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15 Views

菩薩應不應證實際? - 中國文哲研究所

菩薩應不應證實際? - 中國文哲研究所

菩薩應不應證實際? - 中國文哲研究所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10這 裏 講 的 是 無 方 便 善 巧 的 人 , 聽 了 《 阿 閦 佛 國 經 》 會 退 墮 , 不 再 求 無 上 正 等 正覺 , 而 取 證 阿 羅 漢 。 又 《 大 乘 十 法 經 》 云 : 11從 上 述 經 文 都 明 白 地 指 出 菩 薩 在 成 佛 前 不 可 證 實 際 , 否 則 會 落 入 二 乘 。 類 似 的 證據 還 有 更 多 的 例 子 。 但 不 可 否 認 的 , 有 些 經 文 的 用 語 表 面 上 並 不 是 那 麼 固 定 和 標準 化 , 因 此 下 面 先 作 一 些 語 義 的 釐 定 。( 一 ) 容 易 混 淆 的 用 語 之 語 義 釐 定漢 譯 大 乘 經 典 中 勸 勉 菩 薩 不 可 在 修 行 的 過 程 中 證 入 實 際 。 雖 然 這 樣 的 說 法 隨處 可 見 , 但 有 以 下 種 種 情 形 頗 易 滋 生 誤 解 : 如 經 文 中 有 的 同 詞 異 義 , 有 的 有 翻 譯的 問 題 , 有 的 對 相 同 意 義 採 用 不 同 的 表 述 方 式 。 所 以 在 此 舉 例 的 同 時 也 將 這 類 例子 中 的 特 別 用 詞 先 予 釐 定 其 在 該 處 的 意 義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 云 : 12此 處 「 空 定 」 是 指 空 三 昧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云 : 13「 行 實 際 」 的 「 實 際 」 與 聲 聞 的 涅 槃 無 關 , 是 下 面 所 要 討 論 的 相 等 於 大 乘 「 空 」的 實 際 。《 大 乘 菩 薩 藏 正 法 經 》 云 : 14在 此 ,「 不 非 時 」 指 的 是 還 未 成 佛 以 前 。10 閦 6b-11 66c-012 5a5-13 56b-14 5a5--218-


在 《 大 集 經 . 寶 女 品 》 云 : 15「 見 」 一 詞 在 佛 教 原 本 等 同 於 「 證 悟 」 16 。 但 此 處 用 法 很 可 能 只 是 翻 譯 的 問 題 ,因 為 在 另 一 傳 本 《 寶 女 所 問 經 》 並 未 出 現 : 覩 17此 傳 本 沒 有 對 應 「 見 空 、 無 相 願 」 的 說 法 。「 於 諸 法 而 不 造 證 」 的 「 諸 法 」 指 的是 諸 法 的 法 性 。「 發 寶 心 」 即 指 「 發 菩 提 心 」。 所 以 「 證 諸 法 」 即 等 於 證 涅 槃 。這 裏 說 菩 薩 不 證 涅 槃 , 而 發 菩 提 心 。《 大 集 經 . 虛 空 藏 品 》 云 : 18「 證 無 為 」 即 是 「 證 涅 槃 」, 因 涅 槃 屬 於 無 為 。 這 裏 說 證 涅 槃 是 魔 業 , 因 為 涅 槃對 菩 薩 不 但 沒 有 功 用 19 , 而 且 會 障 礙 菩 薩 成 佛 。《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云 : 20維 摩 詰 教 導 來 看 病 的 人 , 不 應 講 畢 竟 寂 滅 , 也 就 是 不 應 鼓 勵 證 入 涅 槃 。以 上 所 舉 的 是 修 空 而 不 證 涅 槃 的 說 法 。 這 些 例 子 都 勸 說 菩 薩 不 應 求 涅 槃 , 因為 證 涅 槃 或 實 際 , 便 捨 離 菩 薩 道 , 墮 聲 聞 果 , 不 能 成 佛 。 也 就 是 說 , 涅 槃 障 礙 菩薩 成 佛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 中 「 雖 行 空 而 不 住 空 」 之 兩 個 「 空 」, 或 者 《 大 方 廣15 a-16 passati diṭṭha6a6a5bRhys Davids ed., Majjhima-Nikāya, contd. Robert Chalmersand V. Trenckner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 vol. I, pp. .f., 60., 6.; vol.4III, p. 5.; Richard Morris ed., Anguttara Nikāya, contd. E. Hardy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5-6), p. . 17 5c6-18 06a-19 0b-520 5c--219-


33「 觀 法 無 所 見 」 在 《 般 若 經 》 就 是 「 空 」 的 涵 義 。 在 《 十 萬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多了 一 句 解 釋 「 不 見 法 」 的 涵 義 : 34這 裏 說 明 「 不 見 法 」 的 意 思 是 看 不 到 , 也 找 不 到 證 者 、 所 證 、 證 悟 的 地 點 和 時間 等 。 一 般 人 顛 倒 分 別 能 證 、 所 證 、 證 處 、 證 時 及 由 此 證 , 皆 因 為 執 著 能 證 、所 證 、 證 處 、 證 時 及 由 此 證 之 間 有 所 合 、 離 。 所 以 「 不 可 得 , 不 可 見 」 否 定 了「 合 、 離 」 的 妄 想 , 同 時 也 是 對 「 能 證 、 所 證 」 等 的 否 定 。 對 應 「 若 合 、 若 離 ,皆 不 可 得 , 不 可 見 」 在 梵 文 只 作 「 沒 有 相 應 , 也 沒 有 分 離 」: 35這 裏 「 自 相 空 」 等 同 於 「 自 性 空 」。 一 般 人 認 為 修 觀 時 能 與 某 一 法 相 應 才 有 所 謂的 證 悟 , 從 某 一 法 分 離 才 有 所 謂 的 斷 除 , 但 是 大 乘 認 為 這 樣 的 想 法 是 自 性 見 。 為了 對 治 此 見 , 菩 薩 修 空 時 , 沒 有 與 某 法 相 應 的 分 別 ; 煩 惱 減 少 時 , 也 不 落 入 與 某法 分 離 的 概 念 ; 所 以 沒 有 可 離 的 法 , 也 沒 有 可 證 的 法 。 如 此 , 菩 薩 修 空 時 , 能 不證 實 際 。 同 樣 的 觀 點 也 出 現 於 其 他 大 乘 經 典 , 如 : 36此 說 明 如 果 捨 離 世 間 , 取 證 涅 槃 是 落 入 想 —— 名 言 概 念 。 這 樣 會 被 想 所 縛 。總 而 言 之 , 部 派 佛 教 觀 空 時 抉 擇 五 蘊 是 無 常 、 苦 、 不 淨 , 涅 槃 是 常 、 樂 、淨 , 所 以 棄 世 間 而 取 涅 槃 。 但 是 大 乘 不 做 這 樣 的 分 別 , 因 此 不 捨 世 間 , 不 取 涅槃 , 而 只 是 破 想 , 去 除 有 語 言 概 念 的 分 別 心 。 這 樣 大 乘 空 的 觀 想 與 聲 聞 證 悟 涅 槃是 不 相 同 的 , 菩 薩 的 空 觀 不 會 導 致 離 開 世 間 , 不 放 棄 有 為 。33 56c5-34 6 6 a-35 Takayasu Kimura ed.,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 IV (Tokyo: Sankibo Busshorin, 0), p. .- : tat kasya tathā hetoh4hi aśūnyair suśiks4ito na kasyacid dharmasya karoti. yo vāsvalaks4an4 dharmaih4 vyavacchedam4sāks4ātkuryād vā sāks4ātkuryād yena vā sāks4ātkuryāt, s tān dharmān na yuktān nayam4 sarvātm4 sam4yuktānvisam436 6c--223-


( 三 ) 大 乘 空 與 有 為大 乘 的 空 與 涅 槃 不 同 的 另 一 個 原 因 是 前 者 不 離 棄 有 為 。 所 謂 「 有 為 」 即 指 世間 , 斷 有 為 即 斷 有 漏 , 因 為 世 間 或 有 為 是 有 漏 。 在 早 期 佛 教 斷 有 漏 才 能 離 開 世間 。 如 : 37這 句 型 在 早 期 經 典 非 常 普 遍 , 不 但 漢 譯 《 阿 含 經 》, 在 巴 利 經 典 也 是 經 常 出 現 的標 準 句 型 。 雖 然 漢 譯 三 種 「 漏 心 解 脫 」 以 及 「 知 如 真 」 意 義 不 清 楚 , 但 從 巴 利 經典 能 令 其 義 顯 然 : 38對 應 漢 譯 三 種 「 漏 心 解 脫 」 巴 利 《 中 部 》 說 明 為 心 從 三 種 漏 解 脫 ; 而 對 應 「 知 如真 」 則 是 巴 利 文 pajānāti( 徹 底 知 道 )。 依 據 這 些 早 期 佛 教 的 標 準 句 型 , 若 要 離開 再 生 , 要 離 開 輪 迴 , 必 須 斷 有 漏 。 斷 了 有 漏 便 不 再 生 , 也 就 離 開 有 為 了 。 大 乘佛 教 因 此 勸 菩 薩 不 可 斷 有 漏 , 不 可 離 開 有 為 : 39由 於 菩 薩 知 有 為 多 咎 污 染 , 雖 斷 與 有 為 的 相 應 與 和 合 , 但 不 斷 一 切 有 為 , 也 即 還保 留 一 些 有 為 。「 相 應 」 以 及 「 和 合 」 雖 意 義 不 甚 明 瞭 , 梵 文 yoga( 相 應 )sam4指 的 是 與 貪 、 瞋 、 癡 的 相 應 40 , 而 sāmagrī( 和 合 ) 經 常 有 因 緣 和 合 的 涵 義 , 如 出37 c-38 Rhys Davids ed., Majjhima-Nikāya, vol. I, p. .f.: tassa jānato passato kāmāsavāevam4 evam4pi vimuccati, bhavāsavā pi vimuccati, avijjāsavā pi vimuccati, cittam4 cittam4 cittam4 vimuttasmim4vimuttam iti hoti; khīnā jāti, nāparam itthattāyāñān4 am4 vusitam4 brahmacariyam4 katam4 karan4 īyam4 4ti pajānāti.39 0 55a-40 Fr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Delhi: Motilal-224-


