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2014 Views

Untitled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Academia Sinica

Untitled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Academia Sinica

Untitled -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Academia Sinica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目 錄<br />

專 題 演 講<br />

Overview of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 Asian Pollutants to Taiwan: From dust<br />

to biomass burning aerosol..........................................................................................1<br />

林 能 暉 教 授 (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大 氣 物 理 研 究 所 )<br />

黑 碳 及 其 环 境 效 应 ........................................................................................................3<br />

曹 軍 驥 教 授 ( 中 國 科 學 院 地 球 環 境 研 究 所 )<br />

學 術 報 告 (A): 區 域 氣 膠 之 模 擬 與 分 析<br />

A1 东 亚 地 区 气 溶 胶 空 间 分 布 和 季 节 变 化 的 模 拟 研 究 ..............................................4<br />

李 嘉 伟 、 韩 志 伟<br />

A2 Study of differential transport processes of Asian dust and air pollutants to<br />

Taiwan .....................................................................................................................5<br />

Chuan-Yao Lin ,Charles C.K. Chou , Z. Wang , W.C. Chen , W. N. Chen , S.Y. Chang<br />

A3 Episode simulation of Asian dust storms with an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6<br />

Cui Ge , Meigen Zhang , Zhiwei Han<br />

A4 BCC_AGCM2.0.1_CUACE/Aero 數 值 模 式 系 統 對 全 球 大 氣 氣 溶 膠 的 模 擬 研<br />

究 ..............................................................................................................................7<br />

劉 茜 霞 、 王 在 志 、 張 華 、 王 志 立<br />

A5 长 江 三 角 洲 二 恶 英 排 放 的 大 气 输 送 、 转 化 和 沉 降 数 值 模 拟 研 究 ......................9<br />

孟 凡 、 张 珏 、 何 友 江<br />

A6 Forecasting the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by Means<br />

of Fuzzy Time Series ............................................................................................10<br />

Wang-Kun Chen, Hong-Yu Yang,, Yi-Chun Wang<br />

A7 長 白 山 高 壓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大 氣 污 染 影 響 的 數 值 模 擬 研 究 ........................ 11<br />

王 揚 鋒 、 馬 雁 軍 、 陸 忠 豔 、 劉 寧 微 、 任 萬 輝<br />

學 術 報 告 (B): 大 氣 氣 膠 物 理 化 學 特 徵 觀 測 與 分 析 ( 一 )<br />

B1 Characteristics of PM 2.5 mass and water-soluble ions during Background and<br />

biomass burning periods observed at Mt. Lulin in Taiwan from 2003 to 2009<br />

................................................................................................................................14<br />

Chung-Te Lee, Ming-Tung Chuang, Neng-Huei Lin, Jia-Lin Wang, Guey-Rong Sheu,<br />

Shuenn-Chin Chang, Sheng-Hsiang Wang, Hill Huang, Horng-Wen Chen, Yuan-Liang, Liu,<br />

1


Guo-Hau Weng, Hsin-Yo, Lai, Shao-Peng Hsu<br />

B2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springtime atmospheric<br />

aerosols over Mt. Hua and Mt. Tai in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15<br />

Gehui Wang, Jianjun Li, Chunlei Chen,Bianhong Zhou, Junji Cao, Zhisheng An<br />

B3 南 台 灣 沿 海 地 區 大 氣 氣 膠 特 徵 探 討 ....................................................................16<br />

陳 士 傑 、 黃 國 林 、 陳 瑞 仁 、 蔡 仁 雄 、 周 俊 利 、 林 文 印 、 劉 紹 臣 、 林 能 暉<br />

B4 上 海 城 市 大 气 铂 族 金 属 污 染 研 究 ........................................................................18<br />

李 晓 林 、 杨 永 兴 、 朱 燕 、 高 松 、 李 玉 兰 、 徐 崎 、 谈 明 光 、 李 燕<br />

B5 上 海 市 大 气 含 碳 颗 粒 物 的 污 染 特 性 ....................................................................19<br />

刘 卫 、 林 俊 、 王 广 华 、 位 楠 楠 、 范 雪 波 、 耿 彦 红 、 姚 剑 、 范 雪 波 、 耿 彦 红 、 姚 剑 、<br />

李 玉 兰 、 李 燕<br />

B6 High Wintertime PM Pollution over an Offshore Island (Kinmen) off<br />

Southeastern China: 1. An Overview.................................................................21<br />

Hsu, S.C., Liu, S.C., Tsai, F., Engling, G., Lin, I.I., Chou, C.K.C., Kao, S.J., Lung, S.C.C.,<br />

Chan, C.Y., Lin, S.C., Huang, J.C., Chi, K.H., Chen, W.N., Lin, F.J., Huang, C.H., Kuo, C.L.,<br />

Wu, T.C., Huang, Y.T.<br />

B7 珠 江 三 角 洲 二 次 有 機 氣 溶 膠 及 其 前 體 物 ............................................................23<br />

王 新 明 、 丁 翔 、 張 豔 利<br />

B8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submicron particles at a rural site in Pearl<br />

River Delta of China using an Aerodyne High-Resolution Aerosol Mass<br />

Spectrometer.........................................................................................................25<br />

X.-F. Huang, L.-Y. He, M. Hu, Y.-H. Zhang, Y. Lin, L. Xue, T.-L. Sun<br />

學 術 報 告 (C): 大 氣 氣 膠 與 空 氣 污 染 防 治<br />

C1 秦 俑 館 內 秦 磚 材 料 受 大 氣 腐 蝕 的 環 境 模 擬 實 驗 艙 研 究 ....................................26<br />

胡 塔 峰 、 曹 軍 驥 、 李 順 誠<br />

C2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气 温 和 空 气 污 染 变 化 的 周 末 效 应 ............................................29<br />

缪 启 龙 、 段 春 锋<br />

C3 使 用 不 同 油 品 及 加 裝 濾 煙 器 的 重 型 柴 油 引 擎 排 放 微 粒 之 物 化 特 性 ................32<br />

鄭 曼 婷 、 楊 錫 賢 、 蔡 瀛 逸 、 王 琳 麒 、 楊 禮 豪 、 陳 勳 融 、 黃 景 良 、 陳 慶 晟 、 葉 彥 甫 、<br />

劉 怡 均<br />

C4 中 国 大 陆 灰 霾 天 气 的 典 型 个 例 ( 台 风 外 围 、 沙 尘 、 海 盐 )............................33<br />

吴 兑<br />

C5 拉 萨 市 区 近 十 年 空 气 污 染 等 级 与 气 象 条 件 关 系 的 分 析 ....................................37<br />

德 庆 卓 嘎 、 次 仁 、 格 央 、 罗 布 次 仁<br />

C6 多 环 芳 烃 在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的 分 布 特 征 ................................................38<br />

迪 丽 努 尔 ‧ 塔 力 甫 、 阿 布 力 孜 · 伊 米 提 、 阿 不 力 克 木 · 阿 布 力 孜 、 亚 力 昆 江 · 吐 尔 逊<br />

2


C7 Investigating Pollutant Sources to a Rural Sampling Site at the Southernmost<br />

Point of Taiwan Us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Functions (CPF) ...................39<br />

WEI-NAI CHEN, Chuan-Yao Lin, Min-Suk Bae<br />

C8 一 种 新 型 室 内 空 气 独 立 除 湿 技 术 ........................................................................40<br />

张 立 志<br />

學 術 報 告 (D): 大 氣 氣 膠 之 光 學 特 徵 及 氣 候 效 應<br />

D1 中 国 不 同 排 放 情 景 下 人 为 气 溶 胶 的 气 候 效 应 研 究 ............................................41<br />

刘 红 年 、 张 力<br />

D2 Estimation of Downward Solar Irradiance over Taiwan from MTSAT Image<br />

and Digital Terrain Data .....................................................................................43<br />

Feng Hsiao, Po-Hsiung Lin, Yen-Jen Lai<br />

D3 北 京 PM 2.5 及 氣 溶 膠 光 學 特 性 的 觀 測 研 究 ........................................................44<br />

荊 俊 山 、 高 樅 亭 、 張 仁 健<br />

D4 中 国 大 陆 地 区 气 溶 胶 光 学 特 性 及 辐 射 气 候 效 应 研 究 ........................................46<br />

夏 祥 鳌 、 陈 洪 滨 、 李 占 清 、 王 普 才 、 范 学 花<br />

學 術 報 告 (E): 氣 膠 監 測 技 術 之 發 展 與 應 用<br />

E1 偏 振 微 脉 冲 激 光 雷 达 的 应 用 ................................................................................48<br />

徐 赤 东 、 纪 玉 峰<br />

E2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br />

mass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s by the MOUDI..............................................49<br />

Sheng Chieh Chen, Chuen Jinn Tsai, Cheng-Yu Huang, Hong-Dar Chen<br />

E3 大 气 颗 粒 物 吸 湿 性 的 实 验 室 模 拟 和 现 场 观 测 ....................................................51<br />

陈 建 华 、 王 轩 、 王 玮 、 刘 红 杰 、 任 丽 红 、 杨 小 阳<br />

E4 Measurement of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 Acting as Cloud Condensation<br />

Nuclei.....................................................................................................................53<br />

Wei-Ting Lin, Hui-Ming Hung<br />

學 術 報 告 (F): 沙 塵 之 觀 測 與 分 析<br />

F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soluble ions in spring aerosol at a semi-arid<br />

site of Tongyu, China ...........................................................................................55<br />

Z.X Shen, X. Wang, J.J. Cao, R.J. Zhang, K. F. Ho<br />

F2 大 陸 沙 塵 對 台 灣 空 氣 品 質 影 響 之 案 例 分 析 ........................................................58<br />

張 順 欽<br />

3


F3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腹 地 及 周 边 地 区 PM 10 时 空 变 化 特 征 及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61<br />

何 清 、 刘 新 春 、 周 永 东 、 艾 力 · 买 买 提 明<br />

F4 沙 塵 過 程 中 水 溶 性 無 機 鹽 濃 度 變 化 特 徵 研 究 ....................................................62<br />

張 凱 、 王 躍 思 、 溫 天 雪 、 胡 波 、 孫 揚 、 柴 發 合<br />

F5 PCDD/F Measurement in Taiwan and the Remote Island: Evaluation of<br />

Long-range Transport of PCDD/Fs during the Asian Dust Storm Event.......64<br />

Kai Hsien Chi, Chuan-Yao Lin, Neng-Heui Lin, Guey-Rong Sheu, Chung-Te Lee<br />

F6 Particle-associ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 desert region.......66<br />

Yang Xiaoyang, Zhang Wenjie, Wang Xinhua, Ren Lihong, Chen Jianhua<br />

F7 2007 年 春 季 沙 塵 暴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的 影 響 ...................................68<br />

周 德 平 、 王 揚 鋒 、 洪 也 、 劉 寧 微<br />

F8 Simulation of Dust Mixture State and Its Impacts ............................................71<br />

I-Chun Tsai , Jen-Ping Chen<br />

學 術 報 告 (G): 大 氣 氣 膠 物 理 化 學 特 徵 觀 測 與 分 析 ( 二 )<br />

G1 Characteriz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Xi’an,<br />

China .....................................................................................................................72<br />

Suixin Liu, Zhuzi Zhao, Junji Cao , Zhenxing Shen<br />

G2 大 厦 门 湾 气 溶 胶 中 多 环 芳 烃 的 组 成 研 究 ...........................................................77<br />

吴 水 平 、 闫 景 明 、 张 萌 萌 、 王 新 红 、 袁 中 新 、 李 宗 璋<br />

G3 金 門 及 廈 門 地 區 大 氣 懸 浮 微 粒 之 化 學 特 徵 分 析 及 污 染 源 解 析 .......................79<br />

李 宗 璋 、 袁 中 新 、 王 新 紅 、 吳 水 平<br />

G4 北 京 市 大 气 PM 2.5 的 理 化 特 性 与 分 形 分 析 ........................................................81<br />

王 毅 力 、 李 炯 、 陈 圆<br />

G5 京 津 冀 区 域 霾 天 气 时 空 分 布 及 气 象 要 素 特 征 研 究 ...........................................84<br />

张 小 玲 、 赵 普 生 、 徐 晓 峰 、 范 引 琪 、 张 长 春<br />

G6 北 京 市 气 溶 胶 特 性 及 能 见 度 观 测 研 究 ...............................................................87<br />

王 京 丽 、 刘 新 罡 、 程 丛 兰<br />

G7 鹿 林 山 背 景 測 站 的 環 境 奈 米 微 粒 .......................................................................90<br />

蔡 春 進 、 陳 聖 傑 、 許 世 傑 、 周 崇 光 、 劉 紹 臣<br />

學 術 報 告 (P): 氣 膠 物 理 化 學 綜 合 討 論 [ 海 報 ]<br />

P1 大 气 棕 色 云 的 国 内 外 研 究 状 况 及 进 展 ................................................................93<br />

任 丽 红 、 陈 建 华 、 王 玮 、 孟 凡 、 杨 小 阳 、 张 仁 健<br />

P2 气 溶 胶 衰 减 敏 感 性 分 析 ........................................................................................96<br />

陈 秀 红 、 魏 合 理<br />

4


P3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Taiwan<br />

..............................................................................................................................101<br />

C. C.-K. Chou, C. T. Lee, M. T. Cheng, C. S. Yuan, S. J. Chen, Y. L. Wu, W. C. Hsu, S. C.<br />

Lung, S. C. Hsu, C. Y. Lin, S. C. Liu<br />

P4 上 海 市 郊 春 節 期 間 大 氣 顆 粒 物 的 理 化 特 性 ......................................................103<br />

位 楠 楠 、 姚 剑 、 王 广 华 、 林 俊 、 范 雪 波 、 耿 彦 红 、 刘 卫 、 李 燕<br />

P5 基 于 同 步 辐 射 技 术 研 究 上 海 大 气 细 颗 粒 物 分 布 特 征 ......................................105<br />

张 元 勋 、 李 晓 林 、 包 良 满 、A. Iida、 赵 屹 东 、 张 桂 林 、 李 燕<br />

P6 3-D 掃 瞄 式 光 達 之 大 氣 結 構 與 污 染 物 偵 測 ......................................................107<br />

江 智 偉 、 倪 簡 白 、 達 斯 、 廖 煌 時<br />

P7 中 国 丹 江 上 游 地 区 环 境 变 迁 与 考 古 文 化 更 替 ..................................................109<br />

祝 一 志 、 杨 亚 长 、 程 鹏 、 余 华 贵 、 康 志 海<br />

P8 西 安 市 大 氣 PM 2.5 污 染 與 城 區 居 民 死 亡 率 關 係 的 研 究 ................................... 111<br />

趙 珂 、 曹 軍 驥<br />

P9 西 安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季 节 变 化 和 昼 夜 变 化 特 征 .................................................. 115<br />

戴 文 婷 、 何 建 辉 、 何 世 恒 、 曹 军 骥 、 鲁 海 燕<br />

P10 澎 湖 地 區 氣 膠 微 粒 中 水 溶 性 離 子 成 份 之 長 期 分 析 ........................................120<br />

吳 仲 翼 、 覃 偉 民 、 劉 乙 琦 、 袁 中 新<br />

P11 藏 東 南 冬 夏 季 大 氣 黑 碳 氣 溶 膠 的 濃 度 變 化 特 徵 ............................................122<br />

趙 竹 子 、 曹 軍 驥 、 朱 崇 抒 、 劉 隨 心<br />

P12 華 山 冬 季 正 構 烷 烴 及 多 環 芳 烴 的 分 子 組 成 和 粒 徑 分 佈 ................................127<br />

李 建 軍 、 王 格 慧 、 周 變 紅<br />

P13 西 安 市 夏 、 冬 季 大 气 能 见 度 变 化 特 征 及 影 响 因 素 ........................................136<br />

甘 小 凤 、 曹 军 骥 、 王 启 元 、 沈 振 兴 、 赵 竹 子<br />

P14 2009 年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影 響 下 花 蓮 地 區 空 氣 品 質 與 氣 膠 微 粒 特 性 分 析 .......138<br />

許 文 昌<br />

P15 納 米 AgI 氣 溶 膠 的 製 備 及 檢 測 ........................................................................141<br />

武 立 志 、 熊 尚 清 、 熊 英<br />

P16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腹 地 沙 尘 暴 过 程 大 气 颗 粒 物 浓 度 及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146<br />

刘 新 春 、 周 永 东 、 何 清 、 艾 力 · 买 买 提 明<br />

P17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及 其 大 气 降 尘 点 粒 度 特 征 分 析 ............................................147<br />

霍 文 、 何 清 、 刘 新 春 、 尚 华 明 、 邢 江 燕<br />

P18 Low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using a Pure Rotational<br />

Raman Lidar in UV .........................................................................................148<br />

Wei-Nai Chen, Charles C.K. Chou, Yu. Balin, Sergey Bobrovnikov<br />

P19 沈 阳 市 灰 霾 天 金 属 元 素 浓 度 及 富 集 因 子 的 粒 径 分 布 ....................................149<br />

洪 也 、 马 雁 军 、 刘 宁 微 、 高 少 鹏<br />

P20 沈 阳 及 周 边 城 市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分 布 特 征 及 其 对 空 气 质 量 的 影 响 ................154<br />

5


马 雁 军 、 刘 宁 微 、 王 扬 锋 、 洪 也 、 张 云 海 、 周 德 平<br />

P21 1980-2009 年 瀋 陽 灰 霾 的 變 化 趨 勢 研 究 ..........................................................157<br />

劉 甯 微 、 馬 雁 軍 、 劉 曉 梅 、 王 若 男 、 王 揚 鋒<br />

P22 藉 由 逐 時 量 測 技 術 探 討 台 中 港 區 與 都 會 區 光 化 事 件 中 二 次 衍 生 性 無 機 氣 膠<br />

特 性 ....................................................................................................................158<br />

吳 昀 睿 、 張 士 昱 、 郭 崇 義 、 陳 瑀 婕 、 陳 立 歆<br />

6


Overview of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 Asian Pollutants to Taiwan:<br />

From dust to biomass burning aerosol<br />

Neng-Huei (George) Lin<br />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br />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br />

Chung-Li, Taiwan<br />

nhlin@cc.ncu.edu.tw<br />

This presentation will overview previous and recent studies on impact of Asian<br />

pollutants, particularly for Asian dust and biomass burning, via long-range transport,<br />

on Taiwan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 The main themes include the long-term<br />

observations of above pollutants, and the modeling of their impact, for instance,<br />

aerosol radiative forcing. For the former study, the Lulin Atmospheric Background<br />

Station (LABS) held its grand opening for operation on 13 April 2006. It is located<br />

at the Mt. Lulin (2,862 m MSL; 23 0 28'07"N, 120 0 52’25"E) in central Taiwan. The<br />

LABS is unique because its location and altitude can enhance the global network of<br />

GAW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in the Southeast Asian region where no<br />

high-elevation baseline station is available. Our site is located between the GAW<br />

Waliguan station (3,810 m) in Tibetian plateau and Mauna Lao Observatory (3,397m)<br />

in Hawaii. Trajector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is site provides us a great of opportunity to<br />

observe a variety of air masses originated from source regions, giving a distinctive<br />

contrast of atmospheric changes. Present continuous operations include precipitation<br />

chemistry, aerosol chemistry/physics, trace gases (CO, CO 2 , O 3 , SO 2 , CFCs, NH 3 ,<br />

NO x , NO y ), mercury, atmospheric radi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Mission<br />

oriented measurements of HCFCs, HFCs, and VOCs were also performed on a needed<br />

basis, mainly to help deconvolute long range transport phenomena from local<br />

circulation. Moreover, the international campaign of Dongsha Experiment was<br />

conducted in the northern SE Asian region during March-May 2010. It is a pre-study<br />

of the Seven South East Asian Studies (7SEAS) which seeks to perform<br />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erosol-meteorology and climate interaction<br />

in the Southeast Asian region, particularly for the impact of biomass burning on cloud,<br />

atmospheric radiation, hydrological cycle, and regional climate. Participating<br />

countries include Indonesia, Malaysia, Philippines, Singapore, Thailand, Taiwan,<br />

Vietnam, and USA (NASA, NRL, and NOAA). The main goal of Dongsha<br />

Experiment is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iomass burning<br />

aerosols in the northern SE Asian region. A monitoring network for ground-based<br />

measurements includes the LABS in central Taiwan, Hen-Chun (coastal) in the very<br />

southern tip of Taiwan, Dongsha Island in South China Sea, Da Nang (near coastal<br />

1


egion) in central Vietnam, and Chiang Mai (about 1,400 m, MSL) in northern<br />

Thailand. Two Intensive Observation Periods (IOPs) for aerosol chemistry were<br />

conducted during 14-30 March and 10-20 April 2010, respectively. Ten aerosol<br />

samplers were deployed for each station for characterizing the compositions of<br />

PM 2.5 /PM 10 (some for TSP) including water-soluble ions, metal elements, BC/OC, Hg<br />

and dioxins. Sampling tubes of VOCs were also deployed. Concurrent measurements<br />

with IOP-1, Taiwanese R/V also made a mission to South China Sea during 14-19<br />

March. This experiment provides a relatively complete dataset of aerosol chemistry<br />

and physical observations conducted in the source/sink region for below marine<br />

boundary layer and lower free troposphere of biomass burning/air pollutants in the<br />

northern SE Asia. Recent findings will be introduced.<br />

2


黑 碳 及 其 环 境 效 应<br />

曹 军 骥<br />

1.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球 环 境 研 究 所<br />

1<br />

黑 碳 (black carbon, BC) 作 为 燃 烧 产 生 的 一 种 独 特 颗 粒 态 物 质 , 因 其 在 地 球 大 气 、<br />

土 壤 、 冰 雪 、 生 物 、 海 洋 等 不 同 圈 层 迁 移 转 化 、 全 球 碳 循 环 中 具 有 不 同 的 地 球 化<br />

学 行 为 , 越 来 越 受 到 科 学 家 关 注 。 大 气 中 悬 浮 的 黑 碳 气 溶 胶 粒 子 是 影 响 全 球 气 候<br />

变 化 不 确 定 性 的 最 重 要 因 子 之 一 , 是 仅 次 于 CO2 的 增 温 组 分 , 在 区 域 气 候 环 境<br />

变 化 中 扮 演 重 要 角 色 。 我 们 从 2003 年 开 始 在 全 国 14 个 城 市 地 区 以 及 西 部 的 青 藏<br />

高 原 背 景 地 区 开 展 观 测 工 作 , 获 得 了 不 同 时 空 上 黑 碳 的 变 化 规 律 。 我 国 城 市 大 气<br />

中 黑 碳 浓 度 平 均 为 6.8μg⋅m-3, 比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城 市 黑 碳 浓 度 高 出 约 2 倍 。 黑 碳<br />

的 稳 定 同 位 素 分 析 表 明 , 其 主 要 来 源 是 燃 煤 和 机 动 车 的 排 放 。 进 一 步 将 黑 碳 分 解<br />

为 焦 炭 和 烟 炱 组 分 , 其 中 烟 炱 组 分 约 占 黑 碳 的 18%, 这 表 明 我 国 黑 碳 中 致 热 强 的<br />

组 分 ( 烟 炱 ) 含 量 并 不 高 , 有 可 能 指 示 了 我 国 黑 碳 的 致 热 效 应 并 不 如 原 先 估 计 的<br />

大 。 青 藏 高 原 最 西 端 幕 寺 塔 格 点 的 大 气 黑 碳 约 为 0.055 μg⋅m-3, 比 城 市 地 区 低 2<br />

个 数 量 级 。 后 续 轨 迹 统 计 分 析 表 明 , 约 95% 的 黑 碳 来 自 中 亚 等 国 家 的 境 外 输 送 。<br />

青 藏 高 原 东 南 鲁 朗 背 景 点 的 黑 碳 为 0.466 μg⋅m-3, 比 幕 寺 塔 格 点 高 一 个 数 量 级 ,<br />

比 城 市 地 区 低 一 个 数 量 级 。 其 中 春 季 ( 非 季 风 季 节 ) 黑 碳 浓 度 约 为 夏 季 ( 季 风 季<br />

节 ) 的 2 倍 , 这 与 冰 芯 恢 复 的 黑 碳 浓 度 变 化 一 致 。 研 究 表 明 , 藏 东 南 黑 碳 主 要 来<br />

自 印 度 的 污 染 排 放 , 非 季 风 季 节 高 浓 度 的 黑 碳 沉 降 在 冰 雪 表 面 将 导 致 冰 川 提 前 消<br />

融 , 对 下 游 水 资 源 产 生 明 显 影 响 。<br />

3


东 亚 地 区 气 溶 胶 空 间 分 布 和 季 节 变 化 的 模 拟 研 究<br />

*<br />

李 嘉 伟 韩 志 伟<br />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物 理 研 究 所<br />

中 国 科 学 院 东 亚 区 域 气 候 - 环 境 重 点 实 验 室<br />

100029, 北 京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br />

本 文 利 用 区 域 空 气 质 量 模 式 系 统 RAQMS, 结 合 最 新 排 放 源 资 料 , 模 拟 研 究 了<br />

2006 年 1、4、7、10 月 东 亚 地 区 气 溶 胶 化 学 成 分 的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和 季 节 变 化 规<br />

律 。 对 比 结 果 显 示 , 模 式 系 统 能 够 合 理 地 反 映 东 亚 地 区 气 溶 胶 的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和<br />

演 变 过 程 , 具 有 好 的 模 拟 能 力 。 研 究 区 域 内 PM 10 近 地 面 浓 度 春 季 最 高 , 夏 季 最<br />

低 ; 在 水 平 分 布 上 ,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 中 蒙 边 境 沙 漠 地 区 和 华 北 地 区 是 近 地 面<br />

PM 10 的 三 个 浓 度 中 心 , 中 国 西 部 地 区 PM 10 浓 度 高 于 中 国 东 部 以 及 朝 鲜 半 岛 、 日<br />

本 、 西 太 平 洋 等 地 区 , 中 国 长 江 以 北 地 区 高 于 长 江 以 南 地 区 ; 在 垂 直 方 向 上 , 春<br />

季 PM 10 浓 度 最 高 , 垂 直 混 合 强 , 垂 直 方 向 浓 度 梯 度 小 , 高 浓 度 气 溶 胶 可 以 达 到<br />

6000 m 左 右 , 冬 季 PM 10 垂 直 混 合 最 弱 , 垂 直 方 向 浓 度 梯 度 最 大 。 硫 酸 盐 和 铵 盐<br />

秋 季 浓 度 最 高 , 夏 季 最 低 , 硝 酸 盐 冬 季 浓 度 最 高 , 夏 季 最 低 。 黑 碳 和 有 机 碳 浓 度<br />

冬 季 最 高 , 黑 碳 浓 度 在 其 他 季 节 差 别 不 大 , 但 在 夏 季 , 由 于 二 次 有 机 气 溶 胶 的 贡<br />

献 , 有 机 碳 气 溶 胶 的 浓 度 高 于 春 季 和 秋 季 。 沙 尘 在 春 季 的 浓 度 和 影 响 范 围 最 大 ,<br />

海 盐 夏 季 浓 度 最 低 , 但 对 中 国 东 部 地 区 的 影 响 最 大 。 对 研 究 区 域 内 气 溶 胶 含 量 的<br />

估 算 显 示 , 人 为 气 溶 胶 含 量 冬 季 最 大 (1 月 平 均 1918Gg), 夏 季 最 小 (7 月 1259Gg),<br />

硫 酸 盐 仍 是 东 亚 地 区 人 为 气 溶 胶 的 首 要 化 学 成 分 , 其 年 平 均 含 量 高 达 551 Gg。<br />

沙 尘 含 量 春 季 最 大 (4 月 5926 Gg), 冬 季 次 之 (1 月 2836 Gg), 秋 季 最 小 (10 月 880<br />

Gg), 沙 尘 的 年 平 均 含 量 (2783 Gg) 约 是 人 为 气 溶 胶 含 量 (1543 Gg) 的 2 倍 , 显 示 出<br />

东 亚 地 区 受 人 为 和 自 然 气 溶 胶 的 共 同 影 响 , 其 协 同 作 用 对 区 域 环 境 与 气 候 的 影 响<br />

十 分 重 要 。<br />

4


Study of differential transport processes of Asian dust and air<br />

pollutants to Taiwan<br />

Chuan-Yao Lin (1) ,Charles C.K. Chou (1) , Z. Wang (2) , W.C. Chen (1) ,<br />

W. N. Chen (1) , S.Y. Chang (3)<br />

(1)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pei 115,<br />

Taiwan<br />

(2)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br />

(3)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th,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wan<br />

Long-range transport of Asian dust and air pollutants are major environmental<br />

concerns of Taiwan during the winter monsoon season when northeasterly winds<br />

prevail following passages of cold fronts.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hourly<br />

measurements of Taiw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TEPA) air quality<br />

monitoring stations, Lidar and in-situ IC, two long-range transport dust events with<br />

significant different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ype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the dry<br />

case, dramatically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PM 10 , CO and SO 2 along with the strong<br />

northeasterly on March 19 were observed over background Wanli station, with peaks<br />

of about 200~250μgm -3 , 1.0 PPM and 19 ppb, respectively. Results from TEPA<br />

ground stations, RCEC/ASNTU Lidar, and sampling monitoring consistently showed<br />

that the transport of this dust episode accompanied with significant air pollutants after<br />

the frontal passage. For the wet case, actually it is a “mud rain” episode, air<br />

pollutants stayed at the low levels (NOx


Episode simulation of Asian dust storms with an air quality modeling<br />

system<br />

Cui Ge 1 、Meigen Zhang 1 、Zhiwei Han 2<br />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Physics and Atmospheric<br />

Chemistry,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r />

Beijing 100029, China<br />

2.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Temperate East<br />

Asi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br />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br />

The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RAMS-CMAQ was developed to include a dust<br />

deflation module in order to enable the model to simultaneously treat all the major<br />

tropospheric aerosols, i.e., organic and black carbons, sulfate, nitrate, ammonia, soil<br />

dust, and sea salt. This system was applied to East Asia to simulate Asian dust aerosol<br />

generation, transport and dry/wet removal processes in the period of 14-25 March<br />

2002 when two strong dust storms consecutively occurred. For evaluating the model<br />

performance and analyzing the observed features of dust aerosols over the East Asian<br />

region, model results were compared against hourly PM 10 concentrations at four<br />

remote Japanese stations and daily air pollution index (API) values for PM 10 at four<br />

big Chinese cities.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modeled values were generally in<br />

good agreement with observed ones, and the model reasonably reproduced two dust<br />

storm outbreaks and generally captured the dust onset and cessation timings at each<br />

observation site. Besides, hourly averaged values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br />

a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at four Aerosol Robotic Network<br />

(AERONET) station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model’s capability in estimating dust<br />

aerosol column burden. Analysis shows that modeled and observed AOT values were<br />

generally comparable,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dust aerosols to AOT was significant<br />

only in their source regions and along their transport paths.<br />

Keywords:Aerosol、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AOT)、CMAQ<br />

6


BCC_AGCM2.0.1_CUACE/Aero 數 值 模 式 系 統 對<br />

全 球 大 氣 氣 溶 膠 的 模 擬 研 究<br />

劉 茜 霞 王 在 志 張 華 王 志 立<br />

中 國 氣 象 局 國 家 氣 候 中 心 , 北 京 ,100081<br />

全 球 大 氣 氣 溶 膠 的 不 斷 增 長 所 帶 來 的 環 境 和 氣 候 效 應 已 備 受 關 注 , 運 用 數 值 模 式<br />

系 統 對 全 球 大 氣 氣 溶 膠 的 時 空 分 布 特 徵 和 氣 候 效 應 進 行 模 擬 研 究 將 有 助 于 我 們<br />

更 好 地 理 解 氣 溶 膠 的 物 理 化 學 特 性 和 環 境 氣 候 效 應 。<br />

本 文 運 用 中 國 氣 象 局 北 京 氣 候 中 心 最 新 研 發 的 全 球 氣 候 - 氣 溶 膠 - 輻 射 數 值 模<br />

式 系 統 (BCC_AGCM2.0.1_CUACE/Aero) 在 氣 候 平 均 態 海 表 氣 溫 的 驅 動 下 對 全<br />

球 海 鹽 、 沙 塵 、 黑 碳 、 有 機 碳 和 硫 酸 鹽 等 大 氣 氣 溶 膠 粒 子 進 行 了 長 時 間 積 分 模 擬<br />

試 驗 研 究 。 大 氣 模 式 的 水 平 分 辨 率 爲 2.8°×2.8°, 模 式 頂 高 度 約 爲 3.54hPa。 研 究<br />

的 氣 溶 膠 粒 徑 大 小 範 圍 爲 0.005μm~20.48μm, 平 均 被 分 成 了 12 個 檔 , 相 鄰 兩<br />

個 檔 平 均 半 徑 之 比 爲 2。 對 模 式 系 統 連 續 運 行 11.33 模 式 年 , 取 最 後 十 年 平 均 的<br />

模 擬 結 果 分 別 與 地 基 、 空 基 、 衛 星 觀 測 資 料 以 及 多 模 式 集 合 (AeroCom) 結 果 進<br />

行 對 比 分 析 。 研 究 表 明 , 該 模 式 系 統 能 够 基 本 再 現 海 鹽 、 沙 塵 、 黑 碳 、 有 機 碳 和<br />

硫 酸 鹽 氣 溶 膠 粒 子 在 全 球 的 時 空 分 布 特 徵 , 海 鹽 和 沙 塵 氣 溶 膠 粒 子 的 濃 度 大 小 受<br />

地 面 10 米 風 速 的 影 響 較 大 , 主 要 與 這 兩 類 氣 溶 膠 粒 子 所 采 取 的 排 放 源 方 案 有<br />

關 ; 由 于 10 米 風 速 只 是 略 微 影 響 氣 溶 膠 的 幹 沉 降 速 率 , 故 其 它 氣 溶 膠 組 分 受 10<br />

米 風 速 的 影 響 較 小 。 研 究 還 表 明 , 降 水 量 和 雲 特 性 的 改 變 將 直 接 影 響 氣 溶 膠 粒 子<br />

的 微 物 理 特 性 , 進 而 影 響 到 氣 溶 膠 粒 子 的 雲 中 清 除 和 雲 下 濕 清 除 過 程 。 對 上 述 五<br />

類 氣 溶 膠 粒 子 的 全 球 收 支 狀 况 分 析 表 明 , 由 于 海 鹽 和 沙 塵 氣 溶 膠 粒 子 半 徑 較 大 ,<br />

所 以 受 幹 沉 降 的 影 響 大 于 受 濕 沉 降 的 影 響 ; 而 含 碳 氣 溶 膠 及 硫 酸 鹽 氣 溶 膠 粒 徑 較<br />

小 , 濕 沉 降 在 粒 子 的 總 沉 降 中 所 占 的 比 例 較 大 。 模 擬 結 果 還 顯 示 , 各 類 氣 溶 膠 粒<br />

子 排 放 源 强 大 小 依 次 爲 : 黑 碳 < 有 機 碳 < 硫 酸 鹽 < 沙 塵 < 海 鹽 , 在 大 氣 中 的 含 量<br />

大 小 依 次 爲 : 黑 碳 < 有 機 碳 < 硫 酸 鹽 < 海 鹽 < 沙 塵 , 生 命 周 期 按 從 小 到 大 的 順 序<br />

7


依 次 爲 : 海 鹽 < 沙 塵 < 硫 酸 鹽 < 黑 碳 < 有 機 碳 。<br />

關 鍵 詞 :BCC_AGCM2.0.1, CUACE/Aero, 氣 溶 膠<br />

8


长 江 三 角 洲 二 恶 英 排 放 的 大 气 输 送 、 转 化 和 沉 降 数 值 模 拟 研 究<br />

孟 凡 张 珏 何 友 江<br />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br />

二 恶 英 ((PCDD/Fs, also called dioxins) 是 一 类 难 降 解 、 半 挥 发 性 的 有 毒 空 气 污 染<br />

物 , 其 对 人 类 和 其 它 哺 乳 动 物 的 健 康 构 成 危 害 。 二 恶 英 物 质 主 要 是 由 人 类 涉 及<br />

含 氯 材 料 的 燃 烧 过 程 、 金 属 冶 炼 、 石 化 和 化 工 所 产 生 , 因 其 在 大 气 中 的 停 留 时<br />

间 很 长 , 可 以 经 长 距 离 输 送 造 成 区 域 甚 至 全 球 性 影 响 。 二 恶 英 类 物 质 为 半 挥 发 性<br />

物 质 , 可 以 在 气 态 和 气 溶 胶 之 间 相 互 转 移 , 从 而 影 响 其 大 气 物 理 和 化 学 过 程 。 本<br />

文 将 介 绍 在 CMAQ 模 式 的 基 础 上 增 加 了 二 恶 英 物 质 在 大 气 中 的 迁 移 、 气 相 - 颗 粒<br />

相 间 输 送 、 化 学 转 化 和 干 、 湿 清 除 过 程 。 模 式 在 北 美 得 到 应 用 并 通 过 北 美 的 案 例 ,<br />

分 析 了 不 同 气 - 气 溶 胶 相 间 分 配 模 式 的 差 异 。 本 文 采 用 上 海 、 浙 江 、 江 苏 的 二 恶<br />

英 排 放 数 据 , 对 长 江 三 角 洲 区 域 不 同 季 节 的 二 恶 英 空 气 污 染 状 况 进 行 了 模 拟 。 模<br />

拟 计 算 了 大 气 二 恶 英 的 区 域 浓 度 分 布 和 干 、 湿 沉 降 特 征 , 结 果 显 示 出 该 地 区 二 恶<br />

英 污 染 的 区 域 特 征 以 及 对 其 它 区 域 的 影 响 。 模 式 结 果 与 观 测 资 料 进 行 了 初 步 对<br />

比 。<br />

图<br />

CMAQ 模 式 模 拟 2006 年 年 平 均 PCDD/Fs 浓 度 分 布<br />

9


Forecasting the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br />

by Means of Fuzzy Time Series<br />

Wang-Kun Chen, Hong-Yu Yang, Yi-Chun Wang<br />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Jinwen University of Science<br />

and Technology, New Taipei City, Taiwan.<br />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 Chunghw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r />

Taipei, Taiwan.<br />

This study employs a fuzzy time series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atmospheric<br />

visibility forecasting method in order to simulate and forecast the atmospheric<br />

visibility in Taipei Metropolitan District and underst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br />

forecasting meth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2004-2007 data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br />

(PM 10 ) concentrations, ozone (O 3 ) concentrations, and Pollutants Standards Index<br />

(PSI) from the Danshui, Sindian, and Sonshan observatory stations. Relevant<br />

observation data, coupled with measured visibility data, are used for the foundation of<br />

this fuzzy time series modeling. Variations among actual and simulated air quality<br />

deteriorating trend,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regional visibility of Taipei<br />

Metropolitan District for 2008 are studied. Further verification and deviation analysis<br />

are also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deviations between simulated and actual<br />

values are insignificant form PM 10 and O 3 . The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s for PM 10 at<br />

Danshui is 38%, at Sindian is 36%, and at Songshan is 35%. Thus the difference of<br />

variation in PM 10 and O 3 are minimal. In the case where specific district in episode<br />

days(PSI≧100 at a given station) the percentage errors get better. Here, the absolute<br />

percentage error at Sindian is 29% and at Songshan is 33%. There are only four series<br />

of data for Danshui and seven series for Taipei Metropolitan and both are excluded<br />

from this study. The forecast model performs better for regional visibility in episode<br />

days than that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normal days. All the forecast value is within<br />

reasonable (20 %~%) with error level between one and two. Atmospheric visibility<br />

forecasting should be based on suspended particulate and ozone concentration. The<br />

proposed forecast model can be improved for more accurate results when the fuzzy<br />

relu base gets more sophisticated. For certain values that cannot be simulated with this<br />

model, other variables such as climate factors and weather type are added to make the<br />

forecast possible and to find out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s.<br />

Key words : visibility, fuzzy time series, episode day.<br />

10


長 白 山 高 壓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大 氣 污 染 影 響 的 數 值 模 擬 研 究<br />

王 揚 鋒<br />

1 、 馬 雁 軍<br />

1 、 陸 忠 豔<br />

2 、 劉 寧 微<br />

1 、 任 萬 輝<br />

1. 中 國 氣 象 局 瀋 陽 大 氣 環 境 研 究 所 , 遼 寧 瀋 陽 110016;<br />

2. 遼 寧 省 氣 象 臺 , 遼 寧 瀋 陽 110016;<br />

3. 瀋 陽 環 境 監 測 中 心 , 遼 寧 瀋 陽 110016<br />

3<br />

遼 寧 是 我 國 的 重 工 業 大 省 , 其 中 瀋 陽 、 鞍 山 、 本 溪 、 撫 順 和 遼 陽 組 成 的 遼 寧 中 部<br />

城 市 群 , 人 口 密 集 , 工 業 集 中 , 是 遼 寧 重 工 業 基 地 的 核 心 部 分 。 但 是 , 該 區 域 的<br />

大 氣 品 質 較 差 , 不 僅 影 響 著 人 民 群 眾 的 身 心 健 康 , 也 制 約 著 該 區 域 經 濟 的 可 持 續<br />

健 康 發 展 。 本 研 究 利 用 先 進 的 模 式 系 統 Models-3, 通 過 改 變 模 式 中 長 白 山 山 脈 地<br />

形 高 度 , 對 比 分 析 地 形 高 度 變 化 前 後 長 白 山 高 壓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的 影<br />

響 , 為 中 部 城 市 群 污 染 的 防 治 做 一 些 嘗 試 性 的 研 究 工 作 。<br />

利 用 空 氣 品 質 模 式 系 統 Models-3, 設 計 了 兩 種 試 驗 方 案 ( 控 制 試 驗 和 對 比 試 驗 )<br />

對 2002 年 1 月 16 日 8:00-19 日 8:00 進 行 了 個 例 模 擬 分 析 , 發 現 不 同 的 長 白 山 山<br />

脈 地 形 高 度 引 起 的 長 白 山 高 壓 的 變 化 對 環 境 要 素 的 影 響 有 較 大 的 差 異 , 並 得 到 以<br />

下 主 要 結 論 :<br />

(1) 長 白 山 高 壓 在 一 天 中 的 不 同 時 間 強 度 的 變 化 各 不 相 同 。 一 般 來 說 , 長 白 山<br />

高 壓 在 下 午 不 明 顯 , 日 落 後 開 始 增 強 , 在 早 晨 得 到 明 顯 加 強 。 改 變 長 白 山<br />

山 脈 地 形 高 度 後 , 長 白 山 高 壓 明 顯 減 弱 , 甚 至 消 失 ( 圖 1)。<br />

(2) 長 白 山 山 脈 地 形 高 度 變 化 引 起 的 長 白 山 高 壓 的 減 弱 ,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風<br />

速 產 生 影 響 , 五 城 市 風 速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增 加 , 且 水 準 風 場 的 輻 合 帶 消 失 ,<br />

對 大 氣 污 染 物 的 傳 輸 擴 散 比 較 有 利 ( 圖 2)。<br />

(3) 長 白 山 山 脈 地 形 高 度 改 變 後 , 中 部 城 市 群 的 逆 溫 強 度 白 天 變 化 不 大 , 而 晚<br />

上 逆 溫 強 度 減 弱 較 明 顯 , 有 利 於 大 氣 污 染 物 的 向 外 輸 送 。 改 變 地 形 高 度 後<br />

逆 溫 強 度 的 變 化 趨 勢 與 長 白 山 高 壓 的 變 化 趨 勢 類 似 , 這 在 某 種 程 度 上 也 說<br />

明 長 白 山 高 壓 的 存 在 對 逆 溫 強 度 的 影 響 。<br />

(4) 長 白 山 山 脈 地 形 高 度 變 化 後 , 長 白 山 高 壓 明 顯 的 減 弱 , 導 致 風 場 和 逆 溫 強<br />

11


度 的 變 化 有 利 於 大 氣 污 染 物 的 擴 散 ,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五 城 市 大 氣 污 染 物<br />

SO 2 、NO 2 和 PM 10 的 日 均 濃 度 有 了 明 顯 的 降 低 , 降 低 最 顯 著 的 是 PM 10 , 其<br />

次 是 SO 2 和 NO 2 , 對 改 善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有 明 顯 的 效 果 ( 表 1)。<br />

本 文 雖 然 通 過 個 例 模 擬 改 變 地 形 條 件 後 長 白 山 高 壓 的 變 化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大<br />

