 (Vaibhāikas) 的 說 法 , 其 他 學 派 數 目 不 同 ), 每一 集 合 理 論 上 可 有 無 窮 多 個 成 員 。 最 後 , 可 由 此 得 出 這 樣 的 結論 : 每 一 特 定 的 集 合 內 , 所 有 的 成 員 之 間 一 定 是 現 象 學 意 義 上不 可 區 別 的 (phenomenolog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因 為 它 們 在本 質 上 的 存 在 (essential existence) 和 個 體 特 徵 (individuatingcharacteristic) 都 完 全 相 同 。 我 們 只 能 從 它 們 所 處 的 時 - 空 之 差 異來 區 別 它 們 。” 41界 繫 善 心 第 一 種 ( 即 初 禪 心 ), 這 兩 種 心 中 存 在 與 起 作 用 的 法 都 完 全相 同 ; 因 此 如 果 Griffiths 是 正 確 的 , 那 就 無 法 區 分 欲 界 繫 和 色 界 繫心 。 既 然 欲 界 繫 和 色 界 繫 心 是 不 同 的 , 那 一 定 是 存 在 於 此 二 心 中 之法 的 性 質 和 / 或 強 度 有 所 區 別 。 事 實 上 , 佛 授 (Buddhadatta) 就 曾 指出 , 欲 界 繫 心 之 心 所 本 身 就 屬 於 欲 界 , 色 界 繫 心 之 心 所 本 身 也 屬 於色 界 。 43 《 清 淨 道 論 》 中 , 覺 音 對 “ 想 (saññā)” 心 所 這 一 法 亦 有如 下 說 明 :筆 者 對 Griffiths 的 最 終 結 論 不 敢 苟 同 。 他 並 未 指 明 此 處 關 於 法之 性 質 的 論 說 是 否 對 所 有 佛 教 派 別 均 適 用 , 不 過 從 他 提 到 不 同 學 派有 不 同 數 目 之 法 這 一 點 看 , 他 確 是 針 對 所 有 派 別 而 言 。 無 疑 毗 婆 沙部 與 上 座 部 (Theravāda) 之 間 有 關 法 (dharma/dhamma) 之 性 質 的理 解 有 著 顯 著 差 異 。 雖 然 此 處 不 能 全 面 地 討 論 這 一 問 題 , 但 就 筆 者所 理 解 , 基 於 同 一 理 由 ,Griffiths 關 於 法 之 觀 點 不 適 用 於 上 座 部 , 同樣 也 不 適 用 於 毗 婆 沙 部 。從 上 座 部 對 “ 法 ” 的 討 論 中 , 可 以 明 確 看 出 , 某 一 法 之 實 例 在現 象 學 意 義 上 並 非 與 其 它 實 例 不 可 區 分 。 如 《 法 聚 論( Dhammasagai )》 中 , 有 一 法 名 為 “ 心 一 境 性 ”(cittass’ekaggatā), 它 可 發 生 於 多 類 心 中 , 但 並 非 所 有 情 形 下 都 可稱 之 為 “ 定 根 ”(samādhindriya); 之 所 以 如 此 ,[26] 是 因 為 有 些 情形 下 此 法 太 弱 , 故 不 能 承 此 名 。 42 又 如 , 欲 界 繫 善 心 中 的 第 一 種 與 色41 P. J. Griffiths, On Being Mindless, 53-4. ( 著 重 號 為 筆 者 所 加 )42見 Atthasālinī, 262-4。 類 似 的 例 子 還 有 許 多 , 如 無 嗔 (adosa) 在 某 些 心 中“ 此 想 念 的 自 性 及 想 念 相 雖 為 一 種 , 然 依 類 別 則 有 三 : 即 善 、不 善 、 及 無 記 。 此 中 , 與 善 識 相 應 的 ( 想 ) 為 善 , 與 不 善 識 相應 的 想 為 不 善 , 與 無 記 識 相 應 的 想 為 無 記 。 沒 有 任 何 識 是 不 與被 歸 類 為 慈 (mettā); 中 捨 性 (tatramajjhattatā) 在 某 些 心 中 被 歸 類 於 捨(upekkhā)。 又 如 , 屬 覺 支 (bojjhaga)、 道 品 (maggaga) 等 的 法 , 只有 在 某 些 特 定 的 情 形 下 方 可 歸 類 為 覺 支 或 道 品 等 。 再 如 , 上 座 部 和 毗 婆 沙師 的 體 系 中 都 認 為 , 名 稱 相 同 的 根 (indriya) 與 力 (bala) 諸 法 , 之 所 以 歸屬 根 或 力 是 因 為 強 度 不 同 。 還 有 “ 增 上 (adhipati)” 一 詞 只 有 法 之 強 度 有所 差 別 時 方 有 意 義 。 見 R. M. L.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Astudy of the Bodhipakkhiyā Dhammā, Leiden, E. J. Brill, 1992, 85-7, 141-5,156-60, 315-7, 306-7, 338-9。43 Abhidhammāvatāra, 16: tattha kāmāvacara-citta-sampayuttā kāmā-vacarā.Ibid., 22: rūpāvacara-citta-sampayuttā rūpāvacarā … evarūpa-avacara-kusala-cetasikā veditabbā.