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2.2015 Views

下載全書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下載全書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下載全書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br />

二 零 一 零 年 六 月<br />

總 第 六 期<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本 刊 出 版 獲 鄭 承 隆 通 識 教 育 及 哲 學 研 究 基 金 贊 助<br />

<strong>The</strong> publication <strong>of</strong> this journal is sponsored by Edwin S. L. Cheng Research Fund<br />

for General Education and Philosophy<br />

大 學 通 識 報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br />

版 權 所 有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br />

Copyright © by Research Centre for General Education<br />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主 編 張 燦 輝 梁 美 儀<br />

執 行 編 輯 陳 緯 樑 吳 木 欣<br />

助 理 編 輯 林 綺 琪<br />

美 術 設 計 吳 曉 真<br />

封 面 題 字 何 秀 煌<br />

出 版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br />

香 港 新 界 沙 田<br />

電 郵 rcge@cuhk.edu.hk<br />

電 話 (852) 2609 8955<br />

網 址 http://www.cuhk.edu.hk/oge/rcge<br />

二 零 一 零 年 六 月 總 第 六 期<br />

ISSN 1819-7434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br />

編 輯 委 員 會<br />

榮 譽 顧 問<br />

鄭 承 隆<br />

顧 問<br />

王 義 遒 ( 北 京 大 學 ) 洪 長 泰 ( 香 港 科 技 大 學 )<br />

胡 顯 章 ( 清 華 大 學 ) 張 一 蕃 ( 輔 英 科 技 大 學 )<br />

張 豈 之 ( 清 華 大 學 ) 陳 天 機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br />

黃 俊 傑 ( 台 灣 大 學 ) 楊 叔 子 (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br />

劉 源 俊 ( 台 北 市 立 教 育 大 學 )<br />

編 輯 委 員<br />

王 淑 英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甘 陽 ( 中 山 大 學 )<br />

朱 明 中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呂 炳 強 ( 香 港 理 工 大 學 )<br />

吳 偉 賢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周 偉 立 ( 香 港 大 學 )<br />

孫 向 晨 ( 復 旦 大 學 ) 徐 慧 璇 (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br />

黃 蘊 智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劉 國 英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br />

趙 永 佳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br />

主 編<br />

張 燦 輝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梁 美 儀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卷 首 語<br />

在 通 識 教 育 的 領 域 裏 , 大 學 教 育 評 鑑 的 工 作 仍 處 於 萌 芽 階 段 。 上<br />

一 期 的 《 大 學 通 識 報 》 嘗 試 讓 讀 者 了 解 如 何 利 用 學 習 成 果 作 為 評 核 教<br />

育 成 效 的 標 準 , 並 以 美 國 大 學 的 經 驗 為 例 , 供 讀 者 參 考 。 在 今 期 的<br />

《 大 學 通 識 報 》 中 , 我 們 將 繼 續 探 討 教 育 評 鑑 的 工 作 , 在 實 踐 的 層 面<br />

上 分 析 如 何 應 用 這 些 理 論 。<br />

這 次 專 題 邀 請 了 Susan Gano-Phillips 博 士 撰 文 介 紹 大 學 評 鑑 工<br />

作 的 一 個 有 趣 領 域 —「 情 意 領 域 學 習 成 果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s), 展 示 大 學 評 鑑 工 作 的 多 個 面 向 。 梁 美 儀 博 士 及 吳 木 欣 小<br />

姐 則 以 焦 點 訪 談 的 形 式 收 集 校 友 對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的 評 鑑 。<br />

Susan Gano-Phillips 為 上 年 度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富 布 萊 特 訪 問 學 人<br />

(Fulbright Scholar), 現 為 密 芝 根 福 臨 特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chigan<br />

– Flint) 人 文 及 科 學 學 院 心 理 學 教 授 。 她 在 “Affective Learning in<br />

General Education” 一 文 中 , 重 點 介 紹 「 情 意 領 域 學 習 成 果 」 在 大 學<br />

教 育 評 鑑 裏 的 重 要 性 。 作 者 借 用 「 柯 拉 索 情 意 領 域 教 育 目 標 分 類 」<br />

(Krathwohl’s Taxonomy for the Affective Domain), 詳 析 「 情 意 領 域<br />

學 習 成 果 」 的 由 來 和 重 要 性 , 以 及 它 如 何 在 通 識 教 育 中 實 踐 。<br />

在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 一 文 中 , 梁 美 儀 及<br />

吳 木 欣 以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校 友 為 對 象 , 收 集 他 們 對 通 識 科 的 意 見 。 由 於<br />

校 友 離 校 已 久 , 生 活 與 工 作 經 驗 的 累 積 , 可 讓 他 們 更 深 入 地 反 思 課 程<br />

對 他 們 自 身 的 影 響 。 在 訪 談 中 , 他 們 均 認 同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成<br />

效 ; 他 們 的 想 法 , 應 可 引 領 讀 者 一 起 思 考 通 識 未 來 的 發 展 路 向 。


「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 」 是 本 期 《 大 學 通 識 報 》 另 一 個 閱 讀 重<br />

點 。 復 旦 大 學 校 長 楊 玉 良 教 授 娓 娓 道 出 人 文 教 育 、 通 識 教 育 和 大 學 教<br />

育 發 展 的 互 動 關 係 。 他 指 出 在 中 國 歷 史 的 軌 跡 上 , 人 文 精 神 與 教 育<br />

是 互 相 緊 扣 的 ; 不 過 , 在 日 益 講 求 專 業 化 的 道 路 上 , 這 個 緊 扣 的 關<br />

係 已 經 斷 裂 。 他 希 望 藉 著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 一 文 , 喚 醒<br />

教 育 決 策 者 重 新 審 視 大 學 教 育 未 來 的 發 展 路 向 。<br />

龐 海 芍 教 授 在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涵 義 、 現 況 與 前 景 〉<br />

中 探 討 內 地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情 況 。 比 較 內 地 與 西 方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br />

龐 教 授 以 「 內 容 雜 、 結 構 亂 、 品 質 差 、 地 位 低 」 來 形 容 內 地 大 學 現 時<br />

營 辦 通 識 教 育 的 狀 況 。 內 地 大 學 和 老 師 一 般 只 視 通 識 教 育 為 解 決 專 業<br />

化 問 題 的 良 方 , 卻 未 有 深 刻 反 思 通 識 教 育 的 精 神 , 以 致 未 能 在 課 程 規<br />

劃 上 好 好 展 現 其 原 有 的 精 神 。 雖 然 面 對 著 這 個 困 境 , 龐 教 授 仍 然 積<br />

極 回 應 、 提 出 建 議 , 盼 能 改 善 內 地 的 大 學 通 識 課 程 。 她 指 出 , 通 識 教<br />

育 的 發 展 應 交 由 結 構 健 全 的 機 構 進 行 管 理 , 並 下 放 權 力 讓 大 學 自 主 ,<br />

可 以 自 己 分 配 學 分 , 以 及 注 重 人 才 的 培 訓 等 , 藉 以 改 善 通 識 課 程 的 規<br />

劃 。<br />

除 了 需 要 思 索 通 識 教 育 的 路 向 後 , 我 們 更 需 要 釐 清 通 識 教 育 的 理<br />

念 。 就 著 這 個 課 題 , 我 們 邀 請 了 劉 安 之 校 長 、 王 永 雄 博 士 及 趙 茱 莉 博<br />

士 撰 文 述 說 他 們 的 教 學 理 念 。 在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的<br />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 一 文 中 , 王 博 士 及 趙 博 士 分 享 了 他 們 設 計 中 文<br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的 經 驗 。 他 們 指 出 閱 讀 經 典 可 擴 闊 學 生 的 視<br />

野 , 對 話 方 式 則 可 以 推 動 學 生 反 思 核 心 價 值 、 積 極 追 尋 知 識 。 對 話 的<br />

對 象 不 但 指 學 生 跟 老 師 、 同 學 與 同 學 之 間 的 交 流 , 更 包 括 學 生 與 文<br />

本 直 接 對 話 , 對 原 典 產 生 更 深 刻 的 認 識 。 因 此 , 此 課 程 亦 以 「 對 話 」<br />

為 名 。<br />

劉 安 之 校 長 的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 法 鼓 大 學 的 願 景 〉, 讓 我 們 認 識<br />

台 灣 的 大 學 在 專 業 化 的 道 路 上 所 面 對 的 問 題 : 他 們 的 願 景 是 甚 麼 他<br />

ii


們 又 如 何 實 踐 他 們 的 理 念 雖 然 法 鼓 大 學 並 非 以 設 立 一 所 「 通 識 大<br />

學 」 為 目 標 , 但 劉 校 長 直 言 由 於 現 今 社 會 太 強 調 專 業 教 育 、 通 識 教 育 普<br />

遍 不 彰 , 以 致 人 們 心 靈 失 落 。 所 以 , 法 鼓 大 學 的 成 立 , 是 以 聖 嚴 法 師 主<br />

張 的 「 提 升 人 的 品 質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 為 使 命 , 整 個 創 校 的 意 念 , 滲 透<br />

著 一 種 理 想 性 的 通 識 精 神 。 這 篇 文 章 不 但 令 讀 者 認 識 法 鼓 大 學 的 理 念 和<br />

課 程 , 更 讓 所 有 教 育 同 工 細 心 思 考 當 今 大 學 發 展 應 何 去 何 從 。<br />

在 「 通 識 教 與 學 」 的 專 欄 裏 , 陳 天 機 教 授 、 王 永 雄 博 士 和 彭 金 滿<br />

博 士 撰 文 介 紹 一 個 曾 在 科 學 界 橫 跨 半 個 世 紀 的 大 爭 論 , 那 就 是 有 關<br />

宇 宙 起 源 的 學 術 討 論 。 在 〈 宏 轟 穩 態 宇 宙 起 源 的 大 爭 論 〉 一 文<br />

中 , 陳 天 機 教 授 等 闡 述 了 穩 態 派 與 宏 轟 派 這 兩 大 陣 營 對 宇 宙 起 源 的<br />

爭 論 。 最 終 , 宏 轟 理 論 以 全 勝 姿 態 勝 出 這 場 跨 世 紀 的 大 辯 論 。 雖 然 穩<br />

態 派 大 敗 , 但 他 們 對 建 立 宏 轟 理 論 其 實 作 出 了 不 少 貢 獻 , 而 爭 論 的 過<br />

程 也 表 現 了 科 學 家 忠 於 事 實 、 不 計 較 個 人 喜 好 的 價 值 。<br />

獲 得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模 範 教 學 獎 (2008–2009 年 度 ) 的 周<br />

保 松 教 授 在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 一 文 中 提 出 價 值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他 從<br />

老 師 的 角 度 批 評 現 今 大 學 只 重 視 專 科 訓 練 , 卻 把 價 值 教 育 邊 緣 化 。 然<br />

而 , 在 意 見 紛 紜 的 世 界 裏 , 人 的 生 活 離 不 開 價 值 判 斷 ; 價 值 觀 會 驅 使<br />

人 的 行 動 , 正 確 的 價 值 判 斷 可 讓 學 生 尋 覓 美 好 的 人 生 。 因 此 , 他 希 望<br />

藉 此 文 章 喚 醒 學 生 、 老 師 重 新 思 考 價 值 教 育 的 意 義 。<br />

回 顧 與 通 識 教 育 相 關 的 文 章 , 讀 者 應 該 已 經 掌 握 「 批 判 思 考 」<br />

為 通 識 課 程 內 重 要 的 一 環 。 然 而 , 何 謂 「 批 判 思 考 」 如 何 發 展<br />

「 批 判 思 考 」 老 師 又 如 何 教 導 學 生 認 識 「 批 判 思 考 」 郭 偉 文 教 授 的<br />

“Education and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General and in a Specific<br />

Subject” 對 上 述 問 題 有 深 入 探 討 。<br />

本 期 新 設 「 書 評 」 一 欄 中 , 徐 慧 璇 教 授 的 〈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br />

識 — 評 龐 海 芍 《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 在 介 紹 龐 著 之 餘 , 亦 就<br />

內 地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問 題 , 表 達 了 跟 龐 教 不 同 的 意 見 。 她 認 為 通 識 教<br />

iii


育 傳 入 內 地 之 時 , 內 地 本 已 有 教 育 變 革 之 聲 , 只 是 當 權 者 借 通 識 教 育<br />

的 傳 入 改 革 當 時 的 教 育 制 度 。 因 此 , 教 育 者 根 本 未 有 深 刻 反 省 通 識 教<br />

育 的 精 神 何 在 , 而 只 是 視 它 為 去 除 專 業 化 弊 病 的 妙 藥 靈 丹 。 她 對 內 地<br />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 亦 不 敢 持 樂 觀 之 態 。 她 為 何 有 這 看 法 留 待 讀 者 細<br />

心 閱 讀 。<br />

由 下 一 期 開 始 ,《 大 學 通 識 報 》 會 執 行 評 審 制 度 , 所 有 專 題 文 章<br />

將 由 專 業 評 審 員 進 行 匿 名 評 審 , 詳 情 請 參 閱 〈 稿 約 〉。 隨 著 評 審 制 度<br />

的 轉 變 ,《 大 學 通 識 報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 亦<br />

會 易 名 為 《 大 學 通 識 》(General Education Journal), 希 望 各 位 讀 者<br />

留 意 。<br />

iv


目 錄<br />

卷 首 語 .....................................................i<br />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1<br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45<br />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楊 玉 良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69<br />

龐 海 芍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br />

涵 義 、 現 況 與 前 景 ........................91<br />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113<br />

劉 安 之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br />

法 鼓 大 學 的 願 景 .........................135<br />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彭 金 滿 、 王 永 雄 、 陳 天 機<br />

宏 轟 穩 態 <br />

宇 宙 起 源 的 大 爭 論 .......................151<br />

周 保 松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183<br />

Kwok Wai-man<br />

Education and Thinking:<br />

Critical Thinking in General<br />

and in a Specific Subject ...................195<br />

書 評<br />

徐 慧 璇<br />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 識<br />

- 評 龐 海 芍 《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223<br />

《 大 學 通 識 報 》 稿 約 .......................................233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Susan Gano-Phillips *<br />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chigan – Flint<br />

While working as a Fulbright Scholar at the City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br />

<strong>Kong</strong> and as a consultant to the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Initiative<br />

during the 2008–2009 academic year, I made several presentations related<br />

to affective learning, a topic familiar to me because <strong>of</strong> my training as a<br />

psychologist (Gano-Phillips, 2009; Gano-Phillips & Friedman, 2009). This<br />

manuscript expands upon those presentations in the hope that faculty will<br />

become increasingly familiar with the purposes and value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in higher education. As used throughout this paper, affective learning refers to<br />

learning that relates to students’ interests,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It is my<br />

hope that this paper will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in course<br />

and program design and will stimulate the application by faculty members <strong>of</strong><br />

affective learning principles in developing new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br />

and programs.<br />

<strong>The</strong> historical roots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can be traced back over 60 years.<br />

It was at the 1948 conference <strong>of</strong>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hat<br />

a call was made to develop educational taxonomies or classification schemes<br />

* Acting Assistant Dean, College <strong>of</strong> Arts and Science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chigan – Flint.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strong>of</strong> the learning domains (Bloom, Engelhart, Furst, Hill, & Krathwohl, 1956).<br />

<strong>The</strong>s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were intended to function as communication<br />

tools and standardized structures by which educators could better establish<br />

curricula and initiate research on learning (Menix, 1996). <strong>The</strong> first, and<br />

most influential, <strong>of</strong> these taxonomies covered the cognitive domain and<br />

was introduced in 1956. Over the intervening years, Bloom’s Taxonomy for<br />

the Cognitive Domain (Bloom et al., 1956) has been the subject <strong>of</strong> much<br />

research. To this day, it continues to influence curricular development and<br />

assessment practices worldwide. Additional taxonomies were developed<br />

in the psychomotor and affective domain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n subsequent years,<br />

but their international acceptance and utilization have been more subdued.<br />

Comparatively few pr<strong>of</strong>essors are aware <strong>of</strong> or focus upon the affective<br />

domain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the affective learning taxonomy (Krathwohl, Bloom, &<br />

Masia, 1964), or how it can be used to guide curricular development.<br />

Practically speaking, however, one need not look very far in the higher<br />

education arena before encountering conversations, course syllabi, or<br />

program goals and outcomes that have a decidedly affective tone to them.<br />

Faculty, for example, <strong>of</strong>ten speak <strong>of</strong> their desire for students to be more<br />

open-minded, to be willing to collaborate with one another on projects, to<br />

demonstrate an appreciation for a discipline or approach (e.g., the scientific<br />

method), or to show a greater interest in the coursework they are teaching.<br />

Likewise, program goals <strong>of</strong>ten reference affective dimensions <strong>of</strong> functioning<br />

when they include such statements as, students will display a commitment<br />

to ethical standards <strong>of</strong> practice, students will show concern for the welfare<br />

<strong>of</strong> others, or students will value life-long learning. Arguably, each <strong>of</strong> these<br />

statements contains some affective component. Miller (2005) noted that even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br />

when they are not stated explicitly,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are pervasive<br />

in education.<br />

Defini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In its simplest form, affective learning characterizes the emotional area<br />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reflected by the beliefs, values, interests, and behaviors <strong>of</strong> learners<br />

(Krathwohl et al., 1964; Smith & Ragan, 1999; Gronlund & Brookhart,<br />

2009). Affective learning is concerned with how learners feel while they are<br />

learning, as well as with how learning experiences are internalized so they<br />

can guide the learner’s attitudes, opinions, and behavior in the future (Miller,<br />

2005).<br />

Increasing Sophistication <strong>of</strong> Learning<br />

Characterization by<br />

Value Set<br />

Organization<br />

Valuing<br />

Responding<br />

Receiving<br />

Figure 1. Affective Learning Taxonomy <br />

<br />

From “<strong>The</strong> basis for affective-domain classification,” by D. R. Krathwohl, B. S. Bloom and<br />

B. B. Masia, 1964, Taxonomy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strong>The</strong> class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br />

goals.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pp. 36–3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Krathwohl et al.’s taxonomy (1964) says that affective educational<br />

outcomes can be arranged in a hierarchy, according to complexity (see<br />

Figure 1).<strong>The</strong> hierarchy begins with an ability to listen to ideas. Next, is<br />

responding in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and demonstrating values or attitudes<br />

appropriate to a particular situation. <strong>The</strong> highest levels involve displaying<br />

a commitment to principled practice on a day-to-day basis, as well as a<br />

willingness to revise one’s judgments and change one’s behavior in light <strong>of</strong><br />

new evidence (Shephard, 2008).<br />

<strong>The</strong> first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taxonomy has been labeled “receiving” and<br />

refers to a learner’s readiness to focus his or her attention on a particular issue.<br />

In order to advance in the taxonomy, a learner must be aware <strong>of</strong> or attend to<br />

something in the environment. A failure to receive information precludes the<br />

ability to move further up the affective hierarchy. Some examples that reflect<br />

this most basic level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include attending class and listening<br />

to lectures on various topics. When “receiving,” learners are discovering<br />

new concept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and are showing a willingness to learn<br />

about them.<br />

<strong>The</strong> second level, “responding,” refers to showing a small commitment<br />

to an idea by reacting to or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information that has<br />

been “received.” Learning outcomes at this level may emphasize responses <strong>of</strong><br />

acquiescence/compliance (reads assigned materials), willingness (engages in<br />

voluntary activities), or even satisfaction in responding (shows an “interest”).<br />

At this level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experiences<br />

and selectively attend to course material, as compared to alternate ideas that<br />

might capture their attention or interest. Students demonstrate “responding”<br />

when they comply with the instructor’s request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when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br />

they ask questions to the instructor, and when they complete assignments<br />

or homework.<br />

At the third level, “valuing,” affective learning occurs when a learner<br />

shows definitive involvement in or a commitment to a particular object,<br />

phenomenon, or behavior. Valuing is based on the internalization <strong>of</strong> a set<br />

<strong>of</strong> specific values or attitudes, where clues to these values are expressed in<br />

the learner’s stable overt behavior. Students demonstrate “valuing” when<br />

they consistently prioritize time effectively to meet academic obligations<br />

and when they, for example, practice the safe handling <strong>of</strong> equipment and<br />

materials in a laboratory science course throughout a semester (Gronlund &<br />

Brookhart, 2009).<br />

<strong>The</strong> fourth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taxonomy, “organization,” reflects the integration<br />

<strong>of</strong> a new value into one’s general set <strong>of</strong> values. Gronlund (1991) recognized<br />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strong>of</strong> this form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when he noted, “As<br />

affective outcomes move from simple to complex, they become increasingly<br />

internalized and integrated with other behaviors . . . to form complex value<br />

systems and behavior patterns” (p. 52). In “organizing” values, learners<br />

must resolve conflicts between various values and begin to rank various<br />

values according to their priorities.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utcomes at the<br />

“organization” level include the acceptance <strong>of</strong>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ethical standards<br />

and the formulation <strong>of</strong> a life plan that balances work and personal values.<br />

<strong>The</strong> fifth and highest level in the affective taxonomy is referred to<br />

as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or value set” and occurs when a learner’s<br />

behavior is “pervasive, consistent, and predictable,” as if it has been adopted<br />

as a lifestyle (Gronlund, 1991, p. 34). One example <strong>of</strong> a learning outcome<br />

at this level would be a student who shows self-reliance when working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independently, regardless <strong>of</strong> the project or task assigned. <strong>The</strong> student has<br />

reached a consistent conclusion regarding his or her ability to independently<br />

solve problems. A second example that distinguishes the fourth and fifth<br />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e taxonomy relates quite well to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ethical standards.<br />

At the fourth level, learners accept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standards while at the fifth<br />

level this acceptance leads the student to display a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commitment<br />

to ethical practice on a day-to-day basis. A more complete description <strong>of</strong> the<br />

taxonomy as well as instructional examples can be found in Appendix I.<br />

Critiques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Learning Construct<br />

Given the existence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learning taxonomy, one wonders<br />

why the affective domain has not been recognized or utilized to guide<br />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the same degree as the cognitive taxonomy.<br />

<strong>The</strong>re are numerous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higher education’s collective<br />

aversion to the affective domain (Pierre & Oughton, 2007). Some faculty<br />

have questioned the necessity <strong>of</strong> specifyi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altogether. <strong>The</strong>y argue that affective learning is a by-product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br />

learning and, therefore,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do not need to be<br />

independently specified, taught, or assessed. On the surface, this assertion<br />

may seem reasonable, but much is gained whe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br />

domains are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 <strong>of</strong> one another. <strong>The</strong>re are, in fact,<br />

close parallels between Bloom’s taxonomy for the cognitive domain and<br />

Krathwohl’s taxonomy for the affective domain (Smith & Ragan, 1999). It is,<br />

<strong>of</strong> course, possible that participation in the higher levels <strong>of</strong> Bloom’s cognitive<br />

taxonomy (e.g., analysis, synthesis, evaluation) may imply a certain level <strong>of</strong>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br />

affective involvement. However, in addition to cognitive goals, there may<br />

be good reason to consider affective learning in its own right. Consider, for<br />

a moment, the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s <strong>of</strong> the domain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n the<br />

following example: delivering a motivational speech. It is the interaction <strong>of</strong><br />

cognitive learning outcomes (e.g.,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br />

within a speech, application <strong>of</strong> strategies for persuading others),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valuing the activity and demonstrating its value through<br />

perseverance with the task <strong>of</strong> speech writing and delivery), and psychomotor<br />

learning outcomes (e.g., modulation <strong>of</strong> voice, use <strong>of</strong> nonverbal gestures)<br />

that determin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strong>of</strong> the speech. Failing to consider<br />

any one <strong>of</strong> the domain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would not allow a student to deliver the<br />

speech with the same effectiveness. Individuals may have the capacity for<br />

effective action (e.g.,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how to give the speech) while lacking the<br />

motivation to act.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learning, while complementary,<br />

are not completely overlapping domains, as cognitive outcomes focus upon<br />

what students learn while affective outcomes focus upon what students learn<br />

to value (Shephard, 2008).<br />

Further challenges to working with affective learning arise from<br />

difficulties in precisely stating desired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because<br />

they involve opinions, beliefs, and attitudes (Bloom et al., 1956; Smith &<br />

Ragan, 1999). <strong>The</strong> absence <strong>of</strong> clearly stated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makes<br />

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those outcomes more challenging. Attitudes and values,<br />

as internal states, cannot be assessed in the same ways as physical/overt<br />

behaviors such as a person’s skill at playing the piano or titrating chemicals,<br />

nor can they necessarily be assessed in the same ways as cognitive outcomes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e.g., through examinations).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can, nevertheless,<br />

still be assessed in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 ways. In fact, social psychologists have<br />

worked to define and measure attitudes and values for well over 50 years<br />

(Miller, 2005).<br />

Finally, and perhaps most pervasively, affective learning has suffered<br />

from benign neglect, wherein faculty have failed to identify and describe<br />

their legitimate aims for students’ affective learning (Colby & Sullivan,<br />

2009; Pierre & Oughton, 2007; Shephard, 2008). <strong>The</strong> affective domain is<br />

“messy and unpredictable” relative to the cognitively oriented classroom,<br />

leading to the avoidance <strong>of</strong> uncertainty. This failure to attend to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may also result from fear associated with these learning<br />

outcomes. Shephard (2008), for example, argued that some individuals avoid<br />

specifying student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strong>of</strong><br />

being accused <strong>of</strong> indoctrination or brainwashing. Regardless <strong>of</strong> the cause,<br />

affective learning has been ignored by large segments <strong>of</strong> the pr<strong>of</strong>essoriate.<br />

<strong>The</strong> critical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in “whole-person development”<br />

can no longer be ignored in 21 st century higher education.<br />

Rather than abandoni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in favor <strong>of</strong> strictly<br />

cognitive ones, we must recognize the interdependence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that is<br />

occurring and make efforts to assess each type <strong>of</strong> outcome. Current and<br />

futur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expected not only to attain certain factual<br />

knowledge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but are increasingly expected by<br />

employers and by society more generally, to develop dispositions and<br />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at will help them succeed in our rapidly changing<br />

world. <strong>The</strong> challenge becomes not whether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can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br />

be specified independently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 learning goals, but rather, under<br />

what circumstances might faculty and universities want to highlight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and make an effort to specify intended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s, plan activities to support that learning, and explicitly assess<br />

affective learning (Gronlund & Brookhart, 2009).<br />

<strong>The</strong> Current Context for Affective Learning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As we turn our attention to the use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br />

edu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uniqu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s higher<br />

education sector. <strong>The</strong>re are two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s underway in <strong>Hong</strong><br />

<strong>Kong</strong> that have a bearing on our consideration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 first<br />

<strong>of</strong> these reforms relates to outcomes-based approaches (OBA) to teaching and<br />

learning, a phenomenon that has swept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worldwide<br />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is reform suggests the need to move from<br />

teacher-centric teaching practices to learner-centered practices that focus on<br />

explicitly stated and assessable goals for all students’ learning. In an effort to<br />

provide leadership, in 2007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rants Committee (an appointed<br />

committee <strong>of</strong> the HKSAR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n Outcomes-Based<br />

Assessment Task Force (OBATF) to “render assistance to and encourage<br />

teaching staff to adopt outcome-based approache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rants<br />

Committees, 2008). Throughout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outcomes-based approaches are in varying stages <strong>of</strong> implementation, with<br />

minor variations in terminology at each affiliated institution. At the core <strong>of</strong><br />

the student-centered OBA, however, is a common philosophy that alignment


1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is necessary between intende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eaching and<br />

learn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achievement<br />

and demonstrable student learning (see Figure 2 below).<br />

ILOs<br />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br />

(What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earn)<br />

TLAs<br />

Teaching and Learning<br />

Activities<br />

(How students are engaged<br />

i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ILOs)<br />

ATs<br />

Assessment Tasks<br />

(How well the students<br />

have met the ILOs)<br />

Figure 2. Key Relationships in Outcomes Based Approaches<br />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br />

At the course level,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ILOs) must be clearly<br />

specified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s and must be assessable. By stating what<br />

we expect students to know or be able to do upon completion <strong>of</strong> a course, we<br />

create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can support<br />

students’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ose outcomes, and learning can be assessed in<br />

authentic ways (Friedman, 2009).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LAs)<br />

are simply activities that stimulate, encourage, or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strong>of</strong><br />

one or more <strong>of</strong> the ILOs. TLAs can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readings,<br />

lectures, role plays, internships, discussions, case studies, assignments or<br />

homework, field trips, service learning, or individual or group projects. ATs<br />

must relate directly to the stated ILOs to provide evidence that a particular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11<br />

learning outcome has been achieved. ATs can be quite varied as well. <strong>The</strong>y<br />

may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multiple choice examinations, essay<br />

examinations, journals, papers, assignments, participation, or even behavioral<br />

performances (e.g., giving a persuasive speech). <strong>The</strong> alignment <strong>of</strong> these three<br />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llow students to make the most <strong>of</strong><br />

their university experiences and to demonstrate high achievement. Thus, it<br />

is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an OBA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at considerations<br />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must be framed. We must consider what constitute<br />

appropriate affective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what teaching and learning<br />

methods allow students to achieve those affective ILOs, as well as how to<br />

assess students’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strong>The</strong> second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that has implications<br />

for affective learning is the 3 + 3 + 4 reform. This far-reaching reform <strong>of</strong> the<br />

K-16 system is designed to <strong>of</strong>fer opportunities to more students to pursue<br />

additional education and to better prepare students to work in our globally<br />

interconnected,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ractically speaking, this reform<br />

involves moving from a three-year baccalaureate degree following seven<br />

years <strong>of</strong> secondary education (3–4–3), to a four-year baccalaureate degree<br />

following six years <strong>of</strong> secondary education (3–3–4). <strong>Th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rants<br />

Committee has specified that, “[t]h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me<br />

should be coherent, and the additional year should not be a simple add-on<br />

to the current three-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me”(Legislative Council<br />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2005). Thus, this reform calls for a complete overhaul <strong>of</strong><br />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ith credits available through this additional year<br />

<strong>of</strong> university study, students will be exposed to “general education,” under<br />

the belief that a broad knowledge base will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1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learning. General education can be thought <strong>of</strong> as “that part <strong>of</strong> a curriculum that<br />

is shared by all students, provides broad exposure to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br />

form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important intellectual and civic capabilities”<br />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9a).<br />

<strong>The</strong> planning for this major change in the curriculum has been underway<br />

for years and is scheduled for full implementation at the university level in<br />

2012–2013. General education, a key component <strong>of</strong> the forthcoming fouryear<br />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a new concept for many faculty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who themselves experienc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imarily in <strong>Hong</strong><br />

<strong>Kong</strong>, China, or Great Britain, where there is no longstanding tradition <strong>of</strong><br />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s (GEPs). While some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universities<br />

have had or currently have GEPs (e.g., the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Lingna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others have traditionally addressed the need <strong>of</strong> students<br />

for diverse learning experiences beyond their major programs <strong>of</strong> study in<br />

less extensive ways, such as with out-<strong>of</strong>-discipline course requirements,<br />

complementary studies, or college/school breadth requirements.<br />

<strong>The</strong> irony that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faculty have been mandated to add an<br />

“essential” component (General Education) to their curricula, a component<br />

that they themselves have <strong>of</strong>ten not experienced, is not lost. In fact, extensive<br />

efforts at faculty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development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as<br />

well as at the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system level [Heads <strong>of</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Committee<br />

(HUCOM) Symposia] have targeted this dearth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and lack <strong>of</strong><br />

experience surrounding GEPs in the run-up to the development or revision<br />

<strong>of</strong> each institution’s GEPs. Thus, it is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the major revision <strong>of</strong> the<br />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shaping <strong>of</strong> new GEPs in<br />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that affective learn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13<br />

Historically, affective learning goals, when they have appeared at all<br />

in course syllabi or program goals, have <strong>of</strong>ten been aspirational in nature.<br />

However, the confluence <strong>of</strong> reforms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s higher education sector<br />

<strong>of</strong>fers an opportunity to move affective learning from a position on the<br />

periphery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 to a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by maki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goals assessable from an OBA framework and within GEPs. This<br />

may very well be the time for affective learning to take its rightful place<br />

alongside cognitive learning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s higher education arena.<br />

<strong>The</strong> Role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within General<br />

Education Programs (GEPs)<br />

GEPs <strong>of</strong>ten include affective learning goals. One way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about<br />

GEPs and the courses that comprise them is that they are designed, at least<br />

in part, to help all students develop a favorable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in<br />

general. A quick perusal <strong>of</strong> the GEP goals that are emerging among institutions<br />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reveals many affective learning statements relating to selfdirected<br />

learning, life-long learning, judgment and ethical reasoning, and<br />

civic responsibilities. This is not surprising,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the way that affective<br />

learning goals have pervaded GEPs in other parts <strong>of</strong> the world.<br />

In consultation with hundreds <strong>of</strong> U.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br />

accreditation bodies, and employers, the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br />

and Universities (AAC&U) summarized four essential learning outcomes<br />

for 21 st century education: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human cultures and the natural<br />

world,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 skills,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br />

and integrative learning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2005). <strong>The</strong> third <strong>of</strong> these essential learning outcomes,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br />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s most directly related to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This outcome has been further described by AAC&U’s<br />

Core Commitments initiative as having the following five dimensions:<br />

•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developing a strong work ethic and consciously<br />

doing one’s very best in all aspects <strong>of</strong> college;<br />

• Cultivating personal and academic integrity: recognizing and acting on<br />

a sense <strong>of</strong> honor, ranging from honesty in relationships to principled<br />

engagement with a formal academic honor code<br />

• Contributing to a larger community: recognizing and acting on one’s<br />

responsibility to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wider society,<br />

locally, nationally, and globally<br />

• Taking seriously the perspectives <strong>of</strong> others: recognizing and acting on<br />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one’s own judgment; engaging diverse and<br />

competing perspectives as a resource for learning, citizenship, and<br />

work<br />

• Developing competence in ethical and moral reasoning and action:<br />

developing ethical and moral reasoning in ways that incorporate the<br />

other four responsibilities; using such reasoning in learning and in life<br />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d. (a)).<br />

Thus, GEPs, both around the world and in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comprise an<br />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curriculum in which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s may be found. In fact, GEPs may be the optimal area <strong>of</strong> the<br />

curriculum in which to house the majority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15<br />

as GEPs are experienced by all students. As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works to develop<br />

or revise GEPs, it is likely that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will need to take<br />

their place alongside traditional cognitive learning outcomes, to best prepare<br />

students for the future.<br />

Writing Affective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ILOs)<br />

As has been noted earlier, 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clearly state affective<br />

ILOs in order to allow for alignment <strong>of</strong> these outcomes with appropriate<br />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processes. Affective ILOs for<br />

individual courses or GEPs should be statements <strong>of</strong> w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br />

to be able to know, do, or value as a result <strong>of</strong> engaging in the learning process.<br />

Typically, it is best when ILOs are expressed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br />

in the form <strong>of</strong> action verbs leading to observable and assessable behavior,<br />

and directly related to criteria for assessing student performance. Ideally, all<br />

outcomes should be achievable and assessable. ILOs can be specified at every<br />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taxonomy (see Table 1 for examples).<br />

However, in the case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outcomes,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br />

why it may be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to specify high-quality learning<br />

outcomes (Gronlund & Brookhart, 2009). First, the terminology used is<br />

<strong>of</strong>ten vague and little attention is given to defining what those outcomes are.<br />

Words like “appreciate,” shows “interest,” and “values” are fuzzy and <strong>of</strong>ten<br />

used in ILOs interchangeably when they may in fact have quite different<br />

technical meanings. This phenomenon is not unlike that in the cognitive<br />

domain, wherein vague statements like “understand” or “know” have come


1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to be replaced by much more specific statements like “describe,” “analyze,”<br />

or “apply,” once faculty learn about Bloom’s cognitive taxonomy and how<br />

the subtl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re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br />

methods and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utcomes. Second, although some<br />

learning outcomes can be stated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overt or observable behaviors<br />

(e.g., asks clarifying questions,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others refer only<br />

to internal states (e.g., is motivated to learn more, “appreciates” diversity<br />

or the arts), which must be inferred. An internal state is a broad category<br />

that stands for all <strong>of</strong> the attitudes, thinking processes, and motivations that<br />

individuals have, which are not directly observable, but which are recognized<br />

to exist within the minds <strong>of</strong> individuals. In cases where an affective learning<br />

goal is really an internal state, the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 needs to be<br />

written as an internal state, with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internal state itself<br />

is not observable or directly assessable, but with an acknowledgment that the<br />

assessment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can be altered to examine the types <strong>of</strong><br />

behaviors that provide the best evidence to support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br />

presence <strong>of</strong> that internal state.<br />

It is the instructor’s clarity <strong>of</strong> purpose and instructional goals, relative to<br />

affective learning, which are the essential starting point for writi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strong>The</strong> faculty member’s instructional intent should<br />

determine whether and how to state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separate<br />

from cognitive or psychomotor ones. Fortunately, Krathwohl’s taxonomy<br />

provides guidance regarding the spec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ILOs. Time spent<br />

in clarifying the affective ILOs will make it much easier to specify both the<br />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nd the assessments necessary to determine<br />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ose outcome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17<br />

Table 1<br />

Intende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br />

Written at Each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Taxonomy<br />

Receiving:<br />

Responding:<br />

Valuing:<br />

Organization:<br />

Characterized<br />

by a value<br />

(or value set):<br />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listen to different points <strong>of</strong> view<br />

on ethical issues in genetics and biotechnology<br />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assist teammates in solving<br />

problems in genetics and biotechnology<br />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justify a position regarding the<br />

use <strong>of</strong> genetic experimentation from an ethical point <strong>of</strong><br />

view<br />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adhere to ethical standards in<br />

discussing issues in genetics and biotechnology<br />

Student will be able to display commitment to using<br />

ethical standards when solving problems in genetics<br />

and biotechnology<br />

(S. J. Friedma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June 6, 2009)<br />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LAs) to Promote the<br />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Once affective ILOs have been specified, faculty must turn their<br />

attention to designing TLAs to support students’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ose<br />

ILOs. <strong>The</strong>re is growing awareness that traditional pedagogical methods<br />

involving faculty lecturing to large group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is not always the most<br />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certain cognitive, and perhaps more<br />

important, affective outcomes (Harward, 2007; Kuh, Kinzie, Schuh, & Whitt,<br />

2005). Instead, pedagogi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engage more actively in


1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the learning process, utilize psychomotor behaviors, or experience affective<br />

changes,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beneficial learning experiences<br />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7; National Survey<br />

<strong>of</strong> Student Engagement, 2007; Harward, 2007).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lectures<br />

are ineffective at addressing various learning outcomes, but rather to explain<br />

that many addi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can be utilized to achieve<br />

ILOs, sometimes with greater alignment between ILOs and TLAs than is<br />

possible with lectures alone. As a group, these activities are usually described<br />

as experiential or engaged learning, that is, learning that arises from direct<br />

experienc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despite popular misconception, is not a<br />

new trend in higher education. John Dewey,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proponent<br />

<strong>of</stro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 wrote about it in his seminal book, Experience and<br />

Education, back in 1938. What is new, however, and has sparked increased<br />

interest in experiential learning pedagogies,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TLAs<br />

need to be more closely aligned with affective ILOs, to increase the chances<br />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being able to achieve those stated outcomes.<br />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ies are extremely diverse and may involve<br />

participation in such activities a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community-based<br />

research, hands-on laboratory activities, simulations, internships/field work/<br />

practica, cooperative education (employment), service learning, study abroad<br />

programs, cross-cultural programs, civic engagement/public scholarship,<br />

or leadership training. Harward (2007) argued that service learning and<br />

community-based research are two exemplars <strong>of</strong> engaged pedagogies having<br />

“the greatest potential to transform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dispositions”<br />

(p. 10), precisely the types <strong>of</strong> outcomes that we have defined as falling within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19<br />

the affective domain. Thus, depending upon the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ILO,<br />

various experienti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can be brought to bear on<br />

the situation.<br />

For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reasons, experiential learning is particularly helpful<br />

in meeting more complex (higher levels in the taxonomy)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s, such as valuing, organiz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set<br />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5). First, it allows<br />

students to practice applying theory to practice (e.g., as social workers<br />

complete internships in community agencies, they practice enactment <strong>of</strong><br />

their previously developed theories <strong>of</strong> social justice, thus demonstrating a<br />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set). Seco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helps students<br />

to develop desirable work skills such as the motivation to produce high-quality<br />

work or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alternative points <strong>of</strong> view. Third,<br />

these learning experiences can reinforce social and ethical values. Finally,<br />

experiential learning can be used across a broad spectrum <strong>of</strong> disciplines and<br />

in interdisciplinary contexts.<br />

In examining one <strong>of</strong> these innovative experiential pedagogies in more<br />

detail, we can consider its usefulness in achievi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i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or programs. Service learning is a strategy that<br />

integrates meaningful community service with i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to<br />

enrich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teach civic responsibility, and strengthen<br />

communities (Campus Compact National Office, 2001). Service-learning<br />

typically engages students in a three-part process: classroom preparation<br />

through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strong>of</strong> theories and ideas; service activity that<br />

emerges from and informs classroom context; and structured reflection tying


2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service experience back to specific learning goals (Jeavons, 1995). Service<br />

learning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across a wide variety <strong>of</strong> disciplines in<br />

the arts and sciences, as well as in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such as<br />

nursing, law, or pharmacy. <strong>The</strong>re is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on this teaching<br />

and learning method, as represented by several specialized publications and<br />

web resources (e.g., Michig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br />

Campus Compact,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learinghouse).<br />

Assessment Tasks (ATs) for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When designing any AT, it is important to decide what performances<br />

represent evidence that a particular learning outcome has been achieved,<br />

as well as to ensure that there is an alignment between the ILO and the<br />

evidence collected and examined. An example from the psychomotor domain<br />

may help to clarify the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both defining evidence and aligning<br />

it with the ILO. Imagine that the psychomotor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br />

for a nursing student is to “collect an uncontaminated blood sample.” <strong>The</strong><br />

evidence that the ILO had been achieved is that the student could produce<br />

an uncontaminated vial <strong>of</strong> blood (as determined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strong>of</strong><br />

the venipuncture technique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utilized to collect the<br />

sample). Non-aligned evidence would include performance on a quiz testing<br />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venipuncture procedures, or even production <strong>of</strong> the vial <strong>of</strong> blood<br />

without clinical observation (as it may have been collected by someone other<br />

than the student). <strong>The</strong> alignment between the ILO and the evidence collected<br />

is obvious in this example. Unfortunately, the ident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appropriate<br />

evidence and the alignment <strong>of</strong> that evidence with the ILO is not usually as<br />

clear-cut in the affective learning domain.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21<br />

In fact,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largest challenges posed by affective learning relate<br />

to 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ILOs. Even when ILOs have been clearly<br />

specified and any <strong>of</strong> a wide variety <strong>of</strong> align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br />

(TLAs) have been employed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ese outcomes,<br />

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requires creativity and, <strong>of</strong>ten,<br />

new learning on the part <strong>of</strong> faculty. This is because affective learning, unlike<br />

cognitive or psychomotor learning, cannot always be measured in direct ways.<br />

Instead, it may be instructive to think <strong>of</strong> 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as occurring in two broad categories: direct assessments (similar to those<br />

for cognitive and psychomotor learning outcomes) and indirect assessments.<br />

Direct assessment involves examining samples <strong>of</strong> the direct work output <strong>of</strong><br />

students, such as their performance in answering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br />

making a speech, or in mastering a clinical skill like venipuncture. Indirect<br />

assessment, on the other hand, refers to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br />

learning by looking at indicator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ther than direct student work<br />

output. Indirect assessments are quite diverse and can include a wide variety<br />

<strong>of</strong> measures such as surveys, exit interviews, employer ratings, focus groups,<br />

or even reflective writing. Indirect assessments predominate in the affective<br />

learning domain. However,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assessments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are considered below.<br />

Direct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strong>The</strong> direct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is most common at<br />

the lower levels in the affective learning taxonomy <strong>of</strong> Krathwohl et al. (1964).<br />

Some affective outcomes are written at a level where a direct assessment<br />

<strong>of</strong> behavior can provide evidence <strong>of</strong>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ILOs.<br />

Instructors can, for example, take attendance to quantify the willingness <strong>of</strong>


2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students to receive information on a given subject. Likewise, instructors can<br />

record the number <strong>of</strong> questions raised by students in a recitation or discussion<br />

section <strong>of</strong> a course, or the number <strong>of</strong> completed homework assignments to<br />

quantify evidence at the “responding” level <strong>of</strong> the hierarchy. <strong>The</strong> majority<br />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that faculty seem concerned with and find<br />

interesting, however, tend to occur at higher levels in the affective taxonomy.<br />

Thus, they are less amenable to direct assessment, as they reflect internal<br />

states such as attitudes, dispositions, or values. That is where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br />

indirect assessments become crucial for the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ILOs.<br />

Indirect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Some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e.g., attitudes, values) simply cannot<br />

be measured directly because they are internal states that exist only in the<br />

minds <strong>of</strong> individual students. <strong>The</strong>se types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outcomes tend to be<br />

measured indirectly, as the expression <strong>of</strong> internal states, through the students’<br />

thoughts and actions. <strong>The</strong> need to infer covert behaviors (e.g., feelings,<br />

attitudes, dispositions) from observed actions or to use completely indirect<br />

(non-observable) methods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e.g., self-report inventories) may be<br />

unfamiliar to many faculty. In fact, for some faculty, particularly those trained<br />

in the “hard sciences,” the concept <strong>of</strong> indirect measurement raises extreme<br />

skepticism and a tendency to discount the validity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altogether. Nevertheless, psychologists, sociologists, market researchers, and<br />

other social scientists have long established a tradition <strong>of</strong> measuring attitudes<br />

and dispositions, which must now be shared across all <strong>of</strong> academia.<br />

<strong>The</strong> information gathered for conducting an indirect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can come from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 sources, depending<br />

on the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ILO. <strong>The</strong>se sources include the self (e.g., an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23<br />

outcome focused on an attitude), peers (e.g., an attitudinal outcome that affects<br />

group functioning/performance such as teamwork or the willingness to engage<br />

in collaborations), or even instructors, supervisors, or employers (e.g., an<br />

outcome focused on a broad concept like open-mindedness, valuing life-long<br />

learning or displaying a commitment to ethical behavior). Likewise, there are<br />

a variety <strong>of</strong> methods for indirectly assessing affective ILOs. Some <strong>of</strong> the most<br />

common assessments include self-reflective writing,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br />

and surveys completed by others. Each is described briefly below.<br />

Self-reflective writing (Journaling). Reflection refers to “the intentional<br />

consideration <strong>of</strong> an experience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particular learning objectives”<br />

(Hatcher & Bringle, 1997, p. 153). Many faculty who explicitly state<br />

affective ILOs use reflective journaling as a method <strong>of</strong> assessing their<br />

students’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ose outcomes. When students reflect on their<br />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ey have a chance to shar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br />

internal states and attitudes. Students’ journals provide a window into their<br />

attitudes and beliefs. Faculty who require students to submit journals are not<br />

telling students what or how to feel, only that thinking and feeling are both<br />

important. Both reason and emotion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the reflective<br />

learning process (Felton, Gilchrist, & Darby, 2006). Effective reflection is<br />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strong>of</stro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to course material. Further,<br />

the greatest likelihood <strong>of</strong> achieving the affective ILOs come from reflection<br />

that is guided by the instructor, occurs regularly over time rather than only<br />

once or twice, explicitly encourages the exploration <strong>of</strong> values, and permits<br />

feedback from the instructor (Felton et al., 2006).<br />

Faculty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integrate emotion and attitudes into<br />

their analytic reflections by providing prompts for journaling activities<br />

(see Campus Compact National Office, 2001, for guidance on structuring


2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reflections). For example, imagine a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urse with an<br />

affective ILO that read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recognize and act on their<br />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local business community.” In this course,<br />

students engage in field work with local non-pr<strong>of</strong>it agencies to improve<br />

communications plans and marketing materials. Students may be prompted<br />

to answer such questions in their journals as, “How did this experience<br />

make you feel” Subsequently, students may be asked to demonstrate a link<br />

between emotion and analysis by answering questions such as, “What are the<br />

implications <strong>of</strong> this experience and <strong>of</strong> your reaction to it, for how you will<br />

think, feel, and act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learn<br />

to analyze how emotion shapes their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a social problem, as<br />

well as how the social problem shapes their emotions and future behavior<br />

(Felton et al., 2006). While journaling does not directly assess students’<br />

attitudes or proclivity to become involved in pro bono business consultations<br />

in the future, the content <strong>of</strong> the journals can be seen as a behavioral proxy for<br />

the students’ attitudes about their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which cannot<br />

be measured directly.<br />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Another method <strong>of</strong> assessing affective<br />

ILOs involves asking students to report on their attitudes or values via a<br />

questionnaire. Such questionnaires are relatively easy to develop or adopt<br />

from other sources, and are <strong>of</strong>ten used in a pre-test, post-test design. In this<br />

manner, students’ attitudes can be assessed at the beginning <strong>of</strong> a course<br />

prior to certain TLAs, and again near the end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 to determine<br />

whether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led to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ttitudes.<br />

Often Likert scale responses are used (e.g., indicate your level <strong>of</strong> agreement<br />

or disagreement with each statement using the following five-point scale:<br />

5 Strongly Agree — 4 Agree — 3 Undecided — 2 Disagree — 1 Strongly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25<br />

Disagree) and data can be quickly and quantitatively summarized to examine<br />

possible attitudinal changes over time. Items on such questionnaires can ask<br />

for students’ responses to specific and rather narrow attitudes or to broader<br />

statements <strong>of</strong> values. Additional resources for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br />

questionnaires are <strong>of</strong>ten available through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fices on campus,<br />

through websites that focus on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e.g., AAC&U’s<br />

Core Commitments project; see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br />

Universities, 2004), or through consultations with those responsible for OBA<br />

implementation.<br />

To decrease the likelihood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providing inaccurate reports <strong>of</strong><br />

their attitudes due to expected social behaviors (i.e., answering in ways the<br />

faculty member has indicated is more desirable), these types <strong>of</strong> questionnaires<br />

should not be graded and should, ideally, be anonymous. With sophisticated<br />

s<strong>of</strong>tware available in many online course platforms like Blackboard or<br />

WebCT, students can be given “credit” for completing a survey questionnaire<br />

while having their responses remain anonymous. <strong>The</strong> anonymous feedback<br />

is still sufficient for faculty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instruction is changing<br />

attitudes <strong>of</strong> the class in a desired direction, although individual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br />

students’ changes in attitudes are not identifiable.<br />

Surveys <strong>of</strong> peers, instructors, supervisors, and employers. A final major<br />

method <strong>of</strong> assessing affective ILOs uses data from sources other than the<br />

individual students themselves. Faculty can, and regularly do, rate students’<br />

behaviors, but peers, internship supervisors, co-op employers, and even postgraduation<br />

employers are alternative sources <strong>of</strong> behavior ratings that may tell<br />

instructors about students’ affective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instruments<br />

completed by others range from checklists (presence/absence <strong>of</strong> a performance),<br />

to rating scales (levels <strong>of</strong> performance), to the use <strong>of</strong> holistic scoring rubrics


2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impression <strong>of</strong> overall performance), depending upon the type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br />

being sought through the assessment (Gronlund & Brookhart, 2009).<br />

<strong>The</strong> highest validity for such instruments occurs when peers, supervisors,<br />

or employers are asked to rate students’ overt, observable behaviors rather<br />

than the students’ attitudes or motivations (Gronlund & Brookhart, 2009).<br />

For example, it would be better to include items on a checklist or rating scale<br />

such as “Student maintains consistent work hours” and “Student completes<br />

assigned tasks within specified time limits” rather than asking others to rate<br />

students’ attitudes using items such as, “Student shows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ism” or<br />

“Student values a strong work ethic.” It is likely that assessment devices<br />

already exist for many courses involving peer group projects, internships,<br />

or co-op employment. With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 affective ILOs, slight<br />

modifications <strong>of</strong> those assessment devices could yield useful data to evaluate<br />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from informants other than<br />

the students themselves.<br />

Program-level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Institutions must carefully consider the process and timing <strong>of</strong> measuring<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Some outcomes are expected to occur gradually<br />

over time, as the result <strong>of</strong> the cumulative experience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 over multiple<br />

classes, rather than being mastered within th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a single, semesterlong<br />

course (e.g., “Students will value life-long learning” or “Students<br />

will develop sensitivity to the common concerns <strong>of</strong> human existence”).<br />

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strong>of</strong> attitudinal change, where change is <strong>of</strong>ten subtle, it<br />

may be important to consider program-level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s rather than focusing exclusively on course-level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br />

those learning outcome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27<br />

Program-level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utcomes presents its own unique<br />

set <strong>of</strong> challenges, particularly in GE programs, This is because such programs<br />

are typically comprised <strong>of</strong> a large array <strong>of</strong> courses from which students make<br />

selections from various categories. Thu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hievement<br />

<strong>of</strong> specific program outcomes is diffused, posing a problem for the assessment<br />

<strong>of</strong> the GE program. After all, GE courses are typically staffed by a loose<br />

collection <strong>of</strong> faculty culled together from across the university and among the<br />

various schools or colleges. More specifically, if no single course instructor<br />

feels “responsible” for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a specific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 within the course that they teach, then no course instructor worries<br />

too much about the TLAs or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that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br />

assuming other faculty will address the affective outcome in their courses. In<br />

the end, no one addresses the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 in their course and<br />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e outcome is left to chance. This is perhaps what has<br />

happened with most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in higher education over the<br />

past several decades.<br />

<strong>The</strong>refore, it is incumbent upon institutions to carefully map which<br />

GE program outcomes are associated with which courses within the GE<br />

program, so that they can be reasonably assured that all students completing<br />

the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requirements (using various combinations<br />

<strong>of</strong> courses) have met the program outcomes. While an extensive discussion<br />

<strong>of</strong> the curricular mapping <strong>of</strong> GE programs is beyond the scope <strong>of</strong> this<br />

paper,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to assist universities as they embark on this<br />

challenging task. Many institutions, for example, have recently seen virtue<br />

in the methodology <strong>of</strong> developing student portfolios as a way <strong>of</strong> capturing<br />

evidence that GE program learning outcomes are being achieved from the<br />

broad array <strong>of</strong> courses making up th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Many


2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questions remain concerning the type <strong>of</strong> evidence to be collected in the<br />

portfolio and the methods <strong>of</strong> evaluating that evidence, but the VALUE Project<br />

(Valid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leading the<br />

way in examining these questions (see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br />

Universities, n.d. (b) and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r />

2009b). Using electronic portfolios (e-portfolios) that can be organized and<br />

presented in ways appropriate for different audiences, the VALUE Project<br />

seeks to document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student learning by developing ways for<br />

students and institutions to collect convincing evidence <strong>of</strong> student learning.<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like cognitive and psychomotor ones, must be<br />

considered in this program-level assessment process.<br />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in GE Courses<br />

In the remainder <strong>of</strong> this paper I provide two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i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from my own experiences<br />

with teaching at th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chigan – Flint. In each case, I describe<br />

th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defining the affective ILO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br />

employed and, ultimately, the assessments utilized with the affective ILOs.<br />

<strong>The</strong> first case involves the revision <strong>of</strong> an existing course to include a new<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 while the second case represents the involvement<br />

<strong>of</strong> a team <strong>of</strong> faculty in developing a new course. Each example describes<br />

differ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as well as assessment strategies for<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Example 1 – Child Psychopathology<br />

I decided to completely redesign this course to better achieve my goal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29<br />

<strong>The</strong> course is a popular elective in the Psychology degree program and is also<br />

open to non-major students. One new goal that I had was to have students<br />

“care” about mental health issues in children, to possibly become advocates<br />

for children, who would otherwise remain faceless and voiceless as decisions<br />

are made about services and funding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needs in the United<br />

States. I wanted students take more than an academic and cold cognitive look<br />

at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by recognizing a need and wanting to<br />

take action.<br />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ILOs)<br />

Examining the taxonomy <strong>of</strong> Krathwohl et al. (1964) in light <strong>of</strong> my goal<br />

<strong>of</strong> “caring,” I quickly realized that the outcome I desired was something<br />

beyond the range <strong>of</strong> receiving, but perhaps not as complex as organization<br />

or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set. Ultimately, I specified an intended student<br />

learning outcome at the valuing level, which read,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br />

share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an important social issue, specifically, the<br />

care and treatment <strong>of</strong> abused and neglected children.”<br />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LAs)<br />

To give students experiences that would allow them to “care,” I envisioned<br />

a service learning project in our local community where students would have<br />

a chance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a residential treatment facility for abused<br />

and neglected children and the children who lived there. Arrangements<br />

were made for all necessary logistics (e.g., criminal background checks and<br />

tuberculosis screenings) to allow students to visit the residential treatment<br />

facility on at least three occasions during the semester. <strong>The</strong> first visit was a<br />

class orientation, where all <strong>of</strong> the students toured the facility, met some <strong>of</strong>


3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the staff and children, and scheduled their subsequent visits. During their two<br />

subsequent individual visits, the students spent several hours at the on-site<br />

school and in the residences where the children lived. <strong>The</strong>y had the chance<br />

to observe, interact with, and assist the resident children with their school<br />

work,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general socialization skills. Throughout the<br />

time when these visits were occurring, the students kept a journal <strong>of</strong> their<br />

experiences, and had ongo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br />

to share these experiences with one another and to discuss their questions<br />

or concerns. Thus, the TLAs designed to align with the intended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 included lectures, classroom discussions, visits to the<br />

treatment facility, and writing activities.<br />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I decided to assess the affective ILO using reflective journal writing.<br />

I believed that keeping a journal and the reflection that accompanies the<br />

process w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ligned to<br />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my ILO. Further, the outcome <strong>of</strong> this same activity, the<br />

submitted journal, could serve as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br />

the affective ILO. That is, th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writing the journals would assist<br />

my students in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about this topic,<br />

and the journals themselves could be used as evidence <strong>of</strong>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br />

that concern. <strong>The</strong> students were guided with weekly prompts, beginning with<br />

requests to explore their expectations prior to their first visit to the residential<br />

treatment facility, and culminating with a final prompt in which they were<br />

asked to describe their “personal reactions to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plight<br />

<strong>of</strong>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significant abuse or neglect.” Student journal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31<br />

were reviewed weekly, with feedback giv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the<br />

reflective writing. <strong>The</strong> journals were also graded, primarily with respect to<br />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link experiences while at the treatment facility to their<br />

course work and to the weekly prompts for writing. Thus, there were no<br />

“correct” answers in journaling. Rather, the quality <strong>of</strong> th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fulfilling<br />

the journaling requirement was assessed (students were assessed for their<br />

ability to articulate and share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they had experienced<br />

as a result <strong>of</strong> the service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 journals accounted for 18% <strong>of</strong> the<br />

final course grade. Statements within the students’ journals provided evidence<br />

that the affective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 was, in fact, being achieved. For<br />

example, one student wrote, “my personal reaction to learning more about<br />

the plight <strong>of</strong>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significant abuse and neglect was strong.<br />

I could be accused <strong>of</strong> having put on blinders to protect myself from these<br />

realities in the past, but not anymore.”<br />

An additional source <strong>of</stro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impact <strong>of</strong> the service<br />

learning project and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ILO came from an<br />

informal survey I administered at the end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 Eighty-eight percent<br />

<strong>of</strong> the class felt that the service learning project should be continued in<br />

future semesters, and an equal proportion said that the project should include<br />

journal writing assignments. In response to an open-ended question about<br />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 learned from the project, one student noted, “<strong>The</strong><br />

journal entries helped me to reinforce and revisit what I saw, what I learned,<br />

and how I felt. It encouraged me to see other possible uses for a degree<br />

with psychology.” Not only had this student shared thoughts and feelings<br />

about abused and neglected children, but she was considering seeking future<br />

employment to work with this population.


3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Example 2 – Ethics in Public Life<br />

This example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 <strong>of</strong> developing and delivering an<br />

interdisciplinary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with multiple instructors. Faculty<br />

from seven academic disciplines across colleges/schools collaborated<br />

to develop this new course, entitled “Ethics in Public Life.” This course<br />

was a pilot “capston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designed to encourage<br />

the integration <strong>of</strong> disciplinary-specific knowledge and skills with general<br />

education learning. <strong>The</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related to students’<br />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an interest in, and a heightened awareness <strong>of</strong>, the ethical<br />

dilemmas that they face in everyday life.<br />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ILOs)<br />

As we began meeting to plan the course, we quickly learned that<br />

reaching a consensus on course goals and intended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br />

was going to be time-consuming. <strong>The</strong> discussion amongst my colleagues<br />

while planning the ethics course was instructive as to why affective learning<br />

outcomes are <strong>of</strong>ten avoided. Specifically, there was a deep misunderstanding<br />

and divide between faculty who advocated for and against our stating explicit<br />

affecti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hose who opposed the use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did so because they initially thought that we were trying to<br />

teach specific affective or moral truths (a specific way to think, or a “correct”<br />

response to an ethical dilemma). <strong>The</strong>y argued against efforts to get students<br />

to conform, because they felt that the students would simply learn what they<br />

were “supposed” to say and would say it, regardless <strong>of</strong> their true beliefs<br />

or attitudes. Over time, those who advocated for the inclusion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outcomes within the course were able to convince the other faculty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33<br />

that the goal was not to teach “what” to think about ethical issues, but rather<br />

“how” to approach th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about ethical issues and, most<br />

importantly, “that” it is a worthwhile endeavor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ethical<br />

issues that we routinely confront. <strong>The</strong> student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 that<br />

we agreed upon after much debate and discussion was that the “Students<br />

will be able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des <strong>of</strong> ethics and individual<br />

ethical behavior,” and was written at the second level, “Responding,” in the<br />

taxonomy <strong>of</strong> Krathwohl et al. (1964).<br />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LAs)<br />

We agreed upon a theory <strong>of</strong> ethical development (Rest, Bebeau, &<br />

Volker’s four-stage model, 1986) as the organizing framework for the course.<br />

To give the students opportunities to consider individual ethical behavior in<br />

light <strong>of</strong> the theory, we decided to host a series <strong>of</strong> public symposia (for faculty,<br />

students, staff, and our local community) on the topic <strong>of</strong> ethics in everyday<br />

life (supported by a small grant). Each symposium featured a keynote speaker<br />

as well as panelists who spoke on the following subjects: the Ethical Food<br />

Movement, Ethical Dilemmas in Business Practice, Poverty and the Ethics <strong>of</strong><br />

Social Service Delivery, and Ethical Challenges <strong>of</strong> 21 st Century Healthcare.<br />

Each symposium was preceded by a luncheon to encourage discussion among<br />

the diverse participants.<br />

<strong>The</strong> students were expected to consider and apply a particular stage <strong>of</strong> the<br />

ethical development theory to their analyses <strong>of</strong> the symposia events. Further,<br />

they were asked to take increasingly active roles at each symposium across<br />

the semester. By the final symposium, during the luncheon that preceded<br />

the symposium the students were facilitating small group discussions on


34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ethics. <strong>The</strong> students had systematically moved from a role <strong>of</strong> “receiving”<br />

information (level 1 in the Krathwohl et al. taxonomy), to “responding” or<br />

even “valuing” (levels 2 and 3) through the design <strong>of</strong> the course activities.<br />

Weekly classroom discussions, written reactions to symposium speakers, and<br />

occasional lectures supplemented the public symposia as TLAs designed to<br />

align with the intended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br />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br />

We decided to use three distinctly different mechanisms to assess the<br />

students’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ILO,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br />

codes <strong>of</strong> ethics and individual ethical behavior.” First, the students practiced<br />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des <strong>of</strong> ethics and individual ethical<br />

behavior through Blackboard discussion board assignments following each<br />

<strong>of</strong> the four symposia. Classroom discussions that were held following the<br />

submission <strong>of</strong> these online assignments provided the students with feedback<br />

about their analyses and alternative points <strong>of</strong> view. Second, the students’<br />

ability to achieve the affective ILO was assessed through an oral, group<br />

format final examination. This examination involved teams <strong>of</strong> six students<br />

being presented with a novel case study in which they were asked to analyze<br />

and discuss complex ethical issues from the multiplicity <strong>of</strong> perspectives that<br />

they had been exposed to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We developed a scoring<br />

rubric for this activity, which included faculty ratings <strong>of</strong> each student on their<br />

“ability to negotiate roles among one another and make consensus judgments<br />

as a group,” as well as their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course material, specifically the<br />

four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ethical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their “ability to apply<br />

the theory to the individuals within the case study.” In sum, the faculty rating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35<br />

allowed us to consider how well students had achieved the affective ILO.<br />

<strong>The</strong> final mechanism for assessing the affective ILO came from an<br />

Integrative Reflective paper assignment entitled, “What I have learned<br />

about ethics in public life.” Through this paper, the students’ comments<br />

demonstrated the value that they placed on being able to examine the<br />

relationship between codes <strong>of</strong> ethics and individual ethical behavior. One<br />

student commented, “Personally, the symposia gave me the chance to look<br />

at the world with a more critical eye. I now see that ethics isn’t a class or a<br />

random scenario, but something that is a part <strong>of</strong> you; like character.” While<br />

these statements are qualitative and anecdotal, and on their own would not<br />

provide sufficient evidence <strong>of</strong> the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ILO, they<br />

certainly supplemented the other assessments and attested to the fact that the<br />

students valued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their ethical decision-making skills.<br />

Conclusions — On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s <strong>of</strong><br />

Affective Learning<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a 21 st century<br />

university education, as exemplified in statements <strong>of</strong> graduate outcomes,<br />

various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and employer surveys internationally.<br />

Though less familiar to most faculty than cogni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are no less salient or critical to student success<br />

in the ever-changing, multicultural, global, information-laden society in<br />

which we live. In fact, some argue that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are more<br />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 <strong>of</strong> graduates and the success <strong>of</strong> society than are<br />

many <strong>of</strong> the specific cognitive outcomes emphasized in current programs.


36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With globalization putting distinctly different cultures in close contact, rapid<br />

economic expansion leading to rapid career displacement, and the growth<br />

<strong>of</strong> higher education leading to more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s inhabiting<br />

our campuses,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are increasingly indispensable<br />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a university education.<br />

<strong>The</strong> time for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to play a more extensive role<br />

in higher education is now. Spurned by efforts to make valid assessments <strong>of</strong><br />

student learning (OBA) and new general education initiatives,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s<br />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poised to bring affective learning to the<br />

forefront <strong>of</strong> their pedagogy. <strong>The</strong> process <strong>of</strong> harnessing the power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learning begins with clearly specifying intended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br />

procee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effective and engaging teaching and<br />

learning methods designed to promote such learning, and concludes with<br />

sophisticated and valid assessments <strong>of</strong> the level <strong>of</strong> achievement <strong>of</strong> those<br />

desired learning outcomes. Within the realm <strong>of</strong> GEPs, affective learning<br />

must be considered at both the course and program levels. Individual faculty<br />

must be willing to struggle with the complexities, uncertainties, and new<br />

learning necessary to implement affective learning in their general education<br />

courses, and their efforts must be coordinated centrally through GE program<br />

curriculum mapping to connect course-level affective outcomes to broader<br />

and more ambitious program-level outcomes.<br />

As universities step up to the challenge <strong>of</strong> defining, facilitating, and<br />

assessing essential general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including those<br />

elusive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we will have to model the life-long<br />

learning skills we so frequently say we want to see in our students. If we are to<br />

achieve the promise that OBA and GE have to <strong>of</strong>fer, faculty will have to adapt<br />

and learn new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TLAs, as well as for the assessment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37<br />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strong>The</strong> only question now is whether faculty will<br />

choose to step up to the challenge <strong>of</strong> life-long learning and educate ourselves,<br />

alongside our students, or whether we will choose to pr<strong>of</strong>ess something that<br />

we, ourselves, are sometimes unwilling to do.<br />

* * * * * * * * * * * * * * *<br />

Appendix I. Krathwohl, Bloom, and Masia’s Taxonomy <strong>of</strong><br />

the Affective Domain (1964) <br />

Level and Definition<br />

Receiving refers to the student’s willingness<br />

to attend to particular phenomena <strong>of</strong> stimuli<br />

(classroom activities, textbook, music, etc.).<br />

Learning outcomes in this area range from the<br />

simple awareness that a thing exists to selective<br />

attention on the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learner. Receiving<br />

represents the lowest level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utcomes<br />

in the affective domain.<br />

Responding refers to active participation on<br />

the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student. At this level he or she<br />

not only attends to a particular phenomenon but<br />

also reacts to it in some way. Learning outcomes<br />

in this area may emphasize acquiescence<br />

in responding (reads assigned material),<br />

willingness to respond (voluntarily reads beyond<br />

assignment), or satisfaction in responding<br />

(reads for pleasure or enjoyment). <strong>The</strong> higher<br />

levels <strong>of</strong> this category include those instructional<br />

objectives that are commonly classified under<br />

“interest”; that is, those that stress the seeking<br />

out and enjoyment <strong>of</strong> particular activities.<br />

Illustrative Verb<br />

asks, chooses,<br />

describes, follows,<br />

gives, holds,<br />

identifies,<br />

locates, names,<br />

points to, selects, sits<br />

erect, replies, uses<br />

answers, assists,<br />

complies, conforms,<br />

discusses, greets,<br />

helps, labels,<br />

performs, practices,<br />

presents, reads,<br />

recites, reports,<br />

selects, tells, writes<br />

<br />

Downloaded from http://assessment.uconn.edu/docs/LearningTaxonomy_Affective.pdf.


38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Appendix I. Krathwohl, Bloom, and Masia’s Taxonomy <strong>of</strong><br />

the Affective Domain (1964) (Cont'd)<br />

Level and Definition<br />

Valuing is concerned with the worth or value<br />

a student attaches to a particular object,<br />

phenomenon, or behavior. This ranges in degree<br />

from the simpler acceptance <strong>of</strong> a value (desires<br />

to improve group skills) to the more complex<br />

level <strong>of</strong> commitment (assumes responsibility for<br />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strong>of</strong> the group). Valuing is<br />

based on the internalization <strong>of</strong> a set <strong>of</strong> specified<br />

values, but clues to these values are expressed<br />

in the student’s overt behavior. Learning<br />

outcomes in this area are concerned with<br />

behavior that is consistent and stable enough to<br />

make the value clearly identifiable. Instructional<br />

objectives that are commonly classified under<br />

“attitudes” and “appreciation” would fall into this<br />

category.<br />

Organization is concerned with bringing<br />

together different values, resolving conflicts<br />

between them, and beginning the building <strong>of</strong><br />

an internally consistent value system. Thus,<br />

the emphasis is on comparing, relating, and<br />

synthesizing values. Learning outcomes may<br />

be concerned with the conceptualization <strong>of</strong> a<br />

value (recognizes the responsibility <strong>of</strong> each<br />

individual for improving human relations) or with<br />

the organization <strong>of</strong> a value system (develops<br />

a vocational plan that satisfies his or her<br />

need for both economic security and social<br />

service).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relating to the<br />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a philosophy <strong>of</strong> life would fall<br />

into this category.<br />

Illustrative Verb<br />

completes, describes,<br />

differentiates,<br />

explains, follows,<br />

forms, initiates,<br />

invites, joins, justifies,<br />

proposes, reads,<br />

reports, selects,<br />

shares, studies,<br />

works<br />

adheres, alters,<br />

arranges, combines,<br />

compares, completes,<br />

defends, explains,<br />

generalizes,<br />

identifies, integrates,<br />

modifies, orders,<br />

organizes, prepares,<br />

relates, synthesize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39<br />

Appendix I. Krathwohl, Bloom, and Masia’s Taxonomy <strong>of</strong><br />

the Affective Domain (1964) (Cont'd)<br />

Level and Definition<br />

Characterization by a value or value set. <strong>The</strong><br />

individual has a value system that has controlled<br />

his or her behavior for a sufficiently long time<br />

for him or her to develop a characteristic<br />

“life-style.” Thus the behavior is pervasive,<br />

consistent, and predictable. Learning outcomes<br />

at this level cover a broad range <strong>of</strong> activities,<br />

but the major emphasis is on the fact that<br />

the behavior is typical or characteristic <strong>of</strong><br />

the student.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that are<br />

concerned with the student’s general patterns <strong>of</strong><br />

adjustment (personal, social, emotional) would<br />

be appropriate here<br />

Illustrative Verb<br />

acts, discriminates,<br />

displays, influences,<br />

listens, modifies,<br />

performs, practices,<br />

proposes, qualifies,<br />

questions, revises,<br />

serves, solves, uses,<br />

verifies<br />

References<br />

1.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4). Core<br />

commitments: Educating students for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br />

Retrieved June 2, 2010, from http://www.aacu.org/core_commitments/<br />

OtherTools.cfm.<br />

2.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5). Liberal<br />

education outcomes: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student archievement in<br />

college.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9, from http://www.aacu.org/leap/<br />

pdfs/LEAP_Report_FINAL.pdf.<br />

3.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7). College<br />

learning for the new global century: A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40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Council for Liberal Education & America’s Promise. Washington, DC:<br />

AAC&U.<br />

4.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9a). What is liberal<br />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9, from http://www.aacu.org/leap/<br />

What_is_liberal_education.cfm.<br />

5.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2009b, Winter). <strong>The</strong><br />

VALUE project overview. Peer Education, 11 (1), 4–7.<br />

6.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d. (a)). Core<br />

commitments : Educating students for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br />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09, from http://www.aacu.org/core_commit<br />

ments/dimensions.cfm.<br />

7.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d. (b)). VALUE: Valid<br />

assessment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trieved June 2, 2010,<br />

from http://www.aacu.org/value/project_description.cfm.<br />

8. Bloom, B. S,. Engelhart, M.D., Furst, E. J., Hill, W. H., & Krathwohl, D.<br />

R. (Eds.) (1956). Taxonomy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 <strong>The</strong> classification <strong>of</strong><br />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strong>The</strong>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br />

McKay Co Inc.<br />

9. Campus Compact National Office (2001). Structuring the reflection<br />

process.<br />

Retrieved June 2, 2010, from http://www.compact.org/discip<br />

lines/reflection/structuring/.<br />

10. Colby, A., & Sullivan, W. M. (2009).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s <strong>of</strong><br />

students’ excellence, integrity, and social contribution. Liberal Education,<br />

95 (1), 22–29.<br />

11. Felton, P., Gilchrist, L. Z., & Darby, A. (Spring, 2006). Emotion and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41<br />

learning: Feeling our way toward a new theory <strong>of</strong> reflection in servicelearning.<br />

Michig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12 (2), 38–46.<br />

12. Friedman, S. J. (2009).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br />

educati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 5, 1–43.<br />

13. Gano-Phillips, S. (June 3, 2009). Affective education and experiential<br />

learning. Presentation as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3 + 3 + 4” Symposium on general<br />

education at the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Retrieved September<br />

19, 2009, from http://www.cuhk.edu.hk/oge/rcge/conference/090603.<br />

htm.<br />

14. Gano-Phillips, S., & Friedman, S. J. (March 4, 2009). Affective outcomes.<br />

Presentation at the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General Education<br />

Lunch Seminar.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9, from http://www.cuhk.edu.<br />

hk/oge/rcge/luncheon.htm.<br />

15. Gronlund, N. E. (1991). How to write and use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4 th<br />

ed.). New York :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br />

16. Gronlund, N. E., & Brookhart, S. M. (2009). Writing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br />

(8 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br />

17. Harward, D. W. (2007, Winter). Engaged learning and the core purposes <strong>of</strong><br />

liberal education: Bringing theory to practice. Liberal Education, 93 (1),<br />

6–15.<br />

18. Hatcher, J. A., & Bringle, R. G. (Fall, 1997). Reflection: Bridging the gap<br />

between service and learning. College Teaching, 45 (4), 32–37.<br />

19. Jeavons, T. H. (Fall, 1995). Service-learning and liberal learning: A marriage<br />

<strong>of</strong> convenience. Michiga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 2 (1),<br />

134–140.


