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3 Views

篇名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作者林翊茹。高雄市立中山高中。二年13 班

篇名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作者林翊茹。高雄市立中山高中。二年13 班

篇名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作者林翊茹。高雄市立中山高中。二年13 班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篇名<br />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作者<br />

林翊茹。高雄市立中山高中。二年 13 <strong>班</strong><br />

- 1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壹●前言<br />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莎翁筆下的人物不僅生動活潑、文辭華麗、情感濃郁豐沛,透過莎翁的手,我們<br />

可一窺當時社會觀念、生活運作方式以及莎士比亞本身對事物的想法,他成功反<br />

映人類特質;在戲劇中他對語言的處理方法和細膩地描繪人物所要呈現的情緒、<br />

心靈感受(大部分的人多由演員的肢體動作便能心領意會),適時應用光影的變化<br />

加強戲劇的張力讓他的作品更富挑戰性,流傳至今依舊膾炙人口;一再引起共<br />

鳴,深獲人心。<br />

莎士比亞有許多令人贊嘆的作品,但選定哈姆雷特是因為莎翁除了把每個人的特<br />

質展現淋漓盡致以外,故事結構也非常震撼人,在親情、愛情、道德編織出來的<br />

網,故事裡的人物都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一步一步把這個故事推向悲劇,顛覆<br />

以往人對美好結局的印象。<br />

貳●正文<br />

一、莎士比亞的戲劇類型(註一)<br />

01.歷史劇<br />

02.喜劇<br />

A.青春喜劇<br />

B.浪漫喜劇<br />

C.問題喜劇<br />

D.晚期喜劇,也稱為「悲喜劇」或「羅曼史」<br />

03.悲劇<br />

A 羅馬悲劇<br />

a.《裘力斯.凱撒》<br />

b《安東尼與克利奧佩特拉》.<br />

c.《科利奧蘭納斯》<br />

B.激情悲劇<br />

a.《羅蜜歐與茱麗葉》<br />

b.《奧賽羅》<br />

C.復仇悲劇<br />

a.《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br />

b《哈姆雷特》<br />

D.編年史悲劇<br />

- 2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a.《李爾王》<br />

b.《馬克白》<br />

二、哈姆雷特(Hamlet)簡介(註二)<br />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四大悲劇》可分為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馬克白等四部作品,四部戲劇<br />

主角的性格差異,常引起眾多學術家對他們的討論,其中哈姆雷特更為一般人熟<br />

知。<br />

劇情大致是:哈姆雷特是丹麥王國一位年輕有為的王子,他有魄力、好思索、接<br />

近人民、對人類抱有美好的希望。他正在德國的威登堡大學學習,國內傳來噩耗,<br />

父王突然慘死,叔叔克勞斯迪篡奪王位,母親改嫁克勞迪斯。<br />

哈姆雷特回國奔喪,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裏見到了父親的鬼魂,父親的鬼魂告<br />

訴了他自己被害的經過:克勞迪斯趁老哈姆雷特在花園裏午睡時,把致命的毒草<br />

汁滴進了他的耳朵,並使毒液流入他的全身血管,使他的身上起了無數皰疹,最<br />

後奪取了他的生命。老哈姆雷特要求兒子為他報仇,但不許傷害他的母親,要讓<br />

她受到良心的責備。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後,精神恍惚,他整天穿著黑色的喪服,<br />

一心想著復仇。<br />

一天,他去見自己的戀人首相的女兒奧菲利亞,他又想求愛又想復仇,行為怪誕。<br />

奧菲利亞把王子的情況告訴了首相,首相又報告了克勞迪斯。克勞迪斯雖然不知<br />

道老國王鬼魂出現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試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br />

復仇,一方面又礙于母親的面子,同時他也不十分確定父親鬼魂的話,非常苦惱。<br />

哈姆雷特決定要證實克勞迪斯的罪行,正好這時宮中來了一個戲<strong>班</strong>子,他安排了<br />

一出戲,內容是一個維也納的公爵被他的一個近親在花園裏毒死,不久這個兇手<br />

還騙取了公爵夫人的愛。<br />

戲演時,他在旁邊注意觀察克勞迪斯,見克勞迪斯坐立不安,中途就離去。哈姆<br />

雷特確認了父親鬼魂的話,決定復仇。一天,克勞迪斯獨自一人的懺悔,哈姆雷<br />

特本可以殺死他,可又覺得懺悔中的人被殺後會進入天堂結果罷手。克勞迪斯派<br />

王后勸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與母親發生爭執,誤殺了躲在幃幕後偷聽的首相。<br />