( 欲 界 心 相 應 屬 欲 界 …… 色 界 心 相 應屬 色 界 …… 色 界 善 心 所 當 知 亦 如 是 。—— 譯 者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959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想 相 應 的 , 所 以 那 識 的 區 別 , 便 是 想 的 區 別 。” 44換 句 話 說 , 與 善 心 相 應 的 想 心 所 和 與 不 善 心 相 應 的 想 心 所 是 不同 的 東 西 ; 進 而 可 以 說 ,[27] 與 八 十 九 心 中 某 一 種 心 相 應 的 想 心 所 和與 另 一 種 心 相 應 的 想 心 所 是 不 同 的 東 西 。由 此 可 知 , 一 法 之 諸 實 例 間 絕 非 現 象 學 意 義 上 不 可 區 分 的 。 於同 一 類 法 中 ( 即 在 自 性 (sabhāva) 之 意 義 上 來 說 是 同 樣 的 ), 性 質 和 強度 可 能 有 很 大 不 同 —— 如 果 把 微 細 的 差 別 也 考 慮 在 內 , 甚 至 可 能 有無 限 的 可 能 性 。 45 換 句 話 說 , 至 少 在 上 座 部 阿 毗 達 磨 中 , 此 一 有 限 數目 的 法 之 清 單 , 只 不 過 是 對 精 神 與 物 理 事 件 分 類 的 一 個 列 表 。 因 而若 說 此 為 “ 想 ” 心 所 法 之 一 實 例 , 相 當 是 說 此 一 精 神 事 件 可 歸 屬 於“ 想 ” 這 一 大 類 事 件 之 中 。 但 絕 非 是 說 同 屬 一 類 的 諸 事 件 之 間 於 現象 學 意 義 上 不 可 區 分 , 因 為 在 一 大 類 中 還 可 進 一 步 細 分 : 有 的 “ 想 ”是 異 熟 (vipāka) 的 , 有 些 則 不 是 ; 而 且 即 使 同 屬 “ 異 熟 想 ”, 仍 有欲 界 繫 、 色 界 繫 、 無 色 界 繫 甚 至 出 世 間 之 分 ; 同 為 欲 界 繫 異 熟 想 ,44 Visuddhimagga, XIV, 130. ( 漢 譯 見 葉 均 譯 《 清 淨 道 論 》, 中 國 佛 教 協 會1985, 第 427 頁 —— 譯 者 。) 對 屬 行 蘊 之 諸 法 , 覺 音 亦 有 同 樣 說 法 , 見Visuddhimagga, XIV, 132。 佛 授 (Buddhadatta) 指 出 , 於 不 善 心 中 , 尋(vitakka)、 精 進 (viriya) 和 定 (samādhi) 分 別 稱 為 “ 邪 思 維(micchā-sakappa)”、“ 邪 精 進 (micchā-vāyāma)” 和 “ 邪 定(micchā-samādhi)”(Abhidhammatthavibhāvinītīkā, 24)。45最 能 說 明 同 一 類 心 識 的 不 同 實 例 間 區 別 的 一 個 例 子 就 是 夢 中 之 心 。 同 一 類善 或 不 善 心 , 可 發 生 于 清 醒 時 , 亦 可 發 生 於 夢 中 。 不 過 儘 管 夢 中 心 同 樣 也構 成 善 惡 業 , 其 善 惡 業 非 常 微 弱 , 因 而 可 不 必 擔 心 夢 中 犯 “ 波 羅 夷(pārājika)” 戒 。 見 Vibhagahakathā, 408。還 有 善 異 熟 與 不 善 異 熟 之 分 ; 如 此 可 以 一 直 細 分 下 去 。 此 中 要 點 在於 , 這 些 性 質 都 是 內 在 於 法 的 實 際 實 例 之 中 , 這 些 性 質 連 同 時 、 空之 不 同 , 可 以 把 法 之 不 同 實 例 區 別 開 來 。此 一 原 理 於 上 座 部 阿 毗 達 磨 極 為 基 本 。 若 無 此 一 原 則 , 無 法 想象 如 何 可 能 區 分 八 十 九 心 , 因 為 這 些 心 之 間 並 非 完 全 按 哪 些 心 所 是否 存 在 來 區 分 。 還 有 一 點 非 常 重 要 , 即 這 八 十 九 心 的 分 類 也 不 是 究竟 、 絕 對 的 。 阿 毗 達 磨 文 獻 中 還 普 遍 地 把 出 世 間 心 再 細 分 為 四 十 類 ,使 心 之 分 類 總 數 達 到 121 種 。 但 此 89 或 121 心 之 分 類 只 是 文 獻 中 為說 明 問 題 這 一 實 用 目 的 而 建 立 的 基 本 綱 要 體 系 。《 法 聚 論(Dhammasagai)》 中 似 還 有 意 引 入 更 多 的 變 數 從 而 使 分 類 更 為複 雜 , 其 用 意 或 許 就 是 防 止 對 事 物 形 成 過 於 固 執 不 變 的 偏 見 。 正 由於 此 , 佛 授 於 其 《 入 阿 毗 達 磨 論 (Abhidhammāvatāra)》( 此 論 較 後來 的 入 門 綱 要 書 《 攝 阿 毗 達 磨 義 論 (Abhidhammatthasagaha)》 更接 近 《 法 聚 論 》 的 體 系 ) 中 寫 道 : 雖 然 按 簡 要 說 法 欲 界 繫 有 八 種 善心 [28], 但 如 果 再 考 慮 到 其 他 變 數 , 則 有 17280 種 。 