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7.2013 Views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6):950~955<br />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br />

个人奋斗及其相 关研究<br />

张 钊<br />

950<br />

郭 永玉<br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 学院 ,武汉 430079)<br />

摘 要 个人奋斗作为个人目标概念中最有代表性的 一种, 是一种 特定的、与情境目标有关的人格意向结<br />

构,指的是个体通过日常行为所努力达成的特性生活 目 标。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个人奋斗及类似概<br />

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标单元。文章选取 Emmons<br />

的个人奋斗理论,从个人奋斗的基本概念及其<br />

测评开始,论述其与幸福感、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 并简要 评述了几种 不同的个人目标理论,呈现了一种<br />

与传统特质理论不同的人格研究方法。<br />

关键词 个人目标,个人奋斗,“中层”目标单元。<br />

分类号 B848<br />

1 引言<br />

质和动机是两<br />

个主<br />

特质的测量工具也被广泛<br />

使用<br />

在人格和人类生活中起着相当<br />

重要<br />

)水平一,由最广泛的,去情境<br />

构成(如,“大五”);(2)水平二,<br />

任 事 [2]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特<br />

要的研究取向。自Allport提出人格特质的概念<br />

和理论以来,经Cattell、Eysenck以及McCrae、 Costa<br />

等人格特质学家的努力,人格特质的研究已经成为<br />

人格心理学的主流,人格<br />

在心理学各项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人格心<br />

理学领域整合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许多人格心理学<br />

家认为特质理论并不能完全包括人格心理学研究<br />

的所有相关层次和领域,而这其中一些特质理论所<br />

无法涵盖的领域却<br />

的作用<br />

。<br />

相 机取向更强调人类行为<br />

[1] 。于是心理学家们开始了更加深入的<br />

思索与研究,并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一些新理论模<br />

型。Emmons认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以下<br />

三个基本水平:(1<br />

化的特质单元<br />

包括发展和动机构架(如个人目标,计划,策略和<br />

务等);(3)水平三,是个人认同,即人生叙<br />

McAdams也提出了类似的三水平人格研究模型 * 。<br />

对于特质研究,人格的动<br />

在情境下的目标导向性。Rotter和Kelly的“预期-价<br />

收稿 日期:2005-10-22<br />

通讯作者:郭永玉,E-mail: yyguo@public.wh.hb.cn<br />

* Emmons<br />

的三水平模型与 McAdams 的区别在于,McAdams<br />

认为这三个水平在功能上是独立的,而 Emmons 则认为三者<br />

之间 是存在相关关系的。<br />

值 ”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Bandura的目<br />

标 标准和自我管理模型,都体现了这一观点。自 上<br />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许多人格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与<br />

特 定的、个别化的、情境化的个人目标系统。个人<br />

目 标(personal goals)是指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所追<br />

寻的一种自认为可实现的,且对自己具有意义的目<br />

的行为<br />

有着<br />

(personal pro<br />

[5] [6]<br />

task<br />

随着<br />

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被统称为人格中的“中层”目<br />

研究<br />

目标<br />

[3]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这些“个人目标”<br />

不同的称谓,其中代表性的如个人计划<br />

jects) [4] ,当前关注(current concerns)<br />

,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 ,生活任务(life<br />

) [7] 和主要生活目标(major life goals) [8] 等。<br />

研究的深入,根据目标理论的层次结构,这些<br />

标单元(“midlevel” goal units)。关于此项主题的<br />

与应用在国外不胜枚举;而在国内,关于个人<br />

这种人格意向结构的研究却鲜见发表。<br />

2 个人奋斗<br />

2.1 个人奋斗的概念及特征<br />

为了成就独特的自我,人们总是努力奋斗以期<br />

实现某种自己所设想的自我。Robert A. Emmons把<br />

“个人奋斗”定义为“个体目标导向的连贯模式,<br />

指的 是个人当前正努力做的事情”<br />

以其 多个预定<br />

标类<br />

的目<br />

[6] ;“表现为个体<br />

特有的行为方式选择并实现一个或<br />

目标,是个体希望在不同情境下希望实现的典型目<br />

型” [9] 。Emmons列举了一系列通过奋斗而达成<br />

标。例如,让自己的外形更能吸引异性,努力


第 14 卷第 6 期 <strong>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strong> -951-<br />