氣 污 染 的 影 響 , 得 到 比 較 好 的 模 擬 效 果 , 並 對 空 氣 品 質 預 報 工 作 有 一 定 的 參 考 價<br />

值 , 但 仍 需 要 更 多 的 類 比 試 驗 來 研 究 長 白 山 高 壓 的 變 化 對 諸 多 氣 象 要 素 的 影 響 ,<br />

以 彌 補 個 例 研 究 的 不 足 之 處 。<br />

圖 1 2002 年 1 月 17 日 14:00 控 制 試 驗 (a) 與 對 比 試 驗 (b) 地 面 氣 壓 場<br />

(a)<br />

(b)<br />

圖 2 2002 年 1 月 18 日 08:00 地 面 風 場<br />

12


城 市<br />

表 1 2002 年 1 月 17 日 12:00 至 18 日 12:00 濃 度 觀 測 值 和 模 擬 值 對 比 及 不 同 模 擬<br />

方 案 污 染 物 的 濃 度 日 均 值 比 較<br />

SO 2 日 均 濃 度 /(mg.m -3 )<br />

NO 2 日 均 濃 度 /(mg.m -3 )<br />

PM 10 日 均 濃 度 /(mg.m -3 )<br />

觀 測 值 A 方 案 B 方 案 (A-B)/A 觀 測 值 A 方 案 B 方 案 (A-B)/A 觀 測 值 A 方 案 B 方 案 (A-B)/A<br />

瀋 陽 0.178 0.195 0.120 38.4% 0.120 0.055 0.044 19.7% 0.232 0.126 0.079 37.0%<br />

鞍 山 0.156 0.130 0.091 30.1% 0.030 0.051 0.042 18.6% 0.407 0.087 0.051 41.5%<br />

本 溪 0.201 0.107 0.074 31.0% 0.069 0.045 0.040 10.0% 0.403 0.063 0.027 57.9%<br />

撫 順 0.103 0.129 0.095 26.8% 0.058 0.051 0.044 12.3% 0.419 0.051 0.027 47.0%<br />

遼 陽 0.117 0.112 0.078 30.0% 0.048 0.049 0.037 24.7% 0.338 0.051 0.029 43.6%<br />

13


Characteristics of PM 2.5 mass and water-soluble ions during<br />

Background and biomass burning periods observed at Mt. Lulin in<br />

Taiwan from 2003 to 2009<br />

Chung-Te Lee 1 , Ming-Tung Chuang 1 , Neng-Huei Lin 2 , Jia-Lin Wang 3 ,<br />

Guey-Rong Sheu 2 , Shuenn-Chin Chang 4 , Sheng-Hsiang Wang 2 , Hill Huang 1 ,<br />

Horng-Wen Chen 1 , Yuan-Liang, Liu 1 , Guo-Hau Weng 1 , Hsin-Yo, Lai 1 ,<br />

Shao-Peng Hsu 1<br />

1.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br />

Jhongli, 32001, Taiwan<br />

2.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Jhongli, 32001,<br />

Taiwan<br />

3.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Jhongli, 32001, Taiwan<br />

4.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Taipei, 10042, Taiwan<br />

This paper analyzes six years’ PM 2.5 mass and water-soluble ions collected at Mt.<br />

Lulin (2,862 m a.s.l.) from April 2003 to April 2009. Among global high-elevation<br />

sites, Mt. Lulin site is the only observatory that receives aerosol from Southeast Asia<br />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 Based on a six-year observation, the most active biomass<br />

burning activity was recorded in 2004. Great enhancement of PM 2.5 mass and<br />

water-soluble ions was found for the biosmoke transported from Southeast Asia. For<br />

example, the enhancement ratios of nitrate ion during the biomass burning period<br />

could reach 6.7 and 9.7 relative to air masses from the source region and from the<br />

pristine area during the non-biomass-burning period,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our<br />

results show that the PM 2.5 mass level at around 4 μg m - ³ can probably represent<br />

global clean and pristine area 3 km above ground.<br />

Keywords: Biomass burning; PM 2.5 ; Water-soluble ions; Long-range transport;<br />

High-elevation site<br />

14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springtime<br />

atmospheric aerosols over Mt. Hua and Mt. Tai in central and<br />

eastern China<br />

Gehui Wang 1,2 , Jianjun Li 2,1 , Chunlei Chen 1 ,Bianhong Zhou 1 , Junji Cao 1,2 ,<br />

Zhisheng An 1,2<br />

1<br />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 710075, China<br />

2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br />

Xi’an 710049,China<br />

Springtime PM 10 and size-resolved (9-stages)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s over Mt.<br />

Hua and Mt. Tai in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 were collected and characterized for<br />

elemental carbon (EC), organic carbon (OC), acidity, and inorganic ions to investigate<br />

the difference in aerosol chemistry and physics between the two alpine atmospheres.<br />

EC (2.8 ± 2.1 μg m -3 ), OC (13 ± 5.9 μg m -3 ) and inorganic ions (e.g., H 2 SO 4 , 16 ±<br />

13 μg m -3 ) of PM 10 in Mt. Tai showed a higher concentration compared to those<br />

(EC:1.2 ± 0.5 μg m -3 ; OC:4.9 ± 1.4 μg m -3 , H 2 SO 4 : 13 ± 7.1 μg m -3 ) in Mt. Hua,<br />

probably caused by the altitude difference at the two sampling sites (i.e., Mt. Tai:<br />

1534 m, and Mt. Hua 2060 m). Aerosol acidity results showed that particles in Mt. Tai<br />

is more acidic than that in Mt. Hua during the non-dust storm period, and become<br />

basic during the dust-storm period at both sites. Sulfate is more abundant than nitrate<br />

in either the non-dust storm samples or the dust storm samples over the Mt. Hua<br />

atmosphere. In contrast, nitrate is more abundant than sulfate over the Mt. Tai<br />

atmosphere during the non-dust storm period and less abundant than sulfate during the<br />

dust storm period. Such a change in relative abundance of sulfate and nitrate suggests<br />

that increase in NO x emissions due to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s<br />

+<br />

changing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east regions. NH 4<br />

showed a unimodal size distribution at both sites, peaking at 0.7-1.1 μm, in contrast to<br />

a bimodal pattern for other inorganic ions with a large peak at the size of 0.7-1.1 μm<br />

and an equivalent/small peak depending on the species at the range > 3.3 μm. Mg 2+<br />

showed a unimodal pattern, i.e., a coarse mode, in Mt. Hua and a bimodal pattern, i.e.,<br />

fine and coarse mode, in Mt. Tai, further indicating the difference in aerosol source.<br />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n-dust storm period an enhancement in coarse mode of<br />

-<br />

concentrations of NO 3 and SO 2- 4 at Mt. Hua site during the dust storm period suggests<br />

the importance of adsorption of gaseous HNO 3 and H 2 SO 4 onto alkaline coarse<br />

particles.<br />

Keyword: Mountain aerosols; Chemical compositions; Size distributions; Dust storm;<br />

Sources<br />

15


南 台 灣 沿 海 地 區 大 氣 氣 膠 特 徵 探 討<br />

陳 士 傑<br />

1 、 黃 國 林<br />

1 、 陳 瑞 仁<br />

1,* 、<br />

蔡 仁 雄<br />

1 、 周 俊 利<br />

1 、 林 文 印<br />

2 、 劉 紹 臣<br />

3 、 林 能 暉<br />

1. 屏 東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與 科 學 系<br />

2. 台 北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與 管 理 研 究 所<br />

3. 中 央 研 究 院 環 境 變 遷 研 究 中 心<br />

4. 中 央 大 學 大 氣 科 學 系 暨 大 氣 物 理 研 究 所<br />

4<br />

台 灣 四 面 環 海 , 終 年 受 海 洋 氣 膠 影 響 ; 白 天 時 海 洋 氣 膠 藉 由 海 風 吹 向 內 陸 , 晚 上<br />

則 因 陸 地 散 熱 較 快 、 海 洋 溫 度 較 陸 地 高 而 改 吹 陸 風 , 此 陸 風 會 把 內 陸 都 會 區 產 生<br />

之 二 次 氣 膠 等 污 染 物 傳 至 海 上 而 與 海 洋 氣 膠 混 合 。 沿 海 地 區 之 氣 膠 除 來 自 海 鹽 及<br />

陸 上 人 為 與 自 然 排 放 源 貢 獻 外 , 亦 可 能 因 大 陸 黃 沙 長 程 傳 輸 之 影 響 , 致 使 沿 海 氣<br />

膠 之 成 分 更 為 複 雜 。 本 研 究 於 2010 年 3 至 4 月 間 , 在 屏 東 縣 車 城 鄉 海 洋 生 物 博 物 館<br />

旁 以 分 道 採 樣 器 (Dichot) 及 微 孔 均 勻 沈 積 衝 擊 器 (MOUDI) 採 集 大 氣 微 粒 , 以 探 討<br />

南 台 灣 沿 海 地 區 大 氣 微 粒 組 成 特 性 。 由 表 1、 圖 1 及 圖 2 顯 示 : 無 論 以 石 英 或 鐵 氟<br />

龍 濾 紙 採 樣 ,MOUDI 測 得 之 PM 10 及 PM 2.5 濃 度 與 Dichot 之 測 值 相 當 接 近 ; 且<br />

MOUDI 及 Dichot 以 石 英 濾 紙 採 樣 時 , 其 PM 10 及 PM 2.5 濃 度 均 較 鐵 氟 龍 濾 紙 之 測 值<br />

稍 高 。2010 年 ADS 影 響 期 間 , 屏 東 沿 海 地 區 PM 10 及 PM 2.5 濃 度 約 為 ADS 來 襲 前 、<br />

後 ( 即 Non-ADS) 測 值 之 2 倍 ,PM 10 及 PM 2.5 濃 度 之 提 高 主 要 是 1.0~5.6 μm 之 粗 粒 態<br />

粒 子 (coarse mode particle) 濃 度 增 加 所 貢 獻 。 超 細 (PM 0.1 ) 及 次 微 米 粒 徑 (PM 1.0 ) 其 在<br />

ADS 與 Non-ADS 期 間 兩 者 幾 乎 無 差 別 ; 與 Non-ADS 相 較 , 當 粒 徑 在 1.0 μm 以 上<br />

時 , 隨 微 粒 粒 徑 增 加 , 兩 者 質 量 差 增 大 。 無 論 Non-ADS 或 ADS 期 間 , 屏 東 沿 海 大<br />

氣 粗 微 粒 (PM 2.5-10 ) 上 水 溶 性 離 子 總 濃 度 中 約 有 一 半 以 上 是 由 Cl – 與 Na + ( 海 鹽 成 分 )<br />

2–<br />

所 貢 獻 ; 細 微 粒 (PM 2.5 ) 上 則 主 要 是 由 SO 4 及 NH + 4 ( 二 次 氣 膠 ) 所 組 成 , 其 佔 全 部 水<br />

溶 性 離 子 總 濃 度 之 比 例 達 70% ( 圖 3)。<br />

關 鍵 詞 : 二 次 氣 膠 、 粒 徑 分 佈 、 亞 洲 沙 塵 暴 、 水 溶 性 離 子 。<br />

16


表 1 採 樣 期 間 MOUDI(M) 及 Dichot(D) 微 粒 質 量 濃 度 (µg/m 3 )<br />

PM 10 PM 2.5 PM 2.5 /PM<br />

濾 紙 種 類<br />

10<br />

M D M D M D<br />

石 英 Non-ADS 28.5±9.8 30.3±9.4 14.1±6.1 13.2±5.2 0.50±0.04 0.43±0.08<br />

ADS 58.1 47.8±22.3 27.2 20.1±13.9 0.47 0.39±0.14<br />

鐵 氟 龍 Non-ADS 26.8±6.2 26.8±7.9 13.5±2.4 11.2±4.5 0.51±0.05 0.41±0.09<br />

ADS 49.0 43.9±22.7 22.8 17.7±12.6 0.47 0.38±0.08<br />

註 :N = 5 (M,Non-ADS 期 間 ), N = 1 (M,ADS 期 間 ); N = 16 (D,Non-ADS<br />

期 間 ), N = 3 (D,ADS 期 間 )。<br />

PM 2.5-10 (μg/m 3 )<br />

40<br />

35<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34.6<br />

28.8<br />

36.9<br />

30.1<br />

Non-ADS<br />

ADS<br />

鐵 氟 龍 濾 紙<br />

石 英 濾 紙<br />

鐵 氟 龍 濾 紙<br />

石 英 濾 紙<br />

Non-ADS 期 間 PM 2.5-10<br />

平 均 濃 度 (μg/m 3 )<br />

17.0 ( 石 英 濾 紙 )<br />

15.5( 鐵 氟 龍 濾 紙 )<br />

dc/dlogdp (μg/m 3 )<br />

100<br />

80<br />

60<br />

40<br />

Non-ADS<br />

ADS<br />

20<br />

10<br />

5<br />

40<br />

35<br />

33.6<br />

0<br />

0.01 0.056 0.1 1 10 18<br />

100<br />

aerodyamic diameter (μm)<br />

圖 2 Non-ADS 與 ADS 期 間 微 粒 質 量 之 粒 徑 分 佈<br />

PM 2.5 (μg/m 3 )<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0<br />

31.6<br />

14.6<br />

3-14<br />

3-15<br />

3-16<br />

3-17<br />

3-18<br />

3-19<br />

3-20<br />

3-21<br />

3-22<br />

20.8<br />

4-10<br />

採 樣 日 期<br />

4-11<br />

4-12<br />

4-13<br />

4-14<br />

4-15-<br />

4-16<br />

4-17<br />

4-18<br />

4-19<br />

Non-ADS 期 間 PM 2.5<br />

平 均 濃 度 (μg/m 3 )<br />

12.8 ( 石 英 濾 紙 )<br />

10.9 ( 鐵 氟 龍 濾 紙 )<br />

圖 1 2010 年 採 樣 期 間 微 粒 質 量 濃 度<br />

Ions (μg/m 3 )<br />

10<br />

8<br />

6<br />

4<br />

2<br />

0<br />

N-A: Non-ADS<br />

A: ADS<br />

Na +<br />

+<br />

NH 4<br />

K +<br />

Mg 2+<br />

Ca 2+<br />

Cl -<br />

-<br />

NO 3<br />

2-<br />

SO 4<br />

N-A A N-A A N-A A N-A A<br />

PM 0.1<br />

PM 1.0<br />

PM 2.5<br />

PM 2.5-10<br />

圖 3 Non-ADS 與 ADS 期 間 各 粒 徑 微 粒 水 性 離 子 濃 度<br />

17


上 海 城 市 大 气 铂 族 金 属 污 染 研 究<br />

李 晓 林<br />

1 , 杨 永 兴<br />

1 , 朱 燕<br />

1 , 高 松<br />

2 , , 李 玉 兰<br />

1 , 徐 崎<br />

3 , 谈 明 光<br />

1 , 李 燕<br />

1.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应 用 物 理 研 究 所 , 上 海 800-204 信 箱 ,201800;<br />

2. 上 海 市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 上 海 ,200030;<br />

3. 上 海 市 普 陀 区 环 境 监 测 站 , 上 海 ,200062<br />

1<br />

为 减 轻 汽 车 尾 气 排 放 对 大 气 的 污 染 , 含 金 属 铂 (Pt)、 钯 (Pd)、 铑 (Rh) 的 三 元<br />

催 化 转 换 器 被 广 泛 安 装 在 汽 车 上 。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 三 元 催 化 剂 能 有 效 地 将 机 动 车<br />

尾 气 中 的 CO、NO x 和 碳 氢 化 合 物 转 化 成 无 毒 或 低 毒 的 CO 2 、N 2 、H 2 O, 但 是 由<br />

于 高 温 机 械 磨 损 、 化 学 反 应 等 原 因 , 三 元 催 化 转 换 器 会 向 外 排 放 含 铂 族 金 属 的 微<br />

粒 , 造 成 大 气 环 境 铂 族 金 属 污 染 。 已 有 研 究 表 明 , 铂 族 金 属 是 对 人 体 有 害 的 金 属<br />

元 素 。 上 海 作 为 中 国 特 大 型 城 市 , 人 口 密 集 , 交 通 密 度 大 , 汽 车 尾 气 污 染 相 对 严<br />

重 , 从 2002 年 8 月 开 始 实 施 欧 洲 Ⅱ 号 标 准 , 含 铂 、 钯 、 铑 的 三 元 催 化 转 化 器 已<br />

广 泛 在 汽 车 上 安 装 使 用 。 铂 族 金 属 在 环 境 中 会 不 断 积 累 , 所 以 必 须 监 测 其 在 大 气<br />

环 境 中 的 浓 度 , 以 了 解 其 对 环 境 的 污 染 程 度 。 本 研 究 利 用 微 波 消 解 、 电 感 耦 合 等<br />

离 子 体 质 谱 法 测 定 上 海 大 气 PM 10 颗 粒 物 中 Pt 浓 度 。 结 果 表 明 : 上 海 市 中 心 区 大<br />

气 中 Pt 浓 度 明 显 高 于 郊 区 背 景 值 ,Pt 污 染 是 明 显 存 在 。 采 用 同 位 素 稀 释 等 离 子<br />

体 电 感 耦 合 质 谱 分 析 法 , 测 定 了 上 海 城 区 降 尘 中 Pt 和 Pd 的 浓 度 , 结 果 表 明 :Pt、<br />

Pd 浓 度 与 交 通 流 量 有 关 , 上 海 城 区 降 尘 中 Pt 最 低 含 量 为 6.2ng/g, 最 高 含 量 为<br />

381.4ng/g, 平 均 含 量 37.3ng/g ,Pd 浓 度 高 于 Pt 浓 度 ,Pt 和 Pd 呈 线 性 正 相 关 。 富<br />

集 因 子 计 算 表 明 上 海 空 气 颗 粒 物 和 降 尘 Pt 和 Pd 含 量 已 受 到 人 为 因 素 的 影 响 。 与<br />

世 界 其 它 城 市 相 比 , 上 海 市 铂 族 金 属 污 染 水 平 较 低 。<br />

关 键 词 : 大 气 颗 粒 物 , 降 尘 , 铂 族 元 素<br />

18


上 海 市 大 气 含 碳 颗 粒 物 的 污 染 特 性<br />

刘 卫<br />

1 、 林 俊<br />

1 、 王 广 华<br />

1 、 位 楠 楠<br />

2 、 范 雪 波<br />

1 、 耿 彦 红<br />

1 、 姚 剑<br />

1 、 范 雪 波<br />

耿 彦 红<br />

1 、 姚 剑<br />

1 、 李 玉 兰<br />

1 、 李 燕<br />

1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应 用 物 理 研 究 所 核 分 析 重 点 实 验 室 , 上 海 201800<br />

2. 南 华 大 学 核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湖 南 衡 阳 421001<br />

1<br />

1 、<br />

碳 是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主 要 富 含 元 素 之 一 , 主 要 以 有 机 碳 (OC) 和 元 素 碳 (EC) 的 形 式 存<br />

在 , 其 中 OC 由 一 次 有 机 碳 (POC) 和 二 次 有 机 碳 (SOC) 组 成 。 大 气 颗 粒 物 中<br />

不 同 形 态 的 碳 (OC、EC、POC 和 SOC) 不 同 程 度 地 影 响 全 球 气 候 、 辐 射 强 迫 、<br />

空 气 水 平 能 见 度 、 环 境 质 量 、 大 气 化 学 过 程 和 人 体 健 康 , 这 种 影 响 力 不 仅 与 大 气<br />

颗 粒 物 中 不 同 形 态 碳 的 含 量 有 关 还 与 它 的 粒 径 分 布 特 征 有 关 , 因 此 有 必 要 分 析 大<br />

气 颗 粒 物 中 碳 含 量 的 粒 径 分 布 。 细 颗 粒 物 (PM2.5) 能 进 入 人 体 肺 部 , 通 过 血 液<br />

循 环 进 入 人 体 各 部 , 细 颗 粒 物 对 人 体 的 危 害 大 于 粗 颗 粒 物 , 对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碳 的<br />

研 究 更 应 该 重 点 研 究 细 颗 粒 物 中 的 碳 。 上 海 市 是 中 国 的 经 济 中 心 、 是 最 受 世 界 关<br />

注 的 都 市 之 一 , 上 海 空 气 质 量 的 好 坏 倍 受 中 国 乃 至 世 界 的 关 注 。 本 研 究 连 续 测 量<br />

了 上 海 市 嘉 定 区 2009 年 10 月 2-11 月 2 日 每 24 小 时 大 气 PM2.5 中 OC 和 EC 的 平 均 含<br />

量 , 分 析 了 上 海 市 嘉 定 区 2008 年 11 月 -2009 年 11 月 2 日 期 间 不 同 粒 径 (7.20 μm)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OC 和 EC 质<br />

量 浓 度 的 粒 径 分 布 特 征 ; 用 EC 示 踪 法 估 算 出 上 海 市 嘉 定 区 大 气 PM2.5 中 POC 和<br />

SOC 的 含 量 以 及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POC、SOC 的 分 布 ; 由 POC 和 EC 的 相 关 性<br />

定 性 分 析 出 上 海 市 嘉 定 大 气 PM2.5 以 及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 粒 物 的 来 源 。 上 海 市<br />

PM2.5 中 的 OC、EC、POC 和 SOC 有 明 显 的 日 变 化 特 征 ; OC、EC、POC 和 SOC<br />

的 质 量 浓 度 日 均 值 分 别 为 14.34±5.76μg·m -3 、3.90±2.16μg·m -3 、5.46±3.02μg·m -3 和<br />

8.88±3.75μg·m -3 ( 图 1)。 上 海 市 大 气 总 悬 浮 物 (TSP) 中 OC、EC、POC 和 SOC 的<br />

质 量 浓 度 分 别 为 16.74±6.62μg·m -3 、 3.30±1.07μg·m -3 、 8.06±2.64μg·m -3 和<br />

8.68±4.45μg·m -3 ( 图 2);TSP 中 OC、EC、POC 和 SOC 的 质 量 浓 度 呈 双 峰 分 布 , 其<br />

中 OC、EC、POC 的 峰 值 出 现 在 3.00μm 的 粒 径 段 ,SOC 的 峰 值 出<br />

19


0.49-0.95μm 和 >3.00μm 的 粒 径 段 ; 与 OC 相 比 ,EC 更 集 中 在


High Wintertime PM Pollution over an Offshore Island (Kinmen) off<br />

Southeastern China:<br />

1. An Overview<br />

Hsu, S.C. 1* , Liu, S.C. 1 , Tsai, F. 2 , Engling, G. 1,3 , Lin, I.I. 4 , Chou, C.K.C. 1 , Kao,<br />

S.J. 1 , Lung, S.C.C. 1,4 , Chan, C.Y. 5 , Lin, S.C. 6 , Huang, J.C. 7 , Chi, K.H. 1 , Chen,<br />

W.N. 1 , Lin, F.J. 8 , Huang, C.H. 1 , Kuo, C.L. 1 , Wu, T.C. 1 , Huang, Y.T. 1,8<br />

1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pei, Taiwan<br />

2 Department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National Taiwan Ocean<br />

University, Keelung, Taiwan<br />

3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ational Tsing<br />

Hua 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br />

4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br />

5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br />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br />

6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National Kinme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r />

Kinmen, Fujian Province, Taiwan<br />

7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br />

8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br />

Bo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the two most<br />

rapidly developing areas in eastern China, have suffered from serious air pollution,<br />

and thus, numerous investigations were devoted to studying these problems. Other<br />

areas in eastern China have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despite similar rapid development<br />

in their industries and economy.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air-quality data from<br />

Kinmen Island (24°27'26″N, 118°19'36″E) located off Fujian Province and between<br />

the two abovementioned deltas. Our results clearly show that the study area is<br />

experiencing serious air quality deterioration. Particularly, high levels of suspended<br />

particulate matter (PM) were observed during winter, when the northeasterly monsoon<br />

prevails. For example, concentrations of wintertime PM 10 (particles ≤10 µm in<br />

diameter) frequently exceeded 100 µg/m 3 in the last three years.<br />

In addition to the air-quality data analysis,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tween 22<br />

November 2007 and 6 March 2008 and subjected to chemical analyses of various<br />

spec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three principal PM components include organic,<br />

mineral, and sulfate species with moderate to minor fractions of nitrate, sea salt,<br />

elemental carbon, and trace metal oxides. The high PM levels observed over the<br />

island may be partly attributed to the transport from a mixed-type industrial area<br />

located ~40 km northeast of Kinmen. Our study could partially fill the air quality data<br />

gap between the YRD and PRD regions, and highlight the alarming fact that air<br />

21


pollution has gradually expanded along eastern China’s coastal zone.<br />

22


珠 江 三 角 洲 二 次 有 機 氣 溶 膠 及 其 前 體 物<br />

王 新 明 、 丁 翔 、 張 豔 利<br />

中 國 科 學 院 廣 州 地 球 化 學 研 究 所 有 機 地 球 化 學 國 家 重 點 實 驗 室<br />

細 粒 子 污 染 是 當 前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區 突 出 的 空 氣 品 質 問 題 。 二 次 有 機 氣 溶 膠 在 其 細<br />

粒 子 組 成 占 較 大 比 例 , 但 目 前 對 其 具 體 化 學 組 成 和 形 成 機 制 知 之 甚 少 , 也 難 以 從<br />

空 氣 中 作 為 其 前 體 物 的 揮 發 有 機 物 水 準 對 其 生 成 量 進 行 估 算 。 本 研 究 在 珠 江 三 角<br />

洲 地 區 同 步 採 集 了 細 粒 子 (PM 2.5 ) 樣 品 和 揮 發 有 機 物 樣 品 , 細 粒 子 樣 品 用 GC-MS<br />

分 析 了 其 中 極 性 含 氧 化 合 物 組 成 ( 图 1), 包 括 二 次 有 機 氣 溶 膠 標 識 物 (tracers),<br />

如 異 戊 二 烯 (isoprene) 來 源 的 SOA 標 識 物 (3-methyl-2,3,4-trihydroxy-1-butene,<br />

2-methylglyceric acid, 2-methylthreitol and 2-methylerythritol), α- 蒎 烯 (α-pinene)<br />

來 源 的 SOA 標 識 物 (cis-pinonic acid, pinic acid and 3-methyl-1,2,3- butanetricarbox<br />

ylic acid) 和 倍 半 萜 SOA 标 识 物 (β-caryophyllinic acid) 等 ; 挥 发 性 有 机 物 主 要 分<br />

析 了 其 中 C2-C10 非 甲 烷 碳 氢 化 合 物 ( 图 2) 和 一 些 羰 基 化 合 物 。2-methylthreitol<br />

and 2-methylerythritol 与 空 气 温 度 表 现 为 显 著 正 相 关 , 可 能 与 异 戊 二 烯 的 排 放 和<br />

大 气 化 学 反 应 均 受 温 度 影 响 有 关 ; 这 两 种 标 识 物 同 时 表 现 与 颗 粒 物 酸 性 的 正 相<br />

关 , 反 映 酸 催 化 作 用 对 其 形 成 的 影 响 。2-Methylglyceric acid 与 温 度 和 颗 粒 物 酸 性<br />

均 未 表 现 出 相 关 性 。α- 蒎 烯 SOA 標 識 物 中 cis-pinonic acid 和 pinic acid 與 顆 粒 物<br />

酸 性 表 現 出 負 相 關 , 可 能 與 顆 粒 物 酸 性 影 響 這 兩 種 酸 液 相 中 以 自 由 態 存 在 的 比<br />

例 、 從 而 影 響 其 在 顆 粒 物 和 氣 相 的 分 配 有 關 。 利 用 現 有 的 標 識 物 和 SOA 產 率 之<br />

間 的 關 係 , 推 算 所 得 的 生 物 源 VOC 成 因 的 SOA 量 遠 小 於 觀 測 值 ; 同 時 苯 系 物 在<br />

珠 江 三 角 洲 中 重 要 VOC 組 成 , 但 從 標 識 物 水 準 估 算 其 對 SOA 貢 獻 較 小 。 在 本 地<br />

區 十 分 有 必 要 通 過 深 入 認 識 SOA 形 成 機 制 及 其 影 響 因 素 , 對 SOA 生 成 量 做 出 正<br />

確 合 理 估 計 。<br />

關 鍵 詞 : 二 次 有 機 氣 溶 膠 (SOA)、 揮 發 性 有 機 物 (VOC)、 珠 江 三 角 洲<br />

23


Abundance<br />

1.1e+07<br />

TIC: 10262007.D\data.ms<br />

1e+07<br />

9000000<br />

8000000<br />

Silylation<br />

7000000<br />

13<br />

14<br />

6000000<br />

19<br />

20<br />

5000000<br />

4000000<br />

3000000<br />

2000000<br />

1000000<br />

1<br />

2<br />

3<br />

4<br />

5<br />

6<br />

7<br />

8<br />

9<br />

10<br />

12<br />

11<br />

15<br />

16<br />

17 18<br />

Time--><br />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br />

图 1. 顆 粒 物 中 極 性 含 氧 化 合 物 情 況 . 1. succinic acid; 2. 2-methylglyceric acid; 3.<br />

3-methyl-2,3,4-trihydroxy-1-butene; 4. glutaric acid; 5. adipic acid; 6. 2-methylthreitol; 7.<br />

2-methylerythritol; 8. 3-hydroxyglutaric acid; 9. pimelic acid; 10.<br />

3-hydroxy-4,4-dimethylglutaric acid; 11. phthalic acid-D 4 (IS); 12. phthalic acid; 13.<br />

levoglucosan; 14. levoglucosan- 13 C 6 (IS); 15. terephthalic acid; 16. azelaic acid; 17.<br />

β-caryophyllinic acid; 18. hexadecanoic acid-D 31 (IS); 19. hexadecanoic acid; 20.<br />

octadecanoic acid. Besides SOA tracers, other polar compounds were also quantified but<br />

not involved in the current paper.<br />

7000<br />

6000<br />

2007 2008<br />

5000<br />

Concentration(pptv)<br />

4000<br />

3000<br />

2000<br />

1000<br />

0<br />

Ethane<br />

Ethene<br />

Ethyne<br />

Propene<br />

Propane<br />

Isobutane<br />

1-Butene<br />

n-Butane<br />

Trans-2-butene<br />

Cis-2-butene<br />

I-pentane<br />

1-Pentene<br />

n-Pentane<br />

Isoprene<br />

Trans-2-pentene<br />

Cis-2-pentene<br />

2,2-Dimethylbutane<br />

2,3-Dimethylbutane<br />

2-Methylpentane<br />

3-methylpentane<br />

n-Hexane<br />

n-Heptane<br />

n-Decane<br />

Benzene<br />

Toluene<br />

Ethylbenzene<br />

m/p-Xylene<br />

o-Xylene<br />

1,3,5-Trimethylbenzene<br />

1,2,4-Trimethylbenzene<br />

1,2,3-Trimethylbenzene<br />

CO<br />

图 2 珠 江 三 角 洲 萬 頃 沙 觀 測 點 主 要 VOCs (in pptv) 和 CO (in ppbv) 含 量 組 成 情 況<br />

24


Characterization of atmospheric submicron particles at a rural site in<br />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using an Aerodyne High-Resolution<br />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br />

X.-F. Huang 1 , L.-Y. He 1 , M. Hu 2 , Y.-H. Zhang 2 , Y. Lin 1 , L. Xue 1 , T.-L. Sun 1<br />

1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 Habita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br />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br />

2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br />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br />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in South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br />

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 while also noted for its severe air pollution due to<br />

industrial/metropolitan emissions.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br />

and quantifica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this region, an intensive campaign was executed<br />

in PRD during October–November, 2008. Here, we report and analyze Aerodyne<br />

High-Resolution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measurements at Kaiping, a rural site<br />

downwind of the highly-polluted central PRD area, to characterize the general<br />

features of submicron particulate pollution in the regional outflow. The mean<br />

measured PM 1 mass concentration was 33.1±18.1 μg m −3 during the campaign and<br />

composed of organic matter (33.8%), sulfate (33.7%), ammonium (14.0%), nitrate<br />

(10.7%), black carbon (6.7%), and chloride (1.1%),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br />

fractions of inorganic ions due to huge emissions of SO 2 and NO x in PRD. The<br />

average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species (except BC) were all dominated by an<br />

accumulation mode peaking at ~450 nm in vacuum aerodynamic diameter.<br />

Calculations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rganic mass spectra indicate that C, H, O and<br />

N on average contribute 33.7, 49.9, 15.7 and 0.7% to the total atomic numbers of<br />

organic aerosol,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an organic matter mass to organic<br />

carbon mass (OM/OC) ratio of 1.77±0.08. Based on the high-resolution organic mass<br />

spectral dataset observed,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analysis differentiated<br />

the organic aerosol into three components, i.e., biomass burning (BBOA) and two<br />

oxygenated (LV-OOA and SV-OOA) organic aerosols, which on average accounted<br />

for 24.5, 39.6 and 35.8% of the total organic mass, respectively. The BBOA showed<br />

strong features of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s and has been mainly attributed to field<br />

rice straw burning after harvest. The LV-OOA and SV-OOA were revealed to<br />

correspond to more aged (and thus less-volatile) and fresher (and semi-volatile)<br />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respectively.<br />

Keywords: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PMF<br />

25


秦 俑 館 內 秦 磚 材 料 受 大 氣 腐 蝕 的 環 境 模 擬 實 驗 艙 研 究<br />

胡 塔 峰<br />

1 、 曹 軍 驥<br />

1 、 李 順 誠<br />

1. 中 國 科 學 院 地 球 環 境 研 究 所 西 安<br />

2. 香 港 理 工 大 學 土 木 工 程 系 香 港<br />

2<br />

本 研 究 通 過 在 環 境 模 擬 實 驗 艙 內 SO 2 、NH 3 、O 3 單 一 氣 體 和 NH 3 /O 3 混 合 污 染 氣 體<br />

對 仿 製 秦 磚 的 吹 掃 , 利 用 X 射 線 光 電 子 能 譜 (XPS) 和 配 有 能 譜 的 掃 描 電 子 顯 微 鏡<br />

(SEM-EDX) 評 估 了 秦 磚 表 面 元 素 組 成 和 化 學 態 的 變 化 , 並 探 討 了 秦 俑 館 室 內 氣 態<br />

污 染 物 的 化 學 反 應 機 制 及 其 對 秦 磚 文 物 材 料 的 腐 蝕 風 化 機 理 。XPS 測 試 結 果 顯<br />

示 , 以 硫 酸 鹽 形 式 存 在 的 S 元 素 和 以 吸 附 氨 形 式 存 在 的 N 元 素 在 吹 掃 後 的 試 樣 表<br />

面 分 別 增 加 了 1.2 at% 和 0.8 at%。 單 一 的 O 3 氣 體 並 未 對 秦 磚 產 生 顯 著 影 響 , 但 混<br />

合 了 NH 3 氣 體 之 後 , 以 硝 酸 鹽 形 式 存 在 的 N 元 素 增 加 了 1.5 at%, 顯 示 了 由 NH 3 到<br />

硝 酸 的 強 氧 化 作 用 , 其 潛 在 危 害 遠 大 於 單 一 的 污 染 氣 體 。SEM-EDX 測 試 結 果 顯<br />

示 SO 2 氣 體 吹 掃 後 , 秦 磚 表 面 出 現 了 S 元 素 與 Ca、Mg 元 素 的 對 應 分 佈 , 這 些 硫 酸<br />

鹽 會 對 秦 磚 表 面 形 成 進 一 步 的 鹽 蝕 侵 害 。<br />

關 鍵 詞 : 秦 磚 、 大 氣 腐 蝕 、 博 物 館 、XPS、SEM-EDX<br />

表 1. 秦 磚 材 料 表 面 和 內 部 的 化 學 組 成 ( 張 志 軍 , 1998)<br />

(wt.%) SiO 2 Al 2 O 3 CaO Fe 2 O 3 MgO K 2 O Na 2 O TiO 2<br />

Surface 63.66 17.74 2.61 6.72 2.62 3.05 1.24 0.81<br />

Core 63.72 17.43 2.96 6.88 2.62 3.41 1.33 0.81<br />

26


表 2. 秦 俑 館 一 號 坑 室 內 近 年 來 的 氣 態 污 染 物 水 準 及 本 研 究 中 實 驗 氣 體 濃 度 (ppm)<br />

監 測 日 期<br />

年 均 溫<br />

度 (℃)<br />

年 均 相 對<br />

濕 度 (%)<br />

Avg.<br />

SO 2<br />

Avg.<br />

NO X<br />

Avg.<br />

NH 3<br />

Avg.<br />

O 3<br />

2006.4~2007.4 19.6 49.6 9.6±4.2 7.4±3.1 26.8±20.8 43.9±27.7<br />

1994.10 26.2 70.8 8.2 11.9 - -<br />

1994.1 - - 28.1 11.4 - -<br />

1993.8 13.7 67 5.8 8.4 - -<br />

1993.5 13.8 68 4.2 8.4 94.7 8.4<br />

本 研 究 ( 吹 掃 100d) 23 ± 2 50 8,000 - 10,000 20,000<br />

現 場 等 效 暴 露 時 間 (yr) 200 - 100 100<br />

表 3. SO 2 氣 體 吹 掃 前 、 後 秦 磚 樣 品 表 面 的 EDX 元 素 組 成<br />

at% Na Mg Al Si S K Ca Ti Fe<br />

Before 1.7±0.1 2.5±0.4 11.9±1.0 48.0±2.5 n.d. 3.7±0.3 21.4±1.8 0.7±0.2 10.1±0.2<br />

After 1.9±0.2 3.1±0.6 12.8±0.9 44.6±2.1 4.3±1.7 3.8±0.8 19.6±1.7 0.8±0.2 9.0±0.5<br />

圖 1. 秦 俑 館 地 理 位 置 及 考 古 現 場 的 兵 馬 俑 和 秦 磚 ( 見 全 文 )<br />

圖 2. 微 環 境 模 擬 實 驗 艙 實 驗 氣 路 設 置 ( 見 全 文 )<br />

Intensity /c s -1<br />

1600<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S2p<br />

Before SO 2<br />

Exposure<br />

After SO 2<br />

Exposure<br />

169.0 eV<br />

Sulfates<br />

166.0 eV<br />

Sulfites<br />

600<br />

400<br />

200<br />

180 175 170 165 160 155<br />

Binding Energy /eV<br />

圖 3. SO 2 吹 掃 100 天 前 、 後 秦 磚 樣 品 表 面 的 S2p 區 域 高 分 辨 XPS 譜<br />

圖 4. NH 3 吹 掃 100 天 前 、 後 秦 磚 樣 品 表 面 的 N1s 區 域 高 分 辨 XPS 譜 ( 見 全 文 )<br />

27


2000<br />

1800<br />

N1s<br />

Before NH 3<br />

and O 3<br />

Exposure<br />

After NH 3<br />

and O 3<br />

Exposure<br />

Intensity /c s -1<br />

1600<br />

1400<br />

1200<br />

407.1 eV<br />

Nitrates<br />

398.8 eV<br />

NH 3<br />

1000<br />

415 410 405 400 395 390<br />

Binding Energy /eV<br />

圖 5.O 3 和 NH 3 混 合 氣 體 吹 掃 100 天 前 、 後 秦 磚 樣 品 表 面 N1s 區 域 高 分 辨 XPS 譜<br />

圖 6. SO 2 氣 體 吹 掃 後 秦 磚 樣 品 表 面 S 元 素 與 Ca 和 / 或 Mg 元 素 的 對 應 分 佈<br />

28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气 温 和 空 气 污 染 变 化 的 周 末 效 应<br />

缪 启 龙<br />

1 、 段 春 锋<br />

1.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br />

1<br />

利 用 1996—2005 年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4 个 大 城 市 的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和 地 面 观 测 资 料 对<br />

气 温 指 标 ( 日 较 差 , 日 平 均 气 温 , 日 最 高 气 温 和 日 最 低 气 温 ) 和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的<br />

周 末 效 应 进 行 了 分 析 。 结 果 发 现 : 气 温 变 化 具 有 明 显 的 周 末 效 应 , 年 平 均 上 表 现<br />

为 负 的 周 末 效 应 , 即 周 末 气 温 要 素 值 偏 低 , 季 节 上 夏 季 表 现 为 正 周 末 效 应 , 冬 季<br />

表 现 为 负 周 末 效 应 ; 气 温 变 化 中 日 最 高 气 温 和 日 最 低 气 温 周 末 效 应 最 为 明 显 , 可<br />

以 作 为 检 测 周 末 效 应 现 象 的 指 标 ;3 大 长 假 也 存 在 明 显 的 假 日 效 应 , 其 中 春 节 和<br />

十 一 国 庆 节 表 现 为 负 的 假 日 效 应 , 五 一 节 假 日 表 现 为 正 的 假 日 效 应 ; 气 温 变 化 ( 气<br />

温 日 较 差 、 日 平 均 气 温 、 日 最 高 气 温 、 日 最 低 气 温 ) 具 有 较 明 显 的 周 末 效 应 。 春<br />

节 、 五 一 劳 动 节 和 十 一 国 庆 节 存 在 明 显 的 假 日 效 应 , 表 明 人 类 活 动 造 成 的 这 种 周<br />

末 效 应 将 更 有 依 据 。 空 气 污 染 物 浓 度 有 着 较 明 显 的 周 末 效 应 , 周 六 、 周 日 的 平 均<br />

污 染 浓 度 值 明 显 小 于 周 一 至 周 五 的 平 均 污 染 浓 度 值 。 空 气 污 染 物 指 数 的 周 末 效 应<br />

与 气 温 在 周 末 减 小 有 密 切 关 系 。 气 温 变 化 周 循 环 特 征 与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之 间 有 较 好<br />

的 一 致 性 ;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气 温 周 循 环 变 化 与 人 类 活 动 相 关 的 气 溶 胶 有 密 切 的 关<br />

系 , 夏 季 主 要 可 能 与 气 溶 胶 的 直 接 作 用 有 关 , 周 末 气 溶 胶 浓 度 小 , 导 致 到 达 地 面<br />

的 太 阳 辐 射 更 多 , 白 天 气 温 和 最 高 气 温 升 高 , 日 较 差 更 大 。 春 季 、 秋 季 和 冬 季 更<br />

多 的 是 与 气 溶 胶 间 接 影 响 有 关 , 气 溶 胶 通 过 在 对 流 层 底 部 的 累 积 诱 发 辐 射 加 热 ,<br />

而 可 能 引 起 大 气 环 流 的 改 变 , 使 得 气 溶 胶 周 末 下 降 , 与 此 对 应 的 , 通 过 气 溶 胶 的<br />

间 接 作 用 使 得 气 象 要 素 产 生 周 循 环 , 在 周 末 到 达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更 少 , 最 高 气 温 更<br />

小 , 日 较 差 更 小 , 平 均 气 温 更 小 。 而 日 最 低 气 温 的 周 循 环 可 能 是 因 为 夜 间 周 末 气<br />

溶 胶 相 对 较 少 , 由 于 大 气 逆 辐 射 使 得 大 气 保 温 作 用 减 弱 , 引 起 日 最 低 气 温 更 低 。<br />

關 鍵 詞 : 周 末 效 应 、 污 染 指 数 、 气 温 、 假 日 效 应<br />

29


0.2<br />

0.4<br />

日 平 均 气 温 距 平 (℃)<br />

0.1<br />

0<br />

-0.1<br />

1 2 3 4 5 6 7<br />

星 期<br />

日 平 均 气 温 周 末 效 应 指 数 (℃)<br />

0.2<br />

0<br />

-0.2<br />

-0.4<br />

春 夏 秋 冬<br />

季 节<br />

-0.2<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0.6<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图 1 1996 年 —2005 年 平 均 气 温 周 循 环 的 距 平 分 布 (a) 及 其 周 末 效 应 指 数 的 季 节 分 布 (b)<br />

0.4<br />

0.2<br />

日 最 高 气 温 距 平 (℃)<br />

0.2<br />

0<br />

-0.2<br />

1 2 3 4 5 6 7<br />

日 最 低 气 温 距 平 (℃)<br />

0.1<br />

0<br />

-0.1<br />

2 3 4 5 6 7 1<br />

-0.4<br />

星 期<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0.2<br />

星 期<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图 2 1996 年 —2005 年 平 均 日 最 高 气 温 (a) 和 日 最 低 气 温 平 (b) 的 一 周 距 平 分 布<br />

0.8<br />

a<br />

0.2<br />

b<br />

日 最 高 气 温 周 末 效 应 指 数 (℃)<br />

0.4<br />

0<br />

-0.4<br />

春 夏 秋 冬<br />

季 节<br />

日 最 低 气 温 周 末 效 应 指 数 (℃)<br />

0<br />

-0.2<br />

春 夏 秋 冬<br />

季 节<br />

-0.8<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0.4<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图 3 Imax(a) 及 其 Imin 的 季 节 分 布 (b)<br />

4<br />

2<br />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距 平<br />

2<br />

0<br />

-2<br />

1 2 3 4 5 6 7<br />

API 周 末 效 应 指 数<br />

0<br />

-2<br />

-4<br />

春 夏 秋 冬<br />

-4<br />

星 期<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6<br />

-8<br />

季 节<br />

南 京 上 海 杭 州 合 肥<br />

图 4 2001 年 —2007 年 平 均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API) 周 循 环 距 平 (a) 和 API 周 末 效 应 指 数 的 四 季 分 布 (b)<br />