現 在 《 八 千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依 於 因 緣 的 和 合 (hetu-pratyaya-sāmagrīm) 依 賴於 因 者 、 依 賴 於 緣 者 生 起 。」 41 這 裏 是 意 謂 與 貪 、 瞋 、 癡 的 和 合 。 此 段 說 明 菩 薩斷 的 只 是 與 貪 、 瞋 、 癡 的 結 合 , 但 是 擁 有 對 眾 生 的 悲 心 。 因 為 悲 心 有 所 作 為 , 是屬 有 為 , 所 以 不 盡 斷 一 切 屬 善 的 有 為 。 42這 是 說 , 菩 薩 雖 已 沒 有 結 使 ( 煩 惱 ), 也 沒 有 魔 能 破 壞 菩 薩 的 修 行 , 更 沒 有 二 乘人 能 勝 過 菩 薩 , 但 是 他 還 是 不 盡 漏 , 即 不 離 有 為 , 不 斷 有 為 。 雖 然 不 盡 漏 , 但 非如 一 般 人 擁 有 一 大 堆 的 煩 惱 。 由 於 菩 薩 多 劫 修 三 昧 , 修 悲 心 , 所 以 很 多 煩 惱 已 斷除 , 但 是 他 不 斷 盡 一 切 煩 惱 , 原 因 是 斷 盡 有 漏 便 不 能 留 在 世 間 繼 續 修 行 。 他 要 保留 少 分 有 為 , 留 在 世 間 繼 續 修 空 三 昧 。 43「 不 盡 有 漏 」 即 不 斷 有 為 , 大 乘 經 典 都 勸 菩 薩 要 留 少 分 有 為 , 不 可 證 無 為 界 。 44此 譬 喻 出 現 於 所 有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而 《 菩 提 資 糧 論 》 對 此 譬 喻 有 一 段 精 采 的詮 釋 : 45論 中 以 弓 喩 空 、 無 相 、 無 願 三 解 脫 門 , 以 第 一 支 箭 喻 修 心 , 以 後 來 持 續 不 斷 之 箭喻 方 便 , 以 虛 空 喻 三 界 。 說 明 菩 薩 修 空 是 在 三 界 , 也 即 有 為 界 。《 菩 提 資 糧 論 》Banarsidass, ), vol. II, p. 5b41 U. Wogihara ed., Abhisamayālam4 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vyākhyā, p. 6.-: pratītya cahetu-pratyaya-sāmagrīm utpadyate hetvadhīnah4 pratyayādhīnah4 42 56a-43 6c44 56a6-45 5b--225-


將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不 證 實 際 」 解 釋 為 在 三 界 中 。 換 句 話 說 , 菩 薩 修 空 時 , 只能 留 在 有 為 界 , 絕 對 不 能 跨 入 無 為 界 。 以 上 的 例 子 顯 示 , 雖 然 大 乘 修 空 與 聲 聞 證涅 槃 有 相 同 的 性 質 , 即 都 是 空 無 貪 、 瞋 、 癡 , 但 是 大 乘 修 空 不 同 於 聲 聞 證 涅 槃 ,因 為 前 者 必 須 保 留 一 分 有 為 , 留 在 有 為 界 , 而 後 者 以 斷 一 切 有 為 , 超 出 世 間 的 涅槃 為 目 標 。雖 然 這 時 期 的 大 乘 經 典 用 同 樣 的 術 語 指 稱 世 間 現 象 和 涅 槃 , 強 調 它 們 的 不 可分 開 , 但 這 樣 的 強 調 乃 為 了 防 止 菩 薩 把 它 們 分 開 後 , 便 證 實 際 。 如 此 看 來 , 這 些經 典 把 修 空 及 其 他 三 昧 看 作 是 一 個 階 段 , 而 證 實 際 為 另 一 個 階 段 。 前 者 屬 於 有 為界 , 而 後 者 實 際 屬 無 為 界 。 聲 聞 證 實 際 、 涅 槃 或 無 為 , 便 證 入 聖 位 。 若 依 聲 聞 的標 準 , 以 證 或 未 證 無 為 之 涅 槃 來 判 斷 聖 人 與 凡 夫 的 差 別 的 話 46 , 由 於 菩 薩 修 空 是在 有 為 界 , 不 曾 跨 入 無 為 , 那 麼 , 菩 薩 仍 是 凡 夫 。三 、 不 由 證 悟 而 得 聖 位 的 菩 薩大 乘 經 典 的 編 撰 者 當 然 很 清 楚 這 一 個 難 處 : 為 了 勸 菩 薩 不 證 涅 槃 , 須 留 一 分有 為 來 圓 滿 功 德 成 就 佛 道 , 使 得 菩 薩 一 直 是 凡 夫 , 與 證 聖 位 的 聲 聞 眾 相 比 之 下 ,很 難 令 他 人 對 菩 薩 道 生 信 心 。 例 如 在 《 大 智 度 論 》 便 有 這 樣 的 記 載 : 47這 一 節 將 指 出 , 大 乘 經 典 為 了 解 決 這 樣 的 困 境 , 極 力 主 張 菩 薩 智 慧 與 能 力 勝 過 聲46 a-James B. Apple, Stairway to a: A Study of the TwentyNirvān4ghas Based on the Works of Tsong Kha P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00),Sam4p. f.; Henry Clarke Warren ed., 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ācariya, p. .§ (ariya)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ācariya, p. 6.§0 47 5 6c-060a--226-


聞 的 說 法 , 後 來 一 些 經 典 甚 至 強 調 菩 薩 雖 不 證 實 際 , 也 屬 於 聖 人 , 也 有 一 些 經 典漸 漸 地 發 展 出 另 一 種 涅 槃 或 證 實 際 的 說 法 。聲 聞 證 涅 槃 , 解 脫 輪 迴 , 最 快 在 一 世 中 便 能 成 辦 , 而 菩 薩 道 的 修 行 卻 是 如 此漫 長 久 遠 的 過 程 。 在 這 樣 的 過 程 中 , 菩 薩 必 須 累 集 無 量 的 相 貌 和 功 德 。 有 些 大 乘經 典 將 菩 薩 無 量 的 相 貌 和 功 德 與 菩 薩 的 智 慧 連 上 關 係 , 如 : 48「 阿 毘 跋 致 菩 薩 」 即 不 退 轉 菩 薩 ,「 恒 河 沙 」 譬 喻 無 量 ,「 般 若 波 羅 蜜 」 指 菩 薩與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相 應 的 智 慧 。 這 段 將 不 退 轉 菩 薩 無 量 的 相 貌 歸 屬 於 他 的 大 功德 , 以 及 他 的 智 慧 。 於 是 菩 薩 也 有 無 量 的 智 慧 與 能 力 。 菩 薩 以 此 無 量 的 智 慧 和 能力 勝 過 二 乘 : 49 50 51 52以 上 幾 個 例 子 強 調 菩 薩 觀 空 的 智 慧 、 定 力 以 及 各 種 方 便 善 巧 都 非 聲 聞 所 能 比 , 也非 聲 聞 所 能 揣 測 。 因 此 , 菩 薩 雖 是 凡 夫 , 但 菩 薩 的 智 慧 與 各 方 面 的 能 力 都 勝 過 聲聞 。除 了 表 揚 菩 薩 的 智 慧 與 能 力 勝 過 聲 聞 之 外 , 其 他 大 乘 經 典 也 採 用 另 一 種 策略 , 即 降 低 聲 聞 的 涅 槃 , 甚 至 將 它 歸 屬 於 菩 薩 道 的 經 驗 , 如 :48 566a-049 55c-50 c-51 5a-52 c5--227-


53「 無 有 戲 論 」 即 是 大 乘 無 分 別 的 空 , 因 為 「 戲 論 」(prapañca) 常 與 「 分 別 」(vikalpa)一 起 出 現 54 。 在 早 期 佛 教 並 沒 有 知 空 便 知 涅 槃 的 說 法 , 因 為 早 期 佛 教 尚 沒 有 把 涅槃 解 釋 為 空 (śūnya) 55 。 此 經 文 明 顯 地 將 聲 聞 的 涅 槃 做 了 新 的 詮 釋 , 只 要 通 達 大 乘的 空 , 便 是 知 道 涅 槃 。 如 此 一 來 , 菩 薩 雖 未 證 實 際 , 乃 是 凡 夫 , 但 是 卻 擁 有 聲 聞證 涅 槃 的 經 驗 。如 此 一 來 , 在 大 乘 經 典 便 出 現 了 兩 種 涅 槃 或 實 際 。 一 個 是 傳 統 佛 教 聲 聞 所 證的 涅 槃 或 實 際 , 而 另 一 個 卻 是 相 等 於 聲 聞 涅 槃 , 但 尚 未 達 到 真 實 涅 槃 的 菩 薩 對 空的 通 達 。 如 : 56這 段 「 證 寂 滅 」 即 證 涅 槃 , 也 等 於 證 「 實 際 」。 因 此 , 雖 不 證 實 際 , 但 擁 有 證 實際 的 經 驗 。 不 過 ,「 行 實 際 」 指 的 是 菩 薩 修 空 , 是 經 由 大 乘 重 新 詮 釋 的 實 際 。53 6bc-554 0 c6-Unrai Wogiharaed., Bodhisattvabhūmi (Tokyo: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 p. 5.-5: trayo vikalpāvastu janayanti jñakamvikalpa-prapañcādhiṣt4hānam4 vikalpa-prapañcālambanam4 rūpādi-sam455 66b-(samatha) (pat4inissagga) M. Léon Feer ed., yutta-Nikāya (Oxford: Pali Text Society, 5-), vol. III, p. .-6:Sam44atha ca pana me sabbasan khārasamathe sabbūpadhipaṭinissagge tan4hakkhaye virāge nirodhe nibbānena pakkhandati na ppasīdati na santiṭṭhati na vimuccati ’dhimuccati/cittam4 śūnya anupalambha 0 66a śānta samatha vivikta, cana akim456 56b5--228-


