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7.2013 Views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植物抗病性<br />

(Plant Plant Resistance)


病原物的致病性<br />

?<br />

Pathogenicity


Pathogenecity<br />

毒性 (毒力,virulence) :指的是病原菌能克<br />

服某一专化抗病基因而侵染该品种的特殊能力<br />

。属于质量性状(qualitative feature)据此可分<br />

专化型(specialized forms)、小种(Races),<br />

侵染力(aggressivenese) :代表小种致病性<br />

的水平和致病程度,属于数量成分(性状)。<br />

没有专化性,即不因品种而异,故又称非专化<br />

性致病性(non-specific pathogenecity)。<br />

Severity of plant infestation with parasites of different virulence<br />

Strain Plant cultivar<br />

A B C<br />

1 1 3 1<br />

2 0 0 5<br />

3 5 5 5


生理(毒性)小种<br />

生理(毒性)小种(physiological race) :同一种内<br />

或变种内的病原菌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br />

显差异的生物型称为生理小种,也称毒性小种。<br />

作用:是一个重要概念。为了培育抗病品种,需<br />

要知道生产上有哪些生理小种?其毒性如何? 这<br />

些小种发生频率、地理分布、年分变化如何?等<br />

等。<br />

变异:一是原有生理小种的致病能力发生了变化<br />

,二是出现了新的生理小种。<br />

小种组成:即组成病菌群体的各个小种的种类及<br />

其比例。其中数量比例最大的一个或二、三个,<br />

称为优势小种。余为次要小种。小种组成决定生<br />

产上品种布局。


毒力频率:一种病原物群体中对一种抗病品种(基因)<br />

有毒的菌株出现的频率。


生理(毒性)小种 的鉴定


小种鉴定<br />

小种鉴定环节<br />

田间鉴定 室内鉴定<br />

鉴定寄主:<br />

①鉴别力强,<br />

②病症反应稳定,<br />

③具有不同的抗病基因,<br />

④是有代表性的纯系品种。<br />

温室鉴定 离体鉴定


生理(毒性)小种 的鉴定


病原物致病性相关基因<br />

是指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过程中,决定其对寄主植物致<br />

病性的基因。可分为:<br />

毒性基因(Virulence gene,vir):是决定病原菌对寄主植<br />

物基本亲和性的基因。产物水解酶类、胞外多糖类(EPS<br />

,LPS,葡聚糖)和毒素。<br />

过敏反应和致病基因(hepersensitive response and<br />

pathogenicity,hrp),有双重功能基因;<br />

病害专化致病基因(disease specific pathogenicity, dsp)<br />

无毒基因(Avirulence gene,avir): 是病菌中具有的、与<br />

寄主植物抗病基因对应的、显性抗病、隐性致病的基因.<br />

编码产物是能引起抗病反应的激发子(elicitor),是抗病基<br />

因产物的配体。<br />

决定寄主范围的基因<br />

病原真菌的毒性为单基因隐性遗传,侵染力是多基因遗传。


植物的抗病性?<br />

Plant Resistance


研究和学习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有助于揭<br />

示抗病性的本质,合理利用抗病性,达<br />

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植物的抗病性概念(Resistance)<br />

抗病性(Resistance) :植物避免、中止或阻<br />

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br />

的一类可遗传的性状。<br />

抗病性理解:是植物与其病原生物在长期的协同<br />

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病原物发展<br />

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br />

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br />

是植物保持物种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特性。


抗病性概念的理解


抗病性的普遍性的、相对的性状。所有的植物<br />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和高度抗病<br />

到高度感病存在连续的变化,抗病性强便是感<br />

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br />

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非互相排斥。<br />

抗病性是植物的可遗传特性,其表现受寄主与<br />

病原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环境多因素的共同影<br />

响,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


抗病性如何遗传-Host


致病性如何遗传-Host<br />

侵染力是多基因遗传。


非寄主抗病性(No-Host Resistance):<br />

<br />

<br />

<br />

按寄主与否划分为:<br />

是指非寄主植物对病原物的一种抗性, 它不是由<br />

植物单个专化性抗病基因控制的, 不易随着病原微<br />

生物的变异而丧失, 具有稳定持久抗性,具有重要<br />

利用价值。其抗性机制还未解析。原因之一可能是<br />

对应的非病原物缺少特定致病因子, 拥有大量无毒<br />

基因可能是另一重要原因。<br />

研究方法:通过突变或化学诱导筛选一些对非寄<br />

主病原微生物感病的突变体, 并克隆相关基因。<br />

寄主抗病性(Host Resistance):