让自己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或努力比别人更<br />

优秀 等等。<br />

个人奋斗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Allport关于人格<br />

研究 的目的性(teleonomic)理 论。Emmons指出每<br />

据不<br />

把我们日常生<br />

的抽<br />

相同<br />

是取得优异成绩,也许他会把这个奋斗过程划分成<br />

等多 实现最<br />

终完成一个人格奋斗。Emmons还对于个人奋斗中<br />

的冲突和矛盾(conflict and ambivalence)进行了专<br />

门阐述。<br />

争,而后<br />

历的各种内部的混合感情 [10] 。个人奋斗既包括<br />

力获得或经历的事<br />

奋斗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而且<br />

体之间在其生活由积极<br />

度是不同的。<br />

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成分。第三,尽管个人奋斗是<br />

比较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体所要<br />

努力达成的事件随着情境的变迁和生活的改变而<br />

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奋斗反映着我们一生<br />

的持续发展。第四,一项个人奋斗中一个子目标的<br />

实现并不代表整个奋斗过程的完成。最后,大部分<br />

个人奋斗被假定是有意识的,并可以自我报告 [11] (p<br />

往成<br />

工作中,首先让被试列出 15 条<br />

体方<br />

这 组合成 15×15 的奋斗方式矩阵<br />

奋斗<br />

最大<br />

得出个人奋斗的五个因素:第一个因素,奋斗的程<br />

度(包括价值、重要性、承诺)贡献率为 30.9%,<br />

这一个因素即可反映个人奋斗的程度;第二个因<br />

16.2<br />

能性、<br />

和难度)贡献率为 11.2% ;第四个因素<br />

含了奋斗的归<br />

会期望、环境机遇等),其贡献率为 8.2%;<br />

率为 6.7%。经过因素<br />

分析后得到个人奋斗的数据结果与“期望-价值”模<br />

水平,<br />

人奋斗参数来反映高水平目标与低水平目<br />

标的差别<br />

。<br />

2.2 个人奋斗的测评<br />

Emmons 对个人奋斗持系统观。最初他把个人<br />

奋斗划分为下列一些具体的维度:奋斗价值<br />

(value)、冲突(ambivalence)、承诺(commitment)、<br />

重要性(importance )、投入度(effort )、难度<br />

(difficulty)、归因(causal attribution)、社会期望<br />

( social desirability )、确定性(clarity )、方式<br />

( instrumentality )、成功可能性(probability of<br />

[12] 。高水平目标是概括的、抽象的、开阔<br />

的;低水平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较表面化的。<br />

Emmons进一步对个人奋斗的差异性进行了研<br />

究。他指出,差异性是个人奋斗系统的一种结构性<br />

属性,反映了个人的目标奋斗系统中不同目标间的<br />

内部相关程度。差异性程度高的个体会表现出高度<br />

独立的奋斗目标,而差异性程度低的个体会表现出<br />

高度相倚的奋斗目标。Emmons进一步研究了个人<br />

奋斗的差异性与情绪唤起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有<br />

极端情绪的个体会创造条件,使自己体验到成功或<br />

失败所带来的欣喜若狂或极度绝望。而差异性可以<br />

缓解个体的极端情绪,虽然差异性不是达到这一目<br />

的的唯一方法 [11] success )、自信(confidence)、不作为成功可能性<br />

robability of no action)、影响(impact)以及既<br />

就(past attainment)等。<br />

在具体的测评<br />

个人都有独特的个人奋斗体系,这使得我们可以根 个人奋斗条目,并让他们写出实现每一种奋斗的具<br />

同的个人奋斗类型来区别不同的人。个人奋斗 法。然后,根据这些被试列出的个人奋斗条目,<br />

活中的目标组织起来,使得主次分 使用个人奋斗量表(Striving Assessment Scales,<br />

明,重点突出。对于个体而言,个人奋斗具有高度 SAS)对每一具体奋斗项目进行测评。第三步,将<br />

象性和综合性,一个奋斗目标常包括多个功能 15 个奋斗条目<br />

的次级目标。比如,一名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 (striving instrumentality matrix,SIM),分析不同<br />