大 乘 菩 薩 雖 然 擁 有 聲 聞 同 樣 的 涅 槃 經 驗 , 但 是 並 不 由 證 悟 而 得 , 與 聲 聞 相 比總 有 點 遜 色 。 因 此 , 大 乘 經 典 除 了 表 揚 大 乘 的 空 慧 也 有 涅 槃 的 經 驗 之 外 , 還 得 運用 所 謂 一 切 法 空 、 無 分 別 、 不 見 、 無 所 得 的 大 乘 觀 空 的 方 法 來 重 新 詮 釋 聲 聞 的 證悟 , 如 : 57這 一 句 說 明 分 別 才 會 有 貪 , 這 成 了 大 乘 斷 除 分 別 的 原 因 。 菩 薩 不 見 貪 的 生 起 和 愛欲 的 斷 離 , 也 就 是 不 分 別 是 世 間 或 出 離 世 間 , 才 是 所 謂 的 「 得 涅 槃 」。 換 句 話說 , 不 是 證 悟 才 能 得 涅 槃 , 而 是 不 分 別 才 是 真 正 的 涅 槃 。 這 是 對 傳 統 證 悟 涅 槃 的重 新 詮 釋 。 聲 聞 由 證 悟 涅 槃 而 得 聖 位 , 若 見 空 性 , 不 分 別 便 是 證 得 涅 槃 , 那 麼 ,通 達 空 性 的 菩 薩 就 擁 有 與 聲 聞 同 樣 殊 勝 的 地 位 了 。 這 意 謂 菩 薩 殊 勝 的 地 位 不 由 證而 得 , 而 是 從 通 達 空 性 而 得 。不 同 大 乘 經 典 的 菩 薩 道 次 序 並 不 完 全 相 同 , 有 的 把 菩 薩 轉 聖 的 階 位 放 在 初地 , 有 的 在 七 地 。 因 此 我 們 常 看 到 , 漢 譯 大 乘 經 典 在 描 述 菩 薩 進 入 初 地 或 七 地時 , 常 用 「 證 」 一 詞 。 若 單 看 漢 譯 經 典 , 容 易 令 人 誤 解 菩 薩 亦 如 聲 聞 一 般 , 由 證悟 而 得 聖 位 。 但 是 這 些 翻 成 「 證 ( 悟 )」 的 地 方 所 對 應 的 梵 文 卻 與 傳 統 佛 教 「 證悟 」 的 涵 義 不 同 , 舉 例 如 下 :sūks4ma durdr4śa vikalpavarjitaścittabhūmivigato / 58durāsadah4「 遠 離 地 」 即 菩 薩 第 七 地 , 在 《 十 地 經 》 是 菩 薩 聖 位 的 開 始 。 此 「 難 證 悟 」 是對 應 梵 文 durāsada, 字 面 的 意 思 是 「 難 靠 近 、 難 相 遇 」。 而 早 期 以 及 傳 統 佛 教 證悟 涅 槃 或 果 位 的 「 證 悟 」 多 數 用 「 見 」(dr4śyate)、「 現 觀 」(abhisamayati)、「 證悟 」(sāks4ātkaroti)、「 到 達 」(adhigacchati)、「 觸 」(spr4śati) 等 字 眼 , 都 意 謂 沒 有分 別 地 直 接 看 到 ( 如 前 三 者 )、 到 達 或 直 接 且 親 身 的 經 驗 。 但 是 durāsada 則 沒 有這 樣 的 含 義 , 所 以 並 非 等 同 於 證 悟 涅 槃 的 「 證 悟 」。 一 般 而 言 , 大 乘 經 典 在 佛 果前 的 菩 薩 階 位 不 用 證 悟 涅 槃 的 「 證 悟 」。bodhisattvo avakrānto57 5c-58 56c5 Johannes Rahder ed., Daśabhūmikasūtra(Leuven: J. B. ISTAS, 6), p. 6.5-6-229-


havati bodhisattvaniyāmam4 59同 樣 地 ,「 菩 薩 正 性 離 生 」 是 菩 薩 不 退 轉 的 階 位 , 在 菩 薩 初 果 之 前 , 還 未 成 就 佛果 , 因 此 只 用 「 證 入 」(avakrānta)。 此 詞 通 常 運 用 於 加 行 道 的 結 束 , 真 正 修 行 的開 始 , 並 非 證 悟 涅 槃 的 「 證 悟 」。evam eva kāśyapa kim4 cāpi mama śrāvakā dharmadhātunirjātā na ca punaste tathāgatasyābhis4ekyaputrā iti vaktavyāh460這 段 是 說 聲 聞 雖 與 菩 薩 一 樣 , 證 法 性 , 但 是 菩 薩 是 佛 子 , 而 聲 聞 不 是 。這 裏 所 用 的 「 證 」 在 梵 文 原 文 並 無 此 字 。 梵 文 只 是 說 「 從 法 界 出 生 」(dharmadhātunirjāta)。 可 見 , 漢 譯 在 菩 薩 道 上 佛 果 之 前 的 「 證 」 並 非 早 期 或 傳 統佛 教 證 悟 涅 槃 的 「 證 」。菩 薩 不 透 過 證 悟 涅 槃 而 得 聖 位 , 應 該 是 怎 麼 樣 的 一 種 內 心 過 程 , 可 從 大 乘 經典 用 「 現 證 」pratyaks4a 這 一 較 晚 才 出 現 的 術 語 獲 知 , 如 :pratyaks4avihārin4 o hy ete bodhisattvāatra sthāne 61在 佛 教 「 現 證 」(pratyaks4 a) 被 運 用 於 證 悟 出 世 的 諦 理 或 實 相 是 較 晚 的 。 此 術 語在 後 期 中 觀 以 及 知 識 論 上 扮 演 非 常 重 要 的 角 色 。 它 有 「 現 觀 」(abhisamayati) 和「 證 悟 」(sāks4ātkaroti) 的 無 分 別 以 及 直 接 的 涵 義 , 但 是 並 不 如 後 二 者 被 用 於 證 悟涅 槃 的 情 形 , 而 經 常 被 用 在 知 識 論 上 無 分 別 之 現 量 的 認 知 。 無 分 別 的 現 量 指 的 是第 一 剎 那 語 言 概 念 尚 未 生 起 時 , 六 根 對 六 境 的 直 接 和 無 分 別 的 認 知 。 因 此 雖 如 證涅 槃 時 是 直 接 和 無 分 別 , 但 卻 不 如 證 涅 槃 的 出 世 間 , 而 乃 屬 於 世 間 的 範 圍 。 大 乘經 典 在 描 述 菩 薩 的 證 悟 時 , 用 pratyaks4a 來 說 明 菩 薩 雖 不 證 涅 槃 , 雖 仍 然 留 在 世間 , 但 是 卻 有 聲 聞 直 接 且 無 分 別 地 見 到 世 間 現 象 真 實 性 的 能 力 。 這 也 就 說 明 為 何菩 薩 雖 不 證 涅 槃 , 但 還 能 獲 得 聖 位 的 原 因 了 。以 上 說 明 一 些 大 乘 經 典 描 述 菩 薩 證 聖 位 並 非 透 過 證 悟 涅 槃 。 大 乘 經 典 雖 從 不59 5a Johannes Rahder ed., Daśabhūmikasūtra,p. .6-60 6b-c Seishi Karashima and NoriyukiKudo eds., The Kāśyapaparivarta: Romanized Text and Facsimiles (Tokyo: The International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00), p. . 0.-561 56c- Johannes Rahder ed., Daśabhūmikasūtra,p. .--230-


同 方 面 欲 證 明 菩 薩 與 聲 聞 一 樣 有 聖 者 的 地 位 , 也 擁 有 對 世 間 現 象 生 起 無 分 別 的 認知 , 但 是 大 乘 經 典 還 得 面 對 一 個 難 題 : 由 於 菩 薩 並 未 真 正 地 證 涅 槃 或 實 際 , 總 是無 法 說 明 菩 薩 的 智 慧 是 與 阿 羅 漢 一 樣 , 是 無 漏 的 。四 、 證 悟 而 不 墮 聲 聞 果 的 菩 薩大 乘 佛 教 為 了 強 調 菩 薩 道 比 聲 聞 道 殊 勝 , 比 照 聲 聞 從 凡 轉 聖 時 , 須 經 過 證 悟的 經 驗 , 所 以 菩 薩 獲 得 初 地 或 第 七 地 等 聖 位 時 , 當 然 也 應 有 所 證 悟 。 因 此 , 大 乘佛 教 漸 漸 地 也 說 菩 薩 的 證 悟 。 菩 薩 證 悟 的 說 法 是 從 各 方 面 的 因 素 逐 漸 形 成 。 這 些因 素 大 體 可 分 成 三 方 面 :( 一 ) 菩 薩 智 慧 與 佛 智 的 比 擬 ;( 二 )「 證 悟 」 一 詞 的重 新 詮 釋 ;( 三 )「 證 悟 」 的 舊 義 在 菩 薩 道 的 運 用 。( 一 ) 菩 薩 智 慧 與 佛 智 的 比 擬大 乘 開 始 時 勸 菩 薩 不 可 證 實 際 或 涅 槃 , 但 是 佛 卻 可 以 證 涅 槃 , 因 為 不 證 涅 槃是 為 了 圓 滿 一 切 佛 的 功 德 和 智 慧 , 若 已 圓 滿 一 切 佛 的 功 德 , 便 可 證 實 際 , 如 《 般若 波 羅 蜜 經 》: 62早 期 的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只 擔 心 菩 薩 在 未 圓 滿 功 德 前 證 涅 槃 , 就 不 能 成 佛 , 而 並沒 有 談 論 菩 薩 圓 滿 的 智 慧 與 聲 聞 證 實 際 的 智 慧 有 何 差 別 。 這 在 較 晚 的 《 般 若 波 羅蜜 經 》 才 出 現 關 於 聲 聞 證 實 際 的 智 慧 的 描 述 : 63這 段 經 文 除 了 出 現 在 《 放 光 般 若 經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初 分 》、《 大 般 若 波62 6 00c- a5-66c-5a-0b6-63 6 c5- 65b--231-