46 此 一 說 法 對 於我 們 理 解 有 分 心 的 性 質 有 何 幫 助 呢 ? 如 果 有 17280 種 善 心 , 那 自 然與 善 心 相 對 應 的 八 種 善 異 熟 心 也 可 分 成 17280 種 , 從 而 可 成 為 欲 界人 、 天 之 有 分 心 的 心 種 類 也 就 更 多 。 筆 者 以 為 , 阿 毗 達 磨 文 獻 對 其分 類 模 式 作 如 是 解 : 某 一 時 刻 發 生 的 心 之 實 例 ( 即 心 與 心 所 的 組 合 )可 按 某 些 變 數 之 不 同 而 歸 屬 於 89 大 類 中 某 一 類 ; 如 果 考 慮 更 多 的 變46 Abhidhammāvatāra, 4, v. 27: sattarasa-sahassāni dve satāni asīti ca |kāmāvacara-puññāni bhavantī ti viniddise ||.( 于 區 別 說 時 , 說 欲 界 善 心 有17280 種 。—— 譯 者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9798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數 , 類 別 的 數 目 就 會 更 多 , 分 類 的 體 系 也 就 會 更 複 雜 精 細 。 且 於 諸變 數 中 , 並 非 所 有 的 都 是 非 黑 即 白 的 對 立 區 別 , 有 許 多 涉 及 到 程 度上 的 差 別 ; 如 果 所 有 微 細 的 變 數 都 考 慮 到 , 那 心 之 分 類 的 數 量 可 以是 無 窮 多 ; 事 實 上 , 任 一 實 際 發 生 的 、 由 心 與 心 所 的 組 合 所 構 成 的心 都 是 獨 一 無 二 的 : 儘 管 此 心 可 在 許 多 方 面 與 其 他 心 相 類 似 , 但 它不 可 能 與 其 他 心 完 全 相 同 。 筆 者 以 為 , 阿 毗 達 磨 之 分 類 體 系 與 其 他學 科 之 分 類 體 系 的 原 理 大 體 是 一 致 的 。 現 代 生 物 學 把 生 物 按 門 、 綱 、屬 、 種 等 分 類 , 但 絕 非 是 說 某 一 物 種 中 的 一 個 體 , 除 時 、 空 以 外 ,與 同 一 物 種 中 其 它 個 體 都 無 法 區 分 。 由 此 , 筆 者 的 結 論 是 , 依 阿 毗達 磨 之 思 想 理 解 , 任 一 有 情 之 有 分 心 都 是 獨 一 無 二 的 : 它 是 由 許 多因 緣 組 合 而 產 生 的 結 果 , 而 這 些 因 緣 之 組 合 是 獨 一 無 二 、 不 可 能 複製 的 。 不 過 , 每 一 實 際 發 生 的 心 的 實 例 都 是 獨 一 無 二 的 這 一 原 則 ,並 不 完 全 適 用 於 有 分 心 , 因 為 對 一 有 情 來 說 , 有 分 心 是 終 其 一 生 不變 的 ; 它 不 斷 自 我 複 製 , 產 生 出 與 自 身 一 模 一 樣 的 有 分 心 。 由 此 ,筆 者 以 為 , 於 一 有 情 之 一 生 中 所 發 生 的 無 數 時 刻 的 有 分 心 , 應 該 是在 現 象 學 意 義 上 不 可 區 分 的 —— 此 一 有 情 出 生 時 所 經 歷 的 有 分 心 與死 亡 時 所 經 歷 的 有 分 心 於 現 象 學 意 義 上 不 可 區 分 。有 分 、 行 為 與 阿 賴 耶 識由 前 文 已 知 , 文 獻 中 認 為 有 分 心 是 有 情 前 一 生 最 後 幾 個 主 動 的 心 的直 接 結 果 , 而 這 [29] 最 後 幾 個 心 又 是 整 個 一 生 的 總 結 ; 前 一 生 中 最 為重 要 的 那 一 方 面 濃 縮 於 此 有 分 一 心 之 中 。 與 此 一 見 解 相 應 , 覺 音 於《 清 淨 道 論 》 中 討 論 緣 起 時 , 以 有 分 心 來 說 明 如 何 從 第 二 支 “ 行 ”( 以 無 明 為 緣 ) 產 生 出 第 三 支 “ 識 ” 的 過 程 , 此 識 即 是 來 生 的 第 一心 。 47 因 此 有 分 心 是 從 前 生 帶 來 的 基 本 精 神 狀 態 。 而 且 , 有 分 心 還 是一 種 有 特 定 所 緣 對 象 的 複 雜 的 心 , 並 在 有 情 一 生 中 不 斷 重 復 出 現 。阿 毗 達 磨 以 有 分 心 這 一 概 念 來 說 明 有 情 之 本 性 以 及 有 情 一 生 之構 成 , 此 一 事 實 表 明 有 分 心 並 非 只 用 來 解 釋 有 情 相 續 之 內 在 聯 繫 ,也 可 以 用 來 說 明 為 何 某 一 有 情 於 一 生 中 始 終 保 持 為 此 有 情 , 而 不 會變 成 另 一 有 情 —— 要 變 成 另 一 有 情 必 須 改 變 有 分 心 。 例 如 , 正 因 為我 有 一 個 本 質 上 屬 人 類 的 有 分 心 , 所 以 我 的 行 為 舉 止 不 會 突 然 變 得像 一 隻 動 物 。 換 句 話 說 , 有 分 心 這 一 概 念 之 建 立 , 至 少 部 分 是 為 了解 釋 我 為 何 是 我 並 一 直 表 現 為 我 。 我 們 所 經 驗 的 有 情 個 體 , 其 行 為模 式 、 性 格 特 徵 以 及 習 慣 性 精 神 狀 態 , 都 有 著 連 貫 一 致 性 。 