抗病性类型(Type of the resistance)<br />

按抗病的程度常区分为:<br />

1、免役(IM):<br />

不发病;<br />

2、高抗(HR):受轻度侵染,表现轻微受害;<br />

3、中抗(MR):中等程度感染和受害;<br />

4、中感(MS):明显的感染,受害程度较重;<br />

5、高感(HS):对病原物的侵染无抵抗,严重受害<br />

从抗性的表现时期分:苗期,成株期,全生育期


按表达的病程<br />

阶段不同区<br />

分 :<br />

抗接触<br />

抗侵入<br />

抗扩展<br />

抗损害<br />

抗再侵染<br />

避病<br />

耐病<br />

Escaping, 避开发病,<br />

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br />

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br />

发病或发病<br />

减少的现象。<br />

Tolerance,能忍受病害,<br />

病原物侵染后,植物虽<br />

然表现明显或严重的症<br />

状,但仍然可以获得较<br />

高的产量。<br />

诱导抗病性


植物避病的机制:<br />

●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br />

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称为避病。<br />

●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br />

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br />

称为“空间避病”。<br />

●避病现象受到植物本身、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br />

方面许多因素以及相互配合的影响。<br />

●植物易受侵染的生育阶段与病原物有效接种体<br />

大量散布时期是否相遇是决定发病程度的重要因<br />

素之一。两者错开或全然不相遇就能收到避病的<br />

效果。


●对于只能在幼芽和幼苗期侵入的病害,种子<br />

发芽势强,幼芽生长和幼苗组织硬化较快,缩<br />

短了病原菌的侵入适期。如黑穗菌病。<br />

●植物的形态和机能特点可能成为重要的空间<br />

避病因素。小麦叶片上举,叶片与茎秆间夹角<br />

小的品种比叶片近于平伸的品种叶面着落的病<br />

原真菌孢子较少,又不易结露,条锈病和叶锈<br />

病都较轻。


植物耐病的机制:<br />

耐病品种具有抗损害的特性,在病害严重程<br />

度或病原物发育程度与感病品种相同时,其产量<br />

和品质损失较轻。<br />

关于植物耐病的生理机制现在还所知不多:<br />

■<br />

禾谷类作物耐锈病的原因主要可能是生理<br />

调节能力和补偿能力较强。<br />

■<br />

另外,还发现植物对根病的耐病性可能是<br />

由于发根能力强,被病菌侵染后能迅速生出新根<br />

。发病后根系的吸水能力增强,能够补充叶部病<br />

斑水分蒸腾的消耗。


按照遗传方式的不同区<br />

分:<br />

1、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 gene resistance),由<br />

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尔法则遗<br />

传,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br />

2、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 gene resistance),由<br />

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


按照小种专化性区分:垂直抗性/水平抗性<br />

1、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specific resistance):又称垂<br />

直抗性(vertical resistance)。寄主品种与病原物生理小<br />

种之间具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寄主品种对病原物某个<br />

或少数生理小种能抵抗,这种抗性称为小种专化抗性,<br />

这种抗性往往由个别主效基因<br />

(major gene)和寡基因<br />

(oligogene)控制的,一般呈质量性状。如锈菌、白粉菌、<br />

霜霉菌、稻瘟病菌等专性寄生物和部分兼性寄生物<br />

也称主效基因抗性、单基因抗性或寡基因抗性,抗病<br />

效能较高,是当前抗病育种中所广泛利用的抗病性类<br />

别;其主要缺点是易因病原物小种组成的变化而“丧<br />

失”,在生产上这种抗性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


2、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non-specific resistance):也<br />