羅 蜜 經 . 第 三 分 》 以 及 Gilgit 寫 本 , 在 所 有 漢 譯 《 八 千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其 餘漢 譯 《 一 萬 八 千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和 《 兩 萬 五 千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都 沒 有 。 可 見是 晚 期 才 加 入 。 在 這 一 段 之 前 的 經 文 說 明 此 證 實 際 的 菩 薩 已 圓 滿 功 德 64 , 所 以 與早 期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在 未 圓 滿 功 德 以 前 「 不 證 實 際 」 的 說 法 並 不 相 違 。 值 得 注意 的 是 經 文 以 聲 聞 證 解 脫 的 經 驗 來 比 擬 菩 薩 修 行 圓 滿 的 智 慧 , 而 且 強 調 以 無 所 住而 證 實 際 。「 無 所 住 」 原 本 是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空 的 思 想 , 如 : 65所 謂 「 住 」 指 的 是 一 種 執 著 , 認 為 世 間 現 象 包 括 五 蘊 如 名 言 般 真 實 地 存 在 。 般 若波 羅 蜜 是 離 棄 這 種 顛 倒 的 執 著 之 智 慧 或 觀 修 , 如 師 子 賢 ( 九 世 紀 人 物 ) 在 注 釋《 八 千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時 , 如 此 說 : 66菩 薩 在 證 悟 時 , 體 會 到 一 切 法 「 不 是 以 身 體 所 能 碰 觸 , 不 是 以 語 言 所 能 說 , 不 是以 心 所 能 思 慮 」, 也 就 是 「 不 住 」 的 內 容 , 因 為 身 、 語 、 意 都 是 分 別 的 心 理 活動 。 般 若 波 羅 蜜 與 聲 聞 證 解 脫 的 智 慧 一 樣 , 是 離 開 分 別 、 不 住 的 智 慧 。 這 裏 說 明菩 薩 成 就 佛 果 時 與 聲 聞 解 脫 時 一 樣 , 都 是 無 所 住 而 證 實 際 。這 無 所 住 而 證 實 際 的 說 法 與 傳 統 佛 教 的 解 脫 理 論 非 常 不 一 樣 。 部 派 佛 教 如 說一 切 有 部 和 上 座 部 都 認 為 解 脫 須 有 所 捨 與 所 取 , 如 :64 6 c-65 a-66 U. Wogihara ed., Abhisamayālam4 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vyākhyā, p. 6.f.: sarvadharmānupalambharūpeṇanirvikalpakajñānenaivaṃsvabhāvāḥ sarve dharmā māyopamatvenāsvabhāvatvātsākṣātkṛtā yathādhigamāvasthāyāṃ vikalpāsamudācārān na kāyena spṛśyeta, navācā bhāṣyeta, na manasā samanvāhriyeta-232-


67最 後 一 句 是 聲 聞 證 涅 槃 , 究 竟 解 脫 的 慣 用 句 型 。 而 在 證 涅 槃 之 前 行 者 清 楚 分 辨 低劣 與 優 勝 , 知 道 什 麼 是 顛 倒 , 什 麼 是 出 離 。 這 正 是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所 破 斥 的 ,因 為 落 於 名 言 概 念 的 分 別 , 屬 於 有 所 住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上 面 提 到 的 經 文 將「 無 住 」 的 思 想 溯 源 自 善 現 ( 即 須 菩 提 ) 證 實 際 的 經 驗 , 卻 與 傳 統 佛 教 主 張 證 悟前 須 明 智 地 分 辨 善 惡 是 相 反 的 。 主 要 目 的 應 是 宣 稱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的 教 理 是 源自 佛 弟 子 依 據 佛 所 教 導 的 經 驗 。 也 就 是 說 , 此 經 是 從 佛 流 傳 下 來 的 教 說 。 關 於 這問 題 , 由 於 非 本 文 重 點 , 在 此 不 予 詳 論 。 重 要 的 是 菩 薩 證 悟 佛 果 與 聲 聞 證 悟 涅 槃時 一 樣 地 沒 有 名 言 的 分 別 和 所 住 。如 果 沒 有 分 別 和 沒 有 所 住 , 就 沒 有 煩 惱 可 捨 , 也 沒 有 涅 槃 可 取 。 證 涅 槃 變 成不 是 重 點 , 重 點 反 而 是 「 不 住 」 本 身 。 只 要 能 不 分 別 和 不 住 , 便 是 聲 聞 證 涅 槃 的境 界 了 。 若 是 如 此 , 證 實 際 就 變 成 不 單 單 是 聲 聞 的 經 驗 了 。 因 此 , 這 段 經 文 在 更晚 的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變 成 如 下 的 說 法 : 68這 段 經 文 只 出 現 在 較 晚 的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 第 二 分 》, 在 早 期 《 兩 萬 五 千 頌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 如 《 放 光 般 若 經 》 和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都 沒 有 「 雖 證 實際 」 這 一 句 。 在 所 有 梵 文 本 也 沒 有 。 可 見 這 是 相 當 晚 才 加 入 。 經 文 說 , 只 要 有 悲67 Rhys Davids ed., Majjhima-Nikāya, vol. I, p. .f.: so: atthi atthi atthi idam4 hīnam4 pan4 ītam4atthi imassa saññāgatassa an ti pajānāti. tassa jānato passatouttarim4 nissaran4 evam4 evam4kāmāsavā pi vimuccati, bhavāsavā pi vimuccati, avijjāsavā pi vimuccati,cittam4 cittam4 cittam4vimuttam iti hoti; khīnā jāti, īyamvimuttasmim4 ñān4 am4 vusitam4 brahmacariyam4 katam4 karan4 4nāparam4 itthattāyā ti pajānāti68 56a0- Takayasu Kimura ed.,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lV” (Tokyo: SankiboBusshorin Publishing Co., 0), vol. IV, p. 6. 以 及 , Raghu Vira, Lokesh Chandra andEdward Conze eds., Gilgit Buddhist Manuscripts: Revised and Enlarged Compact FacsimileEdition, ed., vol.-, Bibliotheca Indo-Buddhica Series No.50 (Delhi: Sri SatguruPublications, 5), 5, ff-233-


心 , 修 空 、 無 相 、 無 願 三 昧 時 , 即 使 證 實 際 , 也 能 成 佛 。 這 與 早 期 不 證 實 際 的 說法 是 相 違 背 的 。 這 種 說 法 的 發 展 有 許 多 因 素 。 其 中 是 如 上 所 說 的 , 既 然 菩 薩 修 行必 須 不 住 於 任 何 法 , 而 聲 聞 證 涅 槃 也 是 無 住 , 那 麼 菩 薩 修 空 與 聲 聞 證 涅 槃 就 無 差別 了 , 所 以 菩 薩 也 能 證 涅 槃 , 而 且 證 了 涅 槃 還 能 成 就 佛 道 。 聲 聞 證 實 際 不 能 成 就佛 道 , 只 是 因 為 缺 乏 悲 心 的 問 題 而 已 69 。 換 句 話 說 , 證 實 際 能 不 能 成 佛 , 關 鍵 不再 是 證 實 際 的 行 為 , 而 是 有 沒 有 悲 心 的 問 題 了 。以 上 只 是 菩 薩 能 證 實 際 的 理 論 根 據 之 一 。 本 來 修 空 與 證 悟 是 以 取 證 涅 槃 與 否來 畫 分 。 若 要 取 證 涅 槃 , 當 然 需 分 辨 世 間 與 勝 義 。 但 是 從 阿 羅 漢 證 悟 實 際 那 一 剎那 來 看 , 他 的 智 慧 應 是 無 住 的 , 因 為 聖 者 若 尚 有 執 著 , 就 不 可 能 與 涅 槃 相 應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強 調 無 住 的 修 行 , 本 來 是 反 對 聲 聞 取 證 涅 槃 。 但 是 佛 、 菩 薩 以及 阿 羅 漢 的 智 慧 都 是 無 住 , 這 種 強 調 與 佛 圓 滿 的 智 慧 一 致 的 修 空 , 漸 漸 地 和 證 實際 的 界 線 開 始 變 得 模 糊 , 所 以 發 展 出 菩 薩 也 證 實 際 的 說 法 了 。 當 然 , 造 成 菩 薩 能證 實 際 的 說 法 不 是 單 一 的 原 因 , 其 他 因 素 將 在 以 下 探 討 。( 二 )「 證 悟 」 一 詞 的 重 新 詮 釋上 面 提 過 , 早 期 佛 教 用 來 表 達 證 悟 涅 槃 的 有 「 見 」(darśana)、「 現 觀 」(abhisamayati)、「 證 悟 」(sāks4ātkaroti)、「 到 達 」(adhigacchati)、「 觸 」(spr4śati)等 字 眼 。 但 是 到 了 部 派 佛 教 如 上 座 部 以 及 說 一 切 有 部 都 認 為 涅 槃 須 以 智 慧 才 能證 悟 。 所 以 「 見 」(darśana)、「 現 觀 」(abhisamayati)、「 證 悟 」(sāks4ātkaroti) 都被 部 派 佛 教 用 來 表 達 需 智 慧 的 證 悟 70 , 因 為 這 些 動 詞 有 親 見 的 涵 義 , 所 以 適 合 於69 00 6 70 P. Pradhan ed., Abhidharmakośabhās4yam of Vasubandhu (Tibetan SanskritWork Series vol. VIII) (Patna: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5), vol. VI, p. 5.5-6:prahān4 a-sāks4ātkaran4 a-bhāvanāt/,Yasomitra sāks4ātkaran4 a Unrai Wogihara ed., Abhidharmakośavyākhyā by Yasomitra (Tokyo: Sankibo BuddhistBook Store, ), p. 5.: nirodhasya sāks4ātkaran4 am。-234-