有 分 心理 論 之 建 立 。 無 疑 其 用 意 是 為 此 提 供 一 種 理 論 基 礎 。上 座 部 阿 毗 達 磨 在 某 些 方 面 只 能 算 是 梗 概 性 的 理 論 —— 它 給 出理 論 的 骨 架 , 卻 沒 有 充 實 的 血 肉 。 這 一 體 系 中 某 些 細 節 上 的 內 在 聯繫 並 不 十 分 明 顯 , 但 這 一 體 系 設 計 之 精 心 與 天 才 巧 妙 提 醒 我 們 , 不應 輕 率 地 把 這 些 看 起 來 奇 怪 的 內 容 當 成 思 維 混 亂 的 結 果 。 為 什 麼 在阿 毗 達 磨 理 論 中 有 分 心 要 發 生 於 所 有 相 鄰 兩 個 識 過 程 之 間 呢 ? 深 度睡 眠 中 有 分 心 存 在 是 很 容 易 理 解 的 : 如 果 沒 有 它 , 就 會 出 現 一 個 無法 填 補 的 空 洞 。 但 通 常 清 醒 經 驗 下 , 並 沒 有 一 個 這 樣 的 空 洞 需 要 有分 心 來 填 補 。 為 什 麼 不 把 諸 心 過 程 直 接 串 聯 起 來 呢 ? 為 什 麼 要 說 於心 過 程 的 間 隔 時 有 情 必 要 返 回 到 這 一 特 定 的 心 理 狀 態 ? 這 一 問 題 雖然 無 法 嚴 密 準 確 地 回 答 , 但 從 本 文 前 面 的 討 論 可 以 看 出 阿 毗 達 磨 文47 Visuddhimagga, XVII, 133-45.刪 除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9910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獻 對 此 之 用 意 : 每 個 心 過 程 結 束 時 , 有 情 都 會 短 暫 地 返 回 到 自 己 特徵 性 的 基 本 心 理 狀 態 , 再 由 此 狀 態 出 發 進 入 另 一 個 主 動 的 心 過 程 。因 而 , 根 據 《 發 趣 論 (Pahāna)》 二 十 四 緣 (paccaya) 說 ,[30]有 情 對 其 周 圍 世 界 做 出 每 一 反 應 時 , 有 分 心 這 一 心 理 狀 態 於 其 中 必定 以 種 種 方 式 發 揮 作 用 。 儘 管 有 分 心 是 “ 異 熟 ”(vipāka) 心 , 也 就是 說 只 能 是 被 動 (passive) 的 , 但 它 必 定 以 二 十 四 緣 中 的 某 種 緣 的方 式 影 響 到 其 它 法 或 法 的 集 合 。 因 此 也 可 以 把 有 分 心 理 解 為 心 理 之更 深 層 次 , 它 對 我 們 清 醒 時 之 思 想 發 揮 影 響 。 因 而 在 阿 毗 達 磨 理 論中 , 一 般 的 清 醒 狀 態 下 的 經 驗 , 可 以 理 解 為 有 情 的 本 性 ( 有 分 心 )與 外 界 種 種 刺 激 的 對 話 。 不 過 , 即 使 運 用 極 其 複 雜 的 《 發 趣 論 》 理論 , 似 也 不 可 能 回 答 我 們 所 有 的 問 題 。從 前 文 可 知 , 可 以 把 有 分 心 看 成 把 此 世 的 某 些 精 神 影 響 力 帶 到後 世 的 一 種 機 制 。 但 這 一 有 分 心 理 論 , 按 照 文 獻 所 明 白 敘 述 的 , 我們 似 乎 還 無 法 據 而 主 張 : 有 分 心 能 夠 把 所 有 的 性 格 特 徵 、 記 憶 、 習慣 等 等 , 帶 到 來 世 。 例 如 , 一 有 情 以 欲 界 繫 有 三 善 根 之 四 種 異 熟 善心 之 一 而 得 生 人 間 , 此 基 本 上 可 認 為 善 業 之 結 果 。 然 而 , 此 人 若 造業 , 不 可 能 僅 造 善 業 。 也 即 是 說 , 根 據 佛 教 思 想 之 基 本 原 則 , 此 有情 必 從 前 世 帶 來 某 些 不 善 之 潛 在 稟 性 (anusaya 隨 眠 )。 但 此 有 情 轉生 時 之 有 分 卻 是 善 異 熟 心 , 那 這 一 善 異 熟 心 如 何 能 把 前 世 之 不 善 隨眠 帶 到 今 世 呢 ? 這 是 佛 教 思 想 中 一 個 基 本 的 問 題 。 若 心 識 是 由 一 系列 短 暫 的 心 剎 那 所 組 成 , 每 一 剎 那 的 心 都 有 各 自 的 所 緣 , 對 一 凡 夫(puthujjana) 來 說 , 當 他 經 歷 善 心 之 時 , 與 阿 羅 漢 有 何 區 別 ? 換 句話 說 , 不 善 之 隨 眠 煩 惱 如 何 存 留 於 此 有 情 中 ? 回 答 自 然 是 : 它 們 可能 於 任 何 時 刻 重 新 生 起 , 於 此 意 義 上 它 們 存 在 。 亦 即 是 說 , 它 們 以一 種 潛 勢 的 形 式 存 在 。 然 而 , 它 們 在 哪 里 —— 或 者 , 是 如 何 —— 以潛 勢 的 形 式 存 在 ? 佛 教 思 想 於 其 歷 史 上 已 經 明 確 意 識 到 此 一 問 題 。有 部 之 三 世 法 有 說 、 經 部 之 種 子 說 、 瑜 伽 行 派 之 阿 賴 耶 識 說 均 以 各自 之 方 式 對 此 問 題 作 出 解 答 。 