称为水平抗性(horizontal resistance)。寄主品种与病原<br />

物生理小种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某个品种对所<br />

有或多数小种具有一定的抗性,是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br />

的一类抗病性。这种抗性通常是由多个微效基因<br />

(minor gene)控制的,为数量性状。也叫微效基因抗<br />

性或多基因抗性。<br />

这种抗性的品种一般表现为中度抗病,在病害流行<br />

过程中能减缓病害的发展速率,表现为病菌潜育期较<br />

长,孢子堆或病斑较小,产孢量较低,而且无论在植株<br />

个体上还是在作物群体中,病害发展速率较慢,最终对<br />

产量的影响较小。便病害群体受害较轻,抗性较为稳定<br />

和持久,也称为持久抗性 (durable resistance)。


按照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区分:<br />

被动抗性<br />

(passive resistance)<br />

固有抗性<br />

组成抗性<br />

结构抗性 化学抗性 结构抗性<br />

物理抗性 物理抗性<br />

角质层<br />

蜡质层<br />

气孔的结<br />

构、数量<br />

和开闭习<br />

性<br />

抗菌化合物<br />

酚类物质、<br />

皂角苷、不<br />

饱和内酯、<br />

有机硫化合<br />

物等等<br />

主动抗性<br />

(active resistance)<br />

细胞壁加<br />

固和修复<br />

乳突<br />

诱导抗性<br />

化学抗性<br />

过敏性反应<br />

植物保卫素<br />

水解酶<br />

病程相关蛋白


被动抗病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s)<br />

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其机械坚韧性和对<br />

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侵入和扩展。<br />

1、抵抗病原物侵入的最外层防线—植物表皮层(<br />

Epidermal layer)以及被覆在表皮上的蜡质(Wax)<br />

、角质层(cuticle)等。<br />

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对<br />

病原菌果胶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能力。<br />

3、自然孔口:如气孔的结构、数量和开闭习性是抗<br />

侵入因素。


4、本栓化组织:植物受到机构伤害后,可在伤<br />

口周围形成本栓化,含本栓质(suberin),能有效<br />

地抵抗从伤口侵入的病原细菌和真菌。<br />

5、细胞壁与中胶层( Cell wall):纤维素细胞壁<br />

是病菌限制其侵染和定植的物理屏障。<br />

6、木质化组织: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br />

次生壁都可能积累木质素(lignin),从而阻止病<br />

原菌的扩展。


Examples of resistance<br />

中国柑橘<br />

factors:Stomata pore<br />

葡萄柚<br />

R S


天然形成的防卫因子<br />

首例发现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br />

circinans)的侵染与洋葱合成的两种酚类化<br />

合物有关<br />

儿茶酚<br />

OH<br />

OH<br />

COOH<br />

OH<br />

OH<br />

原儿茶酸


绿原酸含量与马铃薯疮痂病(Streptomyces<br />

scabies)发生有关<br />

绿原酸<br />

O<br />

OH<br />

HO<br />

O<br />

OH<br />

OH<br />

OH<br />

COOH<br />

A phenolic compound


被动抗病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s<br />

)<br />

植物普遍具有化学的被动抗病性因素,抗病植物可能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或抑制病<br />

原菌某些酶的物质,也可能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必需的重要成分。<br />

1、抗菌物质:在受到病原物侵染之前,健康植物体内就含有酚类物质、皂角苷、<br />

不饱和内酯、有机硫化合物等物,如燕麦素(avenacin)、芥子油(mustard<br />

oil)、大蒜素(allicin) 。<br />

2、体表分泌物:紫色鳞茎表皮的洋葱品种比无色表皮品种对炭疽病<br />

(Colletotrichum circinans)有更强的抗病性。这是因为前者鳞茎最外层死鳞<br />

片分泌出原儿茶酸和邻苯二酚,能抑制病菌孢子萌发,防止侵入。<br />

3、酶抑制物:植物体内的某些酚类(phenolic substance)、丹宁(多聚半乳糖<br />

醛酸酶)和蛋白质是水解酶的抑制剂,可抑制病原菌分泌的水解酶。<br />

4、胞内物:细胞组织中某些成分的增加与积累与抗病相关,如硅质化作用(<br />

silification)、钙化作用。<br />

5、水解酶类<br />

: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如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br />

酶,能够分解病原物细胞壁成分,溶解菌丝,因而表现对病原菌的抗性。<br />

6、营养物:品种不产生病菌侵染所需物质而抗病。如“低、高糖病害”。凝聚素(<br />

lectin)???


