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13 Views

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 ...

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 ...

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 ...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2 期 穆西南:<strong>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strong> 153<br />

整个寄主细胞以至引起后者肿胀等性质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根肿菌类的休眠孢子组成的<br />

孢子堆(sorus)或休眠孢子堆(cystosorus)。例如,现代的 Woronina polycystis Cornu 是一<br />

种寄生在其他真菌体內的水生根肿菌,其休眠孢子堆也呈球形或椭球形,由许多金褐色、<br />

略呈多角形的厚壁配子囊或休眠孢子(直径 4—8 微米)聚集而<br />

成(插图 2)。至于当前标本是否确属根肿菌类,目前尚难定论。<br />

无论这些孢子的来源如何,它们系寄生在藻体内的真菌所产<br />

生似无疑问。<br />

十分有趣的是,当前的标本在形态上与加拿大 Alberta<br />

西南部 Hector 组的 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 Moorman 的<br />

所谓“內生孢子囊”颇 为 相 似 ,后 者也是由许多小球粒聚集成<br />

的球形块体。它与当前标本的区别是,其球体外常有一层包膜;组成球体的球粒直径更<br />

小(一般为 0.1—2 微米),它们常为透明状,中心有一暗色斑块,而不象当前标本那样呈<br />

深红或桔红色。更重要的区别是,这种“内生孢子囊”与个体较大的透明的单个细胞和由<br />

许多细胞组成的细胞链共生,正如 Moorman(1974)所推测,它们三者可能代表着同一种<br />

藻类生活史中的不同的生长形,正如同现代蓝藻 Pleurocapsa fllginosa?那样。它可能是<br />

一种附生在海底或其他海藻上营漂浮生活的蓝藻产生的內生孢子囊(endosporangium)。<br />

而我们的标本则保存在藻体内,共生的还有其他几种菌丝,可能为寄生真菌所产生的孢<br />

子。<br />

登记号 PB 6245—6250。<br />

真菌植物门 Eumycophyta<br />

藻状菌纲? Phycomycetae?<br />

贵州丝菌(新属)Guizhounema gen.nov.<br />

特征 菌丝体管状,无横隔,直或平缓弯曲,不分叉或以锐角一次分叉。菌丝具粗<br />

管状间生膨胀部。菌丝内含有卵形、近球形、杆状孢子及直径小得多的微孢子。孢子深<br />

红或桔红色,有时呈暗色不透明状,壁厚,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br />

此类菌丝皆见于裸海松藻类(Permocalculus,Gymnocodium)的藻体內,可能是一种<br />

寄生真菌。<br />

模式种 內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 et sp.nov.<br />

分布与时代 贵州安顺;晚二叠世。<br />

内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et sp. nov.<br />

(图版 I,图 1—7;图版 II,图 9(a))<br />

描述 菌丝管状,直或平缓弯曲,不分叉或以锐角一次分叉,观测最大长度为 800<br />

微米。菌丝粗细均匀,无横隔,直径 4—10 微米,局部具粗管状间生膨胀部。膨胀部两<br />

端粗(17 微米),中间细(10 微米),这可能系受挤压所致,由于两端异物遮蔽,膨胀部的<br />

确切形态尚不清楚(图版 I,图 4)。菌丝壁薄(一般不及 1 微米,有时可达 1.5 微米),黄<br />

褐色,偶尔因受挤压而具褶纹。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