問 題 在 於 , 如 何 能 夠 圓 滿 回 答 此 問 題 ,又 要 保 持 佛 教 的 基 本 原 則 —— 遠 離 斷 、 常 二 邊 的 中 道 ?頗 為 奇 怪 的 是 , 於 上 座 部 阿 毗 達 磨 中 , 對 此 問 題 並 未 明 確 解 答 。很 難 想 象 , 那 些 創 立 [31] 此 阿 毗 達 磨 體 系 者 —— 這 一 體 系 經 由 覺 音(Buddhaghosa)、 佛 授 (Buddhadatta)、 護 法 (Dhammapāla) 諸 大德 傳 承 至 今 —— 會 沒 有 意 識 到 這 一 問 題 。 那 些 古 代 的 阿 毗 達 磨 師 會如 何 說 呢 ? 會 不 會 因 為 要 避 免 斷 、 常 二 邊 而 故 意 不 對 此 問 題 作 答 ?上 座 部 有 分 心 的 學 說 無 疑 是 要 解 釋 心 理 上 之 連 續 性 , 這 一 學 說 若 再前 進 一 步 , 或 許 就 可 解 釋 潛 勢 如 何 從 一 世 帶 到 後 世 , 以 及 它 們 不 活動 時 存 續 於 何 處 。 從 此 意 義 上 理 解 有 分 心 , 並 不 必 將 其 比 附 於 二 十世 紀 之 無 意 識 (unconscious) 學 說 。 不 過 , 如 此 就 賦 予 了 有 分 心 某些 相 當 於 瑜 伽 行 派 阿 賴 耶 識 的 功 能 。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 於 約六 十 年 前 、E. R. Sarathchandra 於 約 三 十 年 前 均 指 出 , 有 分 心 與 阿 賴耶 識 確 有 相 似 之 處 。 48 或 許 正 是 此 一 思 路 , 同 樣 再 加 上 現 代 的 “ 無 意48見 前 引 Sarathchandra, 88-96;L. de La Vallée Poussin, Vijñaptimātratāsiddhi:La siddhi de Huian-Tsang, Paris, 1926, I , 178-9, 196. P. Williams 這 樣 總 結 阿賴 耶 識 的 性 質 :“ 藏 識 是 一 不 斷 變 化 的 識 流 , 它 是 有 情 流 轉 存 續 (Sasāricexistence) 的 基 礎 。 據 稱 它 為 現 象 活 動 所 ‘ 熏 ’, 熏 成 的 種 子 于 時 機 成 熟時 可 顯 現 為 善 、 惡 、 無 記 等 現 象 。 藏 識 是 一 種 被 污 染 的 識 ( 或 許 應 稱 之 為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101102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識 ” 理 論 , 影 響 了 當 今 上 座 部 佛 教 學 者 們 對 有 分 心 的 解 釋 。 儘 管 把有 分 心 與 阿 賴 耶 識 相 類 比 頗 有 問 題 , 但 若 設 想 此 二 概 念 或 許 有 共 同來 源 , 或 至 少 都 來 自 針 對 佛 教 思 想 中 精 神 連 續 性 問 題 所 採 用 的 相 同思 維 方 法 , 亦 非 全 無 道 理 。 正 如 Lance Cousins 與 LambertSchmithausen 所 指 出 , 世 親 就 曾 提 到 過 僧 伽 羅 赤 銅 鍱 部(Tāmrapaīya-nikāya) 之 有 分 心 概 念 , 認 為 它 是 阿 賴 耶 識 思 想 的 先驅 。 49 本 文 無 法 全 面 比 較 有 分 心 [32] 與 阿 賴 耶 識 , 但 筆 者 願 嘗 試 於Sarathchandra 及 其 他 學 者 之 論 斷 的 基 礎 上 稍 再 進 一 步 , 簡 要 列 出 二者 交 涉 之 三 個 要 點 。 50 此 中 第 一 、 二 點 , 以 玄 奘 《 成 唯 識 論 》 為 代 表 。與 有 分 心 類 似 , 阿 賴 耶 識 本 質 上 是 先 業 之 果 , 此 業 決 定 了 轉 生之 種 類 ; 換 句 話 說 , 阿 賴 耶 識 之 性 質 決 定 了 將 來 會 有 何 種 經 驗 。 51 同樣 與 有 分 心 相 似 , 據 稱 阿 賴 耶 識 也 是 死 亡 與 轉 生 之 時 的 識 之 狀 態 ;而 且 , 玄 奘 還 認 為 此 時 之 識 與 深 度 無 夢 睡 眠 時 相 似 。 52 最 後 , 有 分 心與 阿 賴 耶 識 這 兩 個 概 念 均 與 “ 本 來 清 淨 心 ” 有 聯 繫 。此 “ 本 來 清 淨 心 ” 的 思 想 , 雖 於 早 期 佛 教 文 獻 中 並 未 詳 細 說明 , 但 似 乎 早 已 被 廣 泛 接 受 。 巴 利 藏 中 對 此 最 有 代 表 性 之 說 明 出 自增 支 部 (Aguttara Nikāya):潛 意 識 subconsciousness), 在 某 種 意 義 上 它 是 屬 於 個 人 的 , 個 體 所 獨 有 ,且 處 於 持 續 之 變 化 之 中 。 它 可 於 一 定 程 度 上 維 持 個 體 身 份 之 同 一 性 , 並 可解 釋 為 何 造 業 受 果 是 同 一 個 體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Foundations, London, Routledge, 1989, 91)。