主动抗病性的物理因素<br />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br />

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的修饰,产生了物理的主动<br />

抗病性因素。物理抗病因素可能将病原物的侵染局限<br />

在细胞壁、单个细胞或局部组织中。<br />

病原菌侵染和伤害导致植物细胞壁木质化、木栓化、<br />

发生酚类物质和钙离子沉积等多种保卫反应。


木质化(Lignification)-Abcission Layer<br />

在细胞壁、胞间层和细胞质等部位产生并积累木<br />

质素(lignin)的过程。


木栓化(Suberization)-Cork Layer<br />

木栓质在细胞壁微原纤维间积累,常伴随植物<br />

细胞重新分裂和保护组织形成。


)<br />

形成乳突(Papillae<br />

病原真菌侵入时,在植物细胞壁和质膜之<br />

间,与真菌附着胞和侵入钉相对应的位置上形<br />

成的半球形沉积物,即乳头状突起。


乳突 (papillae)的产生:<br />

植物细胞受病原菌的侵入刺激在侵染钉下<br />

的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形成半球形沉积物,即<br />

乳突(papillae)。与抗病性有关。<br />

多数乳突含有胼胝质(β-1,3-葡聚糖)、<br />

木质素、软木质、酚类物质、纤维素、硅质及<br />

多种阳离子。乳突防御病菌的侵入,也具有修<br />

复伤害的功能,同时可调节受伤细胞的渗透<br />

性。


形成离层 Abscission layer<br />

桃穿孔病—产生离层


形成侵填体(Tylose)<br />

——甲基纤维素<br />

与导管相邻的薄壁细<br />

胞通过纹孔膜在导管<br />

腔内形成的膨大球状<br />

体。抵抗维管束病害<br />

PP: perforation plate<br />

V:Xylem vessel<br />

XP:xylem parenchyma cell<br />

T: tylosis<br />

纵<br />

剖<br />

面<br />

横<br />

剖<br />


Papilla formation and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of a potato epidermal epidermal<br />

cell.<br />

A germling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blue fluorescent staining) was<br />

attempting to penetrate an epidermal cell of a potato leaf. The defence<br />

response of the plant cell is reflected by morphological changes: changes:<br />

dark<br />

brown papilla at the penetration site, brownish coloration and thickened thickened<br />

cell wall<br />

(http://www.mpiz-koeln.mpg.de/~cemic


吲哚乙酸和侵填体(36~96hr)<br />

植物保卫素<br />

凝胶葡聚糖(24~168hr)<br />

酚化合物渗入24~168hr<br />

捕获胞子(0hr)<br />

胼胝质沉积(8~48hr)<br />

维管束组织和周<br />

围细胞变化时间<br />

和空间模式


主动抗病性的化学因素<br />

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br />

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br />

等,研究这些因素不论在植物病理学理论上或<br />

抗病育种的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主要抗病因子<br />

•植物保卫素( Phytoalexin)<br />

•过敏反应<br />

•解毒酶<br />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 HR )<br />

•病程相关蛋白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


过敏性坏死反应<br />

(Hypersensitive Reaction)<br />

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br />

此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br />

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br />

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发生最普遍的保卫反应,长<br />

期以来被认为是小种专化抗病性的重要机制,对真<br />

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多种病原物普遍有效。


H. M. Wart (1902 ) 首先在真菌病害<br />

( Puccinia dispersa)中发现<br />

Z. Klement (1964 ) 在细菌中发现;在植物病<br />

毒病也有;一种抗病表型<br />

主动过程,有特殊防卫基因表达<br />

(hsr203,hin1)<br />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br />

death,PCD or apoptosis)?是一种基因指导的细胞<br />

自我消亡方式,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都由基因程<br />

序控制的,衰老是某些基因依次开启或关闭的结果。


C. elegans是研究PCD的理想材料(生命周期短<br />

,细胞数量少)。<br />

http://www.news.wisc.edu


C. elegans雄虫有1031个体细胞、约1000个生殖<br />

细胞。<br />

神经系统由302个细胞组成,来自于407个前体细<br />

胞,105个细胞发生了PCD。<br />

控制线虫PCD的基因:Ced-3、Ced-4和Ced-9。<br />

Ced-3和 Ced-4诱发凋亡;<br />

Ced-9抑制Ced-3、Ced-4的作用。


2002年10月7日英国人Sydney 、美国人Horvitz和<br />

英国人Sulston ,因在PCD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诺<br />

贝尔生理与医学奖。<br />

• Sydney Brenner<br />

H. Robert Horvitz John E. Sulston


apid and localized cell death at the site of infection in resistant resistant<br />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nts and pathogens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response<br />

