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2015 Views

《尼柯耶》 - 法雨道場

《尼柯耶》 - 法雨道場

《尼柯耶》 - 法雨道場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目 次巴 利 學 習 系 列 Ⅱ.《 尼 柯 耶 》 選 讀一 、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 轉 法 輪 經 》二 、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 無 我 相 經 》三 、M.2 Sabbāsavasuttaṁ《 一 切 漏 經 》四 、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大 苦 蘊 經 》─ 漢 巴 對 讀 分 析 、 文 法 分 析 、 法 義 加 油 站 ─整 理 者 : 釋 性 恩 (Dhammajīvī)NOT FOR SALE ─【 非 賣 品 】


前言巴 利 文 法 的 學 習 目 的 與 喜 悅 是 要 進 一 步 去 閱 讀 巴 利 原 典 。「 巴 利 學 習 系 列 」 第 一 集 著 重文 法 的 基 本 概 念 做 入 門 的 學 習 與 練 習 和 簡 明 實 用 巴 利 文 法 的 匯 集 ; 第 二 集 《 尼 柯 耶 》 選 讀則 是 以 此 為 工 具 進 一 步 地 來 閱 讀 巴 利 原 典 , 其 中 除 了 作 巴 利 文 法 分 析 之 外 , 也 作 文 章 的 分析 和 法 義 探 討 。 希 望 透 過 這 樣 的 學 習 系 列 , 用 思 考 理 解 記 憶 的 步 驟 來 強 化 與 提 升 我 們的 學 習 , 有 系 統 而 又 輕 鬆 地 學 習 巴 利 文 , 並 且 能 打 開 自 己 的 聽 覺 往 佛 陀 的 法 義 與 柔 軟 音 聲 。在 這 《 尼 柯 耶 》 選 讀 四 部 經 中 , 每 部 經 包 含 四 個 步 驟 :( 一 ) 概 要 架 構 、 經 要 、 科 判 :把 整 部 經 的 文 章 組 織 架 構 、 經 典 主 要 法 義 或 詳 細 科 判 等 一 目 了 然 地 整 理 出 來 , 讓人 更 容 易 掌 握 整 部 經 的 架 構 、 因 果 邏 輯 與 法 義 重 點 。( 二 ) 漢 、 巴 對 讀 分 析 :以 的 漢 、 巴 二 版 相 同 經 典 對 讀 , 作 文 章 分 析 、 逐 句 或 每 段 做 詳 細 對 照 與 分 析 科 判 ,並 加 註 腳 。 期 望 透 過 這 樣 訓 練 活 化 自 己 的 學 習 與 閱 讀 文 章 能 力 , 強 化 自 己 的 分 析 與思 考 細 膩 , 合 理 與 正 確 地 掌 握 佛 陀 的 法 義 。( 三 ) 文 法 分 析 :著 重 文 法 文 分 析 。 把 每 句 中 字 字 的 中 文 意 思 、 字 源 和 格 變 化 等 作 解 析 , 或 每 句 中前 後 因 果 邏 輯 一 塊 塊 地 分 析 開 來 。作 習 題 是 一 回 事 , 經 典 中 的 文 法 構 造 是 一 回 事 , 如 何 才 能 既 紮 實 又 輕 鬆 上 路 呢 ?事 實 上 , 只 要 任 何 事 情 不 怕 從 零 開 始 , 又 有 興 趣 認 識 佛 陀 的 柔 軟 音 聲 與 法 義 , 對 巴利 字 的 語 尾 變 化 熟 悉 , 合 理 解 析 文 法 理 論 , 要 輕 鬆 地 走 上 閱 讀 巴 利 原 典 之 路 並 不 是不 可 能 實 現 的 夢 。( 四 ) 法 義 加 油 站 :整 部 經 的 圖 解 化 或 針 對 第 一 部 分 註 腳 適 當 地 結 合 論 而 給 予 更 豐 富 與 合 乎 邏 輯 思考 的 法 義 解 釋 , 讓 人 會 因 此 加 油 而 跑 力 十 足 , 更 好 樂 去 一 窺 堂 奧 。在 法 義 內 容 上 , 這 四 部 經 典 因 為 都 與 五 取 蘊 相 關 而 做 這 樣 選 讀 :( 一 )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S.= Saṁyuttanikāya,《 相 應 部 》;56: 表 示 此 部 中 第 56 相 應 ─《 諦 相 應 》;11: 這相 應 中 的 第 11 經 ─《 轉 法 輪 經 》。S. 56:11 也 就 是 表 示 《 相 應 部 ˙56 諦 相 應 ˙11 轉 法輪 經 》。 這 是 世 尊 開 悟 後 第 一 次 對 五 比 丘 所 宣 說 的 經 典 , 也 是 世 尊 教 導 弟 子 如 何 證得 初 果 的 法 門 。此 經 的 核 心 論 點 是 「 四 聖 諦 的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 這 與 證 初 果 又 有 何 關 聯 ? 其 關 鍵在 於 產 生 我 見 的 五 取 蘊 , 而 五 取 蘊 則 為 四 聖 諦 中 的 苦 諦 。《 相 應 部 》 中 所 敘 述 內 容是 針 對 特 殊 對 象 而 做 概 要 性 說 的 , 若 沒 有 論 的 詳 細 分 析 與 活 化 思 考 , 它 給 人 的 理 解是 平 面 的 。 因 此 , 在 這 部 經 的 法 義 部 分 將 結 合 論 而 精 闢 其 中 的 邏 輯 思 考 與 因 果 。I


( 二 )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 相 應 部 ˙22 蘊 相 應 ˙59 無 我 相 經 》。這 是 世 尊 開 悟 後 所 宣 說 的 第 二 部 經 典 , 也 是 世 尊 教 導 弟 子 如 何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的 法門 。在 這 部 經 中 , 世 尊 首 先 以 二 個 層 次 確 定 「 五 蘊 無 我 」, 次 以 五 套 十 一 個 角 度 的 五 蘊初 結 「 五 蘊 無 我 」, 最 後 再 詮 釋 修 行 的 道 次 第 乃 至 自 作 證 。 由 此 經 中 顯 見 , 即 使 想證 初 果 者 都 必 須 觀 照 五 蘊 ( 苦 諦 ) 與 緣 起 ( 集 諦 )。( 三 )M.2 Sabbāsavasuttaṁ:M.= Majjhimanikāya,《 中 部 》;2 即 是 其 中 的 第 2 經 為 《 一 切 漏 經 》。 佛 陀 教 導弟 子 斷 漏 的 七 種 方 法 。 其 中 「 見 」 部 分 為 首 要 , 斷 「 我 見 」 就 是 證 初 果 的 多 聞 聖 弟子 , 執 「 邪 見 」 者 即 是 有 三 世 十 六 種 疑 的 無 聞 凡 夫 。 其 中 區 別 關 鍵 在 於 如 理 作 意 或不 如 理 作 意 、 所 應 作 意 的 法 或 所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在 這 七 種 斷 漏 方 法 中 , 讓 人 去 省 思 斷 漏 是 身 體 的 避 或 心 的 防 護 ? 有 時 候 ,「 避 」 不是 不 好 , 而 是 看 清 楚 之 後 而 有 這 樣 選 擇 , 這 樣 的 「 避 」 也 是 一 種 解 決 煩 惱 方 法 。( 四 )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中 部 ˙13 大 苦 蘊 經 》。在 這 部 經 中 探 討 欲 色 受 三 個 主 題 的 味 患 離 , 在 色 上 的 觀 點 與 《 相 應 部 》 或 《 雜 阿含 經 》 從 勝 義 諦 角 度 詮 述 的 角 度 不 同 , 這 部 經 是 從 觀 身 不 淨 的 角 度 來 講 對 色 的 過 患 。在 漢 巴 對 讀 方 面 , 以 元 亨 寺 出 版 的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為 對 讀 本 , 主 要 是 我 們 所 處的 環 境 是 華 文 區 , 而 在 華 文 佛 典 翻 譯 上 或 許 有 些 瑕 疵 , 以 訛 傳 訛 而 讓 人 望 之 卻 步 , 也 因 而錯 失 了 分 享 原 典 中 精 髓 的 機 會 。 巴 利 語 也 不 是 認 識 佛 法 精 髓 的 唯 一 , 事 實 上 是 希 望 透 過 漢譯 版 和 巴 利 原 典 的 漢 巴 對 讀 與 分 析 , 合 理 地 理 解 , 用 適 當 客 觀 的 態 度 去 面 對 和 使 用 漢 譯本 , 活 化 自 己 對 佛 陀 法 義 的 思 考 與 理 解 , 而 不 是 造 成 彼 此 的 衝 突 與 批 評 , 畢 竟 語 言 它 還 是世 間 相 。 期 望 我 們 都 能 超 越 它 , 缺 少 了 一 個 密 碼 是 打 不 開 保 險 箱 的 , 同 樣 地 , 要 打 開 聽 覺聆 聽 佛 陀 法 義 與 柔 軟 音 聲 , 依 教 奉 行 而 達 終 極 目 的 地 , 文 字 般 若 還 是 其 中 重 要 樞 紐 之 一 。三 藏 與 三 學 相 輔 相 成 、 平 衡 發 展 才 能 事 半 功 倍 。一 篇 巴 利 原 典 要 兼 顧 文 法 分 析 、 文 章 分 析 和 法 義 探 討 等 三 大 目 的 , 這 是 困 難 的 , 也是 有 別 於 過 去 的 學 習 方 式 與 思 考 邏 輯 。 因 此 對 於 這 些 部 分 , 整 理 者 必 須 表 示 深 切 感 恩 原 始佛 教 學 院 師 長 們 的 多 方 面 教 導 與 提 供 有 價 值 的 建 議 、 資 訊 等 等 , 讓 整 理 者 感 受 了 學 習 巴 利語 的 喜 悅 , 有 機 會 真 正 認 識 與 涉 入 這 巴 利 聖 典 。由 於 整 理 者 學 識 和 經 驗 的 有 限 , 全 書 中 必 有 遺 漏 、 錯 字 或 未 詳 盡 的 地 方 , 敬 請 知 見者 不 吝 給 予 指 導 , 以 期 再 版 中 的 更 正 , 而 使 本 學 習 系 列 更 盡 善 盡 美 。 期 望 它 能 讓 同 好 者 學以 致 用 地 做 漢 巴 對 讀 與 分 析 、 法 義 探 討 。祝 福 平 安 快 樂 !性 恩 (Dhammajīvī 法 命 ) 2004,12,11II


略 符一 、 巴 利 經 典 (P.T.S. 版 ) 略 符A. Aṅgutara-Nikāya《 增 支 部 》M. Majjhima-Nikāya《 中 部 》D. Dīgha-Nikāya《 長 部 》S. Saṁyutta-Nikāya《 相 應 部 》Dp.Dhammapada《 法 句 經 》Vin./ V.Vinayapiṭaka《 律 藏 》Itv.Itivuttaka《 如 是 語 》Ud.Udāna《 自 說 》J. Jātaka《 本 生 經 》二 、 文 法 略 符√root動 詞 詞 根mid.middle中 間 態abl. ablative 從 格 、 奪 格 n. neuter 中 性abs. absolute絕 對 、 獨 立nom. nominative 主 格acc. accusative 受 格 、 對 格 num. numeral數 詞act. active 主 動 opt. optative 願 望 法adj./a. adject形 容 詞pass. passive 被 動adv.adverb副 詞p./ pl. plural 複 數aor. aorist 過 去 式 pr. present現 在 式cau. causative 使 役 式 ppr. peresent 現 在 分 詞cond. conditional條 件 法participleconj.conjunction連 接 詞pp. past participle 過 去 分 詞IV


dat. dative 為 格 、 與 格 pref. prefix接 頭 詞denom. denomination名 動 詞prep.preposition介 係 詞desid.desiderative示 意 動 詞pron.pronoun代 名 詞f. feminine 陰 性 ( 女 性 ) rel.pron. relative pronoun關 係 代 名 詞fut. future 未 來 式 s. / sg. singular 單 數gen. genitive 屬 格 Sk. Sanskrit梵 語ger.gerund連 續 體suf.sufix接 尾 詞grd.gerundive義 務 分 詞vi.intransitive verb不 及 物 動 詞imp imperative 命 令 〔 祈 使 〕 法 vt. transitive verb及 物 動 詞ind. indeclinable 不 變 化 詞 voc. vocative 呼 格inf. infinitive 不 定 詞 1 / 1 p. first person 第 一 人 稱ins. instrumental具 格2 / 2 p. second person 第 二 人 稱intens.intensitive強 意 動 詞3 / 3 p. third person 第 三 人 稱interj.interjection感 嘆 詞>become變 成interr.interrogative疑 問 詞< come from 來 自loc. locative 處 格 、 位 格 / or 或m. masculine 陽 性 ( 男 性 ) & and 和= equal to 等 於文 法 分 析 範 例 :巴 利 : Ehi bhikkhū’ti Bhagavā avoca, svākkhāto dhammo,中 文 : ( 你 ) 來 比 丘 引 號 世 尊 ( 他 ) 說 了 已 被 善 說 法原 形 : eti bhikkhu+iti Bhagavant vacati su+akkhāta dhammaV


《 轉 法 輪 經 》 漢 、 巴 對 讀 分 析一 、 序 分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 轉 法 輪 經 》 概 要 架 構1. 通 緣 → 佛 陀 住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2. 別 緣 → 概 說 佛 陀 生 命 中 三 階 段 □1 佛 陀 自 我 反 省 → 出 家 人 二 極 端 不 能 做□2 釋 二 端 欲 樂 行 → 低 俗 、 粗 俗 人 、 非 神 聖 、 無 益 苦 行 → 苦 、 非 神 聖 、 無 益□3 採 中 道 行已 被 如 來 證 得二 、 正 宗 分 1. 隨 釋 中 道 □1 釋 中 道 總 說 → 八 支 聖 道 產 生 法 眼 寂 靜 標 舉 → 即 正 見 … 正 定 產 生 知 識 通 智□2 結 論 → 這 是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 中 道 可 以 轉 到 正 覺2. 釋 四 聖 諦 □1 苦 聖 諦 → 苦 的 自 性 → 八 苦 → 概 要 說 : 執 取 五 蘊 是 苦 涅 槃□2 苦 集 聖 諦 現 在 流 轉 因 → 貪 愛 → 再 生 、 伴 喜 貪 、 追 求 喜 結 → 貪 愛 有 欲 、 有 、 無 有 三 法□3 苦 滅 聖 諦 → 還 滅 因 → 那 貪 愛 的 滅 無 餘 、 捨 、 丟 出 、 解 脫 、 無 執 取□4 苦 滅 道 聖 諦 → 當 來 不 流 轉 因 總 說 → 八 支 聖 道 標 舉 → 即 正 見 … 正 定3. 三 轉 四 聖 諦 □1 三 轉 苦 聖 諦 這 是 苦 聖 諦 → 示 相 ( 諦 智 ) 這 是 苦 聖 諦 應 知 → 勸 修 ( 作 智 ) 這 是 苦 聖 諦 已 知 → 作 證 ( 已 作 智 )□2 三 轉 苦 集 聖 諦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 示 相 ( 諦 智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應 斷 → 勸 修 ( 作 智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已 斷 → 作 證 ( 已 作 智 )□3 三 轉 苦 滅 聖 諦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 示 相 ( 諦 智 )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應 證 → 勸 修 ( 作 智 )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已 證 → 作 證 ( 已 作 智 )□4 三 轉 苦 滅 道 聖 諦 這 是 苦 滅 道 聖 諦 → 示 相 ( 諦 智 )4. 佛 陀 表 達 心 聲 □1 未 作 證 前 不 敢 宣 說 這 是 苦 滅 道 聖 諦 應 修 → 勸 修 ( 作 智 ) 這 是 苦 滅 道 聖 諦 已 修 → 作 證 ( 已 作 智 )□2 因 已 作 證 而 宣 說 【 已 現 等 覺 無 上 的 三 藐 三 菩 提 】□3 自 作 證 ( 解 脫 知 見 )三 、 流 通 分 1. 結 歎 流 通 → 五 個 為 一 群 比 丘 心 滿 意 足 和 隨 喜 世 尊 所 說 的2. 喬 陳 如 證 得 初 道 心 →【 任 何 集 起 的 法 , 它 都 是 會 滅 的 法 】3. 諸 天 讚 嘆 【 世 尊 之 無 上 法 輪 不 為 任 何 所 逆 轉 】4. 結 論 → 阿 若 喬 陳 如 名 之 由 來 → 佛 陀 讚 嘆 印 可 【 喬 陳 如 真 的 已 了 解 了 aññāsi】經 要 : 這 是 佛 陀 開 悟 後 , 在 鹿 野 苑 第 一 次 對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說 法 。 首 先 自 我 反 省 出 家 人 不可 從 事 欲 樂 行 、 苦 行 這 二 極 端 , 而 採 中 道 修 行 。 接 著 解 釋 四 聖 諦 和 三 轉 四 聖 諦 十 二 行相 。 以 及 表 達 心 聲 。 最 後 , 諸 天 亦 發 出 聲 音 讚 嘆 佛 陀 的 這 初 轉 法 輪 不 被 逆 轉 。 當 在 宣說 時 , 其 中 的 喬 陳 如 證 得 初 道 心 , 佛 陀 讚 嘆 他 是 真 的 「aññāsi」, 從 此 而 名 阿 若 喬 陳 如 。1


[ 一 一 ] 第 一 如 來 所 說4 1 5 ( 一 )相 應 部 經 典 六大 篇第 十 二 諦 相 應第 二 轉 法 輪 品一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 世 尊 住 波 羅 捺 國 仙 人 墮 處6鹿 野 園 。421 7二 於 此 處 , 世 尊 言 五 比 丘8曰 :「 諸 比 丘 ! 出 家 者三 ( 一 ) 於 諸 欲9不 可 親 近 於 二 邊 。 以 何 為 二 邊 耶 ?10以 愛 欲 貪 著 為 事 者 , 乃 下 劣 、 卑 賤 、 凡 夫 之 所 行 、 非 聖 賢 , 乃 無 義 相 應 。( 二 ) 以 自 之 煩 苦 為 事 者11 , 為 苦 , 非 聖 賢 , 乃 無 義 相 應 。 諸 比 丘 ! 如 來 捨 此 二 邊 , 以中 道 現 等 覺 。 此 為 資 於 眼 生 、 智 生 、 寂 靜 、 證 智 、 等 覺 、 涅 槃 。4此 中 譯 本 為 元 亨 寺 版 本 ( 原 為 直 書 ), 原 文 則 為 P.T.S. 版 本 ,S. Ⅴ,p. 為 [Tathāgatena 424 vutta 《 如 來 所 說 》。而 對 讀 之 巴 利 原 典 則 為 「 第 六 結 集 」 之 光 碟 版 , 新 版 中 此 經 則 稱 為 《 轉 法 輪 經 》。5這 個 數 字 是 此 中 譯 版 本 的 註 解 數 目 , 在 每 經 的 最 後 , 如 本 經 的 p.14 最 後 。6某 個 時 候 Ekaṁ samayaṁ, 或 舊 譯 為 「 一 時 」, 是 指 佛 陀 成 道 之 後 兩 個 月 , 在 陽 曆 七 月 的 月 圓 日 ( 雨 季 安 居 前 一天 )。 那 時 佛 陀 從 菩 提 伽 耶 (Bodhigaya) 來 到 仙 人 墮 處 (Isipatane) 的 鹿 野 苑 (migadāye)。為 什 麼 稱 為 「 仙 人 墮 處 」 呢 ? 因 為 我 們 的 菩 薩 成 佛 之 前 , 有 許 多 仙 人 ( 隱 士 ) 住 在 喜 馬 拉 雅 山 , 包 括 許 多 辟 支 佛 在 內 。 他 們 從 居 住 地 方飛 來 , 在 鹿 野 苑 降 落 下 來 , 然 後 進 入 波 羅 奈 城 去 托 缽 。 托 完 缽 之 後 , 又 從 鹿 野 苑 起 飛 , 回 到 喜 馬 拉 雅 山 去 。 那 些 辟 支 佛 在 這 地 方 舉 行 布 薩 與 集 會 ; 過 去 諸 佛 也 都 曾 以 神 通 飛 來 , 在 此 地 降 落 ,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因 此這 地 方 稱 為 「 仙 人 墮 處 」。7此 數 字 表 示 為 PTS. 版 本 此 段 巴 利 原 文 之 頁 數 。8五 比 丘 的 故 事 請 參 見 p.29-32「 法 義 加 油 站 」 二 。9 Saddanītippakaraṇaṁ p.270,51-54 行 裡 做 這 樣 的 解 釋 , 大 意 是 : 比 丘 中 的 「 比 」 字 , 在 巴 利 文 中 有 「 危 險 、 怖畏 」 的 意 思 , 也 就 是 說 在 輪 迴 的 痛 苦 中 , 他 們 害 怕 , 能 看 到 生 死 輪 迴 之 險 怖 者 , 此 稱 為 「 比 丘 」。下 文 之 「 出 家 者 」pabbajitena 則 是 指 努 力 驅 除 煩 惱 的 人 。 他 捨 棄 世 俗 的 生 活 , 履 行 沙 門 的 義 務 , 精 進 地 修 行戒 、 定 、 慧 , 以 期 滅 除 一 切 煩 惱 , 證 悟 永 遠 的 寂 靜 ─ 涅 槃 (nibbāna)。10沉 迷 於 感 官 的 欲 樂 。 當 佛 陀 出 家 之 前 而 還 是 悉 達 多 太 子 (siddhattha) 時 , 享 受 了 許 多 年 的 感 官 欲 樂 :他 住 在 分 別 適 合 於 一 年 ( 冬 、 夏 、 雨 ) 三 季 的 三 座 豪 華 宮 殿 裡 ; 娶 了 耶 輸 陀 羅 (Yasodharā) 公 主 為 妻 , 生 了兒 子 ─ 羅 睺 羅 (Rāhula); 週 遭 的 一 切 人 事 物 都 是 愉 悅 迷 人 的 。 然 而 他 無 法 在 這 樣 放 逸 的 生 活 中 找 到 他 累 世 所追 求 的 真 理 , 這 就 是 為 何 在 他 成 道 之 後 宣 示 說 : 沉 迷 於 感 官 欲 樂 是 低 下 、 粗 俗 、 凡 夫 、 非 神 聖 、 沒 有 利 益 的行 為 。假 如 沉 迷 於 感 官 享 樂 , 他 對 欲 樂 的 執 著 會 日 漸 增 強 而 陷 入 貪 欲 的 漩 渦 之 中 , 無 法 自 拔 , 因 而 無 法 證 悟 涅 槃或 達 到 其 他 禪 修 的 成 果 。11自 我 折 磨 的 苦 行 , 如 逐 漸 延 長 呼 吸 的 時 間 ; 斷 食 ; 只 吃 草 、 苔 蘚 、 塵 土 等 ; 一 天 只 吃 一 顆 豆 、 一 粒 米 、 一 粒 芝 麻 ;長 久 時 間 一 腳 站 立 ; 睡 臥 在 刺 尖 上 等 等 。 古 時 候 的 印 度 人 誤 以 為 煩 惱 的 根 源 來 自 身 體 , 因 此 他 們 想 透 過 折 磨 自 己 的 身體 , 以 期 消 舊 業 、 不 再 造 新 業 而 滅 除 煩 惱 。 佛 陀 修 苦 行 的 其 他 相 關 資 料 參 考 p. 33-34「 法 義 加 油 站 」 三 。2


S.56:11(1.)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轉 法 輪 經 》 之 分 析一 、 序 分1. 通 緣12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bārāṇasiyaṁ viharati Isipatane Migadāye.某 個 時 候 , 世 遵 住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2. 別 緣 → 概 說 佛 陀 生 命 中 三 階 段2.1 佛 陀 自 我 反 省 → 出 家 人 二 極 端 不 能 做Tatra kho Bhagavā pañcavaggiye bhikkhū āmantesi–“Dveme, bhikkhave, antā pabbajitena na sevitabbā.在 那 裡 , 世 尊 告 訴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們 :「 比 丘 們 ! 有 不 應 被 出 家人 實 行 的 這 二 個 極 端 。」2.2 問 二 極 端Katame dve?「 二 個 是 什 麼 呢 ?」2.3 釋2.3.1 極 端 一 → 第 一 階 段 ( 皇 宮 生 活 )2.3.1.1 從 事 欲 樂 行Yo cāyaṁ kāmesu kāmasukhallikānuyogo「 任 何 在 欲 樂 上 從 事 那 種 欲 樂 的 執 著2.3.1.2 欲 樂 行 的 缺 點hīno gammo pothujjanik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是 低 俗 的 、 粗 俗 鄉 下 人 、 世 俗 人 、 非 神 聖 的 、 無 意 義的 ;2.3.2 極 端 二 → 第 二 階 段 ( 六 年 苦 行 )2.3.2.1 從 事 自 我 折 磨yo cāyaṁ attakilamathānuyogo 任 何 從 事 那 種 自 我 折 磨2.3.2.2 自 我 折 磨 的 缺 點dukkh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 是 苦 的 、 非 神 聖 的 、 無 意 義 的 。」2.4 採 中 道 行 → 第 三 階 段 ( 中 道 修 行 )2.4.1 如 來 離 這 二 極 端Ete kho, bhikkhave, ubho ante anupagamma「 比 丘 們 ! 拋 棄 這 二 極 端 之 後 ,2.4.2 證 得 中 道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中 道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13 ,2.4.3 中 道 的 功 能 目 的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是 產 生 ( 法 ) 眼 、 產 生 知 識 ,12133佛 經 在 解 經 方 式 上 大 致 可 分 為 序 分 、 正 宗 分 、 流 通 分 等 三 個 大 綱 , 有 如 現 代 作 文 上 分 為 前 言 、 正 文 和 結 論 等三 部 分 。 在 這 裡 的 學 習 則 保 持 原 有 的 解 經 方 式 , 但 是 再 融 合 現 代 西 方 的 簡 明 科 學 解 析 方 式 。佛 陀 開 悟 時 所 說 的 偈 頌 , 請 參 見 「 法 義 加 油 站 」p.34 四 。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 可 以 轉 到 寂 靜 、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四 諸 比 丘 ! 云 何 乃 能 如 來 於 中 道 現 等 覺 , 資 於 眼 生 、 智 生 、 寂 靜 、 證 智 、 等 覺 、 涅 槃乃 八 支 聖 道 是 。 謂 : 正 見 、 正 思 惟 、 正 語 、 正 業 、 正 命 、 正 精 進 、 正 念 、 正 定14耶 ?15是 。諸 比 丘 ! 此 乃 如 來 所 現 等 覺 之 中 道 , 此 乃 資 於 眼 生 、 智 生 、 寂 靜 、 證 智 、 等 覺 、 涅 槃 。五 諸 比 丘 ! 苦 聖 諦16者 , 即 是 此 , 謂 : 生 苦 、 老 苦 、 病 苦 、 死 苦 、 愁 悲 憂 惱 苦 、 遇 怨 憎者 苦 、 與 所 受 者 別 離 苦 、 所 求 不 得 苦 , 略 說 為 五 取 蘊 苦六 諸 比 丘 ! 苦 集 諦 者 , 即 是 此 , 謂 : 後 有 起 、 喜 貪 俱 行 、 隨 處 歡 喜 之 渴 愛 , 謂 : 欲 愛 、有 愛 、 無 有 愛 是 。17 。二 、 正 宗 分3. 隨 釋 中 道 -3.1 問 - 中 道識 的 中 道 ,八 支 聖 道“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 產 生 ( 法 ) 眼 、 產 生 知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可 以 轉 到 寂 靜 、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呢 ?14151617產 生 ( 法 ) 眼 : 或 徹 見 , 即 透 視 四 聖 諦 的 慧 眼 。 產 生 知 識 : 即 了 悟 四 聖 諦 的 智 慧 。可 以 轉 到 寂 靜 : 即 一 切 煩 惱 滅 盡 無 餘 。 通 智 : 即 了 悟 四 聖 諦 的 智 慧 。正 覺 : 即 了 悟 四 聖 諦 的 聖 道 智 。 涅 槃 : 即 生 死 輪 迴 的 結 束 , 永 遠 的 解 脫 、 究 竟 之 樂 。在 D.22《 大 念 處 經 》 中 解 說 八 聖 道 分 : 正 見 : 了 知 苦 的 智 慧 、 了 知 苦 因 的 智 慧 、 了 知 苦 滅 的 智 慧 、 了 知 導 致 苦 滅 之 道 的 智 慧 。 正 思 惟 : 出 離 思 惟 、 無 瞋 思 惟 、 無 害 思 惟 。( 將 心 投 住 於 四 聖 諦 。 由 於 禪 那 法 也 包 含 於 苦 諦 中 , 因 此 將 心 投入 於 禪 那 目 標 與 禪 那 法 也 是 正 思 惟 。 正 見 與 正 思 惟 經 常 相 伴 存 在 而 生 起 於 同 一 心 識 剎 那 中 。) 正 語 : 不 妄 語 、 不 兩 舌 、 不 惡 口 、 不 綺 語 。 正 業 : 不 殺 生 、 不 偷 盜 、 不 邪 淫 。 正 命 : 捨 離 邪 命 而 以 正 當 的 方 法 謀 生 。(3-5 項 屬 於 戒 行 的 訓 練 ) 正 精 進 : 生 起 意 願 、 勤 奮 、 激 發 精 進 、 策 勵 自 心 、 努 力 避 免 尚 未 生 起 的 邪 惡 不 善 法 生 起 , 努 力 降 伏 已 經 生起 的 邪 惡 不 善 法 ; 努 力 促 使 尚 未 生 起 的 善 法 生 起 , 努 力 使 已 經 生 起 的 善 法 持 續 、 不 衰 退 、 增 長 、 廣 大 、 成就 圓 滿 。 正 念 : 以 熱 誠 、 正 知 、 正 念 安 住 於 觀 身 為 身 、 觀 受 為 受 、 觀 心 為 心 、 觀 法 為 法 , 去 除 對 世 間 的 貪 欲 與 憂 惱 。 正 定 : 1. 遠 離 愛 欲 , 遠 離 不 善 法 , 進 入 並 安 住 於 具 有 尋 、 伺 和 由 遠 離 而 生 之 喜 、 樂 的 初 禪 。2. 平 息 了 尋 、 伺 之 後 , 藉 著 獲 得 內 在 的 清 淨 與 一 心 , 他 進 入 並 安 住 於 沒 有 尋 、 伺 , 但 具 有 由 定 而 生之 喜 、 樂 的 第 二 禪 。3. 捨 離 了 喜 之 後 , 他 保 持 捨 心 , 具 備 正 知 與 正 念 , 這 樣 他 以 ( 名 ) 身 感 受 快 樂 , 正 如 聖 者 們 所 說 的 :『 此 快 樂 是 安 住 於 捨 心 與 正 念 者 所 感 受 的 。』 他 進 入 並 安 住 於 第 三 禪 。4. 由 於 捨 離 了 苦 與 樂 , 和 先 前 滅 除 了 喜 與 憂 , 他 進 入 並 安 住 於 超 越 捨 與 正 念 淨 化 第 四 禪 。關 於 四 聖 諦 的 進 一 步 法 義 , 請 參 考 p.35-41「 法 義 加 油 站 」 五 。八 苦 , 請 參 考 p.41-43「 法 義 加 油 站 」 六 。4


3.2 釋3.2.1 總 結 - 八 支 聖 道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就 是 這 八 支 聖 道 ,3.2.2 標 舉seyyathidaṁ– 也 就 是 -1.sammādiṭṭhi 2. sammāsaṅkappo 3.sammāvācā4.sammākammanto 5.sammā-ājīvo 6.sammāvāyāmo7.sammāsati 8.sammāsamādhi正 見 、 正 思 、 正 語 、 正 命 、 正 業 、 正 精 進 、 正 念 、正 定 。3.3 結 論Ayaṁ kho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比 丘 們 ! 這 是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 產 生 ( 法 ) 眼 、 產 生 知 識 的 那 個 中 道 ,可 以 轉 到 寂 靜 、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4.解 釋 四 聖 諦4.1. 苦 聖 諦 → 苦 的 自 性 - 八 苦“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ṁ ariyasaccaṁ–比 丘 們 ! 這 是 苦 聖 諦 -jātipi dukkhā, jarāpi dukkhā,byādhipi dukkho, 生 是 苦 , 老 是 苦 , 病 是 苦 ,maraṇampi dukkhaṁ,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死 是 苦 , 與 不 喜 歡 的 會 合 ( 怨 憎 會 ) 是 苦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與 喜 歡 的 別 離 是 苦 ,yampicchaṁ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ṁ–不 能 得 到 那 種 想 要 的 這 也 是 苦 ,saṁ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概 要 地 說 : 執 取 五 蘊 是 苦 。4.2.苦 集 聖 諦4.2.1 現 在 的 流 轉 因 → 貪 愛 的 特 色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比 丘 們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yāyaṁ taṇhā ponobbhavikā 那 種 貪 愛 是 再 生nandirāgasahagatā 與 喜 貪 結 合 、tatratatrābhinandinī, 到 處 尋 求 喜 的 ,4.2.2 結 : 貪 愛 有 三 法seyyathidaṁ – 也 就 是 :1.kāmataṇhā, 2.bhavataṇhā, 3.vibhavataṇhā.欲 愛 、 有 愛 、 無 有 愛 。七 諸 比 丘 ! 苦 滅 聖 諦 者 , 即 是 此 , 謂 : 於 此 渴 愛18無 餘 、 離 滅 、 棄 捨 、 定 棄 、 解 脫 而 無 執 著 。185渴 愛 的 進 一 步 了 解 , 請 參 考 p.43-44「 法 義 加 油 站 」 七 。


422 八 諸 比 丘 ! 順 苦 滅 道 聖 諦 者19 , 即 是 此 , 所 謂 八 支 聖 道 是 。 謂 : 正 見 、 正 思 惟 、 正 語 、正 業 、 正 命 、 正 精 進 、 正 念 、 正 定 是20 。九 諸 比 丘 ! 苦 聖 諦 者 , 即 是 此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 眼 生 、 智 生 、 慧 生 、 明 生 、 光 明 生 。諸 比 丘 ! 應 對 此 苦 聖 諦 偏 知 …… 乃 至 …… 已 偏 知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 眼 生 , 智 生 、慧 生 、 明 生 、 光 明 生 。4.3 苦 滅 聖 諦 → 還 滅 因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比 丘 們 !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yo 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cāgo paṭinissaggo mutti anālayo.就 是 那 種 相 同 貪 愛 的 滅 去 無 餘 、 捨 、 丟 出 去 、 解 脫 、 不 執 取 。4.4 苦 滅 道 聖 諦 → 當 來 不 流 轉 因4.4.1 總 結 → 八 支 聖 道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比 丘 們 ! 這 是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就 是 這 八 支 聖 道 ,4.4.2 標 舉seyyathidaṁ– sammādiṭṭhi …pe… sammāsamādhi.也 就 是 : 正 見 … 乃 至 … 正 定 。」5. 四 聖 諦 三 轉 → 三 轉 十 二 行 相5.1 苦 聖 諦 三 轉5.1. 1 諦 智 → 示 相 / 聖 諦 的 知 識 saccañāṇaṁ“‘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n’ti 「‘ 這 是 苦 聖 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1. cakkhuṁ udapādi, 2.ñāṇaṁ udapādi, 3.paññā udapādi,4.vijjā udapādi, 5.āloko udapādi.(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5.1.2. 作 智 → 勸 修 / 應 作 的 知 識 kicc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eyyan’ti‘ 這 苦 聖 諦 是 應 被 完 全 了 知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 乃 至 … 生 起 。1920這 一 段 是 屬 於 苦 聖 諦 之 諦 智 (saccañāṇaṁ)。 在 古 譯 上 為 「 示 相 」。《 相 應 部 》 是 要 明 確 知 道 把 提 升 到 佛 法 最 高 的境 界 , 都 是 針 對 一 些 特 別 弟 子 來 講 , 詮 釋 是 概 要 性 的 , 而 阿 毗 達 摩 則 是 詳 細 分 析 的 。 若 無 「 論 」 的 平 衡 , 來看 「 經 」 可 能 只 是 平 面 的 , 所 以 經 與 論 要 平 衡 , 才 不 會 「 突 槌 」─ 老 用 無 常 來 歪 理 合 理 化 自 己 的 過 失 , 當 作 「 逆增 上 緣 」 來 磨 練 他 人 。 實 質 上 是 「 應 知 道 而 不 知 道 」 的 所 知 障 。苦 聖 諦 之 三 種 智 慧 , 請 參 考 p.44-45「 法 義 加 油 站 」 八 之 ( 一 )。從 五 至 七 段 請 參 考 p.28「 法 義 加 油 站 」 一 之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表 。6


5.1.3 已 作 智 → 作 證 / 已 作 的 知 識 kat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ātan’ti‘ 這 苦 聖 諦 已 經 被 完 全 了 知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1. cakkhuṁ udapādi, 2.ñāṇaṁ udapādi, 3.paññā udapādi,4.vijjā udapādi, 5.āloko udapādi.(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一 O 諸 比 丘 ! 苦 集 聖 諦 者21 , 即 是 此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 眼 生 、 智 生 、 慧 生 、 明 生 、 光明 生 。 諸 比 丘 ! 對 此 苦 集 聖 諦 應 斷 …… 乃 至 …… 已 斷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 眼 生 、智 生 、 慧 生 、 明 生 、 光 明 生 。一 一 諸 比 丘 ! 苦 滅 聖 諦 者22 , 即 是 此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 眼 生 、 智 生 、 慧 生 、 明 生 、光 明 生 。 諸 比 丘 ! 對 此 苦 滅 聖 諦 應 現 證 …… 乃 至 …… 已 現 證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眼 生 、 智 生 、 慧 生 、 明 生 、 光 明 生 。5.2.集 聖 諦 三 轉5.2.1 諦 智 → 示 相 / 聖 諦 的 知 識 saccañāṇaṁ“‘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n’ti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5.2.2. 作 智 → 勸 修 / 應 作 的 知 識 kicc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ātabban’ti‘ 這 苦 集 聖 諦 是 應 被 斷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 乃 至 … 生 起 。5.2.3 已 作 智 → 作 證 / 已 作 的 知 識 kat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īnan’ti‘ 這 苦 集 聖 諦 已 經 被 斷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udapādi.(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5.3. 滅 聖 諦 三 轉5.3.1 諦 智 → 示 相 / 聖 諦 的 知 識 saccañāṇaṁ21227苦 集 聖 諦 之 三 種 智 慧 , 進 一 步 的 法 義 了 解 請 參 考 p.45「 法 義 加 油 站 」 八 之 ( 二 )。苦 滅 聖 諦 之 三 種 智 慧 , 進 一 步 的 法 義 了 解 請 參 考 p.46「 法 義 加 油 站 」 八 之 ( 三 )。


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n’ti‘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udapādi.(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5.3.2. 作 智 → 勸 修 / 應 作 的 知 識 kicc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ātabban’ti‘ 這 苦 滅 聖 諦 是 應 被 證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 乃 至 … 生 起 。5.3.3 已 作 智 → 作 證 / 已 作 的 知 識 kat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atan’ti 這 苦 集 聖 諦 已 經 被 證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 (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一 二 諸 比 丘 ! 順 苦 滅 道 聖 諦 者23 , 即 是 此 , 於 先 前 未 聞 之 法 , 我 眼 生 、 智 生 、 慧 生 、 明生 、 光 明 生 。 諸 比 丘 ! 對 此 順 苦 滅 道 聖 諦 應 修 習 …… 乃 至 …… 已 修 習 , 於 先 前 未聞 之 法 我 眼 生 、 智 生 、 慧 生 、 明 生 、 光 明 生 。一 三 諸 比 丘 ! 我 於 四 聖 諦 以 如 是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之 如 實 智 見 尚 未 達 悉 皆 清 淨 時 , 諸 比 丘 !423 我 於 天 、 魔 、 梵 世 、 沙 門 、 婆 羅 門 、 人 、 天 眾 生 中 , 不 被 稱 之 為 無 上 正 等 覺 之 現等 覺 。一 四 諸 比 丘 ! 然 而 我 於 此 四 聖 諦24 , 如 是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之 如 實 智 見 已 達 悉 皆 清 淨 故 , 諸比 丘 ! 我 於 天 、 魔 、 梵 世 、 沙 門 、 婆 羅 門 、 人 、 天 眾 生 中 , 稱 之 為 無 上 正 等 覺 之 現等 覺 。 又 , 我 智 生 與 見 , 我 心 解 脫 不 動 , 此 為 我 最 後 之 生 , 再 不 受 後 有25 。232425苦 滅 聖 諦 之 三 種 智 慧 , 進 一 步 的 法 義 了 解 請 參 考 p.46-47「 法 義 加 油 站 」 八 之 ( 四 )。本 經 到 這 裡 , 從 字 面 實 在 很 難 領 悟 到 底 為 什 麼 四 聖 諦 會 是 佛 陀 開 悟 的 關 鍵 ? 為 什 麼 阿 若 喬 陳 如 聽 完 此 經 後 會証 得 初 果 ?首 先 要 知 道 證 初 果 的 品 質 就 是 「 斷 三 結 」, 請 參 考 p.48「 法 義 加 油 站 」 九 的 「 十 結 與 聖 人 」。 而 首 要 的是 「 我 見 」─ 與 苦 諦 的 五 蘊 息 息 相 關 。 由 p.48「 法 義 加 油 站 」 十 「 見 」 的 架 構 表 就 可 見 端 倪 了 。 四 聖 諦 與 培育 定 力 , 詳 細 請 參 考 p.49-53「 法 義 加 油 站 」 十 一 。 這 之 間 是 環 環 相 扣 的 , 次 第 而 達 到 。以 這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來 了 知 四 聖 諦 的 智 慧 在 他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之 後 達 到 圓 滿 。 佛 陀 的 阿 羅 漢 道 智 和 一 切 知 智(sabbaññuta-ñāṇa) 同 時 生 起 。 已 經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的 人 達 到 不 可 動 搖 的 解 脫 , 不 會 再 有 投 生 。同 樣 地 , 當 修 行 觀 禪 達 到 了 了 知 四 聖 諦 的 階 段 時 , 也 必 須 以 這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來 了 知 四 聖 諦 。 在 每 一 諦 的三 種 智 慧 當 中 , 諦 智 是 最 重 要 的 , 它 在 證 悟 前 與 證 悟 時 生 起 ; 作 智 和 已 作 智 則 是 在 證 悟 之 後 才 生 起 。8


5.4. 道 聖 諦 三 轉5.4.1 諦 智 → 示 相 / 聖 諦 的 知 識 saccañāṇaṁ“‘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n’ti‘ 這 是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 (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5.4.2. 作 智 → 勸 修 / 應 作 的 知 識 kicc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bhāvetabban’ti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 這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是 應 被 修 ’: 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 乃 至 … 生 起 。5.4.3 已 作 智 → 作 證 / 已 作 的 知 識 katañāṇaṁ‘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bhāvitan’ti‘ 這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已 經 被 修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種 種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法 上 , 我 的 (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6. 佛 陀 表 露 自 己 的 心 聲6.1. 未 作 證 前 不 敢 宣 說“Yāvakīvañca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na suvisuddhaṁ ahosi,neva tāv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 比 丘 們 ! 在 這 四 聖 諦 這 樣 如 實 的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中 , 我 的 知 見 還 沒有 徹 底 清 淨 之 前 , 比 丘 們 ! 我 就 不 曾 與 在 共 天 、 共 魔 、 共 梵 世 界 裡的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 共 天 人 的 人 眾 宣 稱 ‘ 已 經 現 等 覺 無 上 的 三 藐 三 菩提 ’。6.2 因 已 自 作 證 才 敢 宣 說“Yato ca kho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suvisuddhaṁ ahosi, athāhaṁ,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paccaññāsiṁ.比 丘 們 ! 因 為 在 這 四 聖 諦 這 樣 如 實 的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中 , 我 的 知 見 徹 底 清 淨 了 , 比丘 們 ! 然 後 我 與 在 共 天 、 共 魔 、 共 梵 世 界 裡 的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 共 天 人 的 人 眾 宣 稱 ‘ 已 經現 等 覺 無 上 的 三 藐 三 菩 提 ’。6.3 結 論 → 自 作 證 ( 解 脫 知 見 )Ñāṇañca pana me dassanaṁ udapādi–‘Akuppā me vimutti, ayamantimā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ti.‘ 我 的 解 脫 不 動 了 ,這 個 是 最 後 的 生 , 現 在 再 有 不 存 在 了 ’。」9


一 五 世 尊 如 是 說 示 已 , 五 比 丘 歡 喜 、 信 受 於 世 尊 之 所 說 。 又 說 示 此 教 時 , 具 壽 憍 陳 如生 遠 塵 離 垢 之 法 眼26 :「 有 集 法 者 , 悉 皆 有 此 滅 法 。」一 六 世 尊 轉 如 是 法 輪 時 , 地 居 之 諸 天27發 聲 言 曰 :「 世 尊 如 是 於 波 羅 捺 國 仙 人 墮 處 鹿 野 苑 , 轉 無 上 之 法 輪 ,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梵 或 世 間 之 任 何 者 , 皆 不 能 覆 。」一 七 聞 得 地 居 諸 天 之 聲 之 四 大 天 王 諸 天 , 發 聲 言 曰 :「 世 尊 如 是 於 波 羅 捺 國 仙 人 墮 處 鹿 野 苑 , 轉 無 上 之 法 輪 ,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梵 、 或 世 間 之 任 何 者 , 皆 不 能 覆 。」一 八 聞 得 四 大 天 王 諸 天 聲 之 忉 利 諸 天 …… 焰 摩 諸 天 …… 兜 率 諸 天 …… 化 樂 諸 天 …… 他化 自 在 諸 天 …… 梵 身 諸 天 發 聲 言 曰 :424 「 世 尊 如 是 於 波 羅 捺 國 仙 人 墮 處 鹿 野 苑 , 轉 無 上 之 法 輪 ,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梵 、 或 世 間 任 何 者 , 皆 不 能 覆 。」三 、 流 通 分7.1 結 歎 流 通Idamavoca Bhagavā.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Attaman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們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所 說 的 。7.2 喬 陳 如 證 得 初 道 心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ṁ bhaññamāne而 且 當 這 個 解 說 正 在 被 說 的 時 候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virajaṁ vītamalaṁdhammacakkhuṁ udapādi– 遠 塵 離 垢 的 法 眼 生 起 到 尊 者 喬 陳 如 :“Yaṁ kiñci samudayadhammaṁ,‘ 任 何 集 起 的 法 ,sabbaṁ taṁ nirodhadhamman”ti. 它 都 是 會 滅 的 法 ’。7.3 諸 天 讚 嘆7.3.1 地 居 天 發 出 聲 音26 D.2《 沙 門 果 經 》104 段 之 註 解 書 中 解 釋 :(1) 它 「 遠 塵 」, 是 因 為 它 無 貪 欲 塵 等 ;(2) 在 「 離 垢 」, 是 因 為 它 無 貪 欲 垢 等 ;(3) 法 眼 : 由 於 它 是 「 於 諸 法 上 的 眼 」(dhammesu cakkhuṁ), 或 由 於 它 是 「 法 造 眼 」(dhammamayaṁ cakkhuṁ),所 以 它 是 「 法 眼 」。 法 眼 , 請 參 考 p.53「 法 義 加 油 站 」 十 二 。27地 居 諸 天 Bhummā, 即 bhūmaṭṭhakadevatā。 在 《 增 支 部 》Ⅳ,119 中 提 到 地 居 天 始 自 四 大 王 天 , 乃 至 三 十 三天 、 忉 利 天 、 夜 摩 天 、 兜 率 天 、 化 樂 天 、 他 化 自 在 天 、 梵 眾 天 。 這 些 是 屬 於 比 較 低 的 天 。請 參 考 p.54「 法 義 加 油 站 」 十 三 。10


音 -Pavattite ca pana Bhagavatā dhammacakke 當 法 輪 已 被 世 尊 轉 時 ,bhumm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 – 地 居 天 發 出 聲“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 這 個 已 被 世 尊 轉 的 無 上 法 輪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不 能 被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 梵 或 在 世 界 裡 的 任 何 之 一 所 逆 轉 。」7.3.2 四 大 王 天 發 出 聲 音Bhumm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 聽 到 地 居 天 的 聲音 之 後 ,cātumahārājik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 四 大 王 天 發 出 聲 音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 這 個 已 被 世 尊 轉 的 無 上 法 輪 不 能被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 梵 或 在 世 界 裡 的 任 何 之 一 所 逆 轉 。」7.3.3 三 十 三 天 … 梵 眾 天 發 出 聲 音Cātumahārājik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brahmakāyikā devāsaddamanussāvesuṁ–聽 到 四 大 王 天 的 聲 音 之 後 ,tāvatiṁsā devā …pe… 三十 三 天 … 乃 至 …yāmādevā …pe… 夜 魔 天 … 乃 至 …tusitādevā …pe… 兜 率 天 … 乃 至 …nimmānaratī devā …pe… 化 樂天 … 乃 至 …paranimmitavasavattī devā …pe… 他 化 自 在 天 … 乃 至 …brahmakāyikā devā saddamanussāvesuṁ– 梵 眾 天 發 出 聲 音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 這 個 已 被 世 尊 轉 的 無 上 法 輪 不 能被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 梵 或 在 世 界 裡 的 任 何 之 一 所 逆 轉 。」一 九 如 是 於 其 剎 那 , 其 頃 刻 , 其 須 央 之 間 , 乃 至 止 於 梵 世 之 聲 已 達 。 又 , 此 十 千 世界 涌 震 動 , 示 現 於 無 量 廣 大 光 明二 O 時 , 世 尊 稱 讚 而 曰 :「 憍 陳 如 悟 矣 , 憍 陳 如 悟 矣 !」自 此 即 名 具 壽 憍 陳 如 , 稱 為 阿 若 憍 陳 如 。28之 世 間 , 超 越 諸 天 之 天 威 力 。28註 解 書 說 明 此 光 彩 是 「 一 切 知 性 之 智 的 光 彩 」:Obhāsoti sabbaññutaññāṇobhāso.11


註29 1: 《 雜 阿 含 379 經 》( 大 正 2.103c), 大 正 No.109《 佛 說 轉 法 輪 經 》( 大 正 2.503),No.110《 佛說 三 轉 法 輪 經 》( 大 正 2.504),《 律 藏 》〈 大 品 〉Vin. I,10-12,《 四 分 律 》 卷 32( 大 正 22.788),《 五 分 律 》 卷 15( 大 正 22.104) ;《 法 蘊 足 論 》( 大 正 26.479-482) 經 》, M.141.Saccavibhaṅgasuttaṁ 諦 分 別 經 ; 及 其 他 亦 有 梵 本 。7.3.4 聲 音 傳 到 梵 天 界Itiha tena khaṇena (tena layena) tena muhuttena這 樣 在 那 剎 那 間 (、 在 那 片 刻 間 )、 在 那 須 臾 頃 間 ,yāva brahmalokā saddo abbhuggacchi.聲 音 傳 播 遠 至 梵 界 。7.3.5 十 千 世 界 大 震 動 和 光 彩 出 現 世 間Ayañca dasasahassilokadhātu saṅkampi sampakampi sampavedhi, 這 個 十 千 世 界 震 動 、 大 震 動 、 強 烈 震 動 ,appamāṇo ca uḷāro obhāso loke pāturahosi atikkamma devānaṁdevānubhāvanti.和 一 道 無 量 莊 嚴 的 光 彩 超 越 諸 天 的 天 之 威 力 而 出 現 在 世 間 。7.4 結 論 → 名 阿 若 喬 陳 如 的 由 來7.4.1 世 尊 讚 嘆 喬 陳 如Atha kho Bhagavā imaṁ udānaṁ udānesi– 然 後 世 尊 發 出 這 個 讚 嘆 語 -“Aññāsi vata, bho,koṇḍañño,“ 喬 陳 如 真 的 已 經 了 解 了 !aññāsi vata, bho,koṇḍañño”ti! 喬 陳 如 真 的 已 經 了 解 了 !”7.4.2 阿 若 喬 陳 如 從 此 而 得 名Iti hidaṁ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Aññāsikoṇḍañño’ tveva nāmaṁahosīti.就 這 樣 , 具 壽 喬 陳 如 有 ‘ 阿 若 喬 陳 如 ’ 這 個 名 字 。29這 個 註 解 是 此 中 譯 版 本 的 註 解 。12


S.56-112.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 轉 法 輪 經 》 文 法 分 析dhamma+ cakka+pavattana + sutta法 輪 轉 經< pa +√vrt+ ana < √siv(n.s.nom.)1.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bārāṇasiyaṁ viharati isipatane migadāye.一 / 某 個 時 世 尊 在 波 羅 奈 住 仙 人 墮 處 鹿 野 苑Eka samaya bhagavant bārāṇasi viharati isi+patana migadāyabhaga+-vant vi+√hṛ < patati


(m.s.nom.) (m.s.nom.) (m.s.nom.)具 有 、 伴 隨給試 譯 : 任 何 在 諸 欲 樂 上 從 事 那 種 欲 樂 的 執 著 者 是 低 俗 的 、 粗 俗 鄉 下 人 、 世 俗 人 、 非神 聖 的 、 無 意 義 的 ; yo cāyaṁ attakilamathānuyogo dukkho anariyo anatthasaṁhito.任 何 那 種 自 己 折 磨 從 事 苦 非 神 聖 無 意 義 ( 不 具 利 益 )ya ca + ayaṁ atta+kilamatha+anuyoga du + kha an+ariya an+attha+saṁhita惡 、 難 空 間(m.s.nom.)(conj.)(m.s.nom.) (m.s.nom.) (m.s.nom.) (m.s.nom.) (m.s.nom.)試 譯 : 任 何 從 事 那 種 自 我 折 磨 者 是 苦 的 、 非 神 聖 的 、 無 意 義 的 。6. Ete kho, bhikkhave, ubho ante anupagamma majjhimā paṭipadā這 些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二 邊 避 開 / 拋 棄 中 間 道Eta kho bhikkhu ubha anta an+upa+gamma majjhima paṭipadāgacchati √gam paṭi+√pad(m.p.acc.) (adv.) (m.p.voc.) (m.p.acc.) (m.p.acc.) (ger.) (f.s.nom.) (f.s.nom.) tathāgatena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被 如 來 已 被 證 得 產 生 ( 法 ) 眼 產 生 知 識tathā+gata/ āgata abhisambuddhā cakkhu+ karaṇi ñāṇa+ karaṇiabhi+ sambujjhati pp. 眼 產 生 知 識 產 生saṁ+√budh 醒 著(m.s.ins.) (f.s.nom.) (f.s.nom.) (f.s.nom.)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寂 靜 通 智 正 覺 涅 槃 轉 起upasama abiññā sambodha nibhāna saṁvattatiabhi+-jānāti √jñā saṁ+√budh nir+√vā saṁ+√vrt知 道 醒 著 吹 轉(m.s.dat.) (f.s.dat.) (m.s.dat.) (n.s.dat.)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拋 棄 這 二 極 端 之 後 , 中 道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 是 產 生 ( 法 ) 眼 、 產 生 知識 , 可 以 轉 到 寂 靜 、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7. “Katamā ca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什 麼 而 / 又 那 個 比 丘 們 中 間 道 被 如 來(f.s.nom.) (conj.) (f.s.nom.) (m.p.voc.) (f.s.nom.) (f.s.nom.) (m.s.ins.)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upasamāya abhiññāya已 被 證 得 產 生 ( 法 ) 眼 產 生 知 識 寂 靜 通 智(f.s.nom.) (f.s.nom.) (f.s.nom.) (m.s.dat.) (f.s.dat.)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正 覺 涅 槃 轉 起(m.s.dat.) (n.s.dat.) (pr.3,s.)14


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 是 產 生 ( 法 ) 眼 、 產 生 知 識 , 可 以 轉 到 寂 靜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的 那 個 中 道 呢 ?8. Ayamev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seyyathidaṁ–這 就 是 聖 八 支 / 分 道 也 就 是ayaṁ+ eva ariya aṭṭha+ aGga+ika magga seyyathidaṁ(m.s.nom.) (adv.) (m.s.nom.) (m.s.nom.) (m.s.nom.) (adv.) sammādiṭṭhi sammāsaṅkappo sammāvācā sammākammanto正 見 正 思 正 語 正 業sammā+ diṭṭhi sammā+ saṅkappa sammā+ vācā sammā+ kamma+anta(f.s.nom.) (m.s.nom.) (f.s.nom.) (m.s.nom.) sammā-ājīvo sammāvāyāmo sammāsati sammāsamādhi.正 命 正 勤 正 念 正 定sammā+ājiva sammā+vāyāma sammā+ sati sammā+ samādhi< vi+ā+ √yam 抵 達 < sarati < √smr 記 得(m.s.nom.) (m.s.nom.) (f.s.nom.) (m.s.nom.)試 譯 : 就 是 這 八 支 聖 道 , 也 就 是 ─ 正 見 、 正 思 、 正 語 、 正 業 、 正 命 、 正 勤 、 正 念 、正 定 。9. Ayaṁ kho sā, bhikkhave, majjhimā paṭipadā tathāgatena這 ( 語 氣 詞 ) 那 個 比 丘 們 中 間 道 被 如 來(f.s.nom.) (adv..) (f.s.nom.) (m.p.voc.) (f.s.nom.) (f.s.nom.) (m.s.ins.) abhisambuddhā cakkhukaraṇī ñāṇakaraṇī upasamāya abhiññāya已 被 證 得 產 生 ( 法 ) 眼 產 生 知 識 寂 靜 通 智(f.s.nom.) (f.s.nom.) (f.s.nom.) (m.s.dat.) (f.s.dat.)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ṁvattati.正 覺 涅 槃 轉 起(m.s.dat.) (n.s.dat.)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是 已 被 如 來 證 得 , 是 產 生 ( 法 ) 眼 、 產 生 知 識 , 可 以 轉 到 寂 靜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的 那 個 中 道 。10.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這 ( 語 氣 詞 ) 又 / 而 比 丘 們 苦 聖 諦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 ariya + sacca(n.s.nom.) (adv.) (ind.) (m.p.voc.) (n.s.nom.)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是 苦 聖 諦 ─ jātipi dukkhā (hoti), jarāpi dukkhā, byādhipi dukkho,生 也 ( 表 連 貫 性 ) 苦 ( 是 ) 老 也 苦 病 也 苦jāti+ api dukkhā hoti jarā+ api dukkhā byādhi+ api dukkha15


(f.s.nom.) (adv.) (f.s.nom.) (pr.3s.) (f.s.nom.)(adv.) (f.s.nom.)(m.s.nom.) (adv.) (m.s.nom.) maraṇampi dukkhaṁ,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死 也 苦 ( 諸 ) 不 喜 歡 者 會 合 苦maraṇaṁ +api dukkha appiya sampayoga dukkhamaraṇa < a+piya < saṁ 一 起 +pa+ √yuj(n.s.nom.) (adv.) (n.s.nom.) (m.p.ins.) (m.s.nom.) (m.s.nom.)試 譯 : 生 是 苦 , 老 是 苦 , 病 是 苦 , 死 是 苦 , 與 諸 不 喜 歡 者 會 合 是 苦 ,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諸 ) 喜 歡 者 分 離 / 分 開 苦piya vippayoga dukkha(m.p.ins.) (m.s.nom.) (m.s.nom.)關 係 代 名 詞 yaṁ 與 指 示 代 名 詞 taṁ 前 後 呼 應( 原 文 中 此 be 省 略 ) yampicchaṁ na labhati tampi dukkhaṁ (hoti)–那 種 也 想 要 不 得 到 這 也 苦 是yaṁ+ api+ iccha na labhati taṁ+api dukkha hoti< icchati √iṣ(f.s.acc.) (adv.) (f.s.acc.) (adv.) (pr.3,s.) (n.s.nom.)(adv.) (n.s.nom.) (pr.3,s.)試 譯 : 與 諸 喜 歡 者 分 離 是 苦 ; 不 能 得 到 那 種 想 要 的 , 這 也 是 苦 ;( 原 文 中 此 be 省 略 ) saṁkhittena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honti).概 要 地 說 五 執 取 蘊 苦 是saṁ+khitta pañca+ upadāna +khandha dukkha hoti(adv.) (m.p.nom.) (m.p.nom.) (pr.3,p.)試 譯 : 概 要 地 說 , 執 取 五 蘊 是 苦 。11.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這 ( 語 氣 詞 ) 又 / 而 比 丘 們 苦 集 聖 諦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samudaya ariya + sacca(n.s.nom.) (adv.) (ind.) (m.p.voc.) (n.s.nom.)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 yāyaṁ taṇhā ponobbhavikā nandirāgasahagatā tatratatrābhinandinī,那 種 ( 強 調 ) 貪 愛 再 生 喜 貪 具 行 / 結 合 到 處 尋 求 喜yā+aya taṇhā punabbhava+ikā nandi+ rāga+ saha+gatā tatra+tatra+abhinandini(f.s.nom.)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seyyathidaṁ – kāmataṇhā, bhavataṇhā, vibhavataṇhā.16


也 就 是 欲 愛 有 愛 無 有 愛seyyathidaṁ kāma+taṇhā bhava+ taṇhā vi+ bhava+ taṇhā(adv.) (f.s.nom) (f.s.nom) (f.s.nom)試 譯 : 那 種 貪 愛 是 再 生 、 與 喜 貪 結 合 、 到 處 尋 求 喜 的 , 也 就 是 ─ 欲 愛 、 有 愛 、 無 有愛 。12. Idaṁ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這 ( 語 氣 詞 ) 又 / 而 諸 比 丘 苦 滅 聖 諦ida kho pana bhikkhu dukkha+ nirodha ariya + sacca(n.s.nom.) (adv.) (ind.) (m.p.voc.) (n.s.nom.)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 yo tassāyeva taṇ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任 何 那 種 就 是 貪 愛 的 無 餘 離 滅ya tassā + yeva taṇhā a+sesa + virāga + nirohda(m.s.nom.) (f.s.gen.) (ind.) (f.s.gen.) (m.s.nom.) cāgo paṭinissaggo mutti anālayo.捨 丟 出 去 / 遣 離 解 脫 不 執 取cāga paṭinissagga mutti an+ ālaya√tyaj 拋 棄 paṭinissajjati


(n.s.nom.) (n.s.nom.) (n.s.nom.) (ind.) (s.gen.) (m.p.voc.)主 詞 、 動 詞 人 稱 、 數 一 致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 udapādi,在 以 前 未 聽 聞 諸 法 上 ( 法 ) 眼 生 起pubba an+ anusuta dhamma cakkhu uppajjatianu+suṇāti √wru 聽 pp. ud+pajjati √pad 走(n.s.loc.) (m.p.loc.) (m.p.loc.) (n.s.nom.) (aor.3,s.)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知 識 生 起 智 慧 生 起 明 生 起 光 生 起ñāṇa paññā vijjā āloka(n.s.nom.) (aor.3,s.) (f.s.nom.) (aor.3,s.) (f.s.nom.) (aor.3,s.) (m.s.nom.) (ao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是 苦 聖 諦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 法 ) 眼 生 起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15. ‘ṭ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eyyan’ti那 ( 語 氣 詞 ) 又 這 苦 聖 諦 應 被 完 全 了 知 如 此ta kho pana+ida dukkha ariya + saccaṁ pariññeyyaṁ + iti< grd. of pari+jānāti(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me, bhikkhave, pubbe … pe… udapādi.我 的 比 丘 們 在 以 前 乃 至 生 起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苦 聖 諦 是 應 被 完 全 了 知 」: 在 以 前 … 我 的 … 乃 至 … 生 起 。16.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pariññātan’ti那 ( 語 氣 詞 ) 又 這 苦 聖 諦 已 經 被 完 全 了 知 如 此ta kho pana+ida dukkha ariya + saccaṁ pariññātaṁ +iti< pp. of pari+jānāti(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苦 聖 諦 已 經 被 完 全 了 知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17. “‘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n’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 法 ) 眼 生18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18.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ātabban’ti那 ( 語 氣 詞 ) 又 這 苦 集 聖 諦 應 被 斷 如 此ta kho pana+ida dukkha+ samudaya ariya + saccaṁ pahātabbaṁ +iti< grd. of pajahāti(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 me,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苦 集 諦 是 應 被 斷 」: 在 以 前 … 我 的 … 乃 至 … 生 起 。19. ‘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pahīnan’ti那 ( 語 氣 詞 ) 又 這 苦 集 聖 諦 已 被 斷 如 此ta kho pana+ida dukkha+ samudaya ariya + saccaṁ pahīnaṁ +iti< pp. of pajahā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苦 集 聖 諦 已 經 被 斷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 法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20. “‘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n’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 法 ) 眼 生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21. ‘ṭ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ātabban’ti那 ( 語 氣 詞 ) 又 這 苦 滅 聖 諦 應 被 證 如 此ta kho pana+ida dukkha+ nirodha ariya + saccaṁ sacchikātabbaṁ +iti< grd.of sacchikaroti(n.s.nom.) (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苦 滅 聖 諦 是 應 被 證 」: 在 以 前 … 我 的 … 乃 至 … 生 起 。22.‘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sacchikatan’ti已 被 證 如 此< pp. of sacchikaro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已 經 被 證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 法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19


23.“‘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n’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是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 的 ( 法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24.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那 ( 語 氣 詞 ) 又 這 苦 滅 導 向 道 聖 諦(n.s.nom.) (adv.) (n.s.nom.) (f,s.nom.) (f.s.nom.) (n.s.nom.) bhāvetabban’ti me, bhikkhave, pubbe …pe… udapādi.應 被 修 如 此bhāvetabbaṁ + iti< grd. ofbhāveti(n.s.nom.) (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是 應 被 修 」: 在 以 前 … 我 的 … 乃 至 … 生 起 。25.‘Taṁ kho pan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 ariyasaccaṁ bhāvitan’ti已 被 修 如 此< pp, of bhāveti 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apādi, 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試 譯 : 比 丘 們 ! 如 此 「 這 導 向 苦 滅 道 聖 諦 已 經 被 修 」: 在 以 前 未 曾 聽 聞 的 諸 法 上 我的 (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26.“Yāvakīvañca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 之 前 / 只 要 我 的 比 丘 們 這 些 四 聖 諦yāva+kivañ+ca ahaṁ bhikkhu ima catu ariya + sacca(n.s.nom.) (adv.) (ind.) (m.p.voc.) (n.p.loc.) (n.p.loc.) (n.p.loc.)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這 樣 / 如 是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如 實 知 見evaṁ ti+ parivaṭṭa dvādasa+ ākāra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 dassana(adv.) (m.s.acc.) (m.s.acc.) (adv.) (n.s.nom.) na suvisuddhaṁ ahosi,無 、 不 徹 底 清 淨 有 、 是na su+ visuddha hoti(ind) (n.s.nom.) (ao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在 這 四 聖 諦 中 這 樣 如 實 的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中 , 我 的 知 見 還 沒 有 徹 底 清淨 之 前 , neva tāv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20


不 就 直 到 我 比 丘 們 共 天 世 界 共 魔 共 梵na+ eva tāva+ ahaṁ bhikkhu sa+ deva+ka loka sa+ māra+ka sa+brahma+ka(ind.) (adv.) (adv.) (s.nom.) (m.p.voc.) (m.s.loc.) (m.s.loc.) (m.s.loc.) (m.s.loc.)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有 沙 門 婆 羅 門 人 眾 共 天 人sa+samaṇa+ brāhmaṇi pajā sa+deva+manussā(f.s.ins.) (f.s.ins.) (f.s.ins.)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無 上 三 藐 三 菩 提 / 正 覺 已 經 現 等 覺 / 已 證 得 ( 引 號 ) 宣 稱an+ uttara sammā +sambodhi abhisambuddho+ iti paṭijānāti< abhi+sambujjhati pp < paṭi+ √jñā(f.s.acc.) (f.s.acc.) (m.s.nom.) (ind.) (aor.1,s.)試 譯 : 比 丘 們 ! 我 就 不 曾 與 在 共 天 、 共 魔 、 共 梵 世 界 裡 的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 共 天 人的 人 眾 宣 稱 ‘ 已 經 現 等 覺 無 上 的 三 藐 三 菩 提 ’( 證 悟 無 上 圓 滿 正 覺 )。27.“Yato ca kho me, bhikkhave, imesu catūsu ariyasaccesu無 又 ( 語 氣 詞 ) 我 的 比 丘 們 這 些 四 聖 諦yato ca kho(adv.) (conj.) (adv.) (s.gen.) (m.p.voc.) (n.p.loc.) (n.p.loc.) (n.p.loc.) evaṁ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yathābhūtaṁ ñāṇadassanaṁ suvisuddhaṁ ahosi,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為 在 這 四 聖 諦 中 這 樣 如 實 的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中 , 我 的 知 見 是 徹 底清 淨 了 , athāhaṁ,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然 後 我 諸 比 丘atha + ahaṁ bhikkhu(adv.)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ṁ sammāsambodhiṁ abhisambuddho’ti paccaññāsiṁ.試 譯 : 比 丘 們 ! 然 後 我 與 在 共 天 、 共 魔 、 共 梵 世 界 裡 的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 共 天 人 的人 眾 宣 稱 ‘ 已 經 現 等 覺 無 上 的 三 藐 三 菩 提 ’。28.Ñāṇañca pana me dassanaṁ udapādi– ‘akuppā me vimutti ,知 和 又 我 見 生 起 不 動 搖 我 的 解 脫ñāṇaṁ+ ca pana ahaṁ dassana uppajjati a+kuppā ahaṁ vimuttiñāṇaud+pajjati √pad 走(n.s.nom.) (conj.) (adv.) (s.dat.) (n.s.nom.) (aor.3,s.) (f.s.nom.) (s.gen.) (f.s.nom.)21


ayamantimā jāti , natthidāni punabbhavo’”ti.這 個 最 後 生 沒 有 現 在 再 有 ( 引 號 )ayaṁ+ antimā jāti na+ atthi +idāni puna + bhavo+ iti< bhava < √bhū(f.s.nom.) (f.s.nom.) (f.s.nom.) (adv.) (m.s.nom) (ind.)試 譯 : 知 和 見 生 起 在 我 的 心 中 ,( 我 了 知 :)“ 我 的 解 脫 不 動 搖 了 , 這 個 是 最 後 的生 , 現 在 再 有 不 存 在 了 ”。」29.Idamavocabhagavā.這 個 說 了 世 尊idaṁ + avoca bhagavant< vacati < √vac 說(n.s.acc.) (aor.3,s.) (m.s.nom.)試 譯 :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性 、 數 、 格 一 致主 詞 、 動 詞 的 人 稱 、 數 一 致30.Attaman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心 意 滿 足 五 個 為 一 群 比 丘 們 世 尊 所 說 的 歡 喜atta+ mana pañca+vaggiya bhikkhu bhagavant bhāsita abhinanduṁ + iti< bhāsati < √bhā < abhinandati(m.p.nom.) (m.p.nom.) (m.p.nom.) (m.s.gen.) (n.s.acc.) (aor.3,p.) (ind.)試 譯 :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們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所 說 的 。絕 對 處 格 當 時 間 副 詞31.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ṁ bhaññamāne在 這 個 和 又 解 說 正 被 說imasmiṁ+ ca pana veyyākaraṇa bhaññamānappr. of bhaññati< pass. of bhaṇati √bhaṇ 說(n.s.loc.) (conj.) (adv.) (n.s.loc.) (n.s.loc.)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virajaṁ vītamalaṁ dhammacakkhuṁ udapādi–尊 者 喬 陳 如 遠 塵 離 垢 法 眼 生 起Ayasmant koṇḍañña vi+raja vitamala dhamma+ cakkhu uppajjati(m.s.dat.) (m.s.dat.) (n.s.nom.) (n.s.nom.) (n.s.nom.) (aor.3,s.)試 譯 : 而 且 當 這 個 解 說 正 在 被 說 的 時 候 , 遠 塵 離 垢 的 法 眼 生 起 到 尊 者 喬 陳 如 :前 後 互 相 呼 應 “yaṁ kiñci samudayadhammaṁ, sabbaṁ taṁ nirodhadhamman”ti.這 個 任 何 集 起 法 一 切 它 滅 法 ( 引 號 )ya kiṁ+ ci samudaya+ dhamma sabba ta nirodha+ dhammaṁ+ iti22


(n.s.nom.)(n.s.nom.)(ind.)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ind.)試 譯 :“ 任 何 集 起 的 法 , 它 都 是 會 滅 的 法 ”。絕 對 處 格 當 時 間 副 詞32.Pavattite ca pana bhagavatā dhammacakke bhummā devā被 轉 時 和 又 被 世 尊 法 輪 地 居 天pavattita ca pana bhagavant dhamma+ cakka bhumma devapp. of pavatteticaus. of pavattati< pa+ √vrt 轉(n.s.loc.) (conj.) (adv.) (m.s.ins.) (n.s.loc.) (m.p.nom.) (m.p.nom.) saddamanussāvesuṁ –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聲 音 發 出 這 個 被 世 尊 在 波 羅 奈 仙 人 墮 處saddaṁ+anussāvetisadda(m.s.acc.) (aor.3,p.) (n.s.nom.) (m.s.ins.) (f.s.loc.) (n.s.loc.)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鹿 野 苑 無 上 法 輪 被 轉 不 被 逆 轉an+ uttaraa+ paṭivattiya(m.s.loc.) (n.s.nom.) (n.s.nom.) (n.s.nom.) (n.s.nom.)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沙 門 或 婆 羅 門 或 天 或 魔 或 梵 或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deva vā māra vā brahma vāvacati < √vac 說(m.s.ins.) (adv.) (m.s.ins.) (adv.) (m.s.ins.) (adv.) (m.s.ins.) (adv.) (m.s.ins.) (adv.) kenaci vā lokasmin”ti.任 何 之 一 或 在 世 界 裡kena+ ci vā lokasmiṁ + itika loka ( 引 號 )(m.s.ins.) (m.s.loc.) (ind.)試 譯 : 當 法 輪 已 被 世 尊 轉 時 , 地 居 天 發 出 聲 音 :「 在 波 羅 奈 之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這 個 已 被 世 尊 轉 的 無 上 法 輪 不 能 被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 梵 或 在 世 界 裡的 任 何 之 一 所 逆 轉 。」33.Bhumm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 cātumahārājikā devā地 居 天 的 聲 音 聽 到 之 後 四 大 王 天bhumma deva sadda sutvā cātu + mahā + rājika deva< ger. of suṇāti(m.p.gen.) (m.p.gen.) (m.s.acc.) (ger.) (m.p.nom.) (m.p.nom.) saddamanussāvesuṁ–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23


kenaci vā lokasmin”ti.試 譯 : 聽 到 地 居 天 的 聲 音 之 後 , 四 大 王 天 發 出 聲 音 :「 在 波 羅 奈 之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苑 , 這 個 已 被 世 尊 轉 的 無 上 法 輪 不 能 被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 魔 、 梵 或 在 世界 裡 的 任 何 之 一 所 逆 轉 。」34.Cātumahārājikānaṁ devānaṁ saddaṁ sutvā tāvatiṁsā devā …pe…四 大 王 天 的 聲 音 聽 到 之 後 三 十 三 天 乃 至tāvatiṁsa deva pe(m.p.gen.) (m.p.gen.) (m.s.acc.) (ger.) (m.p.nom.) (m.p.nom.) yāmā devā …pe… tusitā devā …pe… nimmānaratī devā …pe…這 個 說 了 世 尊yāma deva pe tusita deva pe nimmānarati deva pe(m.p.nom.) (m.p.nom.) (m.p.nom.) (m.p.nom.) (m.p.nom.) (m.p.nom.) paranimmitavasavattī devā …pe… brahmakāyikā devā他 化 自 在 天 乃 至 梵 眾 天para + nimmita+ vasa+ vattin deva pe brahmakāyika deva(m.p.nom.) (m.p.nom.) (m.p.nom.) (m.p.nom.) saddamanussāvesuṁ– “etaṁ bhagavatā bārāṇasiyaṁ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ṁ dhammacakkaṁ pavattitaṁ appaṭivattiyaṁ samaṇena vā brāhmaṇ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試 譯 : 聽 到 四 大 王 天 的 聲 音 之 後 , 三 十 三 天 … 乃 至 … 夜 魔 天 … 乃 至 … 兜 率 天 … 乃至 … 化 樂 天 … 乃 至 … 他 化 自 在 天 … 乃 至 … 梵 眾 天 發 出 聲 音 :「 在 波 羅 奈 之 仙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 這 個 已 被 世 尊 轉 的 無 上 法 輪 不 能 被 沙 門 、 婆 羅 門 、 天 、魔 、 梵 或 在 世 界 裡 的 任 何 之 一 所 逆 轉 。」具 格 當 時 間 副 詞35. Itiha tena khaṇena (tena layena) tena muhuttena這 樣 那 剎 那 那 片 刻 那 須 臾 頃 間iti + ha ta khaṇa ta laya ta muhutta(ind.) (m.s.ins.) (m.s.ins.) (m.s.ins.) (m.s.ins.) (m.s.ins.) (m.s.ins.)人 稱 、 數 一 致 yāva brahmalokā saddo abbhuggacchi.直 到 梵 界 聲 音 昇 至 / 傳 播yāva brahma+ loka sadda abbhuggacchati24


abhi+ ud + gacchati < √gam(adv..) (m.s.abl.) (m.s.nom.) (aor.3,s.)走 、 去試 譯 : 這 樣 在 那 剎 那 間 (、 在 那 片 刻 間 )、 在 那 須 臾 頃 間 , 聲 音 傳 播 遠 至 梵 界 。36. Ayañca dasasahassilokadhātu saṅkampi sampakampi sampavedhi,這 個 和 十 千 世 界 震 動 大 震 動 強 烈 震 動ayaṁ + ca dasa+ sahassa + loka+ dhātu saṅkaṁpati sampakampati sampavedhatiya saṁ+ √kamp saṁ+pa+√kamp saṁ+pa+√vyath震 動刺 穿(f.s.nom.)(conj.) (f.s.nom.) (aor.3,s.) (aor.3,s.) (aor.3,s.) appamāṇo ca uḷāro obhāso loke pāturahosi atikkamma devānaṁ無 量 和 莊 嚴 光 在 世 間 出 現 超 越 諸 天appamāṇa ca uLāra obhāsa loka pātur + ahosi atikkamati deva< hoti < ati+ kamati超 過 < √kram 行(m.s.nom.) (conj.) (m.s.nom.) (m.s.nom.) (m.s.loc.) (aor.3,s.) (ger.) (m.p.gen.) devānubhāvanti.天 的 威 力 ( 引 號 )deva + ānubhāvaṁ+ iti< ānubhāva(m.s.acc.) (ind.)試 譯 : 這 個 十 千 世 界 震 動 、 大 震 動 、 強 烈 震 動 , 和 一 道 無 量 莊 嚴 的 光 彩 超 越 諸 天的 天 之 威 力 而 出 現 在 世 間 。37. Atha kho bhagavā imaṁ udānaṁ udānesi–然 後 / 那 時 世 尊 這 個 讚 嘆 語 發 出atha kho bhagavant ima udāna udāneti< denom. of udāna(adv.) (adv.) (m.s.nom.) (n.s.acc.) (n.s.acc.) (aor.3,s.)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o,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o”ti!已 經 了 解 了 真 的 尊 者 喬 陳 如 已 經 了 解 了 真 的 尊 者 喬 陳 如aññāsi vata bhavant koṇḍañña aññāsi vata bhavant koṇḍañño + iti(aor.3,s.) (adv.) (m.s.voc.) (m.s.nom.) (aor.3,s.) (adv.) (m.s.voc.) (m.s.nom.) (ind.)試 譯 : 然 後 世 尊 發 出 這 個 讚 嘆 語 :「 喬 陳 如 真 的 已 經 了 解 了 ! 喬 陳 如 真 的 已 經 了 解了 !」38. Iti hidaṁ āyasmato koṇḍaññassa ‘aññāsikoṇḍañño’這 樣 這 個 具 壽 / 尊 者 / 大 德 喬 陳 如 阿 若 喬 陳 如iti hi+ idaṁ āyasmant kaṇḍañña aññāsi+ koṇḍañña25