30


3<br />

8<br />

2<br />

云 量 距 平 ( 成 )<br />

1<br />

0<br />

-1<br />

-2<br />

-3<br />

1 2 3 4 5 6 7<br />

星 期<br />

南 京 上 海 ( 缺 ) 杭 州 合 肥<br />

低 云 量 周 末 效 应 指 数<br />

4<br />

0<br />

-4<br />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br />

季 节<br />

南 京 上 海 ( 缺 ) 杭 州 合 肥<br />

图 5 1996 年 —2005 年 平 均 低 云 量 一 周 距 平 (a) 和 低 云 量 周 末 效 应 指 数 的 四 季 分 布 (b)<br />

31


使 用 不 同 油 品 及 加 裝 濾 煙 器 的 重 型 柴 油 引 擎 排 放 微 粒 之 物 化 特 性<br />

鄭 曼 婷<br />

1 、 楊 錫 賢<br />

2 、 蔡 瀛 逸<br />

3 、 王 琳 麒<br />

4 、 楊 禮 豪<br />

5 、 陳 勳 融<br />

1 、 黃 景 良<br />

陳 慶 晟<br />

3 、 葉 彥 甫<br />

4 、 劉 怡 均<br />

1. 國 立 中 興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學 系<br />

2. 朝 陽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與 管 理 系<br />

3. 嘉 南 藥 理 科 技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與 科 學 系<br />

4. 正 修 科 技 大 學 化 工 與 材 料 工 程 系<br />

5. 中 國 醫 藥 大 學 職 業 安 全 與 衛 生 學 系<br />

5<br />

2 、<br />

本 研 究 主 要 探 討 重 型 柴 油 引 擎 在 動 力 計 測 試 下 尾 氣 排 放 之 懸 浮 微 粒 的 物 理 化 學<br />

特 性 , 測 試 項 目 以 市 售 超 級 柴 油 B1(S50) 未 加 裝 濾 煙 器 為 基 準 , 進 行 改 用 低 硫 生<br />

質 柴 油 B1(S10)、 使 用 B1(S50) 加 裝 氧 化 觸 媒 濾 煙 器 (B1+DPF)、 及 使 用 B1(S50)<br />

僅 加 裝 氧 化 觸 媒 (B1+DOC) 四 種 不 同 條 件 下 之 測 試 , 動 力 計 測 試 係 使 用 美 國 暫 態<br />

循 環 標 準 行 車 型 態 , 量 測 項 目 包 括 微 粒 的 數 目 濃 度 、PM 和 PM 2.5 的 質 量 濃 度 ,<br />

PM 的 化 學 組 成 ( 總 碳 (TC)、 元 素 碳 (EC)、 有 機 碳 (OC) 與 水 溶 性 陰 陽 離 子 )。 測 試<br />

結 果 顯 示 B1(S50)、B1(S10)、B1+DOC 與 B1+DPF 之 PM 排 放 係 數 分 別 為 0.166、<br />

0.153、0.095 與 0.035 g/bhp-hr, 其 中 PM 2.5 排 放 係 數 佔 PM 排 放 係 數 約 80% 以 上 ,<br />

綜 合 測 試 結 果 , B1(S50) 加 裝 濾 煙 器 後 PM 2.5 排 放 減 量 達 94%, 而 僅 加 裝 氧 化 觸<br />

媒 PM 2.5 之 減 量 約 為 35%, 若 只 改 變 油 品 , 使 用 低 含 硫 量 油 品 (B1(S10)) 與 B1(S50)<br />

比 較 減 量 約 7%, 上 述 三 種 不 同 條 件 下 PM 2.5 數 目 濃 度 之 減 量 則 分 別 為 99.6%、78%<br />

及 20%。<br />

關 鍵 詞 : 重 型 柴 油 引 擎 、 超 級 柴 油 B1、 濾 煙 器 、 排 放 係 數<br />

32


中 国 大 陆 灰 霾 天 气 的 典 型 个 例 ( 台 风 外 围 、 沙 尘 、 海 盐 )<br />

吴 兑<br />

( 中 国 气 象 局 广 州 热 带 海 洋 气 象 研 究 所 )<br />

由 于 经 济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和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 大 气 气 溶 胶 污 染 日 趋 严 重 , 由 气 溶 胶<br />

造 成 的 能 见 度 恶 化 事 件 越 来 越 多 , 这 些 人 类 活 动 排 放 的 污 染 物 , 包 括 直 接 排 放 的<br />

气 溶 胶 和 气 态 污 染 物 通 过 化 学 转 化 与 光 化 学 转 化 形 成 的 细 粒 子 二 次 气 溶 胶 , 可 形<br />

成 灰 霾 ( 特 指 人 类 活 动 源 排 放 的 大 气 污 染 物 诱 发 的 低 能 见 度 事 件 ), 致 使 能 见 度 下<br />

降 。 我 国 东 部 地 区 灰 霾 天 气 迅 速 增 加 , 灰 霾 天 气 的 本 质 是 细 粒 子 气 溶 胶 污 染 , 与<br />

光 化 学 烟 雾 相 关 联 , 形 成 灰 霾 天 气 的 气 溶 胶 组 成 非 常 复 杂 。 近 年 来 由 于 灰 霾 天 气<br />

日 趋 严 重 引 发 的 环 境 效 应 问 题 和 气 溶 胶 辐 射 强 迫 引 发 的 气 候 效 应 问 题 , 广 泛 地 引<br />

起 科 学 界 、 政 府 部 门 和 社 会 公 众 的 关 注 , 而 成 为 热 门 话 题 。 本 文 讨 论 了 目 前 对 灰<br />

霾 天 气 的 认 识 , 受 台 风 外 围 下 沉 气 流 影 响 形 成 严 重 灰 霾 天 气 的 例 子 , 海 盐 气 溶 胶<br />

对 沿 海 工 业 化 城 市 灰 霾 天 气 的 影 响 和 沙 尘 粒 子 影 响 珠 江 口 的 典 型 个 例 。<br />

关 键 词 : 灰 霾 天 气 , 细 粒 子 污 染 , 台 风 外 围 , 海 盐 粒 子 , 沙 尘 粒 子<br />

近 年 来 ,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的 气 溶 胶 污 染 日 趋 严 重 , 大 气 透 明 度 越 来 越 差 , 表 现 为<br />

与 人 类 活 动 及 其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密 切 相 关 , 以 及 明 显 的 区 域 特 征 。 图 1 是 珠 江 三 角<br />

洲 地 区 雨 季 的 EOS/MODIS 卫 星 遥 感 气 溶 胶 光 学 厚 度 分 布 图 , 可 以 看 到 珠 江 三 角<br />

洲 城 市 群 上 空 的 大 气 气 溶 胶 污 染 明 显 比 周 边 地 区 严 重 ,550 nm 的 平 均 气 溶 胶 光<br />

学 厚 度 在 0.7~0.8 之 间 , 较 周 边 地 区 几 乎 大 一 倍 ; 长 期 稳 定 存 在 气 溶 胶 云 , 我 们<br />

将 其 称 为 灰 霾 天 气 , 而 且 重 污 染 区 偏 于 珠 江 口 以 西 的 珠 江 三 角 洲 西 侧 , 这 与 广 州 、<br />

佛 山 以 及 南 海 、 番 禺 、 顺 德 等 地 大 量 分 散 的 加 工 业 排 放 源 和 密 集 的 区 域 交 通 网 有<br />

关 。 其 它 季 节 的 情 况 更 加 严 重 。<br />

33


图 1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雨 季 的 EOS/MODIS 卫 星 遥 感 气 溶 胶 光 学 厚 度 分 布 图<br />

2003 年 10 月 底 至 11 月 初 , 珠 江 三 角 洲 出 现 了 一 次 以 能 见 度 和 空 气 质 量 均 十 分<br />

恶 劣 为 特 征 的 灾 害 性 极 端 气 候 事 件 , 通 过 分 析 , 发 现 其 形 成 原 因 , 主 要 与 台 风 在<br />

周 边 地 区 活 动 , 造 成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持 续 性 的 下 沉 气 流 , 使 得 混 合 层 被 明 显 挤 压<br />

变 薄 有 关 。<br />

发 生 在 珠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 的 这 次 以 严 重 灰 霾 天 气 为 特 征 的 极 端 气 候 事 件 与 0319<br />

号 台 风 “ 茉 莉 ” 的 活 动 密 切 相 关 , 台 风 茉 莉 在 菲 律 宾 以 东 洋 面 生 成 后 , 在 向 西 北 方<br />

向 移 动 过 程 中 靠 近 巴 士 海 峡 , 使 得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处 在 台 风 外 围 的 下 沉 气 流 控 制<br />

下 , 加 上 翻 越 南 岭 的 偏 北 气 流 的 焚 风 效 应 , 更 使 得 下 沉 气 流 得 到 加 强 。 我 们 看 到 ,<br />

11 月 1 日 到 11 月 3 日 ,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处 于 台 风 强 上 升 区 西 侧 的 明 显 下 沉 气 流<br />

区 内 , 有 组 织 的 下 沉 气 流 造 成 在 有 限 的 混 合 空 间 内 , 大 量 的 气 溶 胶 粒 子 聚 集 在 低<br />

空 , 形 成 了 严 重 的 灰 霾 天 气 ;11 月 4 日 , 台 风 茉 莉 转 向 东 北 方 向 移 动 , 下 沉 气<br />

流 明 显 减 弱 , 能 见 度 与 空 气 质 量 明 显 好 转 , 灰 霾 天 气 结 束 。<br />

图 2 强 热 带 风 暴 “ 茉 莉 0319” 外 围 下 沉 气 流 影 响 珠 江 三 角 洲<br />

34


沿 海 工 业 城 市 灰 霾 天 气 增 长 较 快 。 沿 海 工 业 城 市 灰 霾 天 气 增 多 与 海 盐 气 溶 胶 粒 子<br />

的 氯 损 耗 机 制 关 系 密 切 , 当 海 盐 巨 粒 子 存 在 于 未 污 染 沿 海 大 气 中 时 , 由 于 其 尺 度<br />

远 大 于 可 见 光 波 长 , 而 数 量 又 非 常 少 , 几 乎 不 对 能 见 度 有 可 察 觉 的 影 响 , 但 海 盐<br />

巨 粒 子 处 于 沿 海 城 市 污 染 大 气 中 时 , 海 盐 巨 粒 子 会 与 污 染 物 发 生 反 应 , 生 成 硫 酸<br />

盐 与 硝 酸 盐 细 粒 子 并 放 出 氯 气 , 造 成 气 溶 胶 中 氯 的 亏 损 。 而 1 个 10 μm 的 海 盐 巨<br />

粒 子 可 以 生 成 数 千 个 次 微 米 的 细 粒 子 气 溶 胶 , 少 量 的 海 盐 巨 粒 子 并 不 影 响 能 见<br />

度 , 但 大 量 的 细 粒 子 会 使 能 见 度 明 显 恶 化 。<br />

形 成 细 粒 子 气 溶 胶 的 经 典 的 气 粒 转 化 理 论 就 涉 及 海 盐 气 溶 胶 巨 粒 子 的 氯 损 耗 机<br />

制 。<br />

一 氧 化 氮 污 染 气 体 可 以 在 大 气 中 被 化 学 氧 化 , 形 成 二 氧 化 氮 , 在 液 相 过 程 中 形 成<br />

硝 酸 , 如 果 这 时 大 气 中 存 在 氯 化 钠 等 海 盐 巨 粒 子 , 就 会 形 成 硝 酸 钠 细 粒 子 , 同 时<br />

产 生 氯 化 氢 , 造 成 氯 损 耗 。<br />

2NO+O 2 →2NO 2<br />

2NO 2 +H 2 O→HNO 2 +HNO 3<br />

HNO 3 +NaCl→NaNO 3 +HCl<br />

如 果 在 非 均 相 反 应 环 境 中 , 海 盐 巨 粒 子 可 以 直 接 在 形 成 硝 酸 钠 细 粒 子 的 同 时 , 产<br />

生 氯 化 氢 , 造 成 氯 损 耗 。<br />

NO 2 +NaCl+H 2 O→+NaNO 3 +HCl<br />

二 氧 化 硫 污 染 气 体 可 以 在 大 气 中 被 化 学 氧 化 或 光 化 学 氧 化 , 逐 步 形 成 三 氧 化 硫 与<br />

四 氧 化 硫 , 在 液 相 中 形 成 硫 酸 , 如 果 这 时 大 气 中 存 在 氯 化 钠 等 海 盐 巨 粒 子 , 就 会<br />

形 成 硫 酸 钠 细 粒 子 , 同 时 产 生 氯 化 氢 , 造 成 氯 损 耗 。<br />

公 式 略<br />

2010 年 3 月 17-23 日 , 在 珠 三 角 地 区 发 生 了 一 次 典 型 灰 霾 天 气 过 程 , 同 期 20<br />

日 左 右 , 中 亚 、 蒙 古 国 与 我 国 北 方 发 生 了 今 年 沙 尘 天 气 影 响 范 围 最 广 的 一 次 强 沙<br />

尘 暴 过 程 , 冷 空 气 前 锋 22 日 凌 晨 到 达 穗 港 地 区 , 但 穗 港 两 地 空 气 质 量 发 生 了 相<br />

反 的 变 化 , 香 港 空 气 质 量 急 剧 恶 化 , 气 溶 胶 浓 度 超 过 700µg/m 3 , 而 珠 三 角 腹 地 的<br />

35


广 州 、 佛 山 、 东 莞 的 能 见 度 和 空 气 质 量 明 显 好 转 , 出 现 了 穗 港 晴 沙 两 重 天 的 奇 观 ,<br />

亦 引 发 了 关 于 这 次 过 程 定 性 的 争 议 。 本 文 从 天 气 分 析 、 流 场 分 析 、 遥 感 分 析 和 气<br />

溶 胶 物 理 化 学 特 征 分 析 , 探 讨 了 这 次 过 程 的 成 因 , 结 论 是 香 港 地 区 从 东 到 西 受 到<br />

了 源 于 浮 尘 的 重 度 灰 霾 天 气 影 响 , 能 见 度 和 空 气 质 量 急 剧 恶 化 , 而 珠 三 角 腹 地 受<br />

冷 空 气 影 响 , 清 除 了 持 续 5 天 的 灰 霾 天 气 , 能 见 度 和 空 气 质 量 明 显 好 转 。<br />

图 3 2010 年 3 月 17-23 日 香 港 与 广 州 、 东 莞 的 PM 10 质 量 浓 度 变 化<br />

36


拉 萨 市 区 近 十 年 空 气 污 染 等 级 与 气 象 条 件 关 系 的 分 析<br />

德 庆 卓 嘎<br />

1<br />

次 仁<br />

2<br />

格 央<br />

1<br />

罗 布 次 仁<br />

1. 西 藏 自 治 区 气 象 台 西 藏 850000 2. 西 藏 大 学 理 学 院 西 藏 850000<br />

1<br />

本 文 利 用 2000-2010 年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监 测 数 据 和 同 期 的 气 象 数 据 , 分 析 了 10 年 间<br />

拉 萨 市 区 空 气 质 量 的 时 空 特 征 、 变 化 趋 势 及 与 气 象 条 件 的 关 系 。 结 果 表 明 , 在 影<br />

响 拉 萨 市 区 空 气 质 量 的 主 要 三 种 污 染 物 二 氧 化 硫 (SO 2 )、 二 氧 化 氮 (NO 2 ) 和 可 吸 入<br />

颗 粒 物 ( PM 10 ) 中 , 可 吸 入 颗 粒 物 是 首 要 污 染 物 ; 三 种 污 染 物 随 季 节 的 分 布 规 律 是 :<br />

冬 半 年 (11~4 月 ) 偏 多 , 夏 半 年 (5~10 月 ) 偏 少 ; 三 种 污 染 物 的 变 化 趋 势 是 随 年 代 减<br />

少 , 就 年 平 均 而 言 ,NO2 浓 度 增 加 ,PM10 浓 度 降 低 ,SO2 浓 度 变 化 不 显 著 , 各<br />

污 染 物 有 明 显 的 突 变 现 象 。 按 国 家 标 准 分 级 , 空 气 质 量 3 级 以 下 ( A PI< 100) 的<br />

日 数 占 97.86%, 空 气 质 量 3 级 以 上 (API> 100) 的 日 数 占 2.14%。 本 文 还 针 对 市 区<br />

空 气 质 量 特 征 , 又 重 点 分 析 了 降 水 、 风 速 与 其 它 天 气 现 象 ( 烟 尘 、 浮 尘 、 扬 沙 ) 与<br />

空 气 污 染 的 关 系 。<br />

关 键 词 : 空 气 质 量 时 空 特 征 气 象 条 件<br />

37


多 环 芳 烃 在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的 分 布 特 征<br />

迪 丽 努 尔 ‧ 塔 力 甫 阿 布 力 孜 · 伊 米 提 阿 不 力 克 木 · 阿 布 力 孜 亚 力 昆 江 · 吐 尔 逊<br />

( 新 疆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30046)<br />

从 2008 年 9 月 至 2010 月 2 年 在 新 疆 大 学 本 部 设 置 采 样 点 , 采 集 可 吸 入 颗 粒 物 ,<br />

利 用 气 相 色 谱 - 质 谱 联 用 仪 (GC-MS) 对 所 采 集 样 品 的 乌 鲁 木 齐 市 可 吸 入 颗 粒 物 中<br />

的 多 环 芳 烃 进 行 了 初 步 定 量 和 定 性 分 析 。 结 果 表 明 能 检 测 出 来 的 多 环 芳 烃 有 萘 、<br />

苊 、 二 氢 苊 、 菲 、 芴 、 蒽 、 萤 蒽 、 芘 、 苯 并 (b) 萤 蒽 、 二 苯 并 (a,h) 蒽 等 10 种 。<br />

在 PM 2.5 中 这 10 种 多 环 芳 烃 的 检 测 出 浓 度 范 围 6.5~224.7ng/m 3 之 间 , 平 均 为<br />

46.4ng/m 3 ; 在 PM 2.5-10 中 10 种 多 环 芳 烃 的 检 测 出 浓 度 范 围 0.2~244.0ng/m 3 之 间 ,<br />

平 均 为 49.9 ng/m 3 。<br />

关 键 词 : 乌 鲁 木 齐 市 ; 大 气 可 吸 入 颗 粒 物 ; 多 环 芳 烃<br />

38


Investigating Pollutant Sources to a Rural Sampling Site at the<br />

Southernmost Point of Taiwan Using Conditional Probability<br />

Functions (CPF)<br />

WEI-NAI CHEN 1 , Chuan-Yao Lin 1 , Min-Suk Bae 2<br />

1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wan<br />

2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 Koera<br />

Nine years (2000-2008) hourly mean aerosol mass (PM10 and PM2.5), and trace gas<br />

(SO2, CO, NOx, and O3)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at Hengchun, Taiwan (120.50E,<br />

21.55N) a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pollutant source directions that<br />

contribute to the southwest Taiwan area,. Hengchun is a rural environmental site<br />

locating at the southernmost point of Taiwan. Analyses show seasonal mean values of<br />

PM10/PM2.5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are 31/16 µg/m3, 21/12 µg/m3,<br />

28/16 µg/m3, and 25/13 µg/m3, respectively. Higher PM values observed in spring<br />

might be due to mid-range transport from countries on the Asian continent. In autumn,<br />

higher PM values we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southwesterly flow.<br />

MODIS AOD, model simulation, and a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function (CPF) method<br />

a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directionality of sources contributing to observed pollutant<br />

concentrations. This method determine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given source<br />

contribution from a given wind direction will exceed a defined threshold value. For<br />

pollutants observed in spring, summer, and winter, our analysis indicated relatively<br />

high pollution episodes mostly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winds blowing from NW -<br />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direction of emissions from urban areas or industries in west<br />

Taiwan. In autumn, SW for relatively high PM10, PM2.5, SO2, NOx, and CO – which<br />

could be the result of pollutants long-range or mid-range transported over the sea<br />

surface from coastal areas of China.<br />

39


一 种 新 型 室 内 空 气 独 立 除 湿 技 术<br />

张 立 志<br />

1.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教 育 部 传 热 与 节 能 重 点 实 验 室 ,510641<br />

1<br />

在 华 南 地 区 亚 热 带 气 候 环 境 下 , 新 风 带 来 的 潜 热 负 荷 可 以 占 到 空 调 总 负 荷 的 20<br />

%-40%, 因 此 开 发 节 能 的 新 风 独 立 除 湿 系 统 是 建 筑 节 能 领 域 的 一 项 重 大 课 题 。<br />

本 文 提 出 三 种 独 立 除 湿 系 统 , 它 们 分 别 是 : 系 统 A, 机 械 制 冷 + 热 泵 ; 系 统 B,<br />

机 械 制 冷 + 显 热 回 收 ; 系 统 C, 机 械 制 冷 + 膜 法 全 热 回 收 。 通 过 在 华 南 气 候 参 数<br />

下 的 逐 时 模 拟 , 分 析 了 三 种 系 统 的 能 耗 。 研 究 发 现 , 与 传 统 表 冷 器 除 湿 的 能 耗 相<br />

比 , 具 有 能 量 回 收 设 备 的 独 立 除 湿 系 统 可 以 节 约 29-42% 的 能 量 。<br />

關 鍵 詞 : 室 内 空 气 ; 除 湿 ; 能 耗 ; 热 回 收<br />

为 了 比 较 各 种 方 案 , 将 各 种 系 统 在 广 州 气 候 条 件 下 全 年 消 耗 的 一 次 能 源 画 在 图 1<br />

中 , 可 以 看 出 , 在 三 种 系 统 中 , 系 统 C 即 机 械 制 冷 + 膜 法 全 热 回 收 全 年 消 耗 的<br />

能 源 最 小 , 但 总 的 说 来 , 由 于 几 种 系 统 都 采 取 了 节 能 措 施 , 所 以 四 种 系 统 的 能 耗<br />

基 本 在 一 个 数 量 级 。<br />

5. 0E+06<br />

4. 5E+06<br />

4. 0E+06<br />

除 湿 能 耗 (kJ/ 人 / 年 )<br />

3. 5E+06<br />

3. 0E+06<br />

2. 5E+06<br />

2. 0E+06<br />

1. 5E+06<br />

1. 0E+06<br />

5. 0E+05<br />

0. 0E+00<br />

系 统 A 系 统 B 系 统 C<br />

图 1 不 同 系 统 人 均 全 年 除 湿 能 耗<br />

在 华 南 亚 热 带 热 湿 气 候 环 境 下 , 几 乎 全 年 都 需 要 除 湿 , 月 除 湿 能 耗 值 在 1.5e5 kJ<br />

到 5.3e5 kJ 之 间 。 能 耗 最 小 的 月 份 是 一 月 , 而 能 耗 最 多 的 月 份 是 八 月 。<br />

40


中 国 不 同 排 放 情 景 下 人 为 气 溶 胶 的 气 候 效 应 研 究<br />

刘 红 年 张 力<br />

南 京 大 学 大 气 科 学 学 院 , 南 京 ,210093<br />

本 文 利 用 区 域 气 候 模 式 RIEMS2.0(Regional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del<br />

System) 和 2006 年 以 及 2020 年 三 种 排 放 情 景 下 的 排 放 资 料 , 研 究 了 2006 年 气<br />

候 背 景 下 的 人 为 气 溶 胶 的 浓 度 分 布 特 征 及 辐 射 效 应 , 估 算 了 不 同 排 放 情 景 下 人 为<br />

气 溶 胶 的 主 要 成 分 硫 酸 盐 、 硝 酸 盐 、 黑 碳 、 有 机 碳 ( 含 二 次 有 机 碳 ) 的 综 合 气 候 效<br />

应 。 结 果 表 明 :(1)2006 年 中 国 地 区 人 为 气 溶 胶 浓 度 硫 酸 盐 > 有 机 碳 > 硝 酸 盐 ><br />

黑 碳 , 其 区 域 平 均 值 分 别 为 6.0、4.0、1.3 和 0.3 mg/m 2 。 在 有 机 碳 OC 中 , 二 次<br />

有 机 碳 SOC 所 占 比 例 平 均 43.5%。(2)2006 年 硫 酸 盐 、 硝 酸 盐 、 有 机 碳 和 BC<br />

的 平 均 辐 射 强 迫 分 别 为 -1.32、-0.60、-0.40 和 0.28 w/m 2 。 硫 酸 盐 、 硝 酸 盐 和 有 机<br />

碳 的 负 辐 射 强 迫 超 过 黑 碳 的 正 辐 射 强 迫 , 人 为 气 溶 胶 总 辐 射 强 迫 为 -1.96 w/m 2 。<br />

(3) 与 2006 年 相 比 ,REF 情 景 ( 基 准 情 景 ) 下 , 硫 酸 盐 、 一 次 有 机 碳 (POC)、<br />

二 次 有 机 碳 (SOC) 含 量 略 有 减 小 , 黑 碳 (BC) 含 量 略 有 增 加 , 硝 酸 盐 含 量 基<br />

本 不 变 。PSC 情 景 ( 低 排 放 情 景 ) 下 , 硫 酸 盐 含 量 明 显 减 小 , 硝 酸 盐 基 本 不 变 ,<br />

BC 略 有 增 加 ,POC、SOC 略 有 减 少 。PFC 情 景 ( 膏 排 放 情 景 ) 下 , 硫 酸 盐 含 量<br />

增 加 明 显 。2006 年 和 2020 年 REF、PSC 和 PFC 情 景 下 , 人 为 气 溶 胶 含 量 分 别<br />

为 11.6、10.6、8.6 和 14.8 mg/m 2 。(4)REF 和 PSC 情 景 下 辐 射 强 迫 平 均 值 和 极<br />

值 都 明 显 小 于 2006 年 。PFC 情 景 下 平 均 辐 射 强 迫 为 -2.1 w/m 2 , 大 于 2006 年 的 辐<br />

射 强 迫 , 但 极 值 小 于 2006 年 。(5)2006 年 和 2020 年 REF、PSC、PFC 人 为 气<br />

溶 胶 引 起 的 区 域 平 均 地 面 气 温 变 化 分 别 为 -0.083、-0.065、-0.065、-0.087K, 地 面<br />

气 温 变 化 极 大 值 分 别 为 -0.41、-0.35、-0.36、-0.50K。<br />

关 键 词 : 排 放 情 景 , 人 为 气 溶 胶 , 气 溶 胶 气 候 效 应 ,RIEMS2.0<br />

41


图 1 不 同 排 放 源 情 景 下 人 为 气 溶 胶 区 域 平 均 柱 浓 度 (mg/m2)<br />

图 2 不 同 排 放 源 情 景 下 人 为 气 溶 胶 辐 射 强 迫 平 均 值 和 极 值 (w/m2)<br />

42


Estimation of Downward Solar Irradiance over Taiwan from MTSAT<br />

Image and Digital Terrain Data<br />

Feng Hsiao 1 Po-Hsiung, Lin 1 Yen-Jen, Lai 2<br />

1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2 Experimental Fores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The estimates of Downward Solar Irradiance (DSI) of the complex terrain, contribute<br />

to the understandings of various livelihood activities and scientific explorations in the<br />

Earth's biosphere. By taking advantages of the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a<br />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image becomes the best tool to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of DSI.<br />

The former studies on DSI in Taiwan were limited to the use of ground DSI sporadic<br />

observation data to analyze the radiant attenua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In this<br />

study, we modified Lai (2003) work over Chenyoulan River watershed and extended<br />

the domain to the whole Taiwan region. The DSI estimation process (Satellite-Based<br />

DSI Estimation Model, referred to as SDEM)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MTSAT satellite<br />

high resolution visible image data and 40m resolution of 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br />

in Taiwan. SDEM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and clouds, the terrain<br />

slopes blocking-diffusion-reflection effect, to calculate the DSI values on the each<br />

pixel point of the MTSAT satellite data.<br />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SI estimations of SDEM and minute-resolution<br />

ground DSI observations at Taipei and Tainan cities could reach 0.81 (cloudy status)<br />

and more than 0.93 (clear-sky status). Comparing with the hourly-accumulated DSI of<br />

Central Weather Bureau stations’measurements around Taiwan, the correlation<br />

coefficients are 0.8 (high-altitude station) to more than 0.9 (low-altitude stations). The<br />

deviation of SDEM DSI estimation might be caused by the coarse resolution of<br />

MTSAT pixel resolution and the sub-grid cloud and fog effect. Nevertheless, the large<br />

spatial region with hourly resolution of SDEM DSI produces could provide useful<br />

information for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s, solar energy application and ecological<br />

researches in Taiwan.<br />

Key word: Downward Solar Irradiance, MTSAT, DTM<br />

43


北 京 PM 2.5 及 氣 溶 膠 光 學 特 性 的 觀 測 研 究<br />

荊 俊 山<br />

1<br />

高 樅 亭<br />

2<br />

張 仁 健<br />

1. 中 國 科 學 院 大 氣 物 理 研 究 所<br />

2. 吉 林 省 氣 象 科 學 研 究 所<br />

1<br />

2009 年 5 月 20 日 ~8 月 30 日 使 用 黑 碳 儀 和 濁 度 儀 對 北 京 市 區 黑 碳 品 質 濃 度<br />

(BC)、 氣 溶 膠 的 散 射 係 數 (Sc) 進 行 了 觀 測 , 並 對 PM 2.5 濃 度 、 氣 溶 膠 的 吸 收<br />

係 數 (Ab)、 單 次 散 射 反 照 率 (SSA)、 光 學 厚 度 (AOD) 進 行 了 分 析 。 結 果 表<br />

明 , 北 京 市 區 夏 季 PM 2.5 、BC、Ab、Sc、SSA 和 AOD 的 平 均 值 分 別 為 63.66±47.23<br />

μgm -3 、7.02±4.76 μgm -3 、54.87±39.17 Mm -1 、340.6±346.85 Mm -1 、0.8±0.1 和<br />

0.42±0.44。Ab、Sc,SSA 均 呈 現 出 明 顯 的 單 峰 日 變 化 特 徵 ,Ab 在 05 時 前 後 達<br />

到 峰 值 , 而 Sc 的 最 大 值 出 現 在 10 時 前 後 ,SSA 最 大 值 出 現 在 午 後 01 時 。Ab、<br />

Sc 與 PM 2.5 濃 度 的 相 關 性 較 好 , 相 關 係 數 分 別 為 0.65、0.78,Ab、Sc 有 隨 相 對<br />

濕 度 增 大 而 增 大 的 趨 勢 。<br />

關 鍵 字 :PM 2.5 ; 黑 碳 ; 光 學 特 性<br />

PM 2.5<br />

/ μgm -3<br />

Sc / Μm -1 Ab / Μm -1 BC / μgm -3<br />

SSA<br />

AOD<br />

400<br />

200<br />

0<br />

40<br />

20<br />

0<br />

400<br />

200<br />

0<br />

3000<br />

2000<br />

1000<br />

0<br />

1.0<br />

0.8<br />

0.6<br />

3<br />

2<br />

1<br />

0<br />

5-21-23<br />

5-28-23<br />

6- 4-23<br />

6-11-23<br />

6-18-23<br />

6-25-23<br />

7- 2-23<br />

7- 9-23<br />

7-16-23<br />

7-23-23<br />

7-30-23<br />

8- 6-23<br />

8-13-23<br />

8-20-23<br />

8-27-23<br />

Local Time(hr)<br />

圖 1. PM 2.5 、BC、Ab、Sc、SSA、AOD 變 化 時 間 序 列<br />

44


受 夏 季 降 水 、 大 風 、 大 霧 天 氣 影 響 , 北 京 PM 2.5 、BC、Ab、Sc、SSA、AOD 等<br />

參 數 隨 時 間 變 化 都 比 較 劇 烈 ,6 月 18 日 更 是 因 為 霧 霾 天 氣 的 緣 故 ,PM 2.5 、BC、<br />

Ab、Sc 數 值 都 增 加 數 倍 。 觀 測 期 間 PM 2.5 、BC、Ab、Sc、SSA、AOD 的 平 均 值<br />

分 別 為 63.66±47.23 μgm -3 、7.02±4.76 μgm -3 、54.87±39.17 Mm -1 、340.6±346.85<br />

Mm -1 、0.8±0.1 和 0.42±0.44。<br />

表 1. PM 2.5 及 光 學 特 性 參 數 與 相 對 濕 度 和 風 速 的 相 關 性<br />

PM 2.5 BC Ab Sc SSA RH AOD WS<br />

PM 2.5 1 0.65** 0.65** 0.78** 0.46** 0.28** 0.73** -0.04*<br />

-0.22*<br />

0.65** 1 1 0.72** 0.17** 0.50** 0.63**<br />

BC<br />

*<br />

-0.22*<br />

0.65** 1 1 0.72** 0.17** 0.50** 0.63**<br />

Ab<br />

*<br />

Sc 0.78** 0.72** 0.72** 1 0.61** 0.57** 0.84** -.01**<br />

SSA 0.46** 0.17** 0.17** 0.61** 1 0.42** 0.58** 0.01<br />

-0.36*<br />

0.28** 0.50** 0.50** 0.57** 0.42** 1 0.52**<br />

RH<br />

*<br />

-0.17*<br />

0.73** 0.63** 0.63** 0.84** 0.58** 0.52** 1<br />

AOD<br />

*<br />

-0.22* -0.22*<br />

-0.36* -0.17*<br />

-0.04*<br />

-.01** 0.01<br />

WS<br />

* *<br />

* *<br />

1<br />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br />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br />

PM 2.5 與 BC、Ab、Sc、AOD 與 的 相 關 性 較 好 , 這 是 因 為 顆 粒 物 濃 度 的 高 低 對 氣<br />

溶 膠 的 光 學 特 性 有 直 接 的 影 響 。 相 對 濕 度 與 PM 2.5 、 氣 溶 膠 的 光 學 特 性 有 正 的 相<br />

關 性 , 這 是 因 為 相 對 濕 度 增 大 時 , 往 往 伴 隨 大 氣 層 結 穩 定 風 速 較 小 的 情 況 , 此 時<br />

氣 溶 膠 不 易 擴 散 , 濃 度 較 高 , 同 時 氣 溶 膠 由 於 吸 附 水 汽 凝 結 增 長 而 改 變 自 身 的 光<br />

學 特 性 。 風 速 的 大 小 對 黑 碳 濃 度 和 空 氣 的 相 對 濕 度 都 有 顯 著 影 響 , 當 風 速 增 加<br />

時 , 黑 碳 濃 度 和 空 氣 的 相 對 濕 度 都 有 減 少 的 趨 勢 。<br />

45


中 国 大 陆 地 区 气 溶 胶 光 学 特 性 及 辐 射 气 候 效 应 研 究<br />

夏 祥 鳌<br />

1 、 陈 洪 滨<br />

1 、 李 占 清<br />

2 、 王 普 才<br />

1 、 范 学 花<br />

1.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物 理 研 究 所 中 层 大 气 和 全 球 环 境 探 测 重 点 实 验 室<br />

2. Department of Meteorological and Oceanic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ryland<br />

1<br />

气 溶 胶 气 候 和 环 境 效 应 是 当 前 大 气 研 究 中 研 究 的 热 点 和 难 点 问 题 之 一 。 一 些 研 究<br />

表 明 中 国 气 溶 胶 对 区 域 乃 至 全 球 气 候 化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 但 气 溶 胶 光 学 特 性 和 辐<br />

射 气 候 效 应 的 观 测 仍 然 比 较 缺 乏 , 基 于 此 ,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物 理 研 究 所 中 层 大 气<br />

和 全 球 环 境 探 测 重 点 实 验 室 与 国 内 外 研 究 机 构 合 作 , 近 年 来 通 过 建 立 气 溶 胶 - 云 -<br />

辐 射 观 测 网 络 , 并 结 合 卫 星 遥 感 数 据 , 比 较 系 统 的 开 展 了 中 国 大 陆 地 区 气 溶 胶 光<br />

学 特 性 和 辐 射 气 候 效 应 研 究 , 本 报 告 将 重 点 介 绍 近 年 来 在 此 方 面 开 展 的 主 要 观 测<br />

研 究 工 作 和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 包 括 地 基 网 络 化 观 测 、 气 溶 胶 光 学 特 性 时 空 分 布 、 气<br />

溶 胶 和 辐 射 卫 星 遥 感 产 品 验 证 、 气 溶 胶 辐 射 和 气 候 效 应 等 。<br />

Email: xxa@mail.iap.ac.cn<br />

關 鍵 詞 : 气 溶 胶 、 光 学 特 性 、 辐 射 和 气 候 效 应<br />

46


Apr - June<br />

Xianghe Farmland- AAF<br />

July-Oct<br />

Deployment: July 10 – Oct 31. 2008<br />

Location: 39 o 45’14”N, 116 o 57’43”E<br />

El ti 36<br />

Zhangye Desert - AAF<br />

Taihu Lake – Ancillary<br />

Deployment: Apr 7 – June 23, 2008<br />

Location: 39º06’N, 100º16’E,<br />

Deployment: March – December<br />

2008 Location: 31.702ºN, 120.358ºE<br />

Elevation: 10 m<br />

May-December<br />

Shouxian – AMF site<br />

Location: 116 o 47’E, 32 o 33’N<br />

Deployment: May-December<br />

Cities nearby: Hefei, Bengbo<br />

March-December<br />

圖 1-2. EAST-AIRE 和 2008 年 气 溶 胶 - 云 - 辐 射 加 强 观 测 地 基 观 测 网 络<br />

47


偏 振 微 脉 冲 激 光 雷 达 的 应 用<br />

徐 赤 东 纪 玉 峰<br />

中 国 科 学 院 合 肥 物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大 气 光 学 中 心<br />

简 单 介 绍 了 偏 振 微 脉 冲 激 光 雷 达 的 原 理 , 展 示 自 行 研 制 的 偏 振 微 脉 冲 激 光 雷 达 基<br />

本 结 构 、 技 术 指 标 等 。 重 点 分 析 了 该 仪 器 的 几 种 典 型 应 用 , 一 是 长 期 探 测 获 取 测<br />

量 点 的 长 期 变 化 过 程 , 统 计 分 析 后 得 到 测 量 区 域 的 气 溶 胶 垂 直 分 布 的 大 致 模 式 ;<br />

二 是 对 大 气 污 染 过 程 的 探 测 , 体 现 出 大 气 污 染 的 垂 直 变 化 过 程 及 特 征 ; 三 是 在 全<br />

天 候 测 量 中 的 的 应 用 , 如 降 雨 过 程 的 体 现 等 。 最 后 提 出 存 在 的 现 象 及 可 能 会 有 所<br />

深 入 探 索 的 应 用 点 。<br />

48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nano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br />

particle mass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s by the MOUDI<br />

Sheng Chieh Chen 1 , Chuen Jinn Tsai 1 , Cheng-Yu Huang 1 , Hong-Dar Chen 1<br />

1.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br />

A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was used upstream of two collocated MOUDIs<br />

(Micro-orifice Uniform Deposit Impactors) for sampling ambient aerosol particles,<br />

one of which used silicone grease coated aluminum foils (MOUDI 1, M1) as the<br />

impaction substrates and was considered as the reference impactor. The other used<br />

uncoated aluminum foils (MOUDI 2, M2) or uncoated Teflon filters (MOUDI 3, M3)<br />

as the impaction substrates for quantify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trolled RHs<br />

(relative humidities) and different impaction substrates on the PM 0.1 concentrations<br />

and mass distributions of ambient PMs.<br />

Fig. 1 compares the mass distributions and the MMADs of M1 (coated ALs) with<br />

those of M2 (uncoated ALs) or M3 (uncoated TFs) when both collocated MOUDIs<br />

were conditioned to 25, 50 and 75% RHs for inlet aerosols. Both accumulation and<br />

coarse mode MMADs of M2 and M3 we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br />

of M1 at 50 and 75% RHs (Figs. 1 (b, c, e, f)). However, at RH=25% (Figs. 1 (a, d)),<br />

shifting of the mass distribution curve to smaller diameter occurred which led to about<br />

9-12% (M2) or 6-9% (M3) smaller for both accumulation and coarse mode MMADs.<br />

Ratios of M2 and M3 PM concentrations to those of M1 at different RHs are<br />

compared in Fig. 2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RHs and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particle<br />

bounce. It was found bounce start to occur at RHs below 75 and 65% in M2 and M3,<br />

respectively, when PM 0.1 was oversampled. M2 and M3 both sampled close PM 0.1<br />

concentrations to M1 at RHs >~75 and >~65%, respectively, with the difference of<br />

less than 5 %. However, PM 0.1 was oversampled by M2 by 95 and 180% at RH of 50<br />

and 25%, respectively, while that by M3 was 25 and 55%.<br />

Keywords: Atmospheric aerosols; Nanoparticles; Cascade impactor; Particle bounce<br />

49


ΔM/Δlog(Dpa), μg/m 3<br />

30<br />

20<br />

10<br />

RH=25%<br />

M1<br />

M2<br />

MMAD<br />

M1: 5.10 & 0.44 μm<br />

M2: 4.49 & 0.40 μm<br />

ΔM/Δlog(Dpa), μg/m 3<br />

60<br />

50<br />

40<br />

(a) (b) (c)<br />

30<br />

20<br />

RH=50%<br />

M1<br />

M2<br />

MMAD<br />

M1: 3.70 & 0.50 μm<br />

M2: 3.65 & 0.52 μm<br />

ΔM/Δlog(Dpa), μg/m 3<br />

60<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RH=75%<br />

M1<br />

M2<br />

MMAD<br />

M1: 5.31 & 0.78 μm<br />

M2: 5.38 & 0.79 μm<br />

10<br />

10<br />

ΔM/Δlog(Dpa), μg/m 3<br />

0<br />

0.01 0.1 1 10 100<br />

D pa, μm<br />

60<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RH=25%<br />

M1<br />

M3<br />

(d)<br />

MMAD<br />

M1: 4.85 & 0.49 μm<br />

M3: 4.44 & 0.46 μm<br />

ΔM/Δlog(Dpa), μg/m 3<br />

0<br />

0.01 0.1 1 10 100<br />

D pa, μm<br />

15<br />

10<br />

5<br />

RH=50%<br />

M1<br />

M3<br />

(e)<br />

MMAD<br />

M1: 3.15 & 0.48 μm<br />

M3: 3.06 & 0.48 μm<br />

ΔM/Δlog(Dpa), μg/m 3<br />

70<br />

60<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0<br />

0.01 0.1 1 10 100<br />

D pa, μm<br />

RH=75%<br />

M1<br />

M3<br />

MMAD<br />

M1: 3.69 & 0.56 μm<br />

M3: 3.60 & 0.58 μm<br />

(f)<br />

10<br />

10<br />

0<br />

0<br />

0<br />

0.01 0.1 1 10 100 0.01 0.1 1 10 100 0.01 0.1 1 10 100<br />

D pa, μm<br />

D pa, μm<br />

D pa, μm<br />

Figure 1. Comparison of particle mass distributions and the accumulation and coarse<br />

MMADs of M2 or M3 to those of M1 at the conditioned RH of 25, 50 and 75%.<br />

PM ratio<br />

4<br />

3.5<br />

3<br />

2.5<br />

2<br />

1.5<br />

1<br />

y=-0.013x+1.88<br />

R 2 =0.98, x:20~65<br />

PM ratio=1<br />

M2/M1: open symbol<br />

M3/M1: filled symbol<br />

PM 10<br />

PM 2.5<br />

PM 0.1<br />

regression of PM 0.1<br />

regression of PM 10<br />

y=-0.034x+3.64<br />

R 2 =0.94, x:10~75<br />

y=0.0024x+0.78, R 2 =0.83, x:10~98<br />

0.5<br />

0 20 40 60 80 100<br />

relative humidity, %<br />

Figure 2. Ratio of PM 10 , PM 2.5 and PM 0.1 by M2 or M3 to that by M1 at different<br />

conditioned RHs.<br />

50


大 气 颗 粒 物 吸 湿 性 的 实 验 室 模 拟 和 现 场 观 测<br />

陈 建 华 , 王 轩 , 王 玮 , 刘 红 杰 , 任 丽 红 , 杨 小 阳<br />

(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 北 京 100012)<br />

气 溶 胶 吸 湿 特 性 对 研 究 气 溶 胶 的 气 候 变 化 影 响 以 及 人 体 健 康 效 应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br />