in<br />

pepper leaf (arrows) indicating that a resistance gene is present present<br />

(left).<br />

Bacteria were infiltrated into the leaf tissue using a syringe without without<br />

a<br />

needle (right)]


图9.示马铃薯环腐病菌、梨火疫病菌在烟草上<br />

引起过敏性坏死反应 (HR)


受马铃薯晚疫病菌侵染而引起的细胞过敏性反<br />

应 N.细胞核 PS.原生质丝 H.细胞内菌丝<br />

G.原生质颗粒,SA.孢子产生附着孢


膜损伤:<br />

HR 中的细胞学变化<br />

细胞破坏,干扰酶系统 ,离子渗漏,细胞<br />

代谢失调<br />

细胞器改变<br />

原生质变性<br />

染色体断裂


植物对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专性寄生菌<br />

非亲和小种的过敏性反应以侵染点细胞和组<br />

织坏死,发病叶片不表现肉眼可见的明显病<br />

变或仅出现小型坏死斑,病菌不能生存或不<br />

能正常繁殖为特征。<br />

对病毒侵染的过敏性反应也产生局部坏死病斑(<br />

枯斑反应),病毒的复制受到抑制,病毒粒子<br />

由坏死病斑向邻近组织的转移受阻。在这种<br />

情况下,仅侵染点少数细胞坏死,整个植株<br />

不发生系统侵染。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br />

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br />

次生代谢产物。植物保卫素对真菌的毒性较<br />

强。<br />

植物保卫素(抗毒素)<br />

(phytoalexin,PA)<br />

在抗、感病坏死周围产生;<br />

活体营养生物亲和性互作不产生PA<br />

病原菌在感病组织中会产生抑制 PA形成的因子;<br />

在30科植物中分离到300种以上具 PA活性的物质


可分3类:<br />

•萜类<br />

•生物碱<br />

•芳香族化合物<br />

丙二酸<br />

脂肪酸<br />

次生代谢产物<br />

多糖<br />

葡萄糖 五碳糖支路<br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r />

丙酮酸<br />

乙酰辅酶A<br />

草酰乙酸 柠檬酸<br />

TCA<br />

氨基酸<br />

a-酮戊二酸<br />

天冬氨酸 脯氨酸 鸟氨酸<br />

生物碱 吡咯生物碱 莨菪烷生物碱<br />

1-P-赤癣糖<br />

莽草酸<br />

二羟甲戊酸 异烯焦磷酸<br />

黄酮类<br />

类<br />

固<br />

醇<br />

苯丙氨酸<br />

莽草酸途径<br />

橡<br />

胶<br />

类<br />

胡<br />

罗<br />

卜<br />

素<br />

芳<br />

香<br />

油<br />

赤<br />

霉<br />

素<br />

桂皮酸<br />

酚类<br />

吲哚类生物碱<br />

叶<br />

绿<br />

素<br />

叶<br />

醇<br />

香豆素<br />

木质素<br />

其它萜类化合物<br />

高等植物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相互关系图<br />


植物保卫素产生:<br />

是诱导产物,除真菌外,细菌、病毒、线虫<br />

等生物因素以及金属粒子、叠氮化钠和放线菌<br />

酮等化学物质、机械刺激等非生物因子都能激<br />

发植物保卫素产生。<br />

后来还发现真菌高分子量细胞壁成分,如葡<br />

聚糖、脱乙酰几丁质、糖蛋白,多糖,甚至菌<br />

丝细胞壁片断等也有激发作用。


植物保卫素的种类<br />

