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13 Views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6):950~955<br />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br />

个人奋斗及其相 关研究<br />

张 钊<br />

950<br />

郭 永玉<br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 学院 ,武汉 430079)<br />

摘 要 个人奋斗作为个人目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 一种, 是一种 特定的、与情境目标有关的人格意向结<br />

构,指的是个体通过日常行为所努力达成的特性生活 目 标。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个人奋斗及类似概<br />

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标单元。文章选取 Emmons<br />

的个人奋斗理论,从个人奋斗的基本概念及其<br />

测评开始,论述其与幸福感、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 并简要 评述了几种 不同的个人目标理论,呈现了一种<br />

与传统特质理论不同的人格研究方法。<br />

关键词 个人目标,个人奋斗,“中层”目标单元。<br />

分类号 B848<br />

1 引言<br />

质和动机是两<br />

个主<br />

特质的测量工具也被广泛<br />

使用<br />

在人格和人类生活中起着相当<br />

重要<br />

)水平一,由最广泛的,去情境<br />

构成(如,“大五”);(2)水平二,<br />

任 事 [2]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特<br />

要的研究取向。自Allport提出人格特质的概念<br />

和理论以来,经Cattell、Eysenck以及McCrae、 Costa<br />

等人格特质学家的努力,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成为<br />

人格心理学的主流,人格<br />

在心理学各项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人格心<br />

理学领域整合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许多人格心理学<br />

家认为特质理论并不能完全包括人格心理学研究<br />

的所有相关层次和领域,而这其中一些特质理论所<br />

无法涵盖的领域却<br />

的作用<br />

。<br />

相 机取向更强调人类行为<br />

[1] 。于是心理学家们开始了更加深入的<br />

思索与研究,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新理论模<br />

型。Emmons认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以下<br />

三个基本水平:(1<br />

化的特质单元<br />

包括发展和动机构架(如个人目标,计划,策略和<br />

务等);(3)水平三,是个人认同,即人生叙<br />

McAdams也提出了类似的三水平人格研究模型 * 。<br />

对于特质研究,人格的动<br />

在情境下的目标导向性。Rotter和Kelly的“预期-价<br />

收稿 日期:2005-10-22<br />

通讯作者:郭永玉,E-mail: yyguo@public.wh.hb.cn<br />

* Emmons<br />

的三水平模型与 McAdams 的区别在于,McAdams<br />

认为这三个水平在功能上是独立的,而 Emmons 则认为三者<br />

之间 是存在相关关系的。<br />

值 ”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Bandura的目<br />

标 标准和自我管理模型,都体现了这一观点。自 上<br />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与<br />

特 定的、个别化的、情境化的个人目标系统。个人<br />

目 标(personal goals)是指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所追<br />

寻的一种自认为可实现的,且对自己具有意义的目<br />

的行为<br />

有着<br />

(personal pro<br />

[5] [6]<br />

task<br />

随着<br />

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br />

研究<br />

目标<br />

[3]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这些“个人目标”<br />

不同的称谓,其中代表性的如个人计划<br />

jects) [4] ,当前关注(current concerns)<br />

,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 ,生活任务(life<br />

) [7] 和主要生活目标(major life goals) [8] 等。<br />

研究的深入,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这些<br />

标单元(“midlevel” goal units)。关于此项主题的<br />

与应用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关于个人<br />

这种人格意向结构的研究却鲜见发表。<br />

2 个人奋斗<br />

2.1 个人奋斗的概念及特征<br />

为了成就独特的自我,人们总是努力奋斗以期<br />

实现某种自己所设想的自我。Robert A. Emmons把<br />

“个人奋斗”定义为“个体目标导向的连贯模式,<br />

指的 是个人当前正努力做的事情”<br />

以其 多个预定<br />

标类<br />

的目<br />

[6] ;“表现为个体<br />

特有的行为方式选择并实现一个或<br />

目标,是个体希望在不同情境下希望实现的典型目<br />

型” [9] 。Emmons列举了一系列通过奋斗而达成<br />

标。例如,让自己的外形更能吸引异性,努力


第 14 卷第 6 期 <strong>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strong> -951-<br />