42 Special Topic: Assessment 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br />

20. Krathwohl, D. R., Bloom, B. S., & Masia, B. B. (1964). Taxonomy<br />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goals.<br />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 Inc.<br />

21. Kuh, G. D., Kinzie, J., Schuh, J. H., & Whitt, E. J (2005). Student<br />

success in college: the inventory for student engagement and success.<br />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br />

22. Legislative Council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2005). Measures to support<br />

the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br />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09, from<br />

http://www.legco.gov.hk/yr04-05/english/fc/fc/papers/f05-24e.pdf.<br />

23. Menix, K. D. (1996). Domain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nterdependent components<br />

<strong>of</strong> achievable learning outcome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Continuing Education<br />

in Nursing, 27 (5), 200–208.<br />

24. Miller, M. (2005).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ffective domain. In M. Orey<br />

(Ed.),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chnology.<br />

Retrieved October 14, 2009, from http://projects.coe.uga.edu/epltt/.<br />

25. National Survey <strong>of</strong> Student Engagement. (2007). Experiences that<br />

matter: Enhanc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success. Annual report.<br />

Retrieved September 28, 2009, from http://nsse.iub.edu/NSSE_2007_<br />

Annual_Report/docs/withhold/NSSE_2007_Annual_Report.pdf.<br />

26. Pierre E., & Oughton, J. (2007). <strong>The</strong> affective domain: Undiscovered<br />

country. College Quarterly, 10 (4).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09, from<br />

http://www.senecac.on.ca/quarterly/2007-vol10-num04-fall/pierreoughton.html.<br />

27. Rest, J., Bebeau, M., & Volker, J. (1986). An overview <strong>of</strong> the psychology<br />

<strong>of</strong> morality. In J. Rest (Ed.), Moral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research<br />

and theory (pp. 1–27). Boston, MA: Prager Publishers.


Susan Gano-Phillips, Affective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 43<br />

28. Shephard, K. (2008). Highe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Seeking<br />

a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strong>of</strong> Sustainability in<br />

Higher Education, 9 (1), 87–98.<br />

29. Smith, P. L., & Ragan, T. J. (1999).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br />

John Wiley & Sons, Inc.<br />

30.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rants Committee. Symposium on outcome-based approaches<br />

in student learning: “Quality education, quality outcomes: <strong>The</strong> way<br />

forward for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Retrieved September 21, 2009, from http://<br />

www.ugc.edu.hk/eng/ugc/oba.htm.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br />

梁 美 儀 吳 木 欣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br />

一 、 引 言<br />

自 二 十 世 紀 八 十 年 代 開 始 , 美 國 等 地 政 府 和 社 會 對 高 等 教 育 質 素<br />

的 關 注 提 高 , 多 方 面 的 評 鑑 工 作 相 繼 展 開 , 以 審 視 和 證 明 教 育 的 成 效<br />

(Mok, 2003; McGuire & Casey, 1999; Joe, Harmes, & Barry, 2008)。 近<br />

年 , 香 港 的 大 學 教 育 資 助 委 員 會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rants Committee) 亦 開<br />

始 透 過 進 行 教 育 素 質 檢 討 和 調 整 撥 款 政 策 , 以 推 動 更 多 的 評 鑑 工 作 ,<br />

目 的 是 希 望 讓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能 夠 進 一 步 瞭 解 相 關 機 構 的<br />

教 育 工 作 是 否 已 達 至 其 承 諾 的 目 標 。<br />

為 了 掌 握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以 下 簡 稱 「 中 大 」)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成<br />

果 ,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 以 下 簡 稱 「 研 究 中 心 」) 開 展 了 多 方 面 的 通<br />

識 教 育 評 鑑 工 作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是 評 鑑 工 作 的 其 中 一 環 。 在 2008 年<br />

9 月 , 研 究 中 心 舉 辦 了 三 場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 邀 請 了 共 20 名 不 同 屆 別 的<br />

校 友 參 與 , 對 中 大 通 識 課 程 作 出 評 論 。 本 文 對 是 次 聚 焦 訪 談 內 容 作 一<br />

簡 要 報 導 和 分 析 , 同 時 兼 及 有 關 研 究 文 獻 的 回 顧 。<br />

* 梁 美 儀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副 主 任 兼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主 任 、 通 識 教 育 研<br />

究 中 心 副 主 任 。<br />

吳 木 欣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研 究 助 理 。


4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二 、 文 獻 回 顧<br />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現 代 大 學 課 程 的 重 要 組 成 部 分 , 首 先 在 美 國 出 現 ,<br />

相 關 的 研 究 亦 較 其 他 地 區 為 多 。 在 教 育 評 鑑 方 面 , 學 者 普 遍 同 意 , 通<br />

識 教 育 評 核 工 作 較 其 他 學 科 困 難 , 原 因 是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一 般 是 由 不 同<br />

學 系 負 責 提 供 一 些 非 專 業 性 質 的 科 目 組 成 , 當 中 並 不 含 有 系 統 的 知 識<br />

內 容 (Friedman, 2009; 徐 慧 璇 ,2009, 頁 70)。 不 過 , 既 然 通 識 教<br />

育 在 本 科 生 教 育 中 佔 重 要 的 位 置 , 如 何 改 善 課 程 質 素 和 教 學 效 果 是 從<br />

事 通 識 教 育 工 作 者 所 不 能 推 卸 的 責 任 。 縱 然 評 核 通 識 教 育 存 在 不 少 困<br />

難 , 但 正 如 阿 美 蘭 等 人 指 出 , 假 如 不 開 始 任 何 評 核 , 學 校 便 不 會 有 經<br />

驗 摸 索 出 適 合 自 己 的 評 核 工 具 (Amiran, Shilling, & Shilling, 1993)。<br />

因 此 , 即 使 還 未 找 出 公 認 的 、 完 全 合 適 的 評 核 方 式 , 不 同 院 校 已 嘗 試<br />

進 行 評 核 通 識 教 育 的 研 究 工 作 , 而 當 中 的 第 一 步 , 就 是 要 訂 定 收 集 評<br />

核 資 料 的 對 象 。<br />

( 一 ) 研 究 對 象 : 從 學 生 到 校 友<br />

在 評 核 通 識 教 育 成 效 時 , 其 中 一 項 較 為 直 接 的 方 法 , 是 收 集 學<br />

生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看 法 。 然 而 , 學 生 是 否 如 實 作 答 , 以 及 他 們 是 否 有<br />

能 力 公 正 地 評 價 學 習 成 效 等 問 題 , 卻 可 能 影 響 相 關 研 究 的 準 確 性<br />

(Friedman, 2009)。 正 如 迪 阿 普 朗 尼 亞 與 阿 巴 米 所 言 , 學 生 的 意 見<br />

雖 然 是 評 核 教 育 素 質 的 重 要 元 素 之 一 , 但 也 不 應 對 此 作 過 分 解 讀 , 而<br />

應 「 只 視 為 初 步 的 評 價 」(d'Apollonia & Abrami, 1997, p. 1205)。 因<br />

為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標 往 往 是 幫 助 學 生 發 展 較 為 全 面 而 持 久 的 能 力 , 部 分<br />

效 能 並 非 即 時 可 見 。 為 掌 握 通 識 教 育 的 長 遠 影 響 , 校 友 將 會 是 一 個<br />

更 理 想 的 研 究 對 象 (Friedman, 2009, p. 20; McGuire & Casey, 1999,<br />

p. 82)。 由 於 校 友 已 離 校 一 段 時 間 , 他 們 可 以 有 更 加 充 分 的 距 離 反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47<br />

省 , 知 道 通 識 教 育 對 自 己 產 生 了 甚 麼 影 響 。 為 了 全 面 搜 集 校 友 意 見 用<br />

作 評 核 通 識 教 育 成 效 , 問 卷 調 查 、 聚 焦 訪 談 以 至 跨 學 校 的 比 較 調 查<br />

等 不 同 方 法 , 都 會 被 個 別 或 互 相 配 合 運 用 (Donald & Denison, 1996;<br />

McGuire & Casey, 1999)。<br />

( 二 ) 美 國 大 學 校 友 研 究 的 主 要 發 現<br />

針 對 校 友 為 對 象 的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工 作 , 美 國 有 較 多 相 關 的 經 驗 足<br />

以 借 鏡 。 由 於 時 間 和 規 模 所 限 , 本 文 僅 以 九 所 美 國 大 學 的 校 友 調 查 結<br />

果 資 料 為 基 礎 , 就 有 關 通 識 教 育 的 研 究 作 綜 合 和 分 析 。<br />

美 國 院 校 自 二 十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開 始 才 較 明 確 而 有 系 統 地 搜 集 他 們<br />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看 法 (Klenow, Cummings, & Peterson, 1998)。 院 校 展<br />

開 通 識 教 育 校 友 調 查 的 原 因 各 有 不 同 , 包 括 檢 視 已 有 制 度 受 到 的 批<br />

評 、 協 助 進 行 課 程 改 革 、 以 及 尋 找 可 能 改 進 的 方 法 (Belcheir, 1998;<br />

Klenow, Cummings, & Peterson, 1998; Senter, 2005) 等 。 不 少 研 究 發<br />

現 , 校 友 評 鑑 課 程 的 優 劣 , 是 根 據 他 們 對 課 程 的 認 知 , 而 他 們 這 種 認<br />

知 , 又 深 刻 地 受 到 校 友 的 種 種 生 活 經 驗 影 響 (Bauer & Bennett, 2003,<br />

p. 214; Wilde & Epperson, 2006)( 圖 2–1)。<br />

個 人 生 活 、<br />

工 作 的 經 驗<br />

對 通 識 課 程 成 果<br />

的 認 知<br />

對 通 識 課 程 的 整 體<br />

評 鑑 , 包 括 滿 意 度<br />

圖 2–1 個 人 生 活 經 驗 如 何 影 響 校 友 對 通 識 科 的 評 鑑<br />

<br />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Boise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Central Michiga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Ohio<br />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ortland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outh Louisiana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nnesota<br />

Duluth;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Northern Colorado &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Virginia.


4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據 現 有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不 同 院 校 的 校 友 根 據 各 自 的 學 習 經 驗 , 對<br />

通 識 學 科 如 何 幫 助 學 生 投 入 社 會 提 出 了 不 同 的 見 解 。 校 友 一 般 都 能 夠<br />

具 體 地 表 達 他 們 在 通 識 課 程 的 學 習 成 果 , 並 肯 定 這 些 課 程 對 他 們 的 工<br />

作 表 現 有 長 遠 的 影 響 。 他 們 普 遍 指 出 , 通 識 課 程 在 批 判 思 考 、 擴 闊 視<br />

野 、 瞭 解 文 化 的 差 異 、 語 言 能 力 培 訓 等 方 面 對 他 們 有 重 要 的 幫 助 ,<br />

深 刻 地 影 響 著 他 們 人 生 的 發 展 (Belcheir, 1998;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br />

and Studie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Virginia, 1996;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nnesota Duluth,<br />

2007b)。 正 由 於 這 些 影 響 是 在 畢 業 一 段 時 間 後 才 浮 現 , 校 友 的 生 活 經<br />

驗 對 於 評 價 通 識 課 程 至 為 重 要 。<br />

1. 培 養 批 判 思 考<br />

這 次 文 獻 回 顧 參 考 了 九 所 院 校 的 研 究 報 告 , 當 中 有 兩 所 院 校 的<br />

校 友 認 為 通 識 教 育 能 有 效 培 養 學 生 的 「 批 判 思 維 」 能 力 (Belcheir,<br />

1998;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2006)。 如 今 已 有 很 多 美 國 大 學 視 培 養 批 判 思 考 能 力 為 通 識 教 育 最<br />

重 要 的 課 程 目 標 之 一 (Halpern, 2001)。 原 因 在 於 批 判 思 考 是 一 種<br />

高 階 思 維 , 讓 人 能 夠 「 有 效 地 搜 尋 、 整 理 及 分 析 資 訊 」(Spiezio,<br />

Baker, & Boland, 2005, p. 286; Tsui, 1999, p. 197)。 這 種 思 維 能 力 , 是<br />

在 任 何 較 為 重 要 的 工 作 崗 位 上 都 必 需 的 。<br />

2. 擴 闊 視 野<br />

另 外 , 早 在 二 十 世 紀 八 十 年 代 的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 即 已 有 學 者 指<br />

出 跨 學 科 課 程 能 鼓 勵 學 生 從 不 同 角 度 思 考 問 題 , 有 助 學 生 擴 闊 視 野<br />

(Hursh, Haas, & Moore, 1983)。 二 十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後 的 校 友 研 究<br />

則 印 證 了 跨 學 科 性 質 的 通 識 教 育 不 但 能 夠 擴 闊 學 生 在 主 修 科 以 外 的 視<br />

野 , 還 能 加 深 學 生 對 世 界 的 認 識 (Belcheir, 1998; General Education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49<br />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5;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br />

Research and Planning, Portland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1995)。 受 訪 者 也 明<br />

白 , 解 答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複 雜 問 題 不 會 像 答 試 卷 一 樣 , 它 沒 有 簡 單 直<br />

接 的 答 案 。 因 此 , 跨 學 科 的 訓 練 十 分 重 要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nnesota<br />

Duluth, 2007b)。<br />

3. 瞭 解 不 同 文 化<br />

讓 學 生 瞭 解 不 同 文 化 , 也 是 通 識 教 育 的 其 中 一 項 重 要 成 效<br />

(Martínez Alemán & Salkever, 2001)。 校 友 表 示 , 培 養 學 生 的 國 際<br />

視 野 是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取 得 的 成 果 , 學 生 需 要 理 解 不 同 國 家 的 文 化 、 經<br />

濟 、 政 治 等 , 藉 此 增 加 對 其 他 國 家 的 認 識 , 與 來 自 不 同 地 區 、 文 化 的<br />

人 交 流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2005)。 研 究 顯 示 , 有 關 歷 史 與 政 治 的 通 識 科 目 有 助 學 生 瞭 解 其 他 國<br />

家 , 建 立 全 球 視 野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br />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5)。<br />

4. 提 升 語 言 能 力<br />

良 好 的 語 言 能 力 和 溝 通 技 巧 是 學 生 能 否 成 功 投 入 社 會 的 關 鍵 要<br />

素 。 很 多 受 訪 校 友 覺 得 , 在 各 項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中 , 提 升 學 生 的 說 話<br />

技 巧 與 寫 作 能 力 應 佔 首 要 地 位 (Senter, 2005;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nnesota<br />

Duluth, 2007a)。 例 如 , 阿 巴 拉 契 亞 州 立 大 學 及 俄 亥 俄 大 學 的 調 查<br />

均 發 現 , 校 友 認 為 通 識 教 育 最 重 要 的 目 標 是 改 善 學 生 的 說 話 技 巧<br />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5;<br />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hio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8)。 而 事 實 上 ,<br />

透 過 與 英 語 訓 練 有 關 的 通 識 課 程 , 學 生 的 會 話 與 寫 作 能 力 都 有 所 提 升<br />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5)。


5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5. 其 他 能 力 的 培 訓<br />

最 後 , 除 了 以 上 各 項 提 及 的 要 點 , 部 分 研 究 也 指 出 , 通 識 課 程 可<br />

加 強 團 隊 的 合 作 精 神 、 提 高 時 間 的 管 理 能 力 和 增 加 資 訊 科 技 應 用 的 知<br />

識 等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6;<br />

Southeastern Louisiana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2)。<br />

三 、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的 目 的 與 組 織<br />

香 港 方 面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自 1963 年 創 校 以 來 , 即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br />

但 由 於 通 識 教 育 只 是 近 年 來 才 開 始 受 到 社 會 的 廣 泛 重 視 , 過 往 關 於<br />

通 識 教 育 的 深 入 研 究 比 較 缺 乏 , 與 通 識 教 育 相 關 的 校 友 調 查 更 是 絕<br />

無 僅 有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過 去 曾 有 兩 個 以 校 友 為 對 象 的 調 查 研 究 , 一 是<br />

1992 年 進 行 的 校 友 問 卷 調 查 (Ng, 1994); 二 是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校 友 評<br />

議 會 進 行 的 調 查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評 議 會 ,2004)。 前 者 針 對 的 是 校 友<br />

整 體 的 大 學 經 驗 , 後 者 搜 集 校 友 對 新 高 中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意 見 。 雖 然<br />

兩 份 研 究 只 有 少 量 問 題 涉 及 評 價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效 , 但 是 , 研 究<br />

結 果 都 明 確 顯 示 , 校 友 認 為 通 識 教 育 有 助 於 學 生 離 校 後 的 發 展 (Ng,<br />

1994, pp. 350–351;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評 議 會 ,2004)。1992 年 的 研 究 結 果<br />

顯 示 , 近 六 成 的 校 友 表 示 通 識 教 育 有 助 個 人 成 長 (Ng, 1994, pp. 350–<br />

351)。 此 外 , 中 文 大 學 校 友 評 議 會 進 行 的 調 查 結 果 同 樣 顯 示 , 有 接 近<br />

七 成 作 出 回 應 的 校 友 表 示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對 他 們 畢 業 後 的 人 生 甚 有 幫<br />

助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評 議 會 ,2004)。<br />

然 而 , 上 述 調 查 只 是 以 問 卷 形 式 進 行 資 料 搜 集 , 未 有 進 一 步 深 入<br />

瞭 解 校 友 對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的 具 體 意 見 。 近 年 , 香 港 政 府 希 望 為 學 生 提<br />

供 廣 闊 的 知 識 基 礎 , 中 學 剛 剛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 而 大 學 也 會 在 2012 年 轉<br />

至 四 年 制 , 增 加 教 授 通 識 科 目 的 學 分 。 既 然 通 識 教 育 是 學 制 改 革 的 重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51<br />

點 之 一 , 如 何 保 證 及 提 升 課 程 和 學 科 的 素 質 , 便 成 為 通 識 教 育 工 作 者<br />

所 首 要 關 心 的 議 題 。 為 了 較 系 統 地 評 估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效 , 中 文 大 學 大<br />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及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於 2008 年 9 月 27 日 舉 辦 了 一 個 名 為<br />

「 溫 故 知 新 : 我 在 中 大 的 日 子 」 的 聚 焦 訪 談 活 動 , 邀 請 了 來 自 不 同 書<br />

院 及 畢 業 年 份 的 共 20 名 校 友 參 加 , 主 要 是 希 望 深 入 瞭 解 通 識 教 育 的 學<br />

習 經 驗 和 對 學 生 的 影 響 。<br />

自 1963 年 成 立 以 來 , 中 大 雖 然 一 直 著 重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 然<br />

而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及 科 目 均 曾 隨 時 間 而 有 所 轉 變 ( 梁 美 儀 ,2007)。<br />

為 了 瞭 解 不 同 時 期 的 通 識 教 育 對 學 生 的 影 響 , 我 們 最 初 依 據 校 友 的 畢<br />

業 年 份 和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發 展 的 不 同 階 段 , 將 受 訪 校 友 劃 分 為<br />

四 組 。1989 年 及 其 以 前 畢 業 的 校 友 為 第 一 組 , 當 時 大 學 實 施 四 年 制<br />

課 程 , 通 識 教 育 主 要 由 書 院 提 供 。 此 時 書 院 各 就 其 傳 統 的 教 育 理 念 與<br />

課 堂 安 排 , 自 行 規 劃 通 識 教 育 。 第 二 組 是 1990 至 1994 年 間 畢 業 的 同<br />

學 , 他 們 在 校 期 間 仍 是 四 年 制 , 但 經 過 檢 討 和 重 組 , 通 識 課 程 不 再 限<br />

於 書 院 推 行 。 校 方 設 立 通 識 教 育 部 , 提 供 一 個 全 大 學 統 一 的 課 程 , 共<br />

設 七 大 範 圍 予 同 學 選 修 , 同 學 在 此 期 間 可 修 讀 更 多 通 識 學 分 。 第 三 組<br />

為 1995 至 2006 年 畢 業 的 同 學 , 他 們 是 大 學 實 行 彈 性 學 分 制 後 的 畢 業<br />

生 。 在 此 期 間 , 由 於 學 制 可 縮 短 至 三 年 , 通 識 課 程 被 迫 壓 縮 為 三 個<br />

範 疇 , 只 有 中 國 文 化 為 必 修 範 圍 , 學 生 修 讀 學 分 減 少 , 課 程 結 構 性 減<br />

弱 。 第 四 組 則 為 2007 年 或 之 後 畢 業 的 同 學 , 他 們 修 讀 的 通 識 教 育 經<br />

歷 了 2003 年 的 全 面 檢 討 , 課 程 以 「 智 性 關 懷 」 為 依 據 劃 分 為 四 個 範<br />

<br />

<br />

不 過 , 自 1976 年 開 始 , 中 文 大 學 已 由 書 院 「 聯 邦 制 」 至 「 單 一 制 」, 各 書 院 相 同 的<br />

學 系 合 併 , 所 有 學 系 歸 大 學 管 轄 。 此 時 , 書 院 雖 然 仍 負 有 設 計 和 管 理 通 識 教 育 的 任<br />

務 , 但 分 配 教 師 工 作 的 權 力 卻 屬 於 大 學 學 系 。<br />

在 1991 年 , 通 識 教 育 因 應 大 學 學 制 結 構 上 的 改 變 , 將 學 生 修 讀 的 通 識 學 分 減 至 15 學<br />

分 , 佔 最 低 學 分 要 求 的 百 分 之 十 五 , 其 中 書 院 通 識 佔 3 至 5 學 分 不 等 。 課 程 簡 化 至 三<br />

個 範 疇 , 包 括 「 中 國 文 明 」、「 分 科 課 程 」 和 「 跨 科 課 程 」, 而 「 中 國 文 明 」 為 必 修<br />

範 圍 , 學 生 必 需 選 修 一 科 。


5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疇 , 並 明 確 界 定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標 。 由 於 第 三 組 部 分 校 友 在 受 訪 當 日<br />

另 有 要 事 , 無 法 出 席 是 次 訪 談 , 我 們 最 終 將 第 三 與 第 四 組 合 併 作 訪<br />

談 。 因 此 , 是 次 訪 談 最 終 分 三 組 進 行 , 即 分 別 為 1967 至 1989、1990 至<br />

1994、1995 至 2007 年 畢 業 的 同 學 ( 詳 細 資 料 參 見 附 錄 I )。 為 鼓 勵 校<br />

友 在 是 次 訪 談 中 充 分 發 表 個 人 意 見 , 研 究 人 員 在 撰 寫 報 告 時 並 不 公 開<br />

受 訪 者 的 姓 名 。<br />

至 於 是 次 研 究 的 框 架 , 則 一 如 上 述 文 獻 所 言 , 嘗 試 探 討 校 友 對 中<br />

大 通 識 課 程 的 課 堂 評 價 與 他 們 對 課 程 認 知 之 間 的 關 係 。 此 外 , 對 課 程<br />

的 認 知 與 他 們 的 生 活 和 工 作 經 驗 的 關 連 , 亦 是 我 們 的 分 析 重 點 之 一 。<br />

這 次 研 究 發 現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校 友 對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效 的 看 法 ,<br />

某 些 方 面 與 對 美 國 大 學 的 研 究 所 得 不 謀 而 合 , 但 亦 有 顯 現 獨 特 之 處 ,<br />

不 同 組 別 之 間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評 價 , 也 有 非 常 一 致 的 地 方 。 以 下 將 綜 合<br />

分 析 各 組 校 友 認 為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具 有 怎 樣 的 特 點 , 然 後 再 作 分 析 和<br />

比 較 。<br />

四 、 中 大 校 友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總 體 評 鑑<br />

在 整 個 聚 焦 訪 談 中 , 校 友 表 達 得 最 一 致 而 強 烈 的 信 息 , 是 對 通 識<br />

教 育 的 正 面 評 價 。 然 而 , 這 種 正 面 的 評 價 不 一 定 是 即 時 的 學 習 經 驗 上<br />

的 肯 定 。 尤 其 是 在 較 早 年 畢 業 的 校 友 群 體 中 , 對 通 識 教 育 價 值 的 肯<br />

定 , 是 經 過 長 時 間 的 累 積 和 沉 澱 , 透 過 對 工 作 與 生 活 的 反 思 而 得 來 ,<br />

而 這 種 反 思 和 肯 定 , 又 造 就 了 一 種 很 特 殊 的 身 份 認 同 : 透 過 通 識 教 育<br />

而 建 構 的 中 大 身 份 認 同 。<br />

<br />

從 1995 年 開 始 , 大 學 實 施 「 單 線 撥 款 預 算 」(One-line Budget), 通 識 學 科 選 擇 激<br />

增 。 但 是 , 自 1991 年 起 , 大 量 學 生 在 三 年 制 下 畢 業 , 影 響 學 生 修 讀 通 識 科 的 質 素 。<br />

有 見 及 此 , 中 文 大 學 推 行 「 四 範 圍 」 的 通 識 教 育 , 規 定 學 生 分 別 在 四 個 智 性 關 懷 的<br />

範 疇 內 最 少 選 修 一 科 , 該 四 個 範 疇 現 分 別 為 「 中 華 文 化 傳 承 」、「 自 然 、 科 學 與 科<br />

技 」、「 社 會 與 文 化 」 及 「 自 我 與 人 文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53<br />

( 一 ) 經 歷 時 間 考 驗 的 通 識 價 值<br />

總 的 來 說 , 參 加 聚 焦 訪 談 的 校 友 普 遍 對 通 識 科 目 持 正 面 評 價 。 三<br />

組 校 友 均 不 約 而 同 地 表 示 修 讀 通 識 學 科 對 他 們 有 深 遠 及 正 面 的 影 響 。<br />

不 過 , 校 友 同 時 指 出 , 一 般 學 生 需 要 一 段 時 間 才 能 體 會 到 通 識 教 育 的<br />

重 要 性 。 他 們 認 為 , 現 今 的 學 生 常 被 批 評 對 通 識 不 甚 重 視 , 其 實 份 屬<br />

正 常 。 原 來 不 同 階 段 的 畢 業 生 在 學 時 也 大 多 不 太 重 視 通 識 教 育 , 甚 至<br />

認 為 修 讀 通 識 是 學 習 上 的 一 種 負 累 。<br />

校 友 F 先 生 轉 述 他 妻 子 的 意 見 , 指 她 當 年 於 中 大 修 讀 通 識 感 到 很<br />

吃 力 , 原 因 是 剛 升 入 大 學 的 中 學 生 難 以 應 付 這 些 原 著 的 英 文 讀 本 。<br />

校 友 D 先 生 更 直 言 , 在 求 學 階 段 , 只 有 少 數 學 生 真 正 喜 歡 修 讀 通 識 學<br />

科 。 他 說 :<br />

其 實 當 時 也 只 有 少 部 分 人 喜 歡 修 通 識 , 像 現 在 一 樣 ,[ 喜 歡 通 識<br />

教 育 與 否 是 跟 ] 六 十 年 代 、 七 十 年 代 或 二 零 年 代 無 關 的 。 一 百<br />

[ 個 學 生 ] 中 只 有 十 個 、 五 個 [ 喜 歡 ]。<br />

不 過 , 他 們 對 通 識 學 科 的 態 度 , 隨 著 投 入 社 會 後 有 所 轉 變 。 無 論 是 來<br />

自 哪 個 小 組 的 校 友 , 都 普 遍 認 為 在 現 今 講 求 專 業 化 的 社 會 裏 , 學 生 可<br />

以 從 通 識 教 育 中 受 益 。 如 第 一 小 組 C 先 生 認 為 :<br />

在 大 學 時 修 讀 通 識 科 的 感 覺 猶 如 拾 到 「 鵝 蛋 石 」 一 樣 , 要 待 有<br />

一 天 「 靈 光 一 照 」, 手 中 的 「 鵝 蛋 石 」 才 會 變 為 「 鑽 石 」, 也<br />

就 是 說 , 學 生 需 要 經 過 時 間 磨 練 , 才 能 好 好 理 解 通 識 教 育 的 重<br />

要 性 。<br />

第 二 小 組 L 先 生 也 明 言 , 在 大 學 修 讀 通 識 學 科 時 , 無 法 理 解 箇 中 意 義<br />

及 重 要 性 , 直 至 投 身 社 會 工 作 以 後 , 才 有 所 體 會 。 他 說 :


5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我 在 中 大 的 時 候 , 原 本 也 不 認 為 通 識 是 那 麼 有 用 的 , 可 能 當 時<br />

我 在 修 讀 化 學 吧 , 即 是 純 科 學 吧 , 我 認 為 當 時 我 做 的 功 課 比 其<br />

他 學 系 艱 深 , 我 想 大 學 是 尋 求 知 識 的 地 方 , 當 時 我 認 為 讀 中 學<br />

已 經 要 修 讀 很 多 學 科 , 讀 大 學 的 時 候 是 否 應 該 專 門 一 點 當 時<br />

我 也 認 為 通 識 是 頗 麻 煩 的 學 科 , 尤 其 大 學 要 求 通 識 的 科 目 最 好<br />

便 跟 學 習 理 科 的 不 一 樣 。 當 時 被 逼 修 讀 ECON 101 呀 , 加 上 在<br />

崇 基 四 年 班 要 做 專 題 研 究 吧 , 又 要 強 逼 你 跟 不 同 Faculty、 不<br />

同 Department 的 同 學 去 做 一 些 跟 自 己 主 科 不 同 的 功 課 。 當 時<br />

我 也 認 為 頗 辛 苦 , 但 投 入 社 會 工 作 以 後 , 卻 又 不 認 為 這 是 沒 用<br />

的 …… 後 來 , 我 在 移 民 潮 之 後 , 根 本 不 能 再 從 事 有 關 化 學 的 工<br />

作 , 便 需 要 找 另 一 些 工 作 ,[ 因 為 ] 我 當 時 受 到 八 九 的 民 運 , 加<br />

上 社 會 氣 氛 的 影 響 , 我 也 頗 關 心 社 會 的 , 後 來 我 便 加 入 政 界 ,<br />

當 起 議 員 助 理 來 。 後 來 發 現 , 以 前 修 讀 的 ECON 101 其 實 可 以<br />

應 用 於 工 作 中 。 因 為 各 種 社 會 問 題 , 並 非 能 以 單 元 的 [ 角 度 ] 去<br />

看 , 而 且 , 多 元 化 的 知 識 是 能 夠 容 許 我 [ 投 入 新 工 作 ]…… 由 於<br />

這 些 知 識 我 以 前 是 學 過 的 , 便 不 會 感 到 很 陌 生 。 同 時 , 那 個 專<br />

題 研 究 讓 我 可 接 觸 不 同 層 面 的 東 西 , 這 個 不 錯 的 經 驗 , 也 使 我<br />

投 入 社 會 工 作 以 後 , 讓 我 接 觸 不 同 的 知 識 層 面 時 抗 拒 會 少 一<br />

點 , 這 是 我 的 看 法 。<br />

第 三 小 組 的 校 友 離 校 時 間 相 對 較 短 , 未 及 第 一 和 第 二 小 組 校 友 那<br />

樣 深 刻 反 思 通 識 教 育 對 自 身 的 長 遠 影 響 。 然 而 , 他 們 對 通 識 教 育 也 是<br />

持 正 面 的 看 法 , 如 第 三 小 組 R 校 友 直 言 很 喜 歡 修 讀 通 識 學 科 , 認 為 可<br />

以 擴 闊 視 野 。 他 們 也 像 其 他 小 組 成 員 一 樣 , 仔 細 論 述 通 識 教 育 對 他 們<br />

的 正 面 影 響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55<br />

( 二 ) 通 識 教 育 與 中 大 校 友 的 身 份 認 同<br />

不 過 , 是 次 研 究 最 有 趣 的 發 現 , 是 校 友 對 通 識 課 程 正 面 的 評 價 ,<br />

讓 他 們 更 認 同 「 中 大 人 」 的 身 份 。 換 言 之 , 通 識 教 育 是 組 成 香 港 中 文<br />

大 學 校 友 身 份 認 同 的 重 要 元 素 之 一 。<br />

多 名 校 友 明 確 指 出 , 通 識 教 育 容 許 學 生 塑 造 共 同 話 題 , 有 效 地 建<br />

立 他 們 的 「 中 大 人 」 身 份 。 尤 其 是 第 一 和 第 二 小 組 的 校 友 , 更 明 確<br />

表 示 通 識 教 育 是 組 成 中 大 身 份 認 同 的 重 要 部 分 。 例 如 第 一 小 組 A 校 友<br />

明 言 , 通 識 學 科 是 中 大 特 色 , 修 讀 通 識 是 「 中 大 人 」 的 重 要 經 驗 。<br />

她 說 :<br />

既 然 是 一 個 大 學 生 , 譬 如 我 讀 中 文 系 , 除 了 讀 中 文 系 的 時 候 ,<br />

你 有 好 多 知 識 是 應 該 有 的 , 這 是 我 [ 就 讀 中 大 ] 印 象 好 深 刻 的 原<br />

因 。[ 我 ] 有 很 多 中 學 同 學 其 實 在 港 大 讀 書 , 當 兩 者 比 較 起 來 ,<br />

港 大 學 生 跟 中 大 學 生 想 法 很 不 同 。 因 為 他 們 是 講 求 專 業 的 , 不<br />

需 要 兼 顧 其 他 東 西 …… 當 時 我 們 和 老 師 也 認 為 通 識 科 是 好 東<br />

西 , 而 且 通 識 科 是 中 大 特 色 , 中 大 人 便 會 知 道 甚 麼 是 通 識 教<br />

育 ,[ 我 們 ] 為 此 感 到 很 驕 傲 。<br />

第 二 小 組 J 校 友 也 同 意 , 通 識 學 科 讓 學 生 有 共 同 話 題 , 增 強 他 們<br />

對 中 大 學 生 的 身 份 認 同 , 並 以 此 為 榮 。 有 校 友 認 為 , 通 識 教 育 是 透 過<br />

一 種 態 度 的 培 養 , 幫 助 建 構 學 生 「 中 大 人 」 的 身 份 。 第 一 小 組 H 校 友<br />

指 出 :<br />

教 育 的 作 用 主 要 有 三 方 面 : 技 術 培 訓 、 知 識 傳 遞 和 使 人 態 度 轉<br />

變 。 大 學 教 育 一 般 可 達 致 知 識 傳 遞 , 但 是 態 度 上 的 轉 變 呢 則


5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需 要 透 過 通 識 教 育 。 譬 如 學 生 公 民 意 識 的 發 展 , 也 需 要 透 過 通<br />

識 教 育 的 授 予 。<br />

同 一 小 組 的 A 和 J 校 友 也 有 接 近 看 法 。A 校 友 指 出 中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br />

育 的 薰 陶 下 , 生 活 態 度 與 其 他 大 學 學 生 有 顯 著 的 差 別 。J 校 友 憑 藉 經<br />

驗 之 談 , 指 出 中 大 很 多 畢 業 生 的 工 作 態 度 是 「 只 問 耕 耘 不 問 收 穫 」 的<br />

一 類 。 這 種 「 實 幹 型 」 的 工 作 態 度 , 讓 中 大 人 跟 其 他 大 學 學 生 明 顯 不<br />

同 , 從 而 成 為 「 中 大 人 」 身 份 的 一 部 分 。<br />

五 、 中 大 校 友 對 通 識 課 程 學 習 成 果 的 認 知<br />

透 過 聚 焦 訪 談 活 動 , 我 們 除 了 可 掌 握 校 友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一 般 看<br />

法 , 同 時 更 瞭 解 通 識 科 對 學 生 的 正 面 影 響 。 然 而 , 校 友 對 通 識 科 的 正<br />

面 評 價 是 怎 樣 構 成 的 是 次 研 究 驗 證 了 過 去 研 究 總 結 出 的 分 析 框 架 的<br />

適 用 性 : 校 友 們 對 課 程 學 習 成 果 的 認 知 , 影 響 了 他 們 對 課 程 的 評 價 。<br />

是 次 聚 焦 訪 談 的 內 容 顯 示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的 校 友 能 夠 相 當 具 體 地 表 達<br />

對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的 看 法 , 當 中 包 括 擴 闊 視 野 、 個 人 成 長 、 批 判 思<br />

考 和 全 面 的 智 性 關 懷 等 。<br />

( 一 ) 擴 闊 視 野<br />

首 先 , 校 友 一 致 認 同 通 識 科 目 造 就 了 一 個 環 境 讓 不 同 學 系 的 學 生<br />

共 同 學 習 , 這 種 學 習 經 驗 本 身 已 經 可 以 擴 闊 學 生 的 視 野 。 其 次 , 校 友<br />

指 出 , 無 論 是 書 院 通 識 或 是 大 學 通 識 , 也 可 以 增 加 學 生 對 社 會 的 認<br />

識 , 從 而 更 關 心 社 會 。 訪 談 中 不 只 一 個 校 友 特 別 指 出 書 院 通 識 的 「 專<br />

題 討 論 」 和 大 學 通 識 之 「 中 國 文 化 」 範 圍 中 的 科 目 , 對 擴 闊 他 們 的 視<br />

野 起 著 重 大 作 用 。 除 了 前 述 第 二 小 組 L 校 友 分 享 他 修 畢 大 學 通 識 的 經<br />

驗 時 指 出 , 修 讀 通 識 科 擴 闊 了 他 的 視 野 , 有 助 他 以 多 角 度 理 解 事 物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57<br />

並 更 容 易 投 入 新 工 作 中 外 , 第 三 小 組 R 小 姐 指 出 , 書 院 通 識 課 程 令 她<br />

認 識 更 加 多 的 事 物 , 並 增 加 瞭 解 日 常 生 活 的 細 節 。 第 三 小 組 S 校 友 也<br />

進 一 步 補 充 , 由 學 習 至 完 成 「 專 題 討 論 」 研 究 報 告 的 過 程 , 除 了 讓 不<br />

同 學 科 的 學 生 在 同 一 問 題 上 應 用 本 科 學 到 的 知 識 外 , 還 在 過 程 中 賦 予<br />

學 生 自 由 學 習 的 機 會 , 有 助 他 們 擴 闊 視 野 。 第 一 小 組 G 校 友 回 憶 書 院<br />

的 「 專 題 討 論 」, 亦 強 調 這 科 目 對 她 影 響 深 遠 :<br />

如 果 你 問 我 實 實 際 際 從 「 專 題 討 論 」 學 了 甚 麼 東 西 , 我 不 敢<br />

很 具 體 地 說 , 但 是 它 給 予 我 們 一 個 自 由 的 空 間 , 去 探 索 一 些<br />

非 正 規 [ 課 堂 上 ] 學 到 的 東 西 , 並 非 你 指 的 功 課 , 或 是 課 程 學 了<br />

甚 麼 , 而 是 整 個 過 程 給 予 我 們 自 由 的 感 覺 , 而 這 種 自 由 的 感 覺<br />

有 助 我 們 將 來 接 觸 事 物 ; 這 裏 是 指 一 種 胸 襟 , 讓 視 野 沒 有 那 麼<br />

狹 窄 。<br />

另 外 , 受 訪 校 友 亦 認 為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 中 國 文 化 」 範<br />

圍 , 也 可 讓 學 生 加 深 認 識 中 國 文 化 和 社 會 。 第 二 小 組 H 校 友 認 為 , 通<br />

識 教 育 中 的 「 中 國 文 化 要 義 」 對 拓 寬 學 生 認 識 中 國 文 化 意 義 重 大 。 第<br />

三 小 組 的 S 校 友 也 有 同 感 , 她 以 親 身 的 體 驗 來 說 明 通 識 教 育 中 的 「 中<br />

國 社 會 」 一 科 讓 她 獲 益 良 多 。 作 為 內 地 生 , 當 初 她 以 為 修 讀 「 中 國 社<br />

會 」 相 當 簡 單 , 但 原 來 該 科 令 她 學 到 很 多 從 前 沒 想 到 的 知 識 和 角 度 。<br />

在 課 堂 上 內 討 論 的 一 些 議 題 , 在 中 國 社 會 裏 根 本 不 會 討 論 。<br />

( 二 ) 個 人 成 長<br />

在 訪 談 中 , 不 少 校 友 指 出 通 識 教 育 透 過 不 同 的 方 式 幫 助 他 們 成<br />

長 。 例 如 , 第 二 小 組 K 校 友 指 出 , 通 識 教 育 讓 學 生 有 自 由 選 擇 的<br />

權 利 , 他 們 需 要 為 自 己 的 選 擇 作 出 承 擔 , 這 能 培 養 學 生 們 的 自 主 性 和<br />

責 任 感 , 讓 學 生 承 擔 自 己 的 選 擇 。 他 說 :


5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中 大 起 碼 有 小 部 分 [ 學 生 ] 真 的 從 [ 修 讀 ] 通 識 開 始 成 長 , 真 是 由<br />

中 學 生 成 長 到 大 學 生 , 真 正 [ 進 入 ] 大 人 的 階 段 。 他 們 開 始 認 真<br />

思 索 這 些 東 西 ,[ 因 為 ] 他 們 開 始 要 [ 為 自 己 的 選 擇 ] 負 責 ,[ 現<br />

在 ] 可 以 有 自 由 了 。 通 識 不 是 指 給 予 簡 介 範 圍 讓 你 選 擇 …… 你 甚<br />

至 可 以 選 擇 老 師 , 是 你 自 己 選 擇 , 無 人 強 逼 你 。<br />

此 外 , 在 某 些 通 識 課 程 內 , 經 典 內 容 的 教 授 , 可 以 讓 學 生 領 悟 一<br />

些 人 生 的 道 理 , 有 助 他 們 面 對 人 生 的 抉 擇 。 第 一 小 組 I 校 友 便 利 用 自 己<br />

閱 讀 經 典 的 具 體 例 子 , 指 出 通 識 科 如 何 影 響 學 生 的 成 長 。 他 說 :<br />

我 讀 “Approach to Text”, 這 些 經 典 真 的 不 是 整 本 閱 讀 , 其 實 都<br />

是 一 堂 兩 個 半 小 時 , 用 兩 個 小 時 介 紹 背 景 資 料 …… 那 時 候 不 是<br />

要 求 我 們 閱 讀 整 本 《 亞 里 士 多 德 全 集 》, 不 可 能 的 。 我 記 得 當<br />

時 讀 《 名 利 場 》(Vanity Fair), 讀 《 名 利 場 》 這 本 小 說 , 就 選<br />

擇 了 一 些 片 段 知 道 這 個 故 事 說 甚 麼 , 從 而 分 析 知 道 當 時 的 歐 洲<br />

社 會 發 展 成 怎 樣 , 女 性 在 社 會 的 地 位 , 為 何 她 們 會 選 擇 做 這 些<br />

東 西 等 …… 其 實 這 個 故 事 有 兩 個 不 同 的 女 主 角 , 選 擇 了 不 同 的<br />

道 路 , 有 不 同 的 結 果 , 這 樣 之 下 , 你 們 便 從 當 中 故 事 學 會 了 一<br />

些 人 生 道 理 。<br />

此 外 , 校 友 的 經 驗 也 反 映 了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可 以 讓 學 生 於 在 學 時 期<br />

培 養 終 生 學 習 的 興 趣 和 能 力 。 第 二 小 組 M 校 友 指 出 通 識 教 育 培 養 了 他<br />

對 西 方 音 樂 的 興 趣 , 他 說 :<br />

我 記 得 有 一 課 叫 「 音 樂 在 西 方 文 化 中 的 任 務 」, 這 課 對 我 有 深<br />

遠 影 響 。 因 為 在 中 學 時 沒 修 讀 甚 麼 音 樂 課 , 這 門 課 可 讓 我 認 識<br />

西 方 音 樂 吧 。 這 樣 可 讓 我 繼 續 對 音 樂 有 認 識 , 亦 擴 闊 對 中 國 音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59<br />

樂 的 瞭 解 , 甚 至 我 也 會 聽 戲 曲 , 這 跟 我 的 主 修 科 目 完 全 無 關 。<br />

我 的 本 科 是 工 商 管 理 , 我 認 為 這 是 通 識 科 最 有 價 值 的 地 方 。 即<br />

是 它 會 幫 自 己 [ 建 立 ] 一 世 的 修 養 、 修 為 。<br />

第 三 小 組 S 校 友 更 明 言 修 讀 通 識 學 科 可 讓 學 生 瞭 解 自 己 的 興 趣 所<br />

在 , 從 而 找 尋 正 確 的 學 習 方 向 :<br />

我 有 一 個 朋 友 本 來 是 修 讀 傳 播 系 的 , 但 後 來 它 在 一 年 級 修 讀 了<br />

很 多 社 會 學 的 科 目 後 , 即 是 通 識 吧 , 她 說 自 己 好 像 修 讀 通 識 的<br />

科 目 多 於 自 己 的 專 科 , 然 後 她 在 二 年 級 便 轉 修 社 會 學 了 , 這 個<br />

例 子 看 到 通 識 教 育 可 助 我 們 發 掘 自 己 的 興 趣 。<br />

( 三 ) 溝 通 技 巧<br />

在 能 力 的 培 養 上 , 校 友 也 相 信 通 識 教 育 有 助 提 升 學 生 的 溝 通<br />

技 巧 。<br />

第 一 小 組 G 校 友 指 出 , 通 識 科 造 就 了 一 個 環 境 , 讓 不 同 學 系 的 學<br />

生 共 同 學 習 , 使 學 生 必 須 與 自 己 專 業 以 外 的 同 學 溝 通 , 這 有 助 他 們 在<br />

溝 通 技 巧 上 的 發 展 , 亦 使 他 們 為 適 應 工 作 時 的 環 境 作 好 準 備 。 而 Q 校<br />

友 則 特 別 珍 惜 專 題 研 習 的 學 習 經 驗 。 他 認 為 由 定 題 目 、 搜 集 資 料 、 堂<br />

上 報 告 、 討 論 , 以 至 完 成 專 題 報 告 這 過 程 , 除 了 可 讓 不 同 學 科 的 學 生<br />

在 同 一 問 題 上 實 踐 自 己 已 學 到 的 知 識 , 還 有 助 他 們 與 他 人 合 作 , 改 善<br />

溝 通 技 巧 。<br />

( 四 ) 批 判 思 考<br />

訓 練 及 提 升 學 生 的 批 判 能 力 是 通 識 教 育 的 另 一 重 要 成 效 。 第 二 和<br />

第 三 小 組 的 校 友 都 同 意 通 識 教 育 有 助 學 生 發 展 批 判 思 考 。 第 二 小 組<br />

M 校 友 認 為 跨 學 科 的 學 習 特 別 重 要 。 他 說 :


60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我 認 為 最 重 要 的 東 西 是 批 判 思 考 。 即 是 在 不 同 層 面 , 無 論 在 個<br />

人 處 事 方 面 上 , 對 身 邊 不 同 事 物 看 法 也 好 ,[ 假 若 ] 大 學 生 能 培<br />

養 得 到 批 判 思 考 ,[ 他 們 ] 便 可 以 有 更 多 選 擇 , 這 樣 對 學 生 發 展<br />

更 有 利 , 這 是 我 認 為 讀 中 大 的 好 處 …… 因 為 當 時 我 的 思 考 方 法<br />

跟 哲 學 方 面 很 不 同 , 當 時 強 迫 我 修 讀 [ 通 識 學 科 ] 時 , 我 認 為 很<br />

辛 苦 , 因 為 我 覺 得 哲 學 人 「 無 嘢 揾 嘢 嚟 諗 」, 但 科 學 就 可 講 求<br />

真 理 。 當 修 讀 完 這 科 後 , 我 才 發 現 原 來 可 以 這 樣 思 考 , 這 樣 不<br />

但 可 以 幫 助 學 習 , 更 可 以 學 習 做 人 ……<br />

同 樣 地 , 第 三 小 組 O 校 友 也 認 同 通 識 學 科 講 求 批 判 思 考 。 他 說 :<br />

以 我 所 知 , 通 識 課 是 講 求 一 些 比 較 深 層 次 的 思 考 , 有 一 些 批 判<br />

的 想 法 , 看 看 您 有 甚 麼 獨 到 見 解 。 當 時 我 讀 的 時 候 , 並 非 只 是<br />

看 這 本 書 , 而 是 看 完 這 本 書 後 有 甚 麼 獨 到 見 解 。 是 吧 ! 看 看 您<br />

有 甚 麼 見 解 , 工 作 並 非 只 講 求 「 手 板 眼 見 功 夫 」, 而 是 講 求 批<br />

判 性 的 方 法 , 這 方 面 是 重 要 的 。<br />

( 五 ) 全 面 的 「 智 性 關 懷 」<br />

以 上 提 及 各 點 , 普 遍 在 各 小 組 都 有 論 述 。 以 下 有 關 通 識 提 倡 的<br />

「 智 性 關 懷 」 的 評 價 , 卻 只 在 2007 年 以 後 畢 業 的 同 學 才 有 討 論 。 因 為<br />

經 過 2003 年 對 通 識 的 全 面 檢 討 , 為 了 保 證 學 生 涉 獵 不 同 方 面 的 知 識 ,<br />

課 程 規 定 在 2004 年 後 入 讀 的 學 生 必 須 修 讀 四 類 「 智 性 關 懷 」 的 通 識<br />

科 , 當 中 包 括 「 中 華 文 化 傳 承 」、「 自 然 、 科 學 與 科 技 」、「 社 會 與 文<br />

化 」 和 「 自 我 與 人 文 」。 因 此 , 只 有 在 2007 年 以 後 畢 業 的 中 大 同 學 才<br />

可 以 對 有 關 「 智 性 關 懷 」 作 出 評 論 。 總 的 來 說 , 校 友 對 這 制 度 的 看 法<br />

亦 很 正 面 , 例 如 S 校 友 便 指 出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61<br />

[ 通 識 教 育 ] 分 為 四 個 範 疇 , 每 個 範 疇 都 一 定 要 去 修 , 我 認 為 這<br />

方 面 值 得 保 存 ……A、B、C、D 四 個 範 疇 , 這 個 劃 分 是 好 的 ,<br />

因 為 這 可 以 讓 學 生 接 觸 一 些 [ 學 生 本 來 ] 不 認 識 的 知 識 層 面 , 我<br />

會 贊 成 [ 這 安 排 ]。<br />

不 過 , 中 大 推 行 有 關 四 類 「 智 性 關 懷 」 的 課 程 設 計 時 間 仍 短 , 校<br />

友 在 這 方 面 的 意 見 仍 需 要 繼 續 進 一 步 深 入 探 討 。<br />

以 上 可 看 見 不 同 屆 別 的 校 友 , 對 中 大 通 識 課 程 都 有 正 面 的 評 價 。<br />

他 們 不 但 正 面 肯 定 通 識 學 科 的 存 在 , 並 能 夠 具 體 說 明 修 讀 中 大 通 識 科<br />

目 的 學 習 成 果 。 然 而 , 由 於 個 人 生 活 的 經 驗 , 會 影 響 校 友 對 通 識 課 的<br />

認 知 。 因 此 , 第 一 、 二 小 組 資 歷 較 深 的 校 友 回 想 通 識 課 程 對 他 們 的 影<br />

響 , 表 達 更 為 具 體 。<br />

六 、 結 語<br />

整 體 來 說 , 是 次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校<br />

友 對 通 識 課 程 普 遍 有 正 面 的 評 價 。 與 美 國 有 關 研 究 所 反 映 的 結 果 相<br />

類 , 中 大 校 友 不 論 畢 業 的 屆 別 , 都 能 具 體 地 表 達 他 們 對 通 識 課 程 的 看<br />

法 , 以 及 清 楚 表 達 中 大 通 識 課 程 已 達 至 的 成 果 , 而 且 有 基 本 一 致 的 認<br />

同 和 相 近 的 看 法 。 但 是 , 由 於 第 一 及 第 二 小 組 校 友 的 人 生 閱 歷 與 工 作<br />

資 歷 相 對 較 深 , 他 們 可 更 深 入 地 表 述 課 程 對 他 們 的 影 響 , 這 是 第 三 小<br />

組 成 員 相 對 較 難 做 到 的 。<br />

在 教 育 成 果 方 面 , 中 大 通 識 跟 美 國 大 學 同 類 課 程 有 異 亦 有 同 。 由<br />

於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在 創 校 時 主 要 採 用 美 式 學 制 , 因 此 , 中 大 的 通 識 學 制<br />

<br />

意 指 通 識 四 範 圍 :「 中 華 文 化 傳 承 」、「 自 然 、 科 學 與 科 技 」、「 社 會 與 文 化 」 和<br />

「 自 我 與 人 文 」。


62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跟 美 國 學 制 也 有 很 多 一 脈 相 承 之 處 ( 張 燦 輝 ,2007, 頁 44)。 上 文 的<br />

文 獻 回 顧 中 反 映 , 跟 美 國 情 況 一 樣 , 中 大 校 友 普 遍 認 同 通 識 能 達 至 擴<br />

闊 視 野 和 增 加 批 判 思 考 等 目 標 , 甚 至 雙 方 的 研 究 結 果 也 指 出 通 識 教 育<br />

可 助 學 生 就 業 。 然 而 ,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同 樣 承 襲 了 三 所 創 校 書 院 — 崇<br />

基 、 新 亞 和 聯 合 — 的 歷 史 抱 負 , 強 調 以 人 為 本 , 尊 重 人 及 其 文 化 、<br />

歷 史 和 價 值 的 中 國 「 人 文 精 神 」( 張 燦 輝 ,2007, 頁 44)。 不 少 校 友 在<br />

訪 談 中 也 強 調 中 大 通 識 的 一 大 特 色 , 是 承 傳 了 中 國 的 傳 統 文 化 和 自 由<br />

教 育 的 文 化 理 想 。 美 國 學 者 歷 斯 克 斯 與 懷 特 (Leskes & Wright, 2005)<br />

曾 指 出 , 通 識 學 科 必 須 發 展 學 校 的 傳 統 與 價 值 。 從 校 友 的 評 價 得 知 ,<br />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推 廣 了 中 大 人 文 精 神 與 西 方 的 博 雅 教 育 精 神 , 學 生 也 認<br />

同 當 中 的 價 值 , 此 乃 可 喜 的 現 象 。<br />

除 了 校 友 意 識 到 中 文 大 學 承 傳 中 西 文 化 的 使 命 , 使 得 中 大 通 識 教<br />

育 具 有 特 殊 的 文 化 意 義 之 外 , 校 友 談 話 亦 清 楚 顯 示 , 由 於 校 友 對 通 識<br />

教 育 的 正 面 認 同 , 肯 定 通 識 教 育 讓 不 同 學 系 的 學 生 共 同 學 習 的 經 驗 ,<br />

這 些 經 驗 不 知 不 覺 地 成 為 學 生 對 中 大 身 份 認 同 的 重 要 部 分 , 通 識 教 育<br />

對 中 大 身 份 認 同 的 塑 造 起 著 不 可 忽 視 的 作 用 。 而 且 , 中 大 通 識 課 堂 有<br />

助 學 生 的 個 人 成 長 , 這 點 在 過 往 的 其 他 研 究 中 並 無 提 及 , 也 可 算 是 中<br />

大 通 識 教 育 的 特 色 。<br />

總 括 而 言 , 是 次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所 得 的 結 果 顯 示 ,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的<br />

經 驗 , 跟 外 國 的 研 究 有 相 近 的 地 方 , 然 而 , 中 大 自 有 其 歷 史 背 景 、 文<br />

化 , 這 些 因 素 也 促 使 校 友 在 評 價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效 時 , 與 外 國 研 究<br />

的 結 果 有 不 同 之 處 。<br />

當 然 , 我 們 亦 意 識 到 這 次 的 研 究 有 它 先 天 的 限 制 。 由 於 是 聚 焦 訪<br />

談 , 校 友 要 付 出 相 當 的 時 間 與 心 力 接 受 訪 談 , 因 此 , 參 與 者 其 實 有 一<br />

<br />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標 , 在 於 令 學 生 能 :1. 拓 展 廣 闊 的 知 識 視 野 , 認 識 不 同 學 科<br />

的 理 念 和 價 值 ;2. 提 升 人 類 關 心 問 題 的 觸 覺 ;3. 建 立 判 斷 力 及 價 值 觀 ;4. 理 解 不 同<br />

學 科 之 間 的 聯 繫 , 並 認 識 融 匯 發 展 的 可 能 ; 以 及 5. 發 掘 學 生 終 生 學 習 的 潛 力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63<br />

個 「 自 我 選 擇 」 的 機 制 , 即 他 們 對 通 識 教 育 多 數 已 有 一 份 熱 誠 和 基 本<br />

的 認 同 , 因 此 , 所 得 出 的 評 價 , 亦 自 然 會 較 傾 向 正 面 。 雖 然 在 訪 談<br />

中 , 校 友 亦 提 出 現 行 課 程 的 不 足 之 處 和 改 善 建 議 , 但 主 要 針 對 的 是 社<br />

會 風 氣 與 學 分 不 足 等 問 題 , 而 不 是 通 識 教 育 本 身 。 無 論 如 何 , 這 次 聚<br />

焦 研 究 只 是 一 個 開 端 ,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 會 根 據 是 次 研 究 所 得 資 料 ,<br />

設 計 較 全 面 的 調 查 問 卷 , 以 期 在 日 後 可 以 進 行 一 些 量 化 研 究 , 使 對 通<br />

識 教 育 質 素 的 評 鑑 , 可 以 更 加 充 實 。<br />

* * * * * * * * * * * * * * *<br />

附 錄 I. 「 溫 故 知 新 : 我 在 中 大 的 日 子 」 聚 焦 訪 談 校 友 分 組<br />

第 一 組 :1967–1989 畢 業<br />

姓 氏 主 修 書 院<br />

1. A 小 姐 中 文 崇 基<br />

2. B 先 生 物 理 聯 合<br />

3. C 先 生 經 濟 聯 合<br />

4. D 先 生 藝 術 新 亞<br />

5. E 先 生 中 文 新 亞<br />

6. F 先 生 物 理 崇 基<br />

7. G 小 姐 社 工 聯 合<br />

第 二 組 :1990–1994 畢 業<br />

姓 氏 主 修 書 院<br />

8. H 先 生 工 商 管 理 崇 基<br />

9. I 先 生 市 場 學 ---<br />

10. J 小 姐 生 物 化 學 崇 基<br />

11. K 先 生 社 會 學 崇 基<br />

12. L 先 生 化 學 崇 基<br />

13. M 先 生 數 學 崇 基


64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附 錄 I. 「 溫 故 知 新 : 我 在 中 大 的 日 子 」 聚 焦 訪 談 校 友 分 組<br />

( 續 )<br />

第 三 組 :1995–2007 畢 業<br />

姓 氏 主 修 書 院<br />

14. N 先 生 物 理 逸 夫<br />

15. O 先 生 經 濟 新 亞<br />

16. P 先 生 生 物 聯 合<br />

17. Q 先 生 食 物 及 營 養 逸 夫<br />

18. R 小 姐 藝 術 新 亞<br />

19. S 小 姐 工 商 管 理 逸 夫<br />

20. T 小 姐 中 文 新 亞<br />

參 考 書 目<br />

中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評 議 會 (2004)。〈 中 大 校 友 就 教 統 局 學 制 改 革 諮 詢<br />

文 件 提 出 有 關 「 通 識 教 育 科 」 的 問 卷 調 查 結 果 〉。 於 2009 年 9 月<br />

21 日 登 入 , 取 自 http://www.alumni.cuhk.edu.hk/chi/convocation/<br />

paper/Q8.pdf。<br />

2. 徐 慧 璇 (2009)。〈 評 核 大 學 生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學 習 成 果<br />

— 美 國 院 校 經 驗 述 評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5 期 , 頁 69–98。<br />

3. 張 燦 輝 (2007)。〈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體 現 大 學 理 念 的 場 所 : 香 港 中 文<br />

大 學 的 實 踐 模 式 〉。《 大 學 通 識 報 》, 第 2 期 , 頁 39–51。<br />

4. 梁 美 儀 (2007)。〈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使 命 和 實 踐 〉, 載 於<br />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概 覽 》。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65<br />

外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Amiran, M., Schilling, K. M., & Schilling, K. L. (1993). Assessing<br />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In T. W. Banta et al. (Eds.), Making<br />

a difference: Outcomes <strong>of</strong> a decade <strong>of</strong>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br />

(pp. 71-8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br />

2. Bauer, K. W., & Bennett, J. S. (2003). Alumni perceptions used to<br />

asses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Higher<br />

Education, 74 (2), 210–230.<br />

3. Belcheir, M. J. (1998). What faculty, students, and alumni think about<br />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re. Retrieved August 26, 2009, from http://<br />

www.boisestate.edu/iassess/ reports/1998/RR98-02.pdf.<br />

4. d'Apollonia, S., & Abrami, P. C. (1999). Navigating student ratings <strong>of</strong><br />

instr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11), 1198–1208.<br />

5. Donald, J. G., & Denison, D. B. (1996). Evaluating undergraduate<br />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 use <strong>of</strong> broad indicators.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br />

Higher Education, 21 (1), 23–40.<br />

6. Friedman, S. J. (2009). Outcomes,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general<br />

educati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Bulletin, 5, 1–43.<br />

7.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5).<br />

Summary <strong>of</strong> alumni focus group. Retrieved August 24, 2009, from http:<br />

//www1.appstate.edu/orgs/gen_ed/PDF/GETF_Alumnifocusgroup.pdf.<br />

8. General Education Task Force, Appalachian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6).<br />

Report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faculty and alumni surveys. Retrieved<br />

August 24, 2009, from http://www1.appstate.edu/orgs/gen_ed/PDF/<br />

GETF_Fac-Alum_Survey_Report.pdf.


66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9. Halpern, D. F. (2001).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strong>of</strong> critical thinking<br />

instruction.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0 (4), 270–286.<br />

10. Hursh, B., Haas, P., & Moore, M. (1983). An interdisciplinary model<br />

to implement general education. Journal <strong>of</strong> Higher Education, 54 (1),<br />

42–59.<br />

11.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and Studie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Virginia. (1996).<br />

A study <strong>of</strong> UVa alumni: <strong>The</strong>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and beyond.<br />

Retrieved August 25, 2009, from http://www.web.virginia.edu/IAAS/<br />

surveys/past/1991-92/1992Alumni.pdf.<br />

12. Joe, J. N., Harmes, J. C., & Barry, C. L. (2008). Arts and humanities<br />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developing<br />

program objectives.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7 (3), 131–151.<br />

13. Klenow, D. J., Cummings, K. E., & Peterson, L. R. (1998). Survey<br />

data and general education reform: A case study <strong>of</strong> alumni responses.<br />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47 (4), 327–339.<br />

14. Leskes, A., & Wright, B. D. (2005). <strong>The</strong> art & science <strong>of</strong> assessing<br />

general education outcomes: A practical guide. Washington, D.C.:<br />

Association <strong>of</strong>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r />

15. Martínez Alemán, A. M., & Salkever, K. (2001). Multiculturalism and<br />

the mission <strong>of</strong> liberal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0<br />

(2), 102–139.<br />

16. McGuire, M. D., & Casey, J. P. (1999). Using comparative alumni data<br />

for policy analysis and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New Directions for<br />

Institutional Research, 101 (1), 81–99.<br />

17. Mok, K. H. (2003). Globalis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tructuring in<br />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br />

& Development, 22 (2), 117–129.


