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2013 Views

賴明毅 - 黃慶璨研究室

賴明毅 - 黃慶璨研究室

賴明毅 - 黃慶璨研究室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自古以來,藥用真菌因其富含許多生理活性物質而常用於各種疾病治療<br />

上。不論是在活體內或活體外的實驗都證明其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真菌活性物質<br />

像是多醣體、多醣胜肽、多醣蛋白複合體以及小分子蛋白具有的免疫調節功效主<br />

要是促進造血幹細胞(hematpoietic stem cells)的分裂和分化,以及刺激活化各種免<br />

疫細胞進而誘發各類免疫反應,以達到免疫促進或免疫抑制的功效[1]。<br />

◎ 真菌活性物質:<br />

具有免疫調節功效的真菌活性物質有許多種,像是多醣(polysaccharides)、<br />

醣蛋白複合物(glycopeptide/protein complexes)、蛋白聚醣(proteoglycans)、三萜類<br />

(triterpenoids)以及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br />

FIPs)。以下針對較廣泛研究的多醣和近年來較熱門的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做介<br />

紹:<br />

多醣及其衍生物:<br />

多醣及其衍生物是大型真菌細胞壁的重要組成,依照醣鏈不同的鍵結方<br />

式可分為許多種,其中最具免疫調節活性的是 β(1→3)-D-glucans 及其衍生<br />

物。β(1→3)-D-glucans 及其衍生物是由葡萄糖以 β(1→3)當主鏈,β(1→6)當<br />

側鏈所形成的葡聚醣,分子量約數千到數十萬不等。目前已知,其可能透過<br />

Dectin-1、TLR-2 (Toll like receptor-2)和 TLR-6 等受器的訊息傳遞路徑活化下<br />

游的 NFκB,促使細胞產生發炎前趨物質和細胞激素[2]。<br />

研究顯示,β(1→3)-D-glucans 及其衍生物的免疫調節活性受到分子量、<br />

分支程度(branching ratio)、水溶性和帶電性的影響,這些特性也造就了多醣<br />

在免疫調節上所扮演的多樣性。<br />

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br />

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是近年來除了多醣以外最受關切的真菌活性物質,其分<br />

子量約 13 kD,由 111 個胺基酸組成。第一個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是從赤芝<br />

(Ganoderma lucidum)中所分離出的 LZ-8(Ling Zhi-8),經證實具有多種免疫調節<br />

活性,像是刺激小鼠脾臟細胞和人類周邊單核細胞的增殖、抑制小鼠全身性過敏<br />

反應、抑制非肥胖型小鼠的第一型糖尿病,以及在山羊紅血球中具有血液凝集的<br />

現象,但在人類血液中卻不會產生血液凝集,由這點可看出其未來以注射型針劑<br />

應用在醫療上的可能性。<br />

之後陸續有多種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被分離出,像是金針菇的 FIP-fve、草<br />

菇的 FIP-vvo、松山靈芝的 FIP-gts、紫芝的 FIP-gja、樟芝的 Aca1 以及白木耳的<br />

TFP1 等,其中 LZ-8 和 FIP-fve 已經解出結構。其他種真菌免疫調節蛋白質雖然<br />

結構未知,但胺基酸序列具有相當程度的相似性。<br />

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