让自己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或努力比别人更<br />

优秀 等等。<br />

个人奋斗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Allport关于人格<br />

研究 的目的性(teleonomic)理 论。Emmons指出每<br />

据不<br />

把我们日常生<br />

的抽<br />

相同<br />

是取得优异成绩,也许他会把这个奋斗过程划分成<br />

等多 实现最<br />

终完成一个人格奋斗。Emmons还对于个人奋斗中<br />

的冲突和矛盾(conflict and ambivalence)进行了专<br />

门阐述。<br />

争,而后<br />

历的各种内部的混合感情 [10] 。个人奋斗既包括<br />

力获得或经历的事<br />

奋斗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而且<br />

体之间在其生活由积极<br />

度是不同的。<br />

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成分。第三,尽管个人奋斗是<br />

比较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体所要<br />

努力达成的事件随着情境的变迁和生活的改变而<br />

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奋斗反映着我们一生<br />

的持续发展。第四,一项个人奋斗中一个子目标的<br />

实现并不代表整个奋斗过程的完成。最后,大部分<br />

个人奋斗被假定是有意识的,并可以自我报告 [11] (p<br />

往成<br />

工作中,首先让被试列出 15 条<br />

体方<br />

这 组合成 15×15 的奋斗方式矩阵<br />

奋斗<br />

最大<br />

得出个人奋斗的五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奋斗的程<br />

度(包括价值、重要性、承诺)贡献率为 30.9%,<br />

这一个因素即可反映个人奋斗的程度;第二个因<br />

16.2<br />

能性、<br />

和难度)贡献率为 11.2% ;第四个因素<br />

含了奋斗的归<br />

会期望、环境机遇等),其贡献率为 8.2%;<br />

率为 6.7%。经过因素<br />

分析后得到个人奋斗的数据结果与“期望-价值”模<br />

水平,<br />

人奋斗参数来反映高水平目标与低水平目<br />

标的差别<br />

。<br />

2.2 个人奋斗的测评<br />

Emmons 对个人奋斗持系统观。最初他把个人<br />

奋斗划分为下列一些具体的维度:奋斗价值<br />

(value)、冲突(ambivalence)、承诺(commitment)、<br />

重要性(importance )、投入度(effort )、难度<br />

(difficulty)、归因(causal attribution)、社会期望<br />

( social desirability )、确定性(clarity )、方式<br />

( instrumentality )、成功可能性(probability of<br />

[12] 。高水平目标是概括的、抽象的、开阔<br />

的;低水平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较表面化的。<br />

Emmons进一步对个人奋斗的差异性进行了研<br />

究。他指出,差异性是个人奋斗系统的一种结构性<br />

属性,反映了个人的目标奋斗系统中不同目标间的<br />

内部相关程度。差异性程度高的个体会表现出高度<br />

独立的奋斗目标,而差异性程度低的个体会表现出<br />

高度相倚的奋斗目标。Emmons进一步研究了个人<br />

奋斗的差异性与情绪唤起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有<br />

极端情绪的个体会创造条件,使自己体验到成功或<br />

失败所带来的欣喜若狂或极度绝望。而差异性可以<br />

缓解个体的极端情绪,虽然差异性不是达到这一目<br />

的的唯一方法 [11] success )、自信(confidence)、不作为成功可能性<br />

robability of no action)、影响(impact)以及既<br />

就(past attainment)等。<br />

在具体的测评<br />

个人都有独特的个人奋斗体系,这使得我们可以根 个人奋斗条目,并让他们写出实现每一种奋斗的具<br />

同的个人奋斗类型来区别不同的人。个人奋斗 法。然后,根据这些被试列出的个人奋斗条目,<br />

活中的目标组织起来,使得主次分 使用个人奋斗量表(Striving Assessment Scales,<br />

明,重点突出。对于个体而言,个人奋斗具有高度 SAS)对每一具体奋斗项目进行测评。第三步,将<br />

象性和综合性,一个奋斗目标常包括多个功能 15 个奋斗条目<br />

的次级目标。比如,一名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 (striving instrumentality matrix,SIM),分析不同<br />

