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13 Views

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 ...

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 ...

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 ...

SHOW MORE
SHOW LESS

Create successful ePaper yourself

Turn your PDF publications into a flip-book with our unique Google optimized e-Paper software.

第 16 卷 第2期 古 生 物 学 报 Vol. 16, No. 2<br />

1977 年 9 月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Sept., 1977<br />

<strong>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strong><br />

穆西南<br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br />

内 容 提 要<br />

本文记述了贵州安顺上二叠统龙潭组的四种寄生和钻孔真菌,即寄生团菌孢(新属、新<br />

种 )Sorosporonites parasiticus (gen. et sp. nov.)内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br />

endosporicum (gen. et sp. nov.)和两种未定名称的菌丝化石。它们保存在钙藻——裸海松藻<br />

类的体内和蜓、腕足类(?)的钙质骨骼内。有些标本保存得相当精美,是寄生在海藻体内真菌<br />

化石的首次记录。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研究古代的寄生现象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证<br />

据。它表明,真菌寄生在藻体内的生态现象的发展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叠纪。<br />

一、前 言<br />

近来,笔者在研究贵州西部地区晚二叠世钙藻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薄片中的钙藻和<br />

其他生物(如腕足类?蜓等)的介壳內有许多各种形态的丝状体组织及孢子状构造。有些硅<br />

化的标本保存相当精美,其中一些丝体內还保存着各种形态的孢子,它们呈深红或桔红<br />

色,半透明状,表面具纹饰,宛如现代标本。经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它们不是藻体或其<br />

他介壳生物本身的构造,而是寄生和钻孔真菌(boring fungi)。真菌化石在元古代沉积中<br />

即有发现(Tyler and Barghoorn,1954),对这类化石的研究虽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关于<br />

这方面的知识还是贫乏的,而关于海生真菌化石的报道则更为稀少,况且对于其中相当<br />

一部分是否属于真菌尚有争议。迄今所知的海生真菌化石,大都是钻入各种海生无脊椎<br />

动物,例如有孔虫、蜓、介形类、海绵、珊瑚、腕足类、头足类等骨骼内的种类,钻入<br />

钙藻的钙质骨髂內的种类极少发现,而寄生在藻体内的种类,就笔者所知,尚无记载。<br />

当前的材料是寄生在海藻体内真菌化石的首次记录,也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的海生真菌<br />

化石之一。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关于真菌化石的知识,而且对于研究古代的寄生现象提<br />

供了新鲜的化石资料。<br />

国内关于真菌化石的报道很少,解放前一无所知,文化大革命前仅知在木化石日本<br />

台座木(南洋杉型木)Dadoxylon (Araucarioxylon) japonicum Shimakura 中的一种菌丝化石<br />

(徐仁,1953)。文化大革命以来,随着祖国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菌孢化石的发现和研<br />

究也日渐增多。这篇短文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对这类化石的注意。<br />

本文描述的材料系我所华南含煤地层队于 1972 年采自贵州安顺轿子山上二叠统龙<br />

潭组的钙质硅质岩中。与真菌化石共生的还有丰富的钙藻化石 Permocalculus spp., Gym<br />

nocodlum sp., 蜓 Nankinella quasihunanensls Sheng, Sphaerulina croatica<br />

Kochamky-Deride, S. zisongzhengensis Sheng,?Staffella sp.以及腕足类化石。该化石


152 古 生 物 学 报 16 卷<br />

组合表明含真菌化石的岩层是在温暖浅海环境下沉积的。<br />

本文共记述了四种菌丝和菌孢化石,其中新属、新种各两个,属种名称未定者两个。<br />

工作中得到南京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一室、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br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江苏农学院许多同志的帮助,笔者在此一并致谢。<br />