āyuṣ+ mant壽 具 有 …(ind.) (adv.) (n.s.nom.) (m.s.gen.) (m.s.gen.) (m.s.nom.) tveva nāmaṁ ahosīti.就 這 樣 / 然 而 名 字 有 / 獲 得 / 變 成tu+ eva nāma ahosi + iti< hoti ( 引 號 )(conj.) (adv.) (n.s.nom.) (aor.3,s.) (ind.)試 譯 : 就 這 樣 , 具 壽 喬 陳 如 有 “ 阿 若 喬 陳 如 ” 這 個 名 字 。26


法 義 加 油 站一 、 Tiparivaṭṭaṁ dvādasākāraṁ (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 略 表 -四 聖 諦三 轉Saccañāṇaṁ( 聖 諦 的 知 識 \ 示 相 )Idaṁ dukkhaṁ ariyasaccaṁ( 這 是 苦 聖 諦 =★)1. jāti pi dukkhā ( 生 是 苦 )2 .jarā pi dukkhā ( 老 是 苦 )3 .vyādhi pi dukkhā ( 病 是 苦 )苦 4 .maraṇaṁ pi dukkhaṁ ( 死 是 苦 )( 苦 諦 三 轉 ) 5 .appiyehi sampayogo dukkho ( 怨 憎 會 苦 )6 .piyehi vippayogo dukkho ( 愛 別 離 苦 )7. yaṁ picchaṁ na labhatitaṁ pi dukkhaṁ ( 得 不 到 所 想 要 的 也 是 苦 )8. pañcupādānakkhandhā dukkhā( 略 說 : 五 取 蘊 是 苦 )集( 集 諦 三 轉 )taṇhāIdaṁ dukkhasamudayaṁ ariyasaccaṁ( 這 是 苦 集 聖 諦 =▲)三 種 貪 愛 :kāmataṇhābhavataṇhāvibhavataṇhāponobbhavikānandī rāgasahagatātatra tatrābhinandinī貪 愛 : 欲 愛 、 有 愛 、 無 有 愛 等 是 再 生 、 與 喜 貪 結 伴 、到 處 尋 求 喜 的 。Kiccañāṇaṁ( 應 作 的 知 識 \ 勸 修 )★ pariññeyyaṁ★ 應 完 全 知▲ pahātabbaṁ▲ 應 斷Katañāṇaṁ( 已 作 的 知 識 \ 作 證 )★ pariññātaṁ★ 已 完 全 知▲ pahīnaṁ▲ 已 斷滅( 滅 諦 三 轉 )道( 道 諦 三 轉 )Idaṁ dukkhanirodhaṁ ariyasaccaṁ( 這 是 苦 滅 聖 諦 =☆)Yo āsesavirāganirodhotassā 滅 去 無 有 餘yeva cāgo 捨taṇhāy paṭinissaggo 丟 出 去a mutti 解 脫 anālayo 不 執 取就 是 那 種 貪 愛 的 -☆ sacchikātabbaṁ☆ 應 證Id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ariyasaccaṁ( 這 是 導 向 苦 滅 之 道 聖 諦 =●) ● bhāvetabbaṁ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 八 支 聖 道● 應 修☆ sacchikataṁ☆ 已 證● bhāvitaṁ● 已 修me, bhikkhave, pubbe ananussutesu dhammesu cakkhuṁ udapādi, ñāṇaṁ udpādi,paññā udapādi, vijjā udapādi, āloko udapādi.比 丘 們 ! 在 以 前 還 沒 有 聽 過 的 諸 法 上 , 我 的 ( 法 ) 眼 生 起 、 知 識 生 起 、智 慧 生 起 、 明 生 起 、 光 生 起 。27


二 、 五 比 丘 (Pañcavaggiya) 的 故 事 30 :( 一 ) 阿 若 憍 陳 如 (Aññāsi Koṇḍañña/ Aññāta Koṇḍañña/ Aññā- Koṇḍañña) 31 :[1] 他 出 生 在 迦 毗 羅 衛 城 附 近 的 頭 那 瓦 吐 (Doṇavatthu), 為 一 位 非 常 富 有 的 婆 羅 門 之 子 。他 比 喬 達 摩 佛 更 早 出 生 。 人 們 以 他 的 族 姓 「 憍 陳 如 」 來 稱 呼 他 。 精 通 3 吠 陀 , 尤 其 看相 學 。 他 就 是 被 邀 請 為 剛 出 生 的 悉 達 多 太 子 看 相 的 8 位 婆 羅 門 之 1。 雖 在 吠 陀 典 研 究方 面 還 只 是 年 輕 新 學 , 但 他 是 唯 一 肯 定 地 宣 稱 太 子 將 成 佛 的 婆 羅 門 。 看 相 之 後 , 他 就與 其 他 4 位 同 伴 出 家 , 為 的 是 要 等 待 太 子 出 家 、 成 道 , 以 便 親 近 學 法 、 證 悟 。 他 們 被稱 為 「 五 比 丘 」(Pañcavaggiye Bhikkhū)。[2] 菩 薩 悉 達 多 太 子 出 家 後 不 久 , 就 在 優 樓 頻 羅32 (Uruvela) 修 行 各 種 苦 行 , 長 達 6 年 , 那時 5 比 丘 伴 隨 著 他 。 有 天 太 子 昏 倒 在 地 , 一 天 神 就 去 通 知 他 父 親 淨 飯 王 (Suddhodana)說 太 子 已 經 死 了 , 然 而 淨 飯 王 深 信 阿 私 陀 仙 人 的 預 言 , 而 不 相 信 天 神 所 說 消 息 。 太 子 母親 投 生 為 兜 率 天 的 天 子 , 這 時 就 來 鼓 勵 太 子 。 後 來 太 子 了 解 到 極 端 苦 行 是 愚 蠢 行 為 而 決定 放 棄 , 於 是 開 始 正 常 地 取 用 食 物 。 五 比 丘 對 太 子 感 到 失 望 , 離 開 他 而 到 仙 人 墮 處 去 。[3] 佛 證 悟 後 , 前 往 仙 人 墮 處 去 為 五 比 丘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憍 陳 如 聽 完 佛 陀 開 示 此 經 之後 , 與 1 億 8 千 萬 位 梵 天 神 都 證 得 初 果 須 陀 洹 。 由 於 他 是 第 一 位 了 悟 佛 法 ─ 四 聖 諦 ─的 人 , 因 此 佛 稱 讚 他 說 :「 喬 陳 如 已 經 真 的 了 解 了 ! 喬 陳 如 已 經 真 的 了 解 了 !」 從 此他 被 稱 為 「 已 經 了 解 的 憍 陳 如 」(Aññāsi vata bho Koṇḍañña)。 他 是 第 一 位 受 比 丘 戒 者 ,受 戒 的 方 式 是 經 由 佛 陀 說 :「 善 來 , 比 丘 ! 法 已 善 說 , 堅 持 梵 行 以 究 竟 離 苦33 。」30參 見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Ⅱ,p.104 。31參 見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Ⅰ,p.43 -44。32 《 增 支 部 》Ⅱ,20 頁 之 「 優 樓 比 螺 經 」(Uruvelasutta) 中 記 載 , 佛 陀 在 舍 衛 城 祇 陀 林 的 給 孤 獨 園 , 告 訴 諸 比 丘 當他 在 優 樓 比 螺 的 阿 豫 波 羅 尼 拘 律 樹 下 時 , 他 如 何 了 解 在 世 上 沒 有 一 位 值 得 為 他 的 老 師 , 因 此 他 決 定 遵 從 和 持守 法 ( 五 分 法 身 )。 娑 婆 主 梵 天 (sahampatī) 出 現 並 告 訴 佛 陀 那 也 是 過 去 諸 佛 的 傳 承 。出 家 成 為 比 丘 有 三 種 方 式 ( 記 載 於 《 律 藏 ˙ 大 犍 度 》 中 ): 善 來 比 丘 或 善 來 比 丘 們 : 如 五 個 為 群 的 比 丘 。Ehi bhikkhū'ti Bhagavā avoca, svākkhāto dhammo, cara brahmacariyaṁ 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ā'ti. 世 尊說 了 :『 來 , 比 丘 ! 被 善 說 的 是 法 , 為 了 苦 的 滅 盡 而 行 正 梵 行 。』 如 阿 若 喬 陳 如 的 出 家 受 具 戒 因 緣 。Etha bhikkhavo'ti Bhagavā avoca, svākkhāto dhammo, cara brahmacariyaṁ sammā dukkhassa antakiriyāyā'ti. 如其 餘 四 位 比 丘 出 家 因 緣 。( 加 上 耶 舍 證 得 阿 羅 漢 而 出 家 , 及 耶 舍 的 四 在 家 友 和 50 位 在 家 友 先 後 來 也 依 此 出家 證 得 阿 羅 漢 , 從 此 世 間 共 有 61 位 阿 羅 漢 ) 許 循 三 皈 依 受 具 戒 出 家 :「 諸 比 丘 ! 我 許 你 們 各 自 於 當 地 、 當 國 使 之 出 家 , 受 具 足 戒 。 諸 比 丘 ! 出 家 受 具足 戒 者 , 應 這 樣 做 : 始 令 剃 除 鬚 髮 , 著 袈 裟 衣 , 令 上 衣 偏 袒 右 肩 、 令 蹲 踞 、 令 合 掌 、 令 禮 諸 比 丘 足 , 這 樣唱 :『 我 皈 依 佛 … 諸 比 丘 ! 許 以 此 三 皈 依 , 使 之 出 家 授 具 足 戒 』(Anujānāmi bhikkhave imehi tīhisaraṇagamanehi pabbajjaṁ upasampadanti.)。 」 白 四 羯 摩 :Anujānāmi bhikkhave ñatticatutthena kammena upasampādetuṁ.〔2〕 在 V. Ⅲ,p.91 《 第 一 大 犍 度 ˙ 不 得 令 出 家 之 三 十 二 種 人 品 》 中 記 載 有 32 種 人 不 得 使 出 家 : 手 被 割 截 、 足 被割 截 、 手 足 被 割 截 、 耳 被 割 截 、 鼻 被 割 截 、 耳 鼻 被 割 截 、 指 被 割 截 、 大 指 被 割 截 、 腱 被 割 截 、 手 如 蛇 頭 者 、佝 僂 者 、 侏 儒 者 、 長 腫 瘤 者 、 受 烙 印 刑 者 、 受 笞 ㄔ 刑 者 、 被 標 記 罪 狀 者 、 象 皮 病 者 、 惡 疾 者 、 毀 辱 眾 者 、瞎 子 、 瘤 手 、 跛 者 、 半 身 不 遂 者 、 殘 廢 者 、 老 弱 者 、 盲 者 、 啞 者 、 聾 者 、 盲 啞 者 、 盲 聾 者 、 聾 啞 者 、 盲 聾啞 者 。佛 陀 制 定 這 樣 並 非 不 慈 悲 , 反 是 因 為 基 於 慈 悲 心 ─ 令 世 人 「 少 造 罪 」(Avajja)─ 不 知 情 的 世 人 會 譏 嫌 「 連這 樣 缺 陷 的 人 都 可 以 出 家 」, 輕 慢 出 家 人 , 更 因 此 而 障 礙 了 他 接 觸 佛 法 的 因 緣 。〔3〕《 長 部 》2, 頁 26: 茲 有 比 丘 , 滿 足 其 護 身 之 衣 及 其 養 體 之 施 食 , 彼 往 何 處 , 唯 持 衣 缽 而 往 , 猶 如 有 翼 之鳥 , 飛 往 何 處 , 亦 只 持 其 翼 而 飛 … 比 丘 如 是 滿 足 。( 但 現 在 出 家 人 已 經 由 自 由 自 在 飛 翔 的 鳥 變 成 飛 不 起 來28


[4] 5 天 後 她 聽 聞 《 無 我 相 經 》 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連 同 四 無 礙 解 智34 , 後 來 佛 在 祇 園 精 舍 比丘 眾 中 宣 稱 他 是 最 先 見 法 第 一 的 大 弟 子 ; 也 被 宣 稱 為 耆 宿 (Rattaññu 年 長 ) 第 一 的 大 弟子 。[5] 在 僧 團 中 , 他 坐 在 跟 隨 佛 轉 法 輪 的 二 位 上 首 弟 子 後 面 。 他 們 禮 敬 佛 後 , 也 禮 敬 憍 陳 如尊 者 。 這 樣 他 覺 得 留 在 佛 身 邊 對 佛 和 他 人 都 不 方 便 , 他 還 發 現 他 的 外 甥 富 樓 那 彌 多 羅尼 子 (Puṇṇamantāsiputta) 在 佛 教 裡 出 家 後 將 成 為 說 法 第 一 的 大 弟 子 , 於 是 他 去 找 他 , 為他 剃 度 後 要 他 去 親 近 佛 。 他 本 人 則 徵 得 佛 允 許 後 , 前 往 六 牙 森 林 (Chaddanta) 曼 達 奇 尼(Mandākinī) 岸 邊 , 在 那 裡 住 了 12 年 。[6] 菩 薩 悉 達 多 太 子 出 生 時 , 他 已 經 35 歲 ; 當 菩 薩 成 佛 時 , 他 已 經 70 歲 ; 然 後 在 森 林 裡住 了 12 年 , 森 林 裡 的 大 象 輪 流 供 養 食 物 給 他 , 並 且 侍 候 他 。12 年 後 回 來 向 佛 致 上 最後 禮 敬 , 並 辭 行 。 準 備 般 涅 槃 。 那 時 他 已 82 歲 。 告 別 佛 後 回 到 六 牙 森 林 那 裡 般 涅 槃 。據 說 住 喜 馬 拉 雅 山 的 一 切 眾 生 都 為 此 流 淚 。 他 的 火 葬 禮 由 那 伽 答 多 天 神 (DevaNāgadatta) 所 領 隊 的 8000 頭 大 象 隆 重 地 舉 行 , 每 位 天 神 供 養 一 枝 檀 香 木 , 由 阿 那 律 尊 者(Anuruddha) 為 首 的 500 比 丘 也 在 場 。 火 化 後 的 舍 利 被 送 到 竹 林 精 舍 (Veḷuvana), 交 給佛 。 佛 親 手 將 它 安 放 在 從 地 湧 出 的 銀 塔 中 。 大 論 師 覺 音 尊 者 (Buddhagosa) 說 那 座 銀 塔在 他 的 時 代 還 存 在 。[7] 在 勝 蓮 華 佛 (Padumuttara) 時 代 , 他 是 一 位 在 家 居 士 , 見 到 佛 陀 宣 布 一 位 比 丘 為 戒 臘最 高 的 長 老 , 他 發 願 自 己 也 能 在 未 來 佛 的 教 化 期 中 得 到 相 同 榮 銜 。 為 了 達 到 這 心 願 ,他 做 了 許 多 虔 誠 的 善 業 , 其 中 一 項 就 是 建 造 一 座 金 色 的 房 舍 以 供 奉 佛 陀 的 舍 利 ; 並 且在 10 萬 年 當 中 一 有 機 會 就 修 行 止 禪 和 觀 禪 。[8] 在 毗 婆 尸 佛 (Vipassī) 時 代 , 他 也 是 一 位 在 家 居 士 , 名 叫 摩 訶 迦 拉 (Mahākāla 大 黑 )。他 將 農 作 物 收 成 之 後 9 種 最 初 的 成 果 供 養 給 佛 陀 。[9]《 長 老 偈 》 中 有 幾 首 憍 陳 如 尊 者 所 說 的 偈 頌 , 勸 勉 同 修 堅 持 梵 行35 , 因 為 一 切 有 為 法都 是 無 常 、 苦 、 無 我 的 。( 二 ) 跋 提 迦 (Bhaddiya):[1] 跋 提 迦 是 迦 毗 羅 衛 城 一 戶 婆 羅 門 之 子 。 當 菩 薩 出 生 時 , 他 的 父 親 就 是 被 邀 請 為 剛 出 生的 家 鳥 - 因 為 被 養 胖 了 。)34四 無 礙 解 智 者 必 須 具 備 5 項 條 件 : 義 無 礙 解 智 (attha-paṭisambhidā): 對 苦 聖 諦 的 無 礙 解 智 。 法 無 礙 解 智 (dhamma-paṭisambhidā): 對 集 聖 諦 的 無 礙 解 智 。 詞 無 礙 解 智 (nirutti-paṭisambhidā): 對 苦 聖 法 和 集 諦 法 的 言 詞 及 文 法 使 用 上 的 無 礙 解 智 。 辯 無 礙 解 智 (paṭibhāna-paṭisambhidā): 對 上 述 三 種 無 礙 解 智 的 無 礙 解 智 。要 成 就 四 無 礙 解 智 者 必 須 具 備 5 項 條 件 : 證 悟 (adhigama): 證 得 阿 羅 漢 道 或 其 他 任 何 一 種 聖 道 ( 在 成 就 四 無 礙 解 智 那 一 生 證 得 ); 精 通 教 理 (pariyatti): 背 誦 三 藏 經 典 ; 聞 法 (savana): 細 心 、 恭 敬 地 聽 聞 佛 法 ; 質 問 (paripuccha): 研 究 註 解 並 且 理 解 三 藏 中 的 疑 難 處 ; 先 前 的 修 行 (pubbayoga): 曾 在 過 去 佛 的 教 法 中 修 行 止 觀 而 達 到 行 捨 智 的 階 段 。 尤 其 著 重 於 履 行 「 往 返 義 務 」(gata-paccāgata)─ 指 入 村 托 缽 與 返 回 時 都 專 注 於 修 行 止 禪 和 觀 禪 。後 四 項 條 件 是 在 過 去 佛 的 教 化 期 中 培 育 的 。35在 這 裡 , 梵 行 (brahmacariya) 是 指 「 教 梵 行 」(sāsana-brahmacariya) 和 「 道 梵 行 」(magga-brahmacariya)。「 教 梵 行 」 即 是 戒 、 定 、 慧 三 學 。「 道 梵 行 」 即 四 種 聖 道 。 三 學 是 禪 修 者 證 得 各 階 聖 道 的 支 助 因 素 。29


的 悉 達 多 太 子 看 相 的 8 位 婆 羅 門 之 一 。 當 時 他 父 親 已 太 老 了 , 無 法 出 家 等 菩 薩 成 道 。當 阿 私 陀 仙 人 宣 布 悉 答 多 太 子 將 會 成 佛 時 , 跋 提 迦 和 其 他 4 位 婆 羅 門 就 出 家 等 悉 達 多太 子 出 家 。[2] 菩 薩 悉 達 多 太 子 出 家 後 不 久 , 就 在 優 樓 頻 羅 修 行 各 種 苦 行 達 6 年 時 , 他 隨 侍 在 側 。 後 由於 太 子 開 始 正 常 飲 食 而 感 失 望 , 就 與 其 他 4 位 夥 伴 離 開 太 子 , 前 往 仙 人 墮 處 。[3] 佛 證 悟 後 , 前 往 仙 人 墮 處 去 為 五 比 丘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跋 提 迦 在 下 弦 ㄒㄧㄢˊ 月 的 第 一 天 ,也 就 是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的 隔 天 證 悟 須 陀 洹 果 。 聽 聞 《 轉 法 輪 經 》 後 第 五 天 、 聽 聞 《 無我 相 經 》 時 , 與 其 他 四 位 比 丘 同 一 起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三 ) 衛 跋 (Vappa) 36 :[1] 為 5 比 丘 之 一 。 他 父 親 瓦 些 塔 (Vāseṭṭha) 是 迦 毗 羅 衛 城 的 婆 羅 門 。 當 阿 私 陀 仙 人 宣布 悉 答 多 太 子 將 會 成 佛 時 , 衛 跋 其 他 4 位 婆 羅 門 就 出 家 等 悉 達 多 太 子 出 家 。[2] 太 子 6 年 苦 行 時 , 他 也 隨 侍 在 側 。 後 由 於 太 子 開 始 正 常 飲 食 而 感 失 望 , 就 與 其 他 4 位 夥伴 離 開 太 子 , 前 往 仙 人 墮 處 。[3] 佛 成 道 後 為 他 們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開 示 後 的 第 二 天 衛 跋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 第 五 天 與 其他 同 伴 都 在 聽 聞 《 無 我 相 經 》 之 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4] 衛 跋 過 去 世 在 勝 蓮 華 佛 時 代 (Padumuttara) 就 發 願 要 成 為 佛 陀 的 最 初 弟 子 之 一 。 為 了 達成 這 目 標 , 他 積 累 波 羅 蜜 , 如 佈 施 、 持 戒 、 修 止 禪 和 觀 禪 。 他 曾 當 國 王 16 次 , 名 叫 摩 訶敦 度 比 (Mahādundubhi)。( 四 ) 摩 訶 那 摩 (Mahānāma) 37 :[1] 他 也 是 五 比 丘 之 一 。 他 在 聽 聞 《 轉 法 輪 經 》 之 後 第 三 天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 第 五 天 與 其 他同 伴 都 在 聽 聞 《 無 我 相 經 》 之 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2] 有 次 他 來 到 馬 奇 迦 山 達 (Macchikāsaṇḍa), 質 多 居 士38 (Cittagahapati) 看 到 他 托 缽 ,對 他 的 威 儀 舉 止 感 到 歡 喜 , 就 邀 請 他 到 家 裡 , 供 養 他 飲 食 並 聽 他 開 示 。 吉 達 居 士 對 摩訶 摩 那 尊 者 所 開 示 的 法 感 到 非 常 喜 悅 , 於 是 將 自 己 的 一 座 優 雅 林 園 ─ 安 般 達 迦 林(Ambāṭakavana)─ 供 養 給 尊 者 , 讓 他 將 那 林 園 獻 給 僧 團 , 質 多 居 士 並 在 林 園 中 建 造一 座 大 寺 院 。( 五 ) 阿 說 示 (Assaji) 39 :[1] 他 也 是 五 比 丘 中 最 年 輕 的 一 位 。 佛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之 後 , 最 後 一 位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 開示 後 第 四 天 )。[2] 在 他 尚 未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的 期 間 , 佛 陀 必 須 教 導 他 們 如 何 修 行 , 而 其 他 3 位 比 丘 則 出 外托 缽 以 供 6 人 食 用 。[3] 在 聽 聞 《 無 我 相 經 》 之 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後 來 阿 說 示 的 一 番 話 令 舍 利 弗 與 目 犍 連 開 悟 :那 是 有 次 , 當 阿 說 示 尊 者 在 王 舍 城 托 缽 時 , 四 處 找 不 死 之 法 的 舍 利 弗 見 到 他 , 對 他 的36373839參 見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Ⅱ,p.832 。參 見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Ⅱ,p.514 。質 多 居 士 的 故 事 , 請 參 見 《 法 句 經 》74,73 和 303 偈 之 故 事 。參 見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Ⅰ,p.224 -225。30


威 儀 舉 止 感 到 歡 喜 , 就 跟 隨 著 他 , 直 到 他 托 完 缽 。 等 到 適 當 時 機 。 舍 利 弗 就 請 問 尊 者依 誰 出 家 、 老 師 是 誰 和 遵 循 何 種 教 法 。 阿 說 示 起 先 因 為 認 為 自 己 才 剛 出 家 不 久 而 不 願回 答 。 但 是 舍 利 弗 鼓 勵 他 依 照 自 己 所 了 知 的 說 出 來 。 阿 說 示 的 那 首 偈 從 此 變 成 廣 為 人知 , 乃 至 被 認 為 是 佛 陀 教 法 的 主 旨 。 這 個 偈 頌 是 這 樣 :40 。」「 諸 法 從 因 生 , 如 來 說 其 因 ; 諸 法 滅 亦 然 , 是 大 沙 門 說(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ṁ hetuṁ tathāgato āha,tesañca yo nirodho, evaṁvādī mahāsamaṇo.)明 白 地 說 就 是 : 對 於 一 切 因 緣 所 生 法 , 如 來 講 說 那 些 法 的 因 緣 , 以 及 那 些 法 如 何地 滅 盡 , 這 是 大 沙 門 所 說 之 教 。註 解 書 中 解 釋 在 這 個 偈 頌 中 已 經 說 到 「 四 聖 諦 」:(1) hetuppabhavā , 即 是 五 蘊 , 因 為 它 而 使 顯 示 它 的 苦 諦(hetuppabhavā nāma pañcakkhandhā; tenassa dukkhasaccaṁ dasseti) 。(2) tesaṁ hetuṁ, 即 是 集 諦 (samudayasaccaṁ)。(3) tesañca yo nirodho, 即 是 這 二 諦 不 轉 起 而 滅 (tesaṁ ubbinnampi saccānaṁ yoappavattinirodho)。 因 為 它 而 使 顯 示 它 的 滅 諦 。 這 裡 雖 不 見 道 諦 而 實 質 也 導 向 已 見 道諦 。 當 說 滅 時 , 如 同 說 到 成 就 道 。 所 以 這 兒 是 談 到 滅 和 滅 的 方 法 ( 道 ) 等 二 諦 。[4] 舍 利 弗 聽 了 立 刻 明 瞭 , 證 悟 須 陀 洹 果 , 然 後 將 自 己 已 找 到 真 理 的 喜 悅 訊 息 告 訴 目 犍連 , 目 犍 連 聽 完 之 後 也 證 悟 須 陀 洹 果 。 於 是 他 們 二 人 和 250 名 弟 子 一 起 來 到 竹 林 精 舍41拜 見 佛 。 佛 為 他 們 開 示 四 聖 諦 法 , 除 了 他 們 二 人 外 的 250 名 弟 子 們 全 都 證 悟 阿 羅 漢果 , 也 都 出 家 成 為 善 來 比 丘 。 舍 利 弗 非 常 尊 重 阿 說 示 尊 者 , 據 說 從 那 次 起 , 只 要 聽 說尊 者 往 哪 處 , 他 就 向 那 方 向 恭 敬 地 合 掌42 , 躺 下 來 睡 時 頭 也 朝 那 方 向 。 這 正 是 感 恩 的美 德 。結 論 : 五 比 丘 具 備 快 速 證 悟 的 近 因 和 遠 因 這 二 項 因 素 :[1] 近 因 : 他 們 在 那 一 生 已 經 修 行 觀 禪 , 證 得 須 陀 洹 ;[2] 遠 因 : 在 過 去 佛 ( 勝 蓮 華 佛 ) 的 教 化 期 中 , 已 曾 觀 照 苦 諦 法 和 集 諦 法 為 無 常 、 苦 、無 我 , 達 到 行 捨 智 的 階 段 。他 們 就 在 這 二 項 主 要 因 素 支 持 之 下 , 而 能 快 速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和 四 無 礙 解 。40此 偈 見 於 《 律 藏 ˙ 大 犍 度 》「 舍 利 弗 和 目 犍 連 出 家 」PTS. Ⅲ.p. 40。41目 犍 連 在 出 家 一 星 期 後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 舍 利 弗 在 出 家 半 個 月 後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 舍 利 弗 修 行 觀 禪 的 方 式 是 各 別法 觀 禪 (anupadadhamma vipassanā), 意 即 在 觀 照 究 竟 名 色 法 時 , 逐 一 地 觀 照 每 個 法 為 無 常 、 苦 、 無 我 。 一 一觀 照 時 , 他 可 以 清 楚 地 見 到 名 法 的 生 時 (uppāda)、 住 時 (ṭhiti)、 滅 時 (bhaṅga)。 為 什 麼 他 可 以 這 樣 清 楚 地 觀 照名 法 呢 ? 註 解 書 裡 這 樣 解 說 :「 因 為 他 在 觀 照 名 法 時 也 觀 照 依 處 和 所 緣 ( 目 標 )。」42 《 法 句 經 》392 偈 〔 禮 敬 那 些 應 被 禮 敬 的 人 〕:其 中 , 比 丘 們 對 於 舍 利 弗 這 樣 做 而 議 論 紛 紛 , 認 為 尊 者 在 禮 拜 四 方 , 是 一 種 錯 誤 方 式 , 並 且 向 佛 陀 稟 告此 事 。 佛 陀 問 清 楚 尊 者 有 關 他 朝 拜 的 意 義 之 後 , 對 比 丘 僧 團 開 示 :「 比 丘 們 ! 舍 利 弗 並 非 禮 拜 四 方 , 事 實 上 ,他 從 阿 說 示 口 中 獲 得 正 法 , 從 他 證 果 那 天 開 始 , 他 便 向 自 己 的 導 師 禮 敬 。 作 為 比 丘 應 該 向 傳 授 他 正 法 的 導 師禮 敬 , 有 如 婆 羅 門 向 聖 火 敬 禮 一 樣 。」31


三 、 列 舉 幾 部 記 載 佛 陀 修 苦 行 的 經 典 :( 一 ) M.12 《 師 子 吼 大 經 》Mahāsīhanādasuttaṁ: 北 傳 《 身 毛 喜 豎 經 》( 大 正 藏 一 七 、 五 九 一 頁 ) ;增 阿 四 二 、 四 、 力 ( 大 正 藏 二 、 七 七 六 頁 ); 增 阿 四 八 、 六 ( 大 正 藏 二 、 八 一 一 頁 ); 雜 阿 六 八四 ( 大 正 藏 二 、 一 八 六 頁 ); 增 阿 二 三 、 八 ( 大 正 藏 二 、 六 七 0 頁 ) ;《 信 解 智 力 經 》 ( 大 正 藏一 七 、 七 四 七 頁 。) 本 經 是 乃 由 於 曾 入 佛 門 、 後 轉 入 外 道 之 善 星 者 , 因 誹 謗 世 尊 , 舍 利 弗 聞之 以 告 世 尊 , 世 尊 因 此 說 法 。 其 內 容 , 初 舉 如 來 之 類 句 、 如 來 十 力 、 四 無 所 畏 、 及 四 生 、五 趣 、 涅 槃 道 之 詳 說 。 佛 亦 說 : 如 外 道 所 為 之 種 種 苦 行 、 貪 穢 行 、 嫌 厭 行 、 獨 住 行 、 不 淨食 行 、 叢 林 住 行 、 捨 行 、 少 食 行 、 祭 祀 、 火 祭 等 , 而 且 此 等 , 不 是 達 最 上 知 見 之 道 。 最 後以 示 如 來 雖 老 , 其 智 慧 辯 才 , 不 衰 退 。( 二 ) M.36 《 薩 遮 迦 大 經 》Mahāsaccakasuttaṁ: 世 尊 住 毘 舍 離 城 的 大 林 重 閣 講 堂 。 世 尊 再 次與 離 繫 派 薩 遮 迦 相 遇 而 討 論 身 修 習 和 心 修 習 , 關 聯 到 在 他 自 己 內 心 探 求 上 詳 細 敘 述 。 其中 包 括 用 鑽 木 出 火 的 三 種 譬 喻 加 強 說 明 , 以 及 自 己 坐 禪 、 苦 行 、 絕 食 情 形 , 乃 至 成 正 道而 得 解 脫 。此 經 中 佛 陀 形 容 自 己 修 苦 行 的 結 果 :「 我 的 身 體 極 端 削 瘦 ; 腿 看 起 來 猶 如 蘆 葦 稈 ;髖 部 猶 如 駱 駝 的 蹄 ; 脊 椎 在 背 部 突 顯 出 猶 如 一 條 繩 索 ; 身 上 的 肋 骨 猶 如 破 屋 的 椽 (ㄔㄨㄢˊ)條 : 眼 睛 深 深 地 陷 入 眼 窠 ( ㄎ ㄜ) 裡 , 看 起 來 像 深 井 底 部 的 水 ; 頭 皮 因 受 風 熱 而 皺 縮 凋 零如 切 未 熟 的 苦 瓠 ( ㄏ ㄨˋ); 腹 皮 接 著 脊 柱 ; 排 糞 或 排 尿 時 頭 就 前 傾 在 那 兒 ; 身 毛 腐 蝕 而 由身 脫 落 ; 有 人 說 他 是 黑 者 或 褐 者 …。」 他 甚 至 修 行 到 接 近 死 亡 的 邊 緣 . 即 使 達 到 這 樣 艱 難的 苦 行 , 他 仍 然 無 法 找 到 自 己 熱 切 追 求 的 真 理 。 因 此 他 在 成 道 後 宣 示 說 :「 自 我 折 磨 的苦 行 是 痛 苦 、 非 神 聖 、 沒 有 利 益 的 行 為 。」( 三 ) M.57《 狗 行 者 經 》Kukkuravatikasuttaṁ 中 談 到 佛 遇 見 二 苦 行 者 :一 個 模 仿 狗 的 行 為 , 另 一 個 模 仿 牛 的 行 為 。( 四 ) M. 45. 《 得 法 小 經 》 Cūḷadhammasamādānasuttaṁ: 世 尊 住 舍 衛 城 祇 陀 林 給 孤 獨 園 。 世尊 為 比 丘 們 說 四 種 得 法 : 現 在 樂 未 來 苦 報 : 說 持 「 於 諸 欲 沒 有 過 患 」 知 見 , 猶 如 諸 夏 最 後 月 而 葛 實 之 莢 破 開 ; 現 在 苦 未 來 苦 報 : 從 事 種 種 身 苦 行 者 ; 現 在 苦 未 來 樂 報 : 有 性 質 貪 、 嗔 或 癡 所 生 者 , 他 常 感 受 貪 、 嗔 或 癡 所 生 之 苦 , 以 憂 以 苦而 淚 沾 顏 、 哭 泣 , 盡 形 壽 修 清 淨 行 , 死 後 生 善 處 ; 現 在 樂 未 來 樂 報 : 性 非 重 濁 貪 、 嗔 或 癡 者 , 他 不 隨 貪 、 嗔 或 癡 而 受 苦 憂 , 他 離 欲 、 諸 不善 法 , 具 足 四 禪 而 住 , 死 後 生 善 處 。( 五 ) M. 51.《 乾 達 羅 迦 經 》 Kandarakasuttaṁ: 世 尊 住 在 瞻 波 城 之 伽 伽 羅 蓮 池 畔 , 象 御 者 倍 沙和 普 行 者 乾 達 羅 迦 同 時 到 世 尊 處 。 世 尊 討 論 有 四 種 人 存 在 於 世 間 : 折 磨 自 己 、 折 磨 他 人 、既 折 磨 自 己 也 折 磨 他 人 、 既 不 折 磨 自 己 也 不 摩 他 人 而 真 正 住 於 梵 行 。( 六 ) M. 26. 《 聖 求 經 》Ariyapariyesanasuttaṁ / Pāsarāsisuttaṁ: 世 尊 住 舍 衛 城 祇 陀 林 給 孤 獨 園 。諸 比 丘 集 於 婆 羅 門 蘭 摩 迦 庵 作 法 談 , 世 尊 亦 來 到 。 首 先 世 尊 表 示 集 會 應 作 法 談 或 聖 默43 , 接 著 說 明聖 求 和 非 聖 求 等 二 種 求 。 然 後 世 尊 給 比 丘 們 一 個 很 長 的 敘 述 他 自 己 從 在 皇 宮 裡 的 生 活 到 他 的 法 傳 達到 最 初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弟 子 。43聖 默 :ariyo tuṇhībhāvo, 註 解 書 中 解 釋 : 此 即 第 二 禪 和 根 本 業 處 的 修 行 二 者 都 稱 為 【 聖 默 】。32


( 七 ) 佛 陀 亦 是 苦 行 者 :在 《 增 支 部 》 四 冊 、p.184 八 集 、 第 二 、 大 品 (12 師 子 ) 中 記 載 :「 沙 門 瞿 曇 為 苦 行者44 , 而 說 苦 行 之 法 , 以 教 弟 子 … 師 子 ! 我 說 當 燒 盡 惡 不 善 法 、 身 惡 行 、 語 惡 行 、 意 惡 行 。師 子 ! 若 有 人 已 斷 當 燒 盡 之 惡 不 善 法 , 除 根 如 被 砍 根 的 多 羅 樹 , 令 歸 滅 於 無 , 而 為 未 來 不生 之 法 , 我 稱 如 是 之 人 為 苦 行 者 (tapassī)。 師 子 ! 如 來 已 斷 盡 … 之 法 。 師 子 , 有 此 事 由 ,因 為 這 個 事 由 而 有 人 正 說 我 :『 沙 門 瞿 曇 苦 行 者 , 而 說 苦 行 之 法 , 以 教 弟 子 。』」四 、 佛 陀 剛 覺 悟 時 唱 的 偈 頌 : 出 自 《 法 句 經 》153、154 頌 。Anekajātisaṁsaraṁsandhāvisaṁ anibbisaṁGahakārakaṁ gavesanto,dukkhā jāti punappunaṁ. 45Gahakārakadiṭṭho’si,puna gehaṁ na kāhasi,Sabbā te phāsukā bhaggā,gahakūtaṁ visaṅkhitaṁ,Visaṅkhāragataṁ cittaṁ,taṇhānaṁ khayaṁ ajjhagā 46 .歷 經 多 生 的 輪 迴 、流 轉 , 都 不 能 找 到 ,-- 即 便 我 找 尋 著 「 家 屋 的 建 造 者 」;一 再 地 出 生 , 實 在 痛 苦 !造 屋 者 啊 ! 你 被 發 現 了 !( 用 慧 和 觀 ) 你 不 能 再 建 造 家 屋 了 !一 切 你 的 椽 木 ( 染 著 ) 都 已 折 毀 ,棟 樑 ( 無 明 ) 也 已 毀 滅 !內 心 已 離 造 作 ( 唯 作 心 ),我 已 達 到 貪 愛 的 滅 盡 !根 據 《 本 生 經 》Ⅰ,p.4 的 記 載 , 某 位 菩 薩 在 轉 世 為 苦 行 僧 善 慧 (Sumedha) 時 , 就曾 做 這 樣 的 思 惟 :就 算 是 苦 , 卻 也 有 樂 ; 因 此 雖 得 生 , 卻 尋 求 無 生 處 。雖 然 那 兒 有 熱 氣 , 卻 同 樣 有 令 人 感 激 的 冷 氣 ; 因 此 ,雖 然 有 那 三 種 火 ( 貪 瞋 痴 ) 存 在 , 同 樣 的 , 也 該 尋 求 滅 苦 道 ( 涅 槃 )。就 算 那 有 惡 , 卻 也 有 善 ;因 此 , 雖 然 生 是 真 實 的 存 在 , 同 樣 的 , 也 該 尋 求 無 生 。44參 考 《 律 藏 》Ⅰ p.235 第 六 「 藥 犍 度 」, 私 呵 將 軍 三 度 請 求 皈 依 和 供 養 佛 陀 為 首 之 僧 團 因 緣 。45此 二 偈 的 中 譯 參 考 「 巴 利 語 輕 鬆 上 路 」 和 ( 包 括 後 面 註 解 )p.130-131。Aneka 多 ; jāti 生 ; saṁsaraṁ 輪 迴 ; sandhāvisaṁ ( 我 ) 流 轉 (aor.1,s.);anibbisaṁ 找 不 到 (ppr.m.s.nom.)


五 、「 四 聖 諦 」(ariyasacca, 此 為 佛 法 的 核 心 ):〔 一 〕 四 聖 諦 概 要 :苦 ( 逼 迫 性 )→ 人 生 最 大 的 困 難 是 無 常 ( 不 圓 滿 ) 苦 ( 如 病 ) 果( 說 明 人 生 是 苦 的 真 相 , 諸 行 生 滅 的 苦 破 無 法 避 免 ) 世 間 法→因四 聖 諦 集 ( 招 感 性 )→ 引 起 苦 的 因 → 貪 愛 ( 如 病 因 ) 因滅 ( 可 證 性 )→ 苦 的 滅 → 涅 槃 的 境 界 ( 如 病 癒 ) 果 出 世 間 法 → 果道 ( 可 修 性 )→ 滅 苦 的 道 路 → 中 道 ( 如 藥 )因( 離 二 邊 、 全 面 性 、 徹 底 地 看 到 、 完 整 地 ) 苦 苦 → 普 通 有 關 身 心 的 苦 ( 指 8 苦 )( 為 解 決 此 苦 苦 而 有 各 種 醫 藥 、 健 康 器 材 )三 苦 壞 苦 → 由 於 變 化 之 苦 ( 可 意 之 境 消 逝 或 變 壞 所 引 起 的 苦 )苦 行 苦 → 受 制 於 因 緣 條 件 不 圓 滿 之 苦 ( 各 別 法 的 自 性 相 ) 求 不 得 苦 → 會 遭 受 生 老 病 死 愁 悲 苦 憂 惱 的眾 生 無 法 藉 著 願 望 而 達 成 怨 憎 會 苦 → 遇 到 厭 惡 對 象 而 生 起 心 理 苦 受觀 照 嗔 組 不 善 名 法 時 須 觀 照 它 ( 緣 )八 苦 愛 別 離 苦 → 與 所 喜 愛 的 對 象 分 離 時 生 起 執 取 五 蘊 是 苦心 理 苦 受 , 它 與 嗔 組 同 時 存 在 (1. ābādha 五 蘊 即 是 病 ) 生 苦 → 誕 生 、 產 生 、 出 現 、 生 起 是 依 照 世 俗 諦 而 作 解 釋 2. anicca「 諸 蘊 的 顯 現 、 諸 處 的 獲 得 」 是 依 究 竟 諦 而 作 解 釋 dukkha48 老 苦 → 諸 根 的 老 熟 等 是 依 究 竟 諦 而 作 解 釋vipariṇāmadhamma 病 苦→ ( 走 上 出 離 道 的 關 鍵 ) 死 苦 →「 諸 蘊 的 分 離 」 是 依 究 竟 諦 而 作 解 釋 ( 從 avasa 不 自 在 中 來 講 無 我 )集→ 苦 的 因 → 愛 欲50欲 愛 kāmataṇhā→6 種 : 色 愛 、 聲 愛 、 香 愛 、味 愛 、 觸 愛 、 法 愛51與 常 見 俱 生 的 愛 伴 隨 著 喜 與 貪有 愛 bhavataṇhā→3 種 對 色 界 、 無 色 界 生 命 的 愛 同 時 生 起 ,對 禪 那 的 愛四 處 追 求 愛 樂無 有 愛 → 與 斷 見 俱 生 的 愛 。4748495051如 果 世 間 不 是 「 緣 起 法 」, 世 間 一 切 造 作 修 行 都 不 會 成 立 。 修 行 就 是 觀 「 生 滅 法 」- 緣 起 法 。 佛 法 即 生 活 之道 -「 中 道 法 」。依 世 俗 諦 而 言 , 一 生 中 第 一 個 剎 那 稱 為 生 , 最 後 一 個 剎 那 稱 為 死 , 在 這 二 者 之 間 的 階 段 稱 為 老 。依 究 竟 諦 而 言 , 每 一 個 色 法 剎 那 與 每 一 個 心 識 剎 那 中 都 有 三 時 , 其 中 生 時 稱 為 生 , 住 時 稱 為 老 , 滅 時 稱 為死 。 因 此 觀 照 生 老 死 時 須 依 照 這 二 種 方 法 來 觀 照 。或 為 愁 、 悲 、 苦 、 憂 、 惱 是 苦 : 愁 、 悲 、 憂 、 惱 是 心 的 苦 受 , 包 含 在 嗔 組 中 , 當 觀 照 不 善 名 法 時 , 必 須 依心 路 過 程 來 觀 照 愁 、 悲 、 憂 、 惱 及 它 們 各 自 的 相 應 名 法 ; 苦 是 在 身 門 心 路 過 程 中 與 身 識 相 應 的 苦 受 , 觀 照究 竟 名 法 時 , 應 觀 照 身 體 的 苦 受 及 它 相 應 的 名 法 。愛 欲 或 貪 愛 taṇhā, 因 是 苦 生 起 的 最 顯 著 助 緣 (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五 因 中 最 顯 著 因 素 。 無 明 、 愛 、 取 是業 力 助 緣 ; 業 力 是 善 或 不 善 行 的 影 響 力 ; 行 一 生 起 後 即 壞 滅 但 影 響 力 仍 存 在 名 色 相 續 流 之 中 )。 業 力 有 如 種子 , 愛 欲 有 如 種 子 裡 的 濕 度 , 它 是 使 產 生 5 蘊 ( 苦 諦 ) 的 最 強 力 助 緣 。「 常 見 」 是 相 信 有 恆 常 不 變 的 靈 魂 , 會 從 一 個 生 命 體 輪 迴 到 另 一 個 。 持 此 見 者 修 苦 行 。「 斷 見 」 是 不 相 信 人 死 後 還 有 來 生 。 持 此 見 者 修 極 樂 行 。34


35滅意 義 愛 欲 的 完 全 消 逝 無 餘 、 捨 離 、 棄 除 、 解 脫 、 不 執 取 ( 即 涅 槃 、 斷 愛 )方 法 就 在 前 面 10 組 世 間 有 可 愛 可 喜 之 物 的任 何 地 方 , 就 在 那 裡 捨 棄 、 滅 除 愛 欲工 具 能 滅 除 愛 欲 是 阿 羅 漢 道 智 , 它 取 涅 槃 為 目 標結 果 阿 羅 漢 道 智 生 起 時 逐 步 滅 除 包 括 愛 欲 在 內 的 煩 惱 ,不 再 有 能 產 生 未 來 世 果 報 的 業 力 存 在 。道 (magga):( 一 ) 八 正 道 的 概 要 :道意 義 導 向 苦 滅 的 道 路 → 八 聖 道 分原 因 因 為 八 聖 道 分 是 通 向 涅 槃 的 唯 一 道 路 了 知 苦 的 智 慧→ 苦 諦 法( 即 清 楚 照 見 11 種 五 取 蘊 是 苦 ) 又 稱 「 行 法 」正 見 (4 種 ) 了 之 苦 因 的 智 慧 ( 緣 起 法 智 慧 )→ 集 諦 法 是 觀 禪 的 目 標( 苦 因 是 :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 了 知 苦 滅 的 智 慧 →2 種 苦 滅 壞 滅 因 緣 滅剎 那 滅 了 知 導 向 苦 滅 之 道 的 智 慧世 間 聖 道出 世 間 聖 道八 聖 道 分 正 思 惟 出 離 思 惟 與 5 種 出 離 相 應 的 思 惟( 內 容 ) 修 行 止 禪 達 禪 那 時 , 將 心 投 入禪 相 的 正 思 惟 ( 尋 心 所 )正 語正 業正 命究 竟 滅這 三 個 是 修 行 觀 禪 時 , 將 心 投 入 究 竟 名 法 、 世 間 的 出 離 思 惟5 取 蘊 、5 取 蘊 的 因 或 行 法 三 相 等這 些 目 標 的 正 思 惟 證 悟 涅 槃 時 , 將 心 投 入 涅 槃 的 正 思 惟 出 世 間 的 出 離 思 惟無 瞋 思 惟 修 行 慈 心 觀 達 禪 那 時 , 上 等 的 無 瞋 思 惟 就 與 該 禪 那 同 存 觀 照 慈 心 禪 那 名 法 為 三 相 時 , 強 有 力 無 瞋 思 惟 在 心 中 生 起無 害 思 惟 修 行 悲 心 觀 達 禪 那 時 , 上 等 的 無 害 思 惟 就 與 該 禪 那 同 存 觀 照 悲 心 禪 那 名 法 為 三 相 時 , 強 有 力 無 害 思 惟 在 心 中 生 起世 間 正 語 → 戒 除 妄 語 、 兩 舌 、 惡 口 、 綺 語 時 , 世 間 正 語 生 起出 世 間 正 語 → 當 證 悟 涅 槃 時 , 道 智 會 徹 底 滅 除 能 造 成 邪 語 的 不 善 法 ,正 語 自 然 就 存 在 。世 間 正 業 → 戒 除 殺 生 、 偷 盜 、 邪 淫 時 , 世 間 正 業 生 起出 世 間 正 業 → 當 證 悟 涅 槃 時 , 道 智 會 徹 底 滅 除 能 造 成 邪 業 的 不 善 法 ,正 業 自 然 就 存 在 。世 間 正 命 → 當 以 正 當 方 式 謀 生 時 , 世 間 正 命 生 起出 世 間 正 命 → 當 證 悟 涅 槃 時 , 道 智 會 徹 底 滅 除 能 造 成 邪 命 的 不 善 法 ,正 命 自 然 就 存 在 。 避 免 未 生 惡 不 善 法 生 起正 精 進 → 生 起 意 願 、 勤 奮 、激 發 精 進 、 策 勵 自 心 、 努 力 降 伏 已 生 惡 不 善 法 促 使 未 生 善 法 生 起 使 持 續 、 不 衰 退 、 成 就 圓 滿 已 生 善 法正 念 → 身 、 受 、 心 、 法 是 觀 智 ( 也 稱 為 正 知 ) 的 目 標 , 正 念 能 取 得 這 些 為 所 緣 ,然 後 觀 智 ( 正 知 ) 能 如 實 地 了 知 它 們 , 正 念 與 觀 智 一 直 同 時 存 在 。正 定 世 間 正 定 色 界 4 禪 、 無 色 界 定觀 禪 時 , 專 注 於 身 受 心 法 3 相 的 定出 世 間 正 定 → 觀 智 成 熟 , 觀 照 →欲 界 名 法 或 初 禪 名 法 3 相 而 證 悟 涅 槃 初 禪 道 智 ( 包 含 5 禪 支 )第 二 禪 名 法 3 相 … 第 二 禪 道 智第 三 禪 名 法 3 相 … 第 三 禪 道 智第 四 禪 名 法 3 相 … 第 四 禪 道 智


( 二 )D.22《 大 念 處 經 》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ṁ 中 提 到 的 八 聖 道 分 :() 涅 槃 → 好 比 是 一 座 城 ;() 出 世 間 的 八 聖 道 分 → 城 門 ;() 身 、 受 、 心 、 法 → 東 、 西 、 南 、 北 四 個 方 位 : 以 14 種 方 式 修 行 修 行 身 念 處 而 證 悟 涅 槃 者 → 來 自 東 方 的 人 帶 著 東 方 出 產 物 從 東 門 進 城 ; 以 9 種 方 式 修 行 修 行 受 念 處 而 證 悟 涅 槃 者 → 來 自 南 方 的 人 帶 著 南 方 出 產 物 從 南 門 進 城 ; 以 16 種 方 式 修 行 修 行 心 念 處 而 證 悟 涅 槃 者 → 來 自 西 方 的 人 帶 著 西 方 出 產 物 從 西 門 進 城 ; 以 5 種 方 式 修 行 修 行 法 念 處 而 證 悟 涅 槃 者 → 來 自 北 方 的 人 帶 著 北 方 出 產 物 從 北 門 進 城 。安 般 念 向 前 進 與 返 回 時四 念 處 身 念 處 四 威 儀 向 前 看 與 向 旁 看 時(satipaṭṭhānā) (14 種 方 法 ) 正 知 ( 明 覺 ) 曲 伸 肢 體 時 以 正 知 而 行( 身 念 處 中 只 有 不 淨 觀 ( 可 厭 作 意 ) 穿 著 袈 裟 等 時 sampajāna / sampajañña安 般 念 、 不 淨 觀 界 分 別 觀 ( 界 作 意 ) 吃 飯 喝 水 時可 達 安 止 定 ) 九 種 墳 場 觀 淨 身 時 受 念 處 (9 種 方 法 ) 心 念 處 (16 種 方 法 ) 五 蓋 走 路 時 法 念 處 五 取 蘊 不 淨 觀 無 生 命 體 的 10 不 淨 觀 ( 外 在 屍 體 )(5 種 方 法 ) 十 二 處 有 生 命 體 的 不 淨 觀 32 身 分 七 覺 支 四 聖 諦因 為 進 入 同 樣 的 地 方 → 涅 槃 , 所 以 說 四 念 處 只 是 一 種 法 。 不 同 的 念 處 卻 都 會 歸 到 涅 槃 ,稱 為 「 集 合 於 一 處 」。( 三 ) 但 這 並 不 是 說 修 行 其 中 的 單 一 念 處 就 足 以 證 悟 涅 槃 。 在 《S. 六 處 相 應 ˙ 一 切 品 ˙ 不 通 解 經 》(Saḷāyatana Saṁyutta, Sabbavagga, Aparijānanasutta) 中 佛 陀 說 ::「 諸 比 丘 ! 於 一 切 不 知 解 、 不 通 解 、 不 離 欲 、 不 捨 棄 者 , 則 不 得 滅 苦 … 諸 比 丘 !於 一 切 知 解 、 通 解 、 離 欲 、 捨 棄 者 , 則 善 能 滅 苦 。」在 這 部 經 的 註 解 中 更 進 一 步 解 釋 它 的 內 容 是 指 「 三 遍 知52 」: 知 解 (abhijānaṁ)─ 指 所 知 遍 知 ( 即 名 色 分 別 智 和 緣 攝 受 智 ); 通 解 (parijānaṁ)─ 指 審 察 遍 知 ( 即 思 惟 智 和 生 滅 隨 觀 智53 ); 離 欲 (virājayaṁ)、 捨 棄 (pajahaṁ)─ 指 斷 遍 知54 ( 即 從 壞 滅 隨 觀 智 起 乃 至 道 智 )。在 《 大 疏 鈔 》(Mahāṭīkā) 中 提 到 「 一 切 」:「 必 須 先 徹 底 地 與 毫 無 遺 漏 地 辨 識 這 作 為 觀 禪 目 標 的 五 取 蘊 55 。」 是 哪 些 五 取 蘊呢 ? 就 是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 內 在 、 外 在 、 粗 、 細 、 低 劣 、 優 勝 、 遠 和 近 11 種 五 取 蘊 。因 此 唯 有 以 三 遍 知 透 徹 地 了 解 一 切 屬 於 五 取 蘊 的 名 色 法 之 後 , 我 們 才 能 夠 斷 除 對 名 色 法的 貪 而 滅 苦 。( 四 ) 在 D.Ⅱ,p.55《 大 因 緣 經 》Mahānidānasuttaṁ 中 記 載 :有 一 天 , 阿 難 尊 者 用 所 有 方 法 修 行 緣 起 之 後 , 到 了 傍 晚 前 來 拜 見 佛 陀 , 並 且 說 :「 世蟲 觀525354請 參 考 附 錄 5 之 圖 表 。這 二 種 觀 智 觀 照 名 色 法 和 它 們 之 因 緣 的 生 滅 , 故 稱 審 察 遍 知 。除 了 能 夠 根 本 斷 除 煩 惱 的 道 智 之 外 , 其 餘 的 觀 智 只 能 暫 時 斷 除 煩 惱 。55 Taṅhi anāvassesato pariññeyyaṁ ekaṁsati virājitabbaṁ.36


尊 ! 雖 然 緣 起 法 很 深 奧 , 但 它 對 我 而 言 是 很 容 易 的 。」 佛 陀 回 答 說 :「Etassa cānanda,dhammassa ananubodhā, appaṭivedhā evamayaṁ pajā tantākulakajātā, gulāguṇṭhikajātā,muñjapabbajabhūtā apāyaṁ duggatiṁ vinipātaṁ saṁsāraṁ nātivattati.」( 阿 難 ! 因 為 對 法 的不 隨 覺 、 不 通 達 , 這 樣 這 個 有 情 如 絲 縷 纏 結 、 如 腫 物 所 蔽 、 如 文 叉 草 和 波 羅 波 草 ( 之 雜亂 ), 所 以 不 能 解 脫 惡 處 、 惡 趣 、 地 獄 之 輪 迴 。) 意 思 是 說 : 若 沒 有 隨 覺 智 (anubodhā)和 通 達 智 (paṭivedhā) 來 了 知 緣 起 , 就 無 法 從 生 死 輪 迴 和 四 惡 道 中 解 脫 。 隨 覺 智 : 指 名 色 差 別 智 (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 和 緣 攝 受 智 (Paccaya-pariggahañāṇa,即 法 住 智 ); 通 達 智 : 指 所 有 的 觀 智 ( 毗 婆 舍 那 智 )。在 此 , 隨 覺 智 和 通 達 智 也 是 三 遍 知 。 包 含 三 種 世 間 和 出 世 間 遍 知 。[1] 以 下 是 三 種 世 間 遍 知 。 知 遍 知(ñātapariññā)「 色 以 惱 壞 為 相 , 受 以 所受 為 相 」, 以 這 樣 的 觀 察彼 等 諸 法 的 各 別 自 相 而起 的 慧 。即 名 色 分 別 智 (nāma-rūpa pariccheda ñāṇa) 和 緣 攝 受智 (paccaya pariggaha ñāṇa)。 此 二 智 被 稱 為 知 遍 知 ,原 因 是 他 們 辨 明 與 分 別 應 得 知 , 以 及 作 為 觀 禪 目 標 ( 所緣 ) 的 行 法 (saṅkhāra dhamma) 審 察 遍 知(tiraṇapariññā) 斷 遍 知(pahānapariññā)色 是 無 常 、 受 是 無 常 」, 以此 等 方 法 來 處 置 彼 等 諸 法的 共 相 而 轉 起 以 相 為 所 緣的 觀 慧 ;其 次 對 於 彼 等 ( 色 受 等 )的 諸 法 , 以 捨 斷 常 想 等 而轉 起 以 相 為 所 緣 的 觀 慧 。即 思 惟 智 (sammasana ñāṇa ) 與 生 滅 隨 觀 智 (udayabbayañāṇa)。 這 是 審 查 與 確 定 十 二 因 緣 法 ( 緣 起 法 ) 的 無 常 相 、苦 相 及 無 我 相 的 審 察 慧 ( 觀 照 名 色 法 及 它 們 之 因 緣 的 生滅 )。 此 二 智 即 被 稱 為 審 察 遍 知 。自 壞 滅 隨 觀 智 (bhaṅga ñāṇa) 以 上 的 觀 智 。 這 些 辨 別 及明 了 十 二 緣 起 支 的 滅 之 無 常 相 、 苦 相 及 無 我 相 的 智 慧 是為 斷 遍 知 。[2] 在 觀 智 ( 即 三 種 世 間 遍 知 ) 之 後 , 聖 道 (ariya magga) 就 會 生 起 。聖 道(ariya magga) 以 所 緣 通 達 (ārammaṇa paṭivedha 即 透 徹 地 面 對 面 知 見 所 緣 ) 證 悟 了滅 諦 ,而 以 無 痴 通 達 (asammoha paṭivedha) 證 悟 了 苦 諦 、 集 諦 與 道 諦 。由 於 聖 道 已 成 就 了 知 見 , 屬 於 苦 諦 與 集 諦 的 十 二 緣 起 支 及 它 們 之 間 的因 緣 的 作 用 , 所 以 它 亦 間 接 被 稱 為 知 遍 知 。 聖 道 亦 徹 底 斷 除 了 遮 蔽 苦 諦 與 集 諦 之 無 常 相 、 苦 相 及 無 我 相 的 愚 三 種 出 世 間 遍 知痴 , 因 此 它 亦 成 就 了 審 察 與 確 定 名 為 苦 諦 與 集 諦 的 行 法 (saṅkhāradhamma, 即 是 指 名 、 色 因 與 果 ) 之 無 常 相 、 苦 相 及 無 我 相 的 作 用 。因 此 它 亦 間 接 被 稱 為 審 察 遍 知 / 度 遍 知 。 徹 底 斷 除 了 各 別 的 煩 惱 , 以 及 透 徹 地 證 悟 了 無 為 涅 槃 界 (asaṅkhatanibbāna dhātu)。 因 此 斷 遍 知 真 正 是 道 的 名 稱 。由 此 可 見 , 只 有 在 親 自 以 世 間 遍 知 和 出 世 間 遍 知 , 明 了 十 二 因 緣 後 , 才 可 說 是 以 證 得 了隨 覺 智 及 通 達 智 。 人 們 只 有 如 此 之 後 才 能 脫 離 生 死 輪 迴 。37


( 五 )D.16《 大 般 涅 槃 經 》 談 八 聖 道 分 :[1] p.100-101 中 佛 陀 提 示 諸 比 丘 :「 自 依 洲 、 自 依 止 、 莫 異 依 止 ; 法 依 洲 、 法 依 止 、 莫 異依 止 。」 那 麼 , 出 家 弟 子 又 應 該 如 何 以 自 己 為 島 嶼 , 以 自 己 為 依 靠 , 不 尋 求 外 在 的依 靠 ; 以 佛 法 為 他 的 島 嶼 , 以 佛 法 為 他 的 依 靠 , 不 尋 求 其 他 的 依 靠 呢 ?此 經 中 佛 陀 給 這 樣 回 答 :「 諸 比 丘 ! 勇 猛 精 進 , 保 持 正 念 和 清 淨 的 戒 行 ; 以 堅 定 的 決心 , 守 護 自 己 的 心 。」(appamattā satimanto susīlā hotha bhikkhavo, susamāhitasaṅkappā sacittamanurakkhatha.)註 解 書 中 進 一 步 解 釋 這 段 即 是 八 聖 道 支 和 觀 智 的 訓 練 : 戒 行 的 訓 練 susīlā → 正 語 、 正 業 、 正 命 禪 定 的 訓 練 susamāhita → 正 勤 、 正 念 、 正 定 智 慧 的 訓 練 saṅkappā → 正 見 、 正 思 appamattā → 以 觀 智 透 視 諸 行 無 常 、 苦 、 無 我 三 相 的 本 質 satimanto → 當 我 們 修 行 三 學 時 , 必 須 有 足 夠 的 正 念[2] 此 經 中 談 到 「 四 種 沙 門 果 」:世 尊 對 普 行 者 須 跋 (Subhadda 佛 最 後 度 的 弟 子 ) 說 :「 須 跋 ! 於 任 何 法 律 中 , 有 八支 聖 道 者 , 其 處 則 有 第 一 之 沙 門 果 , 有 第 二 之 沙 門 果 , 有 第 三 之 沙 門 果 , 有 第 四 之沙 門 果 。 外 道 沙 門 之 言 論 皆 是 空 幻 。 須 跋 ! 諸 比 丘 住 此 正 道 者 , 此 世 間 則 不 空 缺 阿羅 漢 。」結 論 :是 否 有 必 要 培 育 八 聖 道 分 裡 的 所 有 八 聖 道 分 呢 ?要 證 悟 涅 槃 的 禪 修 者 應 注 意 , 由 上 面 所 列 舉 經 典 中 所 提 到 趣 向 滅 苦 之 道 都 是 具 備 這八 聖 道 分 的 。 也 就 是 只 有 在 所 有 八 支 聖 道 具 足 時 , 禪 修 者 才 能 達 到 滅 苦 的 涅 槃 。〔 二 〕 記 載 四 聖 諦 的 相 關 經 典 :(1)《 相 應 部 》56、31「 申 恕 」(Siṁsapā)PTS.Ⅴp.437/《 雜 阿 含 經 》404 經 :有 一 次 , 佛 陀 在 申 恕 林 裏 , 手 抓 了 一 把 樹 葉 , 問 :「 諸 比 丘 ! 你 們 認 為 我 手 中 樹 葉 多 ,還 是 樹 林 中 樹 葉 多 ?」諸 比 丘 回 答 :「 世 尊 ! 您 手 中 樹 葉 少 , 而 樹 林 中 樹 葉 多 。」接 著 佛 陀 說 :「 同 樣 地 , 我 已 經 通 達 而 又 教 給 你 們 的 東 西 很 少 , 但 沒 有 教 給 你 們 的 東西 很 多 。 為 什 麼 我 沒 有 教 給 你 們 的 東 西 很 多 呢 ? 因 為 它 們 是 沒 有 意 義 、 非 高 尚 梵 行 , 無法 導 向 厭 離 、 離 貪 、 滅 、 寂 靜 、 通 智 、 覺 悟 和 涅 槃 , 所 以 我 不 教 這 些56 。又 什 麼 是 我 已 經 教 的 呢 ? 我 已 經 教 了 : 這 是 苦 、 這 是 苦 的 根 源 、 這 是 苦 的 滅 、 這 是苦 滅 的 道 路 ( 即 八 正 道 )。 又 為 什 麼 我 已 經 教 了 這 個 呢 ? 因 為 它 們 是 有 意 義 、 高 尚 梵 行 ,導 向 厭 離 、 離 貪 、 滅 、 寂 靜 、 通 智 、 覺 悟 和 涅 槃 , 所 以 我 教 這 個57 。56 Kasmā cetam bhikkhave mayā anakkhātaṁ. ña hetam bhikkhave atthasaṁhitaṁ nādibrahmācariyakaṁ nanibbidāya na virāgāya na nirodhāya saṁvattati, tasmā taṁ māya anakkhātaṁ.57 Kasmā cetam bhikkhave mayā akkhātaṁ. Etaṁ hi bhikkhave atthasaṁhitaṁ etaṁ ādibrahmācariyakaṁetaṁ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biññāya sambodhāya ninnānāya saṁvattati, tasmā taṁakkhātaṁ.38


因 此 , 應 該 努 力 了 解 : 這 是 苦 、 這 是 苦 的 根 源 、 這 是 苦 的 滅 、 這 是 苦 滅 的 道 路 。」 由 此可 見 , 佛 陀 是 親 身 體 驗 後 肯 定 地 告 訴 我 們 : 能 通 往 涅 槃 的 只 有 四 聖 諦 。 而 且 , 學 佛 也 不 是 在於 趕 流 行 、 標 新 立 異 、 靠 他 力 或 者 盲 目 地 抓 多 多 、 學 多 多 , 而 是 在 於 抓 住 關 鍵 的 核 心 。 想 要正 確 地 修 行 , 也 得 要 有 完 整 徹 底 的 理 解 來 輔 助 。 佛 教 講 修 行 , 有 具 體 的 方 法 , 也 有 具 體 的 判準 。 所 以 , 抓 住 它 - 四 聖 諦 - 最 穩 當 ! 如 同 一 把 透 視 鏡 在 手 , 一 切 變 化 , 都 了 然 在 胸 。(2)M.28.《 象 跡 喻 大 經 》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ṁ: 世 尊 住 舍 衛 城 祇 陀 林 給 孤 獨 園 。 舍利 弗 藉 由 一 切 生 物 的 足 跡 為 象 足 跡 所 包 攝 之 譬 喻 四 聖 諦 包 攝 一 切 善 法 敘 述 開 始 , 然 後 經由 四 界 的 觀 察 和 五 蘊 的 緣 起 來 說 明 。(3) 佛 陀 所 解 說 和 所 不 解 說 的 :取 自 《 中 部 Ⅰ˙63 摩 羅 迦 小 經 Cūḷamālukyāputasutaṁ》P.1426。 所 不 解 說 的 「 十 無 記 」: 世 界 是 常 住 ; 世 界 是 有 邊 ; 命 即 身 ; 如 來 死 後 有 ; 如 來 死 後 亦 有 亦 無 ; 世 界 是 無 常 ; 世 界 是 無 邊 ; 命 是 一 , 身 是 另 一 ; 如 來 死 後 無 有 ; 如 來 死 後 既 非 有 亦 非 無 有 。 所 解 說 的 「 四 聖 諦 」。 說 明 不 解 說 原 因 :Kasmācetaṁ, mālukyaputta, mayā abyākataṁ?Na hetaṁ, mālukyaputta, atthasaṁhitaṁ na ādibrahmacariyakaṁ na nibbidāya navirāgāya na nirodhāya na upasamāya na abhiññāya na sambodhāya na nibbānāyasaṁvattati. Tasmā taṁ mayā abyākataṁ.為 什 麼 這 個 不 被 我 解 說 呢 ? 因 為 這 個 非 義 利 相 應 、 不 是 梵 行 根 本 , 不 是 導 向 厭 、離 欲 、 滅 盡 、 寂 止 、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 因 此 , 這 個 不 被 我 解 說 。 說 明 解 說 原 因 :為 什 麼 這 個 被 我 解 說 呢 ? 因 為 這 個 義 利 相 應 、 是 梵 行 根 本 , 是 導 向 厭 、 離 欲 、滅 盡 、 寂 止 、 通 智 、 正 覺 、 涅 槃 。 因 此 , 這 個 不 被 我 解 說 。 結 論 :“Tasmātiha, mālukyaputta abyākatañca me abyākatato dhāretha; byākatañca me byākatatodhārethā”ti.( 憶 持 我 所 解 說 的 四 聖 諦 )因 此 , 摩 羅 迦58 ! 因 為 我 已 不 解 說 而 憶 持 不 被 解 說 , 因 為 我 已 解 說 而 憶 持 已 被 解 說 。蔓 童 子 思 惟 10 問 題 之 後 而 問 佛 陀 , 若 答 則 修 梵 行 , 若 不 答 則 還 俗 。 佛 陀 反 問 曾招 攔 嗎 ? 而 且 確 認 未 曾 向 對 方 說 與 問 、 對 方 也 未 說 與 問 。後 以 譬 喻 警 誡 : 譬 喻 有 人 被 毒 箭 所 傷 而 親 友 為 他 延 請 醫 生 , 他 不 治 而 問 射 箭 者之 何 種 姓 、 姓 名 、 高 矮 、 膚 色 、 此 或 他 村 落 或 城 市 人 等 , 或 問 箭 之 所 屬 材 質 、 品 質 、箭 幹 質 料 等 而 那 人 可 能 未 知 即 命 中 一 樣 , 尋 求 無 記 而 不 從 大 醫 王 學 習 四 聖 諦 。 而 後5839摩 羅 迦 或 翻 譯 為 蔓 童 子 。 在 S.35-95( 六 處 相 應 ─ 所 攝 取 Saṁgayha) 中 記 載 , 在 老 年 時 , 他 從 佛 陀 學 得 有 關六 處 的 簡 約 教 法 後 , 獨 自 一 人 專 注 於 修 定 , 最 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解 釋 不 解 說 10 問 題 的 原 因 是 : 施 設 教 法 的 目 的 是 解 決 生 、 老 、 病 、 死 苦59 , 而 這 些問 題 與 解 決 這 些 問 題 無 關 , 所 以 不 解 說 。其 中 世 俗 諦 的 譬 喻 顯 出 其 中 勝 義 諦 :受 傷 者 - 蔓 童 子 ; 箭 -10 個 問 題 : 厚 毒 - 無 記 ; 醫 生 - 佛 陀 。(4)《 相 應 部 》56、47「 軛 孔 經 」(Chiggaḷayugasutta)/PTS.Ⅴp.455:「 諸 比 丘 ! 假 如 有 人 將 中 間 有 一 個 洞 的 軛 丟 入 大 海 , 而 在 大 海 中 有 一 隻 瞎 眼 的 海龜 , 每 隔 100 年 才 浮 出 海 面 一 次 。 諸 比 丘 ! 你 們 認 為 如 何 ? 那 隻 有 一 隻 每 隔 100 年 才 浮 出海 面 一 次 的 瞎 眼 海 龜 會 不 會 將 頭 伸 入 那 塊 軛 中 間 的 洞 呢 ?」「 世 尊 ! 如 果 那 隻 海 龜 要 這 樣 做 到 的 話 , 那 必 然 要 經 過 長 久 的 時 間 才 可 能 辦 到 。」「 那 隻 每 隔 100 年 才 浮 出 海 面 一 次 的 瞎 眼 的 海 龜 , 將 頭 伸 入 那 塊 軛 中 間 的 洞 所 需 要 的時 間 比 愚 痴 者 墮 入 地 獄 之 後 要 再 投 生 到 人 間 所 需 要 的 時 間 更 短 。 什 麼 緣 故 呢 ? 諸 比 丘 !因 為 愚 痴 者 的 行 為 沒 有 受 到 佛 法 的 引 導 , 沒 有 正 當 的 行 為 , 沒 有 善 行 , 沒 有 德 行 , 而 是造 了 許 多 互 相 殘 殺 或 毀 滅 弱 者 的 業 60 , 為 什 麼 會 這 樣 呢 ? 諸 比 丘 ! 因 為 他 們 沒 有 見 到 四聖 諦 。 什 麼 是 四 聖 諦 呢 ? 即 : 苦 聖 諦 、 苦 集 聖 諦 、 苦 滅 聖 諦 與 導 致 苦 滅 的 道 聖 諦 。因 此 , 諸 比 丘 ! 應 當 精 勤 於 了 知 『 這 是 苦 』 61 ; 應 當 精 勤 於 了 知 『 這 是 苦 的 因 』; 應當 精 勤 於 了 知 『 這 是 苦 的 息 滅 』; 應 當 精 勤 於 了 知 『 這 是 導 致 苦 滅 之 道 』。」結 論 : 由 此 肯 定 若 想 要 避 免 墮 入 惡 道 , 就 必 須 了 知 四 聖 諦 。 如 佛 陀 此 經 中 所 說 的 「 中道 」 是 了 知 四 聖 諦 與 獲 得 證 悟 涅 槃 的 法 眼 (cakkhu)、 知 識 (ñāṇaṁ)、 正 覺(Sambodha) 的 唯 一 道 路 。六 、 八 苦 :生 、 老 、 病 、 死 依 據 世 俗 諦 與 究 竟 諦 而 言 都 是 苦 。 所 有 的 究 竟 名 色 都 有 生 、 住 ( 老 )、滅 ( 死 ) 這 三 時 。 佛 陀 在 D.22《 大 念 處 經 》 中 這 樣 解 說 八 苦 :[1] 生 : 無 論 是 任 何 眾 生 , 在 任 何 眾 生 的 群 體 , 都 有 誕 生 、 產 生 、 出 現 、 生 起 、 諸 薀 的 顯 現 、諸 處 的 獲 得 。[2] 老 : 無 論 是 任 何 眾 生 , 在 任 何 眾 生 的 群 體 , 都 有 衰 老 、 老 朽 、 牙 齒 損 壞 、 頭 髮 蒼 白 、 皮膚 變 皺 、 壽 命 損 減 、 諸 根 老 熟 。[3] 死 : 無 論 是 任 何 眾 生 , 在 任 何 眾 生 的 群 體 , 都 有 死 亡 、 逝 世 、 解 體 、 消 失 、 命 終 、 諸 薀分 離 、 身 體 的 捨 棄 。[4] 怨 憎 會 苦 : 在 這 裡 , 任 何 人 有 了 不 想 要 的 、 討 厭 的 、 不 愉 快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或 法 塵 , 或 者任 何 人 遭 遇 到 心 懷 惡 意 者 、 傷 害 意 者 、 擾 亂 意 者 , 與 這 些 人 會 合 、 交 往 、 聯絡 、 結 合 。[5] 愛 別 離 苦 : 在 這 裡 , 任 何 人 有 了 想 要 的 、 喜 愛 的 、 愉 快 的 色 聲 香 味 觸 或 法 塵 , 或 者 任 何人 遭 遇 到 心 懷 善 意 者 、 好 意 者 、 安 慰 意 者 、 安 穩 意 者 、 父 母 兄 弟 姊 妹 、 朋 友 、同 事 或 血 親 , 然 後 喪 失 與 這 些 人 會 合 、 交 往 、 聯 絡 、 結 合 。59此 經 中 佛 陀 說 :「 假 如 有 這 10 種 見 , 梵 行 不 會 住 ; 是 否 有 這 10 種 見 , 有 生 老 病 死 愁 悲 苦 憂 惱 , 故 我 ( 指 佛 )在 現 世 教 以 這 些 的 征 服 (yesāhaṁ diṭṭhe va dhamme nighātaṁ paññapemi.)」。60 Na hettha bhikkhave atthi dhammacariyā samacariyā kusakakiriyā puññakiriyā aññamaññakhādikā ettha bhikkhavevattati dubbalakhādikā.61 Tasmā ti ha bhikkhave idaṁ dukkhanti yogo karaṇīyo.40


[6] 求 不 得 苦 : 會 遭 受 生 的 眾 生 內 心 生 起 這 樣 的 願 望 :『 希 望 我 不 要 遭 受 生 , 希 望 我 不 要 投生 !』 但 是 這 事 無 法 藉 由 願 望 而 達 成 。會 遭 受 老 的 眾 生 內 心 生 起 這 樣 的 願 望 :『 希 望 我 不 要 遭 受 老 , 希 望 我 不 要 變老 !』 但 是 這 事 無 法 藉 由 願 望 而 達 成 。會 遭 受 死 的 眾 生 內 心 生 起 這 樣 的 願 望 :『 希 望 我 不 要 遭 受 死 , 希 望 我 不 要 死亡 !』 但 是 這 事 無 法 藉 由 願 望 而 達 成 。怨 憎 會 、 愛 別 離 、 求 不 得 稱 為 有 貪 之 苦 (sarāgadukkha), 意 思 是 因 為 執 著而 產 生 的 苦 。除 這 幾 種 苦 之 外 , 佛 在 某 些 經 中 還 常 提 到 另 外 五 種 苦 : 愁 、 悲 、 苦 、 憂 、 惱 。《 大 念 處經 》 中 這 樣 解 說 :[1] 愁 : 任 何 時 候 , 由 於 任 何 的 不 幸 , 任 何 人 遭 遇 到 令 人 苦 惱 的 法 而 有 憂 愁 、 悲 傷 、 苦 惱 、內 在 的 哀 傷 、 內 在 的 悲 痛 。[2] 悲 : 任 何 時 候 , 由 於 任 何 的 不 幸 , 任 何 人 遭 遇 到 令 人 苦 惱 的 法 而 有 痛 哭 、 悲 泣 、 大 聲 悲嘆 、 高 聲 哀 呼 。[3] 苦 : 任 何 身 體 的 痛 苦 感 受 、 身 體 的 不 愉 快 感 受 或 由 於 身 體 接 觸 而 產 生 的 痛 苦 或 不 愉 快 感 受 。[4] 憂 : 任 何 心 理 的 痛 苦 感 受 、 心 理 的 不 愉 快 感 受 或 由 於 心 理 接 觸 而 產 生 的 痛 苦 或 不 愉 快 感 受 。[5] 惱 : 任 何 時 候 , 由 於 任 何 的 不 幸 , 任 何 人 遭 遇 到 令 人 苦 惱 的 法 而 有 憂 惱 、 大 憂 惱 , 以 及由 於 憂 惱 、 大 憂 惱 而 感 受 到 的 痛 苦 。愁 悲 苦 憂 惱 之 四 鑑 別 法 :1. 愁soka2. 悲parideva3. 苦dukkha624. 憂domanassa5. 惱upāyāsa結 論 :特 相 作 用 現 起 近 因內 裡 在 燃燒徹 底 地 燃 對 失 去 親 戚 等 處 境 不 面 對 不 可 喜 目或 心 在 燃 燒 心 斷 地 發 愁標 , 如 失 去 親 戚 等燒不 斷 地 哭有 悲 的 有 情 , 或 心 的 不宣 說 功 德面 對 不 可 喜 目泣 ;穩 定 , 或 導 致 混 淆 與 暈 轉 的與 過 失標 , 如 失 去 親 戚 等出 聲 痛 哭心令 身 體 遭 令 到 缺 乏能 帶 來 此 苦 的 不身 體 的 痛 苦受 苦 楚 智 慧 者 內 心 不 快可 喜 目 標令 心 遭 受 令 與 瞋 相能 帶 來 此 憂 的 不內 心 的 痛 苦苦 楚 應 的 心 煩 燥可 喜 目 標徹 底 地 燃燒 內 心 , 或 不正 當 地 執 著 於失 去 的 親 戚 等導 致 悲 嘆身 與 心 、 或 導 致 身 與 心投 入 於 目 標 , 如 失 去 親 戚面 對 不 可 喜 目標 , 如 失 去 親 戚 等62此 為 身 苦 kāyika dukkha。「 苦 俱 身 識 」 相 應 的 「 受 」 是 苦 。「 憂 」 則 是 心 所 之 苦 Cetasika dukkha。能 帶 給 面 對 失 去 親 戚 等 的 有 情 極 度 內 心 痛 苦 的 瞋 是 惱 。 這 也 就 是 說 它 並 不 是 憂 受 。41