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主轴因子法并采用方差<br />

课堂认真学习、考试前认真复习、考试时仔细审题 法旋转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br />

个不同子目标。即通过多个具体目标的<br />

前者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个人奋斗之间的斗 素,成功(既往成就和成功可能性)贡献率为<br />

者表达的是一个个人奋斗实现过程中所经 %;第三个因素,容易度(包括不作为成功可<br />

要尽 投入度<br />

,又包括要尽力避免的事。个人 Emmons认为不易解释清晰(其中包<br />

,个 因、社<br />

奋斗或消极奋斗构成的程 第五个因素是奋斗方式,贡献<br />

Emmons指出了个人奋斗大量的明确的特征。<br />

[6]<br />

型十分吻合 。Emmons进一步对个人奋斗的维度<br />

首先,个人奋斗对个体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尤其表 进行了描述。根据涉及面(breadth)、自我反省<br />

现在构成个人奋斗的目标和一个人表达个人奋斗 (self-reflection)和情绪意识(emotion awareness)<br />

的方式这些层面。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 三种特征,使用个人奋斗编码手册(personal striving<br />

或规律性的个人奋斗类别(比如成就、人际关系、 coding manual)将个人奋斗划分为高水平和低<br />

自我表征等)。其次,个人奋斗的另一个特征包括 并用个<br />

。<br />

3 个人奋斗的相关研究


-952-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br />

3.1 个人奋斗与幸福感<br />

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br />

的研究主题之一,补充、完善并发展着现代心理学<br />

体系。现代心理学的幸福感研<br />

(hedonic)与实现论(eudaimonic)两种哲学观点,而导<br />

致研究中出现了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br />

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br />

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13] 究基于快乐论<br />

ll-being,<br />

,PWB)<br />

。SWB源自快乐论思想, 认<br />

为快乐就是幸福,幸福感就是具有较多的积极情<br />

绪,较少的消极情绪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PWB则<br />

发扬了实现论的理念,认为幸福不能简单等同于快<br />

乐。与SWB重视个人自己的主观评价不同,PWB<br />

认为幸福感并不是纯粹主观体验,而应重视个人潜<br />

能的实现与人的自身发展,因而幸福感应该包括自<br />

我接受、 个人成长、 生活目的、自我实现、生命活<br />

力等变量。Emmons先后研究了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br />

[6,12]<br />

感和心理幸福感以及身体健康的关系 。<br />

3.1.1 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br />

Emmons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br />

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上。通过经验抽样法<br />

*<br />

(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 ESM)记录下被试<br />

的心境状态和思维内容,并结合生活满意度量表<br />

(SWLS)提取所需数据。Emmons发现积极情感与<br />

个人奋斗维度中的成功可能性、既往成就、奋斗价<br />

值及努力度正相关;消极情感与成功可能性、既往<br />

成就、重要性负相关,而与奋斗难度、投入度、以<br />

及冲突正相关;生活满意度与个人奋斗的成功可能<br />

性、确定性及奋斗方式正相关,而与难度负相关 [6] 。<br />

此外,与“期望-价值”理论一致——在奋斗过程中,<br />

个体的投入程度越高,其相应的成就期望也就越高<br />