49見 前 引 L. Cousins, 22; L. Schmithausen, Ālayavijñāna: On the Origin and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ācāra Philosophy, Tokyo, 1987,I, 7-8. 相 關 文 獻 為 世 親 《 成 業 論 (Kamasiddhiprakaraa)》,§35( 大 正 藏31,785a—— 譯 者 ), 見 E. Lamotte, ‘Le traité de l’acte de Vasubandu’, MCB,4, 1936, 250, 另 見 世 親 《 緣 起 論 (pratītyasamutpāda-vyākhyā)》( 此 處 將 有分 心 的 理 論 歸 屬 於 化 地 部 Mahīśāsaka, 見 前 引 L. Schmithausen, II, 255-6,n.68)。 較 早 時 期 無 著 的 《 攝 大 乘 論 (Mahāyānasagraha)》 中 並 未 提 到 有分 心 ( 據 此 Schmithausen 懷 疑 有 分 心 思 想 未 曾 影 響 阿 賴 耶 識 理 論 ), 而 是 後來 的 註 釋 者 加 上 去 的 ( 見 É. Lamotte, La somme du grand véhicule, louvain,1938, II, 28, 8*); 玄 奘 在 《 成 唯 識 論 》 中 亦 有 提 及 有 分 心 ( 見 La Vallée Poussin,Vijñaptimātratāsiddhi, I, 178-9)( 成 唯 識 論 卷 三 , 大 正 藏 31,15a—— 譯 者 )。50“ 諸 比 丘 ! 此 心 光 淨 , 但 時 為 外 來 煩 惱 所 染 。 未 學 凡 夫 不 如 實關 於 阿 賴 耶 識 是 否 有 所 緣 境 , 可 參 見 前 引 P. J. Griffiths, 95-6。51 L. de La Vallée Poussin, Vijñnāptimātratāsiddhi, I 97-8: “Il est vipākaphala,le ‘fruit de rétribution’ des actes bons ou mauvais qui projettent une existencedans une certaine sphère d’existence, dans une certaine destinée, par unecertaine matrice.”( 成 唯 識 論 卷 2, 大 正 藏 31, p007c: 此 是 能 引 諸 界 趣 生 善不 善 業 異 熟 果 故 , 說 名 異 熟 。—— 譯 者 )52見 前 引 Poussin:Le Sūtra dit que, à la conception et à la mort, les êtres nesont pas sans pensée (acittaka) ... La pensée de la conception et de la mort nepeut être que le huitième vijñāna ... En ces deux moments, la pensée et le corpssont ‘hébétés’ conime dans le someil sans rêve (asvapnikā nidrā) et dansl’extême stupeur.” ( 成 唯 識 論 卷 3, 大 正 藏 31, 16c:“ 又 契 經 說 : 諸 有 情 類 ,受 生 命 終 必 住 散 心 , 非 無 心 定 。 若 無 此 識 , 生 死 時 心 不 應 有 故 。 謂 生 死 時 ,身 心 惛 昧 , 如 睡 無 夢 、 極 悶 絕 時 , 明 瞭 轉 識 必 不 現 起 。”—— 譯 者 )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103104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知 見 , 故 我 說 未 學 凡 夫 心 未 曾 修 。 諸 比 丘 ! 此 心 光 淨 , 時 盡 解脫 外 來 諸 煩 惱 。 已 學 聖 弟 子 如 實 知 見 , 故 我 說 已 學 聖 弟 子 已 修心 。” 53類 似 此 段 關 於 “ 光 淨 心 ”(prabhāsvara-citta) 的 文 字 流 傳 頗 廣 ,古 時 [33] 許 多 派 別 對 此 都 很 重 視 。 54 後 來 的 一 些 大 乘 派 別 認 為 此 中 所說 “ 本 來 清 淨 心 ” 即 是 如 來 藏 (tathāgatagarbha)。 