现已知21科100种以上的植物产生植物保卫素,<br />

豆科、茄科、锦葵科、菊科和旋花科植物产生的<br />

植物保卫素最多。90多种植物保卫素的化学结构<br />

已被确定,其中多数为类异黄酮和类萜化合物。<br />

常见的抗毒素:豌豆素(pisatin)、菜豆素<br />

(phaseollin)、基维酮(kievitone),大豆素<br />

(glyceollin)等。日齐素(rishitin)、块茎防疫素<br />

(phytuberin),甜椒醇(capsidiol)等。


寄主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其防御酶系会被<br />

激活。如:<br />

<br />

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酶):保护细胞膜免受<br />

氧自由基的破坏,提高抗病性。<br />

<br />

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是产生大部分酚类<br />

物质,包括植物保卫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基本<br />

分子。<br />

<br />

解 毒 酶:<br />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多种酶类共同作<br />

用催化木质素、植物保卫素的生物合成,在植物<br />

的抗病反应中起作用。


病程相关蛋白<br />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PR protein):


抗性反应蛋白的特征<br />

蛋白类型 蛋白功能<br />

具保护功能的蛋白<br />

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br />

富含甘氨酸糖蛋白<br />

苯丙烷途径后期酶类<br />

过氧化物酶<br />

具抗菌功能的蛋白<br />

硫堇<br />

苯丙烷途径的酶<br />

水解酶:几丁质酶<br />

果胶酶<br />

β-1,3-葡聚糖酶<br />

蛋白酶抑制剂<br />

功能未知蛋白质<br />

烟草PR-1<br />

烟草PR-2<br />

马铃薯Wun-1和Wun-2<br />

马铃薯Win-1和Win-2<br />

豌豆DRR-49,DRR-206和DRR30<br />

形成细胞壁中交联复合物<br />

提供对抗病菌侵入的结构屏障<br />

与木质素和细胞壁木栓层形成有关<br />

具增强抗病菌侵入屏障的作用<br />

抗菌肽<br />

合成抗菌的植物保卫素<br />

降解各类细胞壁物质释放寡糖<br />

激发子<br />

抑制病菌的蛋白酶<br />

虽然目前功能未知,但其被病菌高<br />

水平诱导和系统性诱导说明其在<br />

防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类型<br />

水解酶<br />

酶抑制剂<br />

几丁结合蛋白<br />

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蛋白<br />

几丁酶<br />

例<br />

葡聚糖酶<br />

溶菌酶<br />

聚半乳糖醛酸酶<br />

抑制蛋白(PGIP)<br />

生物活性<br />

降解真菌细胞壁<br />

溶解细节细胞l<br />

抑制真菌果胶酶<br />

hevein(in latex from抑制真菌生长<br />

rubber)<br />

外源凝结素<br />

抗真菌蛋白<br />

(AFPs) 植物防卫素<br />

硫素<br />

核糖体钝化蛋白<br />

抑制真菌和昆虫生长<br />

抑制真菌生长<br />

hordothionin 抑制真菌和细菌<br />

pokeweed 抑制病毒传染<br />

抗病毒蛋白


小结:<br />

植物被动抗性和主动抗性机制(仿M.Dickinson, 2003)