不 了 知 四 聖 諦 , 就 不 可 能 證 悟 涅 槃 , 而 苦 諦 也 正 是 四 聖 諦 之 一 , 它 包 括 上 述 的 過 去 、現 在 、 未 來 、 內 在 、 外 在 、 粗 、 細 、 低 劣 、 優 勝 、 遠 和 近 等 11 種 五 取 蘊 。 因 此 , 想 要 證悟 涅 槃 、 解 脫 生 死 輪 迴 , 就 必 須 了 知 這 些 五 取 蘊 。佛 陀 在 《 轉 法 輪 經 》 中 教 導 愛 欲 或 渴 愛 是 集 諦 , 但 是 在 S.12《 因 緣 品 相 應 》 中 教 導「 緣 起 法 」 也 是 集 諦 , 因 此 無 明 、 愛 、 取 、 行 與 業 都 是 集 諦 。 簡 單 地 說 , 一 切 不 善 業 與 能造 成 投 生 的 善 業 都 是 苦 因 ─ 集 諦 。七 、 愛 欲 ( 渴 愛 taṇhā):[1] 有 三 種 , 在 《 清 淨 道 論 》「 第 十 七 說 慧 地 品 」/ PṭS.p.567 中 這 樣 解 釋 它 們 的 含 義 :63 欲 愛 (kāmataṇhā): 以 慾 望 而 貪 愛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等 六 塵 。 有 愛 (bhavataṇhā): 伴 隨 著 常 見 而 貪 愛 六 塵 。 常 見 (sassatadiṭṭhi) 是 認 為 六 塵 是 靈 魂 , 生 生世 世 存 在 。 非 有 愛 (vibhavataṇhā): 伴 隨 著 斷 見 而 貪 愛 六 塵 。 斷 見 (ucchedadiṭṭhi) 是 認 為 六 塵 是 靈 魂 ,人 在 死 亡 後 即 完 全 毀 滅 。Chanda, ālaya, anunaya, ajjhosāna 等 都 是 渴 愛 taṇhā 的 同 義 字 。[2] 愛 欲 產 生 有 10 組 :10 組 內 容641 6 內 處 眼 耳 鼻 舌 身 意2 6 外 處 色 塵 聲 塵 香 塵 味 塵 觸 塵 法 塵12 處3 6 識 眼 識 耳 識 鼻 識 舌 識 身 識 意 識654 6 觸 眼 觸 耳 觸 鼻 觸 舌 觸 身 觸 意 觸66合 稱 「 觸 五 法 」5 6 受 眼 觸 生 受 耳 觸 生 受 鼻 觸 生 受 舌 觸 生 受 身 觸 生 受 意 觸 生 受phassapañcamaka6 6 想 色 想 聲 想 香 想 味 想 觸 想 法 想7 6 思 色 思 聲 思 香 思 味 思 觸 思 法 思8676 愛 色 愛 聲 愛 香 愛 味 愛 觸 愛 法 愛9 6 尋 色 尋 聲 尋 香 尋 味 尋 觸 尋 法 尋 經 常 與 「 觸 五 法 」10 6 伺 色 伺 聲 伺 香 伺 味 伺 觸 伺 法 伺 同 時 生 起結 : 對 今 生 五 蘊 的 愛 欲 並 不 是 造 成 今 生 五 蘊 生 起 的 因 , 故 註 解 說 「 如 實 了 知 造 成 苦 生 起 的過 去 因 」, 過 去 因 能 造 成 今 生 的 苦 ( 五 蘊 )。 要 見 到 過 去 因 須 追 溯 前 世 , 觀 照 當 時 造 下的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 且 觀 照 這 5 過 去 因 與 今 生 5 蘊 的 因 果 關 係 , 這 樣 觀 照 才 說了 知 苦 諦 與 集 諦 。[3] 在 《 諦 分 別 》(Saccavibhaṅga) 中 , 佛 陀 用 5 種 方 式 來 解 釋 集 諦 :6364656667法 塵 : 包 括 5 種 淨 色 、16 種 微 細 色 、 心 、 心 所 ( 請 參 考 附 錄 1─4) 和 概 念 法 如 安 般 禪 相 、 遍 禪 相 等 。人 對 6 根 有 很 強 的 執 著 ( 依 此 內 處 生 強 烈 愛 欲 ), 這 就 是 為 什 麼 會 經 常 照 鏡 子 看 自 己 的 影 像 , 用 盡 各 種 方 法來 保 養 身 體 。當 觀 照 五 蘊 時 就 包 含 6 內 處 和 6 外 處 , 即 12 處 就 是 五 蘊 , 亦 即 究 竟 名 色 法 。六 觸 必 各 自 伴 隨 著 六 識 生 起 。 當 依 六 門 心 路 過 程 來 觀 照 六 種 識 時 也 能 觀 照 到 六 種 觸 。 強 烈 愛 欲 能 依 這 些 識 、觸 生 起 。「 眼 觸 生 受 」, 當 觀 照 眼 門 心 路 過 程 時 , 就 會 見 到 每 一 心 識 剎 那 裡 都 有 受 , 意 即 在 五 門 轉 向 心 、 眼 識 、 領 受心 、 推 度 心 、 確 定 心 、 每 一 個 速 行 心 、 每 一 個 彼 所 緣 心 當 中 都 有 受 , 這 些 受 都 稱 為 眼 觸 生 受 。 強 烈 愛 欲 能依 靠 這 些 受 生 起 , 因 此 受 是 愛 生 起 的 基 本 因 素 。依 6 門 心 路 過 程 觀 照 不 善 法 時 , 必 照 見 這 6 種 愛 , 這 包 含 在 貪 組 中 , 若 能 觀 照 8 貪 根 心 , 就 能 輕 易 照 見 這 6 種 愛 。42


愛 欲 (taṇhā) 是 集 諦 ;10 種 煩 惱 ( 貪 、 瞋 、 痴 、 驕 慢 、 邪 見 、 疑 、 昏 沉 、 掉 舉 、 無 慚 、 無 愧 ) 是 集 諦 。 一 切 不 善 法 是 集 諦 。 一 切 不 善 法 和 能 造 成 投 生 的 ( 無 貪 、 無 瞋 、 無 痴 ) 三 善 根 是 集 諦 。 一 切 不 善 法 和 能 造 成 投 生 的 善 法 、 或 一 切 不 善 業 力 和 能 造 成 投 生 的 善 業 力 是 集 諦 。[4] 重 擔 、 擔 者 、 取 擔 、 捨 擔 ? :在 S.Ⅲ, p.25,22 蘊 相 應 -22「 重 擔 經 Bhārasutta」 68 中 記 載 : 佛 陀 開 示 :「 諸 比 丘 ! 我 為 你們 說 : 重 擔 、 擔 者 、 取 擔 、 捨 擔69 。」「 以 何 為 重 擔 ? 應 名 為 五 取 蘊 , 謂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等 取 蘊 , 此 名 為 重 擔70 。」「 以 何 為 擔 者 ? 應 名 為 士 夫 ( 補 特 伽 羅 ), 有 這 樣 名 、 這 樣 姓 , 是 具 壽 , 此 名 為 擔 者 。」「 以 何 為 取 擔 ? 當 來 有 渴 愛 而 喜 貪 俱 行 , 樂 著 於 彼 彼 , 是 謂 欲 愛 、 有 愛 、 非 有 愛 者 , 此 名為 取 擔 。」「 以 何 為 捨 擔 ? 即 前 之 渴 愛 , 無 餘 之 離 滅 、 棄 捨 、 定 棄 、 解 脫 、 無 執 著 是 , 此 名 為 捨 擔 。」…更 說 曰 : 重 擔 是 五 蘊 , 擔 者 名 士 夫 ; 世 間 取 蘊 苦 , 捨 擔 為 安 樂 。已 捨 重 擔 者 , 不 再 取 重 擔 ; 想 絕 渴 愛 者 , 無 欲 般 涅 槃 。[4] 佛 陀 在 此 經 只 說 愛 欲 是 集 諦 之 理 由 :如 前 面 說 , 既 然 一 切 不 善 業 力 和 能 造 成 投 生 的 善 業 力 都 是 集 諦 , 那 為 什 麼 佛 在 這 部經 中 只 說 愛 欲 是 集 諦 呢 ? 因 為 如 同 一 顆 種 子 中 還 有 活 的 助 緣 如 黏 性 等 存 在 時 , 若 處 在 適 宜的 環 境 裡 就 可 以 生 根 發 芽 一 樣 , 業 力 只 要 還 有 如 助 緣 的 愛 欲 伴 隨 , 它 就 還 會 結 成 果 報 ; 如果 沒 有 愛 欲 的 助 緣 , 業 力 就 不 可 能 結 成 任 何 果 報 。八 、 四 聖 諦 的 三 種 智 慧 71 :(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 一 ) 苦 諦 的 三 種 智 慧 : 關 於 苦 諦 , 佛 陀 教 導 三 種 智 慧 :[1] 諦 智 :Saccañāṇaṁ( 聖 諦 的 知 識 \ 示 相 )。 必 須 了 知 這 是 苦 諦 , 這 稱 為 「 諦 智 」。 意 思 即是 了 知 真 理 的 智 慧 。[2] 作 智 :Kiccañāṇaṁ( 應 作 的 知 識 \ 勸 修 )。 必 須 明 瞭 這 苦 諦 是 應 當 被 了 知 的 , 這 稱 為 「 作智 」 意 即 明 白 自 己 有 義 務 了 知 苦 諦 法 。[3] 已 作 智 : Katañāṇaṁ( 已 作 的 知 識 \ 作 證 )。 必 須 明 瞭 這 苦 諦 已 經 被 你 了 知 , 這 稱 為 「 已作 智 」 佛 陀 本 人 已 經 了 知 五 取 蘊 是 苦 諦 。72苦 聖 諦 五 取 蘊 行 法 或 有 為 法 (saṅkhāradhamma)68漢 譯 雜 阿 含 經 卷 三 ( 大 正 藏 二 、19a)、 增 一 阿 含 經 卷 十 七 ( 大 正 藏 二 、631c)。69 Bhārañ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bhārahārañca bhārādānañca bhāranikkhepanañca.五 蘊 實 在 是 重 擔 (Bhārā have pañcakkhandhā)。《 法 句 經 》202 偈 記 載 :無 火 等 同 於 貪 欲 , 無 惡 等 同 於 瞋 恨 , 無 苦 等 同 於 五 蘊 , 無 樂 勝 於 涅 槃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kali, natthi khandhasamā dukkhā natthi santiparamaṁ sukhaṁ.70五 蘊 實 在 是 重 擔 (Bhārā have pañcakkhandhā)。《 法 句 經 》202 偈 記 載 :無 火 等 同 於 貪 欲 , 無 惡 等 同 於 瞋 恨 , 無 苦 等 同 於 五 蘊 , 無 樂 勝 於 涅 槃 。Natthi rāgasamo aggi natthi dosasamo kali, natthi khandhasamā dukkhā natthi santiparamaṁ sukhaṁ.71三 轉 十 二 行 相 , 註 解 書 中 解 說 即 是 四 聖 諦 各 自 的 三 種 智 慧 。 註 解 書 中 並 沒 有 更 深 入 的 法 義 解 釋 , 但 這 部 份 對此 經 來 說 是 關 鍵 的 法 義 , 完 全 是 講 述 實 修 境 界 , 因 而 對 於 這 部 分 的 深 入 法 義 是 參 考 帕 奧 系 列 5 的 「 轉 正 法 輪 」84 至 91 頁 的 說 明 和 參 考 相 關 經 典 翻 譯 或 其 他 上 座 部 禪 師 的 英 文 著 作 而 重 新 系 統 地 整 理 出 來 。43


集 聖 諦 緣 起 法 ( 是 觀 禪 的 目 標 )二 種 苦 滅 壞 滅 因 緣 滅 ─ 由 於 5 種 因 完 全 滅 而 涅 槃 之 後 5 蘊 完 全 滅 盡 。剎 那 滅 ─ 是 每 一 行 法 都 有 生 、 住 、 滅 3 時 , 其 中 的 滅 時 是 「 剎 那 滅 」究 竟 滅 ─ 當 修 行 到 觀 智 成 熟 時 , 道 智 與 果 智 就 會 以 涅 槃 為 所 緣 而 生 起 , 涅 槃 就是 苦 因 與 苦 果 的 「 究 竟 滅 」accantanirodha。修 習 觀 禪 : 了 知 諸 行 法 生 滅 的 本 質 → 無 常 了 知 諸 行 法 受 生 滅 壓 迫 的 本 質 → 苦 行 法 三 相 了 知 諸 行 法 沒 有 恆 常 自 我 的 本 質 → 無 我( 二 ) 集 諦 的 三 種 智 慧 : 佛 陀 接 著 以 苦 諦 同 樣 的 三 種 方 式 教 導 集 諦 ( 苦 的 因 )。[1] 諦 智 : 由 於 大 悲 心 的 緣 故 , 佛 陀 在 未 成 佛 以 前 以 4 阿 僧 祇 與 10 萬 大 劫 以 上 的 時 間 難 行能 行 地 積 累 了 無 量 波 羅 蜜 。 即 使 是 這 樣 , 他 對 「 佛 陀 的 存 在 」 仍 有 輕 微 的 執 著 ,因 為 他 知 道 成 佛 後 將 能 幫 助 眾 生 解 脫 生 死 輪 迴 。根 據 《 法 集 論 》 的 註 解 書 (Dhammasaṅgaṇi-aṭṭhakathā)─《 殊 勝 義 》(Aṭṭhasālinī),造 成 佛 陀 成 佛 前 的 最 後 這 一 世 果 報 五 蘊 的 業 力 也 就 是 他 在 前 一 世 臨 死 時 成 熟 的 慈 心觀 善 業 力 ; 那 是 一 種 尚 未 達 到 慈 心 禪 之 前 強 而 有 力 的 善 法 。他 發 願 要 成 佛 時 , 就 是 具 有 5 項 過 去 因 :◇ 1 將 佛 陀 認 定 為 佛 陀( 他 不 認 為 那 只 是 名 色 法 的 組 合 而 已 )→ 無 明◇ 2 由 於 那 無 明 , 他 發 願 成 佛 陀 → 愛 欲◇ 3 他 執 著 佛 陀 的 生 命 → 取◇ 4 強 而 有 力 的 慈 心 觀 善 業 → 行◇ 5 那 些 行 遺 留 下 來 的 力 量 ( 業 力 ) → 業5 項 過 去 因73佛 陀 了 知 這 5 項 過 去 因 是 他 的 集 諦 ( 苦 的 因 )。 這 是 諦 智 。74[2] 作 智 : 必 須 以 觀 智 和 道 智 來 滅 除 它 們 。 業 力 只 有 在 無 明 、 愛 、 取 的 幫 助 之 下 才 能 產 生 果報 ; 若 沒 有 這 些 的 幫 助 , 業 力 也 就 無 法 結 成 果 報 。 因 此 , 此 中 的 「 這 苦 集 聖 諦 是應 當 被 斷 除 」 這 句 話 也 就 是 說 應 當 以 觀 智 和 道 智 來 滅 除 煩 惱 。 這 是 作 智 , 意 思 是了 知 應 當 做 之 事 的 智 慧 ─ 應 將 煩 惱 滅 盡 無 餘 。727374行 saṅkhāra: 由 因 緣 條 件 和 合 所 產 生 的 事 物 ( 這 裡 指 這 種 含 義 ); 心 所 ( 如 行 蘊 ); 業 : 行 為 。因 為 有 這 過 去 的 五 因 , 而 有 現 世 的 五 因 ─ 造 成 現 世 五 蘊 的 生 起 。 這 就 是 輪 迴 苦 的 原 因 。觀 智 Vipassanāñāṇa: 透 視 究 竟 法 ( 勝 義 法 paramatthadhamma) 無 常 、 苦 、 無 我 三 相 本 質 的 智 慧 。道 智 有 斷 煩 惱 的 作 用 :[1] 須 陀 洹 道 : 是 邪 見 、 疑 、 戒 禁 取 見 、 嫉 、 慳 最 終 滅 盡 的 原 因 ;[2] 斯 陀 含 道 : 是 粗 的 欲 界 貪 與 瞋 恚 二 結 最 終 滅 盡 的 原 因 ;[3] 阿 那 含 道 : 是 細 的 欲 界 貪 與 瞋 恚 二 結 最 終 滅 盡 的 原 因 ;[4] 阿 羅 漢 道 : 是 我 慢 、 有 欲 ( 想 要 繼 續 存 在 之 欲 )、 無 明 三 結 永 遠 滅 盡 的 原 因 。44


[3] 已 作 智 : 佛 陀 已 經 滅 除 或 殺 死 了 煩 惱 , 這 是 已 作 智 。( 三 ) 滅 諦 的 三 種 智 慧 :[1] 諦 智 : 佛 陀 了 知 這 是 滅 諦 ─ 苦 的 滅 盡 , 這 是 諦 智 。 佛 陀 是 如 何 滅 苦 呢 ? 如 前 所 說 , 當 他 行 觀 禪 時 , 他 的 觀 智 了 知 所 有 的 苦 諦 法 ( 五 取蘊 ) 與 集 諦 法 (12 緣 起 支 ) 為 無 常 、 苦 、 無 我 。 當 這 樣 修 行 達 到 終 點 時 , 他 證 悟 了涅 槃 。 這 時 他 照 見 五 取 蘊 與 12 緣 起 支 的 滅 盡 無 餘 。 佛 陀 又 如 何 照 見 呢 ? 他 以 那 取 涅 槃 為 目 標 的 道 智 逐 步 地 滅 除 所 有 煩 惱 。1. 因 為 煩 惱 滅 除 無 餘 , 所 以 當 佛 陀 在 般 涅 槃 之 → 煩 惱 般 涅 槃 ( 有 餘 涅 槃 )後 業 力 無 法 產 生 任 何 果 報2. 因 為 5 種 因 滅 盡 無 餘 , 所 以 五 取 蘊 滅 盡 無 餘 → 五 蘊 般 涅 槃 ( 無 餘 涅 槃 )他 就 這 樣 照 見 ( 因 與 果 ) 這 兩 種 滅 盡 無 餘 。[2] 作 智 : 了 知 應 當 做 之 事 的 智 慧 。 在 修 行 觀 禪 時 , 應 努 力 於 證 悟 涅 槃 ( 滅 諦 )。[3] 已 作 智 : 了 知 已 做 之 事 的 智 慧 。 此 時 佛 陀 已 經 證 悟 涅 槃 , 他 也 了 知 自 己 已 經 證 悟 涅 槃 。( 四 ) 道 諦 的 三 種 智 慧 :[1] 諦 智 : 佛 陀 證 悟 時 , 他 了 知 八 聖 道 分 是 導 致 苦 滅 的 修 行 方 法 或 道 路 , 這 是 諦 智 。[2] 作 智 : 修 行 觀 禪 時 : 必 須 了 知 五 取 蘊 ( 苦 諦 ) 必 須 了 知 苦 的 因 ( 集 諦 )這 些 苦 諦 法 與 集 諦 法 稱 為 行 法 。觀 照 這 些 觀 禪 目 標 的 無 常 、 苦 、 無 我 等 行 法 三 相 : 它 們 生 起 後 就 立 刻 壞 滅→ 是 無 常 的 它 們 受 到 不 斷 生 滅 的 壓 迫 → 是 苦 的 在 它 們 之 中 沒 有 穩 定 的 自 我 存 在 → 是 無 我 的行 法 三 相在 這 樣 的 行 觀 禪 時 , 有 五 聖 道 分 :[1] 透 視 這 些 行 法 三 相 → 正 見[2] 將 心 投 入 行 法 三 相 → 正 思 惟[3] 為 了 透 視 行 法 三 相 而 付 出 的 努 力 → 正 精 進[4] 對 行 法 三 相 明 記 不 忘 → 正 念[5] 專 注 於 行 法 三 相 → 正 定五 聖 道 分在 修 行 觀 禪 之 前 , 必 須 持 守 別 解 脫 戒 或 10 戒 、 九 布 薩 支 ( 八 戒 加 上 修 行 慈 心禪 )、 八 戒 、 五 戒 , 那 就 包 含 了 : [6] 正 語 、[7] 正 業 、[8] 正 命 這 3 聖 道 分 。 這 些也 是 以 心 路 過 程 的 形 態 與 相 應 名 法 同 時 生 起 , 因 此 也 應 觀 照 它 們 為 無 常 、 苦 、 無 我 。45


這 樣 總 共 有 8 聖 道 分 , 這 些 是 必 須 修 學 的 。 這 也 就 是 為 什 麼 禪 修 者 在 禪 修 前 請求 授 戒 的 真 正 意 義 所 在 。修 行 到 壞 滅 隨 觀 智 時 , 必 須 觀 照 所 知75 (ñāta) 與 能 知 (ñāṇa) 都 是 無 常 、 苦 、 無 我 。觀 智 以 心 路 過 程 的 形 態 生 起 , 在 這 心 路 過 程 中 有 一 個 意 門 轉 向 心 和 七 個 速 行 心 。◇ 1 在 意 門 轉 向 心 剎 那 中 有 12 個 名 法76 ;◇ 2 而 每 一 個 速 行 心 剎 那 通 常 有 34 個 名 法 。 這 34 個 名 法 當 中 , 上 述 的 5 項 聖 道 分 是最 顯 著 的 名 法 。必 須 觀 照 這 能 知 的 觀 智 也 是 無 常 、 苦 、 無 我 。 那 時 就 能 輕 易 地 照 見 這 5 項 聖 道 分 ,它 們 就 是 導 向 苦 滅 之 道 , 因 為 那 時 修 者 已 經 透 過 生 滅 隨 觀 智 清 楚 地 了 知 了 「 由 於 5 種 因滅 盡 無 餘 , 所 以 五 蘊 也 會 滅 盡 無 餘 」。在 觀 禪 之 末 而 當 證 悟 涅 槃 時 ,8 聖 道 分 都 同 時 存 在 , 必 須 了 知 它 們 。 怎 樣 的 了 知呢 ? 修 者 必 須 以 果 定 智 (phalasamāpattiñāṇa) 與 了 知 涅 槃 , 出 定 後 檢 查 在 果 定 中 的 名 法 。若 一 再 練 習 , 就 能 照 見 果 定 中 的 名 法 :◇ 1 如 果 修 者 在 觀 照 欲 界 法 或 初 禪法 為 三 相 之 任 一 相 時 證 悟 涅 →槃 , 修 者 的 道 智 與 果 智 中 都 各有 37 個 名 法 。◇ 2 如 果 修 者 在 觀 照 第 二 禪 名 法 為三 相 之 任 一 相 時 證 悟 涅 槃 , 由 →於 無 尋 、 伺 而 你 的 道 智 與 果 智中 只 有 35 個 名 法 。◇ 3 如 果 修 者 在 觀 照 第 三 禪 名 法 為三 相 之 任 一 相 時 證 悟 涅 槃 ,◇ 4 如 果 修 者 在 觀 照 第 四 禪 名 法 為三 相 之 任 一 相 時 證 悟 涅 槃13 個 同 它 心 所 +19 遍 一 切 美 心 所 +1 慧 根 心 所 =33+ 識 =34+3 離 心 所 ( 正 語 、 正 業 、 正命 )=37 名 法有 8 聖 道 分在 這 35 個 名 法 中 包 含 7 聖 道 只 7 聖 道 分 。分 , 因 為 無 尋 而 少 了 正 思 惟 ,→ 因 為 無 喜 而 只 有 34 名 法 只 7 聖 道 分→ 因 為 無 尋 、 伺 、 喜 , 而 有 捨 、 一 境 性 , 只 有 34 名 法只 7 聖 道 分[3] 已 作 智 : 佛 陀 照 見 自 己 已 經 修 行 8 聖 道 分 。 若 要 證 悟 聖 果 , 無 論 是 成 為 初 、 二 、 三 或 四果 , 這 二 種 8 聖 道 分 都 必 須 修 行 。 若 無 法 照 見 8 聖 道 分 , 就 不 可 能 已 經 證 悟 涅槃 。 有 世 間 和 出 世 間 的 二 種 8 聖 道 分 。結 論 : 就 是 這 樣 , 四 諦 的 每 一 諦 中 都 各 有 諦 智 、 作 智 和 已 作 智 這 3 種 智 慧 , 總 共 有12 種 智 慧 。 這 也 就 是 我 們 所 認 知 的 「 三 轉 十 二 行 相 」。75所 知 與 能 知 : 所 知 : 是 指 五 取 蘊 或 行 法 ; 能 知 : 是 指 觀 智 。76名 法 所 屬 的 心 和 心 所 , 以 及 它 們 之 間 的 關 係 , 請 參 考 p57-59 之 附 錄 1,2 和 3。46


九 、 十 結 77 與 聖 人 :十 結saṁyojanaṁ(fetters)十 、 見 :五 下 分 結Pañcoram bhāgiyānisaṁyojanāni1. sakhāya-diṭṭhi 身 見Sotāpanna2. Vicikicchā 疑須 陀 洹sīlabbata-parāmāsa3.( 斷 三 結 )戒 禁 取4. kāma-rāga 欲 貪 Sakadāgāmi5. Vyāpāda 瞋 恚6. rūpa-rāga 色 貪五 上 分 結 7. arūpa-rāga 無 色 貪Pañcuddhambhāgiyāni 8. māna 慢saṁyojanāni9. uddhacca 掉 舉10. avijjā 無 明斯 陀 含( 斷 三 結 , 薄 貪 瞋 痴 )ārahat 阿 羅 漢( 斷 十 結 )ānāgāmi阿 那 含( 斷 五 下分 結 )見 常 見 →(sassata-diṭṭhi)。 從 我 見 ( sakkāya-diṭṭhi 薩 迦 耶 見 ) 而 生 , 相 信 我邪 見死 後 永 遠 存 在 斷 見 →(uccheda-diṭṭhi)。 不 相 信 死 後 有 我 的 存 在 禪 那 正 見 (jhāna-sammā-diṭṭhi) → 與 禪 支 相 應 的 智 慧正 見 名 色 攝 受 正 見 → 透 視 究 竟 名 色 的 觀 智(nāmarūpa-pariggaha-sammā-diṭṭhi) → 業 果 正 見 (kammasakatā-sammā-diṭṭhi) → 辨 識 因 緣 的 智 慧 ( 緣 攝 受 智 ) 觀 禪 正 見 (vipassanā-sammā-diṭṭhi) → 透 視 名 色 及 其 因 緣 無 常 、苦 、 無 我 本 質 的 觀 智 道 正 見 (magga-sammā-diṭṭhi) → 以 涅 槃 為 認 知 對 象 的 正 見 果 正 見 (phala-sammā-diṭṭhi) →62 見都 稱 為 「 四 聖 諦的 正 見 〕(catusaccasammā-diṭṭhi)正 見 知 有 業 有 報 崇 信 三 寶 、 ( 取 自 《 中 部 》60&76 經 ) 知 有 善 有 惡 孝 順 父 母 、 一 種 倫 理 學 , 導 引世 間 正 見 知 有 凡 有 聖 守 五 戒 世 間 信 徒 去 惡 向 善 知 前 世 後 世 行 十 善 知 四 聖 諦出 世 間 正 見 知 緣 起 的 集 滅 1 此 有 故 彼 有 , 此 生 故 彼 生2 此 無 故 彼 無 , 此 滅 故 彼 滅 知 三 法 印1 諸 行 無 常2 諸 行 是 苦3 諸 法 無 我佛 陀 的 正 見 : 佛 陀 真 對 當 時 社 會 的 常 見 或 斷 見 者 提 出 各 自 對 治 的 方 法 : 常 見 者 用 「 分 析 法 」(Viśleṣana / analysis) 無 常 anicca( 包 括 名 色 、 五 蘊 、12 處 、77 十 結 : 綁 眾 生 向 生 死 輪 迴 的 十 個 束 縛 。 五 下 分 結 : 綁 向 欲 界 。 五 上 分 結 : 綁 向 較 上 的 色 和 無 色 二 界 。47


18 界 等 的 分 析 ) 斷 見 者 用 「 綜 合 法 」(Saṁśleṣana / synthesis) 緣 起 paṭiccasamuppāda此 中 最 主 要 憑 藉 的 工 具 是 「 五 蘊 」。十 一 、 了 悟 四 聖 諦 與 培 育 定 力 :〔 一 〕《 中 部 》2「 一 切 漏 經 」(Sabbāsavasuttaṁ) 之 註 解 解 說 四 聖 諦 :四 聖 諦 是 隨 觀 anupassanā 修 智 慧 vipassanā 的 因 、 對 象1.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 名 色 分 別 智78 ( 見 清 淨 ) 世 間 的2.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集 】→ 緣 遍 攝 智 / 法 住 智( 度 疑 清 淨 ) 出 世 間 的 道 智3.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滅 】→ ( 四 諦 同 時 現 起 )4.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導 向 滅 苦 的 道 路 】→ 弱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道 非 道 知 見 清 淨 )如 何 了 悟 四 聖 諦 ?由 前 面 的 解 說 , 已 經 了 解 四 聖 諦 的 涵 義 與 重 要 性 。 要 怎 樣 修 行 才 能 了 悟 四 聖諦 呢 ? 在 《 相 應 部 ˙ 三 摩 地 經 》( Samādhisuttaṁ)(P.T.S.Ⅴp.414 , 56-1) 這 樣 說 :「 諸 比 丘 ! 應 當 培 育 定 力 , 有 定 力 的 比 丘 能 如 實 地 了 知 諸 法 。他 如 實 地 了 知 什 麼 呢 ? 他 如 實 地 了 知 『 這 是 苦 』; 他 …『 這 是 導 向 苦 滅 之 道 』。諸 比 丘 ! 應 當 培 育 定 力 , 有 定 力 的 比 丘 能 如 實 地 了 知 諸 法 。是 故 , 諸 比 丘 ! 應 當 勤 於 了 知 『 這 是 苦 』; 他 …『 這 是 導 向 苦 滅 之 道 』 79 。」因 此 , 若 要 了 悟 四 聖 諦 , 首 先 必 須 培 育 定 力 。〔 二 〕 培 育 定 力 :用 以 培 育 定 力 的 止 禪 法 門 有 40 種 之 多 , 我 們 可 以 依 自 己 的 性 行 而 恰 當 選 其 一 。 在《 大 念 處 經 》 中 , 佛 陀 教 導 安 般 念 的 修 行 方 法80 , 這 樣 法 門 只 能 在 佛 教 找 到 , 其 他 宗 教不 像 佛 教 這 樣 徹 底 地 教 導 安 般 念 的 修 行 方 法 。一 般 而 言 , 我 們 有 六 張 嘴 , 一 生 中 都 喜 歡 或 尋 覓 好 的 東 西 來 滿 足 它 們 。 它 們 就 有 如野 生 動 無 一 樣 難 以 調 御 馴 服 。 在 《 相 應 部 》 或 《 雜 阿 含 經 》 有 很 多 經 裡 , 佛 陀 都 用 很 多世 俗 的 動 物 譬 喻 , 凸 顯 如 何 來 調 伏 或 守 護 這 六 張 嘴 ─ 六 根 。 如 牧 牛 者 把 野 生 小 牛 綁 在 堅固 深 埋 的 木 樁 小 牛 會 跳 來 跳 去 發 現 無 法 逃 脫 時 , 就 會 依 靠 那 根 柱 子 而 蹲 伏 或 臥 躺 。〔 三 〕 六 隻 動 物 的 譬 喻 : ( 參 考 《 雜 阿 含 經 》43.8「 六 種 動 物 」&《 相 應 部 》35:247)在 佛 陀 的 眼 光 中 , 我 們 只 是 難 調 伏 的 野 生 動 物 罷 了 ! 不 承 認 ? 不 相 信 ? 先 別 不 承認 , 也 別 不 相 信 。 中 國 人 一 出 生 不 是 有 屬 十 二 生 肖 中 哪 一 種 之 說 嗎 ? 而 佛 陀 的 九 個 名 號78請 參 考 附 錄 5 之 「 三 學 七 清 淨 十 六 階 智 的 對 照 」 表 。79 “Samādhiṁ, bhikkhave, bhāvetha. Samā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Kiñca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Idaṁ dukkhaṁ’ti 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pajānāti. Samādhiṁ,…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 “Tasmātiha, bhikkhave,‘Idaṁ dukkhaṁ’ti yogo karaṇīyo, ‘ayaṁ dukkhasamudayo’ti…karaṇīyo. ”80在 這 部 經 中 佛 陀 開 示 說 :「 比 丘 應 如 何 安 住 於 觀 身 為 身 呢 ? 在 此 , 比 丘 前 往 森 林 、 樹 下 或 閑 靜 處 , 盤 腿 而 坐 ,保 持 上 身 正 直 , 安 立 正 念 於 自 己 禪 修 的 所 緣 。… 就 像 善 巧 的 車 床 師 或 他 的 學 徒 。 當 他 做 長 ( 短 ) 彎 的 時 候 ,他 了 知 :『 我 做 長 ( 短 ) 彎 。』 同 樣 地 , 當 比 丘 吸 氣 長 ( 短 ) 的 時 候 , 他 了 知 :『 我 吸 氣 長 ( 短 )。』 他 這樣 訓 練 :『 我 應 當 覺 知 ( 氣 息 的 ) 全 身 而 呼 ( 吸 ) 氣 。』」 他 這 樣 訓 練 :『 我 應 當 平 靜 ( 氣 息 的 ) 身 行 而 呼( 吸 ) 氣 。』」 這 主 要 是 教 導 證 得 禪 那 的 方 法 。48


裡 不 是 有 「 無 上 調 御 丈 夫 」 這 個 名 號 嗎 ? 也 就 說 佛 陀 的 德 行 超 越 一 切 , 能 善 巧 調 御 一 切應 受 調 御 的 眾 生 。 他 曾 做 個 譬 喻 :譬 如 抓 到 了 六 隻 不 同 習 性 的 動 物 之 後 , 先 各 自 用 堅 固 的 繩 子 綁 牢 , 在 六 根 繩 子 集 中打 結 後 又 放 鬆 。 這 時 , 那 六 隻 動 物 必 然 是 依 各 自 不 同 習 性 而 竄 來 竄 去 - 蛇 心 想 著 【 讓 我 進 去 螞 蟻 窩 】 而 亂 竄 ; 鱷 魚 心 想 著 【 讓 我 進 入 水 裡 】 而 亂 竄 ; 鳥 心 想 著 【 讓 我 飛 上 天 空 】 而 亂 竄 ; 狗 心 想 著 【 讓 我 進 入 村 莊 】 而 亂 竄 ; 豺 狼 心 想 著 【 讓 我 進 入 墳 場 】 而 亂 竄 ; 猴 子 心 想 著 【 讓 我 進 入 森 林 】 而 亂 竄 。當 他 們 竄 得 精 疲 力 盡 時 , 其 中 較 有 力 量 的 一 隻 , 另 外 五 隻 只 有 跟 著 他 轉 、 被 他 控 制 。就 像 這 樣 子 , 任 何 弟 子 沒 有 修 習 多 修 習 身 至 念 , 六 根 就 貪 愛 可 愛 境 和 排 斥 不 可 愛 境 而 竄來 竄 去 。 這 叫 做 沒 有 防 護 。佛 陀 又 說 譬 如 抓 到 了 六 隻 不 同 習 性 的 動 物 之 後 , 先 各 自 用 堅 固 的 繩 子 綁 牢 , 在 靠 著穩 固 的 柱 子 或 樁 綁 著 。 這 時 , 那 六 隻 動 物 一 樣 是 依 各 自 不 同 習 性 而 竄 來 竄 去 , 當 他 們 竄得 精 疲 力 盡 時 , 就 只 能 靠 著 那 柱 子 或 樁 站 、 坐 、 臥 。 就 像 這 樣 子 , 任 何 弟 子 修 習 多 修 習身 至 念 , 六 根 就 不 會 貪 愛 可 愛 境 和 不 會 排 斥 不 可 愛 境 而 竄 來 竄 去 。 這 叫 做 有 防 護 。這 樣 可 不 得 不 會 心 一 笑 相 信 自 己 是 野 生 動 物 了 吧 ! 生 活 中 , 眼 睛 要 看 漂 亮 的 、 討 厭醜 的 ; 耳 朵 喜 歡 聽 甜 言 蜜 語 、 不 歡 喜 惡 聲 ; 鼻 子 喜 歡 聞 香 的 , 廁 所 還 得 放 個 薰 香 劑 ; 舌頭 喜 歡 美 食 , 滿 漢 全 席 … 身 體 喜 歡 觸 摸 柔 軟 的 … 著 重 心 靈 的 享 受 … 為 了 滿 足 這 六 張 嘴 而橫 衝 直 撞 、 做 牛 做 馬 - 這 像 極 就 是 那 六 隻 動 物 的 翻 版 。 那 麼 , 佛 弟 子 在 滿 足 這 六 張 嘴 之外 , 是 否 應 該 多 一 份 正 念 來 防 護 他 們 到 處 亂 竄 呢 !〔 四 〕 修 禪 定 的 功 德 :(1) 現 法 樂 住 (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a): 今 生 的 安 樂 住 處 。 已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的 人 有 時也 修 止 禪 而 入 定 , 而 只 是 為 了 得 到 今 生 的 安 樂 住 處 而 已 。(2) 觀 禪 的 利 益 (vipassanā-nisaṁsa): 以 所 證 得 的 禪 那 作 為 修 行 觀 禪 的 基 礎 。 禪 那 能 產 生強 盛 的 智 慧 之 光 , 是 一 切 光 中 最 強 盛 、 最 有 益 的 , 依 此 光 能 照 見 究 竟 名 色法 及 它 們 的 因 , 並 且 能 觀 照 它 們 為 無 常 苦 無 我 而 證 悟 聖 道 , 因 此 8 聖 道 分中 有 「 正 定 」, 而 佛 陀 教 導 修 行 止 禪 的 主 要 目 的 就 是 為 了 要 修 行 觀 禪 。(3) 增 上 生 利 益 (bhavavisesavaha-nisaṁsa): 即 得 到 投 生 於 梵 天 界 的 果 報 。 他 們 不 再 投 生 到 欲界 而 將 在 梵 天 界 解 脫 生 死 輪 迴 , 因 此 禪 定 對 未 證 聖 果 或 已 證 聖 果 者 都 有 很 大 的 利益 。(4) 神 通 的 利 益 (abhiññā-nisaṁsa): 如 能 以 14 種 方 式 來 精 通 10 遍 與 8 定 , 具 備 充 分 波 羅蜜 的 人 就 有 可 能 修 成 1 或 多 種 神 通 。 成 就 定 有 些 神 通 會 伴 隨 產 生 , 有 些 神 通 須進 一 步 修 習 。 因 定 而 起 的 神 通 只 有 5 種81 ( 不 含 漏 盡 通 , 此 屬 慧 學 )。 應 知 修81神 通 有 5 種 : 神 變 ( 如 意 ) 通 、 天 耳 通 、 他 心 通 、 宿 住 隨 念 和 天 眼 通 。(abhiññā ca nāma: iddhividhaṁ dibbasotaṁparacittavijānanā pubbenivāsānussati dibbacakkhūti pañcadhā.)。 這 5 種 都 是 通 過 修 定 而 證 得 的 世 間 神 通 , 另 只有 通 過 修 習 觀 禪 才 可 證 得 的 出 世 間 神 通 ─「 滅 盡 定 」。在 證 悟 無 為 涅 槃 時 的 心 識 是 不 會 滅 盡 的 , 道 心 與 果 心 二 者 都 取 無 為 涅 槃 為 所 緣 , 唯 一 能 夠 中 止 心 識 生 起49


定 而 進 一 步 追 求 神 通 通 常 會 造 成 修 慧 障 礙 。 寂 滅 的 利 益 (nirodha-nisaṁsa): 即 成 就 滅 盡 定 (nirodha-samāpatti) 的 利 益 。 成 就 8定 的 阿 那 含 與 阿 羅 漢 都 能 入 滅 盡 定 。 在 入 滅 盡 定 中 心 與 心 生 色 法 都 暫 時 不生 起 。 如 果 入 滅 盡 定 7 天 , 那 在 7 天 中 心 與 心 生 色 法 都 不 生 起 , 唯 有 業 生82色 、 時 節 生 色 與 食 生 色 生 起 。 在 入 滅 盡 定 之 前 必 須 立 下 4 項 決 心(adhiṭṭhāna)。結 語 : 修 定 必 須 持 守 淨 戒 , 有 和 善 的 人 際 關 係 為 基 礎 。 成 就 定 只 是 世 間 的 功 德 , 不 要 因 為淺 或 深 的 定 境 而 自 得 其 樂 , 迷 失 方 向 , 要 進 一 步 修 觀 , 成 就 智 慧 才 能 解 除 煩 惱 。〔 五 〕【 慧 與 禪 】 83(1) 慧 由 禪 修 生 , 不 修 智 慧 減 , 了 知 此 二 道 , 利 益 與 衰 損 ; 當 善 住 己 心 , 增 長 於 智 慧 !( 好 比 一 座 蟻 丘 , 上 面 有 6 個 洞 , 有 一 隻 大 蜥 蜴 由 其 中 一 洞 進 內 。 如 想 要 抓 他 , 就必 須 堵 住 其 餘 5 個 洞 而 挖 開 第 6 個 洞 , 然 後 進 洞 內 去 捉 。 就 像 這 樣 , 你 也 應 在 攀 緣 外境 的 6 門 當 中 , 關 閉 其 餘 5 門 , 只 在 意 門 用 功 )( 取 自 《 法 句 經 》282 偈 註 解 )(2) 內 中 之 結 與 外 結 ,( 凡 ) 人 皆 為 結 所 結 。 瞿 曇 ! 此 是 我 問 汝 :「 何 人 當 能 解 此 結 ?」 84「 有 慧 之 人 住 戒 已 , 修 習 其 心 與 智 慧 , 具 足 勤 、 智 之 比 丘 , 彼 人 當 得 解 此 結 !」Antojaṭā bahi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Taṁ taṁ Gotama pucchāmi “Ko imam vijaṭaye jaṭaṁ?”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ṁ paññaṁ ca bhāvayaṁ,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m vijaṭaye jaṭaṁ.〔 七 〕 善 知 識 的 指 導 :(1) 四 預 流 支 sotāpattiyaṅgesu 之 第 一 因 素 :如 前 面 提 到 世 尊 在 《 相 應 部 ˙ 三 摩 地 經 》(Samādhisuttaṁ)(P.T.S.Ⅴp.414 , 56-1) 這 樣說 :「 諸 比 丘 ! 應 當 培 育 定 力 , 有 定 力 的 比 丘 能 如 實 地 了 知 諸 法 。」 而 五 比 丘 聽 完 世 尊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之 後 , 阿 若 喬 陳 如 先 證 得 預 流 果 , 其 他 四 位 則 隨 後 一 個 個 證 得 預 流 果 。親 近 善 知 識 則 是 「 四 預 流 支 」 之 第 一 因 素 。四 預 流 支 sotāpattiyaṅgesu → 親 近 善 知 識 sappurisa-saṁsevā 聽 聞 正 法 saddhammasavana 從 根 源 作 意 yonisomanasikāra的 時 刻 是 在 「 滅 盡 定 」 裡 。 也 只 擁 有 四 色 、 四 無 色 禪 八 定 的 諸 阿 羅 漢 與 阿 那 含 聖 者 才 能 證 得 滅 盡 定 。 因 為 諸阿 羅 漢 常 住 於 界 、 處 和 緣 起 ( 在 《 七 處 經 》 註 解 書 中 稱 此 為 「 常 住 」─ 經 常 住 處 Satata-vihārī), 因 厭 惡 行 法的 生 滅 而 進 入 滅 盡 定 。82 adhiṭṭhāna 決 心 、 受 持 。 在 D. 《 Ⅲ,p.229 等 誦 經 》 中 記 載 有 四 決 心 : paññā-adhiṭṭhānaṁ 慧 決 心 、saccāṭṭhānaṁ諦 決 心 、cāgādhiṭṭhānaṁ 捨 決 心 、 upasamādhiṭṭhānaṁ 止 息 決 心 。83在 M.19《 雙 考 經 》(Dvedhāvitakasutta) 的 註 解 書 裡 , 舉 出 一 譬 喻 來 說 明 以 禪 那 作 為 休 息 處 的 情 況 :在 戰 爭 當 中 , 有 時 士 兵 們 感 到 疲 勞 , 而 敵 人 還 很 強 盛 , 無 數 的 飛 箭 不 斷 射 來 。 這 時 , 疲 勞 的 士 兵 們 可 以撤 退 到 碉 堡 中 休 息 。 在 碉 堡 堅 壁 的 掩 護 下 , 不 會 受 到 敵 人 飛 箭 的 危 害 。 他 們 可 以 休 息 到 疲 勞 消 除 、 體 力 恢 復之 後 才 離 開 碉 堡 , 回 到 沙 場 作 戰 。 同 樣 地 , 禪 那 就 像 一 座 碉 堡 , 是 修 行 觀 禪 者 的 休 息 處 。 修 行 觀 禪 ( 毗 婆 舍那 ─ 分 別 地 照 見 意 思 ) 時 必 須 辨 識 許 多 的 法 而 需 要 體 力 , 所 以 禪 修 者 能 夠 從 禪 那 這 休 息 處 獲 得 很 大 利 益 。84 S. Ⅰ,p13; 或 者 古 漢 p.165 譯 《 雜 阿 含 經 》599 經 ( 大 正 藏 2,160b)。50


法 隨 法 行85dhammānudhammapaṭipatti結 論 : 因 此 , 如 果 想 要 照 見 究 竟 的 真 理 , 甚 至 要 證 得 聖 果 , 都 是 應 該 在 善 知 識 的 指 導下 修 行 , 培 育 強 而 深 的 定 力 。(2) 善 知 識 的 指 導 範 例 :[1] 周 利 槃 陀 伽周 利 槃 陀 伽 (Cūḷapanthaka) 在 他 的 哥 哥 摩 訶 槃 陀 伽 (Mahāpanthaka) 的 指 導 下 修 行 。但 是 經 過 整 整 一 個 雨 季 安 居 的 時 間 , 他 連 一 首 四 句 偈 都 背 不 下 來86 。 他 哥 哥 認 為 他 不 可 能 證得 任 何 道 果 , 就 命 令 他 還 俗 。 他 聽 到 哥 哥 這 些 令 人 沮 喪 的 話 傷 心 而 哭 了 起 來 。那 時 世 尊 在 名 醫 耆 婆 所 供 養 的 芒 果 園 僧 寺 裡 。 世 尊 知 道 他 的 困 境 , 而 且 知 道 他 將因 世 尊 的 指 導 而 證 得 解 脫 , 於 是 世 尊 來 到 他 身 邊 。由 於 具 足 明 了 眾 生 意 向 與 根 器 的 能 力 , 世 尊 問 明 原 因 與 安 慰 之 後 , 以 神 通 力 變 出一 塊 清 淨 的 布 交 給 他 , 然 後 告 訴 他 :「 我 兒 周 利 槃 陀 伽 ! 用 手 拿 著 這 塊 布 , 並 且 朗 誦著 :『 rajoharaṇaṁ, rajoharaṇaṁ─ 掃 除 塵 垢 , 掃 除 塵 垢 』, 你 就 這 樣 子 修 行 吧 !」於 是 , 他 非 常 配 合 地 「 依 教 奉 行 」, 如 理 思 惟 本 身 之 後 , 他 進 一 步 精 進 地 培 育 定 力 ,並 且 證 得 四 種 色 界 禪 。 他 再 以 這 些 禪 為 基 礎 , 努 力 修 行 觀 禪 , 最 後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 同87時 也 得 到 四 無 礙 解 智 和 六 神 通 。由 這 故 事 中 , 我 們 了 解 到 : 不 應 該 認 為 愚 笨 的 人 就 不 可 能 證 得 殊 勝 的 成 就 。[2] 信 根 太 強 ─ 瓦 卡 利 長 老 :Vakkali他 是 通 過 堅 強 的 信 心 實 行 其 任 務 , 喜 歡 時 常 看 著 世 尊 , 世 尊 就 訓 誡 他 :「 你 看 這 不淨 的 身 體 有 什 麼 用 ? 只 有 見 法 者 見 我88 。」 而 催 促 他 修 禪 。 但 他 無 法 修 禪 。 有 一 天 世尊 趕 他 走 , 使 他 感 到 非 常 傷 心 。 當 他 去 到 一 個 很 陡 的 斜 坡 而 想 要 跳 下 去 自 殺 時 , 世 尊運 用 神 通 , 使 自 己 顯 現 得 好 像 就 坐 在 他 面 前 , 向 他 說 :85868788法 隨 法 行 , 這 anudhammaṁ 並 不 是 說 是 下 等 的 法 , 而 是 說 依 據 法 而 解 說 。 也 就 是 說 :dhammaṁ suṇāti ;pariyāpuṇāti; dhāreti; atthaṁ upaparikkhati; dhammānudhammaṁ paṭipajjati.( 取 自 巴 英 字 典 )他 之 所 以 那 麼 笨 的 原 因 在 於 過 去 生 中 , 在 迦 葉 佛 時 代 , 他 是 一 位 學 問 淵 博 而 且 能 教 授 佛 法 的 比 丘 。 有 一 次 ,他 嘲 笑 跟 隨 他 學 習 的 一 位 比 丘 愚 笨 , 那 位 比 丘 因 為 這 樣 地 被 嘲 笑 而 感 到 羞 愧 , 而 且 因 此 喪 失 了 繼 續 學 習 的 自信 心 。 因 為 這 個 惡 業 , 他 在 許 多 世 裡 都 出 生 違 愚 笨 的 人 。 乃 至 在 他 最 後 這 一 生 , 出 家 之 後 突 然 變 得 愚 笨 。 因此 , 當 他 背 誦 到 下 一 句 時 , 已 經 忘 記 上 一 句 所 背 的 內 容 。四 無 礙 解 智 者 必 須 具 備 5 項 條 件 和 要 成 就 四 無 礙 解 智 者 必 須 具 備 5 項 條 件 ,, 請 參 見 p.30 之 註 腳 5。請 參 考 :S. Ⅲ,p.120,22 -87《 跋 迦 梨 》(Vakkali)、《 法 句 經 》381 偈 ( 仰 慕 佛 陀 )。S. Ⅲ,p.120,22 -57《 跋 迦 梨 》(Vakkali) 中 記 載 : 跋 迦 梨 患 重 疾 , 請 諸 侍 者 比 丘 向 佛 陀 傳 達 欲 見 佛 陀 , 世 尊 答應 而 至 其 處 。 佛 提 醒 他 :「 見 法 者 即 見 我 , 見 我 者 即 見 法 。」(Yo kho Vakkali dhammaṁ passati so maṁ passati;yo maṁ passati so dhammaṁ passati; Dhammaṁ hi Vakkali passanto maṁ passati maṁ passanto dhammaṁpassati.) 這 主 要 是 說 為 了 確 定 真 實 地 見 到 佛 陀 , 他 應 了 解 法 。 在 P.ṭ.S.p.91《 小 部 ˙ 如 是 語 》Itivuttaka 也 記 載 :「 彼 之 比 丘 見 法 , 見 法 者 即 見 我 。」(Dhammaṁ hi so bhikkhu passati; dhammaṁ passanto maṁ passati.)見 法 者 即 見 世 尊 , 因 為 法 為 世 尊 所 說 。 D. Ⅲ,p.84 《 起 世 因 本 經 》 中 記 載 : 如 來 的 同 義 語 :法 身 、 梵 身 、 法 體 、 梵 體 (Dhammakāyo, Brahmakāyo, Dhammabhūto, Brahmabhūto)。所 以 見 到 我 是 指 「 法 身 」: 即 九 出 世 間 法 , 稱 為 「 如 來 法 身 」。 九 出 世 間 法 : 即 四 道 、 四 果 和 涅 槃 。五 分 法 身 : 戒 、 定 、 慧 、 解 脫 、 解 脫 知 見 。51


「 充 滿 喜 悅 與 深 信 佛 陀 教 法 的 比 丘 ,能 夠 達 到 諸 行 法 滅 盡 的 寂 樂 之 境 。」聽 了 世 尊 的 話 之 後 , 他 感 到 喜 悅 , 而 開 始 修 觀 禪 , 但 由 於 信 根 太 強 而 無 法 獲 得 觀 禪 的喜 悅 。 明 瞭 這 點 的 佛 陀 在 教 導 他 平 衡 五 根 之 後 , 再 教 他 一 個 禪 修 的 業 處 。 這 位 長 老 依 照 世尊 所 教 的 方 法 精 進 且 次 第 地 修 行 , 最 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十 二 、 法 眼 (dhammacakkha):( 一 ) 一 般 是 指 須 陀 洹 道 (sotāpattimagga) 而 言 。 但 在 有 一 些 經 中 , 法 眼 是 指 阿 那 含 道(anāgamimagga) 而 言 。( 二 ) 須 陀 洹89 (sotāpanna) 是 證 悟 涅 槃 的 4 類 聖 者 當 中 的 第 一 類 。( 三 ) 須 陀 洹 : sota 意 即 「 流 」, 即 指 法 之 流 ;「 阿 洹 那 」āpanna< pp. of āpajjati 行 向 , 意 即 「 已 行 向 」。因 此 須 陀 洹 的 意 思 是 「 已 行 向 法 」, 即 已 行 向 法 之 流 的 人90 。 字 義 上 舊 譯 為 「 入 流 」,須 陀 洹 也 就 是 入 於 聖 流 的 人 。( 四 ) 在 《 人 施 設 》 中 這 樣 記 載 :(1) 在 這 裡 有 一 種 人 , 因 為 完 全 滅 盡 三 結 而 成 為 預 流 者 、 不 墮 惡 趣 、 決 定 、 趨 向 究 竟 正 覺 ,他 在 天 和 人 間 輪 迴 流 轉 七 次 之 後 而 苦 的 作 盡 , 這 個 人 被 稱 為 「 極 七 次 者 」(sattakkhattuparamo)。(2) 在 這 裡 有 一 種 人 , 因 為 完 全 滅 盡 三 結 而 成 為 預 流 者 、 不 墮 惡 趣 、 決 定 、 趨 向 究 竟 正 覺 ,他 輪 迴 流 轉 二 或 三 次 之 後 而 苦 的 作 盡 , 這 個 人 被 稱 為 「 家 家 者 」(kolaṅkolo)。(3) 在 這 裡 有 一 種 人 , 因 為 完 全 滅 盡 三 結 而 成 為 預 流 者 、 不 墮 惡 趣 、 決 定 、 趨 向 究 竟 正 覺 ,他 只 轉 生 人 類 一 次 之 後 而 苦 的 作 盡 , 這 個 人 被 稱 為 「 一 種 者 」(ekabījī)。(4) 在 這 裡 有 一 種 人 , 因 為 完 全 滅 盡 三 結 、 薄 貪 瞋 痴 而 成 為 一 來 者 , 他 只 來 這 個 世 間 輪 迴一 次 之 後 而 苦 的 作 盡 , 這 個 人 被 稱 為 「 一 來 者 」(sakadāgāmī)。(5) 在 這 裡 有 一 種 人 , 因 為 完 全 滅 盡 五 下 分 結 而 成 為 化 生 者 , 在 ( 五 淨 居 天 suddhāvāsaloke)那 裡 圓 寂 了 而 沒 有 從 那 世 界 回 來 , 這 個 人 被 稱 為 「 不 還 者 」(anāgāmī)。8990四 聖 道 :[1] 須 陀 洹 道 : 是 邪 見 、 疑 、 戒 禁 取 見 、 嫉 、 慳 最 終 滅 盡 的 原 因 ;[2] 斯 陀 含 道 : 是 粗 的 欲 界 貪 與 瞋 恚 二 結 最 終 滅 盡 的 原 因 ;[3] 阿 那 含 道 : 是 細 的 欲 界 貪 與 瞋 恚 二 結 最 終 滅 盡 的 原 因 ;[4] 阿 羅 漢 道 : 是 我 慢 、 有 欲 ( 想 要 繼 續 存 在 之 欲 )、 無 明 三 結 永 遠 滅 盡 的 原 因 。請 參 考 å. Ⅲ,p.285 六 集 ˙ 第 一 ?/ 應 請 品 ˙10 Mahānāmasuttaṁ 的 dhammasotaṁ samāpanno 已 一 起 行 向 法流 。 在 註 解 書 進 一 步 解 釋 :Dhammasotaṁ samāpannoti vipassanāsaṅkhātaṁ dhammasotaṁ samāpanno.52


十 三 、 有 情 存 在 31 層 級 :色 界 地16 級欲 界 地11 級四 地 三 十 一 層 級 壽 量 生 結 生31.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地 84,000 大 劫 化 77 *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異 熟 心無 色 界 地 30. 無 所 有 處 地 60,000 大 劫 化 76 無 所 有 處 異 熟 心4 級 29. 識 無 邊 處 地 40,000 大 劫 化 75 識 無 邊 處 異 熟 心28. 空 無 邊 處 地 20,000 大 劫 化 74 空 無 邊 處 異 熟 心27. 色 究 竟 天五16,000 大 劫 化第 四 禪 地7 級第 三 禪 地3 級第 二 禪 地3 級初 禪 地3 級善 趣 地7 級惡 趣 地4 級26. 善 見 天 8,000 大 劫 化淨325. 善 現 天 4,000 大 劫 化 64 第 五 禪 異 熟 心 阿 那 含 聖 者居24. 無 熱 天天2,000 大 劫 化23. 無 煩 天 1,000 大 劫 化22. 無 想 天 500 大 劫 化21. 廣 果 天 500 大 劫 化64 第 五 禪 異 熟 心20. 遍 淨 天64 大 劫 化上 品淨19. 無 量 淨 天 32 大 劫 化 63 第 四 禪 異 熟 心 中 品(2)天18. 少 淨 天16 大 劫 化 下 品17. 光 音 天 8 大 劫 化上 品62 第 三 禪 異 熟 心16. 無 量 光 天 光 4 大 劫 化 中 品61 第 二 禪 異 熟 心15. 少 光 天 天 2 大 劫 化 下 品14. 大 梵 天 梵 1 中 劫 化上 品13. 梵 輔 天 身 1/2 中 劫 化 60 初 禪 異 熟 心 中 品12. 梵 眾 天 天 1/3 中 劫 化 下 品11. 他 化 自 在 天 16,000 天 歲 化10. 化 樂 天 8,000 天 歲 化9. 兜 率 天 (tusita) 4,000 天 歲 化信39佈 施8. 夜 摩 天 2,000 天 歲 化 ∣ 8 大 有 因 異 熟 心八 戒7. 三 十 三 天 ( 帝 釋 天 ) 1,000 天 歲 化 466. 四 大 王 天 500 天 歲 化5. 人 五 根 完 具五 戒無 定 數 胎 五 根 不 完 具27 無 因 善 異 熟 捨 俱 推 度 心4. 阿 修 羅 無 定 數 化19273. 餓 鬼 無 定 數 化胎2. 旁 生 ( 動 物 ) 無 定 數 卵濕1. 地 獄 無 定 數 化(3)無 因 善 異 熟 捨 俱 推 度 心無 因 不 善 異 熟 捨 俱 推 度 心說 明 :(1) 此 表 中 的 「*」 記 號 表 示 屬 於 《 阿 毗 達 摩 》89 心 中 的 第 幾 號 心 。如 附 錄 2「 系 統 組 織 89 心 」 表 。(2) 遍 淨 天 、 無 量 淨 天 、 少 淨 天 等 被 稱 為 「 淨 天 」(Subhā-devā); 無 量 光 天 、 少 光 天 等 有 如 屬 於 「 光天 」(Abhā-devā); 梵 眾 天 、 梵 輔 天 、 大 梵 天 等 被 稱 為 「 梵 身 天 」(Brahmakāyikā devā)。(3) 以 27 號 「 無 因 善 異 熟 捨 俱 推 度 心 」 在 惡 趣 地 結 生 的 是 「 依 地 而 居 的 苦 趣 阿 修 羅 」, 可 說 是「 較 低 級 的 天 神 」。1953


附 錄 1: 色 蘊 :〔 一 〕 二 十 八 色 的 組 織 表 :[1] 四 個 種 色(bhūtarūpa 四 大 、四 界 ;four greatessential elements )[2] 五 個 淨 色( pasādarūpa;sensitivity elements )[3] 四 個 境 色( gacararūpa;sense-field )[4] 二 個 性 色( bhāvarūpa;sexes )91十 八 個 自 性 色十 個 非 自 性 色1. 地 界 ( paṭhavīdhātu;earth ) [8] 一 個 限 界 色( paricchedarūpa ) 19. 空 界2. 水 界 ( āpodhātu;water )( ākāsadhātu;space)3. 火 界 ( tejodhātu;fire )20. 身 表 色 (kāyaviññattirūpa4. 風 界 ( vāyodhātu;wind );bodily[9] 二 個 表 色intimation )5. 眼 淨 色 ( cakkhupasādarūpa ( viññattirūpa;mode21. 語 表 色;eye )of communication )6. 耳 淨 色 ( sotapasādarūpa;ear )7. 鼻 淨 色 ( ghānapasādarūpa;nose )8 舌 淨 色 ( jivhāpasādarūpa;tongue )9. 身 淨 色 ( kāyapasādarūpa;body )10. 顏 色 ( rūpa;color )11. 聲 ( sadda;sound )12. 香 ( gandha;odor )13. 味 ( rasa;taste )觸 ( phoṭṭhabba;touch )[ 地 . 火 . 風 合 成 ]14. 女 根 色 ( itthī;femininity )15. 男 根 色 (purisa ;[5] 一 個 心 色( hadayarūpa;heart ) 16. 心 依 處 (hadayavatthu)[6] 一 個 命 色( jīvitarūpa;lifefaculty)[7] 一 個 食 色( āhārarūpa;nutrition )[10] 三 個 變 化( vikārarūpa;changeability ofrupa )( vacīviññattirūpa;vocal intimation )22. 色 輕 快 性 ( lahutā;lightness )23. 色 柔 軟 性24. 色 適 業 性( mudutā;softness )( kammaññatā;workbleness )masculinity ) 26. 色 相 續 ( santati;continuity[11] 四 個 相 色of rupa )(lakkhaṇarūpa;foursalient features)17. 命 根 (jīvitindriya)18. 段 食 (kabaḷīkāra)五變化色25. 色 積 集 ( upaccaya;genesisof rupa )27. 色 老 性 ( jaratā;decay ofrupa )28. 色 無 常 性 ( aniccatā ;impermanence )〔 二 〕 28 色 法 的 四 鑑 別 法 :18 個 自 性 色 之 四 鑑 別 法 特 相 作 用 現 起 近 因91[1] 前 十 八 種 是 自 性 (sabhāva) 色 , 因 為 它 們 都 有 自 己 的 特 性 , 例 如 地 界 的 硬 等 ; 餘 十 個 則 為 非 自 性 色 。[2] 前 十 八 個 是 完 成 (nipphanna, 完 成 nippajjati 的 過 去 被 動 分 詞 ) 色 , 直 接 由 四 因 所 造 成 。[3] 前 十 八 個 為 有 相 色 (salakkhaṇa), 俱 有 無 常 、 苦 和 無 我 這 三 個 有 為 法 的 共 同 特 相 。[4] 前 十 八 個 乃 修 習 毗 婆 舍 那 觀 的 對 象 , 稱 為 思 惟 (sammasana) 色 , 可 以 用 觀 智 來 觀 察 色 法 的 三 共 相 。54


18個自性色1 地 硬作 為 其 他 元 素與 所 造 色 的 立 足 處接 受其 他 三 大 元 素把 同 一 粒 色 聚 裡 的2 水 流 動 或 溢 出 增 長 其 他 俱 生 色 法4 個諸 色 握 在 一 起 或 黏 著其 他 三 大 元 素種 色使 同 一 粒 色 聚 裡3 火 ( 溫 度 ) 冷 或 熱的 其 他 色 法 成 熟其 他 三 界4 風 支 持 導 致 其 他 色 法 移 動帶 動 俱 生 色 法 從 一 處到 另 一 處其 他 三 大 元 素5 眼 淨 準 備 讓 色 所 緣 撞6 耳 淨 擊 的 四 大 元 素 之緣 生 於 色 愛 的作 為 眼 識5 個淨 ( 透 明 色 ), 取 色 ( 聲 香 味 觸 )業 生 四 大 元 素7 鼻 淨( 耳 鼻 舌 身 識 )淨 色或 緣 生 於 色 愛 的 所 緣 為 目 標( 即 同 一 粒 色 聚8 舌 淨的 依 處業 生 四 大 元 素 之 淨裡 的 四 大 例 )9 身 淨 ( 以 眼 為 例 )10 色11 聲4 個撞 擊 淨 色 作 為 根 識 的 目 標 作 為 根 識 之 境 四 大 元 素12 香境 色13 味觸 ( 地 火 風 )2 個 14 女 根 女 性 顯 示 「 她 是 女 性 」 女 或 男 特 有 的 色 身 、 特 同 一 粒 色 聚 裡 的性 根 15 男 根 男 性 顯 示 「 他 是 男 性 」 徵 、 行 為 、 工 作 之 因 業 生 四 大 元 素1 心 16 心 依 處提 供 意 界 和 意 識 界同 一 粒 色 聚 裡 的作 為 此 2 界 的 依 處 支 撐 此 2 界依 止 或 支 持 的 色 法業 生 四 大 元 素1 命 17 命 根維 持 在 住 時當 被 維 持 的使 它 們 發 生 維 持 這 些 色 法 存 在俱 生 色 法四 大 元 素1 食 18 段 食食 物 裡 的 營 養必 須 受 到 它 滋 養維 持 色 身滋 養 身 體或 食 素的 處 色10 個 非 自 性 色 的 四 鑑 別 法 特 相 作 用 現 起 近 因界 限 19 虛 空 劃 定 色 聚 的 界 限 顯 示 色 聚 的 邊 際色 聚 的 界 限或 ( 色 聚 間 的 ) 孔 隙應 被 區 別 的 色 聚心 生 風 界 的 特 別20 身 表 作 用 , 使 身 體 移 動 表 達 意 念 身 體 轉 動 心 生 風 界2 個以 表 達 自 己 意 念表 色10個非自性色5個變化色3 個變 化 色4 個相 色21 語 表心 生 地 界 的 特 別作 用 , 使 能 發 出 聲 音以 表 達 自 己 意 志表 達 意 念 言 語 之 因 心 生 地 界22 輕 快 性 不 遲 鈍 去 除 色 法 的 沉 重色 法 輕 快 地 輕 快 的 色生 起 及 變 易23 柔 軟 性 不 僵 硬 去 除 色 法 的 僵 硬 性不 對 抗 身 體 的 柔 軟 的 色一 切 作 業24 適 業 性適 合 身 體 去 除 ( 因 風 界 不 平 衡 色 法 不 軟 弱 適 業 的 色作 業 的 適 業 性 而 造 成 的 ) 不 適 業 性25 積 聚開 始 建 立 ( 或 成 長 令 色 法 開 始 生 起 起 始 或 完 成 的 狀 態 生 起 的 色 法至 諸 根 具 足 )( 在 諸 根 具 足 之 後 , 連 續 地 結 合 不 間 斷 當 被 繫 結 的 色 法26 相 續 性 真 實 色 法 ) 持 續 不 斷地 生 起27 老 性色 法 成 熟 與 老 化 導 致 壞 滅 雖 然 還 沒 消 失 正 在 衰 老 的 色 法但 已 失 去 新 性28 無 常 性 色 法 完 全 壞 滅 令 色 法 消 失 色 法 滅 盡 滅 盡 的 色 法附 錄 2: 系 統 組 織 八 十 九 心 :55


記 別 門( 三 性門 )界 繫 門89 81心 世間心無因5412不 善 心1 喜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2 喜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12 3 喜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4 喜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不 5 捨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善 6 捨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心 7 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8 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9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無 行10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有 行11 捨 俱 疑 相 應12 捨 俱 掉 舉 相 應18欲界心24美心15色界89 心33 有 記 56 無 記36 果 報 心 20 唯 作 心21善 心7不 善 心 引 生 的果 報29善 心 引 生 的 果 報20 捨 俱 眼 識13 捨 俱 眼 識21 捨 俱 耳 識14 捨 俱 耳 識22 捨 俱 鼻 識15 捨 俱 鼻 識23 捨 俱 舌 識16 捨 俱 舌 識24 樂 俱 身 識17 苦 俱 身 識25 捨 俱 領 受 心18 捨 俱 領 受 心26 喜 俱 推 度 心19 捨 俱 推 度 心27 捨 俱 推 度 心31 喜 俱 智 相 應 無 行39 喜 俱 智 相 應 無 行32 喜 俱 智 相 應 有 行40 喜 俱 智 相 應 有 行33 喜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41 喜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34 喜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42 喜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35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43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36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44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37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45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38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46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55 尋 伺 喜 樂 一 境 性 俱60 尋 伺 喜 樂 一 境 性 俱第 一 禪第 一 禪56 伺 . 喜 . 樂 . 一 境 性 俱61 伺 . 喜 . 樂 . 一 境 性 俱第 二 禪第 二 禪57 喜 . 樂 . 一 境 性 俱62 喜 . 樂 . 一 境 性 俱第 三 禪第 三 禪58 樂 . 一 境 性 俱 第 四 禪63 樂 . 一 境 性 俱 第 四 禪59 捨 . 一 境 性 俱 第 五 禪64 捨 . 一 境 性 俱 第 五 禪2阿 羅 漢 與其 他 眾 生共28 捨 俱五 門轉 向 心29 捨 俱意 門轉 向 心18只 屬 於 阿 羅 漢30 喜 俱 笑 起 心47 喜 俱 智 相 應 無 行48 喜 俱 智 相 應 有 行49 喜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50 喜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51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52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53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54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65 尋 伺 喜 樂 一 境 性 俱第 一 禪66 伺 . 喜 . 樂 . 一 境 性 俱第 二 禪67 喜 . 樂 . 一 境 性 俱 第 三禪68 樂 . 一 境 性 俱 第 四 禪69 捨 . 一 境 性 俱 第 五 禪12無色界70 空 無 邊 處71 識 無 邊 處72 無 所 有 處73 非 想 非 非 想 處74 空 無 邊 處75 識 無 邊 處76 無 所 有 處77 非 想 非 非 想 處78 空 無 邊 處79 識 無 邊 處80 無 所 有 處81 非 想 非 非 想 處8出世間82 入 流 道 心83 一 來 道 心84 不 來 道 心85 阿 羅 漢 道 心86 入 流 果 心87 一 來 果 心88 不 來 果 心89 阿 羅 漢 果 心附 錄 3: 心 所 相 應 於 心 與 心 攝 取 心 所 ( 名 聚 ) :56


54欲界心15色界心12無色界心8出世間心89 心12不善心8無因心8善心8異熟心8唯作心善 .異熟 .唯作善 .異熟 .唯作道心‧果心貪根52 心 所遍7尋113 同 它 心 所 14 不 善 心 所 25 美 心 所伺1勝解1精進1喜1欲1遍4貪1見1慢1瞋1嫉、慳、惡作3昏 疑 遍沈 1 19、睡眠2離心所3悲 慧. 1喜2喜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 1 7 1 1 1 1 1 1 4 1 1 19喜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 1 7 1 1 1 1 1 1 4 1 1 *2 21喜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 1 7 1 1 1 1 1 1 4 1 *1 19喜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 1 7 1 1 1 1 1 1 4 1 *1 *2 21捨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 1 7 1 1 1 1 1 4 1 1 18捨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 1 7 1 1 1 1 1 4 1 1 *2 20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 1 7 1 1 1 1 1 4 1 *1 18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 1 7 1 1 1 1 1 4 1 *1 *2 20瞋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無 行 1 7 1 1 1 1 1 4 1 *3 20根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有 行 1 7 1 1 1 1 1 4 1 *3 *2 22癡 捨 俱 疑 相 應 1 7 1 1 1 4 1 15根 捨 俱 掉 舉 相 應 1 7 1 1 1 1 4 15二 五 識 10 7 7捨 俱 領 受 ( 意 界 ) 2 7 1 1 1 10五 門 轉 向 ( 意 界 ) 1 7 1 1 1 10捨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2 7 1 1 1 10喜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1 7 1 1 1 1 11意 門 轉 向 ( 意 識 界 ) 1 7 1 1 1 1 11阿 羅 漢 笑 ( 意 識 界 ) 1 7 1 1 1 1 1 12喜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 19 *3 *2 1 38喜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 19 *3 *2 37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9 *3 *2 1 37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9 *3 *2 36喜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 19 1 33喜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 19 32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9 1 32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9 31喜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 19 *2 1 35喜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 19 *2 34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9 *2 1 34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 有 行 2 7 1 1 1 1 1 19 *2 33初 禪 尋 . 伺 . 喜 . 樂 . 一 心 3 7 1 1 1 1 1 1 19 *2 1 35第 二 禪 伺 . 喜 . 樂 . 一 心 3 7 1 1 1 1 1 19 *2 1 34第 三 禪 喜 . 樂 . 一 心 3 7 1 1 1 1 19 *2 1 33第 四 禪 樂 . 一 心 3 7 1 1 1 19 *2 1 32第 五 禪 捨 . 一 心 3 7 1 1 1 19 1 30空 無 邊 處 3 7 1 1 1 19 1 30識 無 邊 處 3 7 1 1 1 19 1 30無 所 有 處 3 7 1 1 1 19 1 30非 想 非 非 想 處 3 7 1 1 1 19 1 30初 禪 尋 . 伺 . 喜 . 樂 . 一 心 8 7 1 1 1 1 1 1 19 3 1 36第 二 禪 伺 . 喜 . 樂 . 一 心 8 7 1 1 1 1 1 19 3 1 35第 三 禪 喜 . 樂 . 一 心 8 7 1 1 1 1 19 3 1 34第 四 禪 樂 . 一 心 8 7 1 1 1 19 3 1 33第 五 禪 捨 . 一 心 8 7 1 1 1 19 3 1 33簡 化 89 89 78 73 69 12 8 4 4 2 2 5 1 59 16 28 47詳 分 121 121 55 66 110 105 51 101 91 48 79註 : 標 示 * 的 心 所 共 十 一 個 是 不 固 定 的 , 只 能 有 時 生 起 。 昏 沈 與 睡 眠 一 同 生 起 , 餘 九 個 只 能 各 別 生 起 。附 錄 4: 系 統 組 織 五 十 二 心 所 :總計57


13 個 同 它 心 所14 個 不 善 心 所25 個 美 心 所52 個 心 所 的 編 號7 個 遍 1 觸 2 受 3 想 4 思 5 一 境 性 6 命 根 7 作 意6 個 雜 8 尋 9 伺 10 勝 解 11 精 進 12 喜 13 欲4 個 遍 4 個 痴 根 → 14 痴 15 無 慚 16 無 愧 17 掉 舉10 個 雜19 個 遍6 個 雜3 個 貪 根 → 18 貪 19 邪 見 20 慢4 個 瞋 根 → 21 瞋 22 嫉 23 慳 24 惡 作2 個 有 行 → 25 惛 沉 26 睡 眠1 個 痴 根 → 27 疑28 信 29 念 30 慚 31 愧32 無 貪 33 無 瞋 34 中 捨 性 35 身 輕 安36 心 輕 安 37 身 輕 快 性 38 心 輕 快 性 39 身 柔 軟 性40 心 柔 軟 性 41 身 適 業 性 42 心 適 業 性 43 身 練 達 性44 心 練 達 性 45 身 端 直 性 46 心 端 直 性3 個 離 47 正 語 48 正 業 49 正 命2 個 無 量 50 悲 51 隨 喜1 個 慧 52 慧 根五 蘊 :慧 學 有 2 重 點學 習 智 慧 所 要 深 入 的 大 地 →5 蘊 、12 處 、18 界 、22 根 、4 諦 、12 緣 起( 所 謂 的 教 理 , 佛 教 真 理 )5 清 淨 的 修 觀 次 第五 蘊 pañcakkhadha 意 義 內 容蘊 khadha一 堆 一 堆 的 聚 合 , 五 蘊 就是 五 種 不 同 的 聚 合色 、 受 、 想 、 行、 識 等 五 種 蘊1. 色 蘊 rūpakkhadha 一 切 物 質 及 物 質 的 特 性 四 大 種 及 24 個 所 造 色2. 受 蘊 vedanākkhadha 一 切 感 受3. 想 蘊 saññākkhadha 一 切 想 知52 心 所 法4. 行 蘊 saṅkhārakkhadha 一 切 造 作5. 識 蘊 viññāṇakkhadha 一 切 識 知81 世 間 心 、8 出 世 間 心了 解 5 蘊 就 是了 解 身 心 與 世 間 ,是 悟 入 真 理 的 開 始附 錄 5: 三 學 、 七 清 淨 、 所 捨 斷 的 與 十 六 階 智 的 對 照 表 :三 學 七 清 淨 所 捨 斷 的 十 六 階 智戒 學 ( 喻 如 樹 根 )一 戒 清 淨(sīlavisuddhi)彼 分 斷定 學 ( 喻 如 樹 根 )二 心 清 淨(cittaavisuddhi)鎮 伏 斷58


慧 學聞 思 存 有 論 的 四 真 實( 八 十 九 心 、 二 十 八 色 、五 十 二 心 所 、 涅 槃 )與 所 緣 的 歷 程 論( 喻 如 土 地 )修 觀 ( 喻 如 樹 幹 )證 果 德 ( 喻 如 樹 的 花 果 )( 聞 思 理 解 究 竟 法及 其 因 果 諦 理 )三 見 清 淨(diṭṭhivisuddhi)有 情 見四 度 疑 清 淨 作 者 受 者 見(kankhāvitaraṇa-) 與 三 世 的 疑五 道 非 道 知 見 清 淨(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六 行 道 知 見 清 淨(paṭipadāñāṇadassana-)七 知 見 清 淨(ñāṇadassana-)法 我 見與 非 道 的 染常 想 、樂 想 、我 想 等貪 瞋 痴1: 名 色 差 別 智 知 遍 知2: 緣 攝 受 智 ( 法 住 智 )3: 思 惟 智 ( 三 法 印 智 ) 度 遍 知 )4: 弱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 或 省 察 遍 知4: 成 熟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以 無 常 為 主5: 壞 隨 觀 智6: 怖 畏 現 起 智7: 過 患 隨 觀 智 以 苦 觀 為 主8: 厭 離 隨 觀 智 5-14 為9: 欲 解 脫 智 「 斷 遍 知 」10: 審 察 隨 觀 智 以 無 我 觀 為 主11: 行 捨 智( 以 無 常 苦 無 我 的 空 智 照 亮 三 解 脫 門 )12: 隨 順 智 ( 進 入 三 解 脫 門 )13: 種 姓 智 ( 由 六 向 七 , 仍 屬 世 間 。)14: 道 智 ( 棄 捨 世 間 繩 子 走 上 彼 岸 )15: 果 智16: 返 照 智 ( 審 察 解 脫 的 成 果 )從 根 源 作 意59


《 無 我 相 經 》 漢 、 巴 對 讀 分 析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 無 我 相 經 》 概 要 架 構一 、 序 分二 、 正 宗 分三 、 流 通 分1. 通 緣 → 佛 陀 住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2. 別 緣 → 對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說 了 這 個1. 列 舉 二 層 次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1 從 五 蘊 的 無 自 主 性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 ābādhāya1. 色 無 我 A 正 答 → 色 的 自 性 是 無 我2. 受 無 我 B 負 面 假 設 → 若 色 是 我 於 色 上 可 能 可 以3. 想 無 我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病 a. 讓 我 的 色 這 樣4. 諸 行 無 我 結 果 二 → 於 色 有 自 主 性 b. 讓 我 的 色 不 這 樣5. 識 無 我 C 正 面 推 論 → 因 色 是 無 我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病結 果 二 → 於 色 無 自 主 性於 色 上 不 可 能 可 以a. 讓 我 的 色 這 樣b. 讓 我 的 色 不 這 樣2 從 五 蘊 三 共 相 → 推 論 對 答1. 色 A 問 無 常2. 受 答 無 常3. 想 B 問 苦 a. 這 是 我 的4. 行 答 苦 b. 這 是 我5. 識 C 問 有 三 共 相 → 適 合 認 為 c. 這 是 我 的 自 我答 → 確 實 不 能2. 結 → 從 五 套 11 角 度 ×3 相 來 確 定 五 蘊 無 我1. 任 何 色 1. 三 時 所 有 色 應 被 以 正 智 a. 這 不 是 我 的 ( 即 苦 )2. 任 何 受 2. 內 外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變 成 這 樣 b. 這 不 是 我 ( 即 無 常 )3. 任 何 想 3. 粗 細 c.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4. 任 何 行 4. 劣 勝 ( 即 無 我 )5. 任 何 識 5. 遠 近3. 總 結 → 修 行 道 次 第 1. 成 熟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 如 是 見2. 厭 離 隨 觀 智 → 多 聞 聖 弟 子 於 五 蘊 生 厭3. 離 欲 → 厭 而 離 欲4. 解 脫 → 因 離 欲 而 解 脫5. 解 脫 知 見 → 在 解 脫 時 而 有 所 謂 ‘ 那 是 解 脫 ’ 的 知 識6. 自 作 證 → 他 了 知 ‘ 生 已 盡 ,… 不 再 有 後 有 ’1. 結 歎 流 通2. 證 得 阿 羅 漢 →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的 心 , 因 沒 有 執 取 而 解 脫 諸 漏☆ 經 要 : 主 要 是 說 明 五 蘊 的 無 常 、 苦 、 無 我 三 相 本 質 是 「 不 自 在 」(avasavattanaka),意 即 五 蘊 不 會 依 個 人 或 自 我 的 意 願 而 生 起 ; 它 們 由 於 因 緣 和 合 而 生 起 , 由於 因 緣 壞 滅 而 壞 滅 。 不 是 我 們 所 能 控 制 的 。60