——个人奋斗中的承诺与实现有价值的成就期望<br />

呈正相关关系。Emmons和King研究发现,在个人<br />

奋斗上有大量冲突和矛盾的个体也体验到较多的<br />

消极情感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 [14] 。Emmons指出在<br />

个人奋斗量表中,奋斗的当前进程(current<br />

progress )、既往成就(past attainment )、承诺<br />

(commitment)、难度(difficulty)是对主观幸福感<br />

的四个显著性预测因子 [15] 。<br />

* 经验抽样法(SEM)是一种尽可能在自然条件下研究 个人<br />

经验的方法。许多心理学家都采用这一方法对心境状况进行<br />

记录和研究。在Emmons关于个人奋斗与其他人格变量的相关<br />

研究中经常会使用到这一方 法。<br />

3.1.2 个人奋斗与心理幸福感及身体健康<br />

Emmons测评了被试的个人奋斗并让被试接受<br />

了其他问卷(其中包括BSI、BDI、MPQ、SWLS等<br />

人奋斗水平为指标,得出了个人<br />

奋斗与心理幸福感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12] **<br />

)的测量,以个<br />

。他发<br />

现,报告为 高奋斗水平的被试经历了更多的心理抑<br />

郁和较少的身体疾病; 而在那些报告为低奋斗水平<br />

的被试中则发现了相反的结果, 他们的心理抑郁出<br />

现的较少而身体疾病却较多。对这一结果的解释,<br />

Emmons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低水平思虑(如低<br />

水平个人奋斗)可能反映了被试在被问及个人生活<br />

目标时,所出现的一种对固有威胁的回避反映。而<br />

其他研究表明,这一回避性应对策略与疾病的产生<br />

过程相关 [14] 。此外,Emmons和King研究发现,个<br />

人奋斗目标间的冲突与个体身体健康问题的自我<br />

报告测量分数相关;这一相关可能反映了个人奋斗<br />

间的冲突对与 目标的反复思考和目标导向行为产<br />

生了抑制影响<br />

在于,特质意味着已经导致了个体<br />

则不一定导致行为。<br />

举例<br />

[10] 。Sheldon和Kasser的纵向研究发现<br />

个人奋斗与人生和个人成熟密切相关,个人奋斗的<br />

和谐或一致的测量分数与幸福感呈现正相关 [16] 。<br />

Emmons认为人们对幸福感的体验取决 于 他们<br />

目标的实现状况。对于那些重要目标和那些已经实<br />

现的目标,人们自身所感受到的幸福感会更为强<br />

烈。因而Emmons认为幸福感不仅仅只是一种特质,<br />

而应当被作是一种目标追求的产物。<br />

3.2 个人奋斗与特质<br />

对于人格研究中传统特质分析来说,以人格奋<br />

斗这一方法来审视人格将是一种全新的视角。<br />

Emmons 认为特质研究是关于人格普遍的、规律性<br />

的方法,而个人奋斗这种方法则既有规律性的层<br />

面,也包含了个性化的层面。此外,特质是个人行<br />

为的表现形式,而个人奋斗属于人格的动机因素,<br />

不一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最后,特质与个人奋斗<br />

最根本的不同点<br />

的某种行为结果,而个人奋斗<br />

来说,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他很友善,他就喜欢<br />

去交朋友,也善于交到朋友;但不能说一个人努力<br />

** BSI, the Brief Sympton Inventory (Derogatis &<br />

Spencer,1982); BDI ,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eck et al.,<br />

1961); MPQ, the Well-Being scale of the Multidimensional<br />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Tellegen, 1982); SWLS, the<br />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Diener ,Emmons ,Larson & Griffin,<br />

1985)


第 14 卷第 6 期 <strong>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strong> -953-<br />

