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2015 Views

從天台宗《法華玄義》「本跡」 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

從天台宗《法華玄義》「本跡」 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

從天台宗《法華玄義》「本跡」 詮釋方法上探討「指涉」的宗教哲學問題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從 天 台 宗 《 法 華 玄 義 》「 本 跡 」 詮 釋 方 法 上 探 討 「 指 涉 」 的 宗 教 哲 學 問 題 1920 正 觀 雜 誌 第 三 十 六 期 / 二 ΟΟ 六 年 三 月 二 十 五 日起 說 」 之 萬 法 交 互 依 存 被 理 解 為 該 「 指 涉 脈 絡 」 的 形 式 ,「 自 利 利他 」 救 度 學 理 想 才 能 被 成 立 。換 言 之 , 能 指 及 所 指 的 等 同 也 可 以 被 稱 為 「 非 一 非 異 」。 可 是它 們 「 非 一 非 異 」 並 不 表 現 出 像 否 定 神 學 符 號 學 所 主 張 那 樣 兩 種不 相 同 領 域 同 時 所 具 有 相 似 及 不 相 似 的 成 分 。「 非 異 」 不 代 表 能 指與 所 指 之 相 似 義 ,「 非 異 」 就 否 定 兩 種 獨 立 自 存 而 相 隔 的 領 域 ,「 非一 」 則 不 表 示 它 們 非 相 似 義 而 指 出 同 體 之 兩 面 。 因 為 能 指 及 所 指被 構 思 為 「 相 依 相 成 」 的 形 式 , 所 以 只 有 展 現 它 們 一 體 兩 面 的 關係 , 才 能 夠 顯 示 出 能 指 與 所 指 之 間 的 相 對 應 。 圓 教 「 無 說 即 說 」的 弔 詭 表 述 就 是 天 台 宗 為 了 將 「 所 指 之 不 可 說 」 與 「 能 指 之 可 說 」展 現 為 一 體 兩 面 所 發 揮 的 策 略 。 因 此 天 台 宗 圓 教 「 無 說 即 說 」 弔詭 表 述 之 義 與 否 定 神 學 符 號 學 以 「 所 指 」 本 身 本 來 不 可 指 名 為 代表 的 弔 詭 完 全 不 同 。 結 合 吾 人 上 述 的 結 論 , 否 定 神 學 在 符 號 學 上將 世 俗 對 神 聖 的 指 涉 立 基 於 原 形 及 寫 照 之 間 的 反 映 關 係 , 相 對 而言 , 吾 人 就 能 夠 說 , 天 台 宗 在 符 號 學 上 將 世 俗 對 神 聖 的 指 涉 立 基於 所 指 及 能 指 (= 本 跡 ) 一 體 兩 面 關 係 上 。 在 接 下 來 的 部 分 中 ,筆 者 藉 以 針 對 天 台 宗 《 法 華 玄 義 》「 本 跡 不 二 」 觀 點 的 分 析 , 去 展現 該 佛 學 派 關 於 能 指 及 所 指 之 間 相 對 應 上 符 號 學 的 理 解 。( 四 ) 天 台 宗 「 生 存 的 引 導 性 」 觀 念 一 體 兩 面 的結 構為 了 能 夠 顯 示 出 天 台 宗 符 號 學 觀 所 主 張 能 指 與 所 指 一 體 兩 面的 形 態 , 本 文 探 討 必 須 首 先 進 一 步 深 入 天 台 宗 「 生 存 的 引 導 性 」觀 念 。「 生 存 的 引 導 性 」 概 念 性 的 結 構 在 於 「 聖 凡 不 二 」 或 神 聖 與世 俗 的 交 涉 。 筆 者 會 指 出 , 大 乘 佛 教 將 該 交 涉 理 解 為 本 質 與 呈 現形 態 之 間 相 依 相 成 的 構 造 。 不 過 天 台 宗 並 不 主 張 本 質 對 於 呈 現 形態 的 優 先 性 , 反 而 天 台 宗 特 別 強 調 兩 者 互 為 依 據 的 觀 點 。以 上 筆 者 已 提 出 , 在 大 乘 佛 教 以 及 天 台 宗 中 , 凡 夫 世 俗 界 苦惱 的 負 面 義 也 可 以 被 看 待 神 聖 義 的 倒 映 形 態 。 該 神 聖 義 之 呈 現 在於 以 世 俗 生 存 為 代 表 的 倒 映 形 態 之 中 。 依 大 乘 佛 教 的 術 語 而 言 ,類 似 「 煩 惱 即 菩 提 」 等 說 法 就 表 達 「 聖 凡 不 二 」 所 代 表 該 神 聖 義的 內 在 性 , 比 如 《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有 「 佛 說 婬 怒 癡 性 即 是 解 脫 」 11 、「 諸 煩 惱 是 道 場 」 12 、「 又 問 .. 如 來 解 脫 者 當 於 何 求 ? 答 曰 .. 當 於眾 人 意 行 中 求 」 13 等 語 , 或 者 《 思 益 梵 天 所 問 經 》 就 說 「 愚 於 陰 界入 , 而 欲 求 菩 提 , 陰 界 入 即 是 , 離 是 無 菩 提 」。 14 由 於 該 神 聖 義 的內 在 性 , 以 倒 映 形 態 為 體 現 的 世 俗 物 就 是 神 聖 義 的 呈 現 形 態 。 天台 宗 順 著 那 些 大 乘 經 典 同 樣 地 發 揮 , 在 「 聖 凡 不 二 」 神 聖 觀 上 世俗 物 作 為 神 聖 義 的 呈 現 形 態 , 比 如 於 《 摩 訶 止 觀 》 中 也 有 「 貪 瞋11121314參 看 《 大 正 藏 》, 冊 14,《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頁 548, 上 ,(T14, no. 475, p. 548,a17-18)。參 看 《 大 正 藏 》, 冊 14,《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頁 542, 下 ,(T14, no. 475, p. 542,c28)。參 看 《 大 正 藏 》, 冊 14,《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 頁 525, 下 ,(T14, no. 474, p. 525,c21-22)。參 看 《 大 正 藏 》, 冊 15,《 思 益 梵 天 所 問 經 》, 頁 52, 中 ,(T15, no. 586, p.52, b28-29)。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