S. 22:59 Ānattalakkhaṇasuttaṁ 《 無 我 相 經 》 之 科 判一 、 序 分1. 通 緣 → 世 尊 住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2. 別 緣 → 對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說 了 這 個二 、 正 宗 分A. 列 舉 二 層 次 來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A.1 從 五 蘊 的 無 自 主 性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3.1 色 無 我 3.1.1 正 答 → 色 的 自 性 是 無 我3.1.2 負 面 假 設 3.1.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病→ 若 色 是 我 3.1.2.2 結 果 二 → 於 色 有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色 這 樣( 推 論 3.1.1→3.1.2 不 可 能 ) 讓 我 的 色 不 這 樣3.1.3 正 面 推 論 3.1.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病→ 因 → 色 是 無 我 3.1.3.2 結 果 二 → 於 色 無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色 這 樣3.2 受 無 我 3.2.1 正 答 → 受 的 自 性 是 無 我 讓 我 的 色 不 這 樣3.2.2 負 面 假 設 3.2.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病→ 若 受 是 我 3.2.2.2 結 果 二 → 於 受 有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受 這 樣3.2.3 正 面 推 論 3.2.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病 讓 我 的 受 不 這 樣→ 因 → 受 是 無 我 3.2.3.2 結 果 二 → 於 受 無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受 這 樣3.3 想 無 我 讓 我 的 受 不 這 樣3.4 諸 行 無 我 3.4.1 正 答 → 諸 行 的 自 性 是 無 我3.4.2 負 面 假 設 3.4.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病→ 若 諸 行 是 我 3.4.2.2 結 果 二 → 於 諸 行 有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諸 行 這 樣3.4.3 正 面 推 論 3.4.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病 讓 我 的 諸 行 不 這 樣→ 因 → 諸 行 是 無 我 3.4.3.2 結 果 二 → 於 諸 行 無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諸 行 這 樣3.5 識 無 我 3.5.1 正 答 → 識 的 自 性 是 無 我 讓 我 的 諸 行 不 這 樣3.5.2 負 面 假 設 3.5.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病→ 若 識 是 我 3.5.2.2 結 果 二 → 於 識 有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識 這 樣3.5.3 正 面 推 論 3.5.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病 讓 我 的 識 不 這 樣→ 因 → 識 是 無 我 3.5.3.2 結 果 二 → 於 識 無 自 主 性 讓 我 的 識 這 樣讓 我 的 識 不 這 樣A.2 從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來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4. 推 論 對 答4.1 色 的 三 共 相 推 論 對 答 4.1.1 Q.1 問 無 常A.1 答 無 常4.1.2 Q.2 問 苦A.2 答 苦 這 是 我 的4.1.3 Q.3 問 有 三 共 相 → 適 合 認 為 這 是 我 ?A.3 答 → 確 實 不 能 這 是 我 的 自 我4.2 受 的 …61


4.3 想 的 …4.4 諸 行 的 …4.5 識 的 三 共 相 推 論 對 答 4.5.1 Q.1 問 無 常A.1 答 無 常4.5.2 Q.2 問 苦A.2 答 苦 這 是 我 的4.5.3 Q.3 問 有 三 共 相 → 適 合 認 為 這 是 我 ?A.3 答 → 確 實 不 能 這 是 我 的 自 我B. 結 論 → 從 五 套 11 角 度 × 三 相 來 確 定 五 蘊 無 我五 套 11 角 度1. 過 去5.1 色 2. 未 來 三 共 相5.2 受 3. 現 在 應 該 以 正 智 1. 這 不 是 我 的 ( 即 苦 )5.3 想 任 何 五 蘊 4. 內 所 有 五 蘊 被 如 實 地 看 到5.4 諸 行 5. 外 它 變 成 這 樣 :5.5 識 6. 粗7. 細8. 劣9. 勝10. 遠11. 近C. 總 結 論 → 修 行 道 次 第6.1 成 熟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 evaṁ passaṁ6.2 厭 離 隨 觀 智 → nibbindati6.3 離 欲 → virajjati6.4 解 脫 → vimuccati6.5 解 脫 知 見 → vimuccatīti ñāṇaṁ hoti6.6 自 作 證 → 他 了 知 ‘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應 作 已 作 , 不 再 有 後 有 ’2. 這 不 是 我 ( 即 無 常 )3.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即 無 我 )三 、 流 通 分7.1 結 歎 流 通 →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所 說7.2 證 得 阿 羅 漢62


相 應 部 經 典 三第 一 蘊 相 應92[ 五 九 ] 五 群 比 丘一 波 羅 捺 國 , 鹿 野 苑 之 因 緣 。二 ~ 三 於 此 , 世 尊 告 五 比 丘 曰 …… 乃 至 …… 如 是 說 曰 :93※ 三 「 諸 比 丘 ! 色 是 無 我 。 諸 比 丘 ! 若 此 色 有 我 者 , 此 色 則 無 致 病 94 , 於色 則 得 謂 :「 我 用 此 色 , 不 用 彼 色 。」四 諸 比 丘 ! 然 而 , 色 無 我 故 , 色 乃 致 病 , 於 色 不 得 謂 :「 我 用 此 色 , 不用 彼 色 。」67 五 受 是 無 我 。 諸 比 丘 ! 若 此 受 是 有 我 者 , 此 受 則 無 致 病 ,◆ ◆ ◆ ◆ ◆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 《 無 我 相 經 》 之 分 析一 、 序 分1. 通 緣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bārāṇasiyaṁ viharati isipatane migadāye.某 個 時 候 , 世 尊 住 在 波 羅 奈 的 仙 人 墮 處 的 鹿 野 苑 。92此 註 腳 是 整 理 者 所 加 註 。此 經 或 稱 為 《 無 我 相 經 》Ānattalakkhaṇasuttaṁ。 這 部 經 是 世 尊 證 悟 之 後 所 說 的 第 二 部 經 , 也 是 佛世 時 世 尊 教 導 弟 子 如 何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的 法 門 ;《 轉 法 輪 經 》 則 是 教 導 如 何 證 得 初 果 的 法 門 。當 阿 若 喬 陳 如 聽 聞 《 轉 法 輪 經 》 之 後 證 得 初 果 。 接 著 世 尊 每 次 教 導 二 位 弟 子 , 其 餘 三 位 弟 子去 托 缽 回 來 供 六 個 人 吃 , 每 天 一 位 證 得 初 果 , 直 到 五 位 都 證 得 初 果 , 世 尊 才 在 證 悟 後 第 一 次 雨 夏安 居 的 第 五 天 , 也 就 是 開 示 《 轉 法 輪 經 》 之 後 的 第 五 天 , 繼 續 衛 他 們 宣 說 了 這 部 《 無 我 相 經 》。五 比 丘 聽 聞 此 經 後 都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有 關 這 些 歷 史 生 活 紀 錄 可 參 考 高 雄 元 亨 寺 出 版 的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律 藏 》 三 「 第 一 大 犍 度 」p.18-20、M. 26. Āriyapariyesanasuttaṁ《 聖 求 經 》。93明 確 地 知 道 這 時 候 的 五 位 比 丘 都 是 證 得 初 果 , 也 就 是 都 能 夠 以 須 陀 洹 道 智 透 徹 地 了 知 四 聖 諦 , 尤其 是 苦 聖 諦 法 的 「 五 取 蘊 」, 同 時 也 透 徹 地 了 知 集 諦 法 的 「 緣 起 」─ 此 有 故 彼 有 的 因 果 關 係 。 五 取蘊 與 緣 起 這 二 者 合 稱 為 「 行 法 」(saṅkhāradhamma)。 他 們 都 能 輕 易 地 觀 照 這 些 行 法 的 無 常 、 苦 、 無我 三 共 相 , 因 而 在 聽 聞 此 經 後 同 時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五 蘊 , 請 參 考 p.87-95「 法 義 加 油 站 」 一 ; 緣 起 法 , 請 參 考 p.96-102「 法 義 加 油 站 」 二 。94這 裡 世 尊 先 假 設 如 果 色 是 我 , 那 麼 第 一 、「 它 不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 」, 第 二 、 對 它 「 有 主 宰 」 性 。「 色 rūpa」 就 是 惱 壞 , 會 來 擾 亂 心 , 本 身 會 變 壞 。 在 《 阿 毗 達 摩 》 中 詳 盡 地 分 為 二 十 八 色 , 請 參見 p.55-56。63


2. 別 緣Tatra kho bhagavā pañcavaggiye bhikkhū āmantesi– “bhikkhavo”ti.在 那 裡 , 世 尊 叫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 比 丘 們 !」“Bhadante”ti te bhikkhū bhagavato paccassosuṁ.那 些 比 丘 對 世 尊 回 答 :「 祥 善 者 !」Bhagavā etadavoca– 世 尊 說 這 個 :二 、 正 宗 分A. 列 舉 二 層 次 來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A.1 從 五 蘊 的 無 自 主 性 來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3.1 色 無 我3.1.1 正 答 - 色 的 自 性 是 無 我“Rūpaṁ, bhikkhave, anattā.「 比 丘 們 ! 色 是 無 我 。3.1.2 負 面 ( 反 事 實 的 ) 假 設 (3.1.1→3.1.2 之 不 可 能 )Rūpañca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色 是 我 ,3.1.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nayidaṁ rūp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a,那 麼 , 色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3.1.2.2 結 果 二 → 於 色 有 自 主 性labbhetha ca rūpe–在 色 上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rūpaṁ hotu, ‘ 讓 我 的 色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rūpaṁ mā ahosī’ti. 讓 我 的 色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1.3 正 面 推 論 → 因 → 色 是 無 我Yasmā ca kho, bhikkhave, rūpaṁ anattā,比 丘 們 ! 因 為 色 是 無 我 ,3.1.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tasmā rūp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ati,所 以 色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3.1.3.2 結 果 二 → 於 色 無 自 主 性na ca labbhati rūpe–在 色 上 不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rūpaṁ hotu, ‘ 讓 我 的 色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rūpaṁ mā ahosī’”ti. 讓 我 的 色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2 受 無 我3.2.1 正 答 - 受 的 自 性 是 無 我“Vedanā anattā. 受 是 無 我 。3.2.2 負 面 ( 反 事 實 的 ) 假 設 ( 推 論 3.2.1→3.2.2 之 不 可 能 )Vedanā ca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受 是 我 ,3.2.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nayidaṁ vedan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a,那 麼 , 受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於 此 受 乃 得 謂 :「 我 用 此 受 , 不 用 彼 受 。」64


六 諸 比 丘 ! 然 而 , 受 是 無 我 故 , 受 乃 致 病 , 於 受 不 得 謂 :「 我 用 此 受 ,不 用 彼 受 。」七 想 是 無 我 ……八 行 是 無 我 。 諸 比 丘 ! 若 此 行 是 有 我 者 , 則 此 行 無 致 病 , 於 此 行 則 得 謂 :「 我 用 此 行 , 不 用 彼 行 。」九 諸 比 丘 ! 然 而 , 行 是 無 我 故 , 行 乃 致 病 , 則 於 行 不 得 謂 :「 我 用 此 行 ,不 用 彼 行 。」一 O 識 是 無 我 。 諸 比 丘 ! 若 此 識 是 有 我 者 , 則 此 識 無 致 病 ,3.2.2.2 結 果 二 → 於 受 有 自 主 性labbhetha ca vedanāya–在 受 上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vedanā hotu, ‘ 讓 我 的 受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vedanā mā ahosī’ti. 讓 我 的 受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2.3 正 面 推 論 → 因 → 受 是 無 我Yasmā ca kho, bhikkhave, vedanā anattā,比 丘 們 ! 因 為 受 是 無 我 ,3.2.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tasmā vedanā ābādhāya saṁvattati所 以 受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3.2.3.2 結 果 二 → 於 受 有 無 主 性na ca labbhati vedanāya– 在 受 上 不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vedanā hotu, ‘ 讓 我 的 受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vedanā mā ahosī’”ti. 讓 我 的 受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3 想 無 我“Saññā anattā …pe… 想 是 無 我 。3.4 諸 行 無 我3.4.1 正 答 - 諸 行 的 自 性 是 無 我saṅkhārā anattā. 諸 行 是 無 我 。3.4.2 負 面 ( 反 事 實 的 ) 假 設 ( 推 論 3.4.1→3.4.2 之 不 可 能 )Saṅkhārā ca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ṁsu,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諸 行 是 我 ,3.4.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nayidaṁ saṅkhār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uṁ,那 麼 , 諸 行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3.4.2.2 結 果 二 → 於 諸 行 有 自 主 性labbhetha ca saṅkhāresu–在 諸 行 上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saṅkhārā hontu, ‘ 讓 我 的 諸 行 變 成 這 樣 ;65


evaṁ me saṅkhārā mā ahesun’ti. 讓 我 的 諸 行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4.3 正 面 推 論 → 因 → 諸 行 是 無 我Yasmā ca kho, bhikkhave, saṅkhārā anattā,比 丘 們 ! 因 為 諸 行 是 無 我 ,3.4.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tasmā saṅkhārā ābādhāya saṁvattanti,所 以 諸 行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3.1.3.2 結 果 二 → 於 諸 行 無 自 主 性na ca labbhati saṅkhāresu–在 諸 行 上 不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saṅkhārā hontu, ‘ 讓 我 的 諸 行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saṅkhārā mā ahesun’”ti. 讓 我 的 諸 行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5 識 無 我3.5.1 正 答 - 識 的 自 性 是 無 我“Viññāṇaṁ anattā. 識 是 無 我 。3.5.2 負 面 ( 反 事 實 的 ) 假 設 ( 推 論 3.5.1→3.5.2 之 不 可 能 )Viññāṇañca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識 是 我 ,3.5.2.1 結 果 一 → 不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nayidaṁ viññāṇ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a,那 麼 , 識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於 此 識 則 得 謂 :「 我 用 此 識 , 不 用 彼 識 。」一 一 諸 比 丘 ! 然 而 , 識 是 無 我 故 , 識 乃 致 病 , 則 於 識 不 得 謂 :「 我 用 此識 , 不 用 彼 識 。」一 二 諸 比 丘 ! 汝 等 於 意 云 何 ? 色 是 常 耶 、 無 常 耶 ?」「 大 德 ! 是 無 常 !」「 無 常 者 , 是 苦 耶 ? 是 樂 耶 ?」「 大 德 ! 是 苦 。」「 以 觀 見 無 常 、 苦 而 變 易 之 法 , 得 為 「 此 是 我 所 , 此 是 我 , 此 是 我體 」 耶 ?」「 大 德 ! 不 也 。」一 三 ~ 一 五 受 …… 想 …… 行 ……一 六 「 識 是 常 住 耶 、 無 常 耶 ?」「 大 德 ! 是 無 常 。」66


3.5.2.2 結 果 二 → 於 識 有 自 主 性labbhetha ca viññāṇe–在 識 上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hotu, ‘ 讓 我 的 識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mā ahosī’ti. 讓 我 的 識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3.5.3 正 面 推 論 → 因 → 識 是 無 我Yasmā ca kho, bhikkhave, viññāṇaṁ anattā,比 丘 們 ! 因 為 識 是 無 我 ,3.5.3.1 結 果 一 → 會 導 致 具 體 的 病tasmā viññāṇ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ati, 所 以 識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3.5.3.2 結 果 二 → 於 識 無 自 主 性na ca labbhati viññāṇe– ‘在 識 上 不 可 能 可 以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hotu, ‘ 讓 我 的 識 變 成 這 樣 ;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mā ahosī’”ti. 讓 我 的 識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A.2 從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來 推 論 確 定 五 蘊 無 我4. 推 論 對 答4.1 色 的 三 共 相 推 論 對 答4.1.1 Q.1 → 問 無 常“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rūpaṁ niccaṁ vā aniccaṁ vā”ti?「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是 什 麼 , 那 個 色 是 常 或 者 是 無 常 呢 ?」A.1 → 答 無 常“Aniccaṁ, bhante. ” 「 尊 者 ! 是 無 常 。」4.1.2 Q.2 → 問 苦“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ā taṁ sukhaṁ vā”ti?「 又 那 種 無 常 的 東 西 , 它 是 苦 或 者 是 樂 呢 ?」A.2 → 答 苦“Dukkhaṁ, bhante. ”「 尊 者 ! 是 苦 。」4.1.3 Q.3 → 問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ipariṇāmadhammaṁ,「 又 那 種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的 東 西 ,kallaṁ nu taṁ samanupassituṁ– 適 合 認 為 它 是 :‘etaṁ mama, ‘ 這 是 我 的 、esohamasmi, 這 是 我 、eso me attā’”ti? 這 是 我 的 自 我 ’ 嗎 ?」A.3 → 答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No hetaṁ, bhante.” 「 尊 者 ! 確 實 不 能 。」4.2 受 的 …“Vedanā… 「 受 …4.3 想 的 …saññā… 想 …4.4 諸 行 …saṅkhārā… 諸 行 …4.5 識 的 三 共 相 推 論 對 答4.5.1 Q.1 → 問 無 常viññāṇaṁ niccaṁ vā aniccaṁ vā”ti? 識 是 常 或 者 是 無 常 呢 ?」67


A.1 → 答 無 常“Aniccaṁ, bhante.” 「 尊 者 ! 是 無 常 。」「 無 常 者 , 是 苦 耶 ? 是 樂 耶 ?」68 「 大 德 ! 是 苦 。」「 觀 見 無 常 、 苦 而 變 易 之 法 者 , 得 為 「 此 是 我 所 , 此 是 我 , 此 是 我體 」 耶 ?」「 大 德 ! 不 也 。」一 七 「 諸 比 丘 ! 是 故 , 所 有 色 之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 內 、 外 、 粗 、 細 、劣 、 勝 、 遠 、 近 , 應 如 是 以 正 慧 作 如 實 觀 , 此 非 我 所 , 此 非 我 ,此 非 我 體 。一 八 所 有 受 之 ……一 九 想 之 ……4.5.2 Q.2 → 問 苦A.2 → 答 苦“Yaṁ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ā taṁ sukhaṁ vā”ti?「 又 那 種 無 常 的 東 西 , 它 是 苦 或 者 是 樂 呢 ?」“Dukkhaṁ bhante. ” 「 尊 者 ! 是 苦 。」4.5.3 Q.3 → 問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ipariṇāmadhammaṁ,「 又 那 種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的 東 西 ,kallaṁ nu taṁ samanupassituṁ– 適 合 認 為 它 是 :‘etaṁ mama, ‘ 這 是 我 的 、esohamasmi, 這 是 我 、eso me attā’”ti? 這 是 我 的 自 我 ’ 嗎 ?」A.3 → 答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No hetaṁ, bhante.” 「 尊 者 ! 確 實 不 能 。」B. 結 論 → 從 五 套 11 角 度 ×3 相 來 確 定 五 蘊 無 我5.1 色5.1.1 五 套 11 角 度“Tasmāti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因 此yaṁ kiñci rūpaṁ 任 何 的 色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aṁ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ajjhattaṁ vā 或 者 內 、bahiddhā vā 外 ,68


5.1.2 三 共 相5.2 受5.2.1 五 套 11 角 度5.2.2 三 共 相oḷārikaṁ vā 或 者 粗 、sukhumaṁ vā 細 ,hīnaṁ vā 或 者 劣 、paṇītaṁ vā 勝 ,yaṁ dūre 或 者 在 遠 、santike vā, 在 近 ,sabbaṁ rūpaṁ– ‘netaṁ mama,nesohamasmi,na meso attā’ti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所 有 的 色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 應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變 成 這 樣 。Yā kāci vedanā 任 何 的 受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ā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ajjhattā vā bahiddhā vā …pe…或 者 內 、 外 ,… 乃 至 …yā dūre santike vā, 或 者 在 遠 、 在 近 ,sabbā vedanā– ‘netaṁ mama,nesohamasmi,na meso attā’ti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所 有 的 受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應 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變 成 這 樣 。二 O行 之 ……5.3 想二 一 識 之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 內 、 外 、 粗 、 細 、 劣 、 勝 、 遠 、 近 , 應如 是 以 正 慧 , 作 如 實 觀 : 此 非 我 所 , 此 非 我 、 此 非 我 體 。二 二 諸 比 丘 ! 多 聞 之 聖 弟 子 , 作 如 是 觀 者 , 則 厭 患 色 , 厭 患 受 …… 想 ……5.4 諸 行5.4.1 五 套 11 角 度5.4.2 三 共 相行 …… 識 , 厭 患 者 則 離 貪 , 離 貪 者 則 解 脫 , 解 脫 者 則 生 已 解 脫 智 ,“Yā kāci saññā …pe…任 何 的 想 … 乃 至 …ye keci saṅkhārā 任 何 的 諸 行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ā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ajjhattaṁ vā bahiddhā vā …pe… 或 者 內 、 外 ,… 乃 至 …ye dūre santike vā, 或 者 在 遠 、 在 近 ,sabbe saṅkhārā– ‘netaṁ mama,69


5.5 識5.5.1 五 套 11 角 度nesohamasmi,na meso attā’ti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所 有 的 諸 行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我 ’, 應 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變 成 這 樣 。“Yaṁ kiñci viññāṇa 任 何 的 識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aṁ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ajjhattaṁ vā bahiddhā vā 或 者 內 、 外 ,oḷārikaṁ vā sukhumaṁ vā 或 者 粗 、 細 ,hīnaṁ vā paṇītaṁ vā 或 者 劣 、 勝 ,yaṁ dūre santike vā, 或 者 在 遠 、 在 近 ,5.5.2 三 共 相sabbaṁ viññāṇaṁ– ‘netaṁ mama,nesohamasmi,na meso attā’ti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所 有 的 識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應 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變 成 這 樣 。」C. 總 結 論 → 修 行 道 次 第6.1 成 熟 的 生 滅 隨 觀 智“Evaṁ passaṁ, bhikkhave, 「 比 丘 們 ! 看 到 這 樣 時 ,6.2 厭 離 隨 觀 智sutavā ariyasāvako多 聞 的 聖 弟 子rūpasmimpi nibbindati, 在 色 上 生 厭 、vedanāyapi nibbindati, 在 受 上 生 厭 、saññāyapi nibbindati, 在 想 上 生 厭 、saṅkhāresupi nibbindati, 在 諸 行 上 生 厭 、viññāṇasmimpi nibbindati. 在 識 上 生 厭 。6.3 離 欲Nibbindaṁ virajjati; 厭 而 離 欲 ;6.4 解 脫virāgā vimuccati. 透 過 離 欲 而 解 脫 。6.5 解 脫 知 見Vimuttasmiṁ vimuttamiti ñāṇaṁ hoti.在 解 脫 時 而 有 所 謂 ‘ 那 是 解 脫 ’ 的 知 識 。知 : 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所 作 已 辦 、 不 受 後 有 。」二 三 世 尊 如 是 說 已 , 五 群 比 丘 信 受 歡 喜 世 尊 之 所 說 。 又 說 此 教 時 , 五比 丘 無 取 著 , 而 從 諸 漏 令 心 解 脫 。70


註 1 : 漢 譯 雜 阿 含 經 卷 二 ( 大 正 藏 2.7c) 律 藏 大 品 原 典 一 三 頁 以 下 。2 :「 此 色 」rūpaṁ ca hidaṁ 之 中 , 最 後 一 語 , 原 本 逸 失 。6.6 自 作 證三 、 流 通 分7.1 結 歎 流 通7.2 證 得 阿 羅 漢 果‘Khīṇā jāti, 他 了 知 ‘ 生 已 盡 ,vusitaṁ brahmacariyaṁ, 梵 行 已 立 ,kataṁ karaṇīyaṁ, 應 作 已 作 ,nāparaṁ itthattāyā’ti pajānātī”ti. 不 再 有 後 有 。’」(dat.s.)Idamavoca bhagavā.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Attaman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ṁ.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們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所 說 的 。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ṁ bhaññamāne而 且 當 這 個 解 說 在 被 說 時 ,pañcavaggiyānaṁ bhikkhūnaṁanupādāya āsavehi cittāni vimucciṁsūti.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的 心 因 為 沒 有 執 取 而 從 諸 漏 解 脫 。71


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 《 無 我 相 經 》 之 文 法 分 析an + atta + lakkhaṇa + sutta無 我 相 經(n.s.nom.)一 、 序 分1.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bārāṇasiyaṁ viharati isipatane migadāye.一 時 世 尊 在 波 羅 奈 住 仙 人 墮 處 鹿 野 苑eka samaya bhagavant bārāṇasī viharati isi+patana migadāyabhaga+-vant vi+√ḥr


uppati (attan 曲 用 見 巴 利 學 習 系 列 Ⅰ,p.156 之 19)√rup/ lup 壓 迫 、 變 壞(s.nom.) (m.p.voc.) (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色 是 無 我 。2. Rūpañca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色 而 因 為 比 丘 們 自 我 是rūpaṁ + ca hi + idaṁ 95 bhikkhu attan bhavati參 P.T.S. 巴 英 辭 典 p.120 ( 與 事 實 相 反 的 假 設 )(n.s.nom.)(conj.) (ind.) (m.p.voc.) (s.nom.) (cond.3,s.) 96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色 是 我 , nayidaṁ rūp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a 97 ,不 那 麼 色 生 病 / 苦 惱 導 致 / 轉 起na + y +idaṁ rūpa ābādha saṁvattatiā + √bādh saṁ + √vṛt(adv.) (ind.) (n.s.nom.) (m.s.dat.) (opt.3,s.)試 譯 : 那 麼 , 色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主 詞 與 動 詞 的 人 稱 、 數 一 致 labbhetha ca rūpe– ‘evaṁ me rūpaṁ hotu,可 以 而 色 這 樣 我 的 色 變 成labbheti ca rūpa evaṁ ahaṁ rūpa hoti< pass. of labhati


tasmā rūp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ati, na ca labbhati rūpe–所 以 色 生 病 / 苦 惱 導 致 / 轉 起 不 和 / 而 可 以 色ta rūpa ābādha saṁvattati na ca labbhati rūpa(s.abl.) (n.s.nom.) (m.s.dat.) (pr.3,s.) (adv.) (conj.) (pr.3,s.) (n.s.loc.) ‘evaṁ me rūpaṁ hotu, evaṁ me rūpaṁ mā ahosī’”ti.這 樣 我 的 色 變 成 這 樣 我 的 色 不 要 變 成(adv.) (s.gen.) (n.s.nom.) (imp.3,s) (adv.) (s.gen.) (s.nom.) (adv.) (aor.3,s.) (ind.)試 譯 : 所 以 色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 在 色 上 不 可 能 可 以 ‘ 讓 我 的 色 變 成 這 樣 ; 讓 我的 色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4. “Vedanā anattā.受無 自 我vedanA an + attan< vedeticaus. of √vid(s.nom.) (s.nom.)試 譯 : 受 是 無 我 。5. Vedanā ca 99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 參 句 型 2)受 而 因 為 諸 比 丘 自 我 是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受 是 我 , nayidaṁ vedan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a, labbhetha ca vedanāya–不 那 麼 受 生 病 / 苦 惱 導 致 / 轉 起 可 以 而 受vedanā(adv.) (ind.) (f.s.nom.) (m.s.dat.) (opt.3,s.) (opt.2,p.) (conj.) (f.s.loc.) ‘evaṁ me vedanā hotu, evaṁ me vedanā mā ahosī’ti.這 樣 我 的 受 變 成 這 樣 我 的 受 不 要 變 成(adv.) (s.gen.) (f.s.nom.) (imp.3,s) (adv.) (s.gen.) (f.s.nom.) (adv.) (aor.3,s.) (ind.)試 譯 : 那 麼 , 受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 在 受 上 可 能 可 以 ‘ 讓 我 的 受 變 成 這 樣 ; 讓 我的 受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6. Yasmā ca kho, bhikkhave, vedanā anattā, ( 參 句 型 3)因 為 而 ( 語 氣 詞 ) 諸 比 丘 受 無 自 我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為 受 是 無 我 , tasmā vedanā ābādhāya saṁvattati na ca labbhati vedanāya–所 以 受 生 病 / 苦 惱 導 致 / 轉 起 不 和 / 而 可 以 受99這 裡 的 ca 與 前 後 文 之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中 的 ca 無 須 翻 譯 出 來 , 表 上 下 句 的 連 結 關 係 。74


(s.abl.) (f.s.nom.) (m.s.dat.) (pr.3,s.) (adv.) (conj.) (pr.3,s.) (f.s.loc.) ‘evaṁ me vedanā hotu, evaṁ me vedanā mā ahosī’”ti.這 樣 我 的 受 變 成 這 樣 我 的 受 不 要 變 成(adv.) (s.gen.) (f.s.nom.) (imp.3,s) (adv.) (s.gen.) (f.s.nom.) (adv.) (aor.3,s.) (ind.)試 譯 : 所 以 受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 在 受 上 不 可 能 可 以 ‘ 讓 我 的 受 變 成 這 樣 ; 讓 我 的 受 不要 變 成 這 樣 ’ 。7. “Saññā anattā …pe… saṅkhārā anattā.想 無 自 我 乃 至 諸 行 無 自 我saññā an + attan pe saṅkhāra an + attan< saṁ+ √jñā


這 樣 我 的 諸 行 是 這 樣 我 的 行 不 要 變 成(adv.) (s.gen.) (m.p.nom.) (imp.3,p.) (adv.) (s.gen.) (m.p.nom.) (adv.) (aor.p,s.) (ind.)試 譯 : 所 以 諸 行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 在 諸 行 上 不 可 能 可 以 ‘ 讓 我 的 諸 行 變 成 這 樣 ; 讓 我的 諸 行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10. “Viññāṇaṁ anattā.識無 自 我viññāṇaan + attan< vi+ √jñā+ana(s.nom.)(s.nom.)試 譯 : 識 是 無 我 。11. Viññāṇañca hidaṁ, bhikkhave, attā abhavissa, ( 參 句 型 2)識 而 因 為 比 丘 們 自 我 是 nayidaṁ viññāṇ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eyya, labbhetha ca viññāṇe–不 那 麼 識 生 病 / 苦 惱 導 致 / 轉 起 可 以 而 / 和 識(adv.) (ind.) (n.s.nom.) (m.s.dat.) (opt.3,s.) (opt.2,p.) (conj.) (n.s.loc.) ‘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hotu, 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mā ahosī’ti.這 樣 我 的 識 變 成 這 樣 我 的 識 不 要 變 成(adv.) (s.gen.) (n.s.nom.) (imp.3,s) (adv.) (s.gen.) (n.s.nom.) (adv.) (aor.3,s.) (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為 假 如 識 是 我 , 那 麼 , 識 不 會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 在 識 上 可 能 可以 ‘ 讓 我 的 識 變 成 這 樣 ; 讓 我 的 識 不 要 變 成 這 樣 ’。12. Yasmā ca kho, bhikkhave, viññāṇaṁ anattā, ( 參 句 型 3)因 為 而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識 無 自 我(s.abl.) (conj.) (adv.) (m.p.voc.) (s.nom.) (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為 識 是 無 我 , tasmā viññāṇaṁ ābādhāya saṁvattati, na ca labbhati viññāṇe–所 以 識 生 病 / 苦 惱 導 致 / 轉 起 不 和 可 以 識(s.abl.) (n.s.nom.) (m.s.dat.) (pr.s,s.) (adv.) (conj.) (pr.3,s.) (m.s.loc.) ‘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hotu, evaṁ me viññāṇaṁ mā ahosī’”ti.這 樣 我 的 識 變 成 這 樣 我 的 識 不 要 變 成(adv.) (s.gen.) (n.s.nom.) (imp.3,s) (adv.) (s.gen.) (s.nom.) (adv.) (aor.3,s.) (ind.)試 譯 : 所 以 識 導 致 生 病 / 苦 惱 , 在 識 上 不 可 能 可 以 ‘ 希 望 我 的 識 是 這 樣 ; 希 望 我 的識 不 是 這 樣 ’。」76


─ 2連 接 詞 用 法 , 請 參 巴 利 學 習 系 列 Ⅰp.1731.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rūpaṁ niccaṁ vā aniccaṁ vā”ti?那 什 麼 認 為 比 丘 們 色 常 或 無 常 或ta ka maññati bhikkhu rūpa nicca vā a + nicca vā + iti√man(n.s.acc.)(n.s.acc.) (pr.2,p.) (m.p.voc.) (n.s.nom.) (n.s.nom.) (conj.) (n.s.nom.) (conj.)(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是 什 麼 , 那 個 色 是 常 或 者 是 無 常 呢 ?」2. “Aniccaṁ, bhante. ”無 常 尊 者a+ nicca bhavant< ppr. of bhavati(n.s.nom.)√bhū 有 、 是 、 存 在(m.s.voc.)試 譯 :「 尊 者 ! 是 無 常 。」關 係 代 名 詞 yaṁ 與 指 示 代 名 詞 taṁ 前 後 因 果 對 應3. “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ā taṁ sukhaṁ vā”ti?哪 個 又 無 常 苦 或 它 樂 或 ( 引 號 )ya pana + a + nicca dukkha vā ta sukha vā + iti(n.s.nom.) (conj.) (n.s.nom.) (n.s.nom.) (conj.) (n.s.nom.) (n.s.nom.) (conj.) (ind.)試 譯 :「 又 那 種 無 常 的 東 西 , 它 是 苦 或 者 是 樂 呢 ?」(/ 又 那 種 無 常 者 是 苦 或 樂 呢 ?)4. “Dukkhaṁ, bhante”.苦尊 者dukkhabhavant(n.s.nom.) (m.s.voc.)試 譯 :「 尊 者 ! 是 苦 。」5. “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ipariṇāmadhammaṁ,哪 個 又 無 常 苦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ya pana + a + nicca dukkha vi+ pariṇāma + dhamma(n.s.nom.) (conj.) (n.s.nom.) (n.s.nom.) (n.s.nom.) kallaṁ nu taṁ samanupassituṁ–適 合 嗎 它 認 為kalla nu ta samanupassituṁ< samanupassati=>saṁ + anu +√paś 看 見(n.s.nom.) (ind.) (n.s.acc.) (inf.)試 譯 :「 又 那 種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的 東 西 , 適 合 認 為 它 是 :77


‘etaṁ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ti?這 我 的 這 我 是 這 我 的 自 我eta ahaṁ eso + ahaṁ + asmi eta ahaṁ attā + itieta atthi attan√as 有 、 是 、 存 在(n,s.nom.) (s.gen.) (m.s.nom.) (s.nom.) (pr.1,s.) (s.nom.) (s.gen,) (M.s.nom.) (ind.)試 譯 :‘ 這 是 我 的 、 這 是 我 、 這 是 我 的 自 我 ’ 嗎 ?」6. “No hetaṁ, bhante”.不 確 實 這 尊 者no hi + eta bhavant(adv.) (n.s.nom.) (m.s.voc.)試 譯 :「 尊 者 ! 確 實 不 能 。」7. “Vedanā… saññā… saṅkhārā… viññāṇaṁ niccaṁ vā aniccaṁ vā”ti?受 想 諸 行 識 常 或 無 常 或vedanā saññā saṅkhāra viññāṇa nicca vā a + nicca vā + iti(f.s.nom.) (f.s.nom.) (m.p.nom.) (n.s.nom.) (n.s.nom.)(conj.) (m.s.nom.) (conj.)(ind.)試 譯 :「 受 … 想 … 諸 行 … 識 是 常 或 者 是 無 常 呢 ?」8. “Aniccaṁ, bhante”. ( 參 句 型 2)無 常 尊 者試 譯 :「 尊 者 ! 是 無 常 。」9. “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ā taṁ sukhaṁ vā”ti? ( 參 句 型 3)試 譯 :「 又 那 種 無 常 的 東 西 , 它 是 苦 或 者 是 樂 呢 ?」10. “Dukkhaṁ bhante”. ( 參 句 型 4)試 譯 :「 尊 者 ! 是 苦 。」11. “Yaṁ panāniccaṁ dukkhaṁ vipariṇāmadhammaṁ, ( 參 句 型 5) kallaṁ nu taṁ samanupassituṁ– ‘etaṁ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ti?試 譯 :「 又 那 種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的 東 西 , 適 合 認 為 它 是 :‘ 這 是 我 的 、 這是 我 、 這 是 我 的 自 我 ’ 嗎 ?」12. “No hetaṁ, bhante”. ( 參 句 型 6)試 譯 :「 尊 者 ! 確 實 不 能 。」78


13. “Tasmātiha, bhikkhave,所 以 / 所 以比 丘 們tasmā + iti + ha bhikkhu( 強 調 的 不 變 語 )(s.abl.) (ind.) (m.p.voc.) yaṁ kiñci rūpaṁ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aṁ任 何 色 過 去 未 來 現 在ya kiṁ + ci rūpa atīta + anāgata + paccuppannaka pp. of ateti an +āgata pp. of paṭi + uppajjati 生 起ati + √i pp. of āgacchati ud + pajjati √pad(n.s.nom.)(n.s.nom.)(ind.) (n.s.nom.) (n.s.nom.) ajjhattaṁ vā bahiddhā vā oḷārikaṁ vā sukhumaṁ vā內 或 外 或 粗 或 細 或ajjhatta vā bahiddhā vā oḷārika vā sukhuma vā(adv.) (conj.) (adv.) (conj.) (n.s.nom.) (conj.) (n.s.nom.) (conj.) hīnaṁ vā paṇītaṁ vā yaṁ dūre santike vā,劣 / 低 級 或 勝 或 哪 個 遠 近 或hīna vā paṇīta vā ya dūra saṁ + antika vā(n.s.nom.) (conj.) (n.s.nom.) (conj.) (n.s.nom.) (n.s.loc.) (n.s.loc.) (conj.) sabbaṁ rūpaṁ– ‘netaṁ mama,所 有 色 不 這 我 的sabba rūpa na + eta ahaṁ(n.s.nom.) (n.s.nom.) (adv.) (n,s.nom.) (s.gen.)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不 這 我 是 不 我 的 這 自 我na + eso + ahaṁ + asmi na me+ eta attā + itieta atthi ahaṁ attan(adv.)(m.s.nom.)(s.nom.)(pr.1,s.) (adv.) (s.gen,)(m.s.nom.)(m.s.nom.)(ind.)datthabbaM 為 主 詞 etaṁ 的 補 語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這 樣 這 個 如 實 地 以 正 智 / 以 智 慧 應 該 被 看 到evaṁ + eta yathā + bhūta samma+ paññā daṭṭhabba< pp. of bhavati < grd. of dassati(adv.) (n.s.nom.) (adv.) (f.s.ins.)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因 此 任 何 的 色 ,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 或 者 內 、 外 , 或 者 粗 、細 , 或 者 劣 、 勝 , 或 者 在 遠 、 在 近 , 所 有 的 色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 應 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是 這 樣 。79


14. Yā kāci vedanā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ā ajjhattā vā ( 參 句 型 13)任 何 受 過 去 未 來 現 在 或ya kiṁ + ci vedanā atīta + anāgata + paccuppanna(f.s.nom.)(f.s.nom.)(ind.) (f.s.nom.) (f.s.nom.) bahiddhā vā …pe… yā dūre santike vā, sabbā vedanā– ‘netaṁ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所 有 受sabba vedanā(f.s.nom.) (f.s.nom.)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試 譯 : 任 何 的 受 ,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 或 者 內 、 外 ,… 乃 至 … 或 者 在 遠 、 在近 , 所 有 的 受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 應 該 以 正 智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是 這 樣 。15. “Yā kāci saññā …pe… ye keci saṅkhārā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ā任 何 想 乃 至 任 何 諸 行 過 去 未 來 現 在ya kiṁ+ci saññā pe ya ke+ci saṅkhāra atIta + anāgata + paccuppanna(f.s.nom.) (ind.) (f.s.nom.) (m.p.nom.) (ind.) (m.p.nom.) (m.p.nom.) ajjhattaṁ vā bahiddhā vā …pe… ye dūre santike vā, ( 參 句 型 13) sabbe saṅkhārā– ‘netaṁ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所 有 行sabba saṅkhāra(m.p.nom.) (m.p.nom.)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試 譯 : 任 何 的 想 … 乃 至 … 任 何 的 諸 行 ,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 或 者 內 、 外 ,…乃 至 … 或 者 在 遠 、 在 近 , 所 有 的 諸 行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我 的 自 我 ’, 應 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是 這 樣 。16. “Yaṁ kiñci viññāṇaṁ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aṁ ( 參 句 型 13)任 何 受 過 去 未 來 現 在ya kiṁ+ ci viññāṇa atīta + anāgata + paccuppanna(n.s.nom.)(n.s.nom.)(ind.)(n.s.nom.)(n.s.nom.) ajjhattaṁ vā bahiddhā vā oḷārikaṁ vā sukhumaṁ vā hīnaṁ vā paṇītaṁ vā yaṁ dūre santike vā, sabbaṁ viññāṇaṁ– ‘netaṁ mama, nesohamasmi,na meso attā’ti所 有 識sabba viññāṇa(n.s.nom.) (n.s.nom.)80


evametaṁ yathābhūtaṁ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ṁ.試 譯 : 任 何 的 識 , 或 者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 或 者 內 、 外 , 或 者 粗 、 細 , 或 者 劣 、勝 , 或 者 在 遠 、 在 近 , 所 有 的 識 是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自 我 ’, 應 該 以 正 智 被 如 實 地 看 到 它 是 這 樣 。」─ 3絕 對 主 格 ( 分 詞 構 句 ) 當 條 件 、 時 間 副 詞1. “Evaṁ passaṁ, bhikkhave, sutavā ariyasāvako這 樣 看 到 比 丘 們 多 聞 聖 弟 子 / 聲 聞evaṁ passanta bhikkhu suta+ vant ariya + sāvaka< ppr. of passati < pp. of suṇāti 具 有 …


pp. of vimuccati < vimutta< vi + muccati √muc(n.s.loc.) (n.s.nom.) (ind.) (n.s.nom.) (pr.3,s.)試 譯 : 在 解 脫 時 而 有 所 謂 ‘ 那 是 解 脫 ’ 的 知 識 。Khīṇā 的 性 、 數 、 格 vusitaṁ 的 性 、 數 、 格與 所 形 容 的 jāti 一 致與 所 形 容 的 brahmacariyaṁ 一 致4. ‘Khīṇā jāti, vusitaṁ brahmacariyaṁ,已 盡 生 已 立 梵 行khīṇā jāti vusita brahma + cariya< pp. of khīyati < janati < pp. of vasati √bṛh< pass. of khayati 抽 象 名 詞 。82


絕 對 處 格 〔 分 詞 構 句 〕 當 〔 時 間 副 詞 〕3. Imasmiñca pana veyyākaraṇasmiṁ bhaññamāne在 這 個 而 且 又 解 說 正 被 說imasmiṁ + ca pana veyyākaraṇa bhaññamāna< ppr. of bhaññati< pass. of bhaṇati√bhaṇ 說(n.s.loc.) (conj.) (adv.) (n.s.loc.) (n.s.loc.) pañcavaggiyānaṁ bhikkhūnaṁ anupādāya āsavehi五 個 為 一 群 比 丘 們 沒 有 執 取 諸 漏pañca+vaggiya bhikkhu anupādāya āsava< an + upādiyati < ā + √sru< upa + ā +√dā 流(m.p.gen.) (m.p. gen.) (ger.) (m.p.abl.)主 詞 與 動 詞 的 人 稱 、 數 一 致 cittāni vimucciṁsūti.心解 脫citta vimucciṁsu + iti< cinteti vimuccati√cit(n.p.nom.) (aor.3,p.) (ind.)試 譯 : 而 且 當 這 個 解 說 在 被 說 時 , 五 個 為 一 群 的 比 丘 的 心 因 為 沒 有 執 取 而 從 諸 漏解 脫 。83


法 義 加 油 站一 、 五 蘊 :( 一 ) 五 蘊 概 要 和 本 質 :[1] 概 要 :慧 學 有 2 重 點 學 習 智 慧 所 要 深 入 的 大 地 5 蘊 102 、12 處 、18 界 、22 根 、4 諦 、12 緣 起( 所 謂 的 教 理 , 佛 教 真 理 , 在 理 論 的 層 次 上 學 習 )5 清 淨 的 修 觀 次 第 ( 在 實 踐 上 的 印 證 )五 蘊 pañcakkhadha 意 義 內 容蘊 khadha一 堆 一 堆 的 聚 合 , 五 蘊 就 色 、 受 、 想 、 行是 五 種 不 同 的 聚 合 、 識 等 五 種 蘊1. 色 蘊 rūpakkhadha 一 切 物 質 及 物 質 的 特 性 四 大 種 及 24 個 所 造 色2. 受 蘊 vedanākkhadha 一 切 感 受3. 想 蘊 saññākkhadha 一 切 想 知52 心 所 法4. 行 蘊 saṅkhārakkhadha 一 切 造 作5. 識 蘊 viññāṇakkhadha 一 切 識 知81 世 間 心 、8 出 世 間 心四 大 的 四 鑑 別 法 :了 解 5 蘊 就 是了 解 身 心 與世 間 , 是 悟 入真 理 的 開 始特 相 作 用 現 起 近 因硬 、 粗 、 重 、 作 為 同 一 粒 色 聚 裡 見 到 它 好 像 背 負 著(1) 地軟 、 滑 、 輕 其 他 色 法 的 近 因 ( 立 足 處 ) 與 它 俱 生 的 色 法把 同 一 粒 色 聚 裡(2) 水 流 動 、 黏 結 增 長 其 他 俱 生 色 法諸 色 握 在 一 起 或 黏 著同 一 粒色 聚 裡 的熱 、 冷 ( 暖 熱 、(3) 火使 同 一 粒 色 聚 裡 其 他 色 法 成 熟 不 斷 地 提 供 柔 軟其 他 三 大遍 熟 的 特 點 )帶 動 俱 生 色 法(4) 風 支 持 、 推 動 導 致 其 他 色 法 移 動從 一 處 到 另 一 處五 蘊 簡 單 分 成 2 類 : 世 間 法 色 蘊 28 色 法受 蘊想 蘊 52 心 所 法行 蘊識 蘊 81 世 間 心 出 世 間 法 包 含 識 蘊 的 8 出 世 間 心這 些 心 所 、 心 統 稱 為 「 名103 」102就 修 觀 的 實 際 需 要 來 看 , 先 詳 細 地 學 習 五 蘊 是 最 基 本 的 , 其 餘 的 處 、 界 、 根 、 緣 起 、 諦 都 是 在 蘊 的 基礎 之 上 作 解 釋 或 加 入 不 同 的 內 容 , 這 也 是 針 對 不 同 根 基 者 而 給 予 不 同 內 容 。103 「 名 」nāma, 就 是 傾 向 於 對 象 , 心 法 都 是 傾 向 於 色 法 、 認 取 對 象 、 執 取 對 象 。84


[2] 本 質 五 蘊 無 常 :在 S.Ⅲ p.23,22 蘊 相 應 -18「 因 hetu」 中 記 載 : 佛 陀 開 示 :「 諸 比 丘 ! 色 是 無 常 , 造成 色 的 因 與 緣 也 是 無 常 的 。 諸 比 丘 ! 由 無 常 的 因 緣 造 成 的 色 怎 麼 可 能 是 常 的 呢104 ?」 所 以因 緣 是 無 常 的 , 色 也 是 無 常 的 。 舉 例 而 言 ,(1) 在 過 去 生 所 造 下 的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這 5 種 因 , 其 中 : 無 明 、 愛 、 取 這 3 項 是 緣 , 行 、 業 這 2 項 是 因 。如 果 能 修 行 緣 起 法 , 修 者 就 會 清 楚 地 見 到 它 們 一 一 生 起 之 後 就 立 即 壞 滅 , 因 此它 們 是 無 常 的 。 既 然 因 與 緣 都 是 無 常 的 , 它 們 所 造 成 的 果 怎 麼 可 能 是 常 的 呢 ? 它 們 的果 ( 名 色 法 ) 也 是 無 常 的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因 和 緣 沒 有 能 力 使 果 穩 定 。(2) 除 了 結 生 心 之 外 , 每 一 個 依 靠 心 所 依 處 而 生 起 的 心 都 能 產 生 心 生 色 法 。 這 些 心 一 生 起就 立 刻 壞 滅 , 因 此 它 們 是 無 常 的 ; 那 些 心 生 色 法 也 是 一 生 起 就 立 刻 壞 滅 , 因 此 它 們 也是 無 常 的 。為 什 麼 是 這 樣 呢 ? 因 為 心 沒 有 能 力 使 心 生 色 法 穩 定 。 既 然 因 是 無 常 的 , 它 的 果 怎麼 可 能 是 常 的 呢 ? 所 以 因 果 都 是 無 常 的 , 這 是 它 們 的 本 質 。 當 修 者 觀 照 名 色 法 時 , 就能 清 楚 地 見 到 這 一 點 。 佛 陀 教 導 我 們 照 見 這 本 質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如 果 修 者 見 到 無 常的 本 質 , 常 想 、 樂 想 、 我 想 、 淨 想 乃 至 「 這 是 父 親 、 這 是 母 親 、 這 是 兒 子 、 這 是 女 兒 」等 這 類 錯 誤 的 想 就 會 消 失 了 。( 二 ) 11 種 五 取 蘊 為 三 共 相 :105從 五 蘊 的 5 套 1. atīta 過 去11 個 角 度 而 說 無 我 2. anāgata 未 來 ( 三 共 相 ) ( 三 解 脫 門 )3.paccuppannaṁ 現 在 netaṁ mama 苦 貪 愛 無 願 定 根 強這 不 是 我 的4. ajjhattaṁ 內 neso hamasmi 無 常 驕 慢 無 相 信 根 強5. bahiddhā 外 這 不 是 我na meso attā 無 我 邪 見 空 慧 根 強6. oḷārikaṁ 粗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7. sukhumaṁ 細 如 果 執 著 對 象 為 「 這 是 我 的 」, 那 是 渴 愛 ;如 果 執 著 對 象 為 「 這 是 我 」, 那 是 驕 慢 ;8. hīnaṁ 劣 如 果 執 著 對 象 為 「 這 是 我 的 自 我 」, 那 是 邪 見 。9. paṇītaṁ 勝 因 此 無 論 對 於 過 去 、 現 在 或 未 來 的 對 象 都 不 應作 意 它 們 為 「 這 是 我 的 、 這 是 我 、 這 是 我 的 自 我 」,10. dūre 遠 應 淨 化 這 三 種 執 著 , 如 何 淨 化 呢 ? 必 須 觀 照 過 去 、104 Rūpaṁ, bhikkhave, aniccaṁ. Yopi hetu , yopi paccayo rūpassa uppādāya, sopi anicco. åniccasambhūtaṁ,bhikkhave , rūpaṁ kuto aniccaṁ bhavissati!105 5 蘊 :khandha, 組 、 堆 、 聚 集 。 佛 陀 把 有 情 分 析 為 5 蘊 , 在 諸 經 裡 說 :「 無 論 哪 一 類 色 - 過 去 … 等 這 一切 色 稱 為 色 蘊 」, 其 他 4 蘊 同 此 。5 取 蘊 :upādānakkhandha, 因 為 它 們 組 成 了 執 取 的 目 標 而 稱 為 取 蘊 。 佛 陀 說 :「 無 論 是 哪 一 類 與 漏 有 關 及 會 被 執取 的 色 - 過 去 … 等 , 這 一 切 色 都 稱 為 色 取 蘊 」, 其 他 4 取 蘊 定 義 同 此 (S.22:48)。 一 切 能 被 四 取 所 執 取 的 五蘊 成 分 都 名 為 取 蘊 。 這 包 括 所 有 色 蘊 即 屬 於 世 間 的 4 名 蘊 。 超 越 執 取 範 圍 的 出 世 間 4 名 蘊 並 不 屬 取 蘊 , 它們 不 成 為 貪 或 邪 見 的 目 標 。85


11. santike 近 現 在 、 未 來 的 五 取 蘊 為 無 常 、 苦 、 無 我 。依 據 《 清 淨 道 論 》 第 十 四 「 說 蘊 品 」 中 對 十 一 種 五 取 蘊 這 進 一 步 分 析 , 概 要 如 下 :〔 一 〕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 依 世 、 相 續 、 時 和 剎 那 :現 在 過 去 未 來〔1〕 世〔2〕 相 續〔3〕 時在 二 者 之 間 的 為 現 在 世由 於 同 一 時 節 等 起 的 色 和 同 一 食 等 起 的色 , 雖 是 前 後 持 續 而 起 , 亦 為 現 在 相 續心 生 的 色 , 則 於 同 一 路 線 、 一 速 行 、 一 定等 起 的 為 現 在 相 續一 個 人 的 一 有 結 生 之 前為 過 去 世於 ( 現 在 的 ) 以 前 所 不106同 的 時 節 和 食 等 起 的色 為 過 去 相 續 。在 此 之 前 的 為 過 去 相 續在 死 之 後 為 後 世以 後 的 為 未 來 相 續以 後 的 為 未 來 相 續依 於 一 須 臾 , 朝 、 夕 、 晝 、 夜 等 的 時 間 中 相 續 而 起 的 色 , 彼 等 的 時 為 現 在 時 , 從 此 前 面 的 為未 來 時 , 在 此 後 面 的 為 過 去 時 。由 於 生 住 滅 的 三 剎 那 所 攝 的 色 為 現 在 。 在 後 面 的 為 過 去 從 此 前 面 為 未 來〔4〕 剎 那已 盡 因 的 作 用 而 未 盡 緣 的 作 用 的 為 現 在 。或 以 有 過 的 因 緣 作 用 的色 為 過 去未 曾 達 成 ( 因 緣 ) 二種 作 用 的 為 未 來 。或 者 在 行 其 自 作 用 ( 地 能 堅 持 等 ) 的 剎 那為 現 在在 後 面 的 為 過 去從 此 前 面 的 為 未 來〔 二 〕 內 外 : 以 個 己 為 內 : 以 他 人 為 外 。〔 三 〕 粗 細 劣 勝 遠 近 :色名〔1〕 粗 : 由 於 五 淨 色 與 七 境 色 等 12 色 是 易 於被 智 辨 明 的 , 所 以 稱 為 粗 色 。在 諸 名 法 當 中 , 不 善 受 想 行 識 , 易 於 被 智 辨 明 的 ,所 以 稱 為 粗 名 。〔2〕 細 : 其 餘 16 色 是 不 易 於 被 智 辨 明 和 微 細的 , 所 以 稱 為 微 細 色 。由 於 無 記 ( 異 熟 + 唯 作 ) 受 想 行 識 , 以 及 善 受 想 行識 , 如 五 門 轉 向 、 五 識 、 領 受 、 推 度 、 確 定 、 彼 所緣 、 意 門 轉 向 、 結 生 、 有 分 、 死 亡 、 唯 作 速 行 等 ,是 不 易 於 被 智 辨 明 和 微 細 的 , 故 稱 為 微 細 名 。〔3〕 劣 : 屬 於 不 善 果 的 色 是 劣 粗 名 是 劣〔4〕 勝 : 屬 於 善 果 的 色 是 勝 微 細 名 是 勝〔5〕 遠 : 由 於 微 細 色 不 易 被 智 辨 別 而 離 智 甚遠 , 故 它 們 是 遠 。由 於 不 善 受 想 行 識 離 名 為 無 記 的 異 熟 與 唯 作 受 想行 識 很 遠 , 也 離 善 受 想 行 識 很 遠 , 故〔6〕 近 : 由 於 粗 色 易 被 智 辨 別 而 近 於 智 , 故它 們 是 近 。由 於 不 善 受 想 行 識 離 不 善 受 想 行 識 , 故 它 們 是 近 ;由 於 善 與 無 記 受 想 行 識 離 善 與 無 記 受 想 行 識 很近 , 故 它 們 是 近 。106業 等 起 的 色 , 依 相 續 沒 有 過 去 等 的 差 別 , 因 為 那 業 等 起 的 色 只 是 由 時 節 、 食 和 心 等 起 的 諸 色 的 支 持 者 ,當 隨 時 節 等 起 的 色 等 的 過 去 等 而 知 此 ( 業 等 起 的 色 ) 的 過 去 等 的 差 別 。86


( 三 ) 我 見 :[1] 20 種 薩 迦 耶 見 ( 有 身 見 )sakkāyadiṭṭhi即 認 為 有 個 體 存 在 的 邪 見 。 一 般 在 《 阿 含 經 》 中 陳 述 的 薩 迦 耶 見 共 有 20 種 。在 色 蘊 中 有 4 種 :色 蘊 4 有 身 見 內 容 譬 喻 將 色 認 定 為 我 色 與 我 是 相 同 的 蠟 燭 的 光 與 蠟 燭 的 火 是 相 同 的名 ( 精 神 ) 是 我 , 我 與 色 是 我 有 色 不 同 的 。 認 為 4 種 名 蘊 為樹 木 與 樹 木 的 影 子 是 不 同 的 , 但我 , 這 4 種 名 蘊 擁 有 色 法是 樹 木 擁 有 影 子 色 在 我 之 中 我 在 色 之 中認 定 名 法 為 我 , 而 色 法 存 在名 法 之 中認 定 名 法 為 我 , 而 這 個 我 存在 色 法 之 中花 有 香 味 , 香 味 存 在 花 中盒 子 裡 有 紅 寶 石 , 紅 寶 石 存 在 盒子 之 中 。 色 法 好 比 是 盒 子 , 我 好比 是 紅 寶 石色 = 我名 蘊 = 我 色 法名 法 = 我 色 法 色 法 名 法 = 我關 於 受 、 想 、 行 、 識 等 4 蘊 也 都 各 有 4 種 有 身 見 , 其 狀 況 可 以 此 類 推 , 所 以 總 共 有20 種 有 身 見 或 薩 迦 耶 見 。不 了 知 四 聖 諦 就 不 能 證 悟 涅 槃 , 而 苦 諦 正 是 四 聖 諦 之 一 , 它 包 括 上 述 的 11 種 五取 蘊 。 因 此 , 想 要 證 悟 涅 槃 、 解 脫 生 死 輪 迴 , 就 必 須 了 知 這 些 五 取 蘊 。 這 20 種 薩迦 耶 見 是 一 切 邪 見 的 基 礎 。 依 靠 薩 迦 耶 見 的 緣 故 , 種 種 邪 見 如 無 作 用 見 、 無 因 見 、空 無 見 才 能 產 生 : 無 作 用 見 :akiriyadiṭṭhi, 否 定 善 法 與 不 善 法 能 產 生 作 用 。 無 因 用 見 :ahetukadiṭṭhi, 否 定 果 報 的 因 。 空 無 見 :natthikadiṭṭhi, 否 定 因 能 產 生 果 。[2] 62 見 與 佛 陀 的 正 見 : 取 自 《 長 部 ˙1, 梵 網 經 》在 佛 陀 時 代 ( 西 元 前 第 六 世 紀 ) 有 2 極 端 :常 見 者 (Sassatavāda / Eternalism) 苦 行 者 (Attakilamathānuyoga / self-mortification)斷 見 者 (Ucchedavāda / Nihilism ) 樂 行 者 (Kāmasukhallikānuyoga / self-indulgence)佛 陀 的 正 見 :常 見 者 用 「 分 析 法 」(Viśleṣana / analysis) 無 常 anicca( 包 括 名 色 、 五 蘊 、12 處 、18 界等 的 分 析 )斷 見 者 用 「 綜 合 法 」(Saṁśleṣana / synthesis) 緣 起 paṭiccasamuppāda87


Kammassakata-sammādiṭṭhi 6 自 業 正 見正 見 Dasavatthuka-sammādiṭṭhi 10 十 事 正 見 20 種 Catusacca-sammādiṭṭhi 4 四 諦 正 見 常 住 論 4 一 分 常 住 論 4見 ( 一 ) 前 際 隨 見 18 有 邊 無 邊 論 4 詭 辯 論 ( 捕 鰻 論 )4 無 因 生 論 262 見 有 想 論 8 55 常 見 (Sassata-diṭṭhi) 無 想 論 8( 二 ) 後 際 隨 見 44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論 8 斷 滅 論 ( 斷 見 論 )7 7 斷 見 (Uccheda-diṭṭhi) 現 法 涅 槃 論 53 種 正 見 :(1) Kammassakata-sammādiṭṭhi 六 自 業 正 見 :sabbe sattā kammassakā, kammadāyādā,kammayoni, kammabandhū, kammappaṭisaraṇā,yaṁ kammaṁ karissanti kālayānaṁ vā pāpakaṁ vā tassa dāyādā bhavissanti.一 切 眾 生 各 有 己 業 、 業 的 承 繼 人 、 業 是 母 胎 、 業 是 眷 屬 、 業 是 所 依 , 他 們 都 是 自 己所 造 善 惡 業 的 主 人 ( 由 業 區 分 有 情 而 有 貴 賤 尊 卑 等 等 , 參 《 賤 民 經 》。)(2) Dasavatthuka-sammādiṭṭhi 十 事 正 見 :Atthi dinnaṁ, atthi yiṭṭhaṁ, atthi hutaṁ, atthi sukatadukkhaṭānaṁ kammānaṁ phalaṁvipāko, atthi mātā, atthi pitā, atthi sattā opapātikā, atthi ayaṁ loko, atthi paro loko, atthilokesamaṇā-brahmanā samaggatā sammā paṭipannā, ye imañca lokaṁ parañca lokaṁsayaṁ abhiññā sacchikatvā pavedenti.有 佈 施 、 有 供 養 、 有 供 養 物 、 有 善 惡 業 之 果 報 、 有 母 、 有 父 、 有 化 生 之 有 情 、 有 此世 界 、 有 他 世 界 、 有 沙 門 婆 羅 門 在 世 間 和 合 正 行 , 他 們 以 自 己 的 通 智 證 知 此 世 彼 世之 後 而 令 知 或 宣 說 。(3) Catusacca-sa mmādiṭṭhi 四 諦 正 見 :dukkhe ñāṇaṁ, dukkha-samudaye ñāṇaṁ, dukkha-nirodhe ñāṇaṁ, dukkha-nirodhagāminipaṭipadāya ñāṇaṁ.徹 底 看 透 苦 諦 、 徹 底 看 透 苦 集 諦 、 徹 底 看 透 苦 滅 諦 、 徹 底 看 透 導 向 苦 滅 道 諦 。88


( 四 ) 五 蘊 的 相 關 經 典 :《 相 應 部 ˙22 蘊 相 應 ˙95 泡 沫 譬 喻 經107 》 :佛 陀 在 此 經 中 最 後 對 五 蘊 作 五 種 譬 喻 :Pheṇapiṇḍūmaṁ rūpaṁ , Vedanā bubbuḷupamā 色 乃 如 聚 沫 , 受 乃 如 水 泡 ,Marīcikūpamā saññā , Saṅkharā kadalūpamā , 想 乃 如 陽 燄 , 行 則 如 芭 蕉 ,Māyūpamañca viññāṇaṁ, dīpitādiccabandhunā. 識 則 如 幻 事 , 日 種 尊 所 說經 文 如 下 :108 。一 時 , 世 尊 住 在 恆 河 岸 邊 的 阿 毗 陀 處 (Ayojjhāyaṁ)。 在 那 裡 , 佛 陀 對 比 丘 們 這樣 說109 :(1) 色 的 泡 沫 喻 :「 諸 比 丘 ! 假 如 恆 河 上 漂 著 一 大 團 泡 沫110 , 一 個 視 力 良 好 的 人 視 察 它 、 深 思 它 、仔 細 地 研 究 它 , 於 是 那 團 泡 沫 對 這 人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一 團 泡沫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同 樣 地 , 諸 比 丘 ! 任 何 的 色 , 或 者 過 去 的 、 現 在 的或 未 來 的 ; 內 在 的 或 外 在 的 ; 粗 的 或 細 的 ; 低 劣 的 或 高 尚 的 ; 遠 的 或 近 的 。 比 丘 都視 察 它 、 深 思 它 、 仔 細 地 研 究 它 , 於 是 色 對 比 丘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因 為 色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111 ?」107 Pheṇapiṇḍūpamasuttaṁ。108在 《 法 句 經 》170 偈 中 也 有 相 同 的 記 載 :視 如 水 上 浮 泡 , 視 如 海 市 蜃 樓 , 若 人 觀 世 這 樣 , 死 王 不 得 見 他 。109註 解 書 上 說 :有 一 天 傍 晚 他 從 所 住 的 香 舍 出 來 , 坐 在 恆 河 岸 邊 。 他 看 見 一 大 團 泡 沫 順 著 水 流 過 來 , 心 裡 想 :『 我 要講 述 關 於 五 蘊 的 開 示 』。 那 時 , 他 叫 圍 繞 在 他 身 邊 的 比 丘 們 。 接 著 對 他 們 開 示 此 經 。110 Mahantaṁ pheṇapiṇḍaṁ, 註 解 書 中 說 明 :佛 陀 見 到 泡 沫 順 著 水 流 而 下 , 他 知 道 泡 沫 隨 時 都 可 能 會 破 碎 , 而 且 難 以 預 料 何 時 破 碎 。 同 樣 地 , 我 們的 身 體 終 有 一 天 會 瓦 解 、 粉 碎 , 而 且 無 法 控 制 何 時 發 生 。 正 如 順 著 水 流 過 來 的 泡 沫 一 樣 , 我 們 都 隨 著 自己 的 業 在 生 死 輪 迴 中 漂 流 而 不 知 何 時 生 命 會 結 束 。 既 然 對 此 事 絲 毫 不 得 作 主 , 我 們 又 豈 能 認 定 色 是 常 或我 呢 ?111註 解 書 詳 細 地 解 釋 : 色 ( 即 身 體 ) 如 何 地 像 這 泡 沫 。[1] 泡 沫 空 虛 、 沒 有 實 體 的 本 質 譬 喻 色 法 沒 有 常 、 永 恆 、 我 的 本 質 。[2] 他 不 可 能 拿 起 泡 沫 後 說 「 我 要 用 這 個 泡 沫 做 缽 或 鍋 」, 我 們 試 著 握 住 泡 沫 時 , 泡 沫 會 立 刻 破 滅 同 樣 地 , 不 可 能 抓 住 常 、 穩 固 、 我 或 我 的 這 樣 的 色 , 抓 住 後 也 是 這 樣 非 固 定 的 , 像 泡 沫 一 樣 變 成 無常 、 苦 、 無 我 、 不 淨 。[3] 泡 沫 充 滿 空 隙 和 結 合 無 數 的 間 隙 , 有 很 多 水 蛇 等 眾 生 的 居 住 同 樣 地 , 這 樣 的 色 充 滿 空 隙 和 結 合 無 數 的 間 隙 , 有 很 多 家 住 , 那 是 它 們 的 生 產 房 、 病 房 、 墳 墓 。[4] 泡 沫 生 起 後 馬 上 破 滅 色 也 是 這 樣 , 身 體 裡 的 這 些 色 聚 一 生 起 後 立 刻 解 體 、 消 逝 。 新 生 色 聚 取 代 舊 的 , 後 又 同 樣 地 立 刻 消逝 。 同 樣 地 , 正 如 構 成 我 們 身 體 的 色 法 也 不 是 我 們 意 志 所 能 控 制 , 根 本 沒 恆 常 實 體 或 自 我 存 在 , 事實 上 色 是 無 常 、 苦 、 無 我 的 。89


(2) 受 的 水 泡 喻 :「 諸 比 丘 ! 假 設 在 雨 季 最 後 一 個 月 下 雨 的 時 候 , 大 顆 的 雨 滴 直 線 落 下 , 水 面 上有 水 泡 生 起 與 破 裂 。 一 個 視 力 良 好 的 人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那 水 泡 對 這 人 而 言 是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水 泡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同 樣 地 , 諸 比 丘 !任 何 的 受 , 或 者 過 去 的 … 近 的 。 比 丘 都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受 對 比 丘 而 言 是 空 的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受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112 」(3) 想 的 陽 燄 喻 :「 諸 比 丘 ! 假 設 在 雨 季 最 後 一 個 月 裡 的 正 午 時 分 , 有 閃 動 搖 晃 的 海 市 蜃 樓 產生 , 一 個 視 力 良 好 的 人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那 海 市 蜃 樓 對 這 人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海 市 蜃 樓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同 樣 地 , 諸 比 丘 ! 任 何 的想 , 或 者 過 去 的 … 近 的 。 比 丘 都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想 對 比 丘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想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113 」(4) 行 的 芭 蕉 喻 :「 諸 比 丘 ! 假 設 一 個 需 要 心 材 、 找 尋 心 材 、 四 處 尋 求 心 材 的 人 , 帶 著 一 把 鋒 利的 斧 頭 進 入 森 林 中 。 她 看 到 一 大 棵 芭 蕉 樹 挺 直 、 新 綠 、 還 沒 長 出 果 蕾 。 它 從 樹 幹 的基 部 將 芭 蕉 樹 砍 倒 , 砍 掉 頂 端 的 樹 葉 , 然 後 一 層 層 地 剝 開 樹 幹 時 , 他 甚 至 無 法 發 現軟 木 材 , 更 不 用 說 心 材 。 一 個 視 力 良 好 的 人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那 棵 芭 蕉 樹 對 這人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芭 蕉 樹 幹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同 樣 地 , 諸 比 丘 ! 任 何 的 行 , 或 者 過 去 的 … 近 的 。 比 丘 都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行對 比 丘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 為 行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114 」112註 解 書 中 進 一 步 解 釋 : 水 泡 沒 有 實 體 的 本 質 , 受 也 是 這 樣 。[1] 水 泡 是 脆 弱 而 不 可 執 取 的 , 因 為 當 它 被 抓 住 時 隨 即 破 滅 受 也 是 這 樣 脆 弱 而 不 可 能 如 穩 定 、 永 恆 地 執 取[2] 水 泡 在 水 面 上 生 起 , 也 依 靠 因 緣 而 生 起 , 不 會 持 續 而 太 久 即 滅 受 是 瞬 間 生 滅 的 、 依 過 去 與 現 在 的 因 緣 而 生 起 的 , 一 彈 指 尖 就 有 一 萬 億 個 受 生 滅 過 去 , 無 法 被 認 定為 恆 常 與 穩 定 。受 生 起 的 過 去 因 緣 :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現 在 因 緣 : 依 處 、 目 標 與 接 觸 。 受 不 能 獨 立 生 起 , 必 須 依 靠 依 處 、 接 觸 目 標 和 相 應 的 名 法 同 時 生 起 ,其 餘 的 想 蘊 、 行 蘊 、 識 蘊 也 是 必 須 依 靠 過 去 與 現 在 因 緣 才 能 生 起 , 而 不 能 獨 立 生 起 。在 M.74《 長 爪 經 》( 或 稱 為 《 受 攝 受 經 》Vedanāpariggahasutta) 中 , 佛 陀 為 持 斷 見 長 爪 梵 志 開 示 受念 處 。 在 經 文 中 表 示 【 在 一 個 心 識 剎 那 中 不 能 有 二 個 心 同 時 出 現 , 無 論 任 何 受 都 是 無 常 、 有 為 、 緣 生 、敗 壞 法 、 壞 滅 法 、 衰 離 法 、 滅 盡 法 】。 聽 完 這 部 經 之 後 , 長 爪 梵 志 證 悟 須 陀 洹 果 , 而 在 佛 身 後 煽 風 的 舍利 弗 也 如 飽 餐 為 他 人 準 備 的 食 物 一 樣 地 證 悟 了 阿 羅 漢 果 。註 解 書 中 進 一 步 解 釋 :[1] 想 如 陽 燄 一 樣 脆 弱 的 本 質 , 因 為 一 個 人 不 能 抓 住 陽 燄 來 喝 、 飲 或 裝 滿 水 壺 。[2] 陽 燄 欺 騙 大 眾 想 陽 燄 欺 騙 大 眾 想 也 是 這 樣 , 把 所 見 、 聞 、 嗅 、 嚐 、 觸 和 所 知 的 目 標 都 標 誌 為 常樂 我 淨 , 這 稱 為 「 顛 倒 想 」(saññāvipallāsa 想 顛 倒 )。註 解 書 中 進 一 步 解 釋 :[1] 不 可 能 從 芭 蕉 樹 得 到 任 何 心 材 同 樣 地 , 也 不 可 能 從 樣 樣 的 諸 行 得 到 常 等 。[2] 芭 蕉 樹 幹 沒 有 髓 生 在 裡 面 , 它 是 許 多 層 鞘 ㄑ 一 ㄠˋ 的 組 合 體 , 每 一 層 都 有 它 自 己 的 特 相 同 樣 地 , 行蘊 是 許 多 心 所 的 組 合 體 , 每 一 心 所 都 有 自 己 的 特 相 與 作 用 。11311490


(5) 識 的 幻 事 喻 :「 諸 比 丘 ! 假 設 一 個 魔 術 師 或 魔 術 師 的 學 徒 在 十 字 路 口 表 演 魔 術 。, 一 個 視 力115良 好 的 人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那 魔 術 對 這 人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因 為 魔 術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同 樣 地 , 諸 比 丘 ! 任 何 的 識 , 或 者 過 去 的 …近 的 。 比 丘 都 視 察 它 … 研 究 它 , 於 是 識 對 比 丘 而 言 是 空 的 、 虛 的 、 沒 有 實 體 的 , 因為 識 當 中 哪 裡 能 有 什 麼 實 體 存 在 呢 ? 116 」結 論 :「 諸 比 丘 ! 看 到 這 樣 時 , 多 聞 的 聖 弟 子 在 色 上 生 厭 、 在 受 上 生 厭 、 在 想 上 生 厭 、在 諸 行 上 生 厭 、 在 識 上 生 厭 。 厭 而 離 欲 ; 透 過 離 欲 而 解 脫 。 在 解 脫 時 而 有 所 謂 ‘ 那 是解 脫 ’ 的 知 識 。 梵 行 已 立 , 應 作 已 作 , 不 再 有 後 有 。’」 S.22:94 Pupphasuttaṁ 《 花 經 》 概 要 架 構 :一 、 序 分 1. 通 緣 2. 別 緣 概 說 如 來 不 與 世 間 諍 因 □1 道 理 語 者 我 不 與 世 間 諍117 , 但 世 間 與 我 諍□2 如 法 語 者 如 法 語 者 不 與 世 間 諍□3 隨 世 轉 者 以 世 間 智 者 認 為 有 無 為 自 義二 、 正 宗 分 3. 解 釋 □1 釋 智 者 認 為 五 蘊 是 永 存 、 堅 固 、 常 住 、 不 受 制 變 化 法 則 不 存 在不 存 在□2 釋 智 者 認 為存 在 這 是 智 者 認 為 不 存 在 , 我 也 說 那 不 存 在 的 五 蘊 是 無 常 、 苦 、 不 受 制 變 化 法 則 三 共 相 存 在 這 是 智 者 認 為 存 在 , 我 也 說 那 存 在 的4. 解 釋 如 來 作 證 □1 如 來 證 而 開 示 之 現 等 覺 世 間 上 的 世 間 法 而 開 示 之內 容 & 態 度 □2 作 證 內 容 五 蘊 是 世 間 上 的 世 間 法 118□3 態 度 利 益 語 者 當 這 樣 宣 說 時 而 愚 痴 凡 夫 不 知 、 不 見( 放 生 觀 念 ) 盲 目 無 眼 , 我 能 對 他 做 什 麼 呢 !□4 總 結 自 喻 蓮 花 生 長 水 上 , 不 被 水 沾 染 而 屹 立 顯 真 義 如 來 生 、 長 世 間119 ,但 超 越 世 間不 與 世 間 沾 染 一 起 而 生 活☆ 此 經 主 題 : 如 來 具 足 四 因 緣 : 道 理 語 者 、 如 法 語 者 、 隨 世 間 智 者 義 轉 者 ( 非 為 自 義者 )、 利 益 語 者 , 故 而 不 與 世 間 諍 。 自 喻 如 生 長 水 中 蓮 花 不 被 水 沾 染 而 屹 立 水 中一 樣 , 如 來 生 、 長 世 間 , 但 超 越 世 間 , 不 與 世 間 沾 染 一 起 而 生 活 在 世 間 。115視 力 良 好 的 人 ,Cakkhumā 或 是 有 眼 者 , 有 肉 眼 和 智 慧 眼 二 種 眼 的 人 稱 為 「 有 眼 者 」。D.2《 沙 門 果 經 》64 段 註 解 : 肉 眼 : 如 在 M.18/I,111 所 說 ;「 依 靠 眼 根 與 色 塵 , 眼 識 得 以 生 起 。」智 慧 眼 : 宿 命 智 ( 以 及 漏 盡 智 )。 如 在 Vin.I,11( 或 《 轉 法 輪 經 》) 所 說 ;「 眼 生 起 了 , 智 生 起 了 。」116註 解 書 中 進 一 步 解 釋 :[1] 幻 事 是 脆 弱 而 不 可 執 取 的 識 甚 至 比 幻 事 更 虛 幻 與 短 暫 。[2] 魔 術 會 欺 騙 人 識 就 像 魔 術 一 樣 也 會 欺 騙 人 、 使 人 生 起 邪 見 的 角 度 來 看 , 例 如 : 來 來 去 去 、 站 立 坐臥 的 那 個 人 一 直 擁 有 同 樣 身 心 , 事 實 上 在 那 動 作 當 中 身 心 剎 那 剎 那 間 都 在 變 化 , 並 不 是 同 樣 的 。看 時 是 看 時 的 身 心 , 聽 、 思 考 時 各 是 聽 、 思 考 的 身 心 , 這 些 心 識 的 生 起 不 是 意 志 所 能 主 宰 , 我 們無 法 決 定 「 我 要 看 , 我 要 聽 」 等 , 因 為 識 依 靠 過 去 與 現 在 的 因 緣 而 生 起 。117 「 我 不 與 世 間 諍 」, 這 裡 的 世 間 是 指 「 有 情 世 間 」(Sattaloka) 。118 「 五 蘊 是 世 間 上 的 世 間 法 」, 這 裡 的 世 間 法 是 指 「 行 世 間 」(Saṅkhāraloka) 。119 「 如 來 生 於 世 間 」, 這 裡 的 世 間 是 指 「 器 世 間 」(Okāsaoka) 。91