本 文 采 用 国 内 首 台 HTDMA( 加 湿 迁 移 差 分 分 析 ) 系 统 对 大 气 气 溶 胶 中 常 见 的 无<br />

机 和 有 机 组 分 、 机 动 车 排 放 颗 粒 物 以 及 大 气 环 境 中 气 溶 胶 进 行 了 吸 湿 特 性 实 验 和<br />

研 究 , 通 过 对 各 种 常 见 化 合 物 和 环 境 气 溶 胶 吸 湿 特 性 进 行 定 量 表 征 , 从 而 判 定 影<br />

响 气 溶 胶 吸 湿 特 性 的 主 要 因 素 。<br />

实 验 首 次 对 钙 盐 以 及 合 成 海 盐 吸 湿 性 进 行 测 量 。 实 验 中 发 现 无 机 化 合 物 NaCl、<br />

(NH 4 ) 2 SO 4 潮 解 点 在 75±2% 左 右 ,NaNO 3 、CaCl 2 以 及 合 成 海 盐 粒 径 增 长 随 着 相<br />

对 湿 度 (RH) 的 升 高 逐 渐 增 大 ,CaSO 4 、 有 机 化 合 物 中 的 乙 二 酸 和 己 二 酸 随 着<br />

RH 增 大 未 见 明 显 吸 湿 增 长 。 此 外 结 合 扫 描 电 镜 分 析 , 研 究 了 7 种 化 合 物 在 不 同<br />

RH 下 的 形 态 特 征 和 吸 湿 增 长 现 象 ,(NH 4 ) 2 SO 4 、 合 成 海 盐 和 NaNO 3 气 溶 胶 吸 湿<br />

长 大 前 后 粒 径 增 长 明 显 ,CaSO 4 以 及 乙 二 酸 、 己 二 酸 未 有 明 显 粒 径 变 化 。<br />

结 合 实 验 室 模 拟 成 果 , 本 文 利 用 吸 湿 性 平 台 对 机 动 车 尾 气 及 环 境 大 气 气 溶 胶 吸 湿<br />

性 进 行 研 究 。 通 过 测 试 不 同 类 型 机 动 车 排 放 气 溶 胶 吸 湿 性 , 发 现 柴 油 车 排 放 气 溶<br />

胶 在 经 过 烟 雾 箱 反 应 前 后 均 未 呈 现 吸 湿 增 长 , 汽 油 车 排 放 气 溶 胶 生 长 因 子 则 在 经<br />

历 烟 雾 箱 反 应 前 后 发 生 一 定 变 化 。 通 过 对 北 京 市 环 境 大 气 气 溶 胶 吸 湿 特 性 测 量 ,<br />

发 现 在 冬 季 采 暖 期 北 京 市 大 气 气 溶 胶 整 体 上 表 现 出 近 憎 水 性 和 弱 吸 湿 性 特 点 , 监<br />

测 期 间 随 着 大 气 污 染 程 度 降 低 环 境 大 气 气 溶 胶 吸 湿 生 长 因 子 呈 现 降 低 趋 势 。 气 溶<br />

胶 中 积 聚 模 态 吸 湿 生 长 因 子 高 于 同 期 爱 根 核 模 态 。 在 大 气 边 界 层 较 稳 定 情 况 下 ,<br />

气 溶 胶 吸 湿 生 长 因 子 日 分 布 峰 值 出 现 在 中 午 12 点 及 凌 晨 2 点 , 同 时 在 早 晨 8 点<br />

和 傍 晚 19 点 出 现 吸 湿 生 长 因 子 低 谷 。 对 于 大 气 边 界 层 不 稳 定 气 象 条 件 下 , 气 溶<br />

胶 吸 湿 生 长 因 子 呈 现 中 午 12 点 低 谷 和 夜 间 2 点 高 峰 的 单 峰 分 布 。 而 生 长 因 子 出<br />

现 高 峰 时 大 气 气 溶 胶 以 弱 吸 湿 性 气 溶 胶 占 主 要 组 分 , 低 谷 时 以 近 憎 水 性 气 溶 胶 占<br />

51


主 要 组 分 。 结 合 气 溶 胶 成 分 分 析 发 现 硫 酸 盐 和 硝 酸 盐 能 增 强 大 气 气 溶 胶 吸 湿 性 ,<br />

初 步 推 测 气 溶 胶 吸 湿 生 长 因 子 主 要 受 空 气 污 染 程 度 、 污 染 源 排 放 、 气 象 条 件 以 及<br />

气 溶 胶 化 学 组 分 等 多 重 因 素 影 响 。<br />

关 键 词 : 气 溶 胶 ; 吸 湿 性 ;HTDMA 系 统 ; 生 长 因 子<br />

图 1 (NH 4 ) 2 SO 4 生 长 因 子 同 理 论 曲 线 比 较<br />

北 京 市 环 境 气 溶 胶 生 长 因 子 逐 日 变 化 图<br />

生 长 因 子<br />

1.4<br />

1.3<br />

1.2<br />

1.1<br />

1<br />

25nm<br />

50nm<br />

100nm<br />

150nm<br />

200nm<br />

0.9<br />

2009/12/8 0:00 2009/12/10 0:00 2009/12/12 0:00 2009/12/14 0:00 2009/12/16 0:00 2009/12/18 0:00 2009/12/20 0:00<br />

时 间<br />

图 2 北 京 市 环 境 气 溶 胶 生 长 因 子 逐 日 变 化 图<br />

致 谢 : 本 研 究 受 到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40775075,40705043), 环 保 公 益 性 行 业 科<br />

研 专 项 (20080952,200809152) 以 及 中 央 级 公 益 性 科 研 院 所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br />

(2009KYYW16,2010KYYW05) 等 项 目 的 经 费 支 持 , 在 这 里 特 此 表 示 感 谢 !<br />

52


Measurement of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 Acting as Cloud<br />

Condensation Nuclei<br />

Wei-Ting Lin、Hui-Ming Hung<br />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aerosol complex to the cloud formation, we<br />

studied the ability of internally mixed ammonium sulfate/sodium chloride (AS/NaCl)<br />

and ammonium sulfate/oxalic acid (AS/OA) particles acting as cloud condensation<br />

nuclei (CCN). The CCN ability of internally mixed aerosols was studied as an array of<br />

ammonium sulfate mole fraction and supersaturation (SS) ratios using a continuous<br />

flow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ounter (CCNC, DMT); and simulated using Köhler<br />

theory. We summarized the diameters required for 50% of particles in number to be<br />

activated to cloud droplet in Figure 1 for the AS/NaCl and Figure 2 for AS/OA system.<br />

For a given SS, NaCl particles tend to be activated as lower critical diameter as<br />

compared to AS and OA. As ammonium sulfate fraction increases, the critical<br />

diameter increases for the AS/NaCl system. For AS/OA system, OA is activated at<br />

higher critical diameter as compared to AS especially at high SS. However, the<br />

presence of AS, as low as 25% mole fraction, reduces the critical diameter to a value<br />

similar to pure A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AS in the atmosphere<br />

might enhance the cloud activation of internally mixed AS-organic species (such as<br />

OA) particles at a similar condition required for pure AS. Further studies of CCN<br />

ability of different composition aerosol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will be discussed.<br />

Keywrods:aerosol, ammonium sulfate, oxalic acid, sodium chloride, cloud<br />

condensation nuclei, CCN.<br />

53


Figure 1. The critical diameter required to form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as a<br />

func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mole fraction (x = 0 for pure NaCl and x = 1 for pure<br />

AS) and SS for the internally mixed ammonium sulfate /sodium chloride particles.<br />

Figure 2. The critical diameter required to form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as a<br />

func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mole fraction (x = 0 for pure OA and x = 1 for pure AS)<br />

and SS for the internally mixed ammonium sulfate /oxalic acid particles.<br />

54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soluble ions in spring aerosol at a<br />

semi-arid site of Tongyu, China<br />

Z.X Shen 1,2,* , X. Wang 1 , J.J. Cao 2 , R.J. Zhang 3 , K. F. Ho 2<br />

1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br />

Xi’an 710049, China<br />

2 SKLLQG,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br />

710075, China<br />

3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Research for Temperate East<br />

Asia,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br />

100029, China<br />

*Author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E-mail:<br />

zxshen@mail.xjtu.edu.cn (Zhenxing Shen)<br />

Fine aerosol samples (PM 2.5 ) were collected daily at Tongyu, a semi-arid site in<br />

northeast China from April to June 2006, when Asian dust events occurred frequently.<br />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ne water-soluble ion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filter samples.<br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mass level of PM 2.5 at Tongyu station was 260.9<br />

µg/m 3 , and the total mass concentration of the nine kinds of water-soluble ions<br />

occupied ~17% of the PM 2.5 mass. Nine dust storm (DS) events were observed during<br />

the sampling period with mean concentrations of 528.0 µg/m 3 for PM 2.5 and 39.5<br />

µg/m 3 for total ions; during non-dust storm (NDS) periods, these values were 111.7<br />

and 19.6 µg/m 3 , respectively.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most of the water-soluble<br />

ions in the DS sample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DS samples. The ratios<br />

of ions to Fe were stable in DS samples, while they were more scattered in NDS<br />

samples, suggesting that the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was significant in NDS samples<br />

collected at Tongyu. Moreover, the observed stable values of the K + /Fe, Ca 2+ /Fe,<br />

Na + /Fe, NO - 3 /Fe, and SO 2- 4 /Fe ratios during the DS events should be associated with<br />

the ionic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dust in northeastern regions. Ion balance<br />

calculations for the NDS samples suggest that those aerosol particles were alkaline<br />

while DS samples were strongly alkaline. A deficit of measured anions during DS<br />

implies the presence of carbonate,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carbonate<br />

concentration.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detected carbonate<br />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ion balance supplies another<br />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carbonate content during DS.<br />

Keywords: Tongyu, PM 2.5 , water-soluble ions, carbonate<br />

55


Table 1. Concentrations of the major chemical species in PM 2.5 and their ratio to Fe a .<br />

DS a (n b = 19) NDS c (n = 34)<br />

Concentration,<br />

Concentration,<br />

Species<br />

μg/m 3 Ratio to<br />

μg/m 3 Ratio to<br />

Fe<br />

Fe<br />

Mean SD d Mean SD<br />

PM 2.5 528.0 311.0 111.7 64.3<br />

Fe 7.3 4.0 1.00 1.4 1.1 1.00<br />

Na + 4.5 1.0 0.62 3.3 0.9 2.40<br />

NH 4<br />

+<br />

1.2 1.0 0.16 0.6 0.6 0.41<br />

K + 1.7 1.0 0.24 0.8 0.5 0.57<br />

Mg 2+ 1.0 0.4 0.14 0.3 0.2 0.25<br />

Ca 2+ 12.5 5.9 1.71 4.5 4.6 3.24<br />

F - 0.7 0.3 0.10 0.4 0.2 0.27<br />

Cl - 1.5 0.4 1.22 1.1 0.5 0.16<br />

-<br />

NO 3<br />

2-<br />

SO 4<br />

4.6 2.5 0.63 3.0 1.4 2.15<br />

11.8 7.8 1.62 5.7 3.2 4.11<br />

a DS: dust storm; b n: sample numbers; c NDS: non-dust-storm days; d SD: standard<br />

deviation<br />

Ca 2+ (μgm -3 )<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Regression line<br />

Y=0.82X-1.73<br />

R=0.97, n=19, P


Measured Carbonate (μgm -3 )<br />

40<br />

Regression line<br />

35<br />

Y=1.13X - 6.55<br />

30 R=0.93, n=19, P


大 陸 沙 塵 對 台 灣 空 氣 品 質 影 響 之 案 例 分 析<br />

張 順 欽<br />

行 政 院 環 境 保 護 署 環 境 監 測 及 資 訊 處 簡 任 技 正<br />

來 自 中 國 大 陸 沙 塵 暴 揚 起 的 沙 塵 , 在 適 當 的 天 氣 條 件 下 , 會 伴 隨 東 北 季 風 影 響 台<br />

灣 的 空 氣 品 質 。1995 年 3 月 12 日 , 台 灣 北 部 出 現 泥 雨 事 件 , 在 氣 象 專 家 的 協 助 下 ,<br />

發 現 此 等 高 濃 度 微 粒 的 出 現 , 竟 然 與 2000 公 里 外 的 沙 塵 暴 有 關 。 沙 塵 影 響 台 灣<br />

時 , 最 明 顯 特 徵 在 於 風 速 強 , 因 擴 散 條 件 佳 ,CO 及 NO X 等 本 地 污 染 物 濃 度 反 而<br />

低 。 而 本 地 污 染 累 積 期 間 , 不 僅 PM 10 ,CO 及 NO X 等 濃 度 都 同 步 上 升 , 如 圖 1。 本<br />

文 以 2006 年 3 月 19 日 、2009 年 4 月 25 日 及 2010 年 3 月 21 日 等 三 個 嚴 重 影 響 全 台 空 氣<br />

品 質 的 大 陸 沙 塵 案 例 , 介 紹 沙 塵 影 響 台 灣 空 氣 品 質 的 特 徵 。2006 年 3 月 19 日 台 灣<br />

北 部 受 沙 塵 影 響 PM 10 超 過 350 μg m -3 , 全 台 計 50 個 測 站 PM 10 濃 度 日 平 均 大 於 空 氣<br />

品 質 標 準 125 μg m -3 。 同 時 , 氣 態 污 染 物 包 括 SO 2 、CO、 及 O 3 濃 度 也 隨 之 上 升 。<br />

PM 2.5 硫 酸 鹽 、 硝 酸 鹽 及 黑 碳 濃 度 也 都 增 加 , 顯 示 人 為 空 氣 污 染 物 隨 著 沙 塵 影 響<br />

台 灣 , 如 圖 2。2009 年 4 月 25 日 受 沙 塵 影 響 , 台 灣 北 部 少 部 分 測 站 PM 10 濃 度 超 過 1000<br />

μg m -3 , 使 得 69 個 測 站 超 過 空 氣 品 質 標 準 。 根 據 逆 軌 跡 回 推 高 濃 度 沙 塵 自 源 區 傳<br />

輸 到 台 灣 , 約 僅 48 小 時 , 較 過 往 沙 塵 通 過 上 海 48 小 時 抵 台 速 度 快 了 許 多 。2010<br />

年 3 月 21 日 沙 塵 則 創 下 台 灣 半 數 以 上 空 氣 品 質 監 測 站 PM 10 濃 度 超 過 1000 μg m -3 ,<br />

各 地 空 氣 污 染 指 標 (PSI) 達 500 的 歷 史 最 高 值 。 不 過 這 二 個 案 例 影 響 期 間 ,PM 2.5<br />

硫 酸 鹽 濃 度 增 加 較 顯 著 , 如 圖 3、 圖 4。 沙 塵 影 響 期 間 , 高 濃 度 PM 10 由 北 台 灣 向 南<br />

傳 輸 ,PM 10 以 粗 粒 徑 為 主 ,PM 2.5 佔 PM 10 的 比 例 會 由 本 地 污 染 累 積 時 約 0.6 遽 降 至<br />

沙 塵 影 響 時 約 0.2。 因 此 , 每 年 秋 季 至 隔 年 春 季 , 隨 著 東 北 季 風 長 程 傳 輸 的 空 氣<br />

污 染 物 , 在 本 地 污 染 逐 漸 改 善 後 , 必 須 加 以 重 視 。<br />

關 鍵 詞 : 長 程 傳 輸 、PM 10 、PM 2.5 、 硫 酸 鹽 、 硝 酸 鹽<br />

58


PM 10 (μg m -3 ); NO X (ppb)<br />

500<br />

400<br />

300<br />

200<br />

100<br />

PM 10<br />

NO X<br />

CO<br />

0<br />

03/11 03/12 03/13 03/14 03/15 03/16 03/17<br />

Date<br />

圖 1、1995 年 3 月 大 陸 沙 塵 與 本 地 累 積 污 染 PM 10 、CO 及 NO X 濃 度 變 化 特 徵<br />

10<br />

8<br />

6<br />

4<br />

2<br />

0<br />

CO (ppm)<br />

(μg m -3 )<br />

SO 4<br />

2- , NO3<br />

-<br />

30<br />

20<br />

10<br />

SO 4 2- (L)<br />

NO 3 - (L)<br />

BC (R)<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BC (μg m -3 )<br />

0<br />

0 12 24 12 24 12 24 12 24 12 24<br />

03/17 03/18 03/19 03/20 03/21<br />

Hours<br />

0<br />

圖 2、2006 年 3 月 19 日 沙 塵 期 間 SO 4 2- , NO 3<br />

-<br />

及 BC 濃 度 時 序 變 化<br />

200<br />

50<br />

PM 2.5 (μg m -3 )<br />

150<br />

100<br />

50<br />

SO 2 (ppb); Sulfate (μg m -3 )<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PM 2.5<br />

Sulfate<br />

SO 2<br />

0<br />

0<br />

24/6 24/18 25/6 25/18 26/6 26/18 27/6 27/18<br />

Hour of day<br />

圖 3、2009 年 4 月 25 日 沙 塵 影 響 PM 2.5 、 硫 酸 鹽 及 SO 2 濃 度 變 化<br />

59


PM (μg m -3 )<br />

300<br />

250<br />

200<br />

150<br />

100<br />

50<br />

0<br />

3/20 3/21 3/22 3/23 3/24<br />

Date<br />

PM 2.5<br />

Sulfate<br />

Nitrate<br />

圖 4、2010 年 3 月 21 日 沙 塵 影 響 期 間 PM 2.5 、Sulfate 及 Nitrate 時 序 變 化<br />

40<br />

35<br />

30<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0<br />

Sulfate, Nitrate (μg m -3 )<br />

60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腹 地 及 周 边 地 区 PM 10 时 空 变 化 特 征 及 影 响 因 素 分 析<br />

何 清<br />

1,2 , 刘 新 春<br />

1,2 , 周 永 东<br />

1,2 , 艾 力 · 买 买 提 明<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乌 鲁 木 齐 沙 漠 气 象 研 究 所 ; 新 疆 树 木 年 轮 生 态 实 验 室 ; 中 国 气 象<br />

局 树 轮 年 轮 理 化 研 究 重 点 开 放 实 验 室 , 新 疆 , 乌 鲁 木 齐 ,830002<br />

2.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大 气 环 境 观 测 试 验 站 , 新 疆 塔 中 841000<br />

1,2<br />

近 年 来 , 源 自 中 国 北 方 沙 尘 源 区 的 沙 尘 气 溶 胶 理 化 特 性 越 来 越 受 到 关 注 。 本 文 利<br />

用 Thermo RP 1400a 对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腹 地 塔 中 及 周 边 的 哈 密 与 和 田 进 行 了 长 达<br />

6 年 多 的 在 线 连 续 观 测 研 究 , 结 合 分 析 塔 中 沙 尘 暴 过 程 中 的 气 象 资 料 , 获 得 了 该<br />

区 域 沙 尘 气 溶 胶 PM 10 的 基 本 特 征 及 影 响 因 素 :(1) 哈 密 、 塔 中 与 和 田 浮 尘 、 扬<br />

沙 出 现 日 数 呈 上 升 趋 势 ; 沙 尘 暴 日 数 变 化 不 明 显 , 沙 尘 天 气 出 现 的 频 率 和 强 度 是<br />

影 响 沙 漠 地 区 沙 尘 气 溶 胶 PM 10 浓 度 的 主 要 因 素 。(2)PM 10 质 量 浓 度 具 有 明 显 的<br />

区 域 分 布 特 征 ,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东 缘 的 哈 密 最 低 , 其 次 为 沙 漠 南 缘 的 和 田 , 最 高<br />

的 为 沙 漠 腹 地 的 塔 中 。(3) 每 年 3-9 月 是 哈 密 PM 10 质 量 浓 度 的 高 值 区 ; 塔 中 与 和<br />

田 PM 10 质 量 浓 度 高 值 区 分 布 在 3-8 月 , 平 均 浓 度 分 别 在 500-1000μg.m -3 之 间 变<br />

化 。(4) 哈 密 、 塔 中 与 和 田 PM 10 季 节 平 均 浓 度 变 化 具 有 : 春 季 > 夏 季 > 秋 季 > 冬 季 ;<br />

PM 10 平 均 浓 度 最 高 的 塔 中 , 春 季 在 1000μg.m -3 左 右 变 化 , 夏 季 在 400-900μg.<br />

m -3 之 间 , 秋 冬 两 季 浓 度 较 低 基 本 上 在 200-400μg.m -3 之 间 变 化 。(5) 哈 密 、 塔<br />

中 与 和 田 沙 尘 暴 季 节 PM 10 浓 度 远 高 于 非 沙 尘 暴 季 节 , 沙 尘 暴 季 节 浓 度 基 本 上 为 非<br />

沙 尘 暴 季 节 浓 度 的 2 倍 以 上 ; 塔 中 2004 年 和 2008 年 沙 尘 暴 季 节 平 均 浓 度 分 别 是 非<br />

沙 尘 暴 季 节 的 6.2 和 3.6 倍 。(6) 沙 尘 天 气 过 程 中 PM 10 质 量 浓 度 变 化 具 有 以 下 规 律 :<br />

晴 天 < 浮 尘 天 气 < 浮 尘 、 扬 沙 天 气 < 沙 尘 暴 天 气 。 风 速 大 小 直 接 影 响 大 气 中 PM 10 浓<br />

度 , 风 速 越 大 浓 度 越 高 。 气 温 、 相 对 湿 度 和 气 压 是 影 响 沙 尘 暴 强 度 的 重 要 因 素 ,<br />

也 间 接 影 响 大 气 中 PM 10 浓 度 的 变 化 。<br />

关 键 词 : 沙 尘 气 溶 胶 ; 沙 尘 天 气 ; 质 量 浓 度 ; 影 响 因 素 ;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br />

61


沙 塵 過 程 中 水 溶 性 無 機 鹽 濃 度 變 化 特 徵 研 究<br />

張 凱<br />

1,2 、 王 躍 思<br />

1 、 溫 天 雪<br />

1 、 胡 波<br />

1 、 孫 揚<br />

1 、 柴 發 合<br />

1<br />

2<br />

中 國 環 境 科 學 研 究 院 ,, 北 京 ,100012<br />

中 國 科 學 院 大 氣 物 理 研 究 所 , 北 京 ,100029<br />

2<br />

起 源 于 東 亞 的 沙 塵 天 氣 會 隨 大 氣 流 場 進 入 我 國 境 內 並 由 西 向 東 移 動 , 在 經 過 工 業<br />

區 和 大 城 市 時 , 沙 塵 粒 子 會 與 大 氣 中 的 污 染 物 進 行 大 氣 化 學 反 應 , 通 過 粒 子 表 面<br />

的 非 均 相 化 學 反 應 和 同 其 他 粒 子 的 碰 並 等 過 程 , 沙 塵 暴 期 間 可 吸 入 顆 粒 物 及 其 中<br />

水 溶 性 無 機 鹽 品 質 濃 度 會 有 明 顯 升 高 。2005 年 4 月 我 國 共 發 生 6 次 沙 塵 天 氣 過<br />

程 , 其 中 有 4 次 影 響 到 北 京 , 外 來 沙 塵 污 染 分 別 出 現 在 4 月 6 日 、14 日 、19 日<br />

和 28 日 。 本 文 以 2005 年 4 月 北 京 前 3 次 沙 塵 過 程 為 例 , 分 析 沙 塵 過 程 中 PM 10<br />

和 PM 2.5 濃 度 、PM 10 中 水 溶 性 無 機 組 分 動 態 變 化 、 沙 塵 過 程 前 後 氣 溶 膠 酸 鹼 性 。<br />

3 次 沙 塵 過 程 的 中 尺 度 天 氣 形 式 都 是 蒙 古 氣 旋 東 南 移 , 並 伴 有 冷 鋒 。 沙 塵 過 程 中<br />

北 京 大 氣 PM 10 濃 度 有 明 顯 升 高 ( 圖 1)。 沙 塵 來 臨 後 大 氣 相 對 濕 度 下 降 最 為 明 顯 ,<br />

硝 酸 鹽 和 氨 鹽 的 下 降 幅 度 最 大 ( 圖 2)。 沙 塵 過 程 中 Ca 2+ 出 現 峰 值 , 出 現 時 間 與<br />

PM 10 濃 度 峰 值 近 似 。 沙 塵 來 臨 之 前 ,PM 10 中 總 水 溶 性 陰 離 子 濃 度 略 高 於 陽 離 子<br />

濃 度 , 顆 粒 物 呈 弱 酸 性 ; 沙 塵 來 臨 之 後 , 總 水 溶 性 陽 離 子 遠 高 於 陰 離 子 , 顆 粒 物<br />

呈 明 顯 的 鹼 性 。<br />

關 鍵 字 : 沙 塵 過 程 、 硫 酸 鹽 、 硝 酸 鹽 、PM 10<br />

62


concentration(μg•m -3 )<br />

1800<br />

1600<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600<br />

400<br />

200<br />

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4-5 4-6 4-7 4-13<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PM 2.5 PM 1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4-14 4-15 4-19 4-20<br />

time<br />

圖 1 2005 年 4 月 沙 塵 過 程 中 北 京 大 氣 PM 10 、PM 2.5 濃 度 變 化<br />

60<br />

沙 尘 前<br />

NO 2<br />

-<br />

NO 3<br />

-<br />

SO 4<br />

2-<br />

NH 4<br />

+<br />

concentration(μg•m -3 )<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沙 尘 后<br />

沙 尘 前<br />

沙 尘 后<br />

沙 尘 前<br />

沙 尘 后<br />

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time<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00:00<br />

04:00<br />

08:00<br />

12:00<br />

16:00<br />

20:00<br />

4-5 4-6 4-7 4-13 4-14 4-15 4-19 4-20<br />

圖 2 2005 年 4 月 沙 塵 過 程 中 北 京 大 氣 PM 10 中 主 要 水 溶 性 無 機 鹽 濃 度 變 化<br />

63


PCDD/F Measurement in Taiwan and the Remote Island: Evaluation<br />

of Long-range Transport of PCDD/Fs during the Asian Dust Storm<br />

Event<br />

Kai Hsien Chi 1 , Chuan-Yao Lin 1 , Neng-Heui Lin 2 , Guey-Rong Sheu 2 and<br />

Chung-Te Lee 3<br />

1<br />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pei 115, Taiwan..<br />

2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Chungli 320,<br />

Taiwan<br />

3<br />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br />

Chungli 320, Taiwan.<br />

*E-mail: khchi@rcec.sinica.edu.tw<br />

In spring, Asian dust storm (ADS) that originated in the deserts of Mongolia and<br />

China eventually reached populated areas of East Asia, including Taiwan. These<br />

strong dust storms usually contain diverse organic substances that may adversely<br />

affect human health and cause substantial economic damage. Moreover, aerosol<br />

particles not only affect air quality and public health,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br />

radiative forcing. To evaluate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 persistent organic<br />

pollutants (POPs) during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events, the atmospheric<br />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and total suspended<br />

particles (TSP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seasons in 2010 at four background<br />

stations in Northern (Mt. Yaming), Central (Mt. Lulin), Southern (Hengchung) Taiwan<br />

and remote island (Dongsha atoll) in South China Sea. Ambient air samples for the<br />

both vapor and solid phases of PCDD/F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using high-volume<br />

sampling trains (Shibata HV-1000F). The HV-1000F samplers were equipped with<br />

Whatman quartz fiber filters (8X10 inch) for collecting particle-bound compounds<br />

and polyurethane foam (PUF) plugs were used to retain PCDD/F compounds in the<br />

vapor phase. During the normal periods, the average atmospheric PCDD/F<br />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at Mt. Yaming, Mt. Lulin, Hengchung and Dongsha stations<br />

were 11.9±9.6, 1.36±0.9, 7.23±4.8 and 3.97±1.8 fg I-TEQ/m 3 , respectively. The<br />

lowest PCDD/F concentration (0.232±0.02 fg I-TEQ/m 3 ) was measured at Mt. Lulin<br />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June, 2010). The Lulin atmospheric background station<br />

is located at the peak of Mt. Lulin (2,862 m above mean sea level). Mt. Lulin is part<br />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and is located inside Jade Mountain National Park.<br />

Its high elevation means it is generally free from local pollution. However, the<br />

atmospheric PCDD/F concentration measured at Lulin st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br />

to 12.5 fg I-TEQ/m 3 during the ADS event (2010/3/21). In the meantime, the<br />

significantly higher PCDD/F concentration was also measured at Hengchung station<br />

64


(27.4 fg I-TEQ/m 3 ) in Southern Taiwan. During the ADS event, the atmospheric<br />

PCDD/F concentration measured in Dongsha st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also<br />

increased from 1.66 to 10.8 fg I-TEQ/m 3 .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CDD/F<br />

congener measur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around 50~60% dioxin congeners<br />

distributed in PCDFs during the normal periods. However, the fraction of PCDFs<br />

increased to 70~80% during the ADS event (2010/3/21). In general, the distributions<br />

of PCDF congeners observed in the emission gases from waste burning and industrial<br />

process are all higher than 70%. We consider that the high fraction of PCDFs<br />

observed at in this study during ADS event probably originated as anthropogenic<br />

emissions from other reg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provide essential<br />

information for conducting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related to<br />

ADS episodes.<br />

Key words: Dioxin, dust storm, aerosol, atmosphere, long-range transport.<br />

65


Particle-associ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 desert<br />

region<br />

Yang Xiaoyang 1 、Zhang Wenjie 1 、Wang Xinhua 1 、Ren Lihong 1 、Chen Jianhua 1<br />

1.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RAES)<br />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PM) samples for PM10 and PM2.5 were collected at five<br />

sites (one urban site, two rural sites and two industrial sites) in the Ordos District of<br />

Inner Mongolia, a desert area of Northern China, by a middle-volume air sampler with<br />

a quartz fiber filter during 9–24 September 2005. Seventeen polycyclic aromatic<br />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extracts from the particulates were analyzed by GC-MS.<br />

Among of the five sites, PAH concentration at the industrial sites, Qipanjing (QPJ)<br />

and Zhunger (ZGE),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 Although PAH concentration at the<br />

urban site, Dongsheng (DS), was 4 to 7 times lower than those at the industrial sites,<br />

the concentration level of PAH at D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at the rural sites,<br />

Hangjinqi (HJQ) and Qigainao (QGN). Except DS, PAH concentration level was<br />

higher during the daytime than those during the nighttime in most of the sampling<br />

sites. PAHs were mainly detected in PM2.5 at QPJ, ZGE and DS, however PAHs<br />

mainly existed in PM10 at HJQ and QGN. It is probably because the rural site was far<br />

from the emission sources and the PAHs tended to redistribute on the coarse particles<br />

during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especially in the desert area with a large temperature<br />

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Potential sources of PAHs in PM were investigated<br />

by the diagnostic ratios between PAHs, back trajectory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br />

PAHs monitored at QGN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emissions from DS and QPJ<br />

in the north and west direction, respectively. PAHs monitored at HJQ were influenced<br />

by the emissions from ZGE. At DS site, vehicular emissions, especially the gasoline<br />

emissions, w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particle-associated PAHs. The main sources<br />

of PAHs in QPJ and ZGE are probably coal-fired power plant, coke industries and<br />

chemical industrie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a further confirmation of<br />

industrial PAH emission characters in Ordos, especially the industrial area.<br />

Keyword:PAH、Asian Dust、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br />

66


240<br />

PM2.5<br />

160<br />

PM10<br />

80<br />

0<br />

DS HJQ QPJ ZGE QGN<br />

Figure 1 Concentration of PAHs at five sites (ng/m 3 )<br />

Tree Diagram for 9 Cases<br />

Ward`s method<br />

Euclidean distances<br />

DS-PM2.5<br />

DS-PM10<br />

HJQ-PM2.5<br />

QPJ-PM2.5<br />

QPJ-PM10<br />

ZGE-PM2.5<br />

ZGE-PM10<br />

QGN-PM2.5<br />

QGN-PM10<br />

0 2 4 6 8 10 12 14 16<br />

Linkage Distance<br />

Figure 2 Cluster analysis<br />

Acknowledgement<br />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State Key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br />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775075, 40705043), the Basic Public Welfare<br />

Fund (Grant Nos. 20080952, 200809152, 2009KYYW16, 2010KYYW05).<br />

67


2007 年 春 季 沙 塵 暴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的 影 響<br />

周 德 平 王 揚 鋒 洪 也 劉 寧 微<br />

( 中 國 氣 象 局 瀋 陽 大 氣 環 境 研 究 所 瀋 陽 110016)<br />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在 遼 寧 省 的 經 濟 發 展 中 起 著 重 要 的 作 用 。 本 文 根 據 大 氣 降 塵 量 和<br />

可 吸 入 顆 粒 物 PM 10 、PM 2.5 、 PM 1 的 觀 測 資 料 , 分 析 了 2007 年 春 季 發 生 於 我 國<br />

北 方 的 2 次 沙 塵 暴 天 氣 過 程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的 影 響 。 得 到 如 下 結 果 :<br />

(1) 如 圖 1 所 示 , 春 季 是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大 氣 降 塵 量 最 多 的 季 節 , 其 中 有 近 一 半<br />

的 大 氣 降 塵 是 由 沙 塵 天 氣 造 成 的 。<br />

圖 1 2007 年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各 月 大 氣 降 塵 量 與 PM10 的 濃 度 分 佈<br />

(2) 沙 塵 暴 對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有 著 明 顯 的 不 良 影 響 , 它 能 使 大 氣 降 塵 量 和 PM 10 的<br />

品 質 濃 度 迅 速 增 加 , 造 成 城 市 空 氣 品 質 急 劇 惡 化 。 如 表 1 所 示 ,2007 年 春 季 幾<br />

乎 所 有 發 生 在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的 中 度 及 以 上 的 空 氣 污 染 都 是 受 沙 塵 天 氣 的 影<br />

響 。<br />

68


表 1 春 季 各 城 市 PM 10 污 染 程 度 及 影 響 原 因<br />

污 染 總<br />

污 染 日 數 (d) 及 影 響 原 因<br />

城 市 日 數<br />

中 度 以 上 污 染 原<br />

輕 度 污 染 原 因 中 度 重 度<br />

(d)<br />

因<br />

瀋 陽 5 4 沙 塵 、 大 霧 1 0 沙 塵 影 響<br />

鞍 山 15 13<br />

沙 塵 、 大 霧 、 灰<br />

霾<br />

0 2 沙 塵 影 響<br />

撫 順 7 5 沙 塵 、 大 霧 2 0 沙 塵 影 響<br />

本 溪 17 17<br />

沙 塵 、 大 霧 、 灰<br />

霾<br />

0 0 無<br />

遼 陽 18 17<br />

沙 塵 、 大 霧 、 灰<br />

霾<br />

1 0 沙 塵 影 響<br />

鐵 嶺 2 2 沙 塵 、 大 霧 0 0 無<br />

(3) 由 圖 2 和 圖 3 可 以 明 顯 看 到 , 沙 塵 暴 期 間 大 於 1.0μm 的 粗 粒 子 的 品 質 濃 度 有<br />

非 常 顯 著 的 增 加 , 尤 其 是 大 於 2.5μm 的 大 粒 子 , 而 小 於 1.0μm 的 細 粒 子 的 品<br />

質 濃 度 不 僅 沒 有 明 顯 增 加 , 反 而 有 減 少 的 現 象 。<br />

0.6<br />

0.5<br />

PM10 PM2.5 PM1<br />

0.6<br />

0.5<br />

PM10 PM2.5 PM1<br />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0.4<br />

0.3<br />

0.2<br />

(a) 沈 阳<br />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0.4<br />

0.3<br />

0.2<br />

(a) 沈 阳<br />

0.1<br />

0.1<br />

0<br />

0 12 24 36 48 60 72<br />

时 间 序 列 ( 小 时 , 自 3 月 30 日 08 时 起 )<br />

0<br />

0 12 24 36 48 60 72<br />

时 间 序 列 ( 小 时 , 自 5 月 6 日 08 时 起 )<br />

1.2<br />

PM10 PM2.5 PM1<br />

1.2<br />

PM10 PM2.5 PM1<br />

1<br />

1<br />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0.8<br />

0.6<br />

0.4<br />

(b) 本 溪<br />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0.8<br />

0.6<br />

0.4<br />

(b) 本 溪<br />

0.2<br />

0.2<br />

0<br />

0 12 24 36 48 60 72<br />

时 间 序 列 ( 小 时 , 自 3 月 30 日 08 时 起 )<br />

0<br />

0 12 24 36 48 60 72<br />

时 间 序 列 ( 小 时 , 自 5 月 6 日 08 时 起 )<br />

69


1.2<br />

PM10 PM2.5 PM1<br />

1.2<br />

PM10 PM2.5 PM1<br />

1<br />

1<br />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0.8<br />

0.6<br />

0.4<br />

(c) 抚 顺<br />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0.8<br />

0.6<br />

0.4<br />

(c) 抚 顺<br />

0.2<br />

0.2<br />

0<br />

0 12 24 36 48 60 72<br />

时 间 序 列 ( 小 时 , 自 3 月 30 日 08 时 起 )<br />

0<br />

0 12 24 36 48 60 72<br />

时 间 序 列 ( 小 时 , 自 5 月 6 日 08 时 起 )<br />

圖 2 3 月 30 日 08 時 ~4 月 2 日 07 時 瀋 陽 (a)、 圖 3 5 月 6 日 08 時 ~10 日 07 時 瀋 陽 (a)、 本<br />

本 溪 (b)、 撫 順 (c) 可 吸 入 顆 粒 物 濃 度 逐 溪 (b)、 撫 順 (c) 可 吸 入 顆 粒 物 濃 度 逐<br />

時 變 化<br />

時 變 化<br />

注 : 圖 2 和 圖 3 中 曲 線 不 連 續 處 為 觀 測 中 儀 器 故 障 或 更 換 配 件 等 原 因 使 該 時 段 資 料 的 缺 失 造 成<br />

(4) 圖 2 所 示 的 強 沙 塵 暴 過 程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的 影 響 不 及 圖 3 所 示 的 沙<br />

塵 暴 過 程 的 影 響 大 , 由 此 可 見 , 不 僅 沙 塵 暴 的 形 成 及 其 大 小 取 決 於 源 地 的 風<br />

力 、 氣 溫 、 降 水 以 及 土 壤 表 層 等 狀 況 , 而 且 沙 塵 暴 在 移 動 過 程 中 對 其 影 響 地<br />

區 空 氣 品 質 的 影 響 程 度 也 取 決 於 被 影 響 地 區 的 風 力 、 氣 溫 、 降 水 以 及 土 壤 表<br />

層 等 狀 況 。 由 於 蒙 古 國 和 內 蒙 古 部 分 地 區 是 沙 塵 暴 的 主 要 發 源 地 , 遠 距 離 輸<br />

送 使 得 其 對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 空 氣 品 質 的 影 響 程 度 與 沙 塵 暴 源 地 的 強 度 已 沒 有<br />

直 接 關 係 , 而 與 系 統 在 被 影 響 區 是 否 得 到 加 強 以 及 被 影 響 區 當 時 的 氣 候 與 生<br />

態 環 境 狀 況 有 直 接 的 關 係 。 因 此 , 保 護 生 態 環 境 對 減 輕 沙 塵 暴 的 影 響 也 是 很<br />

有 必 要 的 。<br />

關 鍵 詞 : 大 氣 降 塵 、 可 吸 入 顆 粒 物 、 沙 塵 暴 、 遼 寧 中 部 城 市 群<br />

70


Simulation of Dust Mixture State and Its Impacts<br />

I-Chun Tsai and Jen-Ping Chen<br />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br />

Airborne mineral dust particles are important in various aspects of health risk, air<br />

quality, aviation safety and cloud microphysics.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br />

(including size distribution,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absorption cross section,<br />

chemical adsorption, etc.) thus the ability of influencing the environment could be<br />

changed when they mix with hygroscopic particles while passing through polluted<br />

areas. Yet, the efficiency and impacts of such mixing are not well studied either<br />

through observation or modeling. In this work, a regional air quality model CMAQ<br />

coupled with a newly developed aerosol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is used to simulate<br />

the mixing of mineral dust with anthropogenic sulfate aerosols. The case analyzed is<br />

an event of desert dust transported to the Western Pacific while passing through the<br />

industrial and urban areas.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ed that dust particles mix with<br />

sulfate particles rather quickly and become mostly mixtures within a couple of days<br />

when encountering polluted air. Analyses of the impacts of mixture on scattering<br />

and absorption of atmospheric shortwave radiation will also be presented.<br />

71


Characteriz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bonaceous Aerosols<br />

in Xi’an, China<br />

Suixin Liu 1 , Zhuzi Zhao 1 , Junji Cao *2 , Zhenxing Shen 3<br />

1. SKLLQG,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br />

China 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br />

2. SKLLQG,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br />

China<br />

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br />

China<br />

INTRODUCTION<br />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carbonaceous material<br />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isibility reduction, radiative forcing, and adverse human<br />

health effects 1~4 . Carbonaceous aerosols are composed of both light-absorbing black<br />

carbon (BC, or elemental carbon, EC). Elemental carbon is formed as a byproduct of<br />

incomplete combus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Organic material is a mixture of hundreds<br />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a variety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br />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China have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br />

their effects on regional climate, water resources, agriculture yields, air quality,<br />

visibility reduction, and public health, and it contributed 20-50% of aerosol in<br />

Chinese urban atmosphere from small-scale urban or regional atmosphere 5~10 . There is<br />

almost no study on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OC, EC, and SOC. This paper<br />

presents a high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 in Xi’an at summer. The primary<br />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are to (1) characterize OC and EC of high resolution, (2)<br />

estimate secondary OC contributions to total carbonaceous loading.<br />

BACKGROUND<br />

Sampling and Analysis<br />

The monitoring site was located in an urban-scale zone of representation surrounded<br />

by a residential area ~ 15 Km south of downtown Xi’an. Continuous 2-hrs PM 2.5<br />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4 to 31 August 2008 and collected using medium-vol air<br />

sampler (113 l/min). Total 83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A 0.5 cm 2 punch<br />

from each Quartz-filter samples was analyzed for OC and EC with a Desert Research<br />

Institute Model 2001 Thermal/optical Carbon Analyzer for carbon fractions following<br />

the 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s (IMPROVE)<br />

thermal/optical reflectance protocol.<br />

72


Results and Discussion<br />

As shown in table 1, mean 2-hrs average OC, EC concentrations (ranges in<br />

parentheses) were 20.58 (6.54~45.77), 4.67(0.86~17.41) μg/m 3 , respectively. Fig.2<br />

shows that the OC and EC concentrations in PM2.5 were in the order of cloudy, sunny,<br />

and rainy days.<br />

Table 1. Average of OC, EC Concentrations and OC/EC Ratios.<br />

Weather Time Samples OC a EC a OC/EC<br />

summer 83 20.58 4.67 5.72<br />

daytime 42 20.49 4.20 5.77<br />

nighttime 41 20.67 5.15 5.67<br />

sunny 36 19.82 3.80 6.41<br />

daytime 18 21.75 4.17 6.17<br />

nighttime 18 17.90 3.44 6.65<br />

cloudy 36 24.16 5.85 5.55<br />

daytime 18 22.68 4.70 6.06<br />

nighttime 18 25.63 7.01 5.05<br />

rainy 11 11.35 3.63 4.01<br />

daytime 6 10.15 2.81 3.69<br />

nighttime 5 12.78 4.62 4.40<br />

a : μg/m 3<br />

Figure 1. Time Series of OC, EC and OC/EC Ratios in Summer at Xi’an.<br />

73


Figure 2. Relationships between OC and EC Concentrations in Time-resolved<br />

PM 2.5 .<br />

As shown in Fig. 2, strong OC and EC correlations (r=0.86) suggest impacts from a<br />

combination of common source contributions (i.e. motor-vehicle exhaust).<br />

Table 2. Average of O 3 , SO2,T,POC,SOC Concentrations and POC/OC,SOC/OC<br />

Samples O 3 (ppb) SO 2 (ppb) T(℃) POC a SOC a POC/OC(%) SOC/OC(%)<br />

Summer 83 25.89 8.62 27.23 9.48 11.10 42.59 57.41<br />

Daytime 42 32.99 9.79 28.54 8.53 11.96 40.31 59.69<br />

Nighttime 41 18.63 7.42 25.88 10.45 10.22 44.93 55.08<br />

a : μg/m 3<br />

Figure 3. Concentrations of Measured Carbon (OC, EC, OC/EC Ratios), Ozone, and<br />

Estimated Secondary OC.<br />

74


As shown in Fig. 3, the OC/EC ratios followed the daytime trend of ozone<br />

concentrations.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 were estimated using a<br />

primary OC/EC (min) ratio of 2.03. The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in<br />

summer at Xi’an has a distinctive bimodal diurnal variation with one peak in the early<br />

morning and the other in early evening. But the SOC/OC% has a steady peak<br />

appeared at noon. In summer, SOC was an important fraction of OC in Xi’an, the<br />

average concentration was 11.17 μg/m 3 and the average 2-hrs SOC/OC% was 57.41,<br />

and the percentage of SOC/OC in daytime was higher than that at nighttime (Fig. 4).<br />

The SOC concentrations and SOC/OC% in Xi’a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br />

studies on secondary organics in USA and other locations 11~14 .<br />

Figure 4. Statistical Summary of the Percentage of SOC in OC.<br />

SUMMARY<br />

Application of the EC tracer method analysis to the high time-resolution<br />

measurements suggests an average of 57.41% SOA contribution to the 2-hrs average<br />

OC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summer intensive of 2008. But the primary OC<br />

contributed ~42.59% of measured particulate OC.<br />

Source apportion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vehicle emission was the dominant<br />

contributor to measured EC and primary OC; Secondary OC in Xi’an was principally<br />

influenced by “aged” secondary organic formed in previous days and “fresh”<br />

secondary organic formed by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on the sampling day.<br />

The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transported from upwind regions maybe bring on the<br />

nocturnal peaks in secondary OC and ozone concentrations on nighttime.<br />

75


ACKNOWLEDGES<br />

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Hundred Talents Program (KZCX2-YW-BR-10) of<br />

the Chinese Academy Sciences. The authors thank Pro. S.C.Lee and Dr. K. F. Ho<br />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br />