梁 美 儀 、 吳 木 欣 : 校 友 聚 焦 訪 談 與 通 識 教 育 學 習 成 果 評 鑑 67<br />

18. Ng, S. S. H. (1994). <strong>The</strong> alumni: A composite portrait. In Alice N. H. L.<br />

Ng. (Ed.), <strong>The</strong> quest for excellence: A history <strong>of</strong>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from 1963 to 1993 (pp. 328–355).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br />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br />

19.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Ohio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8). Long-Term<br />

educational outcomes: Survey <strong>of</strong> Ohio <strong>University</strong> alumni classes <strong>of</strong><br />

1996 to 2001. Retrieved August 26, 2009, from http://www.ohio.edu/<br />

instres/alumni/alum0001_rpt.pdf.<br />

20. Office <strong>of</strong> Institutional Research and Planning, Portland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1995). 1995 pilot survey <strong>of</strong> alumni: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br />

August 24, 2009, from http://www.oirp.pdx.edu/alumni.htm.<br />

21. Senter, M. S. (2005). CMU alumni reflect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br />

program. Retrieved August 26, 2009, from http://www.cmich.edu/<br />

gened/download/ GeneralEducationReport_FINAL.pdf.<br />

22. Southeastern Louisiana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2). Report on the status <strong>of</strong><br />

general educ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9, from http://www2.<br />

selu.edu/ documents/docs/Gen_Edu_Assessment.pdf.<br />

23. Spiezio, K. E., Baker, K. Q., & Boland, K. (2005). General education and<br />

civic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strong>of</strong> pedagogical possibilities.<br />

<strong>The</strong> Journal <strong>of</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54 (4), 273–292.<br />

24. Tsui, L. (1999). Courses and instruction affecting critical thinking.<br />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40 (2), 185–200.<br />

25.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nnesota Duluth. (2007a). Liberal education alumni<br />

survey: Summer 2007. Retrieved November 9, 2009, from http://www.<br />

duluth.umn.edu/hlc/ eResources/Alumni_Survey_Results.pdf.<br />

26.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Minnesota Duluth. (2007b). Liberal education alumni<br />

survey Summer 2007: Summary <strong>of</strong> narrative comments. Retrieved


68 專 題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評 鑑<br />

November 9, 2009, from http://www.duluth.umn.edu/hlc/eResources/<br />

Alumni_Survey_Comments.pdf.<br />

27. Wilde, M. L. & Epperson, A. (2006). A survey <strong>of</strong> alumni <strong>of</strong> LIS<br />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s: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br />

<strong>of</strong> Academic Librarianship, 32 (3), 238–250.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br />

**<br />

楊 玉 良 *<br />

復 旦 大 學<br />

我 其 實 已 經 來 過 兩 次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這 次 是 第 三 次 , 但 以 前 停 留<br />

都 沒 超 過 兩 小 時 。 現 在 當 復 旦 大 學 的 校 長 , 我 趕 緊 把 握 機 會 到 香 港<br />

來 。 首 先 得 向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致 謝 , 因 為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跟 復 旦 大 學 有 著<br />

非 常 長 久 而 密 切 的 關 係 , 所 以 我 在 這 裏 代 表 復 旦 大 學 向 在 座 各 位 、 向<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表 示 感 謝 。<br />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 和 「 通 識 教 育 」 事 實 上 有 相 當 類 似 的 地 方 ,<br />

它 們 是 有 關 聯 的 , 但 為 了 讓 大 家 理 解 我 以 下 的 講 話 , 我 先 把 這 兩 件 事<br />

情 分 開 表 述 。 我 得 先 抱 歉 地 說 , 我 並 不 是 一 位 人 文 學 科 的 學 者 , 我 是<br />

一 位 自 然 科 學 家 , 在 人 文 方 面 懂 得 並 不 多 , 只 是 感 覺 人 文 學 科 愈 來 愈<br />

重 要 , 所 以 也 來 討 論 一 下 。 很 多 人 說 內 地 有 形 形 色 色 的 問 題 , 但 我 認<br />

為 最 大 的 問 題 是 人 文 精 神 的 缺 失 。 這 使 我 成 為 復 旦 大 學 校 長 以 後 , 即<br />

使 是 作 為 一 名 自 然 科 學 家 , 也 鼓 起 勇 氣 來 談 談 這 個 問 題 。<br />

芝 加 哥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Chicago) 前 校 長 金 普 頓 (L. Kimpton)<br />

說 過 一 句 話 , 正 好 表 達 了 我 的 心 態 。 他 說 , 他 在 大 學 裏 扮 演 著 一 個 能 說<br />

會 道 的 博 學 家 角 色 , 很 多 時 候 , 對 於 不 瞭 解 的 事 情 也 得 裝 作 全 懂 一 樣 。<br />

* 復 旦 大 學 校 長 。<br />

** 本 文 為 作 者 於 2009 年 9 月 7 日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發 表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br />

之 演 講 稿 。


7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這 就 是 我 現 在 面 對 的 情 況 。 另 一 方 面 他 也 說 , 有 些 事 情 不 但 要 學 習 ,<br />

還 要 學 得 很 透 徹 。 我 相 信 任 何 一 位 大 學 校 長 , 只 要 不 是 教 育 學 出<br />

身 , 尤 其 不 是 高 等 教 育 出 身 , 都 會 面 臨 這 麼 一 個 脫 胎 換 骨 的 時 期 。<br />

一 、 大 學 當 前 最 大 的 問 題 : 人 文 精 神 的 缺 失<br />

首 先 , 我 希 望 強 調 人 文 精 神 。 我 曾 於 國 務 院 學 位 委 員 會 辦 公 室 工<br />

作 , 幾 乎 跑 遍 內 地 每 一 所 有 影 響 力 或 是 在 某 一 方 面 有 專 長 的 大 學 ,<br />

深 深 感 受 到 人 文 精 神 的 缺 失 , 而 且 東 部 地 區 比 西 部 地 區 嚴 重 。 但 是 ,<br />

與 此 同 時 , 西 部 地 區 大 學 的 行 政 化 又 比 東 部 的 嚴 重 。 某 些 地 方 政 府 會<br />

安 排 親 信 擔 任 大 學 的 一 些 職 務 , 如 處 長 等 。 大 學 行 政 化 的 問 題 不 是 今<br />

天 的 討 論 重 點 , 但 人 文 精 神 的 缺 失 並 不 是 今 天 才 發 生 。 上 世 紀 九 十 年<br />

代 初 , 上 海 有 一 班 學 者 , 主 要 是 復 旦 的 學 者 , 就 發 起 了 一 場 關 於 人 文<br />

精 神 的 討 論 。<br />

為 甚 麼 要 開 展 這 樣 的 討 論 呢 那 時 候 內 地 市 場 經 濟 勃 興 , 社 會 急<br />

速 轉 型 , 也 就 是 從 一 個 未 開 放 、 傳 統 的 社 會 突 然 轉 變 到 一 個 以 市 場 經<br />

濟 為 基 本 特 點 的 社 會 。 這 一 方 面 帶 來 經 濟 的 快 速 發 展 , 人 民 物 質 生 活<br />

的 飛 速 改 變 , 但 同 時 也 出 現 了 一 個 問 題 : 精 神 思 想 價 值 觀 的 多 元 化 。<br />

多 元 化 本 來 是 一 件 好 事 情 , 但 社 會 必 須 有 一 種 主 流 思 想 。 儘 管 我 們 政<br />

府 花 了 很 大 的 力 氣 , 希 望 讓 馬 克 思 主 義 成 為 大 家 的 基 本 主 流 思 想 ,<br />

但 實 際 上 還 沒 有 形 成 。 佛 教 從 印 度 傳 到 中 國 、 變 成 中 國 佛 教 大 概 花 了<br />

一 千 年 的 時 間 。 但 是 馬 克 思 主 義 到 底 要 花 多 少 時 間 才 能 變 成 中 國 的 馬<br />

克 思 主 義 這 個 我 們 不 清 楚 , 但 是 還 沒 完 全 中 國 化 時 , 文 化 大 革 命 又<br />

把 我 們 的 傳 統 文 化 破 壞 得 非 常 厲 害 , 這 使 當 時 的 年 輕 人 無 所 適 從 。 所<br />

以 , 內 地 這 幾 年 興 起 了 讀 經 活 動 , 希 望 再 建 立 傳 統 文 化 。 但 是 , 簡 單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71<br />

地 讀 經 恐 怕 不 是 弘 揚 文 化 的 好 方 法 。1818 年 黑 格 爾 (Hegel) 就 任 柏 林<br />

大 學 (Berli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教 授 時 說 :「 對 日 爾 曼 民 族 來 說 , 精 神 上 的<br />

深 刻 要 求 荒 疏 已 久 。」 我 沒 仔 細 查 過 這 荒 疏 是 有 多 久 , 但 現 在 的 社 會<br />

又 太 沉 浸 忙 碌 於 現 實 , 馳 鶩 於 外 界 精 神 。 我 們 應 該 從 這 種 狀 態 轉 回 到<br />

自 身 , 也 就 是 說 應 該 徜 徉 於 自 己 原 有 的 精 神 家 園 當 中 。 中 國 現 在 就 是<br />

這 麼 一 種 狀 況 。 這 個 問 題 十 分 重 要 , 上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初 就 有 學 者 認<br />

為 , 只 要 好 好 地 經 營 , 認 真 地 做 , 照 胡 錦 濤 的 說 法 是 「 不 折 騰 」, 要<br />

使 一 個 社 會 、 一 個 民 族 變 得 富 裕 並 不 太 難 。 但 是 , 要 建 立 一 個 精 神 上<br />

健 全 的 社 會 , 就 困 難 得 多 。<br />

我 再 進 一 步 說 , 建 立 一 所 有 品 味 、 有 精 神 的 大 學 , 這 比 甚 麼 都<br />

難 。 哪 怕 你 拿 了 諾 貝 爾 獎 , 哪 怕 你 有 很 多 的 科 學 成 果 , 但 是 如 果 沒 有<br />

品 味 的 話 , 這 所 大 學 不 能 擔 當 起 它 的 任 務 — 吸 收 全 人 類 的 優 秀 文<br />

化 , 傳 承 中 華 的 優 秀 文 化 , 並 以 此 培 育 優 秀 人 材 。 所 以 , 得 先 談 到 人<br />

文 精 神 。<br />

二 、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與 人 文 精 神<br />

中 國 傳 統 文 化 一 直 強 調 人 文 精 神 。 早 在 《 周 易 》 就 有 這 麼 一 句<br />

話 :「 剛 柔 交 錯 , 天 文 也 ; 文 明 以 止 , 人 文 也 。 觀 乎 天 文 , 以 察 時<br />

變 ; 觀 乎 人 文 , 以 化 成 天 下 。」 這 裏 就 有 教 育 的 意 思 , 一 定 要 教 育 以<br />

後 才 能 成 天 下 。 由 此 可 見 , 中 國 的 人 文 歷 來 都 和 教 育 連 在 一 起 , 希 望<br />

通 過 人 文 教 化 來 達 至 社 會 的 文 明 與 和 諧 。 在 現 代 講 求 技 術 化 的 社 會 裏 ,<br />

人 文 精 神 跟 教 育 的 關 聯 應 該 愈 來 愈 緊 密 。 對 科 學 家 來 說 , 科 學 主 義 、 技<br />

術 主 義 是 非 常 危 險 的 。 十 年 前 , 我 是 個 非 常 典 型 的 技 術 主 義 者 , 我 認 為<br />

科 學 可 以 解 決 一 切 問 題 。 但 隨 著 年 紀 增 長 , 比 照 現 狀 , 我 發 現 問 題 並 不


7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像 我 原 來 想 像 的 那 麼 簡 單 , 所 以 不 得 不 學 其 他 東 西 。 德 國 哲 學 家 雅 斯<br />

貝 爾 斯 (K. Jaspers, 1991) 說 過 , 大 學 是 學 術 勃 發 的 場 所 , 也 是 教 育<br />

新 人 成 長 的 場 所 , 所 以 大 學 必 須 具 備 幾 項 東 西 :<br />

( 一 ) 教 育 的 本 質 : 對 終 極 價 值 和 絕 對 真 理 的 追 求 是 文 化 的 積 澱<br />

向 終 極 價 值 和 絕 對 真 理 的 追 求 是 一 切 教 育 的 本 質 。 一 些 哲 學 研 究<br />

者 認 為 , 絕 對 真 理 並 不 存 在 , 或 者 不 清 楚 終 極 價 值 到 底 在 哪 裏 。 但<br />

是 要 注 意 , 教 育 必 須 從 終 極 價 值 及 絕 對 真 理 出 發 , 給 學 生 理 想 。 理 想<br />

是 甚 麼 是 「 心 嚮 往 之 」 卻 「 不 能 至 」。 如 果 是 這 樣 的 話 , 為 甚 麼 還<br />

要 有 理 想 理 想 是 彼 岸 的 一 座 燈 塔 , 它 照 亮 我 們 腳 下 的 道 路 , 使 我 們<br />

不 致 在 紛 雜 的 世 事 中 、 世 風 流 俗 中 迷 失 方 向 。 大 學 是 積 澱 文 化 的 場<br />

所 , 尤 其 是 人 文 精 神 的 積 澱 及 傳 承 , 同 時 吸 收 了 世 界 上 人 類 所 有 的 優<br />

秀 文 化 。 因 此 , 大 學 不 能 常 變 。 我 們 一 天 到 晚 說 改 革 , 說 得 太 多 了 。<br />

天 天 都 改 革 的 社 會 不 是 好 社 會 , 這 只 能 說 明 它 還 不 夠 穩 定 (stable),<br />

是 一 個 動 亂 的 社 會 。 對 於 現 在 的 大 學 來 說 , 我 相 信 堅 守 歷 史 使 命 比 改<br />

革 更 重 要 。<br />

( 二 ) 回 歸 大 學 的 使 命 和 精 神 比 改 革 重 要<br />

我 們 已 離 大 學 應 有 的 使 命 和 精 神 太 遠 了 。 大 學 當 然 要 仰 望 星 空 ,<br />

這 個 世 界 上 , 恐 怕 只 有 大 學 是 作 為 一 個 專 門 的 機 構 去 思 考 未 來 的 事<br />

情 。 事 實 上 , 當 今 市 場 經 濟 使 社 會 變 得 比 較 功 利 , 不 少 大 學 缺 乏 長<br />

遠 的 規 劃 。 比 如 說 很 多 大 學 校 領 導 也 只 是 看 學 校 發 表 了 多 少 篇 SCI 論<br />

文 、 重 點 實 驗 室 增 加 了 幾 個 、 產 生 了 幾 個 院 士 , 以 及 運 用 各 式 各 樣<br />

的 指 標 , 如 科 學 引 文 索 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 稱 SCI 索 引 )、<br />

H 指 標 (H-index) 等 等 去 評 核 教 師 的 水 準 。 這 有 點 像 文 化 大 革 命 時 大<br />

寨 大 隊 的 生 產 隊 長 , 為 每 位 教 師 評 工 分 , 評 價 教 學 水 準 。 但 學 術 表 現<br />

(academic performance) 和 真 正 的 大 學 精 神 及 使 命 卻 被 擱 在 一 旁 , 所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73<br />

以 我 們 必 須 清 醒 地 知 道 , 大 學 不 僅 不 可 以 隨 波 逐 流 , 更 加 不 能 對 世 風<br />

惡 俗 起 推 波 助 瀾 的 作 用 。<br />

( 三 ) 堅 守 人 文 精 神 和 文 化 傳 統<br />

大 學 應 該 是 社 會 的 清 醒 劑 、 清 潔 劑 。 這 幾 年 , 國 內 外 大 學 都 有 不<br />

少 失 範 的 地 方 , 如 學 術 造 假 。 這 不 單 中 國 獨 有 , 全 世 界 也 揭 發 了 不 少<br />

學 術 造 假 行 為 。 早 前 一 段 時 間 , 我 讀 到 一 篇 《 環 球 時 報 》 上 的 文 章 ,<br />

美 國 做 了 一 項 針 對 學 術 失 範 的 不 記 名 調 查 。 調 查 發 現 , 超 過 三 分 之 二<br />

的 受 訪 教 授 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學 術 失 範 行 為 , 可 見 學 術 失 範 並 非 地 域<br />

性 問 題 。 我 個 人 認 為 學 術 失 範 恰 恰 跟 全 球 各 大 學 採 用 美 國 模 式 很 有 關<br />

係 。 美 國 社 會 本 來 就 充 滿 競 爭 , 在 乎 文 章 的 數 量 , 於 是 發 明 了 所 謂 的<br />

SCI 索 引 和 H 指 標 等 。 這 些 指 標 傳 到 中 國 以 後 , 問 題 就 變 得 相 當 複 雜 。<br />

一 些 不 良 的 社 會 現 象 、 政 治 體 制 上 的 缺 憾 、 官 員 不 到 位 等 問 題 跟 這 些<br />

指 標 湊 合 在 一 起 , 形 成 了 一 種 比 任 何 時 候 都 糟 糕 的 學 術 評 價 方 式 , 毒<br />

害 整 個 學 術 氛 圍 , 所 以 大 學 需 要 一 道 精 神 圍 牆 , 尤 其 在 民 族 危 難 、<br />

社 會 失 範 時 , 大 學 對 人 文 精 神 的 堅 守 就 顯 得 非 常 重 要 。<br />

大 學 應 該 成 為 社 會 思 想 和 文 化 傳 統 的 中 流 砥 柱 。 正 如 中 文 大 學 前<br />

校 長 金 耀 基 先 生 所 說 , 大 學 裏 , 知 識 誠 篤 是 特 別 重 要 的 德 性 。 這 無 論<br />

對 教 授 、 行 政 人 員 、 學 生 來 說 , 都 非 常 重 要 。 在 這 個 前 提 下 , 知 識 的<br />

誠 篤 和 學 術 的 純 潔 性 才 可 能 建 立 起 來 。 從 長 遠 的 意 義 來 說 , 這 樣 才 能<br />

堅 守 文 化 真 諦 。 大 學 失 範 的 地 方 到 處 都 是 。 有 時 候 走 進 一 所 大 學 , 感<br />

覺 它 不 像 大 學 , 到 處 都 拉 滿 了 橫 幅 廣 告 , 把 大 學 的 神 聖 感 、 靜 謐 感 都<br />

趕 走 了 , 所 以 我 說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對 當 前 內 地 而 言 尤 其 重 要 。<br />

( 四 ) 兩 種 文 化 : 科 學 文 化 跟 人 文 精 神 同 樣 重 要<br />

另 外 , 科 學 精 神 同 樣 重 要 。1956 年 , 斯 諾 (C. P. Snow) 發 表 了<br />

有 關 「 兩 種 文 化 」 的 演 說 。 他 把 一 種 文 化 稱 為 「 科 學 文 化 」, 另 一 種


7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稱 為 「 人 文 文 化 」, 兩 種 文 化 缺 一 不 可 。 人 文 文 化 是 一 種 人 文 的 情 懷<br />

和 精 神 , 是 善 和 美 , 是 對 人 的 終 極 關 懷 ; 科 學 文 化 是 一 種 求 真 務 實 的<br />

精 神 。 這 實 際 上 已 引 出 了 我 們 通 識 教 育 的 內 容 。<br />

三 、 為 甚 麼 要 推 行 通 識 教 育<br />

大 學 為 甚 麼 要 進 行 通 識 教 育 我 引 用 艾 倫 (D. W. Allan) 的 一 句<br />

話 , 他 說 ,「 如 果 我 們 使 學 生 變 得 聰 明 而 未 使 他 們 具 備 道 德 , 那 麼 ,<br />

我 們 就 為 社 會 創 造 了 危 害 ( 艾 倫 ,2005, 頁 7)。」 但 是 , 內 地 對 此 的<br />

真 正 認 識 還 不 是 很 深 刻 。 我 們 有 時 候 用 了 些 過 於 簡 單 的 表 述 作 口 號 ,<br />

如 培 養 通 才 , 培 養 無 產 階 級 革 命 事 業 的 接 班 人 , 使 我 們 思 考 不 清 背 後<br />

複 雜 豐 富 的 內 涵 。 所 以 , 當 大 學 堅 持 做 通 識 教 育 時 , 校 長 和 領 導 層 就<br />

需 要 想 清 楚 發 展 的 方 向 和 路 徑 。<br />

( 一 ) 通 識 教 育 可 培 養 學 生 的 獨 立 思 考 和 探 索 精 神<br />

我 們 學 校 第 一 屆 接 受 通 識 教 育 的 學 生 已 經 畢 業 了 。 最 近 我 追 溯 了<br />

復 旦 大 學 在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過 程 中 的 所 有 檔 案 , 以 及 所 有 學 校 領 導 的 講<br />

話 , 發 現 了 一 個 傾 向 , 那 就 是 把 通 識 教 育 簡 單 地 理 解 為 為 理 科 生 提 供<br />

一 般 文 科 知 識 的 普 及 教 育 , 同 時 為 人 文 社 科 的 學 生 提 供 一 些 化 學 、 物<br />

理 方 面 的 知 識 。 這 是 非 常 錯 誤 的 看 法 。 實 際 上 , 通 識 教 育 涉 及 人 類 教<br />

育 的 本 質 問 題 。 英 國 哲 學 家 羅 素 (B. A. W. Russell) 認 為 , 早 在 古 希<br />

臘 時 代 , 蘇 格 拉 底 (Socrates) 和 柏 拉 圖 (Plato) 已 意 識 到 , 教 育 並 不<br />

是 一 個 簡 單 的 知 識 傳 播 過 程 , 尤 其 不 是 一 個 知 識 的 普 及 過 程 , 更 不 是<br />

一 個 把 深 奧 的 知 識 淺 薄 化 的 傳 播 過 程 。 如 果 這 樣 做 的 話 , 通 識 教 育 就<br />

走 上 了 歪 路 。 所 以 羅 素 說 , 大 學 要 培 育 學 生 獨 立 思 考 的 習 慣 , 以 及<br />

不 帶 成 見 或 偏 見 的 探 索 精 神 。 如 果 完 成 不 了 這 塑 造 精 神 的 任 務 , 大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75<br />

學 就 降 低 到 只 會 灌 輸 知 識 的 水 準 。 教 育 是 要 學 生 在 教 師 的 指 導 下 學 會<br />

獨 立 思 考 , 注 意 不 是 教 師 去 幫 他 思 考 , 而 是 教 他 獨 立 思 考 的 方 法 。 所<br />

以 你 得 告 訴 學 生 , 老 師 也 會 犯 錯 , 校 長 更 會 錯 ! 但 現 實 上 , 有 不 少 人<br />

仍 然 認 為 , 年 紀 比 你 大 , 總 會 比 你 對 ; 官 比 你 大 , 就 是 比 你 正 確 。 這<br />

種 潛 移 默 化 的 思 維 實 際 上 影 響 了 年 輕 人 的 思 想 , 這 是 極 其 糟 糕 的 事 。<br />

( 二 ) 專 業 教 育 並 非 通 識 教 育 的 對 立 面<br />

中 國 古 代 教 育 將 「 修 身 、 齊 家 、 治 國 、 平 天 下 」 看 作 教 育 的 最<br />

終 目 的 , 我 們 常 以 為 通 識 教 育 會 跟 專 業 教 育 構 成 矛 盾 。 愛 因 斯 坦<br />

(A. Einstein) 有 一 句 話 說 得 很 好 , 他 說 , 以 專 業 知 識 教 育 人 是 不 夠<br />

的 , 通 過 專 業 教 育 人 只 可 以 成 為 一 種 有 用 的 機 器 。 我 曾 經 在 《 人 民 日<br />

報 》 採 訪 時 說 過 這 樣 一 段 話 , 我 說 :「 科 學 家 不 應 只 是 一 種 會 從 事 科<br />

學 研 究 的 機 器 。」 專 業 教 育 的 不 足 之 處 在 於 不 能 使 人 內 心 和 諧 發 展 。<br />

最 基 本 的 教 育 是 使 學 生 對 正 確 的 價 值 觀 有 所 理 解 並 產 生 熱 烈 的 感 情 ,<br />

必 須 在 美 和 道 德 上 有 鮮 明 的 辨 別 力 。 中 文 大 學 一 直 強 調 要 使 學 生 真 正<br />

成 為 有 教 養 有 文 化 的 、 成 為 社 會 上 負 責 任 的 、 自 覺 而 實 行 的 一 份 子 ,<br />

這 比 甚 麼 都 重 要 。 但 現 在 , 即 使 在 中 長 期 發 展 教 育 的 規 劃 裏 , 對 大<br />

學 的 要 求 更 多 的 是 強 調 培 養 出 來 的 學 生 必 須 適 應 社 會 具 體 的 需 要 。 於<br />

是 , 大 學 的 專 業 教 育 根 據 這 些 需 要 去 設 計 , 背 後 隱 藏 著 過 強 的 功 利 色<br />

彩 。 也 就 是 說 , 大 學 培 養 出 來 的 人 , 放 到 造 船 廠 , 就 馬 上 能 造 船 , 放<br />

到 煉 鋼 廠 , 就 馬 上 能 煉 鋼 , 這 是 教 育 理 念 的 錯 誤 。 所 以 社 會 上 不 乏 這<br />

樣 的 人 , 他 以 自 己 的 化 學 知 識 去 合 成 、 去 設 計 一 條 非 常 經 濟 便 宜 的 合<br />

成 路 線 , 然 而 , 他 也 可 能 去 合 成 毒 品 ; 也 有 些 生 物 學 家 餵 黃 膳 吃 避<br />

孕 藥 , 使 鱔 魚 失 去 生 育 能 力 , 變 得 又 粗 又 壯 ; 又 有 人 把 白 木 耳 用 硫<br />

磺 熏 一 熏 , 使 白 木 耳 特 別 地 白 , 非 常 漂 亮 。 這 些 就 是 純 粹 的 專 業 教 育<br />

帶 來 的 不 良 後 果 。 我 們 對 怎 樣 使 學 生 理 解 價 值 的 意 義 , 使 他 們 理 解 任


7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何 技 術 都 是 一 把 「 雙 刃 劍 」, 加 強 辨 別 美 和 道 德 的 方 法 等 研 究 都 做 得<br />

不 足 夠 , 這 是 我 們 必 須 加 強 的 地 方 。<br />

( 三 ) 通 識 教 育 的 特 點<br />

1. 通 識 教 育 應 同 時 傳 遞 科 學 與 人 文 的 精 神<br />

究 竟 甚 麼 是 通 識 教 育 我 認 為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是 能 夠 同 時 傳 遞 人 文<br />

精 神 和 科 學 精 神 的 。 通 識 教 育 不 是 娛 樂 版 的 知 識 普 及 教 育 。 修 讀 通 識<br />

課 的 學 生 來 自 不 同 專 業 , 教 師 因 應 學 生 的 程 度 , 很 容 易 顧 此 失 彼 ,<br />

最 終 只 得 保 險 地 取 個 平 衡 (average), 不 然 就 會 被 同 學 投 訴 了 。 如 果<br />

傳 輸 給 學 生 的 是 娛 樂 版 式 的 普 及 知 識 , 那 不 叫 通 識 教 育 。 哈 佛 大 學<br />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文 理 學 院 前 院 長 羅 索 夫 斯 基 (H. Rosovsky) 說<br />

過 ,「 哈 佛 不 同 專 業 的 本 科 生 之 間 的 交 談 , 必 須 高 於 閒 聊 的 層 次 。」<br />

如 果 停 留 在 閒 聊 的 層 次 , 這 是 很 危 險 的 。 如 果 通 識 教 育 沒 做 好 , 那<br />

麼 會 變 成 怎 樣 學 生 參 與 不 了 專 業 會 議 的 討 論 , 卻 在 茶 餘 飯 後 跟 大<br />

家 滔 滔 不 絕 , 這 不 是 我 們 所 要 的 結 果 。 通 識 教 育 不 是 培 養 學 術 研 究 的<br />

「 業 餘 愛 好 者 」。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傳 遞 人 文 精 神 和 科 學 精 神 , 所 以 我 不<br />

同 意 把 通 識 教 育 簡 單 地 理 解 為 人 文 精 神 教 育 。 人 文 的 根 本 是 教 導 學 生 求<br />

善 求 美 , 科 學 是 教 導 學 生 求 真 求 實 。 通 識 教 育 必 須 要 有 專 業 教 育 的 支<br />

撐 , 只 有 當 兩 者 相 融 合 , 才 能 培 養 出 完 美 的 、 具 有 完 整 人 格 的 學 生 。<br />

2.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展 示 不 同 的 文 化 和 思 維 方 式<br />

第 二 點 ,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展 示 不 同 的 文 化 , 不 僅 僅 是 各 民 族 的 文<br />

化 , 還 包 含 不 同 學 科 的 文 化 和 思 維 方 式 。 世 界 是 豐 富 多 彩 的 , 由 於 歷<br />

史 傳 統 的 不 同 , 不 同 國 家 會 有 不 同 的 文 化 , 所 以 我 不 認 同 所 謂 的 「 文<br />

明 衝 突 論 」。 如 果 世 界 只 有 一 種 文 明 , 人 類 會 走 向 末 日 。 不 同 的 文 化<br />

應 該 和 諧 共 處 , 它 們 都 有 好 的 成 分 , 當 然 也 有 落 後 的 成 分 。 這 就 像 基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77<br />

因 一 樣 , 單 一 化 以 後 , 整 個 人 類 的 文 化 就 會 倒 垮 。 最 近 我 在 加 州 理 工<br />

學 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strong>of</strong> Technology, 簡 稱 Caltech) 舉 行 的 「 環 太<br />

平 洋 校 長 會 議 」(APRU Meeting) 上 , 遇 見 一 位 日 裔 美 籍 的 年 輕 教<br />

授 , 他 舉 了 一 個 例 子 。 他 是 從 事 理 論 物 理 研 究 的 , 從 前 他 在 日 本 時 ,<br />

每 個 月 都 急 切 盼 望 讀 到 前 蘇 聯 的 數 學 和 理 論 物 理 雜 誌 , 因 為 他 認 為 雜<br />

誌 的 每 一 篇 論 文 都 有 巨 大 的 價 值 。 但 現 在 他 根 本 不 看 , 認 為 糟 糕 到<br />

沒 人 要 讀 了 。 這 位 教 授 提 出 一 個 問 題 : 如 何 在 日 益 平 坦 化 的 當 今 世 界<br />

保 持 不 同 民 族 文 化 及 智 慧 的 多 元 化 如 果 不 能 保 持 這 種 多 元 化 , 對 任<br />

何 的 創 新 活 動 都 不 利 。 大 家 該 注 意 到 目 前 的 危 機 , 全 球 大 學 , 包 括 內<br />

地 的 大 學 , 都 在 美 國 化 。 北 京 大 學 中 文 系 陳 平 原 教 授 說 , 中 國 要 辦 世<br />

界 一 流 大 學 , 絕 對 不 應 是 歐 美 大 學 制 度 的 凱 旋 。 我 們 有 很 好 的 教 育 傳<br />

統 , 就 像 日 本 的 大 學 跟 歐 洲 的 很 不 一 樣 , 也 跟 美 國 的 很 不 一 樣 。 大 學<br />

實 際 上 反 映 了 該 國 的 傳 統 文 化 。 中 國 的 大 學 就 該 有 中 國 的 文 化 特 色 。<br />

除 了 地 域 文 化 外 , 不 同 學 科 也 有 不 同 的 文 化 。 研 究 歷 史 、 數 學 、<br />

化 學 、 生 物 學 的 思 維 方 式 並 不 一 樣 。 通 識 教 育 的 關 鍵 在 於 , 讓 學 生 去<br />

瞭 解 當 今 世 界 上 除 了 地 域 和 歷 史 文 化 的 不 同 外 , 也 有 不 同 的 學 科 文<br />

化 。 另 外 , 每 一 個 學 科 都 有 獨 特 的 思 維 方 式 , 你 得 讓 學 生 瞭 解 這 套 思<br />

維 方 法 , 而 不 在 於 讓 一 個 文 科 學 生 能 夠 計 算 化 學 的 反 應 。<br />

季 羨 林 先 生 說 , 以 中 國 為 代 表 的 東 方 文 化 是 一 種 悟 性 的 文 化 。 悟<br />

性 文 化 適 合 於 研 究 非 常 複 雜 的 問 題 , 這 樣 的 問 題 需 要 綜 合 判 斷 才 整 理<br />

出 條 理 的 範 圍 。 如 果 問 題 已 經 獨 立 出 來 , 割 裂 得 很 清 楚 的 話 , 這 個 時<br />

候 需 要 的 是 邏 輯 的 理 性 推 理 。 但 是 當 今 世 界 很 多 事 情 並 不 能 以 簡 單 的<br />

形 式 邏 輯 推 演 。 所 以 季 羨 林 先 生 說 , 二 十 一 世 紀 應 該 以 中 華 文 化 為 代<br />

表 的 東 方 文 化 成 為 全 世 界 的 主 流 文 化 。 我 個 人 並 不 完 全 贊 同 這 句 話 ,<br />

即 使 要 成 為 主 流 文 化 的 話 , 那 麼 必 須 是 中 國 悟 性 文 化 吸 收 了 古 希 臘 傳<br />

統 的 理 性 精 神 及 邏 輯 思 維 以 後 所 產 生 的 混 合 文 化 , 這 才 是 二 十 一 世 紀


7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的 主 流 文 化 。 世 界 上 的 文 化 從 來 不 是 輪 流 坐 莊 的 , 而 是 某 個 國 家 的 文<br />

化 吸 收 外 來 文 化 以 後 組 合 成 新 的 文 化 , 才 能 主 導 世 界 。 好 比 唐 代 的 中<br />

國 吸 收 了 西 域 傳 來 的 文 化 , 揉 合 以 後 才 能 成 為 主 導 文 化 。 因 此 , 我 們<br />

得 讓 學 生 知 道 世 界 不 同 學 科 、 不 同 國 家 的 思 維 模 式 。<br />

3. 通 識 教 育 應 充 分 展 示 學 術 的 魅 力<br />

第 三 方 面 ,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充 分 展 示 學 術 的 魅 力 。 我 們 要 求 學 生 關<br />

注 人 類 的 命 運 、 社 會 的 發 展 、 百 姓 的 疾 苦 , 課 程 就 要 展 現 這 些 基 本 元<br />

素 。 但 是 要 展 現 、 處 理 這 些 人 類 的 基 本 問 題 , 瞭 解 這 些 知 識 和 背 後 的<br />

功 能 等 等 , 沒 有 專 業 思 維 支 撐 的 話 , 很 難 實 現 。 通 識 教 育 的 對 立 面<br />

不 是 專 業 教 育 , 而 是 職 業 教 育 。 職 業 教 育 是 這 樣 的 , 你 讓 他 加 入 司 機<br />

的 行 業 , 你 叫 他 去 開 車 就 行 了 。 通 識 教 育 不 是 這 樣 。 通 識 教 育 一 點 都<br />

不 排 除 專 業 教 育 , 所 以 大 學 必 須 給 學 生 非 常 基 本 的 專 業 知 識 訓 練 ,<br />

賦 予 大 腦 邏 輯 推 理 和 論 證 複 雜 問 題 的 能 力 , 理 解 不 同 學 術 專 業 思 維<br />

之 間 的 差 別 , 它 們 的 複 雜 程 度 , 不 同 的 潛 力 , 不 同 的 想 像 力 和 創 造<br />

力 。 讓 學 生 感 受 到 任 何 學 科 都 有 它 的 學 術 魅 力 。 如 果 不 能 達 到 這 一<br />

點 , 那 麼 接 受 過 通 識 教 育 的 學 生 也 只 可 能 是 一 個 學 術 研 究 的 業 餘 愛 好<br />

者 而 已 。 但 我 們 培 養 社 會 各 行 各 業 精 英 分 子 的 學 校 , 不 可 能 只 培 養 學<br />

術 研 究 的 業 餘 愛 好 者 , 所 以 必 須 要 有 艱 深 的 專 業 知 識 。<br />

( 四 ) 通 識 教 育 的 實 踐 ─ 恢 復 書 院 制 的 施 行<br />

通 識 教 育 具 體 該 怎 麼 做 雖 然 這 不 是 今 天 討 論 的 主 題 , 但 我 覺 得<br />

在 中 國 恢 復 書 院 制 度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這 在 中 文 大 學 已 經 實 行 了 好 多<br />

年 , 我 們 也 學 著 實 行 書 院 制 。 從 歷 史 上 看 , 除 了 科 舉 制 度 以 外 , 實 際<br />

上 另 外 一 種 中 國 的 教 育 制 度 就 是 書 院 。 科 舉 制 度 並 不 完 全 是 壞 的 , 只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79<br />

有 到 後 來 明 清 時 期 才 出 現 問 題 。 原 來 的 科 舉 制 度 是 世 界 上 最 先 進 的 文<br />

官 制 度 。 至 於 書 院 制 度 , 則 是 真 正 的 通 識 教 育 。 書 院 才 是 我 們 現 在 一<br />

直 強 調 的 小 班 教 育 , 老 師 和 學 生 打 成 一 片 , 一 起 討 論 問 題 、 啟 發 式 教<br />

學 等 等 。 有 些 教 育 研 究 工 作 者 在 雜 誌 上 發 表 文 章 , 羅 列 了 很 多 東 西 。<br />

但 我 認 為 我 們 現 在 幾 乎 沒 有 很 好 的 教 育 家 , 至 少 在 內 地 沒 有 。 一 些 高<br />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 研 究 院 寫 的 文 章 , 我 認 為 根 本 沒 有 太 大 的 價 值 。 我 這<br />

個 話 說 得 非 常 厲 害 , 也 希 望 那 些 學 者 來 跟 我 進 行 爭 論 。 中 國 對 教 育 不<br />

是 完 全 沒 有 研 究 , 但 有 深 度 的 教 育 研 究 卻 不 在 教 育 學 院 、 教 育 學 系 ,<br />

也 不 在 教 育 研 究 所 、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所 , 而 在 中 文 系 和 哲 學 系 , 這 是 一<br />

個 悲 哀 。 回 想 一 下 歷 史 , 新 的 大 學 制 度 被 引 入 中 國 , 在 北 大 、 清 華 、<br />

復 旦 建 立 起 來 以 後 , 書 院 就 被 廢 掉 。 但 是 剛 剛 廢 掉 沒 多 久 , 胡 適 和 蔡 元<br />

培 馬 上 就 意 識 到 這 是 一 個 重 大 的 錯 誤 。 所 以 胡 適 說 :「 書 院 之 廢 , 實 在<br />

是 吾 中 國 一 大 不 幸 事 。」 引 進 洋 學 堂 這 種 體 制 , 並 沒 必 要 把 書 院 全 部 廢<br />

掉 , 但 現 實 上 卻 恰 恰 被 廢 掉 了 , 結 果 所 有 大 學 都 完 全 變 成 了 洋 化 的 大<br />

學 。 胡 適 、 蔡 元 培 、 梅 貽 琦 等 人 意 識 到 這 個 問 題 , 所 以 在 辦 學 過 程 中 ,<br />

他 們 都 力 圖 把 中 國 的 書 院 精 神 和 現 代 大 學 揉 合 起 來 。 因 此 , 北 大 、 清 華<br />

等 大 學 還 可 以 保 留 書 院 的 精 神 。 我 今 天 不 想 詳 細 討 論 這 方 面 。 但 當 時 北<br />

大 、 清 華 等 等 的 學 校 章 程 和 很 多 規 定 都 非 常 清 晰 地 表 明 這 個 意 思 , 希 望<br />

把 古 代 書 院 精 神 跟 現 代 的 大 學 聯 繫 在 一 起 。 正 因 如 此 , 我 們 復 旦 也 在 復<br />

辦 書 院 。 但 不 可 能 把 古 代 的 設 置 簡 單 地 搬 到 今 天 , 所 以 我 得 向 劉 校 長 好<br />

好 請 教 , 中 文 大 學 有 辦 書 院 的 經 驗 , 我 沒 有 經 驗 , 我 只 是 參 觀 過 嶽 麓 書<br />

院 、 白 鹿 洞 書 院 等 , 但 只 得 到 情 感 上 的 激 動 而 已 , 我 不 知 道 具 體 的 做<br />

法 。 很 多 人 研 究 湖 南 長 沙 的 嶽 麓 書 院 , 我 看 過 以 後 , 感 嘆 古 人 之 睿 智 ,<br />

能 培 養 出 這 麼 多 人 才 。 但 今 天 該 怎 麼 做 才 能 跟 現 代 的 大 學 制 度 契 合 這<br />

很 不 容 易 , 我 要 向 劉 校 長 和 中 大 的 老 師 請 教 。


8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 五 ) 通 識 的 任 務<br />

進 一 步 說 , 怎 麼 樣 去 完 善 相 關 的 書 院 制 度 我 們 在 這 方 面 還 只 是<br />

一 個 開 頭 。 首 先 , 恢 復 書 院 制 不 是 復 古 。 如 同 蔡 元 培 先 生 所 期 待 的 ,<br />

要 把 中 國 的 傳 統 教 育 精 神 結 合 到 現 代 的 教 育 道 路 上 去 。 只 有 這 樣 , 我<br />

們 才 能 形 成 所 謂 中 國 特 色 的 世 界 一 流 大 學 。 有 人 認 為 加 上 「 中 國 特<br />

色 」 這 四 個 字 代 表 了 大 學 的 落 後 。 但 其 實 不 應 是 這 麼 一 回 事 。 我 想 引<br />

撒 切 爾 夫 人 (M. H. Thatcher) 當 首 相 時 的 一 句 話 , 這 句 話 我 一 直 牢 記<br />

在 心 。 她 說 :「 你 們 不 要 去 談 中 國 威 脅 論 , 我 告 訴 你 們 , 中 國 不 可 能<br />

對 世 界 造 成 威 脅 , 原 因 只 有 一 點 , 因 為 中 國 從 來 沒 有 思 想 和 文 化 的 輸<br />

出 。」 說 實 話 , 中 國 並 不 想 稱 霸 世 界 , 但 中 國 也 不 能 老 是 被 誤 解 。 其<br />

實 , 諸 如 達 爾 富 爾 的 問 題 中 國 處 理 得 很 不 錯 。 我 們 支 援 非 洲 , 就 有 人<br />

說 我 們 另 有 所 圖 。 我 們 只 不 過 想 向 世 界 展 示 中 國 的 發 展 , 希 望 把 奧 運<br />

會 辦 成 全 世 界 人 民 的 一 個 節 日 。 但 是 好 多 人 反 對 , 反 對 的 人 不 一 定 都<br />

是 反 華 分 子 。 為 甚 麼 我 又 想 起 另 一 句 話 , 當 年 我 去 德 國 做 博 士 後 ,<br />

當 時 德 國 聯 邦 總 統 赫 爾 佐 克 (R. Herzog) 請 我 們 到 官 邸 飯 聚 。 他 問 了<br />

我 一 句 很 重 要 的 話 , 他 問 我 學 德 語 了 嗎 我 說 沒 學 , 因 為 研 究 所 裏 的<br />

教 授 跟 我 說 講 英 文 便 可 以 了 , 沒 必 要 再 到 歌 德 學 院 去 學 德 語 。 總 統 說<br />

這 看 法 錯 了 , 德 國 人 認 為 , 只 要 世 界 哪 個 地 方 有 人 會 說 德 語 , 哪 裏<br />

就 有 德 國 的 利 益 。 這 一 點 中 國 人 在 做 , 孔 子 學 院 建 了 這 麼 多 。 但 是 總<br />

統 第 二 句 話 我 們 就 沒 做 到 , 他 說 , 這 個 世 界 上 任 何 一 個 人 , 只 要 知 道<br />

一 點 點 康 德 (I. Kant)、 黑 格 爾 , 他 就 知 道 德 國 人 是 怎 麼 思 考 問 題 。 這<br />

點 我 們 還 沒 做 到 。 在 內 地 要 做 到 這 一 點 , 誰 來 做 不 能 在 研 究 所 ,<br />

只 有 在 大 學 做 才 能 成 功 。 大 學 有 這 麼 多 學 生 , 這 些 學 生 跟 世 界 各 地 的<br />

人 接 觸 , 大 學 跟 外 國 的 大 學 互 有 來 往 , 而 且 都 是 不 斷 的 溝 通 合 作 。 中<br />

國 在 國 際 上 的 地 位 與 作 用 將 會 愈 來 愈 大 , 所 以 我 覺 得 通 識 教 育 背 後 隱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81<br />

含 著 一 個 重 要 的 任 務 : 建 立 一 個 在 全 球 視 野 下 宏 大 的 、 中 國 文 化 的 發<br />

展 和 傳 播 戰 略 。 然 後 , 讓 我 們 的 學 生 、 教 授 、 教 師 , 能 夠 在 這 個 方 面<br />

起 到 我 們 該 起 的 作 用 。<br />

我 相 信 , 在 後 面 的 交 流 當 中 , 劉 校 長 和 其 他 同 仁 一 定 會 給 更 好 的<br />

意 見 。 我 最 後 想 說 明 一 點 , 一 開 始 我 就 說 , 中 國 的 大 學 現 在 有 很 大 的<br />

問 題 , 有 不 少 失 範 的 地 方 , 更 關 鍵 的 是 人 文 精 神 的 缺 失 。 但 我 是 樂 觀<br />

的 , 因 為 我 相 信 只 要 堅 守 大 學 精 神 , 不 辱 大 學 的 使 命 , 那 麼 就 一 定 能<br />

夠 回 歸 到 正 確 的 大 學 之 道 。 正 像 某 位 學 者 說 , 如 果 大 學 連 自 己 都 拯 救<br />

不 了 , 你 還 能 拯 救 誰 如 果 大 學 連 自 己 都 教 育 不 了 , 還 能 教 育 誰 所<br />

以 我 相 信 , 大 學 自 己 能 回 歸 到 正 確 的 大 學 之 道 。<br />

謝 謝 大 家 !<br />

楊 玉 良 院 士 與 劉 遵 義 教 授 對 話<br />

主 持 :<br />

謝 謝 楊 校 長 的 精 彩 演 講 , 接 下 來 的 環 節 是 由 楊 校 長 與 我 校 劉 遵 義<br />

校 長 就 今 天 講 的 這 個 主 題 進 行 對 話 。 請 兩 位 上 前 就 座 。<br />

劉 遵 義 :<br />

首 先 , 讓 我 們 再 一 次 用 熱 烈 的 掌 聲 感 謝 楊 玉 良 院 士 非 常 精 闢 的 演<br />

講 , 謝 謝 !<br />

楊 校 長 在 剛 才 短 短 的 演 講 中 , 能 夠 把 「 人 文 精 神 」 跟 「 通 識 教<br />

育 」 的 關 係 深 刻 精 到 地 剖 析 出 來 , 令 人 佩 服 。 他 說 , 通 識 教 育 並 不 是<br />

娛 樂 版 的 普 及 教 育 。 各 種 各 樣 的 知 識 , 有 一 點 認 識 , 也 不 叫 通 識 教<br />

育 , 真 是 個 一 針 見 血 的 高 論 。


8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我 自 己 的 專 業 是 經 濟 , 對 於 人 文 學 科 認 識 也 不 深 , 但 是 既 然 要 回<br />

應 楊 院 士 , 不 得 不 班 門 弄 斧 了 。 我 非 常 同 意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它 的<br />

確 是 傳 授 人 文 精 神 、 實 現 大 學 理 想 的 一 個 重 要 課 程 , 我 們 香 港 中 文 大<br />

學 創 校 以 來 , 就 十 分 重 視 通 識 教 育 , 我 們 深 信 在 專 業 知 識 之 外 還 是 需<br />

要 有 通 識 教 育 的 存 在 。<br />

中 大 的 校 訓 是 博 文 約 禮 。 博 文 就 是 要 博 覽 群 書 , 學 貫 中 西 , 希 望<br />

我 們 的 學 生 都 有 廣 闊 的 胸 襟 、 有 識 見 , 能 獨 立 地 判 斷 , 同 時 也 尊 重 真<br />

理 。 約 禮 , 就 是 尊 重 真 理 , 堅 守 誠 信 跟 道 德 , 同 時 有 包 容 的 精 神 。 我<br />

想 這 個 就 是 約 禮 。 要 博 文 約 禮 , 才 能 夠 對 社 會 作 出 更 大 的 貢 獻 , 校 訓<br />

講 得 很 明 白 了 。<br />

目 前 , 中 文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主 要 分 為 書 院 通 識 跟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兩<br />

個 部 分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有 四 個 必 修 的 範 疇 , 包 括 「 中 華 文 化 傳 承 」、<br />

「 自 然 、 科 技 與 環 境 」、「 社 會 與 文 化 」 和 「 自 我 與 人 文 」。 這 四 個 範<br />

疇 根 據 我 們 新 亞 書 院 先 哲 唐 君 毅 教 授 提 出 來 的 人 文 價 值 而 訂 定 , 包 涵<br />

了 學 生 必 須 涉 獵 的 人 類 至 善 關 懷 方 向 。 書 院 通 識 是 透 過 少 量 學 科 、 小<br />

班 教 學 與 多 姿 多 采 的 活 動 , 還 有 老 師 和 同 學 之 間 的 互 相 觀 摩 、 互 相 交<br />

流 , 通 過 老 師 以 身 作 則 的 方 式 , 來 傳 授 人 文 的 理 念 、 價 值 觀 跟 精 神 。<br />

我 想 以 身 作 則 是 很 重 要 的 , 中 國 也 講 究 「 身 教 」, 書 院 理 念 就 是 透 過<br />

這 種 非 形 式 教 育 來 跟 學 生 接 觸 。 能 夠 把 這 些 價 值 、 理 念 在 不 經 不 覺 之<br />

中 傳 授 給 下 一 代 , 比 每 天 教 學 生 該 怎 麼 做 還 要 重 要 。 因 此 ,「 身 教 」<br />

也 是 很 重 要 的 方 向 。<br />

除 此 以 外 , 我 們 亦 認 同 跨 文 化 、 跨 種 族 理 解 的 重 要 性 。 我 們 的<br />

使 命 是 要 結 合 傳 統 和 現 代 , 融 會 中 國 與 西 方 , 不 單 學 術 方 面 是 這 樣<br />

子 , 在 價 值 觀 、 人 文 方 面 也 希 望 能 做 到 這 一 點 。 在 香 港 的 大 學 學 制 由<br />

三 年 改 變 為 四 年 的 關 鍵 時 刻 ,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將 增 設 一 門 必 修 的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83<br />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 以 小 組 形 式 進 行 。 同 學 們 需 要 閱 讀 超 過 二 十 本<br />

經 典 著 作 的 精 選 部 分 , 深 入 討 論 並 寫 作 論 文 。 文 章 經 典 取 材 自 中 、<br />

西 、 希 伯 來 、 伊 斯 蘭 、 印 度 文 化 的 經 典 , 讓 學 生 思 考 不 同 文 化 , 以 及<br />

面 對 人 生 、 社 會 和 知 識 的 基 本 課 題 。 所 有 社 會 都 會 面 對 一 些 相 近 的 課<br />

題 , 但 卻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不 能 簡 單 說 哪 個 看 法 是 對 是 錯 。 我 們 必 須 認<br />

識 和 理 解 不 同 的 看 法 , 單 就 「 通 識 」 已 延 續 幾 個 世 紀 的 討 論 , 我 們 要<br />

引 領 學 生 , 瞭 解 通 識 教 育 的 理 念 。 希 望 學 生 能 夠 透 過 深 度 學 習 , 理 解<br />

不 同 文 化 面 對 共 同 課 題 時 的 價 值 取 捨 和 路 向 。 我 們 不 能 教 他 們 價 值 觀<br />

的 對 錯 , 只 能 讓 他 們 自 己 來 判 斷 , 作 一 個 取 捨 。 我 們 只 能 提 供 學 生 接<br />

觸 豐 富 多 姿 的 文 化 資 源 的 機 會 , 讓 他 們 能 夠 自 我 反 思 , 認 真 思 考 自 己<br />

的 生 命 價 值 和 取 向 。<br />

剛 才 楊 校 長 提 出 學 科 與 學 科 文 化 。 他 說 每 個 國 家 有 獨 特 的 文 化 ,<br />

這 點 我 很 同 意 。 但 是 學 科 文 化 應 該 是 普 世 性 的 , 而 不 是 地 域 性 的 。<br />

好 比 說 數 學 只 有 數 學 , 沒 所 謂 中 國 的 數 學 、 美 國 的 數 學 、 德 國 的 數<br />

學 。 我 們 要 明 白 學 科 文 化 是 普 世 性 的 , 但 是 與 國 家 地 域 有 關 的 文 化 傳<br />

統 則 不 一 樣 。 我 舉 個 例 子 , 十 九 世 紀 張 之 洞 先 生 提 出 「 中 學 為 體 、 西<br />

學 為 用 」, 中 國 到 今 天 還 沒 有 做 到 。 但 我 認 為 日 本 人 基 本 上 做 到 了 。<br />

比 如 說 , 日 本 現 在 已 科 技 發 達 , 非 常 現 代 化 , 但 整 個 社 會 , 市 民 待 人<br />

接 物 的 態 度 , 還 是 非 常 日 本 的 。 日 本 基 本 上 是 做 到 的 , 但 是 中 國 沒 有<br />

做 到 , 能 不 能 做 到 還 是 一 個 疑 問 , 這 個 得 大 家 去 思 考 。 我 們 完 全 贊 成<br />

通 識 教 育 應 該 同 時 傳 遞 科 學 與 人 文 精 神 , 剛 才 所 講 的 四 個 範 疇 已 經 表<br />

明 了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包 括 科 學 和 人 文 的 元 素 。<br />

中 大 未 來 的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有 兩 個 主 題 : 一 個 是 從 不 同 文 化 探 討<br />

「 何 謂 美 好 人 生 、 理 想 社 會 」 等 引 發 學 生 人 文 思 考 的 問 題 ; 另 一 個 主<br />

題 是 讓 學 生 瞭 解 在 不 同 時 代 跟 不 同 文 化 中 的 人 類 如 何 探 索 和 認 識 自


8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然 。 在 探 索 和 認 識 自 然 之 後 , 明 白 探 索 過 程 中 所 面 對 的 限 制 , 反 思 人<br />

在 大 自 然 中 的 地 位 。「 人 在 大 自 然 之 中 , 做 了 甚 麼 」,「 拯 救 自 然 的 方<br />

法 」, 這 些 都 是 可 以 思 考 的 問 題 。 我 們 希 望 在 這 種 基 礎 課 程 之 中 , 能<br />

展 開 學 生 與 人 文 傳 統 跟 科 學 傳 統 的 對 話 , 為 學 生 日 後 的 主 動 學 習 、 自<br />

我 反 思 及 自 我 完 善 奠 定 一 個 堅 實 的 基 礎 。<br />

最 後 , 我 想 強 調 一 點 , 不 能 光 靠 大 學 來 促 進 、 提 倡 人 文 精 神 。 文<br />

化 、 人 文 精 神 的 培 養 , 要 從 小 學 做 起 , 等 到 進 入 大 學 再 去 教 學 生 有 關<br />

的 價 值 觀 、 道 德 概 念 , 已 經 有 點 晚 , 雖 不 是 不 可 能 , 但 大 學 的 通 識<br />

教 育 不 應 背 負 這 樣 沉 重 的 任 務 。<br />

楊 玉 良 :<br />

我 有 這 麼 一 個 例 子 正 好 說 明 這 個 事 情 , 內 地 的 教 育 早 一 陣 子 經 常<br />

出 現 一 種 情 況 , 那 就 是 在 小 學 階 段 教 學 生 愛 國 主 義 、 科 學 發 展 觀 等 ;<br />

然 後 到 了 大 學 研 究 的 時 候 , 反 而 倒 過 來 了 , 教 學 生 要 孝 敬 父 母 、 尊 老<br />

愛 幼 等 , 整 個 教 育 的 階 段 及 目 標 完 全 倒 置 了 。<br />

劉 遵 義 :<br />

我 很 同 意 ,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絕 對 要 從 小 培 養 。 我 記 起 以 前 中 國 的 蒙<br />

學 教 的 都 是 《 三 字 經 》、《 唐 詩 三 百 首 》、《 千 古 文 》 等 。 我 小 時 候 也<br />

曾 唸 過 , 單 純 地 背 誦 《 三 字 經 》, 基 本 上 不 知 道 背 後 的 意 思 , 到 了 長<br />

大 之 後 才 發 現 他 的 用 處 。 長 大 後 已 經 沒 時 間 去 背 誦 這 些 經 典 , 但 清 楚<br />

記 得 小 時 候 有 背 過 , 還 記 得 。<br />

最 後 我 想 總 結 一 下 , 復 旦 大 學 跟 我 們 中 文 大 學 在 人 文 精 神 跟 通 識<br />

教 育 的 問 題 上 , 可 以 說 是 志 同 道 合 的 , 讓 我 們 保 持 緊 密 的 聯 絡 , 不 斷<br />

交 流 勉 勵 , 為 未 來 大 學 教 育 的 發 展 出 一 分 力 , 發 一 分 光 , 謝 謝 !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85<br />

問 答 環 節<br />

主 持 :<br />

謝 謝 楊 校 長 , 謝 謝 劉 校 長 , 聽 完 楊 校 長 的 講 座 和 兩 位 校 長 的 見<br />

解 , 實 在 獲 益 良 多 , 相 信 在 座 每 一 位 都 有 一 些 問 題 想 請 教 兩 位 , 想 要<br />

提 問 的 嘉 賓 或 朋 友 請 先 舉 手 示 意 , 並 且 使 用 設 於 座 位 旁 邊 的 麥 高 峰 發<br />

問 , 接 下 來 煩 請 劉 校 長 為 我 們 主 持 。<br />

問 :<br />

楊 校 長 您 好 , 我 是 中 文 大 學 生 物 研 究 系 的 學 生 , 跟 您 當 年 一 樣 從<br />

事 科 學 研 究 的 。 我 想 問 一 下 , 剛 才 您 引 撒 切 爾 夫 人 的 一 句 話 覺 得 很 深<br />

刻 , 您 說 中 國 沒 有 思 想 和 文 化 的 輸 出 , 對 中 國 來 說 , 人 文 精 神 在 古 代<br />

和 現 代 不 一 樣 , 在 世 界 範 圍 內 , 東 西 方 也 不 一 樣 。 我 想 請 問 您 , 在 推<br />

廣 人 文 精 神 的 過 程 中 是 怎 麼 樣 做 到 古 今 中 外 的 交 叉 融 合 另 外 , 現 在 大<br />

學 生 覺 得 上 通 識 教 育 課 更 多 的 是 完 成 學 校 的 要 求 , 拿 到 學 分 , 不 知<br />

道 您 觀 察 大 學 生 的 狀 態 是 怎 樣 針 對 現 在 大 學 生 的 狀 態 , 您 認 為 通 識<br />

教 育 該 有 何 對 策 第 三 , 人 文 精 神 和 科 學 教 育 之 間 , 我 們 又 應 如 何 取<br />

得 平 衡 <br />

答 :<br />

這 三 個 問 題 都 是 相 當 難 的 問 題 。 首 先 , 第 一 個 問 題 , 我 希 望 我 沒<br />

有 被 誤 解 , 我 的 目 的 不 是 要 輸 出 文 化 和 思 想 , 其 實 在 文 革 當 中 我 們 曾<br />

經 輸 出 中 國 革 命 , 輸 出 給 越 南 , 結 果 和 越 南 打 一 仗 ; 輸 出 給 柬 埔 寨 ,<br />

結 果 又 釀 成 另 一 個 慘 劇 , 證 明 這 種 輸 出 是 不 行 的 。 但 是 我 想 我 們 傳 播<br />

出 去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讓 世 界 瞭 解 我 們 、 理 解 我 們 , 讓 世 界 知 道 我 們 的 思


8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考 方 式 。 至 於 涉 及 古 今 和 中 外 的 問 題 , 我 相 信 五 百 年 以 後 , 中 國 人 仍<br />

然 是 中 國 人 , 跟 美 國 人 還 是 有 差 別 的 。 儘 管 時 代 不 斷 在 變 , 但 一 個 民<br />

族 的 文 化 基 因 , 是 很 難 變 的 , 尤 其 像 中 國 有 五 千 年 文 明 史 的 國 家 。 當<br />

今 很 多 文 化 都 出 於 文 化 基 因 和 許 多 外 來 文 化 揉 合 而 成 , 具 有 很 強 的 生<br />

命 力 。 世 界 可 能 對 西 方 的 文 化 傳 統 比 較 瞭 解 , 但 對 中 國 傳 統 的 那 部 分<br />

並 沒 瞭 解 得 那 麼 透 徹 。 大 學 的 任 務 , 在 我 來 說 , 是 在 全 球 視 野 下 建 立<br />

一 個 宏 大 的 中 華 文 化 發 展 和 傳 播 的 戰 略 。 這 個 戰 略 的 內 容 非 常 豐 富 ,<br />

不 能 簡 單 分 清 楚 中 外 的 元 素 , 著 眼 在 使 具 有 鮮 明 的 中 華 文 化 基 因 對 外<br />

傳 播 和 交 流 。<br />

第 二 個 問 題 , 對 大 學 生 的 狀 態 的 評 價 。 其 實 各 大 學 都 有 差 別 , 內<br />

地 大 學 尤 甚 。 大 學 生 在 不 同 的 生 活 環 境 、 文 化 環 境 生 活 , 自 然 有 不 同<br />

的 學 習 心 態 。 就 像 以 前 我 們 在 火 車 上 和 來 自 各 地 的 學 生 聊 天 ,15 分<br />

鐘 後 , 大 致 能 判 斷 出 來 對 方 是 哪 家 大 學 畢 業 的 。 我 剛 才 說 的 是 , 大<br />

學 生 有 通 識 教 育 的 需 求 , 關 鍵 在 於 大 學 生 不 滿 意 大 學 某 些 通 識 教 育 課<br />

程 , 主 要 是 還 沒 有 真 正 觸 及 到 學 生 的 神 經 。 最 近 我 在 學 校 的 網 站 上 看<br />

到 一 位 應 屆 畢 業 生 的 話 。 他 說 這 四 年 他 在 復 旦 走 得 太 快 , 所 以 靈 魂 掉<br />

隊 了 。 由 此 可 見 大 學 生 並 非 沒 有 思 考 , 在 很 多 方 面 思 考 得 比 我 們 還<br />

深 。 倒 過 來 , 到 底 有 多 少 教 授 能 夠 走 在 學 生 的 靈 魂 前 面 我 懷 疑 。<br />

尤 其 是 理 工 類 的 教 授 , 在 這 方 面 有 一 部 分 教 師 是 不 太 合 格 的 。 今 年<br />

2 月 24 號 , 我 在 復 旦 大 學 對 中 層 行 政 人 員 及 教 授 的 演 講 , 題 目 叫 「 我<br />

心 目 當 中 未 來 的 復 旦 」, 明 確 提 出 兩 點 : 第 一 , 復 旦 大 學 不 需 要 那 種<br />

才 子 加 流 氓 的 學 者 , 這 是 魯 迅 先 生 的 話 。 第 二 , 我 不 需 要 帝 王 氣 加 才<br />

子 的 學 者 , 帝 王 氣 是 指 擔 任 了 一 些 行 政 職 務 , 仗 著 自 己 於 校 、 院 內 或<br />

系 內 的 權 力 , 把 系 內 或 院 內 其 他 學 者 的 功 勞 都 據 為 己 有 的 人 , 以 前 在<br />

這 方 面 出 了 不 少 的 問 題 。 不 要 把 學 生 評 估 得 太 低 , 也 不 要 把 教 授 評 價<br />

得 太 高 。 這 些 年 來 , 不 乏 綜 合 素 養 不 高 但 專 業 學 問 做 得 不 錯 的 學 者 ,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87<br />

發 表 了 好 一 些 論 文 , 但 大 學 就 圖 那 一 兩 篇 自 然 科 學 的 文 章 保 留 這 個<br />

人 , 而 把 真 正 有 教 育 功 能 的 教 授 排 除 在 外 嗎 所 以 , 大 學 的 評 價 標 準<br />

不 能 是 大 寨 大 隊 長 計 工 分 的 評 價 方 式 。<br />

第 三 個 問 題 講 到 人 文 與 科 學 。 實 際 近 代 人 把 這 兩 者 對 立 起 來 , 我<br />

想 引 馬 克 思 的 一 句 話 , 他 說 人 文 與 科 學 在 本 質 上 是 一 門 學 科 , 但 礙 於<br />

人 的 壽 命 , 以 及 人 類 現 在 的 認 識 水 準 , 使 得 我 們 無 法 把 它 們 看 成 一 門<br />

科 學 。 所 以 我 們 把 物 理 分 成 電 磁 學 、 力 學 等 , 這 是 不 得 已 而 為 之 的 學<br />

科 劃 分 , 但 實 際 上 它 是 同 一 門 東 西 , 不 應 該 是 對 立 的 。 在 這 種 情 況<br />

下 , 學 生 才 不 得 不 選 擇 性 地 去 學 習 專 門 知 識 。 這 種 情 況 下 , 沒 人 能 教<br />

學 生 該 修 多 少 通 識 學 分 , 多 少 專 業 學 分 。 學 生 得 自 己 選 擇 , 決 定 未<br />

來 的 路 。 就 像 有 些 科 學 家 仍 然 不 接 觸 任 何 人 文 藝 術 , 但 也 有 一 些 科 學<br />

家 有 非 常 深 厚 的 人 文 和 藝 術 的 基 礎 。 就 像 我 們 復 旦 大 學 原 來 研 究 莎 士<br />

比 亞 最 好 的 不 是 來 自 英 語 系 而 是 物 理 系 的 一 位 教 授 。 每 個 人 都 不 一<br />

樣 , 實 際 上 在 選 課 程 時 , 先 想 一 想 未 來 想 幹 甚 麼 , 就 知 道 該 選 甚 麼 。<br />

說 句 實 話 , 如 果 我 不 當 校 長 , 我 也 不 會 去 看 中 大 前 校 長 金 耀 基 先 生<br />

的 書 。 你 至 少 要 具 備 基 礎 , 等 到 畢 業 後 , 走 向 社 會 後 , 需 要 這 種 知 識<br />

時 , 馬 上 就 能 去 學 , 大 學 教 育 是 為 了 給 你 打 好 良 好 的 基 礎 。 你 的 專 業<br />

和 人 文 不 是 矛 盾 和 對 立 的 , 說 得 可 能 比 較 空 洞 , 但 這 是 事 實 。<br />

問 :<br />

我 是 來 自 內 地 的 中 文 大 學 一 年 級 新 生 , 我 覺 得 內 地 人 文 缺 失 的 問<br />

題 是 評 價 體 系 上 的 不 足 , 您 認 為 我 們 在 評 價 體 系 上 該 做 怎 樣 的 努 力 <br />

答 :<br />

我 想 先 說 現 在 的 評 價 體 系 是 怎 麼 來 的 。 我 簡 單 地 稱 現 在 的 體 系 為<br />

文 革 時 大 寨 式 評 分 。 我 在 農 村 待 過 六 年 , 清 楚 知 道 甚 麼 是 大 寨 式 評


8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分 。 如 果 你 仔 細 去 看 , 包 括 科 技 部 、 教 育 部 和 國 家 自 然 科 技 基 金 委<br />

員 會 , 從 來 沒 發 過 這 種 樣 子 的 評 價 教 師 的 檔 。 那 麼 現 行 的 評 價 體 系 是<br />

怎 麼 來 的 學 者 弄 的 。 比 如 我 們 自 然 科 學 基 金 委 員 會 去 評 傑 出 青 年 基<br />

金 , 候 選 人 作 報 告 , 我 們 便 開 始 判 斷 , 到 底 這 個 人 能 否 得 到 傑 出 青 年<br />

基 金 。 現 在 學 科 越 分 越 細 , 任 何 學 者 可 能 只 瞭 解 自 己 專 業 的 範 疇 , 這<br />

是 當 前 我 們 內 地 教 授 的 大 問 題 。 假 如 要 評 價 的 並 非 自 己 的 專 業 , 該 怎<br />

麼 處 理 第 一 看 論 文 數 量 。 第 二 , 美 國 人 創 造 了 這 種 非 常 簡 單 , 但 非<br />

常 「 有 效 」 的 指 標 , 看 他 有 多 少 SCI 文 章 , 我 們 根 據 這 個 指 標 評 分 。<br />

但 如 果 僅 僅 如 此 , 評 審 的 專 家 作 用 是 甚 麼 一 台 電 腦 便 可 以 把 全 國 的<br />

青 年 基 金 申 請 人 的 申 請 書 都 評 下 來 。 總 之 , 這 起 源 於 教 授 判 斷 能 力 的<br />

喪 失 。 現 在 內 地 無 論 申 請 甚 麼 項 目 都 要 答 辯 , 由 於 評 審 教 授 判 斷 力 的<br />

喪 失 , 答 辯 環 節 很 容 易 淪 為 表 演 , 口 才 好 的 很 容 易 拿 到 項 目 , 這 是 必<br />

然 後 果 。 要 從 根 本 去 解 決 這 個 問 題 , 得 提 高 教 授 對 科 學 問 題 的 審 美 能<br />

力 , 這 又 涉 及 到 人 文 了 。 科 學 家 對 很 多 問 題 的 判 斷 , 如 研 究 結 果 與 方<br />

法 的 判 斷 , 實 際 上 是 一 種 審 美 。 比 如 說 看 到 愛 因 斯 坦 的 E=mc 2 , 我 們<br />

會 因 為 它 的 簡 單 而 認 為 美 麗 。 但 如 果 沒 有 這 種 感 覺 , 他 只 會 覺 得 這 是<br />

一 個 公 式 。 從 這 個 學 期 開 始 , 復 旦 大 學 從 學 校 層 面 上 把 這 些 過 分 定 量<br />

的 評 價 方 式 都 廢 棄 掉 了 。 這 種 計 算 SCI 文 章 數 量 的 方 式 是 從 南 京 大 學 開<br />

始 , 我 說 過 它 必 須 在 復 旦 大 學 結 束 。<br />

問 :<br />

楊 校 長 您 好 , 非 常 感 謝 您 精 彩 的 演 講 , 我 是 復 旦 大 學 2007 級 旅<br />

遊 管 理 專 業 的 本 科 生 , 感 謝 復 旦 大 學 給 我 們 機 會 在 中 大 交 流 。 就 我<br />

在 復 旦 的 學 習 經 歷 , 有 人 問 我 在 復 旦 印 象 最 深 刻 的 課 是 甚 麼 , 我 回 答<br />

是 一 門 通 識 核 心 課 。 但 自 從 大 一 的 書 院 生 活 結 束 後 , 就 回 歸 院 系 , 開<br />

始 在 院 系 展 開 新 的 生 活 , 我 覺 得 我 在 復 旦 的 成 長 經 歷 分 成 兩 塊 , 一 塊


楊 玉 良 : 大 學 的 人 文 精 神 與 通 識 教 育 89<br />

是 通 識 教 育 , 一 塊 是 專 業 教 育 。 校 長 您 說 得 特 別 好 的 是 , 一 定 要 兩 者<br />

結 合 。 我 很 希 望 甚 麼 時 候 在 專 業 院 系 接 受 這 種 通 識 教 育 , 因 為 大 一 以<br />

後 , 從 書 院 離 開 以 後 , 我 就 再 也 不 是 克 卿 人 了 , 我 就 感 受 不 到 專 業 和<br />

通 識 有 甚 麼 關 係 了 。 謝 謝 您 !<br />

答 :<br />

你 這 個 問 題 馬 上 就 解 決 了 ,7 月 14 日 , 我 在 全 校 黨 委 擴 大 會 議 上<br />

做 了 一 個 報 告 , 做 出 了 一 個 非 常 重 要 的 決 定 , 通 識 教 育 將 貫 穿 並 合 理<br />

分 佈 在 整 個 大 學 過 程 , 不 分 成 一 年 和 後 面 三 年 。 另 外 , 書 院 也 是 四<br />

年 , 不 是 一 年 。 第 三 , 把 整 個 復 旦 學 院 作 為 本 科 生 院 的 概 念 來 考 慮 ,<br />

教 務 處 、 書 院 管 理 等 等 各 種 學 生 管 理 都 在 復 旦 學 院 下 面 , 我 們 完 成 了<br />

這 麼 一 個 巨 大 的 改 革 。 因 此 , 你 剛 才 提 到 的 問 題 很 快 就 可 以 解 決 。<br />

參 考 書 目<br />

1. 艾 倫 (Allan, D. W.)( 著 ), 任 中 棠 等 ( 譯 )(2005)。〈 高 等 教<br />

育 的 新 基 石 〉。《 求 是 學 刊 》 第 3 期 , 頁 6–10。<br />

2. 雅 斯 貝 爾 斯 (Jaspers, K.)( 著 ), 鄒 進 ( 譯 )(1991)。《 甚 麼 是<br />

教 育 》。 中 國 : 上 海 三 聯 書 店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br />

涵 義 、 現 況 與 前 景<br />

龐 海 芍 *<br />

北 京 理 工 大 學<br />

一 、 甚 麼 是 通 識 教 育 課 程<br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指 甚 麼 是 指 哈 佛 大 學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的<br />

核 心 課 程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strong>of</strong> Technology) 的<br />

人 文 藝 術 社 會 科 學 課 程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簡 稱<br />

HASS) 還 是 中 國 內 地 及 港 台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它 是 否 應 該 包<br />

括 公 共 基 礎 課 由 於 不 同 國 家 、 不 同 大 學 的 教 育 理 念 不 同 、 課 程 體 系<br />

結 構 不 盡 相 同 , 所 以 人 們 對 通 識 課 程 的 理 解 和 界 定 也 常 常 混 亂 不 清 。<br />

通 識 課 程 究 竟 所 指 是 甚 麼 , 還 應 根 據 通 識 教 育 的 內 涵 來 界 定 。<br />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一 種 教 育 理 念 , 之 所 以 產 生 並 在 一 些 國 家 和 地 區 受<br />

到 推 崇 , 是 基 於 以 下 幾 點 認 識 :( 一 ) 大 學 過 分 偏 重 專 業 教 育 , 導 致<br />

大 學 生 所 學 知 識 割 裂 、 目 光 局 限 、 視 野 偏 狹 , 學 習 只 為 謀 得 一 份 好<br />

職 業 , 很 少 考 慮 社 會 責 任 , 不 會 做 人 ;( 二 ) 作 為 一 位 社 會 公 民 , 應<br />

該 掌 握 人 類 文 明 的 基 本 知 識 、 方 法 , 擁 有 做 人 不 可 或 缺 的 基 本 素 質<br />

( 赫 欽 斯 ,2001, 頁 35–51)。 通 識 教 育 就 是 要 教 給 大 家 基 本 的 、 共 同<br />

* 北 京 大 學 教 育 學 院 教 育 經 濟 與 管 理 專 業 博 士 ,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法 學 院 書 記 , 副 教 授 。


9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的 基 礎 , 這 既 是 進 一 步 學 習 專 業 的 基 礎 , 更 是 做 一 個 健 全 人 的 要 求 ;<br />

( 三 ) 每 個 人 都 具 有 相 當 大 的 可 塑 性 , 很 少 人 狹 隘 到 只 能 在 一 門 學 科<br />

專 業 裏 出 入 。 大 學 施 以 通 識 教 育 , 可 以 使 畢 業 生 具 有 高 度 自 我 調 整 的<br />

能 力 , 以 適 應 快 速 變 遷 的 社 會 , 無 論 就 業 、 轉 換 職 業 或 繼 續 深 造 , 都<br />

有 伸 縮 、 取 捨 的 空 間 ( 虞 兆 中 ,1989, 頁 98)。<br />

正 是 基 於 這 些 認 識 ,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主 張 大 學 教 育 除 了 專 業 教 育 內<br />

容 之 外 , 還 應 該 重 視 通 識 教 育 的 內 容 。 如 果 說 專 業 教 育 旨 在 培 養 學 生<br />

在 某 一 知 識 領 域 的 專 業 技 能 和 謀 生 手 段 , 那 麼 通 識 課 程 則 要 通 過 知 識<br />

的 基 礎 性 、 整 體 性 、 綜 合 性 、 廣 博 性 , 使 學 生 拓 寬 視 野 , 避 免 偏 狹 ,<br />

培 養 獨 立 思 考 判 斷 的 能 力 、 社 會 責 任 感 和 健 全 人 格 , 也 就 是 教 化 他 們<br />

學 會 做 人 。 美 國 一 般 將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表 述 為 使 受 教 育 者 成 為 一 個 「 富<br />

有 責 任 感 的 公 民 」( 羅 索 夫 斯 基 ,1996, 頁 90–92); 香 港 和 台 灣 則 表<br />

述 為 培 養 一 個 「 健 全 的 人 」、「 完 整 的 人 」。<br />

正 如 哈 佛 紅 皮 書 指 出 的 : 通 識 教 育 一 詞 , 它 既 不 是 指 通 用 知 識<br />

( 如 果 這 種 知 識 存 在 的 話 ) 的 教 育 , 也 不 是 指 教 育 的 全 部 , 通 常 是 指<br />

一 個 學 生 所 受 的 全 部 教 育 中 的 一 部 分 — 即 培 養 其 成 為 富 有 責 任 感 的<br />

公 民 的 那 部 分 。 與 之 相 對 應 ,「 專 業 教 育 」 強 調 的 是 培 養 學 生 職 業 能<br />

力 的 那 部 分 教 育 (Harvard Committee, 1945, pp. 51–52)。<br />

據 此 , 筆 者 認 為 ,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可 以 分 為 廣 義 的 、 一 般 的 和 狹 義<br />

的 , 如 圖 1–1 所 示 。<br />

廣 義 的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是 指 除 專 業 教 育 之 外 的 所 有 內 容 , 既 包 括 正<br />

式 課 程 G1, 也 包 括 非 正 式 課 程 G2, 如 社 團 活 動 、 社 會 實 踐 、 各 類 講<br />

座 、 校 園 文 化 等 等 , 目 的 均 在 於 培 養 健 全 的 人 格 。<br />

狹 義 的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僅 指 冠 以 「 通 識 教 育 課 」 稱 號 的 課 程<br />

(G12)。 在 中 國 內 地 及 台 灣 , 初 期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時 , 主 要 是 通 過 一 定<br />

羅 索 夫 斯 基 給 出 了 健 全 人 的 種 種 標 準 , 詳 見 羅 索 夫 斯 基 (Rosovsky, H.), 頁 90 –<br />

92。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93<br />

學 分 (6–8 學 分 ) 的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來 進 行 的 , 所 以 , 一 些 人 非 常 狹<br />

隘 地 認 為 「 通 識 教 育 」 就 是 指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 目 前 , 通 識 教 育<br />

選 修 課 仍 然 是 內 地 、 港 台 很 多 高 校 進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主 要 形 式 , 只 是 從<br />

6 到 18 學 分 不 等 。 而 事 實 上 , 僅 靠 少 量 的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很 難 實 現 培<br />

養 健 全 人 的 通 識 目 標 , 所 以 , 這 種 狹 義 的 理 解 並 不 可 取 。<br />

一 般 的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主 要 指 在 本 科 培 養 計 劃 中 非 專 業 教 育 課 程 的<br />

那 部 分 (G1)。 該 部 分 課 程 應 當 為 體 現 通 識 理 念 、 實 現 通 識 目 標 而 設<br />

計 , 目 的 不 是 培 養 學 生 在 某 一 知 識 領 域 的 專 業 技 能 , 而 是 著 眼 於 使 受<br />

教 育 者 成 為 一 個 「 健 全 的 人 」, 使 他 們 具 備 獨 立 思 考 判 斷 的 能 力 、 富<br />

有 責 任 感 等 。 無 疑 , 這 是 大 學 教 育 體 現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的 主 要 途 徑 和 核<br />

心 內 容 。 下 文 也 將 重 點 分 析 一 般 意 義 上 的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 即 正 式 的 通<br />

識 教 育 課 程 。<br />

廣 義 的 一 般 的 狹 義 的<br />

G<br />

廣 義 的 通 識 教 育 內<br />

容 : 除 專 業 教 育 之<br />

外 的 所 有 內 容<br />

G11 共 同 必 修 課<br />

G1 通 識 教 育 課 程<br />

G12 其 他 形 式 的 通 識<br />

G2 非 正 式 課 程 : 大 學 生 活 指 導 、 社 團 、 社 會 實 踐 、<br />

校 園 文 化 、 講 座 等<br />

圖 1–1 通 識 教 育 內 容 構 成 圖<br />

美 國 大 學 的 本 科 教 育 課 程 是 基 於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構 建 的 , 一 般 由<br />

三 大 部 分 組 成 : 通 識 課 程 + 主 修 的 專 業 課 程 + 自 由 選 修 課 程 。 其 通<br />

識 課 程 包 括 ( 一 ) 兩 三 門 的 共 同 必 修 科 , 一 般 為 英 文 寫 作 、 外 國 語<br />

言 、 電 腦 等 ;( 二 ) 不 同 形 式 的 通 識 課 程 , 最 常 見 的 有 分 佈 必 修 、<br />

<br />

自 由 選 修 課 程 是 學 生 根 據 興 趣 的 自 由 選 擇 , 既 可 以 選 修 通 識 課 程 , 也 可 以 選 擇 主 修<br />

的 專 業 課 程 , 還 可 以 選 擇 與 本 專 業 毫 不 相 干 的 其 他 課 程 。


9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核 心 課 程 、 自 由 任 選 等 , 其 內 容 一 般 涵 蓋 人 文 、 社 會 、 自 然 科 學 三<br />

大 知 識 領 域 , 目 的 是 向 學 生 提 供 不 可 缺 少 的 知 識 領 域 的 主 要 方 法 和<br />

思 維 方 式 , 也 為 進 一 步 學 習 奠 定 共 同 的 基 礎 。 以 哈 佛 大 學 為 例 , 本<br />

科 畢 業 需 修 滿 32 門 課 程 , 其 中 需 要 修 習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2 門 , 包 括<br />

3 門 共 同 必 修 課 和 9 門 核 心 通 識 課 ( 見 表 1–1), 佔 總 課 程 的 37.5%<br />

(Faculty <strong>of</strong> Arts and Sciences <strong>of</strong>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4, p. 60)。<br />

表 1–1 哈 佛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一 覽 表 (2006)<br />

課 程 類 別<br />

共 同 必 修 課 ( 共 3 門 )<br />

內 容<br />

Expository Writing 寫 作 1 門<br />

Foreign Language 外 語 2 門<br />

核 心 課 程 ( 共 9 門 )<br />

11 個 領 域<br />

〔 學 生 必 須 至 少 選 修 7 個 領 域<br />

( 非 自 己 主 修 領 域 ) 的 課 程 〕<br />

外 國 文 化 (Foreign Cultures);<br />

歷 史 研 究 (History Study)A;<br />

歷 史 研 究 B;<br />

文 學 與 藝 術 (Literature and Arts)A;<br />

文 學 與 藝 術 B;<br />

文 學 與 藝 術 C;<br />

道 德 推 理 (Moral Reasoning);<br />

數 量 推 理 (Quantitative Reasoning);<br />

科 學 (Science)A;<br />

科 學 B;<br />

社 會 分 析 (Social Analysis)。<br />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的 學 士 課 程 主 要 由 公 共 必 修 課 (general institute<br />

requirements) 和 專 業 課 程 ( 含 自 由 選 修 課 ) 構 成 ( 表 1–2)。 公 共 必<br />

修 課 部 分 即 相 當 於 通 識 課 程 , 包 括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 人 文 藝 術 和 社 會<br />