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主轴因子法并采用方差<br />

课堂认真学习、考试前认真复习、考试时仔细审题 法旋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br />

个不同子目标。即通过多个具体目标的<br />

前者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个人奋斗之间的斗 素,成功(既往成就和成功可能性)贡献率为<br />

者表达的是一个个人奋斗实现过程中所经 %;第三个因素,容易度(包括不作为成功可<br />

要尽 投入度<br />

,又包括要尽力避免的事。个人 Emmons认为不易解释清晰(其中包<br />

,个 因、社<br />

奋斗或消极奋斗构成的程 第五个因素是奋斗方式,贡献<br />

Emmons指出了个人奋斗大量的明确的特征。<br />

[6]<br />

型十分吻合 。Emmons进一步对个人奋斗的维度<br />

首先,个人奋斗对个体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尤其表 进行了描述。根据涉及面(breadth)、自我反省<br />

现在构成个人奋斗的目标和一个人表达个人奋斗 (self-reflection)和情绪意识(emotion awareness)<br />

的方式这些层面。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 三种特征,使用个人奋斗编码手册(personal striving<br />

或规律性的个人奋斗类别(比如成就、人际关系、 coding manual)将个人奋斗划分为高水平和低<br />

自我表征等)。其次,个人奋斗的另一个特征包括 并用个<br />

。<br />

3 个人奋斗的相关研究


-952-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br />

3.1 个人奋斗与幸福感<br />

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br />

的研究主题之一,补充、完善并发展着现代心理学<br />

体系。现代心理学的幸福感研<br />

(hedonic)与实现论(eudaimonic)两种哲学观点,而导<br />

致研究中出现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br />

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br />

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13] 究基于快乐论<br />

ll-being,<br />

,PWB)<br />

。SWB源自快乐论思想, 认<br />

为快乐就是幸福,幸福感就是具有较多的积极情<br />

绪,较少的消极情绪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PWB则<br />

发扬了实现论的理念,认为幸福不能简单等同于快<br />

乐。与SWB重视个人自己的主观评价不同,PWB<br />

认为幸福感并不是纯粹主观体验,而应重视个人潜<br />

能的实现与人的自身发展,因而幸福感应该包括自<br />

我接受、 个人成长、 生活目的、自我实现、生命活<br />

力等变量。Emmons先后研究了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br />

[6,12]<br />

感和心理幸福感以及身体健康的关系 。<br />

3.1.1 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br />

Emmons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br />

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上。通过经验抽样法<br />

*<br />

(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ESM)记录下被试<br />

的心境状态和思维内容,并结合生活满意度量表<br />

(SWLS)提取所需数据。Emmons发现积极情感与<br />

个人奋斗维度中的成功可能性、既往成就、奋斗价<br />

值及努力度正相关;消极情感与成功可能性、既往<br />

成就、重要性负相关,而与奋斗难度、投入度、以<br />

及冲突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个人奋斗的成功可能<br />

性、确定性及奋斗方式正相关,而与难度负相关 [6] 。<br />

此外,与“期望-价值”理论一致——在奋斗过程中,<br />

个体的投入程度越高,其相应的成就期望也就越高<br />