想让自己能表现出友善,那么他就一定会与别人去<br />

交朋友、成为朋友。<br />

对于个人奋斗与特质之间的关系,Emmons调<br />

查了自恋型人格特质,发现得分高的被试与得分低<br />

的被试有不同的个人奋斗。如,高自恋被试的个人<br />

奋斗有努力控制和操作他人、穿着时髦衣物等,让<br />

父母感到自豪、意识到他人的感受、使他们快乐等。<br />

这种个人奋斗上的区别在同伴报告中也得到了证<br />

实 [14] 。<br />

Emmons没有探讨“大五”与个人奋斗之间的<br />

具体关系。而在与个人奋斗理论相类似的“个人计<br />

划”这一理论中,Little使用NEO-PI发现了人格特<br />

质与个人计划这种人格动机单元之间很强的相关<br />

关系。而在Spangler和Palrecha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发<br />

现 [17] 。<br />

4 几种个人目标理论的比较<br />

除了上文提到的个人奋斗之外,人格心理学动<br />

机取向中关于个人目标的理论主要还有个人计划、<br />

当前关注、生活任务、主要生活目标等等。Little<br />

把个人计划定义为意欲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系列相<br />

关活动;是人们思考、 运筹和从事的事情,是通向<br />

[4]<br />

目标 的路线或路径 。Klinger提出了当前关注的概<br />

念,是指一种将个体的经验围绕着追求某一目标而<br />

组织起来的假定的动机状态<br />

(4)通过建构<br />

不同<br />

[5] 。Cantor等提出了生<br />

活任务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当前致力于解决<br />

的问题和一个特定生活时期个体投入精力面对的<br />

一系列任务,是一种有组织的个人活动 [7] 。Robins<br />

和Roberts提出了主要生活目标这一概念,指的是个<br />

体规划生活内容的个人抱负和个人所建立的一般<br />

生活结构(general life structures),如成家、立业等<br />

[8]<br />

。<br />

这些关于个人目标的概念虽各自定义不同,但<br />

它们都包含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1)起源于个体<br />

的动机;(2)是一种在多种动机结构组织下的系统<br />

性行为;(3)受文化和情境的影响;<br />

的“手段—目的”结构来实现;(5)都是目的<br />

指向性行为 [3] 。<br />

当然,这些理论概念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br />

异。首先,这几种目标结构的内涵存在一定的差异。<br />

比如,个人计划是一系列为追求目标而随时间推进<br />

的动机状态,虽然包含了对将要发生事件的预测倾<br />

向,但也仅仅局限于个体对当前所关注的事件或领<br />

域;生活任务则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是个人希望<br />

解决的重要人生或生活课题;主要生活目标则更多<br />

关注于较长时间影响个人生活方 式的长期目标;与<br />

之相 比,个人奋斗则更多地表现为具有个人特征的<br />

一系列努力方向或人生信念,可以是具体的,也可<br />

以是宏观的;可以是一种思想认识,也可以是一种<br />

行为动机。简言之,个人奋斗比其他几种目标结构<br />

更带有人格特征的意味,其表现不仅可以涵盖当<br />

前,也更为持久稳定。其次,当前关注、个人计划、<br />

生活任务、主要生活目标等都有明确的终止点;而<br />

个人奋斗则不会因成功或不成功而终止,它是对一<br />

系列目标反复、持久的追求 [18] 。关于这一点,<br />

Emmons曾就个人奋斗与个人计划做过如下的对<br />

比,“个人计划更多的是呈现了某种情境下,某个<br />

人会‘怎么做’;而个人奋斗则更为广泛地表现出<br />

了某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一个人’”。<br />

此外在测评方法上,尽管这些不同的关于个人<br />

目标的概念会在具体维度的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br />

但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与个人奋斗的测评方法类<br />

似,无论是个人计划还是生活任务等,通常都是让<br />

被试提供多个的具体目标条目,而后进一步对这些<br />

具体目标进行评估来测量和分析其人格意向水平。<br />

只是这种具体目标在不同的理论中称谓略有差异,<br />

如在个人奋斗中被称为“奋斗”,而在个人计划中<br />

则是“计划”等等。<br />

5 小结<br />

个人目标作为个体行为表现的一种形式,反映<br />

了个体行为的意愿。对目标和动机研究应从一个更<br />

为广泛的视角入手,并按照一定的层次将目标系统<br />

地组织起来。 在整个个人目标体系的层次中,最顶<br />

端是个人宏观的毕生抱负和对理想化自我的诠释,<br />

如建立某种崇高的世界观。接下来一个层次是较为<br />

具体的“原则性”问题,即个人认为值得去做的事<br />

情,通常体现为个人的价值观。再下来就是一个更<br />

加具体的情境化目标层次,通常我们称其为“中层”<br />

目标单元,如个人奋斗等。最低一个层次是那些针<br />

对于具体事件和即时行动的目标,比如一天工作都<br />