科 學 、 科 學 技 術 及 實 驗 等 , 課 程 合 計 17 門 , 約 佔 本 科 課 程 總 量 38 門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95<br />

的 44.7%。 其 中 , 人 文 、 藝 術 和 社 會 科 學 課 程 8 門 , 佔 總 課 程 量 的<br />

21.1%。<br />

表 1–2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學 士 學 位 課 程 及 學 分 要 求<br />

學 院 公 共 必 修 課<br />

(17 門 )<br />

課 程 類 別<br />

自 然 科 學 共 6 門<br />

實 驗 課 12 學 分 ,1–2 門<br />

科 學 技 術 限 選 課<br />

(REST)2 門<br />

人 文 、 藝 術 、 社 會 科 學<br />

課 (HASS),8 門<br />

說 明<br />

包 括 : 生 物 1 門 , 化 學 1 門 , 物 理<br />

2 門 , 微 積 分 2 門 。<br />

從 四 十 多 門 實 驗 課 中 選 取 , 鍛 煉 動 手<br />

能 力 。<br />

至 少 有 1 門 在 本 專 業 以 外 的 課 程 中 選<br />

取 , 拓 寬 視 野 。<br />

學 生 至 少 修 讀 8 門 課 程 , 每 門 課 程 至 少<br />

9 學 分 。<br />

其 他 體 育 4 門 8 學 分<br />

專 業 課 程 主 修 專 業 課 共 15–17 門 必 須 完 成 系 定 的 180–193 學 分 的 專 業 課<br />

程 , 其 中 包 括 無 限 制 選 修 48 分 。<br />

中 國 內 地 高 校 的 本 科 課 程 體 系 一 般 由 「 公 共 基 礎 課 + 學 科 基 礎 課<br />

+ 專 業 課 」 三 部 分 構 成 。 二 十 世 紀 末 開 展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後 , 各 大 學 在<br />

公 共 基 礎 課 中 專 門 開 設 了 通 識 教 育 ( 或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 選 修 課 , 要 求<br />

本 科 生 選 修 一 定 的 學 分 。 以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為 例 ( 表 1–3), 獲 得 學 士 學<br />

位 需 要 修 讀 180 學 分 , 包 括 81.5 學 分 的 公 共 基 礎 課 、31.5 學 分 的 學 科 基<br />

礎 課 , 以 及 67 學 分 的 專 業 教 育 課 。 其 公 共 基 礎 課 與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的 公<br />

共 必 修 課 相 似 。 根 據 前 文 ( 圖 1–1) 的 界 定 ,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br />

課 程 絕 不 是 僅 指 8 學 分 的 通 識 選 修 課 , 所 有 公 共 基 礎 課 均 應 「 視 作 」<br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事 實 上 , 中 國 內 地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構 成 大 同 小 異<br />

( 如 表 1–4 所 示 ), 主 要 包 括 思 想 政 治 理 論 課 ( 以 下 簡 稱 「 兩 課 」)、


9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外 語 和 電 腦 、 體 育 和 軍 訓 、 通 識 選 修 課 , 理 工 類 大 學 一 般 還 有 自 然 科<br />

學 基 礎 課 。 那 麼 , 這 些 課 程 是 否 體 現 了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是 否 為 培 養 健<br />

全 人 的 目 標 而 設 計 教 育 效 果 如 何 下 文 將 逐 一 進 行 分 析 。<br />

表 1–3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本 科 教 育 課 程 及 學 分 (2007) <br />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本 科 教 育 課 程 ( 總 學 分 180)<br />

公 共 基 礎 課 (81.5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45.3%)<br />

1. 思 想 政 治 理 論 課 (14 學 分 )<br />

思 想 道 德 修 養 、 法 律 基 礎 、 毛 澤 東 思 想 、 鄧 小 平 理 論 、 三 個 代 表 重 要 思<br />

想 , 馬 克 思 主 義 基 本 原 理 等<br />

2.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31 分 )<br />

數 學 ( 微 積 分 、 線 性 代 數 、 概 率 與 數 理 統 計 )17 學 分 、 大 學 物 理 、 物 理<br />

實 驗 11 學 分 、 化 學 3 學 分<br />

3. 電 腦 (6 學 分 )<br />

電 腦 基 礎 和 程 式 設 計<br />

4. 體 能 訓 練 (6.5 分 )<br />

軍 訓 2.5 學 分 、 體 育 4 學 分<br />

5. 外 語 (16 學 分 )<br />

大 學 英 語 12 學 分 、 專 項 外 語 ( 選 修 )4 學 分<br />

6.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8 學 分 )<br />

要 求 在 六 類 課 程 : 歷 史 與 社 會 、 經 濟 與 法 律 、 文 學 藝 術 、 語 言 、 自 然 科<br />

學 、 工 程 技 術 中 修 滿 8 學 分<br />

學 科 基 礎 課 (31.5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17.5%)<br />

必 修 課 、 選 修 課<br />

專 業 教 育 (67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37.2%)<br />

必 修 課 、 專 業 選 修 課 、 實 踐 教 學 與 畢 業 設 計 〔 含 實 踐 教 學 , 實 驗 選 修 , 畢 業<br />

設 計 ( 論 文 )〕<br />

以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某 工 科 類 專 業 2007 屆 本 科 畢 業 生 的 培 養 計 劃 為 例 。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97<br />

表 1–4 內 地 部 分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2007) <br />

北 京 大 學<br />

力 學 與 工 程 科 學 系 ( 總 學 分 140)<br />

1. 公 共 必 修 課 ( 共 30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21.4%)<br />

大 學 英 語 8 學 分<br />

思 想 政 治 理 論 課 10 學 分<br />

電 腦 與 資 料 結 構 6 學 分<br />

軍 訓 2 學 分<br />

體 育 4 學 分<br />

2. 通 識 選 修 課 ( 共 16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11.4%)<br />

5 個 基 本 領 域 :<br />

「 數 學 與 自 然 科 學 」、「 社 會 科 學 」、「 哲 學 與 心 理 學 」、「 歷 史 學 」、<br />

「 語 言 學 、 文 學 與 藝 術 」<br />

清 華 大 學<br />

資 訊 科 學 技 術 學 院 ( 總 學 分 170)<br />

1. 公 共 必 修 課 ( 共 67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39.4%)<br />

大 學 英 語 6 學 分<br />

思 想 政 治 理 論 課 14 學 分<br />

數 學 及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40 學 分<br />

軍 訓 3 學 分<br />

體 育 4 學 分<br />

2.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課 程 體 系 ( 理 工 科 學 生 修 滿 13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7.6%)<br />

8 個 課 組 :<br />

「 歷 史 與 文 化 」、「 語 言 與 文 學 」、「 哲 學 與 人 生 」、「 科 技 與 社 會 」、<br />

「 法 學 、 經 濟 與 管 理 」、「 當 代 中 國 與 世 界 」、「 藝 術 教 育 」、「 科 學 與<br />

技 術 」<br />

內 容 來 自 各 大 學 本 科 生 2007 培 養 方 案 。


9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表 1–4 內 地 部 分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續 )<br />

華 中 科 技 大 學<br />

機 械 設 計 製 造 及 自 動 化 專 業 ( 總 學 分 195.5)<br />

1. 通 識 基 礎 必 修 課 ( 共 64.5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33.0%)<br />

大 學 英 語 14 學 分<br />

政 治 思 想 理 論 課 14 學 分<br />

數 學 18.5 學 分<br />

物 理 10.5 學 分<br />

工 程 化 學 2.5 學 分<br />

軍 事 理 論 1 學 分<br />

體 育 4 學 分<br />

2.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 理 工 類 專 業 修 滿 10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5.1%)<br />

兩 大 系 列 :<br />

「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公 選 課 」、「 自 然 科 學 公 選 課 」<br />

, 復 旦 大 學<br />

飛 行 器 設 計 與 工 程 專 業 ( 總 學 分 142)<br />

1. 綜 合 教 育 必 修 課 ( 合 計 32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22.5%)<br />

大 學 英 語 12 學 分<br />

政 治 與 德 育 12 學 分<br />

電 腦 基 礎 3 學 分<br />

軍 訓 1 學 分<br />

體 育 4 學 分<br />

2. 通 識 教 育 核 心 課 程 ( 需 修 13 學 分 , 佔 總 學 分 的 9.2%)<br />

六 大 模 組 :<br />

「 文 史 經 典 與 文 化 傳 承 」、「 哲 學 智 慧 與 批 判 性 思 維 」、「 文 明 對 話 與 世<br />

界 視 野 」、「 科 技 進 步 與 科 學 精 神 」、「 生 態 環 境 與 生 命 關 懷 」、「 藝 術<br />

創 作 與 審 美 體 驗 」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99<br />

二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存 在 的 問 題<br />

僅 從 學 分 比 例 看 , 內 地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佔 總 學 分 的 比 例 與 哈<br />

佛 、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相 比 並 不 低 ( 圖 2–1)。 但 具 體 分 析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br />

內 容 構 成 , 則 差 異 較 大 。<br />

50<br />

44.7%<br />

47.1%<br />

45.3%<br />

40<br />

37.5%<br />

38.1%<br />

30<br />

32.8%<br />

30.5%<br />

20<br />

10<br />

0<br />

哈 佛 大 學<br />

北 京 大 學<br />

復 旦 大 學<br />

麻 省 理 工<br />

清 華 大 學<br />

北 京 理 工<br />

華 中 科 技<br />

圖 2–1 部 分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佔 總 學 分 比 例 圖<br />

「 兩 課 」 是 內 地 大 學 教 育 內 容 的 一 大 特 色 。 它 是 指 現 階 段 在 普 通<br />

高 校 開 設 的 馬 克 思 主 義 理 論 課 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課 , 是 中 共 中 央 宣 傳<br />

部 、 國 家 教 育 部 規 定 的 各 級 各 類 大 學 的 必 修 課 程 , 內 容 主 要 包 括 : 馬<br />

克 思 主 義 哲 學 原 理 、 馬 克 思 政 治 經 濟 學 原 理 、 毛 澤 東 思 想 概 論 、 鄧 小<br />

平 理 論 概 論 、「 三 個 代 表 」 重 要 思 想 概 論 、 當 代 世 界 經 濟 與 政 治 、 思<br />

想 道 德 修 養 、 法 律 基 礎 、 形 勢 與 政 策 等 課 程 , 高 達 10–14 學 分 。「 兩<br />

課 」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對 大 學 生 進 行 政 治 教 育 和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 培 養 他 們<br />

成 為 具 有 較 高 政 治 理 論 素 質 的 社 會 主 義 建 設 者 和 接 班 人 。 此 類 課 程 是<br />

各 大 學 最 主 要 的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教 育 內 容 , 與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的 人 文 藝 術


10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社 會 科 學 課 程 (HASS) 地 位 相 似 。 但 與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的 HASS 課 程<br />

相 比 , 教 育 內 容 及 學 習 形 式 過 於 單 一 。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要 求 學 生 至 少 修<br />

讀 8 門 HASS 課 程 , 佔 總 課 程 的 21.1%, 目 的 在 於 「 使 學 生 對 人 類 社<br />

會 及 其 傳 統 、 制 度 有 寬 廣 的 理 解 , 加 深 各 種 文 化 和 專 業 知 識 的 理 解 ,<br />

激 勵 他 們 作 為 一 個 人 、 一 個 專 業 人 員 、 一 名 社 會 成 員 很 好 生 活 擁 有 必<br />

需 的 情 感 和 能 力 」。 為 了 保 證 學 生 在 人 文 社 科 領 域 學 習 的 「 廣 度 」 和<br />

「 深 度 」,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對 HASS 課 程 體 系 及 修 讀 規 定 進 行 了 精 心<br />

設 計 ( 如 表 2–1), 採 取 了 「 分 類 選 修 制 」(HASS-D)、「 專 修 制 」<br />

(HASS-C) 以 及 自 由 選 修 相 結 合 的 原 則 。 要 求 每 個 本 科 生 :<br />

( 一 ) 必 須 修 完 至 少 8 門 HASS 課 程 ( 包 括 2 門 寫 作 技 巧 和 交 際 能 力<br />

課 ), 每 門 課 程 至 少 9 學 分 , 保 證 每 個 學 生 都 能 對 人 文 、 藝 術 和<br />

社 會 科 學 領 域 有 一 定 的 瞭 解 ;<br />

( 二 )8 門 課 程 中 的 3 門 必 須 選 自 不 同 門 類 的 HASS 分 類 課 程 , 目 的 是<br />

保 證 學 生 在 人 文 社 科 知 識 領 域 的 「 寬 度 」;<br />

( 三 )8 門 課 程 中 的 3 或 4 門 必 須 選 自 其 中 一 個 由 學 院 界 定 的 人 文 、 藝<br />

術 和 社 會 科 學 「 專 修 」 領 域 , 保 證 學 生 對 某 一 領 域 認 識 和 理 解<br />

的 「 深 度 」, 避 免 認 識 浮 淺 、 流 於 表 面 ;<br />

( 四 )8 門 課 程 中 既 不 屬 於 「 分 類 選 修 制 」, 也 不 屬 於 「 專 修 制 」 的 課<br />

程 。 它 是 屬 於 HASS 自 由 選 修 範 疇 , 鼓 勵 學 生 選 修 更 多 的<br />

HASS 課 程 。<br />

可 見 ,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為 實 現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 對 人 文 、 藝 術 和 社 會<br />

科 學 課 程 進 行 了 精 心 設 計 。 在 課 程 內 容 方 面 , 涉 及 的 領 域 非 常 廣 泛 ,<br />

可 以 使 學 生 廣 泛 理 解 自 然 和 人 類 , 瞭 解 多 種 價 值 觀 ; 在 課 程 修 讀 形<br />

式 上 , 既 有 「 分 類 選 修 」 以 擴 展 學 生 學 習 人 文 社 科 的 「 廣 度 」, 也 有<br />

「 專 修 要 求 」 以 保 證 學 生 在 某 一 領 域 的 學 習 「 深 度 」, 還 有 「 自 由 選<br />

修 」 來 滿 足 學 生 的 興 趣 , 三 種 形 式 結 合 有 利 於 學 生 拓 寬 視 野 , 並 深 入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01<br />

掌 握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的 思 維 方 式 和 方 法 。 相 比 之 下 , 內 地 高 校 「 兩 課 」<br />

的 教 育 內 容 和 學 習 形 式 均 過 於 單 一 , 課 程 均 為 必 修 , 且 全 國 規 定 了 統<br />

一 的 教 學 大 綱 , 內 容 主 要 是 政 治 思 想 理 論 和 道 德 教 育 , 說 教 色 彩 濃<br />

厚 , 不 利 於 調 動 學 生 的 學 習 積 極 性 。 需 要 反 思 的 是 ,「 兩 課 」 所 佔 學<br />

分 很 多 , 教 育 效 果 卻 不 如 人 意 , 據 筆 者 調 查 , 學 生 投 入 的 學 習 精 力 最<br />

少 、 學 習 收 穫 也 最 小 ( 龐 海 芍 ,2009, 頁 118–123)。<br />

表 2–1 麻 省 理 工 學 院 HASS 課 程 結 構<br />

HASS-D 課 程<br />

5 個 門 類 :<br />

文 學 和 原 著 閱 讀 、 語 言 思 想 和 價 值 觀 、 視 覺 與 表 演 藝 術 、 文 化 與 社 會 研 究 、<br />

歷 史 研 究<br />

課 程 要 求 : 學 生 可 以 在 5 類 課 程 中 的 3 類 選 3 門 課 程<br />

HASS-C 課 程<br />

29 個 領 域 :<br />

美 國 研 究 、 人 類 學 、 東 亞 研 究 、 經 濟 學 、 工 藝 建 築 史 、 音 樂 、 哲 學 、 科 學 技<br />

術 與 社 會 、 戲 劇 藝 術 、 城 市 研 究 、 婦 女 研 究 、 政 治 科 學 、 宗 教 研 究 、 俄 國<br />

研 究 ……<br />

課 程 要 求 : 學 生 可 在 29 個 集 中 學 習 的 領 域 中 任 選 一 個 作 為 自 己 的 專 修 學 習 領 域 ,<br />

學 習 3–4 門 專 修 課 程<br />

HASS 自 由 選 修<br />

可 在 上 面 兩 個 課 程 體 系 中 任 意 選 修<br />

課 程 要 求 : 多 出 的 HASS 學 分 可 以 沖 抵 專 業 課 程 中 無 限 制 選 修 學 分<br />

外 語 和 電 腦 主 要 是 提 高 基 本 技 能 的 工 具 性 課 程 , 也 是 當 代 大 學 生<br />

必 須 掌 握 的 重 要 技 能 。 這 本 無 可 厚 非 , 但 內 地 高 校 的 大 學 英 語 所 佔 學<br />

分 比 例 之 高 、 學 生 投 入 精 力 之 多 難 免 有 些 「 異 化 」, 不 能 排 除 極 強 的<br />

功 利 學 習 目 的 。 相 比 之 下 , 美 國 的 大 學 都 把 本 國 語 言 作 為 必 修 課 程 ,


10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訓 練 大 學 生 清 晰 表 達 與 有 效 溝 通 的 能 力 。 中 國 的 「 大 學 語 文 」 作 為<br />

公 共 必 修 課 從 1952 年 學 習 前 蘇 聯 專 才 教 育 即 消 失 , 從 此 中 斷 。 直 到<br />

1978 年 以 後 , 一 些 高 校 如 南 京 大 學 、 南 開 大 學 自 發 地 恢 復 了 。 目 前 ,<br />

大 學 語 文 只 是 在 一 些 綜 合 大 學 或 文 科 專 業 開 設 , 而 頗 需 要 加 強 人 文 素<br />

養 的 理 工 科 專 業 反 而 開 設 不 多 。 事 實 上 , 語 言 應 該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通<br />

識 教 育 內 容 , 誠 如 錢 理 群 先 生 所 言 ,「 大 學 語 文 應 該 定 位 為 通 識 教 育<br />

課 , 它 對 人 類 精 神 文 化 傳 承 、 學 生 人 文 素 養 培 養 、 健 全 人 格 形 成 、 審<br />

美 能 力 提 高 有 著 重 要 的 作 用 ( 張 英 ,2007)。」<br />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課 程 在 理 工 科 大 學 和 綜 合 性 大 學 有 較 大 差 異 , 或 者<br />

說 理 工 科 專 業 和 文 科 類 專 業 要 求 不 同 。 理 工 科 專 業 一 般 把 數 學 、 物<br />

理 、 化 學 等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作 為 公 共 必 修 課 程 , 學 分 多 達 30–40。 但 目<br />

前 這 類 課 程 的 教 學 更 側 重 於 為 進 一 步 的 專 業 學 習 奠 定 基 礎 , 服 務 於 專<br />

業 教 育 的 目 的 , 遠 遠 大 於 通 識 教 育 的 目 的 。 文 科 專 業 學 習 用 到 的 自 然<br />

科 學 知 識 少 , 因 此 , 文 科 學 生 僅 學 習 數 學 等 非 常 少 的 自 然 科 學 課 程 。<br />

事 實 上 , 自 然 科 學 的 思 維 方 式 、 推 理 能 力 等 基 本 素 養 和 技 能 , 不 論 文<br />

科 還 是 理 科 的 大 學 生 都 非 常 需 要 , 其 通 識 教 育 作 用 同 樣 不 容 忽 視 。<br />

通 過 分 析 發 現 , 中 國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必 修 課 過 分 突 出 了 政 治 教 育<br />

功 能 、 工 具 技 能 掌 握 , 以 及 服 務 於 專 業 學 習 的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教 育 , 沒<br />

有 很 好 地 體 現 通 識 教 育 精 神 。 事 實 上 , 中 國 的 大 學 普 遍 沒 有 立 足 於 通<br />

識 教 育 的 辦 學 理 念 和 目 標 而 專 門 設 計 公 共 必 修 課 , 也 沒 有 把 公 共 必 修<br />

課 看 作 是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一 部 分 , 而 是 把 通 識 教 育 的 重 任 交 給 了 「 通<br />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br />

在 現 階 段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是 各 大 學 專 門 為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而 設 的<br />

科 目 , 也 是 大 學 自 身 有 較 大 自 主 權 的 課 程 。 課 程 普 遍 仿 效 哈 佛 的 核 心<br />

課 程 分 類 方 式 , 內 容 都 力 爭 涵 蓋 人 文 學 科 、 社 會 科 學 、 自 然 科 學 三<br />

大 知 識 領 域 , 採 取 了 分 佈 選 修 的 模 式 , 學 分 要 求 從 6 至 16 分 不 等 ( 見<br />

表 1–4)。 但 是 , 無 論 是 課 程 的 品 質 還 是 份 量 , 中 國 大 學 的 通 識 選 修 課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03<br />

與 哈 佛 大 學 的 核 心 課 程 都 難 以 同 日 而 語 。 筆 者 的 調 查 結 果 表 明 ,「 內<br />

容 雜 、 結 構 亂 、 品 質 差 、 地 位 低 」 已 經 成 為 中 國 大 學 通 選 課 的 通 病 ,<br />

並 因 此 導 致 其 「 邊 緣 化 」、「 次 等 化 」, 形 成 了 惡 性 循 環 , 難 以 贏 得 教<br />

師 和 學 生 的 尊 重 ( 龐 海 芍 ,2009, 頁 118–123)。 再 加 上 內 地 高 校 通 選<br />

課 學 分 很 少 , 實 難 擔 負 起 實 現 通 識 教 育 目 標 的 重 任 。<br />

以 北 京 某 大 學 為 例 , 要 求 理 工 專 業 學 生 本 科 期 間 選 修 8 學 分 通 選<br />

課 , 共 計 4 門 課 程 , 每 門 課 程 32 課 時 , 共 計 4×32=128 課 時 。 該 校 通<br />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包 括 六 大 門 類 ,2007–2008 學 年 該 校 共 開 設 通 識 選 修 課<br />

87 門 , 類 別 分 佈 如 表 2–2。 可 以 看 出 , 在 87 門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中 , 類<br />

別 數 量 從 二 三 門 到 十 三 四 門 、 四 十 餘 門 不 等 , 且 無 一 定 規 律 可 循 。<br />

表 2–2 北 京 某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程 分 佈 一 覽 表 <br />

(2007 年 3 月 )<br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br />

六 大 門 類 :<br />

文 學 藝 術<br />

41 門<br />

經 濟 與 法 律 2 門<br />

自 然 科 學<br />

歷 史 與 社 會<br />

14 門<br />

14 門<br />

語 言 類 3 門<br />

工 程 技 術<br />

13 門<br />

合 共<br />

87 門<br />

那 麼 , 每 個 類 別 中 的 課 程 內 容 如 何 呢 表 2–3 給 出 了 「 歷 史 與 社<br />

會 」、「 經 濟 與 法 律 」 兩 個 門 類 所 開 設 的 具 體 課 程 。 在 「 歷 史 與 社 會 」<br />

類 的 14 門 課 程 中 , 心 理 及 健 康 教 育 類 課 程 就 有 8 門 , 佔 57%, 而 很 難<br />

此 處 資 料 引 自 北 京 某 大 學 的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手 冊 》。


10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找 到 真 正 的 「 歷 史 」 課 。 在 僅 有 的 2 門 「 經 濟 與 法 律 」 類 課 程 中 , 課<br />

程 內 容 與 所 屬 類 別 又 有 些 南 轅 北 轍 。 可 以 看 出 , 每 個 類 別 中 的 具 體 課<br />

程 內 容 龐 雜 , 實 用 性 內 容 較 多 。<br />

表 2–3 北 京 某 大 學 通 選 課 部 分 課 程 目 錄 (2007 年 3 月 )<br />

歷 史 與 社 會 類 (14 門 )<br />

1. 人 際 關 係 與 團 體 行 為<br />

2. 腦 資 訊 特 徵 與 心 理 測 量<br />

3. 大 規 模 殺 傷 性 武 器 及 其 防 護<br />

4. 性 健 康 教 育<br />

5. 孫 子 兵 法 解 讀<br />

6. 大 學 生 自 我 發 展 與 心 理 健 康<br />

7. 應 用 心 理 學<br />

8. 職 業 生 涯 開 發 與 管 理<br />

9. 國 防 戰 略 及 相 關 熱 點 問 題<br />

10. 健 康 教 育<br />

11. 現 代 西 方 哲 學<br />

12. 現 代 心 理 學<br />

13. 運 動 與 健 康<br />

14. 中 國 帝 王 創 業 思 想 及 治 國 方 略<br />

作 者 評 價 : 歷 史 課 程 有 多 少 <br />

經 濟 與 法 律 類 (2 門 )<br />

1. 公 共 關 係 學<br />

2. 企 業 品 質 管 制 及 ISO9000 標 準<br />

作 者 評 價 : 難 覓 法 律 蹤 影<br />

事 實 上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內 容 結 構 雜 亂 無 章 的 情 況 在 內 地 各 大 學<br />

普 遍 存 在 。 究 其 原 因 , 則 在 於 中 國 大 學 的 本 科 教 育 教 學 目 標 難 以 擺 脫<br />

專 業 教 育 模 式 的 影 響 , 奉 行 的 依 然 是 社 會 本 位 的 知 識 — 道 德 教 育 教 學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05<br />

目 的 觀 , 即 主 張 教 育 和 教 學 目 的 應 該 使 學 生 確 立 以 社 會 為 本 位 的 道<br />

德 ,「 培 養 共 產 主 義 社 會 全 面 發 展 的 積 極 建 設 者 」。 具 體 的 教 學 目 的 和<br />

任 務 是 : 傳 授 和 學 習 系 統 的 科 學 基 礎 知 識 和 基 本 技 能 ; 在 此 基 礎 上 發<br />

展 學 生 的 智 力 和 體 力 ; 在 這 個 過 程 中 培 養 學 生 樹 立 共 產 主 義 世 界 觀 和<br />

道 德 品 質 ( 施 良 方 、 崔 允 漷 ,1999, 頁 48–49)。 這 是 上 世 紀 五 十 年 代<br />

全 面 學 習 前 蘇 聯 、 進 行 專 才 教 育 而 樹 立 的 教 學 觀 。<br />

中 國 內 地 高 校 的 本 科 課 程 結 構 也 學 習 前 蘇 聯 形 成 了 「 三 層 樓 」 的<br />

設 計 模 式 , 即 從 培 養 一 個 專 才 的 需 要 出 發 , 構 建 專 業 所 需 要 的 學 科 基<br />

礎 課 和 公 共 基 礎 課 , 形 成 了 「 公 共 基 礎 課 — 學 科 基 礎 課 — 專 業 課 」 體<br />

系 ; 在 課 程 內 容 上 , 則 突 出 了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工 具 技 能 教 育 、 自 然 科<br />

學 基 礎 教 育 及 專 業 教 育 。1978 年 以 來 , 內 地 大 學 開 始 提 倡 糾 偏 專 業<br />

教 育 、 強 調 拓 寬 基 礎 、 淡 化 專 業 教 育 。 近 年 來 , 有 的 大 學 也 採 取 了 新<br />

的 課 程 規 劃 方 式 , 如 復 旦 大 學 將 本 科 課 程 劃 分 為 :( 一 ) 綜 合 教 育 課<br />

程 、( 二 ) 文 理 基 礎 課 程 、( 三 ) 專 業 教 育 課 程 、( 四 ) 任 意 選 修 。 <br />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劃 分 為 :( 一 ) 通 識 教 育 課 、( 二 ) 學 科 基 礎 課 、( 三 )<br />

專 業 課 程 、( 四 ) 實 踐 教 學 環 節 。 但 是 , 目 前 主 要 還 是 課 程 形 式 結<br />

構 的 改 變 , 課 程 的 實 質 — 包 括 內 容 、 價 值 取 向 、 教 學 目 的 及 方 式 方<br />

法 — 還 沒 有 根 本 改 變 。<br />

三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建 設 的 出 路<br />

教 育 學 家 葉 瀾 認 為 , 教 育 系 統 是 功 能 選 擇 在 先 、 結 構 形 成 在 後 。<br />

只 有 確 定 了 希 望 教 育 發 揮 甚 麼 作 用 , 才 能 進 一 步 制 定 教 育 目 標 、 構<br />

建 教 育 制 度 、 選 擇 教 育 內 容 、 安 排 組 織 具 體 的 教 育 活 動 等 ( 葉 瀾 ,<br />

<br />

<br />

詳 情 可 參 考 復 旦 大 學 網 頁 (http://www.fudan.edu.cn) 中 的 《 復 旦 大 學 2006 年 教 學 培<br />

養 方 案 修 訂 說 明 》。<br />

詳 情 可 參 考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網 頁 (http://www.hust.edu.cn) 中 的 《 華 中 科 技 大 學 機 械 設<br />

計 製 造 機 器 自 動 化 專 業 本 科 培 養 計 劃 2006》。


10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1991, 頁 319)。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實 際 上 是 對 大 學 教 育 目 的 的 重 新 思 考 ,<br />

是 對 本 科 教 育 教 學 目 標 的 重 新 定 位 。 目 前 , 針 對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存 在 的<br />

問 題 , 亟 需 澄 清 兩 點 認 識 。<br />

一 是 對 教 育 的 政 治 功 能 的 認 識 問 題 。 不 可 否 認 , 教 育 是 具 有 政 治<br />

性 的 , 政 治 對 教 育 有 著 直 接 的 制 約 作 用 。 問 題 的 關 鍵 不 是 教 育 要 不 要<br />

為 政 治 服 務 , 而 是 如 何 為 政 治 服 務 。 以 目 前 中 國 大 學 公 共 必 修 課 的 構<br />

成 為 例 , 思 想 政 治 理 論 課 、 軍 訓 、 外 語 均 是 教 育 部 明 確 規 定 必 開 的<br />

課 程 , 其 學 分 合 計 佔 去 了 公 共 基 礎 課 的 50% 至 80%。 在 有 限 的 學 分 和<br />

課 時 總 量 內 , 大 學 的 必 修 課 程 受 國 家 干 預 過 多 。 尤 其 是 思 想 政 治 理 論<br />

教 育 效 率 低 下 , 不 但 對 教 育 資 源 造 成 很 大 的 浪 費 , 也 容 易 造 成 學 生 的<br />

逆 反 心 理 。 因 此 , 在 注 重 發 揮 教 育 的 政 治 功 能 時 , 還 必 須 尊 重 教 育<br />

自 身 的 發 展 規 律 , 根 據 人 的 身 心 發 展 特 點 開 展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如 在 基<br />

礎 教 育 階 段 , 學 生 的 身 心 發 展 還 很 不 成 熟 , 國 家 對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進 行<br />

標 準 化 的 統 一 要 求 很 有 必 要 , 而 大 學 教 育 更 崇 尚 理 性 、 獨 立 思 考 與 判<br />

斷 , 應 該 多 樣 化 和 個 性 化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如 果 簡 單 地 用 統 一 課 程 進 行<br />

強 制 灌 輸 已 經 很 難 奏 效 。<br />

二 是 對 通 識 教 育 在 大 學 教 育 中 的 定 位 問 題 。 這 主 要 取 決 於 大 學 決<br />

策 者 對 通 識 教 育 與 專 業 教 育 關 係 的 定 位 。 目 前 , 通 識 教 育 還 遠 沒 有 成<br />

為 中 國 大 學 的 辦 學 理 念 , 通 識 教 育 並 不 是 作 為 一 種 獨 立 的 教 育 模 式 ,<br />

而 是 作 為 專 業 教 育 的 基 礎 、 補 充 、 糾 正 。「 通 識 」 只 是 使 學 生 知 識 拓<br />

寬 、 視 野 開 闊 , 為 他 們 進 一 步 的 專 業 學 習 打 下 更 好 的 基 礎 ( 王 義 遒 ,<br />

2006, 頁 2–8)。 在 這 樣 的 定 位 下 , 很 多 大 學 的 公 共 必 修 課 承 擔 的 主 要<br />

功 能 便 是 為 專 業 學 習 打 下 堅 實 的 基 礎 。 理 工 科 專 業 需 要 堅 實 的 數 理 化<br />

基 礎 , 所 以 就 開 設 了 大 量 的 自 然 科 學 基 礎 課 程 ; 文 科 專 業 缺 乏 自 然 科<br />

學 基 礎 並 不 直 接 影 響 專 業 學 習 , 所 以 修 習 的 自 然 科 學 課 程 非 常 少 , 相<br />

反 則 開 設 了 有 利 於 文 科 專 業 學 習 的 「 大 學 語 文 」。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07<br />

因 此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要 想 擺 脫 困 境 , 必 須 從 「 大 處 著 眼 、 小 處 著<br />

手 , 實 行 三 步 走 」 的 推 進 策 略 。「 大 處 著 眼 」, 就 是 要 轉 變 教 育 觀 念 ,<br />

著 眼 於 把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整 所 大 學 的 辦 學 理 念 , 建 立 通 識 教 育 的 人 才 培<br />

養 模 式 。 但 這 需 要 一 個 漫 長 的 過 程 , 因 此 還 要 立 足 現 實 , 從 「 小 處 著<br />

手 」, 就 是 從 通 識 課 程 建 設 入 手 , 從 易 到 難 , 實 行 「 三 步 走 」 的 推 進<br />

策 略 。<br />

第 一 步 , 從 現 有 的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入 手 , 精 心 設 計 和 管 理 , 使 其<br />

精 緻 化 、 核 心 化 、 規 範 化 , 提 高 品 位 和 地 位 。<br />

各 大 學 的 通 識 選 修 課 大 多 是 從 全 校 公 共 任 意 選 修 課 演 變 而 來 , 經<br />

歷 了 從 無 到 有 、 從 少 到 多 的 發 展 過 程 。 最 初 , 為 了 能 開 設 出 更 多 的 課<br />

程 , 滿 足 廣 大 同 學 的 選 課 需 求 , 各 大 學 普 遍 採 取 了 教 師 自 願 申 請 開 課<br />

的 方 式 , 雖 然 也 仿 照 哈 佛 大 學 的 核 心 課 程 進 行 了 不 同 的 分 類 , 但 由 於<br />

缺 乏 更 深 入 的 整 體 規 劃 和 精 心 設 計 , 所 以 課 程 因 人 ( 教 師 ) 開 設 、 隨<br />

意 開 停 ( 課 ), 導 致 通 選 課 結 構 雜 亂 無 章 、 品 質 差 、 地 位 低 , 難 以 保<br />

證 通 識 教 育 的 效 果 , 而 且 嚴 重 影 響 了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聲 譽 。 當 務 之 急<br />

是 要 給 予 通 選 課 足 夠 的 重 視 , 一 改 以 往 粗 放 管 理 、 隨 意 開 設 、 無 人 重<br />

視 的 「 雜 亂 差 」 現 狀 , 最 好 有 專 門 的 機 構 進 行 管 理 , 從 教 學 目 的 、 課<br />

程 體 系 、 教 學 方 式 、 授 課 師 資 、 學 習 要 求 等 多 方 面 進 行 精 心 設 計 和 嚴<br />

格 管 理 , 有 專 項 經 費 和 相 關 制 度 予 以 支 持 。 這 樣 , 才 能 改 變 其 「 雜 亂<br />

差 」 的 現 狀 , 使 有 限 的 通 選 課 學 分 真 正 發 揮 作 用 。 此 項 措 施 因 為 不 涉<br />

及 整 個 課 程 體 系 及 學 分 的 調 整 , 相 對 比 較 容 易 改 進 。 目 前 香 港 、 台 灣<br />

的 一 些 大 學 , 以 及 內 地 的 清 華 大 學 、 復 旦 大 學 等 均 採 取 了 此 項 舉 措 。<br />

第 二 步 , 在 保 持 現 有 課 程 結 構 的 前 提 下 , 將 一 些 公 共 必 修 課 程 通<br />

識 化 , 使 其 真 正 發 揮 通 識 教 育 作 用 。<br />

通 識 課 程 改 革 首 先 遇 到 的 困 難 便 是 有 限 的 課 程 總 量 與 各 方 面 需 求<br />

的 矛 盾 。 從 中 國 大 學 課 程 的 學 分 結 構 看 , 公 共 基 礎 課 和 通 選 課 所 佔 比


10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重 並 不 小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學 分 有 限 , 發 揮 作 用 的 空 間 也 十 分 有 限 。<br />

因 此 , 在 保 持 學 校 現 有 課 程 結 構 不 變 的 前 提 下 , 要 想 謀 求 通 識 教 育 更<br />

大 的 發 展 空 間 , 關 鍵 在 於 將 共 同 必 修 課 「 通 識 化 」。 如 可 以 適 當 減 少<br />

外 語 學 分 , 增 設 大 學 語 文 課 程 ; 可 以 將 現 有 的 「 兩 課 」 擴 展 到 更 廣 闊<br />

的 歷 史 、 哲 學 、 文 化 等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領 域 , 讓 學 生 廣 泛 領 略 人 類 文 明<br />

帶 給 人 的 精 神 愉 悅 和 震 撼 ; 也 可 以 將 「 兩 課 」 與 現 有 的 通 識 選 修 課 整<br />

合 設 計 , 釋 放 出 更 多 學 分 構 建 通 識 課 程 體 系 等 。<br />

在 此 方 面 , 台 灣 的 經 驗 頗 值 得 內 地 借 鑒 。 目 前 內 地 高 校 公 共 必 修<br />

課 中 的 「 兩 課 」 非 常 類 似 於 台 灣 以 前 的 「 黨 化 」 教 育 課 程 — 即 作 為<br />

「 共 同 必 修 科 」 的 三 民 主 義 、 國 父 思 想 、 憲 法 精 神 等 。 台 灣 於 1984 年<br />

開 始 大 力 提 倡 通 識 教 育 時 , 同 內 地 一 樣 , 也 主 要 是 通 過 讓 學 生 選 修<br />

6–8 學 分 的 通 識 選 修 課 進 行 的 。 但 通 選 課 的 地 位 和 品 質 都 沒 有 得 到 保<br />

障 , 被 戲 稱 為 「 營 養 學 分 」、「 裝 飾 課 程 」, 批 評 之 聲 不 絕 於 耳 。 直 到<br />

1994 年 , 台 灣 教 育 行 政 部 門 取 消 了 對 黨 化 課 程 的 硬 性 規 定 , 許 多 大 學<br />

將 通 識 選 修 課 程 與 共 同 必 修 課 一 起 規 劃 , 共 同 體 現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 這<br />

樣 一 來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學 分 由 8 個 增 加 到 三 十 個 左 右 , 品 質 和 地 位<br />

得 到 迅 速 提 升 ( 龐 海 芍 ,2007, 頁 79–82)。<br />

第 三 步 , 逐 步 改 革 大 學 四 年 的 課 程 體 系 , 建 立 通 識 教 育 的 人 才 培<br />

養 模 式 。<br />

由 於 中 國 長 期 實 行 專 業 教 育 的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 不 論 是 教 育 目 標 、<br />

課 程 體 系 、 教 學 方 式 方 法 , 還 是 行 為 習 慣 、 相 關 制 度 , 都 已 經 與 專 業<br />

教 育 模 式 相 適 應 , 僅 靠 局 部 的 課 程 改 革 很 難 真 正 體 現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br />

以 課 程 的 組 織 和 管 理 為 例 , 在 本 科 課 程 體 系 的 三 大 類 課 程 中 , 學<br />

科 基 礎 課 和 專 業 教 育 主 要 由 各 專 業 院 系 組 織 和 管 理 , 並 為 「 自 己 的 學<br />

生 」 講 授 ; 公 共 基 礎 課 ( 通 識 課 程 ) 則 由 專 業 院 系 為 全 校 各 個 院 系 的<br />

學 生 提 供 , 一 般 由 教 務 處 進 行 組 織 和 協 調 , 並 根 據 各 院 系 承 擔 的 教 學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09<br />

工 作 量 核 算 編 制 或 經 費 。 在 這 樣 的 課 程 管 理 機 制 中 , 顯 然 親 疏 有 分 ,<br />

內 外 有 別 , 相 對 於 專 業 課 程 , 通 識 課 程 不 受 重 視 。 更 何 況 在 學 科 、<br />

專 業 佔 主 導 地 位 的 大 學 裏 , 教 師 首 先 追 求 的 是 在 專 業 研 究 領 域 的 成 就<br />

和 同 行 認 可 , 院 系 也 更 重 視 自 身 的 學 科 專 業 建 設 , 很 少 花 大 量 的 精 力<br />

和 資 源 來 精 心 規 劃 和 執 行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 這 種 現 象 在 其 他 國 家 和 地 區<br />

的 大 學 裏 也 普 遍 存 在 。 如 85% 的 美 國 大 學 採 取 的 是 「 分 類 必 修 」 的 通<br />

識 教 育 課 程 , 即 學 生 需 要 到 各 院 系 開 設 的 課 程 中 修 讀 一 定 的 科 目 作 為<br />

通 識 課 程 學 分 , 由 於 科 系 本 位 主 義 的 影 響 , 各 院 系 一 則 更 重 視 所 開 課<br />

程 的 專 業 教 育 目 的 , 二 則 因 為 來 修 讀 通 識 課 程 的 不 是 本 院 系 的 主 修 學<br />

生 , 因 此 並 不 十 分 受 院 系 重 視 , 通 識 課 程 的 品 質 也 因 此 常 常 得 不 到 保<br />

證 ( 黃 坤 錦 ,2006, 頁 217–218)。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史<br />

上 , 也 常 常 出 現 相 關 部 門 難 以 統 籌 和 安 排 院 系 的 教 學 資 源 , 專 業 院 系<br />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認 識 不 足 、 投 入 不 夠 , 難 以 開 設 出 滿 意 的 通 識 課 程 等 問<br />

題 ( 梁 美 儀 ,2005, 頁 72–78)。<br />

那 麼 , 如 何 在 專 業 教 育 佔 主 導 地 位 的 大 學 裏 加 強 通 識 課 程 成 立<br />

通 識 教 育 專 門 機 構 、 給 予 相 應 的 激 勵 政 策 和 經 費 投 入 不 失 為 一 條 捷<br />

徑 。 目 前 , 美 國 、 台 灣 和 香 港 的 大 學 大 多 設 立 有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 作<br />

為 與 院 系 平 行 的 教 學 組 織 , 專 門 進 行 通 識 課 程 的 規 劃 、 實 施 、 組 織 、<br />

管 理 等 , 對 提 升 課 程 的 地 位 和 品 質 有 很 大 的 幫 助 。 如 台 灣 清 華 大 學<br />

1989 年 成 立 了 通 識 教 育 中 心 , 專 門 從 事 通 識 教 育 規 劃 、 管 理 、 部 分<br />

課 程 教 學 及 組 織 有 關 講 座 活 動 等 ; 同 時 還 設 有 共 同 ( 通 識 ) 教 育 委 員<br />

會 來 統 籌 、 協 調 各 院 系 開 設 通 識 課 程 事 宜 。 同 樣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設 有<br />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 負 責 統 籌 由 7 個 學 院 四 十 多 個 學 系 提 供 的 兩 百 多 門<br />

通 識 科 目 , 發 展 通 識 課 程 教 材 , 舉 辦 通 識 活 動 如 專 題 研 討 會 、 讀 書 會<br />

等 。 校 方 還 為 通 識 教 育 部 提 供 了 充 足 的 資 源 , 支 持 通 識 課 程 建 設 ( 香<br />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2006, 頁 3)。


11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目 前 , 某 些 中 國 內 地 的 大 學 也 建 立 了 類 似 組 織 , 如 清 華 大 學 的 文<br />

化 素 質 教 育 基 地 、 復 旦 大 學 的 復 旦 學 院 等 。 但 如 果 讓 它 們 真 正 肩 負 起<br />

規 劃 和 統 籌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重 任 , 既 要 賦 予 他 們 一 定 的 課 程 規 劃 和 管<br />

理 許 可 權 , 也 要 提 供 足 夠 的 課 程 建 設 經 費 以 保 證 能 夠 吸 引 到 各 專 業 院<br />

系 的 優 秀 師 資 開 設 高 品 質 的 通 識 課 程 。 即 便 如 此 , 在 專 業 院 系 林 立 的<br />

大 學 裏 , 沒 有 學 科 專 業 歸 屬 的 通 識 教 育 機 構 還 常 常 處 於 「 無 權 無 勢 」<br />

的 尷 尬 地 位 。<br />

近 幾 年 , 內 地 一 些 高 校 嘗 試 成 立 了 專 門 的 、 具 有 通 識 教 育 性 質 的<br />

學 院 ( 以 下 簡 稱 「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 專 門 負 責 大 學 一 、 二 年 級 本 科<br />

生 的 教 育 教 學 管 理 。 從 目 前 運 行 以 及 長 遠 發 展 來 看 , 這 些 通 識 教 育 學<br />

院 面 臨 着 以 下 困 境 : 首 先 , 它 們 大 多 只 負 責 本 科 一 年 級 和 二 年 級 的 教<br />

育 管 理 工 作 , 經 過 一 兩 年 的 通 識 教 育 之 後 , 學 生 依 然 進 入 到 各 個 專 業<br />

院 系 ,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並 沒 有 真 正 屬 於 「 自 己 的 」 學 生 或 畢 業 生 , 久 而<br />

久 之 , 可 能 會 淪 為 大 學 「 預 科 班 」; 其 次 ,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大 都 是 只 有<br />

管 理 人 員 , 沒 有 專 業 教 師 , 當 然 也 沒 有 學 科 專 業 、 科 研 經 費 和 成 果 ,<br />

長 此 以 往 , 在 學 科 專 業 佔 主 導 地 位 的 大 學 裏 ,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恐 怕 難 以<br />

和 其 他 專 業 院 系 取 得 同 樣 平 等 的 地 位 。 第 三 , 即 使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擁 有<br />

了 一 批 通 識 課 程 專 任 教 師 , 如 果 離 開 了 本 學 科 專 業 的 滋 養 , 教 師 也 很<br />

難 得 到 進 一 步 發 展 。 這 樣 下 去 ,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很 難 靠 自 身 的 「 實 力 」<br />

謀 求 發 展 , 其 地 位 和 權 利 只 有 靠 大 學 領 導 來 賦 予 , 而 一 旦 失 去 了 領 導<br />

的 重 視 和 支 持 , 通 識 教 育 學 院 的 發 展 就 會 處 於 被 動 局 面 。<br />

因 此 , 要 從 根 本 上 提 高 通 識 教 育 的 地 位 , 還 需 要 更 深 層 次 的 組 織<br />

制 度 變 革 。 實 際 上 , 大 學 的 院 系 既 是 一 級 行 政 機 構 , 也 是 將 某 一 類 學<br />

科 、 專 業 連 接 起 來 的 機 構 。 也 就 是 說 , 院 系 這 一 組 織 形 式 將 不 同 學 科<br />

專 業 的 人 員 維 繫 在 一 起 , 使 不 同 學 科 之 間 的 界 限 進 一 步 明 晰 化 , 並 以<br />

行 政 機 構 的 方 式 形 成 學 科 壁 壘 。 那 麼 , 與 之 相 適 應 , 課 程 與 教 學 體 系


龐 海 芍 : 中 國 高 校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111<br />

也 是 以 學 科 為 中 心 組 織 進 行 的 , 由 此 又 實 現 著 專 業 化 的 人 才 培 養 目 標<br />

( 余 東 升 ,2005, 頁 4–6)。 實 施 通 識 教 育 , 表 面 看 需 要 改 革 課 程 設<br />

置 , 實 際 上 將 涉 及 到 大 學 的 教 學 制 度 乃 至 組 織 制 度 變 革 。 因 此 , 必 須<br />

在 通 識 教 育 辦 學 理 念 的 統 領 下 , 重 新 全 盤 考 慮 大 學 生 應 具 備 何 種 知 識<br />

與 素 養 , 改 革 課 程 體 系 , 建 立 有 關 制 度 , 最 終 建 立 通 識 教 育 的 人 才 培<br />

養 模 式 。<br />

參 考 書 目<br />

中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王 義 遒 (2006)。〈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與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 北 京 大 學<br />

教 育 評 論 》, 第 3 期 , 頁 2–8。<br />

2. 余 東 升 (2005)。〈 通 識 教 育 : 知 識 、 學 科 、 制 度 整 合 的 新 範<br />

式 〉。《 醫 學 教 育 探 索 》, 第 1 期 , 頁 4–6。<br />

3. 施 良 方 、 崔 允 漷 ( 編 )(1999)。《 教 學 理 論 : 課 程 教 學 的 原 理 策<br />

略 與 研 究 》。 上 海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br />

4.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 編 )(2006)。《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br />

識 教 育 概 覽 》。 香 港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br />

5. 張 英 (2007,5 月 24 日 )。〈 大 學 語 文 修 成 正 果 〉。《 南 方 週<br />

末 》, 第 D27 版 。<br />

6. 梁 美 儀 (2005)。〈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 國 家 教 育 行 政<br />

學 院 學 報 》, 第 10 期 , 頁 72–78。<br />

7. 黃 坤 錦 (2006)。《 美 國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 美 國 心 靈 的 攀 登 》。 北<br />

京 : 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br />

8. 虞 兆 中 (1989)。〈 通 才 教 育 在 台 灣 大 學 的 起 步 〉,《 台 大 評 論 》,<br />

頁 98。<br />

9. 葉 瀾 (1991)。《 教 育 概 論 》。 北 京 :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


11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10. 赫 欽 斯 (Hutchins, R. M.)( 著 ), 汪 利 兵 ( 譯 )(2001)。《 美 國 高<br />

等 教 育 》。 杭 州 : 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 。<br />

11. 龐 海 芍 (2007)。〈 通 識 教 育 : 台 灣 與 大 陸 之 比 較 〉。《 中 國 高 教<br />

研 究 》, 第 6 卷 , 頁 79–82。<br />

12. 龐 海 芍 (2009)。《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 北 京 : 北 京 理 工 大<br />

學 出 版 社 。<br />

13. 羅 索 夫 斯 基 (Rosovsky, H.)( 著 ), 謝 宗 仙 等 ( 譯 )(1996)。<br />

《 美 國 校 園 文 化 : 學 生 • 教 授 • 管 理 》。 濟 南 : 山 東 人 民 出 版 社 。<br />

外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Harvard Committee. (1945). Harvard Committee report: General<br />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br />

2. Faculty <strong>of</strong> Arts and Sciences <strong>of</strong>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2004). A report on<br />

the Harvard college curricular review. Cambridge: Harva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Press.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的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br />

王 永 雄 趙 茱 莉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br />

一 、 前 言<br />

經 過 漫 長 的 等 待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以 下 簡 稱 「 中 大 」) 的 本 科<br />

學 制 將 於 2012 年 由 三 年 制 恢 復 為 四 年 制 。 新 學 制 讓 本 科 課 程 在 主 修<br />

課 業 、 語 文 訓 練 、 通 識 教 育 等 各 方 面 都 有 進 一 步 拓 展 和 深 化 的 空 間 。<br />

四 年 制 的 本 科 生 須 修 畢 123 學 分 始 能 畢 業 , 比 三 年 制 的 學 生 多 修 24 學<br />

分 , 其 中 通 識 教 育 方 面 的 要 求 也 由 原 來 的 15 學 分 增 加 至 21 學 分 。<br />

現 時 的 中 大 通 識 教 育 包 括 「 大 學 通 識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br />

Education) 和 「 書 院 通 識 」(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 兩 大 部 分 。<br />

「 大 學 通 識 」 由 不 同 學 系 開 設 的 二 百 多 門 科 目 組 成 , 為 同 學 提 供 智 性<br />

方 面 的 訓 練 。 中 大 秉 承 新 亞 書 院 創 辦 人 、 哲 學 家 唐 君 毅 先 生 的 教 育 哲<br />

學 理 念 , 由 2004 年 開 始 , 將 既 有 的 二 百 多 門 通 識 科 目 劃 分 為 四 個 範<br />

圍 :A. 中 華 文 化 承 傳 ;B. 自 然 、 科 學 與 科 技 ;C. 社 會 與 文 化 ;D. 自<br />

我 與 人 文 (Cheung, 2007)。 除 了 部 分 特 許 專 業 課 程 及 醫 學 院 的 學 生<br />

* 兩 位 作 者 現 任 職 於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 為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副 主 任 。<br />

唐 先 生 認 為 , 所 有 對 知 識 的 追 求 , 其 實 都 是 人 類 要 了 解 自 己 實 存 所 作 的 努 力 。 這 種<br />

對 知 識 的 追 求 共 有 四 個 面 向 , 分 別 是 文 化 傳 統 、 人 文 研 究 、 社 會 科 學 及 自 然 科 學 。<br />

參 見 唐 君 毅 , 頁 185–186。


11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外 , 所 有 本 科 生 均 須 於 每 個 範 圍 內 選 修 至 少 一 門 科 目 。「 書 院 通 識 」<br />

涵 蓋 「 形 式 」 與 「 非 形 式 」 教 育 , 由 各 書 院 按 照 自 身 傳 統 和 學 生 的 需<br />

要 來 設 計 。「 書 院 通 識 」 幫 助 新 生 融 入 大 學 生 活 , 並 讓 高 年 級 學 生 有<br />

機 會 運 用 及 整 合 在 大 學 學 到 的 知 識 。 相 較 於 「 大 學 通 識 」,「 書 院 通<br />

識 」 較 注 重 鼓 勵 同 學 在 生 活 中 實 踐 所 學 。<br />

為 了 提 高 同 學 在 閱 讀 、 寫 作 和 討 論 方 面 的 興 趣 與 能 力 , 中 大 計 劃<br />

由 2012 年 開 始 , 同 學 在 修 讀 四 個 範 圍 的 大 學 通 識 科 目 以 前 , 必 須 先 修<br />

讀 「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General Education Foundation Program)。<br />

此 課 程 由 兩 門 科 目 構 成 , 分 別 以 人 文 社 科 與 自 然 科 學 範 疇 的 經 典 著 作<br />

為 骨 幹 , 教 學 以 小 組 形 式 進 行 。 在 長 達 26 週 的 課 程 中 , 同 學 須 閱 讀 從<br />

二 十 多 部 經 典 中 精 選 的 篇 章 , 圍 繞 各 篇 章 的 主 題 進 行 課 堂 討 論 , 並 寫<br />

作 論 文 以 作 進 一 步 的 探 討 和 整 合 。<br />

新 的 「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 已 於 2009 年 春 季 首 次 試 辦 。 提 早 試<br />

辦 , 是 考 慮 到 全 面 推 行 時 每 年 將 涵 蓋 3,400 名 新 生 , 規 模 非 同 小 可 。<br />

當 前 的 計 劃 是 在 2012 年 前 將 新 修 訂 的 課 程 反 覆 試 驗 , 並 逐 年 擴 大 試 行<br />

規 模 , 務 求 在 課 程 全 面 推 行 前 盡 量 完 善 課 程 內 容 與 教 學 模 式 。 另 一 方<br />

面 , 新 課 程 定 位 在 通 識 教 育 之 基 礎 , 同 時 也 是 大 學 教 育 之 基 礎 , 在 資<br />

源 許 可 的 情 況 下 , 亦 應 儘 早 向 2012 年 之 前 入 學 的 同 學 開 放 , 讓 他 們 先<br />

讀 為 快 , 從 中 受 益 。<br />

新 課 程 首 次 試 辦 , 規 模 雖 小 , 帶 來 的 經 驗 卻 值 得 紀 錄 。 本 文 先 介<br />

紹 課 程 的 理 念 、 設 計 , 然 後 報 告 試 辦 的 情 況 、 學 生 的 回 應 , 最 後 總 結<br />

經 驗 , 反 思 哪 些 課 程 與 教 學 模 式 需 要 作 出 適 當 調 整 。<br />

二 、 課 程 理 念<br />

( 一 ) 透 過 對 話 反 思 人 生<br />

過 去 數 千 年 , 人 類 的 文 化 不 斷 發 展 , 身 處 的 環 境 天 天 變 異 , 但 沒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15<br />

有 改 變 的 , 是 有 關 人 自 己 的 一 個 大 問 題 -「 人 是 甚 麼 」 人 對 自 己 的<br />

理 解 決 定 了 他 持 守 的 核 心 價 值 , 但 這 些 核 心 價 值 又 時 刻 受 到 生 活 處 境<br />

的 挑 戰 , 逼 使 人 重 新 檢 視 其 既 有 的 價 值 和 對 自 己 的 理 解 。 有 關 核 心 價<br />

值 的 問 題 , 聽 似 抽 象 或 老 生 常 談 , 但 其 實 我 們 每 天 都 會 遇 到 : 今 天 怎<br />

麼 過 才 算 有 意 義 我 應 以 甚 麼 態 度 面 對 今 日 遭 遇 的 各 種 際 遇 我 在 今<br />

日 身 處 的 社 會 和 自 然 環 境 裏 , 該 扮 演 甚 麼 角 色 <br />

這 些 問 題 在 不 同 的 時 代 都 需 要 解 答 , 舊 的 解 答 引 起 新 的 問 題 , 新<br />

的 問 題 復 而 獲 得 新 的 解 答 , 如 此 層 層 遞 進 , 便 開 展 了 對 話 的 傳 統 , 其<br />

中 , 有 每 個 人 跟 自 己 及 別 人 的 對 話 , 也 有 人 跟 文 本 的 對 話 , 以 及 文 本<br />

間 的 對 話 。 對 話 未 必 能 得 到 令 人 滿 意 的 解 答 , 有 關 價 值 的 問 題 從 來 就<br />

沒 有 單 一 答 案 。 對 話 需 要 延 綿 不 斷 , 由 每 個 人 按 其 自 身 在 時 代 中 的 處<br />

境 來 尋 找 答 案 。 對 話 不 一 定 能 帶 來 終 極 答 案 , 但 卻 推 動 了 人 類 對 知 識<br />

的 追 尋 , 帶 給 我 們 歷 代 豐 富 的 文 學 作 品 、 藝 術 創 作 和 科 學 研 究 。 既 然<br />

對 話 乃 是 一 種 價 值 的 追 尋 , 對 話 所 引 起 的 學 術 研 究 也 就 不 能 脫 離 價 值<br />

的 影 響 , 因 此 , 無 論 同 學 來 自 哪 一 個 專 業 , 他 都 不 能 說 他 不 必 反 思 自<br />

己 的 核 心 價 值 。<br />

大 學 生 是 未 來 社 會 的 棟 樑 , 對 話 傳 統 的 使 命 將 會 交 託 給 他 們 , 因<br />

此 , 大 學 教 育 除 了 提 供 學 術 上 的 專 業 訓 練 外 , 價 值 的 反 思 也 是 不 可 或<br />

缺 的 。 大 學 生 都 是 二 十 歲 左 右 的 青 年 人 , 在 人 生 道 路 上 已 有 一 定 的 經<br />

歷 , 並 已 初 步 建 立 某 些 核 心 價 值 觀 。 幾 年 的 大 學 生 活 是 他 們 總 結 、 評<br />

價 並 分 享 這 些 價 值 的 大 好 時 光 。 我 們 深 信 , 只 要 能 帶 領 他 們 進 入 這<br />

對 話 的 傳 統 , 幫 助 他 們 反 思 這 些 核 心 價 值 , 他 們 就 能 培 養 美 德 , 並<br />

對 自 己 如 何 作 為 一 個 人 有 一 份 自 覺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 不 能 單 靠 老<br />

師 的 講 授 來 達 成 , 因 為 人 生 的 問 題 沒 有 單 一 的 解 答 。 事 實 上 , 就 連<br />

老 師 自 己 都 是 一 個 尋 問 者 , 不 一 定 能 給 出 完 美 的 答 案 , 老 師 只 是 學<br />

生 人 生 路 上 的 同 路 人 , 他 充 其 量 只 是 比 學 生 在 學 識 上 走 在 前 面 一 點<br />

而 已 。


11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 二 ) 透 過 經 典 進 入 對 話 傳 統<br />

對 話 傳 統 留 給 我 們 很 多 經 典 作 品 。 我 們 深 信 , 引 導 大 學 生 進 入 這<br />

傳 統 的 最 佳 途 徑 就 是 閱 讀 經 典 。 經 典 能 經 歷 長 時 間 而 流 傳 下 來 , 是 因<br />

為 它 們 所 承 載 的 思 想 對 人 類 影 響 深 遠 。 經 典 所 承 載 的 思 想 , 能 打 開 學<br />

生 的 眼 界 , 且 能 引 起 進 一 步 的 對 話 , 使 對 話 的 傳 統 延 綿 不 斷 。<br />

甚 麼 才 是 經 典 呢 要 為 「 經 典 」 一 詞 下 一 個 明 確 的 定 義 並 不 容<br />

易 , 但 一 般 人 都 同 意 , 經 典 是 超 越 時 空 的 , 它 對 我 們 反 思 人 生 體 驗 有<br />

很 大 的 影 響 力 。 張 祥 龍 在 其 《 孔 子 的 現 象 學 闡 釋 九 講 : 禮 樂 人 生 與 哲<br />

理 》 的 〈 總 序 〉 第 一 段 嘗 試 從 正 反 兩 面 對 經 典 下 一 個 定 義 ( 張 祥 龍 ,<br />

2009):<br />

經 典 是 影 響 一 個 悠 久 文 明 走 向 的 文 本 源 頭 。 它 不 限 於 時 間 上 的<br />

源 頭 , 還 意 味 著 重 現 思 想 與 人 生 開 端 的 溯 源 能 力 。 這 也 就 是<br />

說 , 它 能 讓 我 們 重 回 起 頭 處 , 體 驗 到 最 初 的 、 邊 緣 上 的 取 向 如<br />

何 發 生 , 並 由 此 而 生 出 某 種 邊 際 處 的 敏 感 。 非 經 典 的 文 本 則 已<br />

經 處 於 某 種 框 架 之 中 , 近 代 以 來 的 反 經 典 潮 流 則 指 一 種 以 「 靠<br />

最 先 進 手 段 直 接 解 決 問 題 」 為 標 榜 的 傾 向 , 否 認 經 典 有 當 下 及<br />

未 來 的 活 的 真 身 。<br />

這 裏 所 說 的 「 起 頭 處 」, 是 人 的 自 我 認 知 , 也 就 是 回 應 「 人 是 甚 麼 」<br />

這 個 問 題 所 產 生 的 一 種 自 我 覺 醒 。 人 生 是 一 個 不 斷 開 展 的 過 程 , 在 每<br />

一 刻 , 人 以 當 下 為 據 點 , 但 時 間 不 會 停 留 , 於 是 他 又 要 立 刻 離 開 這 個<br />

據 點 而 邁 向 另 一 據 點 。 因 此 , 人 的 自 我 認 知 是 不 斷 在 當 下 和 另 一 據 點<br />

兩 下 接 觸 的 邊 緣 上 受 著 衝 擊 。 時 間 的 巨 輪 無 情 地 驅 動 這 衝 擊 的 洪 流 ,<br />

除 非 自 我 已 決 定 關 掉 一 切 感 覺 , 否 則 自 我 必 須 有 所 取 向 , 也 必 須 有 所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17<br />

感 受 。 經 典 , 記 錄 了 一 個 悠 久 文 明 在 自 我 認 知 的 過 程 中 所 留 下 的 足<br />

跡 , 也 記 錄 了 所 留 下 的 感 覺 。<br />

三 、 課 程 設 計 與 推 行<br />

基 礎 課 程 由 兩 門 科 目 組 成 , 分 別 為 討 論 人 文 和 社 會 的 「 與 人 文<br />

對 話 」 和 探 討 自 然 科 學 的 「 與 自 然 對 話 」。2009 年 春 季 , 我 們 將 這 兩<br />

門 科 目 分 別 安 置 在 「 大 學 通 識 」 的 範 圍 D 及 B 內 , 以 選 修 科 目 的 形 式<br />

同 時 試 行 , 試 行 時 的 科 目 名 稱 為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追 尋 美 好 社 會 與<br />

美 麗 人 生 」 和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宇 宙 和 生 命 的 探 索 」。 每 科 目 開 設 一<br />

班 , 每 班 15 人 。 兩 科 都 著 重 提 升 同 學 讀 原 典 、 論 原 典 的 能 力 。 在 13 週<br />

的 課 程 裏 , 學 生 於 每 次 上 導 修 課 前 讀 畢 指 定 的 經 典 選 篇 , 預 先 思 考 各<br />

討 論 題 的 答 案 , 然 後 在 課 上 進 行 深 入 討 論 。 這 背 後 的 理 念 , 是 希 望 學<br />

生 直 接 和 文 本 對 話 , 然 後 通 過 文 字 ( 隔 週 短 寫 ) 和 面 對 面 的 討 論 , 將<br />

對 話 的 結 果 跟 同 學 和 導 師 分 享 。 換 言 之 , 個 人 與 每 一 部 經 典 的 對 話 ,<br />

都 會 延 伸 為 同 學 之 間 、 師 生 之 間 的 對 話 。 此 外 , 兩 門 科 目 均 要 求 同 學<br />

提 交 兩 篇 學 期 論 文 , 串 連 課 程 中 不 同 的 篇 章 和 課 題 , 讓 經 典 和 經 典<br />

對 話 。 本 小 節 先 交 代 課 堂 安 排 , 其 後 再 介 紹 兩 門 科 目 的 內 容 和 評 核<br />

方 法 。<br />

( 一 ) 課 堂 安 排<br />

每 週 共 三 課 時 , 分 別 為 一 小 時 授 課 和 兩 小 時 導 修 。 老 師 在 授 課 中<br />

講 解 該 週 閱 讀 篇 章 的 背 景 、 重 點 , 預 先 解 釋 較 難 理 解 之 處 , 並 按 需 要<br />

派 發 篇 章 簡 介 、 內 容 大 綱 、 核 心 問 題 , 以 及 提 供 章 句 注 解 、 中 文 譯 本<br />

等 。 至 於 導 修 課 , 則 以 討 論 為 主 , 同 學 在 老 師 的 帶 領 下 討 論 與 篇 章 有


11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關 的 課 題 。 學 生 在 參 加 導 修 課 之 前 , 除 了 要 讀 完 篇 章 之 外 , 還 要 撰 寫<br />

短 文 回 答 老 師 按 篇 章 內 容 所 擬 定 的 問 題 。<br />

( 二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追 尋 美 好 社 會 與 美 麗 人 生<br />

本 科 目 在 美 好 人 生 和 社 會 的 大 前 提 下 , 涵 攝 「 建 構 自 我 」、「 為 自<br />

我 劃 界 」、「 建 構 社 會 」 三 大 課 題 , 串 連 課 程 中 不 同 的 經 典 , 統 攝 各 篇<br />

章 帶 出 的 現 代 反 思 。 三 大 課 題 再 加 擴 充 , 又 發 展 出 「 建 構 自 我 與 實 現<br />

自 我 」、「 瞭 解 自 我 的 極 限 」、「 建 構 自 由 富 足 的 社 會 」 等 課 題 , 其 下<br />

又 分 成 十 一 個 關 乎 人 生 與 社 會 的 主 題 , 突 出 十 二 部 經 典 在 本 科 目 的 討<br />

論 重 心 , 如 下 :<br />

1. 建 構 自 我 與 實 現 自 我<br />

主 題<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旅 程 與 轉 化 《 奧 德 賽 記 》(Homer, Odyssey, Lombardo 英 譯 本 )<br />

第 1, 4, 5, 10, 11, 13, 16, 19, 21, 23 卷<br />

愛 欲 與 真 善 美 的 追 求 《 會 飲 》(Plato, Symposium, Griffith 英 譯 本 )<br />

172A–223D<br />

友 情 與 幸 福 《 尼 各 馬 可 倫 理 學 》<br />

(Aristotle, Nichomachean ethics, Thomson 英 譯 本 )<br />

第 1, 8, 9, 10 卷 ( 選 段 )<br />

道 德 覺 醒 與 自 我 完 成 《 論 語 》( 楊 伯 峻 注 本 )<br />

按 以 下 主 題 選 段 : 求 學 , 交 友 , 處 世 , 禮 與 仁 義 , 孝 道 ,<br />

君 臣 。<br />

超 越 道 德 、 逍 遙 齊 物 《 莊 子 》( 傅 佩 榮 譯 本 )<br />

按 以 下 主 題 選 段 : 無 用 之 用 , 知 識 之 累 , 形 驅 之 累 , 名 相<br />

之 累 , 傲 才 之 累 , 殘 障 異 人 , 真 人 境 界 , 物 之 所 同 , 超 脫<br />

病 苦 , 究 竟 生 死 , 莊 子 惠 施 , 莊 周 論 孔 , 莊 周 自 述 。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19<br />

2. 瞭 解 自 我 的 極 限<br />

主 題<br />

人 神 關 係 的 疏 離 /<br />

亞 當 、 夏 娃 與 性 別 身 份<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 創 世 記 》( 馮 象 中 譯 本 )1-11<br />

《 古 蘭 經 》: 第 2 卷<br />

信 靠 神 便 是 智 慧 《 約 伯 記 》( 現 代 中 文 譯 本 )1–3, 4–15, 17, 21–22, 28–<br />

30, 38–42<br />

無 我 、 空 相 、 互 即 互 入 《 心 經 》( 玄 奘 中 譯 本 )<br />

〔 兼 讀 一 行 禪 師 ,《 般 若 的 心 》( 明 潔 、 明 堯 中 譯 本 )〕<br />

3. 建 構 自 由 富 足 的 社 會<br />

主 題<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從 理 想 君 主 到 理 想 學 院 黃 宗 羲 ,《 明 夷 待 訪 錄 》<br />

第 1–3, 5 卷 ( 選 段 )<br />

自 由 為 基 礎 、 公 利 為 目<br />

標 的 政 治 體 系<br />

盧 梭 ,《 社 會 契 約 論 》(Jean-Jacques Rousseau, <strong>The</strong> social<br />

contract, G. D. H. Cole 英 譯 本 )<br />

第 1 卷<br />

以 私 利 主 導 經 濟 的 利<br />

與 弊<br />

阿 當 史 密 斯 ,《 國 富 論 》( A. Smith, <strong>The</strong> wealth <strong>of</strong><br />

nations), 第 1 卷 ( 選 段 )<br />

馬 克 斯 ,「 異 化 勞 動 」(K. Marx, “Alienated labor”)<br />

( 選 段 )<br />

從 課 程 結 構 看 , 各 經 典 所 屬 的 三 大 課 題 都 與 本 科 目 的 主 題 密 切 相<br />

關 : 追 求 美 麗 人 生 , 必 先 建 構 自 我 、 認 識 自 我 極 限 ; 探 尋 美 好 社 會 的<br />

形 式 , 又 必 從 保 障 個 人 自 由 、 保 障 物 質 和 精 神 富 足 入 手 。 三 大 課 題 之<br />

下 , 每 一 部 經 典 都 以 一 特 定 的 主 題 作 切 入 點 , 回 應 這 三 大 課 題 。<br />

例 如 , 第 一 個 大 課 題 是 「 建 構 自 我 與 實 現 自 我 」, 依 據 本 課 程 的 設<br />

計 , 這 個 課 題 下 的 《 奧 德 賽 記 》、《 會 飲 》、《 尼 各 馬 可 倫 理 學 》、《 論


12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語 》、《 莊 子 》 五 部 經 典 , 分 別 突 顯 了 旅 程 、 愛 情 、 友 情 、 仁 心 、 虛 靜<br />

作 為 建 構 自 我 之 門 徑 , 又 各 自 以 奪 得 光 榮 還 家 、 了 悟 真 善 美 、 實 現 理 性<br />

與 德 性 並 行 的 生 活 、 實 行 君 子 之 道 、 逍 遙 齊 物 為 自 我 實 現 之 最 高 境 界 。<br />

可 以 說 , 每 個 大 課 題 下 所 選 的 篇 章 , 都 在 進 行 對 話 ; 老 師 教 學<br />

時 , 可 以 通 過 一 定 的 步 驟 讓 學 生 體 會 和 參 與 這 種 對 話 。 以 《 奧 德 賽<br />

記 》 為 例 , 老 師 教 這 部 經 典 時 , 會 集 中 引 導 學 生 討 論 所 選 篇 章 體 現 的<br />

「 旅 程 與 轉 化 」 主 題 , 帶 出 旅 程 和 歸 家 的 意 義 、 英 雄 的 特 質 、 男 女 性<br />

別 的 角 色 、 熟 悉 與 陌 生 的 問 題 等 。 接 下 來 , 教 《 會 飲 》 時 , 可 先 引 導<br />

學 生 集 中 討 論 愛 的 欲 求 與 真 善 美 的 關 係 , 然 後 邀 請 學 生 把 《 奧 德 賽<br />

記 》 帶 出 的 視 角 運 用 到 《 會 飲 》 去 。 例 如 , 從 「 旅 程 」 的 角 度 看 《 會<br />

飲 》 中 「 愛 的 梯 階 」、 比 較 蘇 格 拉 底 與 奧 德 修 斯 的 「 英 雄 特 質 」、 將<br />

《 會 飲 》 與 《 奧 德 賽 記 》 兩 部 經 典 所 反 照 出 的 兩 性 身 份 作 一 對 比 等 。<br />

隨 著 學 期 的 推 進 , 學 生 每 進 入 一 部 經 典 , 都 可 以 作 這 種 回 顧 、 對 比 和<br />

整 合 , 讓 經 典 與 經 典 對 話 。 老 師 亦 通 過 論 文 題 和 考 試 題 推 動 這 種 對<br />

話 , 鼓 勵 學 生 多 做 整 合 的 功 夫 , 使 讀 經 典 的 經 驗 成 為 連 貫 的 整 體 而 非<br />

割 裂 的 片 段 。 其 實 , 第 一 次 試 教 結 束 時 , 學 生 都 理 解 到 本 科 目 各 篇 章<br />

均 直 接 或 間 接 地 為 人 的 本 質 下 界 說 , 又 以 其 界 說 為 起 點 , 推 展 出 人 生<br />

最 重 要 的 追 求 及 人 與 人 應 有 的 關 係 , 當 中 又 帶 出 自 利 或 利 他 為 其 基 本<br />

的 道 德 原 則 。<br />

( 三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宇 宙 和 生 命 的 探 索<br />

自 遠 古 開 始 , 人 類 就 對 宇 宙 充 滿 好 奇 。 古 希 臘 哲 人 開 啟 了 以 理 性<br />

探 索 宇 宙 的 傳 統 , 為 現 代 物 理 科 學 奠 定 了 基 礎 。 後 來 科 學 的 範 圍 也 包<br />

括 了 對 生 命 的 探 索 , 科 學 家 開 始 了 解 生 命 的 定 律 , 甚 至 控 制 生 命 。 從<br />

科 學 探 索 所 獲 得 的 知 識 , 使 我 們 重 新 審 視 人 類 對 自 己 的 理 解 。 在 地 球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21<br />