标本均采自贵州安顺轿子山上二叠统龙潭组(分层号 45;采集号 AJ30)。<br />

真菌界 Kingdom Fungi<br />

二、化石描述<br />

粘菌植物门? Myxomycophyta?<br />

根肿菌纲? Plasmodiophoreae?<br />

团菌孢(新属)Sorosporonites gen. nov.<br />

特征 小的球形或多角形菌孢子堆集成球形、近球形或卵形孢子堆。孢子无孔,壁<br />

厚,表面不平。每个孢子堆经常由几十个孢子组成。它们寄生在裸海松藻类的细胞內,<br />

有时引起寄主细胞肿大。<br />

模式种 寄生团菌孢(新属、新种) Sorosporonites<br />

parasiticus gen. et sp. nov.<br />

分布与时代 贵州安顺;晚二叠世。<br />

寄生团菌孢(新属、新种)<br />

Sorosporonites parasiticoc gen. et sp.nov.<br />

(图版 I,图 8;图版 II,图 3—7,插图 1)<br />

描述 在一些裸海松藻类的藻体内经常见到一些球<br />

形或近球形的块体。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许多极<br />

小的球粒组成的。这些球粒呈球形或多角形,直径 1.5—5<br />

微米,深红或桔红色,半透明或暗色不透明状,具清楚的<br />

外壁,表面不平,似具脊状皱纹。这些球粒经常几十个紧<br />

聚在一起,形成直径 10—20 微米的球形或近球形块体,<br />

块体外未见包膜;有时组成球体的球粒已开始散开(图版<br />

II,图 3)。这些球形或近球形块体分布在寄主细胞內,同<br />

一个寄主细胞可见有 1—3 个块体。一般说来,它们不影<br />

响寄主细胞的轮廓,但有时可见含有这种块体的寄主细胞<br />

比正常的细胞肿大(图版 II,图 6)。<br />

当前的标本有时与內孢贵州丝菌 Guizhounema endosporicura 及 A 型菌丝共生于二<br />

叠钙藻(未定种)Permocalculus sp.体内。<br />

讨论 根据当前标本的形态、构造及保存方式等方面推测,它可能是一种寄生真菌<br />

产生的孢子。由于它们不规则地分布在寄主的营养细胞內,因而不可能是藻体本身产生<br />

的孢子。<br />

关于这些孢子的来源尚不清楚。笔者曾怀疑它们是与其共生的上述两种菌丝所产<br />

生,但始终未发现直接着生在这两种菌丝上的标本。从它们的形态构造,以及常常充满


2 期 穆西南:<strong>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strong> 153<br />

