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2013 Views

化学趣史 - 科学网—博客

化学趣史 - 科学网—博客

化学趣史 - 科学网—博客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xuxu980倾情制作<br />

维勒决心献身化学。<br />

维勒倾慕德国化学家利奥波德·格麦林的大名,离开了马尔堡大学,前<br />

往海德堡大学求学。<br />

非常出乎意外,格麦林竟然认为,维勒不必听他的课!<br />

“格麦林教授,要知道,我从来还没有听过一次化学课。”维勒恳求道。<br />

“不,不,你确实不必来听化学课。我读过你的化学论文。凭你写那篇<br />

化学论文的水平,根本不必再听化学课!不过,你可以到我的化学实验室里,<br />

做你的实验。”<br />

格麦林教授的赏识,使维勒感激涕零。<br />

于是,维勒在海德堡大学照旧学医,课余从事化学研究。有了格麦林教<br />

授的指点,有了设备完善的化学实验室,使维勒的化学研究工作大有长进。<br />

格麦林教授是研究氰化物[25]的专家。维勒在他的指导下,研究氰酸。<br />

维勒测定了氰酸的化学成分,指出它是由碳、氮、氢、氧 4 种元素组成<br />

的。22 岁的维勒发表了平生第二篇论文,公布了他所定的氰酸的化学成分。<br />

紧接着,维勒又制得了氰酸银和氰酸钾,测定了它们的化学成分。23 岁<br />

的维勒,又顺利地发表了平生第三篇论文。他从 21 岁起,每年发表一篇化学<br />

论文,干得相当出色。<br />

就在维勒发表第三篇论文时,格麦林教授提醒他:“请你注意一下德国<br />

化学家李比希刚发表的论文!”<br />

那时候的李比希,才 20 岁。维勒赶紧查阅了李比希的论文。奇怪,李比<br />

希测定了一种“雷酸”的化学成分,竟跟氰酸差不多!<br />

氰酸跟雷酸,化学性质截然不同,氰酸很安定,雷酸很易爆炸。不同的<br />

化合物,怎么会具有相同的成分?<br />

不久,如本书第三章开头所写,维勒来到斯德哥尔摩,来到柏济力阿斯<br />

身边。维勒迫不及待地向这位“科学家共和国最高法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br />

“最高法官”怎么判决的呢?<br />

他说:“在维勒和李比希两人之中,总有一个人测定错了!”<br />

那么,究竟谁错了呢?<br />

“最高法官”没有答复。<br />

这时,李比希也看到了维勒关于氰酸的论文。他同样感到疑惑不解。<br />

于是,李比希拿来氰酸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氧化银 71%,并不象<br />

维勒所说的是 77.23%。李比希发表论文,认为维勒搞错了。<br />

维勒又重做实验,发现李比希搞错了,因为李比希所用的氰酸银不纯净。<br />

维勒进一步测定,认为氰酸银所含氧化银应为 77.5%。<br />

就这样,维勒和李比希,你一篇论文,我一篇论文,展开了热烈的争论。<br />

1826 年,李比希发表论文,说他提纯了氰酸银之后,所得结论与维勒一<br />

样,同时也与他所测得的雷酸银的化学成分一样。<br />

对此,他们无法解释:两种显然不同的化合物,怎么会有相同的成分呢?<br />

尽管维勒和李比希都在德国工作,不过,维勒在柏林,李比希在吉森,<br />

两人从未见过面。他们之间,只能通过信件和论文交换意见。他们多么渴望<br />

见面畅谈呀!<br />

1828 年年底,维勒从柏林回到故乡法兰克福度寒假。他见到了布赫医<br />

www.i-nobel.com<br />

www.i-nobel.com诺贝尔学术资源网欢迎您!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