——个人奋斗中的承诺与实现有价值的成就期望<br />

呈正相关关系。Emmons和King研究发现,在个人<br />

奋斗上有大量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也体验到较多的<br />

消极情感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 [14] 。Emmons指出在<br />

个人奋斗量表中,奋斗的当前进程(current<br />

progress )、既往成就(past attainment )、承诺<br />

(commitment)、难度(difficulty)是对主观幸福感<br />

的四个显著性预测因子 [15] 。<br />

* 经验抽样法(SEM)是一种尽可能在自然条件下研究 个人<br />

经验的方法。许多心理学家都采用这一方法对心境状况进行<br />

记录和研究。在Emmons关于个人奋斗与其他人格变量的相关<br />

研究中经常会使用到这一方 法。<br />

3.1.2 个人奋斗与心理幸福感及身体健康<br />

Emmons测评了被试的个人奋斗并让被试接受<br />

了其他问卷(其中包括BSI、BDI、MPQ、SWLS等<br />

人奋斗水平为指标,得出了个人<br />

奋斗与心理幸福感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12] **<br />

)的测量,以个<br />

。他发<br />

现,报告为 高奋斗水平的被试经历了更多的心理抑<br />

郁和较少的身体疾病; 而在那些报告为低奋斗水平<br />

的被试中则发现了相反的结果, 他们的心理抑郁出<br />

现的较少而身体疾病却较多。对这一结果的解释,<br />

Emmons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低水平思虑(如低<br />

水平个人奋斗)可能反映了被试在被问及个人生活<br />

目标时,所出现的一种对固有威胁的回避反映。而<br />

其他研究表明,这一回避性应对策略与疾病的产生<br />

过程相关 [14] 。此外,Emmons和King研究发现,个<br />

人奋斗目标间的冲突与个体身体健康问题的自我<br />

报告测量分数相关;这一相关可能反映了个人奋斗<br />

间的冲突对与 目标的反复思考和目标导向行为产<br />

生了抑制影响<br />

在于,特质意味着已经导致了个体<br />

则不一定导致行为。<br />

举例<br />

[10] 。Sheldon和Kasser的纵向研究发现<br />

个人奋斗与人生和个人成熟密切相关,个人奋斗的<br />

和谐或一致的测量分数与幸福感呈现正相关 [16] 。<br />

Emmons认为人们对幸福感的体验取决 于 他们<br />

目标的实现状况。对于那些重要目标和那些已经实<br />

现的目标,人们自身所感受到的幸福感会更为强<br />

烈。因而Emmons认为幸福感不仅仅只是一种特质,<br />

而应当被作是一种目标追求的产物。<br />

3.2 个人奋斗与特质<br />

对于人格研究中传统特质分析来说,以人格奋<br />

斗这一方法来审视人格将是一种全新的视角。<br />

Emmons 认为特质研究是关于人格普遍的、规律性<br />

的方法,而个人奋斗这种方法则既有规律性的层<br />

面,也包含了个性化的层面。此外,特质是个人行<br />

为的表现形式,而个人奋斗属于人格的动机因素,<br />

不一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最后,特质与个人奋斗<br />

最根本的不同点<br />

的某种行为结果,而个人奋斗<br />

来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他很友善,他就喜欢<br />

去交朋友,也善于交到朋友;但不能说一个人努力<br />

** BSI, the Brief Sympton Inventory (Derogatis &<br />

Spencer,1982); BDI ,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eck et al.,<br />

1961); MPQ, the Well-Being scal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br />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ellegen, 1982); SWLS, the<br />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Diener ,Emmons ,Larson & Griffin,<br />

1985)


第 14 卷第 6 期 <strong>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strong> -953-<br />