整个寄主细胞以至引起后者肿胀等性质来看,这可能是一种根肿菌类的休眠孢子组成的<br />

孢子堆(sorus)或休眠孢子堆(cystosorus)。例如,现代的 Woronina polycystis Cornu 是一<br />

种寄生在其他真菌体內的水生根肿菌,其休眠孢子堆也呈球形或椭球形,由许多金褐色、<br />

略呈多角形的厚壁配子囊或休眠孢子(直径 4—8 微米)聚集而<br />

成(插图 2)。至于当前标本是否确属根肿菌类,目前尚难定论。<br />

无论这些孢子的来源如何,它们系寄生在藻体内的真菌所产<br />

生似无疑问。<br />

十分有趣的是,当前的标本在形态上与加拿大 Alberta<br />

西南部 Hector 组的 Sphaerocongregus variabilis Moorman 的<br />

所谓“內生孢子囊”颇 为 相 似 ,后 者也是由许多小球粒聚集成<br />

的球形块体。它与当前标本的区别是,其球体外常有一层包膜;组成球体的球粒直径更<br />

小(一般为 0.1—2 微米),它们常为透明状,中心有一暗色斑块,而不象当前标本那样呈<br />

深红或桔红色。更重要的区别是,这种“内生孢子囊”与个体较大的透明的单个细胞和由<br />

许多细胞组成的细胞链共生,正如 Moorman(1974)所推测,它们三者可能代表着同一种<br />

藻类生活史中的不同的生长形,正如同现代蓝藻 Pleurocapsa fllginosa?那样。它可能是<br />

一种附生在海底或其他海藻上营漂浮生活的蓝藻产生的內生孢子囊(endosporangium)。<br />

而我们的标本则保存在藻体内,共生的还有其他几种菌丝,可能为寄生真菌所产生的孢<br />

子。<br />

登记号 PB 6245—6250。<br />

真菌植物门 Eumycophyta<br />

藻状菌纲? Phycomycetae?<br />

贵州丝菌(新属)Guizhounema gen.nov.<br />

特征 菌丝体管状,无横隔,直或平缓弯曲,不分叉或以锐角一次分叉。菌丝具粗<br />

管状间生膨胀部。菌丝内含有卵形、近球形、杆状孢子及直径小得多的微孢子。孢子深<br />

红或桔红色,有时呈暗色不透明状,壁厚,表面粗糙,具疣状突起。<br />

此类菌丝皆见于裸海松藻类(Permocalculus,Gymnocodium)的藻体內,可能是一种<br />

寄生真菌。<br />

模式种 內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 et sp.nov.<br />

分布与时代 贵州安顺;晚二叠世。<br />

内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et sp. nov.<br />

(图版 I,图 1—7;图版 II,图 9(a))<br />

描述 菌丝管状,直或平缓弯曲,不分叉或以锐角一次分叉,观测最大长度为 800<br />

微米。菌丝粗细均匀,无横隔,直径 4—10 微米,局部具粗管状间生膨胀部。膨胀部两<br />

端粗(17 微米),中间细(10 微米),这可能系受挤压所致,由于两端异物遮蔽,膨胀部的<br />

确切形态尚不清楚(图版 I,图 4)。菌丝壁薄(一般不及 1 微米,有时可达 1.5 微米),黄<br />

褐色,偶尔因受挤压而具褶纹。


154 古 生 物 学 报 16 卷<br />

菌丝內常常可见单列的,呈链珠状排列或散生的孢子。孢 子 的 形态和大小差异颇大。<br />

最常见的一种孢子呈卵形、球形、多角形或两侧平直、两端浑圆的短杆形,直径为<br />

4—7×5—12 微米。在透射光下呈深红或桔红色,半透明,或呈暗色不透明状。孢子具<br />

外壁,表面具疣状突起。它们在菌丝內或紧密排列如链,或彼此不等距相隔开。第二种<br />

孢子呈长杆状,直径 6.5 微米,长达 32.5 微米,表面粗糙,似有疣状突起。它与上述圆<br />

形孢子紧靠。第三种孢子个体极小,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直径 2.5—3.5 微米。常与<br />

上述第一种孢于共存于同一菌丝内,比较零星地散布在前者之间。以上三种孢子可同时<br />

保存在同一条菌丝內(图版 I,图 6)。<br />

除了孢子外,菌丝内有时还可见到浅色透明的斑块,表面具似网状构造,疑是孢子<br />

外壁的残余,但还不能确定。<br />

此种菌丝皆发现于裸海松藻类的藻体內,在二叠钙藻(Permocalculus)的藻体內极为<br />

常见。菌丝延伸的方向大致与藻体细胞丝的方向一致,有时在近藻体表面处向外分叉,<br />

末端经常在藻体表面开口。它可能是一种寄生真菌。<br />

讨论 根据当前描述的化石丝体和内含孢子的形态、构造以及寄生的生活方式,笔<br />

者认为它是一种真菌化石。<br />

1.丝体的形态和构造。当前的化石丝体直或平缓弯曲,粗细均匀,分叉少,这些<br />

特征颇似现代真菌的菌丝。根据丝体呈空管状,无横隔构造判断,它可能属于藻状菌纲<br />

(Phycomycetes)的成员。丝体中的间生膨胀部可解释为孢子囊或纯营养性构造。据此膨<br />

胀部不甚明显,孢 子 分 布 在 整 个 丝体的各个部位来看,此种间生膨胀部可能是营养性的。<br />

2.细胞壁。当前标本的丝状管壁呈浅黄褐色或褐色,与寄主(裸海松藻类)的细胞壁<br />

颜色基本相似,只是普遍稍深。据此推测,化石丝体管壁成分与藻类有些相似,即全部<br />

或部分由纤维素组成。正如现代真菌中的藻状菌纲中双鞭毛亚纲(Biflagellatae)的成员,<br />

其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br />

3.孢子。当前化石丝体中保存的各种形态的,大小不等的孢子状构造十分引入注<br />

目。许多孢子保存得相当精美,呈半透明状,深红或桔红色,外壁上的疣状纹饰清晰可<br />

见,这与现代真菌的某些厚壁孢子相似。这些孢子保存得如此完好,无疑与它们具有很<br />

强的抗腐能力有关。高度的抗腐能力也是真菌孢子的特征。例如,Wolf(1966,60 页)曾<br />

提及某些真菌孢子和高等植物的孢子和花粉一样,可以抗高温(300 ℃ ) 、浓酸(15%的盐<br />

酸和 80%的醋酸)及强碱(30%的氢氧化钠)。当前标本中的这些孢子的性质尚不能确定。<br />

根据孢子具厚壁,壁上具疣状突起,推测它可能是一种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即直接由<br />

菌丝內细胞质聚集,分割形成的厚壁孢子。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与现代外毛菌类<br />