植物的诱发抗病性及其机制<br />

诱发抗病性(诱导抗病性)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br />

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br />

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acquired resistance)。<br />

诱发抗病性是一种针对病原物再侵染的抗病性。<br />

交互保护作用是一种典型的诱发抗病性。<br />

其机理可能有:占位效应;诱导植物保卫素产生和积累;<br />

可施用外源性化学物质诱导植物产生这种抗病性。 尚未证<br />

明诱发抗病性能遗传,难在生产中应用诱发抗病性。


交互保护作用(cross protection)<br />

在植物病毒学的研究中,人们早已发现病毒近缘<br />

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br />

当植物寄主接种弱毒株系后,再第二次接种同一<br />

种病毒的强毒株系,则寄主抵抗强毒株系,症状<br />

减轻,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这类研究多是在人工<br />

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还缺乏诱发抗病性的稳定性<br />

和持久性、防病增产效果的田间研究。<br />

在类似的实验中,人们把第一次接种称为“诱发<br />

接种”,把第二次接种称为“挑战接种”。


※ 后来证实这种诱发抗病性现象是普遍存在的,<br />

不同种类微生物交互接种、热力、超声波或药物<br />

处理致死的微生物、由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的物质<br />

(葡聚糖、糖蛋白、脂多糖、脱乙酰几丁质等),<br />

甚至机械损伤等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诱发抗病性。<br />

※ 诱发抗病性有两种类型,即局部诱发抗病性和<br />

系统诱发抗病性。局部诱发抗病性(local<br />

acquired resistance,LAR) 只表现在诱发接种部<br />

位<br />

。系统诱发抗病性( systemic acquired<br />

resistance, SAR)或系统获得抗病性,是在接种植<br />

株未做诱发接种的部位和器官所表现的抗病性。


局部防卫反应与系统抗性<br />

局部防卫反应被诱导表达之后,通过系统信号传导<br />

可以启动植株其他部位的诱导抗性,包括:<br />

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SAR)<br />

诱导系统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ISR),<br />

SAR和ISR都是诱导抗性的一种形式。<br />

<br />

SAR由病原物诱导,<br />

可以激活整个植株抗<br />

性,与动物的免疫机<br />

制相似,提供对多种<br />

病原物广谱的抗性。<br />

<br />

ISR是由促根生长的<br />

根系微生物(GPR)诱<br />

导的,与SAR相似,<br />

也能提供广谱的抗<br />

性。


品种抗病性鉴定<br />

抗病性鉴定的方法<br />

田间鉴定 室内鉴定<br />

温室鉴定 离体鉴定<br />

田间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虫性的最<br />

基本方法,尤其是在病虫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br />

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br />

室内鉴定:为加快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进程,在以田间鉴定为<br />

主的前提下,可利用温室进行活体鉴定或离体鉴定。


植物抗病相关基因(Resistance<br />

抗病基因(R)<br />

gene)<br />

抗病基因是决定寄主<br />

植物对病原菌的专化<br />

性识别,其表达产物特<br />

异性地与病原物无毒<br />

基因(avr)产物互补<br />

结合后,通过信号转<br />

导,并激发抗病(防卫)<br />

反应的基因。<br />

防卫反应基因<br />

(Defence gene)<br />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是<br />

在病原物激发子诱导<br />

下,表达防卫反应功<br />

能的植物抗病相关基<br />

因。其编码产物具有<br />

普遍性,即来自植物一<br />

套防卫反应系统,如<br />

Pal,Chs,PRs,HPRGP<br />

和木质素合成酶等.要<br />

受 R产物的调节.


BS2:bacterial speck resistance 2; Cf-2, 4, 5, 9,resistance to Cladosporium fulvum races 2, 4, 5 and<br />

9; ECS, endocytosis signal; L6, flax rust resistance 6; NLS, nuclear localisation sequences; PEST,<br />

Pro-Glu-Ser-Thr-like sequence; PBS1, resistance to Pseudomonas bacterial speck expressing<br />

avrPphB; Pto, P. syringae pv. tomato resistance; RPG1, resistance to 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br />

1; RPM1, resistance to P. syringae pv. maculicola expressing avrRPM1 or AvrB; RPP5, resistance to<br />

Peronospora parasitica; RPW8,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RRS1, resistance to Ralstonia<br />

solanacearum 1; Xa2I, resistance to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Ve1, contains CC domains<br />

but no PEST;Ve2 contains PEST but no CC domains; 1-4 unknown protein domains.<br />

植物抗病基因(R)编码产物结构模型及其功能域 (引自Hammond-Kosack and Parker, 2003)


目前,已从植物中克隆了30余个抗病基因<br />

(R)。它们所编码的产物中大多含有规律性<br />

的基序,正是这些基序的存在才赋予植物在<br />

生物学功能上的应急反应和信号传导。<br />

•按蛋白结构域组成特征R蛋白分5个类型:富含亮氨<br />

酸重复的序列结构域(leucine-rich repeat, LRR);<br />

•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 NBS);<br />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br />

•亮氨酸拉链(leucine<br />

zippers, LZ);<br />

kinase, STK);<br />

•Toll/白细胞介素21受体类似结构(Toll/Interleukin21<br />

receptor simility, TIR)等


植物受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br />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br />