想让自己能表现出友善,那么他就一定会与别人去<br />

交朋友、成为朋友。<br />

对于个人奋斗与特质之间的关系,Emmons调<br />

查了自恋型人格特质,发现得分高的被试与得分低<br />

的被试有不同的个人奋斗。如,高自恋被试的个人<br />

奋斗有努力控制和操作他人、穿着时髦衣物等,让<br />

父母感到自豪、意识到他人的感受、使他们快乐等。<br />

这种个人奋斗上的区别在同伴报告中也得到了证<br />

实 [14] 。<br />

Emmons没有探讨“大五”与个人奋斗之间的<br />

具体关系。而在与个人奋斗理论相类似的“个人计<br />

划”这一理论中,Little使用NEO-PI发现了人格特<br />

质与个人计划这种人格动机单元之间很强的相关<br />

关系。而在Spangler和Palrecha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br />

现 [17] 。<br />

4 几种个人目标理论的比较<br />

除了上文提到的个人奋斗之外,人格心理学动<br />

机取向中关于个人目标的理论主要还有个人计划、<br />

当前关注、生活任务、主要生活目标等等。Little<br />

把个人计划定义为意欲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系列相<br />

关活动;是人们思考、 运筹和从事的事情,是通向<br />

[4]<br />

目标 的路线或路径 。Klinger提出了当前关注的概<br />

念,是指一种将个体的经验围绕着追求某一目标而<br />

组织起来的假定的动机状态<br />

(4)通过建构<br />

不同<br />

[5] 。Cantor等提出了生<br />

活任务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当前致力于解决<br />

的问题和一个特定生活时期个体投入精力面对的<br />

一系列任务,是一种有组织的个人活动 [7] 。Robins<br />

和Roberts提出了主要生活目标这一概念,指的是个<br />

体规划生活内容的个人抱负和个人所建立的一般<br />

生活结构(general life structures),如成家、立业等<br />

[8]<br />

。<br />

这些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虽各自定义不同,但<br />

它们都包含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1)起源于个体<br />

的动机;(2)是一种在多种动机结构组织下的系统<br />

性行为;(3)受文化和情境的影响;<br />

的“手段—目的”结构来实现;(5)都是目的<br />

指向性行为 [3] 。<br />

当然,这些理论概念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br />

异。首先,这几种目标结构的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br />

比如,个人计划是一系列为追求目标而随时间推进<br />

的动机状态,虽然包含了对将要发生事件的预测倾<br />

向,但也仅仅局限于个体对当前所关注的事件或领<br />

域;生活任务则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是个人希望<br />

解决的重要人生或生活课题;主要生活目标则更多<br />

关注于较长时间影响个人生活方 式的长期目标;与<br />

之相 比,个人奋斗则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个人特征的<br />

一系列努力方向或人生信念,可以是具体的,也可<br />

以是宏观的;可以是一种思想认识,也可以是一种<br />

行为动机。简言之,个人奋斗比其他几种目标结构<br />

更带有人格特征的意味,其表现不仅可以涵盖当<br />

前,也更为持久稳定。其次,当前关注、个人计划、<br />

生活任务、主要生活目标等都有明确的终止点;而<br />

个人奋斗则不会因成功或不成功而终止,它是对一<br />

系列目标反复、持久的追求 [18] 。关于这一点,<br />

Emmons曾就个人奋斗与个人计划做过如下的对<br />

比,“个人计划更多的是呈现了某种情境下,某个<br />

人会‘怎么做’;而个人奋斗则更为广泛地表现出<br />

了某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br />

此外在测评方法上,尽管这些不同的关于个人<br />

目标的概念会在具体维度的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br />

但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与个人奋斗的测评方法类<br />

似,无论是个人计划还是生活任务等,通常都是让<br />

被试提供多个的具体目标条目,而后进一步对这些<br />

具体目标进行评估来测量和分析其人格意向水平。<br />

只是这种具体目标在不同的理论中称谓略有差异,<br />

如在个人奋斗中被称为“奋斗”,而在个人计划中<br />

则是“计划”等等。<br />

5 小结<br />

个人目标作为个体行为表现的一种形式,反映<br />

了个体行为的意愿。对目标和动机研究应从一个更<br />

为广泛的视角入手,并按照一定的层次将目标系统<br />

地组织起来。 在整个个人目标体系的层次中,最顶<br />

端是个人宏观的毕生抱负和对理想化自我的诠释,<br />

如建立某种崇高的世界观。接下来一个层次是较为<br />

具体的“原则性”问题,即个人认为值得去做的事<br />

情,通常体现为个人的价值观。再下来就是一个更<br />

加具体的情境化目标层次,通常我们称其为“中层”<br />

目标单元,如个人奋斗等。最低一个层次是那些针<br />