表 達 以 智 慧 的 證 悟 。 相 反 的 , 四 禪 八 定 只 是 證 涅 槃 的 準 備 功 夫 , 本 身 不 能 導 致涅 槃 , 也 沒 有 智 慧 。 所 以 在 證 悟 定 境 時 , 不 是 用 智 慧 , 而 是 用 「 觸 」。 雖 然 上座 部 也 用 「 證 悟 」 來 表 達 所 有 的 修 行 成 就 , 不 過 還 是 把 「 證 悟 」 分 成 四 種 , 其中 分 別 以 智 慧 的 證 悟 和 以 身 觸 證 的 71 。 同 樣 地 , 說 一 切 有 部 提 到 「 證 寂 滅 」(=證 涅 槃 ) 時 , 用 「 證 悟 」(sāks4ātkaroti), 而 在 證 滅 盡 定 的 地 方 用 「 身 證 」(kāyenasāks4ātkaroti) 72 。「 身 證 」 等 同 於 「 觸 」。然 而 , 大 多 數 大 乘 經 典 描 述 菩 薩 或 佛 不 管 在 證 世 間 智 慧 或 證 諸 法 實 相 時 , 都常 用 「 到 達 」(adhigama)、「 觸 」(spr4śati) 或 「 證 悟 」(sāks4ātkaroti), 沒 有 區 分 動詞 的 用 法 。 菩 薩 證 得 世 間 智 慧 與 證 悟 諸 法 實 相 並 不 相 同 。 世 間 智 慧 指 菩 薩 分 辨 善惡 的 智 慧 以 及 出 定 的 後 得 智 , 以 及 佛 的 四 無 礙 和 十 力 等 如 : 知 道 業 果 、 各 種 勝解 、 煩 惱 的 清 淨 , 憶 念 自 、 他 的 前 世 與 說 法 無 礙 等 。 而 通 達 諸 法 的 實 相 就 是 洞 察空 性 的 智 慧 , 是 勝 義 的 。 雖 然 這 兩 種 智 慧 有 差 別 , 但 是 大 乘 經 典 經 常 用 沒 有 意 謂智 慧 的 動 詞 , 如 :daśabalabalādhigamāyadaśadigaśes4ajñānādhigamāya 7371 4Richard Morris ed., Anguttara Nikāya, contd. E. Hardy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5-6), vol. II, pp. .0-.5: cattāro ’me bhikkhave īyā dhammā.sacchikaran4katame cattāro? Atthi, bhikkhave, dhammā kāyena īyā; atthi, bhikkhave, dhammāsacchikaran4satiyā īyā; atthi, bhikkhave, dhammā cakkhunā īyā; atthi, bhikkhave,sacchikaran4 sacchikaran4dhammā paññāya īyā.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kāyena īyā?sacchikaran4 sacchikaran4Aṭṭha vimokkhā, bhikkhave, kāyena īyā.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satiyāsacchikaran4īyā? Pubbenivāso, bhikkhave, satiyā īyo. Katame ca, bhikkhave,sacchikaran4 sacchikaran4dhammā cakkhunā īyā? cutūpapāto, bhikkhave, cakkhunā īyo.sacchikaran4 Sattānam4 sacchikaran4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paññāya īyā? khayo, bhikkhave, paññāyasacchikaran4 āsavānam4īyo. Ime kho, bhikkhave, cattāro īyā dhammā ti.sacchikaran4 sacchikaran472 0;P. Pradhan ed., Abhidharmakośabhās4yam of Vasubandhu, vol. VI, p. 6.5-6: yo hikaścid anāgāmī nirodhasamāpattilābhī sa kāyasāks4īty ucyate/73 5a Johannes Rahder ed., Daśabhūmikasūtra,p. .; 5a- Daśabhūmikasūtra, p. .6。-235-


此 兩 處 所 用 的 「 證 悟 」 是 adhigama( 到 達 ), 沒 有 特 別 象 徵 智 慧 。yathā yathā jñānaviśes4am4adhigacchati tahtā tathā bhūyasyā mātrayā alapitākleśopakleśabhyaśca parijñāya parijñāya cittamvr4ttaskhalitasamudācārebhyah4paropāram4 bhavivādaprakīrn4adhyupeks4ate 74這 是 說 菩 薩 證 得 殊 勝 的 智 慧 。 只 是 這 智 慧 不 清 楚 是 指 世 間 , 還 是 空 性 的 智 慧 , 而所 用 的 動 詞 「 證 悟 」 是 adhigacchati( 到 達 )。 在 一 些 經 文 很 清 楚 是 指 空 性 的 智慧 , 所 用 的 動 詞 也 沒 有 表 達 智 慧 , 如 :jñāna spr4śitva ks4ipramavivarttiyam4bhāvitva ca spr4śitva 75dharmam4 dharmatām4前 段 所 證 的 對 象 是 不 退 智 , 應 指 空 性 的 智 慧 , 而 後 段 則 是 「 法 性 」, 在 大 乘 等 同於 空 性 。 以 上 兩 段 經 文 中 的 「 證 」 字 都 對 應 梵 語 spr4śitva( 觸 ), 而 該 詞 在 部 派佛 教 的 文 獻 裏 只 用 於 定 的 獲 得 。在 一 些 較 晚 的 大 乘 經 典 , 開 始 出 現 部 派 佛 教 用 來 表 達 以 智 慧 證 悟 的 名 相 。 如在 《 法 集 經 》:rten cing ’brel bar ’byung ba mngon par rtogs pa ni bden ba mngon parrtogs pa’o/ chos thams cad ni stong pa ste/ stong pa nyid khong du chud pa nibden pa’o/ 76「 如 實 知 」, 若 不 參 考 原 文 , 無 法 判 斷 此 字 譯 自 梵 文 何 名 相 。 但 是 此 經 現 存 沒有 梵 文 本 , 只 能 參 考 藏 譯 本 。 藏 譯 對 應 前 後 兩 個 「 如 實 知 」 都 不 一 樣 , 前 者 藏譯 是 mngon par rtogs pa 而 後 者 藏 譯 是 khong du chud pa, 也 即 各 自 相 等 於 梵 文74 c- Unrai Wogiharaed., Bodhisattvabhūmi, p. .6-075 b .6 c5 .76 6b-cMañjuśrīgarbha el. trans., ’phags-pa chos yang-dag-par sdud-pa shes-bya-ba theg-pa chen-po’imdo, in bKar ‘gyur Sde-dge (New York: 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 00), vol. 65, zha,p. b-236-


abhisamaya( 現 觀 ) 以 及 adhigama( 到 達 )。 兩 者 皆 如 上 所 說 是 早 期 佛 教 用 於 證涅 槃 的 術 語 。 至 於 abhisamaya 則 以 四 聖 諦 為 所 對 境 , 而 且 在 部 派 佛 教 專 用 於 表達 以 智 慧 證 悟 的 術 語 。 但 是 這 段 大 乘 經 文 卻 將 實 諦 (= 四 聖 諦 ) 做 了 重 新 的 詮釋 :「 能 理 解 空 性 便 是 實 諦 」。 因 此 就 有 以 下 的 結 論 :stong pa nyid mngon par rtogs pa ni bden pa mngon par rtogs pa’o/ chos thamscad ni ma skyes pa ste mi skye ba khong du chud pa ni bden pa’o/ mi skye bamngon par rtogs pa ni bden pa mngon par rtogs pa’o/ 77這 一 段 提 到 「 證 實 諦 」, 明 顯 是 模 擬 聲 聞 的 證 四 聖 諦 。「 證 空 者 名 證 實 諦 」 的「 證 」 對 應 藏 文 是 mngon par rtogs pa, 即 梵 語 abhisamaya, 所 以 意 思 是 :「 現 觀空 性 就 是 現 觀 實 諦 。」 這 裏 「 空 性 」 是 指 大 乘 的 空 性 。 大 乘 佛 教 將 部 派 佛 教 對 四聖 諦 的 現 觀 詮 釋 為 大 乘 空 性 的 現 觀 。 部 派 佛 教 現 觀 四 聖 諦 後 , 便 能 不 再 生 , 永 脫輪 迴 , 但 是 大 乘 的 空 性 卻 是 「 一 切 諸 法 不 生 」, 證 一 切 諸 法 不 生 應 指 菩 薩 無 生 法忍 位 , 還 未 到 涅 槃 。 更 何 況 證 到 諸 法 本 來 就 不 生 , 也 沒 有 所 謂 可 脫 離 的 。 如 此 ,大 乘 雖 也 現 觀 實 諦 , 但 卻 不 會 入 涅 槃 。 換 句 話 說 , 經 過 對 聲 聞 佛 教 證 悟 涅 槃 的 重新 詮 釋 , 菩 薩 也 可 以 證 實 際 而 不 墮 涅 槃 了 。 不 過 , 大 乘 的 實 際 與 空 性 是 沒 有 差 別的 , 所 以 大 乘 的 「 證 」 也 與 聲 聞 的 「 證 」 不 同 。 最 初 大 乘 所 用 「 證 悟 」 的 動 詞 並沒 強 調 智 慧 , 後 來 用 部 派 慣 用 帶 智 慧 的 動 詞 只 是 為 了 模 仿 聲 聞 的 證 悟 。 大 乘 的 證悟 並 非 證 涅 槃 , 而 是 涅 槃 前 的 階 位 。( 三 )「 證 悟 」 的 舊 義 在 菩 薩 道 的 運 用實 際 與 空 性 界 線 的 逐 漸 模 糊 並 非 單 單 是 大 乘 重 新 詮 釋 聲 聞 教 理 的 結 果 , 在 部派 佛 教 理 論 中 也 有 類 似 的 情 形 。 以 下 將 探 討 大 乘 的 「 證 」 與 聲 聞 的 「 證 」 有 何 差別 , 而 這 差 別 在 部 派 佛 教 又 有 什 麼 經 證 或 例 子 可 同 樣 被 稱 為 「 證 悟 」。 大 乘 主 要從 兩 方 面 得 到 經 證 :() 聲 聞 成 聖 的 見 道 位 的 定 義 ;() 聲 聞 尚 未 斷 盡 有 為 能 成 聖的 例 子 。77 6c- Mañjuśrīgarbha el. trans., ’phags-pachos yang-dag-par sdud-pa shes-bya-ba theg-pa chen-po’i mdo, vol. 65, zha, p. b--237-