克勞迪斯以首相的兒子要復仇為由,要將哈姆雷特送往英國,準備借英王之手除<br />

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識破克勞迪斯的詭計,中途返回丹麥。當時,奧菲利婭受<br />

刺激發瘋,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國時,正趕上她的葬禮。克勞迪斯挑撥奧菲利<br />

婭的哥哥同哈姆雷特決鬥,並在暗中準備了毒劍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會合獲<br />

勝,克勞斯迪假意祝賀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沒喝。<br />

- 3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哈姆雷特第二回合獲勝,王后非常高興,端起原準備給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br />

去。決鬥中,哈姆雷特中了對手的毒劍,但他奪過劍後又擊中了對方。王后中毒<br />

死去,奧菲利亞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揭露了克勞迪斯的陰謀。哈姆雷特用<br />

最後的一點力氣用手中的毒劍擊中了克勞斯迪,自己了毒發自亡。<br />

三、哈姆雷特人物剖析<br />

01. 哈姆雷特(註三、四)<br />

身份:丹麥王子<br />

身為一位年輕又有抱負的王子,未來應是一片光明,但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摯<br />

愛的父親逝世,原本美好的一切突然在這一刻分崩離析,並且面對母親改嫁,對<br />

於這位道德感極重的年輕王子,這是多麼一件諷刺的事!在悲傷與憤怒之間,他<br />

一次次發出感嘆:「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楣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br />

的責任」卻無力改善整個情況!<br />

即使當時決心要為父親報仇、拯救國家的時候,他清醒地意識到理想與現實的矛<br />

盾;一再與他的理性主義互相受到衝擊,心裡的苦悶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他的性<br />

格—道德完美主義也造就整齣戲的發展,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讓他一再錯失機會<br />

復仇,在險惡的環境下,仍堅持道德的完美,導致過多的自我批判並缺乏行動的<br />

決斷力,不僅替自己帶來危機也把無辜的他人陷入萬劫不復的險境。<br />

02. 克勞迪斯(註五)<br />

身份:哈姆雷特的叔叔(繼父)、現任丹麥國王<br />

在故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為了王位而弒親兄、迎娶王嫂、蓄意謀殺哈姆雷特王<br />

子,又甚至墮落到作一個下毒的小人,試圖結束這一切混亂的局面;另一方面他<br />

又安慰哈姆雷特對於父親逝世不要耿耿於懷!在道德、法理上,他犯了許多罪<br />

行;但在政治上,莎士比亞雖沒有詳細著墨於此,但稍微透露出他似乎有能幹的<br />

一面,所以由此看出莎士比亞所看重者乃在於他對道德的破壞,與哈姆雷特最高<br />

道德體憲的對比與壓力下,他必須是被摧毀的,最後結局是讓一切體制回歸正常。<br />

03. 福丁勃拉斯(註六)<br />

身份:哈姆雷特之友、挪威王子<br />

相對於哈姆雷特,他是一個果敢、有行動力的配角,面對為亡父復仇、自己的榮<br />

譽率領軍隊出征,此舉也讓哈姆雷特不禁悲憤交集:我所見到聽到的一切,都好<br />

像在對我譴責,鞭策我趕快進行我的蹉跎未就的復仇大願……「我要怎麼怎麼<br />

幹」,而始終不曾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我不知道這是餵了鹿豕一般的健忘呢,還<br />

- 4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是為了三分懦弱一分智慧的過於審慎的顧慮。莎士比亞也安排福丁勃拉斯收復國<br />