《 相 應 部 ˙22 蘊 相 應 ˙100 皮 帶 束 縛 經 》 :(1) 被 身 見 的 皮 帶 所 束 縛 , 被 愛 欲 的 繩 子 綁 在 五 取 蘊 的 牢 固 柱 子 上 , 無 法 解 脫 生 死 輪 迴 。(2) 佛 陀 說 :「 桑 卡 婆 羅 門 (Saṅkha Brahmin) 所 帶 四 處 行 腳 而 宏 揚 其 教 法 的 【 行 腳圖 】, 其 多 樣 化 也 是 心 設 計 出 來 的 , 然 而 心 比 那 行 腳 圖 更 多 樣 化 。」 並 且 強 調 「 眾生 因 為 心 清 淨 而 得 淨 化120 」。《 相 應 部 ˙23 羅 駝 相 應 》 :有 一 天 , 羅 陀 比 丘 (Rādha) 問 佛 陀 說 :「 世 尊 ! 什 麼 是 病 ?」 佛 陀 回 答 說 :「 比丘 ! 五 蘊 就 是 病 。」 我 們 的 身 心 是 由 五 蘊 所 構 成 , 只 要 還 有 五 蘊 , 就 一 定 會 病 。 身 病 而 心 無 病 :S.22-1《 那 拘 羅 子 經 》(Nakulaputtasuttaṁ):那 拘 羅 子 居 士 告 訴 佛 陀 :「 我 已 經 老 了 、 年 紀 大 了 、 生 命 已 經 走 很 遠 了 、 到 達 快離 開 階 段 了 、 經 常 生 病 , 我 沒 有 經 常 見 世 尊 和 ( 舍 利 弗 、 目 犍 連 等 ) 大 長 老 , 請 求 世尊 教 導 、 教 訓 我 , 使 我 常 夜 有 利 益 與 安 樂 。」121佛 陀 告 訴 他 :「 就 是 這 樣 , 居 士 ! 你 的 身 體 被 病 所 覆 , 帶 著 身 體 的 人 即 使 宣 稱短 暫 地 沒 有 病 , 除 非 愚 癡 的 人 之 外 。 因 此 , 居 士 ! 你 應 當 學 :『 即 使 我 的 身 體 有 病 , 心將 無 病 。』」 居 士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所 說 , 從 座 起 , 禮 拜 後 作 右 繞 而 到 舍 利 弗 尊 者 處請 教 :「 詳 解 如 何 是 既 身 病 又 心 病 ? 如 何 身 病 而 心 無 病 ?」舍 利 弗 尊 者 給 予 解 說 大 意 是 :「 無 聞 凡 夫 是 對 諸 聖 人 不 見 、 是 對 諸 聖 人 法 不 熟 知 、 在 聖 人 法 上 不 被 教 導 ; 是 對諸 真 人 不 見 、 是 對 諸 真 人 法 不 熟 知 、 在 真 人 法 上 不 被 教 導 。 認 定 五 蘊 為 我 , 我 有 五 蘊 ,五 蘊 在 我 之 中 , 我 在 五 蘊 之 中 。 他 住 於 〔 我 是 五 蘊 , 五 蘊 是 我 的 〕 纏 縛 。 他 住 於 那 種是 受 制 於 變 化 的 〔 我 是 五 蘊 , 五 蘊 是 我 的 〕 纏 縛 。 因 為 五 蘊 受 制 於 變 化 , 他 的 愁 悲 苦憂 惱 生 起 。 這 樣 是 既 身 病 又 心 病 。多 聞 聖 弟 子 - 是 對 諸 聖 人 見 、 是 對 諸 聖 人 法 熟 知 、 在 聖 人 法 上 妥 善 被 教 導 ; 是 對諸 真 人 見 、 是 對 諸 真 人 法 熟 知 、 在 真 人 法 上 妥 善 被 教 導 。 不 認 定 「 五 蘊 為 我 , 我 有 五蘊 , 五 蘊 在 我 之 中 , 我 在 五 蘊 之 中 」。 他 不 住 於 〔 我 是 五 蘊 , 五 蘊 是 我 的 〕 纏 縛 。 他 不住 於 那 種 是 受 制 於 變 化 的 〔 我 是 五 蘊 , 五 蘊 是 我 的 〕 纏 縛 。 因 為 五 蘊 受 制 於 變 化 , 他的 愁 悲 苦 憂 惱 不 生 起 。 這 樣 是 身 病 而 心 無 病 。」120傳 統 翻 譯 為 「 心 淨 故 , 眾 生 淨 」。 甚 至 發 展 為 「 心 淨 國 土 淨 」。 然 而 , 自 己 心 清 淨 , 別 人 的 惡 會 因 為 我的 心 清 淨 而 消 失 或 成 為 善 嗎 ? 或 者 我 的 惡 會 因 別 人 的 心 清 淨 而 消 失 或 成 為 善 嗎 ? 這 是 值 得 讓 人 省 思 的 。121這 是 佛 陀 安 慰 人 的 方 法 , 有 二 點 : 身 體 有 病 , 說 短 暫 地 沒 有 病 是 愚 痴 的 人 。 應 學 習 :『 即 使 我 的 身 體 有 病 , 心 將 無 病 。』92


二 、 緣 起 法 :( 一 ) 緣 起 的 要 義 :「 緣 起 」(paṭicca-samuppāda) 的 簡 單 字 意 就 是 依 緣 而 起 。它 的 巴 利 語 可 以 分 為 二 部 分 來 說 :[1] paṭicca( 緣 ) < paṭi ( 依 靠 ) + eti (< √ī 走 ), 也 就 是 「 依 靠 而 走 」;[2] samuppāda( 起 )< saṁ( 一 同 )+ up( 起 來 )+ pajjati(v. 走 ), 也 就 是 「 一 同 走 出 來 」。結 論 :「 緣 起 」 意 思 即 是 「 依 著 緣 而 一 同 生 起 」。( 二 ) 十 二 緣 起 支 的 內 容 :(1) 無 明 緣 行 、(2) 行 緣 識 、(3) 識 緣 名 色 、(4) 名 色 緣 六 處 、(5) 六 處 緣 觸 、(6) 觸緣 受 、(7) 受 緣 愛 、(8) 愛 緣 取 、(9) 取 緣 有 、(10) 有 緣 生 、(11) 以 生 為 緣 而 生 起 老與 死 、 愁 、 悲 、 苦 、 憂 、 惱 。 如 是 , 這 是 一 切 苦 蘊 的 集 。在 這 十 二 緣 起 的 定 型 句 中 唯 有 說 到 一 法 與 另 一 法 之 間 的 因 果 。 這 主 要 是 為 了 指出 在 一 組 緣 當 中 最 主 要 的 緣 和 一 組 果 當 中 最 主 要 的 果 , 指 出 這 兩 者 之 間 的 關 係 。 緣起 的 因 果 關 係 並 非 單 獨 的 因 產 生 單 獨 的 果 , 也 不 是 單 獨 的 果 緣 於 單 獨 的 因 。 相 反 地 ,乃 是 一 組 的 因 產 生 一 組 的 果 。( 三 ) 在 《 攝 阿 毗 達 摩 義 論 》 中 , 十 二 緣 起 可 以 從 不 同 面 向 作 分 類 分 析 :( 如 下 圖 表 )三 時 十 二 支 四 要 略 & 二 十 行 相 三 連 結 三 輪 轉 二 根 本過 去 1. 無 明 過 去 五 因 : 煩 惱 輪 轉 : 1. 無 明2. 行1,2,8,9,10 過 去 因 的 行 .1,8,9 現 在 五 果 : 連 結 現 在 果 的 識3,4,5,6,7 業 輪 轉 :10,2現 在3. 識4. 名 色5. 六 處6. 觸7. 受8. 愛9. 取10.( 業 ) 有未 來 11. 生 ( 有 )12. 老 死 現 在 五 因 :8,9,10,1,2 未 來 五 果 :3,4,5,6,7 現 在 果 的 受連 結 現 在 因 的 愛 現 在 因 的 ( 業 ) 有連 結 未 來 果 的 生 ( 有 ) 異 熟 輪 轉 :11,3-78. 愛說 明 :[1] 十 二 支 : 如 上 表 中 所 列 十 二 支 。 經 中 所 述 的 愁 悲 苦 憂 惱 等 只 是 顯 示 等 流 果 而已[2] 三 時 : 過 去 時 : 無 明 和 行未 來 時 : 生 和 老 死現 在 時 : 中 間 八 支 ( 有 只 包 含 業 有 、 不 包 含 生 有 )[3] 三 連 結 : 過 去 因 的 行 連 結 現 在 果 的 識( 連 結 是 指 因 與 果 的 連 結 ) 現 在 果 的 受 連 結 現 在 因 的 愛 現 在 因 的 ( 業 ) 有 連 結 未 來 果 的 生 ( 有 )93


[4] 四 要 略 和 二 十 行 相 : 過 去 五 因 : 這 裡 舉 過 去 的 無 明 和 行 , 便 包 攝 了( 從 三 世 兩 重 因 果 來 分愛 、 取 、 業 有析 , 有 二 十 行 相 。) 現 在 五 果 :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現 在 五 因 : 如 , 舉 現 在 的 愛 、 取 、 業 有 , 便 包攝 了 無 明 和 行 未 來 五 果 : 若 舉 未 來 的 生 與 老 死 , 便 包 攝 了 識 、 名色 、 六 入 、 觸 、 受[5] 三 輪 轉 : 煩 惱 輪 轉 : 無 明 、 愛 、 取 業 輪 轉 : 業 有 和 行 異 熟 輪 轉 : 生 有 、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 業果 關 係 是 指 業 輪 轉 與 異 熟 輪 轉 )[6] 二 根 本 : 無 明 與 愛 。( 無 明 是 過 去 因 的 根 本 , 而 引 生 現 在 果 ;渴 愛 是 現 在 因 的 根 本 , 而 引 生 未 來 果 。但 就 三 世 兩 重 因 果 的 輪 迴 歷 程 , 無 明 與 愛 只 是 根 本 而 非 起 點 。)( 四 ) 緣 起 的 總 說 與 詳 說 :緣 起 的 範 圍 ( 知 和 見 的 ) 內 容Imasmiṁ sati idaṁ hoti ;此 有 故 彼 有 ;總 說imassuppādā idaṁ uppajjati ;此 生 故 彼 生 ;imasmiṁ asati idaṁ na hoti ;此 無 故 彼 無 ;imassa nirodhā idaṁ nirujjhati.此 滅 故 彼 滅 。 122緣 的 集 起Avijjāpaccayā saṅkhārā, 緣 於 無 明 而 行 生 起 ,Evaṁ etassa kevalassasaṅkhārapaccayā…pe… 緣 於 行 … 乃 至 …,dukkhakkhandhassajātipaccā jarāmaraṇaṁ 緣 於 生 而 老 死 、samudayo hoti.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如 此 是 這 整 個 苦 蘊 的 集 起sambhavanti. 愁 、 悲 、 苦 、 憂 及 惱 生 起詳 說緣 的 寂 滅avijjāya tveva asesavirāganirodhā saṅkhāranirodho,因 為 就 是 那 無 明 滅 無 餘 而 行 滅 ,saṅkhāranirodhā viññāṇanirodho, 因 行 滅 而 識 滅 ,…pe…… 乃 至 …,jātinirodhā jarāmaraṇaṁ 因 生 滅 而 老 死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nirujjhanti.愁 、 悲 、 苦 、 憂 及 惱 滅Evaṁ etassa kevalassadukkhakkhandhassanirodho hoti.如 此 是 這 整 個 苦 蘊 的 滅( 五 ) 12 緣 起 之 四 鑑 別 法 :122見 於 S.Ⅱp.70 《 因 緣 相 應 》 第 五 「 家 主 品 」 41 五 畏 罪 ( 之 一 )。94


1.無 明行識.名色2.3.5.六 處觸受愛6.7.8.特相不知 究 竟 法的真123實 性集起 ;準備 ( 造 業 )認知 或 取 目標傾向或朝 向 目 標會有 變 化撞擊 ,或增 益 心 與心 所接觸 目 標體驗 目 標 的感 覺苦之 因作 用令 到 相 應法 與 無 明 之 人愚 痴造 作 以 便124結 生 生 起作 為 名 色法 的 首 領相 互 地 與識 相 應色 法 分散 , 之 間 並 無 結合 ( 因 為 他 們 無 相應 之 相 )看 聽 嗅 嚐觸 與 認 知撞 擊 目 標受 用 目 標的 感 受非 常 樂 於目 標 與 界現 起覆 蓋 究 竟法 的 真 實 性它 呈 現 於禪 修 者 之 智 為思 最 為 顯 著與 前 世 連結 的 狀 態不 能 個 別地 分 開無 記 ( 非 善非 不 善 );或 不 能 取目 標 的 狀 態作 為 5識 、 意 界 和 意 識界 的 處 門 與 依處因 依 處 、 目標 與 識 三 者 集合 而 生 起樂 與 苦 的狀 態心 不 滿 足於 目 標 與 界因漏( Āsava)明行, 或依 處色 與目 標色處識識名觸12312495換 句 話 說 , 就 是 與 知 見 究 竟 法 真 實 性 的 智 相 反 。也 就 是 集 合 果 ( 識 與 名 色 ) 或 導 致 果 ( 識 與 名 色 ) 生 起 。


取0.有. 生2.老死9.11執取 目 標是業 , 即 業生 起業果 , 是 業的 果 , 即業 果 的 生起在一 期 生 命中 , 諸 蘊的 首 次 生起一 期生 命 中 諸蘊的 成熟 與 老 化更換 一 世 的諸 蘊( 以 貪 愛 見錯 誤 地 注 意 目 標之 後 而 ) 不 放 下目 標引 生 生 有因 為 業 而生 起有 如 給 予( 輪 轉 有 情 具有 諸 蘊 的 一 世 )趨 向 死 亡 分 隔 一世 的 諸 蘊 ;令 到 分 開 。 一 世 的諸 蘊 終 結與 分 離 。 屬 於 強烈 的 愛125 ( 欲 取 ) 邪 見 ( 其 餘 3 種取 )法善 與 不 善無 記 異 熟( 不 善 不 惡 )( 與 前 世無 間 隔 地 ) 在 今世 諸 蘊 生 起 的狀 態 , 或 種 種 苦果 的 生 起失 去 年 青與 今 世 分離 的 狀 態有取取( 六 ) 四 聖 諦 、 五 取 蘊 、 緣 起 之 修 習 與 我 見 :苦 諦 : 五 取 蘊 當 修 行 色 業 處 和 名 業 處 時 , 就 能 以 觀 在 這 階 段 裡 , 了 解 到 什 麼四智 來 見 到 我 和 其 他 一 切 眾 生 都 只 是 是 苦 諦 , 並 且 能 以 這 種 正聖由 名 和 色 或 由 五 蘊 所 構 成 , 根 本 沒 有 見 來 暫 時 去 除 身 見諦所 謂 「 我 」 的 存 在 。(sakkāyadiṭṭhi)集 諦 : 緣 起 [1] 觀 照 名 色 之 後 , 可 以 進 一 步 修 行 緣 起 。125四 種 取 : 欲 取 : 極 強 烈 地 執 取 5 根 所 緣 與 界 ( 欲 界 )。 見 取 : 極 強 烈 地 執 取 種 種 邪 見 ( 除 去 我 論 見 與 戒 禁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 極 強 烈 地 執 取 邪 行 ( 如 學 狗 或 牛 ), 以 為 這 樣 修 能 夠 令 自 己 解 脫 生 死 , 以 及 清 淨 自 己 的 煩 惱 。 我 論 取 : 極 強 烈 地 執 取 我 論 , 即 至 上 者 ( 造 物 者 ) 與 靈 魂 我 ( 被 造 者 )。96


[2] 能 照 見 一 組 過 去 因 造 成 一 組 現 在 果 。 過 去 因 、 現 在 果 只 是 名 色 而以 。 因 果 只 是 依 據 固 定 的 自 然 法 則 而 生 滅 , 因 不 需 要 任 何 努 力 來 使果 生 起 ; 當 因 發 生 後 , 果 也 不 需 做 任 何 努 力 就 能 生 起 。[3] 當 因 緣 條 件 成 熟 時 , 由 於 因 的 發 生 , 就 造 成 果 的 生 起 。 因 是 無 常 、苦 、 無 我 的 , 果 也 是 這 樣 。當 照 見 這 樣 時 ‣ 暫 時 去 除 ‣ 當 觀 照 到 從 過 去 到 未 來 的 名 色 相 續 流 時 斷 見 (ucchedadiṭṭhi) 能 照 見 所 有 的 名 色 當 下 生 起 , 當 下 滅 盡 常 見 (sassatadiṭṭhi) 能 照 見 所 有 的 名 色 法 都 是 由 它 們 自 己 的 無 因 見 (ahetudiṭṭhi)因 緣 所 造 成 的 能 照 見 諸 因 緣 產 生 它 們 各 自 的 果 報 無 作 用 見 (akiriyadiṭṭhi)滅 諦 : 進 一 步 修 行 真 正 的 觀 禪 , 照 見 名 色 和 它 們 的 因 緣 為 無暫 時 去 除 煩 惱常 、 苦 、 無 我 等 三 共 相 的 本 質道 諦 :與 觀 禪 心 同 時在 觀 智 的 心 識 剎 那 中生 起 的 心 所 當 中 ‣包 含 五 項 世 間 聖 道 分 ‣ 正 見 智 慧 心 所 即 是 正 見了 知 (5 取 蘊 ) 苦 諦 法 與 (5 種 因 ) 集 諦 法無 常 、 苦 、 無 我 三 相 的 智 慧 正 思 尋 心 所將 心 投 入 苦 諦 法 與 集 諦 法 的 三 相 正 語 正 業 在 禪 修 中 必 須 持 戒 清 淨 正 命 正 勤 精 進 心 所為 了 要 了 知 苦 諦 法 與 集 諦 法 三 相 而 作 的 努 力 正 念 念 心 所對 苦 諦 法 與 集 諦 法 的 三 相 憶 念 不 忘 正 定 一 境 性 心 所 專 注 於 苦 諦 法 與 集 諦 法 的 三 相 。接 著 必 須 觀 照 二 種 生 滅 : 因 緣 生 滅 與 剎 那 生 滅126 。這 裡 包 含 三 種 觀 智 : 緣 攝 受 智 :(paccaya-ñāṇa) 觀 照 因 果 關 係 的 智 慧 ; 思 惟 智 :(sammasana-ñāṇa) 觀 照 行 法 無 常 、 苦 、 無 我 本 質 的 智 慧 ; 生 滅 隨 觀 智 :(udaabbaya-ñāṇa) 觀 照 行 法 的 因 緣 生 滅 與 剎 那 生 滅 和 其 無 常 、 苦 、無 我 三 相 的 智 慧 ;這 樣 有 系 統 地 次 第 修 行 , 當 觀 智 成 熟 時 , 聖 道 就 會 生 起 。 由 於 這 四 種 聖 道 智 會 逐 步 滅 除所 有 煩 惱 , 所 以 能 夠 獨 立 地 安 住 , 不 執 著 一 切 五 蘊 。( 七 ) 緣 起 的 相 關 經 典 : 中 部 35《 薩 遮 迦 小 經 》 (Cūḷasaccakasuttaṁ):在 此 經 中 , 薩 遮 迦 所 提 出 的 問 題 和 佛 陀 的 答 覆 :[1] 「 沙 門 喬 達 摩 的 弟 子 如 何 履 行 他 的 教 導 , 聽 從 他 的 勸 告 , 而 在 導 師 的 教 法 中 超 越懷 疑 、 免 離 困 惑 、 獲 得 堅 信 , 不 需 依 賴 他 人 呢 ?」「 在 此 , 火 吠 舍 ! 任 何 的 色 , 或 者 過 去 的 、 未 來 的 或 現 在 的 ; 內 在 的 或 外 在 的 ;世間的八聖道分12697觀 照 因 緣 生 滅 和 剎 那 生 滅 : 首 先 應 照 見 過 去 五 因 , 然 後 觀 照 由 於 這 五 種 因 生 起 , 所 以 果 報 五 蘊 生 起 , 這 是 因 緣 生 。 在 未 來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時 ,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有 這 五 種 因 會 完 全 滅 盡 。 必 須 觀 照 這 五 種 因 完 全 滅 盡 ,所 以 般 涅 槃 時 五 蘊 完 全 滅 盡 , 這 是 因 緣 滅 。 觀 照 因 緣 生 滅 之 後 , 應 當 觀 照 五 蘊 與 五 種 因 的 剎 那 生 起 與 壞 滅 , 這 是 剎 那 生 滅 。


粗 的 或 細 的 ; 低 劣 的 或 高 尚 的 ; 遠 的 或 近 的 ‥ 我 的 弟 子 都 以 正 智 如 實 地 這 樣 照 見 :『 這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 任 何 的 受 … 想 … 諸 行 … 識 , 或 者 過 去 的 、未 來 … 如 實 地 這 樣 照 見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 這 就 是 我 的 弟子 履 行 我 的 教 導 , 聽 從 我 的 勸 告 , 而 在 我 的 教 法 中 超 越 懷 疑 、 免 離 困 惑 、 獲 得 堅 信 ,不 需 依 賴 他 人 的 方 法 。」[2] 「 大 師 喬 達 摩 ! 比 丘 如 何 成 為 諸 漏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應 作 皆 辦 , 已 釋 重 擔 , 達 到 真正 目 標 , 毀 壞 存 在 的 枷 鎖 , 透 過 完 全 智 而 徹 底 解 脫 的 阿 羅 漢 呢 ?」「 在 此 , 火 吠 舍 ! 任 何 的 色 , 或 者 過 去 的 、 未 來 的 或 現 在 的 ; 內 在 的 或 外 在 的 ;粗 的 或 細 的 ; 低 劣 的 或 高 尚 的 ; 遠 的 或 近 的 ‥ 比 丘 都 已 經 以 正 智 如 實 地 這 樣 照見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 任 何 的 受 … 想 … 諸 行 … 識 ‥ 比丘 都 已 經 以 正 智 如 實 地 這 樣 照 見 :『 這 不 是 我 的 , 這 不 是 我 , 這 不 是 我 的 自 我 。』這 就 是 比 丘 成 為 諸 漏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應 作 皆 辦 , 已 釋 重 擔 , 達 到 真 正 目 標 , 毀 壞存 在 的 枷 鎖 , 透 過 完 全 智 而 徹 底 解 脫 的 阿 羅 漢 。」結 論 :由 佛 陀 的 這 二 段 回 答 可 知 , 不 只 是 要 成 為 阿 羅 漢 必 須 觀 照 這 五 套 十 一 個 角 度 5蘊 的 3 共 相 而 已 , 要 成 為 須 陀 洹 也 必 須 這 樣 觀 照 。5 比 丘 在 聽 聞 《 轉 法 輪 經 》 之 時和 之 後 都 是 觀 照 11 種 5 蘊 為 無 常 、 苦 、 無 我 3 共 相 , 因 而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 當 他 們聽 聞 《 無 我 相 經 》 時 , 再 度 觀 照 11 種 5 蘊 為 3 共 相 , 因 而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事 實 上 , 他 們 在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時 已 經 透 徹 地 了 知 緣 起 法 。 在 證 悟 須 陀 洹 果 後 的5 天 之 中 , 他 們 還 是 一 再 地 修 習 緣 起 法 , 並 且 觀 照 苦 諦 法 和 集 諦 法 為 三 共 相 。 因 此 ,他 們 在 證 悟 阿 羅 漢 果 之 前 就 已 徹 底 明 白 了 緣 起 法 , S.12 因 緣 相 應 ─20《 緣 》(Paccayo) 裡 佛 陀 這 樣 開 示 :「 諸 比 丘 ! 因 此 , 當 聖 弟 子 以 正 慧 如 實 地 照 見 了 這 個 緣 起 法 和 這 些 緣 生 法他 將 不 可 能 這 樣 回 溯 過 去 ( 他 會 回 溯 過 去 的 這 種 狀 況 不 可 能 )─『(1) 我 於 過 去 世 存 在 嗎 ?(2) 我 於 過 去 世 不 存 在 嗎 ?(3) 我 於 過 去 世 是 什 麼 ?(4) 我 於 過 去 世 怎 麼 活 ?(5) 我 於 過 去 世 從 什 麼 變 成 什 麼 ?』他 也 不 可 能 這 樣 預 料 未 來 :『(6) 我 於 未 來 世 存 在 嗎 ?(7) 我 於 未 來 世 不 存 在 嗎 ?(8) 我 於 未 來 世 將 是 什 麼 ?(9) 我 於 未 來 世 將 怎 麼 活 ?(10) 我 於 未 來 世 將 從 什 麼 變 成 什 麼 ?』他 對 現 在 不 可 能 有 這 樣 的 內 在 迷 惑 :『(11) 我 是 存 在 的 嗎 ?(12) 我 是 不 存 在 的 嗎 ?(13) 我 是 什 麼 ?(14) 我 怎 樣 活 ?(15) 我 從 何 處 來 ?(16) 我 將 到 何 處 ?』127 ,( 這 種 狀 況 不 存 在 ) 是 什 麼 原 因 呢 ? 諸 比 丘 啊 ! 就 是 這 樣 , 因 為 這 個 緣 起 和 這 些緣 生 法 被 聖 弟 子 以 正 慧 如 實 地 照 見 了 。」127在 這 經 中 作 簡 略 解 釋 : 應 知 「 緣 起 」paṭiccasamuppāda 是 緣 的 法 ,「 緣 生 法 」paṭicca-samuppādannā dhammā 是 由 那 些 緣 生 起 的 法98


結 論 :由 此 顯 見 , 若 是 尚 未 以 直 觀 的 智 慧 了 知 緣 起 法 , 就 無 法 超 越 三 世 的 疑 惑 , 那 麼這 樣 也 就 不 可 能 證 悟 須 陀 洹 果 , 更 不 用 說 阿 羅 漢 果 。 若 不 了 知 緣 起 , 也 無 法 成 為 真 正的 沙 門 或 婆 羅 門128 。 先 有 法 住 智 , 後 有 涅 槃 智 :129在 S.12 因 緣 相 應 -70《 須 師 摩 經 》Ⅱ,P.T.S.p.124 中 , 外 道 梵 志 須 師 摩 聽 到許 多 阿 羅 漢 來 見 佛 陀 , 向 佛 陀 報 告 他 們 證 悟 阿 羅 漢 的 情 況 。 問 那 些 阿 羅 漢 是 否 證 得八 定 與 五 神 通 。 那 些 阿 羅 漢 回 答 說 :「 沒 有 。」「 如 果 沒 有 得 到 八 定 與 五 神 通 , 你 們 如 何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呢 ?」那 些 阿 羅 漢 回 答 說 :「“ 我 們 乃 是 慧 解 脫 者 Paññāvimuttā kho mayaṁ ĀvusoSusima.”」。他 不 了 解 諸 阿 羅 漢 這 樣 回 答 的 含 義 , 於 是 前 往 拜 見 佛 陀 並 提 出 相 同 的 問 題 。佛 陀 給 須 師 摩 開 示 :「 首 先 是 法 住 智 , 後 有 涅 槃 智 (Pubbe kho Susimadhammaṭṭhitiñāṇaṁ pacchā nibbāne ñāṇaṁ.)。」 因 為 道 智130是 觀 智131的 結 果 , 並 不 是八 定 與 五 神 通 的 結 果 , 所 以 只 能 接 在 觀 智 之 後 生 起 , 而 不 能 接 在 八 定 與 五 神 通 之 後生 起 。 在 此 經 中 , 所 有 觀 智 都 歸 類 為 法 住 智 。法住 諸 行 法 和 其 無 常 苦 無 我 三 相 。 行 法132 : 名 色 與 它 們 的 因 緣 。 立 足 於 ;智 智 慧 。法 住 智 是 指 立 足 於 透 視 所 有 行 法 或 有 為 法 無 常 、 苦 、 無 我 本 質 的 觀 智 。觀 禪 : 了 知 諸 行 法 生 滅 的 本 質 無 常 了 知 諸 行 法 受 生 滅 壓 迫 的 本 質 苦 了 知 諸 行 法 沒 有 恆 常 自 我 的 本 質 無 我行 法 三 相( 一 ) 世 間 道 而 言 : 戒 學 的 三 聖 道 分 不 會 與 其 餘 五 聖 道 分 同 時 生 起 。 也 就 是 說 , 它 們 不128沙 門 :samaṇa, 意 即 是 止 息 煩 惱 的 聖 者 。婆 羅 門 :brāhmaṇa, 有 二 種 : 生 婆 羅 門 Jātibrāhmaṇa: 是 由 於 誕 生 在 婆 羅 門 之 家 而 成 為 婆 羅 門 。 清 淨 婆 羅 門 visuddhibrāhmaṇa: 是 由 於 滅 盡 煩 惱 、 心 得 清 淨 而 成 為 婆 羅 門 。 阿 羅 漢 稱 為 清 淨 婆 羅 門 ,因 為 他 們 已 經 以 阿 羅 漢 道 智 將 煩 惱 滅 除 無 餘 。請 參 考 S.12 因 緣 相 應 ─29《 沙 門 婆 羅 門 經 》samaṇa-brāhmaṇasutta。129須 師 摩 到 佛 教 出 家 乃 是 為 了 「 盜 法 」( 為 了 利 養 而 出 家 , 佛 陀 訶 責 此 為 世 間 五 種 「 大 賊 mahācora」 之 一 ),但 是 佛 陀 觀 察 到 他 將 在 幾 日 之 內 證 悟 涅 槃 , 所 以 接 納 他 出 家 。130道 智 maggañāṇa: 是 與 聖 人 之 道 相 應 的 智 慧 。 它 能 同 時 完 成 四 項 功 能 ( 體 悟 四 聖 諦 ): 領 悟 苦 諦 ( 苦 的 真 理 ); 去 除 貪 愛 ( 苦 的 原 因 ); 證 悟 涅 槃 ( 苦 的 熄 滅 ); 完 全 展 開 八 聖 道 分 ( 聖 道 的 八 項 構 成 因 素 ; 滅 苦 的 方 法 );131觀 智 Vipassanāñāṇa: 透 視 究 竟 法 ( 勝 義 法 paramatthadhamma) 無 常 、 苦 、 無 我 三 相 本 質 的 智 慧 。132行 saṅkhāra: 由 因 緣 條 件 和 合 所 產 生 的 事 物 ( 這 裡 所 指 的 是 這 種 含 義 , 也 就 是 五 取 蘊 與 緣 起 法 ); 心 所 ( 如 行 蘊 ); 業 : 行 為 (kamma / action)。99


會 存 在 於 同 一 個 心 識 剎 那 或 同 一 個 心 路 過 程 。133( 二 ) 出 世 間 聖 道 : 修 行 觀 禪 達 到 觀 智 成 熟 時 , 就 會 證 悟 涅 槃 。 了 悟 涅 槃 就 是 了 知 滅 諦正 見 , 它 與 其 他 6 或 7 項 聖 道 分 同 時 存 在 而 總 共 為 7 或 8 聖 道 分 ,它 們 是 「 出 世 間 聖 道 」 134 。所 以 說 首 先 是 法 住 智 , 其 次 才 是 以 涅 槃 為 對 象 的 道 智 。 即 使 未 先 得 八 定 與 五 神 通 ,須 師 摩 是 純 觀 行 者 , 如 《 無 我 相 經 》 中 所 說 , 聽 完 五 蘊 的 無 常 、 苦 、 無 我 三 共 相 後 ,他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總 結 :由 上 述 所 引 證 中 , 可 以 了 解 5 比 丘 在 聽 聞 《 轉 法 輪 經 》 和 《 無 我 相 經 》 時 , 必 定都 已 經 以 正 智 如 實 地 照 見 緣 起 和 緣 生 法 。 如 果 不 了 知 緣 起 和 不 觀 照 緣 起 支 為 無 常 、苦 、 無 我 , 他 們 就 不 可 能 證 得 須 陀 洹 果 和 阿 羅 漢 果 。因 此 , 觀 照 ( 五 套 )11 種 5 蘊 ( 苦 諦 法 ) 和 緣 起 ( 集 諦 法 ) 是 證 得 聖 果 不 可 或缺 的 。 這 是 通 向 徹 見 四 聖 諦 和 證 悟 涅 槃 的 正 道 。觀 照 11 種 五 蘊緣 起 法133五 取 蘊 是 苦 聖 諦 ; 無 明 、 愛 、 取 、 行 、 業 有 這 五 種 因 是 集 聖 諦 ;苦 聖 諦 與 集 聖 諦 這 二 者 的 完 全 滅 盡 是 滅 聖 諦 ; 了 知 苦 聖 諦 與 集 聖 諦 完 全 滅 盡 的 八 聖 道 分 是 道 聖 諦 。134請 參 考 p.46-47《 轉 法 輪 經 》 之 法 義 加 油 站 ─ 八 之 ( 四 ) 道 諦 的 作 智 解 釋 和 p.100。100


《 一 切 漏 經 》 漢 、 巴 對 讀 分 析M.2 Sabbāsavasuttaṁ《 一 切 漏 經 》 概 要 架 構一 、 序 分 1. 通 緣2. 別 緣 總 說 防 護 一 切 漏 的 法 門二 、 正 宗 分 1. 概 說 □1 說 示 對 象 1. 對 知 道 者 知 道 如 何 如 理 作 意 的 人2. 對 看 到 者 注 意 那 不 如 理 作 意 不 生 起 的 人□2 二 種 作 意 1. 不 如 理 作 意 特 徵 A 未 生 諸 漏 生 起B 已 生 諸 漏 增 長2. 如 理 作 意 特 徵 A 未 生 諸 漏 不 生 起B 已 生 諸 漏 斷□3 簡 說 斷 諸 漏 七 種 方 法A 六 特 色2. 解 釋 □1 以 見 斷 漏 1. 無 聞 凡 夫 B 二 種 不 如 理 作 意□2 以 防 護 斷 漏□3 以 受 用 斷 漏□4 以 忍 耐 斷 漏□5 以 避 斷 漏□6 以 移 開 斷 漏□7 以 修 行 斷 漏C 苦 果 1. 對 三 世 的 十 六 疑2. 六 邪 見 之 一 生 起2. 多 聞 弟 子 A 六 特 色B 二 種 如 理 作 意C 善 果 1. 未 生 漏 不 生 、 已 生 諸 漏 斷2. 如 理 作 意 四 聖 地 而 斷 三 結1. 防 護 六 根 而 住2. 結 這 樣 防 護 者 就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腦1. 如 理 省 思 受 用 衣 食 住 藥 四 種 資 具 的 目 的2. 結 這 樣 受 用 者 就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腦1. 列 舉 三 種 狀 況 如 理 省 思 忍 耐2. 結 這 樣 忍 耐 者 就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腦1. 列 舉 三 種 狀 況 如 理 省 思 避 開2. 結 這 樣 避 開 者 就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腦1.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四 種 不 善2. 結 這 樣 移 開 者 就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腦1. 如 理 省 思 修 習 七 覺 支2. 結 這 樣 修 行 者 就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腦3. 總 結 防 護 一 切 漏 而 住 比 丘 之 特 質 A 已 切 斷 貪 愛B 已 打 開 束 縛C 因 完 全 貫 穿 慢 而 已 作 到 苦 的 邊 際三 、 流 通 分 結 歎 流 通☆ 此 經 主 題 : 佛 陀 教 導 比 丘 們 防 護 和 棄 捨 一 切 漏 的 七 種 方 法 , 因 為 這 些 漏 是 繼 續 綁 向 生 死輪 迴 的 根 本 。101


M.2 Sabbāsavasuttaṁ 《 一 切 漏 經 》 之 科 判一 、 序 分1.1 通 緣1.2 別 緣 總 說 防 護 一 切 漏 的 法 門二 、 正 宗 分2. 概 說 1.jānato 對 知 道 的 人2.1 說 示 的 對 象 2. passato 對 看 到 的 人2.2 問 誰 知 道 和 看 到 什 麼 如 理 作 意2.3 答 對 二 種 作 意 來 說 不 如 理 作 意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生 起2.4 說 明 理 由 2.4.1 不 如 理 作 意 時 的 特 徵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增 長2.4.2 如 理 作 意 時 的 特 徵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不 生 起2.5 簡 說 諸 漏 被 斷 有 七 種 方 法 1. 有 應 被 以 見 斷 的 諸 漏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被 斷2. 有 應 被 以 防 護 斷 的 諸 漏3. 有 應 被 以 受 用 斷 的 諸 漏4. 有 應 被 以 忍 耐 斷 的 諸 漏5. 有 應 被 以 離 開 斷 的 諸 漏6. 有 應 被 以 移 開 斷 的 諸 漏7. 有 應 被 以 修 行 斷 的 諸 漏解 釋 諸 漏 被 斷 的 七 種 方 法3. 以 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1. 列 舉 無 聞 凡 夫 和 多 聞 聖 弟 子 二 層 次 來 說3.1.1 列 舉 無 聞 凡 夫 3.1.1.1 問3.1.1.2 答 無 聞 凡 夫 有 六 種 特 色 對 聖 人 、 真 人 的 不 見 、 不 熟 知 、 不 被 教 導3.1.1.3 說 明 原 因 二 種 不 知 不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3.1.1.4 結 果 二 種 不 如 理 作 意 不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以 欲 漏 、3.1.2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一 種 不 如 理 作 意 3.1.2.1 問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漏 、3.1.2.2 答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缺 點 無 明 漏 的3.1.2.3 結 答 生 起 、 增3.1.3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二 種 不 如 理 作 意 3.1.3.1 問 不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法 長 、 被 斷3.1.3.2 答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優 點 為 判 準3.1.3.3 結 答3.1.4 結 論 有 此 不 善 因 而 有 不 善 果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 不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法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生 起 ,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增 長3.1.5 對 三 世 的 十 六 疑 3.1.5.1 有 關 前 際 的 五 疑3.1.6 六 種 邪 見 之 一 生 起 3.1.6.1 六 種 邪 見 3.1.5.2 有 關 未 來 的 五 疑3.1.7 總 結 種 種 邪 見 障 礙 3.1.5.3 有 關 現 在 的 六 疑不 能 解 脫 離 苦3.2.1 列 舉 多 聞 聖 弟 子 3.2.1.1 問3.2.1.2 答 無 聞 凡 夫 有 六 種 特 色 對 聖 人 、 真 人 的 見 、 熟 知 、 善 被 教 導3.2.1.3 說 明 原 因 二 種 知 不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法3.2.1.4 結 果 二 種 如 理 作 意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法 以 欲 漏 、3.2.2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一 種 如 理 作 意 3.2.2.1 問 不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漏 、3.2.2.2 答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缺 點 無 明 漏 的3.2.2.3 結 答 生 起 、 增3.2.3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二 種 如 理 作 意 3.2.3.1 問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法 長 、 被 斷3.2.3.2 答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優 點 為 判 準3.2.3.3 結 答3.2.4 總 結 答 有 此 善 因 而 有 善 果 不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法3.2.5 多 聞 聖 弟 子 漸 次 昇 進 3.2.5.1 如 理 作 意 四 聖 諦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不 生 起 ,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被 斷3.3 結 論 3.2.5.2 斷 三 結102


4. 以 防 護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2.4.1 問 防 護 六 根 而 住4.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防 護 六 根 而 住 防 護 六 根 而 住 與 否 產 生 正 、 負 不 同 結 果4.3 結 答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六 根 而 住 的 人 身 上4.4 結 論 當 防 護 六 根 而 住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5. 以 受 用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3.5.1 問5.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四 種 資 具 的 目 的5.3 結 答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使 用 必 要 資 具 的 人 身 上5.4 結 論 當 這 樣 使 用 必 要 資 具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6. 以 忍 耐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4.6.1 問 6.2.1 自 然 界 的 變 化6.2 初 結 答 列 舉 三 種 狀 況 如 理 省 思 忍 耐 6.2.2 不 善 的 語 言6.2.3 已 生 的 肉 體 苦 受6.3 結 答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忍 耐 的 人 身 上6.4 結 論 當 這 樣 忍 耐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7. 以 離 開 / 避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5.7.1 問7.2 初 結 答 列 舉 三 種 狀 況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7.2.1 凶 惡 的 動 物7.2.2 不 良 自 然 的 地 形7.2.3 不 適 合 的 地 方 場 所 和 惡 友7.3 結 答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避 開 的 人 身 上7.4 結 論 當 這 樣 避 開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8. 以 移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6.8.1 問8.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移 開 四 種 不 善 1. 已 生 的 欲 尋 思2. 已 生 的 瞋 恚 尋 思3. 已 生 的 害 尋 思4. 一 而 再 生 起 的 種 種 惡 不 善 法8.3 結 答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移 開 的 人 身 上8.4 結 論 當 這 樣 移 開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9. 以 修 行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7.9.1 問9.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修 行 七 覺 支9.3 結 答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修 行 的 人 身 上9.4 結 論 當 這 樣 修 行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10. 總 結 防 護 一 切 漏 而 住 的 比 丘 的 特 質 1. 已 切 斷 貪 愛2. 已 打 開 束 縛3. 因 為 完 全 貫 穿 慢 而 已 作 到 苦 的 邊 際三 、 流 通 分11. 結 歎 流 通103


二 一 切 漏 經北 傳 中 阿 一 0、 漏 盡 經 ( 大 正 藏 一 、 四 三 一 頁 。) 一 切 流 攝 守 因 經 ( 大 正 藏 一 、 八一 三 頁 。) 增 阿 三 四 、 六 、 淨 諸 漏 ( 大 正 藏 二 、 七 四 0 頁 。)本 經 , 說 滅 一 切 漏 ( 煩 惱 ) 之 方 法 , 這 大 約 分 為 依 見 滅 , 和 依 知 滅 , 依 其 見 滅 者 , 即 捨邪 見 ; 依 知 滅 者 , 此 分 為 六 種 , 說 由 防 護 、 用 、 忍 、 避 、 除 、 修 習 而 捨 離 。第 二 《 一 切 漏135經 》如 是 我 聞 。一 時 , 世 尊 住 舍 衛 城 祇 陀 林 給 孤 獨 園 。 爾 時 , 世 尊 呼 諸 比 丘 曰 :「 諸 比 丘 !」 彼 等比 丘 應 世 尊 曰 :「 世 尊 !」 世 尊 乃 言 曰 :「 諸 比 丘 ! 我 為 汝 等 說 示 防 護 一 切 漏 之 法 門 。 諦7 聽 ! 善 思 念 之 ! 今 將 說 之 。」 願 樂 欲 聞 !」 彼 等 比 丘 應 諾 世 尊 。 世 尊 曰 :「 諸 比 丘 ! 我 說 由 知 、由 見 而 有 諸 漏 之 盡 。 非 由 不 知 、 不 見 也 。 諸 比 丘 ! 以 由 何 知 、 何 見 而 為 有 諸 漏 之 盡 耶 ? 曰 :是 由 知 、 見 有 正 思 念 耶 ? 無 正 思 念 耶 ? 因 有 不 正 思 念 , 則 未 生 之 諸 漏 生 起 , 已 生 之 諸 漏 增長 。 諸 比 丘 「 因 有 正 思 念 , 則 未 生 之 諸 漏 不 生 , 已 生 之 諸 漏 被 捨 離 。 諸 比 丘 ! 有 漏 由 見 而捨 離 、 有 漏 由 防 護 而 捨 離 、 有 由 用 而 捨 離 、 有 由 忍 耐 而 捨 離 、 有 由 迴 避 而 捨 離 、 有 由 遣除 而 捨 離 、 有 由 修 習 而 捨 離 也 。M.2. Sabbāsavasuttaṁ 《 一 切 漏 經 》 之 分 析一 、 序 分1.1 通 緣Evaṁ me sutaṁ–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sāvatthiyaṁ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我 已 聽 到 這 樣 : 某 個 時 候 , 世 尊 住 在 舍 衛 城 的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1.2 別 緣 總 說 防 護 一 切 漏 的 法 門1.2.1 Tatr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bhikkhavo”ti.在 那 裡 , 世 尊 叫 比 丘 們 :「 比 丘 們 !」“Bhadante”ti te bhikkhū bhagavato paccassosuṁ. 那 些 比 丘 回 答 世 尊 :「 尊 者 !」135 āsavā 漏 ,< ā + √sru 流 , 存 在 最 深 和 最 基 本 層 次 種 種 煩 惱 的 種 類 , 被 認 為 是 維 繫 輪 迴 的 主 角 。 漏 有 三 種 : 欲漏 、 有 漏 、 無 明 漏 。 當 達 到 阿 羅 漢 道 而 心 從 種 種 漏 解 脫 的 時 候 , 他 以 自 己 的 通 智 了 知 解 脫 , 並 且 作 獅 子 吼 『 我生 已 盡 , 梵 行 已 立 , 應 作 已 作 , 不 再 有 後 有 』。( 參 考 Bhikkhu Bodhi 《 中 部 》 英 譯 本 之 前 言 p.38 )104


1.2.2 Bhagavā etadavoca–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sabbāsavasaṁvarapariyāyaṁ vo, bhikkhave, desessāmi.Taṁ suṇātha sādhukaṁ manasi karotha, bhāsissāmī”ti.「 比 丘 們 ! 我 將 教 你 們 防 護 一 切 漏 的 法 門 , 好 好 地 注 意 聽 這 個 !我 將 要 說 !」1.2.3 “Evaṁ, bhante”ti khote bhikkhū bhagavato paccassosuṁ. 那 些 比 丘 回 答 世 尊 :「 是 的 ! 尊 者 !」二 、 正 宗 分2. 概 說2.1 說 示 的 對 象 知 道 、 看 到 的 人Bhagavā etadavoca–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Jānato ahaṁ, bhikkhave, passato āsavānaṁ khayaṁ vadāmi,no ajānato no apassato.「 比 丘 們 ! 我 對 知 道 、 看 到 的 人 說 諸 漏 的 盡 , 而 不 是 對 不 知 道的 人 、 不 是 對 沒 看 到 的 人 。2.2 問 誰 知 道 和 看 到 什 麼Kiñca, bhikkhave, jānato kiñca passatoāsavānaṁ khayaṁ vadāmi?比 丘 們 ! 我 對 知 道 什 麼 和 看 到 什 麼 的 人 而 說 諸 漏 的 盡 呢 ?2.3 答 對 二 種 作 意 來 說Yoniso ca manasikāraṁ ayoniso ca manasikāraṁ.如 理 作 意 和 不 如 理 作 意 。2.4 說 明 理 由2.4.1 不 如 理 作 意 時 的 特 徵Ayoniso, bhikkhave, manasikaroto 比 丘 們 ! 當 人 不 如 理 作 意 時 ,anuppannā ceva āsavā uppajjanti,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生 起 ,uppannā ca āsavā pavaḍḍhanti;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增 長 。2.4.2 如 理 作 意 時 的 特 徵yoniso ca kho, bhikkhave, manasikaroto 比 丘 們 ! 當 人 如 理 作 意 時 ,anuppannā ceva āsavā na uppajjanti,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不 生 起 ,uppannā ca āsavā pahīyanti.2.5. 簡 說 諸 漏 被 斷 有 七 種 方 法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被 斷 。1. “Atthi, bhikkhav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見 斷 的 諸 漏 ,2. atthi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防 護 斷 的 諸 漏 ,3. atthi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受 用 斷 的 諸 漏 ,4. atthi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忍 耐 斷 的 諸 漏 ,5. atthi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離 開 / 避 斷 的 諸 漏 ,6. atthi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移 開 斷 的 諸 漏 ,7. atthi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 有 應 被 以 修 習 斷 的 諸 漏 ,諸 比 丘 ! 如 何 漏 由 見 而 捨 離 耶 ? 曰 : 世 間 上 無 聞 之 凡 夫 , 不 承 認 諸 聖 者 , 不 熟 知 聖 者105


之 法 , 不 以 聖 者 之 法 為 導 , 不 承 認 諸 真 人 , 不 熟 知 真 人 之 法 , 不 以 真 人 之 法 為 導 , 不 理解 應 作 意 之 法 , 不 理 解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 彼 不 理 解 應 作 意 之 法 , 不 理 解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 於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作 意 之 , 於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不 作 意 之 。 諸 比 丘 ! 如 何 是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彼 作意 耶 ? 曰 : 對 於 作 意 者 , 未 生 之 欲 漏 [ 令 ] 生 起 , 已 生 之 欲 漏 [ 令 ] 增 長 ; 未 生 之 有 漏 [ 令 ] 生 起 1,已 生 之 有 漏 [ 令 ] 增 長 ; 未 生 之 無 明 漏 [ 令 ] 生 起 , 已 生 之 無 明 漏 生 起 [ 令 ] 增 長 者 , 此 等 之 法 乃不 應 作 意 之 法 , 而 且 彼 [ 起 ] 作 意 也 。 諸 比 丘 ! 如 何 是 應 作 意 之 法 , 而 彼 不 作 意 耶 ?解 釋 諸 漏 被 斷 的 七 種 方 法3. 以 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Dassanā pahātabbāsavā3. 列 舉 無 聞 凡 夫 和 多 聞 聖 弟 子 二 個 層 次 來 說3.1.1 列 舉 無 聞 凡 夫3.1.1.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見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3.1.1.2 答 無 聞 凡 夫 有 六 種 特 色Idha,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 比 丘 們 ! 這 裡 無 聞 凡 夫1. ariyānaṁ adassāvī 是 對 諸 聖 人 不 見 、2. ariyadhammassa akovido 是 對 諸 聖 人 法 不 熟 知 、3. ariyadhamme avinīto, 在 聖 人 法 上 不 被 教 導 ;4. sappurisānaṁ adassāvī 是 對 諸 真 人 不 見 、5. sappurisadhammassa akovido 是 對 諸 真 人 法 不 熟 知 、6. sappurisadhamme avinīto– 在 真 人 法 上 不 被 教 導 -3.1.1.3 說 明 原 因 二 種 不 知1.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nappajānāti, 他 不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2.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nappajānāti. 不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3.1.1.4 結 果 二 種 不 如 理 作 意 ( 惡 果 )So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appajānanto 當 他 不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appajānanto, 不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時 ,1. y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te dhamme manasi karoti, 他 作 意 那 些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2. y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te dhamme na manasi karoti.他 不 作 意 那 些 應 作 意 的 法 。」3.1.2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一 種 不 如 理 作 意3.1.2.1 問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法“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ye dhamme manasi karoti?106


「 比 丘 們 ! 又 他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哪 些 法 呢 ?3.1.2.2 答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缺 點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ye+assa)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 ─1.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生 起 、2.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vaḍḍh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增 長 、3.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生 起 、4.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vaḍḍh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增 長 、5.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生 起 、6.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vaḍḍhati– 或 已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增 長 -3.1.2.3 結 答im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manasi karoti.這 些 是 他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3.1.3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二 種 不 如 理 作 意3.1.3.1 問 不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法“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ye dhamme na manasi karoti?「 比 丘 們 ! 又 他 不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呢 ?曰 : 對 於 作 意 者 , 未 生 之 欲 漏 令 不 生 起 , 已 生 之 欲 漏 令 捨 離 ; 未 生 之 有 漏 令 不 生 起 ,已 生 之 有 漏 令 捨 離 ; 未 生 之 無 明 漏 令 不 生 起 , 已 生 之 無 明 漏 令 捨 離 者 , 此 等 之 法 是 應 作 意之 法 , 而 彼 不 作 意 也 。 若 對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作 意 ,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不 作 意 者 , 則 未 生 之8 漏 [ 令 ] 生 起 , 已 生 之 漏 [ 令 ] 增 長 也 。 彼 如 次 不 正 作 意 也 。-- 我 實 於 過 去 世 存 在 耶 ? 我 實 於 過去 世 不 存 在 耶 ? 我 於 過 去 世 是 何 耶 ? 我 於 過 去 世 有 如 何 耶 ? 我 於 過 去 世 是 如 何 ? 而 後 成 為 何耶 ? 我 實 於 未 來 存 在 耶 ? 我 實 於 未 來 世 不 存 在 耶 ? 我 於 未 來 世 為 何 耶 ? 我 於 未 來 世 成 不 成 如何 耶 ? 我 於 未 來 成 何 ? 而 後 成 不 成 何 ?-- 又 , 若 現 在 時 自 疑 --「 我 實 有 存 在 耶 ? 我 實 無 存 在 耶 ?蓋 我 為 何 耶 ? 蓋 我 如 何 存 在 耶 ? 此 存 在 乃 由 何 處 而 來 ? 由 何 處 而 逝 去 者 耶 ? --」 對 於 如 是 不正 之 作 意 者 , 於 六 邪 見 中 則 生 起 任 何 一 見 ,3.1.3.2 答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優 點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107


1.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na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不 生 起 、2.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hīy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被 斷 、3.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na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不 生 起 、4.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hīy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被 斷 、5.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na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6.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hīyati– 或 已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被 斷 -3.1.3.3 結 答im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na manasi karoti.這 些 是 他 不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3.1.4 結 論 有 此 不 善 因 而 有 不 善 果“Tassa a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manasikārā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amanasikārā因 為 他 的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諸 法 、 不 作 意 應 作 意 諸 法 ,anuppannā ceva āsavā uppajjanti uppannā ca āsavā pavaḍḍhanti.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生 起 ,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增 長 。」3.1.5 解 說 無 聞 凡 夫 之 不 如 理 作 意 而 有 對 三 世 的 十 六 疑3.1.5.1 有 關 前 際 的 五 疑“So evaṁ ayoniso manasi karoti–「 他 這 樣 不 如 理 作 意 -1. ‘ahosiṁ nu kho ahaṁ atī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過 去 世 存 在 嗎 ?2. Na nu kho ahosiṁ atī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過 去 世 不 存 在 嗎 ?3. Kiṁ nu kho ahosiṁ atī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過 去 世 是 什 麼 呢 ?4. Kathaṁ nu kho ahosiṁ atī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過 去 世 如 何 活 呢 ?5. Kiṁ hutvā kiṁ ahosiṁ nu kho ahaṁ atītamaḍḍhānaṁ?我 於 過 去 世 從 什 麼 而 變 成 什 麼 呢 ?3.1.5.2 有 關 未 來 的 五 疑1. Bhavissāmi nu kho ahaṁ anāga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未 來 世 存 在 嗎 ?2. Na nu kho bhavissāmi anāga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未 來 世 不 存 在 嗎 ?3. Kiṁ nu kho bhavissāmi anāgatamaḍḍhānaṁ? 我 於 未 來 世 是 什 麼 呢 ?4. Kathaṁ nu kho bhavissāmi anāgatamaḍḍhānaṁ?我 於 未 來 世 如 何 活 呢 ?5. Kiṁ hutvā kiṁ bhavissāmi nu kho ahaṁ anāgatamaḍḍhānan’ti?我 於 未 來 世 從 什 麼 而 變 成 什 麼 呢 ?3.1.5.3 有 關 現 在 的 六 疑Etarahi vā paccuppannamaḍḍhānaṁajjhattaṁ kathaṁkathī hoti–或 者 現 在 他 內 在 地 疑 惑 現 在 世 -1. ‘ahaṁ nu khosmi? 我 是 存 在 嗎 ?2. No nu khosmi? 我 是 不 存 在 嗎 ?3. Kiṁ nu khosmi? 我 是 什 麼 呢 ?4. Kathaṁ nu khosmi? 我 是 怎 麼 活 的 呢 ?5. Ayaṁ nu kho satto kuto āgato? 那 個 眾 生 從 何 處 來 呢 ?6. So kuhiṁ gāmī bhavissatī’ti? 他 將 從 何 處 去 呢 ?」3.1.6 解 說 無 聞 凡 夫 之 不 如 理 作 意 時 而 有 六 種 邪 見 之 一 生 起3.1.6.1 六 種 邪 見“Tassa evaṁ ayoniso manasikaroto「 他 這 樣 不 如 理 作 意 時 ,channaṁ diṭṭhīnaṁ aññatarā diṭṭhi uppajjati. 六 種 邪 見 之 一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108


即 : 彼 乃 真 實 坐 起 「 予 之 有 我 」之 見 。 或 彼 真 實 生 起 「 予 之 我 無 」 之 見 。 或 彼 真 實 生 起 「 予 由 我 而 以 想 我 」 之 見 。 或 彼真 實 生 起 「 予 由 我 而 想 無 我 」 之 見 。 或 彼 真 實 生 起 「 予 由 無 我 而 以 我 想 」 見 , 復 次 ; 彼 生如 是 之 邪 見 :「 予 所 說 此 我 」 者 , 知 於 彼 彼 處 受 善 惡 業 之 果 報 , 然 而 彼 以 為 「 是 此 予 之我 。」 又 , 應 是 常 住 、 堅 固 、 常 恆 、 而 不 變 易 之 法 、 永 久 如 此 存 在 也 。 此 謂 世 間 之 謬 見 、見 之 叢 林 、 見 之 難 路 、 見 之 混 濁 、 見 之 悶 鬥 、 見 之 結 縛 。 諸 比 丘 ! 被 見 結 之 所 縛 , 而 無 聞凡 夫 、 不 得 從 生 、 老 、 死 、 愁 、 悲 、 苦 、 憂 、 惱 而 解 脫 。 是 故 , 此 予 謂 之 「 不 能 脫 苦 」也 。諸 比 丘 ! 多 聞 而 承 認 諸 聖 者 , 熟 知 聖 者 之 法 , 善 以 聖 意 之 法 為 導 , 承 認 諸 真 人 , 熟知 真 人 之 法 , 善 以 真 人 之 法 為 導 之 聖 弟 子 , 是 理 解 應 作 意 之 法 , 理 解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 彼9 以 理 解 應 作 意 之 法 , 理 解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 理 解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不 作 意 之 , 應 作 意 之 法 而作 意 。1. ‘Atthi me attā’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或 者 『 自 我 為 我 存 在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2. ‘natthi me attā’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或 者 『 無 自 我 為 我 存 在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3. ‘attanāva attānaṁ sañjānāmī’ti vā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或 者 『 我 以 自 我 認 知 自 我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4. ‘attanāva anattānaṁ sañjānāmī’ti vā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或 者 『 我 以 自 我 認 知 無 自 我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5. ‘anattanāva attānaṁ sañjānāmī’ti vā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或 者 『 我 以 無 自 我 認 知 自 我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6. atha vā panassa evaṁ diṭṭhi hoti– 或 者 那 時 他 有 這 樣 的 邪 見 -‘yo me ayaṁ attā vado vedeyyotatra tatra kalyāṇapāpakānaṁ kammānaṁ vipākaṁ paṭisaṁvedeti『 那 是 這 個 我 的 自 我 說 話 、 感 受 和 到 處 經 驗 善 惡 業 的 的 果 報 ,so kho pana me ayaṁ attā nicco dhuvo sassato109


avipariṇāmadhammo sassatisamaṁ tatheva ṭhassatī’ti.但 是 這 個 我 的 自 我 是 常 、 持 續 、 永 恆 、 不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的 , 他 真的 會 如 同 常 住 一 樣 站 著 / 持 久 。』3.1.7. 總 結 邪 見 和 不 能 離 苦 解 脫1. Idaṁ vuccati, bhikkhave diṭṭhigataṁ diṭṭhigahanaṁdiṭṭhikantāraṁ diṭṭhivisūkaṁ diṭṭhivipphanditaṁ diṭṭhisaṁyojanaṁ.這 個 被 稱 為 邪 見 、 見 的 稠 林 、 見 的 荒 野 、 見 的 扭 曲 、 見 的 游 移 不 定 、見 的 結 / 綁 著 。2. Diṭṭhisaṁyojanasaṁyutto,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na parimuccati jātiyā jarāya maraṇenasokehi paridevehi dukkhehi domanassehi upāyāsehi;‘na parimuccati dukkhasmā’ti vadāmi.比 丘 們 ! 被 見 綁 著 相 應 的 無 聞 凡 夫 , 不 能 解 脫 生 、 老 、 死 、 愁 悲 苦憂 惱 , 我 說 『 不 能 離 苦 解 脫 』。」3.2 列 舉 多 聞 聖 弟 子3.2.1.1 多 聞 聖 弟 子 有 六 種 特 色Sutavā ca kho, bhikkhave, ariyasāvako– 比 丘 們 ! 多 聞 聖 弟 子 -1. ariyānaṁ dassāvī 是 對 諸 聖 人 見 、2. ariyadhammassa kovido 是 對 諸 聖 人 法 熟 知 、3. ariyadhamme suvinīto, 在 聖 人 法 上 妥 善 被 教 導 ;4. sappurisānaṁ dassāvī 是 對 諸 真 人 見 、5. sappurisadhammassa kovido 是 對 諸 真 人 法 熟 知 、6. sappurisadhamme suvinīto– 在 真 人 法 上 妥 善 被 教 導 -3.2.1.2 說 明 原 因 二 種 知1.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āti 他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2.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āti.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3.2.1.3 結 果 二 種 如 理 作 意So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anto 當 他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anto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時 ,1. y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te dhamme namanasi karoti, 他 不 作 意 那 些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2. y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te dhamme manasi karoti.他 作 意 那 些 應 作 意 的 法 。」諸 比 丘 土 如 何 是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彼 不 作 意 耶 ? 曰 : 若 作 意 法 時 , 使 未 生 之 欲 漏 生起 , 已 生 之 欲 漏 增 長 , 若 未 生 之 有 漏 …… 乃 至 …… 無 明 漏 生 起 , 已 生 之 有 漏 …… 乃 至 ……無 明 漏 令 增 長 者 : 此 等 之 法 乃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彼 不 作 意 也 。 如 何 是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彼 作 意耶 ? 曰 : 若 作 意 法 時 , 使 未 生 之 欲 漏 不 生 起 , 便 已 生 之 欲 漏 捨 離 , 未 生 之 有 漏 …… 乃 至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 便 已 生 之 有 漏 …… 乃 至 …… 無 明 漏 捨 離 者 : 此 等 之 法 乃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彼110


作 意 也 。 若 以 不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不 作 意 , 應 作 意 之 法 而 作 意 , 彼 使 未 生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 已生 之 諸 漏 捨 離 。 彼 正 作 意 [ 此 是 苦 也 。」 正 作 意 「 此 是 苦 之 集 也 。」 正 作 意 「 此 是 苦 之 滅 。」正 作 意 「 此 是 苦 滅 之 道 也 。」 作 如 是 思 念 者 , 則 三 結 令 捨 離 也 。 三 結 者 乃 身 見 、 疑 、 戒禁 取 是 也 。 諸 比 丘 ! 此 等 謂 由 見 捨 離 漏 也 。3.2.2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一 種 如 理 作 意3.2.2.1 問 不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法“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ye dhamme na manasi karoti?「 比 丘 們 ! 又 他 不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呢 ?3.2.2.2 答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缺 點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1.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生 起 、2.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vaḍḍh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增 長 、3.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生 起 、4.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vaḍḍh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增 長 、5.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生 起 、3.2..2.3 結 答6.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vaḍḍhati– 或 已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增 長 -im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na manasi karoti.這 些 是 他 不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3.2.3 進 一 步 解 說 第 二 種 如 理 作 意3.2.3.1 問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法“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ye dhamme manasi karoti? 「 比 丘 們 ! 又 他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呢 ?3.2.3.2 答 應 作 意 的 法 有 六 個 優 點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1.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na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不 生 起 、2.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hīy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被 斷 、3.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na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不 生 起 、4.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hīyati;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被 斷 、5.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na uppajjati,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6.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hīyati– 或 已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被 斷 -111


3.2.3.3 結 答im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ye dhamme manasi karoti.這 些 是 他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3.2.4 總 結 答 有 此 善 因 而 有 善 果“Tassa a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amanasikārā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manasikārāanuppannā ceva āsavā na3.2.5 多 聞 聖 弟 子 漸 次 昇 進因 為 他 的 不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諸 法 、 作 意 應 作 意 諸 法 ,uppajjanti, uppannā ca āsavā pahīyanti.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不 生 起 ,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被 斷 。」3.2.5.1 如 理 作 意 四 聖 諦1. “So ‘idaṁ dukkhan’ti yoniso manasi karoti, 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2. ‘ayaṁ dukkhasamudayo’ti yoniso manasi karoti,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集 』,3. ‘ayaṁ dukkhanirodho’ti yoniso manasi karoti,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滅 』,4. ‘ay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oniso manasi karoti.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導 向 滅 苦 的 道 路 』。3.2.5.2 斷 三 結Tassa evaṁ yoniso manasikaroto tīṇi saṁyojanāni pahīyanti–當 他 這 樣 如 理 作 意 的 時 候 , 在 他 身 上 三 結 被 斷 -sakkāyadiṭṭhi, vicikicchā, sīlabbataparāmāso. 有 身 見 、 疑 、 戒 禁 取 。3.3 結 論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諸 比 丘 ! 何 謂 漏 是 由 防 護 而 捨 離 耶 ? 曰 : 諸 比 丘 ! 於 此 處 , 比 丘 由 省 [ 察 思 ] 慮 於 真 正 防護 眼 根 而 住 。 諸 比 丘 ! 若 現 在 , 彼 於 不 防 護 眼 根 , 便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生 起 ; 若 既 住 於 防 護眼 根 , 則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又 比 丘 由 省 慮 於 真 正 防 護 耳 根 而 住 …… 乃至 …… 真 正 於 防 護 鼻 根 而 住 …… 乃 至 …… 於 防 護 舌 根 而 住 …… 乃 至 …… 於 防 護 身 根 而住 …… 乃 至 …… 於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 於 現 在 , 若 彼 不 防 護 意 根 者 , 而 使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生起 ; 若 既 於 防 護 意 根 , 則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諸 比 丘 ! 於 現 在 , 若 不 防 護 [ 諸10 根 ], 使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生 起 ; 若 既 防 護 [ 諸 根 ], 則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諸 比丘 ! 此 等 乃 謂 漏 , 由 防 護 而 捨 離 也 。」112


4. 以 防 護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Saṁvarā pahātabbāsavā4.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防 護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4.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防 護 六 根 而 住4.2.1.1 防 護 眼 根 而 住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cakkhu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 防 護 眼 根 而 住 。4.2.1.2 防 護 眼 根 而 住 與 否 , 產 生 不 同 結 果1.Yañhissa, bhikkhave, cakkhundriyasaṁvaraṁasaṁvutassa viharato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眼 根 而 住 的 人 的 身 上 ;2.cakkhundriyasaṁvaraṁ saṁvutassa viharato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防 護 眼 根 而 住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4.2.2.1 防 護 耳 根 而 住Paṭisaṅkhā yoniso soti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pe…防 護 耳 根 而 住 … 乃 至 …4.2.3.1 防 護 鼻 根 而 住ghāni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pe…防 護 鼻 根 而 住 … 乃 至 …4.2.4.1 防 護 舌 根 而 住jivhi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pe…防 護 舌 根 而 住 … 乃 至 …4.2.5.1 防 護 身 根 而 住kāyi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pe…防 護 身 根 而 住 … 乃 至 …4.2.6.1 防 護 意 根 而 住mani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113


4.2.6.2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與 否 , 產 生 不 同 結 果1. Yañhissa, bhikkhave manindriyasaṁvaraṁ asaṁvutassaviharato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的 人 的 身 上 ;2. manindriyasaṁvaraṁ saṁvutassa viharato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4.3 結 答1. “Yañhissa, bhikkhave, saṁvaraṁ asaṁvutassa viharato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而 住 的 人 的 身 上 ;2. saṁvaraṁ saṁvutassa viharato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防 護 而 住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4.4 結 論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防 護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諸 比 丘 ! 如 何 漏 是 由 用 而 捨 離 耶 ? 曰 : 諸 比 丘 ! 於 此 處 , 比 丘 以 省 慮 而 真 正 以 受 用 衣服 , 即 唯 為 防 寒 暑 , 又 為 防 虻 、 蚊 、 風 、 熱 、 蛇 之 所 觸 , 又 唯 為 覆 帶 襠 也 ; 又 , 由 省 慮而 真 正 以 受 用 施 食 、 非 為 嬉 戲 、 非 為 肥 悅 、 非 為 虛 飾 也 。 唯 為 此 身 之 久 住 、 保 養 , 防 止傷 害 、 為 助 梵 行 故 也 。 即 :「 我 以 如 是 滅 故 痛 , 使 新 痛 不 生 , 又 使 我 之 生 涯 無 過 錯 而 安穩 。」 又 , 由 省 慮 而 真 正 受 用 床 座 , 乃 唯 為 防 寒 、 暑 , 又 防 虻 、 蚊 、 風 、 熱 、 蛇 之 所 觸 ,驅 除 時 節 之 危 險 及 唯 為 愛 好 獨 坐 而 [ 受 用 之 ] 也 。 又 , 由 省 慮 而 真 正 受 用 醫 藥 資 具 , 乃 唯為 防 止 已 生 之 痛 苦 及 離 苦 之 目 的 也 。 是 故 , 若 不 如 是 受 用 者 , 將 使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生 起 ,既 於 如 是 真 正 受 用 者 , 則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諸 比 丘 ! 此 等 是 謂 漏 , 由 受 用 而捨 離 也 。5. 以 受 用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savā5.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受 用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5.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四 種 資 具 的 目 的114


1155.2.1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衣 服 的 目 的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cīvaraṁ paṭisevati–「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衣 服 ( 的 目 的 )-‘yāvadeva sītassa paṭighātāya, uṇhassa paṭighātāya,【 僅 僅 只 是 為 了 防 禦 冷 、 為 了 防 禦 熱 、ḍaṁsamakasavātātapasarīṁsapa- samphassānaṁ paṭighātāya,為 了 防 禦 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yāvadeva hirikopīnappaṭicchādanatthaṁ’.僅 僅 只 是 為 了 遮 蔽 羞 處 。】5.2.2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缽 食 的 目 的“Paṭisaṅkhā yoniso piṇḍapātaṁ paṭisevati–如 理 省 思 使 用 缽 食 ( 的 目 的 )-‘neva davāya, na madāya, na maṇḍanāya, na vibhūsanāya,【 既 不 是 為 了 好 玩 、 也 不 是 為 了 驕 逸 、 打 扮 、 迷 人 ,yāvadeva imassa kāyassa ṭhitiyā yāpanāya,僅 僅 只 是 為 了 這 個 身 體 的 住 續 、 維 持 ,vihiṁsūparatiyā, brahmacariyānuggahāya,為 了 停 止 ( 飢 餓 的 ) 傷 害 、 為 了 支 持 ( 清 淨 的 ) 梵 行 ,iti purāṇañca vedanaṁ paṭihaṅkhāmi 如 此 , 我 將 滅 除 舊 的 ( 飢 餓 ) 苦 受 ,navañca vedanaṁ na uppādessāmi, 又 不 令 新 的 ( 太 飽 苦 ) 受 產 生 ,yātrā ca me bhavissati anavajjatā ca phāsuvihāro ca’ .我 將 維 持 生 命 , 不 ( 因 飢 餓 而 引 生 ) 過 失 , 而 且 生 活 安 樂 。】5.2.3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住 處 的 目 的“Paṭisaṅkhā yoniso senāsanaṁ paṭisevati–如 理 省 思 使 用 住 處 ( 的 目 的 )-‘yāvadeva sītassa paṭighātāya, uṇhassa paṭighātāya,【 僅 僅 只 是 為 了 防 禦 冷 、 為 了 防 禦 熱 、ḍaṁsamakasavātātapasarīṁsapasamphassānaṁ paṭighātāya,為 了 防 禦 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yāvadeva utuparissayavinodanapaṭisallānārāmatthaṁ’.僅 僅 只 是 為 了 去 除 氣 候 ( 引 起 ) 的 危 險 和 好 樂 獨 處 禪 修 。】5.2.4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藥 的 目 的“Paṭisaṅkhā yoniso gilānappaccayabhesajjaparikkhāraṁ paṭisevati–如 理 省 思 使 用 必 需 的 藥 品 ( 來 治 療 ) 疾 病 ( 的 目 的 )-‘yāvadeva uppannānaṁ veyyābādhikānaṁ vedanānaṁ paṭighātāya,【 僅 僅 只 是 為 了 解 決 已 生 的 病 苦 受 ,abyābajjhaparamatāya’ . 為 了 盡 量 沒 有 身 苦 。】5.3 結 答“Yañhissa, bhikkhave, appaṭisevato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使 用 必 要 資 具 的人 的 身 上 ;paṭisev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使 用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5.4 結 論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受 用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


諸 比 丘 ! 如 何 是 漏 , 由 忍 耐 而 捨 離 耶 ? 曰 : 諸 比 丘 ! 於 此 處 , 比 丘 由 省 慮 真 正 忍 耐 寒 、暑 、 飢 、 渴 、 虻 、 蚊 、 風 、 熱 、 蛇 之 所 觸 , 忍 耐 罵 詈 、 誹 謗 之 言 語 , 至 苦 痛 、 酷 烈 、 不樂 不 快 , 能 耐 如 奪 其 命 之 已 生 諸 身 [ 等 ] 痛 。 諸 比 丘 ! 若 不 如 是 忍 耐 , 將 使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生 起 ; 若 已 如 是 忍 耐 , 則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諸 比 丘 ! 此 等 是 謂 漏 由 忍 耐 而 捨離 也 。諸 比 丘 ! 如 何 是 漏 , 由 迴 避 而 捨 離 耶 ? 曰 : 諸 比 丘 ! 於 此 處 , 比 丘 由 省 慮 真 正 迴 避 惡11 象 , 迴 避 惡 馬 , 迴 避 惡 牛 、 惡 狗 , 迴 避 蛇 虺 、 杌 株 、 荊 棘 之 道 , 迴 避 溝 坑 、 斷 崖 、 沼 澤 。如 坐 於 不 適 處 之 座 者 , 於 行 不 適 當 之 處 而 行 者 , 於 交 往 不 適 當 之 惡 友 而 交 往 者 , 聰 明 之同 行 者 , 將 判 定 此 是 陷 入 惡 [ 行 ] 之 狀 態 。6. 以 忍 耐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savā6.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忍 耐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6.2 初 結 答 列 舉 如 理 省 思 忍 耐 三 種 狀 況6.2.1 如 理 省 思 忍 耐 自 然 界 的 變 化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khamo hoti「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 忍 耐sītassa uṇhassa, jighacchāya pipāsāya. 冷 、 熱 、 餓 、 渴 ,Þaṁsamakasavātātapasarīṁsapasamphassānaṁ,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6.2.2 如 理 省 思 忍 耐 不 善 語 言116


duruttānaṁ durāgatānaṁ vacanapathānaṁ,不 善 、 不 歡 迎 的 語 言 ;6.2.3 如 理 省 思 忍 耐 已 生 的 肉 體 苦 受uppannānaṁ sārīrikānaṁ vedanānaṁ 已 生 的 肉 體 上 種 種 受dukkhānaṁ tibbānaṁ 是 苦 的 、 利 的 、kharānaṁ kaṭukānaṁ 粗 的 、 重 的 、asātānaṁ amanāpānaṁ 不 舒 服 、 不 合 意 的 、pāṇaharānaṁ(p..gen.) adhivāsakajātiko(s.nom.) hoti. 脅 迫 生 命 的 忍 耐 種 類6.3 結 答“Yañhissa, bhikkhave, anadhivāsayato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忍 耐 的 人 的 身 上 ;adhivāsay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忍 耐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6.4 結 論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忍 耐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7. 以 離 開 / 避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savā7.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離 開 / 避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7.2 初 結 答 列 舉 三 點 要 如 理 省 思 避 開7.2.1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凶 惡 的 動 物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caṇḍaṁ hatthiṁ parivajjeti, caṇḍaṁ assaṁ parivajjeti,避 開 凶 惡 的 大 象 、 避 開 凶 惡 的 馬 、caṇḍaṁ goṇaṁ parivajjeti, 避 開 凶 惡 的 牛 、caṇḍaṁ kukkuraṁ parivajjeti, ahiṁ7.2.2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自 然 的 地 形避 開 凶 惡 的 狗 、 蛇 ,khāṇuṁ kaṇṭakaṭṭhānaṁ sobbhaṁ 殘 株 、 荊 棘 地 、 坑 坑 洞 洞 、papātaṁ candanikaṁ oḷigallaṁ.7.2.3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不 適 合 的 地 方 場 所 和 惡 友懸 崖 、 便 坑 、 排 水 溝 。1. Yathārūpe anāsane nisinnaṁ 坐 在 像 這 樣 子 不 適 合 的 位 子 、2. yathārūpe agocare carantaṁ 走 在 像 這 樣 子 不 適 合 的 場 所 、3. yathārūpe pāpake mitte bhajantaṁ 與 像 這 樣 子 惡 友 結 交 ,viññū sabrahmacārī pāpakesu ṭhānesu okappeyyuṁ,有 智 慧 的 同 梵 行 者 們 會 確 信 於 惡 行 的 諸 理 由 ,彼 於 如 是 不 適 當 之 座 , 於 如 是 不 適 當 之 行 處 ,於 如 是 之 惡 友 , 由 省 慮 而 真 正 迴 避 之 。 諸 比 丘 ! 於 現 在 , 若 不 如 是 迴 避 者 。 使 憂 慼 熱 惱 之117


諸 漏 生 起 ; 若 已 如 是 迴 避 者 , 則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諸 比 丘 ! 此 等 是 謂 漏 , 由迴 避 而 捨 離 也 。諸 比 丘 ! 如 何 是 漏 由 遣 除 而 捨 離 耶 ? 曰 : 諸 比 丘 ! 於 此 處 , 比 丘 由 省 慮 真 正 不 容 受 已 生之 欲 念 , 以 此 令 捨 之 , 除 之 、 遠 之 、 絕 滅 之 ; 不 容 受 已 生 之 瞋 念 , 以 此 捨 之 、 除 之 、 遠之 、 絕 滅 之 ; 不 容 受 已 生 之 害 念 , 以 此 令 捨 之 、 除 之 、 遠 之 、 絕 滅 之 ; 不 容 受 一 一 生 起 之惡 不 善 法 , 以 此 令 捨 之 、 除 之 、 遠 之 、 絕 滅 之 。 諸 比 丘 ! 於 現 在 , 若 不 遣 除 此 等 , 使 憂 慼熱 惱 之 諸 漏 生 起 ; 若 已 如 是 遣 除 , 則 此 等 憂 熱 惱 之 諸 漏 不 生 起 也 。 諸 比 丘 ! 此 等 謂 漏 , 由遣 除 而 捨 離 也 。諸 比 丘 ! 如 何 是 漏 , 由 修 習 而 捨 離 耶 ? 曰 : 諸 比 丘 ! 於 此 處 , 比 丘 由 省 慮 真 正 修 習 念 覺支 。 其 由 離 、 由 離 染 、 由 滅 盡 而 轉 入 於 出 離 也 ; 由 省 慮 真 正 修 習 擇 法 覺 支 …… 乃 至 ……修 習 精 進 覺 支 …… 乃 至 …… 修 習 喜 覺 支 …… 乃 至 ……7.3 結 答7.4 結 論so tañca anāsanaṁ tañca agocaraṁte ca pāpake mitte paṭisaṅkhā yoniso parivajjeti.他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那 個 位 子 、 那 個 場 所 和 那 些 惡 的 朋 友 ,“Yañhissa, bhikkhave, aparivajjayato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避 開 的 人 的 身 上 ;parivajjay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避 開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118


8. 以 移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Vinodanā pahātabbāsav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避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8.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移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8.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移 開 四 種 不 善 ( 四 正 勤 的 內 容 )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1. uppannaṁ kāmavitakkaṁnādhivāseti pajahati vinodeti byantīkaroti anabhāvaṁ gameti,不 要 忍 耐 、 斷 、 移 開 、 作 結 束 、 廢 止 已 生 的 欲 尋 思 ,2. uppannaṁ byāpādavitakkaṁ …pe… 乃 至 … 已 生 的 瞋 恚 尋 思 ,3. uppannaṁ vihiṁsāvitakkaṁ …pe… 乃 至 … 已 生 的 害 尋 思 ,4. uppannuppanne pāpake akusale dhammenādhivāseti pajahati vinodeti byantīkaroti anabhāvaṁ gameti.不 要 忍 耐 、 斷 、 移 開 、 作 結 束 、 廢 止 一 而 再 生 起 的 種 種 惡 不 善 法 。8.3 結 答“Yañhissa, bhikkhave, avinodayato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移 開 的 人 的 身 上 ;vinoday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這 樣 移 開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8.4 結 論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移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9. 以 修 行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Bhāvanā pahātabbāsavā9.1 問“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修 行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9.2 初 結 答 如 理 省 思 修 行 七 覺 支Idha, bhikkhave, bhikkhu「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paṭisaṅkhā yoniso sat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vivekanissitaṁvirāganissitaṁ nirodhanissitaṁ vossaggapariṇāmiṁ;如 理 省 思 修 行 依 靠 著 出 離 、 依 靠 著 離 欲 、 依 靠 著 滅 、 棄 捨 成 熟 的 念覺 支 ;paṭisaṅkhā yoniso 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pe…如 理 省 思 修 行 … 乃 至 … 擇 法 覺 支 ;vīriya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修 行 … 精 進 覺 支 ;pīt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修 行 … 喜 覺 支 ;修 習 輕 安 覺 支 …… 乃 至 …… 修 習119