. 部 派 佛 教 中 說 一 切 有 部 將 見 道 位 發 展 得 淋 漓 盡 致 78 , 而 大 乘 佛 教 教 理 的 基 礎很 大 部 分 接 受 說 一 切 有 部 的 傳 承 79 。 在 說 一 切 有 部 中 《 俱 舍 論 》 以 及 《 阿 毘 達 磨大 毘 婆 沙 論 》 對 見 道 位 有 相 似 的 定 義 , 如 《 俱 舍 論 》 云 : 80《 大 毘 婆 沙 論 》 云 : 81兩 者 都 把 「 見 道 」 定 義 為 「 見 未 曾 見 」。 因 為 在 見 道 之 前 行 者 對 四 聖 諦 的 觀 想 還未 離 開 名 言 , 所 以 無 法 直 接 明 瞭 地 見 實 諦 。 只 有 在 見 道 生 起 時 , 行 者 才 能 清 晰 瞭然 地 如 親 眼 看 到 四 聖 諦 。 這 種 經 驗 是 從 來 未 曾 有 , 所 以 說 「 見 未 曾 見 」。 大 乘 針對 這 樣 的 定 義 , 亦 把 成 就 空 性 稱 為 見 所 未 見 , 變 成 大 乘 的 見 道 位 。 見 道 後 的 菩 薩便 被 稱 為 聖 者 了 。菩 薩 道 上 成 就 空 性 並 不 等 於 涅 槃 。 大 乘 經 典 的 修 空 即 是 修 空 、 無 相 、 無 願 三昧 。 當 此 三 昧 圓 滿 時 , 便 是 成 就 空 性 。 而 圓 滿 修 空 並 非 涅 槃 , 如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多 經 . 第 三 分 》: 82此 段 說 明 菩 薩 即 使 圓 滿 空 三 昧 , 也 不 等 於 證 實 際 。 雖 然 如 此 , 菩 薩 修 空 圓 滿 時 能生 起 智 慧 , 就 像 聲 聞 見 道 時 , 生 起 無 漏 慧 一 般 。 在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初 分 〉、78 Lambert Schmithausen, “Zur Struktur der erlösenden Erfahrung im indischen Buddhismus,”in Transzendenzerfahrung, Vollzugshorizont des Heils – Das Problem in indischer undchristlicher Tradition (Arbeitsdokumentation Eines Symposiums), hrg. Gerhard Oberhammer(Wien: Publications of the De Nobili Research Library, ), p. 0-079 Étienne Lamott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Origins to the Śaka Era, trans. Sara Webb-Boin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de Louvain,), p. 5.80 a P. Pradhan ed., Abhidharmakośabhās4yam of Vasubandhu , vol. VI, p. 5.81 a-82 6a--238-


〈 第 二 分 〉 和 〈 第 三 分 〉 以 及 《 十 地 經 》 都 描 述 菩 薩 修 空 成 就 時 , 與 聲 聞 相 等 的智 慧 生 起 , 或 比 擬 聲 聞 四 諦 的 現 在 眼 前 , 菩 薩 三 三 昧 也 這 樣 地 現 在 前 : 83玄 奘 翻 譯 「 自 起 證 」, 意 義 不 易 懂 。《 大 智 度 論 》 對 這 段 是 如 下 的 翻 譯 : 84這 段 的 「 須 陀 洹 」 即 預 流 果 , 也 是 聲 聞 道 的 初 果 。 雖 然 《 大 智 度 論 》 相 對 「 起 」的 地 方 譯 成 「 生 」, 但 是 此 句 究 竟 是 說 「 生 起 已 證 須 陀 洹 果 的 智 慧 」 還 是 「 生 起能 證 須 陀 洹 果 的 智 慧 」, 意 義 並 非 很 清 楚 , 因 為 鳩 摩 羅 什 把 整 個 複 合 詞 「 須 陀 洹果 證 」 毫 無 分 析 地 翻 出 。 而 梵 文 的 內 容 是 說 :「 自 己 生 起 能 證 預 流 果 的 智 慧 , 但是 不 證 實 際 。」 85 這 使 這 段 經 文 變 得 很 清 楚 , 意 思 是 說 明 菩 薩 修 空 成 就 時 , 生 起與 預 流 果 、 一 來 果 、 不 還 果 、 阿 羅 漢 果 等 同 樣 的 智 慧 , 但 是 不 像 他 們 , 不 會 證 這些 果 位 。 這 也 就 是 說 , 菩 薩 雖 不 證 實 際 , 但 是 有 如 現 觀 的 智 慧 生 起 。 既 然 如 此 ,菩 薩 修 空 圓 滿 時 , 照 樣 有 「 見 所 未 見 」 的 經 驗 , 與 聲 聞 的 從 凡 轉 聖 的 過 程 相 似 ,因 此 , 也 可 稱 作 「 證 悟 」 或 「 入 聖 位 」 了 。《 十 地 經 》 雖 不 說 菩 薩 生 起 聲 聞 的 智 慧 , 但 是 它 說 空 解 脫 門 、 無 相 解 脫 門 、無 願 解 脫 門 現 在 前 : 8683 6 65a- 5c-60a6b-84 5 56b-c85 Takayasu Kimura ed.,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lV”, p. .6: ātmanā castrotaāpattiphalasākṣātkriyāyai jñānam utpādayati na ca bhūtakoṭiṃ sāks4ātkaroti 86 55c-55a-239-


經 文 「 現 在 前 」, 正 如 「 證 悟 」 的 標 準 描 述 , 但 是 梵 文 只 是 「 生 起 」(ājāta) 87 。漢 譯 是 將 其 對 經 文 的 解 讀 加 入 翻 譯 中 , 因 為 三 三 昧 的 生 起 等 於 空 性 、 無 相 、 無 願的 現 在 眼 前 。 也 等 於 空 性 智 慧 的 獲 得 。 這 種 智 慧 是 前 所 未 曾 有 , 所 以 也 可 稱 作「 證 悟 」 或 「 入 聖 位 」。 就 如 《 瑜 伽 師 地 論 . 菩 薩 地 》 這 麼 說 : 88如 此 這 般 , 菩 薩 也 有 證 悟 , 也 入 聖 , 不 再 是 凡 夫 , 也 不 低 於 聲 聞 的 聖 眾 。 但 是 大乘 的 入 聖 不 是 由 證 悟 傳 統 的 涅 槃 , 而 是 三 三 昧 修 行 的 圓 滿 。 因 此 , 利 用 傳 統 對「 證 悟 」 的 定 義 , 大 乘 也 一 樣 有 證 悟 , 不 過 大 乘 的 證 悟 空 性 已 與 聲 聞 的 證 悟 涅 槃分 割 開 來 。. 聲 聞 得 到 四 聖 諦 現 觀 的 智 慧 就 立 刻 證 涅 槃 。 然 而 菩 薩 道 把 智 慧 的 生 起 與 涅 槃的 證 悟 分 開 , 所 以 雖 證 而 不 入 涅 槃 。 但 只 證 而 不 入 涅 槃 在 聲 聞 道 是 不 可 能 的 。 即使 聲 聞 只 證 得 初 果 , 即 預 流 果 (= 須 陀 洹 ), 最 慢 也 在 七 世 內 獲 得 涅 槃 , 解 脫 輪迴 。 菩 薩 證 空 後 , 卻 還 能 無 量 劫 留 在 世 間 , 累 集 善 根 , 原 因 是 把 聲 聞 四 順 決 擇 分( 即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 或 須 陀 洹 的 七 世 無 限 地 拉 長 。 菩 薩 以 什 麼 方 式 能 夠這 樣 無 限 延 長 證 悟 與 涅 槃 之 間 的 時 間 是 以 下 要 說 明 的 。在 傳 統 修 行 道 中 聲 聞 即 使 只 獲 得 四 順 決 擇 分 , 還 未 證 得 涅 槃 , 也 已 有 智 慧 生起 。 四 順 決 擇 分 亦 被 稱 作 四 善 根 , 是 現 觀 四 聖 諦 的 前 兆 。 說 一 切 有 部 的 《 大 毘 婆沙 論 》 認 為 此 四 順 決 擇 分 雖 屬 於 世 俗 智 , 但 是 也 得 名 現 觀 , 因 其 性 質 非 常 明 瞭 。 89《 俱 舍 論 》 詮 釋 四 順 決 擇 分 時 , 也 說 抉 擇 是 確 定 和 通 達 (niścito vedhā), 而 且 能分 辨 苦 等 四 諦 :87 Johannes Rahder ed., Daśabhūmikasūtra, p. 5.-: śūnyatāvimoks4amukham ājātam4 bhavati ānimittavimoks4amukham ājātam4 bhavati apran4 ihitavimoks4amukham ājātam4 bhavati88 b-589 5b--240-


90雖 然 四 順 決 擇 分 還 未 見 道 , 但 是 已 能 稱 為 「 現 觀 」, 因 為 順 決 擇 分 已 在 解 脫 的 門檻 , 所 以 其 智 慧 明 瞭 以 及 確 定 , 不 輸 於 見 道 的 智 慧 。 還 未 到 見 道 位 意 謂 尚 未 證 實際 。 雖 未 證 實 際 , 但 有 現 觀 似 的 智 慧 , 這 解 釋 為 什 麼 菩 薩 尚 未 證 實 際 , 也 能 生 起智 慧 , 而 且 不 輸 於 聲 聞 乘 的 原 因 。根 據 說 一 切 有 部 , 前 二 煖 和 頂 還 有 從 證 悟 涅 槃 的 目 標 退 墮 的 可 能 , 而 後 二 忍和 世 第 一 法 卻 是 不 動 (acala), 沒 有 退 墮 的 可 能 。 說 一 切 有 部 所 謂 退 墮 是 指 從 二 乘轉 成 菩 薩 91 。 證 得 前 二 順 決 擇 分 的 聲 聞 仍 可 放 棄 證 涅 槃 , 而 退 修 菩 薩 道 。 說 一 切有 部 甚 至 認 為 即 使 到 了 頂 位 , 還 可 以 轉 種 性 , 如 聲 聞 轉 獨 覺 或 菩 薩 , 獨 覺 轉 聲 聞或 菩 薩 等 的 可 能 92 。 這 說 明 菩 薩 也 可 以 證 此 二 順 決 擇 分 , 至 少 到 了 煖 和 頂 還 不 一定 是 聲 聞 種 性 。 換 句 話 說 , 菩 薩 在 煖 、 頂 位 不 但 能 擁 有 如 聲 聞 的 智 慧 , 而 且 不 一定 成 聲 聞 。聲 聞 生 起 現 觀 的 智 慧 便 解 脫 , 而 菩 薩 生 起 智 慧 後 , 還 能 留 住 世 間 , 主 要 在 於有 沒 有 保 留 一 些 有 為 或 不 完 全 盡 漏 的 差 別 。 菩 薩 之 所 以 能 保 留 一 些 有 為 , 或 不 盡漏 , 理 由 是 菩 薩 修 大 悲 心 , 又 有 般 若 波 羅 蜜 。 如 經 文 :「 彼 修 大 悲 、 般 若 波 羅 蜜善 權 方 便 。」 93 此 兩 種 方 便 能 防 止 菩 薩 漏 盡 證 涅 槃 94 。菩 薩 若 能 保 留 一 些 有 為 或 不 盡 漏 , 便 能 將 以 上 所 說 的 四 順 決 擇 分 延 長 至 無 量劫 。 除 此 之 外 , 見 道 位 也 可 以 無 限 地 延 長 。 聲 聞 第 一 次 見 道 後 , 也 有 沒 有 斷 盡 煩惱 的 聖 人 , 所 以 才 有 預 流 果 、 一 還 、 不 還 等 的 差 別 。 若 是 如 此 , 只 要 菩 薩 不 盡90 P. Pradhan ed., Abhidharmakośabhās4yamof Vasubandhu, p. 6. -5: nirvedhabhāgīyānīti ko ’rthah4 / vidhavibhāge/ niścito vedhā nirvedhaāryamārgas tena vicikritsāprahān4 āt satyānām4 ca vibhajanād idam4 duh4 kham ayam4 yāvat mārga iti/tasya bhāgo darśanamārgaikadeśah4 / 0a-91 Leon Hurvitz, “The Abhidharma on the ‘Four Aids to Penetration’,” in Buddhist Thought andAsian Civiliz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Herbert V. Guenther on His Sixtieth Birthday, ed. LeslieS. Kawamura and Keith Scott (California: Dharma Publishing, ), p. 6-692 Ibid., p. 60, -, , n. 93 0b0-94 Jan A. de Breet, “The ConceptUpāyakauśalya in The Aṣṭasāhasrikā Prajāpāramitā,” Wiener 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Südasiens 6 (): 0--241-