(Eccrinales)的某些成员,例如 Nodocrinella hylonisci 的休眠孢子有些类似(参见 Scheer,<br />

1977,165 页,插图 2,1,m)。<br />

4.生活方式。当前的标本全部见于化石红藻——裸海松藻类的藻体內,丝体伸展<br />

的方向大致与藻体细胞丝的伸展方向相同。丝体末端常在藻体表面开口。在一个二叠钙<br />

藻(未定种)(Permocalculus sp.)的皮层细胞组织中,发现有一条丝体在接近藻体表面时<br />

以锐角分叉,分叉后的两条丝体均在藻体表面开口(图版 II,图 9a)。上述保存方式表明<br />

它可能是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寄生是真菌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现代真菌寄生在藻体內


2 期 穆西南:<strong>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strong> 155<br />

的例子是很多的,这在藻状菌纲中更为习见。<br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标本属于某种真菌,很可能是一种寄生的藻状菌类。<br />

当前的标本以其菌丝长而很少分叉,具粗管状间生膨胀部以及含有不同形态的孢子<br />

等特征可与其他属种相区别。<br />

在以往文献中记载的“菌丝”化石中,Palaeachlya perforans 的某些标本与当前的标本<br />

在菌丝外形上有些相似(Duncan,1876,图版 XVI,图 2,4,5,6,8)然而,前者丝体<br />

弯曲较甚,分叉次数较多(可达三次),没有间生膨胀部,更没有当前标本中的那种多样<br />

的孢子。另外,前者是一种钻孔种类,而后者是寄生在藻体內的寄生真菌。值得指出的<br />

是过去文献中记载的 Palaeachlya 以及其他钻孔真菌化石的许多标本大都是在一些无脊<br />

椎动物骨骼中留下的丝状管道,并没有保存这些钻孔生物本身的构造,换言之,它们大<br />

都是痕迹化石。由于除了真菌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钻孔生物(例如藻类、苔藓虫、多孔<br />

类、腹足类、节肢动物等等),这些空管状构造就有可能是不同生物钻孔造成的遗迹。<br />

因此,迄今所描述的钻孔“真菌”化石中有可能囊括了一部分其他生物的遗迹。<br />

登记号 PB6240—6243。<br />

A 型 菌 丝<br />

(图版 II,图 8,9b,10)<br />

描述 菌丝细丝状,粗细均匀,直径 2—5 微米,不规则地折曲或弯曲,常以锐角、<br />

直角、钝角或丫形作不规则分枝。分枝可交织成网,但彼此并不联结。丝体在分枝处有<br />

时略膨大成三角形。丝体空管状,中空,无横隔,有时內部可见暗色斑块。管壁透明,<br />

黄褐色,在较粗的丝体内厚约 1 微米,有时可达 2.5 微米。<br />

此种菌丝在裸海松藻类,特别是 Permocalculus 的钙质壁內最为常见,常与其他真<br />

菌化石 Gul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 et sp. nov.共生;另外还见于蜓? Staffella sp.及腕<br />