REFERENCES<br />

1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 1994:<br />

Radiative Forcing of Climate change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 IPCC IS92<br />

Emission Scenario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br />

2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EPA). Air Quality Criteria for<br />

Particulate Matter;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Triangle<br />

Park, NC, 1996; Vols. 1-3.<br />

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Protecting visibility in nationalparks and<br />

wilderness areas;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DC, 1993.<br />

4 Wilson, R.; Spengler, J. D. Particles in Our Air: Concentrations and Health<br />

Effec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1996.<br />

5 He, K. B., F.M. Yang, Y. L. Ma, Q. Zhang, X. H. Yao, C. K. Chan, S. Cadle,T.<br />

Chan, and P. Mulawa (200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in Beijing,China,<br />

Atmos. Environ., 35, 4959– 4970.<br />

6 Y. Cheng, K. F. Ho, and S. C. Lee,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Environmental<br />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br />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ng Hom, Kowloon, Hong Kong.<br />

7 Cao, J. J., S. C. Lee, K. F. Ho, X. Y. Zhang, S. C. Zou, K. Fung, J. C. Chow,and<br />

J. G. Watson ,2003,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Pearl River Delta<br />

Region, China during 2001 winter period, Atmos. Environ.,37, 1451–1460.<br />

8 Cao, J. J., S. C. Lee, K. F. Ho, S. C. Zou, K. Fung, Y. Li, J. G. Watson, and J. C.<br />

Chow (2004),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organic carbon and<br />

elemental carbon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 Atmos. Environ., 38,<br />

4447– 4456.<br />

9 Cao, J. J., et al. ,2005,,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br />

atmospheric organic and elemental carbon during fall and winter of 2003 in<br />

Xi’an, China, Atmos. Chem. Phys., 5, 3127– 3137.<br />

10 Cao J.J., S.C.Lee,J.C.Chow,J.G.Watson,K.F.Ho,R.J.Zhang,et al. Spatial and<br />

Seasonal Distribution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over China. Journal of<br />

Geophysical Research, 112, D22S11, doi:10.1029/2006JD008205, 2007.<br />

11 Lim, H.J., Turpin, B.J., 2002. Origin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br />

in Atlanta: results of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s during the Atlanta supersite<br />

experi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6, 4489–4496.<br />

12 Strader, R., Lurmann, F., Pandis, S.N., 1999. Evaluation ofsecondary organic<br />

aerosol formation in winter.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1, 2275–2283.<br />

13 Cabada, J. C., S. N. Pandis, and R. Subramanian ,2004, Estimating the secondary<br />

organic aerosol contribution to PM2.5 using the EC tracer method, Aerosol Sci.<br />

Technol., 38(S1), 140–155.<br />

14 Turpin, B.J., Huntzicker, J.J., 1995. Identification of SOA episodes and<br />

quantif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concentrations during<br />

SCAQ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9, 3527–3544<br />

KEYWORDS: time-resolved, EC tracer metho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br />

76


大 厦 门 湾 气 溶 胶 中 多 环 芳 烃 的 组 成 研 究<br />

吴 水 平<br />

1 、 闫 景 明<br />

1 、 张 萌 萌<br />

1 、 王 新 红<br />

1 、 袁 中 新<br />

2 、 李 宗 璋<br />

1. 厦 门 大 学 近 海 海 洋 环 境 科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br />

2. 台 湾 中 山 大 学 环 境 工 程 研 究 所<br />

2<br />

于 2008 年 3 月 至 2009 年 3 月 期 间 采 集 并 分 析 了 大 厦 门 湾 ( 包 括 厦 门 、 金 门 、 泉 州 和<br />

漳 州 部 分 地 区 ) 大 气 PM10 颗 粒 中 的 多 环 芳 烃 。 结 果 显 示 : 大 厦 门 湾 PM10 中 PAHs<br />

含 量 具 有 明 显 的 昼 夜 和 季 节 变 化 特 征 , 表 现 为 夜 间 浓 度 高 于 白 天 , 冬 季 浓 度 明 显<br />

高 于 夏 季 。 特 征 来 源 比 值 法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大 厦 门 湾 PM10 中 PAHs 主 要 来 源 于 机<br />

动 车 尾 气 和 燃 煤 、 生 物 质 燃 烧 的 混 合 源 。 结 合 不 同 采 样 期 间 逆 轨 迹 图 , 对 比 值 的<br />

变 化 进 行 分 析 得 知 , 冬 季 大 厦 门 湾 较 高 的 PAHs 除 了 本 地 源 排 放 影 响 外 , 上 风 向<br />

如 北 方 城 市 产 生 PAHs 的 长 距 离 传 输 和 泉 州 等 地 PAHs 传 输 也 是 导 致 大 厦 门 湾<br />

PAHs 污 染 加 重 的 一 个 原 因 。 利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及 多 元 逐 步 回 归 法 对 研 究 区 域 PAHs<br />

的 来 源 做 进 一 步 的 判 断 , 结 果 显 示 , 大 厦 门 湾 PM10 中 PAHs 主 要 来 源 于 机 动 车 尾<br />

气 排 放 , 但 是 燃 煤 及 其 他 排 放 也 占 有 很 大 的 比 例 。 不 同 源 的 贡 献 率 呈 现 明 显 的 季<br />

节 变 化 特 征 , 夏 季 主 要 以 机 动 车 尾 气 为 主 而 冬 季 燃 煤 所 占 比 例 大 大 增 加 , 通 过 逆<br />

轨 迹 及 其 他 分 析 可 知 , 大 厦 门 湾 PM10 中 PAHs 为 本 地 源 排 放 和 外 来 源 排 放 的 叠 加<br />

所 致 。 關 鍵 詞 : 大 厦 门 湾 、PM10、PAHs、 来 源 分 析<br />

表 1 大 厦 门 湾 PM10 中 PAHs 的 燃 煤 和 机 动 车 相 对 贡 献 比 较<br />

季 节 回 归 方 程 机 动 车 尾 气 贡 献 率 燃 煤 贡 献 率<br />

春 季 y=7.097x 1 +7.515x 2 +0.363 72.76% 23.92%<br />

夏 季 y=6.083x 1 +5.722x 2 +0.487 77.27% 16.49%<br />

秋 季 y=8.467x 1 +3.474x 2 +0.487 58.96% 37.31%<br />

冬 季 y=7.549x 1 +3.661x 2 +0.963 54.74% 39.98%<br />

式 中 :x 1 代 表 BghiP 浓 度 ,x 2 代 表 FLUA 浓 度 。<br />

77


24.8<br />

24.6<br />

A3<br />

A4<br />

A5<br />

A3<br />

A2<br />

B1<br />

B2<br />

B3<br />

24.4<br />

A1<br />

24.2<br />

118 118.2 118.4 118.6 118.8<br />

图 1 采 样 位 置 分 布 图<br />

0.7<br />

蚐 濬<br />

尥<br />

} 汜 昜 窐<br />

尥<br />

0.6<br />

} 汜 昜 窐 尥<br />

FLUA/(FLUA+PYR)<br />

0.5<br />

0.4<br />

0.3<br />

蚐 濬 尥<br />

0.2<br />

0.2 0.3 0.4 0.5 0.6 0.7<br />

IncdP/(IncdP+BghiP)<br />

0.6<br />

0.5<br />

蚐 濬 尥<br />

繳 } 汜 昜 窐<br />

尥<br />

繳 } 汜 昜 窐 尥<br />

FLUA/(FLUA+PYR)<br />

0.4<br />

0.3<br />

蚐 濬 尥<br />

0.2<br />

0.2 0.3 0.4 0.5 0.6 0.7<br />

IncdP/(IncdP+BghiPㄘ<br />

图 2 不 同 气 团 传 输 方 向 时 特 征 化 合 物 比 值<br />

78


金 門 及 廈 門 地 區 大 氣 懸 浮 微 粒 之 化 學 特 徵 分 析 及 污 染 源 解 析<br />

1<br />

1<br />

2<br />

2<br />

李 宗 璋 袁 中 新 王 新 紅 吳 水 平<br />

1<br />

中 山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研 究 所 高 雄 80424 臺 灣<br />

2<br />

廈 門 大 學 環 境 科 學 研 究 中 心 廈 門 361005 中 國<br />

本 研 究 旨 在 藉 由 大 氣 懸 浮 微 粒 採 樣 及 化 學 成 份 分 析 , 探 討 金 門 及 廈 門 地 區 大 氣 懸<br />

浮 微 粒 之 污 染 特 性 , 並 利 用 化 學 質 量 平 衡 受 體 模 式 (CMB receptor model), 進 行<br />

PM 10 懸 浮 微 粒 之 污 染 源 解 析 , 並 推 估 污 染 源 種 類 及 貢 獻 率 , 再 進 一 步 探 討 背 景<br />

期 間 及 污 染 事 件 期 間 之 差 異 性 。 本 研 究 於 2008 年 3 月 至 2009 年 2 月 於 金 門 及 廈<br />

門 地 區 分 別 設 置 三 處 及 四 處 懸 浮 微 粒 採 樣 站 ,PM 10 樣 本 採 用 高 量 採 樣 器<br />

(high-volume sampler) 加 以 採 集 。PM 10 採 樣 區 分 為 例 行 採 樣 及 密 集 採 樣 , 例 行 採<br />

樣 於 每 月 5 日 及 20 日 進 行 連 續 24 小 時 之 採 樣 ; 密 集 採 樣 則 於 高 PM 10 濃 度 污 染<br />

事 件 發 生 時 進 行 採 樣 。 由 懸 浮 微 粒 採 樣 結 果 顯 示 , 金 門 及 廈 門 地 區 春 季 及 冬 季<br />

PM 10 濃 度 較 高 , 夏 季 則 較 低 。 吹 東 北 風 時 ,PM 10 濃 度 明 顯 上 升 , 最 高 濃 度 位 於<br />

金 門 及 廈 門 之 間 , 並 未 依 季 風 風 向 呈 現 由 東 北 方 向 朝 西 南 方 向 遞 減 之 趨 勢 , 當 東<br />

北 風 將 境 外 污 染 物 經 長 程 傳 輸 至 金 門 及 廈 門 地 區 時 , 其 他 各 站 之 PM 10 濃 度 亦 均<br />

發 生 疊 加 效 應 而 普 遍 上 升 。<br />

本 研 究 將 金 門 地 區 PM 10 之 水 溶 性 離 子 成 份 進 行 酸 鹼 中 和 率 (NR)、 硫 轉 化 率<br />

(SOR)、 氮 轉 化 率 (NOR) 之 計 算 , 結 果 顯 示 每 月 NR 值 皆 小 於 1, 此 結 果 顯 示 懸 浮<br />

微 粒 呈 現 酸 性 。 四 季 之 SOR 及 NOR 比 值 平 均 介 於 0.20~0.51 與 0.10~0.41 之 間 ,<br />

根 據 此 結 果 與 過 去 文 獻 加 以 比 較 , 當 SOR 及 NOR 比 值 大 於 0.25 及 0.10, 推 斷<br />

硫 氧 化 物 及 氮 氧 化 物 可 能 來 自 境 外 傳 輸 。 另 由 CMB 受 體 模 式 模 擬 解 析 金 門 及 廈<br />

門 地 區 PM 10 之 污 染 源 種 類 及 貢 獻 量 , 主 要 污 染 源 為 土 壤 揚 塵 、 衍 生 性 二 次 氣 膠 、<br />

鍋 爐 燃 燒 、 石 化 工 業 、 交 通 尾 氣 排 放 、 鋼 鐵 業 、 水 泥 業 、 柴 油 車 排 放 、 海 水 飛 沫 、<br />

農 廢 燃 燒 等 九 大 種 類 , 其 中 固 定 污 染 源 之 貢 獻 率 接 近 50%, 然 而 金 門 本 地 並 無 相<br />

關 工 業 , 綜 觀 PM 10 污 染 來 源 貢 獻 量 分 佈 之 情 況 , 鍋 爐 燃 燒 及 二 次 氣 膠 部 份 貢 獻<br />

主 要 出 現 於 廈 門 地 區 的 大 嶝 島 , 因 位 處 廈 門 灣 內 部 , 且 靠 近 晉 江 出 海 口 , 盛 行 風<br />

79


向 易 將 晉 江 上 游 沿 岸 排 放 之 污 染 物 傳 輸 至 出 海 口 附 近 , 使 得 污 染 物 累 積 於 大 嶝 島<br />

海 面 , 並 進 而 擴 散 至 金 門 地 區 , 此 結 果 顯 示 區 域 性 污 染 源 及 境 外 傳 入 污 染 物 均 值<br />

得 密 切 注 意 。<br />

關 鍵 字 懸 浮 微 粒 、 受 體 模 式 、 酸 鹼 中 和 率 (NR)、 硫 轉 化 率 (SOR)、 氮 轉 化 率<br />

(NOR)、 污 染 源 解 析<br />

80


北 京 市 大 气 PM 2.5 的 理 化 特 性 与 分 形 分 析<br />

王 毅 力 李 炯 陈 圆<br />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环 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北 京 ,100083<br />

本 论 文 采 用 场 发 射 扫 描 电 镜 (FESEM) 和 X 射 线 能 谱 分 析 (EDX) 对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校<br />

区 的 大 气 PM 2.5 样 品 进 行 了 分 析 , 取 得 了 以 下 结 果 。<br />

形 貌 鉴 定 表 明 ( 图 1),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校 区 所 采 集 到 的 PM 2.5 主 要 包 括 烟 尘 聚 合 体 、<br />

燃 煤 飞 灰 、 矿 物 粒 子 、 生 物 粒 子 等 颗 粒 物 , 其 中 前 3 种 颗 粒 物 较 为 常 见 , 主 要 来<br />

源 为 煤 烟 尘 、 机 动 车 尾 气 和 扬 尘 等 , 相 应 的 粒 度 主 要 分 布 在 0.20µm~0.50µm、<br />

0.20~0.30µm、0.25~0.40µm。 分 形 维 数 ( 表 1) 的 结 果 显 示 : 燃 煤 飞 灰 不 具 有 分<br />

形 特 征 , 而 烟 尘 聚 集 体 和 矿 物 颗 粒 具 有 分 形 特 征 。 春 季 烟 尘 集 合 体 的 一 维 分 形 维<br />

数 (D 1 ) 和 二 维 分 形 维 数 (D 2 ) 分 别 为 :1.07~1.19、1.46~1.74, 夏 季 烟 尘 集 合 体 的<br />

D 1 和 D 2 分 别 为 :1.04~1.10、1.57~1.79, 秋 季 烟 尘 集 合 体 的 D 1 和 D 2 分 别 为 :1.08~<br />

1.16、1.68~1.76, 而 冬 季 烟 尘 集 合 体 的 D 1 和 D 2 分 别 为 :1.09~1.14、1.53~1.69。<br />

由 此 可 见 , 春 、 冬 季 节 所 采 集 到 的 烟 尘 集 合 体 颗 粒 的 密 实 程 度 比 夏 、 秋 季 节 所 采<br />

集 到 的 烟 尘 集 合 体 的 低 , 而 夏 季 所 采 集 到 的 烟 尘 集 合 体 边 界 的 不 规 则 程 度 比 其 它<br />

季 节 所 采 集 到 的 烟 尘 集 合 体 边 界 的 不 规 则 程 度 低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夏 季 烟 尘 集 合 体<br />

大 多 是 经 过 反 应 后 形 成 的 颗 粒 物 。<br />

尽 管 对 于 矿 物 颗 粒 也 可 以 计 算 出 其 分 形 维 数 , 但 这 种 结 果 尚 需 进 一 步 探 讨 。<br />

EDX 微 区 分 析 发 现 矿 物 颗 粒 的 主 要 组 成 元 素 为 Si、Al、Ca 等 , 聚 类 分 析 的 结 果 表<br />

明 校 区 矿 物 颗 粒 可 以 分 为 以 下 类 型 : 硫 酸 盐 矿 物 、 方 解 石 、 蒙 脱 土 矿 物 、 硅 酸 钙 、<br />

硅 铝 酸 盐 和 少 量 赤 铁 矿 、 菱 镁 矿 、 石 英 等 ; 三 元 图 分 析 指 出 PM 2.5 样 品 中 硅 铝 酸<br />

盐 大 部 分 为 黏 土 矿 物 和 其 它 矿 物 ( 如 方 解 石 、 白 云 石 等 ) 的 混 合 物 , 还 存 在 钙 长<br />

石 和 石 膏 等 富 含 Ca 元 素 的 矿 物 颗 粒 , 同 时 富 含 Si 元 素 的 石 英 颗 粒 也 少 量 存 在 。<br />

PM2.5 颗 粒 中 还 检 测 到 较 多 的 重 金 属 元 素 , 其 中 Cr、Au、Ni、Zn、Ti、Cu,Cr<br />

出 现 频 率 最 多 。 除 此 以 外 , 还 检 测 到 F 和 P 元 素 , 这 些 元 素 应 该 是 随 着 燃 煤 、 燃<br />

81


油 及 工 业 排 放 物 进 入 大 气 后 吸 附 或 凝 聚 在 颗 粒 物 的 表 面 。<br />

PM 2.5 的 来 源 分 析 表 明 , 扬 尘 在 夏 秋 两 季 的 贡 献 较 高 , 甚 至 在 夏 季 达 到 了 61%;<br />

燃 煤 排 放 在 春 冬 两 个 季 节 的 贡 献 较 高 , 呈 现 明 显 的 季 节 性 特 点 , 而 且 在 冬 季 其 贡<br />

献 率 甚 至 达 到 了 46% 左 右 ; 而 汽 车 排 放 的 贡 献 率 较 为 稳 定 , 基 本 上 处 于 30% 以 下 ,<br />

春 秋 两 个 季 节 的 贡 献 率 比 夏 冬 两 个 季 节 的 稍 微 高 了 5%。 说 明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校 区<br />

内 小 于 2.5µm 的 细 颗 粒 物 中 扬 尘 的 贡 献 能 力 已 经 成 为 与 汽 车 排 放 和 燃 煤 排 放 并 重<br />

的 第 三 大 污 染 源 之 一 , 甚 至 在 某 些 季 节 成 为 主 要 的 污 染 颗 粒 。<br />

关 键 词 :PM 2.5 、 形 貌 、 元 素 组 成 、 粒 度 分 布 、 分 形 维 数<br />

a b c<br />

图 1 大 气 PM 2.5 的 形 貌 (a 烟 尘 聚 集 体 ,b 燃 煤 飞 灰 , c 矿 物 颗 粒 )<br />

82


表 1. 大 气 PM 2.5 的 分 形 维 数 的 计 算 结 果<br />

83


京 津 冀 区 域 霾 天 气 时 空 分 布 及 气 象 要 素 特 征 研 究<br />

张 小 玲<br />

1 , 赵 普 生<br />

1 , 徐 晓 峰<br />

1 , 范 引 琪<br />

2 , 张 长 春<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北 京 城 市 气 象 研 究 所 , 北 京 ,100089<br />

2 河 北 省 气 象 科 技 服 务 中 心 , 河 北 ,050021<br />

3 天 津 市 气 象 科 学 研 究 所 , 天 津 ,300074<br />

3<br />

统 计 整 理 了 京 津 冀 区 域 内 107 个 地 面 站 1980-2008 共 29 年 的 气 象 资 料 , 选 取 以<br />

下 指 标 作 为 霾 日 的 判 别 标 准 : 满 足 14 时 ( 北 京 时 间 , 下 同 ) 能 见 度 小 于 10km,<br />

相 对 湿 度 小 于 90%, 且 排 除 吹 雪 、 扬 沙 、 沙 尘 暴 和 浮 尘 的 , 记 为 一 个 霾 日 。 进 而<br />

计 算 各 站 点 逐 年 的 霾 日 变 化 , 并 分 析 区 域 内 霾 天 气 的 长 时 间 变 化 及 空 间 分 布 特<br />

征 。<br />

区 域 内 各 地 面 站 霾 天 气 变 化 趋 势 复 杂 多 样 , 霾 日 数 水 平 也 有 很 大 差 异 , 图 1 中 可<br />

以 看 出 从 长 时 间 大 范 围 的 角 度 来 看 , 北 京 、 天 津 、 河 北 霾 日 整 体 变 化 趋 势 较 为 相<br />

似 , 京 津 冀 范 围 内 霾 变 化 具 有 明 显 的 区 域 性 特 征 。 京 津 冀 区 域 霾 日 数 近 30 年 呈<br />

增 加 趋 势 , 这 与 区 域 内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 污 染 物 排 放 增 加 尤 其 是 细 颗 粒 物 污 染 加 重<br />

密 不 可 分 。 北 京 20 个 地 面 站 从 1980 年 的 年 均 50 天 左 右 增 加 到 2008 年 的 72 天 ,<br />

天 津 5 个 站 点 从 1980 年 的 30 天 左 右 增 加 到 2008 年 的 95 天 , 河 北 82 个 站 点 从<br />

1970 年 的 年 均 28 天 增 加 到 2007 年 的 42 天 。 北 京 和 天 津 霾 天 数 明 显 高 于 河 北 ,<br />

此 外 , 从 2002 年 开 始 , 天 津 区 域 霾 日 数 高 于 北 京 , 这 与 2002 年 以 后 北 京 加 大 了<br />

空 气 污 染 治 理 力 度 有 关 。<br />

图 2 为 北 京 、 天 津 和 河 北 月 平 均 霾 日 数 , 每 个 霾 日 数 均 为 区 域 内 所 有 站 点<br />

1980-2008 年 该 月 霾 日 数 平 均 值 。 表 明 京 津 冀 区 域 霾 日 数 的 月 际 变 化 特 征 极 为 相<br />

似 , 呈 明 显 的 双 峰 特 征 , 即 夏 季 和 冬 季 霾 日 数 较 高 。<br />

84


120<br />

100<br />

北 京 天 津 河 北<br />

8<br />

7<br />

6<br />

北 京 天 津 河 北<br />

<br />

80<br />

<br />

60<br />

<br />

40<br />

20<br />

0<br />

年<br />

5<br />

<br />

4<br />

<br />

3<br />

2<br />

1<br />

0<b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br />

月 份<br />

图 1 京 津 冀 区 域 逐 年 平 均 霾 日 数 变 化<br />

图 2 京 津 冀 区 域 逐 月 平 均 霾 天 数 变 化<br />

图 3 为 利 用 京 津 冀 区 域 内 107 个 站 点 的 位 置 信 息 和 多 年 平 均 霾 日 数 得 到 的<br />

1980-200 平 均 霾 日 数 的 分 布 图 。 从 这 四 张 图 由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霾 日 数 高 值 区 主 要<br />

位 于 城 市 区 域 , 其 中 北 京 、 天 津 、 保 定 、 石 家 庄 、 邯 郸 和 邢 台 等 地 最 为 明 显 。 此<br />

外 , 具 体 分 析 不 同 年 代 霾 日 数 的 分 布 可 发 现 随 着 时 间 推 移 , 各 等 值 线 范 围 明 显 扩<br />

大 , 同 一 区 域 的 霾 日 数 明 显 增 多 , 也 反 映 出 京 津 冀 范 围 内 霾 天 气 的 逐 渐 增 加 趋 势 。<br />

图 3 京 津 冀 区 域 1980-2008 年 平 均 霾 日 分 布<br />

85


图 4 为 北 京 、 天 津 和 河 北 城 区 站 点 霾 日 14 时 平 均 风 频 图 。 在 霾 天 气 条 件 下 , 主<br />

导 风 向 为 东 北 - 西 南 方 向 , 北 京 最 为 突 出 , 且 北 京 的 静 风 频 率 最 高 , 达 到<br />

31.7%。<br />

WNW<br />

W<br />

NW<br />

NNW<br />

N<br />

N<br />

N<br />

10%<br />

8%<br />

NNE<br />

NNW 8%<br />

6%<br />

NNE<br />

NNW 10%<br />

8%<br />

6%<br />

NE<br />

NW<br />

4%<br />

NE<br />

NW<br />

6%<br />

4%<br />

4%<br />

2%<br />

2%<br />

ENE WNW<br />

ENE WNW<br />

2%<br />

0%<br />

0%<br />

0%<br />

-2%<br />

-2%<br />

-2%<br />

-4% C=31.7% E W<br />

-4% C=9.9% E W<br />

-4% C=16.2%<br />

NNE<br />

NE<br />

ENE<br />

E<br />

WSW<br />

ESE<br />

WSW<br />

ESE<br />

WSW<br />

ESE<br />

SW<br />

SE<br />

SW<br />

SE<br />

SW<br />

SE<br />

SSW<br />

S<br />

SSE<br />

SSW<br />

S<br />

SSE<br />

SSW<br />

S<br />

SSE<br />

(a) 北 京 (b) 天 津 (c) 河 北<br />

图 4 京 津 冀 城 区 站 点 霾 日 14 时 平 均 风 频<br />

通 过 对 京 津 冀 区 域 内 各 城 区 站 点 霾 日 和 非 霾 日 14 时 平 均 风 速 和 平 均 相 对 湿 度 进<br />

行 对 比 , 发 现 与 多 年 总 平 均 值 相 比 , 霾 天 气 条 件 下 , 平 均 风 速 明 显 偏 低 , 而 相 对<br />

湿 度 则 明 显 较 高 , 表 明 了 霾 多 出 现 于 相 对 湿 度 较 高 , 风 速 较 低 即 天 气 条 件 处 于 稳<br />

定 状 态 的 时 候 。<br />

关 键 词 : 霾 , 能 见 度 , 相 对 湿 度 , 京 津 冀<br />

86


北 京 市 气 溶 胶 特 性 及 能 见 度 观 测 研 究<br />

王 京 丽<br />

1 、 刘 新 罡<br />

2 、 程 丛 兰<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北 京 城 市 气 象 研 究 所 , 北 京 100089<br />

2.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 北 京 100875<br />

1<br />

颗 粒 物 对 人 体 健 康 、 能 见 度 、 交 通 、 景 观 旅 游 等 都 产 生 了 严 重 的 影 响 。 开 展 大 气<br />

气 溶 胶 观 测 , 分 析 北 京 市 污 染 状 况 、 对 于 制 定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 改 善 空 气 质 量 都 具<br />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br />

2007 年 4 月 -2008 年 1 月 , 在 北 京 市 区 西 北 , 海 淀 区 北 京 大 学 校 内 ( 理 科 一 号 楼<br />

7 楼 楼 顶 ) 开 展 了 春 、 夏 、 秋 、 冬 四 个 季 节 大 气 能 见 度 、 气 溶 胶 细 粒 子 的 时 空 同 步<br />

实 时 野 外 观 测 。 两 台 微 孔 颗 粒 物 分 级 撞 击 采 样 器 (MOUDI), 一 台 为 10 级 粒 径 切<br />

割 采 样 器 , 可 采 集 粒 径 0.056 µm-18 µm 的 颗 粒 物 。 使 用 直 径 47mm 的 Teflon 膜 ,<br />

用 于 分 析 颗 粒 物 水 溶 性 离 子 组 分 ; 另 一 台 为 8 级 粒 径 切 割 , 可 采 集 粒 径 0.18 µm-18<br />

µm 的 颗 粒 物 。 使 用 直 径 47mm 的 石 英 膜 , 用 于 测 量 颗 粒 物 中 有 机 碳 (Organic<br />

Carbon, OC) 和 元 素 碳 (Elemental Carbon, EC) 的 浓 度 。 采 样 时 间 为 11 小 时 ,<br />

每 日 采 集 两 次 , 分 别 为 8:30-19:30 和 20:30- 次 日 7:30。1 台 Vaisala FD12 前 项 散<br />

射 能 见 度 仪 。<br />

87


- 2-<br />

NO3 , SO4 (µg m -3 )<br />

100<br />

80<br />

60<br />

40<br />

20<br />

NO3-<br />

SO42-<br />

Cl-<br />

24<br />

20<br />

16<br />

12<br />

8<br />

4<br />

Cl - (µg m -3 )<br />

0<br />

0<br />

04-22D<br />

04-24D<br />

04-26D<br />

04-28D<br />

04-30D<br />

08-03D<br />

08-05D<br />

08-07D<br />

08-09D<br />

NH4+<br />

, Ca<br />

2+<br />

(µg m<br />

-3<br />

)<br />

08-11D<br />

08-13D<br />

10-25N<br />

10-27N<br />

10-29N<br />

11-01N<br />

11-03N<br />

11-05N<br />

11-07N<br />

12-14D<br />

12-16D<br />

12-18D<br />

12-20D<br />

12-22D<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NH4+<br />

Ca2+<br />

Na<br />

k+<br />

Mg2+<br />

0<br />

04-22D<br />

04-24D<br />

04-26D<br />

04-28D<br />

04-30D<br />

08-03D<br />

08-05D<br />

08-07D<br />

08-09D<br />

08-11D<br />

08-13D<br />

10-25N<br />

10-27N<br />

10-29N<br />

11-01N<br />

11-03N<br />

11-05N<br />

11-07N<br />

12-14D<br />

12-16D<br />

12-18D<br />

12-20D<br />

12-22D<br />

12<br />

8<br />

4<br />

Na + , K + , Mg 2+ (µg m -3 )<br />

0<br />

图 1 北 京 市 区 各 季 节 , 颗 粒 物 水 溶 性 离 子 的 浓 度 (D: 白 天 , 采 样 时 间 8:30-19:<br />

30;N: 夜 间 , 采 样 时 间 20:30- 次 日 7:30).<br />

表 1. 2007 年 北 京 市 区 各 季 节 颗 粒 物 (PM) 平 均 质 量 浓 度 值<br />

4 月 8 月 10-11 月 12 月<br />

PM(µg m -3 ) 114 131.9 254.4 186.9<br />

图 1 为 2007 年 四 次 观 测 中 各 水 溶 性 离 子 的 浓 度 (11 小 时 均 值 ), 表 1 给 出 了 北<br />

京 市 区 各 季 节 颗 粒 物 (PM) 平 均 质 量 浓 度 值 。 由 颗 粒 物 化 学 成 分 的 季 节 变 化 可<br />

以 知 道 , 秋 季 观 测 中 , 高 浓 度 的 硝 酸 铵 和 有 机 物 是 导 致 颗 粒 物 浓 度 高 的 直 接 原 因 。<br />

冬 季 较 高 浓 度 的 PM 浓 度 与 冬 季 供 暖 , 化 石 燃 料 的 大 量 燃 烧 有 关 。<br />

除 水 溶 性 离 子 外 , 有 机 碳 (OC) 和 无 机 碳 (EC) 是 颗 粒 物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br />

OC 和 EC 主 要 存 在 于 细 粒 子 中 ,EC 较 OC 更 集 中 于 粒 径 < 1.0μm 的 颗 粒 物 中 。<br />

图 2 给 出 了 2007 年 北 京 市 区 各 季 节 PM1.0 和 PM10 中 OC、EC 浓 度 。OC 和<br />

EC 的 观 测 结 果 表 明 : 夜 间 普 遍 高 于 白 天 。OC 的 最 高 浓 度 出 现 于 秋 季 , 冬 季 次<br />

之 , 春 、 夏 最 低 。<br />

北 京 市 区 2007 年 春 、 夏 、 秋 、 冬 四 个 季 节 中 , 大 气 能 见 度 的 平 均 值 为 : 春 季 15.8km、<br />

88


夏 季 10.9km、 秋 季 8.9km、 冬 季 7.9km。 北 京 市 区 大 气 能 见 度 的 好 坏 依 次 是 春 夏<br />

秋 冬 。<br />

500<br />

450<br />

400<br />

350<br />

OC-PM1.0<br />

OC-PM10<br />

EC-PM1.0<br />

EC-PM10<br />

30<br />

27<br />

24<br />

21<br />

OC(ug/m3)<br />

300<br />

250<br />

200<br />

150<br />

100<br />

50<br />

18<br />

15<br />

12<br />

9<br />

6<br />

3<br />

EC(ug/m3)<br />

0<br />

04-22D<br />

04-26D<br />

04-29D<br />

08-04D<br />

08-09D<br />

08-13D<br />

10-25D<br />

10-29D<br />

11-01D<br />

11-05D<br />

12-13D<br />

12-22D<br />

04-24N<br />

04-28N<br />

08-03N<br />

08-08N<br />

08-11N<br />

10-24N<br />

10-28N<br />

10-31N<br />

11-04N<br />

11-07N<br />

12-16N<br />

0<br />

日 期 ( 日 )<br />

图 2 北 京 市 区 各 季 节 ,PM1.0、PM10 中 OC、EC 浓 度 (D: 白 天 , 采 样 时<br />

间 8:30-19:30;N: 夜 间 , 采 样 时 间 20:30- 次 日 7:30)<br />

关 键 词 : 水 溶 性 离 子 、 有 机 碳 、 无 机 碳 、 能 见 度<br />

89


鹿 林 山 背 景 測 站 的 環 境 奈 米 微 粒<br />

蔡 春 進<br />

1 、 陳 聖 傑<br />

1 、 許 世 傑<br />

2 、 周 崇 光<br />

2 、 劉 紹 臣<br />

1. 交 通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研 究 所 , 新 竹 巿 , 台 灣<br />

2. 中 央 研 究 院 地 球 環 境 變 遷 研 究 所 新 竹 巿 , 台 灣<br />

2<br />

本 研 究 在 鹿 林 山 大 氣 背 景 測 站 (LABS, Lulin Atmospheric Background Station, 海<br />

拔 2862 m ), 利 用 兩 台 MOUDI 多 階 慣 性 衝 擊 器 (Model 110, MSP Corp., MN) 採<br />

集 大 氣 奈 米 微 粒 (NP, nanoparticles), 及 一 台 掃 瞄 式 電 動 度 微 粒 粒 徑 分 析 儀<br />

(SMPS,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TSI Incorporated, St. Paul, MN) 監 測 NP 濃<br />

度 及 粒 徑 分 佈 。NP 之 化 學 成 分 分 析 含 質 量 濃 度 , 元 素 成 份 (ICP-MS), 有 機 碳 及<br />

元 素 碳 (Thermo-Optical Reflection), 水 溶 性 離 子 (IC)。 本 研 究 的 目 的 在 於 探 討 大<br />

氣 核 化 ,NP 的 密 度 及 有 機 化 學 成 份 , 以 及 污 染 物 境 外 傳 輸 的 問 題 。<br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該 地 的 奈 米 微 粒 的 質 量 及 數 目 濃 度 都 相 當 低 , 僅 約 一 般 都 會 區 大 氣<br />

的 20% 以 下 。 其 間 SMPS 曾 測 得 較 高 數 目 濃 度 的 奈 米 微 粒 , 達 2800 #/cm 3 , 一 般<br />

情 況 為 1000 #/cm 3 以 下 , 推 測 有 核 化 作 用 的 發 生 。 鹿 林 微 粒 的 質 量 濃 度 呈 單 峰 份<br />

佈 , 與 過 去 學 者 發 現 中 、 高 對 流 層 微 粒 的 單 峰 質 量 濃 度 及 質 量 中 間 粒 徑 約 為 1 μm<br />

的 結 果 類 似 。 鹿 林 山 的 PM 濃 度 低 ,PM 10 , PM 2.5 及 PM 0.1 分 別 只 有 9.2, 6.9 及 0.26<br />

μg/m 3 。<br />

dM/dlog (Dpa), μg/m 3<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Ping Tung, April 16-19th<br />

MMAD: 3.45 & 0.39 μm<br />

PM 0.1 , PM 2.5 , PM 10<br />

=0.37, 6.1, 10.5 μg/m 3<br />

Lu Lin, July 6-9th<br />

MMAD: 1.05 μm<br />

PM 0.1 , PM 2.5 , PM 10<br />

=0.26, 6.9, 9.2 μg/m 3<br />

0<br />

0.01 0.1 1 10 100<br />

D pa , μm<br />

圖 1 鹿 林 山 與 屏 東 海 生 館 的 微 粒 質 量 濃 度 分 佈 。<br />

90


比 較 之 下 , 在 屏 東 海 生 館 附 近 的 質 量 分 佈 呈 雙 峰 分 佈 ( 圖 1), 與 一 般 海 洋 微 粒 的<br />

分 布 為 單 峰 、 且 峰 值 粒 徑 為 7-15 μm 的 結 果 不 同 , 顯 示 海 生 館 所 測 得 的 微 粒 不 純<br />

為 海 洋 微 粒 。 根 據 採 樣 期 間 該 測 站 的 風 速 及 風 向 數 據 , 發 現 該 期 間 盛 行 北 北 西<br />

風 , 根 據 此 測 站 的 地 理 位 置 , 我 們 可 說 採 樣 期 間 測 站 採 集 到 北 邊 台 灣 本 島 各 種 來<br />

源 的 排 放 , 所 以 不 會 純 為 海 洋 微 粒 。 雖 然 海 生 館 測 站 有 採 集 到 本 島 的 微 粒 , 不 過<br />

該 處 的 PM 濃 度 很 低 ,PM 10 , PM 2.5 及 PM 0.1 分 別 為 10.5, 6.1 及 0.37 μg/m 3 。<br />

圖 2 為 鹿 林 山 測 得 白 天 (3 小 時 平 均 ,13:00-16:00) 與 夜 間 (6 小 時 平 均 ,22:00-04:00)<br />

微 粒 數 目 分 佈 的 比 較 。 由 圖 可 見 白 天 與 夜 間 的 數 目 中 間 粒 徑 都 相 近 , 白 天 較 小 ,<br />

其 值 約 為 18 nm; 夜 間 則 較 大 , 值 約 為 50-70 nm。 不 過 兩 天 的 濃 度 卻 有 明 顯 的 不<br />

同 ,2010/8/24 日 的 白 天 濃 度 明 顯 比 2009/7/7 日 高 , 可 能 與 大 氣 核 化 作 用 旺 盛 與<br />

否 有 關 。 相 反 地 ,8/24 日 的 夜 間 濃 度 反 而 比 7/7 日 低 , 主 因 為 8/24 日 傍 晚 下 了 一<br />

陣 雨 , 使 得 大 氣 中 的 微 粒 被 移 除 , 空 氣 較 為 乾 淨 。 檢 視 其 它 日 期 的 數 據 , 一 般 的<br />

微 粒 粒 徑 分 布 為 類 似 前 期 7/7 日 所 呈 現 的 數 據 , 本 期 8/24 日 所 得 的 數 據 較 為 特<br />

殊 , 不 容 易 觀 測 到 。 最 新 的 觀 測 數 據 (9/1 日 ~10/15) 顯 示 入 秋 後 微 粒 全 日 的 數 目 濃<br />

度 普 遍 降 低 而 數 目 中 間 粒 徑 提 高 , 可 能 與 入 秋 後 該 地 每 日 起 霧 時 間 增 長 所 致 , 然<br />

而 此 期 間 的 10/2 日 午 前 我 們 仍 有 觀 測 到 與 8/24 日 類 似 高 微 粒 濃 度 低 中 間 數 目 粒<br />

徑 的 情 形 。 初 步 的 數 據 分 析 結 果 顯 示 9/1~10/15 日 清 晨 0 時 至 8 時 的 平 均 數 目 濃<br />

度 約 為 420±150 #/cm 3 , 平 均 數 目 中 間 粒 徑 約 為 90±15 nm;8-16 時 平 均 數 目 濃 度<br />

約 為 1030±350 #/cm 3 , 平 均 數 目 中 間 粒 徑 約 為 61±16nm;16-24 時 平 均 數 目 濃 度<br />

約 為 825±255 #/cm 3 , 平 均 數 目 中 間 粒 徑 約 為 72±18nm。<br />

91


dN/dlog(D p ), #/cm 3<br />

6000<br />

4000<br />

2000<br />

<br />

Lu-Lin background site<br />

thick line: Aug. 24th, 2010<br />

thin line: July 7th, 2009<br />

day time<br />

night time<br />

<br />

2800 #/cm 3<br />

1100 #/cm 3<br />

<br />

590 #/cm 3<br />

190 #/cm3<br />

10 100<br />

mobility diameter, nm<br />

圖 2 2009 年 7 月 7 日 及 2010 年 8 月 24 日 鹿 林 山 白 天 與 夜 間 的 微 粒 數 目 分 佈 的<br />

比 較<br />

關 鍵 詞 : 奈 米 微 粒 、 大 氣 污 染 、 多 階 慣 性 衝 擊 器 、 境 外 傳 輸 、 掃 瞄 式 電 動 度 微 粒<br />

粒 徑 分 析 儀<br />

92


大 气 棕 色 云 的 国 内 外 研 究 状 况 及 进 展<br />

任 丽 红<br />

1 、 陈 建 华<br />

1 、 王 玮<br />

1 、 孟 凡<br />

1 、 杨 小 阳<br />

1 、 张 仁 健<br />

1.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 100012, 北 京<br />

2.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物 理 研 究 所 , 100029, 北 京<br />

2<br />

大 气 棕 色 云 是 国 际 上 继 南 极 臭 氧 空 洞 、 全 球 变 暖 对 全 球 气 候 影 响 之 后 新 的 环 境 热<br />

点 。 大 气 棕 色 云 (ABCs) 是 区 域 尺 度 的 空 气 污 染 霾 层 , 其 主 要 成 分 是 小 颗 粒 的 煤<br />

烟 、 硫 酸 盐 、 硝 酸 盐 、 飞 灰 和 其 他 污 染 物 。ABCs 呈 棕 色 主 要 是 由 于 人 为 排 放 的<br />

黑 碳 、 飞 灰 、 土 壤 沙 尘 颗 粒 及 二 氧 化 氮 气 体 吸 收 和 散 射 太 阳 辐 射 造 成 的 。ABCs<br />

中 的 气 溶 胶 通 过 干 扰 地 - 气 间 的 太 阳 能 分 布 从 而 影 响 气 候 和 生 物 圈 ; ABCs 中 的 气<br />

溶 胶 具 有 冷 却 和 增 温 双 重 效 应 。 有 的 气 溶 胶 有 冷 却 效 应 , 如 硫 酸 盐 和 硝 酸 盐 ; 而<br />

有 的 气 溶 胶 如 黑 碳 , 则 对 地 - 气 系 统 有 增 温 效 应 。ABCs 会 影 响 云 的 性 质 。 气 溶 胶<br />

充 当 棕 色 云 的 凝 结 核 , 使 得 云 滴 数 浓 度 增 加 从 而 增 强 云 对 太 阳 辐 射 的 反 射 , 使 云<br />

变 亮 , 地 面 变 暗 变 冷 。<br />

大 气 棕 色 云 是 1999 年 2 月 , 欧 洲 、 印 度 及 美 国 进 行 的 INDOEX 实 验 首 次 在 印 度<br />

洋 上 空 发 现 的 。INDOEX 最 根 本 的 研 究 成 果 是 由 于 长 距 离 输 送 作 用 , 南 亚 雾 霾 能<br />

够 扩 展 到 整 个 次 大 陆 地 区 以 及 海 洋 流 域 。 这 种 灰 霾 主 要 发 生 在 干 燥 季 节 , 大 气 棕<br />

色 云 中 的 黑 碳 成 分 及 其 对 该 区 域 辐 射 能 量 平 衡 的 干 扰 作 用 会 对 区 域 及 全 球 的 水<br />

平 衡 、 农 业 和 人 体 健 康 产 生 影 响 。 由 于 当 时 观 测 到 的 这 种 现 象 主 要 发 生 在 亚 洲 大<br />

陆 , 称 之 为 亚 洲 棕 色 云 。 随 后 的 研 究 表 明 , 棕 色 云 现 象 是 一 个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问 题 ,<br />

在 非 洲 、 美 洲 、 欧 洲 都 有 发 现 , 所 以 亚 洲 棕 色 云 被 改 称 为 大 气 棕 色 云 。<br />

2002 年 8 月 , 联 合 国 环 境 署 UNEP 正 式 启 动 了 由 UNEP 倡 导 的 大 气 棕 色 云 项 目 。<br />

该 项 目 的 研 究 目 标 是 全 面 了 解 大 气 棕 色 云 的 污 染 状 况 、 来 源 及 其 对 区 域 气 候 、 水<br />

平 衡 、 农 业 及 人 体 健 康 的 影 响 , 以 为 科 学 决 策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大 气 棕 色 云 项 目 选<br />