土,並且繼承了丹麥的王位。<br />

04. 雷歐提斯<br />

身份:首相波洛涅斯之子、奧菲利亞之兄<br />

在此劇第三個要為父親復仇的人物,在喪失父親與妹妹後,他早已悲憤不能自<br />

拔,正因如此淪為國王-克勞迪斯手下ㄧ顆刺殺哈姆雷特的棋子,最後的悔改讓<br />

眾人了解克勞迪斯過去所做的種種,但莎士比亞還是賜他一死,象徵錯誤的事物<br />

不能重新更改也為他認不清事實的愚昧付出一些代價。<br />

05.奧菲利亞(註七)<br />

身份:首相波洛涅斯之女、雷歐提斯之妹<br />

在整齣戲裡面她是比較不受注意的,如同她女子的身份,她的故事總依附在哈姆<br />

雷特旁邊,但她的名字卻又無時無刻出現在哈姆雷特的嘴裡,同時她在眾人的心<br />

中竟扮演無比的重要:皇后希望藉著她的美貌及清純令王子脫離父親的陰影控<br />

制;國王克勞迪斯則想運用她讓王子轉移注意力,同時探聽哈姆雷特的心事;則<br />

她的父兄需要它來吸引或防範王子越軌,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而她的死亡<br />

也是備受文學家、心理學家還有畫家討論的:伴隨鮮花、白淨衣裳靜靜地沉入水<br />

中,口中喃喃有詞,在劇中所呈現地她的死是淒美的、是感性、是無紛擾的。<br />

05. 何瑞修<br />

身份:哈姆雷特之友<br />

在宮廷混亂局面、小人佞臣環繞之中,他所象徵的是忠誠、友誼,同時他也傳遞<br />

哈姆雷特死之前希望,協助福丁勃拉斯了解一切原由:啊!上帝!何瑞修我死之<br />

後,要是世人不明白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譽將要永遠蒙著怎樣的損傷!你<br />

倘然愛我,請你暫時犧牲依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這一個冷酷的世間,替我傳述<br />

我的故事吧!<br />

四、莎士比亞著作年表<br />

戲劇:<br />

- 5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589-90 亨利六世 上篇<br />

1590-91 亨利六世 中篇<br />

亨利六世 下篇<br />

1592-93 理查三世<br />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br />

1593-94 錯誤的喜劇<br />

訓駻記<br />

1594-95 維洛那二紳士<br />

愛的徒勞<br />

1595-96 羅密歐與茱麗葉<br />

理查二世<br />

仲夏夜之夢<br />

1596-97 約翰王<br />

威尼斯商人<br />

1597-98 亨利四世 上篇<br />

亨利四世 下篇<br />

1598-99 無事生非<br />

亨利五世<br />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br />

1599-1600 裘力斯‧凱撒<br />

皆大歡喜<br />

第十二夜<br />

1600-01 哈姆雷特<br />

1601-02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br />

1602-03 終成眷屬<br />

奧賽羅<br />

1603 一報還一報<br />

1604-05 李爾王<br />

1605-06 馬克白<br />

1606-07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br />

雅典的泰門<br />

1607-08 利利奧蘭納斯<br />

1608-09 泰爾親王配力克里<br />

1609-10 辛白林<br />

1610-11 冬天的故事<br />

1611-12 暴風雨<br />

1612-13 亨利八世<br />

1613-14 兩個高貴的親戚<br />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 6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詩集:<br />

1593 維納斯與阿董尼<br />

1594 魯克麗絲受辱記<br />

1609 十四行詩集<br />

(因資料來源不同,年始稍有誤差)<br />

伍、哈姆雷特成書年代及來源<br />

01. 版本之說(註九)<br />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最早哈姆雷特是一六O三年的「第一版四開本」。一六O四年又刊印了「第二版<br />