的 這 一 邊 , 中 國 哲 人 也 發 展 了 一 套 以 陰 陽 和 五 行 為 基 礎 的 觀 念 , 與 西<br />

方 宇 宙 觀 截 然 不 同 。 中 西 文 化 的 衝 擊 , 將 會 影 響 未 來 科 學 的 探 索 。 本<br />

科 目 讓 同 學 認 識 並 比 較 中 西 科 學 發 展 , 了 解 人 類 如 何 探 索 、 認 識 , 以<br />

至 改 變 宇 宙 和 生 命 , 並 反 思 人 在 大 自 然 中 的 地 位 。<br />

本 科 目 是 一 個 先 探 索 後 反 思 的 智 性 旅 程 , 這 個 旅 程 有 三 部 分 ,<br />

分 別 是 :1. 探 索 物 理 宇 宙 ;2. 探 索 生 命 世 界 ;3. 對 科 學 尋 索 的 反 思<br />

─ 反 思 科 學 的 限 制 、 比 較 中 西 科 學 發 展 。 本 科 目 的 篇 章 涉 及 哲 學 、<br />

科 學 史 、 物 理 、 生 物 等 不 同 範 疇 , 每 個 篇 章 都 由 一 個 或 數 個 核 心 問 題<br />

引 入 。 以 下 表 格 按 三 部 分 列 出 核 心 問 題 、 閱 讀 篇 章 及 從 篇 章 內 容 引 申<br />

出 來 的 反 省 課 題 。<br />

1. 探 索 物 理 宇 宙<br />

主 題<br />

真 理 是 甚 麼 <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柏 拉 圖 :《 理 想 國 》(Plato, Republic) 第 七 卷 〈 洞 穴 的 比<br />

喻 〉(“<strong>The</strong> allegory <strong>of</strong> the cave”)<br />

反 省 問 題 : 現 象 本 身 不 是 真 理 , 真 理 藏 於 現 象 背 後 。<br />

如 何 尋 找 科 學 的 真 理 <br />

伽 利 略 :《 關 於 兩 門 新 科 學 的 對 話 》(G. Galilei, Dialogues<br />

concerning two sciences)( 第 三 天 有 關 運 動 的 部 分 )<br />

反 省 問 題 : 以 實 驗 和 理 性 來 尋 找 真 理 。<br />

我 們 能 否 把 人 作 為 實 驗 對 象 <br />

如 何 表 達 科 學 的 真 理 <br />

牛 頓 :《 自 然 哲 學 之 數 學 原 理 》( I . N e w t o n , T h e<br />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natural philosophy)( 定 義 、 運<br />

動 之 三 大 定 律 、 卷 1 第 2 節 有 關 向 心 力 之 部 分 )<br />

反 省 問 題 : 以 數 學 表 達 自 然 定 律 。<br />

我 們 知 道 甚 麼 真 理 <br />

溫 伯 格 :《 最 初 三 分 鐘 》(S. Weinberg, <strong>The</strong> first three<br />

minutes)( 第 2 章 〈 宇 宙 膨 脹 〉)<br />

反 省 問 題 : 宇 宙 膨 脹 。


12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2. 探 索 生 命 世 界<br />

主 題<br />

生 命 的 定 律 是 甚 麼 <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達 爾 文 :《 物 種 起 源 》(C. Darwin, <strong>The</strong> origin <strong>of</strong> species)<br />

( 第 4 章 〈 自 然 選 擇 〉)<br />

反 省 問 題 : 自 然 選 擇 是 科 學 定 律 嗎 <br />

達 爾 文 的 演 化 論 有 為 生 命 帶 來 意 義 嗎 <br />

生 命 的 密 碼 是 甚 麼 <br />

沃 森 :《DNA: 生 命 的 秘 密 》(J. D. Watson, DNA: <strong>The</strong> secret<br />

<strong>of</strong> life)( 第 1、2 章 )<br />

反 省 問 題 : 生 命 就 只 是 物 理 和 化 學 現 象 嗎 <br />

我 們 的 命 運 是 否 早 已 被 決 定 了 <br />

如 何 操 控 生 命 操 控 生<br />

命 帶 來 甚 麼 結 果 <br />

沃 森 :《DNA: 生 命 的 秘 密 》(J. D. Watson, DNA: <strong>The</strong> secret<br />

<strong>of</strong> life)( 第 5 章 )<br />

反 省 問 題 : 生 物 技 術 對 醫 學 的 影 響 。<br />

3. 對 科 學 尋 索 的 反 思<br />

主 題<br />

思 維 是 甚 麼 <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薜 丁 格 :《 思 維 與 物 質 》(E. Schrödinger, Mind and matter)<br />

( 第 1 至 4 章 )<br />

反 省 問 題 : 分 工 合 作 會 否 引 起 人 類 智 力 的 倒 退 <br />

語 言 的 限 制 <br />

玻 恩 :《 符 號 與 現 實 》(M. Born (1965). Symbol and reality,<br />

Universitas 7 (4), 337–353.)<br />

反 省 問 題 : 我 們 對 物 質 世 界 的 主 觀 感 受 , 例 如 顏 色 、 冷 熱 、<br />

音 調 的 高 低 , 是 否 都 沒 有 意 義 <br />

中 國 人 對 大 自 然 有 甚<br />

麼 認 識 <br />

李 約 瑟 :《 中 華 科 學 文 明 史 》(J. Needham, <strong>The</strong> shorter<br />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第 1 卷 第 10 章 )<br />

反 省 問 題 : 中 國 人 如 何 利 用 陰 陽 和 五 行 觀 念 來 解 釋 大 自 然 <br />

中 國 人 對 大 自 然 有 甚<br />

麼 認 識 <br />

李 約 瑟 :《 中 國 之 科 學 與 文 明 》(J. Needham, Science and<br />

civilisation in China)( 第 2 卷 第 13 章 第 g 小 節 )<br />

反 省 問 題 : 中 國 人 如 何 利 用 《 易 經 》 來 將 自 然 現 象 分 類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23<br />

3. 對 科 學 尋 索 的 反 思 ( 續 )<br />

主 題<br />

中 西 科 學 發 展 的 分 別 <br />

指 定 閱 讀 材 料<br />

李 約 瑟 :《 中 國 之 科 學 與 文 明 》(J. Needham, Science and<br />

civilisation in China)( 第 7 章 結 論 部 分 )<br />

錢 穆 :《 中 國 文 化 叢 談 》 之 〈 中 國 文 化 與 科 學 〉<br />

反 省 問 題 : 為 何 科 學 沒 有 在 中 國 出 現 <br />

( 四 ) 兩 科 目 之 間 的 聯 繫<br />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討 論 人 文 、 社 會 , 必 然 論 及 價 值 觀 , 但 一 般<br />

人 容 易 誤 解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只 探 討 科 學 , 因 此 不 牽 涉 價 值 觀 。 其 實<br />

兩 門 科 目 作 為 同 一 課 程 的 兩 個 部 分 , 它 們 都 具 有 相 同 的 理 念 , 就 是 讓<br />

同 學 透 過 閱 讀 經 典 來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 並 藉 著 討 論 和 寫 作 來 整 理 、 檢<br />

視 、 更 新 個 人 的 核 心 價 值 觀 。 以 下 列 舉 幾 個 例 子 , 以 說 明 兩 門 科 目 可<br />

透 過 對 價 值 觀 的 反 省 而 彼 此 關 聯 , 且 由 於 它 們 對 相 同 的 問 題 採 取 不 同<br />

的 進 路 , 因 此 彼 此 之 間 有 很 大 的 對 話 空 間 。<br />

1. 理 性 的 探 索<br />

科 學 乃 理 性 的 探 索 是 毋 庸 置 疑 的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的 同 學 會 看<br />

到 , 科 學 理 論 是 根 據 實 驗 數 據 建 構 出 來 的 , 建 構 過 程 牽 涉 繁 複 但 理 性<br />

的 分 析 。 重 視 理 性 , 是 科 學 探 索 的 核 心 價 值 。 從 科 學 的 發 展 史 可 見 ,<br />

當 人 重 視 理 性 , 人 類 就 漸 漸 不 再 透 過 神 話 來 了 解 世 界 , 而 是 以 科 學 方<br />

法 對 世 界 進 行 有 系 統 的 探 索 。<br />

理 性 的 運 用 並 不 限 於 科 學 探 索 , 在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中 , 同 學<br />

會 發 現 理 性 分 析 與 人 文 關 懷 其 實 並 行 不 悖 :《 會 飲 》 中 , 從 男 女 之 私<br />

的 欲 愛 出 發 , 竟 能 沿 著 「 愛 的 梯 階 」 層 層 上 升 而 最 終 到 達 純 粹 無 瑕<br />

的 真 善 美 境 界 , 靠 的 就 是 理 性 ;《 尼 各 馬 可 倫 理 學 》 講 人 類 最 高 的 境


12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界 , 便 是 理 性 與 德 性 並 行 的 生 活 ;《 論 語 》 說 要 復 周 禮 , 要 求 的 其 實<br />

是 每 個 人 的 道 德 覺 醒 , 人 運 用 理 性 探 問 禮 節 背 後 的 理 據 , 禮 制 才 能 真<br />

正 體 現 「 仁 」 心 而 不 是 僵 化 的 形 式 ;《 社 會 契 約 論 》 推 崇 的 那 種 政 治<br />

形 式 , 更 可 謂 是 建 基 於 理 性 的 最 大 發 揮 :<br />

人 從 自 然 狀 態 過 渡 到 公 民 社 會 , 是 一 個 很 了 不 起 的 轉 變 。 人 在<br />

行 為 上 以 公 義 取 代 本 能 , 使 其 具 有 以 往 欠 奉 的 道 德 依 據 …… 這<br />

樣 , 人 便 從 愚 昧 、 無 想 像 力 的 畜 生 , 變 成 了 有 思 想 的 存 在 , 變<br />

成 人 了 。 <br />

當 同 學 修 畢 這 兩 門 科 目 , 就 能 瞭 解 理 性 並 非 科 學 探 索 的 專 利 品 ,<br />

它 其 實 貫 穿 了 整 個 的 對 話 傳 統 。<br />

2. 面 對 限 制<br />

科 學 是 一 個 發 展 過 程 , 其 中 舊 理 論 不 斷 由 新 理 論 所 取 代 , 但 我 們<br />

不 能 保 證 這 個 過 程 必 定 趨 向 真 理 , 這 是 科 學 方 法 的 限 制 。 此 外 , 科 學<br />

只 能 說 明 自 然 現 象 是 「 如 何 」 發 生 , 但 不 能 解 釋 「 為 何 」 發 生 , 這 也<br />

是 科 學 的 限 制 。 在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裏 , 同 學 會 看 到 科 學 家 也 是 一 個<br />

遇 到 種 種 限 制 的 人 。 科 學 家 跟 其 他 人 的 不 同 之 處 , 只 在 於 大 家 在 不 同<br />

的 境 遇 中 遇 見 限 制 。<br />

在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中 , 三 部 宗 教 經 典 要 帶 出 的 一 大 訊 息 是 ,<br />

人 要 認 識 和 接 受 自 己 的 局 限 , 才 是 真 正 的 智 慧 和 幸 福 之 始 。《 約 伯<br />

記 》 中 , 約 伯 本 是 富 戶 , 對 上 帝 十 分 虔 誠 , 卻 一 下 子 失 去 了 財 富 和 兒<br />

譯 自 Jean-Jacques Rousseau (p. 22).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25<br />

女 , 遭 到 妻 子 離 棄 , 還 渾 身 生 滿 毒 瘡 。 他 深 信 上 帝 只 會 懲 罰 不 義 的<br />

人 , 而 自 己 沒 有 犯 罪 , 因 此 他 的 理 性 無 法 瞭 解 這 遭 遇 , 他 的 理 性 面 對<br />

限 制 。 面 對 這 人 生 的 無 常 , 他 完 全 無 能 為 力 , 他 不 能 使 兒 女 復 活 , 不<br />

能 醫 好 自 己 的 瘡 , 也 不 能 控 制 妻 子 的 意 向 , 這 也 是 一 種 限 制 。《 約 伯<br />

記 》 要 帶 出 的 , 正 是 人 的 理 性 、 行 為 和 意 願 之 局 限 , 而 信 靠 神 才 是 真<br />

正 的 智 慧 。 同 樣 的 訊 息 , 在 《 創 世 記 》 和 《 古 蘭 經 》 第 二 卷 都 有 帶<br />

出 。《 心 經 》 進 一 步 破 除 人 的 迷 執 , 認 為 人 甚 至 不 能 談 「 自 我 」, 因 為<br />

一 切 用 來 界 定 「 自 我 」 的 特 質 、 所 有 、 身 體 、 攝 受 、 思 維 等 等 都 時 刻<br />

更 替 變 易 而 無 實 體 可 言 ; 放 棄 「 我 」 執 , 了 悟 其 「 空 」 相 , 才 是 真 的<br />

智 慧 , 才 能 離 苦 。<br />

面 對 限 制 , 科 學 的 討 論 或 許 能 告 訴 我 們 解 決 之 道 , 又 或 是 告 訴 我<br />

們 為 何 不 能 解 決 , 而 人 文 的 討 論 則 讓 我 們 了 悟 如 何 面 對 限 制 , 尋 找 心<br />

靈 的 安 逸 。<br />

3. 自 由 意 志<br />

人 是 否 有 自 由 意 志 命 運 是 否 存 在 如 果 真 的 有 命 運 , 我 們 又 如<br />

何 了 解 自 由 意 志 原 來 這 些 問 題 早 己 進 入 了 科 學 的 領 域 。 在 沃 森 的<br />

《DNA: 生 命 的 秘 密 》 中 , 我 們 看 見 科 學 家 已 發 現 了 基 因 , 也 知 道<br />

基 因 如 何 影 響 人 的 特 徵 , 包 括 身 高 、 膚 色 、 輪 廓 。 這 樣 看 來 , 一 個<br />

人 的 命 運 在 某 程 度 上 是 注 定 的 。 那 麼 所 謂 人 定 勝 天 在 甚 麼 情 況 下 是 有<br />

意 義 的 此 外 , 現 在 我 們 知 道 腦 袋 由 大 量 神 經 細 胞 所 組 成 , 在 神 經 細<br />

胞 之 間 有 化 學 物 質 與 電 訊 號 的 傳 遞 。 人 的 思 維 是 否 就 是 這 些 訊 號 若<br />

然 , 則 這 些 訊 號 都 必 須 受 物 理 和 化 學 定 律 所 規 範 , 那 麼 我 們 又 如 何 了<br />

解 自 由 意 志 自 由 意 志 是 否 存 在 若 自 由 是 存 在 的 , 我 們 應 如 何 行 使<br />

自 由


12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 奧 德 賽 記 》 中 , 儘 管 諸 神 操 控 人 的 命 運 , 但 要 是 奧 德 修 斯 沒 有<br />

運 用 他 堅 強 的 意 志 和 毅 力 , 他 根 本 回 不 了 家 。 在 《 社 會 契 約 論 》 裏 ,<br />

盧 梭 認 為 合 法 的 政 權 應 建 基 於 社 會 契 約 。 人 雖 然 生 來 都 有 自 由 , 但 每<br />

個 人 都 要 放 棄 天 賦 的 自 由 以 獲 取 契 約 自 由 , 才 能 共 建 美 好 的 社 會 。<br />

本 課 程 分 別 從 科 學 和 社 會 學 兩 條 進 路 探 討 自 由 , 前 者 為 後 者 提 供<br />

客 觀 的 基 礎 , 後 者 為 前 者 近 乎 純 理 論 的 討 論 展 現 實 踐 上 的 出 路 。<br />

4. 思 維 的 愚 化<br />

根 據 達 爾 文 的 「 自 然 選 擇 (natural selection) 論 」, 當 物 種 置 身 的<br />

環 境 有 變 , 只 有 那 些 有 變 異 (variation) 並 且 適 應 環 境 的 個 體 , 才 能<br />

獲 得 優 勢 並 繁 衍 下 去 。 在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裏 , 薜 丁 格 在 《 思 維 與 物<br />

質 》 中 嘗 試 將 進 化 論 應 用 到 人 的 思 維 。 他 認 為 , 如 果 人 所 身 處 的 環 境<br />

沒 有 任 何 變 化 , 則 他 的 腦 袋 便 不 用 為 了 重 新 適 應 環 境 而 改 變 , 於 是 他<br />

的 思 維 不 會 有 進 步 。 從 這 個 角 度 看 , 當 人 長 期 在 分 工 合 作 (division <strong>of</strong><br />

labour) 的 環 境 下 工 作 , 他 只 要 重 複 步 驟 , 便 能 不 用 動 腦 筋 而 做 好 工<br />

作 , 獲 得 生 活 所 需 , 於 是 分 工 合 作 就 可 能 會 引 致 思 維 的 愚 化 。<br />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的 同 學 在 《 國 富 論 》 裏 會 看 到 作 者 史 密 斯 對<br />

分 工 合 作 有 更 細 緻 的 描 寫 。 他 以 製 造 鐵 釘 為 例 , 指 出 只 要 將 製 造 過 程<br />

分 為 很 多 工 序 , 每 個 工 人 就 可 以 集 中 做 好 其 中 一 個 工 序 , 就 連 轉 身 的<br />

時 間 也 可 以 省 下 來 , 從 而 大 幅 增 加 人 均 的 鐵 釘 生 產 量 , 製 造 財 富 。<br />

透 過 閱 讀 上 述 兩 部 著 作 , 同 學 不 單 可 以 欣 賞 兩 位 大 師 如 何 分 析 問<br />

題 , 更 可 以 嘗 試 循 兩 個 不 同 角 度 來 展 開 對 話 。<br />

( 五 ) 成 績 評 核<br />

本 課 程 從 四 方 面 評 核 同 學 的 表 現 : 每 週 短 寫 、 學 期 論 文 、 課 堂 參<br />

與 、 期 終 考 試 。 評 核 的 目 的 不 僅 是 為 了 檢 視 學 生 的 學 習 進 度 , 更 是 為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27<br />

了 幫 助 同 學 了 解 自 己 的 強 項 與 弱 點 , 為 未 來 的 學 習 生 活 打 好 基 礎 。 以<br />

下 先 表 列 出 每 方 面 所 佔 比 重 , 然 後 簡 介 內 容 和 目 的 。<br />

表 3–1 「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 評 核 學 生 方 法<br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br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br />

每 週 短 寫 20% 30%<br />

學 期 論 文 兩 篇 35% 50%<br />

課 堂 參 與 討 論 10% 20%<br />

期 終 考 試 35% --<br />

1. 每 週 短 寫<br />

每 週 同 學 在 讀 完 篇 章 後 , 都 要 在 參 加 導 修 課 之 前 撰 文 回 答 一 條 問<br />

題 。 這 作 業 的 目 的 是 讓 同 學 在 閱 讀 後 作 初 步 反 省 , 為 投 入 導 修 課 的 討<br />

論 做 好 準 備 , 導 師 也 可 以 從 同 學 的 作 業 中 初 步 掌 握 他 們 對 篇 章 了 解 的<br />

程 度 。 以 下 列 舉 三 個 題 目 為 例 :<br />

(1) 假 設 你 可 以 在 這 個 洞 穴 的 比 喻 中 加 入 你 自 己 , 你 希 望 做 哪 個<br />

角 色 為 甚 麼 (《 理 想 國 》 每 週 短 寫 問 題 )<br />

( 作 者 按 ) 同 學 在 思 考 這 個 問 題 的 時 候 , 不 單 要 回 顧 比 喻 的 內<br />

容 , 還 要 嘗 試 將 內 容 應 用 到 自 己 身 上 。<br />

(2) 你 透 過 顯 微 鏡 看 見 一 些 細 菌 , 肉 眼 並 不 能 看 見 它 們 。 為 何 你<br />

認 為 它 們 是 真 / 假 的 (《 最 初 三 分 鐘 》 每 週 短 寫 問 題 )<br />

( 作 者 按 ) 本 篇 章 討 論 宇 宙 的 膨 脹 。 選 擇 這 篇 章 , 不 單 是 為 了<br />

讓 同 學 認 識 宇 宙 膨 脹 , 更 希 望 同 學 了 解 宇 宙 膨 脹 其 實 並 非 肉 眼


12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可 見 , 它 只 是 一 個 透 過 科 學 方 法 、 在 無 數 實 驗 證 據 的 基 礎 上 建<br />

立 的 推 測 。 可 是 , 對 科 學 背 景 較 淺 的 同 學 來 說 , 這 句 說 話 可 能<br />

在 一 時 之 間 較 難 領 會 。 因 此 , 我 們 藉 著 回 應 問 題 讓 他 們 考 慮 一<br />

個 較 常 見 的 例 子 , 期 望 他 們 發 現 , 我 們 先 要 相 信 顯 微 鏡 背 後 的<br />

光 學 原 理 是 對 的 , 然 後 製 造 顯 微 鏡 , 我 們 才 能 間 接 看 見 細 菌 。<br />

當 同 學 明 白 我 們 只 能 間 接 知 道 細 菌 的 存 在 , 就 較 容 易 接 受 很 多<br />

事 物 的 存 在 都 只 是 一 些 合 理 的 推 測 。<br />

(3) 按 孔 子 所 說 , 交 友 有 甚 麼 目 的 擇 友 要 考 慮 甚 麼 條 件 朋 友<br />

間 最 佳 的 活 動 是 甚 麼 孔 子 的 理 想 , 套 在 你 身 上 是 否 合 適 他 的<br />

講 法 , 跟 亞 里 士 多 德 的 友 誼 論 , 有 沒 有 共 通 之 處 (《 論 語 》 每 週<br />

短 寫 問 題 )<br />

( 作 者 按 ) 出 這 道 題 目 有 三 個 目 的 : 首 先 , 要 求 同 學 弄 清 楚 孔<br />

子 如 何 理 解 友 誼 ; 其 次 , 鼓 勵 他 們 思 考 如 何 把 古 代 智 慧 應 用 於<br />

今 天 ; 最 後 , 向 同 學 展 示 古 中 國 和 古 希 臘 哲 學 對 話 的 可 能 。<br />

短 寫 字 數 並 沒 有 嚴 格 規 定 , 同 學 可 按 需 要 暢 所 欲 言 , 但 根 據 是 次<br />

試 行 經 驗 , 若 文 章 達 到 足 夠 深 度 , 用 中 文 撰 寫 最 少 應 約 有 七 百 字 , 英<br />

文 則 約 為 六 百 字 。<br />

2. 學 期 論 文<br />

同 學 需 呈 交 論 文 兩 篇 , 分 別 於 學 期 中 段 和 學 期 結 束 時 遞 交 。 若 以<br />

中 文 撰 寫 , 字 數 約 為 1,200 至 2,000 字 , 英 文 則 為 1,000 至 1,500 字 。 論<br />

文 的 目 的 是 讓 同 學 整 理 在 閱 讀 過 程 中 所 受 到 的 啟 發 , 並 孕 育 自 己 的 見<br />

解 。 以 下 列 舉 兩 題 目 為 例 :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29<br />

(1) 述 說 你 理 想 中 的 科 學 教 育 , 評 論 及 展 望 你 在 中 大 所 接 受 的 科<br />

學 教 育 。<br />

( 作 者 按 ) 學 生 在 思 考 這 個 題 目 的 時 候 , 必 須 想 清 楚 科 學 與 其<br />

他 學 科 的 分 別 , 並 思 考 教 育 的 意 義 , 而 這 正 好 也 回 應 了 柏 拉 圖<br />

在 洞 穴 的 比 喻 中 對 教 育 的 意 見 。 此 題 目 還 包 括 同 學 對 自 身 的 反<br />

省 , 並 非 抽 象 的 討 論 題 目 。<br />

(2)《 奧 德 賽 記 》 和 《 論 語 》 都 談 到 家 庭 在 人 生 和 社 會 中 的 地<br />

位 , 試 撰 文 評 述 之 。 在 這 個 現 代 世 界 之 中 , 當 我 們 要 建 立 快 樂 人<br />

生 和 社 會 的 時 候 , 我 們 能 否 應 用 或 是 不 用 理 會 兩 本 著 作 對 家 庭 的<br />

理 解 <br />

( 作 者 按 ) 這 題 目 要 求 同 學 先 了 解 和 整 理 兩 本 著 作 有 關 家 庭 的<br />

言 論 , 然 後 聯 繫 今 天 的 處 境 思 考 這 些 古 人 的 智 慧 , 衍 生 自 己 的<br />

見 解 並 應 用 於 今 日 。<br />

3. 課 堂 參 與<br />

在 每 週 兩 小 時 的 討 論 課 中 , 同 學 在 導 師 的 引 導 下 評 論 閱 讀 篇 章 和<br />

分 享 讀 後 感 , 同 學 必 須 投 入 參 與 。 評 分 準 則 不 在 於 發 言 次 數 , 也 不<br />

僅 僅 在 乎 答 案 的 對 錯 , 因 為 關 乎 價 值 的 問 題 往 往 沒 有 標 準 答 案 。 我<br />

們 最 重 視 的 , 是 同 學 能 在 討 論 過 程 中 反 覆 比 較 自 己 和 他 人 的 意 見 ,<br />

努 力 建 立 進 一 步 的 思 路 和 想 法 。<br />

4. 期 終 考 試<br />

期 終 考 試 有 兩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是 短 題 目 , 測 試 同 學 對 閱 讀 篇 章 的


13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基 本 認 識 ; 第 二 部 分 為 長 題 目 , 題 目 與 每 週 短 寫 及 學 期 論 文 的 題 目 形<br />

式 相 似 , 目 的 是 考 驗 同 學 能 否 於 有 限 時 間 內 作 評 論 及 反 省 。<br />

四 、 困 難 及 改 善<br />

同 學 對 兩 門 科 目 都 有 很 高 的 評 價 , 在 課 程 檢 討 中 , 同 學 對 兩 科 目<br />

的 平 均 滿 意 度 達 5.44 分 ( 滿 分 為 6 分 ), 高 於 該 學 期 所 有 大 學 通 識 科 的<br />

平 均 得 分 4.85。 這 次 是 首 次 試 行 , 困 難 始 終 是 無 可 避 免 的 , 有 些 困 難<br />

甚 至 在 試 行 初 期 己 開 始 湧 現 。 為 了 更 深 入 地 了 解 學 生 的 學 習 情 況 , 我<br />

們 於 2009 年 6 月 底 進 行 了 兩 次 焦 點 訪 談 , 分 別 邀 請 選 修 兩 門 科 目 的 同<br />

學 參 加 。 以 下 筆 者 綜 合 自 己 的 觀 察 及 焦 點 訪 談 成 員 的 意 見 , 將 這 些 困<br />

難 和 改 善 方 法 分 為 兩 方 面 詳 述 :<br />

( 一 ) 科 目 的 定 位<br />

1. 在 文 本 取 向 和 課 題 取 向 之 間 取 捨<br />

由 於 每 週 只 有 兩 小 時 的 討 論 時 間 , 因 此 不 可 能 既 深 入 分 析 文 本 ,<br />

又 能 探 討 所 有 從 文 本 引 申 出 來 的 課 題 。 經 過 一 個 學 期 的 探 索 , 我 們 發<br />

現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應 該 較 著 重 掌 握 文 本 本 身 , 而 「 經 典 中 的 科<br />

學 」 則 應 該 較 著 重 理 解 文 本 要 表 達 的 課 題 。<br />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的 閱 讀 篇 章 大 多 是 言 辭 優 美 、 字 字 珠 璣 的 作<br />

品 , 有 很 高 的 文 學 價 值 。 這 些 篇 章 的 作 者 透 過 各 種 文 體 來 探 討 人 生 與<br />

社 會 的 問 題 , 他 們 要 傳 達 的 信 息 固 然 是 同 學 需 要 了 解 的 , 但 若 忽 略 了<br />

對 文 本 的 細 緻 掌 握 , 則 可 能 會 影 響 對 信 息 的 了 解 , 而 失 去 了 欣 賞 篇 章<br />

文 學 價 值 的 機 會 就 更 不 值 得 。 因 此 ,「 寫 給 當 代 的 經 典 」 應 較 為 重 視<br />

同 學 對 文 本 的 深 入 閱 讀 。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31<br />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的 閱 讀 篇 章 較 著 重 科 學 探 索 的 過 程 , 所 牽 涉 的<br />

是 證 據 和 理 性 的 運 用 , 課 題 的 處 理 方 法 才 是 關 注 所 在 , 文 學 價 值 並 不<br />

是 最 重 要 的 。 因 此 , 這 一 科 應 比 較 強 調 理 解 作 者 處 理 課 題 的 方 法 。<br />

2. 老 師 的 角 色<br />

本 課 程 十 分 注 重 對 話 , 兩 節 的 導 修 課 可 說 是 每 週 精 華 所 在 。 在 導<br />

修 課 中 , 老 師 的 角 色 應 該 是 一 位 協 調 者 , 他 要 讓 每 位 同 學 都 有 發 言 機<br />

會 。 他 還 是 一 位 聆 聽 者 , 不 急 於 表 達 自 己 的 意 見 , 而 是 讓 同 學 暢 所 欲<br />

言 。 他 也 是 一 位 智 者 , 很 快 就 能 夠 明 白 同 學 的 意 見 , 甚 至 能 夠 從 同 學<br />

混 亂 的 思 緒 中 梳 理 出 論 點 。 可 是 我 們 都 是 慣 於 授 課 的 老 師 , 在 導 修 課<br />

中 偶 爾 仍 會 按 捺 不 住 、 急 於 發 言 。<br />

事 實 上 , 同 學 有 些 時 候 也 期 望 老 師 多 發 言 , 因 為 他 們 認 為 老 師 較<br />

有 學 識 , 言 論 有 深 度 。 一 位 焦 點 訪 談 成 員 表 達 了 這 種 想 法 :<br />

…… 雖 然 老 師 經 常 鼓 勵 我 們 要 多 分 享 自 己 的 想 法 , 但 我 就 覺 得<br />

( 遲 疑 一 會 兒 ) 因 為 我 對 篇 章 沒 有 了 解 得 很 深 , 因 此 我 的 分 享 會<br />

好 膚 淺 。 老 師 的 見 識 淵 博 , 因 此 我 也 希 望 她 將 自 己 的 想 法 說 出<br />

來 。 可 是 , 她 總 是 把 時 間 交 給 我 們 , 讓 我 們 多 發 言 。……<br />

要 培 養 既 能 引 導 學 生 發 言 、 自 己 又 不 急 於 發 言 的 老 師 , 是 當 務 之<br />

急 , 培 養 的 過 程 也 必 須 花 很 多 時 間 。 此 外 , 這 種 培 養 不 單 是 技 巧 的 傳<br />

授 , 也 是 態 度 的 感 染 。 我 們 認 為 必 須 透 過 各 種 聚 會 為 老 師 們 建 立 一 個<br />

能 彼 此 分 享 、 彼 此 支 持 、 敢 於 反 省 和 改 變 的 群 體 , 這 樣 才 能 最 有 效 地<br />

培 養 高 質 素 的 老 師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的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和 通 識 教 育 研 究<br />

中 心 定 期 舉 辦 的 通 識 午 餐 聚 會 是 一 個 很 值 得 參 考 的 模 式 。


13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 二 ) 學 生 的 承 受 力<br />

「 經 典 中 的 科 學 」 的 同 學 認 為 , 課 程 第 一 部 分 的 某 些 閱 讀 文 章 牽<br />

涉 較 多 物 理 觀 念 及 繁 複 的 邏 輯 推 論 , 因 此 很 難 掌 握 , 而 且 這 些 材 料 未<br />

能 交 代 科 學 如 何 發 展 。 鑒 於 此 , 我 們 考 慮 加 入 有 關 科 學 歷 史 和 經 典 科<br />

學 課 題 的 閱 讀 材 料 , 取 代 伽 利 略 和 牛 頓 的 著 作 。<br />

閱 讀 的 分 量 方 面 , 我 們 本 來 期 望 學 生 每 週 可 以 讀 完 40 頁 ( 每 頁<br />

約 四 百 字 ) 的 篇 章 , 後 來 學 生 表 示 這 個 標 準 太 高 。 學 生 還 認 為 每 週 寫<br />

一 篇 短 文 太 多 。 閱 讀 材 料 和 寫 作 的 分 量 是 應 該 調 整 的 , 但 我 們 也 注 意<br />

到 , 學 生 未 能 應 付 閱 讀 和 寫 作 的 功 課 , 部 分 原 因 是 學 生 的 語 文 底 子 不<br />

好 。 一 位 焦 點 訪 談 成 員 的 意 見 頗 能 代 表 所 有 同 學 的 心 聲 :<br />

我 認 為 這 是 整 所 大 學 的 問 題 , 我 的 確 是 這 樣 認 為 的 。 當 我 們 到 大<br />

學 來 讀 書 , 無 論 修 哪 一 門 科 目 , 教 授 都 假 設 我 們 懂 得 閱 讀 , 又 懂<br />

得 寫 作 。 其 實 大 學 在 這 方 面 完 全 沒 有 支 援 , 究 竟 大 學 在 這 方 面 可<br />

否 多 給 我 們 一 點 支 援 呢 閱 讀 不 是 真 的 只 是 由 第 一 頁 讀 到 最 後 一<br />

頁 那 麼 簡 單 嘛 ! 如 果 沒 有 人 指 點 自 己 , 又 或 者 自 己 從 來 都 沒 有 用<br />

心 研 究 如 何 閱 讀 , 閱 讀 的 質 素 就 會 很 差 。 書 本 數 目 多 , 又 沒 有 好<br />

的 閱 讀 方 法 , 只 懂 由 第 一 頁 開 始 讀 到 最 後 一 頁 , 閱 讀 的 效 果 不<br />

好 , 於 是 整 件 事 就 只 能 弄 得 一 團 糟 。<br />

我 們 盼 望 將 來 能 加 強 基 礎 課 程 跟 大 學 語 文 教 學 部 門 的 合 作 , 為 那<br />

些 在 閱 讀 、 寫 作 、 表 達 方 面 感 到 困 難 的 學 生 提 供 額 外 支 援 , 增 加 他 們<br />

讀 經 典 和 論 經 典 的 信 心 。<br />

六 、 展 望 及 結 語<br />

基 礎 課 程 經 過 一 個 學 期 的 試 行 後 , 已 經 開 啟 了 一 個 小 小 的 門 戶 ,


王 永 雄 、 趙 茱 莉 :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133<br />

讓 同 學 進 入 對 話 的 傳 統 , 課 檢 結 果 與 焦 點 訪 談 成 員 的 意 見 顯 示 , 同 學<br />

對 兩 個 科 目 都 抱 十 分 正 面 的 態 度 。 這 次 試 辦 也 揭 示 了 很 多 問 題 , 包 括<br />

部 分 閱 讀 材 料 的 內 容 難 以 理 解 和 分 量 太 多 、 寫 作 分 量 太 多 及 學 生 的 語<br />

文 能 力 問 題 。 解 決 這 些 問 題 都 是 當 務 之 急 。<br />

當 課 程 全 面 推 行 時 , 每 年 將 會 最 少 有 3,400 人 修 讀 。 由 於 學 生 人 數<br />

多 , 我 們 必 須 周 詳 安 排 大 學 的 資 源 來 配 合 同 學 在 學 習 上 的 需 要 。 例 如 ,<br />

我 們 必 需 有 足 夠 的 參 考 書 , 也 要 有 足 夠 的 網 上 資 源 來 幫 助 學 生 閱 讀 、 討<br />

論 及 收 發 作 業 。 因 為 學 生 人 數 多 , 老 師 人 數 也 要 多 。 為 了 保 證 教 學 質<br />

素 , 以 及 將 課 程 的 理 念 有 效 傳 遞 給 所 有 老 師 , 我 們 必 需 編 寫 詳 細 的 教<br />

材 , 也 要 定 期 舉 行 聚 會 , 讓 老 師 分 享 教 學 心 得 、 互 相 支 持 和 勉 勵 。<br />

這 次 試 行 只 是 小 小 的 一 步 。 直 至 現 在 , 學 生 在 課 程 裏 大 致 上 只 能<br />

與 作 者 及 同 學 對 話 , 而 且 這 些 對 話 通 常 都 只 局 限 在 課 室 裏 。 我 們 期<br />

望 , 當 修 讀 的 人 數 愈 來 愈 多 , 對 話 的 氣 氛 將 會 瀰 漫 整 所 大 學 , 對 話<br />

將 會 發 生 於 修 讀 兩 門 科 目 的 同 學 之 間 、 正 在 修 讀 與 修 畢 的 同 學 之 間 和<br />

不 同 學 院 、 書 院 的 同 學 之 間 。 對 話 也 不 僅 在 課 室 裏 出 現 , 也 可 以 在 飯<br />

堂 裏 、 泳 池 旁 、 行 人 路 上 、 校 車 裏 面 。 此 外 , 我 們 也 開 始 構 思 引 入 一<br />

些 文 化 活 動 來 幫 助 同 學 進 入 經 典 , 例 如 欣 賞 以 經 典 著 作 為 題 材 的 電<br />

影 、 話 劇 、 音 樂 , 一 些 主 題 與 課 程 內 容 配 合 的 展 覽 也 必 定 對 學 生 有<br />

幫 助 。<br />

我 們 期 待 下 學 期 再 一 次 的 試 行 帶 來 的 啟 發 。<br />

參 考 書 目<br />

中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唐 君 毅 (1975)。〈 人 文 學 術 與 自 然 科 學 、 社 會 科 學 之 分 際 〉。<br />

載 於 《 中 華 人 文 與 當 今 世 界 》( 頁 185–186)。 台 北 : 學 生 書 局 。<br />

2. 張 祥 龍 (2009)。《 孔 子 的 現 象 學 闡 釋 九 講 .. 禮 樂 人 生 與 哲 理 》。<br />

上 海 : 華 東 師 範 大 學 出 版 社 。


13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外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Cheung, C. F. (2007). Tang Junyi and the philosophy <strong>of</strong> “general<br />

education”. In W. T. De Bary,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global education<br />

(pp. 59–73). HKSAR: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br />

2. Jean-Jacques Rousseau (2007). <strong>The</strong> social contract (G.D. H. Cole,<br />

Trans.). USA: BN Publishing.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br />

法 鼓 大 學 的 願 景<br />

劉 安 之 *<br />

法 鼓 大 學<br />

自 十 九 世 紀 以 降 , 領 域 的 專 業 化 已 經 發 展 到 極 致 。 至 二 十 世 紀<br />

末 , 因 為 全 球 化 的 影 響 , 各 類 專 精 所 帶 來 的 限 制 開 始 突 顯 , 高 等 教 育<br />

的 發 展 於 是 又 多 了 兩 大 課 題 , 一 是 通 識 教 育 的 成 效 普 遍 不 彰 , 我 們 看<br />

到 人 格 與 心 靈 及 其 專 業 之 間 的 不 對 稱 。 另 一 課 題 則 是 對 跨 領 域 人 才 湧<br />

現 了 大 量 的 需 求 , 我 們 需 要 掌 握 人 才 培 育 機 制 。 也 就 是 說 , 教 育 體 制<br />

再 度 面 臨 求 新 求 變 的 局 面 。<br />

預 計 於 2011 年 開 始 正 式 招 生 的 法 鼓 大 學 , 承 接 的 是 聖 嚴 法 師 在<br />

台 灣 創 辦 法 鼓 山 時 擎 起 「 提 升 人 的 品 質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 的 心 願 與<br />

使 命 。 二 十 餘 年 來 , 創 辦 人 持 續 在 台 灣 及 全 世 界 倡 議 「 心 靈 環 保 」 理<br />

念 , 並 實 踐 各 種 淨 化 人 間 的 作 為 。 法 鼓 大 學 通 過 整 合 三 大 教 育 ( 大 學<br />

院 、 大 關 懷 、 大 普 化 ) 來 實 現 法 鼓 山 的 使 命 。 這 所 學 校 的 成 立 因 應 的<br />

是 在 世 界 變 局 中 高 等 學 府 應 有 的 期 許 與 作 為 。<br />

法 鼓 大 學 提 出 的 願 景 是 「 以 心 靈 環 保 為 核 心 價 值 , 培 育 兼 具 慈<br />

悲 與 智 慧 的 領 導 者 , 探 索 人 類 未 來 , 建 設 地 球 淨 土 」。 在 做 法 上 , 要<br />

* 法 鼓 大 學 籌 備 處 主 任 。


13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 建 構 國 際 教 育 村 , 營 造 多 元 學 習 , 創 新 學 術 研 究 , 建 立 全 球 淨 化 的<br />

典 範 與 共 識 」。<br />

這 所 學 校 的 誕 生 , 以 專 業 教 育 為 基 礎 , 培 育 學 生 的 多 元 涵 養 。 發<br />

展 初 期 , 以 碩 士 班 為 主 體 , 透 過 實 踐 型 的 跨 領 域 培 育 , 同 時 建 置 生 活<br />

與 學 習 融 合 一 體 的 大 學 環 境 , 在 全 方 位 的 涵 泳 中 孕 育 心 靈 的 韌 性 與 情<br />

操 , 以 回 應 當 代 高 等 教 育 所 面 對 的 問 題 。<br />

一 、 創 造 在 地 典 範 , 發 展 全 球 願 景<br />

紮 根 於 台 灣 的 經 驗 , 我 們 看 到 的 是 刻 不 容 緩 的 問 題 。 在 環 境 上 ,<br />

土 地 受 到 的 傷 害 隨 著 一 次 次 的 災 難 愈 趨 嚴 重 。 於 經 濟 方 面 , 全 球 金 融<br />

危 機 導 致 社 會 失 業 率 升 高 , 貧 富 落 差 相 對 顯 著 , 公 益 照 顧 及 社 會 福 利<br />

衰 退 。 在 生 命 課 題 上 , 則 發 現 社 會 潛 伏 著 身 心 不 安 的 困 頓 , 以 及 對 生<br />

命 的 不 珍 惜 。 從 文 化 面 檢 視 , 也 發 現 在 地 文 化 與 傳 統 智 慧 逐 漸 在 資 訊<br />

量 擴 充 卻 無 法 篩 檢 的 過 程 中 失 去 價 值 , 顯 現 出 價 值 觀 崩 落 、 文 化 特 質<br />

失 落 等 現 象 。<br />

這 些 現 象 涵 蓋 的 是 災 難 頻 仍 與 重 建 的 困 難 、 物 質 文 明 過 度 膨 脹 所<br />

構 成 的 社 會 問 題 、 物 質 與 精 神 的 斷 裂 所 造 成 的 價 值 失 衡 、 文 化 與 傳 統<br />

的 無 法 連 結 等 課 題 。 誠 如 聖 嚴 法 師 所 言 , 真 正 的 貧 窮 來 自 心 靈 的 貧<br />

乏 , 欲 徹 底 解 決 , 人 類 則 需 在 觀 念 認 知 、 生 活 態 度 上 予 以 轉 變 。<br />

法 鼓 大 學 強 調 以 人 文 關 懷 引 導 科 技 應 用 , 並 且 從 地 區 性 的 經 驗 延<br />

伸 到 全 球 性 的 關 懷 。 我 們 從 心 靈 著 手 , 加 強 人 文 與 科 學 的 對 話 , 結 合<br />

理 論 與 實 踐 , 擴 展 在 地 與 全 球 視 野 , 從 而 建 構 出 「 人 生 」、「 藝 術 與 文<br />

化 」、「 公 益 」 及 「 環 境 」 四 個 學 院 , 基 於 對 價 值 的 重 新 省 思 , 以 生 命<br />

關 懷 的 實 踐 、 藝 術 與 文 化 的 涵 養 、 公 益 行 動 的 開 展 、 社 區 再 造 的 創 新<br />

經 營 為 社 會 的 身 心 安 定 紮 根 , 凝 聚 更 豐 沛 的 生 命 能 量 。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37<br />

二 、 大 學 學 院 規 劃<br />

學 院 之 規 劃 依 創 校 理 念 、 核 心 價 值 、 關 懷 議 題 延 伸 而 來 , 每 一 學<br />

程 之 課 程 設 計 皆 回 應 此 整 體 概 念 , 規 劃 詳 情 如 下 :<br />

表 2–1 法 鼓 大 學 理 念 與 學 程 規 劃 脈 絡<br />

使 命 願 景<br />

核 心 價 值<br />

心 靈 環 保<br />

提 升 人 的 品 質 建 設 人 間 淨 土<br />

悲 智 和 敬<br />

關 懷 課 題<br />

學 院 學 程<br />

• 悲 憫 熱 情 的 生 命 觀<br />

• 與 弱 勢 者 同 在<br />

• 危 機 即 轉 機<br />

人 生 學 院<br />

• 生 命 教 育<br />

• 禪 與 心 靈 健 康<br />

• 實 踐 倫 理<br />

• 對 話 與 反 思<br />

• 循 環 與 轉 化<br />

• 平 等 與 超 越 對 立<br />

公 益 學 院<br />

• 社 會 企 業 與 創 新<br />

• 公 益 政 策 與 治 理<br />

• 公 益 網 絡 與 發 展<br />

藝 術 與 文 化 學 院<br />

• 社 區 社 群 再 造<br />

• 佛 教 與 藝 術<br />

• 文 化 傳 播<br />

環 境 學 院<br />

• 氣 候 變 遷 與 生 態 社 區<br />

• 環 境 政 策 與 管 理<br />

• 環 境 教 育<br />

( 一 ) 由 認 知 改 變 到 行 動 實 踐<br />

從 「 提 升 人 的 品 質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 之 創 校 理 念 , 到 「 悲 智 和<br />

敬 」 的 校 訓 , 將 慈 悲 、 智 慧 、 和 合 、 尊 重 融 入 四 大 學 院 的 學 程 設 計 。<br />

我 們 強 調 , 從 觀 念 與 認 知 的 改 變 與 深 層 轉 化 入 手 來 提 升 人 品 , 並 以 行


13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動 實 踐 來 建 設 淨 土 。 此 由 內 至 外 的 整 體 發 展 , 呈 現 在 四 個 學 院 的 規 劃<br />

發 展 領 域 上 。<br />

人 生 學 院 — 由 「 生 命 教 育 學 程 」 開 展 , 從 認 知 理 解 生 命 歷 程 、<br />

對 話 溝 通 與 關 係 創 造 、 反 思 生 命 的 意 義 與 價 值 出 發 , 建 立 利 人 利 己 的<br />

教 育 模 組 , 並 透 過 以 「 禪 與 心 靈 健 康 學 程 」 深 化 學 習 過 程 , 包 括 體 驗<br />

禪 修 身 心 安 頓 之 道 、 透 析 心 靈 困 境 之 成 因 、 對 應 西 方 心 理 健 康 理 論 與<br />

方 法 , 進 而 建 構 融 合 東 西 方 之 心 理 健 康 系 統 。 另 以 「 實 踐 倫 理 學 程 」<br />

進 行 全 球 化 倫 理 課 題 之 省 思 、 參 與 公 共 資 源 倫 理 議 題 、 解 構 並 建 構 華<br />

人 社 會 倫 理 新 思 維 , 從 而 落 實 跨 領 域 對 話 中 的 倫 理 實 踐 。<br />

藝 術 與 文 化 學 院 — 強 調 透 過 文 化 、 藝 術 、 宗 教 等 融 入 生 活 美<br />

學 , 並 以 「 佛 教 與 藝 術 學 程 」 奠 立 根 基 。「 社 區 社 群 再 造 學 程 」 則 為<br />

實 施 之 場 域 , 既 關 懷 空 間 與 環 境 , 也 重 視 人 與 人 之 關 係 , 包 括 社 群<br />

營 造 與 公 民 參 與 等 面 向 , 同 時 藉 由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及 文 化 資 源 開 發 與 規<br />

劃 , 協 力 在 地 發 展 。 在 推 廣 方 面 , 則 於 涵 養 學 生 內 在 精 神 外 , 另 以<br />

「 文 化 傳 播 學 程 」 培 養 專 業 能 力 , 包 括 媒 體 理 論 與 實 務 、 影 像 創 意 設<br />

計 、 視 覺 藝 術 與 傳 播 、 新 媒 體 的 設 計 與 應 用 等 。<br />

公 益 學 院 — 透 過 企 業 社 會 責 任 、NPO 產 業 與 行 銷 、 社 會 企 業<br />

與 創 新 、NPO 領 導 與 管 理 等 領 域 , 建 立 「 社 會 企 業 與 創 新 學 程 」。 以<br />

「 公 益 政 策 與 治 理 學 程 」, 發 展 公 民 社 會 、 倡 議 公 益 與 政 策 、 建 立 跨<br />

部 門 合 作 與 治 理 之 方 法 , 開 展 全 球 與 在 地 化 之 連 結 。 在 發 展 上 , 則 透<br />

過 公 益 數 位 傳 播 、 公 益 管 理 資 訊 系 統 等 專 業 能 力 , 發 揮 整 體 關 懷 , 縮<br />

減 數 位 落 差 , 重 建 企 業 倫 理 , 建 立 自 利 利 他 、 互 惠 合 作 、 平 等 之 社<br />

群 , 這 是 「 公 益 網 絡 與 發 展 學 程 」 的 規 劃 重 點 。<br />

環 境 學 院 — 從 認 知 改 變 做 起 , 涵 蓋 從 心 靈 到 環 境 、 對 所 有 生<br />

命 、 土 地 的 整 體 關 懷 , 並 以 惜 福 惜 物 、 少 欲 知 足 體 現 其 間 。「 氣 候 變<br />

遷 與 生 態 社 區 學 程 」 以 氣 候 變 遷 對 環 境 的 影 響 為 起 點 , 探 討 生 態 社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39<br />

區 、 低 碳 社 會 與 循 環 型 社 會 之 可 能 性 。 現 實 面 的 經 營 , 則 透 過 「 環 境<br />

政 策 與 管 理 學 程 」, 以 環 境 倫 理 為 軸 , 發 展 規 劃 設 計 、 政 策 管 理 與<br />

社 群 參 與 等 面 向 。 在 推 廣 上 , 則 透 過 「 環 境 教 育 學 程 」, 培 養 學 生<br />

在 環 境 管 理 、 數 位 傳 播 、 環 境 資 訊 及 環 境 傳 播 等 領 域 之 專 業 能 力 。<br />

目 前 第 一 年 以 籌 設 如 下 四 個 實 踐 型 學 程 為 主 : 生 命 教 育 、 社 區 社 群<br />

再 造 、 社 會 企 業 與 創 新 、 氣 候 變 遷 與 生 態 社 區 。 未 來 陸 續 新 設 之 跨 領 域<br />

學 程 包 括 :1. 時 間 軸 與 基 礎 理 論 深 化 之 相 關 學 程 , 即 實 踐 倫 理 、 禪 與<br />

心 靈 健 康 、 佛 教 與 藝 術 等 ;2. 從 政 策 管 理 方 面 養 成 學 生 未 來 從 事 相 關<br />

工 作 之 專 業 能 力 , 如 公 益 政 策 與 治 理 、 環 境 政 策 與 管 理 等 ;3. 透 過 傳 播<br />

與 推 廣 落 實 理 念 與 願 景 , 如 文 化 傳 播 、 環 境 教 育 、 公 益 網 絡 與 發 展 等 。<br />

( 二 ) 多 面 向 與 跨 領 域 整 合 能 力 之 養 成<br />

我 們 從 三 個 面 向 來 考 量 學 生 能 力 之 培 養 : 在 態 度 與 取 向 上 , 培 養<br />

團 隊 協 調 合 作 能 力 ; 在 專 業 上 , 養 成 跨 領 域 多 元 學 習 的 專 業 能 力 ; 在<br />

視 野 上 , 造 就 安 頓 自 我 身 心 , 並 以 開 放 態 度 面 對 變 局 。<br />

以 人 生 學 院 為 例 , 於 態 度 與 取 向 上 , 激 發 學 生 「 自 我 觀 照 與 省<br />

思 」、「 探 索 並 建 構 生 命 意 義 」、「 安 頓 自 我 身 心 並 積 極 參 與 團 體 」 及<br />

「 體 解 同 理 、 平 等 之 價 值 與 態 度 」 的 能 力 。 專 業 能 力 的 培 養 重 點 , 則<br />

為 多 元 開 展 與 跨 領 域 整 合 能 力 , 當 中 包 含 建 構 使 命 與 願 景 之 能 力 、<br />

以 多 元 創 意 開 展 生 命 教 育 之 能 力 、 生 命 教 育 方 案 之 型 塑 與 執 行 能 力 、<br />

參 與 實 踐 團 隊 及 投 入 社 會 場 域 之 能 力 等 。 在 開 拓 全 球 視 野 上 , 我 們 培<br />

養 學 生 理 解 並 實 踐 多 元 文 化 、 掌 握 社 會 發 展 與 生 命 教 育 之 動 態 關 聯 ,<br />

以 及 理 解 生 命 關 懷 之 在 地 化 與 跨 文 化 互 動 關 係 等 面 向 。<br />

所 有 學 院 學 程 之 規 劃 都 植 根 於 跨 領 域 整 合 之 理 念 , 以 培 養 面 對 時<br />

代 多 元 變 局 之 人 才 。 跨 領 域 課 程 由 四 個 學 院 的 學 程 各 自 開 設 , 同 時 也<br />

融 入 其 他 學 程 的 專 業 課 程 結 構 中 。


140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各 學 院 提 出 可 供 跨 學 院 學 習 的 規 劃 , 例 如 :1.「 生 命 教 育 學 程 」<br />

開 出 生 命 故 事 、 創 意 轉 化 、 多 元 文 化 整 合 、 敘 事 與 改 變 、 對 話 與 詮<br />

釋 等 領 域 之 課 程 , 提 供 所 有 學 生 深 化 、 轉 化 之 基 礎 ;2.「 社 區 社 群 再<br />

造 學 程 」 則 從 社 會 設 計 、 災 後 社 區 重 建 等 面 向 , 提 供 對 社 區 、 社 群<br />

議 題 的 深 層 探 索 與 開 創 ;3.「 社 會 企 業 與 創 新 學 程 」 開 設 方 案 設 計 與<br />

評 估 、 團 體 動 力 與 行 動 研 究 等 課 程 , 透 過 專 案 行 動 開 展 學 生 的 團 體<br />

動 能 ; 以 及 4. 「 氣 候 變 遷 與 生 態 社 區 學 程 」 開 設 環 境 倫 理 、 環 境 傳<br />

播 、 生 態 領 域 相 關 課 程 , 提 供 學 生 參 與 環 境 關 懷 之 實 踐 場 域 。<br />

( 三 ) 初 期 規 劃 : 跨 領 域 四 學 程<br />

法 鼓 大 學 為 實 踐 型 大 學 , 經 由 學 術 訓 練 、 理 論 基 礎 、 行 動 實 踐 並<br />

舉 的 方 式 , 立 基 於 「 心 靈 環 保 」 及 核 心 價 值 「 悲 智 和 敬 」, 以 六 個 主<br />

軸 進 行 , 包 括 從 內 在 精 神 面 建 立 「 與 弱 勢 者 同 在 」、「 悲 憫 熱 情 」 的 生<br />

命 觀 , 舉 揚 「 危 機 即 轉 機 」、「 循 環 與 轉 化 」 的 價 值 觀 , 進 而 透 過 「 對<br />

話 與 反 思 」 之 方 法 建 構 「 平 等 與 超 越 對 立 」 的 世 界 觀 。<br />

初 期 之 籌 設 , 由 四 個 學 院 分 別 開 設 一 學 程 , 每 一 學 程 畢 業 總 學 分<br />

數 為 39, 包 括 校 必 修 6 學 分 、 院 必 修 3 學 分 , 其 餘 為 核 心 選 修 、 一 般 選<br />

修 、 論 文 及 實 習 等 。 核 心 選 修 課 程 以 行 動 研 究 方 案 進 行 , 學 生 需 參 與<br />

實 際 行 動 研 究 , 四 個 學 程 規 劃 如 下 :<br />

1. 生 命 教 育 學 程 ( 人 生 學 院 )<br />

設 置 目 標 : 人 生 學 院 提 出 重 視 內 在 省 思 與 核 心 價 值 的 「 生 命 教 育<br />

學 程 」, 以 為 當 代 人 困 頓 的 身 心 靈 尋 求 出 路 。<br />

規 劃 背 景 : 基 於 對 台 灣 生 命 教 育 未 來 發 展 之 考 量 , 我 們 需 要 通 過<br />

核 心 價 值 與 學 習 系 統 來 深 化 該 領 域 之 研 究 與 推 展 。 目 標 是 培 養 從 事<br />

生 命 教 育 的 工 作 者 具 備 內 化 、 省 思 、 轉 化 之 能 力 , 以 開 發 自 我 生 命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41<br />

能 量 。 此 外 , 還 考 慮 到 要 有 哲 學 、 多 元 諮 商 ( 整 合 心 理 學 )、 社 區 發<br />

展 、 宗 教 、 藝 術 與 創 意 、 身 心 靈 照 顧 、 教 育 學 、 組 織 發 展 、 文 化 人 類<br />

學 ( 跨 文 化 與 在 地 文 化 發 展 ) 等 跨 領 域 之 整 合 研 究 。 據 此 , 本 學 程 人<br />

才 培 育 之 規 劃 涵 蓋 精 神 、 理 念 與 實 踐 之 內 省 與 外 揚 , 以 培 養 未 來 從 事<br />

相 關 教 育 領 域 所 需 之 專 業 能 力 、 人 格 特 質 與 生 命 情 懷 。<br />

課 程 理 念 : 包 括 四 個 面 向 :(1) 個 人 反 思 與 關 係 建 構 。 從 學 習 人<br />

與 自 己 的 關 係 開 始 , 進 行 生 命 內 在 課 題 的 觀 照 與 省 思 , 以 深 化 對 自 我 的<br />

覺 察 與 價 值 反 思 , 進 而 經 由 倫 理 議 題 開 展 對 關 係 的 多 重 面 向 思 維 , 涵 蓋<br />

多 元 文 化 認 知 , 以 提 升 跨 文 化 視 野 ;(2) 具 體 的 實 踐 方 法 則 透 過 「 對<br />

話 與 溝 通 」、「 團 體 動 力 與 行 動 」 等 課 程 , 以 行 動 落 實 ;(3) 對 未 來<br />

獨 立 工 作 之 專 業 能 力 養 成 。 以 「 方 案 設 計 與 評 估 」、「 系 統 理 論 與 動 態<br />

複 雜 關 係 」 等 課 程 為 進 階 , 同 時 透 過 禪 修 學 習 更 深 刻 的 反 思 能 力 , 並<br />

從 多 元 文 化 之 理 解 到 跨 文 化 整 合 , 為 進 入 實 踐 場 域 奠 定 基 礎 ;(4) 生<br />

命 深 層 議 題 與 實 踐 方 法 之 深 化 與 應 用 。 涵 蓋 了 規 劃 生 死 議 題 、 社 區 應<br />

用 、 多 元 諮 商 理 論 與 實 踐 等 課 程 。<br />

2. 社 區 社 群 再 造 學 程 ( 藝 術 與 文 化 學 院 )<br />

設 置 目 標 : 藝 術 與 文 化 學 院 推 出 「 社 區 社 群 再 造 學 程 」, 關 心 環<br />

境 、 空 間 等 社 區 相 關 問 題 , 並 探 討 人 與 人 、 人 與 文 化 等 跟 社 群 相 關 之<br />

課 題 。<br />

規 劃 背 景 : 在 全 球 化 與 在 地 化 交 流 頻 繁 之 時 代 , 無 論 是 活 動 空<br />

間 、 環 境 或 生 存 模 式 , 在 諸 多 價 值 觀 與 多 元 文 化 交 錯 過 程 中 產 生 失 衡<br />

現 象 。 本 學 程 從 社 會 設 計 之 創 造 性 概 念 出 發 , 以 心 靈 環 保 概 念 為 核<br />

心 , 並 連 結 在 地 文 化 , 為 社 區 與 社 群 之 發 展 提 供 全 面 省 思 之 機 會 。 我<br />

們 重 視 文 化 當 代 性 之 創 發 與 傳 承 , 以 及 對 意 義 與 價 值 之 深 刻 體 悟 。<br />

專 業 能 力 部 分 , 發 展 創 造 性 思 維 , 以 提 升 整 體 生 活 文 化 , 並 透 過 對 人


142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文 、 生 態 與 文 明 脈 絡 之 連 結 , 理 解 在 地 發 展 與 全 球 化 理 論 實 踐 模 式 之<br />

對 照 , 進 而 透 過 行 動 課 程 採 取 具 體 作 為 。<br />

課 程 理 念 : 由 三 個 主 軸 開 展 , 包 括 :(1) 文 化 實 踐 。 結 合 文 化<br />

批 判 、 行 動 、 行 為 與 實 踐 等 面 向 的 探 索 , 以 認 知 並 擴 展 人 類 存 在 的 意<br />

義 , 如 「 文 化 資 產 規 劃 與 管 理 」、「 視 覺 溝 通 與 意 義 重 塑 」、「 生 命 故<br />

事 與 創 意 轉 化 」 等 課 程 ;(2) 重 新 導 向 式 設 計 研 究 。 透 過 使 用 者 參 與<br />

及 價 值 思 辨 與 對 話 , 讓 設 計 、 使 用 、 行 動 等 過 程 彼 此 鑲 嵌 互 動 , 展<br />

現 其 多 元 性 、 主 體 性 及 發 展 性 , 如 「 社 會 設 計 與 消 費 者 自 主 」、「 使 用<br />

者 中 心 設 計 專 題 」 及 「 設 計 倫 理 專 題 」 等 ;(3) 社 區 充 權 。 透 過 對 複<br />

雜 動 態 關 係 之 理 解 , 探 討 社 區 營 造 的 創 新 觀 點 與 實 踐 方 法 , 如 「 社 區<br />

組 織 與 發 展 」、「 藝 術 與 社 區 營 造 」、「 災 後 社 區 重 建 專 題 」、「 生 命 教<br />

育 與 社 區 文 化 」、「 綠 色 建 築 與 生 態 社 區 」 等 課 程 。<br />

3. 社 會 企 業 與 創 新 學 程 ( 公 益 學 院 )<br />

設 置 目 標 : 公 益 學 院 以 「 社 會 企 業 與 創 新 學 程 」 為 前 導 , 培 養 具<br />

創 新 思 維 、 面 對 消 費 主 義 與 企 業 擴 張 造 成 的 全 球 問 題 強 調 企 業 社 會 責<br />

任 、 推 廣 創 造 性 的 社 會 企 業 , 以 儲 備 公 益 發 展 的 精 兵 。<br />

規 劃 背 景 : 因 應 當 前 人 權 、 環 境 、 文 化 、 宗 教 、 經 濟 等 各 公 共 領<br />

域 的 重 大 課 題 , 包 括 社 會 福 利 轉 型 、 重 大 災 難 後 之 重 建 等 , 並 透 過 教<br />

育 與 資 訊 傳 播 科 技 , 建 構 公 益 網 絡 , 同 時 回 應 當 前 全 球 對 社 會 創 業 創<br />

新 人 才 之 迫 切 需 求 。 本 學 程 透 過 社 會 企 業 之 核 心 課 程 與 實 務 操 作 、 卓<br />

越 之 管 理 教 育 , 使 學 生 具 備 公 益 創 業 之 核 心 能 力 。<br />

課 程 理 念 : 以 四 大 主 軸 進 行 :(1) 創 業 創 新 。 課 程 涵 蓋 社 會 事 業<br />

之 創 業 與 經 營 之 道 , 如 「 社 會 行 銷 」、「 品 牌 與 傳 播 策 略 」、「 非 盈 利<br />

組 織 財 務 管 理 」 等 課 程 ;(2) 強 化 學 生 學 習 之 態 度 與 動 機 , 包 括 建 立<br />

公 益 、 成 就 他 人 的 基 本 態 度 , 開 展 創 造 公 共 利 益 之 動 機 。 開 設 的 課 程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43<br />

如 「 公 民 社 會 理 論 與 實 踐 」、「 人 本 經 濟 學 」、「 設 計 倫 理 專 題 」、「 敘<br />

事 與 改 變 歷 程 」 等 ;(3) 理 解 全 球 脈 絡 。 透 過 探 討 全 球 化 與 在 地 化<br />

之 動 態 關 聯 , 培 養 學 生 具 備 探 究 全 球 化 議 題 所 需 之 基 本 分 析 能 力 , 如<br />

「 資 訊 社 會 與 網 路 文 化 」、「 多 元 文 化 整 合 及 跨 文 化 研 究 」、「 全 球 化<br />

與 區 域 合 作 專 題 」 等 課 程 ;(4) 實 踐 行 動 。 亦 即 促 進 學 生 於 行 動 研 究<br />

之 實 踐 與 延 伸 , 運 用 知 識 促 進 公 益 實 務 並 提 升 社 會 影 響 力 , 如 「 社 區<br />

組 織 與 發 展 」、「 公 益 募 款 」、「 方 案 設 計 與 評 估 」、「 數 位 化 知 識 擴 散<br />

理 論 與 實 踐 」 等 課 程 。<br />

4. 氣 候 變 遷 與 生 態 社 區 學 程 ( 環 境 學 院 )<br />

設 置 目 標 : 環 境 學 院 推 出 「 氣 候 變 遷 與 生 態 社 區 學 程 」, 透 過 低<br />

碳 社 會 、 生 態 社 區 與 循 環 型 社 會 等 課 題 之 發 展 , 探 討 如 何 應 對 氣 候<br />

變 遷 。<br />

規 劃 背 景 : 全 球 暖 化 問 題 日 益 嚴 重 , 地 球 面 臨 第 六 次 大 毀 滅 危<br />

機 , 身 為 地 球 村 一 員 , 要 從 己 身 及 社 區 著 手 , 改 變 生 活 模 式 、 態 度 、<br />

認 知 、 觀 念 與 行 為 , 並 以 具 體 行 動 推 動 節 能 減 碳 與 生 態 社 區 。 為 達 至<br />

這 些 目 標 , 地 球 村 的 成 員 需 從 源 頭 做 起 , 運 用 先 進 科 技 , 融 會 心 靈 環<br />

保 概 念 , 共 創 新 世 紀 綠 色 地 球 。 課 程 規 劃 以 思 考 氣 候 變 遷 對 全 球 之 影<br />

響 為 背 景 , 亟 思 評 估 與 推 動 建 立 在 地 生 態 社 區 之 作 為 。<br />

課 程 理 念 : 以 三 個 面 向 為 主 軸 :(1) 環 境 政 策 與 教 育 。 學 生 透 過<br />

認 知 與 行 為 改 變 , 對 環 境 政 策 、 教 育 與 傳 播 等 課 題 進 行 辯 證 和 論 述 ;<br />

(2) 態 度 與 動 機 。 培 養 學 生 對 生 態 、 自 然 環 境 之 尊 重 , 以 「 可 持 續 之<br />

生 態 化 社 區 」 與 「 循 環 型 社 會 」 為 訴 求 , 建 構 以 社 區 為 基 礎 , 重 視 環 境<br />

意 識 與 生 態 倫 理 之 未 來 社 會 ;(3) 行 動 力 。 由 關 注 生 態 社 區 出 發 , 進<br />

而 落 實 環 境 願 景 。 以 生 命 週 期 評 估 方 法 檢 視 生 活 世 界 中 各 個 子 系 統 ,<br />

如 對 能 源 、 食 物 、 水 資 源 等 之 設 計 , 從 個 人 層 面 到 企 業 、 全 球 的 碳


144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足 跡 分 析 , 產 生 改 變 的 行 動 基 礎 。 因 此 , 開 設 「 環 境 減 緩 、 適 應 與 變<br />

革 」、「 可 再 生 資 源 與 資 源 再 利 用 」 等 課 程 , 亦 屬 提 升 執 行 力 之 規 劃 。<br />

三 、 全 方 位 學 習<br />

法 鼓 大 學 的 重 要 特 色 , 在 於 建 構 一 實 現 典 範 的 學 習 系 統 。 在 整 體<br />

規 劃 上 , 我 們 建 構 校 級 核 心 課 程 、 行 動 學 習 平 台 、 書 苑 生 活 、 志 工 與<br />

實 習 、 多 元 輔 導 、 綠 色 校 園 等 面 向 , 期 許 從 校 園 建 設 之 整 體 規 劃 逐<br />

步 落 實 , 到 專 業 成 長 及 整 體 人 格 發 展 , 皆 有 穩 固 之 基 礎 。<br />

( 一 ) 校 級 核 心 課 程<br />

核 心 課 程 之 主 要 目 標 在 於 建 立 對 整 體 課 程 內 在 精 神 之 體 解 , 同 時<br />

透 過 理 念 與 共 識 之 涵 養 , 使 學 習 集 中 於 大 學 創 辦 之 理 念 與 目 標 。<br />

核 心 課 程 有 法 鼓 講 座 , 邀 請 學 界 、 企 業 界 、 文 化 界 等 海 內 外 專 家<br />

學 者 開 展 系 列 講 座 課 程 , 一 方 面 融 合 四 學 院 , 提 供 多 元 觀 點 , 提 升 國<br />

際 視 野 ; 另 一 方 面 提 供 在 地 經 驗 , 落 實 觀 點 與 實 務 並 重 之 特 色 。 法 鼓<br />

講 座 以 系 列 形 式 展 開 , 已 開 展 的 系 列 如 「 台 灣 歷 史 社 會 與 經 濟 」, 這<br />

一 系 列 講 座 旨 在 為 學 生 的 學 習 建 立 時 空 基 礎 , 透 過 歷 史 的 時 間 歷 程 、<br />

社 會 的 議 題 探 索 , 以 及 經 濟 的 在 地 開 發 模 式 等 面 向 , 深 耕 時 代 環 境<br />

的 理 解 脈 絡 。 此 外 ,「 實 踐 倫 理 」 系 列 則 旨 在 透 過 倫 理 學 的 基 礎 認<br />

知 , 到 實 踐 倫 理 的 跨 領 域 溝 通 與 對 話 機 制 , 以 及 將 倫 理 思 辨 運 用 於 不<br />

同 場 域 , 與 生 命 課 題 之 應 用 倫 理 等 面 向 , 為 學 生 提 供 體 會 與 學 習 「 悲<br />

智 和 敬 」 的 關 係 網 絡 。<br />

( 二 ) 行 動 學 習 平 台<br />

行 動 學 習 平 台 為 各 學 程 專 業 能 力 與 學 習 成 效 匯 聚 之 處 , 尤 其 重 視<br />

跨 領 域 學 習 。 透 過 行 動 學 習 平 台 , 學 生 可 以 掌 握 現 實 世 界 相 關 動 態 課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45<br />

題 , 學 習 批 判 思 考 , 體 驗 團 體 運 作 , 並 從 中 找 到 適 切 之 研 究 方 法 。 在<br />

行 動 中 學 習 , 培 養 學 生 透 過 反 思 與 對 話 , 開 創 獨 立 思 考 與 團 隊 合 作 的<br />

能 力 。<br />

以 學 生 學 習 為 核 心 之 行 動 研 究 課 程 , 將 田 野 工 作 、 研 究 方 法 、 專<br />

案 發 展 及 專 題 製 作 , 統 整 於 課 程 中 , 提 供 以 過 程 為 導 向 、 以 實 際 經 驗<br />

為 主 的 平 台 , 並 以 跨 領 域 團 隊 合 作 模 式 , 透 過 專 案 參 與 實 際 發 生 之 現<br />

象 , 直 接 對 應 當 代 社 會 之 需 求 。<br />

從 時 間 縱 軸 來 看 , 學 生 在 入 學 後 每 個 學 期 均 需 持 續 投 入 行 動 研 究<br />

課 程 , 從 中 建 立 深 度 學 習 所 需 之 時 間 延 續 性 。 從 專 業 領 域 的 橫 斷 面 來<br />

看 , 各 學 程 在 每 一 學 期 均 開 設 行 動 研 究 課 程 , 並 組 織 研 究 團 隊 , 鼓 勵<br />

團 隊 間 協 力 合 作 , 為 跨 領 域 之 學 習 平 台 提 供 足 夠 的 廣 度 。<br />

( 三 ) 書 苑 生 活<br />

通 識 教 育 在 大 學 中 受 重 視 的 程 度 , 總 是 落 在 專 業 教 育 的 後 面 , 使<br />

得 人 格 培 養 、 心 靈 成 長 、 生 活 體 驗 成 為 次 要 。 研 究 生 有 更 貼 近 社 會 的<br />

生 涯 規 劃 , 透 過 書 苑 的 涵 養 , 落 實 心 靈 環 保 於 高 等 教 育 中 , 是 法 鼓 大<br />

學 的 清 晰 目 標 , 也 是 讓 學 生 們 脫 胎 換 骨 的 關 鍵 。<br />

再 者 , 法 鼓 大 學 強 調 理 論 與 實 踐 之 融 貫 , 校 園 生 活 本 為 實 踐 之 最<br />

基 礎 場 域 , 無 論 是 獨 立 思 考 、 判 斷 能 力 之 養 成 , 抑 或 是 處 眾 之 態 度 、<br />

健 全 倫 理 關 係 之 建 構 , 皆 需 在 密 切 互 動 的 生 活 與 學 習 中 內 化 外 顯 , 書<br />

苑 的 精 神 是 要 推 及 到 全 校 師 生 的 。<br />

書 苑 生 活 提 供 實 現 心 靈 環 保 之 內 外 淨 化 與 鍛 練 。 內 在 心 靈 成 長 主<br />

要 有 助 學 生 開 發 反 觀 自 省 之 能 力 。 例 如 , 以 書 苑 之 禪 修 養 成 學 生 身 心<br />

安 定 、 淨 化 自 我 之 目 標 。 外 在 生 活 鍛 鍊 , 則 透 過 學 生 自 主 規 劃 、 參 與<br />

各 種 活 動 , 以 培 養 他 們 具 備 宏 觀 視 野 上 的 社 會 關 懷 , 如 共 同 餐 會 、 座<br />

談 討 論 、 大 師 講 座 、 諮 商 輔 導 、 生 活 服 務 、 社 區 服 務 、 企 業 實 習 及 參<br />

訪 服 務 等 。


146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書 苑 特 色 展 現 於 生 活 學 習 、 大 師 引 導 、 禪 修 體 悟 、 國 際 交 流 等 面<br />