择 其 第 一 焦 点 区 域 为 亚 洲 和 太 平 洋 地 区 , 在 大 气 棕 色 云 的 热 点 研 究 区 域 中 包 括<br />

13 个 亚 洲 区 域 。 该 项 目 目 前 完 成 了 第 一 阶 段 的 研 究 , 建 立 了 亚 洲 和 太 平 洋 地 区<br />

的 地 面 监 测 观 测 网 (13 个 超 级 监 测 站 ) 以 进 行 数 据 采 集 和 能 力 建 设 , 并 且 利 用<br />

93


监 测 站 的 数 据 初 步 评 估 了 大 气 棕 色 云 对 农 业 水 及 健 康 影 响 。 基 于 监 测 、 卫 星 及 模<br />

式 资 料 ,2008 年 11 月 13 日 , UNEP 公 布 了 一 份 《 大 气 棕 色 云 : 亚 洲 区 域 评 估 报<br />

告 》。 这 份 报 告 对 亚 太 地 区 的 ABCs 现 状 作 了 详 细 的 评 估 , 包 括 气 候 效 应 、 环 境<br />

效 应 、 粮 食 安 全 和 健 康 影 响 等 方 面 。 报 告 确 定 了 亚 洲 13 个 城 市 为 ABCs 热 点 地<br />

区 , 中 国 的 北 京 、 上 海 、 深 圳 位 列 其 中 。<br />

2008 年 ,UNEP 启 动 了 第 二 阶 段 的 研 究 。 UNEP-ABCs 第 二 阶 段 研 究 区 域 将 从<br />

亚 洲 扩 展 到 其 他 区 域 , 包 括 设 立 ABC-Asia;ABC-Africa,ABC-Latin America。<br />

其 中 ABC-Asia 旨 在 通 过 提 高 科 学 , 政 策 和 能 力 建 设 的 集 成 , 研 究 并 解 决 亚 洲<br />

ABCs 及 其 与 气 候 变 化 相 互 作 用 等 问 题 ;ABC-Africa 的 目 标 则 仅 限 于 提 高 非 洲 科<br />

学 家 在 ABCs 问 题 上 的 研 究 能 力 。<br />

中 国 是 大 气 污 染 问 题 严 重 的 国 家 之 一 , 作 为 ABCs 问 题 可 能 的 贡 献 者 和 受 害 者 ,<br />

ABCs 将 成 为 中 国 未 来 污 染 控 制 必 须 面 临 的 重 大 区 域 性 问 题 。 国 内 有 关 ABCs 的<br />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2003 年 , 国 家 环 保 总 局 与 科 技 部 共 同 组 织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院 、<br />

北 京 大 学 、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物 理 所 、 中 国 气 象 科 学 院 等 开 展 了 “ 亚 洲 棕 色 云 综 合<br />

影 响 及 我 国 应 对 战 略 研 究 ” 第 一 阶 段 的 研 究 , 探 讨 了 中 国 气 溶 胶 霾 层 污 染 的 程 度 、<br />

范 围 和 基 本 变 化 趋 势 。 初 步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我 国 严 重 的 颗 粒 物 污 染 ( 特 别 是 细 粒 子<br />

污 染 ) 和 较 高 的 黑 炭 BC 浓 度 水 平 , 对 区 域 空 气 质 量 和 气 候 变 化 有 很 大 影 响 , 通<br />

过 污 染 源 清 单 计 算 的 结 果 提 出 了 控 制 我 国 生 物 质 燃 料 燃 烧 以 控 制 碳 黑 排 放 等 建<br />

议 , 发 现 了 低 排 放 区 域 ( 海 南 五 指 山 ) 也 存 在 较 高 的 BC 水 平 与 内 陆 大 气 的 污 染<br />

特 征 , 揭 示 了 可 能 受 境 内 或 境 外 传 输 的 影 响 。 虽 然 该 项 目 规 模 相 对 较 小 , 但 这 也<br />

是 迄 今 为 止 中 国 唯 一 有 关 ABCs 问 题 的 国 家 研 究 项 目 。2006 年 科 技 设 立 了 973<br />

项 目 研 究 气 溶 胶 及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影 响 , 但 该 项 目 主 要 关 注 基 础 性 的 科 学 问 题 , 并<br />

没 有 基 于 ABCs 的 特 点 和 相 关 的 政 策 需 求 进 行 有 针 对 性 探 讨 。 此 外 , 在 ABCs 问<br />

题 提 出 之 后 , 很 多 科 研 单 位 都 开 展 了 针 对 ABCs 的 了 相 关 研 究 , 探 讨 诸 如 碳 黑 混<br />

合 状 态 , 相 对 湿 度 对 辐 射 强 迫 的 影 响 等 ABCs 研 究 领 域 中 的 重 要 难 题 , 并 取 得 了<br />

可 喜 的 进 展 。<br />

94


尽 管 国 内 已 部 分 开 展 了 相 关 的 研 究 工 作 , 但 是 中 国 有 关 ABC 监 测 和 研 究 的 基 础<br />

非 常 薄 弱 , 无 法 满 足 基 本 的 条 件 和 要 求 , 因 此 在 未 来 的 工 作 中 , 需 要 加 强 有 关 的<br />

基 础 建 设 , 并 设 立 大 型 研 究 项 目 并 与 国 际 相 关 研 究 接 轨 , 从 科 学 层 面 深 刻 认 识<br />

ABC 形 成 机 制 及 其 影 响 , 同 时 从 技 术 层 面 提 出 国 家 整 体 的 控 制 对 策 和 实 施 方 案 ,<br />

确 立 中 国 持 续 和 谐 发 展 和 环 境 保 护 的 具 体 操 作 方 法 , 为 控 制 和 减 缓 ABC 及 其 造<br />

成 的 各 种 影 响 做 出 重 要 的 贡 献 。<br />

關 鍵 詞 : 大 气 棕 色 云 、 气 溶 胶 、 黑 碳<br />

致 谢 : 本 研 究 受 到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40775075,40705043), 环 保 公 益 性 行 业 科<br />

研 专 项 (20080952,200809152) 以 及 中 央 级 公 益 性 科 研 院 所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br />

(2009KYYW16,2010KYYW05) 等 项 目 的 经 费 支 持 , 在 这 里 特 此 表 示 感 谢 !<br />

95


气 溶 胶 衰 减 敏 感 性 分 析<br />

陈 秀 红 , 魏 合 理<br />

中 国 科 学 院 安 徽 光 学 精 密 机 械 研 究 所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成 分 与 光 学 重 点 实 验 室<br />

气 溶 胶 是 大 气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气 溶 胶 模 式 是 从 事 大 气 遥 感 、 气 候 研 究 等 科 研<br />

人 员 所 关 注 的 一 项 重 要 的 内 容 。 先 概 括 了 MODTRAN 中 气 溶 胶 衰 减 模 式 , 包 括<br />

气 溶 胶 消 光 光 谱 分 布 模 式 ( 表 1) 和 气 溶 胶 消 光 高 度 分 布 模 式 ( 表 2)。 然 后 详 细 分 析<br />

了 气 溶 胶 消 光 受 各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 就 近 地 面 (0-2km) 气 溶 胶 消 光 光 谱<br />

分 布 而 言 ( 图 1 和 图 2), 乡 村 型 、 城 市 型 和 对 流 层 型 气 溶 胶 对 相 对 湿 度 不 敏 感 ,<br />

与 平 均 风 速 无 关 ; 海 洋 型 对 相 对 湿 度 敏 感 , 沙 漠 型 对 平 均 风 速 很 敏 感 。 当 波 长 大<br />

于 0.55 微 米 时 , 海 洋 型 气 溶 胶 衰 减 随 相 对 湿 度 增 大 而 增 大 , 沙 漠 型 气 溶 胶 消 光<br />

随 平 均 风 速 增 大 而 增 大 , 各 种 气 溶 胶 类 型 的 消 光 按 大 到 小 的 次 序 是 : 雾 、 海 洋 型 、<br />

城 市 型 和 乡 村 型 , 当 波 长 小 于 0.55 微 米 时 各 情 况 刚 好 相 反 。2-100km 高 度 区 间<br />

上 气 溶 胶 尺 度 谱 分 布 比 近 地 面 的 谱 分 布 对 气 溶 胶 类 型 更 敏 感 ( 图 2)。 气 溶 胶 高 度<br />

分 布 在 0-10km 和 30-100km 高 度 区 间 上 几 乎 按 对 数 衰 减 , 后 者 比 前 者 小 5 个 数<br />

量 级 以 上 。 在 10-30 高 度 上 气 溶 胶 消 光 出 现 先 增 大 后 减 小 现 象 , 春 夏 季 波 峰 位 置<br />

一 般 在 20km 高 度 左 右 , 而 秋 冬 季 波 峰 位 置 出 现 在 17km 高 度 左 右 , 火 山 强 度 越<br />

大 , 波 峰 越 大 , 如 图 3 所 示 。 这 些 分 析 结 果 可 以 为 大 气 气 溶 胶 探 测 和 气 溶 胶 模 式<br />

建 模 提 供 理 论 参 考 。<br />

关 键 词 : 气 溶 胶 衰 减 、 光 谱 分 布 、 高 度 分 布 、 相 对 湿 度 、 气 溶 胶 类 型<br />

96


表 1 气 溶 胶 消 光 光 谱 分 布 模 式<br />

高 度 区 间 类 型 备 注<br />

近 地 面 (0-2km) 1) 乡 村 型<br />

2) 城 市 型<br />

与 相 对 湿 度 有 关<br />

( 分 为 四 级 :0%,70%,80%,99%)<br />

3) 海 洋 型<br />

4) 沙 漠 型 与 风 速 有 关<br />

( 分 为 四 级 :0 m/s,10 m/s,20 m/s,30 m/s)<br />

5) 对 流 层 与 相 对 湿 度 有 关<br />

( 分 为 四 级 :0%,70%,80%,99%)<br />

6) 平 流 雾 与 相 对 湿 度 无 关<br />

7) 辐 射 雾<br />

>2-10km 对 流 层 与 相 对 湿 度 有 关<br />

( 分 为 四 级 :0%,70%,80%,99%)<br />

>10-30km 背 景 平 流 层 型 与 相 对 湿 度 无 关<br />

中 等 火 山 型<br />

新 火 山 型<br />

>30-100km 流 星 灰 与 相 对 湿 度 无 关<br />

表 2 气 溶 胶 消 光 高 度 分 布 模 式<br />

高 度 区 间 类 型 所 需 参 数<br />

0-2km 与 能 见 度 有 关<br />

与 季 节 无 关<br />

分 为 5 级 :<br />

vis=2,5,10,23,50km<br />

>2-4km 与 能 见 度 有 关<br />

分 为 2 级 :vis=23,50km<br />

与 季 节 变 化 有 关<br />

分 春 夏 季 、 秋 冬 季<br />

>4-10km 与 能 见 度 无 关 , 能 见 度 固 定 为<br />

50km<br />

与 季 节 变 化 有 关<br />

分 春 夏 季 、 秋 冬 季<br />

>10-30km 1) 背 景 平 流 层 气 溶 胶<br />

2) 中 等 火 山 喷 发 期<br />

与 能 见 度 无 关 、 分 春 夏 季 、 秋<br />

冬 季<br />

3) 强 火 山 喷 发 期<br />

4) 极 强 火 山 喷 发 期<br />

>30-100km 1) 正 常 高 层 大 气 气 溶 胶<br />

2) 火 山 期 到 正 常 期 过 渡 期<br />

3) 火 山 初 期 到 强 火 山 期 过 渡 时 期<br />

与 能 见 度 无 关<br />

与 季 节 无 关<br />

4) 强 火 山 时 期<br />

97


2.5<br />

2.5<br />

Normalized Extinction Coefficient<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a) Rural<br />

rh=0%<br />

rh=70%<br />

rh=80%<br />

rh=99%<br />

Normalized Extinction<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b) Urban<br />

rh=0%<br />

rh=70%<br />

rh=80%<br />

rh=99%<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Normalized Extinc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c) Ocean<br />

rh=0%<br />

rh=70%<br />

rh=80%<br />

rh=99%<br />

Normalized Extinc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d) Tropspheric<br />

rh=0%<br />

rh=70%<br />

rh=80%<br />

rh=99%<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Normalized Extinc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winds=0m/s<br />

winds=10m/s<br />

winds=20m/s<br />

winds=30m/s<br />

(e) Desert<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图 1 归 一 化 气 溶 胶 衰 减 系 数 随 相 对 湿 度 和 风 速 的 变 化 分 布<br />

98


Normalized Extinc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Rural<br />

Urban<br />

Ocean<br />

Desert<br />

Tropspheric<br />

Advection Fog<br />

Radiation Fog<br />

(a) β e :0-2km<br />

Normalized Extinc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Tropspheric (2-10km)<br />

Background stratospheric(10-30km)<br />

Aged Volcanic (10-30km)<br />

Fresh Volcanic (10-30km)<br />

Meteoric dust (30-100km)<br />

(b) β e :2-100k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Normalized Absorp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Rural<br />

Urban<br />

Ocean<br />

Desert<br />

Tropspheric<br />

Advection Fog<br />

Radiation Fog<br />

(c) β a :0-2km<br />

Normalized Absorption Coefficient<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0.5<br />

0.0<br />

(d) β a :2-100km<br />

Tropspheric (2-10km)<br />

Background stratospheric(10-30km)<br />

Aged Volcanic (10-30km)<br />

Fresh Volcanic (10-30km)<br />

Meteoric dust (30-100k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1.0<br />

0.8<br />

(e) g: 0-2km<br />

1.0<br />

0.8<br />

(f) g: 2-100km<br />

Asymmetry Factor<br />

0.6<br />

0.4<br />

0.2<br />

0.0<br />

Rural<br />

Urban<br />

Ocean<br />

Desert<br />

Tropspheric<br />

Advection Fog<br />

Radiation Fog<br />

Asymmetry Factor<br />

0.6<br />

0.4<br />

0.2<br />

0.0<br />

Tropspheric (2-10km)<br />

Background stratospheric(10-30km)<br />

Aged Volcanic (10-30km)<br />

Fresh Volcanic (10-30km)<br />

Meteoric dust (30-100k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0.1 1 10 100<br />

Wavelength(μm)<br />

图 2 不 同 气 溶 胶 类 型 的 归 一 化 消 光 系 数 、 吸 收 系 数 和 不 对 称 因 子 比 较 ( 相 对 湿 度<br />

为 0%、 风 速 为 0m/s)<br />

99


1<br />

(a) 0-10km<br />

Spring/Summer<br />

1<br />

(b) 0-10km<br />

Fall/Winter<br />

Aerosol Profile<br />

0.1<br />

0.01<br />

Vis=50km<br />

Vis=23km<br />

Vis=10km<br />

Vis=5km<br />

Vis=2km<br />

Aerosol Profile<br />

0.1<br />

0.01<br />

Vis=50km<br />

Vis=23km<br />

Vis=10km<br />

Vis=5km<br />

Vis=2km<br />

1E-3<br />

1E-3<br />

0 2 4 6 8 10<br />

Altitude (km)<br />

0 2 4 6 8 10<br />

Altitude (km)<br />

Aerosol Profile<br />

1<br />

0.1<br />

0.01<br />

1E-3<br />

Background Stratospheric<br />

Moderate Volcanic<br />

High Volcanic<br />

Extreme Volcanic<br />

(c) 10-30km<br />

Spring/Summer<br />

Aerosol Profile<br />

1<br />

0.1<br />

0.01<br />

1E-3<br />

Background Stratospheric<br />

Moderate Volcanic<br />

High Volcanic<br />

Extreme Volcanic<br />

(d) 10-30km<br />

Fall/Winter<br />

1E-4<br />

1E-4<br />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br />

Altitude (km)<br />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br />

Altitude (km)<br />

1E-5<br />

(e) 30-100km<br />

Aerosol Profile<br />

1E-6<br />

1E-7<br />

1E-8<br />

1E-9<br />

1E-10<br />

Normal<br />

Volcanic->Normal<br />

High Volcanic->Volcanic<br />

High Volcanic<br />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br />

Altitude (km)<br />

图 3 不 同 气 溶 胶 类 型 的 高 度 分 布 廓 线<br />

100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br />

in Taiwan<br />

C. C.-K. Chou 1 , C. T. Lee 2 , M. T. Cheng 3 , C. S. Yuan 4 , S. J. Chen 5 , Y. L. Wu 6 ,<br />

W. C. Hsu 7 , S. C. Lung 1 , S. C. Hsu 1 , C. Y. Lin 1 , S. C. Liu 1<br />

1.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pei, Taiwan<br />

2.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Chungli,<br />

Taiwan<br />

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br />

Taichung, Taiwan<br />

4.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br />

Kaohsiung, Taiwan<br />

5.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Pingtung<br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ngtung, Taiwan<br />

6.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br />

Tainan, Taiwan<br />

7.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Management, Dahan Institute of<br />

Technology, Hualien, Taiwan<br />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erosols in Taiwan, an observation<br />

network was initiated in 2003. In this work,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mass<br />

concentration and carbonaceous composition of PM10 and PM2.5 are presented.<br />

Analysis on the data collected in the first 5-years, from 2003 to 2007, showed that<br />

there was a very strong contrast in the aerosol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br />

between the rural and the urban/suburban stations. The five-year means of EC at the<br />

respective stations ranged from 0.9±0.04 to 4.2±0.1 μgC m -3 . In rural areas, EC<br />

accounted for 2-3 % of PM10 and 3-5 % of PM2.5 mass loadings, comparing to 4-6<br />

% of PM10 and 4-8 % of PM2.5 in the urban area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patial<br />

distribution of EC was consistent with CO and NOx across the network stations,<br />

suggesting that the levels of EC over Taiwan were dominated by local sources. The<br />

measured OC was split into POC and SOC counterparts following the EC tracer<br />

method. Five-year means of POC ranged from 1.8±0.1 to 9.7±0.2 μgC m -3 among the<br />

stations.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POM contributed 5-17 % of PM10 and 7-18 % of<br />

PM2.5 in Taiw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five-year means of SOC ranged from 1.5±<br />

0.1 to 3.8±0.3 μgC m -3 . The mass fractions of SOM were estimated to be 9-19 % in<br />

PM10 and 14-22 % in PM2.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C did not exhibit<br />

significant urban-rural contrast as did the POC and EC. A significant cross-station<br />

correlation between SOC and total oxidant was observed, which means the spatial<br />

distribution of SOC in Taiwan was dominated by the oxidant mixing ratio. Besides,<br />

101


correlation was also found between SOC and particulate nitrate, implying that the<br />

precursors of SOA were mainly from local 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addition to the<br />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carbonaceous aerosols also exhibited distinct seasonality. In<br />

northern Taiwa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e three carbonaceous components (EC,<br />

POC, and SOC) reached their respective minima in the fall season. POC and EC<br />

increased drastically in winter and peaked in spring, whereas the SOC was<br />

characterized by a bimodal pattern with the maximal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and a<br />

second mode in summertime. In southern Taiwan, minimal levels of POC and EC<br />

occurred consistently in summer and the maxima were observed in winter, whereas<br />

the SOC peaked in summer and declined in wintertime. The discrepancies in the<br />

seasonality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Taiwan were<br />

most likely caused by the seasonal meteorological settings that dominated the<br />

dispersion of air pollutants. Moreover,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Asian pollution<br />

outbreaks could have shifted the seasonal maxima of air pollutants from winter to<br />

spring in the northern Taiwan, and that the increases in biogenic SOA precursors and<br />

the enhancement in SOA yield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elevated SOC concentrations<br />

in summer.<br />

102


上 海 市 郊 春 節 期 間 大 氣 顆 粒 物 的 理 化 特 性<br />

位 楠 楠<br />

1,2 、 姚 剑<br />

2 、 王 广 华<br />

2 、 林 俊<br />

2 、 范 雪 波<br />

2 、 耿 彦 红<br />

2 、 刘 卫<br />

1* 、, 李 燕<br />

1. 南 华 大 学 核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 湖 南 衡 阳 421001<br />

2.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应 用 物 理 研 究 所 核 分 析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 上 海 201800<br />

2<br />

春 节 是 中 国 的 传 统 节 日 , 国 民 在 春 节 期 间 的 互 访 更 频 繁 于 平 日 。 尽 管 春 季 期 间 大<br />

量 工 厂 停 工 , 机 动 车 数 量 减 少 , 但 大 量 烟 花 爆 竹 的 使 用 , 使 得 春 节 期 间 大 气 颗 粒<br />

物 污 染 有 其 特 殊 性 。 为 保 护 国 民 身 体 健 康 , 指 导 国 民 在 春 季 期 间 的 生 活 , 有 必 要<br />

了 解 春 节 期 间 大 气 颗 粒 物 的 理 化 特 性 。 上 海 作 为 中 国 的 金 融 、 航 运 中 心 , 它 的 空<br />

气 质 量 历 来 受 到 关 注 。 本 研 究 利 用 电 称 低 压 冲 击 仪 (Electric Low Pressure<br />

Impactor,ELPI) 在 线 监 测 上 海 市 嘉 定 区 2009 年 春 节 前 后 不 同 粒 径 (50% 切 割 粒 径 :<br />

0.03,0.06,0.11,0.17,0.26,0.40,0.65,1.00,1.60,2.50,4.40,6.80μm)<br />

大 气 颗 粒 物 的 浓 度 变 化 ; 同 时 比 较 了 上 海 市 嘉 定 区 春 节 与 非 节 日 期 间 不 同 粒 径 大<br />

气 颗 粒 物 (7.20 μm)<br />

中 17 中 元 素 (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br />

As、Se、Pb )、10 中 离 子 (F - 、Cl - 、NO - 2 、SO 2- 4 、NO - 3 、Na + 、NH + 4 、K + 、Mg 2+ 、<br />

Ca 2+ )、OC 和 EC 质 量 浓 度 的 粒 径 分 布 。 上 海 市 嘉 定 区 春 节 期 间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br />

粒 物 浓 度 明 显 高 于 平 日 , 其 中 浓 度 与 平 日 相 比 从 大 到 小 的 颗 粒 物 粒 径 和 倍 数 分<br />

别 为 0.65μm(6.21),0.40μm(6.05),1.00μm(4.74),0.26μm(3.68),1.60μm<br />

(2.73),0.11μm(1.75); 春 节 期 间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 粒 中 质 量 浓 度 均 高 于 非 节<br />

日 的 元 素 是 Mg、Al、K、Ti 、Cr、Cu, 其 中 K 和 Mg 增 幅 最 大 , 仅 在 细 粒 径 段 (


中 无 明 显 变 化 。<br />

关 键 词 : 春 节 、 大 气 颗 粒 物 、 组 分 、 粒 径 分 布 、 上 海 市 郊 区<br />

104


基 于 同 步 辐 射 技 术 研 究 上 海 大 气 细 颗 粒 物 分 布 特 征<br />

1<br />

1<br />

1<br />

张 元 勋 李 晓 林 包 良 满 A. Iida 2<br />

3<br />

1<br />

1<br />

赵 屹 东 张 桂 林 李 燕<br />

1 中 国 科 学 院 上 海 应 用 物 理 研 究 所 上 海 201800<br />

2 Photon Factory,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High Energy Physics, Tsukuba, Ibaraki<br />

305, Japan<br />

3 中 国 科 学 院 北 京 高 能 物 理 研 究 所 北 京 100039<br />

研 究 气 溶 胶 不 同 粒 径 颗 粒 物 的 环 境 行 为 和 污 染 特 征 对 改 善 和 提 高 空 气 质 量 的 影<br />

响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本 项 工 作 基 于 先 进 的 同 步 辐 射 光 源 为 研 究 平 台 , 使 用 同 步 辐 射<br />

X 射 线 荧 光 分 析 (SRXRF) 测 定 了 上 海 市 大 气 粒 径 介 于 30-10000 nm 之 间 共 13<br />

级 颗 粒 物 的 元 素 组 分 , 同 时 使 用 同 步 辐 射 X 射 线 吸 收 近 边 谱 (XANES) 研 究 了<br />

颗 粒 物 中 S 的 化 学 价 态 。 结 果 发 现 , 生 活 区 和 郊 区 大 气 超 细 颗 粒 (


2.0<br />

1.6<br />

应 物 所 普 陀 钢 研 所<br />

质 量 浓 度 mg/m3<br />

1.2<br />

0.8<br />

0.4<br />

0.0<br />

0.03 0.06 0.11 0.17 0.26 0.4 0.65 1 1.6 2.5 4.4 6.8 10<br />

粒 径 um<br />

图 1 上 海 市 三 个 采 样 点 大 气 细 颗 粒 物 质 量 浓 度 (mg/m 3 )<br />

Normalized Absorption(arb.unit)<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Stage 13<br />

Stage 12<br />

Stage 11<br />

Stage 10<br />

Stage 9<br />

Stage 8<br />

Stage 7<br />

Stage 6<br />

Stage5<br />

Stage4<br />

Stage 3<br />

Stage 2<br />

Stage 1<br />

0<br />

2460 2470 2480 2490<br />

Energy(eV)<br />

2500 2510<br />

图 2 不 同 粒 径 大 气 颗 粒 物 中 S 的 XANES 谱<br />

106


3-D 掃 瞄 式 光 達 之 大 氣 結 構 與 污 染 物 偵 測<br />

江 智 偉<br />

1,2 、 倪 簡 白<br />

2 、 達 斯<br />

2 、 廖 煌 時<br />

1. 中 央 研 究 院 環 境 變 遷 研 究 中 心<br />

2.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物 理 系<br />

2<br />

利 用 自 行 開 發 之 國 內 首 台 車 載 式 三 維 掃 描 式 拉 曼 光 達 系 統 (3-D Scanning Raman<br />

Lidar), 針 對 中 壢 地 區 低 對 流 層 的 氣 膠 結 構 變 化 和 傳 送 過 程 進 行 連 續 觀 測 。 觀 測<br />

發 現 中 壢 地 區 氣 膠 結 構 與 大 氣 海 陸 風 交 替 有 關 。 此 遙 測 設 備 目 前 也 針 對 工 業 區 之<br />

污 染 源 排 放 與 污 染 物 擴 散 監 控 , 作 為 桃 園 縣 環 保 局 空 氣 品 質 保 護 科 稽 查 之 參 考 ,<br />

相 關 之 應 用 與 初 步 成 果 將 在 本 會 議 中 有 更 詳 細 之 探 討 。<br />

關 鍵 詞 :3-D 掃 瞄 式 光 達 、 氣 膠 、 污 染 物 、 海 陸 風<br />

車 載 式 三 維 掃 描 式 拉 曼 光 達 系 統 如 圖 一 所 示 , 此 系 統 均 主 要 可 分 成 : 車 載 避 震 系<br />

統 、 發 射 系 統 、 接 收 系 統 、 控 制 和 數 據 處 理 系 統 。 避 震 系 統 包 括 防 震 光 學 桌 、 防<br />

震 球 、 汽 車 防 震 懸 吊 系 統 等 。 發 射 系 統 , 包 含 雷 射 發 射 器 及 操 控 雷 射 光 束 之 反 射<br />

鏡 。 在 接 收 系 統 中 , 設 計 一 濾 鏡 載 盤 並 將 光 電 倍 增 管 裝 設 於 濾 鏡 模 組 後 方 , 此 一<br />

濾 鏡 載 盤 設 有 多 個 濾 鏡 槽 , 此 多 個 濾 鏡 槽 同 時 分 別 置 放 不 同 頻 寬 之 濾 鏡 , 且 濾 鏡<br />

載 盤 可 自 動 轉 動 更 換 不 同 頻 寬 之 濾 鏡 , 用 以 量 測 不 同 污 染 物 之 拉 曼 (Raman) 位<br />

移 波 數 。 定 向 系 統 採 用 伺 服 運 動 控 制 、 機 構 設 計 採 用 萬 向 式 機 構 作 全<br />

方 位 之 掃 瞄 。<br />

圖 1:3-D 掃 瞄 式 車 載 光 達 (mobile Lidar) 系 統<br />

107


圖 二 為 指 向 海 邊 垂 直 掃 瞄 之 氣 膠 散 射 強 度 值 , 以 固 定 之 方 位 角 ( 指 向 海 邊 ) 進 行<br />

垂 直 角 度 由 40 度 至 0 度 解 析 度 為 2 度 之 掃 瞄 。 在 夜 間 隨 著 時 間 增 加 , 邊 界 層 下<br />

降 使 得 光 達 近 地 面 散 射 訊 號 開 始 增 加 。 在 白 天 近 地 面 有 一 層 濃 度 較 強 之 訊 號 , 這<br />

可 能 是 夜 間 邊 界 層 所 殘 餘 的 氣 膠 所 造 成 , 隨 這 日 照 與 溫 度 增 加 此 層 逐 漸 消 失 , 且<br />

高 度 也 隨 時 間 增 高 。 此 外 由 海 風 圖 我 們 發 現 氣 膠 散 射 強 度 也 隨 時 間 向 光 達 觀 測 地<br />

移 動 , 這 也 是 海 風 吹 向 陸 地 的 證 據 之 一 。<br />

圖 2: 邊 界 層 沈 降 與 海 陸 風 交 替<br />

圖 3: 桃 園 觀 音 工 業 區 即 時 之 污 染 源 與 污 染 物 擴 散 監 控<br />

108


中 国 丹 江 上 游 地 区 环 境 变 迁 与 考 古 文 化 更 替<br />

祝 一 志 杨 亚 长 程 鹏 余 华 贵 康 志 海<br />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球 环 境 研 究 所 ( 西 安 710075)<br />

丹 江 发 源 于 中 国 陕 西 省 境 内 秦 岭 山 脉 南 麓 的 凤 凰 山 , 流 经 陕 西 的 商 州 、 丹 凤 、 商<br />

南 县 注 入 汉 江 。 河 流 全 长 443 公 里 , 流 域 面 积 约 1.6 万 平 方 公 里 。 从 源 头 至 陕 西<br />

与 河 南 交 界 处 的 一 段 被 称 为 上 游 。 丹 江 上 游 地 区 处 在 秦 岭 造 山 带 的 商 ( 州 )— 丹<br />

( 凤 ) 断 陷 盆 地 (33 0 51 / N,109 0 58 / E)。 自 1 万 年 来 , 保 存 了 新 石 器 时 代 以 来<br />

的 考 古 文 化 遗 存 。 该 盆 地 年 均 气 温 12.9℃, 年 均 降 水 量 750 毫 米 , 海 拔 约 600<br />

一 800 米 。<br />

我 们 从 该 地 区 的 考 古 文 化 遗 存 本 身 及 其 相 对 应 的 全 新 世 黄 土 — 古 土 壤 地 层 序 列<br />

两 个 方 面 同 时 开 展 研 究 工 作 。 经 考 古 发 掘 表 明 这 里 保 存 了 连 续 的 新 石 器 文 化 序<br />

列 , 即 老 官 台 文 化 、 仰 韶 文 化 、 龙 山 文 化 、 夏 代 和 商 代 文 化 。 该 地 区 不 仅 是 南 北<br />

文 化 交 融 汇 聚 的 地 方 , 又 是 朝 代 兴 衰 更 替 无 间 断 文 化 遗 存 序 列 , 因 此 是 研 究 环 境<br />

变 迁 与 考 古 文 化 承 前 启 后 的 难 得 区 域 。 我 们 在 丹 江 上 游 地 区 考 古 遗 址 相 对 应 的<br />

二 、 三 级 阶 地 上 , 发 现 厚 约 2—3 米 不 等 的 全 新 世 黄 土 — 古 土 壤 序 列 ,So( 古 土<br />

壤 ) 一 般 由 2 层 复 合 土 壤 层 组 成 , 对 该 剖 面 ( 间 距 为 2cm) 采 集 沉 积 序 列 、 磁 化<br />

率 、 孢 粉 分 析 等 气 候 代 用 指 标 的 样 品 进 行 高 分 辨 率 研 究 , 同 时 对 考 古 遗 址 中 的 炭<br />

屑 和 黄 土 - 古 土 壤 地 层 样 品 进 行<br />

14 C 加 速 器 测 年 , 利 用 树 轮 年 代 校 正 及 贝 叶 斯 数<br />

理 分 析 等 方 法 , 获 得 了 丹 江 上 游 地 区 1 万 年 以 来 环 境 变 迁 与 考 古 文 化 发 展 的 年 代<br />

框 架 序 列 。 环 境 变 迁 代 用 指 标 、 地 层 序 列 与 考 古 文 化 更 替 变 化 概 述 如 下 ( 由 下 至<br />

上 )。<br />

全 新 世 古 土 壤 底 部 (10440-9000BP): 在 约 9000 年 前 后 , 孢 粉 组 合 以 乔 木 植 物<br />

花 粉 为 主 , 其 中 松 属 花 粉 占 主 导 地 位 , 草 本 植 物 花 粉 含 量 次 之 , 磁 化 率 值 由 低 值<br />

逐 渐 升 高 , 表 明 气 候 由 冷 逐 渐 转 暖 。<br />

老 官 台 文 化 期 (8000-7000BP): 孢 粉 分 析 显 示 , 在 8000 前 , 草 本 植 物 花 粉 含<br />

109


量 增 加 , 乔 木 花 粉 减 少 , 其 后 , 禾 本 科 农 作 物 花 粉 相 应 增 多 , 标 志 着 该 地 区 原 始<br />

农 业 的 出 现 。 磁 化 率 值 在 8000 年 前 由 低 值 逐 渐 转 为 高 值 , 气 候 由 较 干 凉 转 为 相<br />

对 温 暖 潮 湿 。<br />

仰 韶 文 化 期 (7000-5000BP): 孢 粉 浓 度 较 上 一 孢 粉 带 明 显 升 高 , 禾 本 科 农 作 物<br />

花 粉 增 多 。 磁 化 率 值 进 一 步 升 高 ,5000 年 后 , 磁 化 率 值 降 低 , 表 明 气 候 温 暖 湿<br />

润 、 后 期 有 下 降 趋 势 。<br />

龙 山 文 化 期 (5000-4000BP): 约 4500 年 后 , 孢 粉 组 合 中 莎 草 科 花 粉 开 始 增 多 。<br />

磁 化 率 值 在 5000 年 后 由 低 值 逐 渐 转 为 高 值 , 标 志 着 该 阶 段 应 为 较 湿 润 的 气 候 环<br />

境 。4000 年 后 , 磁 化 率 值 有 所 降 低 。<br />

夏 代 (4000-3600BP): 该 阶 段 乔 木 植 物 花 粉 减 少 , 藜 科 及 禾 本 科 农 作 物 花 粉 明<br />

显 增 多 , 反 映 出 该 时 期 人 类 大 量 砍 伐 森 林 以 及 农 业 生 产 扩 大 。 磁 化 率 值 由 低 值 逐<br />

渐 升 高 , 表 明 气 候 暖 湿 。<br />

商 代 (3600-3100BP): 乔 木 植 物 花 粉 减 少 , 出 现 较 多 的 蒿 属 、 藜 科 、 菊 科 等<br />

花 粉 类 型 。 磁 化 率 值 由 高 值 转 为 低 值 , 表 明 气 候 由 温 湿 转 干 冷 , 开 始 堆 积 新 黄 土 。<br />

根 据 以 上 考 古 文 化 遗 址 发 掘 及 其 相 对 应 的 全 新 世 黄 土 — 古 土 壤 地 层 序 列 开 展 的<br />

研 究 结 果 可 看 出 , 气 候 变 暖 时 促 进 了 古 文 化 发 展 , 气 候 转 为 干 冷 时 , 环 境 条 件 恶<br />

化 , 是 造 成 朝 代 更 替 的 重 要 原 因 之 一 。<br />

110


西 安 市 大 氣 PM 2.5 污 染 與 城 區 居 民 死 亡 率 關 係 的 研 究<br />

趙 珂<br />

1,2<br />

曹 軍 驥<br />

1. 黃 土 與 第 四 紀 國 家 重 點 實 驗 室 , 中 國 科 學 院 地 球 環 境 研 究 所 , 西 安<br />

2. 中 國 科 學 院 研 究 生 院 , 北 京<br />

1<br />

在 很 多 流 行 病 學 研 究 中 都 探 討 了 顆 粒 物 暴 露 的 負 健 康 效 應 。 較 早 的 研 究 主 要 關 注<br />

PM 10 與 健 康 終 點 的 關 係 , 而 在 最 近 10 多 年 , 越 來 越 重 視 對 PM 2.5 的 研 究 。 為 定<br />

量 評 價 西 安 大 氣 PM 2.5 污 染 對 城 區 居 民 每 日 疾 病 死 亡 率 的 影 響 , 以 大 氣 PM 2.5 濃<br />

度 為 引 數 , 以 總 死 亡 ,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 心 血 管 疾 病 , 中 風 , 慢 阻 肺 , 冠 心 病 , 下<br />

呼 吸 道 感 染 等 疾 病 為 因 變 數 , 進 行 了 單 因 素 泊 松 回 歸 分 析 。 單 變 數 分 析 結 果 表<br />

明 : 除 PM 2.5 對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死 亡 率 的 影 響 無 顯 著 意 義 以 外 , 與 其 他 各 種 疾 病 死<br />

亡 率 之 間 的 正 相 關 關 係 均 有 顯 著 意 義 。 暴 露 - 反 應 關 係 模 型 顯 示 :PM 2.5 濃 度 每 升<br />

高 100μg/m 3 , 總 死 亡 、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 心 血 管 疾 病 、 冠 心 病 、 中 風 、COPD 的 死<br />

亡 率 分 別 增 加 4.08%,8.32%,6.18%,8.32%,5.13%,7.25% 。 說 明 大 氣 PM 2.5 濃 度 的<br />

升 高 會 引 起 相 應 疾 病 死 亡 率 的 增 加 。<br />

關 鍵 字 : 大 氣 污 染 PM2.5 每 日 死 亡 率 泊 松 回 歸 暴 露 - 響 應 關 係<br />

表 1. 2004-2008 年 西 安 市 大 氣 PM 2.5 的 平 均 濃 度<br />

年 份 監 測 天<br />

數<br />

中 位 數<br />

(μg/m3)<br />

範 圍<br />

(μg/m3)<br />

超 標 天 數 超 標 率<br />

(%)<br />

2004 339 184.94 28.4~651.26 336 99.12%<br />

2005 344 194.93 32.57~783.58 340 98.84%<br />

2006 350 206.78 31.44~768.62 348 99.43%<br />

2007 347 193.74 29.94~609.08 346 99.71%<br />

2008 336 179.08 7.56~418.44 324 96.43%<br />

使 用 單 因 素 非 參 數 過 程 的 多 獨 立 樣 本 Kruskal-Wallis H 檢 驗 方 法 來 分 析 五 年 來 大<br />

氣 污 染 物 濃 度 之 間 的 差 異 是 否 存 在 顯 著 性 。 分 析 結 果 是 從 2004 到 2008 年 五 組<br />

資 料 的 平 均 秩 次 分 別 為 :797.20,873.26,956.94,925.97,733.02, 說 明 各 年 PM 2.5<br />

濃 度 值 的 差 異 均 具 有 顯 著 性 (P2007>2005>2004>2008<br />

111


表 2. 2004 年 1 月 1 日 至 2008 年 12 月 31 日 西 安 市 城 區 每 日 死 亡 數 頻 率 分 佈<br />

頻 率 分 布 (%)<br />

均 數<br />

10 25 50 75 90<br />

死 亡 例 數<br />

總 死 亡 15 20 25 31 39 26.18<br />

心 血 管 疾 病 6 8 11 15 20 12.07<br />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3 4 7 9 12 7.24<br />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0 0 0 1 2 0.80<br />

COPD 0 0 1 1 2 0.89<br />

中 風 2 3 4 6 8 4.49<br />

冠 心 病 3 4 7 9 12 7.24<br />

表 3 2004-2008 年 西 安 市 居 民 年 死 亡 情 況<br />

呼 吸 系 統 COPD 心 血 管 病 冠 心 病<br />

下 呼 吸 道 感<br />

染<br />

中 風<br />

年 份 人 口 數 死 亡 死 死 亡 死 亡 死 亡 死 死 亡 死 亡<br />

死 亡<br />

死 亡 死 亡<br />

死 亡<br />

率 亡 率<br />

率<br />

率 亡 率<br />

率<br />

數<br />

數<br />

數<br />

數<br />

(×10 -5 ) 數 (×10 -5 ) (×10 -5 ) (×10 -5 ) 數 (×10 -5 ) (×10 -5 )<br />

2004 7250078 2355 32.48 290 4.00 3735 51.52 2355 32.48 144 1.99 1318 18.18<br />

2005 7417263 2229 30.05 318 4.29 3704 49.94 2229 30.05 149 2.01 1458 19.66<br />

2006 7531126 1940 25.76 217 2.88 3401 45.16 1940 25.76 259 3.44 1445 19.19<br />

2007 7642527 3055 39.97 394 5.16 4645 60.78 3055 39.97 362 4.74 1555 20.35<br />

2008 8375300 3653 43.62 414 4.94 6566 78.40 3653 43.62 553 6.60 2422 28.92<br />

使 用 非 參 數 卡 方 (Chi-Square Test) 檢 驗 方 法 分 析 2004-2008 年 不 同 年 度 疾 病 死 亡<br />

率 之 間 的 差 異 是 否 有 顯 著 性 。 分 析 結 果 表 明 :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Asymp.Sig.=0.173),<br />

COPD(Asymp.Sig.=0.955) , 冠 心 病 (Asymp.Sig.=0.173 ), 下 呼 吸 道 感 染<br />

(Asymp.Sig.=0.293), 中 風 (Asymp.Sig.=0.446) 死 亡 率 五 年 的 變 化 沒 有 統 計 學<br />

顯 著 性 。 心 腦 血 管 疾 病 (Asymp.Sig.=0.0192007>2004>2005>2006<br />

表 4 Poisson 回 歸 模 型 變 量 編 碼<br />

因 素 變 量 名 變 量 編 碼<br />

性 別 Sex 0= 男 性 ,1= 女 性<br />

年 度 Year 連 續 變 量 2004-2008<br />

112


對 表 4 所 列 的 變 數 分 別 用 Poisson 回 歸 模 型 作 單 因 素 分 析 [4] , 結 果 見 表 5。 年 度<br />

死 亡 率 差 異 無 統 計 學 意 義 , 死 亡 率 不 具 有 隨 時 間 發 展 的 趨 勢 。 但 不 同 性 別 的 死 亡<br />

率 是 有 顯 著 性 差 異 的 , 女 性 和 男 性 的 死 亡 率 之 比 (IRR) 是 0.6875, 即 男 性 顯 著 多 於<br />

女 性 。<br />

表 5 Poisson 回 歸 模 型 的 單 因 素 分 析 結 果<br />

變 數 回 歸 係 標 準 誤 SE Z 值 P 值 IRR IRR90%CI<br />

數<br />

Year 0.0973 0.05203 1.87 0.094 1.1021 -0.204-0.2150<br />

Sex -0.3746 0.07895 -3.26 0.010 0.6875 0.5303-0.8915<br />

滯 後 日 是 在 時 間 序 列 分 析 中 常 用 的 概 念 , 其 意 義 是 為 研 究 前 幾 日 的 大 氣 污 染 對 後<br />

面 的 健 康 問 題 的 影 響 。 本 研 究 採 用 的 是 當 日 PM 2.5 濃 度 稱 為 當 日 濃 度 , 昨 日 PM 2.5<br />

濃 度 稱 為 滯 後 一 日 濃 度 。 使 用 滯 後 1-30 日 的 PM2.5 濃 度 分 別 於 上 述 疾 病 死 亡 率<br />

進 行 泊 松 回 歸 分 析 。<br />

根 據 P 值 排 除 不 顯 著 的 變 數 (P>0.05 或 參 數 估 計 值 的 95% 可 信 區 間 分 別 在 0 的<br />

兩 側 ) 後 , 取 回 歸 係 數 最 大 的 污 染 物 滯 後 日 濃 度 帶 入 模 型 。 根 據 PM 2.5 濃 度 對 疾<br />

病 死 亡 率 影 響 的 程 度 及 模 型 的 擬 合 情 況 發 現 : 滯 後 20 天 的 PM 2.5 濃 度 與 呼 吸 系<br />

統 疾 病 死 亡 率 關 係 最 大 。<br />

表 6 PM 2.5 每 升 高 100μg/m 3 , 各 種 疾 病 死 亡 率 增 加 的 百 分 比 ( 單 因 素 分 析 )<br />

污 染 物 總 死 亡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心 血 管 疾 病 冠 心 病 中 風 COPD 下 呼 吸 道 感 染<br />

PM 2.5 4.08 8.32 6.18 8.32 5.13 7.25 -<br />

在 時 間 序 列 資 料 進 行 插 補 缺 失 值 的 預 處 理 基 礎 上 , 將 滯 後 20 天 的 PM 2.5 濃 度 分<br />

別 與 相 應 的 疾 病 死 亡 人 數 進 行 單 因 素 泊 松 回 歸 分 析 。 結 果 表 明 : 大 氣 中 PM 2.5 與<br />

總 死 亡 , 心 血 管 疾 病 , 呼 吸 系 統 ,COPD, 中 風 , 冠 心 病 死 亡 率 間 均 存 在 顯 著 性<br />

正 相 關 關 係 。(P


PM 2.5 濃 度 每 增 加 100μg/m3, 各 疾 病 死 亡 率 上 升 百 分 點 高 於 常 桂 秋 等 (2003) [7]<br />

研 究 中 :PM 10 每 增 加 100μg/m3,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 心 血 管 疾 病 , 冠 心 病 ,COPD<br />

死 亡 率 分 別 上 升 4.08%,4.98%,3.77%,4.95%, 證 實 了 PM 2.5 粒 子 對 健 康 終 點<br />

效 應 的 影 響 力 更 大 。<br />

Male<br />

Female<br />

200<br />

Death Rate (1/ 100 thousands)<br />

150<br />

100<br />

50<br />

0<br />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br />

Year<br />

圖 1 2004~2008 年 西 安 人 群 ( 男 性 、 女 性 ) 的 死 亡 率 (1/10 萬 )<br />

114


西 安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季 节 变 化 和 昼 夜 变 化 特 征<br />