四開本」,在標題頁上註明「按照真確善本重印,較舊版增加幾乎一倍。」這兩<br />

種四開本相互的關係,頗引起一般考據家的爭論。第一版四開本只及第二版之<br />

半,並且內容支離凌亂,與第二版頗有歧異之處,對於哈姆雷特的性格描寫也較<br />

粗陋不全。但主要故事結構,第一版四開本則是都具備了,第二版四開本於想像<br />

部分大幅增加,故前後兩版,優劣立分。<br />

兩種版本何以有如許的差異呢?<br />

第一版顯然的是「盜印本」,必是用速記法在劇院隨聽隨記的,所以謬誤甚多。<br />

但考其謬誤的性質,又不像是全由聽覺上的錯誤而來,有些地方顯然是抄寫人的<br />

筆誤。所以僅僅說第一版是「盜印本」,並不能完全解釋兩種版本的差異,就內<br />

容論,有些瑣細的情節及人名等等,兩種本子都有出入的地方。這可以證明第一<br />

版與第二版四開本代表的是兩種底稿。第一版誠然是盜印的,但第二版並非僅僅<br />

改正第一版的錯誤。第二版乃是莎士比亞就初稿大幅增潤的改稿。所以第一版是<br />

初稿,第二版是定稿。初稿在許多情節上與傳說的哈姆雷特故事很接近,所以初<br />

稿很有可能是參照哈姆雷特的舊劇改編而成,亦未可知,因為我們知道莎士比亞<br />

常常是改編舊劇的。有人疑心第一版根本不是莎士比亞的手筆,只是在未得滿意<br />

的證據之前,殊無置信之必要。<br />

自「第二版四開本」刊行以後,哈姆雷特大受歡迎,新版陸續刊行,內容則沒有<br />

什麼大變動,僅字的拼法逐漸革新。一六O五年之「第三版四開本」完全是重印<br />

第二版。「第四版四開本」刊於一六一一年。「第五版四開本」無年代,顯係重印<br />

本。「第六版四開本」刊於一六三七年,係第五版之重印。以後仍有許多四開本<br />

之刊行,現今統稱為「演員四開本」。<br />

「第一版對摺本」刊於一六二三年,是為莎士比亞作品第一次刊行之全集。哈姆<br />

- 7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雷特佔該本第一五二至二八O頁。對摺本之劇文中,約有八十五至九十八之行<br />

數,為「第二版四開本」所沒有的。此外無何差異,大概經二十年舞台上之經驗,<br />

劇文難免有刪增之處。「第二版四開本」為詩人莎士比亞之作,對摺本則為舞台<br />

經理莎士比亞之作,前者較多文學意味,後者更合舞台需求。在校對方面,對摺<br />

本比四開本精審。<br />

四開本之哈姆雷特均不分幕分景,對摺本僅分至第二幕第二景為止。至一七O九<br />

年,桂冠詩人羅氏 ( Rowe ) 編莎士比亞全集出版,始將全劇分幕分景,添註演<br />

員之上場下場,及許多必要之「舞台指導」,並列出劇中人物表。<br />

02.下筆年代<br />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的著作期,最早不能過一五九八年,最晚不能過一六O二年<br />

七月。一般考證的結果,認定約是作於一六O一至一六O二年間。<br />

密爾士智慧的寶藏( Meres :Palladis Tamia )刊行於一五九八年,曾列舉當時莎士比<br />

亞名劇十二種,而哈姆雷特不在內,故斷定最早不能過一五九八年。<br />

哈姆雷特最早見於書業工會登記簿是在一六O二年,雖未標明作者名姓,但註明<br />

是宮內大臣保護下所屬的劇團之劇本,故指莎氏所作無疑。此最初登記之哈姆雷<br />

特於一六O三年出版,印有莎士比亞之名,即所謂「第一版四開本」,亦即莎氏<br />

之初稿。故斷定最晚不能過一六O二年。<br />

更就內部證據而論,亦可斷定哈姆雷特之年代。哈姆雷特中常提起西撒大將,關<br />

於鬼神迷信之事,以及復仇之觀念,二劇頗多相通點,故哈姆雷特必接西撒大將<br />

之後所作,而西撒大將確作於一六OO至一六O一年間。再哈姆雷特攻擊童伶之<br />

時尚,而童伶之得勢確始於一六OO至一六O一年間。莎士比亞所隸屬之宮內大<br />

臣劇團,於一六O一年在宮廷失寵,或有哈姆雷特中描寫遊行獻藝之舉,亦正未<br />

可知。再就作風考察,恰與上文所擬定之年代相合。故斷定此劇約作於一六O一<br />

至一六O二年間。<br />

03.靈感源頭<br />

十三世紀初薩克梭格瑪提克斯著丹麥史 ( Saxo Grammaticus :"Historia Danica") 這<br />

書的卷三卷四便是哈姆雷特( Amlethus )的故事。這簡陋故事的內容與莎士比亞所<br />

作,微有出入,但大致相彷彿。一五七O年,法人貝爾佛萊 ( Francois de Belle-Forest<br />

Comingeois ) 譯薩克梭所述哈姆雷特為法文,並編入其所著慘史 ("Histories<br />

Tragiques") 卷五。<br />

- 8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慘史在法國行銷數版,但哈姆雷特故事至一六 0 八年始有英譯本,譯者為托瑪士<br />