对于具体事件和即时行动的目标,比如一天工作都<br />

有个好心情等等<br />

生活任务(life tasks),还有生<br />

[19] 。根据这种对个人目标体系的层<br />

次划分,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个人计划<br />

(personal projects)、<br />

活承诺(life commitments)、可能自我(possible<br />

selves)、愿望(wishes)等这<br />

些概念都被统称为人


-954-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br />

格的“中层”动机单元(或“中层”目标单元),<br />

而对这 种人格的“中层”动机单元的分析已经成为<br />

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色 [19] 。这些概念<br />

都是高度情境化的“认知-动机”单元,它们反映了<br />

个体为改变或适应当前的某种环境或生活状态而<br />

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趋向。这种对目标单元的<br />

模式化分析体现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及其<br />

行为的结果。而对这些目标单元的测评,都是要求<br />

个体罗列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或在某一时期较重要<br />

的目标条目,再予以评定。<br />

此外,根据 Emmons 和 McAdams 的人格理论<br />

三水平模型,“中层”个人目标单元都处于人格研<br />

究的第二层水平。以个人奋斗为例,针对它具有的<br />

“共同性”(nomothetic)可开展量化研究;针对它<br />

的“特殊性”(idiographic)则可开展质化研究。也<br />

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研究个人奋斗水平的个体异<br />

同,将处于不同奋斗水平的个体进行分类;也可以<br />

深入地研究某一个个体的奋斗历 程。故而“中层”<br />

个人 目标单元的研究可同时开展量和质的研究,在<br />

研究方法上结合特质研究与叙事研究两类不同的<br />

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人格结构中的共性和个性。<br />

而传统单一的特质研究方法仅是针对“共同性”的<br />

量化研究。例如,“大五”模型这种特质研究方法,<br />

它基于词汇假说,统计学上以因素分析为主,获得<br />

了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五种特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br />

研究“中层”个人目标单元,也不便于在量化研究<br />

的基础上开展质化研究。<br />

本文简述了Emmons关于人格奋斗的理论、测<br />

评方法及其与幸福感、特质的相关研究。以个人奋<br />

斗这种“中层”个人目标单元为例,介绍了一种研<br />

究人格动机因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理论的发展,<br />

关于“中层”个人目标单元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br />

他一些心理学家也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将其予以广<br />

泛的应用,比如Simons等人运用了个人奋斗的概念<br />

对大麻成瘾者和酗酒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br />

的疗效<br />

系列的<br />

[20] 。但像个人奋斗这样一些“中层”个人目<br />

标单元的概念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目<br />

标单元在测评开始时就需要由被试提供一<br />

个人目标条目(如Emmons的奋斗条目),尽管有研<br />

究者对这些目标条目进行了分类比较,但并没有研<br />

究者进一步了解个体目标选择的决策机制等问题。<br />

其次,个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意向,应该包括<br />

目标的解决过程(如Emmons的个人奋斗进程等)<br />

和目标的实现状况,而对目标解决过程的分 析是否<br />

可以 通过对初始条目的分析来实现,值得商榷。再<br />

次,对于目标实现状况的反馈作用(如Emmons的<br />

既往成就)也缺乏相关的深入研究。总之,关于个<br />

人目标的体系、结构和机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br />

步深入研究。像个人奋斗这一类关于个人目标单元<br />

课题,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具有极<br />

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深入进行<br />

研究。<br />

参考文献<br />

[1] McAdams D P.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personality: A<br />

critical apprais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2, 60: 329~361<br />