定 覺 支 …… 乃 至 …… 修 習 捨 覺 支 , 其 由 離 、 由 離 染 、 由 滅 盡 而 轉 入 於 出 離 也 。 諸 比 丘 !於 現 在 : 若 不 如 是 修 習 , 即 令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 生 起 ; 若 已 如 是 修 習 , 此 等 憂 慼 熱 惱 之 諸 漏則 不 生 起 。 諸 比 丘 ! 此 等 應 謂 漏 , 由 修 習 而 捨 離 也 。諸 比 丘 ! 若 比 丘 應 依 見 而 捨 離 諸 漏 者 , 則 依 見 而 令 捨 離 , 應 依 防 護 而 捨 離 諸 漏 者 ,則 依 防 護 而 令 捨 離 , 應 依 受 用 而 捨 離 諸 漏 者 , 則 依 受 用 而 令 捨 離 , 應 依 忍 耐 而 捨 離 諸12 漏 者 , 則 依 忍 耐 而 令 捨 離 , 應 依 避 離 而 捨 離 諸 漏 者 , 則 依 避 離 而 令 捨 離 , 應 依 遣 除 而 捨離 諸 漏 者 , 則 依 遣 除 而 令 捨 離 A 應 依 修 習 而 捨 離 諸 漏 者 , 則 依 修 習 而 令 捨 離 者 , 乃 謂 其比 丘 是 防 護 一 切 諸 漏 者 也 。 已 解 渴 愛 , 諸 結 已 解 , 正 以 現 觀 慢 而 得 苦 滅 者 也 。」世 尊 如 是 說 已 , 彼 等 比 丘 歡 喜 世 尊 之 所 說 而 信 受 奉 行 !--passaḍḍh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修 行 … 輕 安 覺 支 ;samādh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修 行 … 定 覺 支 ;upekkhā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vivekanissitaṁvirāganissitaṁ nirodhanissitaṁ vossaggapariṇāmiṁ.如 理 省 思 修 行 依 靠 著 出 離 、 依 靠 著 離 欲 、 依 靠 著 滅 、 棄 捨 成 熟 的 捨覺 支 ;9.3 結 答“Yañhissa, bhikkhave abhāvayato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修 行 的 人 的 身 上 ;bhāvay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當 修 行 時 , 這 樣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9.4 結 論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修 行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120


10. 總 結 防 護 一 切 漏 而 住 的 比 丘 的 特 質三 、 流 通 分“Yato kho, bhikkhave, bhikkhuno 對 對 比 丘 來 說 ,1. y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 te dassan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見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見 而 被 斷 了 時 ;2. ye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 te saṁvar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防 護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防 護 而 被 斷 了 時 ;3. ye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 te paṭisevan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受 用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受 用 而 被 斷 了 時 ;4. ye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 te adhivāsan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忍 耐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忍 耐 而 被 斷 了 時 ;5. ye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 te parivajjan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離 開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離 開 而 被 斷 了 時 ;6. ye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 te vinodan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移 開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移 開 而 被 斷 了 時 ;7. ye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 te bhāvanā pahīnā honti;當 那 些 應 該 以 修 行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修 行 而 被 斷 了 時 ,ayaṁ vuccati, bhikkhave–‘bhikkhu sabbāsav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比 丘 們 ! 這 個 被 稱 為 防 護 一 切 漏 而 住 的 比 丘 ,1. acchecchi taṇhaṁ, 已 切 斷 貪 愛 、2. vivattayi saṁyojanaṁ, 已 打 開 束 縛 、3. sammā mānābhisamayā antamakāsi dukkhassā’”ti.因 為 完 全 止 滅 慢 而 已 作 到 了 苦 的 結 束 。」11. 讚 嘆 流 通Idamavoca bhagavā.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Attamanā te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那 些 比 丘 心 意 滿 足 而 且 歡 喜 世 尊 已 說 的 。121


M.2. Sabbāsavasuttaṁ 《 一 切 漏 經 》 之 文 法 分 析sabba + āsava + sutta一 切 漏 經(n.s.nom.)1 :1. Evaṁ me sutaṁ”如 是 / 這 樣 被 我 已 被 聽 到Evaṁ ahaṁ sutapp. of suṇāti(adv.) (s.ins.) (n.s.nom.)試 譯 : 我 已 聽 到 這 樣 ( 這 樣 地 已 被 我 聽 到 / 如 是 我 聞 ):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sāvatthiyaṁ viharati一 / 某 個 時 / 時 候 世 尊 舍 衛 城 住Eka samaya bhagavant sāvatthi viharatibhaga+ -vant vi+ √hṛ吉 祥 具 有 … 分 開 取 、 拿(m.s.acc.) (m.s.acc.) (m.s.nom.) (f.s.loc.) (pr.3,s.)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祇 陀 園 / 林 給 孤 獨 園 / 僧 園jeta + vana anātha + piṇḍika ārāma祇 陀 太 子 的 樹 林 < a + nātha 依 靠(n.s.loc.) (m.s.gen.) (m.s.loc.)試 譯 : 某 個 時 候 , 世 尊 住 在 舍 衛 城 的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2. Tatr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bhikkhavo”ti.在 那 裡 ( 語 氣 詞 ) 世 尊 比 丘 們 ( 他 ) 叫 / 呼 了 比 丘 們tatra kho bhagavant bhikkhu āmanteti bhikkhavo + iti


hagavant etad+ avoca sabba + āsava + saṁvara + pariyāya tumha< vacati < ā +√sru < saṁvarati 制 御 < pari + √i


(m.s.dat.) (s.nom.) (m.p.voc.) (m.s.dat.) (m.p.gen.) (m.s.acc.) (pr.1,s.) no ajānato no apassato.不 不 知 道 不 沒 看 到no a + jānata no a + passata(adv.)(m.s.dat.) (adv.) (m.s.dat.)試 譯 :「 比 丘 們 ! 我 對 知 道 、 看 到 的 人 說 諸 漏 的 盡 , 而 不 是 對 不 知 道 的 人 、 不 是 對沒 看 到 的 人 。3. Kiñca, bhikkhave, jānato kiñca passato āsavānaṁ khayaṁ vadāmi?什 麼 和 比 丘 們 知 道 什 麼 和 看 到 漏 盡 說kiṁ + ca bhikkhu jānata kiṁ + ca passata āsava khaya vadatika(n.s.acc.)(conj.)(m.p.voc.) (m.s.dat.) )(conj.) (m.s.dat.) (m.p.gen.) (m.s.acc.) (pr.1,s.)試 譯 : 比 丘 們 ! 我 對 知 道 什 麼 和 看 到 什 麼 的 人 說 諸 漏 的 盡 呢 ?4. Yoniso ca manasikāraṁ ayoniso ca manasikāraṁ.如 理 和 作 意 不 如 理 和 作 意yoniso ca manasi + kāra a + yoniso ca manasi + kāra(adv.) (conj.) (n.s.nom.) (adv.) (conj.) (n.s.nom.)試 譯 : 如 理 作 意 和 不 如 理 作 意 。5. Ayoniso, bhikkhave,manasikaroto anuppannā ceva āsavā uppajjanti,不 如 理 比 丘 們 作 意 未 生 起 不 但 / 既 … 漏 生 起a + yoniso bhikkhu manasi + karota an + uppanna ca + eva āsava uppajjati


√hā(adv.) (pr.3,p.) (m.p.nom.) (conj.) (m.p.nom.)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當 人 如 理 作 意 時 ,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不 生 起 ,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被 斷 。8. “Atthi, bhikkhav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有 比 丘 們 漏 見 應 被 斷atthi bhikkhu āsava dassana pahātabba< √as < dassati √dṛś grd. of pajahati< pa + jahati √hā(pr.3,p.) (m.p.voc.) (m.p.nom.) (m.p.nom.) (m.p.nom.) atthi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 atthi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有 漏 防 護 應 被 斷 有 漏 受 用 應 被 斷atthi āsava saṁvara pahātabba atthi āsava paṭisevana pahātabba< saṁvarati 律 儀 / 防 護 < paṭi + √sev + ana< saṁ + √vṛ(pr.3,p.) (m.p.nom.) (m.p.nom.) (m.p.nom.) (pr.3,p.) (m.p.nom.) (m.p.nom.) (m.p.nom.) atthi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 atthi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有 漏 忍 耐 應 被 斷 有 漏 離 開 / 迴 避 應 被 斷atthi āsava adhivāsana pahātabba atthi āsava parivajjana pahātabba< adhivāseti < pari + √vṛjcaus. of adhi + vasati√vas(pr.3,p.) (m.p.nom.) (m.p.nom.) (m.p.nom.) (pr.3,p.) (m.p.nom.) (m.p.nom.) (m.p.nom.) atthi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 atthi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有 漏 移 開 應 被 斷 有 漏 修 習 應 被 斷atthi āsava vinodana pahātabba atthi āsava bhāvana pahātabba< vinodeti < bhāveti< caus. of vi + nudati √nud < caus. of bhavati√bhū(pr.3,p.) (m.p.nom.) (m.p.nom.) (m.p.nom.) (pr.3,p.)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有 應 被 以 見 斷 的 諸 漏 , 有 應 被 以 防 護 斷 的 諸 漏 , 有 應 被 以 受 用 斷 的 諸 漏 , 有應 被 以 忍 耐 斷 的 諸 漏 , 有 應 被 以 離 開 / 迴 避 的 諸 漏 , 有 應 被 以 移 開 斷 的 諸漏 , 有 應 被 以 修 習 斷 的 諸 漏 。」1. Dassanā pahātabbāsavā方 法 1 :3.1 :1. “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什 麼 而 / 和 比 丘 們 漏 見 應 被 斷ka + tama ca bhikkhu āsava dassana pahātabba(m.p.nom.) (conj.)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見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125


2. Idha,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 ariyānaṁ adassāvī這 裡 比 丘 們 無 聞 凡 夫 對 聖 人 不 見 者idha bhikkhu a + suta + vant putthujjana ariya a + dassāvin< pp. of suṇāti(adv.) (m.p.voc.) (m.s.nom.) (m.s.nom.) (m.p.dat.) (m.s.nom.) ariyadhammassa akovido ariyadhamme avinīto,聖 人 法 不 熟 知 聖 人 法 不 被 教 導ariya + dhamma a + kovida ariya + dhamma a + vinīta< ku + √vid < pp. of vi + nei< √nī(m.s.dat.) (m.s.nom.) (m.s.loc.)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裡 無 聞 凡 夫 是 對 諸 聖 人 不 見 、 是 對 諸 聖 人 法 不 熟 知 、 在 聖 人法 上 不 被 教 導 ; sappurisānaṁ adassāvī sappurisadhammassa akovido真 人 / 善 人 不 見 者 真 人 法 不 熟 知sa + purisa a + dassāvin sa + purisa + dhamma a + kovida(m.p.dat.) (m.s.nom.) (m.s.dat.) (m.s.nom.) sappurisadhamme avinīto”真 人 / 善 人 法 不 被 教 導sa + purisa + dhamma a + vinīta(m.s.loc.)(m.s.nom.)試 譯 : 是 對 諸 真 人 不 見 、 是 對 諸 真 人 法 不 熟 知 、 在 真 人 法 上 不 被 教 導 -3.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nappajānāti,作 意 應 作 法 不 了 解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na + pa + jānāti< grd. of karoti < √jñā(m.p.acc.) (m.p.acc.) (pr.3,s.)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nappajānāti.不 作 意 應 作 法 不 了 解a +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na + pa + jānāti(m.p.acc.) (m.p.acc.) (pr.3,s.)試 譯 : 他 不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 不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4. So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appajānanto他 作 意 應 作 法 不 了 解ta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a + pajānanta< ppr. of pajānāti126


( s.nom.) (m.p.acc.) (m.p.acc.) (m.s.nom.)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appajānanto,不 作 意 應 作 法 不 了 解a +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a + pajānanta(m.p.acc.) (m.p.acc.) (m.s.nom.)試 譯 : 當 他 不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 不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時 , y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 te dhamme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不 作 意 應 作 那 些 法 作 意ya dhamma na manasi + karaṇīya ta dhamma manasi + karoti(m.s.nom.) (m.s.nom.)(adv.) (m.p.nom.) (m.p.acc.) (m.p.acc.) (pr.3,s.) y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te dhamme na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作 意 應 作 那 些 法 不 作 意ya dhamma manasi + karaṇīya ta dhamma na manasi + karoti(m.s.nom.) (m.s.nom.) (m.p.nom.) (m.p.acc.) (m.p.acc.) (adv.) (pr.3,s.)試 譯 : 他 作 意 那 些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 他 不 作 意 那 些 應 作 意 的 法 。」5.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什 麼 又 / 和 比 丘 們 法 不 作 意 應 作ka + tama ca bhikkhu dhamma na manasi + karaṇīya(m.p.nom.) (conj.) (m.p.voc.) (m.s.nom.)(adv.) (m.p.nom.) ye dhamme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作 意ya dhamma manasi + karoti(m.p.acc.) (m.p.acc.) (pr.3,s.)試 譯 : 「 比 丘 們 ! 又 他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哪 些 法 呢 ?6. 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哪 些 他 比 丘 們 法 作 意ye + assa bhikkhu dhamma manasi + karontaayppr. of karoti(m.s.dat.) (m.p.voc.) (m.p.acc.) (m.s.dat.)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uppajjati,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vaḍḍhati;未 生 起 或 欲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欲 漏 增 長an +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uppajjati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pavaḍḍhati(m.s.nom.) (conj.) (m.s.nom.)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 ─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增 長 、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uppajjati,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vaḍḍhati;127


未 生 起 或 有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有 漏 增 長an +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uppajjati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pavaḍḍhati< √bhū(m.s.nom.) (conj.) (m.s.nom.)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uppajjati,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vaḍḍhati”未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增 長anuppanna vā a + vijjā + āsava uppajjati 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pavaḍḍhati< √vid(m.s.nom.) (conj.) (m.s.nom.)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增 長 、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生 起 、 或 已生 起 的 無 明 漏 增 長 - im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manasikaroti.這 些 法 不 作 意 應 作 哪 些 法 作 意ay dhamma na manasi + karaṇīya ya dhamma manasi + karoti(m.p.nom.) (m.p.nom.) (adv.) (m.s.nom.) (m.p.acc.) (m.p.acc.) (pr.3,s.)試 譯 : 這 些 是 他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7.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什 麼 又 / 和 比 丘 們 法 作 意 應 作ka + tama ca bhikkhu dhamma manasi + karaṇīya(m.p.nom.) (conj.) (m.p.voc.) (m.s.nom.) (m.p.nom.) ye dhamme na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不 作 意ya dhamma na manasi + karoti(m.p.acc.) (m.p.acc.) (adv.) (pr.3,s.)試 譯 : 「 比 丘 們 ! 又 他 不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呢 ?8. 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哪 些 他 比 丘 們 法 作 意ye + assa bhikkhu dhamma manasi + karontaayppr. of karoti(m.s.dat.) (m.p.voc.) (m.p.acc.) (m.s.dat.)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na uppajjati,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hīyati;未 生 起 或 欲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欲 漏 被 斷an +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na uppajjati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pahīyati(m.s.nom.) (conj.) (m.s.nom.) (adv.)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 ─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不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被 斷 、128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na uppajjati,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hīyati;未 生 起 或 有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有 漏 被 斷an +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na uppajjati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pahīyati(m.s.nom.) (conj.) (m.s.nom.) (adv.)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na uppajjati,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hīyati”未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被 斷an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na uppajjati 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pahīyati(m.s.nom.) (conj.) (m.s.nom.) (adv.)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不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被 斷 、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或 已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被 斷 - im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na manasikaroti.這 些 法 作 意 應 作 哪 些 法 不 作 意ay dhamma manasi + karaṇīya ya dhamma na manasi + karoti(m.p.nom.) (m.p.nom.) (m.s.nom.) (m.p.acc.) (m.p.acc.) (adv.) (pr.3,s.)試 譯 : 這 些 是 他 不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9. “Tassa a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manasikārā他 不 作 意 應 作 法 作 意ta a +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manasi + kāra(s.gen) (m.p.gen.) (m.p.gen.) (m.s.abl.) 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amanasikārā作 意 應 作 法 不 作 意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a + manasi + kāra(m.p.gen.) (m.p.gen.) (m.s.abl.) anuppannā ceva āsavā uppajjanti uppannā ca āsavā pavaḍḍhanti.未 生 起 不 但 / 既 …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也 … 漏 增 長an+uppanna ca+eva āsavana uppajjati uppanna ca āsava pavaḍḍhati(m.p.nom.) (conj.) (adv.) (m.p.nom.) (pr.3,p.) (m.p.nom.) (conj.) (m.p.nom.) (pr.3,p.)試 譯 : 因 為 他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 不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生 起 ,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增 長 。」10. “So evaṁ ayoniso manasikaroti”他 這 樣 不 如 理 作 意ta evaṁ a + yoniso manasi + karoti(s.nom.) (adv.) (adv.) (pr.3,s.)試 譯 :「 他 這 樣 不 如 理 作 意 -11. “ahosiṁ nu kho ahaṁ atītamaddhānaṁ?129


存 在 嗎 / 呢 我 過 去 世hoti nu kho ahaṁ atītaṁ + addhānaatīta< pp. of ateti< ati +√i(aor.1,s.) (ind.) (adv.) (s.nom.)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過 去 世 存 在 嗎 ?12. Na nu kho ahosiṁ atītamaddhānaṁ?不 嗎 / 呢 存 在 過 去 世na nu kho hoti atītaṁ + addhāna(adv.) (ind.) (adv.) (aor.1,s.)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過 去 不 存 在 嗎 ?13. Kiṁ nu kho ahosiṁ atītamaddhānaṁ?什 麼 嗎 / 呢 存 在 過 去 世ka nu kho hoti atītaṁ + addhāna(s.nom.) (ind.) (adv.) (aor.1,s.)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過 去 世 是 什 麼 呢 ?14. Kathaṁ nu kho ahosiṁ atītamaddhānaṁ?如 何 嗎 / 呢 存 在 過 去 世kathaṁ nu kho hoti atītaṁ + addhāna(adv.) (ind.) (adv.) (aor.1,s.)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過 去 世 如 何 活 呢 ?15. Kiṁ hutvā kiṁ ahosiṁ nu kho ahaṁ atītamaddhānaṁ?什 麼 變 成 什 麼 存 在 嗎 / 呢 我 過 去 世ka hoti ka hoti nu kho ahaṁ atītaṁ + addhāna(s.nom.) (ger.) (s.nom.) (aor.1,s.) (ind.) (adv.) (s.nom.)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過 去 世 從 什 麼 而 變 成 什 麼 呢 ?16. Bhavissāmi nu kho ahaṁ anāgatamaddhānaṁ?存 在 嗎 / 呢 我 未 來 世bhavati nu kho ahaṁ an + āgataṁ + addhāna< ā + gata(fut.1,s.) (ind.) (adv.) (s.nom.)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未 來 世 存 在 嗎 ?17. Na nu kho bhavissāmi anāgatamaddhānaṁ?不 嗎 / 呢 存 在 未 來 世130


na nu kho bhavati an + āgataṁ + addhāna(adv.) (ind.) (adv.) (fut.1,s.)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未 來 世 不 存 在 嗎 ?18. Kiṁ nu kho bhavissāmi anāgatamaddhānaṁ?什 麼 嗎 / 呢 存 在 未 來 世ka nu kho bhavati an + āgataṁ + addhāna< ā + gata(s.nom.) (ind.) (adv.) (fut.1,s.)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未 來 世 是 什 麼 呢 ?19. Kathaṁ nu kho bhavissāmi anāgatamaddhānaṁ?如 何 嗎 / 呢 存 在 未 來 世kathaṁ nu kho bhavati an + āgataṁ + addhāna< ā + gata(adv.) (ind.) (adv.) (fut.1,s.) (n.s.acc. 當 副 詞 )試 譯 : 我 於 未 來 世 如 何 活 呢 ?20. Kiṁ hutvā kiṁ bhavissāmi nu kho ahaṁ anāgatamaddhānan”ti?什 麼 變 成 什 麼 存 在 嗎 / 呢 我 未 來 世 ( 引 號 )ka hoti ka bhavati nu kho ahaṁ an + āgataṁ + addhānaṁ + iti(s.nom.) (ger.) (s.nom.) (fut.1,s.) (ind.) (adv.) (s.nom.) (n.s.acc. 當 副 詞 (ind.)試 譯 : 我 於 未 來 世 從 什 麼 而 變 成 什 麼 呢 ?21. Etarahi vā paccuppannamaddhānaṁ ajjhattaṁ kathaṁkathī hoti”現 在 或 現 在 世 內 在 地 / 自 己 疑 惑 是etarahi vā paṭi + upannaṁ + addhāna adhi + atta kathaṁ + kathin hoti< uppanna 何 因 論 / 說


試 譯 : 我 是 不 存 在 嗎 ?23. Kiṁ nu khosmi?什 麼 嗎 / 呢 存 在ka nu kho + asmi(s.nom.) (ind.) (adv.) (pr.1,s.)試 譯 : 我 是 什 麼 呢 ?24. Kathaṁ nu khosmi?怎 麼 / 如 何 嗎 / 呢 存 在kathaṁ nu kho + asmi(adv.) (ind.) (adv.) (pr.1,s.)試 譯 : 我 是 怎 麼 活 的 呢 ?25. Ayaṁ nu kho satto kuto āgato?那 個 嗎 / 呢 眾 生 從 何 處 來ay nu kho satta ku ā + gata< sant< ppr. of atthi < pp. of gacchati(m.s.nom) (ind.) (adv.) (m.s.nom.) (s.abl.) (m.s.nom.)試 譯 : 那 個 眾 生 從 何 處 來 呢 ?26. So kuhiṁ gāmī bhavissatī”ti?他 從 何 處 去 者 將 是 ( 引 號 )ta kuhiṁ gamin bhavissati + iti< bhavati(s.nom) (adv.) (m.s.nom.) (fut.3,s.) (ind.)試 譯 : 他 將 從 何 處 去 呢 ?」27. Tassa evaṁ ayoniso manasikaroto channaṁ diṭṭhīnaṁ他 這 樣 不 如 理 作 意 六 種 邪 見ta evaṁ a + yoniso manasi + karonta cha diṭṭhi< ppr. of karoti(s.dat.) (adv.) (adv.) (m.s.dat.) (f.p.gen.) (f.p.gen.) aññatarā diṭṭhi uppajjati.任 一 邪 見 生 起aññatarā diṭṭhi uppajjati(f.s.nom.) (f.s.nom.) (pr.3,s.)試 譯 :「 他 這 樣 不 如 理 作 意 時 , 六 種 邪 見 之 一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132


28. “Atthi me attā”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存 在 為 我 自 我 或 他 真 實 / 真 的 永 固 邪 見 生 起atthi ahaṁ attā + iti vā ay sacca theta diṭṭhi uppajjatiattan ( 引 號 )(pr.3,s.) (s.dat.)(m.s.nom.)(ind.) (conj.) (s.dat.) (n.s.abl.) (n.s.abl.) (f.s.nom.) (pr.3,s.)試 譯 : 或 者 『 自 我 為 我 存 在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29. “natthi me attā”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是 / 存 在 為 我 自 我 或 他 真 實 / 真 的 永 固 邪 見 生 起na + atthi ahaṁ attā + iti vā ay sacca theta diṭṭhi uppajjati(pr.3,s.) (s.dat.)(m.s.nom.)(ind.) (conj.) (s.dat.) (n.s.abl.) (n.s.abl.) (f.s.nom.) (pr.3,s.)試 譯 : 或 者 『 無 我 的 自 我 存 在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30. “attanāva attānaṁ sañjānāmī”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自 我 就 自 我 認 知 / 理 解 或 他 真 實 永 固 邪 見 生 起attanā + eva attan sañjānāmi + iti vā ay sacca theta diṭṭhi uppajjatiattan( 強 調 )< saṁ + jānāti(s.ins)(adv.) (m.s.acc.) (pr.1,s.) (ind.) (conj.) (s.dat.) (n.s.abl.) (n.s.abl.) (f.s.nom.)(pr.3,s.)試 譯 : 或 者 『 我 以 自 我 認 知 自 我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31. “attanāva anattānaṁ sañjānāmī”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自 我 就 無 自 我 認 知 / 理 解 ( 引 號 ) 或 他 真 實 永 固 邪 見 生 起attanā + eva an +attan sañjānāmi + iti vā ay sacca theta diṭṭhi uppajjati(s.ins)(adv.) (m.s.acc.) (pr.1,s.) (ind.) (conj.) (s.dat.) (n.s.abl.) (n.s.abl.) (f.s.nom.)(pr.3,s.)試 譯 : 或 者 『 我 以 自 我 認 知 無 自 我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32. “anattanāva attānaṁ sañjānāmī”ti vā assa saccato thetato diṭṭhi uppajjati;無 自 我 就 自 我 認 知 / 理 解 ( 引 號 ) 或 他 真 實 永 固 邪 見 生 起an + attanā + eva attan sañjānāmi + iti vā ay sacca theta diṭṭhi uppajjati(s.ins) (adv.) (m.s.acc.) (pr.1,s.) (ind.) (conj.) (s.dat.) (n.s.abl.) (n.s.abl.) (f.s.nom.)(pr.3,s.)試 譯 : 或 者 『 我 以 無 自 我 認 知 自 我 』 邪 見 生 起 在 他 身 上 , 當 是 真 實 而 永 固 的 ;33. atha vā panassa evaṁ diṭṭhi hoti”那 時 或 又 他 這 樣 邪 見 有 / 是atha vā pana + assa evaṁ diṭṭhi hoti< ay(ind.) (conj.) (conj.) (s.gen.) (adv.) (f.s.nom.) (pr.3,s.)試 譯 : 或 者 那 時 他 有 這 樣 的 邪 見 -133


“yo me ayaṁ attā vado vedeyyo tatra tatra哪 個 我 這 個 自 我 說 話 感 受 到 處ya ahaṁ ay attan vada = vedeti tatra tatra< √vad < caus. of√vid(m.s.dat.)(s.gen.)(m.s.nom.) (m.s.nom.) (m.s.nom.) (pr.3,s.) (adv.) kalyāṇapāpakānaṁ kammānaṁ vipākaṁ paṭisaṁvedeti善 惡 的 業 果 報 經 驗kalyāṇa + pāpa + ka kamma vi + pāka paṭi + saṁvedeti< √pac < caus. of saṁ + √vid(n.p.gen.) (n.p.gen.) (m.s.acc.) (pr.3,s.) so kho pana me ayaṁ attā nicco dhuvo sassato那 ( 語 氣 詞 ) 但 是 、 又 我 這 個 自 我 常 持 續 永 恆ta kho pana ahaṁ ay attan nicca dhuva sassata(s.nom.)(adv.) (conj.) (s.gen.)(m.s.nom.) (m.s.nom.) (m.s.nom.) (m.s.nom.) (m.s.nom.) avipariṇāmadhammo sassatisamaṁ tatheva ṭhassatī”ti.不 變 異 / 變 化 法 常 住 如 同 如 同 真 的 站 著 / 持 久 ( 引 號 )a + vi+ pariṇāma + dhamma sassati + sama tathā + eva ṭhassati + iti< pari + √nam < tiṭṭhati(m.s.nom.) (adv.) (adv.) (adv.) (fut.3,s.)(ind.)試 譯 :『 那 是 這 個 我 的 自 我 說 話 、 感 受 和 到 處 經 驗 善 惡 業 的 的 果 報 , 但 是 這 個 我 的自 我 是 常 、 持 續 、 永 恆 、 不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 的 , 他 真 的 會 如 同 常 住 一 樣 站著 / 持 久 。』34. Idaṁ vuccati, bhikkhave diṭṭhigataṁ diṭṭhigahanaṁ diṭṭhikantāraṁ這 個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惡 見 見 稠 林 見 荒 野 / 險 道ay vuccati bhikkhu diṭṭhi + gata diṭṭhi + gahana diṭṭhi + kantāra< pass. of √vac < pp. of √gam(n.s.nom.) (pr.3,s.) (m.p.voc.) (n.s.acc.) (n.s.acc.) (n.s.acc.) diṭṭhivisūkaṁ diṭṭhivipphanditaṁ diṭṭhisaṁyojanaṁ.見 扭 曲 / 悶 躁 見 游 移 不 定 見 結 / 綁 著diṭṭhi + visūka diṭṭhi + vipphandita diṭṭhi + saṁyojana< pp. of vipphandati < saṁyuñjati< vi+ √spand < saṁ +√yuj(n.s.acc.) (n.s.acc.) (n.s.acc.)試 譯 : 這 個 被 稱 為 惡 見 、 見 的 稠 林 、 見 的 荒 野 、 見 的 扭 曲 、 見 的 游 移 不 定 、 見的 結 / 綁 著 。35. Diṭṭhisaṁyojanasaṁyutto,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134


見 結 / 綁 著 相 應 比 丘 們 無 聞 凡 夫diṭṭhi + saṁyojana + saṁyutta bhikkhu a + suta + vant putthujjana< pp. of saṁyuñjati < pp. of suṇāti(m.s.nom.) (m.p.voc.) (m.s.nom.) (m.s.nom.) na parimuccati jātiyā jarāya maraṇena sokehi paridevehi不 解 脫 生 老 死 愁 悲 / 泣na pari + muccati jāti jara maraṇa soka pari + deva< pass. of muñcati < marati < socati < devati< √mṛ < √śuc


(m.p.dat.) (m.s.nom.) (m.s.dat.) (m.s.nom.) sappurisadhamme suvinīto”真 人 / 善 人 法 妥 善 被 教 導sa + purisa + dhamma su + vinīta(m.s.loc.)(m.s.nom.)試 譯 : 是 對 諸 真 人 見 、 是 對 諸 真 人 法 熟 知 、 在 真 人 法 上 妥 善 被 教 導 -2.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āti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āti.作 意 應 作 法 了 解 不 作 意 應 作 法 了 解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pa + jānāti a +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pa + jānāti< grd. of karoti < √jñā(m.p.acc.) (m.p.acc.) (pr.3,s.) (m.p.acc.) (m.p.acc.) (pr.3,s. )試 譯 : 他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3. So 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anto他 作 意 應 作 法 了 解ta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pajānanta< ppr. of pajānāti( s.nom.) (m.p.acc.) (m.p.acc.) (m.s.nom.) amanasikaraṇīye dhamme pajānanto不 作 意 應 作 法 了 解a +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pajānanta(m.p.acc.) (m.p.acc.) (m.s.nom.)試 譯 : 當 他 了 解 應 作 意 的 法 、 了 解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時 , y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 te dhamme na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不 作 意 應 作 那 些 法 不 作 意ya dhamma na manasi + karaṇīya ta dhamma na manasi + karoti(m.s.nom.)(m.s.nom.)(adv.) (m.p.nom.) (m.p.acc.)(m.p.acc.) (adv.) (pr.3,s.) y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te dhamme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作 意 應 作 那 些 法 作 意ya dhamma manasi + karaṇīya ta dhamma manasi + karoti(m.s.nom.) (m.s.nom.) (m.p.nom.) (m.p.acc.) (m.p.acc.) (pr.3,s.)試 譯 : 他 不 作 意 那 些 不 應 作 意 的 法 、 他 作 意 那 些 應 作 意 的 法 。」4.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什 麼 又 / 和 比 丘 們 法 不 作 意 應 作ka + tama ca bhikkhu dhamma na manasi + karaṇīya(m.p.nom.) (conj.) (m.p.voc.) (m.s.nom.)(adv.) (m.p.nom.)136


ye dhamme na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不 作 意ya dhamma na manasi + karoti(m.p.acc.) (m.p.acc.) (adv.) (pr.3,s.)試 譯 : 「 比 丘 們 ! 又 他 不 作 意 什 麼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呢 ?5. 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哪 些 那 比 丘 們 法 作 意ye + assa bhikkhu dhamma manasi + karontappr. of karoti(m.s.dat.) (m.p.voc.) (m.p.acc.) (m.s.dat.)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uppajjati,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vaḍḍhati;未 生 起 或 欲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欲 漏 增 長an +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uppajjati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pavaḍḍhati(m.s.nom.) (conj.) (m.s.nom.)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 ─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增 長 、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uppajjati,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vaḍḍhati;未 生 起 或 有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有 漏 增 長an +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uppajjati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pavaḍḍhati(m.s.nom.) (conj.) (m.s.nom.)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uppajjati,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vaḍḍhati”未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增 長an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uppajjati 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avaḍḍhati(m.s.nom.) (conj.) (m.s.nom.)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增 長 、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生 起 、 或 已生 起 的 無 明 漏 增 長 - ime dhammā na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na manasikaroti.這 些 法 不 作 意 應 作 哪 些 法 不 作 意ay dhamma na manasi + karaṇīya ya dhamma na manasi + karoti(m.p.nom.) (m.p.nom.) (adv.) (m.s.nom.) (m.p.acc.) (m.p.acc.) (adv.) (pr.3,s.)試 譯 : 這 些 是 他 不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6.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什 麼 又 / 和 比 丘 們 法 作 意 應 作137


ka + tama ca bhikkhu dhamma manasi + karaṇīya(m.p.nom.) (conj.) (m.p.voc.) (m.s.nom.) (m.p.nom.) ye dhamme manasikaroti?哪 些 法 作 意ya dhamma manasi + karoti(m.p.acc.) (m.p.acc.) (pr.3,s.)試 譯 : 「 比 丘 們 ! 又 他 作 意 什 麼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呢 ?7. Yassa, bhikkhave, dhamme manasikaroto哪 些 那 比 丘 們 法 作 意ye + assa bhikkhu dhamma manasi + karonta(m.s.dat.) (m.p.voc.) (m.p.acc.) (m.s.dat.) anuppanno vā kāmāsavo na uppajjati, uppanno vā kāmāsavo pahīyati;未 生 起 或 欲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欲 漏 被 斷an +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na uppajjati uppanna vā kāma + āsava pahīyati(m.s.nom.) (conj.) (m.s.nom.) (adv.)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他 作 意 著 那 些 法 ─ 或 未 生 起 的 欲 漏 不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欲 漏 被 斷 、 anuppanno vā bhavāsavo na uppajjati uppanno vā bhavāsavo pahīyati;未 生 起 或 有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有 漏 被 斷an +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na uppajjati uppanna vā bhava + āsava pahīyati(m.s.nom.) (conj.) (m.s.nom.) (adv.)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 anuppanno vā avijjāsavo na uppajjati, uppanno vā avijjāsavo pahīyati”未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或 無 明 漏 被 斷an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na uppajjati uppanna vā a+vijjā + āsava pahīyati(m.s.nom.) (conj.) (m.s.nom.) (adv.) (pr.3,s.) (m.s.nom.) (conj.) (m.s.nom.) (pr.3,s.)試 譯 : 或 未 生 起 的 有 漏 不 生 起 、 或 已 生 起 的 有 漏 被 斷 、 或 未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不 生 起 、或 已 生 起 的 無 明 漏 被 斷 -→ ime dhammā manasikaraṇīyā ye dhamme manasikaroti.這 些 法 作 意 應 作 哪 些 法 作 意ay dhamma manasi + karaṇīya ya dhamma manasi + karoti(m.p.nom.) (m.p.nom.) (m.s.nom.) (m.p.acc.) (m.p.acc.) (pr.3,s.)試 譯 : 這 些 是 他 作 意 應 作 意 的 那 些 法 。8. “Tassa a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amanasikārā他 不 作 意 應 作 法 不 作 意ta a + 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a+ manasi + kāra(s.gen) (m.p.gen.) (m.p.gen.) (m.s.abl.)138


manasikaraṇīyānaṁ dhammānaṁ manasikārā作 意 應 作 法 作 意manasi + karaṇīya dhamma manasi + kāra(m.p.gen.) (m.p.gen.) (m.s.abl.) anuppannā ceva āsavā na uppajjanti, uppannā ca āsavā pahīyanti.未 生 起 不 但 / 既 …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也 … 漏 被 斷an+uppanna ca + eva āsavana na uppajjati uppanna ca āsava pahīyati(m.p.nom.) (conj.) (adv.) (m.p.nom.) (adv.) (pr.3,p.) (m.p.nom.)(conj.) (m.p.nom.) (pr.3,p.)試 譯 : 因 為 他 的 不 作 意 不 應 作 意 諸 法 、 作 意 應 作 意 諸 法 , 不 但 未 生 起 的 諸 漏 不 生 起 ,已 生 起 的 諸 漏 也 被 斷 。」9. “So “idaṁ dukkhan”ti yoniso manasikaroti,他 這 苦 ( 引 號 ) 如 理 作 意ta ay dukkhaṁ + iti yoniso manasi + karotidukkha(s.nom.) (n.s.nom.) (n.s.nom.) (ind.) (adv.) (pr.3,s.) “ayaṁ dukkhasamudayo”ti yoniso manasikaroti,這 苦 集 ( 引 號 ) 如 理 作 意ay dukkha + samudayo+ iti yoniso manasi + karotisamudaya< saṁ + ud+aya< √i(m.s.nom.) (m.s.nom.) (ind.) (adv.) (pr.3,s.) “ayaṁ dukkhanirodho”ti yoniso manasikaroti,這 苦 滅 ( 引 號 ) 如 理 作 意ay dukkha + nirodho + iti yoniso manasi + karotinirodha(m.s.nom.) (m.s.nom.) (ind.) (adv.) (pr.3,s.) “ayaṁ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ṭipadā”ti yoniso manasikaroti.這 苦 滅 導 向 道 ( 引 號 ) 如 理 作 意ay dukkha+ nirodha+ gāminī paṭipadā + iti yoniso manasi + karotidukkha(f.s.nom.) (f.s.nom.) (f.s.nom.) (ind.) (adv.) (pr.3,s.)試 譯 :「 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 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集 』, 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苦 的 滅 』, 他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導 向 滅 苦 的 道 路 』。10. Tassa evaṁ yoniso manasikaroto tīṇi saṁyojanāni pahīyanti”他 這 樣 如 理 作 意 三 結 / 繫 縛 被 斷ta evaṁ yoniso manasi + karonta ti saṁyojana pahīyati< ppr. of karoti(m.s.dat.) (adv.) (adv.) (m.s.dat.) (n.p.nom.) (n.p.nom.) (pr.3,p.)139


sakkāyadiṭṭhi, vicikicchā, sīlabbataparāmāso.有 身 見 疑 戒 禁 取sat + kāya + diṭṭhi vicikicchā sīla + vata + parāmāsa< sant 有 身 見 戒 禁 制 / 儀 法 執 取< ppr. of atthi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uppajjati āsava vi + ghāta + pariḷāha< ud + pajjati < √han 殺 < pari + √Dah< √pad(opt.3,p.) (m.p.nom.) (m.p.nom.) cakkhundriyasaṁvaraṁ saṁvutassa viharato眼 根 防 護 防 護 住cakkhu+ indriya+ saṁvara a+ saṁvuta viharanta(m.s.acc.) (m.s.dat.) (m.s.dat.)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這 樣 他 那 些 諸 漏 困 惑 熱 惱 沒 有evaṁ + assa ta āsava vi + ghāta + pariḷāha na hoti< ay(s.gen.) (m.p.nom.) (m.p.nom.) (m.p.nom.) (adv.)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眼 根 而 住 的 人 的 身 上 ; 當這 樣 防 護 眼 根 而 住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4. Paṭisaṅkhā yoniso sotindriy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 …pe…省 思 如 理 耳 根 防 護 住 乃 至paṭisaṅkhā yoniso sota+ indriya+ saṁvara + saṁvuta viharati pe


試 譯 : 防 護 耳 根 而 住 … 乃 至 … 防 護 鼻 根 而 住 … 乃 至 … 防 護 舌 根 而 住 … 乃 至 … 防 護 身根 而 住 … 乃 至 …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5. Yañhissa, bhikkhave manindriyasaṁvaraṁ asaṁvutassa viharato任 何 實 在 那 比 丘 們 意 根 防 護 不 防 護 住yaṁ + hi + assa bhikkhu mano + indriya+ saṁvara a+ saṁvuta viharanta< ay < ppr. of viharati(m.s.dat.) (m.p.voc.) (m.s.acc.) (m.s.dat.) (m.s.dat.)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uppajjati āsava vi + ghāta + pariḷāha(opt.3,p.) (m.p.nom.) (m.p.nom.) manindriyasaṁvaraṁ saṁvutassa viharato意 根 防 護 防 護 住mano + indriya+ saṁvara a+ saṁvuta viharanta(m.s.acc.) (m.s.dat.) (m.s.dat.)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 ( 參 句 型 3)這 樣 他 那 些 漏 困 惑 熱 惱 沒 有evaṁ + assa ta āsava vi + ghāta+ pariḷāha na hoti< ay(s.gen.) (m.p.nom.) (m.p.nom.) (m.p.nom.) (adv.)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的 人 的 身 上 ; 當這 樣 防 護 意 根 而 住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6. “Yañhissa, bhikkhave, saṁvaraṁ asaṁvutassa viharato任 何 實 在 那 比 丘 們 防 護 不 防 護 住yaṁ + hi + assa bhikkhu saṁvara a+ saṁvuta viharanta(m.s.dat.) (m.p.voc.) (m.s.acc.) (m.s.dat.) (m.s.dat.)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saṁvaraṁ saṁvutassa viharato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 防 護 防 護 住uppajjati āsava vighāta + pariḷāha saṁvara saṁvuta viharanta(opt.3,p.) (m.p.nom.) (m.p.nom.) (m.s.acc.) (m.s.dat.) (m.s.dat.)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 ( 參 句 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防 護 而 住 的 人 的 身 上 ; 當 這 樣防 護 而 住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7. 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這 些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漏 防 護 應 被 斷ay vuccati bhikkhu āsava saṁvara pahātabba(m.p.nom.) (pr.3,p.) (m.p.voc.) (m.p.nom.) (m.p.nom.) (m.p.nom.)142


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防 護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3 :3.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savā1. “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什 麼 而 / 和 比 丘 們 漏 受 用 應 被 斷ka + tama ca bhikkhu āsava paṭisevana pahātabba(m.p.nom.) (conj.)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受 用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2. 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cīvaraṁ paṭisevati”在 這 裡 比 丘 們 比 丘 省 思 如 理 衣 服 使 用idha bhikkhu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cīvara paṭisevati< paṭisaṅkhāti < cī + vara < paṭi + √sev< paṭi + saṁ +√khyā 長 期 高 貴(adv.) (m.p.voc.) (m.s.nom.) (ger.) (adv.) (n.s.acc.) (pr.3,s.) “yāvadeva sītassa paṭighātāya, uṇhassa paṭighātāya,這 麼 多 只 是 冷 防 禦 熱 防 禦yāvad + eva sīta paṭi + ghāta uṇha paṭighāta


(ger.) (adv.) (m.s.acc.) (pr.3,s.) (adv.) (m.s.dat.) na madāya, na maṇḍanāya, na vibhūsanāya,不 放 逸 / 驕 慢 不 打 扮 不 迷 人na mada na maṇḍana na vibhūsana< √mad 生 氣(adv.) (m.s.dat.) (adv.) (n.s.dat.) (adv.) (n.s.dat.)試 譯 : 如 理 省 思 使 用 缽 食 ( 的 目 的 )-『 既 不 是 為 了 好 玩 、 也 不 是 為 了 驕 逸 、打 扮 、 迷 人 , yāvadeva imassa kāyassa ṭhitiyā yāpanāya, vihiṁsūparatiyā,這 麼 多 只 是 這 身 體 住 續 維 持 / 保 養 傷 害 停 止yāvad + eva ay kāya ṭhiti pāpana vihiṁsā + uparati< yāpeti < vi +√hiṁs< caus. of yāti< √yā 行 / 去(adv.) (m.s.gen.) (m.s.gen.) (f.s.dat.) (n.s.dat.) (f.s.dat.) brahmacariyānuggahāya, iti purāṇañca vedanaṁ paṭihaṅkhāmi梵 ( 清 淨 ) 行 支 持 如 是 舊 的 且 / 和 受 滅 除brahma + cariya + anuggaha iti purāṇaṁ + ca vedanā paṭihanissati< anu + √grah


這 麼 多 只 是 冷 防 禦 熱 防 禦yāvad + eva sīta paṭi + ghāta uṇha paṭighāta


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使 用 必 要 資 具 的 人 的 身 上 ;當 這 樣 使 用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7. 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這 些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漏 受 用 應 被 斷ay vuccati bhikkhu āsava paṭisevana pahātabba(m.p.nom.) (pr.3,p.)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受 用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4 :4.ādhivāsanā pahātabbāsavā1. “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什 麼 而 / 和 比 丘 們 漏 忍 耐 應 被 斷ka + tama ca bhikkhu āsava adhivāsana pahātabba(m.p.nom.) (conj.)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忍 耐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2. 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khamo hoti在 這 裡 比 丘 們 比 丘 省 思 如 理 忍 耐 是 / 有idha bhikkhu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khama hoti< √kSam 忍 耐(adv.) (m.p.voc.) (m.s.nom.) (ger.) (adv.) (m.s.nom.) (pr.3,s.) sītassa uṇhassa, jighacchāya pipāsāya.冷 熱 餓 渴sīta uṇha jighacchā pipāsā(n.s.dat.) (n.s.dat.) (f.s.dat.) (f.s.dat.)試 譯 : 「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 忍 耐 冷 、 熱 、 餓 、 渴 ,3. Ḍaṁsamakasavātātapasarīṁsapasamphassānaṁ,虻 蚊 風 太 陽 爬 蟲 類 接 觸ḍaṁsa + makasa + vāta + ātapa+ siriṁsapa + saphassa(m.p.gen.)試 譯 : 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 duruttānaṁ durāgatānaṁ vacanapathānaṁ,不 善 不 歡 迎 語 言du + rutta dur + āgata vacana + patha(m.p.gen.) (m.p.gen.) (m.p.gen.)試 譯 : 不 善 、 不 歡 迎 的 語 言 ;146


uppannānaṁ sārīrikānaṁ vedanānaṁ dukkhānaṁ tibbānaṁ已 生 的 肉 體 種 種 受 苦 的 利 的uppanna sāririka vedanā dukkha tibba< sārīra(f.p.gen.) (f.p.gen.) (f.p.gen.) (f.p.gen.) (f.p.gen.) kharānaṁ kaṭukānaṁ asātānaṁ amanāpānaṁ pāṇaharānaṁ粗 的 重 的 不 舒 服 不 合 意 的 生 命 脅 迫 的khara kaṭuka a+ sāta a + manāpa pāṇa + hara(f.p.gen.) (f.p.gen.) (f.p.gen.) (f.p.gen.) (f.p.gen.) adhivāsakajātiko hoti.忍 耐 種 類 者 是du + rutta dur + āgata vacana + patha(m.s.nom.)(pr.3,s.)試 譯 : 已 生 的 肉 體 上 種 種 受 是 苦 的 、 利 的 、 粗 的 、 重 的 、 不 舒 服 、 不 合 意 的 、 脅 迫生 命 的 忍 耐 種 類 。4. “Yañhissa, bhikkhave, anadhivāsayato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任 何 那 比 丘 們 不 忍 耐 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yaṁ+ hi+ assa bhikkhu an+ adhivāsayanta uppajjati āsava vighāta + pariḷāha< ppr. of adhivaseti< caus. of adhi + vasati(m.s.dat.) (m.p.voc.) (m.s.dat.) (opt.3,p.) (m.p.nom.) (m.p.nom.) adhivāsayato 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忍 耐 這 樣 他 那 些 漏 困 惑 熱 惱 沒 有adhivāsayanta evaṁ + assa ta āsava vi + ghāta+ pariḷāha na hoti(m.s.dat.) (s.gen.) (m.p.nom.)(m.p.nom.) (m.p.nom.) (adv.)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忍 耐 的 人 的 身 上 ; 當 這 樣忍 耐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5. 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這 些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漏 忍 耐 應 被 斷ay vuccati bhikkhu āsava adhivāsana pahātabba(m.p.nom.) (pr.3,p.)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忍 耐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5.Parivajjanā pahātabbāsavā方 法 5 :1. “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什 麼 而 / 和 比 丘 們 漏 離 開 / 迴 避 應 被 斷147


ka + tama ca bhikkhu āsava parivajjana pahātabba(m.p.nom.) (conj.)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離 開 / 避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2. 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caṇḍaṁ hatthiṁ parivajjeti,在 這 裡 比 丘 們 比 丘 省 思 如 理 凶 惡 的 大 象 避 開idha bhikkhu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 caṇḍa hatthin parivajjeti< caus. of pari+√vṛj(adv.) (m.p.voc.) (m.s.nom.) (ger.) (adv.) (m.s.acc.) (m.s.acc.)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凶 惡 的 大 象 、 caṇḍaṁ assaṁ parivajjeti, caṇḍaṁ goṇaṁ parivajjeti,凶 惡 的 馬 避 開 凶 惡 的 牛 避 開caṇḍa assa parivajjeti caṇḍa goṇa parivajjeti(m.s.acc.) (m.s.acc.) (pr.3,s.) (m.s.acc.) (m.s.acc.) (pr.3,s.) caṇḍaṁ kukkuraṁ parivajjeti, ahiṁ khāṇuṁ kaṇṭakaṭṭhānaṁ凶 惡 的 狗 避 開 蛇 殘 株 荊 棘 地 / 處 所caṇḍa kukura parivajjeti ahi khāṇu kaṇṭaka + ṭhāna


viññū sa + brahma + cārin pāpaka ṭhāna okappati< carati < o + kappati< √kḷp(m.p.nom.) (m.p.nom.) (n.p.loc.) (n.p.loc.) (opt.3,p.) so tañca anāsanaṁ tañca agocaraṁ他 那 個 和 不 適 合 的 位 子 那 個 和 不 適 合 的 場 所ta taṁ + ca an + āsana taṁ + ca a + gocara(s.nom.)(n.s.acc.)(conj.) (n.s.acc.) (m.s.acc.)(conj.) (m.s.acc.) te ca pāpake mitte paṭisaṅkhā yoniso parivajjeti.那 些 和 惡 的 朋 友 省 思 如 理 避 開ta ca pāpaka mitta paṭisaṅkhā yoniso parivajjeti(m.p.acc.)(conj.) (m.p.acc.) (m.p.acc.) (ger.) (adv.) (pr.3,s.)試 譯 : 坐 在 像 這 樣 子 不 適 合 的 位 子 、 走 在 像 這 樣 子 不 適 合 的 場 所 、 與 像 這 樣 子 惡 友結 交 , 有 智 慧 的 同 梵 行 者 們 會 確 信 於 惡 行 的 諸 理 由 , 他 如 理 省 思 避 開 那 個不 適 合 的 位 子 、 那 個 不 適 合 的 場 所 和 那 些 惡 的 朋 友 。4. “Yañhissa, bhikkhave, aparivajjayato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任 何 那 比 丘 們 不 避 開 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yaṁ+ hi+assa bhikkhu a+ parivajjayanta uppajjati āsava vighāta + pariḷāha< ppr. of parivajjeti< caus. of pari +√vṛj(m.s.dat.) (m.p.voc.) (m.s.dat.) (opt.3,p.) (m.p.nom.) (m.p.nom.) parivajjay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避 開 這 樣 他 那 些 漏 困 惑 熱 惱 沒 有parivajjayanta evaṁ + assa ta āsava vi + ghāta+ pariḷāha na hoti(m.s.dat.) (s.gen.) (m.p.nom.)(m.p.nom.) (m.p.nom.) (adv.)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避 開 的 人 的 身 上 ; 當 這 樣避 開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5. 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這 些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漏 避 開 應 被 斷ay vuccati bhikkhu āsava parivajjana pahātabba(m.p.nom.) (pr.3,p.)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避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方 法 6 :6.Vinodanā pahātabbāsavā1. “Katame ca, bhikkhave,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149


什 麼 而 / 和 比 丘 們 漏 移 開 應 被 斷ka + tama ca bhikkhu āsava vinodana pahātabba(m.p.nom.) (conj.)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漏 是 以 移 開 而 應 被 斷 的 呢 ?」2. Idha, bhikkhave,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在 這 裡 比 丘 們 比 丘 省 思 如 理idha bhikkhu bhikkhu paṭisaṅkhā yoniso(adv.) (m.p.voc.) (m.s.nom.) (ger.) (adv.) uppannaṁ kāmavitakkaṁ nādhivāseti pajahati vinodeti byantīkaroti已 生 的 欲 尋 思 不 要 忍 耐 斷 移 開 結 束 作uppanna kāma + vitaka na + adhivāseti pajahati vinodeti byanti + karoti< pp. of uppajjati < pa +√hā < vi + anta(m.s.acc.) (m.s.acc.) (pr.3,s.) (pr.3,s.) (pr.3,s.) (pr.3,s.) anabhāvaṁ gameti,沒 有 / 廢 止使 得 走 到ana + bhāvagameti


任 何 那 比 丘 們 不 移 開 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yaṁ+ hi+ assa bhikkhu a+ vinodayanta uppajjati āsava vighāta + pariḷāha< ppr. of vinodeti< caus. of vi +nudati


nirodha + nissita(m.s.acc.)vossagga + pariṇāma + in< ava + √sṛj < pari +√nam(m.s.acc.)試 譯 :「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比 丘 如 理 省 思 修 行 依 靠 著 出 離 、 依 靠 著 離 欲 、 依 靠 著 滅 、棄 捨 成 熟 的 念 覺 支 ;3. paṭisaṅkhā yoniso 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pe…省 思 如 理 法 擇 覺 支 修 行 乃 至paṭisaṅkhā yoniso dhamma+ vicaya +sambodhi + aṅga bhāveti pe< vicinati 揀 擇< vi + √ci(ger.) (adv.) (m.s.acc.) (pr.3,s.) vīriya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pīt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精 進 覺 支 修 行 喜 覺 支 修 行vīriya + sambodhi + aṅga bhāveti pīti + sambodhi + aṅga bhāveti< vīra + ya英 雄(m.s.acc.) (pr.3,s.) (m.s.acc.) (pr.3,s.) passaddh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samādhi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輕 安 覺 支 修 行 定 覺 支 修 行passaddhi + sambodhi + aṅga bhāveti samādhi + sambodhi + aṅga bhāveti(m.s.acc.) (pr.3,s.) (m.s.acc.) (pr.3,s.)試 譯 : 如 理 省 思 修 行 … 乃 至 … 擇 法 覺 支 ; 修 行 … 精 進 覺 支 ; 修 行 … 喜 覺 支 ; 修行 … 輕 安 覺 支 ; 修 行 … 定 覺 支 ; upekkhāsambojjhaṅgaṁ bhāveti vivekanissitaṁ virāganissitaṁ捨 覺 支 修 行 出 離 依 靠 著 離 欲 依 靠 著sati + sambodhi + aṅga bhāveti viveka + nissita virāga + nissita< vi + √vic < pp. of nissayati(m.s.acc.) (pr.3,s.) (m.s.acc.) (m.s.acc.) nirodhanissitaṁ vossaggapariṇāmiṁ.滅 依 靠 著 棄 捨 的 成 熟nirodha + nissita vossagga + pariṇāma + in(m.s.acc.)(m.s.acc.)試 譯 : 如 理 省 思 修 行 依 靠 著 出 離 、 依 靠 著 離 欲 、 依 靠 著 滅 、 捨 的 捨 覺 支 。4. “Yañhissa, bhikkhave abhāvayato uppajjeyyuṁ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任 何 那 比 丘 們 不 修 行 生 起 / 產 生 漏 困 惑 熱 惱yaṁ+ hi+assa bhikkhu a+ bhāvayanta uppajjati āsava vighāta + pariḷāha< ppr. of bhāveti< caus. of bhavati


(m.s.dat.) (m.p.voc.) (m.s.dat.) (opt.3,p.) (m.p.nom.) (m.p.nom.) bhāvayato evaṁsa te āsavā vighātapariḷāhā na honti.修 行 這 樣 他 那 些 漏 困 惑 熱 惱 沒 有bhāvayanta evaṁ + assa ta āsava vighāta+ pariḷāha na hoti(m.s.dat.) (s.gen.) (m.p.nom.)(m.p.nom.) (m.p.nom.) (adv.)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可 能 生 起 在 任 何 不 這 樣 修 行 的 人 的 身 上 ; 當 這 樣修 行 時 , 他 沒 有 那 些 諸 漏 、 困 惑 、 熱 惱 。5. Ime vuccanti, bhikkhave,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這 些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漏 修 行 應 被 斷ay vuccati bhikkhu āsava bhāvana pahātabba(m.p.nom.) (pr.3,p.) (m.p.voc.) (m.p.nom.) (m.p.nom.) (m.p.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些 被 稱 為 以 修 行 而 應 被 斷 的 諸 漏 。」總 結 :1. “Yato kho, bhikkhave, bhikkhuno當 … 時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比 丘yato kho bhikkhu bhikkhu(adv.) (conj.) (m.p.voc.) (m.s.dat.) ye āsavā dassanā pahātabbā te dassan pahīnā honti,哪 些 漏 見 應 被 斷 那 些 見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dassana pahātabba ta dassana pahīna hoti< grd. of pajahati < pp. of pajahati< pa + jahati √hā(m.s.nom.) (m.s.nom.)(m.p.nom.) (m.p.nom.) (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 對 比 丘 來 說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見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見 而 被 斷 了 時 ; ye āsavā saṁvarā pahātabbā te saṁvarā pahīnā honti,哪 些 漏 防 護 應 被 斷 那 些 防 護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saṁvara pahātabba ta saṁvara pahīna hoti(m.s.nom.) (m.s.nom.)(m.p.nom.) (m.p.nom.) (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防 護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防 護 而 被 斷 了 時 ; ye āsavā paṭisevanā pahātabbā te paṭisevanā pahīnā honti,哪 些 漏 受 用 應 被 斷 那 些 受 用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paṭisevana pahātabba ta paṭisevana pahīna hoti(m.s.nom.) (m.s.nom.)(m.p.nom.) (m.p.nom.) (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受 用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受 用 而 被 斷 了 時 ; ye āsavā adhivāsanā pahātabbā te adhivāsanā pahīnā honti,153


哪 些 漏 忍 耐 應 被 斷 那 些 忍 耐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adhivāsana pahātabba ta adhivāsana pahīna hoti(m.s.nom.) (m.s.nom.) (m.p.nom.) (m.p.nom.)(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忍 耐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忍 耐 而 被 斷 了 時 ; ye āsavā parivajjanā pahātabbā te parivajjanā pahīnā honti,哪 些 漏 離 開 應 被 斷 那 些 離 開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parivajjana pahātabba ta parivajjana pahīna hoti(m.s.nom.) (m.s.nom.)(m.p.nom.) (m.p.nom.)(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離 開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離 開 而 被 斷 了 時 ; ye āsavā vinodanā pahātabbā te vinodanā pahīnā honti,哪 些 漏 移 開 應 被 斷 那 些 移 開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vinodana pahātabba ta vinodana pahīna hoti(m.s.nom.) (m.s.nom.)(m.p.nom.) (m.p.nom.) (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移 開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移 開 而 被 斷 了 時 ; ye āsavā bhāvanā pahātabbā te bhāvanā pahīnā honti;哪 些 漏 修 行 應 被 斷 那 些 修 行 已 被 斷 是ya āsava bhāvana pahātabba ta bhāvana pahīna hoti(m.s.nom.) (m.s.nom.)(m.p.nom.) (m.p.nom.) (m.p.acc.) (m.p.acc.) (m.p.acc.) (pr.3,p.)試 譯 : 當 那 些 應 該 以 修 行 而 被 斷 的 諸 漏 已 經 以 修 行 而 被 斷 了 時 ,2. ayaṁ vuccati, bhikkhave” “bhikkhu sabbāsavasaṁvarasaṁvuto viharati,這 被 稱 為 比 丘 們 比 丘 一 切 漏 防 護 住ay vuccati bhikkhu bhikkhu sabba + āsava + saṁvara + saṁvutta viharati(m.s.nom.)(pr.3,s.) (m.p.voc.) (m.s.nom.) (m.s.nom.) (pr.3,s.) acchecchi taṇhaṁ, vivattayi saṁyojanaṁ,切 斷 貪 愛 脫 掉 / 還 滅 束 縛 / 結chindati taṇhā vivaṭṭeti saṁyojana< √chind < caus. of vi+ √vṛt < saṁyuñjati(aor.3,s.) (f.s.acc.) (aor.3,s.) (n.s.acc.) sammā mānābhisamayā antamakāsi dukkhassā”“ti.完 全 / 正 慢 止 滅 結 束 / 邊 際 作 苦 ( 引 號 )sammā māna + abhisamaya antaṁ + akāsi dukkhassa + iti< abhi + √śam < karoti(adv.) (m.s.abl.) (m.s.acc.) (aor.3,s.) (m.s.gen.)(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個 被 稱 為 防 護 一 切 漏 而 住 的 比 丘 , 切 斷 了 貪 愛 , 脫 掉 了 束 縛 , 因154


為 完 全 止 滅 慢 而 已 作 到 了 苦 的 結 束 。」3. Idamavoca bhagavā.這 個 說 了 世 尊idaṁ + avoca bhagavant< vacati < √vac 說(n.s.acc.) (aor.3,s.) (m.s.nom.)試 譯 :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4. āttamanā te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心 意 滿 足 那 些 比 丘 們 世 尊 已 說 的 歡 喜atta+ mana ta bhikkhu bhagavant bhāsita abhinanduṁ+ iti< pp. of bhāsati < abhinandati< √bhā(m.p.nom.) (m.p.nom.) (m.p.nom.) (m.s.gen.) (n.s.acc.) (aor.3,p.) (ind.)試 譯 : 那 些 比 丘 心 意 滿 足 而 且 歡 喜 世 尊 已 說 的 。155


法 義 加 油 站136 :一 、 給 孤 獨 長 者 Anāthapiṇḍika 的 故 事Anāthapiṇḍika 意 思 即 是 「 餵 養 無 助 者 的 人 」, 原 名 為 Sudatta, 由 於 他 樂 善 好 施 , 才獲 得 這 樣 榮 譽 的 名 字 。 他 居 住 在 舍 衛 城 裡 。 有 一 回 到 王 舍 城 拜 訪 他 的 姊 夫 , 姊 夫 並 沒 有像 往 常 般 招 待 他 , 他 發 現 姊 夫 正 在 後 花 園 準 備 招 待 後 天 來 到 的 佛 陀 。 當 聽 到 佛 陀 的 名 字時 , 心 裡 生 起 難 以 形 容 的 喜 悅 , 生 起 無 限 的 憧 憬 , 急 於 謁 見 佛 陀 。 可 是 他 住 在 舍 衛 城 樹林 裡 , 而 且 佛 陀 後 天 才 會 到 , 這 使 得 他 難 以 入 寢 。 於 是 隔 天 天 未 亮 , 他 便 出 發 到 Sitavana。那 時 佛 陀 正 在 露 天 徘 徊 , 等 待 他 的 到 來 , 佛 以 輕 柔 聲 音 呼 喚 他 :「Sudatta, 到 這 兒 來 。」Sudatta, 聽 到 佛 的 召 喚 而 感 非 常 榮 耀 , 他 恭 敬 地 頂 禮 問 候 , 佛 陀 為 他 開 示 :「 無 時 無 刻 都 快 樂 地 歇 著 , 那 阿 羅 漢 已 滅 熄 火 , 不 眷 戀 肉 欲 , 冷 卻 一 切 煩 惱 , 斷 除一 切 種 子 , 帶 來 新 生 命 的 種 子 , 斷 除 繫 縛 , 緩 和 心 中 的 慾 望 與 痛 苦 , 平 靜 、 心 靜 、 快 樂地 歇 著 , 在 他 心 中 已 得 到 安 寧 ( 見 《 律 藏 》Ⅱp.156. 第 六 「 臥 坐 具 犍 度 」)。」聽 了 佛 陀 的 [ 次 第 論 ] 開 示 後 , 他 證 得 初 果 , 他 邀 請 佛 陀 到 舍 衛 城 度 過 雨 季 , 佛 陀 答 應並 提 議 出 家 人 都 歡 喜 獨 處 。 他 回 去 後 向 祇 陀 王 子 (Jeta) 提 出 購 買 園 地 。 王 子 要 他 將 金 匝鋪 滿 園 地 , 才 將 屬 於 王 室 的 花 園 賣 給 他 , 他 照 辦 了 , 王 子 後 來 也 把 金 匝 布 施 給 佛 陀 。 佛陀 再 花 一 大 筆 錢 建 造 Jetavana 祇 陀 精 舍 , 佛 陀 在 這 兒 度 過 19 個 雨 季 , 弘 法 的 一 生 大 部 分時 間 都 在 這 寺 院 度 過 , 很 多 經 典 也 多 數 在 這 兒 宣 說 的 , 也 曾 單 獨 為 長 者 開 是 佛 法 。二 、 註 解 書 和 Bhikkhu Bodhi 英 譯 本 註 解 32 說 明 那 個 防 護 (saṁvara) 是 五 個 一 組 (pañcavidho):透 過 戒 、 正 念 、 智 慧 、 精 進 和 耐 心 (sīlasaṁvaro satiñāṇa khanti viriyasaṁvaroti)。其 分 布 如 下 :諸 漏 被 斷 有 七 種 方 法 1. 以 見 斷 的 諸 漏2. 以 防 護 斷 的 諸 漏 透 過 正 念 來 防 護 六 根3. 以 受 用 斷 的 諸 漏4. 以 忍 耐 斷 的 諸 漏 透 過 耐 心 來 防 護5. 以 離 開 斷 的 諸 漏 透 過 戒 的 防 護 來 避 開 不 適 合 的 位 子 、 場 所( 比 丘 波 羅 提 木 叉 提 到 二 位 子 ) 1. 單 獨 與 女 人 坐 在 可 行 不 淨 行 處( 不 定 1)2. 單 獨 與 女 人 坐 在 隱 密 處 ( 懺 悔 44)6. 以 移 開 斷 的 諸 漏 透 過 精 進 的 防 護 來 移 開 不 善 的 尋 思7. 以 修 行 斷 的 諸 漏而 所 有 事 物 的 省 察 是 透 過 智 慧 的 防 護 ( Sabbattha paṭisaṅkhā ñāṇasaṁvaro.)。三 、 六 種 邪 見 atthi me attā 常 見 sassatadiṭṭhi natthi me attā 斷 見 、 虛 無 主 義 ucchedadiṭṭhi attanā va anattānaṁ 認 同 自 我 即 經 驗 的 兩 面 和 確 定 有 我 可 以 想 anattā va attānaṁ 認 同 自 我 即 單 一 觀 察 者 attanā va attānaṁ sañjānāmi 認 同 自 我 即 被 觀 察 的 單 一 者( 大 我 與 小 我 , 沒 有 可 以 想 , 但 有 個 我 被 想 ) 常 見 的 充 分 展 開 , 一 切 限 制 已 被 拋 棄1. 自 我 即 說 者 意 指 自 我 即 作 者 的 概 念2. 自 我 即 受 者3. 自 我 的 概 念 即 被 動 的 主 體4. tatra tatra 到 處 暗 示 自 我 即 輪 迴 的 主 體 ( 透 過 不 同 肉 體 的 連 續 來 維 持 自 我 認 同 )136參 見 《 法 句 經 》131-132 偈 、Vin. Ⅱ,154 -159;《 律 藏 ˙ 小 品 ˙ 第 六 臥 坐 具 犍 度 》 之 「 給 孤 獨 居 士 之 皈 依 」 或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Ⅰ,p.67 -73。156


四 、 四 聖 諦是 隨 觀 anupassanā 修 智 慧 vipassanā 的 因 、 對 象1.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 名 色 分 別 智 ( 見 清 淨 )1,2,4世 間 的2.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集 】 緣 遍 攝 智 / 法 住 智 1,2,3,4( 度 疑 清 淨 ) 出 世 間 的 道 智3.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苦 的 滅 】 ( 四 諦 同 時 現 起 )4. 如 理 作 意 【 這 是 導 向 滅 苦 的 道 路 】 弱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道 非 道 知 見 清 淨 )五 、 七 種 斷 漏 的 方 法 修 行 道 次 第 所 屬 狀 況 如 下 :1. 以 見 斷 的 諸 漏 1 和 7 含 四 出 世 間 道2. 以 防 護 斷 的 諸 漏3. 以 受 用 斷 的 諸 漏4. 以 忍 耐 斷 的 諸 漏 2 至 6 屬 世 間 的5. 以 離 開 斷 的 諸 漏 ( 雖 然 不 能 直 接 達 到 斷 煩 惱 , 但 是 在 修 行 的 次 第 準 備 期 間 ,6. 以 移 開 斷 的 諸 漏 仍 可 克 制 這 些 煩 惱 , 沿 著 出 世 間 道 而 助 於 其 最 終 的 滅 除 。)7. 以 修 行 斷 的 諸 漏( 修 習 七 覺 支 )如 理 省 思 … 斷 漏是 … 身 體 的 避 ? 或 心 的 防 護 ?157


《 大 苦 蘊 經 》 漢 、 巴 對 讀 分 析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大 苦 蘊 經 》 概 要 架 構一 、 序 分 1. 通 緣2. 別 緣 1. 外 道 與 佛 教 皆 講 使 人 完 全 了 解 欲 、 色 、 受二 、 正 宗 分 1. 初 起 點 問 題 起 點 2. 外 道 質 疑 兩 者 之 間 有 何 差 異 比 丘 們 的 處 理 方 式2. 佛 陀 解 答 教 導 以 味 、 患 、 離 三 角 度 配 合 欲 、 色 、 受 九 問 題 問 外 道 肯 定 外 道 既 不 能 解 釋 也 陷 入 沮 喪 , 因 不 在 其 範 圍 內 復 自 標 除 如 來 等 三 種 人 外 , 無 人 因 解 釋 這 些 問 題 而 滿 足 心3. 隨 釋 1. 解 釋 對 諸 欲 的 味 、 患 、 出 離三 、 流 通 分 結 歎 流 通◇ 1. 解 釋 對 諸 欲 的 味◇ 2 解 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1. 現 世 可 見 之 (32 種 苦 ) 列 出 7 點2. 未 來 世 之 苦 列 出 1 點◇ 3 解 釋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在 種 種 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2. 總 結 ◇ 1. 不 如 實 知 & 結 果◇ 2 如 實 知 & 結 果1. 解 釋 對 諸 色 的 味 、 患 、 出 離◇ 1. 解 釋 對 諸 色 的 味 譬 喻 緣 各 種 姓 少 女 亮 麗 容 貌 而 喜 樂 生 起◇ 2 解 釋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列 出 6 點 亮 麗 容 貌 1. 老 病 苦逝 去 、 過 患 顯 現 2. 死 後 之 種 種 不 淨◇ 3 解 釋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在 諸 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2. 總 結 ◇ 1. 不 如 實 知 & 結 果◇ 2 如 實 知 & 結 果1. 解 釋 對 諸 受 的 味 、 患 、 出 離◇ 1. 解 釋 對 諸 受 的 味 1. 列 出 具 足 4 禪 的 條 件 ,2. 那 時 所 經 驗 無 傷 害 的 受 是 最 高 對 諸 受 的 味◇ 2 解 釋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受 有 三 共 相◇ 3 解 釋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在 諸 受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2. 總 結 ◇ 1. 不 如 實 知 & 結 果◇ 2 如 實 知 & 結 果☆ 此 經 主 題 : 佛 陀 從 味 、 患 、 離 三 個 角 度 ( 和 配 合 四 聖 諦 ) 解 釋 對 欲 、 色 、 諸 受 的 完 全 了解 , 來 區 別 外 道 的 答 案 。 有 很 長 部 分 解 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對 諸 色 的 味 部 分 是 以眼 所 見 的 美 色 的 角 度 來 說 , 此 是 有 異 於 《 相 應 部 》 或 《 雜 阿 含 經 》 中 從 勝 義 諦角 度 來 詮 述 的 。 所 以 這 裡 是 從 觀 身 不 淨 的 角 度 來 講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 大 苦 蘊 經 》 之 科 判一 、 序 分1.1 通 緣 世 尊 住 在 舍 衛 城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的 因 緣1.2 別 緣 1.2.1 一 群 比 丘 早 晨 作 例 行 事 務 穿 衣 、 拿 衣 缽 、 為 乞 食 而 進 舍 衛 城1.2.2 先 往 外 道 遊 方 者 道 場二 、 正 宗 分1.2.3 比 丘 與 外 道 遊 方 者 間 的 禮 貌 使 人 對 諸 欲 的 完 全 了 解158


2. 初 起 點 使 人 對 諸 色 的 完 全 了 解2.1 問 題 起 點 2.1.1 外 道 認 為 也 與 沙 門 瞿 曇 一 樣 談 三 主 題 使 人 對 諸 受 的 完 全 了 解2.1.2 外 道 的 質 疑 比 較 兩 者 法 的 教 說 、 教 導 有 什 麼 差 異 ?2.2 比 丘 的 處 理 方 式 2.2.1 沒 贊 成 也 沒 反 駁 而 離 開 、 心 想 往 世 尊 處 尋 答 案2.2.2 詣 世 尊 啟 問 2.2.2.1 乞 食 回 、 飯 後 往 詣 、 禮 拜 後 坐 一 邊2.2.2.2 報 告 事 情 經 過 同 1.2 2.2.13. 佛 陀 解 答 如 何 區 別 外 道 的 答 案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味 ?3.1 教 導 列 舉 九 問 題 問 外 道 以 味 、 患 、 出 離 三 個 角 度 配 合 欲 、 色 、 受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3.2 肯 定 外 道 的 反 應 既 不 能 解 釋 、 進 一 步 地 也 陷 入 沮 喪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3.3 問 原 因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味 ?3,4 答 非 外 道 範 圍 內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3.5 復 自 標 殊 勝 無 見 世 間 人 因 解 釋 這 些 問 題 滿 足 心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除 如 來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味 ?如 來 弟 子 、 三 種 人 外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從 他 們 聽 來 者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4. 隨 釋4.1 釋 對 諸 欲 的 味 、 過 患 、 出 離4.1A 釋 對 諸 欲 的 味 眼 所 識 的 色 是 被 想 要 的 、A1 問 對 諸 欲 的 味 集 諦 、 雜 染 因 、 現 在 流 轉 因 耳 所 識 的 聲 可 意 的 、A2 簡 說 五 種 欲 的 成 分 鼻 所 識 的 香 合 意 的 、A3 復 問 五 種 舌 所 識 的 味 歡 喜 的 樣 子 、A4 釋 義 身 所 識 的 觸 連 結 貪 欲 、A5 結 縱 欲 行 緣 這 五 種 欲 成 分 而 樂 喜 生 起 是 對 諸 欲 的 味 誘 人 染 著 的4.1B 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B1 問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苦 諦 、 清 淨 因一 現 世 可 見 之 苦B2.1 面 對 自 然 之 苦□1. 為 生 計□2. 面 對 自 然 的 苦 冷 、 熱 , 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 因 飢 渴 而 近 臨 死 亡□3.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B2.2 求 不 得 苦□1. 努 力 而 不 得 財 富□2. 苦 果 怨 嘆 而 陷 入 混 亂 、 哭 泣 搥 胸 『 一 切 奮 鬥 是 空 』□3.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B2.3 財 物 五 家 所 共 1. 國 王 們 帶 走□1. 為 護 財 產 而 承 受 怕 失 去 之 苦 憂 2. 小 偷 們 偷 走□2. 財 物 五 家 所 共 3. 火 燒□3. 苦 果 怨 嘆 而 陷 入 混 亂 、 哭 泣 搥 胸 4. 水 流 走『 過 去 屬 於 我 的 、 現 在 不 屬 於 我 的 』 5. 怨 親 捲 逃□4.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B2.4 家 庭 生 活 競 爭□1. 現 在 雜 染 因 進 一 步 以 欲 為 因 緣□2. 人 與 人 爭 吵 諸 王 間 、 種 族 間 、 親 族 間 、 朋 友 間□3. 彼 此 鬥 以 拳 頭 、 土 塊 、 棍 子 、 刀 攻 擊□4. 苦 果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5.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159


B2.5 戰 爭 一□1. 現 在 雜 染 因 進 一 步 以 欲 為 因 緣□2. 全 副 武 裝 雙 方 劇 戰 拿 刀 、 盾 、 弓 、 箭 雙 方 聚 集 在 刀 飛 、 槍 飛 中 陷 戰□3. 苦 果 一 被 刀 、 槍 傷 , 被 刀 砍 頭□4. 苦 果 二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5.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B2.6 戰 爭 二□1. 現 在 雜 染 因 進 一 步 以 欲 為 因 緣□2. 全 副 武 裝 猛 攻 難 攀 光 滑 堡 雷 □3. 苦 果 一 被 刀 、 槍 傷 , 被 煮 沸 液 體 潑 、 重 物 壓 倒 、 被 刀 砍 頭□4. 苦 果 二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5.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B2.7 殺 盜 邪 淫 而 受 種 種 王 刑□1. 現 在 雜 染 因 進 一 步 以 欲 為 因 緣□2. 殺 盜 邪 淫□3. 被 抓 手 種 種 王 刑□4. 苦 果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5. 結 論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二 未 來 世 之 苦B2.8 未 來 世 之 苦□1. 現 在 雜 染 因 進 一 步 以 欲 為 因 緣□2. 以 身 口 意 行 惡 行□3. 未 來 苦 果 身 壞 命 終 後 , 出 生 下 劣 處 、 惡 趣 、 地 獄□4. 結 論 這 是 當 來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聚 , 以 欲 望 為 因 、 緣 、 基 礎4.1C 釋 對 諸 欲 的 出 離C1 問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滅 諦 、 清 淨 assādañca assādato 滿 足 作 為 滿 足C2 釋 義 那 在 種 種 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是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Adīnavañca Adīnavato 過 患 作 為 過 患4.1 總 結 A1 不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種 種 欲 的 niss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出 離 作 為 出 離A2 結 果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欲 或 引 導 人 似 善 行 道 者 將 完 全 知 道 欲 不 可 能B1 如 實 知 道 諦 、 未 來 不 流 轉 因 如 是 對 種 種 欲 的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B2 結 果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欲 或 引 導 人 似 善 行 道 者 將 完 全 知 道 欲 可 能4.2 釋 對 諸 色 的 味 、 過 患 、 出 離4.2A 釋 對 諸 色 的 味A1 問 對 諸 欲 的 味 集 諦 、 雜 染 因 、 現 在 流 轉 因A2.1 喻 答□1. 譬 如 各 種 姓 少 女□2. 亮 麗 容 貌□3. 反 問 她 在 那 年 代 有 最 亮 麗 容 貌 嗎 ?□4. 弟 子 答 是A2.2 結 緣 那 最 亮 麗 容 貌 而 樂 喜 生 是 對 諸 色 的 味4.2B 釋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1 問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苦 諦 、 清 淨 因B2.1 老 苦□1. 老 態 的 出 現 老 年 、 青 春 年 華 逝 去 、 彎 腰 、 髮 白 、 皮 皺 …□2. 反 問 你 們 認 為 她 以 前 那 亮 麗 容 貌 逝 去 和 過 患 顯 現 嗎 ?□3. 弟 子 答 是160