向 , 以 培 養 學 生 具 獨 立 思 考 能 力 , 涵 養 學 生 慈 悲 、 寬 容 、 開 闊 之 心<br />

量 。 學 院 倡 導 學 生 在 書 苑 生 活 中 重 視 溝 通 、 參 與 、 協 力 、 團 隊 合 作 及<br />

組 織 學 習 等 , 注 重 引 導 學 生 省 思 動 態 及 複 雜 的 關 係 , 強 化 學 生 平 等 對<br />

待 所 有 生 命 之 深 層 敬 重 , 以 及 培 養 學 生 關 心 世 界 重 要 議 題 之 世 界 公 民<br />

意 識 。<br />

( 四 ) 志 工 與 實 習<br />

助 人 與 利 他 為 自 我 學 習 成 長 的 重 要 契 入 點 , 亦 為 法 鼓 大 學 核 心 價<br />

值 之 發 揮 。 在 校 園 內 師 生 人 人 均 為 志 工 , 並 結 合 法 鼓 山 義 工 團 體 共 同<br />

於 生 活 中 開 發 、 深 化 志 願 工 作 的 內 在 價 值 , 為 服 務 學 習 建 立 根 柢 , 共<br />

同 形 構 學 習 的 多 元 面 向 。<br />

為 開 發 實 踐 的 場 域 , 我 們 建 構 海 內 外 實 習 機 制 , 一 方 面 邀 請 台 灣<br />

企 業 與 團 體 參 與 書 苑 活 動 及 相 關 講 座 課 程 , 增 加 學 生 與 企 業 間 之 互<br />

動 , 使 學 生 對 各 企 業 文 化 有 更 深 入 的 瞭 解 , 更 藉 此 為 學 生 投 入 校 外 實<br />

習 產 生 連 結 , 為 未 來 就 業 奠 定 基 礎 。 另 一 方 面 規 劃 海 外 實 習 機 制 , 實<br />

際 接 觸 國 際 環 境 , 體 認 外 地 教 學 、 研 究 或 相 關 產 業 發 展 情 況 , 開 發 學<br />

習 潛 能 , 拓 展 學 生 國 際 化 視 野 , 體 解 多 元 文 化 。 海 外 實 習 主 機 制 要 透<br />

過 法 鼓 山 體 系 的 全 球 據 點 及 大 學 各 姊 妹 校 , 提 供 學 生 海 外 實 習 或 學 習<br />

之 計 劃 主 題 , 並 支 援 所 需 資 源 。<br />

( 五 ) 多 元 輔 導<br />

為 落 實 法 鼓 大 學 之 整 體 關 懷 , 學 校 設 置 多 元 導 師 制 , 為 每 一 位 學<br />

生 提 供 來 自 四 個 面 向 的 學 習 輔 導 :<br />

1. 由 書 苑 導 師 關 懷 陪 伴 開 啟 校 園 生 活 ;<br />

2. 由 學 院 導 師 組 建 專 業 學 習 領 域 支 持 系 統 ;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47<br />

3. 由 國 際 導 師 支 援 的 海 外 實 習 時 程 , 在 領 域 的 探 索 、 區 域 的 抉<br />

擇 、 語 言 的 強 化 , 乃 至 文 化 面 的 認 識 與 發 掘 方 面 均 提 供 輔 導 ;<br />

4. 禮 聘 企 業 及 社 會 各 機 構 專 家 擔 任 生 涯 導 師 , 與 同 學 共 同 探 討<br />

未 來 生 涯 、 職 場 等 相 關 課 題 。<br />

法 鼓 大 學 初 期 培 育 碩 士 學 位 人 才 , 學 生 來 源 不 僅 有 大 學 畢 業 生 ,<br />

更 能 夠 為 已 有 工 作 經 驗 和 社 會 歷 練 者 提 供 跨 領 域 學 習 機 會 , 讓 他 們 各<br />

自 的 專 業 與 法 鼓 大 學 的 理 念 與 願 景 相 結 合 , 創 造 出 更 高 之 學 習 、 服 務<br />

與 就 業 平 台 。<br />

在 學 生 實 習 、 發 展 與 就 業 機 會 方 面 , 我 們 聯 繫 法 鼓 山 海 內 外 各 界<br />

與 各 相 關 公 民 營 企 業 與 機 構 之 負 責 人 , 擔 任 生 涯 導 師 或 實 習 導 師 , 在<br />

學 習 期 間 , 熟 習 各 領 域 之 運 作 與 創 發 , 作 為 事 業 發 展 的 基 礎 。<br />

( 六 ) 綠 色 校 園<br />

聖 嚴 法 師 對 校 園 建 設 的 期 許 , 以 實 踐 四 種 環 保 理 念 ( 自 然 環 保 、<br />

生 活 環 保 、 禮 儀 環 保 、 心 靈 環 保 ) 為 核 心 , 倡 導 「 以 環 保 為 優 先 , 儘<br />

量 不 破 壞 自 然 。 建 築 要 像 是 從 大 地 生 長 的 有 機 體 , 與 大 自 然 融 諧 無<br />

礙 。 不 蓄 意 替 大 自 然 化 妝 , 也 儘 量 不 建 高 樓 。 一 切 以 『 本 來 面 目 』 為<br />

原 則 。」<br />

整 體 校 園 環 境 規 劃 強 調 自 然 與 人 文 的 融 合 , 為 學 生 提 供 多 元 且 具<br />

國 際 化 的 學 習 平 台 , 關 懷 學 生 生 活 , 實 現 境 化 教 育 的 理 想 。 此 外 , 推 行<br />

全 方 位 節 能 減 碳 行 動 , 以 建 構 「 低 碳 校 園 」, 成 為 綠 色 大 學 的 典 範 。<br />

在 建 築 形 式 方 面 , 以 簡 約 質 樸 為 理 念 , 融 合 時 代 精 神 , 創 造 獨 特<br />

的 風 格 。 造 型 設 計 兼 具 東 方 抽 象 概 念 及 西 方 現 代 感 , 塑 造 沉 穩 深 凝 而<br />

優 美 的 環 境 , 創 造 和 諧 、 互 敬 的 學 習 情 境 。<br />

在 永 續 的 環 境 政 策 及 能 源 運 用 規 劃 上 , 透 過 反 應 地 域 氣 候 與 環 境<br />

條 件 的 風 土 建 築 , 以 低 耗 能 提 供 舒 適 的 環 境 。 水 資 源 運 用 採 開 源 、 節


148 通 識 教 育 的 發 展 與 願 景<br />

流 、 儲 備 、 再 利 用 等 多 方 對 策 。 此 外 , 還 全 面 規 劃 提 升 能 源 使 用 效 率<br />

之 措 施 , 包 括 空 調 、 照 明 及 熱 水 的 供 應 等 , 同 時 亦 考 量 校 園 地 理 環<br />

境 , 採 取 太 陽 能 與 風 力 互 補 發 電 以 提 高 能 源 運 用 。<br />

在 環 境 永 續 教 育 上 , 則 全 面 引 進 設 施 管 理 , 有 效 組 織 與 管 理 系<br />

統 , 以 因 應 不 斷 變 動 的 需 求 。 並 以 環 境 管 理 專 責 組 織 , 建 置 監 測 績 效<br />

指 標 , 持 續 改 進 。<br />

四 、 願 景 的 逐 步 開 展 與 落 實<br />

立 基 於 創 校 理 念 , 我 們 設 定 法 鼓 大 學 為 一 所 全 校 總 人 數 在 二 千 五<br />

百 人 以 內 的 學 校 , 創 造 一 個 開 放 而 又 綜 融 的 學 習 情 境 , 將 每 一 位 學 生<br />

都 培 育 為 淨 化 人 心 的 發 酵 種 籽 。<br />

在 運 作 策 略 上 , 我 們 透 過 ( 一 ) 精 緻 而 有 深 度 的 小 班 教 學 來 開 發<br />

學 生 積 極 參 與 的 能 量 ;( 二 ) 倡 導 關 懷 自 然 環 境 , 以 形 構 低 碳 、 低 耗<br />

能 、 低 污 染 的 綠 色 大 學 ;( 三 ) 營 造 書 苑 生 活 文 化 氛 圍 , 促 成 學 生 心<br />

靈 的 健 康 成 長 , 在 提 供 無 障 礙 對 話 、 溝 通 與 協 調 機 制 的 同 時 , 涵 養<br />

學 生 體 解 多 元 、 包 容 與 尊 重 的 特 質 ;( 四 ) 鼓 勵 學 生 參 與 志 願 服 務 活<br />

動 , 讓 同 學 能 於 「 做 中 學 」, 共 同 創 造 真 正 實 踐 型 的 大 學 。<br />

在 開 發 全 球 視 野 部 分 , 法 鼓 大 學 建 構 國 際 化 之 學 習 社 群 , 以 法 鼓<br />

山 全 球 網 絡 為 基 礎 , 與 國 際 連 結 及 合 作 , 支 援 學 生 參 與 國 際 交 流 與 海<br />

外 實 習 。 在 師 資 延 聘 上 , 積 極 爭 取 國 際 師 資 駐 校 教 學 、 帶 領 研 究 與<br />

行 動 計 劃 。 在 學 生 招 收 或 交 流 部 分 , 吸 引 國 際 學 生 入 校 。 學 校 課 程<br />

以 英 語 授 課 為 主 , 並 提 供 多 語 言 及 多 元 文 化 之 學 習 場 域 。<br />

法 鼓 大 學 培 養 的 學 生 , 不 僅 關 心 在 地 , 更 是 世 界 公 民 的 一 份 子 ,<br />

以 獨 立 的 思 考 能 力 關 心 世 界 重 要 議 題 , 並 於 學 習 歷 程 中 培 養 解 決 問 題<br />

的 能 力 。


劉 安 之 :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149<br />

法 鼓 大 學 的 發 展 , 以 其 理 念 、 核 心 價 值 與 關 懷 課 題 , 初 期 階 段 為<br />

建 立 一 個 在 地 的 淨 土 , 即 將 實 踐 學 習 與 行 動 紮 根 於 台 灣 之 Pureland@<br />

Taiwan, 並 以 此 為 經 驗 基 礎 , 放 眼 全 球 , 發 展 至 人 類 生 存 所 依 之 整 體<br />

環 境 , 這 也 就 是 Pureland on Earth, 逐 步 推 展 建 設 淨 土 在 人 間 之 願 景 。<br />

我 們 許 諾 , 這 將 是 一 所 轉 變 生 命 的 大 學 , 是 具 備 學 術 良 知 與 自 由<br />

的 大 學 , 是 以 建 設 人 間 淨 土 為 使 命 的 大 學 。 我 們 將 對 自 己 與 世 界 的 觀<br />

點 與 體 證 , 透 過 對 話 與 實 踐 , 轉 變 為 富 於 創 造 力 的 自 我 與 社 群 , 以 回<br />

應 高 等 教 育 的 時 代 需 求 。


宏 轟 穩 態 <br />

宇 宙 起 源 的 大 爭 論<br />

**<br />

陳 天 機 王 永 雄 彭 金 滿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br />

一 、 大 問 題 , 大 爭 論<br />

我 們 的 宇 宙 有 沒 有 起 源 現 在 的 宇 宙 是 怎 樣 的 將 來 的 宇 宙 又 會<br />

怎 樣 演 變 呢 <br />

宏 轟 理 論 (<strong>The</strong>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ory) 認 為 宇 宙 源 自 太 初 突 發 的 膨<br />

脹 , 密 度 日 漸 低 降 。 穩 態 理 論 (<strong>The</strong> Steady-State <strong>The</strong>ory) 也 認 為 宇 宙<br />

膨 脹 , 但 氫 原 子 到 處 悄 然 介 入 , 平 均 密 度 得 以 維 持 , 宇 宙 自 古 如 此 ,<br />

沒 有 ( 可 以 偵 知 的 ) 起 源 。 爭 論 自 1948 年 開 始 , 延 續 了 近 三 十 年 , 產<br />

生 了 兩 項 諾 貝 爾 獎 , 以 宏 轟 理 論 全 勝 告 終 。<br />

難 以 想 像 的 是 ,「 宇 宙 」 這 最 大 的 題 目 竟 然 會 是 科 學 家 研 究 的 對<br />

象 , 竟 然 得 到 今 天 公 認 的 細 節 答 案 , 且 倘 若 沒 有 這 轟 天 動 地 、 劍 拔 弩<br />

* 陳 天 機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榮 休 講 座 教 授 。<br />

王 永 雄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部 通 識 教 育 基 礎 課 程 副 主 任 。<br />

彭 金 滿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物 理 系 導 師 。<br />

** 部 分 摘 自 陳 天 機 (2006)。〈 最 大 的 大 自 然 〉。 載 於 陳 天 機 ( 著 ),《 大 自 然 與 文<br />

化 》( 頁 3–28)。 香 港 : 中 文 大 學 出 版 社 。 討 論 大 爭 論 最 完 整 的 書 相 信 是 Kragh, H.<br />

(1996).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strong>The</strong>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two theories <strong>of</strong> the<br />

universe. NJ: Princet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 Singh, S. (2004).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br />

universe. New York: Fourth Estate。 它 們 也 是 通 俗 闡 述 宇 宙 起 源 的 暢 銷 書 。


152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張 的 論 爭 , 答 案 肯 定 會 姍 姍 來 遲 , 甚 或 遙 遙 無 期 。 這 三 十 年 的 論 爭 也<br />

提 供 了 罕 有 的 機 會 , 讓 我 們 看 到 理 論 與 技 術 的 交 錯 發 展 , 潮 流 取 向 的<br />

消 長 , 更 讓 我 們 看 到 科 學 家 和 科 學 團 體 人 性 的 一 面 。「 前 事 不 忘 , 後<br />

事 之 師 」, 有 不 少 地 方 值 得 參 考 , 作 為 殷 鑒 。<br />

二 、 科 學 宇 宙 論 的 前 奏<br />

1905 年 , 愛 因 斯 坦 (A. Einstein) 提 出 ( 狹 義 ) 相 對 論 , 認 為 在<br />

宇 宙 中 光 速 最 大 , 任 何 相 對 速 度 都 不 可 能 超 過 光 速 。1915 年 , 他 更 提<br />

出 廣 義 相 對 論 , 認 為 重 力 扭 曲 了 時 空 。1919 年 , 他 自 然 地 應 用 相 對<br />

論 , 將 整 個 宇 宙 作 為 研 究 的 物 件 , 但 初 步 結 果 使 他 大 吃 一 驚 — 宇 宙<br />

間 所 有 物 質 不 住 地 互 相 拉 近 , 整 個 宇 宙 最 終 可 能 自 動 崩 潰 。 愛 因 斯 坦<br />

當 時 想 像 宇 宙 應 該 是 靜 態 的 , 因 此 他 在 方 程 式 裏 插 入 一 個 名 為 「 宇 宙<br />

常 數 」(cosmological constant) 的 東 西 , 代 表 一 種 斥 力 , 讓 所 有 物 質<br />

互 相 排 斥 , 使 宇 宙 達 到 一 個 靜 態 的 平 衡 (Singh, 2004, pp. 153–160)。<br />

從 今 天 的 眼 光 來 看 , 愛 因 斯 坦 的 「 宇 宙 常 數 」 就 像 上 古 時 托 勒 密<br />

(Claudius Ptolemy) 的 周 轉 圓 一 樣 , 是 「 只 此 一 次 , 下 不 為 例 」<br />

(ad hoc) 的 , 也 是 一 廂 情 願 信 仰 靜 態 宇 宙 的 表 現 。<br />

1922 年 , 弗 里 德 曼 (A. A. Friedman) 修 正 了 愛 因 斯 坦 理 論 的 一<br />

個 錯 誤 , 指 出 愛 因 斯 坦 的 宇 宙 其 實 可 以 不 住 收 縮 , 也 可 以 不 住 膨 脹 。<br />

比 利 時 神 父 勒 梅 特 (Father Georges-Henri Lemaître) 在 1927 年 提 出 ,<br />

我 們 的 宇 宙 從 最 早 的 「 太 初 原 子 」(primeval atom) 開 始 , 正 在 不 住<br />

膨 脹 。 <br />

托 勒 密 ( 約 85–165), 古 羅 馬 希 臘 裔 天 文 學 家 。<br />

弗 里 德 曼 (1888–1925), 蘇 聯 物 理 學 家 、 氣 象 學 家 。 愛 因 斯 坦 將 一 個 方 程 式 兩 邊 用<br />

除 法 消 掉 一 個 數 , 但 這 數 可 能 是 0。<br />

勒 梅 特 (1894–1966)。<br />

他 有 時 也 用 「 宇 宙 卵 」(cosmic egg), 有 點 中 國 傳 說 中 「 盤 古 開 天 闢 地 」 的 味 道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53<br />

勒 梅 特 是 一 位 兼 顧 科 學 、 宗 教 的 奇 才 。 他 與 天 文 學 界 接 觸 緊 密 ,<br />

顯 然 得 到 啟 發 ( 見 第 三 節 ), 在 1927 年 , 勒 梅 特 早 已 從 自 己 的 「 太<br />

初 原 子 」 理 論 推 出 了 兩 年 後 震 撼 天 文 學 界 的 「 哈 勃 定 律 」(Hubble’s<br />

law), 但 自 1933 年 後 在 宇 宙 論 研 究 方 面 便 沒 有 作 進 一 步 的 貢 獻 。 這<br />

位 淡 泊 名 利 的 君 子 後 來 也 備 受 榮 寵 , 做 了 教 宗 科 學 院 的 院 長 (1960–<br />

1966)(Kragh, 1996, pp. 58–59)。 <br />

三 、 宇 宙 膨 脹 的 觀 測 證 據<br />

( 一 ) 光 學 杜 普 勒 效 應 (Doppler effect)<br />

天 文 學 家 利 用 光 譜 學 (spectroscopy) 可 以 推 論 出 星 體 與 地 球 的 相<br />

對 速 度 。 假 如 我 們 知 道 某 一 條 ( 地 面 ) 光 譜 線 的 實 際 波 長 λ, 而 觀 察 到<br />

星 體 放 出 的 同 一 條 光 譜 線 的 波 長 卻 是 不 同 的 λ', 則 星 體 與 地 球 的 相 對<br />

速 度 是 :<br />

v = c (λ'-λ)/λ, c = 光 速<br />

v > 0 : 星 體 離 開 我 們 ( 星 體 光 譜 有 效 波 長 增 大 : 俗 稱 「 紅 移 」)<br />

v < 0 : 星 體 趨 近 我 們 ( 星 體 光 譜 有 效 波 長 縮 短 : 俗 稱 「 藍 移 」) <br />

這 現 象 叫 做 「 杜 普 勒 效 應 」。 <br />

教 廷 科 學 研 究 院 (Pontifical Academy <strong>of</strong> Sciences) 是 羅 馬 天 主 教 廷 轄 下 的 科 學 院 。<br />

嚴 格 來 說 , 用 「 紅 移 」 的 字 眼 代 表 「 離 棄 」, 只 應 限 於 波 長 低 於 「 紅 光 」 的 光 ; 用<br />

「 藍 移 」 的 字 眼 代 表 「 趨 近 」, 只 應 限 於 波 長 大 於 「 藍 光 」 的 光 。<br />

「 杜 普 勒 效 應 」 發 現 者 是 杜 普 勒 (J. C. A. Doppler, 1803–1853), 他 是 一 名 奧 地 利<br />

物 理 學 家 。 杜 普 勒 所 發 現 的 是 聲 波 效 應 〔 他 是 火 車 的 常 客 , 發 現 火 車 經 過 時 汽 笛 聲<br />

音 由 高 ( 頻 率 高 , 波 長 小 ) 變 低 ( 頻 率 低 , 波 長 大 )〕。 在 杜 普 勒 的 聲 波 公 式 裏 ,<br />

c 是 聲 音 的 速 度 。 光 波 通 常 遵 守 同 一 公 式 , 只 需 將 光 速 代 入 c; 但 如 光 源 速 度 v 接 近<br />

c, 則 應 根 據 相 對 論 改 為 v = c [(λ'/λ) 2 -1]/[(λ'/λ) 2 +1]≈c[(λ'-λ)/λ][1-½(λ'-λ)/λ]。 詳<br />

情 可 參 考 Wikipedia (2009). Relativistic Doppler shift.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br />

Relativistic_Doppler_effect.


154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圖 3–1 以 0.7c 速 度 向 右 移 動 的 光 源 引 起 的 杜 普 勒 效 應 。<br />

光 源 放 的 綠 光 , 在 圖 左 的 觀 察 者 看 出 來 卻 是 紅 色 的 。 <br />

( 二 ) 史 來 弗 (V. M. Slipher) 與 哈 勃 定 律<br />

最 早 研 究 星 系 光 譜 的 天 文 學 家 是 史 來 弗 。1912 年 , 他 發 現 仙 女 座<br />

大 星 系 M31 顯 出 藍 移 , 但 這 譜 線 的 藍 移 原 來 是 例 外 。1915 年 , 他 已 得<br />

到 15 個 星 系 的 光 譜 , 其 中 顯 出 紅 移 的 竟 有 12 個 。1925 年 , 他 取 得 45 個<br />

星 系 的 光 譜 , 其 中 41 個 顯 出 紅 移 , 看 來 都 在 離 開 我 們 。<br />

1929 年 , 哈 勃 (E. P. Hubble) 10 將 星 體 的 紅 移 和 已 知 的 距 離 放 在<br />

一 起 , 公 佈 了 哈 勃 定 律 :<br />

v=H 0<br />

d, 星 系 離 地 球 的 距 離 (d) 與 星 系 離 開 地 球 的 速 度 (v) 成<br />

正 比 。<br />

定 律 裏 的 比 率 H 0<br />

現 在 叫 做 哈 勃 常 數 (Hubble constant)。<br />

詳 情 可 參 考 注 7。<br />

史 來 弗 (1875–1969), 美 國 亞 利 桑 那 州 洛 威 爾 天 文 台 (Lowell Observatory) 台 長 。<br />

詳 情 可 參 考 Wikipedia. (2009). Vesto Slipher.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sto_<br />

Slipher.<br />

10 哈 勃 (1889–1953), 美 國 著 名 天 文 學 家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55<br />

哈 勃 並 不 是 最 早 提 出 正 比 定 律 的 人 。 遠 在 1923 年 , 德 國 天 文 學 家<br />

維 茨 (C. Wirtz) 根 據 史 來 弗 的 資 料 , 他 假 設 所 有 有 關 的 星 系 都 是 大 小<br />

相 同 , 已 提 出 了 正 比 定 律 的 關 係 。 11 上 節 也 講 過 , 在 1927 年 , 勒 梅 特<br />

也 從 他 的 宇 宙 理 論 推 出 正 比 定 律 。<br />

哈 勃 融 會 了 「 紅 移 」 數 據 與 天 文 學 公 認 的 觀 測 距 離 。 12 他 當 時 所<br />

掌 握 的 數 據 只 限 於 近 距 離 (≤ 6.52 百 萬 光 年 ) 的 星 系 , 正 比 定 律 只 是 斗<br />

膽 的 猜 測 , 而 且 這 些 星 系 在 他 的 速 度 / 距 離 圖 上 分 佈 散 落 , 並 不 太 依<br />

循 直 線 。 但 後 來 他 和 休 瑪 遜 (M. L. Humason) 13 在 1931 年 公 佈 的 數 據<br />

包 括 遠 達 97.8 百 萬 光 年 的 星 系 , 直 線 關 係 便 非 常 清 晰 。<br />

利 用 最 近 的 數 據 推 算 出 來 的 哈 勃 常 數 數 值 是 : 14<br />

H 0<br />

= 21.7 ± 0.5(km/s)/ 百 萬 光 年 。<br />

根 據 哈 勃 定 律 , 大 星 系 幾 乎 都 在 避 開 我 們 : 距 離 我 們 愈 遠 , 走<br />

得 愈 快 。 離 地 球 10 億 (10 9 ) 光 年 的 星 系 , 拋 離 地 球 的 速 度 是 每 秒 鐘<br />

21, 700 公 里 。<br />

我 們 是 否 這 樣 面 目 可 憎 , 引 致 幾 乎 所 有 星 系 都 要 「 避 之 則 吉 」<br />

呢 非 也 ! 它 們 根 本 不 知 道 我 們 的 存 在 。 惟 一 可 能 的 結 論 是 : 整 個 宇<br />

宙 正 在 膨 脹 ! 讓 我 們 想 像 時 光 倒 流 。 假 如 哈 勃 常 數 大 致 不 變 的 話 , 以<br />

往 有 一 天 , 整 個 可 見 宇 宙 的 物 質 都 集 中 在 一 小 點 上 , 這 是 乾 坤 巨 爆 理<br />

論 的 一 個 論 證 。<br />

11 維 茨 (1876–1939), 德 國 天 文 學 家 ; 參 見 Webb, S. (pp. 240–241).<br />

12 1908 年 , 天 文 學 家 勒 維 特 (H. S. Leavitt) 發 現 從 「 造 父 變 星 」(Cepheid variables)<br />

的 亮 度 (brightness) 的 變 化 週 期 可 以 算 出 它 的 平 均 光 度 (luminosity), 與 它 的 亮 度<br />

比 較 , 便 可 以 推 出 變 星 的 距 離 。 就 此 可 以 量 出 星 系 的 距 離 。<br />

13 休 瑪 遜 (1891–1972)。 這 位 傳 奇 天 文 學 家 只 受 過 中 學 教 育 , 當 初 只 是 一 位 送 貨 上 美<br />

國 威 爾 遜 山 天 文 台 的 騾 夫 。<br />

14 詳 情 參 見 Hinshaw, G. F.


156 通 識 教 與 學<br />

( 三 ) 數 字 遊 戲<br />

假 設 星 系 的 遠 離 速 度 v 不 因 時 而 變 , 根 據 哈 勃 定 律 , 從 它 開 始 離<br />

開 我 們 直 到 遠 離 我 們 d 所 需 的 時 間 是 d/v = 1/H 0<br />

。<br />

根 據 哈 勃 定 律 , 遠 離 速 度 v 達 到 光 速 (c≈300, 000 公 里 / 秒 ) 的 星<br />

體 , 距 離 地 球 d=13.68×10 9 光 年 (136.8 億 光 年 ), 這 是 「 可 見 宇 宙 」<br />

的 半 徑 。 半 徑 外 的 星 體 我 們 根 本 無 法 觀 測 。<br />

1/H 0<br />

的 單 位 可 以 簡 化 為 「 年 」:<br />

1/H 0<br />

= 13.772×10 9 年 = 137.72 億 年<br />

這 也 是 宇 宙 歲 數 相 當 可 靠 的 估 計 。 15<br />

四 、 二 次 大 戰 後 的 科 學 界<br />

( 一 ) 理 論<br />

二 次 大 戰 後 科 學 界 普 遍 接 受 了 相 對 論 、 哈 勃 的 宇 宙 膨 脹 定 律 和 基<br />

礎 量 子 力 學 。 科 學 界 也 接 受 了 早 期 的 粒 子 理 論 , 常 態 的 粒 子 包 括 :<br />

光 子 (γ)、 電 子 (e 或 e - )、 正 子 (e + )、 質 子 (p 或 p + )、 中 子<br />

(n)。<br />

後 二 者 通 稱 核 子 (nucleon), 是 組 成 原 子 核 的 原 料 。 16 中 子 不 帶 電 荷<br />

( 呈 中 性 ); 電 子 帶 負 電 荷 ; 正 子 和 質 子 都 帶 同 樣 的 正 電 荷 : 質 子 的<br />

電 荷 = 正 子 的 電 荷 = –( 電 子 的 電 荷 )。<br />

元 素 的 原 子 核 由 質 子 與 中 子 組 成 。 重 要 的 數 字 是 :<br />

15 2003 年 美 國 NASA 的 人 造 衛 星 WMAP 觀 測 所 得 宇 宙 年 齡 是 (13.7±0.2)×10 9 年 。<br />

16 質 子 質 量 = 1,836 電 子 質 量 = (1/1.0014) 中 子 質 量 = 1.6726×10 -27 kg; 正 子 質 量 = 電 子<br />

質 量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57<br />

原 子 序 (atomic number)≡ Z = 原 子 核 內 質 子 的 數 目<br />

原 子 本 身 呈 中 性 , 由 原 子 核 和 核 外 足 夠 的 電 子 組 成 :<br />

原 子 核 外 的 電 子 數 = 原 子 核 裏 的 質 子 數 = 原 子 序 Z。<br />

另 外 一 個 重 要 的 數 字 是 :<br />

質 量 數 (mass number)≡ A = 原 子 核 內 核 子 的 數 目 = 原 子 核 內 的<br />

( 質 子 數 + 中 子 數 )。<br />

通 常 原 子 核 質 量 數 A 和 原 子 序 Z 都 寫 在 元 素 符 號 的 左 上 角 和 左 下<br />

角 。 例 如<br />

42 He 代 表 質 量 數 A = 4、 原 子 序 Z = 2 的 氦 (helium) 元 素 、 氦<br />

原 子 或 氦 原 子 核 。<br />

( 二 ) 技 術 的 新 水 準<br />

1948 年 , 美 國 帕 洛 馬 山 (Mount Palomar) 天 文 台 的 200 吋 望 遠 鏡<br />

開 始 運 作 ,「 可 見 光 」 的 天 文 觀 測 技 術 已 充 分 成 熟 , 產 生 了 前 所 未 有<br />

的 精 確 數 據 。<br />

當 時 遠 距 的 天 文 尺 規 和 宇 宙 年 齡 的 估 計 都 帶 有 嚴 重 誤 差 。 今 天 看<br />

來 , 遠 距 的 星 體 應 該 比 上 世 紀 四 十 年 代 估 計 的 距 離 遠 兩 倍 ( 仙 女 座 大<br />

星 系 的 距 離 應 該 是 254 萬 光 年 , 不 是 1 百 萬 光 年 )。 更 重 要 的 是 , 宇 宙<br />

的 歲 數 應 該 是 137 億 年 , 約 略 八 倍 於 早 期 估 計 的 18 億 年 。 17<br />

1933 年 , 在 美 國 貝 爾 電 話 研 究 所 (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br />

贊 斯 基 (K. G. Jansky) 安 裝 的 14.6 米 口 徑 無 線 電 天 線 收 到 了 銀 河 星 系<br />

17 18 億 年 少 於 估 計 地 球 的 歲 數 45 億 年 , 在 宏 轟 初 期 被 穩 態 派 引 為 笑 柄 。


158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傳 來 的 電 磁 波 , 這 是 電 射 天 文 學 (radio astronomy) 的 開 始 。 18 二 次<br />

大 戰 時 雙 方 利 用 雷 達 探 測 敵 方 物 理 目 標 , 戰 後 自 然 將 探 測 目 標 轉 移 到<br />

發 射 電 波 的 星 體 。 英 國 、 美 國 和 澳 洲 很 快 都 興 建 了 強 大 的 電 射 天 文 學<br />

望 遠 鏡 。 電 射 天 文 學 產 生 了 觀 測 天 文 學 的 革 命 , 它 開 闢 了 觀 測 的 新 蹊<br />

徑 , 大 大 擴 充 了 天 文 學 家 的 「 眼 界 」, 所 處 理 的 電 波 多 數 以 雷 達 技 術<br />

所 用 的 微 波 ( 波 長 約 在 30cm 到 1mm 之 間 ) 為 主 。 可 見 光 會 被 星 體 間 的<br />

塵 雲 吸 收 , 微 波 卻 大 致 能 穿 過 無 阻 。 微 波 訊 號 的 擴 大 、 整 理 , 更 是 可<br />

見 光 不 能 企 及 。<br />

科 學 家 更 利 用 太 空 技 術 , 將 觀 察 站 從 地 面 轉 移 到 地 球 大 氣 層 外 的 太<br />

空 。1990 年 , 哈 勃 太 空 望 遠 鏡 升 空 , 帶 來 了 空 前 精 確 的 星 體 彩 色 圖 片 。<br />

( 三 ) 宇 宙 大 爭 論 和 六 位 主 角 人 物<br />

宇 宙 大 爭 論 從 1948 年 開 始 。 科 學 家 分 成 兩 個 壁 壘 , 各 有 三 位 主 角<br />

人 物 。<br />

宏 轟 (Big Bang, 簡 稱 BB) 派 認 為 宇 宙 出 於 高 溫 大 爆 炸 , 仍 在<br />

不 住 膨 脹 , 平 均 密 度 不 住 下 降 。 這 一 派 的 主 腦 是 俄 國 出 生 的 美 國 物 理<br />

學 教 授 甘 莫 夫 (G. Gamow)、 19 他 的 學 生 阿 而 復 (R. A. Alpher), 20<br />

及 後 來 加 入 的 赫 爾 曼 (R. Herman)。 21<br />

穩 態 (Steady-State, 簡 稱 SS) 派 同 樣 認 為 無 限 的 宇 宙 在 不 住<br />

膨 脹 , 但 氫 原 子 悄 然 進 入 , 恰 好 補 償 以 光 速 離 開 的 星 體 , 使 宇 宙<br />

亙 古 的 平 均 密 度 與 星 體 分 佈 都 大 致 不 變 。 穩 態 派 的 主 要 人 物 是 一<br />

18 贊 斯 基 (1905 – 1950), 美 國 貝 爾 電 話 公 司 (Bell Operating Companies) 無 線 電 工<br />

程 師 。<br />

19 甘 莫 夫 (1904–1968), 曾 於 喬 治 華 盛 頓 大 學 (<strong>The</strong> George Washingt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任<br />

物 理 學 教 授 , 後 來 轉 到 科 羅 拉 多 州 立 大 學 (Colorado Stat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任 教 。<br />

20 阿 而 復 (1921–2007)。<br />

21 赫 爾 曼 (1914–1997),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Princet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 物 理 學 博 士 。 他 和 阿<br />

而 復 兩 位 都 進 入 了 工 業 界 , 服 務 多 年 後 又 都 回 到 大 學 任 教 授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59<br />

戰 時 在 英 國 從 事 雷 達 研 究 的 三 位 同 事 : 班 地 (Sir H. Bondi)、 22<br />

戈 德 (T. Gold) 23 和 劍 橋 大 學 天 文 學 教 授 霍 伊 爾 (Sir F. Hoyle), 24 霍<br />

伊 爾 是 穩 態 派 最 雄 辯 的 發 言 人 。<br />

五 、 較 量<br />

( 一 ) 第 0 個 回 合 (1948 年 ): 三 字 母 經<br />

天 地 為 爐 兮 , 造 化 為 工 ; 陰 陽 為 炭 兮 , 萬 物 為 銅 。<br />

—( 漢 ) 賈 誼 《 鵩 鳥 賦 》<br />

遠 在 1948 年 , 甘 莫 夫 、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已 經 提 出 了 劃 時 代 的 宏 轟 理<br />

論 , 首 次 採 用 核 子 物 理 學 的 新 角 度 來 討 論 宇 宙 初 期 低 質 量 元 素 的 合 成 。<br />

這 不 能 算 是 大 爭 論 的 交 鋒 , 因 為 他 們 當 時 可 能 根 本 不 知 道 有 打 對<br />

台 鼓 的 穩 態 理 論 。 我 們 且 當 它 是 對 壘 的 第 0 個 回 合 罷 。<br />

阿 而 復 在 甘 莫 夫 指 導 下 完 成 了 博 士 論 文 , 預 定 聯 名 發 表 。 但 甘 莫<br />

夫 覺 得 文 章 仍 有 不 妥 之 處 : 兩 位 作 者 的 名 字 合 念 起 來 不 夠 順 口 。 愛 開<br />

25<br />

玩 笑 的 甘 莫 夫 在 中 間 嵌 上 了 物 理 學 家 貝 特 (H. Bethe) 的 名 字 , 好 讓<br />

這 討 論 宇 宙 起 源 的 文 章 的 作 者 名 字 Alpher, Bethe, Gamow 讀 起 來 活 像 希<br />

臘 文 開 頭 的 三 個 字 母 α, β, γ(alpha, beta, gamma)。 這 部 探 討 宇 宙 創 始<br />

的 經 典 之 作 —《 化 學 元 素 的 起 源 》— 在 1948 年 4 月 面 世 , 從 此 便 被<br />

昵 稱 為 「αβγ 理 論 」(Alpher, Bethe, & Gamow, 1948, pp. 803–804)。<br />

22 班 地 (1919–2005), 奧 地 利 出 生 的 英 國 公 民 , 戰 後 歷 任 英 國 政 府 科 學 官 員 。<br />

23 戈 德 (1920–2004), 奧 地 利 出 生 ,1959 年 起 在 美 國 康 奈 爾 大 學 (Cornell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任 教 授 至 退 休 。<br />

24 霍 伊 爾 (1915–2001), 劍 橋 大 學 天 文 學 教 授 。<br />

25 他 名 字 裏 的 “h” 字 母 是 不 發 音 的 。


160 通 識 教 與 學<br />

他 們 認 為 太 初 時 宇 宙 突 然 爆 炸 , 26 無 論 方 向 的 定 義 是 怎 樣 , 宇 宙<br />

的 上 下 、 左 右 、 前 後 都 在 急 速 膨 脹 。 這 爆 炸 並 沒 有 「 排 山 倒 海 , 驚 天<br />

動 地 」( 當 時 還 未 有 山 可 排 , 海 可 倒 , 天 可 驚 , 地 可 動 ); 有 的 是 高 熱<br />

( 在 年 齡 =10 -43 秒 時 , 溫 度 =10 32 K)。 27<br />

α β γ 理 論 說 , 宇 宙 在 大 爆 炸 初 期 , 只 有 不 帶 電 荷 的 中 子 , 一 部<br />

分 中 子 蛻 變 出 帶 正 電 荷 的 質 子 (p, 即 氫 原 子 核 ) 和 帶 負 電 荷 的 電 子<br />

(e)(Weinberg, 1993, p. 124)。 質 子 逐 步 接 受 中 子 或 其 他 質 子 , 間 或<br />

分 裂 , 形 成 低 質 量 元 素 的 原 子 核 。 28 這 時 宇 宙 的 年 齡 只 有 區 區 幾 分 鐘<br />

( 宇 宙 的 溫 度 早 已 從 10 -43 秒 時 的 10 32 ºC 急 降 到 10 9 ºC 了 )。<br />

宇 宙 愈 變 愈 大 , 溫 度 繼 續 下 降 。 帶 有 負 電 荷 的 電 子 , 自 然 地 繞 著<br />

帶 正 電 荷 的 原 子 核 運 行 , 形 成 中 性 的 原 子 , 這 工 作 要 再 花 三 十 八 萬 年<br />

左 右 才 能 完 成 。 阿 而 復 解 了 二 百 多 條 微 分 方 程 式 , 成 功 地 詮 釋 了 低<br />

質 量 元 素 ( 氫 的 三 種 同 位 素 : 1 1 H, 2<br />

1 H, 3<br />

1 H; 氦 的 兩 種 同 位 素 : 3 2 He,<br />

4<br />

2 He) 的 形 成 , 以 及 原 子 數 量 的 相 互 比 例 。<br />

甘 莫 夫 不 久 更 在 英 國 的 《 自 然 》(Nature) 雜 誌 發 表 文 章 。 阿 而 復<br />

和 赫 爾 曼 在 同 一 刊 物 增 加 修 正 和 詮 釋 , 竟 然 預 料 了 十 多 年 後 的 微 波 天<br />

文 觀 測 (Gamow, 1948, pp. 680–682; Alpher & Herman, 1948, pp.774–<br />

775)( 見 「 第 3 個 回 合 :(1965 年 )『 背 景 幅 射 』 的 背 景 」 一 節 )。<br />

我 們 給 第 0 個 回 合 的 評 語 是 : 甘 莫 夫 、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遠 在<br />

1948 年 竟 然 寫 出 了 壯 麗 的 「 未 完 成 的 交 響 樂 」。 他 們 「 開 天 」 成 功<br />

了 , 惜 乎 未 能 「 闢 地 」: 他 們 的 理 論 無 法 解 釋 中 、 重 量 元 素 的 形 成 。<br />

中 國 傳 說 中 太 初 時 盤 古 舞 動 巨 斧 , 開 天 闢 地 , 姑 勿 論 巨 斧 從 何 而 來 ,<br />

「 闢 地 」 所 需 要 的 , 會 不 會 是 另 外 一 把 板 斧 呢 <br />

26 「 技 術 的 新 水 準 」 一 節 講 過 , 在 1948 年 , 宇 宙 的 年 齡 被 誤 認 為 18 億 年 。<br />

27 本 文 括 弧 中 所 用 的 是 新 數 值 , 與 半 世 紀 前 的 數 值 很 有 出 入 。<br />

28 氫 , 重 氫 (deuterium, D 或 2<br />

H)、 氦 (helium, He)、 鋰 (lithium, Li)、 微 量 的 鈹<br />

(beryllium, Be) 和 硼 (boron, B)。 高 質 量 原 子 核 的 產 生 見 「 第 一 個 回 合 (1953–<br />

67 年 ): 霍 伊 爾 策 劃 的 實 驗 」 一 節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61<br />

( 二 ) 第 0.5 個 回 合 (1950 年 代 ): 霍 伊 爾 演 說 , 聽 眾 動 容<br />

穩 態 理 論 初 時 只 限 於 三 位 主 角 的 相 互 討 論 。 他 們 看 過 一 齣 電 影 , 29<br />

電 影 裏 第 一 幕 與 結 局 竟 然 完 全 相 同 , 看 來 中 間 的 情 節 只 為 「 回 到 開<br />

端 」 埋 下 伏 機 (Kragh, 1996, p.173–174; Singh, 2004, p.343–345)!<br />

戈 德 最 先 得 到 啟 示 , 並 於 某 天 下 午 向 班 地 和 霍 伊 爾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構<br />

思 。 起 初 他 們 並 不 接 受 , 更 揚 言 在 晚 餐 前 便 會 想 出 反 駁 的 理 據 。 但 他<br />

們 不 但 無 法 反 對 , 更 發 現 戈 德 的 構 思 符 合 當 時 的 天 文 觀 察 , 三 個 人 於<br />

是 合 力 建 立 了 穩 態 宇 宙 的 理 論 。<br />

理 論 到 1948 年 才 現 身 在 科 學 書 刊 , 在 1949 年 逐 漸 受 人 注 意 (Bondi<br />

& Gold, 1948; Hoyle, 1948)。 英 國 廣 播 公 司 (British Broadcast Coroporate,<br />

簡 稱 BBC) 第 三 台 邀 請 霍 伊 爾 教 授 作 一 套 為 期 五 週 、<br />

30<br />

每 週 45 分 鐘 關 於 宇 宙 論 的 演 講 —「 萬 物 的 本 質 」(<strong>The</strong> Nature <strong>of</strong><br />

Things), 大 受 歡 迎 。 演 講 後 來 更 在 擁 有 十 倍 聽 眾 的 「 家 庭 服 務 節 目 」<br />

(Home Service Programme) 重 播 , 講 詞 印 成 小 書 , 半 年 內 賣 了 六 萬<br />

本 , 後 來 又 在 《 企 鵝 叢 書 》 名 下 重 印 (Hoyle, 1950)。<br />

霍 伊 爾 在 書 的 最 後 兩 章 裏 主 觀 地 發 揮 穩 態 宇 宙 理 論 , 宣 稱 這 是 唯<br />

一 合 理 的 學 說 。 他 批 判 宏 轟 理 論 說 :<br />

就 科 學 根 據 來 說 , 這 宏 轟 (Big Bang) 是 兩 個 假 設 中 最 難 下 咽<br />

的 一 個 。 因 為 它 的 過 程 不 合 理 , 不 能 用 科 學 字 眼 來 解 釋 。<br />

有 兩 點 在 此 值 得 一 提 。 第 一 點 , 霍 伊 爾 在 廣 播 裏 用 “Big Bang” 31 這 雙 聲<br />

名 詞 來 譏 諷 對 方 , 不 料 弄 巧 成 拙 ,Big Bang 竟 變 成 對 方 響 噹 噹 的 金 字<br />

29 這 套 電 影 的 名 字 是 《 夜 之 亡 者 》(Dead <strong>of</strong> Night)。<br />

30 第 三 台 是 BBC 名 下 學 術 氣 味 最 濃 的 一 台 , 擁 有 聽 眾 30 萬 。<br />

31 勉 強 譯 為 疊 韻 的 「 宏 轟 」; 在 此 以 前 , 甘 莫 夫 的 理 論 一 般 稱 為 「 動 力 演 化 模 型 」<br />

(the dynamic evolving model)。


162 通 識 教 與 學<br />

招 牌 , 反 過 來 說 , 穩 態 派 始 終 沒 有 為 自 己 發 展 出 一 個 瞭 亮 動 聽 的 口 號<br />

(Singh, 2004, p. 352)。<br />

第 二 點 , 霍 伊 爾 固 然 認 為 宏 轟 不 合 理 , 別 人 同 樣 會 認 為 「 氫 原 子<br />

處 處 悄 然 進 入 」 的 過 程 不 能 用 已 知 的 科 學 定 律 來 解 釋 。 平 心 而 論 , 宏<br />

轟 宇 宙 的 起 源 和 穩 態 宇 宙 氫 原 子 的 進 入 , 兩 者 都 越 過 了 當 時 公 認 科 學<br />

的 界 限 。<br />

在 1949 年 , 雙 方 已 經 壁 壘 分 明 。 雖 然 霍 伊 爾 所 用 的 武 器 不 是 「 硬<br />

科 學 」 的 刀 槍 , 我 們 可 以 說 他 的 演 講 是 大 爭 辯 的 第 0.5 個 回 合 。 他 自<br />

己 的 雄 辯 在 宣 傳 、 推 廣 方 面 打 贏 了 漂 亮 的 一 仗 , 引 起 了 群 眾 對 科 學 的<br />

好 奇 、 嚮 往 , 以 及 對 穩 態 宇 宙 的 認 識 、 甚 至 信 仰 。<br />

話 說 回 頭 , 不 少 科 學 家 認 為 穩 態 宇 宙 在 英 國 較 受 歡 迎 , 因 為 「 維<br />

持 全 球 權 力 平 衡 」 多 年 來 正 是 大 英 帝 國 的 外 交 傳 統 。 我 們 在 這 裏 也 順<br />

便 討 論 一 下 這 兩 套 理 論 與 宗 教 的 關 係 。 許 多 人 認 為 穩 態 宇 宙 更 接 近 基<br />

督 教 教 義 , 但 天 主 教 顯 然 認 為 宏 轟 解 釋 了 《 舊 約 》 的 〈 創 世 紀 〉。 甘<br />

莫 夫 曾 開 玩 笑 地 將 宏 轟 文 章 寄 給 羅 馬 教 皇 , 但 甘 莫 夫 本 人 沒 有 接 受 任<br />

何 正 式 宗 教 ; 霍 伊 爾 更 在 廣 播 裏 公 開 了 自 己 的 反 宗 教 立 場 。<br />

我 們 給 第 0.5 個 回 合 的 評 語 是 : 霍 伊 爾 普 及 了 尖 端 科 學 , 功 不 可<br />

沒 ; 但 雄 辯 究 竟 應 該 勝 於 事 實 嗎 <br />

( 三 ) 第 1 個 回 合 (1953–67 年 ): 霍 伊 爾 策 劃 的 實 驗<br />

在 第 0 個 回 合 , 三 字 母 經 所 描 繪 的 逐 步 合 成 的 工 作 無 法 闖 過 兩 重 大<br />

關 : 原 來 世 上 根 本 沒 有 A=5 或 A=8 的 穩 定 原 子 (Kragh, 1996, pp. 128–<br />

130)! 32 穩 態 宇 宙 理 論 卻 自 然 地 供 應 了 另 外 一 種 元 素 合 成 的 環 境 。 假<br />

32 貝 特 在 1939 年 早 已 指 出 這 缺 陷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63<br />

如 重 元 素 在 星 體 熾 熱 高 壓 的 內 部 產 生 , 穩 態 宇 宙 派 認 為 大 自 然 總 有 辦<br />

法 將 它 們 重 新 循 環 到 別 的 星 體 。<br />

在 那 個 非 常 尷 尬 的 時 候 , 甘 莫 夫 教 授 在 美 國 作 巡 迴 公 開 演 講<br />

(Singh, 2004, p. 399)。 33 他 回 溯 αβγ 理 論 的 出 現 、 成 功 和 不 足 之 處 ,<br />

然 後 講 了 一 個 笑 話 :<br />

上 帝 創 造 萬 物 。<br />

祂 命 令 :「 質 量 數 =1 的 原 子 , 出 現 罷 !」 質 量 數 =1 的 原 子 便 頓 然<br />

出 現 了 ;<br />

「 質 量 數 =2 的 原 子 , 出 現 罷 !」 質 量 數 =2 的 原 子 便 頓 然 出 現 了 ;<br />

「 質 量 數 =3 的 原 子 , 出 現 罷 !」 質 量 數 =3 的 原 子 便 頓 然 出 現 了 ;<br />

「 質 量 數 =4 的 原 子 , 出 現 罷 !」 質 量 數 =4 的 原 子 便 頓 然 出 現 了 ;<br />

但 質 量 數 更 大 的 原 子 怎 麼 辦 呢 黔 驢 技 窮 的 上 帝 於 是 命 令 ,「 霍<br />

伊 爾 教 授 , 出 現 罷 !」<br />

當 時 看 來 只 有 霍 伊 爾 的 理 論 能 夠 解 釋 高 質 量 數 原 子 的 出 現 , 但 是<br />

甘 莫 夫 教 授 其 實 根 本 不 必 自 嘲 認 輸 。 宏 轟 理 論 也 一 樣 容 許 重 元 素 在 星<br />

球 內 形 成 , 然 後 散 佈 到 星 際 空 間 。 我 們 只 須 了 解 , 恆 星 的 死 灰 可 以 復<br />

燃 , 變 成 含 有 較 重 元 素 的 下 一 代 恆 星 。<br />

穩 態 派 主 角 霍 伊 爾 早 於 1946 年 已 提 出 星 體 內 部 元 素 合 成 的 概 念<br />

(Hoyle, 1946)。1952 年 , 中 立 偏 「 穩 」 的 薩 彼 得 (E. E. Salpeter) 34<br />

指 出 兩 顆 α 粒 子 ( 通 常 的 氦 原 子 核 : 4 He) 可 以 合 成 極 不 穩 定 、 質 量<br />

2<br />

33 印 度 裔 英 國 作 家 辛 氏 (Simon Lehna Singh,1964– 現 在 ) 也 提 及 過 甘 莫 夫 這 個 笑 話 ,<br />

當 時 陳 天 機 是 聽 眾 之 一 。<br />

34 薩 彼 得 (1924–2008), 美 國 康 奈 爾 大 學 物 理 學 教 授 。


164 通 識 教 與 學<br />

數 A=8 的 鈹 原 子 核<br />

84 Be*, 這 原 子 核 在 2.6×10 -16 秒 內 便 會 蛻 變 , 但 在 高<br />

溫 、 高 壓 的 恆 星 內 部 , 總 有 一 些 能 夠 捕 捉 第 三 顆 α 粒 子 , 產 生 碳 原 子<br />

12<br />

核 C(Salpeter, 1952):35<br />

6<br />

2 4 2 He→8 4 Be* + γ<br />

4<br />

2 He + 8 4 Be*→12 6 C + γ<br />

霍 伊 爾 認 為 薩 彼 得 理 論 中 的 第 二 部 分 應 該 改 寫 成 激 發 的 碳 原 子 核<br />

( 12 6 C*), 隨 即 放 出 γ 射 線 , 變 成 常 態 的 碳 原 子 核<br />

126 C,36 即<br />

4<br />

2 He + 8 4 Be*→12 6 C*→12 6 C + γ<br />

「 激 發 態 」(excited state) 碳 原 子 核<br />

126 C* 的 存 在 , 令 反 應 的<br />

速 率 增 加 幾 個 數 量 級 , 也 是 解 釋 氦 、 碳 和 氧 的 宇 宙 豐 度 (cosmic<br />

abundance) 的 關 鍵 。 霍 伊 爾 當 時 在 加 州 理 工 學 院 (California Institute<br />

<strong>of</strong> Technology) 訪 問 , 向 佛 敖 勒 (W. A. Fowler) 和 威 靈 (W. Whaling)<br />

詳 述 了 這 一 要 點 , 37 後 者 的 實 驗 結 果 驗 證 了 激 發 態 碳 原 子 核 的 存 在 ,<br />

並 與 霍 伊 爾 的 預 測 值 幾 乎 完 全 吻 合 (Fowler, 1983)。 38 佛 敖 勒 對 天 文<br />

物 理 作 了 巨 大 的 貢 獻 , 他 量 度 了 在 低 能 量 下 多 種 核 反 應 的 效 率 , 解 釋<br />

了 星 體 釋 放 能 量 的 過 程 , 為 這 方 面 元 素 產 生 的 定 量 研 究 奠 定 堅 實 的 基<br />

礎 (Unsöld & Baschek, 2002, p. 292)。<br />

35 γ 代 表 電 磁 輻 射 , 而 「*」 是 「 激 發 態 」 的 標 誌 , 意 指 處 於 激 發 態 的 原 子 核 擁 有 過 量<br />

的 能 。<br />

36 質 量 數 =12, 原 子 序 =6, 激 發 的 碳 原 子 核 。 需 要 放 光 (γ 射 線 ) 才 可 以 變 成 正 常 的<br />

12<br />

6 C 原 子 核 。<br />

37 佛 敖 勒 (1911–1995), 美 國 核 子 天 體 物 理 學 家 , 獲 頒 1983 年 諾 貝 爾 物 理 學 獎 。 威 靈<br />

(1923– 現 在 ),1949 年 在 加 州 理 工 學 院 任 研 究 員 (research fellow)。<br />

38 激 發 態 碳 原 子 核 比 常 態 的 能 量 高 7.654MeV。1MeV( 百 萬 電 子 伏 特 )= 1.6×10 -13<br />

焦 耳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65<br />

在 1957 年 , 四 位 作 者 - 布 別 治 (G. Burbidge) 夫 婦 、 39 佛 敖 勒<br />

和 霍 伊 爾 合 寫 了 經 典 之 作 B 2 FH( 姓 氏 的 縮 寫 ), 將 中 量 、 重 量 原 子 的<br />

產 生 與 恆 星 的 生 命 歷 程 緊 密 配 合 起 來 , 奠 定 了 恆 星 中 心 「 核 合 成 」<br />

(nucleosynthesis) 理 論 (Burbidge, Burbidge, Fowler, & Hoyle,<br />

1957)。 同 年 , 卡 麥 隆 (A. G. W. Cameron) 也 獨 立 提 出 了 恆 星 內 部<br />

產 生 元 素 的 理 論 。 40 大 部 分 恆 星 演 化 至 最 後 階 段 , 就 會 成 為 巨 星 。 在<br />

發 生 超 新 星 爆 炸 前 , 質 量 大 的 巨 星 核 心 已 合 成 了 各 種 中 量 、 重 量 原 子<br />

( 見 圖 5–1), 爆 炸 時 的 內 爆 (implosion) 和 震 波 (shock wave) 更 產<br />

生 了 質 量 數 大 於 鐵 的 原 子 。<br />

Ne<br />

C<br />

He<br />

H<br />

O<br />

Si<br />

Fe<br />

圖 5–1 恆 星 內 部 元 素 產 生 示 意 圖 ( 不 按 比 例 )<br />

恆 星 誕 生 、 放 光 、 衰 退 、 死 亡 , 殘 骸 又 成 為 新 恆 星 的 原 料 , 迴 圈<br />

不 息 。 巨 型 恆 星 產 生 中 量 、 重 量 原 子 , 以 「 超 新 星 」(supernova) 的<br />

形 式 爆 炸 , 更 是 新 恆 星 中 量 、 重 量 原 子 的 來 源 。<br />

39 布 別 治 (1925–2010) 及 其 太 太 Margaret Burbidge(1919– 現 在 ), 同 是 英 國 出 生 的 美<br />

國 天 體 物 理 學 家 。<br />

40 卡 麥 隆 (1925–2005), 加 拿 大 天 文 物 理 學 家 。Cameron, A. G. W. (1957). “Nuclear<br />

reactions in stars and nucleogenesis,” <strong>The</strong> Astronomical Society <strong>of</strong> the Pacific, 69 (408),<br />

201–222.


166 通 識 教 與 學<br />

論 戰 的 第 一 個 正 式 回 合 是 由 穩 態 派 發 起 的 。 事 實 上 , 起 初 佛 敖 勒<br />

對 霍 伊 爾 的 實 驗 建 議 並 不 感 興 趣 , 後 來 才 被 霍 伊 爾 說 服 完 成 這 個 實 驗<br />

(Kragh, 1996, p. 299)。 假 使 穩 態 派 不 認 為 恆 星 內 部 原 子 產 生 的 實 驗<br />

非 做 不 可 , 這 實 驗 便 會 拖 後 , 甚 至 無 限 延 擱 。1983 年 , 佛 敖 勒 獲 頒 發<br />

諾 貝 爾 物 理 學 獎 。 同 時 , 他 也 公 開 表 揚 霍 伊 爾 不 可 磨 滅 的 貢 獻 。<br />

41<br />

穩 態 派 取 得 了 好 幾 年 的 宣 傳 勝 利 。 筆 者 之 一 在 1960 年 左 右 聽 過<br />

霍 伊 爾 的 演 講 , 很 佩 服 他 的 分 析 、 他 的 詞 鋒 。 宏 轟 派 當 時 卻 韜 光 養<br />

晦 , 一 言 不 發 , 沉 默 了 十 年 , 難 道 他 們 已 經 認 輸 了 <br />

早 在 1953 年 , 宏 轟 派 三 位 主 要 人 物 已 轉 向 其 他 工 作 : 甘 莫 夫 投<br />

入 DNA 的 研 究 ; 阿 而 復 成 為 通 用 電 氣 公 司 (General Electric, 簡 稱<br />

為 “GE”, 音 譯 為 「 奇 異 」) 的 研 究 員 ; 赫 爾 曼 加 入 通 用 汽 車 公 司 研 究<br />

所 (General Motors Research Laboratories)(Singh, 2004, p. 336)。<br />

穩 態 派 則 沾 沾 自 喜 。 著 名 的 索 爾 維 會 議 (Solvay Congress) 在 1958 年<br />

舉 行 , 42 預 定 的 題 目 是 「 宇 宙 的 結 構 和 演 變 」。 宏 轟 派 列 席 的 只 有 「 先<br />

知 」 勒 梅 特 神 父 , 他 在 會 上 重 複 了 1933 年 的 論 據 , 了 無 新 意 。 甘 莫 夫<br />

和 阿 而 復 竟 然 不 在 被 邀 參 加 之 列 。<br />

但 平 心 而 論 , 第 1 個 回 合 的 結 果 只 能 說 是 穩 態 派 「 先 勝 後 和 」。 原<br />

來 穩 態 派 發 現 的 中 、 重 量 原 子 產 生 的 理 論 -B 2 FH 的 內 容 , 全 部 可 以<br />

一 字 不 易 , 用 來 支 援 宏 轟 理 論 。 甘 莫 夫 自 嘲 的 笑 話 講 起 霍 伊 爾 教 授 的<br />

出 現 , 原 來 霍 伊 爾 不 自 覺 地 助 了 宏 轟 派 一 臂 之 力 。<br />

後 來 霍 伊 爾 與 其 他 人 合 著 三 篇 文 章 , 正 式 承 認 宏 轟 理 論 也 可 以<br />

在 恆 星 內 部 產 生 中 量 和 重 量 原 子 。 他 在 與 泰 來 (R. J. Tayler) 合 作 的<br />

文 章 中 也 承 認 , 宇 宙 中 的 氦 元 素 不 可 能 完 全 從 恆 星 中 產 生 (Hoyle &<br />

41 陳 天 機 。<br />

42 由 比 利 時 化 學 工 業 家 索 爾 維 (E. Solvay) 創 立 的 國 際 物 理 學 會 議 , 每 三 年 舉 行 一<br />

次 。 題 目 各 有 不 同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67<br />

Tayler, 1964; Wagoner, Fowler, & Hoyle, 1966; Wagoner, Fowler,<br />

& Hoyle, 1967)。 43 在 那 三 篇 文 章 中 , 兩 篇 的 第 一 作 者 是 物 理 學 新 秀 華<br />

共 納 (R. V. Wagoner), 他 在 1973 年 寫 了 一 篇 重 要 的 文 章 , 提 出 假 如<br />

輕 量 原 子 只 在 恆 星 內 部 產 生 , 相 互 比 例 便 不 符 現 實 ; 若 要 符 合 現 實 ,<br />

我 們 需 要 假 設 另 外 一 個 奇 大 、 奇 熱 的 環 境 。 這 正 是 宏 轟 理 論 所 說 的 宇<br />

宙 開 始 時 的 幾 分 鐘 。 穩 態 理 論 要 產 生 這 環 境 , 卻 需 要 全 面 性 的 修 改<br />

(Wagoner, 1973)。<br />

( 四 ) 第 2 個 回 合 (1961 年 ): 古 史 今 讀<br />

愛 因 斯 坦 的 宇 宙 理 論 採 用 了 一 個 假 設 : 我 們 的 宇 宙 在 構 造 上 是 大<br />

致 均 勻 的 。 這 假 設 現 在 叫 做 「 宇 宙 原 理 」(the Cosmological Principle,<br />

1933)。 44 最 簡 單 的 講 法 是 :<br />

無 論 ( 想 像 中 ) 觀 察 者 在 空 間 任 何 地 點 , 宇 宙 看 來 必 須 是 一 樣 的<br />

(<strong>The</strong> world must appear the same to all observers, irrespective <strong>of</strong><br />

their positions)(Kragh, 1996, p. 92)。<br />

在 上 古 、 中 古 時 代 , 人 們 認 為 地 球 是 唯 一 的 宇 宙 中 心 , 享 受 群 星<br />

的 拱 衛 。 但 科 學 後 來 說 明 , 星 空 的 旋 轉 只 是 坐 標 系 統 選 擇 下 的 假 像 ;<br />

地 球 固 然 不 是 宇 宙 的 中 心 , 宇 宙 也 未 必 有 中 心 。 宇 宙 原 理 正 是 這 種<br />

思 維 的 自 然 推 論 , 使 我 們 能 夠 將 在 地 球 觀 察 到 的 現 象 , 推 論 到 宇 宙 任<br />

何 一 處 地 方 。 其 實 在 「 史 萊 弗 與 哈 勃 定 律 」 一 節 中 , 我 們 從 哈 勃 定 律<br />

推 論 到 「 宇 宙 膨 脹 」, 已 經 暗 中 動 用 了 宇 宙 原 理 。<br />

43 泰 來 (1929–1997), 英 國 天 文 學 家 。<br />

44 比 較 準 確 , 但 書 卷 氣 的 講 法 是 :On large spatial scales, the universe is homogeneous<br />

( 均 勻 的 )and isotropic( 各 向 同 性 的 )。


168 通 識 教 與 學<br />

穩 態 理 論 派 的 主 要 支 柱 是 更 進 一 步 的 「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the Perfect<br />

Cosmological Principle), 認 為 宇 宙 不 但 在 空 間 上 的 構 造 大 致 均 勻 , 且<br />

在 時 間 上 也 大 致 不 變 。 這 看 法 迎 合 許 多 科 學 家 的 理 想 : 穩 態 宇 宙 可 能<br />

正 是 「 善 」 和 「 美 」 的 典 範 。 但 這 典 範 果 然 是 「 真 」 的 嗎 <br />

仙 女 座 大 星 系 M31 放 出 的 光 , 要 花 整 整 254 萬 年 才 走 到 地 球 , 更<br />

有 不 少 星 系 的 光 走 到 地 球 要 花 整 整 十 億 年 。 我 們 看 不 到 這 些 星 系 的 現<br />

況 , 只 能 「 憑 弔 」 它 們 十 億 年 前 的 「 陳 跡 」。 根 據 宇 宙 原 理 , 同 一 時<br />

期 宇 宙 的 星 系 , 到 處 、 大 致 都 是 差 不 多 的 。 因 此 看 著 遼 遠 星 系 現 在 供<br />

應 我 們 眼 簾 的 古 跡 , 我 們 可 以 推 想 出 過 去 整 個 宇 宙 的 面 貌 了 。<br />

古 跡 既 然 是 現 況 的 前 身 , 宏 轟 理 論 斷 言 它 們 與 現 況 應 該 很 有 差<br />

異 。 但 根 據 穩 態 理 論 的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 上 下 、 古 今 , 都 可 以 一 概 而<br />

論 ; 這 古 跡 與 現 況 大 致 相 同 , 不 看 也 罷 了 。<br />

劍 橋 大 學 教 授 賴 爾 (M. Ryle) 是 穩 態 理 論 的 死 對 頭 。 45 1961 年 ,<br />

他 宣 佈 第 3 期 「 放 射 無 線 電 的 天 體 」[<strong>The</strong> Third Cambridge Catalogue <strong>of</strong><br />

Radio Sources (3C)] 分 佈 情 況 是 「 遠 多 、 近 少 ; 遠 強 、 近 弱 」, 並 不 符<br />

合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 穩 態 理 論 派 初 時 反 駁 , 認 為 賴 爾 的 數 據 太 少 、 過 於<br />

粗 糙 , 而 且 與 澳 洲 電 射 天 文 學 的 數 據 很 有 出 入 , 不 足 以 得 出 斬 釘 截 鐵<br />

的 結 論 。 但 後 來 積 聚 的 數 據 愈 來 愈 多 , 愈 來 愈 精 確 , 而 且 資 料 的 來 源<br />

包 括 英 國 、 美 國 和 澳 洲 ,「 遠 多 、 近 少 ; 遠 強 、 近 弱 」 的 現 實 愈 來 愈<br />

鮮 明 。<br />

更 令 穩 態 派 頭 痛 的 是 絕 對 亮 度 幾 百 倍 於 普 通 星 系 的 類 星 體<br />

(quasar)。 它 們 的 分 佈 狀 況 竟 然 是 「 遠 有 、 近 無 」! 從 1962 年 開 始 ,<br />

天 文 學 家 發 現 , 從 地 球 觀 察 , 光 度 最 強 的 類 星 體 3C 273 離 地 球 24.4 億<br />

45 賴 爾 (1918–1984) 是 電 射 天 文 學 先 驅 。 他 曾 經 認 為 50 顆 無 線 電 天 體 「 位 在 銀 河 星<br />

系 」; 戈 德 卻 公 開 指 出 , 它 們 其 實 離 地 球 奇 遠 , 而 且 每 顆 本 身 已 自 成 星 系 。 賴 爾 被<br />

迫 認 輸 , 但 從 此 與 穩 態 理 論 為 敵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69<br />

光 年 。 類 星 體 離 地 球 至 少 7.8 億 光 年 , 最 遠 的 達 到 130 億 光 年 , 很 可 能<br />

是 古 時 星 系 形 成 初 期 中 心 的 巨 黑 洞 。<br />

第 2 個 回 合 的 結 論 是 : 宇 宙 星 體 的 分 佈 並 不 均 勻 , 古 今 有 別 。<br />

BB 勝 ; 班 地 因 而 宣 告 放 棄 穩 態 理 論 , 但 總 的 來 說 SS 還 未 肯 認 輸 。<br />

( 五 ) 第 3 個 回 合 (1965 年 ):「 背 景 輻 射 」 的 背 景<br />

早 在 1948 年 , 阿 而 復 與 赫 爾 曼 合 作 , 在 英 國 的 權 威 雜 誌 《 自 然 》<br />

上 討 論 膨 脹 中 的 宇 宙 現 狀 , 他 們 的 結 論 是 : 宇 宙 現 在 的 溫 度 大 概 是 5 K<br />

(-268.15ºC)。 46 當 宇 宙 年 齡 約 是 380, 000 歲 , 溫 度 降 至 3, 000 K 時 , 原 子<br />

核 和 電 子 結 合 成 為 中 性 原 子 。 因 此 輻 射 得 以 自 由 地 在 宇 宙 中 傳 播 。 由<br />

於 宇 宙 膨 脹 , 輻 射 的 波 長 也 照 應 增 加 , 按 他 們 的 估 計 , 這 些 輻 射 相 當<br />

於 今 天 5 K 的 「 黑 體 輻 射 」。 所 以 , 量 度 得 這 5 K「 背 景 輻 射 」 便 是 宏 轟<br />

理 論 的 重 要 證 據 , 但 宏 轟 派 無 法 找 到 天 文 學 家 來 量 度 這 背 景 輻 射 。 阿<br />

而 復 回 憶 當 時 道 (Singh, 2004, p. 334):<br />

我 們 花 了 九 牛 二 虎 之 力 宣 講 這 工 作 。 但 沒 有 人 願 意 上 釣 ; 沒 有<br />

人 說 這 可 以 量 出 來 。 47<br />

1964 年 彭 齊 亞 斯 (A. Penzias) 和 威 爾 遜 (R. Wilson) 完 成 了 一<br />

部 強 力 的 微 波 望 遠 鏡 。 48 他 們 向 太 空 深 處 瞭 望 , 出 乎 意 料 地 竟 然 探 出<br />

微 波 輻 射 來 。 他 們 認 為 這 輻 射 是 由 於 儀 器 不 潔 引 起 的 , 但 將 望 遠 鏡<br />

清 洗 , 倒 出 兩 隻 鴿 子 後 , 仍 然 到 處 看 到 微 波 輻 射 。 他 們 不 得 不 向 物<br />

46 K 是 「 絕 對 溫 度 」(absolute temperature) 的 單 位 。x K 約 等 於 (x - 273.15) ºC。<br />

47 原 文 為 “We expended a hell <strong>of</strong> a lot <strong>of</strong> energy giving talks about the work. Nobody bit;<br />

nobody said it could be measured”。<br />

48 彭 齊 亞 斯 (1933– 現 在 ) 和 威 爾 遜 (1936– 現 在 ) 都 是 美 國 貝 爾 電 話 實 驗 室 電 射 天 文<br />

學 家 。


170 通 識 教 與 學<br />

理 學 家 狄 克 (R. H. Dicke) 求 助 。 49 狄 克 立 即 告 訴 他 們 , 這 神 秘 的 輻<br />

射 正 是 自 己 夢 寐 以 求 、 尋 找 了 好 幾 年 的 宇 宙 微 波 背 景 (Cosmological<br />

Microwave Background, 簡 稱 CMB)。<br />

原 來 熱 的 物 體 會 自 然 放 光 , 光 最 強 的 部 分 , 波 長 可 以 顯 示 物 體 的<br />

溫 度 , 較 低 溫 的 物 體 放 出 的 波 長 較 大 。 微 波 也 是 光 的 一 種 , 波 長 約 數 厘<br />

米 。 宇 宙 到 處 放 出 的 微 波 相 當 於 絕 對 溫 度 約 3.5 K( 最 新 值 :2.725 K)<br />

的 物 體 所 放 出 的 輻 射 , 這 正 是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預 測 的 宇 宙 背 景 輻 射 。 50<br />

但 穩 態 宇 宙 理 論 不 容 許 有 認 得 出 的 「 過 去 」, 若 不 作 大 規 模 的 修 改 ,<br />

便 無 法 解 釋 這 輻 射 。<br />

1.2<br />

強 度 (10 -4 ergs / cm 2 sr sec cm -1 )<br />

1.0<br />

0.8<br />

0.6<br />

0.4<br />

0.2<br />

0.0<br />

0 5 10 15 20<br />

頻 率 (3×10 10 sec -1 )<br />

圖 5–2 由 COBE 衛 星 測 量 所 得 的 宇 宙 微 波 背 景 輻 射 頻 譜<br />

51<br />

彭 齊 亞 斯 和 威 爾 遜 榮 獲 1978 年 的 諾 貝 爾 獎 。 其 實 同 在 美 國 貝 爾 電<br />

話 實 驗 室 的 歐 姆 (E. A. Ohm) 早 在 1961 年 已 找 出 這 微 波 輻 射 了 。 阿 而<br />

49 狄 克 (1916–1997) 是 美 國 實 驗 物 理 學 家 ,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教 授 。<br />

50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所 用 的 宇 宙 模 型 較 為 粗 疏 , 因 此 他 們 對 宇 宙 微 波 背 景 輻 射 溫 度 的 估<br />

值 (5K) 與 真 正 值 (2.725K) 略 有 差 異 。 這 差 異 只 牽 涉 模 型 的 細 節 , 完 全 不 否 定 這<br />

個 模 型 的 基 本 假 設 及 概 念 。<br />

51 摘 自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Firas_spectrum.jpg, 略 有 修 改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71<br />