生理变化。<br />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br />

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br />

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br />

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br />

有重要意义。


一、呼吸作用增强: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要的早期反<br />

应。<br />

二、光合作用降低: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br />

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br />

三、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改变: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核酸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br />

病原真菌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A总量增加,侵<br />

染的中后期细胞核和核仁变小,RNA总量下降。<br />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活性增强:各类病原物侵染还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br />

活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过氧化轻酶<br />

和多酚氧化酶等,以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物酶最重要。<br />

五、水分生理改变:植物叶部发病后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br />

而异。麦类作用感染锈病后,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水分大量散失。多种病原物<br />

侵染引起的根腐病和维管束病害显著降低根系吸水能力,阻滞导管液流上升。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br />

Agrios Plant Pathology


基因对基因概念的建立和发展<br />

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植物病理学家Harold H. Flor于<br />

1946年创立的。<br />

Flor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亚麻对锈病Melampsora lini<br />

的抗病基因 (K.L.M……)与锈菌的无毒基因 (Ak, Al,<br />

Am……)存在着数量与功能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br />

因此他假定:<br />

<br />

<br />

<br />

如果寄主中有一个调节(condition)抗病性的基因,那么病菌<br />

中也有一个相应的调节致病性的基因。寄主中如有2或3个基<br />

因决定(detemine)抗病性,那么病菌中也有2或3个决定无毒<br />

性的基因。<br />

在这里寄主的抗病基因(R)和病菌的无毒基因(A)是显性<br />

的,而寄主的感病基因和病菌的毒性基因是隐性的。<br />

只有具有抗病基因的植物品种与具有无毒基因的病原物小种<br />

互作时才表现抗病,其他情况均为感病。因此,可以说寄主<br />

植物的抗病性即不亲和性是寄主与病菌特异性互作的结果。


基因对基因学说<br />

(gene-for-gene hypothesis ):


基因对基因学说<br />

(gene-for-gene hypothesis):<br />

应用:不仅可用以改进品种抗病基因型与病原物致病<br />

性基因型的鉴定方法,预测病原物新小种的出现,而且<br />

对于抗病性机制和植物与病原物共同进化理论的研究也<br />

有指导作用。


Flor’s gene-for-gene hypothesis: For resistance<br />

(incompatibility) to occur complementary pairs of dominant genes must<br />

be present in the host and pathogen. These genes are referred to as<br />

Resistance (host) and Avirulence (pathogen). Altering either of these<br />

genes leads to compatibility (disease). The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most<br />

likely involves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vr protein (an elicitor) and the R-<br />

gene product (the receptor).<br />

Agrios Plant Pathology


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显性互作的表型(仿M.Dickinson, 2003)


植物的抗性基因与水稻黄单胞菌<br />

Xanthomonas oryzae 无毒基因的分子互作关系.


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应用实例<br />

1.已定位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共计30个,标误为<br />

Xa1至Xa29,其中6个,其中6个已克隆,分别<br />

是Xa1,xa5,xa13,Xa21,Xa26,Xa27;从水稻白叶枯<br />

病菌中克隆无毒基因,与xa5(TFIIAγ1)的对应<br />

的无毒基因PthXo7 和 PthXo6;与Xa7相对应的<br />

AvrXa7;与抗病基因Xa21相对应的无毒基因<br />

AVrXa21,包括肽硫酸化基因,调节基因和T1S<br />

分泌基因;与Xa27相对应的无毒基因AvrXa27等.<br />

2.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Rxo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br />

中的无毒基因AvrRxo1.


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应用实例<br />

日本用7个已知稻瘟病生理小种来测定水稻<br />

抗性,并分析基因型,发现了Pi-a, pPi-i,<br />

Pi-k, Pi-Z, Pi-ta等13个垂直抗性基因。<br />

如利用稻瘟病鉴别寄主:水稻珍龙13、东<br />

农363、鉴77-43、Jelep、关东51、合江<br />

18、丽江新团黑谷一共7个品种测定云南稻<br />

瘟病生理小种,发现7个群,24个小种。


病原物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中的<br />

“基因对基因”学说<br />

“基因对基因”学说是阐明寄主和病原物<br />

中分别控制抗病性和致病性的基因存在<br />

相对应关系的一种理论,主要讨论寄主<br />

植物和病原物之间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br />

联性。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