帕維爾( Thomas Pavier ),自慘史中摘譯而成哈姆雷特之歷史 "The Hystorie of<br />

Hamblet"。但在此英譯本之前,哈姆雷特的故事早已出現在英國的舞台劇上。<br />

一五八九年似已有哈姆雷特之故事上演,因是年印在格林的曼那風 ( Green :<br />

Menaphon ) 卷首之那施 ( Thomas Nash ) 的一封公開信提起了這樣的一齣戲。在<br />

一五九四年漢士婁 ( Henslowe ) 又於六月九日的日記上記載著這樣的一齣戲。<br />

此最早之哈姆雷特一劇,今已佚失,亦不知其為何人之作(或疑為 Kyd 作品)<br />

而莎士比亞曾受此劇之暗示與影響,則無疑義。一七八一年有德文本哈姆雷特之<br />

印行,係根據一七一O年之手抄本而印行者,標題為 "Der Bestrafte Brudermord<br />

oder Prinz Hamlet aus Daennemark" 。此德文本似即是七世紀初英國演員在德國獻<br />

藝時的腳本,而考其內容,又似是英國已佚之最早的哈姆雷特的德譯本。此德譯<br />

本內容粗陋,殊無足取,當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以前的作品。<br />

參●結論<br />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跳脫一般故事的窠臼,顛覆許多「最後」,王子最後沒有登<br />

上皇位;他沒有娶奧菲利亞,有情人終成眷屬;正義最後還是沒有發揮功效,故<br />

事從它的開頭一直到結局,無一處是冷場的,故事劇情的走向總令人意想不到。<br />

哈姆雷特又稱王子復仇記,故事著墨為父王復仇,其中的架構除了個人、家庭、<br />

王國、愛情更添入超自然力量元素,其中國王的鬼魂說話讓人有一種信服於鬼神<br />

的力量,更讓我們覺得鬼魂並沒有說謊的理由,裡面哈姆雷特並未看見叔叔殺死<br />

自己的父親,但莎士比亞利用鬼魂、戲劇、克勞迪斯的懺悔引導人們知道誰是壞<br />

人、誰是好人,他逼真生動的描繪、鏗鏘有力的字句配合演員精湛演出,讓戲的<br />

張力無限擴大、延伸,讓看過他作品的人都以為《哈姆雷特》是真實的史事;而<br />

不是一齣憑空杜撰的戲了!<br />

肆●引註<br />

(註一):莎士比亞-人間大舞台 p.130<br />

原著:Francois Laroque 譯者:施康強 1997 年 3 月 時報出版社<br />

(註二):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12303865<br />

(註三):西洋文學導論(上)p.118<br />

作者:黃晉凱等 2000 年 10 月 昭明出版社<br />

(註四):優柔寡斷的悲劇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April/sas.htm<br />

- 9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br />

(註五):發現莎士比亞 台灣莎學論述選集 p.142<br />

主編:彭鏡禧 2000 年 11 月 城邦出版社<br />

(註六):現莎士比亞 台灣莎學論述選集 p.164<br />

主編:彭鏡禧 2000 年 11 月 城邦出版社<br />

(註七):現莎士比亞 台灣莎學論述選集 p.185、p.189<br />

主編:彭鏡禧 2000 年 11 月 城邦出版社<br />

(註八):莎士比亞-人間大舞台 p.167<br />

原著:Francois Laroque 譯者:施康強 1997 年 3 月 時報出版社<br />

(註九):遠東圖書公司 莎翁戲劇賞析<br />

http://www.fareast.com.tw/chiweb/literature.php?sn=23<br />

- 10 -<br />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