復 和 赫 爾 曼 當 時 甚 麼 都 拿 不 到 , 但 他 們 的 功 績 和 遠 見 現 在 已 得 到 物 理<br />

學 界 的 普 遍 承 認 。<br />

無 論 如 何 , 這 背 景 輻 射 替 宏 轟 理 論 取 得 決 定 性 的 勝 利 。 多 年<br />

的 死 敵 — 穩 態 理 論 — 兵 敗 如 山 倒 , 從 此 一 蹶 不 振 、 翻 身 無<br />

期 。 2000 年 , 霍 伊 爾 、 布 別 治 和 拿 爾 力 卡 ( J. V. Narlikar) 52 出<br />

版 了 一 本 書 , 講 述 他 們 的 半 穩 態 理 論 (quasi-steady state model)<br />

(Hoyle, Burbidge, & Narlikar, 2000); 但 他 們 被 迫 放 棄 了 穩 態 理 論 裏<br />

最 具 有 魅 力 的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br />

第 3 個 回 合 的 結 論 是 : 宇 宙 的 確 擁 有 太 古 時 產 生 的 微 波 背 景 輻 射<br />

(1965 年 )。BB 大 勝 ,SS 則 潰 不 成 軍 。<br />

六 、 事 後 孔 明 : 宏 轟 的 教 訓<br />

大 爭 論 從 1948 年 開 始 , 到 彭 齊 亞 斯 和 威 爾 遜 取 得 1978 年 諾 貝 爾<br />

物 理 學 獎 、 獲 得 世 界 公 認 為 止 , 足 足 持 續 了 30 年 。 我 們 可 以 扮 事 後 孔<br />

明 , 汲 取 教 訓 。<br />

( 一 ) 宏 轟 理 論 貢 獻 太 多 、 為 時 過 早 , 但 經 歷 十 年 荒 廢 、 後 繼 無 人<br />

宏 轟 理 論 當 初 旗 開 得 勝 , 物 理 學 耳 目 為 之 一 新 , 但 舉 手 支 持 者 多 ,<br />

當 真 插 手 貢 獻 者 少 。 不 過 , 當 然 也 有 例 外 。 符 林 (J. W. Follin, Jr.)<br />

加 入 了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的 研 究 , 在 1953 年 合 寫 了 一 篇 重 要 的 論 文<br />

( Alpher, Follin, & Herman, 1953)。 著 名 理 論 物 理 學 家 如 費 米<br />

(E. Fermi) 和 維 格 納 (E. P. Wigner) 都 花 了 好 幾 個 月 , 仍 然 沒 法 逾<br />

越 A=5,8 兩 重 難 關 。 53 更 令 人 惋 歎 的 是 , 宏 轟 理 論 在 1953 年 之 後 , 經<br />

52 拿 爾 力 卡 (1938– 現 在 )。<br />

53 費 米 (1901 – 1954, 獲 1938 年 諾 貝 爾 物 理 獎 ) 與 化 學 家 土 耳 其 維 契 (Anthony<br />

Turkevich) 在 芝 加 哥 大 學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Chicago) 合 作 ; 維 格 納 (1902–1995, 獲<br />

1963 年 諾 貝 爾 物 理 獎 ) 在 普 林 斯 頓 大 學 都 嘗 試 超 越 A=5,8 的 鴻 溝 , 卻 都 失 敗 了 。


172 通 識 教 與 學<br />

歷 了 整 整 十 年 的 荒 廢 , 不 但 後 繼 無 人 , 而 且 始 作 俑 者 也 都 移 情 別 往 :<br />

甘 莫 夫 對 DNA 發 生 了 興 趣 ,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進 入 了 工 業 研 究 機 構 , 都<br />

已 不 能 全 力 兼 顧 宏 轟 理 論 了 。<br />

( 二 ) 宏 轟 理 論 支 持 者 墨 守 「 逐 步 合 成 」 成 見<br />

宏 轟 主 角 墨 守 成 見 , 誤 以 為 「 逐 步 合 成 」 是 產 生 重 原 子 核 的 唯 一<br />

辦 法 , 但 既 然 攻 關 不 遂 , 何 不 另 闢 蹊 徑 會 不 會 當 事 者 那 時 未 能 掌 握<br />

「 恆 星 生 命 歷 程 」 的 認 識 <br />

( 三 ) 穩 態 理 論 簡 潔 、 陣 營 鼎 盛 、 聲 勢 浩 大<br />

穩 態 理 論 裏 面 的 「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 本 身 具 有 簡 潔 之 美 。 穩 態 陣 營<br />

更 有 霍 伊 爾 的 雄 辯 , 和 非 常 成 功 的 B 2 FH 元 素 合 成 文 章 , 一 時 聲 勢 浩<br />

大 , 有 萬 夫 莫 當 之 勢 。 而 宏 轟 理 論 竟 然 沒 有 作 出 正 面 、 有 條 理 的 反 駁 。<br />

( 四 ) 幸 虧 「 理 據 勝 於 雄 辯 」<br />

幸 虧 「 理 據 勝 於 雄 辯 」, 後 來 理 性 的 邏 輯 和 科 學 觀 察 挽 救 了 宏<br />

轟 , 同 時 葬 送 了 穩 態 理 論 。 參 與 這 一 系 列 新 研 究 的 根 本 沒 有 早 期 宏 轟<br />

理 論 的 主 角 , 而 是 實 驗 電 射 天 文 學 家 和 新 出 身 的 科 學 家 〔 例 如 華 共 納<br />

(R. V. Wagoner)〕, 更 有 穩 態 派 科 學 家 ( 例 如 霍 伊 爾 本 人 )。<br />

( 五 ) 工 作 與 獎 賞<br />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1948 年 在 知 名 的 《 自 然 》 雜 誌 發 表 文 章 , 最 先 提<br />

出 「 宇 宙 背 景 輻 射 」(Alpher & Herman, 1948)。 但 在 1964 年 彭 齊 亞 斯<br />

和 威 爾 遜 固 然 不 知 道 這 文 章 , 物 理 界 — 包 括 狄 克 教 授 — 也 「 貴 人<br />

善 忘 」。 在 彭 齊 亞 斯 和 威 爾 遜 公 佈 「 宇 宙 背 景 輻 射 」 後 , 阿 而 復 曾 經<br />

與 狄 克 交 談 , 企 圖 討 個 公 道 , 但 很 不 得 要 領 。 倘 使 狄 克 肯 助 他 一 臂 之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73<br />

力 , 阿 而 復 便 不 會 被 科 學 界 繼 續 遺 忘 了 。 原 來 在 這 件 事 上 , 狄 克 跟 阿<br />

而 復 、 赫 爾 曼 兩 人 曾 經 有 些 過 節 。 狄 克 報 導 「 宇 宙 背 景 輻 射 」 的 一 篇<br />

文 章 因 為 沒 有 引 用 阿 而 復 、 赫 爾 曼 在 1948 年 的 預 測 , 曾 被 兩 人 否 決 。<br />

雖 然 未 出 版 的 科 學 文 章 的 評 審 人 是 匿 名 的 , 但 作 者 往 往 可 以 猜 出 評 審<br />

人 是 誰 。 54 另 一 方 面 , 溫 伯 格 (S. Weinberg) 55 卻 指 出 他 們 從 未 正 確 預<br />

測 背 景 輻 射 對 應 的 溫 度 (Weinberg, 1993, pp. 124–125)。<br />

當 時 的 理 論 天 文 物 理 學 界 固 然 缺 乏 整 理 舊 賬 、 察 出 端 倪 的<br />

「 炒 冷 飯 」 人 才 , 也 沒 有 今 天 全 球 性 的 互 聯 網 搜 尋 器 , 例 如 谷 歌<br />

(Google), 讓 學 者 查 詢 過 往 文 獻 。 阿 而 復 和 赫 爾 曼 忍 受 了 他 們 認 為<br />

不 公 平 的 待 遇 十 多 年 後 , 科 學 界 終 於 公 開 承 認 兩 位 的 劃 時 代 貢 獻 , 他<br />

們 獲 得 了 一 連 串 的 國 際 獎 , 只 是 與 諾 貝 爾 獎 無 緣 。<br />

霍 伊 爾 也 沒 有 得 到 諾 貝 爾 獎 。 許 多 人 認 為 單 就 他 對 元 素 合 成 理 論<br />

的 貢 獻 已 值 得 這 榮 譽 。 他 認 為 宇 宙 間 碳 的 成 份 很 高 , 而 且 所 有 生 物 都<br />

含 碳 , 因 此 他 想 像 含 「 激 發 態 碳 ( 12 6 C*)」 的 反 應 必 然 會 成 功 。 他 因<br />

此 預 言 碳 原 子 的 能 階 (energy level), 竟 然 猜 中 了 。 顯 然 他 用 自 己 的<br />

計 算 , 證 明 了 薩 彼 得 理 論 的 可 行 性 , 說 服 了 佛 敖 勒 做 關 鍵 的 實 驗 , 佛<br />

敖 勒 因 而 取 得 了 諾 貝 爾 獎 。 而 且 佛 敖 勒 絕 不 含 糊 , 一 直 都 公 開 讚 揚 霍<br />

伊 爾 的 貢 獻 。 霍 伊 爾 果 然 是 一 位 偉 大 的 科 學 家 , 那 末 他 為 甚 麼 拿 不 到<br />

諾 貝 爾 獎 呢 <br />

1974 年 , 休 維 殊 (A. Hewish) 以 脈 衝 星 (pulsar) 研 究 取 得 了 諾<br />

貝 爾 物 理 獎 。 56 霍 伊 爾 那 時 公 開 宣 稱 諾 貝 爾 委 員 會 張 冠 李 戴 , 應 得 獎<br />

的 其 實 是 休 維 殊 的 女 研 究 生 貝 爾 (J. Bell), 有 人 說 他 因 此 冒 犯 了 諾 貝<br />

54 D' Agnese, J. (1999, July). <strong>The</strong> last Big Bang man left standing–physicist Ralph Alpher<br />

devised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ory <strong>of</strong> universe. Discover (online version); 達 德 利 天 文 台<br />

(Dudley Observatory) 收 藏 了 三 卷 訪 問 狄 克 的 錄 音 帶 及 文 字 記 錄 , 他 在 訪 問 中 曾 評<br />

論 阿 而 復 、 甘 莫 夫 、 赫 爾 曼 三 人 。<br />

55 溫 伯 格 (1933– 現 在 ), 美 國 物 理 學 家 , 獲 得 1979 年 諾 貝 爾 物 理 學 獎 。<br />

56 休 維 殊 (1924– 現 在 ), 英 國 劍 橋 大 學 電 射 天 文 學 教 授 。


174 通 識 教 與 學<br />

爾 委 員 會 (“Nobel”, 2009)。 霍 伊 爾 喜 歡 大 鳴 大 放 , 意 氣 用 事 , 得 罪<br />

他 人 在 所 不 計 ; 他 仗 義 執 言 , 為 的 卻 未 必 是 自 己 。 其 實 戈 德 和 霍 伊 爾<br />

(1968) 最 先 指 出 脈 衝 星 是 急 速 旋 轉 的 中 子 星 , 這 話 本 身 已 經 是 「 諾<br />

貝 爾 級 」 的 貢 獻 了 。<br />

1972 年 , 劍 橋 大 學 當 局 準 備 將 他 放 在 死 對 頭 電 射 天 文 學 家 賴 爾<br />

教 授 之 下 , 他 憤 而 公 開 辭 職 。 辭 職 後 他 繼 續 不 倦 研 究 、 創 作 , 直 到<br />

2001 年 去 世 為 止 。1974 年 , 賴 爾 以 電 射 天 文 學 設 計 的 貢 獻 , 與 休 維 殊<br />

同 獲 諾 貝 爾 物 理 獎 , 但 霍 伊 爾 公 私 分 明 , 對 此 並 沒 有 任 何 異 議 。<br />

七 、 加 速 的 膨 脹<br />

兩 組 學 者 研 究 「Ia 型 超 新 星 」 的 性 質 和 它 們 在 可 見 宇 宙 的 分 佈 , 57<br />

在 1998 年 發 表 驚 人 的 成 果 。 他 們 根 據 遙 遠 超 新 星 的 觀 察 亮 度 , 發 現<br />

宇 宙 不 單 在 膨 脹 , 而 且 膨 脹 速 度 正 在 增 加 ! 這 就 是 說 , 在 極 遼 遠 的 將<br />

來 , 我 們 現 在 看 得 到 的 億 萬 個 星 系 將 會 超 越 「 可 見 距 離 」, 而 點 綴 著<br />

黑 夜 的 只 有 包 括 我 們 的 銀 河 星 系 的 「 室 女 座 系 」 超 星 系 群 。<br />

2 0 0 6 年 , 率 領 以 上 兩 個 研 究 組 的 三 位 天 文 學 家 普 密 特<br />

(S. Perlmutter)、 58 利 斯 (A. Riess) 59 和 施 米 茲 (B. P. Schmidt) 60<br />

57 天 文 學 家 按 超 新 星 的 光 譜 (spectrum) 性 質 來 分 成 不 同 類 型 。Ia 型 超 新 星 來 自 雙 星<br />

系 統 , 當 中 一 顆 白 矮 星 不 斷 地 從 它 的 巨 型 伴 星 吸 收 物 質 , 直 至 它 的 質 量 到 達 某 個 關<br />

鍵 的 極 限 時 , 白 矮 星 便 會 塌 縮 , 塌 縮 過 程 可 以 把 剩 下 的 碳 和 氧 原 子 融 合 , 產 生 巨 大<br />

能 量 。 超 新 星 爆 炸 時 會 產 生 震 波 , 而 釋 出 的 能 量 使 亮 度 突 然 增 加 。<br />

58 普 密 特 (1959 – 現 在 ), 美 國 加 州 大 學 柏 克 萊 分 校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California,<br />

Berkeley) 物 理 學 教 授 和 勞 倫 斯 柏 克 萊 國 家 實 驗 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br />

Laboratory) 高 級 科 學 家 , 主 持 「 超 新 星 宇 宙 學 計 劃 」(Supernov Cosmology<br />

Project)。<br />

59 利 斯 (1969– 現 在 ), 美 國 巴 爾 提 摩 太 空 望 遠 鏡 研 究 所 天 文 學 家 , 約 翰 霍 普 金 斯 大<br />

學 (<strong>The</strong> Johns Hopkins <strong>University</strong>) 教 授 ,「 高 紅 移 超 新 星 搜 尋 團 隊 」(High–Z SN<br />

Search Team) 要 員 。<br />

60 施 米 茲 (1967– 現 在 ), 澳 洲 國 立 大 學 (Australian National <strong>University</strong>) 教 授 , 主 持<br />

「 高 紅 移 超 新 星 搜 尋 團 隊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75<br />

由 於 「 發 現 宇 宙 膨 脹 的 速 度 在 增 加 , 顯 示 即 使 沒 有 物 質 與 任 何 輻 射 ,<br />

空 間 的 能 量 密 度 仍 然 大 於 零 」, 61 榮 獲 邵 逸 夫 天 文 學 獎 。「 此 發 現 將 會<br />

革 新 我 們 對 物 理 世 界 的 瞭 解 , 與 對 宇 宙 未 來 的 預 測 。」 62<br />

加 速 膨 脹 的 通 常 解 釋 是 宇 宙 「 暗 能 量 」(dark energy) 的 存 在 。<br />

近 年 的 觀 察 指 出 , 宇 宙 內 可 見 物 質 只 是 宇 宙 內 所 有 物 質 的 一 小 部<br />

分 , 而 宇 宙 內 所 有 物 質 只 是 宇 宙 內 所 有 「 質 能 」 的 一 小 部 分 。 63 根 據<br />

美 國 太 空 總 署 的 估 計 , 宇 宙 只 有 4% 是 可 見 物 質 ,23% 是 看 不 見 、<br />

但 受 重 力 影 響 的 「 暗 物 質 」(dark matter), 而 73% 竟 然 是 暗 能 量<br />

(Hinshaw, 2009)!<br />

一 個 可 能 性 很 高 的 簡 單 解 釋 是 由 愛 因 斯 坦 提 出 但 後 來 又 收 回 的<br />

宇 宙 常 數 Λ。 64 這 常 數 可 以 寫 成 8πρ, 其 中 ρ 是 一 種 隱 蔽 的 暗 能 量 的 密<br />

度 。 這 能 量 是 宇 宙 構 造 整 體 的 一 部 分 , 它 的 存 在 竟 然 與 宇 宙 所 含 的 物<br />

質 沒 有 關 係 ! 假 如 這 能 量 密 度 是 不 變 的 , 在 宇 宙 膨 脹 時 , 能 量 總 量 便<br />

不 斷 增 加 (“Dark”, 2009)。<br />

八 、 總 結<br />

宇 宙 學 過 去 半 個 世 紀 的 大 爭 論 , 以 宏 轟 取 得 全 勝 。 發 現 宇 宙 加 速 膨<br />

脹 後 , 宏 轟 理 論 如 虎 添 翼 , 更 將 穩 態 理 論 的 「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 遠 遠 拋 離 。<br />

宇 宙 學 研 究 的 主 力 已 轉 移 到 對 加 速 的 解 釋 , 以 及 背 後 暗 能 量 的 性 質 了 。<br />

但 當 時 若 沒 有 大 爭 論 , 很 可 能 便 沒 有 今 日 的 突 破 。 穩 態 學 者 對 宏<br />

轟 理 論 的 貢 獻 , 有 目 共 睹 , 他 們 雖 敗 猶 榮 。<br />

61 可 參 考 邵 逸 夫 獎 網 頁 :http://www.shawprize.org。<br />

62 同 上 注 。<br />

63 宇 宙 內 由 「 物 質 」 和 「 能 量 」 兩 部 分 組 成 ,「 物 質 」 可 透 過 E=mc 2 以 能 量 的 單 位 來<br />

表 示 , 宇 宙 內 所 有 「 質 能 」 就 是 指 「 所 有 物 質 + 所 有 能 量 」。<br />

64 見 「 科 學 宇 宙 論 的 前 奏 」 一 節 。 他 說 過 這 常 數 可 能 是 他 一 生 最 大 的 錯 誤 。


176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宇 宙 學 的 歷 史 是 曠 古 難 逢 的 偉 大 偵 探 傳 奇 , 也 是 人 類 睿 智 罕 有 的<br />

集 體 表 現 。 它 告 訴 我 們 : 今 天 在 小 小 地 球 上 找 出 來 的 物 理 定 律 , 竟 然<br />

通 行 在 遼 遠 的 地 方 、 廣 闊 無 垠 的 空 間 、 百 多 億 年 的 過 去 、( 也 許 ) 極<br />

長 遠 的 將 來 。<br />

附 錄 I. 宏 轟 與 穩 態 宇 宙 爭 論 時 間 表<br />

代 表 人 物<br />

宏 轟 理 論<br />

(<strong>The</strong>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ory, BB)<br />

甘 莫 夫 (G. Gamow)<br />

阿 而 復 (R. Alpher)<br />

赫 爾 曼 (R. Herman)<br />

穩 態 理 論<br />

(<strong>The</strong> Steady-State <strong>The</strong>ory, SS)<br />

班 地 (Sir H. Bondi)<br />

戈 德 (T. Gold)<br />

霍 伊 爾 (Sir F. Hoyle)<br />

理 論 重 點 宇 宙 出 於 宏 轟 ;<br />

宇 宙 亙 古 大 致 不 變<br />

(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br />

不 住 膨 脹 ;<br />

平 均 密 度 不 住 下 降 。<br />

不 住 膨 脹 ;<br />

平 均 密 度 不 變<br />

( 氫 原 子 悄 然 進 入 )。<br />

爭 論 過 程 1948 年 :<br />

輕 量 原 子 (M≤4) 的 產 生 。<br />

BB 勝 。<br />

惜 「 開 天 」 後 未 能 「 闢 地 」。<br />

1949 年 :<br />

霍 伊 爾 的 BBC 廣 播 演 講 ,<br />

SS 取 得 宣 傳 勝 利 。<br />

1953–57 年 :<br />

中 、 重 量 原 子 在 星 內 產 生 。<br />

SS 先 勝 後 和 : 難 道 BB 宇 宙 沒 有<br />

星 星 嗎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77<br />

( 續 ) 宏 轟 理 論<br />

(<strong>The</strong>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ory, BB)<br />

穩 態 理 論<br />

(<strong>The</strong> Steady-State <strong>The</strong>ory, SS)<br />

爭 論 過 程 1961 年 :<br />

觀 察 : 宇 宙 星 體 的 分 佈 , 古 今<br />

有 別 。BB 勝 。<br />

S S 派 不 肯 認 輸 , 但 班 地 退<br />

出 了 。<br />

1965 年 :<br />

宇 宙 微 波 背 景 輻 射 。BB 大 勝 。<br />

1978 年 :<br />

(SS 需 要 放 棄 「 完 善 宇 宙 原 理 」<br />

方 能 解 釋 。)<br />

彭 齊 亞 斯 和 威 爾 遜 取 得 諾 貝 爾<br />

獎 。 宇 宙 微 波 背 景 輻 射 爭 論 塵<br />

埃 落 定 。 宏 轟 成 為 主 流 理 論 。<br />

參 考 書 目<br />

中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陳 天 機 (2006)。《 大 自 然 與 文 化 》。 香 港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出 版 社 。<br />

外 文 參 考 書 目<br />

1. Alpher, R. A., Bethe, H., & Gamow, G. (1948). <strong>The</strong>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br />

chemical elements. Physical Review, 73, 803–804.<br />

2. Alpher, R. A., Follin, J. W., & Herman, R. C. (1953). Physical<br />

conditions in the initial stages <strong>of</strong> the expanding universe. Physical<br />

Reviews, 92 (6), 1347–1361.<br />

3. Alpher, R. A., & Herman, R. C. (1948). Evolutio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br />

Nature, 162, 774–775.<br />

4. Bondi, H., & Gold, T. (1948). <strong>The</strong> Steady-State theory <strong>of</strong> the expanding<br />

universe. Monthly Notices <strong>of</strong>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08, 252–<br />

270.


178 通 識 教 與 學<br />

5. Burbidge, E. M., Burdbidge, G. R., Fowler, W. A., & Hoyle, F. (1957).<br />

Synthesis <strong>of</strong> the elements in stars. Reviews <strong>of</strong> Modern Physics, 29 (4),<br />

547–650.<br />

6. Cameron, A. G. W. (1957). “Nuclear reactions in stars and<br />

nucleogenesis,” <strong>The</strong> Astronomical Society <strong>of</strong> the Pacific, 69 (408),<br />

201–222.<br />

7. D' Agnese, J. (1999, July). <strong>The</strong> last Big Bang man left standing–<br />

physicist Ralph Alpher devised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ory <strong>of</strong> universe. Discover<br />

(online version).<br />

8. Fowler, W. A. (1983).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nuclear<br />

astrophysics; the quest for the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 elements. Nobel Lecture.<br />

Retrieved November 5, 2009, from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br />

physics/laureates/1983/fowler-lecture.html.<br />

9. Gamow, G. (1948). <strong>The</strong> evolutio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ature, 162, 680–<br />

682.<br />

10. Hinshaw, G. F. (2008). How fast is the universe expanding. Retrieved<br />

November 18, 2009, from http://map.gsfc.nasa.gov/m_uni/uni_<br />

101expand.html.<br />

11. Hinshaw, G. F. (2009). Five year results on the oldest light in the<br />

universe.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09, from http://map.gsfc.nasa.<br />

gov/m_mm.html.<br />

12. Hoyle, F. (1946). <strong>The</strong> synthesis <strong>of</strong> the elements from hydrogen.<br />

Monthly Notices <strong>of</strong>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06, 343–383.<br />

13. Hoyle, F. (1948). A new model for the expanding universe. Monthly<br />

Notices <strong>of</strong>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08, 372–382.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79<br />

14. Hoyle, F. (1950). <strong>The</strong> n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Oxford: Blackwell.<br />

15. Hoyle, F., & Tayler, R. J. (1964). <strong>The</strong> mystery <strong>of</strong> the cosmic helium<br />

abundance. Nature, 203 (4950), 1108–1110.<br />

16. Hoyle, F., Burbidge, G., & Narlikar, J. V. (2000). A different approach<br />

to cosmology: From a static universe through the Big Bang towards<br />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br />

17. Kragh, H. (1996).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strong>The</strong> historical and<br />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two theories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J: Princet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Press.<br />

18. Salpeter, E. E. (1952). Nuclear reactions in stars without hydrogen.<br />

Astrophysical Journal, 115, 326–328.<br />

19. Singh, S. (2004).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ew York:<br />

Fourth Estate.<br />

20. Unsöld, A., & Baschek, B. (2002) <strong>The</strong> New cosmos: An introduction to<br />

astronomy and astronomy. New York: Springer.<br />

21. Wagoner, R. V. (1973).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revised. Astrophysical<br />

Journal, 179, 343–360.<br />

22. Wagoner, R. V., Fowler, W. A., & Hoyle, F. (1966). Nucleosynthesis in<br />

the early stages <strong>of</strong> an expanding universe. Science, 152 (3722), 677.<br />

23. Wagoner, R. V., Fowler, W. A., & Hoyle, F. (1967). On the synthesis <strong>of</strong><br />

elements at very high temperatures. Astrophysical Journal, 148, 3–49.<br />

24. Webb, S. (1999). Measuring the universe: <strong>The</strong> cosmological distance<br />

ladder. London: Springer.<br />

25. Weinberg, S. (1993). <strong>The</strong> first three minutes: A modern view <strong>of</strong> the<br />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ew York: Basic Books.


180 通 識 教 與 學<br />

26. Wikipedia. (2009). Relativistic Doppler shift. Retrieved October 18,<br />

2009,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lativistic_Doppler_effect.<br />

27. Wikipedia. (2009). Dark energy. Retrieved October 21, 2009, from<br />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rk_energy.<br />

28. Wikipedia. (2009). Nobel prize controversial. Retrieved November 4,<br />

2009,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bel_Prize_controversies.<br />

29. Wikipedia. (2009). Vesto Slipher. Retrieved September 21, 2009, from<br />

http://en.wikipedia.org/wiki/Vesto_Slipher.<br />

建 議 閱 讀 書 目<br />

1. Alpher, R., & Herman, R. (2001). Genesis <strong>of</strong> the Big Bang. Oxford:<br />

Oxford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ress.<br />

( 兩 位 宏 轟 理 論 被 遺 忘 的 要 角 的 回 憶 錄 。)<br />

2. Kragh, H. (1996). Cosmology and controversy: <strong>The</strong> historical and<br />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two theories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J: Princeton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Press.<br />

( 最 完 備 、500 頁 的 「 大 爭 論 史 」。)<br />

3. Mitton, S. (2005). Conflict in the cosmos: Fred Hoyle’s life in science.<br />

Washington, D.C.: Joseph Henry Press.<br />

( 穩 態 理 論 發 言 人 的 翔 實 傳 記 。)<br />

4. Silk, J. (1994). A short history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ew York: Scientific<br />

American Library.<br />

( 圖 文 並 茂 的 短 冊 。)<br />

5. Singh, S. (2004). Big Bang: <strong>The</strong>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ew York:<br />

Fourth Estate.<br />

( 最 暢 銷 的 科 普 著 作 。)


陳 天 機 、 王 永 雄 、 彭 金 滿 : 宏 轟 穩 態 181<br />

6. Weinberg, S. (1993). <strong>The</strong> first three minutes: A modern view <strong>of</strong> the<br />

origin <strong>of</strong> the universe. New York : Basic Books.<br />

( 理 論 物 理 學 家 的 半 普 及 科 學 演 講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br />

周 保 松 *<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br />

我 在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任 教 通 識 科 目 有 年 , 主 要 負 責 倫 理 學 及 政 治 哲<br />

學 的 相 關 科 目 , 例 如 「 價 值 與 公 共 事 務 」、「 政 治 哲 學 導 論 」、「 倫 理<br />

與 政 治 」 及 「 美 好 社 會 及 受 過 教 育 的 公 民 」 等 。 這 些 都 是 牽 涉 到 價 值<br />

判 斷 的 規 範 性 學 科 , 關 心 「 人 應 如 何 活 」, 以 及 「 人 應 如 何 合 理 地 活<br />

在 一 起 」 這 些 根 本 的 倫 理 政 治 問 題 。 讓 我 們 稱 對 價 值 問 題 的 思 考 和 實<br />

踐 為 價 值 教 育 。<br />

在 今 天 強 調 價 值 中 立 和 專 科 訓 練 的 大 學 , 價 值 教 育 已 處 於 相 當 邊<br />

緣 的 位 置 。 大 學 不 再 視 承 傳 、 捍 衛 和 實 踐 某 些 人 類 價 值 為 大 學 使 命 ,<br />

也 無 意 培 養 學 生 某 些 德 性 和 品 格 , 用 來 肯 定 一 所 大 學 存 在 價 值 的 , 更<br />

多 是 大 學 排 名 、 收 生 成 績 、 畢 業 生 出 路 、 捐 款 多 寡 這 些 指 標 。 在 大 學<br />

的 課 程 設 計 中 , 除 了 某 些 通 識 選 修 課 , 大 部 分 學 生 很 少 有 機 會 在 大 學<br />

中 認 真 思 考 道 德 是 非 、 人 生 意 義 及 社 會 公 正 等 問 題 。 這 實 在 奇 怪 , 因<br />

為 從 柏 拉 圖 、 亞 里 士 多 德 、 孔 子 和 孟 子 以 降 , 價 值 問 題 一 直 是 教 育 的<br />

核 心 , 而 德 智 並 重 幾 乎 是 很 多 大 學 校 訓 的 不 變 主 題 。 可 以 說 , 大 學 教<br />

育 的 非 價 值 化 是 今 天 大 學 教 育 的 顯 著 特 點 。<br />

這 種 現 象 帶 出 幾 個 問 題 : 一 、 價 值 教 育 真 的 沒 有 重 要 性 了 嗎 <br />

二 、 答 案 若 為 否 , 為 甚 麼 價 值 教 育 會 嚴 重 地 被 邊 緣 化 三 、 這 種 邊 緣<br />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政 治 與 行 政 學 系 。


184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化 , 會 帶 來 甚 麼 後 果 四 、 如 果 重 提 價 值 教 育 , 方 向 應 該 是 甚 麼 本<br />

文 將 嘗 試 探 究 這 些 問 題 。<br />

一 、 價 值 教 育 的 重 要<br />

價 值 教 育 的 對 象 , 是 價 值 。 價 值 問 題 重 要 , 因 為 我 們 的 生 命 離 不<br />

開 價 值 。 人 的 獨 特 之 處 , 是 能 夠 作 價 值 判 斷 , 並 由 價 值 指 導 我 們 的 行<br />

動 。 在 我 們 每 天 的 生 活 中 , 我 們 會 選 擇 做 對 的 事 , 過 好 的 日 子 , 堅 持<br />

某 些 信 念 , 恪 守 某 些 價 值 , 並 努 力 活 出 有 意 義 的 人 生 。 我 們 不 是 無 可<br />

無 不 可 地 活 著 , 因 為 我 們 是 自 己 生 命 的 主 人 , 不 可 替 代 , 且 只 能 活 一<br />

次 , 我 們 因 此 在 乎 自 己 , 在 乎 自 己 要 活 得 好 。 而 要 活 得 好 , 我 們 不 能<br />

只 是 跟 著 感 覺 走 , 任 憑 當 下 的 喜 好 欲 望 支 配 自 己 的 行 動 。 相 反 , 我 們<br />

必 須 對 自 己 的 欲 望 信 念 作 出 反 思 評 估 , 確 保 自 己 作 出 正 確 選 擇 。 簡 單<br />

點 說 , 因 為 人 有 價 值 意 識 , 所 以 人 的 生 命 意 義 必 須 由 價 值 來 支 撐 ; 因<br />

為 人 有 反 思 意 識 , 價 值 的 規 範 性 力 量 必 須 由 理 性 主 體 去 判 斷 、 肯 定 和<br />

認 同 。 所 以 , 大 學 教 育 的 一 個 重 要 目 的 , 是 要 提 供 一 個 良 好 的 學 習 環<br />

境 , 讓 學 生 的 價 值 意 識 和 反 思 意 識 得 到 充 分 發 展 。 關 鍵 之 處 , 是 容 許<br />

學 生 自 由 探 索 不 同 的 價 值 問 題 , 包 括 閱 讀 人 類 文 明 的 種 種 經 典 , 包 括<br />

討 論 當 代 社 會 的 政 治 及 倫 理 議 題 , 更 包 括 對 一 己 心 靈 的 不 懈 內 省 。 沒<br />

有 這 一 過 程 , 我 們 沒 法 理 解 自 我 , 難 以 知 道 想 過 怎 樣 的 生 活 , 也 無 從<br />

肯 定 生 命 的 價 值 立 於 何 處 。 蘇 格 拉 底 在 古 雅 典 受 審 時 , 對 著 五 百 位 陪<br />

審 團 說 :「 未 經 省 察 的 生 命 是 不 值 得 過 的 」, 其 義 在 此 。<br />

我 們 的 價 值 探 索 , 必 須 在 社 群 當 中 進 行 。 人 不 是 孤 伶 伶 的 個 體 ,<br />

而 是 和 他 人 共 存 於 政 治 社 群 的 社 會 性 存 有 。 規 範 社 會 合 作 的 制 度 , 打<br />

從 我 們 出 生 始 , 已 深 深 影 響 我 們 每 個 人 的 人 生 前 景 。 這 些 制 度 決 定 權<br />

力 的 正 當 分 配 , 公 民 應 享 的 權 利 和 義 務 , 社 會 資 源 的 合 理 分 配 , 以 及<br />

人 與 人 之 間 應 以 甚 麼 方 式 對 待 彼 此 。 制 度 是 人 為 的 產 物 , 而 非 自 有 永


周 保 松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185<br />

有 的 秩 序 。 作 為 平 等 公 民 , 我 們 每 個 人 都 有 正 當 的 權 利 活 在 一 個 公 正<br />

合 理 的 社 會 , 並 積 極 參 予 公 共 事 務 。 因 此 , 如 何 令 學 生 成 為 具 判 斷 力<br />

批 判 力 、 同 時 對 社 會 有 關 懷 的 積 極 公 民 , 是 大 學 的 使 命 。 為 了 實 現<br />

這 個 目 標 , 大 學 應 該 廣 泛 開 設 與 人 類 文 明 相 關 的 學 科 , 讓 所 有 學 生 有<br />

機 會 接 觸 古 今 中 外 的 社 會 政 治 思 想 , 反 思 不 同 制 度 的 優 劣 , 從 而 對 人<br />

類 的 生 存 處 境 有 所 認 識 。<br />

最 後 , 人 不 僅 活 在 社 會 之 中 , 更 活 在 自 然 之 中 。 如 何 理 解 人 在 宇<br />

宙 中 的 位 置 , 如 何 界 定 人 與 自 然 的 關 係 , 是 人 類 恆 久 的 問 題 。 但 過 去<br />

數 百 年 資 本 主 義 的 急 劇 發 展 , 人 類 完 全 站 在 自 然 的 對 立 面 , 以 佔 有 掠<br />

奪 支 配 的 心 態 對 待 自 然 , 因 而 為 生 態 帶 來 極 大 傷 害 。 今 天 , 生 態 危 機<br />

日 益 嚴 重 , 我 們 不 得 不 重 新 思 考 以 下 問 題 : 人 類 真 的 應 該 不 惜 代 價 ,<br />

無 止 境 地 追 求 經 濟 發 展 嗎 人 真 的 是 萬 物 之 主 , 並 有 絕 對 權 力 支 配 和<br />

操 控 自 然 嗎 我 們 有 道 德 責 任 為 後 代 及 其 他 物 種 留 下 足 夠 多 和 足 夠 好<br />

的 資 源 嗎 可 持 續 發 展 及 重 建 人 與 自 然 的 和 諧 關 係 , 也 許 是 二 十 一 世<br />

紀 最 重 要 的 議 題 。<br />

由 此 可 見 , 從 人 與 自 身 , 到 人 與 社 會 , 再 到 人 與 自 然 的 關 係 , 均<br />

牽 涉 價 值 思 考 。 我 們 作 為 價 值 存 有 , 面 對 的 問 題 , 不 是 要 不 要 價 值 ,<br />

而 是 如 何 發 展 人 的 價 值 意 識 , 如 何 論 證 和 肯 定 合 理 的 價 值 觀 , 以 及 如<br />

何 實 踐 有 價 值 的 生 活 。 這 理 應 是 大 學 教 育 的 根 本 任 務 。<br />

二 、 價 值 教 育 被 邊 緣 化 的 原 因<br />

這 一 節 , 我 想 探 討 一 下 價 值 教 育 式 微 的 原 因 。 這 是 很 大 的 題 目 ,<br />

在 此 我 只 談 四 點 。<br />

第 一 , 這 和 大 學 愈 趨 職 業 化 有 關 。 所 謂 職 業 化 , 就 是 大 學 將 自 身<br />

定 位 為 職 業 訓 練 的 機 構 , 並 以 培 養 市 場 最 需 要 的 人 才 為 職 志 。 這 從 幾<br />

方 面 可 見 一 斑 。 例 如 , 大 學 將 愈 來 愈 多 資 源 投 向 那 些 熱 門 的 職 業 導 向


186 通 識 教 與 學<br />

課 程 , 並 以 此 包 裝 大 學 。 而 在 評 核 教 育 成 效 時 , 大 學 則 以 學 生 能 否 滿<br />

足 僱 主 的 要 求 及 學 生 畢 業 後 的 薪 酬 水 平 高 低 作 為 衡 量 標 準 , 並 以 此 大<br />

事 宣 揚 。 至 於 大 學 為 學 生 提 供 的 種 種 課 外 活 動 , 近 年 也 以 增 強 學 生 的<br />

市 場 競 爭 力 為 本 , 並 美 其 名 曰 「 增 值 」。 流 風 所 及 , 學 生 的 讀 書 心 態<br />

也 隨 之 改 變 , 無 論 是 選 系 選 科 選 課 外 活 動 , 都 以 實 用 為 尚 。 而 實 用 與<br />

否 , 說 得 白 一 點 , 也 就 是 看 它 能 否 有 益 於 日 後 的 職 業 發 展 。<br />

在 這 種 職 業 化 氛 圍 下 , 價 值 教 育 實 在 難 以 展 開 。 原 因 在 哪 裏 呢 <br />

因 為 職 業 訓 練 基 本 上 是 工 具 理 性 的 思 維 , 目 標 早 已 由 市 場 定 下 且 得 到<br />

大 學 認 同 , 剩 下 的 只 是 教 導 學 生 如 何 用 最 有 效 的 手 段 達 到 那 個 目 標 。<br />

至 於 和 這 個 目 標 不 相 干 的 價 值 , 要 麼 被 忽 略 , 要 麼 被 壓 抑 。 讓 我 舉 個<br />

例 子 : 現 在 每 所 大 學 都 在 大 力 發 展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MBA), 並 為 世 界<br />

排 名 爭 得 頭 破 血 流 。MBA 的 目 的 , 是 為 商 業 社 會 培 養 精 明 的 管 理 人<br />

才 , 為 企 業 賺 取 最 大 利 潤 。 而 一 個 MBA 課 程 是 否 成 功 , 則 往 往 看 畢<br />

業 生 能 賺 多 少 錢 。 可 以 想 像 , 在 這 些 課 程 中 , 價 值 思 考 的 空 間 相 當 有<br />

限 , 例 如 它 不 會 質 疑 資 本 主 義 的 生 產 及 分 配 方 式 是 否 合 理 , 也 不 會 懷<br />

疑 追 求 利 潤 極 大 化 是 否 屬 非 理 性 之 舉 。 工 具 理 性 的 能 力 當 然 重 要 , 問<br />

題 是 如 果 整 所 大 學 都 著 眼 於 此 , 卻 對 人 類 生 活 的 目 標 本 身 的 合 理 性 不<br />

作 任 何 評 估 批 判 , 那 肯 定 極 為 不 足 , 因 為 這 等 於 接 受 凡 主 流 社 會 定 下<br />

的 目 標 都 是 合 理 的 , 而 大 學 的 角 色 就 是 去 迎 合 滿 足 這 些 目 標 。<br />

第 二 , 在 以 實 證 主 義 和 科 學 主 義 主 導 的 現 代 大 學 , 常 常 主 張 學 術<br />

研 究 和 知 識 生 產 必 須 保 持 價 值 中 立 , 並 將 所 有 牽 涉 價 值 判 斷 的 問 題 擱<br />

起 。 這 種 觀 點 認 為 , 所 有 價 值 命 題 都 是 主 觀 和 相 對 的 , 因 人 因 社 會 因<br />

文 化 而 異 , 無 法 建 立 任 何 客 觀 普 遍 性 , 因 此 不 是 真 正 的 知 識 。 大 部 分<br />

學 科 為 了 捍 衛 自 己 的 知 識 權 威 , 於 是 紛 紛 從 涉 及 價 值 判 斷 的 領 域 撤<br />

退 , 不 再 觸 碰 規 範 性 問 題 , 聲 稱 其 工 作 只 是 對 自 然 和 社 會 作 中 性 的 解<br />

釋 。 這 種 立 場 必 然 導 致 對 「 求 學 與 做 人 , 貴 能 齊 頭 並 進 , 更 貴 能 融 通


周 保 松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187<br />

合 一 」(《 新 亞 學 規 》 第 一 條 ) 的 大 學 理 念 的 顛 覆 , 因 為 所 有 學 科 都 不<br />

再 認 為 自 己 有 責 任 和 有 能 力 去 教 導 學 生 如 何 做 人 。 因 此 , 商 學 院 的 目<br />

標 , 是 解 釋 市 場 經 濟 的 運 作 , 並 訓 練 學 生 為 企 業 賺 取 最 大 利 潤 ; 理 學<br />

院 的 宗 旨 , 是 解 釋 經 驗 世 界 的 內 在 規 律 , 並 進 行 各 種 科 技 研 究 ; 法 學<br />

院 的 方 向 , 則 是 幫 助 學 生 熟 悉 法 制 , 以 便 日 後 成 為 執 業 律 師 。<br />

問 題 是 , 這 些 學 科 真 的 可 以 完 全 迴 避 價 值 問 題 嗎 難 道 商 學 院 的<br />

學 生 , 可 以 毫 無 保 留 地 接 受 資 本 主 義 的 發 展 邏 輯 , 而 對 其 導 致 的 社 會<br />

不 公 和 生 態 危 機 毫 無 反 思 理 學 院 的 學 生 , 難 道 可 以 埋 首 實 驗 , 卻 對<br />

基 因 工 程 、 複 製 人 以 至 核 能 發 展 等 引 發 的 倫 理 爭 議 漠 視 不 顧 而 捍 衛<br />

法 治 和 追 求 公 義 , 難 道 不 是 法 學 院 的 應 有 之 義 廣 義 一 點 看 , 所 有 學<br />

科 之 所 以 有 存 在 的 必 要 , 必 然 是 認 定 其 對 人 類 文 明 的 承 傳 和 發 展 有 所<br />

貢 獻 。 這 些 價 值 認 定 是 否 合 理 , 當 然 可 以 爭 論 , 而 這 也 正 是 價 值 教 育<br />

要 做 的 工 作 。 問 題 的 關 鍵 , 是 一 旦 承 認 有 這 些 價 值 認 定 , 那 麼 任 何 學<br />

科 以 價 值 中 立 之 名 排 斥 價 值 問 題 , 實 際 上 是 大 學 教 育 的 異 化 。<br />

第 三 , 價 值 教 育 的 邊 緣 化 , 也 和 今 天 社 會 出 現 的 價 值 私 有 化 密 切<br />

相 關 。 所 謂 私 有 化 , 是 指 本 來 屬 於 公 共 領 域 的 價 值 議 題 逐 步 轉 變 成 私<br />

人 領 域 的 個 人 選 擇 , 因 此 消 解 了 問 題 本 來 的 規 範 性 。 例 如 , 在 很 多 社<br />

會 , 墮 胎 應 否 被 容 許 曾 是 個 極 具 爭 議 性 的 道 德 議 題 , 正 反 雙 方 都 會 提<br />

出 不 同 理 由 支 持 自 己 的 立 場 , 並 在 公 共 領 域 引 起 激 烈 辯 論 。 但 當 墮 胎<br />

合 法 化 後 , 這 個 問 題 也 就 變 成 懷 孕 媽 媽 的 個 人 選 擇 , 不 再 牽 涉 道 德 對<br />

錯 。 婚 前 性 行 為 和 同 性 戀 也 是 類 似 例 子 。 這 種 去 道 德 化 的 情 況 , 其 實<br />

是 多 元 社 會 的 普 遍 趨 勢 , 而 這 和 自 由 主 義 的 理 念 相 關 。 在 一 個 以 個 人<br />

權 利 為 本 的 社 會 , 國 家 容 許 公 民 有 很 大 自 由 去 選 擇 自 己 認 為 值 得 過 的<br />

生 活 , 這 一 方 面 是 尊 重 個 人 自 主 , 另 一 方 面 也 是 回 應 價 值 多 元 主 義 的<br />

現 實 。 有 的 時 候 , 去 道 德 化 能 帶 來 個 人 解 放 , 開 拓 個 人 選 擇 空 間 。 但<br />

在 另 一 些 情 況 下 , 去 道 德 化 卻 可 能 淡 化 , 甚 至 扭 曲 了 某 些 真 正 的 倫 理


188 通 識 教 與 學<br />

爭 議 。 如 何 針 對 不 同 議 題 梳 理 其 中 種 種 複 雜 論 證 , 本 身 是 價 值 教 育 的<br />

一 部 分 。 但 當 未 經 社 會 充 分 討 論 便 將 種 種 問 題 歸 入 私 人 領 域 時 , 嚴 肅<br />

的 價 值 思 考 往 往 難 以 展 開 。<br />

最 後 , 價 值 教 育 在 今 天 舉 步 維 艱 , 最 根 本 的 原 因 , 還 是 我 們 生 活<br />

在 其 中 的 資 本 主 義 早 已 合 理 化 自 利 主 義 , 並 將 其 滲 透 到 日 常 生 活 每 一<br />

層 面 , 使 得 人 們 不 自 覺 地 相 信 追 求 個 人 利 益 極 大 化 為 所 有 行 動 背 後 的<br />

終 極 且 正 當 的 理 由 。 風 氣 所 及 , 自 利 貪 婪 不 僅 不 再 被 視 為 惡 , 反 而 被<br />

當 作 推 動 經 濟 發 展 和 社 會 進 步 的 主 要 動 力 , 並 在 制 度 和 文 化 層 面 得 到<br />

充 分 肯 定 。 這 樣 一 來 , 所 謂 對 幸 福 生 活 的 追 求 , 自 然 被 理 解 為 不 斷 尋<br />

求 個 人 欲 望 的 滿 足 , 而 道 德 考 量 則 被 視 為 對 個 人 幸 福 的 外 在 約 束 , 沒<br />

有 任 何 內 在 價 值 。「 只 要 不 違 反 法 律 , 甚 麼 都 可 以 做 」 遂 成 為 社 會 規<br />

範 的 底 線 , 底 線 之 上 的 倫 理 和 宗 教 約 束 則 被 減 到 最 低 , 價 值 追 求 和 德<br />

性 實 踐 也 就 變 成 個 人 可 有 可 無 的 選 擇 。<br />

三 、 價 值 教 育 邊 緣 化 的 後 果<br />

價 值 教 育 的 邊 緣 化 , 已 是 全 球 高 等 教 育 的 普 遍 現 象 , 雖 然 偶 爾 有<br />

人 大 聲 疾 呼 , 效 果 卻 微 乎 其 微 。 但 這 個 現 象 會 帶 來 甚 麼 後 果 答 案 並<br />

非 如 此 自 明 , 因 為 很 多 教 育 工 作 者 並 非 沒 有 看 到 這 個 情 況 , 而 是 認 為<br />

這 個 情 況 問 題 不 大 。<br />

但 由 前 面 的 分 析 可 見 , 價 值 思 考 絕 非 可 有 可 無 , 而 是 人 的 存 活 狀<br />

態 。 作 為 具 有 價 值 意 識 的 理 性 主 體 , 離 開 了 價 值 評 估 和 理 性 證 成 , 我<br />

們 根 本 無 從 知 道 怎 樣 的 生 活 才 有 意 義 , 怎 樣 的 社 會 堪 稱 公 正 , 怎 樣 的<br />

人 與 自 然 的 關 係 可 叫 和 諧 。 這 些 都 是 人 類 面 對 的 根 本 問 題 。 如 果 大 學<br />

放 棄 它 應 有 的 角 色 , 只 是 汲 汲 於 提 供 技 術 教 育 和 職 業 培 訓 , 卻 不 致 力<br />

於 發 展 學 生 的 價 值 意 識 和 反 思 意 識 , 結 果 必 然 是 學 生 批 判 性 精 神 的 喪<br />

失 。 所 謂 批 判 性 精 神 , 是 指 學 生 有 勇 氣 有 能 力 公 開 運 用 自 己 的 理 性 ,


周 保 松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189<br />

對 各 種 規 範 問 題 作 出 價 值 評 估 , 挑 戰 既 有 的 觀 念 習 俗 制 度 , 並 在 生 活<br />

中 實 踐 經 過 合 理 證 成 的 價 值 。 欠 缺 批 判 精 神 的 學 生 , 往 往 只 會 人 云 亦<br />

云 , 跟 著 主 流 走 , 習 慣 由 工 具 理 性 支 配 自 己 的 思 考 和 行 動 。<br />

批 判 精 神 的 喪 失 , 不 是 個 別 現 象 , 而 是 整 個 高 等 教 育 的 現 狀 。 這<br />

種 情 況 不 斷 惡 化 , 後 果 是 一 代 又 一 代 年 青 人 根 本 未 曾 真 正 經 歷 過 價 值<br />

啟 蒙 便 已 離 開 大 學 , 並 安 分 地 進 入 社 會 一 早 為 他 們 編 排 好 的 角 色 。 就<br />

我 所 見 , 他 們 當 中 很 多 不 曾 有 機 會 深 入 認 識 自 己 , 不 曾 試 過 和 同 學 激<br />

烈 辯 論 宗 教 和 民 主 , 不 曾 為 著 某 些 不 公 之 事 而 走 上 街 頭 抗 議 , 也 不 曾<br />

想 過 自 己 那 一 套 自 以 為 天 經 地 義 的 信 念 是 否 經 得 起 考 驗 。 在 理 應 是 他<br />

們 人 生 最 自 由 最 富 理 想 的 時 期 , 我 們 的 大 學 沒 有 提 供 那 樣 的 機 會 , 讓<br />

這 些 優 秀 的 年 青 人 認 真 地 面 對 他 們 的 生 命 及 生 命 背 後 承 載 的 價 值 。 恰<br />

恰 相 反 , 大 學 往 往 從 學 生 踏 入 校 門 那 一 天 開 始 , 千 方 百 計 引 導 學 生 學<br />

會 如 何 在 既 定 的 遊 戲 規 則 中 增 強 競 爭 力 , 擊 敗 別 人 , 並 為 自 己 爭 得 最<br />

多 利 益 。 至 於 這 些 制 度 本 身 是 否 公 正 , 能 否 合 理 地 保 障 和 促 進 個 人 福<br />

祉 , 以 及 大 學 生 作 為 未 來 社 會 棟 樑 應 負 的 責 任 等 , 卻 甚 少 觸 及 。<br />

這 絕 對 不 是 價 值 中 立 ! 實 情 是 , 大 學 早 已 選 擇 站 好 了 邊 , 然 後 引<br />

導 學 生 走 那 樣 的 路 , 同 時 卻 以 中 立 之 名 , 不 鼓 勵 師 生 對 那 既 定 的 立 場<br />

作 出 反 思 批 判 。 這 樣 的 大 學 , 實 在 難 以 培 養 出 有 見 地 有 抱 負 有 價 值 承<br />

擔 的 公 民 , 並 令 社 會 進 步 。 學 生 批 判 精 神 的 喪 失 , 意 味 著 大 學 基 本 使<br />

命 的 喪 失 , 而 後 果 則 要 整 個 社 會 承 受 。<br />

四 、 價 值 教 育 的 出 路<br />

在 這 種 困 境 下 , 價 值 教 育 可 有 出 路 我 實 在 沒 有 信 心 回 答 此 問<br />

題 。 不 過 , 我 可 以 分 享 一 點 個 人 心 得 。<br />

從 事 教 學 多 年 , 我 最 深 的 感 受 , 是 即 使 在 目 前 的 環 境 下 , 不 少 學<br />

生 還 是 對 價 值 思 考 有 很 大 的 投 入 。 還 記 得 初 為 人 師 時 , 我 和 許 多 人 一


190 通 識 教 與 學<br />

樣 , 以 為 香 港 學 生 對 道 德 哲 學 、 政 治 哲 學 以 及 應 用 倫 理 學 這 些 課 題 不<br />

會 感 興 趣 。 出 乎 我 的 意 料 , 還 是 有 相 當 多 學 生 ( 並 不 限 於 政 治 學 系 )<br />

一 旦 接 觸 價 值 問 題 , 馬 上 被 其 吸 引 , 更 會 主 動 閱 讀 文 獻 , 積 極 參 與 課<br />

堂 內 外 的 討 論 , 甚 至 對 生 命 和 社 會 的 看 法 產 生 根 本 改 變 。 每 學 期 教 完<br />

一 門 課 , 網 上 論 壇 總 是 留 下 學 生 無 數 的 發 言 , 從 中 在 在 見 到 他 們 對 哲<br />

學 、 政 治 和 人 生 的 關 懷 。 為 甚 麼 在 一 個 充 斥 著 相 對 主 義 和 自 利 主 義 的<br />

社 會 , 學 生 會 有 這 樣 的 學 術 熱 情 我 的 觀 察 是 : 這 些 學 生 在 生 活 中 已<br />

意 識 到 價 值 問 題 的 重 要 , 而 且 被 這 些 問 題 困 惑 。 他 們 渴 望 解 惑 , 渴<br />

望 知 道 甚 麼 是 好 和 甚 麼 是 對 。 可 惜 , 今 天 的 大 學 , 已 很 少 討 論 這 些 問<br />

題 的 知 性 空 間 。 因 此 一 旦 有 這 樣 的 機 會 , 自 然 激 發 出 學 生 的 求 知 欲 。<br />

這 教 懂 了 我 很 重 要 的 一 樣 東 西 : 當 在 教 學 中 遇 到 困 難 和 挫 折 時 ,<br />

千 萬 不 要 先 埋 怨 一 代 不 如 一 代 , 也 不 要 投 訴 學 生 沒 有 求 真 求 善 之 心 。<br />

責 任 往 往 在 我 們 身 上 。 是 我 們 沒 有 提 供 一 個 良 好 的 教 育 環 境 , 讓 下 一<br />

代 好 好 成 長 。<br />

要 改 變 這 個 處 境 , 首 要 的 是 大 學 必 須 重 新 理 解 自 己 的 使 命 , 肯 定<br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 我 們 可 以 從 這 樣 一 個 簡 單 的 問 題 開 始 : 到 底 大 學 應<br />

該 培 養 怎 樣 的 學 生 無 疑 , 我 們 可 以 列 出 很 長 的 一 張 清 單 。 但 無 論 這<br />

張 清 單 多 麼 複 雜 , 我 們 總 難 以 否 認 , 教 育 最 基 本 也 最 重 要 的 使 命 是 育<br />

人 。 人 是 教 育 的 中 心 。 我 們 希 望 透 過 教 育 , 提 升 人 , 轉 化 人 , 鼓 勵 學<br />

生 培 養 德 性 , 並 活 得 自 由 豐 盛 幸 福 。 我 們 應 先 立 其 大 者 , 並 以 此 為<br />

大 學 的 目 標 。 有 了 這 目 標 , 我 們 才 能 看 清 楚 價 值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和 迫 切<br />

性 , 同 時 看 到 市 場 化 職 業 化 專 業 化 和 這 個 目 標 之 間 可 能 出 現 的 張 力 ,<br />

以 及 當 張 力 出 現 時 應 該 如 何 取 捨 。<br />

下 一 步 , 是 容 許 和 肯 定 教 師 將 教 學 視 為 首 要 工 作 。 這 個 說 法 看 似<br />

荒 謬 , 難 道 老 師 的 本 份 不 就 是 專 心 教 學 嗎 實 情 卻 非 如 此 。 不 知 打 從


周 保 松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191<br />

甚 麼 時 候 開 始 , 大 學 之 內 隱 隱 然 有 這 樣 一 種 不 成 文 共 識 : 想 在 大 學 生<br />

存 , 必 須 不 花 時 間 在 學 生 身 上 , 因 為 學 校 評 核 重 視 的 是 研 究 和 出 版 ,<br />

不 是 教 學 。 所 以 , 用 心 教 學 , 等 於 和 自 己 過 不 去 。 這 種 將 老 師 從 學 生<br />

身 邊 趕 走 的 制 度 若 不 改 變 , 價 值 教 育 也 就 無 從 談 起 。 道 理 淺 顯 不 過 。<br />

既 然 教 育 的 目 的 在 育 人 , 育 人 的 責 任 在 老 師 , 老 師 不 能 盡 其 責 , 目 的<br />

也 就 永 不 能 達 。 做 過 老 師 的 人 都 知 道 , 理 想 的 教 學 , 是 心 靈 與 心 靈 的<br />

相 遇 。 要 啟 迪 學 生 , 老 師 需 要 言 傳 身 教 , 傾 注 大 量 心 力 和 學 生 對 話 交<br />

流 , 更 要 像 園 丁 那 樣 關 心 每 個 學 生 的 成 長 。 記 得 初 入 行 時 , 有 前 輩 語<br />

重 心 長 對 我 說 , 教 育 是 講 良 心 的 事 業 。 這 些 年 下 來 , 我 才 稍 稍 明 白 箇<br />

中 深 意 。 良 心 是 向 自 己 交 代 的 , 是 自 己 加 諸 自 己 的 道 德 責 任 , 而 不 是<br />

為 了 甚 麼 外 在 好 處 。 但 在 今 天 的 大 學 , 要 保 守 一 個 教 師 的 良 心 , 一 點<br />

也 不 容 易 。<br />

再 下 一 步 , 即 使 我 們 重 視 價 值 教 育 , 也 要 打 破 將 它 當 作 幾 門 課<br />

程 , 又 或 專 屬 某 個 教 學 部 門 的 思 維 。 要 有 效 發 展 學 生 的 價 值 意 識 和 批<br />

判 精 神 , 大 學 要 有 一 個 整 體 的 教 育 觀 , 並 將 價 值 教 育 的 理 念 滲 透 到<br />

大 學 每 一 環 節 , 包 括 主 修 課 程 和 通 識 教 育 , 書 院 生 活 和 學 生 團 體 , 以<br />

及 種 種 課 外 活 動 , 從 而 形 成 一 個 有 機 的 整 體 , 讓 學 生 時 刻 能 夠 思 考 價<br />

值 , 實 踐 全 人 教 育 。 如 果 不 同 環 節 支 離 破 碎 , 甚 至 彼 此 扞 格 , 那 必 然<br />

會 事 倍 功 半 。 但 我 們 得 留 意 , 全 人 教 育 不 是 要 人 無 所 不 能 , 又 或 每 樣<br />

知 識 都 涉 獵 一 點 , 而 是 希 望 將 人 發 展 成 完 整 的 人 。 錢 穆 先 生 撰 寫 的<br />

《 新 亞 學 規 》 第 十 六 條 對 此 有 所 說 明 :「 一 個 活 的 完 整 的 人 , 應 該 具<br />

有 多 方 面 的 智 識 , 但 多 方 面 的 智 識 , 不 能 成 為 一 個 活 得 完 整 的 人 。 你<br />

須 在 尋 求 智 識 中 來 完 成 你 自 己 的 人 格 , 你 莫 忘 失 了 自 己 的 人 格 來 專 為<br />

智 識 而 求 智 識 。」 這 就 是 說 , 一 個 完 整 的 人 要 有 完 整 的 人 格 , 也 就 是<br />

為 人 的 一 些 好 的 品 格 。 但 這 些 品 格 是 甚 麼 這 必 然 牽 涉 到 我 們 對 人 性


192 通 識 教 與 學<br />

及 價 值 的 了 解 。 這 再 一 次 說 明 , 一 所 大 學 不 可 能 在 這 些 根 本 問 題 上 保<br />

持 中 立 。 它 必 須 告 訴 學 生 , 甚 麼 樣 的 人 格 值 得 追 求 , 以 及 大 學 教 育 如<br />

何 幫 助 他 們 實 現 這 種 人 格 。<br />

最 後 , 大 學 必 須 創 造 一 個 活 潑 多 元 , 兼 容 並 包 的 學 術 氛 圍 , 讓 師<br />

生 在 其 中 自 由 探 索 。 價 值 教 育 不 應 是 獨 斷 的 、 教 條 的 、 家 長 式 的 灌 輸 ,<br />

因 為 我 們 要 尊 重 每 個 學 生 都 是 獨 立 自 主 的 個 體 , 有 自 己 的 判 斷 能 力 , 同<br />

時 懂 得 為 自 己 的 選 擇 負 責 。 大 學 不 應 將 學 生 倒 模 成 千 篇 一 律 的 人 ,<br />

而 應 鼓 勵 他 們 發 展 個 性 , 活 出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人 或 會 馬 上 問 , 既 然 推 崇<br />

自 由 多 元 , 豈 不 表 示 大 學 要 在 所 有 價 值 問 題 上 不 持 立 場 , 任 由 學 生 選<br />

擇 並 非 如 此 。 言 論 思 想 自 由 是 大 學 不 可 動 搖 的 基 本 價 值 , 但 在 自 由<br />

之 外 , 一 所 大 學 還 應 有 其 他 教 育 理 想 和 價 值 堅 持 , 例 如 鼓 勵 學 生 熱 愛<br />

真 理 , 實 踐 民 主 , 重 視 環 保 , 關 懷 弱 勢 社 群 , 在 乎 社 會 公 正 , 積 極 參<br />

與 公 共 事 務 等 。<br />

無 疑 , 當 大 學 希 望 學 生 具 有 這 些 德 性 時 , 它 已 宣 示 了 某 種 道 德 取<br />

向 。 我 在 前 面 已 指 出 , 沒 有 中 立 的 教 育 。 教 育 的 精 神 , 總 是 將 人 由 一<br />

種 狀 態 帶 到 另 一 種 更 好 的 狀 態 。 因 此 , 問 題 不 在 於 有 沒 有 價 值 取 向 ,<br />

而 在 於 這 些 取 向 是 否 合 理 , 以 及 在 具 體 的 教 育 環 節 中 如 何 推 廣 這 些 價<br />

值 。 對 於 第 一 個 問 題 , 當 然 不 能 由 一 兩 個 人 說 了 算 , 而 應 在 校 園 有 廣<br />

泛 深 入 的 討 論 , 容 許 師 生 平 等 參 與 , 形 成 良 性 的 知 性 互 動 , 從 而 為 這<br />

些 教 育 理 念 找 到 厚 實 支 持 , 並 逐 步 鑄 造 出 一 所 大 學 的 精 神 和 格 調 。 對<br />

於 第 二 個 問 題 , 大 學 當 然 可 以 嘗 試 不 同 方 式 去 實 現 這 些 價 值 , 但 大 方<br />

向 一 定 是 鼓 勵 學 生 獨 立 思 考 , 並 且 經 過 理 性 反 思 後 才 認 同 這 些 價 值 。<br />

只 有 這 樣 , 這 些 價 值 才 會 在 學 生 的 生 命 中 生 根 。 退 一 步 , 倘 若 這 些 價<br />

值 得 不 到 廣 泛 認 同 , 學 校 也 應 尊 重 異 見 , 容 許 討 論 繼 續 下 去 , 並 在 必<br />

要 時 修 正 原 來 的 立 場 。


周 保 松 : 價 值 教 育 的 價 值 193<br />

所 以 , 真 正 的 自 由 教 育 , 不 代 表 大 學 要 放 任 不 管 , 隨 學 生 喜 歡 怎<br />

樣 就 怎 樣 ; 也 不 代 表 大 學 要 偽 價 值 中 立 , 不 敢 有 自 己 的 價 值 堅 持 , 任<br />

由 主 流 社 會 牽 著 鼻 子 走 ; 它 所 期 盼 的 , 是 提 供 一 個 自 由 的 環 境 , 容 許<br />

自 由 的 人 在 其 中 自 由 思 考 , 學 會 分 辨 甚 麼 是 好 的 和 正 當 的 價 值 , 然 後<br />

在 生 活 中 好 好 實 踐 這 些 價 值 。


Education and Thinking:<br />

Critical Thinking in General and in a Specific Subject **<br />

Wyman Kwok ( 郭 偉 文 ) *<br />

Shantou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Lib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br />

Liberal education is a widely accepted and extolled mode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br />

in the modern world. It aims to liberalize people from their natural inclination<br />

towards self-centeredness in cognition, and from their individual limitations<br />

as shaped by conditions such as the narrowness <strong>of</strong> their scope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or<br />

prejudices inherited from particular socio-cultural contexts. <strong>The</strong> ideal result<br />

* Associate Pr<strong>of</strong>esso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ollege <strong>of</strong> Liberal Arts, Shantou<br />

<strong>University</strong>, P. R. China.<br />

** This essay is largely based on my presentations at two events. <strong>The</strong> first was a General<br />

Education Lunch Seminar co-organized by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General Education<br />

and the Office <strong>of</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the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on<br />

May 5, 2009, entitled “How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http://www.<br />

cuhk.edu.hk/oge/rcge/luncheon.htm). <strong>The</strong> other was the Fourth Cross-Straight Conference<br />

on Logic Teaching and Research ( 第 四 屆 兩 岸 邏 輯 教 學 與 研 究 學 術 會 議 ) co-organized<br />

by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Baptist <strong>University</strong>’s Department <strong>of</strong>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nd the <strong>Hong</strong><br />

<strong>Kong</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Division <strong>of</strong> Humanities on June 24 & 25,<br />

2009. My presentation was entitl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General<br />

and in a Specific Subjec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 participants <strong>of</strong> these<br />

two events who gave me helpful comments.<br />

My thanks also go to some anonymous referees for their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196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is the creation <strong>of</strong> people who can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reasonably, act<br />

confidently and responsibly, and interact with other people with consideration<br />

and flexibility. Harvard College,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strong>of</strong> international<br />

repute that unreservedly promotes liberal education, states succinctly:<br />

“Education at Harvard should liberate students to explore, to create, to<br />

challenge, and to lead” (President & Fellows <strong>of</strong> Harvard College, 2009,<br />

para. 2). So conceived, liberal education requires students to master a wide<br />

range <strong>of</strong> skills and build up a broad base <strong>of</strong> knowledge to enable them to cope<br />

competently with the complex modern world.<br />

General education, as a distinct component <strong>of</strong> liberal education, plays<br />

a major role in fulfilling these requirements. By studying a structured<br />

spectrum <strong>of</strong> non-major subject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have their horizons<br />

considerably broadened. Among other goals, educators aim to “[prepare]<br />

students for civic engagement”; “[teach]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br />

as products <strong>of</strong> – and participants in – traditions <strong>of</strong> art, ideas, and values”;<br />

“[prepare] students to respond critically and constructively to change”; and<br />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 ethical dimensions <strong>of</strong> what they say<br />

and do” (President & Fellows <strong>of</strong> Harvard College, 2007, pp. 5–6).<br />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CT) skills has long been a central concern<br />

<strong>of</strong> university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goals mentioned above all<br />

presuppose an ability to formulate clear, rational thoughts and judgments.<br />

Thus, “how to think well” or, more to the point, “how to think well in a<br />

critical manner” is a central question in education. In addressing this<br />

question, a more general approach may be taken — such as through the study<br />

<strong>of</strong> logic — or a more specific approach — such as by studying particular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197<br />

subjects like sociology. Both approaches have valuable things to teach us<br />

about thinking.<br />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the two essential components in the<br />

development <strong>of</strong> CT — cognitive skills and affective dispositions — will<br />

first be explained. <strong>The</strong> author’s own experiences with the process and some<br />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T in general will then be<br />

discussed. Finally, some key issu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T in a specific<br />

subject, and useful references, will be introduced.<br />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br />

CT has been defined in a number <strong>of</strong> ways by its prominent scholars<br />

and practitioners. At its core, CT can be defined as follows: CT is a mode<br />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focused on judging right from wrong, distinguishing truth from<br />

falsity. This definition is admittedly a very simple one, which only stresses<br />

two core objectives <strong>of</strong> CT while ignoring its other rich dimensions. However,<br />

it serves to delineate CT from other mode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For example, creative<br />

thinking is a mode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focused on generating innovative ideas (e.g.,<br />

the kind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that takes place during a brainstorming session to come<br />

up with preliminary ideas for a new advertisement); affective thinking is<br />

a mode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focused on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r the sharing <strong>of</strong><br />

feelings and emotions (e.g., the kind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that takes place during a<br />

warm gathering <strong>of</strong> old friends); kinetic thinking is a mode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focused<br />

on rapidly controlling and adjusting bodily movements (e.g., the thinking that<br />

occurs during a soccer match); and so on. Our daily mode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or our


19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mentality) can be understood as a complex mixture <strong>of</strong> these various modes<br />

in various degrees.<br />

<strong>The</strong> following clearer and richer definition <strong>of</strong> CT is given in an<br />

outstanding textbook on the subject:<br />

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general term given to a wide range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 skills<br />

and intellectual dispositions needed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analyze, and evaluate<br />

arguments and truth claims; to discover and overcome personal prejudices<br />

and biases; to formulate and present convincing reasons in support<br />

<strong>of</strong> conclusions; and to make reasonable, intelligent decisions about what to<br />

believe and what to do. It is disciplined thinking governed by clear intellectual<br />

standards that have proven their value over the course <strong>of</strong> human history.<br />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strong>of</strong> these intellectual standards are clarity, precision,<br />

accuracy, relevance, consistency, logical correctness, completeness, and<br />

fairness. (Bassham et al., 2005, p. 28)<br />

One remarkable feature <strong>of</strong> this explanation that particularly interests us is its<br />

distinction between “skills” and “dispositions” for developing CT, which we<br />

will discuss in more detail in the next section.<br />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 Two Essential Components<br />

A reasonable question we should ask when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br />

<strong>of</strong> CT is: Are students able and willing to think critically If a student is<br />

able to think critically but unwilling to do so, then she may not be properly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199<br />

educated to make good use <strong>of</strong> a valuable ability; if a student is willing to think<br />

critically but unable to do so, then she may also not be properly educated in<br />

CT because <strong>of</strong> the lack <strong>of</strong> suitable skills. Only when a student is both able<br />

and willing to think critically could she be said to be a properly educated<br />

critical thinker. Roughly speaking, that part <strong>of</strong> the question relating to ability<br />

corresponds to cognitive skills training, while the part relating to willingness<br />

involves the cultivation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 dispositions.<br />

What are the cognitive skills that should be trained What are the affective<br />

dispositions that should be cultivated A representative and authoritative<br />

study known as the “APA Delphi Report” (Facione, 1990b) <strong>of</strong>fers some<br />

answers. “APA” stands for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which<br />

is the main pr<strong>of</strong>essional organization for philosop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br />

“Delphi” refers to the Delphi Method, which is a well-established qualitative<br />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generating a consensus resolution <strong>of</strong> matters <strong>of</strong><br />

opinion. <strong>The</strong> title <strong>of</strong> the report itself is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strong>of</strong><br />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br />

For this study, the APA collected the opinions <strong>of</strong> 46 CT experts in the U.S.<br />

and Canada concerning their conceptions <strong>of</strong> CT, and analyzed them by the<br />

Delphi Method, in order to arrive at a consensus on the nature <strong>of</strong> CT. <strong>The</strong><br />

resulting Repor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and guidelines for<br />

the purpose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in CT. <strong>The</strong> Report is<br />

rather long, but there is an “Executive Summary” (ES) <strong>of</strong> it, which can be<br />

downloaded from the Internet (Facione, 1990a).<br />

According to the ES (Facione, 1990a, p. 6), the experts arrived at the<br />

following consensus list <strong>of</strong> CT cognitive skills and sub-skills:


2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Table 1<br />

<strong>The</strong> Consensus List <strong>of</strong> CT Cognitive Skills and Sub-skills<br />

SKILLS<br />

SUB-SKILLS<br />

1. Interpretation Categorization<br />

Decoding Significance<br />

Clarifying Meaning<br />

2. Analysis Examining Ideas<br />

Identifying Arguments<br />

Analyzing Arguments<br />

3. Evaluation Assessing Claims<br />

Assessing Arguments<br />

4. Inference Querying Evidence<br />

Conjecturing Alternatives<br />

Drawing Conclusions<br />

5. Explanation Stating Results<br />

Justifying Procedures<br />

Presenting Arguments<br />

6. Self-regulation Self-examination<br />

Self-correction<br />

<strong>The</strong> Report and the ES have elaborated on these skills and sub-skills, which<br />

we will therefore not discuss here except to make two observations. <strong>The</strong> first<br />

is that it is easier to see how the first five skills and groups <strong>of</strong> sub-skills<br />

are connected to the conception <strong>of</strong> CT sketched in the foregoing section.<br />

<strong>The</strong> second is that the last skill (self-regulation) and group <strong>of</strong> sub-skills<br />

(self-examination and self-correction) are regarded as “meta-skills” <strong>of</strong> a<br />

sort, meaning that they act as skills for acquiring the other five groups <strong>of</strong><br />

skills. <strong>The</strong> idea is that acquiring and improving these five groups <strong>of</strong> skills is a<br />

difficult long-term (even life-long) process, and if the learner expects to make<br />

progress in this endeavor she needs to observe and control her own thinking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01<br />

and behavior from time to time. Hence, the necessity <strong>of</strong> developing the skill<br />

<strong>of</strong> self-regulation and the sub-skills <strong>of</strong> self-examination and self-correction.<br />

<strong>The</strong> ES pointed out that “[t]he education <strong>of</strong> good critical thinkers is<br />

more than training students to execute a set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 skills” (p. 14). This<br />

raises the issue <strong>of</strong> the significance <strong>of</strong> cultivating suitable affective dispositions<br />

for a genuine CT education. Decades ago, John Dewey, one <strong>of</strong> America’s<br />

greatest popular philosophers and educators, made a similar observation on<br />

the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the affective dispositions:<br />

If we were compelled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se personal attributes<br />

and knowledge about the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logical reasoning together with some<br />

degree <strong>of</strong> technical skill in manipulating special logical processes, we should<br />

decide for the former. (Dewey, 1910; quoted in Facione, 2009, p. 11) <br />

By “personal attributes,” Dewey meant something similar to what we mean<br />

by affective dispositions. In a sense, he even placed dispositions above<br />

skills. It seems that what Dewey was really saying was this: A learner with<br />

good dispositions is a well-motivated well-prepared learner, so that she can<br />

learn the skills very independently; while a person trained with the skills but<br />

without good dispositions probably would not be willing to apply the skills<br />

or would not apply them for correct purposes.<br />

Is there any consensus among CT experts about the dispositions<br />

According to the ES (p. 13), the following is a consensus (83%) list <strong>of</strong> CT<br />

affective dispositions:<br />

<br />

Facione (2009) is a clear and popular introduction to CT based on the findings <strong>of</strong> the APA<br />

Delphi Report.