□4. 結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2.2 老 病 苦□1. 老 病 的 不 方 便 病 、 苦 、 重 病 倒 下 躺 在 自 己 的 尿 糞 裡 、 仗 他 人 站 或 臥□2. 反 問 你 們 認 為 她 … 同 上 …□4. 結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2.3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一□1. 膨 脹 相 、 青 瘀 相 、 膿 爛 相 女 人 死 後 被 棄 墓 地 , 經 一 二 三 日 膨 脹 、 青 瘀 、 膿 爛 生□2. 反 問 你 們 認 為 她 … 同 上 …□4. 結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2.4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二□1. ( 斷 壞 相 、) 食 殘 相 、 蟲 聚 相□2. 反 問 你 們 認 為 她 … 同 上 …□4. 結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2.5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三□1. 散 亂 相 、 斬 砟 離 散 相 、 血 塗 相□2. 反 問 你 們 認 為 她 … 同 上 …□4. 結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2.6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四□1. 骸 骨 相□2. 反 問 你 們 認 為 她 … 同 上 …□4. 結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4.2C 釋 對 諸 色 的 出 離C1 問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滅 諦 、 清 淨 assādañca assādato 滿 足 作 為 滿 足C2 釋 義 那 在 諸 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是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Adīnavañca Adīnavato 過 患 作 為 過 患4.2 總 結 A1 不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色 的 niss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出 離 作 為 出 離A2 結 果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色 或 引 導 人 似 善 行 道 者 將 完 全 知 道 色 不 可 能B1 如 實 知 道 諦 、 未 來 不 流 轉 因 如 是 對 諸 受 的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B2 結 果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色 或 引 導 人 似 善 行 道 者 將 完 全 知 道 色 可 能4.3 釋 對 諸 受 的 味 、 過 患 、 出 離4.3A 釋 對 諸 受 的 味A1 問 對 諸 受 的 味 集 諦 、 雜 染 因 、 現 在 流 轉 因A2 釋 義A2.1 具 足 初 禪 後 住□1. 具 足 初 禪 的 條 件 離 欲 、 惡 不 善 法 , 有 尋 有 伺 、 離 生 喜 樂□2. 經 驗 無 傷 害 的 受 那 時 既 不 思 惟 傷 害 自 己 ,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他 人 或 雙 方□3. 結 最 高 對 諸 受 的 味 是 無 傷 害 的 受A2.2 具 足 二 禪 後 住□1. 具 足 二 禪 的 條 件 具 足 自 信 、 心 的 趣 於 專 一 、 無 尋 無 伺 、 定 生 喜 樂… 同 上 …A2.3 具 足 三 禪 後 住□1. 具 足 四 禪 的 條 件 離 喜 , 捨 、 正 念 正 知 、 樂 住 者… 同 上 …A2.4 具 足 四 禪 後 住□1. 具 足 四 禪 的 條 件 滅 除 喜 憂 、 不 苦 不 樂 、 捨 念 清 淨□2. 經 驗 無 傷 害 的 受 那 時 既 不 思 惟 傷 害 自 己 ,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他 人 或 雙 方□3. 結 最 高 對 諸 受 的 味 是 無 傷 害 的 受4.3B 釋 對 諸 受 的 過 患B1 問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苦 諦 、 清 淨 因B2 釋 義 受 有 三 共 相4.3C 釋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無 常 苦 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161


C1 問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滅 諦 、 清 淨 assādañca assādato 滿 足 作 為 滿 足C2 釋 義 那 在 諸 受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是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Adīnavañca Adīnavato 過 患 作 為 過 患4.3 總 結 A1 不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受 的 niss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出 離 作 為 出 離A2 結 果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受 或 引 導 人 似 善 行 道 者 將 完 全 知 道 受 不 可 能B1 如 實 知 道 諦 、 未 來 不 流 轉 因 如 是 對 諸 受 的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B2 結 果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受 或 引 導 人 似 善 行 道 者 將 完 全 知 道 受 可 能三 、 流 通 分5. 結 歎 流 通一 三 苦 蘊 大 經北 傳 中 阿 九 九 、 苦 陰 經 ( 大 正 藏 一 、 五 八 七 頁 。) 苦 陰 經 ( 大 正 藏 一 、 八 四 頁 。)增 阿 一 二 、 九 、 苦 除 ( 大 正 藏 二 、 六 0 四 頁 。)本 經 是 諸 比 丘 , 或 時 行 乞 之 際 , 或 於 外 道 園 , 聞 彼 等 , 對 沙 門 瞿 曇 和 我 等 , 於 欲 、 色 、受 之 教 說 , 言 無 何 等 之 區 別 , 因 以 告 世 尊 , 世 尊 乃 說 法 , 即 , 彼 等 和 世 尊 之 間 , 有 甚 大 的 差別 , 對 於 欲 、 色 、 受 、 其 各 各 之 味 、 患 , 出 離 等 之 說 明 。如 是 我 聞第 十 三 《 苦 蘊 大 經 》137 。一 時 , 世 尊 往 舍 衛 城 祇 陀 林 給 孤 獨 園 。 爾 時 , 眾 多 比 丘 晨 早 著 衣 , 執 持 衣 缽 , 而於 舍 衛 城 行 乞138 。 時 , 彼 等 比 丘 作 是 念 :「 往 舍 衛 城 行 乞 尚 早 , 不 如 我 等 今 往 彼 外 道園 。」 於 是 , 彼 等 比 丘 往 外 道 園 。 詣 已 , 與 彼 等 外 道 問 訊 , 交 談 友 誼 親 睦 之 語 而 坐84 一 面139 。 於 一 面 坐 時 , 彼 等 外 道140言 諸 比 丘 曰 :「 諸 賢 ! 沙 門 瞿 曇 對 欲 而 施 智141 , 我 等亦 對 欲 而 施 智 。 諸 賢 ! 沙 門 瞿 曇 對 色 而 施 智 , 我 等 亦 對 色 而 施 智 。 諸 賢 ! 沙 門 瞿 曇 對 受 而施 智 , 我 等 亦 對 受 而 施 智 。137138如 是 我 聞 , 這 裡 的 「 我 」 是 指 阿 難 尊 者 。這 是 一 個 出 家 人 早 上 的 例 行 作 務 。 在 《 法 句 經 》172 偈 中 記 載 沙 姆 迦 尼 尊 者 (Sammuñjanī) 的 故 事 :沙 姆 迦 尼 尊 者 把 大 部 分 的 時 間 花 在 打 掃 寺 院 。 當 時 住 同 一 寺 院 的 離 瓦 塔 尊 者 (Revata) 則 大 部 分 時 間 花在 禪 定 上 , 因 此 , 有 一 天 , 沙 姆 迦 尼 跑 去 對 離 瓦 塔 說 :「 你 真 懶 惰 , 靠 別 人 的 施 捨 過 活 , 難 道 你 不 認 為 有 時候 應 該 掃 掃 地 或 做 其 他 的 事 嗎 ?」離 瓦 塔 回 答 :「 一 個 比 丘 不 應 該 把 所 有 時 間 花 在 掃 地 上 , 他 應 該 清 早 掃 地 , 然 後 去 托 缽 , 飯 後 , 在 禪 定中 觀 想 自 己 的 肉 體 , 他 應 該 盡 量 觀 想 出 生 命 的 實 相 , 或 者 念 頌 經 文 直 到 夜 晚 , 這 時 候 , 如 果 願 意 , 可 以 再 次掃 地 。」 沙 姆 迦 尼 聽 了 離 瓦 塔 的 教 誨 之 後 , 嚴 格 遵 循 , 很 快 地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其 他 比 丘 發 現 沙 姆 迦 尼 不 再 把 大 部 分 時 間 花 在 打 掃 上 , 究 問 他 原 因 。 他 回 答 :「 當 我 不 理 解 那 妙 法 時 ,我 一 直 再 掃 地 ; 但 是 , 現 在 我 不 需 要 理 解 了 。」 諸 比 丘 懷 疑 而 跑 去 問 佛 陀 「 是 否 大 妄 語 」?佛 陀 說 :「 沙 姆 迦 尼 確 實 已 經 證 得 阿 羅 漢 果 。 他 說 的 是 事 實 。」 偈 頌 :一 個 人 在 過 去 或 許 被 矇 蔽 , 但 後 來 糾 正 錯 誤 而 不 迷 惑 , 他 像 撥 開 烏 雲 而 出 的 月 亮 , 照 耀 世 間 。162


一 、 序 分1.1 通 緣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 大 苦 蘊 經 》 之 分 析Evaṁ me sutaṁ” 我 已 聽 到 這 樣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sāvatthiyaṁ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某 個 時 候 , 世 尊 住 在 舍 衛 城 的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1.2 別 緣1.2.1 一 群 比 丘 早 晨 作 例 行 事 務Atha kho sambahulā bhikkhū pubbaṇhasamayaṁ nivāsetvā然 後 , 一 群 比 丘 在 早 晨 時 換 衣 服 後 ,pattacīvaramādāya 拿 起 缽 和 衣 後 ,sāvatthiṁ piṇḍāya pāvisiṁsu. 為 乞 食 而 進 入 舍 衛 城 。1.2.2 先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道 場Atha kho tesaṁ bhikkhūnaṁ etadahosi “那 時 , 那 些 比 丘 有 這 個 想 法 :“atippago kho tāva sāvatthiyaṁ piṇḍāya carituṁ,「 為 乞 食 而 去 遊 行 在 舍 衛 城 仍 然 太 早 ,yaṁ nūna mayaṁyena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 ārāmotenupasaṅkameyyāmā”ti.或 許 我 們 可 以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的 道 場 」。1.2.3 比 丘 與 外 道 遊 方 者 間 的 禮 貌Atha kho te bhikkhū yena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ārāmo tenupasaṅkamiṁsu;然 後 , 那 些 比 丘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的 道 場 ;upasaṅkamitvā 到 後 ,tehi aññatitthiyehi paribbājakehi saddhiṁ sammodiṁsu;sammodanīyaṁ kathaṁ saraṇīyaṁ vītisāretvā與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喜 悅 地 彼 此 歡 迎 ; 互 相 問 候 悅 人 溫 馨 的 話 後 ,ekamantaṁ nisīdiṁsu. 坐 在 一 邊 。二 、 正 宗 分2. 初 起 點2.1 問 題 的 起 點2.1.1 外 道 認 為 也 與 沙 門 瞿 曇 一 樣 講 三 個 主 題Ekamantaṁ nisinne kho te bhikkhūt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tadavocuṁ”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告 訴 那 些 比 丘 這 個 :139140這 是 佛 陀 時 代 , 佛 弟 子 與 其 他 宗 教 者 之 間 的 禮 貌 運 動 。佛 陀 時 代 , 當 時 有 所 謂 的 「 六 師 外 道 」。141在 此 的 pariññā(full understanding) 有 二 意 , 即 :[1] samatikkama( 克 服 \ 超 越 )[2] pahāna( 斷 )。163


“samaṇo, āvuso, gotamo kām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ti,mayampi kām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ma;「 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欲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欲 的 完全 了 解 ;samaṇo, āvuso, gotamo rūp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ti,mayampi rūp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ma;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色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 設( 讓 人 知 道 ) 諸 諸 色 的 完 全 了 解 ;samaṇo, āvuso, gotamo vedan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ti,mayampi vedan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ma;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 設( 讓 人 知 道 ) 諸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若 然 , 諸 賢 ! 對 施 法 說 教 , 沙 門 瞿 曇 與 我 等 之 間 有 如 何 區 別 ? 有如 何 趨 向 ? 有 如 何 差 異 耶 ?」 於 此 , 彼 等 比 丘 對 彼 等 外 道 之 說 , 不 歡 受 亦 不 反 駁 。 不 歡 受亦 不 反 駁 , 從 座 起 立 而 去 , 念 :「 我 等 至 世 尊 處 , 以 知 此 說 之 意 義 。」如 是 , 彼 等 比 丘 於 舍 衛 城 行 乞 。 食 後 , 由 行 乞 而 歸 , 詣 世 尊 住 處 。 詣 已 , 敬 禮世尊 而 坐 於 一 面 。 坐 於 一 面 之 彼 等 比 丘 白 世 尊 :「 世 尊 ! 我 等 晨 早 著 衣 , 執 持 衣 缽 , 而 於舍 衛 城 行 乞 。 時 , 我 等 作 是 念 :「 往 舍 衛 城 行 乞 尚 早 , 不 如 我 等 今 往 外 道 園 。」 如 是 ,世 尊 ! 我 等 往 外 道 園 。 往 而 與 彼 等 外 道 問 訊 , 交 談 友 誼 親 睦 之 語 而 坐 一 面 。164


2.1.2 外 道 的 質 疑idha no, āvuso, ko viseso, ko adhippayāso,kiṁ nānākaraṇaṁ samaṇassa vā gotamassa amhākaṁ vā”那 麼 , 朋 友 ! 這 裡 什 麼 差 異 , 什 麼 不 一 樣 , 什 麼 種 種 的 不 同 , 沙 門喬 達 摩 的 和 我 們 的 -yadidaṁ dhammadesanāya vā dhammadesanaṁ,anusāsaniyā vā anusāsanin”ti?也 就 是 法 的 教 說 比 起 法 的 教 說 、 教 導 比 起 教 導 呢 ?」2.2 比 丘 們 的 處 理 方 式 ( 反 應 )2.2.1 沒 贊 成 也 沒 反 駁 而 離 開 、 心 想 往 世 尊 處 尋 答 案然 後 , 那 些 比 丘Atha kho te bhikkhūtesaṁ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 bhāsitaṁneva abhinandiṁsu, nappaṭikkosiṁsu;既 沒 有 贊 成 也 沒 有 反 駁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的 所 說 ;anabhinanditvā appaṭikkositvā uṭṭhāyāsanā pakkamiṁsu”沒 有 贊 成 、 沒 有 反 駁 之 後 , 從 座 位 起 來 離 開 而 心 想 -“bhagavato santike etassa bhāsitassa atthaṁ ājānissāmā”ti.「 我 們 將 會 在 世 尊 的 面 前 了 知 那 個 已 被 說 的 意 思 。」2.2.2 詣 世 尊 啟 問2.2.2.1 乞 食 回 、 飯 後 往 詣Atha kho te bhikkhū sāvatthiyaṁ piṇḍāya caritvā然 後 , 那 些 比 丘 為 乞 食 而 遊 行 在 舍 衛 城 之 後 ,pacchābhattaṁ piṇḍapātapaṭikkantā (nom. p.)托 缽 回 來 , 在 吃 飯 後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ṁsu; 到 世 尊 處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ntaṁ abhivādetvāekamantaṁ nisīdiṁsu. 到 之 後 , 禮 拜 世 尊 後 , 坐 在 一 邊 。2.2.2.2 報 告 事 情 經 過A 比 丘 在 早 晨 的 例 行 事 務Ekamantaṁ nisinnā kho te bhikkhū 坐 在 一 邊 的 那 些 比 丘bhagavantaṁ etadavocuṁ”“idha mayaṁ, bhante, pubbaṇhasamayaṁ nivāsetvā「 現 在 , 尊 者 ! 我 們 在 早 晨 時 換 衣 服 後 ,pattacīvaramādāya sāvatthiṁ piṇḍāya pāvisimha.拿 起 缽 和 衣 後 ,( 我 們 ) 為 乞 食 而 進 入 舍 衛 城 。B 先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道 場告 訴 世 尊 這 個 -165


Tesaṁ no, bhante, amhākaṁ etadahosi”當 時 , 尊 者 ! 那 些 我 們 有 了 這 個 想 法 :“atippago kho tāva sāvatthiyaṁ piṇḍāya carituṁ,『 為 乞 食 而 去 遊 行 在 舍 衛 城 是 仍 然 太 早 ,yaṁ nūna mayaṁ yena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ārāmo tenupasaṅkameyyāmā”ti.或 許 我 們 可 以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的 道 場 。』C 比 丘 與 外 道 遊 方 者 間 的 禮 貌Atha kho mayaṁ, bhante,尊 者 ! 然 後 , 我 們yena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 ārāmotenupasaṅkamimha;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的 道 場 ;upasaṅkamitvā tehi aññatitthiyehi paribbājakehi saddhiṁsammodimha; 到 後 , 與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喜 悅 地 彼 此 歡 迎 ;sammodanīyaṁ kathaṁ saraṇīyaṁ vītisāretvāekamantaṁ nisīdimha. 互 相 問 候 悅 人 溫 馨 的 話 後 , 坐 在 一 邊 。於 一 面坐 時 , 彼 等 外 道 對 我 等 言 :「 諸 賢 ! 沙 門 瞿 曇 對 欲 施 智 , 我 等 亦 對 欲 施 智 。 諸 賢 !85 沙 門 瞿 曇 對 色 施 智 , 我 等 亦 對 色 施 智 。 沙 門 瞿 曇 對 受 施 智 , 我 等 亦 對 受 施 智 。 若 然 , 諸賢 ! 對 施 法 說 教 , 沙 門 瞿 曇 與 我 等 之 間 有 如 何 區 別 ? 有 如 何 趣 向 ? 有 如 何 差 別 耶 ?」 世 尊 ! 於此 , 我 等 不 歡 受 亦 不 反 駁 彼 等 外 道 之 說 。 不 歡 受 亦 不 反 駁 , 從 座 起 立 而 去 , 則 念 :「 我等 至 世 尊 處 , 以 知 彼 說 之 意 義 。」」世 尊 曰 :「 諸 比 丘 ! 對 如 是 說 之 外 道 , 應 如 是 問 之 :「 賢 者 ! 如 何 是 欲 味 、 欲 患 、欲之 出 離 ? 如 何 是 色 味 、 色 患 、 色 之 出 離 ? 如 何 是 受 味 、 受 患 、 受 之 出 離 ?」 如 是 問 者 , 外道 即 不 能 解 說 , 而 更 陷 於 迷 惑 。166


167D 外 道 認 為 也 與 沙 門 瞿 曇 一 樣 講 三 個 主 題Ekamantaṁ nisinne kho amhe, bhante,t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tadavocuṁ”尊 者 !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告 訴 坐 在 一 邊 的 我 們 這 個 :“samaṇo, āvuso, gotamo kām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ti,mayampi kām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apema『 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欲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欲 的 完 全 了 解 ;Samaṇo, āvuso, gotamo rūp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ti,mayampi rūp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ma.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色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 設( 讓 人 知 道 ) 諸 色 的 完 全 了 解 ;Samaṇo, āvuso, gotamo vedan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ti,mayampi vedanānaṁ pariññaṁ paññāpema.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 設( 讓 人 知 道 ) 諸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E 外 道 的 質 疑Idha no, āvuso, ko viseso, ko adhippayāso,kiṁ nānākaraṇaṁ samaṇassa vā gotamassa amhākaṁ vā,那 麼 , 朋 友 ! 在 這 裡 什 麼 差 異 什 麼 不 一 樣 、 什 麼 種 種 的 不 同 ,沙 門 喬 達 摩 的 和 我 們 的 -yadidaṁ dhammadesanāya vā dhammadesanaṁanusāsaniyā vā anusāsanin”ti.也 就 是 法 的 教 說 比 起 法 的 教 說 、 教 導 比 起 教 導 呢 ?』F 我 們 的 處 理 方 式 ( 反 應 ) 沒 贊 成 也 沒 反 駁 而 離 開 、 心 想 往 世 尊 處 尋 答 案


Atha kho mayaṁ, bhante, tesaṁ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bhāsitaṁ neva abhinandimha, nappaṭikkosimha;然 後 , 尊 者 ! 我 們 既 沒 有 贊 成 也 沒 有 反 駁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已 說 的 ;anabhinanditvā appaṭikkositvā uṭṭhāyāsanā pakkamimha “沒 有 贊 成 、 沒 有 反 駁 之 後 , 從 座 位 起 來 離 開 而 心 想 -“bhagavato santike etassa bhāsitassa atthaṁ ājānissāmā”“ti.『 我 們 將 會 在 世 尊 的 面 前 了 知 那 個 已 被 說 的 意 思 』。」3. 佛 陀 解 答 如 何 區 別 外 道 的 答 案3.1 教 導 列 舉 九 問 題 問 外 道 以 味 、 患 、 出 離 三 個 角 度 配 合 欲 、 色 、 受 共 九 個 問 題“Evaṁvādino,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evamassu vacanīyā” 「 比 丘 們 ! 這 樣 講 的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是 應 這 樣 被 說 -1. “ko panāvuso, kāmānaṁ assādo, 朋 友 !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味 ?2. ko ādīnavo, 什 麼 是 ( 對 諸 欲 的 ) 過 患 ?3. kiṁ nissaraṇaṁ? 什 麼 是 ( 對 欲 的 ) 出 離 ?4. Ko rūpānaṁ assādo,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味 ?5. ko ādīnavo, 什 麼 是 ( 對 諸 色 的 ) 過 患 ?6. kiṁ nissaraṇaṁ? 什 麼 是 ( 對 諸 色 的 ) 出 離 ?7. Ko vedanānaṁ assādo,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味 ?8. ko ādīnavo, 什 麼 是 ( 對 諸 受 的 ) 過 患 ?9. kiṁ nissaraṇan”ti? 什 麼 是 ( 對 諸 受 的 ) 出 離 ? 33.2 肯 定 外 道 的 反 應Evaṁ puṭṭhā,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比 丘 們 ! 當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這 樣 被 問 時 ,1. na ceva sampāyissanti, 既 不 能 解 釋 ,2. uttariñca vighātaṁ āpajjissanti. 進 一 步 地 也 陷 入 心 情 混 亂 / 沮 喪 。其 何 故 耶 ? 此 非 屬 彼 等 之 能 力 範 圍 。 諸 比 丘 ! 予 於 諸 天 之世 界 、 魔 之 世 界 、 梵 天 之 世 界 , 及 沙 門 、 婆 羅 門 之 世 界 , 人 、 天 之 世 界 , 如 來 又 如 來 聲聞 , 又 除 從 此 所 開 者 , 不 見 一 人 對 此 問 題 有 滿 足 之 解 答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欲 味 ? 曰 : 此 等 有 五 種 欲 分 , 五 者 :[ 一 ] 依 眼 識 色 , 對 色 而 有 所 欲 、所 愛 、 所 好 : 對 所 受 諸 相 而 欲 著 , 以 慫 其 情 者 也 。[ 二 ], 依 耳 識 聲 , 對 聲 而 有 所 欲 、 所愛 、 所 好 : 對 所 愛 諸 相 而 欲 著 , 以 慫 其 情 者 也 。[ 三 ] 依 鼻 識 香 , 對 香 而 有 所 欲 、 所 愛 、所 好 : 對 所 愛 諸 相 而 欲 著 , 以 慫 其 情 者 也 。[ 四 ] 依 舌 識 味 , 對 味 而 有 所 欲 、 所 愛 、 所 好 ;對 所 受 諸 相 而 欲 著 , 以 慫 其 情 者 也 。[ 五 ] 依 身 識 觸 , 對 觸 而 有 所 欲 、 所 愛 、 所 好 ; 對 所 受168


諸 相 而 欲 著 , 以 慫 其 情 者 也 。 諸 比 丘 ! 此 等 是 五 種 欲 分 。 緣 此 等 五 種 欲 分 而 生 喜 樂 , 是欲 味 也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欲 患 ? 曰 :3.3 問 原 因3.4 答 非 外 道 範 圍 內Taṁ kissa hetu? 那 是 什 麼 緣 故 呢 ?Yathā taṁ, bhikkhave, avisayasmiṁ.比 丘 們 ! 事 實 上 那 不 是 在 ( 他 們 的 ) 範 圍 / 領 域 之 內 。3.5 復 自 標 殊 勝 除 如 來 等 三 種 人 能 答4. 隨 釋4.1j 釋 對 諸 欲 的 味 、 患 、 出 離4.1jA 釋 對 諸 欲 的 味Nāhaṁ taṁ, bhikkhave, passāmi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比 丘 們 ! 我 沒 有 看 到 在 共 天 、 魔 、 梵 的 世 界 裡 的 共 沙 門 、 婆 羅 門 、天 人 中 的 那 個 人 ,yo imesaṁ pañhānaṁ veyyākaraṇena cittaṁ ārādheyya,而 他 可 以 因 為 解 釋 這 些 問 題 滿 足 心 的 ,aññatra tathāgatena vā tathāgatasāvakena vā,ito vā pana sutvā.除 了 如 來 、 或 如 來 弟 子 、 或 從 ( 他 們 ) 那 兒 聽 到 了 ( 學 習 ) 的 人 。」169


A1 問 對 諸 欲 的 味 集 諦 、 雜 染 因 、 現 在 流 轉 因“Ko ca, bhikkhave, kāmānaṁ assādo?「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味 呢 ?A2 雜 染 因 五 種 欲 的 成 分Pañcime, bhikkhave, kāmaguṇā. 比 丘 們 ! 有 這 些 五 種 欲 。A3 復 問Katame pañca? 什 麼 是 五 種 呢 ?A4 釋 義A5 結 果 縱 欲 行Cakkhuviññeyyā rūpāiṭṭhā kantā manāpā piyarūpā kāmūpasaṁhitā rajanīyā,眼 所 識 的 諸 色是 被 想 要 的 、 可 意 的 、 合 意 的 、 歡 喜 的 樣 子 、 連 結 貪 欲 、 誘 人 染 著 的 ;耳 所 識 的 諸 聲 … 乃 至 …鼻 所 識 的 諸 香 … 乃 至 …舌 所 識 的 諸 味 ……身 所 識 的 諸 觸sotaviññeyyā saddā …pe…ghānaviññeyyā gandhā …pe…jivhāviññeyyā rasā…kāyaviññeyyā phoṭṭhabbāiṭṭhā kantā manāpā piyarūpā kāmūpasaṁhitā rajanīyā”是 被 想 要 的 、 可 意 的 、 合 意 的 、 歡 喜 的 樣 子 、 連 結 貪 欲 、 誘 人 染 著 的 。ime kho, bhikkhave, pañca kāmaguṇā.比 丘 們 ! 這 些 是 五 種 欲 。Yaṁ kho, bhikkhave, ime pañca kāmaguṇe paṭiccauppajjati sukhaṁ somanassaṁ”比 丘 們 ! 緣 這 些 五 種 欲 而 那 快 樂 和 喜 歡 生 起 ,ayaṁ kāmānaṁ assādo. 這 是 對 諸 欲 的 味 。」4.1 B 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B1 問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苦 諦 、 清 淨 因“Ko ca,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呢 ?於 此 , 善 男 子 , 為 種 種 技 藝 , 即 : 印 算 、 算 術 、 目 算 、耕 作 、 商 賈 、 牧 牛 、 弓 術 、 王 臣 , 或 以 其 他 之 技 藝 , 為 謀 生 而 受 寒 暑 之 苦 及 虻 、 蚊 、 風 、熱 、 蛇 等 觸 所 惱 , 因 飢 渴 而 被 殺 , 此 是 欲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以 欲 為 因 , 以86 欲 為 緣 , 以 欲 為 源 , 要 之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 諸 比 丘 ! 若 人 如 是 行 動 、 努 力 、 奮 鬥 , 彼 善男 子 不 得 財 物 者 , 彼 生 愁 、 哀 、 悲 、 槌 胸 哭 泣 墮 入 愚 癡 , 即 :「 予 之 努 力 歸 於 徒 勞 , 予170


之 奮 鬥 終 無 結 果 。」 諸 比 丘 ! 此 是 苦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以 欲 為 因 , 以 欲 為 緣 , 以 欲為 源 , 要 之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 若 如 是 活 動 、 努 力 、 奮 鬥 , 彼 善 男 子 若 得 其 財 物 者 , 彼 為守 護 其 財 物 而 受 憂 苦 ,一 現 世 之 苦B2.1 面 對 自 然 的 苦 為 生 計 面 對 自 然 的 苦Idha, bhikkhave, kulaputtoyena sippaṭṭhānena jīvikaṁ kappeti” 藉 由 哪 種 技 術 謀 生 -yadi muddāya yadi gaṇanāya yadi saṅkhānena無 論 指 算 、 會 計 、 計 算 、yadi kasiyā yadi vaṇijjāya yadi gorakkhenayadi issatthena耕 田 、 貿 易 、 看 牛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 善 男 子yadi rājaporisena yadi sippaññatarena”弓 術 、 國 王 職 事 、 或 任 何 一 種 技 術 -sītassa purakkhato ( 他 必 須 ) 面 對 冷 、uṇhassa purakkhato 面 對 熱 ,171


結 論B2.2 求 不 得 苦 努 力 而 不 得 財 富 苦 果 結 論ḍaṁsamakasavātātapasarīṁsapasamphassehi rissamāno因 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而 受 傷 ,khuppipāsāya mīyamāno; 因 飢 渴 而 近 臨 死 亡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kāmānameva hetu.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欲 作 為 因 。“Tassa ce, bhikkhave, kulaputtassa 比 丘 們 ! 假 如 那 個 善 男 子evaṁ uṭṭhahato ghaṭato vāyamato 這 樣 工 作 、 努 力 、 奮 鬥 ,te bhogā nābhinipphajjanti. 那 些 財 產 不 能 到 他 的 手 上 。So socati kilamati paridevati 他 鬱 悶 、 疲 勞 、 哭 泣 、urattāḷiṁ kandati, 搥 胸 、sammohaṁ āpajjati”陷 入 混 亂 -“moghaṁ vata me uṭṭhānaṁ, 『 我 的 努 力 真 的 是 空 ,aphalo vata me vāyāmo”ti. 我 的 精 進 真 的 是 沒 有 結 果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2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B2.3 財 物 五 家 所 共 為 護 財 產 而 承 受 失 去 苦 憂“Tassa ce, bhikkhave, kulaputtassaevaṁ uṭṭhahato ghaṭato vāyamato te bhogā abhinipphajjanti.比 丘 們 ! 假 如 那 些 財 產 到 那 個 這 樣 工 作 、 努 力 、 奮 鬥 善 男 子 的 手 上 ,So tesaṁ bhogānaṁ ārakkhādhikaraṇaṁ他 為 了 對 那 些 財 產 做 保 護dukkhaṁ domanassaṁ paṭisaṁvedeti” 而 承 受 苦 和 憂 -即 :「 予 之 財 物 不 被 王 奪 、 不 被 盜 奪 、 不 被 火 燒 、 不 被 水 流 、不 被 所 愛 之 後 嗣 所 取 者 !」 如 是 其 守 護 監 視 此 等 財 物 , 或 者 被 王 奪 、 被 盜 奪 、 被 火 燒 、被 水 流 、 被 非 所 愛 之 後 嗣 取 去 , 其 時 , 彼 生 愁 、 疲 、 悲 , 槌 胸 哭 泣 以 生 愚 癡 , 即 :「 予172


之 所 有 財 物 , 於 今 皆 無 矣 !」 諸 比 丘 ! 此 是 欲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以 欲 為 因 , 以 欲 為 緣 ,以 欲 為 源 , 要 之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 諸 比 丘 ! 更 又 以 欲 為 因 , 以 欲 為 緣 , 以 欲 為 源 。 依 屬欲 之 因 , 諸 王 與 諸 王 爭 , 王 族 與 王 族 爭 , 婆 羅 門 與 婆 羅 門 爭 , 家 主 與 家 主 爭 , 母 與 子 爭 ,子 與 母 爭 , 父 與 子 爭 , 子 與 父 爭 , 兄 弟 與 兄 弟 爭 , 兄 弟 與 姊 妹 爭 , 姊 妹 與 兄 弟 爭 , 友 與友 爭 。 於 此 , 彼 等 鬥 諍 論 爭 相 互 以 手 擊 打 , 以 土 塊 擊 打 , 以 杖 擊 打 , 以 劍 擊 打 。“kinti me bhoge neva rājāno hareyyuṁ,『 怎 麼 樣 國 王 們 既 不 會 帶 走 我 的 財 富 ,na corā hareyyuṁ, 而 且 小 偷 們 不 會 偷 走 ,na aggi daheyya, 火 不 會 燒 ,na udakaṁ vaheyya , 水 不 會 流 走 ,na appiyā dāyādā hareyyun”ti.不 喜 歡 的 繼 承 者 們 不 會 攜 帶 ( 我 的 財 富 ) 潛 逃 呢 ?』 財 物 五 家 所 共Tassa evaṁ ārakkhato gopayato(abs. gen.) 當 他 這 樣 保 護 和 看 顧 時 ,te bhoge rājāno vā haranti,corā vā haranti,或 者 國 王 們 帶 走 那 些 財 產 或 者 小 偷 們 偷 走 、173


苦 果 結 論B2.4 家 庭 生 活 競 爭 現 在 雜 染 因 人 與 人 爭 吵 彼 此 鬥aggi vā dahati, udakaṁ vā vahati, appiyā vā dāyādā haranti.或 者 火 燒 、 或 者 水 流 走 、 或 者 不 喜 歡 的 繼 承 者 們 攜 帶 潛 逃 。So socati kilamati paridevati urattāḷiṁ kandati,他 鬱 悶 、 疲 勞 、 哭 泣 、 搥 胸 、sammohaṁ āpajjati”陷 入 混 亂 -“yampi me ahosi tampi no natthī”ti.『 那 種 過 去 屬 於 我 的 , 現 在 不 是 屬 於 我 的 。』Ayampi,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比 丘 們 ! 進 一 步 當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時 ,rājānopi rājūhi vivadanti, 諸 王 與 諸 王 間 爭 吵 ,khattiyāpi khattiyehi vivadanti 諸 剎 帝 利 與 諸 剎 帝 利 爭 吵 ,brāhmaṇāpi brāhmaṇehi vivadanti, 諸 婆 羅 門 與 諸 婆 羅 門 爭 吵 ,gahapatīpi gahapatīhi vivadanti, 諸 居 士 與 諸 居 士 們 爭 吵 ,mātāpi puttena vivadati, 母 與 子 爭 吵 ,puttopi mātarā vivadati, 子 與 母 爭 吵 ,pitāpi puttena vivadati, 父 與 子 爭 吵 ,puttopi pitarā vivadati, 子 與 父 爭 吵 ,bhātāpi bhātarā vivadati, 兄 弟 與 兄 弟 爭 吵 ,bhātāpi bhaginiyā vivadati, 兄 弟 與 姊 妹 爭 吵 ,bhaginīpi bhātarā vivadati, 姊 妹 與 兄 弟 爭 吵 ,sahāyopi sahāyena vivadati. 朋 友 與 朋 友 爭 吵 。Te tattha kalahaviggahavivādāpannā aññamaññaṁ在 這 裡 , 已 陷 入 爭 吵 、 紛 爭 、 諍 論 的 他 們 彼 此pāṇīhipi upakkamanti, 以 拳 頭 攻 擊 ,leḍḍūhipi upakkamanti, 以 土 塊 攻 擊 ,daṇḍehipi upakkamanti, 以 棍 子 攻 擊 ,satthehipi upakkamanti. 以 刀 攻 擊 ,174


彼 等 如 是 至 死 或 受 等 於 死 之 苦 。 此 是 欲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以 欲 為 因 ,以 欲 為 緣 , 以 欲 為 源 , 要 之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 又 更 , 諸 比 丘 ! 以 欲 為 因 , 以 欲 為 緣 , 以欲 為 源 , 依 欲 之 因 而 執 劍 、 楯 、 佩 弓 、 菔 , 雙 方 戰 陣 密 集 , 矢 響 鎗 飛 , 刀 光 閃 閃 , 於 其中 衝 進 。 彼 等 如 是 以 矢 射 擊 , 以 鎗 投 刺 , 以 刀 斬 頭 。 彼 等 如 是 至 死 或 受 等 於 死 之 苦 。 此是 欲 患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 諸 比 丘 ! 又 更 以 欲 為 因 …… 依 欲 之 因 而 執 劍 、87 楯 , 佩 弓 、 菔 以 固 身 , 善 塗 堡 壘 , 矢 響 鎗 飛 , 刀 光 閃 閃 , 於 其 中 衝 進 。 苦 果 殺Te tattha maraṇampi nigacchanti, 在 這 裡 , 他 們 招 致 死 亡maraṇamattampi dukkhaṁ. 和 死 亡 般 的 苦 。175


結 論B2.5 戰 爭 一 現 在 雜 染 因欲 望 作 為 緣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比 丘 們 ! 進 一 步 當 欲 望 作 為 因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時 , 全 副 武 裝 雙 方 劇 戰asicammaṁ gahetvā, 他 們 拿 起 刀 和 盾 後 ,dhanukalāpaṁ sannayhitvā, 武 裝 弓 和 箭 後 ,ubhatobyūḷhaṁ saṅgāmaṁ pakkhandanti 雙 方 聚 集 而 陷 入 戰 爭 ,usūsupi khippamānesu 刀 飛 投 中 、sattīsupi khippamānāsu, 槍 飛 投 中 、asīsupi vijjotalantesu. 刀 光 閃 閃 中 。 苦 果 一Te tattha usūhipi vijjhanti, 在 這 裡 , 他 們 被 刀 射 傷 、sattiyāpi vijjhanti, 被 槍 射 傷 、asināpi sīsaṁ chindanti. 被 刀 砍 頭 。 苦 果 二Te tattha maraṇampi nigacchanti, maraṇamattampi dukkhaṁ.在 這 裡 , 他 們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 。 結 論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B2.6 戰 爭 二 現 在 雜 染 因“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比 丘 們 ! 進 一 步 當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時 , 全 副 武 裝 猛 攻 光 滑 保 雷asicammaṁ gahetvā, 他 們 拿 起 刀 和 盾 後 ,dhanukalāpaṁ sannayhitvā, 武 裝 弓 和 箭 後 ,addāvalepanā upakāriyo pakkhandanti 猛 攻 光 滑 ( 不 可 攀 ) 堡 雷 ,usūsupi khippamānesu, 刀 飛 投 中 、sattīsupi khippamānāsu 槍 飛 投 中 、asīsupi vijjotalantesu. 刀 光 閃 閃 中 。176


彼 等 如 是 以 矢射 擊 , 以 鎗 投 刺 , 以 注 煮 沸 物 , 以 強 大 之 力 摧 毀 , 以 刀 斬 頭 。 彼 等 如 是 至 死 或 受 等 於 死之 苦 。 諸 比 丘 ! 此 是 欲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 諸 比 丘 ! 又 更 以 欲 為 因 ……依 欲 之 因 而 破 入 [ 他 ] 家 , 劫 奪 、 為 盜 、 追 剝 、 通 姦 他 妻 。 如 是 , 彼 被 王 捕 , 處 以 種 種 罰 ,即 : 以 鞭 打 、 以 籐 打 或 以 半 杖 打 。 或 截 手 、 截 足 , 截 手 足 、 截 耳 、 截 鼻 、 截 耳 鼻 。 又 課以 酸 粥 鍋 刑 、 課 以 貝 禿 刑 、 課 以 羅 喉 口 刑 ; 又 課 以 火 鬘 刑 、 燭 手 刑 ; 又 課 以 驅 行 刑 、 皮衣 刑 、 羚 羊 刑 ; 又 課 以 鉤 肉 刑 、 錢 刑 、 灰 汁 刑 、 閂 轉 刑 ;177


苦 果 一 苦 果 二 結 論Te tattha usūhipi vijjhanti, 在 這 裡 , 他 們 被 刀 射 傷 、sattiyāpi vijjhanti, chakaṇakāyapi osiñcanti,被 槍 射 傷 、 被 煮 沸 的 液 體 潑 、abhivaggenapi omaddanti, asināpi sīsaṁ chindanti.被 重 物 壓 倒 , 被 刀 砍 了 頭 。Te tattha maraṇampi nigacchanti, maraṇamattampi dukkhaṁ.在 這 裡 , 他 們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B2.7 殺 、 盜 、 邪 淫 而 受 種 種 王 刑 現 在 雜 染 因“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比 丘 們 ! 進 一 步 當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時 , 殺 、 盜 、 邪 淫sandhimpi chindanti, nillopampi haranti,ekāgārikampi karonti,他 們 破 入 他 家 、 掠 奪 財 物 、 為 盜 、paripanthepi tiṭṭhanti, paradārampi gacchanti.站 在 埋 伏 中 、 通 姦 他 妻 。 被 抓 受 種 種 王 罰Tamenaṁ rājāno gahetvā vividhā kammakāraṇā kārenti”國 王 們 抓 他 們 後 , 使 得 作 種 種 刑 罰 -kasāhipi tāḷenti, vettehipi tāḷenti,aḍḍhadaṇḍakehipi tāḷenti;用 鞭 打 、 用 籐 打 、 用 棍 棒 打 、hatthampi chindanti, pādampi chindanti,砍 手 、 砍 腳 、hatthapādampi chindanti, kaṇṇampi chindanti,砍 手 腳 、 割 耳 、nāsampi chindanti, kaṇṇanāsampi chindanti;割 鼻 、 割 耳 鼻 ;bilaṅgathālikampi karonti saṅkhamuṇḍikampi karonti,他 們 受 到 酸 粥 鍋 刑 、 受 到 光 亮 貝 殼 刮 刑 、rāhumukhampi karonti, jotimālikampi karonti,受 到 『 羅 侯 』 口 刑 、 受 到 燃 燒 的 火 環 刑 、hatthapajjotikampi karonti, erakavattikampi karonti,受 到 燃 燒 手 刑 、 受 到 草 葉 刑 、cīrakavāsikampi karonti, eṇeyyakampi karonti,178


受 到 皮 衣 刑 、 受 到 羚 羊 刑 、baḷisamaṁsikampi karonti, kahāpaṇikampi karonti,受 到 鉤 肉 刑 、 受 到 錢 幣 刑 、khārāpatacchikampi karonti, palighaparivattikampi karonti,受 到 淹 鹼 液 刑 、 受 到 旋 轉 針 刑 、又 課 以 槁 踏 台刑 ; 或 又 以 沸 騰 油 灑 之 、 令 狗 噉 之 、 活 活 杙 刺 、 以 劍 斷 頭 。 彼 等 如 是 至 死 或 受 等 於 死 之苦 。 諸 比 丘 ! 此 是 欲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諸 比 丘 ! 更 又 以 欲 為 因 , 以 欲 為 緣 , 以 欲 為 源 , 依 欲 之 因 而 以 身 行 惡 、 以 口 行 惡 、以 意 行 惡 。 彼 等 以 身 行 惡 、 以 口 行 惡 、 以 意 行 惡 , 身 壞 命 終 , 生 於 惡 生 、 惡 趣 、 墮 處 、地 獄 。 諸 比 丘 ! 此 是 欲 患 , 為 現 實 之 苦 蘊 也 。 以 欲 為 因 、 以 欲 為 緣 , 以 欲 為 源 , 要 之 ,其 因 屬 欲 者 也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欲 之 出 離 ? 曰 : 於 欲 驅 除 欲 貪 、 欲 貪 之 捨 離 , 此 是 欲 之 出 離 也 。179


苦 果 結 論palālapīṭhakampi karonti, tattenapi telena osiñcanti,受 到 捲 起 草 蓆 刑 ; 用 沸 油 潑 、sunakhehipi khādāpenti, jīvantampi sūle uttāsenti,使 得 被 狗 群 吃 、 使 得 活 活 刺 在 樁 上 、asināpi sīsaṁ chindanti. 用 劍 砍 頭 。Te tattha maraṇampi nigacchanti, maraṇamattampi dukkhaṁ.在 這 裡 , 他 們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二未 來 世 的 苦B2.8. 現 在 雜 染 因 行 惡 行 未 來 苦 果 結 論“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比 丘 們 ! 進 一 步 當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時 ,kāyena duccaritaṁ caranti, 以 身 行 惡 ,vācāya duccaritaṁ caranti, 以 語 行 惡 ,manasā duccaritaṁ caranti. 以 意 行 惡 。Te kāyena duccaritaṁ caritvā, 他 們 以 身 行 惡 、vācāya duccaritaṁ caritvā, 以 語 行 惡 、manasā duccaritaṁ caritvā, 以 意 行 惡 之 後 ,kāyassa bhedā paraṁ maraṇā 身 壞 命 終 後 ,apāyaṁ duggatiṁ vinipātaṁ nirayaṁ upapajjanti.出 生 到 下 劣 處 、 惡 趣 、 墮 落 地 、 地 獄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mparāyiko,比 丘 們 ! 這 是 當 來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180


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kāmānameva hetu.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4.1C 釋 對 諸 欲 的 出 離C1 問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滅 諦 、 清 淨“Kiñca, bhikkhave, kāmānaṁ nissaraṇaṁ?「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呢 ?C2 釋 義Yo kho, bhikkhave, kāmesuchandarāgavinayo chandarāgappahānaṁ”比 丘 們 ! 那 個 在 諸 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idaṁ kāmānaṁ nissaraṇaṁ. 這 是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諸 比 丘 ! 若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如 是 不 如 實 知 由 味 之 味 、 由 患 之 患 、 由 出 離 之 出 離88 者 , 彼 等 知 自 欲 , 又 或 得 達 知 他 欲 之 狀 態 。 其 如 此 行 而 知 欲 味 , 實 無 是 處 。 然 , 諸 比 丘 !若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如 實 知 如 是 於 欲 , 由 味 是 味 、 由 患 是 患 、 由 出 離 是 出 離 者 , 彼 等 知 自欲 , 或 得 達 知 他 欲 之 狀 態 。 其 如 此 行 而 知 欲 , 實 有 是 處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色 味 ? 曰 : 於 此 , 若 有 王 族 女 、 婆 羅 門 女 也 , 其 齡 或 是 十 五 、 或 是 十六 , 不 高 亦 不 矮 、 不 瘦 亦 不 胖 、 不 黑 亦 不 白 者 , 其 女 於 此 時 應 為 最 美 妙 端 麗 也 。 諸 比 丘 !緣 美 妙 端 麗 而 生 喜 樂 , 此 是 色 味 也 。181


4.1 總 結A1 不 如 實 知A2 結 果“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沒 有 如 實 知evaṁ kāmānaṁ assādañcaassādato如 是 對 諸 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過 患 作 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yathābhūtaṁ nappajānantite vata sāmaṁ vā kāme parijānissanti,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欲paraṁ vā tathattāya samādapessanti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yathā paṭipanno kāme parijānissatīti” netaṁ ṭhānaṁ vijjati.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欲 - 這 狀 況 不 存 在 ( 即 不 可 能 )。B1 如 實 知 道 諦 、 未 來 不 流 轉 因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evaṁ kāmānaṁ assādañca assādato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足 、 過 患 作 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B2 結 果te vata sāmaṁ vā kāme parijānissanti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欲paraṁ vā tathattāya samādapessantntti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yathā paṭipanno kāme parijānissatīti” ṭhānametaṁ vijjati.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諸 欲 - 這 狀 況 存 在 ( 即 可 能 )。」4.2 釋 對 諸 色 的 味 、 患 、 出 離4.2A 釋 對 諸 色 的 味A1 問 對 諸 色 的 味 集 諦 、 雜 染 因 、 現 在 流 轉 因“Ko ca, bhikkhave, rūpānaṁ assādo?「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味 呢 ?A2.1 喻 答 譬 如 各 種 姓 少 女182


亮 麗 容 貌 反 問 弟 子 答A2.2 結Seyyathāpi, bhikkhave, khattiyakaññā vā brāhmaṇakaññā vā比 丘 們 ! 譬 如 或 剎 帝 利 少 女 、 或 婆 羅 門 少 女 、gahapatikaññā vā pannarasavassuddesikā vā或 居 士 少 女 , 或 十 五 歲soḷasavassuddesikā vā, 或 十 六 歲 的 樣 子 ,nātidīghā nātirassā nātikisā nātithūlā nātikāḷī nāccodātā不 太 高 、 不 太 矮 、 不 太 瘦 、 不 太 胖 、 不 太 黑 、 不 太 白 ,paramā sā, bhikkhave, tasmiṁ samaye subhā vaṇṇanibhāti?比 丘 們 ! 她 在 那 個 年 代 有 最 亮 麗 的 容 貌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Yaṁ kho, bhikkhave, subhaṁ vaṇṇanibhaṁ paṭiccauppajjati sukhaṁ somanassaṁ”「 比 丘 們 ! 緣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而 樂 喜 生 起 ,ayaṁ rūpānaṁ assādo. 這 是 對 諸 色 的 味 。」諸 比 丘 ! 云 何 色 患 ? 曰 : 於 此 , 彼 女 , 見 其 齡 後 , 或 是 八 十 、 或 是 九 十 、 或 至 百 , 年老 如 椽 之 彎 曲 , 成 為 佝 樓 、 持 杖 、 抖 行 、 年 衰 病 弱 、 齒 落 、 頭 白 、 髮 稀 、[ 皮 膚 ] 皺 紋 、行 走 不 穩 、 肢 體 生 斑 者 , 汝 等 如 何 思 之 耶 ? 彼 女 之 美 妙 端 麗 復 存 耶 ? 以 此 想 患 顯 現 也 。 諸比 丘 ! 此 是 色 患 也 。 諸 比 丘 ! 更 又 若 見 彼 女 患 病 、 苦 悶 、 重 疾 、 臥 於 糞 尿 、 依 他 始 起 、 依他 始 能 臥 床 者 。 汝 等 如 何 思 之 耶 ? 彼 女 之 美 妙 端 麗 復 存 ! 應 想 患 之 顯 現 也 。 諸 比 丘 ! 此 是 色患 也 。183


4.2B 釋 對 諸 色 的 過 患B1 問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苦 諦 、 清 淨 因“Ko ca,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呢 ?B2.1 老 化老 態 的 出 現(acc.)Idha,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aparena samayena 比 丘 們 ! 過 後 可 能 在 這 裡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āsītikaṁ vā navutikaṁ vā vassasatikaṁ vā jātiyā,(loc.)在 八 十 、 九 十 或 百 歲 ,jiṇṇaṁ gopānasivaṅkaṁ bhoggaṁ 老 像 椽 的 彎 曲 、 彎 腰 、daṇḍaparāyanaṁ pavedhamānaṁ gacchantiṁ 倚 杖 而 抖 行 、āturaṁ gatayobbanaṁ khaṇḍadantaṁ palitakesaṁ,病 弱 、 青 春 年 華 已 逝 、 齒 壞 、 髮 白 、vilūnaṁ khalitasiraṁ valinaṁ tilakāhatagattaṁ.髮 稀 、 禿 頭 、 皮 皺 、 肢 體 生 斑 。反 問弟 子 答結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184


B2.2 老 病 苦老 病 的 不 方 便反 問弟 子 答結“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ābādhikaṁ dukkhitaṁ bāḷhagilānaṁ,病 、 苦 、 很 重 的 病 、sake muttakarīse palipannaṁ semānaṁ ,倒 下 來 躺 在 自 己 的 尿 糞 裡 、aññehi vuṭṭhāpiyamānaṁ, 仗 他 人 們 而 站 起 來 、aññehi saṁvesiyamānaṁ. 藉 由 他 人 們 而 躺 臥 下 來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諸 比 丘 ! 又 更 彼 女 之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或 經 一 日 、 或 二 日 、 或 三 日 ,若 見 其 膨 脹 而 成 青 黑 膿 爛 者 , 骨 分 解 汝 等 如 何 思 之 , 彼 女 之 美 妙 端 麗 復 存 耶 ? 應 想 患 之顯 現 也 。 諸 比 丘 ! 此 是 色 患 也 。 諸 比 丘 ! 又 更 彼 女 之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若 見 其 或 為 馬 、 兀鷹 、 鷲 、 狗 、 野 牛 、 種 種 蟲 類 之 所 啄 噉 者 , 汝 等 如 何 思 之 ? 彼 女 之 美 妙 端 麗89 復 存 耶 ? 應 想 患 之 顯 現 也 。 諸 比 丘 ! 此 是 色 患 也 。 諸 比 丘 ! 又 更 若 見 其 女 之 死 屍 被 棄 於 墓地 , 骸 骨 連 鎖 , 尚 有 血 肉 , 以 筋 相 連 ; 又 , 血 污 肉 落 , 以 筋 相 連 ; 又 , 血 肉 皆 無 , 唯 筋相 連 ;185


B2.3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一膨 脹 相 、 青 瘀 相 、 膿 爛 相“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ekāhamataṁ vā dvīhamataṁ vā tīhamataṁ vā,uddhumātakaṁ vinīlakaṁ vipubbakajātaṁ.反 問弟 子 答結或 經 一 日 、 或 經 二 日 、 或 經 三 日 , 膨 脹 、 青 瘀 、 膿 爛 已 生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B2.4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二( 斷 壞 相 、) 食 殘 相 、 蟲 聚 相“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186


反 問弟 子 答結kākehi vā khajjamānaṁ, kulalehi vā khajjamānaṁ,或 被 烏 鴉 群 吃 、 或 被 兀 鷹 群 吃 、gijjhehi vā khajjamānaṁ, kaṅkehi vā khajjamānaṁ,或 被 鷲 群 吃 、 或 被 蒼 鷺 群 吃 、sunakhehi vā khajjamānaṁ,byagghehi vā khajjamānaṁ,或 被 狗 群 吃 、 或 被 虎 群 吃 、dīpīhi vā khajjamānaṁ, siṅgālehi vā khajjamānaṁ,或 被 豹 群 吃 、 或 被 豺 狼 群 吃 、vividhehi vā pāṇakajātehi khajjamānaṁ. 或 被 種 種 蟲 類 吃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B2.5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三散 亂 相 、 斬 斫 離 散 相 、 血 塗 相“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aṭṭhikasaṅkhalikaṁ samaṁsalohitaṁ nhārusambandhaṁ,連 有 血 肉 骸 骨 與 筋 相 連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aṭṭhikasaṅkhalikaṁ nimaṁsalohitamakkhitaṁnhārusambandhaṁ, 無 肉 而 塗 血 骸 骨 與 筋 相 連 ,aṭṭhikasaṅkhalikaṁ apagatamaṁsalohitaṁnhārusambandhaṁ, 無 血 肉 骸 骨 與 筋 相 連 ,又 , 骨 節 散 解 , 散 亂 諸 方 ; 手 骨 、 足 骨 、 腔 骨 、 腿 骨 、 腰 骨 、 脊 骨 、 頭 骸 骨等 , 各 在 異 處 者 , 汝 等 如 何 思 之 耶 ? 彼 女 之 美 妙 端 麗 復 存 耶 ? 應 想 患 之 顯 現 也 。 諸 比 丘 !此 是 色 患 也 。 諸 比 丘 ! 又 更 若 見 其 女 之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其 骨 白 而 似 螺 色 , 經 年 堆 積 ,因 腐 蝕 而 成 碎 末 , 汝 等 如 何 思 之 , 彼 女 之 美 妙 端 麗 復 存 耶 ? 應 想 患 之 顯 現 也 。 諸 比 丘 ! 此是 色 患 也 。復 次 ,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色 之 出 離 ? 曰 : 於 色 欲 貪 之 驅 除 、 欲 貪 之 捨 離 , 此 是 色 之 出 離187


也 。aṭṭhikāni apagatasambandhāni disāvidisāvikkhittāni”無 連 結 骸 骨 散 落 各 方 -aññena hatthaṭṭhikaṁ, aññena pādaṭṭhikaṁ,這 裡 手 骨 、 那 裡 腳 骨 ,aññena gopphakaṭṭhikaṁ, aññena jaṅghaṭṭhikaṁ,這 裡 踝 骨 、 那 裡 脛 骨aññena ūruṭṭhikaṁ, aññena kaṭiṭṭhikaṁ,這 裡 腿 骨 、 那 裡 腰 骨aññena phāsukaṭṭhikaṁ, aññena piṭṭhiṭṭhikaṁ,這 裡 肋 骨 、 那 裡 脊 骨 、aññena khandhaṭṭhikaṁ, aññena gīvaṭṭhikaṁ,這 裡 肩 骨 、 那 裡 頸 骨aññena hanukaṭṭhikaṁ,aññena dantaṭṭhikaṁ,這 裡 顎 骨 、 那 裡 齒 骨aññena sīsakaṭāhaṁ. 這 裡 頭 蓋 骨 。188


反 問弟 子 答結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B2.6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四骸 骨 相“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結反 問弟 子 答「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aṭṭhikāni setāni saṅkhavaṇṇapaṭibhāgāni, 骨 變 白 類 似 貝 殼 的 顏 色 ,aṭṭhikāni puñjakitāni terovassikāni, 骨 堆 積 超 過 一 年 ,aṭṭhikāni pūtīni cuṇṇakajātāni. 骨 腐 蝕 已 成 碎 末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 」“Evaṁ, bhante”. 「 是 的 ! 尊 者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4.2C 釋 對 諸 色 的 出 離C1 問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滅 諦 、 清 淨“Kiñca, bhikkhave, rūpānaṁ nissaraṇaṁ?「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呢 ?C2 釋 義Yo, bhikkhave, rūpesuchandarāgavinayo chandarāgappahānaṁ”比 丘 們 ! 那 個 在 諸 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idaṁ rūpānaṁ nissaraṇaṁ. 這 是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諸 比 丘 ! 若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如 是 於 色 , 不 能 如 實 知 欲 味 為 欲 味 、 欲 患 為 患 、 欲 之 出離 為 出 離 者 ; 彼 等 知 自 色 , 或 得 達 知 他 色 之 狀 態 , 其 如 是 行 而 知 欲 出 離 者 , 無 有 是 處 也 。然 , 諸 比 丘 ! 若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如 是 於 色 , 如 實 知 味 是 味 、 患 是 患 、 出 離 是 出 離 者 , 彼189


等 知 自 色 , 或 得 達 知 他 色 之 狀 態 , 其 如 是 行 而 知 欲 之 出 離 者 , 實 有 是 處 也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受 之 味 ? 曰 : 於 此 , 比 丘 離 欲 、 離 不 善 法 , 有 尋 、 有 伺 , 離 生 喜 樂 ,成 就 初 禪 後 住 。 比 丘 如 是 離 欲 、 離 不 善 法 , 有 尋 、 有 伺 , 離 生 喜 樂 , 成 就 初 禪 而90 住 。4.2 總 結A1 不 如 實 知“Ye hievaṁ rūpānaṁ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沒 有 如 實 知assādañcaassādato如 是 對 諸 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過 患 作 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yathābhūtaṁ nappajānanti190


A2 結 果te vata sāmaṁ vā rūpe parijānissanti,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色paraṁ vā tathattāya samādapessanti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yathā paṭipanno rūpe parijānissatīti” 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諸 色netaṁ ṭhānaṁ vijjati. - 這 狀 況 不 存 在 ( 即 不 可 能 )。B1 如 實 知 道 諦 、 未 來 不 流 轉 因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如 實 知evaṁ rūpānaṁ assādañca assādato如 是 對 諸 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過 患 作 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B2 結 果te vata sāmaṁ vā rūpe parijānissanti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色paraṁ vā tathattāya samādapessanti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yathā paṭipanno rūpe parijānissatītiṭhānametaṁ vijjati.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諸 色 - 這 狀 況 存 在 ( 即 可 能 )。4.3 釋 對 諸 受 的 味 、 患 、 出 離4.3A 釋 對 諸 受 的 味A1 問 對 諸 受 的 味 集 諦 、 雜 染 因 、 現 在 流 轉 因“Ko ca, bhikkhave, vedanānaṁ assādo?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味 呢 ?A2. 釋 義A2.1 具 足 初 禪 後 住1. 具 足 初 禪 的 條 件Idha, bhikkhave, bhikkhuvivicceva kāmehi (abl. p.) 因 為 離 諸 欲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離 諸 不 善 法 ,savitakkaṁ savicāraṁ(acc.) 具 足 有 尋 、 有 伺 、vivekajaṁ pītisukhaṁ離 生 喜 樂 的paṭham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ger.) viharati. 第 一 禪 後 住 。2. 經 驗 無 傷 害 的 受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 比 丘Yasmiṁ samaye, bhikkhave, bhikkhuviviccev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savitakkaṁ savicāraṁ vivekajaṁ pītisukhaṁpaṭham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比 丘 們 ! 在 比 丘 因 為 離 諸 欲 、 離 諸 不 善 法 , 具 足 有 尋 、 有 伺 、 離 生第 一 禪 後 住 , 喜 樂 的 這 個 時 候 ,191


其 時 , 比 丘 對 自 無 瞋 害 心 、 對 他 無 瞋 害 心 、 對 兩 者 無 瞋 害 心 。 如 是 , 比 丘 受 無 害 之受 。 諸 比 丘 ! 予 言 此 受 之 味 為 最 上 無 害 。 諸 比 丘 ! 又 更 比 丘 滅 尋 伺 , 內 澄 淨 , 成 一 念 ,無 尋 、 無 伺 , 由 定 生 喜 樂 , 成 就 第 二 禪 後 住 …… 第 三 禪 …… 成 就 第 四 禪 後 住 。 諸 比 丘 !其 時 , 比 丘 捨 樂 、 捨 苦 , 先 滅 喜 憂 已 , 以 不 苦 、 不 樂 捨 念 清 淨 , 成 就 第 四 禪 後 住 。 其 時 ,對 自 無 瞋 害 心 、 對 他 無 瞋 害 心 、 對 兩 者 無 瞋 害 心 。 其 時 , 彼 受 無 害 之 受 。 諸 比 丘 ! 予 言此 受 之 味 為 最 上 無 害 也 。neva tasmiṁ samaye attabyābādhāyapi ceteti,他 既 不 思 惟 傷 害 自 己 ,na parabyābādhāyapi ceteti,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別 人 ,na ubhayabyābādhāyapi ceteti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雙 方 ,192


結A2.2 具 足 二 禪 後 住A2.3 具 足 三 禪 後 住abyābajjhaṁyeva tasmiṁ samaye vedanaṁ vedeti.就 在 這 個 時 候 他 經 驗 沒 有 傷 害 的 受 。Abyābajjhaparamāhaṁ, bhikkhave,vedanānaṁ assādaṁ vadāmi.比 丘 們 ! 我 說 最 高 對 諸 受 的 味 是 沒 有 傷 害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bhikkhu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比 丘vitakkavicārānaṁ vūpasamā(abl.) 由 於 尋 伺 的 止 息 ,ajjhattaṁ sampasādanaṁ cetaso ekodibhāvaṁavitakkaṁ avicāraṁ samādhijaṁ pītisukhaṁdutiy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具 足 自 信 、 心 的 趣 於 專 一 、 無 尋 無 伺 、 定 生 喜 樂 的 第 二 禪 後 住 ,……pe… yasmiṁ samaye, bhikkhave, bhikkhu… 乃 至 … 比 丘 們 ! 在 那 個 時 候 ,pītiyā ca virāgā, upekkhako ca viharati,因 為 離 喜 , 比 丘 捨 而 住 ,sato ca sampajāno sukhañca kāyena paṭisaṁvedeti正 念 和 正 知 , 以 身 經 驗 樂 ,yaṁ taṁ ariyā ācikkhanti”“upekkhako satimā sukhavihārī”ti聖 者 們 宣 說 那 是 -『 捨 、 具 有 正 念 、 樂 住 者 』,tatiy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 … 具 足 第 三 禪 後 住 ,…A2.4 具 足 四 禪 後 住具 足 第 四 禪 的 條 件…pe… yasmiṁ samaye, bhikkhave, bhikkhu… 乃 至 … 比 丘 們 ! 在 那 個 時 候 , 比 丘sukhassa ca pahānā(abl.) 因 為 樂 的 捨 斷 、dukkhassa ca pahānā (abl.) 因 為 苦 的 捨 斷 、pubbeva somanassadomanassānaṁ atthaṅgamā就 在 先 前 因 為 滅 除 喜 憂 、adukkhamasukhaṁ upekkhāsatipārisuddhiṁ不 苦 不 樂 、 捨 念 清 靜 ,catutth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 具 足 第 四 禪 後 住 ,經 驗 無 傷 害 的 受結neva tasmiṁ samaye attabyābādhāyapi ceteti,在 這 個 時 候 他 既 不 思 惟 傷 害 自 己 ,na parabyābādhāyapi ceteti,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別 人 ,na ubhayabyābādhāyapi ceteti;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雙 方 ,abyābajjhaṁyeva tasmiṁ samaye vedanaṁ vedeti.在 這 個 時 候 他 經 驗 沒 有 傷 害 的 受 。Abyābajjhaparamāhaṁ, bhikkhave,vedanānaṁ assādaṁ vadāmi.比 丘 們 ! 我 說 最 高 對 諸 受 的 味 是 沒 有 傷 害 。193


諸 比 丘 ! 云 何 是 受 之 患 ? 曰 : 受 是 無 常 、 苦 而 可 變 化 之 法 也 , 此 是 受 之 患 也 。 諸 比 丘 !云 何 是 受 之 出 離 ? 曰 : 於 受 欲 貪 之 驅 除 、 欲 貪 之 捨 離 , 此 是 受 之 出 離 也 。諸 比 丘 ! 若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如 是 於 受 , 不 如 實 知 味 是 味 、 患 是 患 、 出 離 是 出 離 者 ,彼 等 知 自 受 , 或 得 達 知 他 受 之 狀 態 , 其 如 是 行 [ 而 知 受 ,] 實 無 是 處 也 。 然 ,諸 比 丘 ! 若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 如 是 於 受 , 如 實 知 以 味 是 味 、 以 患 是 患 、 以 出 離 是 出 離者 , 彼 等 知 自 受 , 或 得 達 知 他 受 之 狀 態 , 其 如 是 行 [ 而 知 受 ,] 實 有 是 處 也 。」世 尊 如 是 說 已 , 彼 等 比 丘 歡 喜 信 受 世 尊 之 所 說 。4.3B 釋 對 諸 受 的 過 患B1 問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苦 諦 、 清 淨 因“Ko ca, bhikkhave, vedanānaṁ ādīnavo?「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呢 ?B2.1 釋 義 受 有 三 共 相Yaṁ, bhikkhave, vedanā aniccā dukkhā vipariṇāmadhammā”比 丘 們 ! 那 種 受 是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的 法 則 -ayaṁ vedanānaṁ ādīnavo. 這 是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4.3C 釋 對 諸 受 的 出 離C1 問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滅 諦 、 清 淨“Kiñca, bhikkhave, vedanānaṁ nissaraṇaṁ?「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呢 ?C2 釋 義Yo, bhikkhave, vedanāsuchandarāgavinayo, chandarāgappahānaṁ”比 丘 們 ! 那 個 在 諸 受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idaṁ vedanānaṁ nissaraṇaṁ. 這 是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4.3 總 結A1 不 如 實 知“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194


A2 結 果evaṁ vedanānaṁ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沒 有 如 實 知assādañca assādato如 是 對 諸 受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過 患 作 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yathābhūtaṁ nappajānanti,te vata sāmaṁ vā vedanaṁ parijānissanti,paraṁ vā tathattāya samādapessanti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受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yathā paṭipanno vedanaṁ parijānissatīti” netaṁ ṭhānaṁ vijjati.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欲 - 這 狀 況 不 存 在 ( 即 不 可 能 )。B1 如 實 知 道 諦 、 未 來 不 流 轉 因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如 實 知evaṁ vedanānaṁ assādañca assādato如 是 對 諸 受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過 患 作 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B2 結 果te vata sāmaṁ vā vedanaṁ parijānissanti,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受paraṁ vā tathattāya samādapessanti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yathā paṭipanno vedanaṁ parijānissatīti”ṭhānametaṁ vijjatī”ti.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受 - 這 狀 況 存 在 ( 即 可 能 )。」三 、 流 通 分5. 結 歎 流 通Idamavoca bhagavā.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Attamanā te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那 些 比 丘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已 說 的 。195


1 :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大 苦 蘊 經 》 文 法 分 析1. Evaṁ me sutaṁ--如 是 / 這 樣 被 我 已 被 聽 到Evaṁ ahaṁ suta< pp. of suṇāti(adv.) (s.ins.) (n.s.nom.)試 譯 : 我 已 聽 到 這 樣 ( 這 樣 地 已 被 我 聽 到 / 如 是 我 聞 ):2. ekaṁ samayaṁ bhagavā sāvatthiyaṁ viharati一 / 某 個 時 / 時 候 世 尊 舍 衛 城 住Eka samaya bhagavant sāvatthi viharati< saṁ+√i < bhaga+-vant vi+ √hṛ吉 祥 具 有 … 分 開 取 、 拿(m.s.acc.) (m.s.acc.) (m.s.nom.) (f.s.loc.) (pr.3,s.)→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祇 陀 園 / 林 給 孤 獨 園 / 僧 園jeta + vana anātha + piṇḍika ārāma祇 陀 太 子 的 樹 林< a + nātha 依 靠(n.s.loc.) (m.s.gen.) (m.s.loc.)試 譯 : 某 個 時 候 , 世 尊 住 在 舍 衛 城 的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3. Atha kho sambahulā bhikkhū pubbaṇhasamayaṁ nivāsetvā那 時 ( 語 氣 詞 ) 一 群 比 丘 在 早 晨 時 換 衣 服 後atha kho saṁ + bahula bhikkhu pubba+ aṇha+ samaya nivāsetvā之 前 日 時 候 nivāseti< caus. of nivasati< ni+ √vas(ind.) (adv.) (m.p.nom.) (m.p.nom.) (adv.) (ger.)→ pattacīvaramādāya sāvatthiṁ piṇḍāya pāvisiṁsu.缽 衣 拿 起 後 舍 衛 城 為 了 乞 食 進 入 了patta+ cīvaraṁ + ādāya sāvatthī piṇḍa pavisaticīvara ādāti pa+ √viśā+ √dā 給(n.s.acc.) (ger.) (f.s.acc.) (m.s.dat.) (aor.3,p)試 譯 : 然 後 , 一 群 比 丘 在 早 晨 時 換 衣 服 後 , 拿 起 缽 和 衣 後 , 為 乞 食 而 進 入 舍 衛 城 。4. Atha kho tesaṁ bhikkhūnaṁ etadahosi “那 時 ( 語 氣 詞 ) 那 些 比 丘 這 個 有atha kho ta bhikhu etad + ahosieta hoti


(ind.) (adv.) (m.p.gen.) (m.p.gen.) (m.s.nom.) (aor.3,s.)→ “atippago kho tāva sāvatthiyaṁ piṇḍāya carituṁ,太 早 ( 語 氣 詞 ) 仍 然 舍 衛 城 為 了 乞 食 遊 行atippago kho tāva sāvatthī piṇḍa carati< √car(adv.) (adv.) (adv.) (f.s.loc.) (m.s.dat.) (inf.)→ yaṁ nūna mayaṁ yena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或 許 / 讓 我 們 …/ 不 妨 … 吧 我 們 哪 裡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者ya nūna ahaṁ ya añña + titthiya paribbājaka( 勸 勉 的 意 味 )(ind.) (p.nom.) (m.s.ins.) (m.p.gen.) (m.p.gen.)→ ārāmo tenupasaṅkameyyāmā”ti.園 / 僧 園 / 道 場 到 / 走 近 / 往 詣ārāma tenu + upasaṅkameyyāma + iti< upasaṅkamati ( 引 號 )< upa + saṁ + √kram(m.s.nom.) (opt.1,p.) (ind.)試 譯 : 那 時 , 那 些 比 丘 有 這 個 想 法 :「 為 乞 食 而 去 遊 行 在 舍 衛 城 仍 然 太 早 , 或 許 我 們 可 以 到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道 場 」。5. Atha kho te bhikkhū yena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 ārāmo然 後 ( 語 氣 詞 ) 那 些 比 丘 哪 裡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道 場atha kho ta bhikhu ya añña + titthiya paribbājaka ārāma(ind.) (adv.) (m.p.nom.)(m.p.nom.) (s.ins.) (m.p.gen.) (m.p.gen.) (m.s.nom.)→ tenupasaṅkamiṁsu;到 / 走 近 / 往 詣tena + upasaṅkamati< upa + saṁ + √kram(aor.3,p)→ upasaṅkamitvā tehi aññatitthiyehi paribbājakehi saddhiṁ sammodiṁsu;到 / 走 近 / 往 詣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與 / 和 … 一 起 喜 悅 地 歡 迎upasaṅkamitvā ta añña + titthiya paribbājaka saddhiṁ sammodati(ger.) (m.p.ins.) (m.p.ins.) (m.p.ins.) (prep.) (aor.3,p)→ sammodanīyaṁ kathaṁ saraṇīyaṁ vītisāretvā ekamantaṁ nisīdiṁsu.悅 人 溫 馨 話 憶 念 交 換 一 邊 坐sammodanīya kathā saraṇīya vītisāretvā ekaṁ + anta nisīdatigrd. of sammodati < grd. of sarati < vi+ ati +√sṛ caus. < ni+√sad(f.s.acc.) (f.s.acc.) (f.s.acc.) (ger.) (m.s.acc.) (aor.3,s)試 譯 : 然 後 , 那 些 比 丘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的 道 場 ; 到 後 , 與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喜 悅 地 彼 此 歡迎 ; 互 相 問 候 悅 人 溫 馨 的 話 後 , 坐 在 一 邊 。2 :分 詞 構 句nisinne 性 數 格 與 所 修 飾 的 比 丘 一 致1. Ekamantaṁ nisinne kho te bhikkhū197


一 邊 坐 ( 語 氣 詞 ) 那 些 比 丘ekaṁ+ anta nisinna kho ta bhikkhupp. of nisīdati(m.s.acc.) (m.p.acc.) (adv.) (m.p.acc.) (m.p.acc.)→ t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tadavocuṁ”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這 個 告 訴ta aññatitthiya paribbājaka etad+ avocuṁ< vacati


我 們 也 諸 受 完 全 了 解 施 設 / 使 人 知 道mayaṁ + api vedanā pariññā paññāpeti(p.nom.)(ind.) (f.p.gen.) (f.s.acc.) (pr.1,p.)試 譯 : 朋 友 ! 沙 門 喬 達 摩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 我 們 也 施 設 ( 讓 人 知 道 ) 諸 受的 完 全 了 解 ;3. idha no, āvuso, ko viseso, ko adhippāyo,在 這 裡 那 麼 / 確 實 朋 友 / 卿 什 麼 差 異 什 麼 不 一 樣 / 意 味idha no āvuso ka visesa ka adhippāya( 尊 敬 用 法 ) < vi + √śiṣ < adhi + pāyosa(adv.) (ind.) (m.p.voc.) (m.s.nom.) (m.s.nom.) (m.s.nom.) (m.s.nom.)→ kiṁ nānākaraṇaṁ samaṇassa vā gotamassa amhākaṁ vā”什 麼 種 種 的 不 同 / 殊 異 沙 門 或 喬 達 摩 我 們 的 或ka nana + karaṇa samaṇa vā go+ tama ahaṁ vā(n.s.nom.) (n.s.nom.) (m.s.gen.) (conj.) (m.s.gen.) (p.gen.) (conj.)→ yadidaṁ dhammadesanāya vā dhammadesanaṁ,也 就 是 法 教 說 或 法 教 說yad + idaṁ dhamma + desanā vā dhamma+ desana(adv.) (f.s.ins.) (conj.) (n.s.nom.)→ anusāsaniyā vā anusāsanin”ti?教 導 或 教 導anusāsanī vā anusāsaniṁ + iti< anusāsati < anusāsani ( 引 號 )< anu + √sās(f.s.ins.) (conj.) (n.s.nom.) (ind.)試 譯 : 那 麼 , 朋 友 ! 在 這 裡 什 麼 差 異 , 什 麼 不 一 樣 , 什 麼 種 種 的 不 同 , 沙 門 喬 達 摩 的 和 我 們的 - 也 就 是 法 的 教 說 比 起 法 的 教 說 、 教 導 比 起 教 導 呢 ?」4. Atha kho te bhikkhū tesaṁ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然 後 ( 語 氣 詞 ) 那 些 比 丘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atha kho ta bhikhu ta añña + titthiya paribbājaka(ind.) (adv.) (m.p.nom.)(m.p.nom.) (m.p.gen.) (m.p.gen.) (m.p.gen.)→ bhāsitaṁ neva abhinandiṁsu, nappaṭikkosiṁsu;已 說 既 沒 贊 成 / 隨 喜 也 沒 有 反 駁 / 訶 責 / 非 難bhāsita na + eva abhi + nandati na + paṭikkosati< pp. of bhāsati < √nand


→ “bhagavato santike etassa bhāsitassa atthaṁ ājānissāmā”ti.世 尊 面 前 那 個 已 被 說 意 思 / 意 義 了 知bhagavant santika eta bhāsita attha ājānissāma + iti< ājānāti ( 引 號 )< ā + √jñā(m.s.gen.) (n.s.loc.) (n.s.gen.) (n.s.gen.) (n.s.acc.) (fut.1,p.) (ind.)試 譯 : 然 後 , 那 些 比 丘 既 沒 有 贊 成 也 沒 有 反 駁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已 說 的 ; 沒 有 贊 成 、 沒 有 反駁 之 後 , 從 座 位 起 來 離 開 而 心 想 -「 我 們 將 會 在 世 尊 的 面 前 了 知 那 個 已 被 說 的 意思 。」5. Atha kho te bhikkhū sāvatthiyaṁ piṇḍāya caritvā那 時 / 然 後 ( 語 氣 詞 ) 那 些 比 丘 舍 衛 城 為 了 乞 食 遊 行atha kho ta bhikhu sāvatthī piṇḍa caratieta hoti


→ pattacīvaramādāya sāvatthiṁ piṇḍāya pāvisimha.缽 衣 拿 起 後 舍 衛 城 為 了 乞 食 進 入 了patta+ cīvaraṁ + ādāya sāvatthī piṇḍa pavisaticīvara ādāti pa+ √viśā+ √dā 給(n.s.acc.) (ger.) (f.s.acc.) (m.s.dat.) (aor.1,p)試 譯 :「 現 在 , 尊 者 ! 我 們 在 早 晨 時 換 衣 服 後 , 拿 起 缽 和 衣 後 ,( 我 們 ) 為 乞 食 而 進 入 舍 衛城 。8. Tesaṁ no, bhante, amhākaṁ etadahosi”那 些 當 時 / 那 麼 尊 者 我 們 這 個 有ta no bhavant ahaṁ etad + ahosi( 強 調 用 法 ) eta hoti


→sammodanīyaṁ kathaṁ saraṇīyaṁ vītisāretvā ekamantaṁ nisīdimha.悅 人 溫 馨 話 憶 念 交 換 一 邊 坐sammodanīya katha saraṇīya vītisāretvā ekaṁ + anta nisīdati(n.s.acc.) (n.s.acc.) (n.s.acc.) (ger.) (m.s.acc.) (aor.1,s)試 譯 : 尊 者 ! 然 後 , 我 們 到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的 的 道 場 ; 到 後 , 喜 悅 地 彼 此 歡 迎 ; 互 相 問 候 悅人 溫 馨 的 話 後 , 坐 在 一 邊 。10. Ekamantaṁ nisinne kho amhe, bhante,一 邊 坐 ( 語 氣 詞 ) 我 們 尊 者ekaṁ+ anta nisinna kho ahaṁ bhavant(m.s.acc.) (m.p.acc.) (adv.) (p.acc.) (m.s.voc.)→ t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tadavocuṁ”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這 個 告 訴ta aññatitthiya paribbājaka etad+ avocuṁ< vacati


13. Atha kho mayaṁ, bhante, tesaṁ aññatitthiyānaṁ paribbājakānaṁ然 後 ( 語 氣 詞 ) 我 們 尊 者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們atha kho ahaṁ bhavant ta añña + titthiya paribbājaka(ind.) (adv.) (p.nom.) (m.s.voc.) (m.p.gen.) (m.p.gen.) (m.p.gen.)→ bhāsitaṁ neva abhinandimha, nappaṭikkosimha;已 說 既 沒 贊 成 / 隨 喜 也 沒 有 反 駁 / 訶 責 / 非 難bhāsita na + eva abhi + nandati na + paṭikkosati(n.s.acc.) (adv.) (ind.) (aor.3,p.) (adv.) (aor.1,p.)→ anabhinanditvā appaṭikkositvā uṭṭhāyāsanā pakkamimha “不 贊 成 / 隨 喜 沒 有 反 駁 起 來 座 位 離 開an + abhinanitvā a + paṭikkositvā uṭṭhāya + āsana pakkamati(ger.) (ger.) (n.s.abl.) (aor.1,p.)試 譯 : 然 後 , 尊 者 ! 我 們 既 沒 有 贊 成 也 沒 有 反 駁 那 些 外 道 遊 方 者 已 說 的 ; 沒 有 贊 成 、沒 有 反 駁 之 後 , 從 座 位 起 來 離 開 而 心 想 -→ “bhagavato santike etassa bhāsitassa atthaṁ ājānissāmā”“ti.世 尊 面 前 那 個 已 被 說 意 思 / 意 義 了 知 ( 引 號 )bhagavant santika eta bhāsita attha ājānissāma + iti(m.s.gen.) (n.s.loc.) (n.s.gen.) (n.s.gen.) (n.s.acc.) (fut.1,p.) (ind.)試 譯 :『 我 們 將 會 在 世 尊 的 面 前 了 知 那 個 已 被 說 的 意 思 』。」3 :1. “Evaṁvādino,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vamassu vacanīyā”這 樣 講 的 比 丘 們 外 道 遊 方 者 們 這 樣 是 應 被 說evaṁ + vāda+ in bhikhu añña + titthiya paribbājaka evaṁ + assu vacanīya


4. Ko vedanānaṁ assādo, ko ādīnavo, kiṁ nissaraṇan”ti?什 麼 諸 受 味 什 麼 過 患 什 麼 出 離ka vedanā assāda ka ādīnava ka nissaraṇa(m.s.nom.) (f.p.dat.) (m.s.nom.) (m.s.nom.)(m.s.nom.) (n.s.nom.) (n.s.nom.)試 譯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味 ? 什 麼 是 ( 對 諸 受 的 ) 過 患 ? 什 麼 是 ( 對 諸 受 的 ) 出 離 ?5. Evaṁ puṭṭhā,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這 樣 被 問 比 丘 們 外 道 遊 方 者 們evaṁ puṭṭha bhikhu aññatitthiya paribbājaka< pp. of pucchati