[2] Emmons R A. Levels and Domains in Personality: An<br />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5, 63: 341~364<br />

[3] Salmela-Aro K, Nurmi J E, Saisto T, Haimesmaki E.<br />

Women’s and Men’s Personal Goal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br />

Parenthood.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0, 14(2):<br />

171~186<br />

[4] Little B R. Personal projects analysis: Trivial pursuits,<br />

magnificent obsessions, and the search for coherence. In Buss<br />

D M , Cantor N(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br />

an emerging issu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9. 15~31<br />

[5] Klinger E. Consequences of commitment to and<br />

disengagement from incentiv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br />

82: 223~231<br />

[6] Emmons R A. Personal Strivings: An Approach<br />

to Personality<br />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br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br />

Psychology,<br />

1986, 51: 1058~1068<br />

[7] Cantor N. Life task problem solving: Situational affordance<br />

and personal needs. In: Higgins E, Kruglanski A W ed.<br />

Motivational Scienc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erspectives.<br />

Philadelphia, PA, US: Psychology Press, 2000. 100~110<br />

[8] Roberts B W, Robins R W. Broad Dispositions,broad<br />

aspirations: The intersec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ajor<br />

life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br />

26: 1284~1296<br />

[9] Pervin L A. (黄希庭 主译). 人格科学. 上海:华东师范<br />

大学出版社,2001. 237~238<br />

[10] Emmons R A, King L A. Conflict Among Personal Strivings:<br />

Immediate and Long-Term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br />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br />

Psychology, 1988, 54: 1040~1048<br />

[11] Emmons R A, King L A. Personal Striving Differentiation<br />

and Affective Reac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br />

Psychology, 1989, 56(3): 478~484


第 14 卷第 6 期 <strong>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strong> -955-<br />

[12] Emmons R A. Abstract Versus Concrete Goals: Personal<br />

Strivings Level, Physical Illness, and Psychological<br />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r />

1992, 62: 292~300<br />

[13] 苗元江.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br />

究.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5<br />

[14] Pervin L A. (黄希庭 主译). 人格手册: 理论与研究. 上<br />

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85~786<br />

[15] Sheldon K M, Emmons R A. Comparing Differentiation And<br />

Integration Within Personal Goal Systems Personality and<br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18: 39~46<br />

[16] Sheldon K M, Kasser T. Getting older, getting better?<br />

Personal strivings and psychological maturity across the life<br />

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2001, 37(4): 491~501<br />

[17] Spangler W, Palrecha R.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br />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and personal strivings to<br />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br />

37 :1193~1203<br />

[18] 蒋京川,郭永玉. 动机的目标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br />

2003,11(6):635 ~ 641<br />

[19] Roberts B W, O’Donnell M, Robins R W. Goal and<br />

personality trait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adulthood.<br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4):<br />

541~550<br />

[20] Simons J S, Christopher M S, McLaury A E. Personal<br />

strivings, binge drinking, and alcohol-related problems.<br />

Addictive Behaviors, 2004, 29: 773~779<br />

Personal Strivings and the Relevant Study<br />

Zhang Zhao,<br />

Guo<br />

Yongyu<br />

(College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br />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br />

Abstract:Personal striving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br />

concepts of personal goals, which represent one of<br />

specifically contextualized personal conation constructs,<br />

refers<br />

to the characteristic types of goals that individuals<br />

try to achieve through their daily behavior. According to<br />

the hierarchical systems of personal goals, these concepts<br />

are all called “midlevel” goal units. Focused on Emmons'<br />

personal striving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br />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 strivings, well-being and personal<br />

traits and briefly compares some similar personal<br />

goal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ed trend o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br />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rait theory on the study of<br />

personality.<br />

Key words:personal goals, personal strivings, “midlevel”<br />

goal units.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