2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strong>The</strong> consensus list <strong>of</strong> CT affective dispositions<br />

Approaches to life and living in general:<br />

• inquisitiveness with regard to a wide range <strong>of</strong> issues,<br />

• concern to become and remain generally well-informed,<br />

• alertness to opportunities to use CT,<br />

• trust in the processes <strong>of</strong> reasoned inquiry,<br />

• self-confidence in one’s own ability to reason,<br />

• open-mindedness regarding divergent world views,<br />

• flexibility in considering alternatives and opinions,<br />

•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the opinions <strong>of</strong> other people,<br />

• fair-mindedness in appraising reasoning,<br />

• honesty in facing one’s own biases, prejudices, stereotypes, egocentric,<br />

or sociocentric tendencies,<br />

• prudence in suspending, making, or altering judgments,<br />

• willingness to reconsider and revise views where honest reflection<br />

suggests that change is warranted.<br />

Approaches to specific issues, questions or problems:<br />

• clarity in stating the question or concern,<br />

• orderliness in working with complexity,<br />

• diligence in seeking relevant information,<br />

• reasonableness in selecting and applying criteria,<br />

• care in focusing attention on the concern at hand,<br />

• persistence though difficulties are encountered,<br />

• precision to the degree permitted by the subject and the circumstance.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03<br />

From the experience <strong>of</strong> an experienced critical thinker, it should not be<br />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 above are valuable attributes that can promote the<br />

good practice <strong>of</strong> CT.<br />

<strong>The</strong>re are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ognitive skills and affective<br />

dispositions, so that both components must not be ignored. <strong>The</strong>y can work<br />

hand in hand in a virtuous circle — competency in skills can strengthen<br />

favorable dispositions, and strengthened favorable dispositions can in turn<br />

enhance further competency in skills, and so on. By contrast, deficiency in<br />

either component would instead result in a vicious circle.<br />

After briefly reviewing aspects <strong>of</strong> the rich content <strong>of</strong> CT, one should<br />

then begin to understand why the consensus statement regarding CT and the<br />

ideal critical thinker arrived at in the Delphi Report would be elaborated upon<br />

in such a detailed manner:<br />

We understand critical thinking to be purposeful, self-regulatory judgment<br />

which results in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evaluation, and inference, as well as<br />

explanation <strong>of</strong> the evidential,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criteriological, or<br />

contextual considerations upon which that judgment is based. CT is essential<br />

as a tool <strong>of</strong> inquiry. As such, CT is a liberating force in education and a powerful<br />

resource in one’s personal and civic life. While not synonymous with<br />

good thinking, CT is a pervasive and self-rectifying human phenomenon. <strong>The</strong><br />

ideal critical thinker is habitually inquisitive, well-informed, trustful <strong>of</strong> reason,<br />

open-minded, flexible, fair-minded in evaluation, honest in facing personal<br />

biases, prudent in making judgments, willing to reconsider, clear about<br />

issues, orderly in complex matters, diligent in seek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204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reasonable in the selection <strong>of</strong> criteria, focused in inquiry, and persistent in<br />

seeking results which are as precise as the subject and the circumstances <strong>of</strong><br />

inquiry permit. Thus, educating good critical thinkers means working toward<br />

this ideal. It combines developing CT skills with nurturing those dispositions<br />

which consistently yield useful insights and which are the basis <strong>of</strong> a rational<br />

and democratic society. (Facione, 1990a, p. 2)<br />

Teaching General Critical Thinking Courses<br />

By “general CT courses,” I mean courses aimed at enhancing CT ability<br />

generally,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not specifically within a certain subject<br />

or discipline. In this type <strong>of</strong> course CT is taught without a specific subject<br />

as a background; rather, diverse material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general<br />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CT. I have been teaching this type <strong>of</strong> course for some years<br />

and would like to briefly discuss my own experiences in this section. <strong>The</strong><br />

discuss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 the first on cognitive skills, the<br />

second on affective dispositions.<br />

When teaching cognitive skills, I generally cover the following four<br />

areas: A. Meaning analysis<br />

B. Logical skills<br />

C. Scientific reasoning<br />

D. Fallacy analysis<br />

<br />

I first learned about this framework as a student <strong>of</strong> Dr. Tien-ming Lee’s courses, as well as a<br />

reader <strong>of</strong> his books. But my presentation <strong>of</strong> it below is my own understanding and involves<br />

my own synthesis <strong>of</strong> his framework with other CT materials. He would not necessarily<br />

endorse the result. Apart from these four areas, I will sometimes also touch on a topic such<br />

as “cognitive biases,” which is related to fallacy analysis but is more akin to psychology<br />

than to logic.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05<br />

Although the categorization <strong>of</strong> these four areas does not exactly correspond<br />

to that <strong>of</strong> the skills as put forth by the Delphi Report (interpretation, analysis,<br />

evaluation, and so on) as discussed in the previous section, it is not difficult to<br />

see that their actual contents have much in common. In fact, notwithstanding<br />

their differences in labeling, categorization, or format <strong>of</strong> presentation,<br />

different frameworks proposed by different CT textbooks or scholars are<br />

generally very similar in content.<br />

When teaching meaning analysis, my central message to students is the<br />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using language skillfully and appropriately for correct ways<br />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topics that I would cover are “the clarification <strong>of</strong><br />

meaning,” “using and evaluating definitions,” “linguistic pitfalls,” and so on.<br />

<strong>The</strong> treatment <strong>of</strong> linguistic pitfalls concerns analyzing defects in language<br />

that are harmful to correct way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One type <strong>of</strong> linguistic pitfall<br />

is “conceptual distortion,” in which the distortion <strong>of</strong> existing meanings <strong>of</strong><br />

terms results in mistaken or misleading ways <strong>of</strong> thinking. Below, let us briefly<br />

examine an example <strong>of</strong> conceptual distortion.<br />

Thich Nhat Hanh, a famous expatriate Vietnamese Zen Buddhist<br />

monk, commenting on the state <strong>of</strong> existence <strong>of</strong> Buddha, made the following<br />

analogy:<br />

. . . farmers have already planted thousands <strong>of</strong> seeds [<strong>of</strong> sunflowers] . . . . <strong>The</strong><br />

sunflowers are there. <strong>The</strong>y lack only the conditions <strong>of</strong> sun, heat, rain, and<br />

July. Just because you cannot see them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do not exist.<br />

(Nhat Hanh, 2007, p. 42)<br />

Are sunflowers something transparent that cannot be seen by human eyes<br />

Definitely not. In our normal use <strong>of</strong> language, what would we say about


206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the situation described by Nhat Hanh We would say something like “<strong>The</strong><br />

sunflowers do not yet exist although their seeds have already been planted.”<br />

Would we say that some cooked dishes already exist when actually only<br />

some raw materials for cooking have been prepared Definitely not. So why<br />

did Nhat Hanh say such a strange thing Would there be some deep hidden<br />

meanings in his words, concealing some deep hidden truths Would there<br />

be some deep hidden meanings in my words if I said that the cooked dishes<br />

already exist Under our existing use <strong>of</strong> words, my statement would either<br />

be clearly false or still need to be assigned some meanings that would make<br />

it true or even pr<strong>of</strong>ound. Nhat Hanh’s statement should be treated in a like<br />

manner. Suppose, reasonably, that Nhat Hanh did not intend to say something<br />

so obviously false. What, then, did he actually mean (if anything) I do not<br />

know and the context reveals nothing to me. Even if Nhat Hanh had really<br />

meant something special (which is doubtful), his way <strong>of</strong> expressing his<br />

meaning — by using common words while intending an uncommon meaning,<br />

yet without any indication that this was the case — can be taken as a case <strong>of</strong><br />

conceptual distortion. Words should be construed under their usual meanings,<br />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For readers, Nhat Hanh’s statement could have<br />

been a way <strong>of</strong> distorting the usual meaning <strong>of</strong> the word “exist” with regard to<br />

non-transparent objects.<br />

When teaching logical skills, my central message to students is that<br />

such skills are useful and applicable to daily reasoning and argumentation.<br />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topics that I cover are “argument analysis,” “deduction and<br />

<br />

For the sake <strong>of</strong> simplicity, I ignore the problem <strong>of</strong> the possible case that the new meanings<br />

assigned to the words are totally unrelated to the original meanings. <strong>The</strong>re might be a<br />

problem <strong>of</strong> the illegitimate assignment <strong>of</strong> meaning in certain linguistic contexts.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07<br />

induction,” “propositional logic,” and others. Let us briefly examine an<br />

example <strong>of</strong> argument analysis, but <strong>of</strong> a somewhat special type <strong>of</strong> argument<br />

— a “visual argument.” <br />

Information conveyed by visual images is very common, so that students<br />

should be taught to analyze their argumentative content in addition to the<br />

usual arguments constructed by words. <strong>The</strong> figure in Groarke (2007, section<br />

10) shows a poster promoting a certain brand <strong>of</strong> wine. Students may be asked<br />

to discuss common questions <strong>of</strong> argument analysis such as:<br />

A. What is the conclusion<br />

B. What are the premises<br />

C. Is it a good argument<br />

A suggested solution for the first two questions could be:<br />

Premise #1: If you add vodka to your life, your sleepy life will be<br />

transformed into a life <strong>of</strong> cosmopolitan excitement.<br />

(Implicit) Premise #2: A life <strong>of</strong> cosmopolitan excitement is desirable.<br />

Conclusion: You should add vodka to your life (i.e., purchase vodka).<br />

Although there may be room for disagreement on interpretation, it is still<br />

instructive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clearly state the content that they perceive<br />

from the image. <strong>The</strong> last question can be discussed by introducing the students<br />

to some elementary conceptions for evaluating arguments, such as the<br />

plausibility <strong>of</strong> premises or the logical support <strong>of</strong> premises to a conclusion.<br />

When teaching scientific reasoning, my central message to students is<br />

the usefulness and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applying scientific methods for solving<br />

empirical factual problems.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the topics taught are “common<br />

This example is adopted from Groarke (2007, section 10).


20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marks <strong>of</strong> pseudoscience,” “the hypothetico-deductive method,” “hypothesis<br />

and evidence,” and so on. Below, I discuss an example, drawn from daily life,<br />

which shows marks <strong>of</strong> pseudoscience.<br />

That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a crucial<br />

topic in CT for the modern scientific world is quite obvious. Because <strong>of</strong> the<br />

great success and huge impact <strong>of</st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bels such as<br />

“science” or “scientific” stand for reliability and quality to the general public.<br />

Because <strong>of</strong> this, many pseudoscientific products or inventions or ideas — i.e.,<br />

something that is said to be scientific but that is in fact not scientific — would<br />

be labeled “science” or “scientific” so as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strong>The</strong><br />

abuse <strong>of</strong> such labels is indeed serious nowadays. Critical thinkers must be<br />

equipped with useful conceptual weapons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such<br />

pseudoscientific enemies.<br />

Figure 1. An Advertisement for an I Ching Class<br />

(Email promotion, Jan 24, 2008)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09<br />

Figure 1 above shows an advertisement for a course intended to teach<br />

people how to use an ancient <strong>Chinese</strong> classic, the I Ching, to help them predict<br />

trends in the financial markets. Two items should be noted in the message<br />

when assessing whether or not the course is pseudoscientific in character.<br />

<strong>The</strong> first is the claim that the method followed in the course is scientific,<br />

which is suggested in the title <strong>of</strong> one <strong>of</strong> its topics, “<strong>The</strong> Scientific Nature <strong>of</strong><br />

the Predictions <strong>of</strong> the I Ching.” 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 for something<br />

to be pseudoscientific,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claim first be made that it is<br />

scientific. “Pseudoscience”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nonscience.” A<br />

pseudoscience is a nonscience, but a nonscience may not be a pseudoscience.<br />

Art is usually not claimed to be a science, so although it is a nonscience, it is<br />

not a pseudoscience.<br />

<strong>The</strong> second item <strong>of</strong> note relates to a common mark <strong>of</strong> pseudoscience,<br />

namely, the violation <strong>of</strong> well-established scientific beliefs. In the advertisement,<br />

the smallest <strong>Chinese</strong> characters in the text first state that even experts <strong>of</strong><br />

financial markets mostly make wrong predictions about market trends. An<br />

explanation is then provided for this situation: even experts can only make<br />

predictions about the future based on past or current information, but not<br />

directly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the future. This leaves the impression<br />

that its method is superior in that it can directly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br />

the future! Nevertheless, proclamations like this one can only reveal the<br />

writer’s ignorance <strong>of</strong> science or, to us, the pseudoscientific character <strong>of</strong> the<br />

course. Anybody who is knowledgeable about the rudiments <strong>of</strong> scientific<br />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original: 易 經 預 測 的 科 學 性 。<br />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original: 究 其 原 因 這 些 專 家 的 意 見 都 是 根 據 過 去 與 現 在 的 資 信 來 推 斷 未<br />

來 的 發 展 而 非 直 接 攝 取 未 來 信 息 。


21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methodology should know that even science can “only make predictions<br />

about the future based on past or current information.” <strong>The</strong> result is simply<br />

weird: the method is both scientific as well as “super-scientific”!<br />

When teaching fallacy analysis, my central message to students is how<br />

common fallacious thinking is in daily life and the significance <strong>of</strong> avoiding<br />

it. Most <strong>of</strong> the common specific fallacies (e.g., hasty generalizations) are<br />

readily classifiable into a four-division general framework, constituted <strong>of</strong><br />

the components <strong>of</strong> the “fallacy <strong>of</strong> inconsistency,” “fallacy <strong>of</strong> irrelevance,”<br />

“fallacy <strong>of</strong> insufficiency,” and the “fallacy <strong>of</strong> inappropriate presumption.” <br />

<strong>The</strong> four general concepts <strong>of</strong> inconsistency, irrelevance, insufficiency,<br />

and inappropriate presumption are themselves useful critical concepts for<br />

identifying and analyzing fallacy in a general preliminary manner. Below<br />

is a brief examination <strong>of</strong> a real-life example in which the specific fallacy <strong>of</strong><br />

strained analogy is committed (or, at least, is seriously suspected <strong>of</strong> having<br />

been committed). <br />

In 1998, the Master Settlement Agreement saw the major U.S. tobacco<br />

companies agree to pay $246 billion over 25 years to settle lawsuits filed<br />

by U.S. state governments accusing them <strong>of</strong> damaging public health. Later,<br />

some people raised the accusation that U.S. fast-food manufacturers should<br />

be the next target, since they also make products that are harmful to public<br />

health. <strong>The</strong> argument may be presented in this standard form:<br />

<br />

<br />

I learned this framework from Dr. Tien-ming Lee’s works. Again, he would not necessarily<br />

endorse my interpretation.<br />

This example is adopted from Baggini (2008, p. 260). <strong>The</strong> fallacies associated with<br />

analogical arguments have more than one dimension. <strong>The</strong> one I will discuss here is most<br />

suitably classified under the fallacy <strong>of</strong> inconsistency. <strong>The</strong>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argument<br />

to be criticized below is based on a requirement for consistency (as expressed by Premise #1<br />

below), which will be shown to be one that cannot be fulfilled. Also, it should be noted<br />

that another common dimension is concerned with irrelevance — irrelevance between the<br />

analogy made and the conclusion drawn.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11<br />

Premise #1: Both U.S. tobacco companies and fast-food manufacturers<br />

have made products that are harmful to public health.<br />

Premise #2: U.S. tobacco companies are punished for that.<br />

Conclusion: Fast-food manufacturers should also be punished for that.<br />

This is an analogical argument based on the analogy expressed by Premise #1.<br />

Is this argument convincing or not No, it is not, because the analogy is a<br />

strained one, which can be disclosed by a closer inspection.<br />

<strong>The</strong> two cases <strong>of</strong> making products harmful to health are essentially<br />

different. This can be argued from at least two perspectives. First, there is the<br />

distinction between “intrinsically damaging to health” and “damaging only<br />

when misused.” Tobacco contains substances that are intrinsically damaging<br />

to health, meaning that no matter how small the amount taken, they are<br />

still harmful to health, although in a smaller degree or probability. But the<br />

substances in fast food that are commonly claimed to be harmful to health<br />

— e.g., fat, sugar, and salt — are damaging only when misused, meaning<br />

that only when they are taken in excessive amounts would they be harmful<br />

to health. After all, our bodies need them. <strong>The</strong>refore, are the customers<br />

themselves responsible for eating too much fast food by their own choice<br />

After all, even foods commonly regarded as healthful, such as vegetables or<br />

milk, would be harmful if too much were eaten.<br />

<strong>The</strong> second perspective is concerned with the existence <strong>of</strong> the intention<br />

<strong>of</strong> engaging in a cover-up. <strong>The</strong>re is well-supported evidence showing that<br />

the tobacco companies knew all along that tobacco contains substances that<br />

are intrinsically damaging to health, but intentionally covered up this fact.<br />

However, in the case <strong>of</strong> fast food, that taking too much fat, sugar, or salt is<br />

harmful to health is just common sense. <strong>The</strong>refore, no intention <strong>of</strong> engaging<br />

in a cover up seems to have been involved. <strong>The</strong>refore, are the customers


21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themselves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their fast food diet to within healthful<br />

limits whe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y need is either commonly known<br />

or readily obtainable After all, we should be doing the same even for socalled<br />

healthful foods. <br />

After a short illustration, using some examples, <strong>of</strong> my method <strong>of</strong><br />

teaching cognitive skills, I make some remarks on the cultivation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dispositions. In general,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reap a harvest from cultivating<br />

the dispositions <strong>of</strong> others than from teaching others some skills. This is<br />

especially so in the usual context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within one course, which<br />

lasts only about several months. <strong>The</strong>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cultivating<br />

dispositions involves changing deep-rooted attitudes and habits <strong>of</strong> students,<br />

which generally takes quite a long time. Despite the difficulties, such<br />

cultivation is nonetheless very important, as was explained in the previous<br />

section. I find myself still struggling hard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ways to<br />

achieve that purpose. After reflecting on what I have done in my own classes,<br />

I find that there are three general methods that one could use.<br />

<strong>The</strong> first method may be called the “method <strong>of</strong> direct explanation.” By<br />

this I mean the straightforward strategy <strong>of</strong> explaining conceptions <strong>of</strong> affective<br />

dispositions directly to students. For instance, we may directly tell students<br />

what a disposition like “inquisitiveness with regard to a wide range <strong>of</strong> issues”<br />

means and its significance. <strong>The</strong> aim behind this method is to provide students<br />

with a knowledge <strong>of</strong> such basic conceptions so that they may themselves<br />

further reflect on their significance or build a solid conceptual groundwork for<br />

<br />

<strong>The</strong>re are arguably other subtle points that may be further explored, but have not been here.<br />

That is why I admitted, at the beginning <strong>of</strong> the discussion, the possibility that one might find<br />

my discussion merely to be making the case that the fallacy <strong>of</strong> strained analogy is seriously<br />

suspected <strong>of</strong> having been committed. But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sufficient for my purpose<br />

here — namely, to give a brief illustration <strong>of</strong> how to analyze a real-life (suspected) fallacy.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13<br />

other methods <strong>of</strong> cultivation. This method is both fundamental and crucial;<br />

however, merely conveying conceptions is very far from the establishment <strong>of</strong><br />

firm attitudes and habits.<br />

<strong>The</strong> second method may be called the “method <strong>of</strong> inducement.” By<br />

this I am referring to the following two components: (1) demonstrating the<br />

usefulness and importance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 skills so as to induce a strong desire<br />

in students to acquire those skills; (2) explaining to students the necessity <strong>of</strong><br />

developing suitable dispositions for enhancing the mastering <strong>of</strong> the skills, in<br />

order to make them see that developing those dispositions is something they<br />

must do if they want to acquire and use the skills satisfactorily. For instance,<br />

suppose that an instructor has shown her students how she can readily use<br />

logical skill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hat th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br />

in but originally seemed very difficult to them. <strong>The</strong> students might then feel<br />

a strong desire to acquire these skills. <strong>The</strong> instructor may then point out that,<br />

among other things, a prerequisite for truly mastering the relevant logical<br />

skills is to develop a disposition like “alertness to opportunities to use CT.”<br />

Only if a student is alert to the chance to practice the skills, and grasps this<br />

opportunity, can she hope to truly master them. <strong>The</strong> hope is that, driven by the<br />

desire to master the skills, students would gradually feel inclined to develop<br />

suitable dispositions. To be driven by desire is then the key element <strong>of</strong> this<br />

method. This method works best with students who have a strong desire to<br />

learn useful skills and are self-disciplined. 10<br />

<strong>The</strong> third method may be called the “method <strong>of</strong> sowing seeds.” By this<br />

I mean that the seeds <strong>of</strong> proper affective dispositions are sown into the field<br />

<strong>of</strong> a student’s mind by engaging the student in active thinking or discussions<br />

10 <strong>The</strong> skills <strong>of</strong> self-discipline are those discussed in section III. Please refer to that section for<br />

an explanation <strong>of</strong> their significance.


214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in lectures, tutorials, and assignments. Although a seed cannot be compared<br />

with a full-grown tree, there would be no tree if no seed were sown. Why<br />

could seeds be sown in that way Because suitable dispositions are naturally<br />

embedded in these kinds <strong>of</strong> active thinking or discussion, if one is to do them<br />

well.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is point if one reflects on the expert consensus<br />

list <strong>of</strong> dispositions shown in section III. For example, “understanding the<br />

opinions <strong>of</strong> other people” is a good practice that generally facilitates<br />

discussion with others, and “clarity in stating the question or concern” is a<br />

quality that generally facilitates thinking or discussion. In the tutorials <strong>of</strong> my<br />

own classes on CT, during which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debate controversial<br />

issues, apart from simply instructing the students to prepare some materials<br />

for the debate topic, I <strong>of</strong>ten also remind them to think about and observe<br />

dispositions that can facilitate the discussion, such as the two dispositions<br />

mentioned above. During the tutorials, comments are also made that relate<br />

to proper or improper dispositions. It is to be hoped that some seeds sown in<br />

ways such as these will finally grow into a big tree.<br />

Critical Thinking in a Specific Subject<br />

Many teachers say that they would like their students to think more<br />

critically in their own subjects. Can having students take general CT courses<br />

assist them in achieving this purpose <strong>The</strong> answer is not a simple yes or no.<br />

General CT courses can, if conducted successfully, at least make students<br />

more aware <strong>of</strong> CT and give them some general training in it so that, to a<br />

certain extent, their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in a specific subject may improve.<br />

However, the extent <strong>of</strong> the assistance that is required may vary enormously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15<br />

from course to course, from student to student, and from subject to subject.<br />

Because <strong>of</strong> this, CT educators would like to develop more effective ways<br />

to better achieve that purpose. Here, I introduce some relevant issues and<br />

studies on the subject, with the hope <strong>of</strong> arousing awareness and interest<br />

among teachers in promoting CT education in their own subjects.<br />

How subject-specific is CT 11 Is CT in psychology similar to CT in<br />

physiology What about physics and phonetics In view <strong>of</strong> the very diverse<br />

nature <strong>of</strong> different subjects, one may be or should be skeptical about any<br />

general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notion “CT in X” for any subject X. At the<br />

same time, fruitful attempts <strong>of</strong> this kind can give us valuable insights on the<br />

teaching <strong>of</strong> CT in a specific subject. <strong>The</strong>re are works <strong>of</strong> this kind. Here, I<br />

examine the work <strong>of</strong> Nosich (2005), Learning to think things through: A guide<br />

to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strong>The</strong> titles <strong>of</strong> several exemplary<br />

chapters or sections hint at the book’s character: “<strong>The</strong> Parts <strong>of</strong> Critical<br />

Thinking within a Field,” “Thinking Biologically, Thinking Sociologically,<br />

Thinking Philosophically, Thinking Musically . . . ,” “<strong>The</strong> Logic <strong>of</strong> the Field<br />

or Discipline,” “Impediments to Thinking Critically within a Discipline,” and<br />

so on.<br />

In brief, the book uses the following framework. It identifies a “core<br />

process <strong>of</strong> CT in a discipline,” which may be characterized by this sentence: To<br />

think through a question, using the elements, with the standards in mind, and<br />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the discipline. “Elements” here means “elements <strong>of</strong> reasoning.”<br />

<strong>The</strong> idea is that “[u]ltimately, we can display the logic <strong>of</strong> a field by analyzing<br />

it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the elements <strong>of</strong> reasoning” (Nosich, 2005, p. 98; former italics<br />

11 See Ennis (1989) and McPeck (1990) for some clarifica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notion <strong>of</strong><br />

subject specificity in the context <strong>of</strong> CT.


216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mine) and that “[t]hinking critically in a field is getting hold <strong>of</strong> the logic <strong>of</strong><br />

that field” (p. 96). Elements <strong>of</strong> reasoning include, for instance, identifying<br />

assumptions, the question at issue, the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the<br />

point <strong>of</strong> view, and the purpose. When examining a theory in a discipline,<br />

one may ask, critically, “What assumptions is this theory making” On the<br />

other hand, “standards” means some commonly recognized standards <strong>of</strong> CT,<br />

like those expressed by these adjectives: clear, accurate, important, relevant,<br />

sufficient, deep, broad, and precise. With these standards in mind, a followup<br />

CT question can be “Are the assumptions that have been made accurate”<br />

Lastly,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the discipline” means, <strong>of</strong> course, that one is engaged in<br />

CT within that discipline — the discipline is a lens through which one looks<br />

at (reasons about) the world. Nosich has raised three common related ways<br />

through which a discipline can take effect: by asking central questions <strong>of</strong> the<br />

discipline, by doing an analysis through its points <strong>of</strong> view, and by applying<br />

its fundamental and powerful concepts for analysis. If the discipline is, say,<br />

sociology, the foregoing question may be modified as, “Has the theory made<br />

accurate assumptions, in terms <strong>of</strong> what we know about social patterns” 12<br />

Effective testing or measuring <strong>of</strong> the results <strong>of</strong> learning is an essential<br />

component <strong>of</strong> curriculum design. How should CT learning results be tested<br />

or measured, whether in general or within a discipline Among the available<br />

specially designed tests or measures for CT, some have been designed with<br />

close reference to the APA Delphi Report and can be accessed through the<br />

Internet. 13 Some exemplary titles are: “<strong>The</strong>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br />

12 In addition to the cor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CT in a discipline, Nosich has also discussed additional CT<br />

processes that make use <strong>of</strong> the results <strong>of</strong> the core process, including evaluation, application,<br />

actio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decision making, living mindfully, and others.<br />

13 http://www.insightassessment.com/home.html.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17<br />

Skills Test,”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Business<br />

Reasoning Test,” “Business Attitude Inventory,” “Health Sciences Reasoning<br />

Test,” “Legal Studies Reasoning Pr<strong>of</strong>ile,” and so on. 14 <strong>The</strong>se tests are not only<br />

limited to skill testing but also disposition testing, in response to the emphasis<br />

on both skill training and disposition cultivation in the APA Delphi Report. 15<br />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two central issues, we turn to two works that<br />

deal with CT for a specific subject. <strong>The</strong> first subject is law and the work<br />

in question is Waller (2005), Critical thinking: Consider the verdict. Two<br />

exemplary chapters or sections are “<strong>The</strong> Burden <strong>of</strong> Pro<strong>of</strong> in the Courtroom”<br />

and “Consider Your Verdict: Comprehensive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Jury<br />

Room.” <strong>The</strong>re are also many exercises called “Consider the Verdict” or<br />

“How Do You Rule”, which make use <strong>of</strong> real court cases to test a person’s<br />

understanding <strong>of</strong> CT concepts. A prominent feature <strong>of</strong> the work is simply<br />

the teaching <strong>of</strong> CT in law with reference to real court cases or law-related<br />

concepts. If we are to use Nosich’s framework sketched above to interpret<br />

this book, we may think <strong>of</strong> it as applying the core process <strong>of</strong> CT to make<br />

further judgments or decisions about real court cases. An example <strong>of</strong> a case is<br />

given below, involving some law-related or CT concepts such as “the burden<br />

<strong>of</strong> pro<strong>of</strong>,” “the presumption <strong>of</strong> innocence,” and “the fallacy <strong>of</strong> the appeal to<br />

ignorance.”<br />

<strong>The</strong> case happened in 2002 in Pennsylvania, and is described as follows<br />

in Waller (2005, p. 60):<br />

14 <strong>The</strong>se test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various languages, and two <strong>of</strong> the tests have been<br />

translated into <strong>Chinese</strong>.<br />

15 Sample CT skills questions can be accessed through: http://www.insightassessment.com/<br />

9SampleTest1.html; sample questions on CT dispositions: http://www.insightassessment.<br />

com/9Sample%20Test2.html.


218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Jennie Collins was charged with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strong>of</strong> a<br />

controlled substance, and a jury found her guilty. In her defense, Jennie<br />

had agreed that she was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but argued that her<br />

intoxication was involuntary. <strong>The</strong> judge instructed the jury that the burden<br />

<strong>of</strong> proving involuntary intoxication rested on the defendant, and that she<br />

had to prove by a preponderance <strong>of</strong> the evidence that her intoxication was<br />

involuntary. (She was not required to prove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that<br />

her intoxication was involuntary; but the judge ruled that she still had the<br />

burden <strong>of</strong> pro<strong>of</strong> <strong>of</strong> establishing involuntary intoxication by a preponderance<br />

<strong>of</strong> the evidence. That is, she must convince the jury that it is more likely than<br />

not that her intoxication was involuntary; the prosecution must prove that<br />

she operated a vehicle while intoxicated, but does not have to prove that her<br />

intoxication was voluntary.)<br />

<strong>The</strong> jury returned a verdict <strong>of</strong> guilty. Jennie Collins appealed her<br />

conviction, arguing that the trial judge erred in his instructions, that her<br />

presumption <strong>of</strong> innocence was violated, and that the burden <strong>of</strong> proving<br />

voluntary intoxication should rest on the prosecution.<br />

Finally, the question is put forth: “As an Appeals Court Judge, the case now<br />

comes to you. How would you rule”<br />

Sternberg, Roediger III and Halpern (2007), Critical thinking in<br />

psychology, is a psychologically oriented “introductory text on critical<br />

thinking for upper-level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p. i). Sample<br />

chapters include, “<strong>The</strong> Nature and Nurture <strong>of</strong> Critical Thinking,” “Critical<br />

Thinking in Quasi-Experimentation,” “Critical Thinking in Designing and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19<br />

Analyzing Research,”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Clinical Inference.” As<br />

revealed in this list, one <strong>of</strong> its prominent features is the teaching <strong>of</strong> CT in<br />

psychology with respect to a wide range <strong>of</strong> psychological topics.<br />

It also illustrates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strong>of</strong> teaching CT in general.<br />

Very roughly speaking, under the usual “logical approach,” logical principles<br />

are taught; while under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pics like “cognitive<br />

biases” are taught. An example <strong>of</strong> cognitive biases discussed in the book<br />

is “Thinking with Numbers” (p. 3),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notorious<br />

“anchoring effect.” <strong>The</strong>se two approaches may also be distinguished by<br />

appealing to the reason/cause distinction. <strong>The</strong> logical approach is concerned<br />

with reason — the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logical reasoning; while a psychological<br />

approach is concerned with cause —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strong>of</strong> judgment.<br />

For instance, when a fallacy like hasty generalization is taught, the logical<br />

approach will explain that the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reasoning — namely, some<br />

principles <strong>of</strong> inductive logic — were violated in hasty generalization, hence<br />

identifying a fallacy. However, even though someone might know very well<br />

the reasoning behind a hasty generalization, that person might find it difficult<br />

to resist committing the fallacy in daily life. As a matter <strong>of</strong> fact, it is not<br />

difficult to observe people committing trivial fallacies again and again as<br />

a daily routine. But why would they do so <strong>The</strong> key point to note is that<br />

the (perhaps simple) logical reason behind a fallacy is one thing, while the<br />

(perhaps irresistible) psychological cause <strong>of</strong> it is another. A psychological<br />

approach aims at studying the psychological cause behind the committing <strong>of</strong> a<br />

fallacy so that psychological remedy may be suggested. Moreover, since there<br />

may be causes other than psychological ones (e.g., cultural or sociological),


22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there may be still other approaches to teaching CT. Bu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br />

the logical approach is the core and necessary part, which provides the reason<br />

guiding the direction <strong>of</strong> other causal approaches.<br />

Concluding Remarks<br />

<strong>The</strong> main title <strong>of</strong> this essay indicates that the intention was to forge some<br />

linkages between education and thinking. We started with a very rough sketch<br />

<strong>of</strong> how liberal education is built up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how general<br />

education in turn rests upon CT. <strong>The</strong> main body <strong>of</strong> the essay was an attempt<br />

to conduct an elementary examination <strong>of</strong> this cornerstone <strong>of</strong> CT, through<br />

the exposition and clarification <strong>of</strong> basic concepts, a report and discussion <strong>of</strong><br />

personal experiences, an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strong>of</strong> reference works on the<br />

subject, and so on.<br />

Let us emphasize these linkages once again: For CT scholars or experts,<br />

I hope that this essay will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joining the discussion for<br />

the purpose <strong>of</strong> improving education; for teachers <strong>of</strong> any subject, it is to be<br />

hoped that this essay will give them some ideas or stimulate their own ideas<br />

on promoting CT education in their own discipline; for general readers, the<br />

hope is that it will help them to appreciate the relevance <strong>of</strong> the development<br />

<strong>of</strong> CT to education in general or their self-education in particular.<br />

References<br />

1. Baggini, J. (2008). <strong>The</strong> duck that won the lottery: And 99 other bad<br />

arguments. London: Granta Books.


Wyman Kwok, Education and Thinking 221<br />

2. Bassham, G., et al. (2005). Critical thinking: A student’s introduction<br />

(2 nd Edition). Bosto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br />

3. Dewey, J. (1910). How we think. Lexington, MA: D. C. Heath.<br />

4. Ennis, R. H. (1989). Critical thinking and subject specificity: Clarification<br />

and needed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4–10.<br />

5. Facione, P. A. (1990a).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strong>of</strong> expert consensus<br />

for purposes <strong>of</strong>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strong>The</strong> Delphi<br />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 Retrieved June 11, 2009, from http://www.<br />

insightassessment.com/pdf_files/DEXadobe.PDF.<br />

6. Facione, P. A. (1990b). <strong>The</strong> Delphi report — Critical thinking: A<br />

statement <strong>of</strong>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strong>of</strong> edu ional assessment and<br />

instru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15423).<br />

Retrieved June 8, 2010, from http://www.eric.ed.gov/ERICDocs/data/<br />

ericdocs2sql/content_storage_01/0000019b/80/1f/e0/86.pdf.<br />

7. Facione, P. A. (2009). Critical thinking: What it is and why it counts.<br />

Retrieved June 11, 2009, from http://www.insightassessment.com/pdf_<br />

files/what&why2009.pdf.<br />

8. Groarke, L. (2007, March 21). Informal logic. Retrieved June 11, 2009,<br />

from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logic-informal/.<br />

9. McPeck, J. E. (1990). Critical thinking and subject specificity: A reply<br />

to Enni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 10–12.<br />

10. Nhat Hanh, T. (2007). Living Buddha, living Christ (10 th Anniversary<br />

Edition). NY: Riverhead Books.<br />

11. Nosich, G. M. (2005). Learning to think things through: A guide to<br />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2 nd Edition). Upper Saddle<br />

River, NJ: Pearson/Prentice Hall.


22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General Education<br />

12. President & Fellows <strong>of</strong> Harvard College. (2007). Report <strong>of</strong> the task force<br />

on general education.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09, from http://www.<br />

fas.harvard.edu/~secfas/General_Education_Final_Report.pdf.<br />

13. President & Fellows <strong>of</strong> Harvard College. (2009). About Harvard College.<br />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09, from http://www.college.harvard.edu/<br />

icb/icb.dokeyword=k61161&tabgroupid=icb.tabgroup84748.<br />

14. Sternberg, R. J., Roediger III, H. J., & Halpern, D. F. (Eds.). (2007).<br />

Critical thinking in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strong>University</strong><br />

Press.<br />

15. Waller, B. N. (2005). Critical thinking: Consider the verdict (5 th Edition).<br />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 識<br />

— 評 龐 海 芍 《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br />

徐 慧 璇 *<br />

香 港 教 育 學 院<br />

上 世 紀 初 , 當 實 用 主 義 哲 學 、 進 步 主 義 理 念 、 研 究 型 大 學 在 美 國<br />

開 始 盛 行 時 ,「 通 識 教 育 」 始 作 為 平 衡 大 學 課 程 過 度 專 業 化 與 實 用 化<br />

的 課 程 型 態 出 現 。 在 中 國 內 地 ,「 通 識 教 育 」 一 詞 是 2000 年 以 來 才 漸<br />

漸 出 現 在 關 於 大 學 教 育 的 討 論 與 課 程 實 踐 中 的 。 這 是 中 國 內 地 在 經 過<br />

了 上 世 紀 五 十 至 七 十 年 代 的 政 治 運 動 後 , 自 上 世 紀 八 十 年 代 中 期 以 來<br />

改 革 過 度 專 才 教 育 弊 端 的 方 式 之 一 。 大 學 合 併 、 減 少 專 業 數 目 、 提 倡<br />

大 學 生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 實 施 本 科 教 育 改 革 等 行 動 都 是<br />

在 這 一 背 景 之 下 的 努 力 。<br />

然 而 ,「 通 識 教 育 」 作 為 一 個 舶 來 品 , 進 入 中 國 內 地 的 高 等 教 育<br />

脈 絡 中 時 , 其 遭 遇 如 何 大 學 的 相 關 持 分 者 , 即 教 育 研 究 者 、 教 育 管<br />

理 者 、 教 師 、 學 生 如 何 理 解 「 通 識 教 育 」 內 涵 「 通 識 教 育 」 課 程 的<br />

型 態 與 質 素 如 何 制 度 層 面 的 舉 措 有 哪 些 其 效 果 如 何 這 些 關 於<br />

「 通 識 教 育 」 本 土 化 的 重 要 問 題 , 正 是 龐 海 芍 博 士 在 其 新 作 《 通 識 教<br />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 中 嘗 試 作 出 回 答 的 。 <br />

* 香 港 教 育 學 院 通 識 教 育 事 務 處 助 理 教 授 。<br />

龐 海 芍 (2009)。《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 北 京 : 北 京 理 工 大 學 出 版 社 。


224 書 評<br />

在 《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 一 書 中 , 龐 博 士 從 三 個 層 面 給 「 通<br />

識 教 育 」 下 定 義 :「 通 識 教 育 」 作 為 一 種 教 育 理 念 , 致 力 於 培 養 健 全<br />

的 人 ;「 通 識 教 育 」 作 為 教 育 內 容 , 聚 焦 於 具 有 基 礎 性 、 綜 合 性 、 多<br />

樣 化 的 課 程 ;「 通 識 教 育 」 作 為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 則 牽 涉 到 選 課 制 與 學<br />

分 制 等 保 障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得 以 實 現 的 舉 措 。 以 這 三 個 層 次 的 定 義 為<br />

經 , 龐 博 士 繼 以 一 所 理 工 科 背 景 的 T 大 學 為 例 , 分 述 目 前 在 中 國 內 地<br />

發 展 「 通 識 教 育 」 時 所 遭 遇 的 理 念 、 課 程 內 容 、 制 度 方 面 的 困 境 。<br />

具 體 而 言 , 龐 博 士 在 書 中 指 出 , 通 識 教 育 在 理 念 層 次 上 存 在 著<br />

認 識 不 足 及 現 實 挑 戰 兩 個 困 境 。 當 前 ,「 培 養 高 級 專 門 人 才 」 仍 然 是<br />

中 國 內 地 大 學 本 科 人 才 培 養 的 主 要 目 標 , 不 少 師 生 將 通 識 教 育 理 解 為<br />

專 業 教 育 的 附 屬 或 以 通 識 教 育 為 名 的 選 修 課 或 課 外 文 化 活 動 。 現 實<br />

中 , 通 識 教 育 與 專 業 教 育 如 何 達 到 平 衡 , 功 利 主 義 觀 念 對 大 學 生 的 影<br />

響 也 成 為 落 實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的 制 約 因 素 。<br />

在 通 識 教 育 的 課 程 內 容 層 次 上 , 龐 博 士 將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範 疇 界<br />

定 為 公 共 基 礎 課 與 通 識 選 修 課 , 前 者 基 本 是 國 家 或 大 學 規 定 的 必 修 科<br />

目 , 多 具 政 治 性 、 技 能 性 、 學 科 基 礎 性 , 後 者 是 為 體 現 通 識 理 念 而 專 門<br />

安 排 的 科 目 , 但 這 些 科 目 的 質 素 參 差 不 齊 、 科 目 之 間 甚 少 關 聯 、 所 佔 學<br />

分 也 較 少 。 在 課 程 結 構 上 , 文 、 理 科 學 生 修 讀 人 文 社 科 與 自 然 科 學 通 識<br />

科 目 的 數 量 不 平 衡 , 文 科 學 生 修 讀 自 然 科 學 科 目 的 數 量 較 少 , 反 之 亦<br />

然 。 學 生 在 通 識 類 型 科 目 中 的 學 習 態 度 及 投 入 的 時 間 精 力 都 無 法 與 專<br />

業 科 目 相 比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在 現 實 中 成 為 「 沒 有 地 位 」 的 課 程 。<br />

在 通 識 教 育 的 制 度 層 面 上 , 龐 博 士 分 析 了 自 由 選 課 制 對 實 現 通 識<br />

教 育 理 念 的 必 要 性 。 她 認 為 通 識 教 育 需 根 據 學 生 個 人 的 興 趣 和 特 點 ,<br />

幫 助 他 們 掌 握 核 心 知 識 , 讓 他 們 既 對 個 人 感 興 趣 的 領 域 有 所 瞭 解 , 亦<br />

能 深 入 掌 握 某 一 專 業 領 域 的 技 能 。 自 由 選 課 制 即 滿 足 學 生 個 人 興 趣 的<br />

條 件 之 一 。 然 而 現 實 中 , 學 生 目 前 僅 可 以 實 現 在 專 業 人 才 培 養 方 案 的


徐 慧 璇 :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 識 225<br />

範 圍 內 選 課 、 選 師 、 選 時 , 在 所 有 課 程 及 科 目 範 圍 內 自 由 選 課 尚 未<br />

具 備 條 件 。 這 與 現 行 專 業 選 擇 制 度 、 專 業 壁 壘 與 利 益 、 大 學 的 組 織 制<br />

度 、 高 考 招 生 制 度 等 相 關 聯 , 牽 一 髮 而 動 全 身 。 此 外 , 大 學 院 系 分 立<br />

的 組 織 結 構 下 , 通 識 教 育 缺 乏 專 門 部 門 進 行 統 籌 的 工 作 , 這 也 成 為 阻<br />

礙 通 識 教 育 獲 得 有 效 實 施 的 約 束 之 一 。<br />

以 上 龐 博 士 在 《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希 望 》 一 書 中 所 述 的 通 識 教 育<br />

內 涵 與 實 施 困 境 體 現 了 中 國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者 與 管 理 者 對 通 識 教 育<br />

進 行 的 一 種 本 土 化 詮 釋 與 實 踐 。 通 識 教 育 的 內 涵 已 超 越 課 程 範 疇 並 與<br />

本 土 的 本 科 教 育 改 革 結 合 , 延 伸 至 與 大 學 教 學 相 關 的 各 制 度 層 面 。 具<br />

體 表 現 在 以 下 方 面 :<br />

首 先 , 龐 博 士 對 通 識 內 涵 進 行 定 義 的 方 式 反 映 出 通 識 教 育 的 內 涵<br />

在 中 國 內 地 有 所 擴 展 , 它 已 從 一 個 課 程 的 概 念 擴 展 至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的<br />

範 疇 。 通 識 教 育 在 美 國 本 土 是 作 為 大 學 課 程 的 一 部 分 出 現 與 發 展 的 ,<br />

而 中 國 內 地 將 其 作 為 解 決 本 土 過 度 專 才 教 育 弊 端 的 良 方 , 試 圖 包 容 與<br />

這 一 改 革 相 關 的 所 有 層 面 。<br />

具 體 而 言 , 以 美 國 的 經 驗 為 參 照 ,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通 識 教 育 從 一<br />

開 始 就 不 是 作 為 一 套 完 整 的 高 等 教 育 理 念 及 與 之 相 配 合 的 實 踐 形 態 出<br />

現 , 而 是 以 課 程 的 型 態 , 作 為 平 衡 專 業 教 育 、 職 業 教 育 帶 來 的 偏 狹 、 實<br />

用 、 功 利 的 力 量 而 出 現 , 以 培 養 健 全 的 人 與 滿 足 社 會 需 要 的 公 民 。 雖 然<br />

通 識 教 育 自 出 現 以 來 , 人 們 對 通 識 教 育 的 定 義 、 對 其 目 的 的 理 解 並 無 一<br />

致 認 可 之 觀 點 , 達 致 完 整 與 共 同 性 的 方 法 也 大 相 徑 庭 , 不 過 仍 可 從 三<br />

個 角 度 認 識 不 同 類 型 的 通 識 主 張 : 在 西 方 自 由 教 育 傳 統 基 礎 上 發 展 的<br />

博 雅 教 育 、 以 學 生 經 驗 與 解 決 生 活 問 題 為 中 心 的 進 步 主 義 教 育 主 張 、<br />

以 及 從 人 的 智 性 發 展 角 度 定 義 的 智 性 要 素 主 義 觀 點 。 主 張 傳 統 博 雅 教<br />

育 的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多 發 展 為 小 型 自 由 教 育 學 院 , 將 經 典 作 品 的 學 習 作<br />

為 課 程 主 要 內 容 之 一 , 也 有 機 構 將 經 典 作 品 的 學 習 嵌 入 通 識 課 程 中 ;


226 書 評<br />

體 現 進 步 主 義 教 育 主 張 的 課 程 , 則 注 重 正 式 的 學 分 課 程 與 非 正 式 的 校<br />

園 活 動 結 合 , 促 進 學 生 智 性 發 展 與 個 人 成 長 ; 智 性 要 素 主 義 的 觀 點 多<br />

體 現 在 研 究 型 大 學 中 , 為 避 免 過 度 專 業 化 所 帶 來 的 偏 狹 , 要 求 學 生 對<br />

人 類 基 本 知 識 領 域 的 特 點 、 探 究 方 式 、 思 考 方 法 等 有 所 認 識 。 不 過 上<br />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 這 一 理 念 支 持 下 的 課 程 逐 漸 從 分 佈 必 修 的 要 求 走<br />

向 跨 學 科 的 、 著 重 統 整 的 、 主 題 式 的 課 程 。<br />

可 以 說 , 通 識 教 育 在 美 國 的 實 踐 , 除 了 少 數 繼 承 傳 統 自 由 教 育 或<br />

博 雅 教 育 的 小 型 自 由 教 育 學 院 外 , 大 部 分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均 將 通 識 教 育<br />

作 為 大 學 課 程 的 一 部 分 , 或 為 正 式 的 學 分 課 程 , 或 為 正 式 與 非 正 式 課<br />

程 的 結 合 。<br />

正 如 龐 博 士 所 言 , 目 前 中 國 內 地 對 通 識 教 育 存 在 著 兩 種 理 解 , 一<br />

種 是 將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一 個 課 程 概 念 , 要 求 學 生 完 成 一 定 學 分 要 求 的 選<br />

修 課 程 , 另 一 種 則 將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改 變 專 才 教 育 為 主 的 人 才 培 養 模 式<br />

的 「 良 方 」, 通 識 教 育 包 含 了 制 度 層 面 的 變 革 。 作 者 在 文 中 同 樣 認 同<br />

通 識 教 育 在 中 國 內 地 已 不 限 於 課 程 範 疇 , 而 是 作 為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出<br />

現 。 為 何 會 如 此 作 者 解 釋 認 為 , 中 國 內 地 經 歷 了 過 度 專 業 化 及 強 調<br />

專 業 與 具 體 職 業 直 接 對 應 的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 與 個 人 發 展 及 社 會 進 步 不<br />

適 應 的 弊 端 也 日 益 突 出 , 上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的 大 學 生 文 化 素 質 教 育<br />

是 國 家 教 育 部 推 動 的 嘗 試 作 出 改 變 的 舉 措 之 一 , 然 而 成 效 有 限 , 所 以<br />

當 通 識 教 育 出 現 時 , 不 少 教 育 改 革 者 試 圖 借 此 尋 找 新 的 出 路 。<br />

確 實 , 如 龐 博 士 所 言 , 中 國 內 地 的 文 化 素 質 教 育 與 通 識 教 育 有 相<br />

似 之 處 , 但 筆 者 還 認 為 , 前 者 並 未 觸 及 正 式 的 學 分 課 程 , 也 未 進 入 大<br />

學 制 度 化 變 革 的 行 列 , 而 通 識 教 育 出 現 時 , 改 變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已 經 成<br />

為 不 少 大 學 銳 意 改 進 的 方 向 之 一 , 其 中 具 代 表 性 的 是 北 京 大 學 的 元 培<br />

計 劃 、 復 旦 大 學 的 復 旦 學 院 。 通 識 教 育 這 一 概 念 的 出 現 正 回 應 了 當 時<br />

的 改 革 需 求 。 與 其 說 通 識 教 育 進 入 中 國 內 地 時 其 概 念 內 涵 發 生 了 變


徐 慧 璇 :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 識 227<br />

化 , 不 如 說 中 國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借 用 了 通 識 教 育 之 勢 去 改 變 自 身 ,<br />

達 成 制 度 性 變 革 的 目 的 。 所 以 我 們 可 以 看 到 , 中 國 內 地 學 者 在 討 論 本<br />

科 教 育 改 革 時 , 將 更 多 筆 墨 置 於 具 體 的 制 度 變 革 舉 措 , 如 導 師 制 、 學<br />

分 制 、 自 由 選 課 制 、 學 生 住 宿 安 排 、 自 由 選 擇 專 業 制 、 彈 性 學 分 等<br />

等 , 而 甚 少 從 通 識 教 育 的 概 念 出 發 , 發 展 出 與 自 由 教 育 相 近 的 教 育 理<br />

想 與 相 關 實 踐 。<br />

但 是 , 通 識 教 育 本 身 是 否 可 以 作 為 中 國 內 地 高 等 教 育 變 革 的 良<br />

方 其 理 念 的 張 力 是 否 可 以 包 涵 本 科 教 育 改 革 的 諸 多 制 度 層 面 筆 者 未<br />

有 龐 博 士 那 麼 樂 觀 , 認 為 還 要 拭 目 以 待 。 原 因 在 於 通 識 教 育 在 美 國 也 大<br />

多 是 作 為 現 代 高 等 教 育 課 程 的 一 個 部 分 , 是 在 當 時 已 經 成 型 的 文 化 及 教<br />

育 制 度 土 壤 上 出 現 的 。 而 中 國 內 地 將 通 識 教 育 作 為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 試 圖<br />

囊 括 用 以 改 變 專 才 教 育 的 結 構 和 制 度 性 措 施 , 這 已 經 超 出 了 現 有 通 識 教<br />

育 概 念 所 涵 蓋 的 課 程 範 疇 , 涉 及 到 大 學 的 組 織 結 構 與 制 度 條 件 。<br />

其 次 , 龐 博 士 在 分 析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內 容 時 同 樣 反 映 一 個 移 植 的 理<br />

念 在 與 本 土 固 有 教 育 型 態 碰 撞 時 的 現 象 : 用 本 土 的 語 言 與 課 程 型 態 界<br />

定 和 解 釋 外 來 物 , 對 其 作 出 調 適 。 例 如 , 在 課 程 內 容 層 面 , 龐 博 士 認<br />

為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包 括 大 學 生 必 修 的 公 共 基 礎 課 , 院 校 層 面 規 定 的 共 同<br />

基 礎 課 , 以 及 以 通 識 教 育 為 名 的 選 修 課 。 正 如 龐 博 士 分 析 , 政 治 思 想<br />

課 程 、 外 語 計 算 機 等 技 能 性 課 程 、 體 育 等 體 能 鍛 鍊 課 程 成 為 國 家 規 定<br />

的 必 修 內 容 , 佔 據 其 中 大 部 分 學 分 數 , 約 33–36 學 分 , 成 為 實 際 的 共 同<br />

核 心 課 , 科 目 性 質 分 別 具 有 政 治 性 及 技 能 性 。 院 校 層 面 的 共 同 基 礎 課<br />

是 學 科 知 識 性 質 的 , 是 學 生 進 行 專 業 學 習 的 基 礎 內 容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br />

課 一 般 側 重 學 生 的 智 性 發 展 , 意 圖 令 學 生 在 人 文 、 社 會 及 自 然 科 學 幾<br />

個 知 識 範 疇 均 有 所 涉 獵 , 屬 於 智 性 要 素 主 義 的 範 疇 。 筆 者 認 為 , 作 者<br />

此 處 若 能 進 一 步 與 其 他 國 家 或 地 區 的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結 構 作 簡 單 比 較 ,<br />

讀 者 將 更 容 易 理 解 中 國 內 地 通 識 課 程 的 特 點 。 首 先 , 語 言 、 計 算 機 素


228 書 評<br />

養 、 體 育 類 型 的 課 程 在 其 他 國 家 或 地 區 的 大 學 中 也 很 常 見 , 不 少 大 學<br />

將 其 作 為 大 學 層 面 的 學 習 要 求 , 並 不 歸 入 通 識 課 程 的 要 求 , 由 專 門<br />

的 語 言 中 心 、 計 算 機 中 心 、 體 育 部 等 部 門 來 負 責 實 施 , 即 認 為 語 言 技<br />

能 、 信 息 素 養 、 體 能 完 備 是 所 有 學 生 必 備 的 。 這 在 香 港 各 高 校 是 較 為<br />

普 遍 的 方 式 。 不 過 語 言 類 型 課 程 在 美 國 並 非 完 全 如 此 , 在 一 些 大 學 ,<br />

大 學 英 文 課 並 不 只 是 補 充 和 提 升 學 生 的 語 言 表 達 與 交 流 的 水 平 , 而 是<br />

作 為 訓 練 學 生 批 判 思 維 能 力 的 方 式 之 一 。 其 次 , 對 於 思 想 政 治 類 型 課<br />

程 , 將 某 一 政 黨 的 政 治 理 念 作 為 所 有 學 生 共 同 修 讀 的 科 目 內 容 在 其 他<br />

國 家 和 地 區 是 比 較 少 見 的 。 在 台 灣 1987 年 政 治 解 禁 之 前 ,「 三 民 主<br />

義 」 曾 是 大 學 生 的 必 修 科 目 , 然 而 政 治 解 禁 之 後 ,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的 設<br />

置 開 始 由 各 個 大 學 自 行 決 定 , 一 些 大 學 保 留 之 , 一 些 大 學 發 展 出 新 的<br />

課 程 方 案 。 此 外 , 將 數 學 、 物 理 、 化 學 等 學 科 基 礎 課 作 為 通 識 課 程 的<br />

共 同 要 求 也 是 在 其 他 大 學 所 未 見 。 因 通 識 教 育 回 應 的 教 育 現 象 或 問 題<br />

是 專 業 主 義 與 實 用 主 義 帶 來 的 偏 狹 和 功 利 , 並 試 圖 改 變 學 生 僅 在 某 一<br />

領 域 進 行 學 習 的 方 式 , 而 此 種 專 門 修 讀 某 一 知 識 領 域 基 礎 課 的 方 式 ,<br />

已 經 將 學 科 科 目 錯 解 為 通 識 , 並 且 是 背 其 道 而 行 之 , 以 通 識 之 名 加 強<br />

專 業 訓 練 。 所 以 當 中 國 內 地 的 大 學 將 性 質 不 同 的 課 程 總 和 在 一 起 時 ,<br />

通 識 教 育 的 核 心 訴 求 是 甚 麼 已 經 很 模 糊 , 所 謂 健 全 的 人 應 具 備 哪 些 方<br />

面 的 質 素 也 難 作 出 清 晰 的 界 定 。<br />

其 中 的 思 想 政 治 類 型 課 程 , 我 們 還 需 分 辨 它 們 是 作 為 意 識 型 態 控<br />

制 的 工 具 , 還 是 令 一 個 社 會 的 文 化 與 傳 統 繼 續 傳 承 的 必 要 條 件 。 教 育<br />

並 非 價 值 中 立 的 活 動 , 教 育 提 供 者 會 通 過 課 程 、 制 度 、 環 境 、 文 化 活<br />

動 等 強 化 其 所 認 可 的 教 育 主 張 和 價 值 取 向 , 尤 其 當 政 府 成 為 教 育 的 主<br />

要 提 供 者 時 , 政 府 的 意 志 成 為 其 中 重 要 影 響 力 之 一 , 中 小 學 如 此 , 接<br />

受 政 府 資 助 的 大 學 也 是 如 此 , 大 學 並 不 能 完 全 獨 立 於 政 府 和 社 會 的<br />

影 響 來 從 事 單 純 的 學 術 活 動 , 以 及 完 全 自 由 地 進 行 知 識 創 造 與 傳 遞 。


徐 慧 璇 :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 識 229<br />

不 可 否 認 , 中 國 內 地 的 這 部 分 公 共 必 修 課 明 顯 受 到 政 府 意 志 的 作 用 。<br />

這 種 國 家 限 定 必 修 課 程 的 方 式 , 留 給 大 學 獨 立 設 計 課 程 的 空 間 十 分 有<br />

限 , 普 遍 的 現 狀 是 , 各 個 大 學 僅 要 求 學 生 完 成 6–8 學 分 的 試 圖 培 養 學 生<br />

廣 闊 智 性 視 野 的 「 通 識 教 育 選 修 課 」, 而 其 中 具 體 科 目 之 間 又 具 多 樣<br />

性 , 質 素 不 齊 。<br />

再 次 , 在 制 度 層 面 , 龐 博 士 分 析 了 現 行 選 課 制 與 專 業 選 擇 制 度 對<br />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的 限 制 , 並 提 出 了 改 進 的 方 向 。 作 者 對 相 關 制 度 與 通 識<br />

教 育 關 係 的 分 析 擴 展 到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中 的 選 課 制 改 革 , 而 不 限 於 對 通<br />

識 教 育 課 程 部 分 的 組 織 與 結 構 的 分 析 。 這 是 將 通 識 教 育 納 入 本 土 大 學<br />

相 關 制 度 變 革 的 脈 絡 中 , 探 究 的 重 點 在 制 度 變 革 , 通 識 教 育 成 為 其 中<br />

受 益 部 分 , 而 不 是 聚 焦 於 通 識 教 育 已 發 展 的 相 關 課 程 組 織 或 制 度 。 例<br />

如 , 作 者 討 論 了 中 國 內 地 高 校 從 按 自 然 班 ( 年 級 + 專 業 ) 安 排 學 生 上<br />

課 的 模 式 向 學 生 可 以 在 專 業 培 養 計 劃 內 自 由 選 課 、 選 師 、 選 時 的 全 面<br />

選 課 制 的 改 變 。 這 一 過 程 著 重 為 學 生 提 供 自 主 選 擇 空 間 , 滿 足 學 生 個<br />

人 興 趣 與 需 求 。 這 項 改 變 不 只 是 對 通 識 課 程 實 施 的 , 而 是 在 全 校 範 圍<br />

內 , 特 別 是 專 業 範 疇 內 進 行 的 。 作 者 並 未 區 分 自 由 選 課 與 選 師 、 選 時<br />

是 性 質 不 同 的 兩 種 選 擇 。 在 筆 者 看 來 , 選 課 的 方 式 與 學 生 所 建 構 的 知<br />

識 範 疇 相 關 , 選 師 與 選 時 是 學 生 在 選 某 課 的 前 提 下 進 一 步 配 合 自 己 的<br />

時 間 表 及 偏 向 的 教 學 方 式 而 作 出 的 調 適 , 這 對 學 生 知 識 結 構 的 影 響 較<br />

小 。 一 般 而 言 根 據 對 學 生 選 課 限 制 的 不 同 , 有 必 修 、 分 佈 必 修 及 自 由<br />

選 修 三 種 選 課 方 式 , 其 中 分 佈 必 修 方 式 是 在 通 識 教 育 課 程 中 使 用 最 廣<br />

泛 , 也 是 上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以 來 遭 到 批 評 最 多 的 通 識 課 程 組 織 方 式 。<br />

分 佈 必 修 制 毫 無 疑 問 是 認 可 學 生 差 異 , 滿 足 其 個 人 興 趣 與 需 求 ,<br />

又 限 定 必 讀 範 疇 以 達 至 全 面 性 的 一 種 方 式 。 這 種 方 式 曾 在 美 國 的 大 學 大<br />

行 其 道 , 其 弊 端 也 日 益 明 顯 , 主 要 體 現 在 學 生 獲 得 的 是 零 散 的 經 驗 , 難<br />

以 在 不 同 類 型 知 識 與 學 習 經 驗 之 間 建 立 關 聯 , 在 應 對 實 際 生 活 或 社 會 中


230 書 評<br />

的 現 象 與 問 題 時 , 無 法 進 行 整 全 的 思 考 ; 來 自 不 同 院 系 的 教 師 易 從 學 科<br />

的 角 度 選 擇 內 容 與 教 學 方 式 , 科 目 性 質 難 以 保 障 。 美 國 自 上 世 紀 九 十<br />

年 代 以 來 在 這 方 面 已 有 很 多 改 變 , 具 體 舉 措 如 : 新 生 研 討 班 (freshmen<br />

seminar)、 高 年 級 制 高 點 課 程 (capstone course)、 課 群 (cluster)、<br />

學 習 小 組 (study group) 及 學 習 社 群 (learning community) 等 。<br />

在 理 解 以 上 問 題 與 困 境 的 過 程 中 , 龐 博 士 採 用 了 多 種 方 法 來 蒐 集<br />

資 料 , 以 獲 得 對 當 前 中 國 內 地 通 識 教 育 實 踐 的 準 確 認 識 。 作 者 使 用 的<br />

方 法 包 括 案 例 分 析 、 問 卷 調 查 、 訪 談 及 觀 察 、 文 獻 分 析 等 , 並 以 中 國<br />

內 地 一 所 理 工 科 背 景 的 T 大 學 為 例 , 分 析 其 機 構 理 念 及 人 才 培 養 模 式 在<br />

上 世 紀 中 期 新 中 國 成 立 之 後 的 變 遷 , 這 有 助 於 讀 者 理 解 中 國 內 地 當 前 本<br />

科 教 育 改 革 的 原 由 、 重 點 及 困 難 。 同 時 , 作 者 對 學 生 、 教 師 、 教 學 管 理<br />

人 員 進 行 的 問 卷 調 查 和 訪 談 也 令 讀 者 對 理 工 科 背 景 的 大 學 發 展 通 識 教<br />

育 所 面 臨 的 具 體 困 難 有 較 為 清 晰 的 認 識 。<br />

不 過 , 中 國 內 地 自 1952 年 院 系 調 整 後 , 高 等 教 育 機 構 主 要 分 為<br />

文 理 科 為 主 的 綜 合 院 校 、 理 工 科 院 校 、 農 林 院 校 、 師 範 院 校 等 , 雖 然<br />

上 世 紀 末 的 大 學 合 併 政 策 試 圖 改 變 單 科 性 質 的 大 學 , 但 固 有 的 院 校<br />

類 別 與 學 生 的 知 識 背 景 、 教 師 的 知 識 專 長 直 接 相 關 , 每 一 類 型 機 構 在<br />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過 程 中 所 遇 到 的 具 體 困 難 也 就 有 所 差 別 。 如 教 師 資 源 方<br />

面 , 理 工 科 、 農 林 背 景 的 高 校 缺 乏 人 文 社 科 方 向 的 教 師 與 課 程 , 師 範<br />

院 校 注 重 教 育 學 方 面 的 知 識 與 專 業 培 訓 等 , 缺 乏 與 更 廣 泛 的 社 會 和 自<br />

然 領 域 的 教 師 。 相 對 而 言 , 只 有 綜 合 大 學 能 夠 提 供 學 科 領 域 較 為 廣 泛<br />

的 師 資 , 所 以 通 識 教 育 最 先 在 綜 合 大 學 中 出 現 與 發 展 。 在 學 生 背 景 方<br />

面 , 由 於 中 國 內 地 的 高 中 生 一 般 在 高 中 二 年 級 選 定 文 理 科 的 方 向 , 在<br />

高 考 時 , 中 英 數 作 為 共 同 科 , 其 它 科 目 則 完 全 為 文 科 或 理 科 科 目 , 而<br />

不 少 學 生 為 了 在 高 考 科 目 中 獲 得 高 分 , 較 早 時 間 已 經 專 注 於 文 科 或 理<br />

科 科 目 的 學 習 。 當 學 生 進 入 大 學 時 , 一 些 學 生 的 知 識 結 構 單 一 , 思 考<br />

問 題 的 方 式 帶 有 明 顯 的 學 科 差 異 , 如 理 工 科 學 生 傾 向 邏 輯 推 理 、 定 量


徐 慧 璇 : 當 專 才 教 育 遇 到 通 識 231<br />

分 析 、 實 驗 驗 證 等 方 式 , 文 科 學 生 易 偏 向 邏 輯 思 辨 、 闡 釋 分 析 等 。 如<br />

上 分 析 ,T 大 學 可 為 同 類 型 的 理 工 科 大 學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提 供 良 好 的 參<br />

考 , 但 其 它 類 型 的 大 學 面 臨 的 師 資 、 學 生 條 件 等 具 體 問 題 將 有 所 不<br />

同 , 難 以 以 一 概 全 。 所 以 , 作 者 若 能 對 不 同 類 型 大 學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遇<br />

到 的 具 體 問 題 進 行 區 分 , 相 信 會 令 讀 者 有 更 全 面 的 認 識 , 對 各 大 學 反<br />

省 與 發 展 各 自 的 通 識 教 育 也 更 具 參 考 價 值 。 這 是 因 為 不 同 情 境 的 脈 絡<br />

總 是 有 差 異 , 各 有 其 獨 特 因 素 影 響 其 形 成 , 一 種 解 釋 的 可 轉 移 性 與 所<br />

應 用 脈 絡 之 間 的 相 似 性 是 相 關 的 。<br />

此 外 ,《 通 識 教 育 : 困 境 與 出 路 》 一 書 還 為 讀 者 提 供 了 各 地 發 展<br />

通 識 教 育 的 豐 富 案 例 , 既 包 括 美 國 、 香 港 、 台 灣 等 地 區 的 通 識 教 育 課<br />

程 , 也 介 紹 了 中 國 內 地 幾 所 推 行 通 識 教 育 的 大 學 的 實 踐 模 式 。 作 者 最<br />

後 重 申 了 對 通 識 教 育 理 念 的 認 可 , 提 出 培 養 健 全 的 人 應 當 成 為 大 學 教 育<br />

的 主 旨 與 方 向 , 這 既 體 現 個 人 全 面 和 諧 發 展 的 內 在 要 求 , 也 是 解 決 知 識<br />

分 化 帶 來 分 裂 的 良 方 , 同 時 也 是 社 會 發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 作 者 對 如 何 推 廣<br />

通 識 理 念 、 發 展 有 質 素 的 通 識 課 程 、 構 建 恰 當 的 制 度 條 件 也 都 提 出 了 改<br />

進 建 議 。 這 些 案 例 與 建 議 可 為 同 類 型 大 學 發 展 通 識 教 育 作 參 考 。<br />

無 論 如 何 , 通 識 教 育 能 否 成 為 改 革 中 國 內 地 過 度 專 才 教 育 弊 端 的<br />

良 方 , 培 養 出 順 應 個 人 發 展 與 時 代 需 求 的 人 才 , 還 有 待 時 間 的 檢 驗 。<br />

正 如 前 文 所 提 及 , 通 識 教 育 在 美 國 本 土 並 未 發 展 出 一 套 完 整 的 教 育 理<br />

念 與 實 踐 型 態 , 在 中 國 內 地 , 它 的 內 涵 能 否 得 以 擴 展 並 為 廣 大 師 生 接<br />

受 , 尚 需 假 以 時 日 。<br />

總 之 , 龐 博 士 的 著 作 為 讀 者 提 供 了 一 個 深 入 而 全 面 地 認 識 中 國 內<br />

地 大 學 , 特 別 是 理 工 科 背 景 大 學 的 本 科 教 育 歷 史 、 現 狀 、 困 難 及 可 能<br />

出 路 的 一 個 平 台 , 也 幫 助 讀 者 理 解 一 項 教 育 理 念 在 本 土 化 過 程 中 可 能<br />

經 歷 的 本 土 化 詮 釋 , 回 應 本 土 脈 絡 與 問 題 的 張 力 , 以 及 與 本 土 已 有 教<br />

育 型 態 融 和 的 可 能 性 。


233<br />

稿 約<br />

Note for Contributors<br />

一 、《 大 學 通 識 》 為 學 術 年 刊 , 致 力 於 建 立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與 溝 通 的 平<br />

台 , 歡 迎 各 界 來 稿 。 來 稿 由 學 報 編 輯 委 員 會 初 審 , 與 專 題 相 關 的<br />

稿 件 則 會 交 由 至 少 一 位 專 業 評 審 員 進 行 匿 名 複 審 。 評 審 過 程 一 般<br />

需 時 三 個 月 。<br />

1. General Education Journal aims to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the<br />

exchange <strong>of</strong> ideas and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general education. It<br />

is published annually by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General Education,<br />

Office <strong>of</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General Education,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br />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strong>The</strong> editorial committee <strong>of</strong> the Journal is responsible for<br />

the initial review <strong>of</strong> all manuscripts received. Manuscripts considered<br />

for the article section will be reviewed anonymously by at least one<br />

reviewer. <strong>The</strong> review process usually takes three months.<br />

二 、 中 文 稿 件 以 五 千 至 一 萬 二 千 字 為 宜 ; 英 文 稿 件 則 以 二 十 五 至 五 十<br />

頁 為 限 ( 即 不 多 於 一 萬 字 )。 來 稿 的 格 式 及 附 註 , 請 遵 守 美 國 心<br />

理 學 協 會 出 版 的 《 美 國 心 理 學 協 會 出 版 手 冊 》 指 引 ( 二 零 零 七<br />

年 , 第 五 版 )。 註 釋 須 完 整 、 規 範 ; 並 歡 迎 提 供 配 合 文 章 的 圖 片<br />

資 料 。 文 稿 如 徵 引 具 版 權 之 圖 表 、 照 片 或 文 字 , 概 請 作 者 於 投 稿<br />

前 先 取 得 原 版 權 所 有 者 之 書 面 同 意 , 本 學 報 不 負 此 方 面 之 責 任 。<br />

如 文 稿 曾 在 其 它 學 刊 發 表 , 亦 請 於 交 稿 時 說 明 。<br />

2. <strong>The</strong> length <strong>of</strong> English manuscripts ideally should be 25–50 pages (not<br />

more than 10,000 words), whereas the length <strong>of</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manuscript


234<br />

should be between 5,000–12,000 characters. All manuscripts must<br />

conform to the publication guidelines <strong>of</strong> the Publication Manual<br />

<strong>of</strong>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 th ed., 2007). It is the<br />

responsibility <strong>of</strong> the authors to secure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br />

owner to reproduce all copyrighted diagrams, photographs, or other<br />

materials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A copy <strong>of</strong> written<br />

permission must be included with the submission <strong>of</strong> the manuscript. If<br />

an author is submitting a previously published manuscript, this should<br />

be clearly indicated in the cover sheet.<br />

三 、 來 稿 請 另 紙 列 出 作 者 真 實 姓 名 、 所 屬 機 構 及 職 銜 、 通 訊 地 址 、 電<br />

話 及 傳 真 號 碼 、 電 郵 地 址 , 以 便 聯 絡 。<br />

3. <strong>The</strong> name <strong>of</strong> the author(s) and the authors’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s,<br />

correspondence address, telephone number, fax number, and email<br />

address should be typed on a separate cover sheet, facilitating<br />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authors by the editor.<br />

四 、 作 者 如 三 個 月 後 未 收 到 答 覆 , 可 視 為 未 被 取 用 , 本 刊 不 作 另 行 通<br />

知 。 凡 經 選 用 的 文 稿 , 本 報 編 委 有 權 酌 量 修 改 , 或 請 作 者 自 行<br />

修 改 。<br />

4. If the editor has not contacted the author within three months after<br />

the initial submission, it can be assumed that the manuscript was not<br />

accepted. Paper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re subject to nonsubstantive,<br />

stylistic editing. <strong>The</strong> editor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any necessary<br />

changes to the papers, or to ask the author to do so.


235<br />

五 、 本 刊 內 的 所 有 文 章 觀 點 , 均 不 代 表 本 刊 觀 點 。<br />

5. Any article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does not represent either the<br />

Research Centre for General Education or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br />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六 、 文 稿 經 採 用 後 , 本 研 究 中 心 將 贈 刊 三 本 。<br />

6. Three free copies <strong>of</strong> the specific issue <strong>of</strong> the Journal in which an<br />

author’s paper appears will be sent to the author(s) <strong>of</strong> the paper.<br />

七 、 請 將 文 稿 用 Micros<strong>of</strong>t word 檔 案 格 式 傳 至 如 下 電 郵 地 址 :<br />

rcge@cuhk.edu.hk<br />

如 郵 寄 , 請 將 一 式 二 份 文 稿 及 存 有 文 稿 之 電 腦 光 碟 寄 至 如 下<br />

地 址 :<br />

香 港 沙 田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馮 景 禧 樓 G1 室<br />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研 究 中 心<br />

7. Manuscripts, in the format <strong>of</strong> Micros<strong>of</strong>t Word, should be sent to:<br />

rcge@cuhk.edu.hk<br />

Manuscripts can also be submitted via mail. Please submit two copies<br />

<strong>of</strong> the manuscript and a computer disc containing the manuscript in the<br />

format <strong>of</strong> Micros<strong>of</strong>t Word to:<br />

Research Centre for General Education<br />

G1 Fung King Hey Building<br />

<strong>The</strong> <strong>Chinese</strong> <strong>University</strong> <strong>of</strong>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br />

Shatin<br />

<strong>Hong</strong> <strong>Kong</strong>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