如 《 楞 伽 經 》 中說 如 來 藏 “ 自 性 光 明 、 清 淨 、 本 來 清 淨53 Aguttara-nikāya, I, 10: pabhassara ida bhikkhave citta tañ ca kho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ha. ta assutavā puthujjanoyathābhūta nappajānāti. tasmā assutavato puthujjanassa citta-bhāvanā natthīti vadāmī ti. pabhassara ida bhikkhave citta tañ ca kho āgantukehiupakkilesehi vippamutta. ta sutavā ariya-sāvako yathābhūta pajānāti.tasmā sutavato ariya-sāvakassa citta-bhāvanā atthī ti vadāmī ti.( 漢 譯 阿 含中 , 未 見 與 此 對 應 之 段 落 。 但 《 舍 利 弗 阿 毗 曇 論 》 中 , 此 段 頗 為 類 似 : 卷27, 大 正 藏 28, 697b:“ 心 性 清 淨 , 為 客 塵 染 , 凡 夫 未 聞 故 , 不 能 如 實 知見 , 亦 無 修 心 。 聖 人 聞 故 , 如 實 知 見 , 亦 有 修 心 。 心 性 清 淨 , 離 客 塵 垢 ,凡 夫 未 聞 故 , 不 能 如 實 知 見 , 亦 無 修 心 。 聖 人 聞 故 , 能 如 實 知 見 , 亦 有 修心 。” 參 見 水 野 弘 元 《 佛 教 教 理 研 究 · 心 性 本 淨 之 意 義 》—— 譯 者 )54尤 其 是 大 眾 部 (Mahāsāghika)、 分 別 說 (Vibhajyavāda) 及 《 舍 利 弗 阿毗 曇 》 所 屬 的 部 派 ; 見 A. Bareau, Les sects bouddhiques du petit véhicule,Saigon, 1955, 67-8, 175, 194; É. Lamotte, L’enseignement de Vimalakīrti,Louvain, 1962, 52-3.(prakti-prabhāsvara-viśuddhādi- viśuddha)”。 55 更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此 經 中 還 說 如 來 藏 即 是 阿 賴 耶 識 , 阿 賴 耶 識 即 是 如 來 藏( tathāgatagarbha-śabda-saśabditam ālaya-vijñāna-saśabditastathāgatagarbha)。 56 瑜 伽 行 派 某 些 支 派 關 於 阿 賴 耶 識 與 所 謂 第 九 識或 無 垢 識 (amala-vijñāna) 之 間 關 係 的 理 論 亦 與 此 有 所 相 關 。 按 瑜伽 行 派 說 法 , 阿 賴 耶 識 於 覺 悟 時 終 結 , 所 餘 唯 有 離 一 切 煩 惱 染 汙 之無 垢 識 。 總 而 言 之 , 此 無 垢 識 即 是 佛 之 心 識 。 至 於 無 垢 識 與 阿 賴 耶識 關 係 究 竟 怎 樣 , 瑜 伽 行 派 諸 論 師 意 見 不 一 , 頗 有 爭 議 。 有 說 其 本質 上 為 與 阿 賴 耶 識 相 異 之 另 一 物 , 有 說 其 本 質 上 與 阿 賴 耶 識 無 異 ,只 不 過 是 離 一 切 染 汙 之 阿 賴 耶 識 異 名 而 已 —— 換 句 話 說 , 無 垢 識 即是 佛 之 阿 賴 耶 識 。 57對 照 上 述 瑜 伽 行 派 的 觀 點 , 上 座 部 註 疏 眾 口 一 詞 稱 《 增 支 部 》光 淨 心 一 段 所 指 即 是 有 分 心 就 頗 值 得 注 意 , 此 或 可 旁 證 有 分 心 與 阿賴 耶 識 二 種 理 論 或 許 有 共 同 的 來 源 。 58 《 滿 足 希 求 (Manorathapūranī增 支 部 註 )》 中 有 一 段 文 字 說 明 為 何 有 “ 有 分 被 染 汙 ” 的 說 法 , 迄 今未 被 學 術 界 所 注 意 , 現 全 文 引 述 如 下 :55 II §28, Nanjio ed., Kyoto, 1923, 77; 參 見 Lamotte, L’enseignement deVimalakīrti, 54. (“ 如 來 藏 自 性 清 淨 ”, 楞 伽 阿 跋 多 羅 寶 經 ( 卷 2), 大 正 藏 16,p489a; 入 楞 伽 經 ( 卷 3) 大 正 藏 16, p529b;“ 如 來 藏 本 性 清 淨 ”, 大 乘 入楞 伽 經 ( 卷 2) 大 正 藏 16, p599b。—— 譯 者 )56 VI §82, Nanjio, ed., 221-3.57 P. Williams, Mahāyāna Buddhism, 92-3.58 Manorathapūraī, I, 60; 參 見 Atthasālinī, 140.