漏 , 則 不 妨 證 實 際 。 因 此 , 在 較 後 的 《 兩 萬 五 千 頌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菩 薩 不 再 說不 證 , 而 是 證 了 不 住 , 如 : 95這 時 的 菩 薩 很 肯 定 要 獲 得 聲 聞 果 位 , 只 是 不 住 涅 槃 。 這 說 法 應 是 受 了 後 來 複 雜 的聲 聞 道 系 統 的 影 響 。 根 據 部 派 的 聲 聞 道 , 即 使 聲 聞 見 道 後 , 也 須 修 道 來 滅 盡 剩 餘的 煩 惱 。 可 見 生 起 現 觀 的 智 慧 , 不 一 定 能 滅 盡 煩 惱 。 原 因 是 見 道 所 斷 的 是 由 邪 見而 來 的 煩 惱 , 而 長 久 所 經 薰 習 的 深 沉 的 貪 戀 和 執 著 能 妨 礙 聲 聞 證 涅 槃 , 需 要 修 道來 斷 除 96 。 菩 薩 的 悲 心 就 是 一 種 執 著 , 因 為 欲 願 解 脫 眾 生 的 苦 本 身 就 是 對 眾 生 的執 著 , 所 以 能 防 止 菩 薩 證 涅 槃 。 菩 薩 的 般 若 波 羅 蜜 智 慧 也 能 令 菩 薩 看 不 到 可 證 的涅 槃 97 , 所 以 也 防 止 他 入 涅 槃 。 為 了 強 化 菩 薩 在 修 空 時 , 能 不 證 涅 槃 的 理 智 和 意願 , 各 大 乘 經 典 教 導 菩 薩 各 種 技 巧 。 這 些 技 巧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 方 便 」, 以 聲 聞證 涅 槃 的 經 驗 為 出 發 點 。 這 包 含 兩 方 面 : 一 、 在 意 志 和 知 覺 上 ; 二 、 在 感 情 上 。前 者 即 空 慧 ( 即 不 見 涅 槃 的 智 慧 ) 的 訓 練 。 後 者 則 是 菩 薩 立 下 的 願 力 , 此 包 括悲 心 以 及 不 證 空 兩 種 願 力 98 。 以 這 兩 種 方 便 , 菩 薩 能 將 四 順 決 擇 分 以 及 見 道 位 延長 , 直 至 圓 滿 一 切 功 德 後 , 才 取 證 。 後 期 的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不 再 說 不 證 , 而 強調 「 不 住 」, 即 因 為 擁 有 對 眾 生 的 悲 心 。 菩 薩 心 若 不 住 於 涅 槃 , 正 如 須 陀 洹 尚 有煩 惱 , 即 使 見 道 , 也 不 會 入 涅 槃 。大 乘 經 典 為 了 說 明 菩 薩 比 聲 聞 殊 勝 , 所 以 也 說 菩 薩 證 實 際 以 及 成 聖 。 不 過 這種 說 法 有 兩 個 不 同 的 意 思 : 一 、 菩 薩 證 的 實 際 位 於 聲 聞 世 間 道 的 煖 等 順 決 擇 分 ;二 、 菩 薩 證 聲 聞 道 的 實 際 。 雖 然 前 者 菩 薩 證 實 際 還 在 聲 聞 世 間 道 的 煖 等 順 決 擇分 , 但 是 難 免 以 證 悟 實 際 為 最 了 義 , 與 原 本 大 乘 佛 教 認 為 實 際 對 菩 薩 無 功 用 的 看95 0a0-696 James B. Apple, Stairway to a: A Study of the TwentyNirvān4ghas Based on the Works of Tsong Kha Pa, pp. 6, Sam497 98 Yoke Meei Choong, Zum Problem der Leerheit (śūnyatā) in derPrajñāpāramitā (Frankfurt: Peter Lang Verlag, 006), pp. 66-6, Choong, pp. 6, 0, -242-


法 成 矛 盾 99 。 至 於 後 者 大 乘 模 擬 在 見 道 位 尚 未 斷 盡 漏 的 聲 聞 , 則 與 原 本 強 調 「 不證 實 際 」 的 說 法 不 同 。 雖 然 兩 者 對 於 菩 薩 不 入 涅 槃 的 主 張 上 一 致 , 但 是 原 本 菩 薩修 空 的 方 法 不 可 跨 入 無 為 , 但 是 後 來 菩 薩 卻 以 無 為 (= 涅 槃 ) 為 修 空 的 理 想 。五 、 結 論本 來 菩 薩 能 不 能 成 佛 決 定 於 修 空 時 , 證 或 不 證 實 際 , 而 證 或 不 證 實 際 是 對 世間 與 涅 槃 之 間 有 無 取 捨 , 或 有 無 分 別 ; 後 來 能 不 能 成 佛 則 決 定 於 有 無 慈 悲 的 問題 。 這 樣 的 演 變 將 菩 薩 異 於 聲 聞 的 地 方 從 最 初 的 無 住 、 無 所 得 的 智 慧 移 向 後 來 的對 眾 生 的 慈 悲 。 由 於 這 樣 的 演 變 , 大 乘 經 典 中 出 現 的 「 證 悟 」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用法 : 傳 統 實 際 的 證 悟 、 涅 槃 門 檻 前 的 證 悟 等 。 因 此 , 在 解 讀 大 乘 經 典 有 關 證 悟 的內 容 時 , 須 分 辨 是 哪 一 種 的 證 悟 。大 乘 佛 教 從 開 始 勸 菩 薩 不 可 證 實 際 , 漸 漸 演 變 到 後 來 也 說 菩 薩 證 實 際 , 主 要環 繞 在 如 何 平 衡 兩 種 相 互 形 成 張 力 的 思 想 , 第 一 、 有 為 能 令 菩 薩 成 佛 , 而 無 為 障礙 菩 薩 道 ; 第 二 、 聲 聞 的 無 為 是 出 世 , 是 無 漏 , 是 聖 , 而 菩 薩 的 有 為 是 世 間 , 是有 漏 , 是 凡 夫 。 最 初 , 菩 薩 道 繼 承 聲 聞 道 的 修 行 理 論 , 但 為 了 不 同 的 目 標 而 作 了改 變 。 聲 聞 證 悟 涅 槃 能 令 漏 盡 , 成 就 阿 羅 漢 , 但 菩 薩 為 了 堅 持 成 佛 , 不 半 途 落 入聲 聞 , 所 以 菩 薩 修 空 時 , 不 可 如 聲 聞 一 樣 證 實 際 。 隨 著 聲 聞 乘 後 來 開 展 出 階 次 複雜 且 理 論 完 善 的 修 行 道 時 , 菩 薩 道 也 吸 收 聲 聞 道 的 理 論 , 發 展 出 菩 薩 如 聲 聞 能 證實 際 , 而 照 樣 不 落 入 聲 聞 的 說 法 。 主 要 依 據 是 後 來 的 聲 聞 道 也 不 是 一 次 證 悟 便 能砍 斷 一 切 煩 惱 , 這 正 符 合 菩 薩 保 留 一 些 有 為 的 需 求 。 根 據 最 初 的 修 行 道 , 聲 聞 第一 次 見 道 證 悟 實 際 時 , 即 使 還 沒 斷 盡 煩 惱 , 最 多 七 世 也 會 漏 盡 入 涅 槃 , 所 以 菩 薩絕 對 不 可 證 實 際 , 因 為 菩 薩 需 要 無 量 劫 長 久 的 時 間 來 修 習 善 根 。 後 來 , 菩 薩 道 一方 面 以 悲 心 模 擬 聲 聞 行 者 對 世 間 尚 有 的 貪 著 , 而 另 一 方 面 以 不 分 別 世 間 與 涅 槃 的智 慧 比 擬 他 們 對 涅 槃 沒 有 足 夠 的 希 求 心 , 能 令 菩 薩 無 量 劫 不 入 涅 槃 。 所 以 只 要 有悲 心 和 智 慧 為 方 便 , 不 再 迴 避 證 悟 實 際 。 因 此 , 雖 證 而 不 落 入 聲 聞 。 大 乘 佛 教 如此 的 演 變 雖 然 沒 有 改 變 菩 薩 要 成 佛 不 入 涅 槃 的 主 張 , 但 是 卻 把 「 實 際 」 在 菩 薩 道的 角 色 改 觀 了 。「 實 際 」 本 來 會 障 礙 菩 薩 成 佛 , 後 來 變 成 是 菩 薩 所 應 證 的 對 象 。若 不 參 考 早 期 大 乘 的 說 法 , 很 容 易 令 人 誤 解 菩 薩 也 以 實 際 作 為 修 空 的 理 想 。99 -243-