哪 個 這 些 問 題 解 釋 心 滿 足yathā ta pañha veyyākaraṇa citta ārādheti< cinteti < caus. of ā + √rādh


→ kāmūpasaṁhitā rajanīyā, sotaviññeyyā saddā …pe…貪 欲 連 結 誘 人 染 著 的 耳 所 識 的 諸 聲 … 乃 至 …kāma + upa + saṁhita rajanīya sota + viññeyya sadda pe< pp. of saṁ +√dhā < grd. of rajati


欲 的 過 患 :( 一 ) 現 世 的 苦 :(1) 自 然 之 苦 :1. “Ko ca,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什 麼 又 比 丘 諸 欲 過 患ka ca bhikkhu kāma ādīnava(m.s.nom.) (conj.) (m.p.voc.) (m.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呢 ?2. Idha, bhikkhave, kulaputto yena sippaṭṭhānena jīvikaṁ kappeti”在 這 裡 比 丘 們 善 男 子 哪 種 技 術 生 活 經 營 / 準 備idha bhikkhu kula + putta ya sippa + ṭthāna jīvikā kappeti< √sthā 站 < √kḷp(adv.) (m.p.voc.) (m.s.nom.) (n.s.ins.) (n.s.ins.) (f.s.acc.)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 善 男 子 藉 由 哪 種 技 術 謀 生 -→ yadi muddāya yadi gaṇanāya yadi saṅkhānena yadi kasiyā像 指 算 像 會 計 像 計 算 像 耕 田yadi muddā yadi gaṇanā yadi saṅkhāna yadi kasī< saṁ +√khyā 見 < kasati√kṛṣ(conj.) (f.s.ins.) (conj.) (f.s.ins.) (conj.) (n.s.ins.) (conj.) (f.s.ins.)→ yadi vaṇijjāya yadi gorakkhena yadi issatthena像 貿 易 像 看 牛 像 弓 術yadi vaṇijjā yadi go + rakkhā yadi issattha< vaṇija + ya 牛 守 護(conj.) (f.s.ins.) (conj.) (f.s.ins.) (conj.) (n.s.ins.)→ yadi rājaporisena yadi sippaññatarena”像 國 王 職 事 / 王 臣 像 技 術 任 何 一 種yadi raja + porisa yadi sippa + aññataraañña 比 較 級(conj.) (m.s.ins.) (conj.) (n.s.ins.)試 譯 : 無 論 指 算 、 會 計 、 計 算 、 耕 田 、 貿 易 、 看 牛 、 弓 術 、 國 王 職 事 、 或 任 何 一 種 技術 -→ sītassa purakkhato uṇhassa purakkhato冷 面 對 熱 面 對sīta purakkhata uṇha purakkhata< pp. of puras + karoti(s.gen.) (m.s.nom.) (s.gen.) (m.s.nom.)→ ḍaṁsamakasavātātapasarīṁsapasamphassehi rissamāno虻 蚊 風 太 陽 爬 蟲 類 接 觸 受 傷ḍaṁsa + makasa + vāta + ātapa+ siriṁsapa samphassa rissamāna207


ppr. of rissati √riṣ(m.p.ins.) (m.s.nom.)→ khuppipāsāya mīyamāno;飢 渴 近 臨 死 亡khud + pipāsā(f.p.ins.)mīyamāna< ppr. of mīyati √mṛ(m.s.nom.)試 譯 :( 他 必 須 ) 面 對 冷 、 面 對 熱 , 因 虻 、 蚊 、 風 、 太 陽 、 爬 蟲 類 的 接 觸 而 受 傷 , 因 飢 渴 而近 臨 死 亡 ;3. a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這 也 比 丘 諸 欲 過 患 現 世 可 見 / 自 見ayaṁ + api bhikkhu kāma ādīnava saṁ + diṭṭha + ika< pp. of √dṛś(s.nom.) (ind.) (m.p.voc.) (m.p.dat.) (m.s.nom.) (m.s.nom.)→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苦 聚 集 / 蘊 欲 望 因 欲 望 緣dukkha + khandha kāma + hetu kāma + nidāna< √hi(m.s.nom.) (m.s.nom.) (n.s.nom.)→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欲 望 基 礎 諸 欲 就 因kāma + adhi + karaṇa kāmānaṁ + eva hetu(n.s.nom.) (m.p.gen.) (adv.)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欲 望 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2) 求 不 得 苦 :1. “Tassa ce, bhikkhave, kulaputtassa evaṁ uṭṭhahato那 個 假 如 比 丘 們 善 男 子 這 樣 工 作ta ce bhikkhu kula + putta evaṁ uṭṭhahanta< ppr. of uṭṭhahati< ud +√sthā(s.dat.) (conj.) (m.p.voc.) (m.s.dat.) (adv.) (m.s.dat.)→ ghaṭato vāyamato te bhogā nābhinipphajjanti.努 力 奮 鬥 那 些 財 產 不 來 到 / 得ghaṭanta vāyamanta ta bhoghga na + abhi + nipphajjati< ppr. of ghaṭati < ppr. of vāyamati < bhuñjati 完 成208


√ghaṭ < vi + ā+√yam(m.s.dat.) (m.s.dat.) (m.p.nom.)(m.p.nom.) (pr.3,p.)試 譯 : 比 丘 們 ! 假 如 那 個 善 男 子 這 樣 工 作 、 努 力 、 奮 鬥 , 那 些 財 產 不 能 到 他 的 手 上 。2. So socati kilamati paridevati urattāḷiṁ kandati, sammohaṁ āpajjati”他 鬱 悶 疲 勞 哭 泣 胸 搥 混 亂 / 迷 妄 陷 入ta socati kilamati paridevati ura+ ttāḷi kandati sammoha āpajjati


→ paṭisaṁvedeti” “kinti me bhoge neva rājāno hareyyuṁ,承 受 / 經 驗 怎 麼 樣 我 的 財 產 既 不 國 王 們 帶 走paṭisaṁvedeti kiṁ + iti ahaṁ bhoga na + eva rājan harati< caus. ofpaṭi + saṁ+√vid


(s.nom.)(pr.3,s.) (pr.3,s.) (pr.3,s.) (m.s.acc.) (pr.3,s.) (m.s.acc.) (pr.3,s.)→ “yampi me ahosi tampi no natthī”ti.哪 種 也 我 的 過 去 是 那 種 也 我 的 不 是yaṁ + api ahaṁ hoti taṁ + api ahaṁ na + atthi + itiya


兄 弟 也 與 兄 弟 爭 吵 兄 弟 也 與 姊 妹 爭 吵bhātā+api bhātar vivadati bhātā + api bhaginī vivadati(m.s.nom.) (m.s.ins.) (pr.3,s.) (m.s.nom.) (f.s.ins.) (pr.3,s.)→ bhaginīpi bhātarā vivadati, sahāyopi sahāyena vivadati.姊 妹 也 與 兄 弟 爭 吵 朋 友 也 與 朋 友 爭 吵bhaginī + api bhātar vivadati sahāyo + api sahāya vivadati(f.s.nom.)(adv.) (m.s.ins.) (pr.3,s.) (m.p.nom.)(adv.) (m.s.ins.) (pr.3,s.)試 譯 : 諸 居 士 諸 與 諸 居 士 爭 吵 , 母 與 子 爭 吵 , 子 與 母 爭 吵 , 父 與 子 爭 吵 , 子 與 父 爭 吵 , 兄 弟與 兄 弟 爭 吵 , 兄 弟 與 姊 妹 爭 吵 , 姊 妹 與 兄 弟 爭 吵 , 朋 友 與 朋 友 爭 吵 。2. Te tattha kalahaviggahavivādāpannā aññamaññaṁ他 們 在 這 裡 爭 吵 紛 爭 爭 論 陷 入 / 犯 彼 此 / 互 相ta tattha kalaha + viggaha + vivāda + āpanna aññaṁ + aññaṁ< pp. of āpajjati< ā +√pad(p.nom.) (adv.) (m.p.nom.) (adv.)→ pāṇīhipi upakkamanti, leḍḍūhipi upakkamanti,以 拳 頭 也 攻 擊 以 土 塊 也 攻 擊pāṇīhi + api upa + kamati leḍḍūhi + api upakkamatipāṇi < √kram leḍḍu(m.p.ins.)(adv.) (pr.3,p.) (m.p.ins.)(adv.) (pr.3,p.)→ daṇḍehipi upakkamanti, satthehipi upakkamanti.以 棍 子 也 攻 擊 以 刀 也 攻 擊daṇḍehi + api upa + kamati satthehi + api upakkamatidaṇḍa < √kram sattha(m.p.ins.) (adv.) (pr.3,p.) (n.p.ins.)(adv.) (pr.3,p.)試 譯 : 在 這 裡 , 已 陷 入 爭 吵 、 紛 爭 、 諍 論 的 他 們 彼 此 以 拳 頭 攻 擊 , 以 土 塊 攻 擊 , 以 棍 子攻 擊 , 以 刀 攻 擊 ,3. Te tattha maraṇampi nigacchanti, maraṇamattampi dukkhaṁ.他 們 在 這 裡 死 亡 也 招 致 死 亡 程 度 / 般 也 苦ta tattha maraṇaṁ + api nigacchati maraṇa + mattaṁ + api dukkha


(5) 戰 爭 一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欲 望 因 欲 望 緣 欲 望 基 礎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kāma + hetu kāma + nidāna kāma + adhi + karaṇa(adv.) (adv.) (m.p.voc.) (m.s.nom.) (n.s.nom.) (n.s.nom.)→ kāmānameva hetu asicammaṁ gahetvā,欲 望 就 因 刀 盾 拿 起 後kāmanaṁ + eva hetu asi + camma gahetvā< gaṇhati √grah(m.p.gen.) (adv.) (m.s.nom.) (n.s.acc.) (ger.)→ dhanukalāpaṁ sannayhitvā, ubhatobyūḷhaṁ saṅgāmaṁ pakkhandanti弓 箭 武 裝 後 雙 方 聚 集 戰 爭 陷 入dhanu + kalāpa sannayhitvā ubhato + viyūḷha saṅgāma pakkhandati< sannayhati < pp. of viyūhati < pa + khandati< saṁ +√nah < vi +√ūh


( 參 212 頁 句 型 3)試 譯 : 在 這 裡 , 他 們 招 致 死 亡 和 死 亡 般 的 苦 。4. āyampi, bhikkhave, kāmānaṁ ādīnavo sandiṭṭhiko, dukkhakkhandho→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 kāmānameva hetu.( 參 208 頁 句 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是 現 世 可 見 對 諸 欲 的 過 患 、 苦 的 聚 集 、 欲 望 作 為 因 、 欲 望 作 為 緣 、 欲 望作 為 基 礎 , 也 就 是 以 諸 欲 作 為 因 。(6) 戰 爭 二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kāmahetu kāmanidānaṁ kāmādhikaraṇaṁ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欲 望 因 欲 望 緣 欲 望 基 礎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kāma + hetu kāma + nidāna kāma + adhi + karaṇa(adv.) (adv.) (m.p.voc.) (m.s.nom.) (n.s.nom.) (n.s.nom.)→ kāmānameva hetu asicammaṁ gahetvā, dhanukalāpaṁ sannayhitvā,欲 望 就 因 刀 盾 拿 起 後 弓 箭 武 裝 後kāmanaṁ + eva hetu asi + camma gahetvā dhanu + kalāpa sannayhitvā< gaṇhati(m.p.gen.) (adv.) (m.s.nom.) (n.s.acc.) (ger.) (m.s.acc.) (ger.)→ addāvalepanā upakāriyo pakkhandanti usūsupi khippamānesu,塗 濕 / 光 滑 堡 雷 猛 攻 刀 也 飛 投 中adda+āvalepana upakārī pakkhandati usūsu + api khippamāna< pa +khandati


被 重 物 也 壓 倒 被 刀 也 頭 砍abhivagena +api omaddati asinā +api sīsa chindati


taṁ + eta rājan gahetvā vi+ vidha kamma +kāraṇā kāretita


→ baḷisamaṁsikampi karonti, kahāpaṇakampi karonti,鉤 肉 也 做 錢 幣 刑 也 做baḷisa + maṁsikaṁ + api karoti kahāpaṇakaṁ + api karotimaṁsikakahāpaṇaka(n.s.acc.) (adv.) (pr.3,p.) (n.s.acc.) (adv.) (pr.3,p.)→ khārāpatacchikampi karonti, palighaparivattikampi karonti,淹 鹼 液 刑 也 做 旋 轉 針 刑 也 做khāra + apatacchikaṁ + api karoti paligha + parivattikaṁ+api karotiapatacchikaparivattika(n.s.acc.) (adv.) (pr.3,p.) (n.s.acc.) (adv.) (pr.3,p.)→ palālapīṭhakampi karonti, tattenapi telena osiñcanti,捲 起 草 蓆 刑 也 做 沸 也 用 油 潑 / 灑palāla + pīṭhakaṁ + api karoti tattena + api tela osiñcatipīṭhakatatta


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欲 望 因 欲 望 緣 欲 望 基 礎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kāma + hetu kāma + nidāna kāma + adhi + karaṇa(adv.) (adv.) (m.p.voc.) (m.s.nom.) (n.s.nom.) (n.s.nom.)→ kāmānameva hetu kāyena duccaritaṁ caranti, vācāya duccaritaṁ caranti,欲 望 就 因 以 身 惡 行 行 以 語 惡 行 行kāmanaṁ + eva hetu kāya du + carita carati vācā du + carita caratikāma


欲 的 出 離 :1. “Kiñca, bhikkhave, kāmānaṁ nissaraṇaṁ?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欲 出 離kiṁ + ca bhikkhu kāma nissaraṇa(n.s.nom.) (conj.) (m.p.voc.) (m.p.dat.)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欲 的 出 離 呢 ?2. Yo kho, bhikkhave, kāmesu chandarāgavinayo那 個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諸 欲 欲 貪 調 伏ya kho bhikkhu kāma chanda + rāga + vinaya< vi +√nī(m.s.nom.) (adv.) (m.p.voc.) (m.p.loc.) (m.s.nom.)→ chandarāgappahānaṁ” idaṁ kāmānaṁ nissaraṇaṁ.欲 貪 斷 這 諸 欲 出 離chanda + rāga+ pahāna ay kāma nissaraṇa


(fut.3,p.) (adv.) (m.s.nom.) (m.p.acc.) (fut.3,p.) (ind.)→ netaṁ ṭhānaṁ vijjati.不 這 狀 況 存 在na + eta ṭhāna vijjati< pass. of vindati< vi + neti< √nī(adv.)(n.s.nom.) (n.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沒 有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 過 患 作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欲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 像 善 行 道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諸 欲 - 這 狀 況 不 存 在 ( 即 不 可 能 )。4. 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evaṁ kāmānaṁ任 何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或 如 是 諸 欲ya ca kho keci bhikkhu 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evaṁ kāma(m.p.nom.)(adv.) (ind.) (m.p.voc.) (m.p.nom.) (conj.) (m.p.nom.) (conj.)(adv.) (m.p.dat.)→ assādañca assādato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滿 足 和 作 為 滿 足 過 患 和 作 為 過 患assādaṁ + ca assāda ādīnavaṁ + ca ādīnava(m.s.acc.) (conj.) (m.s.abl.) (m.s.acc.)(conj.) (m.s.abl.)→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出 離 和 作 為 出 離 如 實 知nissaraṇaṁ + ca nissaraṇa yathā + bhūtaṁ pajānāti(n.s.acc.) (conj.) (n.s.abl.) (adv.) (pr.3,p.)→ te vata sāmaṁ vā kāme parijānissanti paraṁ vā tathattāya他 們 確 實 自 己 或 諸 欲 完 全 知 道 別 人 或 真 實 狀 況ta vata sāmaṁ vā kāma parijānāti para vā tatha+ tta(p.nom.)(adv.) (adv.) (conj.)(m.p.acc.) (fut.3,p.) (m.s.acc.) (conj.) (n.s.dat.)→ samādapessantntti yathā paṭipanno kāme parijānissatīti”引 導 像 / 如 同 善 行 道 的 人 諸 欲 完 全 知 道samādapeti yathā paṭipanna kāma parijānissati + iti(fut.3,p.) (adv.) (m.s.nom.) (m.p.acc.) (fut.3,p.)(ind.)→ ṭhānametaṁvijjati.狀 況 這 存 在ṭhānaṁ + eta vijjati(n.s.nom.)(n.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 過 患 作 為 過 患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欲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 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完 全 知 道 諸 欲 - 這 狀 況 存 在 ( 即 可 能 )。」220


4.2 :色 的 味 :1. “Ko ca, bhikkhave, rūpānaṁ assādo?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色 味ka ca bhikkhu rūpa assāda(m.s.nom.) (conj.) (m.p.voc.) (n.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味 呢 ?2. Seyyathāpi, bhikkhave, khattiyakaññā vā brāhmaṇakaññā vā譬 如 比 丘 們 剎 帝 利 少 女 或 婆 羅 門 少 女 或seyyathā+ api bhikkhu khattiya + kaññā vā brāhmaṇa +kaññā vā(adv.) (ind.) (m.p.voc.) (f.s.nom.) (conj.) (f.s.nom.) (conj.)→ gahapatikaññā vā pannarasavassuddesikā vā soḷasavassuddesikā vā,居 士 少 女 或 十 五 歲 樣 子 / 指 定 或 十 六 歲 樣 子 或gahapati + kaññā vā pannarasa+ vassa+ uddesikā vā soḷasa + vassa + uddesikā vā(f.s.nom.) (conj.) (f.s.nom.) (conj.) (f.s.nom.) (conj.)→ nātidīghā nātirassā nātikisā nātithūlā nātikāḷī nāccodātā不 太 高 不 太 矮 不 太 瘦 不 太 胖 不 太 黑 不 太 白na+ ati+dīgha na+ati+rassā na+ati+kisā na+ ati+thūlā na+ati+kāḷī na+ati+odātā(f.s.nom.)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paramā sā, bhikkhave, tasmiṁ samaye subhā vaṇṇanibhāti?最 她 比 丘 們 那 個 年 代 亮 麗 的 容 貌 如paramā ta bhikkhu ta samaya subhā vaṇṇa + nibhā +iti< √śrubh < ni+ √bhā(f.s.nom.) (f.s.nom.) (m.p.voc.) (m.s.loc.) (m.s.loc.) (f.s.nom.) (f.s.nom.) (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譬 如 或 剎 帝 利 少 女 、 或 婆 羅 門 少 女 、 或 居 士 少 女 , 十 五 歲 的 樣 子 、 或 十 六歲 的 樣 子 , 不 太 高 、 不 太 矮 、 不 太 瘦 、 不 太 胖 、 不 太 黑 、 不 太 白 , 比 丘 們 ! 她 在 那個 年 代 有 最 亮 麗 的 容 貌 嗎 ?」3. “Evaṁ, bhante”.是 的 尊 者evaṁ bhavant(adv.)< ppr. of bhavati(m.s.voc.)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4. Yaṁ kho, bhikkhave, subhaṁ vaṇṇanibhaṁ paṭicca221


那 種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亮 麗 的 容 貌 如 緣ya kho bhikkhu subhā vaṇṇanibhā paṭicca(f.s.acc.) (adv.) (m.p.voc.) (f.s.acc.) (f.s.acc.) (adv.)→ uppajjati sukhaṁ somanassaṁ” ayaṁ rūpānaṁ assādo.生 起 樂 喜 這 諸 色 味uppajjati sukha somanassa ay rūpa assāda(pr.3,s.) (n.s.nom.) (n.s.nom.) (m.s.nom.) (n.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緣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而 樂 喜 生 起 , 這 是 對 諸 色 的 味 。」色 的 過 患 :(1) 老 化 :1. “Ko ca,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色 過 患ka ca bhikkhu rūpa assāda(m.s.nom.) (conj.) (m.p.voc.) (n.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呢 ?2. Idha,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 aparena samayena在 這 裡 比 丘 們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可 能 看 到 過 後idha bhikkhu taṁ + eva bhaginī passati apara samaya(adv.) (m.p.voc.) (f.s.acc.)(adv.) (f.s.acc.) (opt.3,s.) (m.s.ins.) (m.s.ins.)→ āsītikaṁ vā navutikaṁ vā vassasatikaṁ vā jātiyā,八 十 或 九 十 或 歲 百 或 生āsītikā vā navutikā vā vassa+ satikā vā jāti(f.s.acc.) (conj.) (f.s.acc.) (conj.) (f.s.acc.) (conj.) (f.s.loc.)→ jiṇṇaṁ gopānasivaṅkaṁ bhoggaṁ daṇḍaparāyanaṁ老 像 椽 的 彎 曲 彎 腰 杖 倚 靠jiṇṇa gopānasī + vaṅka bhogga daṇḍa + parāyana< pp. of jīrati < √bhuñj(f.s.acc.) (f.s.acc.) (f.s.acc.) (f.s.acc.)→ pavedhamānaṁ gacchantiṁ āturaṁ gatayobbanaṁ抖 行 病 弱 已 逝 青 春 年 華pavedhamānā gacchanti ātura gata + yobhanā< ppr. of pavedhati < ppr. of gacchati < pp. of gacchati< pa + √vyath < √gam(f.s.acc.) (f.s.acc.) (f.s.acc.) (f.s.acc.)→ khaṇḍadantaṁ palitakesaṁ , vilūnaṁ khalitasiraṁ壞 齒 白 髮 髮 稀 禿 頭khaṇḍa + danta palita + kesa vi + lūna khalita + sīra< √lū222


(f.s.acc.) (f.s.acc.) (f.s.acc.) (f.s.acc.)→ valinaṁ tilakāhatagattaṁ .皮 皺 斑 生 / 所 苦 肢 體valin tilaka + āhata + gatta< pp. of āhanati √han(f.s.acc.) (f.s.acc.)試 譯 : 比 丘 們 ! 過 後 可 能 在 這 裡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 在 八 十 、 九 十 或 百 歲 , 老 像 椽 的 彎 曲 、彎 腰 、 倚 杖 而 抖 行 、 病 弱 、 青 春 年 華 已 逝 、 齒 壞 、 髮 白 、 髮 稀 、 禿 頭 、 皮 皺 、 肢 體生 斑 。3.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那 什 麼 你 認 為 比 丘 們 那 種 以 前 亮 麗 容 貌ta ka maññati bhikkhu ya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 + nibhā√manpura 的 最 高 級(n.s.acc.) (n.s.acc.) (pr.2,s.) (m.p.voc.)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她 已 滅 去 過 患 已 顯 現ta antarahitā ādīnava pātubhūto + iti< pp. of antaradhāyati < pp. of pātu + bhavati√bhū< antara + dhāyati √dhā 清 晰 有 / 存 在(f.s.nom.) (f.s.nom.) (m.s.nom.) (m.s.nom.) (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4. “Evaṁ, bhante”.是 的 尊 者evaṁ bhavant(adv.) (m.s.voc.)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5. A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這 也 比 丘 們 諸 色 過 患ayaṁ+ api bhikkhu rūpa ādīnava(m.s.nom.) (adv.) (m.p.voc.) (n.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2) 老 病 苦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進 一 步 比 丘 們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可 能 看 到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taṁ + eva bhaginī passati(adv.) (adv.) (m.p.voc.) (f.s.acc.)(adv.) (f.s.acc.) (opt.3,s.)223


→ ābādhikaṁ dukkhitaṁ bāḷhagilānaṁ, sake muttakarīse病 苦 很 重 的 病 在 自 己 的 尿 糞 裡ābādikā dukkhitā bāḷha + gilānā saka mutta + karīsa< pp. of jīrati < √bhuñj(f.s.acc.) (f.s.acc.) (f.s.acc.) (n.s.loc.) (n.s.loc.)→ palipannaṁ semānaṁ , aññehi vuṭṭhāpiyamānaṁ,臥 下 來 躺 仗 他 人 們 站 起 來palipannā semānā añña vuṭṭhāpiyamānā< pp. of paripajjati < ppr. of seti < ppr. of vuṭṭhāpeti< √śī < caus. of vuṭṭhahati< ud + √sthā(f.s.acc.) (f.s.acc.) (m.p.ins.) (f.s.acc.)→ aññehi藉 他 人 們añña(m.s.acc.)saṁvesiyamānaṁ.躺 臥 下 來saṁvesiyamānā< ppr. of saṁveseti < caus. of saṁvisati √viśj(f.s.acc.)試 譯 :「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 病 、 苦 、 很 重 的 病 、 倒 下 來 躺 在 自 己的 尿 糞 裡 、 仗 其 他 人 們 而 站 起 來 、 藉 由 他 人 們 而 躺 臥 下 來 。2.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 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參 222 頁 句 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3. “Evaṁ, bhante”. ( 參 221 頁 句 型 3)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4. ā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 參 223 頁 句 型 5)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3)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一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可 能 看 到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taṁ + eva bhaginī passati(adv.) (adv.) (m.p.voc.) (f.s.acc.)(adv.) (f.s.acc.) (opt.3,s.)→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 ekāhamataṁ vā dvīhamataṁ vā死 屍 墓 地 被 棄 一 日 經 或 二 日 經 或sarīrā sīvathikā chaḍḍitā eka + aha + matā vā dvi + aha +matā vā< pp. of chaḍḍeti < pp. of marati


(f.s.acc.) (f.s.loc.) (f.s.acc.) (f.s.acc.) (conj.) (f.s.acc.) (conj.)→ tīhamataṁ vā, uddhumātakaṁ vinīlakaṁ vipubbakajātaṁ.三 日 經 或 膨 脹 青 瘀 膿 爛 已 生ti + aha +matā vā uddhumāta + ka vi +nīlakā vi + pubba + ka + jātā< pp. of uddhumāyati < pp. of janati< ud + √dhmā(f.s.acc.) (conj.) (f.s.acc.) (f.s.acc.) (f.s.acc.)試 譯 :「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或 經 一 日 、 或 經 二日 、 或 經 三 日 , 膨 脹 、 青 瘀 、 膿 爛 已 生 。2.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 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參 222 頁 句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3. “Evaṁ, bhante”. ( 參 221 頁 句 型 3)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4. ā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 參 223 頁 句 型 5)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4)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二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可 能 看 到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taṁ + eva bhaginī passati(adv.) (adv.) (m.p.voc.) (f.s.acc.)(adv.) (f.s.acc.) (opt.3,s.)→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 kākehi vā khajjamānaṁ死 屍 墓 地 被 棄 烏 鴉 群 或 吃 / 啄 啃sarīrā sīvathikā chaḍḍitā kāka vā khajjamānā< ppr. of hkajjati< pass. of khādati√khād(f.s.acc.) (f.s.loc.) (f.s.acc.) (m.p.ins.) (conj.) (f.s.acc.)→ kulalehi vā khajjamānaṁ, gijjhehi vā khajjamānaṁ,兀 鷹 群 或 吃 / 啄 啃 鷲 群 或 吃 / 啄 啃kulala vā khajjamānā gijjha vā khajjamānā(m.p.ins.) (conj.) (f.s.acc.) (m.p.ins.) (conj.) (f.s.acc.)試 譯 :「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或 被 烏 鴉 群 吃 、 或被 兀 鷹 群 吃 、 或 被 鷲 群 吃 、→ kaṅkehi vā khajjamānaṁ, sunakhehi vā khajjamānaṁ,225


蒼 鷺 群 或 吃 / 啄 啃 狗 群 或 吃 / 啄 啃kaṅka vā khajjamānā sunakha vā khajjamānā(m.p.ins.) (conj.) (f.s.acc.) (m.p.ins.) (conj.) (f.s.acc.)→ byagghehi vā khajjamānaṁ, dīpīhi vā khajjamānaṁ,虎 群 或 吃 / 啄 啃 豹 群 或 吃 / 啄 啃byaggha vā khajjamānā dīpin vā khajjamānā(m.p.ins.) (conj.) (f.s.acc.) (m.p.ins.) (conj.) (f.s.acc.)→ sigālehi vā khajjamānaṁ, vividhehi vā pāṇakajātehi khajjamānaṁ.狐 狼 群 或 吃 / 啄 啃 種 種 或 蟲 類 吃 / 啄 啃sigāla vā khajjamānā vividha vā pāṇaka +jāta khajjamānā(m.p.ins.) (conj.) (f.s.acc.) (m.p.ins.) (conj.) (m.p.ins.) (f.s.acc.)試 譯 : 或 被 蒼 鷺 群 吃 、 或 被 狗 群 吃 、 或 被 虎 群 吃 、 或 被 豹 群 吃 、 或 被 狐 狼 群 吃 、 或 被 種 種蟲 類 吃 。2.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 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參 222頁 句 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3. “Evaṁ, bhante”. ( 參 221 頁 句 型 3)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4. ā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 參 222 頁 句 型 5)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5)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三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可 能 看 到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taṁ + eva bhaginī passati(adv.) (adv.) (m.p.voc.) (f.s.acc.)(adv.) (f.s.acc.) (opt.3,s.)→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 ( 參 224 頁 句 型 3)試 譯 :「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aṭṭhikasaṅkhalikaṁ samaṁsalohitaṁ nhārusambandhaṁ,骸 骨 鎖 有 肉 血 筋 相 連aṭṭhika+saṅkhalika sa +maṁsa + lohita nahāru + sambandha< saṁ + √bandh(n.s.nom.) (n.s.nom.) (n.s.nom.)226


→ aṭṭhikasaṅkhalikaṁ nimaṁsalohitamakkhitaṁ nhārusambandhaṁ,骸 骨 鎖 無 肉 血 塗 筋 相 連aṭṭhika+saṅkhalika ni +maṁsa + lohitā + makkhita nahāru + sambandha< pp. of makkheti< caus. of √mṛkṣ(n.s.nom.) (n.s.nom.) (n.s.nom.)試 譯 : 連 有 血 肉 骸 骨 與 筋 相 連 , 無 肉 而 塗 血 骸 骨 與 筋 相 連 ,→ aṭṭhikasaṅkhalikaṁ apagatamaṁsalohitaṁ nhārusambandhaṁ,骸 骨 鎖 無 / 離 肉 血 筋 相 連aṭṭhika+saṅkhalika apa+ gata + maṁsa + lohita nahāru + sambandha< pp. of gacchati(n.s.nom.) (n.s.nom.) (n.s.nom.)→ aṭṭhikāni apagatasambandhāni disāvidisāvikkhittāni”骸 骨 無 連 結 各 方 散 落aṭṭhikā apa+ gata + sambandha disā + vidisā + vikkhitta方 位 四 維 < pp. of vi + √kṣip(n.p.nom.) (n.p.nom.) (n.p.nom.)試 譯 : 無 血 肉 骸 骨 與 筋 相 連 , 無 連 結 骸 骨 散 落 各 方 -→ aññena hatthaṭṭhikaṁ, aññena pādaṭṭhikaṁ, aññena gopphakaṭṭhikaṁ,這 裡 手 骨 那 裡 腳 骨 這 裡 踝 骨añña hattha + aṭṭhika añña pāda + aṭṭhika añña gopphaka + aṭṭhika(n.s.ins.) (n.s.nom.) (n.s.ins.) (n.s.nom.) (n.s.ins.) (n.s.nom.)→ aññena jaṅghaṭṭhikaṁ, aññena ūruṭṭhikaṁ, aññena kaṭiṭṭhikaṁ,那 裡 脛 骨 這 裡 腿 骨 那 裡 腰 骨añña jaṅghā + aṭṭhika añña ūru + aṭṭhika añña kaṭi + aṭṭhika(n.s.ins.) (n.s.nom.) (n.s.ins.) (n.s.nom.) (n.s.ins.) (n.s.nom.)→ aññena phāsukaṭṭhikaṁ, aññena piṭṭhiṭṭhikaṁ,這 裡 肋 骨 那 裡 脊 骨añña phāsukā + aṭṭhika añña piṭṭhi + aṭṭhika(n.s.ins.) (n.s.nom.) (n.s.ins.) (n.s.nom.)→ aññena khandhaṭṭhikaṁ, aññena gīvaṭṭhikaṁ,這 裡 肩 骨 那 裡 頸 骨añña khandha + aṭṭhika añña gīvā + aṭṭhika(n.s.ins.) (n.s.nom.) (n.s.ins.) (n.s.nom.)→ aññena hanukaṭṭhikaṁ, aññena dantaṭṭhikaṁ, aññena sīsakaṭāhaṁ.這 裡 顎 骨 那 裡 齒 骨 這 裡 頭 蓋 骨añña hanukā + aṭṭhika añña danta + aṭṭhika añña sīsa + kaṭāha(n.s.ins.) (n.s.nom.) (n.s.ins.) (n.s.nom.) (n.s.ins.) (n.s.nom.)試 譯 : 這 裡 手 骨 、 那 裡 腳 骨 , 這 裡 踝 骨 、 那 裡 脛 骨 、 這 裡 腿 骨 、 那 裡 腰 骨 、 這 裡 肋 骨 、 那227


裡 脊 骨 、 這 裡 肩 骨 、 那 裡 頸 骨 、 這 裡 顎 骨 、 那 裡 齒 骨 、 這 裡 頭 蓋 骨 。2.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 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參 222 頁 句 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3. “Evaṁ, bhante”. ( 參 221 頁 句 型 3)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4. ā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 參 223 頁 句 型 5)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6) 死 後 種 種 不 淨 四 :1. “Puna caparaṁ, bhikkhave, tameva bhaginiṁ passeyya進 一 步 / 又 比 丘 們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可 能 看 到puna ca + paraṁ bhikkhu taṁ + eva bhaginī passati(adv.) (adv.) (m.p.voc.) (f.s.acc.)(adv.) (f.s.acc.) (opt.3,s.)→ sarīraṁ sivathikāya chaḍḍitaṁ” ( 參 66 頁 句 型 3)試 譯 :「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可 能 看 到 那 相 同 的 姊 妹 , 死 屍 被 棄 於 墓 地 -→ aṭṭhikāni setāni saṅkhavaṇṇapaṭibhāgāni,骸 骨 變 白 貝 殼 的 顏 色 類 似aṭṭhika seta saṅkha + vaṇṇa + paṭibhāga(n.p.nom.) (n.p.nom.) (n.p.nom.)→ aṭṭhikāni puñjakitāni terovassikāni, aṭṭhikāni pūtīni cuṇṇakajātāni.骸 骨 堆 積 超 過 一 年 骨 腐 蝕 碎 末 已 成aṭṭhika puñja + kita tero + vassa + ika aṭṭhika pūti cuṇṇaka + jāta< pp. of janati 生(n.p.nom.) (n.p.nom.) (n.p.nom.) (n.p.nom.) (n.p.nom.) (n.p.nom.)試 譯 : 骨 變 白 類 似 貝 殼 的 顏 色 , 骨 堆 積 超 過 一 年 , 骨 腐 蝕 已 成 碎 末 。2. Taṁ kiṁ maññatha, bhikkhave, yā purimā subhā vaṇṇanibhā→ sā antarahitā, ādīnavo pātubhūtoti? ( 參 222 頁 句 型 3)試 譯 : 比 丘 們 ! 你 們 認 為 那 是 什 麼 呢 ? 她 以 前 那 種 亮 麗 容 貌 已 滅 去 和 過 患 已 顯 現 嗎 ?」3. “Evaṁ, bhante”. ( 參 221 頁 句 型 3)試 譯 :「 是 的 ! 尊 者 !」228


4. āyampi, bhikkhave, rūpānaṁ ādīnavo. ( 參 223 頁 句 型 5)試 譯 :「 比 丘 們 ! 這 也 是 對 諸 色 的 過 患 。」色 的 出 離 :1. “Kiñca, bhikkhave, rūpānaṁ nissaraṇaṁ?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色 出 離kiṁ + ca bhikkhu rūpa nissaraṇa(n.s.nom.) (conj.) (m.p.voc.) (n.p.dat.)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呢 ?2. Yo, bhikkhave, rūpesu chandarāgavinayo chandarāgappahānaṁ”那 個 比 丘 們 諸 色 欲 貪 調 伏 欲 貪 斷ya bhikkhu rūpa chanda + raga + vinaya chanda + rāga+ pahāna< vi +√nī(m.s.nom.) (m.p.voc.) (n.p.loc.) (m.s.nom.) (n.s.nom.)→ idaṁ rūpānaṁ nissaraṇaṁ.這 色 出 離ay rūpa nissaraṇa(n.s.nom.) (n.p.dat.)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那 個 在 諸 色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 這 是 對 諸 色 的 出 離 。」3. “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evaṁ rūpānaṁ任 何 真 的 比 丘 們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或 如 是 諸 色ya hi keci bhikkhu 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evaṁ rūpa(p.nom.)(adv.)(ind.) (m.p.voc.) (m.p.nom.) (conj.) (m.p.nom.)(conj.) (adv.) (n.p.dat.)→ assādañca assādato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滿 足 和 作 為 滿 足 過 患 和 作 為 過 患assādaṁ + ca assāda ādīnavaṁ + ca ādīnava(m.s.acc.) (conj.) (m.s.abl.) (m.s.acc.) (conj.) (m.s.abl.)→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yathābhūtaṁ nappajānanti出 離 和 作 為 出 離 如 實 沒 有 知nissaraṇaṁ + ca nissaraṇa yathā + bhūtaṁ na + pajānāti(n.s.acc.) (conj.) (n.s.abl.) (adv.) (pr.3,p.)→ te vata sāmaṁ vā rūpe parijānissanti, paraṁ vā tathattāya他 們 確 實 自 己 或 諸 色 完 全 知 道 別 人 或 真 實 狀 況ta vata sāmaṁ vā rūpa parijānāti para vā tatha+ tta(p.nom.)(adv.) (adv.) (conj.)(n.p.acc.) (fut.3,p.) (m.s.acc.) (conj.) (n.s.dat.)229


→ samādapessanti yathā paṭipanno rūpe parijānissatīti”引 導 像 / 如 同 善 行 道 的 人 諸 色 完 全 知 道samādapeti yathā paṭipanna rūpa parijānāti + iti(fut.3,p.) (adv.) (m.s.nom.) (n.p.acc.) (fut.3,p.) (ind.)→ netaṁ ṭhānaṁ vijjati.不 這 狀 況 存 在na + eta ṭhāna vijjati(n.s.nom.) (n.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沒 有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 過 患 作為 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色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 像 善 行 道的 人 將 完 全 知 道 諸 色 - 這 狀 況 不 存 在 ( 即 不 可 能 )。4. 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evaṁ rūpānaṁ任 何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或 如 是 諸 色ya ca kho keci bhikkhu 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evaṁ rūpa(p.nom.) (adv.) (ind.) (m.p.voc.) (m.p.nom.) (conj.) (m.p.nom.) (conj.)(adv.) (n.p.dat.)→ assādañca assādato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滿 足 和 作 為 滿 足 過 患 和 作 為 過 患assādaṁ + ca assāda ādīnavaṁ + ca ādīnava(m.s.acc.) (conj.) (m.s.abl.) (m.s.acc.)(conj.) (m.s.abl.)→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出 離 和 作 為 出 離 如 實 知nissaraṇaṁ + ca nissaraṇa yathā + bhūtaṁ pajānāti(n.s.acc.) (conj.) (n.s.abl.) (adv.) (pr.3,p.)→ te vata sāmaṁ vā rūpe parijānissanti paraṁ vā tathattāya他 們 確 實 自 己 或 諸 色 完 全 知 道 別 人 或 真 實 狀 況ta vata sāmaṁ vā rūpa parijānāti para vā tatha+ tta(p.nom.)(adv.) (adv.) (conj.)(n.p.acc.) (fut.3,p.) (m.s.acc.) (conj.) (n.s.dat.)→ samādapessanti yathā paṭipanno rūpe parijānissatīti引 導 像 / 如 同 善 行 道 的 人 諸 色 完 全 知 道samādapeti yathā paṭipanna rūpa parijānissati + iti(fut.3,p.) (adv.) (m.s.nom.) (m.p.acc.) (fut.3,p.)(ind.)→ ṭhānametaṁ vijjati.狀 況 這 存 在ṭhānaṁ + eta vijjati(n.s.nom.)(n.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色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 過 患 作 為 過 患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諸 色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 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230


4.3 :受 的 味 :完 全 知 道 諸 色 - 這 狀 況 存 在 ( 即 可 能 )。」1. “Ko ca, bhikkhave, vedanānaṁ assādo?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受 味ka ca bhikkhu vedanā assāda(m.s.nom.) (conj.) (m.p.voc.) (f.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味 呢 ?2. Idha, bhikkhave, bhikkhu vivicceva kāmehi在 這 裡 比 丘 們 比 丘 遠 離 諸 欲idha bhikkhu bhikkhu vivicca + eva kāma< viviccati ( 強 調 )< vi +√vic(adv.) (m.p.voc.) (m.s.nom.) (ger.)(adv.) (m.p.abl.)→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ṁ savicāraṁ vivekajaṁ遠 離 不 善 諸 法 有 尋 有 伺 離 生idha a + kusala dhamma sa + vitaka sa + vicāra viveka + ja(ger.) (m.p.abl.) (m.p.abl.) (n.s.acc.) (n.s.acc.) (n.s.acc.)→ pītisukhaṁ paṭham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喜 樂 第 一 禪 具 足 後 住pīti + sukha paṭhama jhāna upasampajja viharati< jhāyati √dhyai < upasampajjati靜 慮 / 禪 定 到 達 , 成 就 , 具 足< upa + saṁ +√pad(n.s.acc.) (n.s.acc.) (n.s.acc.) (ger.)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在 這 裡 , 比 丘 因 為 離 諸 欲 、 離 諸 不 善 法 , 具 足 有 尋 、 有 伺 、 離 生 喜 樂 的 第 一 禪後 住 。3. Yasmiṁ samaye, bhikkhave, bhikkhu vivicceva kāmehi在 那 個 時 候 比 丘 們 比 丘 遠 離 ( 強 調 ) 諸 欲ya samaya bhikkhu bhikkhu vivicca + eva kāma(m.s.loc.) (m.s.loc.) (adv.) (m.p.voc.) (m.s.nom.) (ger.)(adv.) (m.p.abl.)→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 savitakkaṁ savicāraṁ vivekajaṁ遠 離 不 善 諸 法 有 尋 有 伺 離 生vivicca a + kusala dhamma sa + vitakka sa + vicāra viveka + ja(ger.) (m.p.abl.) (m.p.abl.) (n.s.acc.) (n.s.acc.) (n.s.acc.)→ pītisukhaṁ paṭham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喜 樂 第 一 禪 具 足 住pīti + sukha paṭhama jhāna upasampajja viharati< jhāyati231


samādhi + ja pīti + sukha dutiya jhāna upasampajja viharati pe(n.s.acc.) (n.s.acc.) (n.s.acc.) (n.s.acc.) (ger.) (pr.3,s.)試 譯 : 進 一 步 , 比 丘 們 ! 比 丘 由 於 尋 伺 的 止 息 , 具 足 自 信 、 心 的 趣 於 專 一 、 無 尋 無 伺 、 定生 喜 樂 的 第 二 禪 後 住 ,…… 乃 至 …6. yasmiṁ samaye, bhikkhave, bhikkhu pītiyā ca virāgā,在 那 個 時 候 比 丘 們 比 丘 喜 和 離ya samaya bhikkhu bhikkhu pīti ca vi + rāga(m.s.loc.) (m.s.loc.) (m.p.voc.) (m.s.nom.) (f.s.abl.) (conj.) (m.s.abl.)→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ca sampajāno sukhañca kāyena paṭisaṁvedeti捨 和 住 正 念 和 正 知 樂 和 以 身 經 驗upekhaka ca viharati sata ca sampajāna sukhaṁ +ca kāya paṭisaṁvedeti< pp. of√smṛ


→ catutthaṁ jhānaṁ upasampajja viharati,第 四 禪 具 足 住catuttha jhāna upasampajja viharati(n.s.acc.) (n.s.acc.) (ger.) (pr.3,s.)→ neva tasmiṁ samaye attabyābādhāyapi ceteti,既 不 ( 強 調 ) 在 這 個 時 候 自 己 傷 害 也 思 惟na + eva ta samaya atta + byābādhāya + api ceteti(adv.)(adv.) (m.s.loc.) (m.s.loc.) (m.s.dat.) (ind.) (pr.3,s.)→ na parabyābādhāyapi ceteti, na ubhayabyābādhāyapi ceteti;不 別 人 傷 害 也 思 惟 不 雙 方 傷 害 也 思 惟na para + byābādhāya + api ceteti na ubhaya + byābādhāya + api ceteti(adv.) (m.s.dat.) (ind.) (pr.3,s.) (adv.) (m.s.dat.) (ind.) (pr.3,s.)→ abyābajjhaṁyeva tasmiṁ samaye vedanaṁ vedeti.沒 有 傷 害 就 在 這 個 時 候 受 經 驗a + byābajjhaṁ + yeva ta samaya vedanā vedeti(f.s.acc.) (adv.) (m.s.loc.) (m.s.loc.) (f.s.acc.)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在 那 個 時 候 , 比 丘 因 為 樂 的 捨 斷 、 因 為 苦 的 捨 斷 、 就 在 先 前 因 為 滅 除 喜 憂 、不 苦 不 樂 、 捨 念 清 靜 , 具 足 第 四 禪 後 住 , 在 這 個 時 候 他 既 不 思 惟 傷 害 自 己 , 也 不 思惟 傷 害 別 人 , 也 不 思 惟 傷 害 雙 方 , 在 這 個 時 候 他 經 驗 沒 有 傷 害 的 受 。8. Abyābajjhaparamāhaṁ, bhikkhave, vedanānaṁ assādaṁ vadāmi.沒 有 傷 害 最 高 我 比 丘 們 諸 受 味 我 說a + byābajjha + parama + ahaṁ bhikkhu vedanā assāda vadati(f.s.acc.) (s.nom.) (m.p.voc.) (f.p.dat.) (m.s.acc.) (pr.1,s.)試 譯 : 比 丘 們 ! 我 說 最 高 對 諸 受 的 味 是 沒 有 傷 害 。」受 的 過 患 :1. “Ko ca, bhikkhave, vedanānaṁ ādīnavo?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受 過 患ka ca bhikkhu vedanā assāda(m.s.nom.) (conj.) (m.p.voc.) (f.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呢 ?2. Yaṁ, bhikkhave, vedanā aniccā dukkhā vipariṇāmadhammā”那 種 比 丘 們 受 無 常 苦 受 制 於 變 化 法ya bhikkhu vedanā aniccā dukkhā vi + pariṇāma + dhammā< pari+√nam(f.s.nom.) (m.p.voc.) (f.s.nom.) (f.s.nom.) (f.s.nom.) (f.s.nom.)→ ayaṁ vedanānaṁ ādīnavo.這 諸 受 過 患234


ay vedanā assāda(m.s.nom.) (f.p.dat.) (m.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那 種 受 是 無 常 、 苦 、 受 制 於 變 化 的 法 則 - 這 是 對 諸 受 的 過 患 。」受 的 出 離 :1. “Kiñca, bhikkhave, vedanānaṁ nissaraṇaṁ?什 麼 又 比 丘 們 諸 受 出 離kiṁ + ca bhikkhu vedanā nissaraṇa(n.s.nom.) (conj.) (m.p.voc.) (f.p.dat.)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什 麼 是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呢 ?2. Yo, bhikkhave, vedanāsu chandarāgavinayo, chandarāgappahānaṁ”那 個 比 丘 們 諸 受 欲 貪 調 伏 欲 貪 斷ya bhikkhu vedanā chanda + rāga + vinaya chanda + rāga+ pahāna(m.s.nom.) (m.p.voc.) (f.p.loc.) (m.s.nom.) (n.s.nom.)→ idaṁ vedanānaṁ nissaraṇaṁ.這 諸 受 出 離ay vedanā nissaraṇa(n.s.nom.) (f.p.dat.) (n.s.nom.)試 譯 : 比 丘 們 ! 那 個 在 諸 受 上 調 伏 欲 貪 、 斷 欲 貪 , 這 是 對 諸 受 的 出 離 。3. “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evaṁ vedanānaṁ任 何 真 的 比 丘 們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或 如 是 諸 受ya hi keci bhikkhu 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evaṁ vedanā(m.p.nom.)(adv.)(ind.) (m.p.voc.) (m.p.nom.) (conj.) (m.p.nom.)(conj.) (adv.) (f.p.dat.)→ assādañca assādato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滿 足 和 作 為 滿 足 過 患 和 作 為 過 患assādaṁ + ca assāda ādīnavaṁ + ca ādīnava(m.s.acc.) (conj.) (m.s.abl.) (m.s.acc.)(conj.) (m.s.abl.)→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yathābhūtaṁ nappajānanti,出 離 和 作 為 出 離 如 實 沒 有 知nissaraṇaṁ + ca nissaraṇa yathā + bhūtaṁ na + pajānāti(n.s.acc.) (conj.) (n.s.abl.) (adv.) (pr.3,p.)→ te vata sāmaṁ vā vedanaṁ parijānissanti, paraṁ vā tathattāya他 們 確 實 自 己 或 諸 受 完 全 知 道 別 人 或 真 實 狀 況235


ta vata sāmaṁ vā vedanā parijānāti para vā tatha+ tta(p.nom.)(adv.) (adv.) (conj.)(f.p.acc.) (fut.3,p.) (m.s.acc.) (conj.) (n.s.dat.)→ samādapessanti yathā paṭipanno vedanaṁ parijānissatīti”引 導 像 / 如 同 善 行 道 的 人 諸 受 完 全 知 道samādapeti yathā paṭipanna vedanā parijānāti + iti(fut.3,p.) (adv.) (m.s.nom.) (f.p.acc.) (fut.3,p.) (ind.)→ netaṁ ṭhānaṁ vijjati.不 這 狀 況 存 在na + eta ṭhāna vijjati(adv.)(n.s.nom.) (n.s.nom.) (pr.3,s.)試 譯 :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沒 有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受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 過 患 作 為過 患 、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受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 像 善 行 道 的 人將 完 全 知 道 欲 - 這 狀 況 不 存 在 ( 即 不 可 能 )。4. Ye ca kho keci, bhikkhave, samaṇā vā brāhmaṇā vā evaṁ vedanānaṁ任 何 ( 語 氣 詞 ) 比 丘 們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或 如 是 諸 受ya ca kho keci bhikkhu samaṇa vā brāhmaṇa vā evaṁ vedanā(m.p.nom.)(adv.) (ind.) (m.p.voc.) (m.p.nom.) (conj.) (m.p.nom.) (conj.)(adv.) (f.p.dat.)→ assādañca assādato 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滿 足 和 作 為 滿 足 過 患 和 作 為 過 患assādaṁ + ca assāda ādīnavaṁ + ca ādīnava(m.s.acc.) (conj.) (m.s.abl.) (m.s.acc.)(conj.) (m.s.abl.)→ 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 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出 離 和 作 為 出 離 如 實 知nissaraṇaṁ + ca nissaraṇa yathā + bhūtaṁ pajānāti(n.s.acc.) (conj.) (n.s.abl.) (adv.) (pr.3,p.)→ te vata sāmaṁ vā vedanaṁ parijānissanti, paraṁ vā tathattāya他 們 確 實 自 己 或 受 完 全 知 道 別 人 或 真 實 狀 況ta vata sāmaṁ vā vedanā parijānāti para vā tatha+ tta(p.nom.)(adv.) (adv.) (conj.)(f.s.acc.) (fut.3,p.) (m.s.acc.) (conj.) (n.s.dat.)→ samādapessanti yathā paṭipanno vedanaṁ parijānissatīti”引 導 像 / 如 同 善 行 道 的 人 受 完 全 知 道samādapeti yathā paṭipanna vedanā parijānissati + iti(fut.3,p.) (adv.) (m.s.nom.) (f.s.acc.) (fut.3,p.)(ind.)236


→ ṭhānametaṁvijjatī”ti.狀 況 這 存 在 ( 引 號 )ṭhānaṁ + eta vijjati + iti(n.s.nom.)(n.s.nom.) (pr.3,s.)(ind.)試 譯 : 比 丘 們 ! 任 何 沙 門 或 婆 羅 門 真 的 如 實 知 如 是 對 諸 受 的 滿 足 作 為 滿 足 、 過 患 作 為 過 患 、出 離 作 為 出 離 , 他 們 能 自 己 完 全 知 道 受 或 引 導 別 人 到 真 實 狀 況 , 像 善 行 道 的 人 將 完全 知 道 受 - 這 狀 況 存 在 ( 即 可 能 )。」5 :1. Idamavoca bhagavā.這 個 說 了 世 尊idaṁ + avoca bhagavantvacati < √vac 說(n.s.acc.) (aor.3,s.) (m.s.nom.)試 譯 : 世 尊 說 了 這 個 。2. āttamanā te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ṁ abhinandunti.心 意 滿 足 那 些 比 丘 們 世 尊 已 說 的 歡 喜atta+ mana ta bhikkhu bhagavant bhāsita abhinanduṁ+ iti< pp. of bhāsati abhinandati ( 引 號 )< √bhā(m.p.nom.) (m.p.nom.) (m.p.nom.) (m.s.gen.) (n.s.acc.) (aor.3,p.) (ind.)試 譯 : 那 些 比 丘 心 意 滿 足 和 歡 喜 世 尊 已 說 的 。237


法 義 加 油 站一 、 本 經 主 題 的 欲 、 色 、 受 , 以 味 、 患 、 離 三 個 角 度 和 配 合 四 聖 諦 , 用 戒 定 慧 來 次 第 規 劃 ,其 概 要 狀 況 如 下 表 :yathābhūtaṁ pajānātiassādo( 味 ) ādīnavo( 患 ) nissaraṇaṁ( 出 離 )( 如 實 知 )世 俗 的 四 聖 諦素 質次 第欲 、色 、 受Kāma( 欲 )Rūpa( 色 )Vedanā( 受 )集 諦 苦 諦 滅 諦 道 諦略 說 :緣 pañca kāmaguṇe( 五 種 欲 的 成 分 )喜 樂 生 詳 說:cakkhuviññeyyā rūpāsotaviññeyyā saddāghāna------gandhājivhā-------- rasākāya----phoṭṭhabbā五 根 所 識 的 五 境□1. 現 世 可 見 的 苦 聚( sandiṭṭhikodukkhakkhando )以 欲 為 因 :為 生 計 承 受 自 然 的 苦 、財 富 的 求 不 得 苦 、財 富 的 五 家 共 有 ;家 庭 生 活 種 姓 間 競 爭 ;戰 爭 而 受 種 種 苦 果 ;殺 、 盜 、 淫 而 受 王 刑 -□2. 未 來 的 苦 聚( samparāyikodukkhakkhando )以 欲 為 因 :以 身 口 意 行 惡 行 後身 壞 命 終 出 生 惡 趣 、下 劣 處 、 地 獄kāmesuchandarāgavinayochandarāgappahānaṁ( 於 欲 諸調 伏 欲 貪 、斷 欲 貪 )evaṁ kāmānaṁassādañca assādatoādīnavañca ādīnavatonissaraṇañca nissaraṇatoyathābhūtaṁ pajānanti( 如 實 完 全 了 解對 於 如 是 諸 欲 的滿 足 做 為 滿 足 、過 患 做 為 過 患 、出 離 做 為 出 離 )是 被 想 要 的 、 可 意 的 、合 意 的 、 是 歡 喜 的 樣 子 、連 結 貪 欲 的 、誘 人 染 著 的戒 戒 戒 戒緣 少 女 年 代最 亮 麗 容 貌(subhaṁ vaṇṇanibhaṁ)喜 樂 生以 前 亮 麗 容 貌 的 滅 去和 過 患 顯 現老 態 的 出 現→ 老 病 的 苦 、 不 方 便→ 死 後 的 種 種 不 淨→ 腫 脹 相 、 青 瘀 相 、膿 爛 相 、 斷 壞 相 、 食 殘 相 、蟲 聚 相 、 散 亂 相 、斬 砟 離 散 相 、rūpesuchandarāgavinayochandarāgappahānaṁ( 於 諸 色調 伏 欲 貪 、斷 欲 貪 )evaṁ rūpānaṁassādañca assādato----------( 如 實 完 全 了 解對 於 如 是 諸 色 的滿 足 做 為 滿 足 、過 患 做 為 過 患 、出 離 做 為 出 離 )血 塗 相 、 骸 骨 相戒 定 ( 觀 身 不 淨 ) 定 定初 禪 :離 欲 、 離 惡 不 善 法 、 有 尋有 伺 、 離 生 喜 樂二 禪 :具 足 自 信 、 心 的 趣 於 專一 、 無 尋 無 伺 、 定 生 喜 樂三 禪 :離 喜 、 捨 而 住 、 正 念 正知 、 以 身 經 驗 樂 者四 禪 :樂 苦 的 捨 斷 、 滅 除 喜 憂 、不 苦 不 樂 、 捨 念 清 淨vedanā( 受 有 三 相 :)aniccā 無 常dukkhā 苦vipariṇāmadhammā受 制 於 變 化 法 則vedanāsuchandarāgavinayochandarāgappahānaṁ( 於 諸 受調 伏 欲 貪 、斷 欲 貪 )出 世 間 的 四 聖 諦evaṁ vedanānaṁassādañca assādato----------( 如 實 完 全 了 解對 於 如 是 諸 受 的滿 足 做 為 滿 足 、過 患 做 為 過 患 、出 離 做 為 出 離 )237


具 足 四 禪 而 住 , 在 此 時 所經 驗 沒 有 傷 害 的 受 是 最 高對 受 的 味定 慧 慧 慧二 、 六 師 外 道 : 佛 陀 時 代 佛 教 以 外 的 六 種 思 想 家〔1〕 Ajitakesakamba 阿 耆 多 翅 舍 欽 婆 羅 :【 斷 滅 論 】uccheda-vāda 他 教 導 “ 斷 絕 ” 之 法 , 也 就 是 : 死 後 斷 滅 (annihilation at death) 他 是 信 仰 “ 既 沒 有 善 也 沒 有 惡 ” 的 虛 無 主 義 者 。 主 張 人 皆 由 地 水 火 風 等 四 元 素 構 成 , 身 體 破 滅 時 也 隨 著 消 滅 。 為 「 順 世 派 la¬okāyata」 之 先 驅 者 。目 前 所 知 的 最 早 ( 感 覺 的 ) 唯 物 論 者 , 否 定 業 報 輪 迴 , 修 苦 行 。〔2〕 Pakudha-Kaccāyana 婆 浮 陀 迦 旃 延 那 :akrunktata-vāda( 虛 無 主 義 的 說 ) 他 的 教 義 是 「 無 作 用 論 或 非 作 業 論 」 之 一 。主 張 「 無 因 無 緣 眾 生 染 著 、 無 因 無 緣 眾 生 清 淨 」- 定 命 論 者 。 認 為 一 切 眾 生 都 是 由 地 水 火 風 苦 樂 和 命 我 等 7 元 素 所 組 成 而 永 恆存 在 、 不 會 被 傷 害 , 無 作 無 受 、 無 說 無 德 、 無 有 念 者 和 以 教 者 。 既 沒 有 造 業 , 也 就 不 會 受 業 報 , 所 以 沒 有 德 者 而 自 然 不 必 講 修 行 。 在 恆 常 唯 物 論 的 觀 點 下 , 發 展 出 另 一 種 型 態 的 「 道 德 與 善 惡 業 報 的 否 定 論 」。〔3〕Makkhali-Gosāla 末 伽 梨 瞿 舍 利 :daiva-vāda( 宿 命 論 ) 無 因 論 、 宿 命 論 , 否 定 依 業 的 輪 迴 , 主 張 無 善 惡 、 善 惡 業 報 ,既 定 的 苦 樂 在 輪 迴 中 不 增 減 , 直 至 輪 迴 時 盡 自 然 得 解 脫 。 認 為 生 存 者 構 成 要 素 有 靈 魂 地 水 火 風 虛 空 得 失 苦 樂 生 死 等 12 種 ,視 之 為 實 體 。 裸 體 、 持 戒 嚴 謹 , 極 端 的 自 律 苦 行 。 為 邪 命 外 道 (ājīvika) 的 代 表 。邪 命 外 道〔4〕 Puraṇakassapa 富 蘭 那 迦 葉 :akiriya-vāda( 一 切 無 效 的 學 說 ) 出 身 首 陀 羅 族 , 終 身 裸 體 。 無 善 惡 業 報 論 、 無 道 德 論 、 無 因 無 緣 論 , 否 定 依 業 的 輪 迴 。 恆 河 南 岸 臠 割 眾 生 而 無 惡 報 , 北岸 為 大 施 會 , 施 一 切 眾 生 、 利 人 等 而 亦 無 福 報 。〔5〕 Sañjaya-Balaṭṭhiputta 散 惹 夷 毘 羅 梨 弗 :( 舍 利 弗 、 目 犍 連 之 師 ) 否 定 認 識 之 客 體 的 妥 當 性 而 倡 「 不 可 知 論 」(ajānavāda) 詭 辯 論 者 、 捕 鰻 論 者 。 真 理 、 是 非 、 善 惡 難 以 判 斷 而 應 捨 棄 探 求 , 老 實 嚴 謹 地 修 習 禪 定 才 是明 智 之 舉142 。〔6〕 Nigaṇṭha-Nāṭaputta 尼 乾 子 若 提 子 : cātuyāma saṁvara-saṁvuto-vāda:ahiṁsā 不 害 的142這 六 外 道 中 的 1、2、4、5 也 記 載 在 《 長 部 ˙2˙ 沙 門 果 經 》 裡 。238


學 說 ( 四 種 自 我 調 伏 而 防 護 ) 出 身 剎 帝 利 族 。Nigaṇṭha「 離 繫 」 是 以 前 存 在 宗 派 名 稱 。 另 被 尊 稱 為 「 大 雄 Mahāvīra」 或 「 耆那 Jina」( 勝 者 )。 他 將 200-250 年 前 左 右 的 波 斯 教 義 加 以 修 改 而 立 不 殺 生 、 不 妄 語 、 離 不 予 取 、 不 邪 淫 、無 所 得 等 五 大 誓 。 主 張 業 報 輪 迴 , 但 認 為 靈 魂 不 藏 於 體 內 而 寄 生 於 動 物 和 植 物 之 內 , 故 特 重 不 殺 生 , 亦 避 免 農 耕 。 主 張 靈 魂 具 備 直 觀 能 力 , 認 識 能 力 與 清 淨 性 , 但 被 一 種 微 細 物 質 所 妨 礙 而 無 法 顯 現 , 這 微 細 物 即稱 為 業 , 是 一 種 物 質 , 附 著 靈 魂 中 , 成 熟 結 苦 或 樂 果 後 而 離 開 靈 魂 , 如 此 循 環 不 已 。 解 脫 , 就 是 使 「 業 」 不 再 附 著 靈 魂 中 , 以 合 於 道 德 的 行 為 來 制 止 情 欲 , 制 御 感 覺 器 官 。 另 一 方 面 ,以 苦 行 的 熱 力 來 加 速 業 的 成 熟 。 進 行 自 我 折 磨 的 行 為 , 如 絕 食 、 曝 曬 、 以 火 焚 身 等 等 , 以 為 只 要嚴 持 戒 律 , 就 能 清 除 舊 日 所 造 惡 業 的 束 縛 , 而 不 再 造 新 業 。總 結 : 這 6 家 外 道 的 思 想 派 系 可 以 分 為 2 大 類 : Asthika-vāda : 相 信 靈 魂 和 輪 迴 的 存 在 。 Nāsthika-vāda: 不 相 信 靈 魂 、 輪 迴 和 善 惡 因 果 。三 、 註 解 中 說 明 佛 教 與 外 道 兩 者 對 欲 、 色 、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差 異 如 下 :對 欲 的 完 全 了 解 對 色 的 完 全 了 解 對 受 的 完 全 了 解佛 教 三 果 ( 斷 五 下 分 結 ) 阿 羅 漢外 道 第 一 禪 無 色 界 無 想 天此 經 內 容 主 要 架 構 , 是 針 對 以 味 、 患 、 出 離 三 個 角 度 來 說 明 對 欲 、 色 、 受 的 完 全 了 解 ,加 上 之 後 的 「 如 實 了 知 」, 而 使 得 每 一 部 分 都 有 四 個 問 題 , 這 大 部 分 尚 是 屬 於 在 一 般 人 事 物上 的 生 活 , 運 用 戒 、 定 、 慧 , 世 俗 方 便 的 四 聖 諦 、 次 第 修 的 範 疇 。 直 到 受 的 出 離 、 如 實 了 知才 是 從 世 俗 方 便 四 聖 諦 的 次 第 修 , 提 升 到 出 世 間 四 聖 諦 的 一 時 現 觀 。在 此 之 所 以 把 「 欲 」 放 前 面 , 是 一 種 對 治 的 說 法 , 從 世 俗 諦 的 概 念 出 發 , 針 對 在 現 實 生活 中 , 五 根 對 五 境 時 所 產 生 立 即 粗 或 明 顯 的 苦 、 危 險 來 對 治 。( 在 《 雜 阿 含 經 、 蘊 相 應 》 中 ,談 味 患 離 是 站 在 真 實 的 勝 義 諦 角 度 而 說 。)當 五 根 對 五 境 時 , 對 於 合 意 的 境 而 說 是 不 舒 服 , 那 是 不 正 常 的 。 而 對 可 意 的 外 境 產 生喜 樂 , 也 是 自 然 的 事 情 。 但 對 自 然 的 事 情 沒 有 如 實 了 知 , 就 會 產 生 貪 愛 。 因 對 可 意 的 外 境 渴欲 而 產 生 貪 愛 , 才 是 佛 法 所 要 對 治 的 重 點 。 應 多 培 養 慧 心 所 , 慧 學 堅 定 , 常 去 思 惟 什 麼 是 對 ,什 麼 是 錯 ; 什 麼 是 佛 法 , 什 麼 是 非 佛 法 , 這 樣 心 中 開 始 敏 銳 起 來 - 善 分 別 , 對 可 意 境 的 舒 服如 實 了 知 , 才 不 會 產 生 貪 愛 ; 對 不 可 意 境 的 不 舒 服 如 實 了 知 , 才 不 會 產 生 排 斥 。 能 看 到 五 根對 五 境 時 所 產 生 的 種 種 過 患 , 才 會 去 避 ( 不 貪 也 不 排 斥 ), 即 所 謂 的 「 未 生 惡 令 不 生 、 已 生惡 令 斷 、 未 生 善 令 生 、 已 生 善 令 增 長 」 四 正 勤 的 培 養 。 這 樣 才 有 足 夠 資 糧 和 機 會 朝 向 清 淨 菩提 之 道 走 。佛 法 是 相 容 於 世 間 , 佛 陀 是 如 何 在 世 間 人 看 得 到 、 聽 得 懂 的 好 事 裡 , 次 第 提 昇 、 淨 化 或者 淘 汰 , 讓 它 達 到 以 阿 羅 漢 、 涅 槃 作 為 究 竟 。239


外 道 的 離 欲 是 避 的 方 式 , 以 苦 行 為 基 礎 的 。 而 苦 行 者 最 大 的 困 難 是 對 欲 的 現 世 的 味 道 、過 患 、 出 離 沒 有 完 全 了 解 , 害 怕 欲 的 味 道 , 而 貪 著 在 欲 的 過 患 裡 。 或 許 , 苦 行 也 有 超 越 其 他人 的 能 力 , 但 佛 陀 說 這 不 是 佛 法 的 結 果 。 苦 行 在 世 間 裡 頭 , 還 是 有 它 的 優 點 ; 但 對 徹 底 解 脫煩 惱 來 說 , 它 是 有 差 距 的 。 若 把 它 當 黃 金 看 待 , 那 就 難 免 如 外 道 散 惹 夷 聽 聞 他 的 二 大 弟 子 皈 依為 佛 弟 子 , 面 對 這 樣 無 常 變 化 而 吐 血 身 亡 的 事 情 會 發 生 了 。四 、 三 學 七 清 淨 十 六 階 智 的 次 第 提 昇 修 行 歷 程 表 :三 學 七 清 淨 十 六 階 智 所 緣 歷 程 培 養 的 心 智 所 捨 斷 的戒 學 ( 喻 如 樹 根 ) 一 . 戒 清 淨 人 事 物 相 欲 界 善 心 彼 分 斷定 學 ( 喻 如 樹 根 ) 二 . 心 清 淨 修 習 相 定 心 鎮 伏 斷三 . 見 清 淨 1: 名 色 差 別 智 自 相 名 色 差 別 智 有 情 見143144四 . 度 疑 清 淨五 . 道 非 道 知 見 清 淨2: 緣 攝 受 智 ( 法 住 智 )緣 相3: 思 惟 智 ( 三 法 印 智 )4: 弱 的 生 滅 隨 觀 智 共 相緣 攝 受 智思 惟 智 、弱 的 生 滅 隨 觀 智作 者 受 者 見與 三 世 的 疑法 我 見與 非 道 的 染慧 學修 觀( 喻 如 樹 幹 )證 果 德( 喻 如 樹 的 花 果 )六 . 行 道 知 見 清 淨七 . 知 見 清 淨4: 成 熟 的 生 滅 隨 觀 智5: 壞 隨 觀 智6: 怖 畏 現 起 智7: 過 患 隨 觀 智8: 厭 離 隨 觀 智9: 欲 解 脫 智10: 審 察 隨 觀 智11: 行 捨 智12: 隨 順 智13: 種 姓 智14: 道 智15: 果 智16: 返 照 智出 離 相九 種 觀 智常 想 、樂 想 、我 想 等寂 滅 相 道 智 與 果 智 貪 瞋 痴143144戒 清 淨 是 調 整 言 行 的 初 步 言 行 清 淨 , 經 由 一 分 一 分 地 言 行 清 淨 而 捨 離 煩 惱 , 故 在 所 捨 斷 上 稱 為 「 彼 分 斷 」。心 清 淨 是 以 定 心 暫 時 鎮 伏 煩 惱 而 使 其 不 現 起 , 故 稱 「 鎮 伏 斷 」。240


欲 、 色 、 受味 、 患 、 離 、 如 實 知241


242參 考 書 目參 考 書 目一 、 巴 利 原 典 和 其 英 譯 、 英 文 參 考 書 :1. VRI.,Chaṭṭha Saṅgāyana CD-ROM (version 3), India: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2000.2. Bhikkhu Dhammagutta, Saṁyuttakāya,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3. V.Trenokner, Majjhimanikāya Vol.Ⅰ,P.T.S.,1979.4. Bhikkhu Dhammagutta, Majjhimanikāya,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5. Bhikkhu Dhammagutta, Majjhimanikāyaṭṭhakathā【 中 部 注 釋 】(Papañcasūdanī【 破 除 疑障 】),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6. Rhys Davids, Ph.d., Dīghanikāya Vol.Ⅰ,P.T.S.,1975.7. Rhys Davids, Ph.d., Dīghanikāya Vol.Ⅱ,P.T.S.,1982.8. Bhikkhu Dhammagutta,Dīghanikāyaṭṭhakathā【 長 部 注 釋 】(Sumaṅgalavilāsinī【 吉 祥 悅意 】),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9. M. Leon Peer , Saṁyuttakāya Vol.Ⅲ,P.T.S. ,1975.10. Bhikkhu Dhammagutta, Saṁyuttanikāyaṭṭhakathā【 相 應 部 注 釋 】(Saratthappakāsinī【 顯揚 心 義 】),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11. Bhikkhu Ñāṇamoli & Bhikkhu Bodhi (trans.),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Buddha (Majjhimanikāya) ,Kandy: Buddhist Pubication Society,1995.12. Bhikkhu Bodhi, The Connected Discourese of the Buddha, :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Saṁyuttanikāya .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2000.13. Bhikkhu Dhammagutta, Dhammapada,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14. Bhikkhu Dhammagutta, Dhammapadaṭṭhakathā【 法 句 經 注 釋 】,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台 灣 ,2000.15. Bhikkhu Dhammagutta, Kkuddakanikāye Jataka(1+2),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16. Bhikkhu Dhammagutta, Aṅguttaranikāya(5-7),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17. Vinaya Piṭakaṁ Vol.Ⅲ and Vol.Ⅳ,P.T.S. ,1993.18. ed. Heinz Bechert and Heinz Braun,Pāli Nīti Texts of Burma,P.T.S. ,1981.242


參 考 書 目 24319. Bhikkhu Dhammagutta, Puggalapaññatti,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0.20. Bimala Charan LaW,M.A., Designation of Human Types (Puggalapaññatti),P.T.S. ,1992.21. Bhikkhu Bhodhi, THE DISCOURSE ON THE FRUITS OF RECLUSESHIP,TheSāmaññaphala Sutta and its Commentaries,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 SriLanka,1989.22. trns. By U Aye Maung, Paticcasamuppāda, A Discoerse by The Venerable MahāsīSayādaw of Myanmar, BuddhasAsana Nuggaha Organization MahAsI †hAthana YekithAYangon, 1997.23. trns. By the Editors of the Light of the Dhamma, The Five Nikāyas , Discourses of theBuddha, An Anthology Book One,Department of Religious Affairs , Rangoon,Burma,1977.24. Bhikkhu Bodhi,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The Abhidhammattha Saṅgahaof Ācariya Anurudha) ,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Kandy,Sri Lanka,1993.25. Soma Thera, The Way of Mindfulness (The Satīpaṭṭhāna Sutta And Its CommentaryAnurudha) , Sixth Revised Edition,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Malyaysia, 1999.二 、 中 譯 和 中 文 參 考 書 :1. 通 妙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中 部 經 典 》 一 ,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台 灣 ,1993,3 月 初 版 。2. 雲 庵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相 應 部 》 三 ,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台 灣 ,1995,11 月 初 版 。3. 通 妙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律 藏 》「 經 分 別 」,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台 灣 ,1990 年 。4. 通 妙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律 藏 》 三 , 大 犍 度 ,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台 灣 ,1992 年 。5. 郭 哲 彰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增 支 部 四 ,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台 灣 ,1994 年 5 月 。6. 悟 醒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小 部 六 ˙ 本 生 一 ,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台 灣 ,1995 年 7 月 。7. 沙 門 ˙ 芝 峰 據 日 版 重 譯 ,《 中 部 經 典 》, 新 文 豐 出 版 公 司 , 台 灣 ,1987 年 6 月 。8. 菩 提 比 丘 英 文 編 譯 , 德 雄 比 丘 中 文 主 譯 ,《 沙 門 果 經 》─ 沙 門 果 經 及 其 註 疏 , 法 雨 道 場 ,台 灣 嘉 義 ,2002。9. 覺 音 尊 者 著 , 葉 均 譯 ,《 清 淨 道 論 》, 正 覺 學 會 , 台 灣 ,2000,12 月 。10. 帕 奧 禪 師 , 弟 子 合 譯 ,「 如 實 知 見 」《 帕 奧 系 列 2》, 淨 心 文 教 基 金 會 : 台 灣 ,2003 年 。11. 帕 奧 禪 師 , 弟 子 合 譯 ,「 正 念 之 道 」《 帕 奧 系 列 4》, 淨 心 文 教 基 金 會 : 台 灣 ,2001 年 。243


244參 考 書 目12. 帕 奧 禪 師 , 弟 子 合 譯 ,「 轉 正 法 輪 」《 帕 奧 系 列 5》, 淨 心 文 教 基 金 會 : 台 灣 ,2002 年 。13. 帕 奧 禪 師 ,< 帕 奧 禪 法 >,P.46-47。14. 性 空 法 師 (Ven. Dhammadīpa),「 念 處 之 道 」, 香 光 書 鄉 : 台 灣 嘉 義 ,2003 年 。15. 性 空 法 師 (Ven. Dhammadīpa),「 四 聖 諦 與 修 行 的 關 係 」, 香 光 書 鄉 : 台 灣 嘉 義 ,2003 年 。16. 護 法 法 師 、 陳 水 淵 合 著 ,「 涅 槃 的 北 二 高 」( 清 淨 道 論 導 讀 ), 原 始 佛 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灣 ,2000.17. Ven. Weragoda Sarada( 維 拉 哥 達 . 薩 拉 達 大 法 師 ),「 真 理 的 寶 藏 」Treasury of Truth(Illustrated Dhammapada)《 法 句 經 》,Singapore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1997,5 月出 版 。18. 菩 提 比 丘 (Bhikkhu Bodhi) 英 譯 、 尋 法 比 丘 (Bhikkhu Dhammagavesaka) 中 譯 , 阿 毗 達 摩概 要 精 解 (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 正 覺 學 會 , 高 雄 ,2000 元 月 出 版 。19. 陳 水 淵 著 , 南 傳 上 座 部 < 攝 阿 毗 達 摩 義 論 > 的 哲 學 思 想 研 究 ─ 南 傳 阿 毗 達 摩 的 哲 學 綱要 ( 東 海 大 學 哲 學 研 究 所 博 士 論 文 ),2001,1 月 。20. 觀 淨 比 丘 (Bhikkhu Sopāka) 著 , 復 歸 佛 陀 的 教 導 ( 一 )─ 兼 論 印 順 法 師 的 詮 釋 , 正法 律 學 團 ,2004,5 月 初 版 。21. 釋 天 襄 著 ,《 雜 阿 含 經 ˙ 受 相 應 》 之 研 究 , 中 華 佛 學 研 究 所 論 叢 17, 法 鼓 文 化 事 業 股份 有 限 公 司 ,1998,5 月 初 版 。三 、 工 具 書 ( 包 括 辭 典 、 文 法 書 ) :1. T.W.Rhys Davids Ph.D.and William Stede Ph.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 P.T.S. ,1995.2. Robert Caesar Childers,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Kyoto Rinsen Book Company,1987.3. A.P. Buddhatta Mahthera , Concise Pli-English Dictionary , The ColomboApothecaries,Co.,LTD., Sri Lanka,1968.4. 水 野 弘 元 ,パ-リ 語 辞 典 < 二 訂 版 >, 春 秋 社 , 日 本 ,1994,2 月 。5. G.P.Malalasekera,Dictionary of Pli Proper NamesⅠ,Ⅱ,Munshiram Manoharlal:NewDelhi,1983.244


參 考 書 目 2456. von Achim Fahs.,Grammatik des Pali,VEB Verlag Enzyklopädie leipzig,1989.7. 蔡 奇 林 , 實 用 巴 利 語 文 法 , 台 灣 ,1999 年 8 月 修 訂 , 第 二 版 。8. 水 野 弘 元 , 許 洋 主 譯 , 巴 利 文 法 , 台 灣 : 華 宇 出 版 社 ,1986 年 12 月 。9. 護 法 法 師 、 蔡 奇 林 合 編 , 輕 鬆 上 路 (Enjoying Pāli), 台 灣 ,1998 年 。10. Lily de Silva, M.A.,Ph.D., Pāli Primer,India: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11. Bhikkhu Dhammagutta 編 輯 ,Saddanītippakaraṇaṁ(Padamālā)(Dhātumālā), 原 始 佛教 學 院 , 台 南 : 台 灣 ,2001 年 。12. William Dwight Whiteny,ROOTS, VERS-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SANSKRIT LANGUAGE, London,1885.245


巴 利 學 習 系 列 Ⅱ. ─《 尼 柯 耶 》 選 讀一 、S. 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ṁ 《 轉 法 輪 經 》二 、S.22:59 Anattalakkhaṇasuttaṁ《 無 我 相 經 》三 、M.2 Sabbāsavasuttaṁ《 一 切 漏 經 》四 、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ṁ《 大 苦 蘊 經 》~ 漢 巴 對 讀 分 析 、 文 法 分 析 、 法 義 加 油 站 ~整 理 者 法 名 : 釋 性 恩 (Dhammajīvī)出 版 者 : 法 雨 道 場60652 台 灣 ‧ 嘉 義 縣 中 埔 鄉 同 仁 村 柚 仔 宅 50 之 6 號DhammavassārāmaNo. 50 - 6, You-Tze-Zhai, Tong-Ren Village,Chong-Pu , Chiayi 60652, TaiwanTel:(886)(5) 253-0029;Fax:203-0813E-mail:dhammarain@gmail.com網 址 :http://www.dhammarain.org.tw/非 賣 品本 書 純 為 巴 利 語 學 習 、閱 讀 巴 利 聖 典 和 探 討 法 義 , 屬 於 [ 非 賣 品 ]。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