有个好心情等等<br />

生活任务(life tasks),还有生<br />

[19] 。根据这种对个人目标体系的层<br />

次划分,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s)、个人计划<br />

(personal projects)、<br />

活承诺(life commitments)、可能自我(possible<br />

selves)、愿望(wishes)等这<br />

些概念都被统称为人


-954-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年<br />

格的“中层”动机单元(或“中层”目标单元),<br />

而对这 种人格的“中层”动机单元的分析已经成为<br />

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色 [19] 。这些概念<br />

都是高度情境化的“认知-动机”单元,它们反映了<br />

个体为改变或适应当前的某种环境或生活状态而<br />

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趋向。这种对目标单元的<br />

模式化分析体现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及其<br />

行为的结果。而对这些目标单元的测评,都是要求<br />

个体罗列与特定时期相关的或在某一时期较重要<br />

的目标条目,再予以评定。<br />

此外,根据 Emmons 和 McAdams 的人格理论<br />

三水平模型,“中层”个人目标单元都处于人格研<br />

究的第二层水平。以个人奋斗为例,针对它具有的<br />

“共同性”(nomothetic)可开展量化研究;针对它<br />

的“特殊性”(idiographic)则可开展质化研究。也<br />

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研究个人奋斗水平的个体异<br />

同,将处于不同奋斗水平的个体进行分类;也可以<br />

深入地研究某一个个体的奋斗历 程。故而“中层”<br />

个人 目标单元的研究可同时开展量和质的研究,在<br />

研究方法上结合特质研究与叙事研究两类不同的<br />

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索人格结构中的共性和个性。<br />

而传统单一的特质研究方法仅是针对“共同性”的<br />

量化研究。例如,“大五”模型这种特质研究方法,<br />

它基于词汇假说,统计学上以因素分析为主,获得<br />

了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五种特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br />

研究“中层”个人目标单元,也不便于在量化研究<br />

的基础上开展质化研究。<br />

本文简述了Emmons关于人格奋斗的理论、测<br />

评方法及其与幸福感、特质的相关研究。以个人奋<br />

斗这种“中层”个人目标单元为例,介绍了一种研<br />

究人格动机因素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理论的发展,<br />

关于“中层”个人目标单元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br />

他一些心理学家也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将其予以广<br />

泛的应用,比如Simons等人运用了个人奋斗的概念<br />

对大麻成瘾者和酗酒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br />

的疗效<br />

系列的<br />

[20] 。但像个人奋斗这样一些“中层”个人目<br />

标单元的概念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目<br />

标单元在测评开始时就需要由被试提供一<br />

个人目标条目(如Emmons的奋斗条目),尽管有研<br />

究者对这些目标条目进行了分类比较,但并没有研<br />

究者进一步了解个体目标选择的决策机制等问题。<br />

其次,个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意向,应该包括<br />

目标的解决过程(如Emmons的个人奋斗进程等)<br />

和目标的实现状况,而对目标解决过程的分 析是否<br />

可以 通过对初始条目的分析来实现,值得商榷。再<br />

次,对于目标实现状况的反馈作用(如Emmons的<br />

既往成就)也缺乏相关的深入研究。总之,关于个<br />

人目标的体系、结构和机制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br />

步深入研究。像个人奋斗这一类关于个人目标单元<br />

课题,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具有极<br />

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深入进行<br />

研究。<br />

参考文献<br />

[1] McAdams D P.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personality: A<br />

critical appraisa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2, 60: 329~361<br />