戴 文 婷<br />

1 、 何 建 辉<br />

1 、 何 世 恒<br />

1 、 曹 军 骥<br />

1 、 鲁 海 燕<br />

1.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球 环 境 研 究 所<br />

1<br />

為 探 討 中 國 西 北 部 城 市 大 氣 中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季 節 變 化 及 晝 夜 變 化 特 徵 , 于 2009<br />

年 6 月 ( 夏 季 ) 及 2010 年 1 月 ( 冬 季 ) 採 用 2,4-DNPH 二 硝 基 苯 肼 主 動 吸 收 法 首 次<br />

收 集 了 西 安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樣 品 , 并 採 用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HPLC) 分 析 了 大 氣 中 17<br />

种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質 量 濃 度 。 结 果 表 明 , 冬 、 夏 两 季 甲 醛 、 乙 醛 、 丙 酮 均 为 含 量<br />

最 高 的 三 个 组 分 , 其 中 , 夏 季 的 浓 度 为 6.54±2.38、2.08±1.07、2.74±1.14 ppbv;<br />

冬 季 分 别 为 4.46±1.74、6.52±3.88、3.87±2.33 ppbv. 绝 大 多 数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白 天 的<br />

浓 度 均 高 于 夜 间 , 指 示 了 光 化 学 氧 化 作 用 對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晝 夜 變 化 的 顯 著 影 響 。<br />

夏 季 甲 醛 / 乙 醛 (F/A) 比 值 2.14 遠 高 於 冬 季 0.47, 说 明 夏 季 光 化 學 氧 化 作 用 顯 著 ,<br />

同 時 表 明 西 安 城 區 內 生 物 源 产 生 的 甲 醛 较 少 ; 西 安 乙 醛 / 丙 醛 (A/P) 的 平 均 比 值<br />

為 13.41, 表 明 人 为 排 放 是 西 安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主 要 来 源 。17 中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彼<br />

此 间 呈 現 良 好 的 相 關 性 , 说 明 它 们 的 來 源 相 似 。 同 时 , 风 速 、 温 度 等 气 象 条 件 直<br />

接 影 响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浓 度 特 征 : 风 速 与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浓 度 呈 现 此 消 彼 长 的 关<br />

系 ; 温 度 高 ,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浓 度 也 高 ; 灰 霾 天 气 时 的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浓 度 大 于 晴 朗<br />

天 气 。<br />

關 鍵 詞 :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 季 节 及 昼 夜 变 化 、 相 关 性 、 西 安<br />

115


表 1. HPLC 操 作 条 件<br />

Solvent A:<br />

Solvent B:<br />

Solvent C:<br />

Flow rate:<br />

Column:<br />

Detector:<br />

Water/CH3CN/tetrahydrofuran (60/30/10 v/v)<br />

CH3CN/water (60/40 v/v)<br />

CH3CN (100 v/v)<br />

2.0ml/min<br />

A 3.9×150mm C18 column (Nova-Pak, Waters, Inc.)<br />

Variable wavelength ultraviolet, set to 360nm/420nm<br />

Compounds<br />

表 2. 西 安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概 要<br />

summer<br />

winter<br />

Mean±S.D. Maximum Minimum Mean±S.D. Maximum Minimum<br />

(ppbv) (ppbv) (ppbv) (ppbv) (ppbv) (ppbv)<br />

Mean<br />

S/W *<br />

Formaldehyde 6.54±2.38 11.44 2.78 4.46±1.74 6.88 1.4 1.47<br />

Acetaldehyde 2.08±1.07 4.6 0.87 6.52±3.88 12.30 1.04 0.32<br />

Acetone 2.74±1.14 4.76 1.67 3.87±2.33 7.79 0.59 0.71<br />

Propionaldehyde 0.09±0.10 0.22 0.02 0.54±0.33 1.17 0.09 0.17<br />

MEK 0.37±0.28 0.84 0.08 1.48±1.11 3.43 0.17 0.25<br />

iso+n-Butyraldehyde 0.07±0.08 0.18 0.01 0.19±0.12 0.39 0.04 0.39<br />

Benzaldehyde 0.09±0.03 0.15 0.04 0.20±0.14 0.52 0.01 0.44<br />

iso-Valeraldehyde 0.33±0.14 0.54 0.10 0.46±0.36 1.28 0.04 0.72<br />

n-Valeraldehyde 0.03±0.02 0.06 0.01 0.07±0.05 0.17 0.02 0.40<br />

m-Tolualdehyde 0.03±0.02 0.08 0.01 0.06±0.04 0.14 0.01 0.59<br />

p-Tolualdehyde 0.03±0.01 0.03 0.02 0.07±0.02 0.09 0.04 0.44<br />

Hexaldehyde 0.10±0.04 0.16 0.06 0.17±0.08 0.38 0.07 0.57<br />

2,5-Dimethylbenzaldehyde 0.02±0.00 0.02 0.00 0.13±0.15 0.51 0.01 0.17<br />

Glyoxal 0.07±0.04 0.14 0.02 0.19±0.09 0.35 0.05 0.36<br />

Methyglyoxal 0.23±0.17 0.74 0.08 0.18±0.07 0.28 0.07 1.25<br />

116


表 3.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之 间 的 相 关 性<br />

C1 C2 acetone nC3 MEK iso+nC4 benz iso-C5 nC5 m-tol p-tol C6 gly mgly<br />

C1 1<br />

C2 0.91 1<br />

acetone 0.88 0.78 1<br />

nC3 0.12 0.10 -0.27 1<br />

MEK -0.11 -0.18 -0.35 0.47 1<br />

iso+nC4 0.60 0.64 0.23 0.69 0.26 1<br />

benz 0.61 0.62 0.43 0.06 0.29 0.36 1<br />

iso-C5 0.90 0.87 0.70 0.24 0.13 0.63 0.63 1<br />

nC5 0.28 0.55 -0.39 0.97 0.47 0.91 0.03 0.32 1<br />

m-tol -0.11 -0.10 -0.18 -0.04 0.17 -0.18 0.34 -0.16 -0.11 1<br />

p-tol 0.37 0.59 -0.02 bd -0.02 0.49 0.32 0.78 bd 0.52 1<br />

C6 0.54 0.40 0.22 0.86 0.54 0.99 0.09 0.97 0.88 -0.35 bd 1<br />

gly 0.62 0.52 0.69 -0.38 -0.29 -0.14 0.36 0.67 -0.65 -0.09 0.56 0.86 1<br />

mgly 0.58 0.36 0.56 -0.03 -0.01 -0.24 0.23 0.56 -0.58 -0.11 0.57 0.08 0.67 1<br />

圖 1. 采 样 点 位 置<br />

117


10<br />

summer<br />

winter<br />

Conc.(ppbv)<br />

1<br />

0.1<br />

C1<br />

C2<br />

acetone<br />

nC3<br />

MEK<br />

iso+nC4<br />

benz<br />

iso-C5<br />

nC5<br />

m-tol<br />

p-tol<br />

C6<br />

2,5-DB<br />

gly<br />

mgly<br />

Notes C1:Formaldehyde; C2:Acetaldehyde; nc3:Propionaldehyde; iso+nC4:iso+n-Butyraldehyde;<br />

benz:Benzaldehyde; iso-C5:iso-Valeraldehyde; nC5:n-Valeraldehyde; m-tol:m-Tolualdehyde;<br />

p-tol:p-Tolualdehyde; C6:Hexaldehyde; 2,5-DB:2,5-Dimethylbenzaldehyde; gly:Glyoxal;<br />

mgly:MethylGlyoxal<br />

圖 2. 西 安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的 季 节 变 化<br />

50<br />

40<br />

formaldehyde acetaldehyd acetone<br />

Propionaldehyde MEK iso+n-butyraldehyde<br />

Benzaldehyde iso-valeraldehyde n-valeraldehyde<br />

m-Tolualdehyde p-Tolualdehyde Hexaldehyde<br />

2,5-dimethylbenzaldehyde glyoxal methylglyoxal<br />

6<br />

Conc.(ppbv)<br />

30<br />

20<br />

4<br />

Wind speed(m/s)<br />

2<br />

10<br />

0<br />

10-01-04D<br />

10-01-04N<br />

10-01-05D<br />

10-01-05N<br />

10-01-06D<br />

10-01-06N<br />

10-01-07D<br />

10-01-07N<br />

10-01-08D<br />

Date<br />

10-01-08N<br />

10-01-09D<br />

10-01-09N<br />

10-01-10D<br />

10-01-10N<br />

圖 3.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日 变 化 与 风 速 关 系 图<br />

0<br />

118


30<br />

25<br />

formaldehyde acetaldehyd acetone<br />

Propionaldehyde MEK iso+n-butyraldehyde<br />

Benzaldehyde iso-valeraldehyde n-valeraldehyde<br />

m-Tolualdehyde p-Tolualdehyde Hexaldehyde<br />

2,5-dimethylbenzaldehyde glyoxal methylglyoxal<br />

40<br />

36<br />

20<br />

Conc.(ppbv)<br />

15<br />

32<br />

28<br />

Temp.(°C)<br />

10<br />

5<br />

24<br />

0<br />

09-06-14D<br />

09-06-14N<br />

09-06-20D<br />

09-06-20N<br />

09-06-21D<br />

09-06-21N<br />

09-06-22D<br />

Date<br />

09-06-22N<br />

09-06-23D<br />

09-06-23N<br />

09-06-24D<br />

09-06-24N<br />

圖 4. 醛 酮 类 化 合 物 日 变 化 与 温 度 关 系 图<br />

20<br />

119


澎 湖 地 區 氣 膠 微 粒 中 水 溶 性 離 子 成 份 之 長 期 分 析<br />

1<br />

1<br />

吳 仲 翼 覃 偉 民 劉 乙 琦 袁 中 新<br />

1<br />

中 山 大 學 環 境 工 程 研 究 所 台 灣<br />

1<br />

1*<br />

本 研 究 旨 在 探 討 澎 湖 地 區 沙 塵 暴 及 非 沙 塵 暴 期 間 氣 膠 微 粒 中 細 微 粒<br />

(PM 2.5 ) 之 硫 轉 化 率 (Sulphur Oxidation Ratio, SOR)、 氮 轉 化 率 (Nitrogen<br />

Oxidation Ratio, NOR) 及 酸 鹼 中 和 率 (Neutralization Ratio; NR)。 自<br />

2005 年 至 2009 年 期 間 每 個 月 執 行 至 少 五 天 連 續 24 小 時 採 樣 ( 其 中<br />

包 含 九 場 大 陸 沙 塵 暴 事 件 ), 本 研 究 係 利 用 雙 粒 徑 分 道 採 樣 器<br />

(Dichotomous Sampler) 進 行 大 氣 懸 浮 微 粒 採 樣 , 並 以 離 子 層 析 儀 (Ion<br />

Chromatography, IC) 進 行 水 溶 性 離 子 成 份 分 析 , 分 析 項 目 包 括 Na + 、<br />

NH 4 + 、 K + 、 Mg 2+ 、 Ca 2+ 、 F-、 Cl - 、 NO 3 - 、 SO 4<br />

2-<br />

等 九 種 離 子 成 份 。 近<br />

五 年 來 , 澎 湖 地 區 非 沙 塵 暴 期 間 ,PM 2.5 中 NH 4 + 、NO 3 - 、SO 4<br />

2-<br />

為 主 要<br />

離 子 物 種 , 約 佔 總 離 子 成 份 之 70%, 而 SOR、NOR 及 NR 分 別 為 0.41、<br />

0.19 及 0.27, 此 現 象 推 測 為 境 外 之 酸 性 物 質 ( 如 :SO 2 和 nss-SO 4<br />

2-<br />

等 ) 被 傳 輸 至 澎 湖 地 區 , 加 上 澎 湖 地 區 的 NH 3 排 放 量 較 少 , 使 得 傳<br />

輸 而 來 的 氣 膠 多 半 未 被 完 全 中 和 , 因 此 氣 膠 微 粒 多 半 呈 現 酸 性 。 而 沙<br />

塵 暴 期 間 ,PM 2.5 之 水 溶 性 離 子 濃 度 約 為 非 沙 塵 暴 期 間 之 1.49~3.08<br />

倍 , SOR、 NOR 及 NR 平 均 值 分 別 為 0.52、 0.14 及 0.20, 顯 示 沙 塵<br />

暴 期 間 氣 膠 微 粒 亦 呈 現 酸 性 , 其 原 因 推 測 為 沙 塵 氣 團 會 將 其 前 緣 污 染<br />

物 推 送 至 澎 湖 地 區 所 造 成 之 結 果 。 此 外 , 藉 由 T 檢 定 分 析 澎 湖 地 區 非<br />

沙 塵 暴 期 間 之 氣 膠 微 粒 與 沙 塵 暴 期 間 之 大 陸 沙 塵 的 SOR 與 NOR, 其<br />

p-value 分 別 為 4.4×10 -4 及 2.45×10 -6 (


關 鍵 字 沙 塵 暴 、 硫 轉 化 率 (SOR)、 氮 轉 化 率 (NOR)、 酸 鹼 中 和 比<br />

值 (NR)、 T 檢 定<br />

121


藏 東 南 冬 夏 季 大 氣 黑 碳 氣 溶 膠 的 濃 度 變 化 特 徵<br />

1,<br />

趙 竹 子<br />

2 , 曹 軍 驥<br />

1 , 朱 崇 抒<br />

1 1<br />

, 劉 隨 心<br />

1<br />

中 國 科 學 院 地 球 環 境 研 究 所 , 黃 土 與 第 四 紀 地 質 國 家 重 點 實 驗 室 ,<br />

陝 西 , 西 安 ,710075;<br />

2<br />

中 國 科 學 院 研 究 生 院 , 北 京 ,100049<br />

利 用 冬 季 (2008.11-2009.1) 和 夏 季 (2009.6-2009.8) 在 藏 東 南 魯 郎 站 點 所 測 到<br />

的 黑 碳 氣 溶 膠 (BC) 質 量 濃 度 數 據 , 分 析 了 該 地 區 黑 碳 氣 溶 膠 的 日 、 季 節 變 化<br />

進 行 。 結 果 表 明 , 該 地 區 冬 季 的 BC 日 平 均 濃 度 為 0.72μg m -3 , 其 變 化 範 圍 為<br />

0.31-1.56μg m -3 ; 夏 季 的 BC 日 平 均 濃 度 為 0.43μg m -3 , 其 變 化 範 圍 為 0.22-0.83μg<br />

m -3 。 BC 日 內 變 化 呈 現 出 僅 有 一 次 峰 值 的 特 點 。 大 氣 混 合 層 厚 度 在 BC 污 染 事<br />

件 發 生 時 比 干 淨 天 氣 要 高 。 由 小 時 平 均 濃 度 最 大 頻 次 統 計 得 出 該 地 區 BC 本 底 濃<br />

度 冬 季 為 0.35μg m -3 , 夏 季 為 0.23μg m -3 。 對 比 不 同 站 點 表 明 藏 東 南 和 騰 沖 、 瓦<br />

里 關 、 聖 丹 尼 斯 等 背 景 點 的 BC 濃 度 相 當 , 遠 低 於 城 市 地 區 。<br />

關 鍵 詞 : 黑 碳 、 變 化 特 徵 、 藏 東 南<br />

表 1 BC 季 節 變 化 特 徵 ( 單 位 :μg m -3 )<br />

Winter<br />

Summer<br />

season<br />

Mean<br />

(μg m -3 )<br />

Standard<br />

Deviation<br />

(μg m -3 )<br />

Maximum<br />

(μg m -3 )<br />

Minimum<br />

(μg m -3 )<br />

Nov-08 0.75 ±0.17 1.08 0.34<br />

Dec-08 0.65 ±0.16 0.97 0.32<br />

Jan-09 0.75 ±0.34 1.56 0.31<br />

Jun-09 0.47 ±0.13 0.82 0.26<br />

Jul-09 0.42 ±0.15 0.83 0.22<br />

Aug-09 0.40 ±0.12 0.74 0.22<br />

122


Time<br />

表 2 BC 日 內 變 化 特 徵 ( 單 位 :μg m -3 )<br />

Winter<br />

Summer<br />

Mean<br />

(μg m -3 )<br />

Standard<br />

Deviation(μg<br />

m -3 )<br />

Mean<br />

(μg m -3 )<br />

Standard<br />

Deviation<br />

(μg m -3 )<br />

0:00 0.68 ±0.45 0.47 ±0.33<br />

1:00 0.61 ±0.29 0.45 ±0.32<br />

2:00 0.60 ±0.28 0.41 ±0.29<br />

3:00 0.56 ±0.26 0.39 ±0.42<br />

4:00 0.55 ±0.31 0.32 ±0.20<br />

5:00 0.53 ±0.34 0.31 ±0.27<br />

6:00 0.48 ±0.26 0.38 ±0.30<br />

7:00 0.65 ±0.38 0.70 ±0.50<br />

8:00 1.39 ±1.05 0.83 ±0.69<br />

9:00 2.55 ±1.55 0.60 ±0.54<br />

10:00 2.23 ±1.36 0.37 ±0.29<br />

11:00 0.53 ±0.46 0.32 ±0.18<br />

12:00 0.32 ±0.19 0.33 ±0.18<br />

13:00 0.46 ±1.18 0.31 ±0.17<br />

14:00 0.35 ±0.16 0.34 ±0.24<br />

15:00 0.38 ±0.20 0.38 ±0.36<br />

16:00 0.40 ±0.21 0.39 ±0.38<br />

17:00 0.63 ±0.89 0.36 ±0.24<br />

18:00 0.65 ±0.45 0.50 ±0.80<br />

19:00 0.64 ±0.40 0.48 ±0.71<br />

20:00 0.65 ±0.42 0.36 ±0.26<br />

21:00 0.66 ±0.37 0.42 ±0.53<br />

22:00 0.65 ±0.34 0.47 ±0.41<br />

23:00 0.62 ±0.35 0.43 ±0.32<br />

123


圖 1 藏 東 南 採 樣 點 地 圖<br />

BC Concentration(μg m -3 )<br />

1.6<br />

1.4<br />

1.2<br />

1.0<br />

0.8<br />

0.6<br />

0.4<br />

0.2<br />

0.0<br />

1.0<br />

0.8<br />

0.6<br />

Nov<br />

Dec<br />

Jan<br />

11/4<br />

11/911/1411/1911/2411/2912/412/912/1412/1912/2412/29<br />

1/3<br />

1/81/131/181/231/28<br />

(A)<br />

Jun Jul Aug<br />

0.4<br />

0.2<br />

0.0<br />

06/04<br />

06/09<br />

06/14<br />

06/19<br />

06/24<br />

06/29<br />

07/04<br />

07/09<br />

07/14<br />

(B)<br />

Date<br />

07/19<br />

07/24<br />

07/29<br />

08/03<br />

08/08<br />

08/13<br />

08/18<br />

08/23<br />

圖 2 BC 濃 度 日 變 化 序 列<br />

(A: 冬 季 B: 夏 季 ; 紅 線 表 示 月 平 均 濃 度 )<br />

--<br />

124


Time of Day(Hour)<br />

22:00<br />

20:00<br />

18:00<br />

16:00<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6:00<br />

4:00<br />

2:00<br />

0:00<br />

BC(μg m -3 )<br />

0<br />

0.20<br />

0.40<br />

0.60<br />

0.80<br />

1.00<br />

1.50<br />

2.00<br />

2.50<br />

3.00<br />

3.50<br />

4.00<br />

4.50<br />

5.00<br />

6.00<br />

7.00<br />

8.00<br />

9.00<br />

2008-12-10<br />

2008-11-30<br />

2008-11-20<br />

2008-11-10<br />

2008-10-31<br />

2008-12-30<br />

2008-12-20<br />

2009-1-9<br />

2009-1-19<br />

2009-1-29<br />

(A)<br />

Time of Day(Hour)<br />

22:00<br />

20:00<br />

18:00<br />

16:00<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6:00<br />

4:00<br />

2:00<br />

0:00<br />

BC(μg m -3 )<br />

0<br />

0.20<br />

0.40<br />

0.60<br />

0.80<br />

1.00<br />

1.20<br />

1.40<br />

1.60<br />

1.80<br />

2.00<br />

2.20<br />

2.40<br />

2.60<br />

2.80<br />

3.00<br />

4.00<br />

5.00<br />

6.00<br />

2009-5-31<br />

2009-6-10<br />

2009-6-20<br />

2009-6-30<br />

2009-7-10<br />

2009-7-20<br />

2009-7-30<br />

2009-8-9<br />

2009-8-19<br />

(B)<br />

Date<br />

圖 3 BC 日 內 變 化 特 徵<br />

(A: 冬 季 B: 夏 季 )<br />

125


BC concentratin(μg m -3 )<br />

1.6<br />

1.4<br />

1.2<br />

1.0<br />

0.8<br />

0.6<br />

0.4<br />

0.2<br />

Summer<br />

BC Event<br />

Winter<br />

Summer<br />

Clean Day<br />

Winter<br />

1400<br />

1200<br />

1000<br />

800<br />

600<br />

400<br />

Mixed Layer Depth(m)<br />

圖 4 污 染 事 件 和 清 潔 日 期 BC 濃 度 與 相 應 的 混 合 層 厚 度<br />

( 紅 色 曲 線 : 混 合 層 高 度 ; 黑 色 曲 線 :BC 濃 度 )<br />

80<br />

125<br />

Frequency<br />

60<br />

40<br />

Winter<br />

100<br />

75<br />

50<br />

Summer<br />

20<br />

25<br />

0<br />

0.0 0.5 1.0 1.5 2.0 2.5 3.0 5.5 6.0<br />

BC Concentration(μg m -3 )<br />

0<br />

0.0 0.5 1.0 1.5 2.0 2.5 3.0<br />

圖 5 藏 東 南 冬 夏 季 BC 小 時 平 均 濃 度 頻<br />

126


華 山 冬 季 正 構 烷 烴 及 多 環 芳 烴 的 分 子 組 成 和 粒 徑 分 佈<br />

李 建 軍<br />

1,2 、 王 格 慧<br />

1,2 、 周 變 紅<br />

1. 中 國 科 學 院 地 球 環 境 研 究 所 , 黃 土 與 第 四 紀 地 質 國 家 重 點 實 驗 室 , 西 安 ,710075<br />

2. 西 安 交 通 大 學 , 環 境 與 科 學 工 程 系 , 西 安 ,710049<br />

3. 寶 雞 文 理 學 院 , 地 理 科 學 與 環 境 工 程 系 , 寶 雞 ,721013<br />

3,1<br />

為 探 討 高 山 氣 溶 膠 中 正 構 烷 烴 及 多 環 芳 烴 的 分 子 組 成 和 粒 徑 分 佈 , 於 2009 年 1<br />

月 在 華 山 西 峰 頂 收 集 了 大 氣 中 可 吸 入 顆 粒 物 (PM 10 ) 及 分 粒 徑 顆 粒 物 樣 品 , 並<br />

採 取 氣 質 聯 用 儀 分 析 了 顆 粒 物 中 正 構 烷 烴 及 多 環 芳 烴 的 品 質 濃 度 分 佈 。 結 果 表<br />

明 : 華 山 冬 季 PM 10 中 正 構 烷 烴 的 總 平 均 含 量 為 120.93±63.37 ng·m −3 , 多 換 芳 香<br />

烴 的 總 平 均 濃 度 為 5.89±2.56 ng·m −3 , 兩 種 組 分 均 未 發 現 明 顯 的 晝 夜 變 化 。 正 構<br />

烷 烴 中 ,C29/C31 的 含 量 最 大 , 其 次 為 C27/33。CPI 指 數 表 明 華 山 冬 季 自 然 源 源<br />

排 放 的 正 構 烷 烴 含 量 豐 富 , 分 析 得 出 植 物 蠟 排 放 的 正 構 烷 烴 高 於 化 石 燃 料 排 放 ,<br />

分 別 為 69.09±41.11 和 51.84±24.81 ng·m −3 。 多 環 芳 烴 中 含 量 最 高 的 為 熒 蒽 (Flu),<br />

其 次 為 苯 並 (b,k) 熒 蒽 (BbkF) 和 菲 (Phe)。 茚 苯 (1,2,3-c,d) 芘 (IP)/ 苯 並<br />

(g,h,i) 北 ( 二 萘 嵌 苯 )(BghiP) 比 值 分 析 得 出 燃 煤 排 放 是 華 山 多 環 芳 烴 的 主<br />

要 來 源 。 後 向 軌 跡 分 析 得 出 中 國 南 部 人 為 污 染 更 甚 於 北 部 地 方 。 植 物 蠟 排 放 的 正<br />

構 烷 烴 在 1.1-2.1μm 粒 徑 範 圍 內 含 量 最 高 , 而 化 石 燃 料 排 放 的 正 構 烷 烴 主 要 集 中<br />

在 0.7-1.1μm; 多 環 芳 烴 含 量 最 高 的 粒 徑 範 圍 為 0.7-1.1μm。 化 石 燃 料 排 放 的 細 粒<br />

子 正 構 烷 烴 的 幾 何 平 均 粒 徑 為 0.89±0.06, 與 細 粒 子 多 環 芳 烴 的 幾 何 平 均 粒 徑<br />

(0.90±0.02) 相 近 , 說 明 兩 者 的 來 源 相 近 。<br />

關 鍵 词 : 正 構 烷 烴 ; 多 環 芳 烴 ; 分 子 組 成 ; 粒 徑 分 佈 ; 華 山<br />

127


主 要 图 表<br />

Table 1<br />

Ambient concentrations (ng·m −3 ) and diagnostic ratios of n-alkanes and PAHs over<br />

Mt. Hua in winter.<br />

Day (N=10) Night (N=11) Average (N=21)<br />

I. n-alkanes<br />

Octadecane (C 18 ) 1.28±0.25 1.16±0.28 1.22±0.28<br />

Nonadecane (C 19 ) 1.05±0.26 0.8±0.22 0.92±0.27<br />

Icosane (C 20 ) 1.04±0.34 0.9±0.33 0.97±0.34<br />

Henicosane (C 21 ) 1.67±0.82 1.72±0.8 1.7±0.81<br />

Docosane (C 22 ) 2.01±1.08 2.21±1.12 2.11±1.11<br />

Tricosane (C 23 ) 3.44±1.85 3.75±1.83 3.6±1.85<br />

Tetracosane (C 24 ) 2.99±1.55 3.27±1.66 3.13±1.61<br />

Pentacosane (C 25 ) 4.75±2.44 5.13±2.49 4.95±2.47<br />

Hexacosane (C 26 ) 3.32±1.57 3.51±1.63 3.42±1.6<br />

Heptacosane (C 27 ) 9.13±4.82 9.85±5.41 9.51±5.15<br />

Octacosane (C 28 ) 4.76±2.35 4.88±2.43 4.82±2.39<br />

Nonacosane (C 29 ) 29.04±16.64 31.27±18.81 30.21±17.85<br />

Triacotane (C 30 ) 4.84±2.65 4.91±2.5 4.87±2.57<br />

Hentriacotane (C 31 ) 31.98±18.05 31.07±18.8 31.51±18.46<br />

Dotriacotane (C 32 ) 3.47±2.22 3.59±1.95 3.53±2.08<br />

Tritriacotane (C 33 ) 9.5±5.07 9.4±5.48 9.44±5.29<br />

Tetratriacotane (C 34 ) 2.18±1.64 2.28±1.52 2.23±1.57<br />

Pentatriacotane (C 35 ) 2.98±2.43 2.6±1.64 2.78±2.07<br />

Subtotal 119.43±61.15 122.29±65.30 120.93±63.37<br />

Plant wax a 68.42 ±39.56 69.70±42.46 69.09±41.11<br />

Fossil fuel a 51.76±24.93 53.43±24.97 51.84±24.81<br />

WNA% b 54.71±8.01 55.08±11.29 54.71±8.01<br />

CPI c 3.48±0.82 3.58±0.85 3.53±0.84<br />

II. PAHs<br />

Phenanthrene (Phe) 0.87±0.31 0.87±0.3 0.87±0.31<br />

Anthracene (Ant) 0.20±0.05 0.17±0.06 0.18±0.05<br />

Fluoranthene (Flu) 1.09±0.37 1.04±0.43 1.06±0.4<br />

Pyrene (Pyr) 0.54±0.24 0.60±0.3 0.57±0.28<br />

Benz(a)anthracene (BaA) 0.23±0.14 0.28±0.17 0.26±0.15<br />

Chrysene/Triphenylene (CT) 0.58±0.3 0.64±0.29 0.61±0.3<br />

Benzo(b/k)fluoranthene (BbkF) 0.88±0.47 0.99±0.53 0.94±0.5<br />

Benzo(a)pyrene (BaP) 0.33±0.19 0.36±0.2 0.35±0.2<br />

128


Indeno[123-cd]pyrene (IP) 0.63±0.31 0.72±0.4 0.67±0.37<br />

Dibenz(a,h)anthracene (DBA) 0.09±0.05 0.12±0.07 0.1±0.06<br />

Benzo(ghi)perylene (BghiP) 0.24±0.13 0.28±0.18 0.26±0.16<br />

Subtotal 5.68±2.32 6.07±2.74 5.89±2.56<br />

IP/BghiP 2.70±0.31 2.63±0.42 2.66±0.37<br />

a Plant wax n-alkanes: calculated as the excess odd homologues-adjacent even<br />

homologues average and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total nalkanes is the fossil<br />

fuel-derived amount (Simoneit et al., 1991, 2004b)<br />

b<br />

WNA %: wax n-alkanes percentage, calculated as ΣC n −0.5(C n−1 +C n+1 )/ Σn-alkanes<br />

(Simoneit et al., 1991; Kavouras and Stephanou, 2002).<br />

c CPI,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CPI=ΣC 19 -C 35 /ΣC 18 -C 34.<br />

Table 2<br />

Concentrations (ng·m −3 ) and diagnostic ratios of n-alkanes and PAHs in PM 10 from<br />

northerly and southerly air masses and their ratios of different air mass.<br />

Northerly(N=19) Southerly(N=2)<br />

S/N<br />

ratio a<br />

I. n-alkanes<br />

Total<br />

n-alkanes<br />

117.68±65.46 156.52 1.33<br />

Plant wax 68.49±43.16 74.81 1.09<br />

Fossil fuel 48.69±23.76 81.71 1.67<br />

WNA% 55.63±10.00 48.01<br />

CPI 3.61±0.84 2.83<br />

II. PAHs<br />

Total PAHs 5.85±2.63 6.21 1.06<br />

IP/BghiP 2.64±0.38 2.87<br />

a ratios of mean concentrations from southerly to northerly.<br />

129


Table 3<br />

Concentrations (ng·m −3 ), diagnostic ratios and geometric mean diameters (GMD, μm)<br />

of n-alkanes and PAHs for the fine, coarse particles and TSP-equivalent over Mt. Hua<br />

in winter.<br />

N=3<br />

I. n-alkanes<br />

Fine a<br />

Coarse a<br />

TSP-equivalent<br />

Concentration GMD b Concentration GMD b Concentration<br />

C 18 0.96±0.28 0.76±0.06 0.78±0.36 7.22±1.11 1.74±0.64<br />

C 19 0.65±0.13 0.57±0.03 0.34±0.15 8.13±2.03 0.99±0.26<br />

C 20 0.78±0.17 0.64±0.03 0.26±0.11 6.45±1.47 1.03±0.27<br />

C 21 1.56±0.49 0.76±0.05 0.33±0.16 6.14±1.78 1.89±0.65<br />

C 22 1.98±0.71 0.84±0.04 0.33±0.2 5.62±1.67 2.3±0.91<br />

C 23 3.21±1.1 0.89±0.04 0.5±0.33 6.00±2.40 3.7±1.42<br />

C 24 2.69±0.88 0.87±0.04 0.37±0.23 5.67±1.95 3.06±1.1<br />

C 25 4.44±1.46 0.92±0.06 0.79±0.5 6.42±2.93 5.22±1.95<br />

C 26 2.8±0.88 0.89±0.07 0.51±0.29 5.97±2.37 3.31±1.15<br />

C 27 6.17±2.44 0.99±0.07 1.74±1.16 6.55±3.04 7.91±3.56<br />

C 28 2.74±0.94 0.93±0.08 0.64±0.36 6.11±2.14 3.38±1.26<br />

C 29 21.55±10.33 1.10±0.03 9.54±7.18 6.82±2.76 31.09±17.44<br />

C 30 2.82±0.93 0.95±0.08 0.71±0.38 6.51±2.34 3.53±1.26<br />

C 31 20.22±10.19 1.13±0.03 11.58±9.24 8.31±3.32 31.80±19.30<br />

C 32 2.11±0.69 0.97±0.08 0.49±0.24 6.71±2.80 2.60±0.87<br />

C 33 5.76±2.62 1.08±0.04 2.29±1.57 9.18±3.85 8.06±4.07<br />

C 34 1.19±0.44 0.99±0.04 0.34±0.15 7.03±2.33 1.53±0.52<br />

C 35 2.12±0.94 1.00±0.14 0.58±0.3 7.15±2.73 2.7±1.18<br />

Subtotal 83.73±35.03 1.01±0.05 32.09±22.77 7.36±2.89 115.83±57.31<br />

Plant wax c 48.33±23.8 1.12±0.03 23.86±18.59 7.75±3.21 72.19±42.15<br />

Fossil fuel c 35.4±11.23 0.89±0.06 8.24±4.36 6.40±2.15 43.64±15.19<br />

WNA% d 56.05±4.11 71.3±6.5 59.83±5.22<br />

CPI e 3.50±0.45 5.85±1.52 3.92±0.7<br />

II. PAHs<br />

Phe 0.76±0.24 0.93±0.03 0.17±0.07 6.31±1.6 0.94±0.31<br />

Ant 0.08±0.02 0.87±0.02 0.03±0.01 6.86±1.06 0.12±0.03<br />

Flu 0.89±0.22 0.93±0.03 0.14±0.07 5.46±1.48 1.03±0.29<br />

Pyr 0.61±0.12 0.91±0.02 0.07±0.04 5.66±1.65 0.68±0.15<br />

BaA 0.2±0.01 0.91±0.01 nd nd 0.2±0.02<br />

CT 0.7±0.14 0.93±0.01 0.06±0.03 5.77±2.28 0.76±0.17<br />

BbkF 1.21±0.19 0.89±0.02 0.12±0.07 6.84±1.03 1.33±0.26<br />

130


BaP 0.46±0.04 0.91±0.02 0.02±0.01 3.35±0.41 0.48±0.06<br />

IP 0.92±0.12 0.89±0.03 0.05±0.04 5.32±1.97 0.97±0.17<br />

DBA 0.18±0.05 0.85±0.14 0.05±0.05 11.9±1.46 0.23±0.07<br />

BghiP 0.34±0.04 0.86±0.04 0.04±0.03 8.84±1.31 0.38±0.07<br />

Subtotal 6.35±1.13 0.90±0.02 0.77±0.39 6.44±1.35 7.12±1.52<br />

IP/BghiP 2.74±0.35 0.95±0.32 2.57±0.33<br />

a Fine particles means aerodynamic diameter 2.1μmm .<br />

b<br />

logGMD =(ΣC i log Dp i )/ ΣC i , where C i is the concentration of compound in size i<br />

and Dp i is the geometric mean particle diameter collected on stage i (Hinds et al.,<br />

1999).<br />

c Plant wax n-alkanes: calculated as the excess odd homologues-adjacent even<br />

homologues average and the difference from the total nalkanes is the fossil<br />

fuel-derived amount (Simoneit et al., 1991, 2004b)<br />

d<br />

WNA %: wax n-alkanes percentage, calculated as ΣC n −0.5(C n−1 +C n+1 )/ Σn-alkanes<br />

(Simoneit et al., 1991; Kavouras and Stephanou, 2002).<br />

e CPI,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CPI=ΣC 19 -C 35 /ΣC 18 -C 34.<br />

Fig. 1. The location of the sampling site at Mt. Hua, central China.<br />

131


Average concentrations in PM 10<br />

(μg/m 3 )<br />

60<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a) n-alkanes:<br />

Y=1.06X-0.57, R=0.99, N=54<br />

C 18<br />

C 19<br />

C 20<br />

C 21<br />

C 22<br />

C 23<br />

C 24<br />

C 25<br />

C 26<br />

C 27<br />

C 28<br />

C 29<br />

C 30<br />

C 31<br />

C 32<br />

C 33<br />

C 34<br />

C 35<br />

0<br />

0 10 20 30 40 50 60<br />

Concentrations in PM 9<br />

-equivalents (μg/m 3 )<br />

Average concentrations in PM 10<br />

(μg/m 3 )<br />

1.6 (b) PAHs:<br />

Y=1.12X+0.03, R=0.93, N=33<br />

1.2<br />

0.8<br />

0.4<br />

Phe Ant<br />

Flu Pyr<br />

BaA CT BbkF<br />

BaP IP DBA BghiP<br />

0.0<br />

0.0 0.4 0.8 1.2 1.6<br />

Concentrations in PM 9<br />

-equivalents (μg/m 3 )<br />

Fig. 2. An inter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ons of n-alkanes (a) and PAHs (b)<br />

determined in the PM 10 samples (collected by KC-120H sampler) and in the<br />

PM 9 -equivalents fraction of the eight-stage samples (concentrations of the sum<br />

of the compounds in the stages of < 0.4, 0.4–0.7, 0.7–1.1, 1.1–2.1, 2.1-3.3,<br />

3.3-4.7, 4.7-5.8 and 5.8-9.0 mm collected by Andersen 8-stage air sampler).<br />

132


30<br />

n-alkanes<br />

Relative abundance, ×100<br />

total n-alkanes<br />

20<br />

10<br />

0<br />

Day<br />

Night<br />

(a)<br />

C 19<br />

C 21<br />

C 23<br />

C 25<br />

C 27<br />

C 29<br />

C 31<br />

C 33<br />

C 35<br />

PAH<br />

Relative abundance, ×100<br />

total n-PAHs<br />

25<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0<br />

Phe<br />

Day<br />

Night<br />

(b)<br />

Ant<br />

Flu<br />

Pyr<br />

BaA<br />

CT<br />

BbkF<br />

BaP<br />

IP<br />

DBA<br />

BghiP<br />

Figure 3. Molecular distributions of ambient n-alkanes and PAHs in PM 10 from the<br />

summit of Mt. Hua.<br />

133


Pressure (hPa)<br />

400<br />

600<br />

800<br />

1000<br />

Time (h)<br />

Time (h)<br />

-120 -100 -80 -60 -40 -20 0<br />

-120 -100 -80 -60 -40 -20 0<br />

Pressure (hPa)<br />

400<br />

600<br />

800<br />

1000<br />

a. 2009-1-11~2009-1-22 0h and 12h,<br />

exclude 2009-1-19 12h and 2009-1-20 0h.<br />

b. 2009-1-19 11h ~ 22h.<br />

Fig. 4. 120-h backward air mass trajectories passing over Mt. Hua (34°29′ N,<br />

110°05′E, and the altitude was set as 2070 m above the mean sea level) in<br />

winter: a. 2009-1-11~2009-1-22 0h and 12h, exclude 2009-1-19 12h and<br />

2009-1-20 0h; b. 2009-1-19 11h ~ 22h.<br />

40<br />

n-alkanes<br />

Relative abundance, ×100<br />

total n-alkanes<br />

30<br />

20<br />

10<br />

0<br />

Fine mode<br />

Coarse mode<br />

(a)<br />

PAH<br />

Relative abundance, ×100<br />

total n-PAHs<br />

30<br />

20<br />

10<br />

0<br />

Phe<br />

C 19<br />

C 21<br />

C 23<br />

Fine mode<br />

Coarse mode<br />

C 25<br />

Ant<br />

Flu<br />

Pyr<br />

BaA<br />

CT<br />

C 27<br />

C 29<br />

C 31<br />

BbkF<br />

BaP<br />

IP<br />

C 33<br />

C 35<br />

(b)<br />

DBA<br />

BghiP<br />

Figure 5. Molecular distributions of n-alkanes and PAHs for fine mode and coarse<br />

mode particles from the summit of Mt. Hua.<br />

134


dC/dlogDp (ng•m -3 )<br />

100<br />

80<br />

60<br />

40<br />

20<br />

(a). n-alkanes<br />

Plant wax<br />

Fossil fuel<br />

CPI<br />

8<br />

6<br />

4<br />

2<br />

Carbon preference index (CPI)<br />

dC/dlogDp (ng•m -3 )<br />

0<br />

10<br />

8<br />

6<br />

4<br />

2<br />

0<br />

0.1 1 10 100<br />

Dp (μm)<br />

(b). PAHs<br />

3,4-ring<br />

5,6-ring<br />

3,4/5,6<br />

0.1 1 10 100<br />

Dp (μm)<br />

Figure 6. Size distributions for concentrations and diagnostic ratios of n-alkanes and<br />

PAHs over Mt. Hua in winter.<br />

0<br />

12<br />

10<br />

8<br />

6<br />

4<br />

2<br />

0<br />

Concenrations ratio (3,4-ring to 5,6-ring)<br />

135


西 安 市 夏 、 冬 季 大 气 能 见 度 变 化 特 征 及 影 响 因 素<br />

甘 小 凤<br />

1 , 曹 军 骥<br />

2 , 王 启 元<br />

3 , 沈 振 兴<br />

3 , 赵 竹 子<br />

1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人 居 环 境 与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 西 安 710049<br />

2 中 国 科 学 院 地 球 环 境 研 究 所 , 黄 土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 西 安 710075<br />

3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能 源 与 动 力 工 程 学 院 , 西 安 710049<br />

2<br />

利 用 2009 年 7 月 和 12 月 的 气 象 资 料 ( 风 速 、 温 度 和 相 对 湿 度 ) 和 空 气 污 染 物<br />

(PM 2.5 、SO 2 、NO x 和 O 3 ) 监 测 数 据 , 探 讨 了 西 安 市 夏 、 冬 两 个 季 节 的 大 气 能<br />

见 度 变 化 特 征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 结 果 表 明 , 西 安 市 夏 季 能 见 度 的 最 大 值 为 26.99km,<br />

最 小 值 为 2.99km, 平 均 值 为 11.12km; 冬 季 能 见 度 的 最 大 值 为 18.08km, 最 小 值<br />

为 2.56km, 平 均 值 为 8.31km, 表 明 西 安 市 夏 季 能 见 度 水 平 明 显 高 于 冬 季 。 其 中 ,<br />

夏 季 早 晨 08 时 能 见 度 最 低 , 下 午 18 时 最 高 ; 冬 季 中 午 14 时 能 见 度 最 高 ; 凌 晨<br />

02 时 最 低 。 能 见 度 与 气 象 要 素 及 空 气 污 染 物 的 相 关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夏 季 温 度 、 风<br />

速 和 相 对 湿 度 对 能 见 度 的 影 响 不 大 , 而 冬 季 风 速 和 相 对 湿 度 与 能 见 度 相 关 系 数 分<br />

别 为 0.77 和 0.73, 说 明 气 象 条 件 对 能 见 度 的 影 响 冬 季 大 于 夏 季 。 夏 、 冬 季 能 见<br />

度 与 PM 2.5 、NO x 和 SO 2 均 呈 现 较 强 的 负 相 关 性 , 而 O 3 对 能 见 度 的 影 响 相 对 较 小 。<br />

关 键 词 : 大 气 能 见 度 ; 气 象 要 素 ; 空 气 污 染 ; 相 关 性 分 析<br />

136


图 1 西 安 市 夏 、 冬 季 能 见 度 日 变 化 曲 线<br />

图 2 西 安 市 夏 、 冬 季 气 象 条 件 与 能 见 度 的 时 间 序 列 对 比 图<br />

图 3 西 安 市 夏 、 冬 季 空 气 污 染 物 与 能 见 度 的 变 化 序 列<br />

137


2009 年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影 響 下 花 蓮 地 區 空 氣 品 質 與 氣 膠 微 粒 特 性 分 析<br />

許 文 昌<br />

1. 大 漢 技 術 學 院 土 木 工 程 與 環 境 資 源 管 理 系<br />

1<br />

本 研 究 於 花 蓮 大 漢 技 術 學 院 進 行 大 氣 氣 膠 微 粒 採 樣 工 作 量 測 其 質 量 及 物 種 成 份<br />

濃 度 資 料 , 以 「 氯 離 子 損 失 法 」 區 分 水 溶 性 離 子 成 分 的 來 源 , 同 時 利 用 「 逆 推 氣<br />

流 軌 跡 」 模 式 分 析 影 響 花 蓮 地 區 之 氣 流 來 源 , 配 合 花 蓮 空 品 站 空 氣 品 質 指 標 污 染<br />

濃 度 監 測 結 果 , 藉 以 瞭 解 花 蓮 地 區 氣 膠 微 粒 特 性 在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影 響 下 的 特 性 差<br />