菩 薩 應 不 應 證 實 際 ?—— 從 大 乘 經 典 看 證 悟 觀 念 的 轉 變=關 鍵 詞 : 證 空 涅 槃 修 空 聲 聞 道 菩 薩 道-244-


To Realize or Not to Realize the Supreme Truth: AChange of the Conception of RealizationCHOONG Yoke MeeiA matter of concern for the Bodhisattva in most of the early Mahāyāna sūtrasis that he should not realize the supreme truth (= a) in the practice of emptinessnirvān4until he attains Buddhahood. The reason is that a Bodhisattva has to accumulateimmeasurable kalpas of merits in order to attain Buddhahood. Realizing the supremetruth ends the circle of existence and thus deprives the Bodhisattva of the chance ofattaining Buddhahood.Alongs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Śrāvaka-path into a comprehensive hierarchywith highly advanced theory, the Bodhisattva-path adopted the assertion that theBodhisattva can attain Buddhahood even after having realized the supreme truth.This contradicts the early statement of not realizing the supreme truth until attainingBuddhahood. In the earlier sūtras “realization of the supreme truth” means “attainmentof a,” but in the later texts, they may not be identified with each other. In somenirvān4later texts, it is even implied that realization of the supreme truth poses no dangerof falling into the Śrāvaka-path as long as the Bodhisattva has loving kindness or isskillful enough not to abide in emptiness.This divergence of opinion about realizing the supreme truth in the Bodhisattvapathis a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with the Śrāvaka-path. In some cases it revealsa change of the idea of the practice of emptiness. Though with this change theBodhisattva is still told not to realize a in order to attain Buddhahood, realizationnirvān4of the supreme truth has become the ideal purpose of the practice of emptiness.Keywords: realization nirvān4 a emptiness Śrāvaka-path Bodhisattva-path-245-


徵 引 書 目尸 羅 達 摩 譯 :《 十 地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0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支 婁 迦 讖 譯 :《 道 行 般 若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_____:《 阿 閦 佛 國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玄 奘 譯 :《 大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5-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___:《 說 無 垢 稱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___:《 阿 毘 達 磨 大 毗 婆 沙 論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行 會 ,- 年 。世 親 造 , 玄 奘 譯 :《 阿 毘 達 磨 俱 舍 論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經 刊 行 會 ,- 年 。印 順 :《 初 期 大 乘 佛 教 之 起 源 與 開 展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 , 年 。__:《 空 之 探 究 》, 臺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 , 年 。佛 馱 跋 陀 羅 譯 :《 大 方 廣 佛 華 嚴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刊 行 會 ,- 年 。求 那 跋 陀 羅 譯 :《 雜 阿 含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宗 玉 媺 :〈「 菩 提 心 」 用 語 成 形 前 後 的 涵 義 探 究 ── 以 《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前 二 品 為 主 〉,《 法鼓 佛 學 學 報 》 第 期 ,00 年 , 頁 -。法 護 等 譯 :《 大 乘 菩 薩 藏 正 法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行 會 ,- 年 。竺 法 護 譯 :《 寶 女 所 問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梅 迺 文 :〈 竺 法 護 的 翻 譯 初 探 〉,《 中 華 佛 學 學 報 》 第 期 ,6 年 月 , 頁 -6。菩 提 流 支 譯 :《 法 集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菩 提 流 志 等 譯 :《 大 寶 積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鳩 摩 羅 什 譯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刊 行 會 ,- 年 。_____:《 小 品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行 會 ,- 年 。_____:《 妙 法 蓮 華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246-


- 年 。_____:《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僧 伽 婆 羅 譯 :《 大 乘 十 法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僧 祐 :《 出 三 藏 記 集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55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曇 無 讖 譯 :《 大 方 等 大 集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龍 樹 造 , 鳩 摩 羅 什 譯 :《 大 智 度 論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5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刊 行 會 ,- 年 。___, 自 在 比 丘 釋 ,〔 隋 〕 達 摩 笈 多 譯 :《 菩 提 資 糧 論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 會 ,- 年 。彌 勒 說 , 玄 奘 譯 :《 瑜 伽 師 地 論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0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行 會 ,- 年 。瞿 曇 僧 伽 提 婆 譯 :《 中 阿 含 經 》, 收 入 《 大 正 新 脩 大 藏 經 》 第 冊 , 東 京 .. 大 正 一 切 經 刊 行會 ,- 年 。水 野 弘 元 等 編 :《 佛 典 解 題 事 典 》, 東 京 : 春 秋 社 , 年 。Apple, James B. Stairway to a: A Study of the Twenty ghas Based on the Works of TsongNirvān4 Sam4Kha P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8.Conze, Edward. The Prajñāpāramitā Literature. Tokyo: The Reiyukai (2 nd Ed. revised and enlarged),1978.____________.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n Eight Thousand Lines & Its Verse Summary. Delhi: SriSatguru Publications, 1994.de Breet, Jan A. “The Concept Upāyakauśalya in the Aṣṭasāhasrikā Prajāpāramitā,” WienerZeitschrift für die Kunde Südasiens 36 (1992): 203-216.Edgerton, Frankli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Vol. II. Delhi: MorilalBanarsidass, 1998.Hurvitz, Leon. “The Abhidharma on the ‘Four Aids to Penetration’.” In Buddhist Thought and AsianCivilization: Essays in Honor of Herbert V. Guenther on His Sixtieth Birthday. Ed. Leslie S.Kawamura and Keith Scott. California: Dharma Publishing, 1977.Lamotte, Étienn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Śaka Era, Sara Webb-Bointrans. from the French. Louva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de Louvain, 1988.Mäll, Linnart. Studies in the Ast4 4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and Other Essays. Delhi: MotilalBanarsidass, 2005.Nakamura, Hajime. 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 Delhi: MotilalBanarsidass, 1987._______________. A History of Indian Bu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l. and ed.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247-


Nattier, Jan.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 東漢 and Three Kingdoms 三 國 Periods.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Advanced Buddhology, 2008.Streng, Frederick J. “Realization of Param Bhūtakot4i (Ultimate Reality Limit) in the Ast4 4asāhasrikāPrajnāpāramitā Sūtra.” I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2.1 (Jan. 1982): 91-98.Vetter, Tilman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ysticism of the Older Prajñā-pāramitā Literature andthe Mysticism of the Mūla-Madhyamaka-Kārikās of Nāgārjuna,” Studies of Mysticism inHonour of the 1150 th Anniversary of Kobo-Daishi’s Nirvān4 am. Acta Indologica VI (1984):495-512.Wynne, Alexander. The Origin of Buddhist Medit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Choong, Yoke Meei. Zum Problem der Leerheit (śūnyatā) in der Prajñāpāramitā. Frankfurt: PeterLang Verlag, 2006.Schmithausen, Lambert. “Zur Struktur der erlösenden Erfahrung im indischen Buddhismus,”in Transzendenzerfahrung, Vollzugshorizont des Heils – Das Problem in indischerund christlicher Tradition (Arbeitsdokumentation Eines Symposiums), hrg. GerhardOberhammer. Wien: Publications of the De Nobili Research Library, 1978.Walleser, M. The Prajñā-pāramitā: die Vollkommenheit der Erkenntnis nach indischen, tibetischenund chinesischen Quellen. Göttingen-Leibzig: Religionsgeschichtlichen Kommission beider Königlichen Gesellschaft der Wissenschaften zu Göttingen, 1914.蔣 忠 新 編 :《 民 族 文 化 圖 書 館 藏 梵 文 《 妙 法 年 華 經 》 寫 本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 年 。Dutt, Nalinaksha ed. The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 edited with critical notes andintroduction. London: Luzac & Co., 1934.Karashima, Seishi and Noriyuki Kudo eds. The Kāśyapaparivarta: Romanized Text and Facsimiles.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2002.Kimura, Takayasu ed. 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lV”. Tokyo: Sankibo BusshorinPublishing Co., 1990.Pradhan, P. ed. Abhidharmakośabhās4yam of Vasubandhu (Tibetan Sanskrit Work Series Vol. VIII).Patna: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1975.Rahder, Johannes ed. Daśabhūmikasūtra. Leuven: J. B. ISTAS, 1926.Vira, Raghu, Lokesh Chandra and Edward Conze eds. Gilgit Buddhist Manuscripts: Revised andEnlarged Compact Facsimile Edition, 2 ed, vol.1-3, Bibliotheca Indo-Buddhica SeriesNo.150,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5.Wogihara, U. ed. kārālokā Prajñāpāramitāvyākhyā: The Work of Haribhadra,Abhisamayālam4Together with the text Ast4 4asāhasrikā Prajñāpāramitā. Tokyo: Sankibo Buddhist BookStore, 1973 (1 st ed. 1932)._____________ ed. Abhidharmakośavyākhyā by Yasomitra. Tokyo: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1971._____________ ed. Bodhisattvabhūmi. Tokyo: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1971.-248-


Davids, Rhys ed. Majjhima-Nikāya. Contd. Robert Chalmers and V. Trenckner. London: Pali TextSociety, 1977-1979.Feer, M. Léon ed. Sam4 yutta-Nikāya. Qxford: Pali Text Society, 1975-1991.4Morris, Richard ed. Anguttara Nikāya. contd. E. Hardy.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58-1976.Oldenberg, Hermann ed. Vinaya Pit4akam4 . Oxford: Pali Text Society, 1993.Taylor, Arnold C. ed. Pat4isambhidāmagga.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79.Warren, Henry Clarke ed. 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ācariya. Cambridge, Mas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50.Woods, J. H, D. Kosambi, and I. B. Horner eds. Papañcasūdanī (Majjhimanikāya-att4 4hakathā).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33-1938.Mañjuśrīgarbha el. trans. ’phags-pa chos yang-dag-par sdud-pa shes-bya-ba theg-pa chen-po’i mdo,in bKar ‘gyur Sde-dge, vol. 65. New York: 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 2002.-24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