[2] Emmons R A. Levels and Domains in Personality: An<br />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5, 63: 341~364<br />

[3] Salmela-Aro K, Nurmi J E, Saisto T, Haimesmaki E.<br />

Women’s and Men’s Personal Goal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br />

Parenthood.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0, 14(2):<br />

171~186<br />

[4] Little B R. Personal projects analysis: Trivial pursuits,<br />

magnificent obsessions, and the search for coherence. In Buss<br />

D M , Cantor N(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br />

an emerging issu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9. 15~31<br />

[5] Klinger E. Consequences of commitment to and<br />

disengagement from incentiv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br />

82: 223~231<br />

[6] Emmons R A. Personal Strivings: An Approach<br />

to Personality<br />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br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br />

Psychology,<br />

1986, 51: 1058~1068<br />

[7] Cantor N. Life task problem solving: Situational affordance<br />

and personal needs. In: Higgins E, Kruglanski A W ed.<br />

Motivational Science: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erspectives.<br />

Philadelphia, PA, US: Psychology Press, 2000. 100~110<br />

[8] Roberts B W, Robins R W. Broad Dispositions,broad<br />

aspirations: The intersection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major<br />

life goal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br />

26: 1284~1296<br />

[9] Pervin L A. (黄希庭 主译). 人格科学. 上海:华东师范<br />

大学出版社,2001. 237~238<br />

[10] Emmons R A, King L A. Conflict Among Personal Strivings:<br />

Immediate and Long-Term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ical<br />

and Phys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br />

Psychology, 1988, 54: 1040~1048<br />

[11] Emmons R A, King L A. Personal Striving Differentiation<br />

and Affective Reactiv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br />

Psychology, 1989, 56(3): 478~484


第 14 卷第 6 期 <strong>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strong> -955-<br />

[12] Emmons R A. Abstract Versus Concrete Goals: Personal<br />

Strivings Level, Physical Illness, and Psychological<br />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r />

1992, 62: 292~300<br />

[13] 苗元江. 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br />

究.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5<br />

[14] Pervin L A. (黄希庭 主译). 人格手册: 理论与研究. 上<br />

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85~786<br />

[15] Sheldon K M, Emmons R A. Comparing Differentiation And<br />

Integration Within Personal Goal Systems Personality and<br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18: 39~46<br />

[16] Sheldon K M, Kasser T. Getting older, getting better?<br />

Personal strivings and psychological maturity across the life<br />

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2001, 37(4): 491~501<br />

[17] Spangler W, Palrecha R.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br />

extraversion, neuroticism, and personal strivings to<br />

happi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br />

37 :1193~1203<br />

[18] 蒋京川,郭永玉. 动机的目标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br />

2003,11(6):635 ~ 641<br />

[19] Roberts B W, O’Donnell M, Robins R W. Goal and<br />

personality trait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adulthood.<br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4):<br />

541~550<br />

[20] Simons J S, Christopher M S, McLaury A E. Personal<br />

strivings, binge drinking, and alcohol-related problems.<br />

Addictive Behaviors, 2004, 29: 773~779<br />

Personal Strivings and the Relevant Study<br />

Zhang Zhao,<br />

Guo<br />

Yongyu<br />

(College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br />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br />

Abstract:Personal striving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br />

concepts of personal goals, which represent one of<br />

specifically contextualized personal conation constructs,<br />

refers<br />

to the characteristic types of goals that individuals<br />

try to achieve through their daily behavior. According to<br />

the hierarchical systems of personal goals, these concepts<br />

are all called “midlevel” goal units. Focused on Emmons'<br />

personal striving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br />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 strivings, well-being and personal<br />

traits and briefly compares some similar personal<br />

goal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ed trend o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is paper provides a method<br />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rait theory on the study of<br />

personality.<br />

Key words:personal goals, personal strivings, “midlevel”<br />

goal units.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