異 。<br />

結 果 顯 示 ,2009 年 受 東 北 季 風 影 響 佔 全 年 的 37%, 高 壓 迴 流 的 氣 流 型 態 佔 全 年<br />

的 35%, 受 太 平 洋 高 壓 影 響 的 氣 流 型 態 佔 全 年 的 19%, 受 西 南 氣 流 的 氣 流 型 態<br />

佔 全 年 的 9%。 由 花 蓮 空 氣 品 質 監 測 站 於 各 氣 流 類 型 影 響 下 所 測 得 PM 10 與 PM 2.5<br />

平 均 質 量 濃 度 以 東 北 季 風 的 氣 流 型 態 測 值 最 高 , 其 他 依 其 濃 度 值 的 高 低 分 別 高 壓<br />

迴 流 、 西 南 氣 流 與 受 太 平 洋 高 壓 影 響 。 伴 隨 東 北 季 風 與 高 壓 迴 流 的 所 帶 來 粒 狀 空<br />

氣 污 染 物 仍 是 造 成 花 蓮 地 區 PM 10 質 量 濃 度 增 高 的 主 因 。<br />

空 品 站 所 測 得 SO 2 平 均 濃 度 為 2.38ppb, 以 西 南 氣 流 的 氣 流 型 態 下 測 值 最 高 , 其<br />

他 依 序 為 東 北 季 風 、 受 太 平 洋 高 壓 影 響 與 高 壓 迴 流 的 氣 流 型 態 。 所 測 得 其 他 指 標<br />

污 染 物 年 平 均 濃 度 分 別 為 CO 為 0.43ppm、O 3 為 23ppb、NO X 為 14ppb, 以 東 北<br />

季 風 的 氣 流 型 態 最 高 , 其 他 依 序 為 高 壓 迴 流 、 西 南 氣 流 , 而 以 受 太 平 洋 高 壓 影 響<br />

的 氣 流 型 態 的 測 值 最 低 。 在 東 北 季 風 的 氣 流 型 態 下 , 花 蓮 空 品 站 所 測 得 的 氣 體 污<br />

染 物 包 含 SO 2 、CO、O 3 、NO X 測 值 高 於 年 平 均 幅 度 在 11~17%。 由 平 均 風 速 的 分<br />

析 東 北 季 風 型 的 平 均 風 速 又 略 高 於 年 平 均 風 速 , 是 否 有 境 外 移 入 污 染 仍 不 可 忽<br />

略 ! 值 得 持 續 關 注 與 分 析 。<br />

2009 年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花 蓮 人 工 測 站 所 採 集 PM 10 微 粒 優 勢 物 種 的 差 異 比 較 , 東 北<br />

2-<br />

季 風 與 高 壓 迴 流 型 皆 以 SO 4 所 佔 比 例 最 高 ; 而 太 平 洋 高 壓 與 西 南 氣 流 型 則 以 有<br />

2-<br />

機 碳 (OC) 所 佔 比 例 最 高 。 微 粒 中 SO 4 在 東 北 季 風 型 影 響 下 所 測 得 質 量 濃 度 為 太<br />

138


平 洋 高 壓 影 響 下 測 值 得 3.2 倍 。 人 工 測 站 所 採 集 PM 2.5 微 粒 的 主 要 優 勢 物 種 成 分 ,<br />

各 氣 流 來 源 影 響 下 皆 以 SO 2- +<br />

4 、 有 機 碳 (OC)、NH 4 與 EC 為 主 要 物 種 。 花 蓮 人 工<br />

測 站 所 採 集 PM 10 微 粒 物 種 成 分 主 要 優 勢 來 源 結 果 , 衍 生 性 離 子 物 種 所 佔 比 例 於<br />

東 北 季 風 ( 佔 26%) 與 高 壓 迴 流 型 ( 佔 27%) 明 顯 高 於 太 平 洋 高 壓 型 ( 佔 15%), 在 東<br />

北 季 風 型 影 響 下 所 推 估 的 濃 度 為 太 平 洋 高 壓 影 響 下 的 3.5 倍 ; 至 於 PM 2.5 微 粒 各<br />

氣 流 型 態 皆 以 衍 生 性 離 子 物 種 所 佔 比 例 最 高 , 其 中 又 以 東 北 季 風 影 響 下 所 佔 比 例<br />

最 高 ( 佔 44%)。 在 東 北 季 風 型 影 響 下 所 推 估 的 濃 度 為 太 平 洋 高 壓 影 響 下 的 4 倍 ,<br />

顯 示 衍 生 性 離 子 物 種 仍 為 細 微 粒 主 要 的 貢 獻 來 源 。<br />

關 鍵 詞 : 逆 推 氣 流 軌 跡 、PM 10 、PM 2.5 、 微 粒 成 份 特 性<br />

太 平 洋 高 壓<br />

影 響 (C), 69<br />

, 19%<br />

西 南 氣 流<br />

(D), 34 , 9%<br />

高 壓 迴 流<br />

(B), 129 ,<br />

35%<br />

東 北 季 風<br />

(A), 132 ,<br />

37%<br />

Mass Conc. (μg/m 3 )<br />

70<br />

60<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0<br />

PM10 PM2.5<br />

38<br />

33<br />

35<br />

30<br />

24 24<br />

22<br />

23<br />

19<br />

17<br />

年 平 均 東 北 季 風 高 壓 迴 流 太 平 洋 高 壓 西 南 氣 流<br />

SO2 Conc. (ppb)<br />

5.0<br />

4.0<br />

3.0<br />

2.0<br />

1.0<br />

0.0<br />

2.65<br />

2.38 2.41<br />

2.29 2.34<br />

年 平 均 東 北 季 風 高 壓 迴 流 太 平 洋 高 壓 西 南 氣 流<br />

(A). 氣 流 來 源 分 析 結 果 (B).PM 10 及 PM 2.5 (C).SO 2<br />

1.0<br />

25<br />

40<br />

CO Conc. (ppm)<br />

0.8<br />

0.6<br />

0.4<br />

0.2<br />

0.43<br />

0.48<br />

0.46<br />

0.33<br />

0.36<br />

NOx Conc. (ppb)<br />

20<br />

15<br />

10<br />

5<br />

14<br />

16<br />

14<br />

11<br />

12<br />

O3 Conc. (ppb)<br />

30<br />

20<br />

10<br />

23<br />

27<br />

25<br />

14<br />

18<br />

0.0<br />

年 平 均 東 北 季 風 高 壓 迴 流 太 平 洋 高 壓 西 南 氣 流<br />

0<br />

年 平 均 東 北 季 風 高 壓 迴 流 太 平 洋 高 壓 西 南 氣 流<br />

0<br />

年 平 均 東 北 季 風 高 壓 迴 流 太 平 洋 高 壓 西 南 氣 流<br />

(D).CO (E).NOx (F).O 3<br />

圖 1. 2009 年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所 佔 比 例 與 各 類 型 氣 流 影 響 下 花 蓮 空 品 站 所 測 值<br />

空 氣 品 質 指 標 污 染 物 的 分 析 結 果 比 較<br />

98 年 -PM10- 東 北 季 風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23 , 52%<br />

有 機 碳<br />

(OC), 4.3 ,<br />

9%<br />

元 素 碳<br />

(EC), 0.9 ,<br />

2%<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4.2<br />

, 9%<br />

98 年 -PM10- 高 壓 迴 流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18 , 48%<br />

有 機 碳<br />

(OC), 4.9 ,<br />

13%<br />

元 素 碳<br />

(EC), 1.3 ,<br />

3%<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2.7<br />

, 7%<br />

98 年 -PM10- 太 平 洋 高 壓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12 , 51%<br />

有 機 碳<br />

(OC), 4.4 ,<br />

20%<br />

元 素 碳<br />

(EC), 0.7 ,<br />

3%<br />

98 年 -PM10- 西 南 氣 流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14 , 51%<br />

有 機 碳<br />

(OC), 5.5 ,<br />

20%<br />

元 素 碳<br />

(EC), 0.9 ,<br />

3%<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8 , 2%<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11.8 ,<br />

26%<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7 , 2%<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9.8 ,<br />

27%<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4 , 2%<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3.3 ,<br />

15%<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2.1<br />

, 9%<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4 , 1%<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5.5 ,<br />

20%<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1.4<br />

, 5%<br />

(A) 東 北 季 風 (B) 高 壓 迴 流 (C) 太 平 洋 高 壓 (D) 西 南 氣 流<br />

圖 2. 2009 年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影 響 下 花 蓮 所 採 集 PM 10 微 粒 成 份 來 源 推 估 結 果 的 比 較<br />

139


98 年 -PM2.5- 東 北 季 風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6.3 , 31%<br />

有 機 碳<br />

(OC), 3.2 ,<br />

16%<br />

元 素 碳<br />

(EC), 0.8 ,<br />

4%<br />

98 年 -PM2.5- 高 壓 迴 流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5.4 , 29%<br />

有 機 碳<br />

(OC), 3.8 ,<br />

20% 元 素 碳<br />

(EC), 1.2 ,<br />

6%<br />

98 年 -PM2.5- 太 平 洋 高 壓 型<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1 , 1%<br />

未 鑑 定 量 ,<br />

1.6 , 23%<br />

有 機 碳<br />

(OC), 2.0 ,<br />

28%<br />

98 年 -PM2.5- 西 南 氣 流 型<br />

未 鑑 定 量 ,<br />

3.9 , 34%<br />

有 機 碳<br />

(OC), 2.1 ,<br />

18%<br />

元 素 碳<br />

(EC), 0.8 ,<br />

7%<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2 , 1%<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9.0 ,<br />

44%<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0.8<br />

, 4%<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2 , 1%<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7.9 ,<br />

42%<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0.4<br />

, 2%<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2.2 ,<br />

31%<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0.5<br />

, 7%<br />

元 素 碳<br />

(EC), 0.7 ,<br />

10%<br />

非 海 水 相 關<br />

Ca 2+ &Mg 2+ ,<br />

0.1 , 1%<br />

衍 生 性 離 子<br />

物 種 , 4.3 ,<br />

37%<br />

海 水 相 關 離<br />

子 物 種 , 0.3<br />

, 3%<br />

(A) 東 北 季 風 (B) 高 壓 迴 流 (C) 太 平 洋 高 壓 (D) 西 南 氣 流<br />

圖 3. 2009 年 不 同 氣 流 來 源 影 響 下 花 蓮 所 採 集 PM 2.5 微 粒 成 份 來 源 推 估 結 果 的 比 較<br />

140


納 米 AgI 氣 溶 膠 的 製 備 及 檢 測<br />

武 立 志 熊 尚 清 熊 英<br />

吉 林 省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办 公 室 长 春 130062<br />

本 文 介 绍 了 纳 米 AgI 的 生 产 和 纳 米 AgI 气 溶 胶 的 制 备 , 及 其 在 云 室 中 的 检 测 ,<br />

实 验 检 测 结 果 证 明 , 纳 米 AgI 在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中 有 很 好 的 应 用 前 景 。<br />

关 键 词 : 纳 米 AgI、 气 溶 胶 、 检 测 、 人 工 影 响 天 气<br />

一 引<br />

言<br />

随 着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脚 步 加 快 , 突 发 性 、 极 端 性 天 气 气 象 灾 害 发 生 频 率 越 来 越 高 。<br />

干 旱 、 洪 涝 、 大 雾 、 沙 尘 、 暴 雨 、 雷 电 、 高 温 、 冰 冻 气 象 灾 害 及 有 此 引 起 的 次 生<br />

灾 害 给 人 类 生 产 生 活 、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造 成 重 大 损 失 。 尤 其 今 年 俄 罗 斯 因 高 温 干 旱<br />

引 发 的 森 林 大 火 烧 毁 了 数 千 万 公 顷 森 林 ; 小 麦 绝 收 , 从 而 引 发 国 际 粮 价 上 涨 ; 莫<br />

斯 科 长 期 被 烟 雾 笼 罩 , 很 多 人 因 此 生 病 住 院 。 这 一 灾 害 , 不 仅 影 响 人 民 生 命 健 康 ,<br />

也 影 响 该 国 国 民 经 济 , 就 连 部 分 军 事 设 施 也 受 到 不 同 程 度 影 响 。 使 国 际 金 融 危 机<br />

背 景 下 的 俄 罗 斯 雪 上 加 霜 。<br />

中 国 今 年 因 东 北 、 淮 河 长 江 流 域 多 地 强 降 水 , 造 成 严 重 洪 涝 灾 害 , 及 由 此 引 发 的<br />

滑 坡 泥 石 流 等 地 质 灾 害 , 使 甘 肃 舟 曲 整 个 县 城 被 淹 , 夺 去 上 千 人 生 命 , 财 产 遭 受<br />

重 大 损 失 , 工 业 农 业 严 重 被 毁 。 另 近 期 巴 基 斯 坦 等 国 发 生 的 严 重 洪 涝 灾 害 使 数 千<br />

万 人 无 家 可 归 , 联 合 国 为 此 紧 急 呼 吁 世 界 各 国 对 巴 国 进 行 人 道 主 义 援 助 。 我 国 尽<br />

管 自 身 遭 受 重 大 灾 害 , 但 仍 然 积 极 伸 出 援 助 之 手 。<br />

为 应 对 自 然 灾 害 , 特 别 是 经 常 发 生 的 气 象 灾 害 ( 约 占 自 然 灾 害 70%), 人 类 进 行 了<br />

人 工 影 响 局 部 天 气 的 科 学 试 验 。 如 在 旱 灾 中 , 进 行 人 工 增 水 ; 还 进 行 了 人 工 消<br />

雾 、 人 工 防 雹 、 人 工 防 霜 冻 …… 等 一 系 列 的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的 科 学 试 验 和 作 业 。 目<br />

前 我 国 各 省 、 市 、 自 治 区 都 不 同 程 度 地 开 展 了 这 项 工 作 , 不 但 在 减 灾 防 灾 中 利 用<br />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 而 且 在 2008 年 举 办 的 29 届 国 际 奥 林 匹 克 运 动 会 上 , 为 保 障 开 、<br />

闭 幕 式 的 顺 利 进 行 , 中 国 气 象 局 和 北 京 市 气 象 局 进 行 了 消 、 减 云 雨 的 飞 机 、 火 箭 、<br />

141


高 炮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作 业 , 取 得 了 很 好 的 效 果 。<br />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作 业 的 科 学 水 平 , 吉 林 省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办 公 室 对 目 前<br />

世 界 上 公 认 的 冷 云 催 化 剂 AgI, 进 行 了 纳 米 化 。 由 于 纳 米 材 料 有 许 多 优 越 的 特 性 ,<br />

如 尺 度 小 、 表 面 积 大 、 表 面 能 也 大 , 因 此 有 很 多 特 殊 光 电 理 化 效 应 , 是 大 粒 子 所<br />

不 具 备 的 特 征 。<br />

二 纳 米 AgI 的 制 备<br />

纳 米 AgI 的 制 备 采 用 液 相 法 , 即 利 用 硝 酸 银 溶 液 与 含 碘 的 盐 类 如 KI、NaI、NH 4 I<br />

的 溶 液 , 另 加 些 活 性 剂 和 溶 剂 , 在 一 定 温 度 条 件 下 进 行 化 学 反 应 , 生 成 AgI, 再<br />

进 行 水 洗 、 过 滤 、 干 燥 , 得 到 纳 米 AgI 材 料 , 即 可 密 封 、 避 光 保 存 备 用 ( 详 见 专<br />

利 : 纳 米 碘 化 银 粉 体 的 制 备 方 法 ZL 200510016645.5 )。<br />

三 纳 米 AgI 气 溶 胶 的 制 备<br />

由 于 纳 米 AgI 尺 度 很 小 、 表 面 积 大 、 表 面 能 高 , 易 团 聚 成 团 族 较 大 粒 子 , 为 便 于<br />

检 测 其 成 冰 核 性 能 , 将 纳 米 AgI 制 成 气 溶 胶 。 其 制 备 方 法 及 工 艺 如 下 :<br />

1、 炮 弹 爆 炸 法<br />

(1) 把 炮 弹 弹 丸 的 引 信 旋 下 , 在 弹 丸 的 炸 药 柱 中 心 打 一 小 孔 , 将 纳 米 AgI 称<br />

量 后 装 入 孔 中 再 密 封 , 将 引 信 安 装 在 弹 丸 上 。<br />

(2) 把 备 好 的 纳 米 AgI 称 量 装 入 小 纸 袋 中 , 再 将 小 纸 袋 装 入 炮 弹 的 炸 药 和 引<br />

信 中 间 , 封 装 好 备 用 。<br />

2、 爆 炸 室 : 爆 炸 室 置 于 地 下 , 为 厚 钢 板 做 的 一 个 内 径 3 米 , 高 3 米 的 圆 柱 体 ( 周<br />

围 用 混 凝 土 浇 铸 , 保 障 安 全 ), 该 圆 柱 体 侧 面 下 部 开 有 小 门 , 供 试 验 人 员 进 出<br />

和 清 理 爆 炸 室 。 上 面 留 有 小 孔 , 供 安 装 炮 弹 和 抽 取 爆 炸 后 生 成 的 AgI 气 溶 胶 。<br />

另 在 圆 柱 体 的 侧 面 上 、 下 开 有 通 风 口 ( 与 外 面 的 抽 、 排 风 机 相 连 ), 便 于 排 除<br />

试 验 后 剩 余 气 体 。<br />

3、 纳 米 AgI 气 溶 胶 的 制 备 : 将 装 好 AgI 的 炮 弹 , 悬 挂 在 爆 炸 室 的 中 上 部 中 心 ,<br />

将 清 理 干 净 的 爆 炸 室 门 关 好 , 引 爆 炮 弹 弹 丸 , 利 用 爆 炸 产 生 的 爆 轰 波 , 将 AgI<br />

分 散 成 气 溶 胶 , 利 用 抽 样 器 ( 最 好 是 玻 璃 或 金 属 材 质 , 不 可 用 塑 料 材 质 , 因 塑<br />

142


料 易 产 生 静 电 , 将 气 溶 胶 粒 子 吸 附 在 抽 样 器 壁 上 , 影 响 检 测 结 果 ) 抽 取 样 气 。<br />

抽 取 的 气 溶 胶 样 气 应 立 即 送 到 云 室 中 进 行 检 测 , 以 免 沉 降 。<br />

四<br />

成 冰 核 性 能 的 检 测<br />

对 纳 米 AgI 成 冰 性 能 的 检 测 , 主 要 利 用 模 拟 自 然 云 雾 条 件 的 云 室 进 行 。 我 们 曾 用<br />

20L、440L、1200L 和 2000L 的 云 室 进 行 检 测 , 现 介 绍 2000L 的 云 室 检 测 设 备 :<br />

主 要 包 括 云 室 主 体 、 造 雾 系 统 、 云 室 参 数 测 量 系 统 、 观 测 系 统 等 。<br />

1、 云 室 主 体 : 为 上 下 半 球 形 、 中 间 圆 柱 体 的 大 罐 , 内 径 1.2 米 , 最 大 高 度 2.08<br />

米 , 体 积 约 2.1 m 3 , 上 面 开 有 注 样 孔 和 通 雾 孔 , 下 面 开 有 0.4 米 直 径 的 圆 孔 ,<br />

便 于 安 装 仪 器 和 清 扫 。 云 室 侧 面 上 部 开 有 透 明 度 仪 窗 口 , 下 部 开 有 观 测 取 样<br />

孔 。 云 室 内 壁 外 有 一 夹 套 , 夹 套 内 装 有 冷 媒 , 与 外 面 制 冷 系 统 ( 制 冷 机 、 循<br />

环 泵 ) 相 连 接 , 另 有 加 热 系 统 可 调 节 冷 媒 的 温 的 , 进 而 调 节 云 室 中 温 度 。 云<br />

室 内 温 度 最 低 可 接 近 零 下 三 十 度 。 夹 套 外 有 10cm 左 右 厚 的 聚 胺 脂 发 泡 保 温<br />

层 , 使 云 室 中 温 度 更 加 均 匀 、 稳 定 。 云 室 外 壳 是 一 层 较 薄 的 不 锈 钢 板 。 试 验<br />

时 , 在 云 室 内 壁 涂 上 防 霜 剂 。<br />

2、 造 雾 系 统 : 雾 由 超 声 雾 化 器 产 生 , 用 常 温 的 纯 净 水 造 雾 。 产 生 的 雾 经 浸 泡 在<br />

冷 媒 中 的 蛇 形 螺 旋 管 冷 却 , 使 雾 的 温 度 接 近 云 室 中 温 度 后 再 注 入 云 室 中 , 以<br />

减 少 雾 对 云 室 温 度 的 影 响 , 也 避 免 高 温 的 雾 注 入 冷 云 室 中 产 生 过 饱 和 区 , 影<br />

响 检 测 准 确 性 。 试 验 中 , 通 过 透 明 度 仪 对 雾 的 浓 度 进 行 监 控 。 如 雾 的 浓 度 过<br />

低 , 应 适 当 补 充 雾 , 以 保 证 冰 核 全 部 核 化 ,<br />

3、 测 温 系 统 : 在 云 室 的 上 中 下 及 雾 的 入 口 处 、 取 样 片 和 冷 媒 中 都 安 装 有 温 度 传<br />

感 器 , 温 度 可 实 时 显 示 , 以 监 控 各 处 温 度 。<br />

4、 冰 核 取 样 器 : 取 样 器 为 导 槽 形 , 槽 中 有 若 干 相 互 连 接 的 小 方 框 , 取 样 玻 璃 片<br />

就 放 在 小 方 框 里 , 试 验 前<br />

将 玻 璃 片 置 于 云 室 中 取 样 , 与 云 室 同 温 , 取 样<br />

后 将 玻 片 逐 片 取 出 , 分 别 置 于 显 微 镜 下 观 测 。<br />

5、 观 测 系 统 : 利 用 安 装 有 冷 台 和 数 码 摄 像 机 的 显 微 镜 , 对 取 样 片 上 冰 晶 进 行 观<br />

测 。 冷 台 是 利 用 半 导 体 制 冷 片 进 行 制 冷 , 温 度 保 持 在 零 下 十 度 左 右 , 以 保 证<br />

143


取 样 片 上 的 冰 晶 在 观 测 时 不 至 于 融 化 。 数 码 显 微 摄 像 机 将 获 取 的 冰 晶 图 像 存<br />

储 于 与 之 相 连 计 算 机 中 , 观 测 结 束 , 计 算 机 可 对 观 测 资 料 进 行 处 理 , 得 到 各<br />

种 气 溶 胶 在 不 同 温 度 下 的 成 核 率 、 冰 晶 形 状 和 阈 温 值 。<br />

五<br />

实 验 程 序 及 数 据 处 理<br />

对 催 化 剂 成 冰 核 性 能 检 测 的 过 程 如 下 :<br />

□ 开 启 制 冷 系 统 对 冷 媒 制 冷 ;<br />

□ 开 启 循 环 泵 让 冷 媒 在 夹 层 中 流 动 , 以 使 云 室 降 温 到 实 验 所 需 温 度 ;<br />

□ 制 造 过 冷 雾 , 在 注 样 前 对 云 室 通 雾 , 以 清 除 本 底 核 , 增 加 云 室 中 含 水 量 ;<br />

□ 制 备 催 化 剂 气 溶 胶 ( 引 爆 炮 弹 弹 丸 爆 炸 或 者 燃 烧 催 化 剂 焰 剂 或 高 速 气 流 分 散<br />

催 化 剂 , 形 成 气 溶 胶 );<br />

□ 抽 取 制 备 好 的 气 溶 胶 样 气 , 适 量 注 入 云 室 中 进 行 核 化 。<br />

□ 打 开 能 见 度 和 冷 台 开 关 , 启 动 温 度 检 测 系 统 、 显 微 镜 观 测 录 像 系 统 , 启 动 计<br />

算 机 。<br />

□ 依 次 取 出 栽 有 冰 晶 的 样 片 置 于 显 微 镜 下 观 测 、 录 像 , 待 确 定 云 室 中 催 化 剂 气<br />

溶 胶 全 部 核 化 , 观 测 结 束 。<br />

□ 对 获 取 的 冰 晶 图 像 进 行 读 数 和 数 据 处 理 , 由 下 式 计 算 出 催 化 剂 成 核 率 :<br />

A K<br />

N = M × × 其 中 :N 为 温 度 T 时 每 克 成 冰 物 质 产 生 的 冰 核 数 ;<br />

S V<br />

M 为 显 微 镜 中 多 个 视 野 平 均 冰 晶 计 数 总 和 ;<br />

A 为 云 室 横 截 面 积 ;S 为 显 微 镜 视 野 面 积 ;<br />

K 为 取 样 后 气 溶 胶 稀 释 的 倍 数 ;V 为 抽 样 器 的 体 积<br />

六 实 验 结 果 及 讨 论<br />

通 过 对 纳 米 AgI 炮 弹 100 余 发 的 爆 炸 检 测 , 与 装 普 通 AgI 的 炮 弹 在 同 样 条 件 下<br />

的 爆 炸 试 验 结 果 进 行 比 较 , 纳 米 AgI 在 零 下 10 度 时 成 核 率 普 遍 高 3 个 量 级 左 右 ,<br />

阈 温 值 也 提 高 2 度 左 右 , 这 对 我 们 改 进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作 业 工 具 、 播 撒 方 式 、 提 高<br />

人 工 影 响 天 气 作 业 科 学 水 平 和 效 益 以 及 节 能 环 保 都 有 很 大 益 处 。<br />

144


参 考 文 献<br />

[1] 鄷 大 雄 、 王 云 卿 、 陈 汝 珍 、 蒋 耿 旺 , 一 个 用 于 人 工 冰 核 研 究 的 2m 3 等 温<br />

云 室 , 气 象 学 报 ,1990 .48(1):72—79。<br />

[2] 石 安 英 等 , 三 七 炮 弹 聚 能 分 散 碘 化 银 成 冰 核 效 率 的 试 验 研 究 , 大 气 科 学 ,<br />

6,3,315—323,1982 年 。<br />

[3] 张 铮 , 黄 涛 ,24 种 有 机 化 合 物 成 冰 性 能 的 实 验 研 究 , 气 象 学 报 ,37,1,<br />

101—105,1979。<br />

145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腹 地 沙 尘 暴 过 程 大 气 颗 粒 物 浓 度 及 影 响 因 素 分 析<br />

1,2, 1,2, 1,2,<br />

1,2<br />

刘 新 春 周 永 东 何 清 艾 力 · 买 买 提 明<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乌 鲁 木 齐 沙 漠 气 象 研 究 所 ; 新 疆 树 木 年 轮 生 态 实 验 室 ; 中 国 气<br />

象 局 树 轮 年 轮 理 化 研 究 重 点 开 放 实 验 室 , 新 疆 , 乌 鲁 木 齐 ,830002;<br />

2.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大 气 环 境 观 测 试 验 站 , 新 疆 塔 中 841000<br />

利 用 Grimm1.108、Thermo RP 1400a、TSP 以 及 CAWS-600 等 仪 器 , 对 2008 年 4 月<br />

17 日 至 23 日 发 生 在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腹 地 的 1 次 强 沙 尘 暴 过 程 的 颗 粒 物 质 量 浓 度 进<br />

行 连 续 观 测 , 结 合 天 气 资 料 分 析 得 出 :(1)Grimm1.108 颗 粒 物 分 析 仪 监 测 结 果<br />

表 明 , 日 平 均 浓 度 出 现 2 个 峰 值 区 , 主 峰 值 出 现 在 20 日 , 次 峰 值 出 现 在 18 日 , 而<br />

小 时 平 均 浓 度 高 值 区 主 要 集 中 4 月 19 日 至 20 日 ,21 日 中 午 存 在 1 个 峰 值 区 , 其 他 时<br />

段 浓 度 相 对 较 低 。(2) 强 沙 尘 暴 发 生 时 的 分 钟 观 测 数 据 表 明 , 随 着 风 速 的 逐 渐 增<br />

强 , 沙 尘 暴 强 度 逐 渐 增 强 , 不 同 粒 径 颗 粒 物 浓 度 达 到 最 大 值 ,>0.23μm 颗 粒 物 总<br />

浓 度 为 39496.5μg.m -3 ,>20.0μm 颗 粒 物 总 浓 度 为 5390.7μg.m -3 , 随 后 浓 度 逐 渐<br />

下 降 。(3)PM 10 和 TSP 的 浓 度 变 化 同 样 反 映 沙 尘 天 气 的 过 程 和 强 度 , 沙 尘 暴 前 期<br />

大 气 中 颗 粒 物 浓 度 远 低 于 强 沙 尘 暴 期 间 , 随 沙 尘 天 气 减 弱 , 颗 粒 物 浓 度 明 显 下 降 。<br />

(4) 沙 尘 天 气 过 程 中 大 气 颗 粒 物 浓 度 变 化 具 有 以 下 规 律 : 晴 天 < 浮 尘 天 气 < 浮 尘 、<br />

扬 沙 天 气 < 沙 尘 暴 天 气 。 风 速 大 小 直 接 影 响 大 气 中 颗 粒 物 浓 度 , 风 速 越 大 颗 粒 物<br />

浓 度 越 高 。 气 温 、 相 对 湿 度 和 气 压 是 影 响 沙 尘 暴 强 度 的 重 要 因 素 , 也 间 接 影 响 大<br />

气 中 颗 粒 物 浓 度 的 变 化 。<br />

关 键 词 : 大 气 颗 粒 物 ; 质 量 浓 度 ; 沙 尘 暴 ; 影 响 因 素 ;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br />

146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及 其 大 气 降 尘 点 粒 度 特 征 分 析<br />

霍 文<br />

12<br />

何 清<br />

12<br />

刘 新 春 12 尚 华 明<br />

1<br />

邢 江 燕<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乌 鲁 木 齐 沙 漠 气 象 研 究 所 , 新 疆 乌 鲁 木 齐 830002<br />

2、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大 气 环 境 观 测 试 验 站 (DAEOT), 新 疆 塔 中 841000 3、<br />

尉 犁 县 铁 干 里 克 气 象 站 , 新 疆 巴 州 841000)<br />

3<br />

对 塔 克 拉 玛 干 沙 漠 及 其 大 气 降 尘 点 的 粒 度 参 数 进 行 了 分 析 计 算 , 结 果 表 明 : 风 沙<br />

天 气 过 程 中 , 塔 中 沙 漠 地 区 平 均 粒 径 Ф 值 较 小 , 标 准 偏 差 较 小 ; 肖 塘 沙 漠 过 渡 带<br />

平 均 粒 径 Ф 值 较 大 , 标 准 偏 差 较 大 。 肖 塘 沙 漠 过 渡 带 粒 度 曲 线 分 布 形 态 左 偏 ; 塔<br />

中 沙 漠 地 区 曲 线 分 布 形 态 右 偏 。 肖 塘 沙 漠 过 渡 带 的 峰 度 值 较 大 , 塔 中 沙 漠 地 区 较<br />

小 。 塔 里 木 盆 地 及 其 周 边 地 区 平 均 粒 径 Ф 值 为 2-6, 为 细 沙 、 极 细 、 粗 粉 沙 、 中 粉<br />

沙 或 者 是 其 混 合 体 。<br />

关 键 词 : 塔 里 木 盆 地 ; 平 均 粒 径 ; 标 准 偏 差 ; 偏 度 ; 峰 度<br />

147


Low Tropospheric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using a Pure<br />

Rotational Raman Lidar in UV<br />

Wei-Nai Chen 1 , Charles C.K. Chou 1 , Yu. Balin 2 , Sergey Bobrovnikov 2<br />

1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wan<br />

2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Optics, SB RAS, Tomsk, Russian<br />

Pure Rotational Raman scattering of N 2 and O 2 of light from the third harmonic of a<br />

Nd:YAG laser is used to measure day-time atmospheric boundary temperature.<br />

A double grating monochromator (DGRM) was designed to operate at wavelength<br />

355 nm and to supplement of lidar facility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br />

Changes, <strong>Academia</strong> <strong>Sinica</strong>, Taiwan. This DGRM was manufactured by Inst. Of<br />

Atmospheric Optics SB RAS, Russian to perform pure rotational Raman<br />

measurement. This lidar system is expected to study lower tropospheric atmosphere<br />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atmospheric radiation issues.<br />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s atmospheric temperatures by pure rotational Raman<br />

lidar well agreed with radiosonde measurements. Combining simultaneous elastic<br />

scattering and pure rotational Raman scattering measurement we demonstrate several<br />

temperature inversion layers occurred around or above cloud layers.<br />

The optical configuration of this DGRM system is not optimized yet and there several<br />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e.g. missing optical alignment owing to focused sunlight).<br />

Pure rotational Raman lidar technique will be combined with vibration Raman lidar<br />

method to improve the study of aerosol, thin cloud in the near future.<br />

148


沈 阳 市 灰 霾 天 金 属 元 素 浓 度 及 富 集 因 子 的 粒 径 分 布<br />

洪 也<br />

1 , 马 雁 军<br />

1* , 刘 宁 微<br />

1 , 高 少 鹏<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沈 阳 大 气 环 境 研 究 所 , 辽 宁 沈 阳 110016<br />

2. 中 国 科 学 院 青 藏 高 原 研 究 所 北 京 100085<br />

2<br />

为 分 析 沈 阳 市 灰 霾 天 气 大 气 颗 粒 物 的 污 染 特 征 ,2009 年 1 月 15 日 至 2 月 2 日 ,<br />

用 安 德 森 分 级 撞 击 式 采 样 器 进 行 大 气 颗 粒 物 分 级 采 样 , 并 用 电 感 耦 合 等 离 子 体 质<br />

谱 仪 (ICP-MS) 对 各 级 样 品 中 Na、Mg、Al、Fe、K、Mn、Ca、Zn、Ga、As、<br />

Rb、Sr、Ba、Tl、Pb 和 Bi 等 金 属 元 素 进 行 分 析 。 并 讨 论 了 典 型 灰 霾 日 和 清 洁 日<br />

元 素 质 量 浓 度 和 富 集 因 子 粒 径 分 布 特 征 及 来 源 。 结 果 表 明 : 大 气 颗 粒 物 和 元 素 的<br />

质 量 浓 度 灰 霾 日 均 高 于 清 洁 日 。 灰 霾 日 和 清 洁 日 大 气 颗 粒 物 质 量 浓 度 粒 径 分 布 具<br />

有 相 似 性 , 颗 粒 物 浓 度 均 主 要 集 中 在


主 要 研 究 结 果 :<br />

1 大 气 颗 粒 物 质 量 浓 度 的 粒 径 分 布<br />

灰 霾 日 大 气 颗 粒 物 的 质 量 浓 度 呈 双 峰 型 , 主 峰 值 集 中 在


(3) 灰 霾 天 气 条 件 下 不 同 类 型 元 素 富 集 因 子 表 现 不 相 同 ,Bi、As、Zn、Pb 等<br />

污 染 元 素 灰 霾 日 富 集 程 度 高 于 清 洁 日 ,Na、Mg、K、Ca、Sr 和 Ba 等 元<br />

素 富 集 因 子 清 洁 日 高 于 灰 霾 日 。 此 特 征 表 明 灰 霾 天 的 形 成 与 以 自 然 源 为<br />

主 的 元 素 输 入 呈 负 相 关 关 系 , 而 与 人 类 污 染 的 元 素 成 正 相 关 关 系 。<br />

(4) 在 灰 霾 天 气 中 ,Bi、As、Zn、Pb 等 污 染 元 素 质 量 浓 度 和 富 集 因 子 在 <<br />

1.1µm 粒 级 比 其 他 粒 级 高 出 许 多 , 表 明 其 在 灰 霾 日 有 明 显 的 富 集 作 用 , 污<br />

染 程 度 高 , 表 明 其 与 人 类 活 动 导 致 的 污 染 密 切 相 关 。<br />

151


图 2 灰 霾 日 与 清 洁 日 金 属 元 素 质 量 浓 度 的 粒 径 分 布<br />

152


图 3 灰 霾 日 与 清 洁 日 金 属 元 素 富 集 因 子 的 粒 径 分 布<br />

153


沈 阳 及 周 边 城 市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分 布 特 征 及 其 对 空 气 质 量 的 影 响<br />

马 雁 军 刘 宁 微 王 扬 锋 洪 也 张 云 海 周 德 平<br />

中 国 气 象 局 沈 阳 大 气 环 境 研 究 所 , 沈 阳 市 沈 阳 区 文 化 路 66 号 ,110016<br />

本 文 利 用 沈 阳 、 鞍 山 、 抚 顺 和 本 溪 4 城 市 2007-2009 年 大 气 细 粒 子 PM 2.5 、PM 10 、<br />

SO 2 和 NO 2 的 观 测 资 料 , 分 析 了 4 城 市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分 布 特 征 及 与 空 气 质 量 的 关<br />

系 , 结 果 表 明 :4 城 市 大 气 细 粒 子 污 染 很 重 , 年 均 浓 度 平 均 超 过 美 国 标 准 4 倍 左 右 ;<br />

PM 2.5 、PM 10 、SO 2 和 NO 2 具 有 明 显 的 季 节 变 化 , 冬 季 浓 度 值 最 大 , 春 季 次 之 ;4<br />

城 市 PM 2.5 /PM 10 的 平 均 比 值 在 65%-68% 之 间 , 夏 季 或 冬 季 的 比 值 最 大 , 春 季 最 小 ;<br />

4 城 市 API 值 与 大 气 细 粒 子 呈 二 次 或 三 次 多 项 式 的 相 关 关 系 ; 除 本 溪 秋 季 大 气 细<br />

粒 子 与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API 是 乘 幂 关 系 式 外 , 其 它 城 市 各 季 节 二 者 的 关 系 都 是 二 次<br />

多 项 式 形 式 ; 夏 季 大 气 细 粒 子 与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的 相 关 系 数 最 大 , 其 次 是 冬 季 , 春<br />

季 二 者 的 相 关 系 数 最 小 ; 城 市 不 同 级 别 的 空 气 质 量 大 气 细 粒 子 与 空 气 污 染 指 数<br />

API 的 关 系 式 表 现 形 式 不 同 。<br />

关 键 词 : 大 气 细 粒 子 ;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API; 相 关 关 系<br />

表 1 2007-2009 年 4 城 市 不 同 季 节 空 气 污 染 指 数 API 值 与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相 关 关 系<br />

季 节 城 市 样 本 数 n 相 关 关 系 关 系 式 相 关 系 数<br />

沈 阳 169 多 项 式 y=-2E-06x 2 +0.002x-0.0748 0.909<br />

冬 季<br />

鞍 山 223 多 项 式 y=-2E-06x 2 +0.0019x-0.0685 0.727<br />

抚 顺 233 多 项 式 y=-1E-07x 2 +0.0015x-0.046 0.945<br />

本 溪 168 多 项 式 y=4E-06x 2 +0.0008x-0.0129 0.947<br />

沈 阳 249 多 项 式 y=-2E-06x 2 +0.0013x-0.0264 0.764<br />

春 季<br />

鞍 山 174 多 项 式 y=3E-06x 2 +0.0006x-0.0012 0.801<br />

抚 顺 259 多 项 式 y=-5E-06x 2 +0.0016x-0.0337 0.669<br />

本 溪 274 多 项 式 y=-2E-06x 2 +0.0012x-0.0197 0.754<br />

沈 阳 221 多 项 式 y=2E-06x 2 0.0011x-0.0274 0.921<br />

夏 季<br />

鞍 山 155 多 项 式 y=3E-06x 2 +0.0009x-0.0131 0.903<br />

抚 顺 258 多 项 式 y=8E-06x 2 +0.0002x+0.0059 0.881<br />

本 溪 242 乘 幂 y=0.0006x 1.0705 0.796<br />

沈 阳 203 多 项 式 y=3E-06x 2 +0.0011x-0.028 0.957<br />

秋 季<br />

鞍 山 262 多 项 式 y=-5E-08x 3 +2E-05x 2 -0.0009x+0.0321 0.917<br />

抚 顺 257 多 项 式 y=1E-06x 2 +0.0013x-0.0379 0.930<br />

本 溪 266 多 项 式 y=7E-06x 2 +0.0003x+0.0015 0.929<br />

154


图 1 4 城 市 空 气 质 量 为 优 时 污 染 指 数 API 值 与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对 应 关 系 , 其 中 a 为<br />

沈 阳 ,b 为 鞍 山 ,c 为 抚 顺 ,d 为 本 溪<br />

图 2 4 城 市 空 气 质 量 为 良 时 污 染 指 数 API 值 与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对 应 关 系 , 其 中 a 为<br />

沈 阳 ,b 为 鞍 山 ,c 为 抚 顺 ,d 为 本 溪<br />

155


图 3 4 城 市 空 气 质 量 为 污 染 时 污 染 指 数 API 值 与 大 气 细 粒 子 的 对 应 关 系 ,a 为 沈<br />

阳 ,b 为 鞍 山 ,c 为 抚 顺 ,d 为 本 溪<br />

156


1980-2009 年 瀋 陽 灰 霾 的 變 化 趨 勢 研 究<br />

劉 甯 微<br />

1 , 馬 雁 軍<br />

1 , 劉 曉 梅<br />

2 , 王 若 男<br />

3 , 王 揚 鋒<br />

1. 中 国 气 象 局 沈 阳 大 气 环 境 研 究 所 , 沈 阳 110016;<br />

2. 沈 阳 区 域 气 候 中 心 , 沈 阳 110016<br />

3. 丹 东 市 气 象 局 , 丹 东 118000<br />

1<br />

利 用 1980-2009 年 瀋 陽 台 站 觀 測 的 氣 象 要 素 資 料 , 採 用 適 當 的 方 法 對 瀋 陽 的 灰 霾<br />

日 進 行 判 識 和 篩 選 , 進 而 研 究 瀋 陽 灰 霾 的 長 期 變 化 趨 勢 及 分 佈 特 徵 。 結 果 表 明 :<br />

(1) 近 30 年 瀋 陽 灰 霾 日 波 動 減 少 , 其 年 際 變 化 特 徵 與 瀋 陽 的 工 業 轉 型 模 式 相 吻<br />

合 ;(2) 瀋 陽 冬 季 平 均 灰 霾 日 最 多 , 秋 季 次 之 , 當 年 10 月 至 次 年 3 月 是 灰 霾 的<br />

高 發 期 。 同 時 , 灰 霾 在 7、8 月 也 時 有 發 生 ;(3) 近 30 年 瀋 陽 的 中 度 和 重 度 灰 霾<br />

日 在 總 灰 霾 日 中 所 占 比 例 波 動 下 降 , 對 人 體 產 生 顯 著 危 害 的 灰 霾 日 明 顯 減 少 , 瀋<br />

陽 城 市 空 氣 品 質 呈 總 體 上 升 趨 勢 。<br />

關 鍵 詞 : 瀋 陽 ; 灰 霾 ; 長 期 變 化 ; 城 市 空 氣 品 質<br />

157


藉 由 逐 時 量 測 技 術 探 討 台 中 港 區 與 都 會 區 光 化 事 件 中 二 次 衍 生 性 無<br />

機 氣 膠 特 性<br />

吳 昀 睿 、 張 士 昱 * 、 郭 崇 義 、 陳 瑀 婕 、 陳 立 歆<br />

中 山 醫 學 大 學 公 共 衛 生 系<br />

氣 膠 可 直 接 由 空 氣 污 染 源 排 放 , 亦 可 間 接 由 氣 相 前 驅 物 經 光 化 氧 化 反 應 生 成 二 次<br />

衍 生 性 氣 膠 , 其 在 時 間 與 空 間 尺 度 上 有 很 大 的 變 異 。 根 據 流 行 病 學 的 研 究 指 出 ,<br />

當 環 境 氣 膠 的 濃 度 增 高 時 , 對 人 們 的 健 康 危 害 亦 相 對 增 加 。PM 10 與 O 3 為 影 響 中<br />

部 地 區 空 氣 品 質 的 主 要 物 種 , 導 致 空 氣 污 染 指 標 值 ( PSI ) 偏 高 並 影 響 人 體 健 康 。<br />

在 秋 末 與 冬 季 時 期 , 當 高 壓 自 大 陸 沿 岸 東 移 進 入 東 海 時 , 台 中 地 區 因 位 於 中 央 山<br />

脈 背 風 面 , 風 速 較 微 弱 但 日 照 充 足 , 極 易 發 生 高 污 染 光 化 事 件 , 在 光 化 反 應 下 二<br />

次 衍 生 性 無 機 氣 膠 在 PM 10 質 量 組 成 中 佔 有 相 當 顯 著 的 比 例 。 在 位 於 港 區 的 沙 鹿<br />

地 區 , 凌 晨 至 清 晨 間 較 少 人 為 活 動 時 卻 有 較 高 濃 度 的 氣 相 污 染 物 的 發 生 ; 在 位 於<br />

都 會 區 的 烏 日 地 區 , 氣 相 污 染 物 有 明 顯 的 日 夜 變 化 , 分 別 在 日 間 與 夜 間 有 高 濃 度<br />

的 發 生 。<br />

本 研 究 藉 由 逐 時 氣 膠 水 溶 性 離 子 組 成 逐 時 量 測 , 並 搭 配 空 品 測 站 監 測 數 據 與 模 式<br />

模 擬 , 提 供 更 明 確 的 二 次 衍 生 性 氣 膠 生 成 特 性 與 傳 輸 反 應 , 可 提 供 正 確 空 氣 品 質<br />

改 善 策 略 的 探 討 。<br />

158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