南 傳 阿 毗 達 磨 關 於 有 分 心 與 輪 迴 再 生 的 學 說 105106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七 期 / 二 ΟΟ 六 年 六 月 二 十 五 日“ 所 謂 染 汙 , 即 稱 此 [ 即 有 分 心 ] 名 染 汙 。 所 以 者 何 ? 譬 如 父 母 、阿 闍 梨 、 親 教 師 , 有 德 、 善 行 具 足 , 因 有 無 德 、 惡 行 、 無 能 之子 、 弟 子 、 同 事 , 未 能 懲 戒 、 訓 導 、 勸 告 、 教 授 , 故 受 責 備 、有 惡 名 。 此 亦 可 作 如 是 解 : 有 分 心 即 是 有 德 之 父 母 、 阿 闍 梨 、[34] 親 教 師 ; 如 彼 以 子 等 而 受 惡 名 , 以 速 行 心 有 貪 等 , 其 性 貪 、嗔 、 癡 故 , 有 諸 煩 惱 , 雖 自 性 清 淨 有 分 心 , 卻 稱 染 汙 。” 59此 註 釋 中 明 確 指 出 , 嚴 格 地 說 有 分 心 不 受 染 汙 ; 只 因 它 可 以 某種 方 式 生 起 其 它 不 善 心 , 故 稱 之 為 “ 染 汙 ”。 在 某 種 意 義 上 , 有 分心 可 於 速 行 心 時 刻 生 出 不 善 心 —— 從 這 一 點 來 看 它 確 與 阿 賴 耶 識 有所 關 聯 。 在 《 殊 勝 義 (Atthasālinī)》 中 也 強 調 了 此 一 論 點 : 在 解 釋有 分 心 “ 白 淨 (paara)” 時 , 作 如 是 說 :“ 如 流 水 出 恒 河 , 則與 恒 河 似 ; 出 哥 達 瓦 裏 河 , 則 與 哥 達 瓦 裏 河 似 。 此 亦 如 是 , 雖 不 善59 Manorathapūraī, I, 60: upakilitthan [ 原 文 如 此 ] ti. upakkiliha nāmā ti.katha. yathā hi sīlavanto vā ācāra-sampannā mātā-pitaro vā ācariyupajjhāyāvā dussīlāna durācārāna avatta-sampannāna puttānañ ceva antevāsikasaddhivihārikānañca vasena attano putte vā antevāsika-saddhivihārike vā natajjenti na sikkhāpenti na ovadanti nānusāsantī ti avaa akitti labhanti.eva sampada ida veditabba. ācāra-sapannā mātā-pitaro viya hiācariyupajjhāyā viya ca bhavaga-citta dahaba. puttādīnam vasenatesa akitti-lābho viya javana-kkhae rajjana-dussana-muyhana-sabhāvānalobha-sahagatādi-cittāna vasena uppannehi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pakati-parisuddha pi bhavaga-citta upakkiliha nāma hotī ti.心 亦 稱 白 淨 , 以 自 有 分 心 流 出 故 。” 60 從 諸 論 師 所 用 這 些 比 喻 —— 主動 之 心 識 好 像 有 分 心 之 子 或 學 生 , 又 像 從 有 分 心 流 出 的 支 流 —— 至少 可 以 看 出 , 這 些 論 師 認 為 有 分 心 與 主 動 之 心 識 之 間 存 在 某 種 連 續‧‧‧性 , 有 分 心 可 以 對 主 動 的 心 識 發 揮 某 種 影 響 力 。 然 而 , 這 種 影 響 的機 制 如 何 , 並 沒 有 明 確 的 說 明 。 事 實 上 , 阿 毗 達 磨 論 之 註 釋 中 對 此問 題 的 處 理 反 而 會 引 出 更 多 的 問 題 。 例 如 , 惡 道 有 情 之 有 分 心 為 不善 異 熟 , 怎 可 說 它 並 非 真 的 受 染 , 而 只 是 名 義 上 的 染 汙 ? 從 何 意 義上 可 稱 之 為 清 淨 、 白 淨 、 光 明 ?雖 然 上 座 部 阿 毗 達 磨 理 論 之 中 , 有 些 關 于 有 分 心 具 体 如 何 發 揮作 用 的 問 題 仍 未 能 予 以 解 答 , 於 本 文 中 筆 者 希 望 已 經 澄 清 : 有 分 心絕 非 僅 僅 是 一 種 “ 精 神 上 的 空 白 (mental blank)” 或 “ 邏 輯 上 的 中斷 間 隔 (logical stop-gap)”。 有 分 心 代 表 了 有 情 的 一 個 精 神 領 域 ,於 其 中 保 存 了 某 些 此 有 情 獨 特 之 個 性 因 素 ( 不 過 在 阿 毗 達 磨 文 獻 中並 未 使 用 “ 領 域 ” 這 一 空 間 概 念 之 比 喻 )。[34] 並 且 , 此 一 精 神 領 域還 對 有 情 清 醒 時 精 神 狀 態 發 揮 著 某 種 決 定 性 的 作 用 。 雖 然 有 分 心 理論 不 見 得 對 瑜 伽 行 派 之 阿 賴 耶 識 理 論 有 直 接 的 影 響 , 但 毋 庸 置 疑 二者 之 間 確 有 某 種 相 似 性 , 於 佛 教 思 想 史 上 應 可 歸 屬 於 同 一 類 概 念 群組 中 。60 Atthasālinī, 140: tato nikkhantattā pana akusalam pi gagāya nikkhantāgagā viya godhāvarito nikkhthantā godhāvarī viya ca paara tvevavutta.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