足类(?)的介壳內,是一种钻孔种类。<br />

讨论 根据丝体细而宽度均匀,无横隔、分枝格式以及保存方式等性质推测,当前<br />

描述的标本,可能是一种钻孔真菌。目前暂有疑问地将它归于藻状菌纲。<br />

当前的标本与盐岭地区上长身贝石灰岩(Upper Produtcus-limestone)中所产的苔藓虫<br />

Geinltzella columnaris Sclalotheim 骨骼中的钻孔痕迹颇为相似(Waagen and Wentzel,<br />

1886,图版 CXV,图 1)。Pia(1937)将后者称为 Palaeachlya sp., 认为是一种钻孔真菌穿<br />

凿的孔道。它与当前标本的区别在于丝体较短,分枝较简单,没有当前标本那种弯钩状<br />

短枝。<br />

此种菌丝的分枝格式与 Phellomycetes dubius Renaut 有些相似(Pia,1927,p.126, 127,<br />

122)但从图象看来,后者菌丝比较劲直,分枝更为繁复,与当前标本不同。另外,它是<br />

寄生在石炭纪鳞木 Lepidodendron 皮层细胞内的陆生真菌,而我们的标本却是海生的钻<br />

孔种类。<br />

迄今在钙藻的钙质骨骼中所发现的“真菌”化石只有白垩纪的 Palaeachlya sp.一种<br />

(Rao and Pia,1936),其丝体较粗(8 微米)而且简单,不分叉或简单分叉(?),与当前的标<br />

本不同。<br />

登记号 PB6244,6251。


156 古 生 物 学 报 16 卷<br />

B 型 菌 丝<br />

(图版 II,图 1,2)<br />

描述 菌丝直管状,无横隔,粗细均匀,约 5 微米。丝体中间或末端具球形,梨形<br />

或纺锤形膨胀部。生于丝体末端的球形膨胀部直径 47.5 微米;丝体的间生梨形或纺锤形<br />

膨胀部直径 22.5—33.75 微米,它们与细管状的丝体间通过逐渐收缩的“颈部”相连。梨<br />

形膨张部的侧方有时具有刺状突起(图版 II,图 1)。观测菌丝最大长度为 450 微米。<br />

此种菌丝保存在腕足类(?)的介壳內,细长的菌丝伸展方向大致与壳面平行。<br />

讨论 将当前描述的标本归于真菌的理由是:(1)丝体细而直,粗细均匀,无横隔;<br />

(2)丝体具间生或末端生的膨胀部;(3)间生膨胀部侧方具刺状(?)突起。这些性质颇似现<br />

代真菌——例如藻状菌中的壶菌类(Chytridiales),丝体的间生膨胀可能是真菌的生殖器<br />

官——孢子囊,或者是一种非生殖性的营养构造;其侧方的刺状(?)突起可能代表着孢子<br />

出口管或另一条根状菌丝的痕迹。末端生的球形膨胀部很可能是孢子囊。<br />

此种菌丝保存在腕足类(?)的介壳內,也属钻孔真菌。<br />

当前的标本与北美志留纪的 Peronosporites(=Chaetophorites) ramosus 的某些标本有<br />

些相象(Loomis,1900,225 页,图版 16,图 1),它也是一种生长在腕足类介壳中的钻<br />

孔种类。但其丝体较细(不及 2.5 微米),常弯曲,分枝频繁,间生膨胀部无刺状突起,<br />

这些都和当前的标本不同。<br />

登记号 PB 6252,6253。<br />

三、 结 语<br />

本文描述的小型真菌化石包括钻孔和寄生两种类型。关于钻孔真菌化石的记载已有<br />

一百余年的历史,最古老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奥陶纪(Hessland,1949);而寄生的真<br />

菌化石则多见于中、新生代,尤其是新生代的陆相沉积物中。它们常常寄生在陆生植物<br />

上。关于寄生在海藻体内的真菌化石,至今未见报道。<br />

Pia(Rao and Pia,1936)描述的一个晚白垩世的 Palaeachlya sp.是迄今所知唯一保存在<br />

钙藻钙质骨骼中的“真菌”化石。它是保存在针藻(Acicularia sp. )的离散的钙质骨针中的<br />

空管状构造,属于钻孔种类,而不是寄生种类。况且,它是否属于真菌类还难以证实。<br />

如所周知,真菌和藻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复杂。现代真菌经常寄生在藻体内,它还可以<br />

与藻类构成菌藻复合体(composites)。真菌常常作为病原体侵入藻体,引起藻体的病害和<br />

死亡;但也有时虽生活在藻体内,却并不引起藻沐的病害;真菌和藻类密切共生组成植<br />

物界中独特的类群一一地衣,更是二者间密切关系特化的典型。然而,关于真菌寄生在<br />

藻体内这一生态现象的历史发展,由于缺乏古生物证据,迄今尚未见报道。当前的材料<br />

提供了寄生在藻体內真菌的化石证据。它表明:真菌寄生在藻体内的生态现象的发展历<br />

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二叠纪。鉴于菌类和藻类都有十多亿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可望今后一<br />

定会有新的材料证明,这种寄生现象可溯源于更久远的地质年代。


2 期 穆西南:<strong>贵州安顺上二叠统的真菌化石</strong> 157<br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br />

徐 仁,1953:山东即墨一种木化石与化石菌丝的发现。古生物学报,l 卷,2N,79 页。<br />

Duncan, P. M.,1876: On some unicellular algae parasitic within Silurian and Tertiary corals, with a notice<br />

on their pretence in Calceola sandalina and other fossils. Quart. Jour. Geol. Soc., London,32,205.<br />

Hessland, I.,1949: Investigation of the Lower Ordovaeian of the Siljan District, Sweden, II. Lower<br />

Ordovacian penetrative and enveloping algae from the Siljan District, Uppsala Univ. Geol. Inst.<br />

Bull.,33,409.<br />

Loomis, F. B.,1900: Siluric fungi from Western New York. New York State Mus. Bull.,39 (8), 223.<br />

Moorman, M.,1974: Microbiota of the Late Proterozoic Hector Formation, Southwestern Alberta, Canada.<br />

Jour. Paleont.,48 (3),524.<br />

Pia, J.,1927: Thallophyta. in Hirmmer, M. “Handbuch der Paläobotanik”. Vol. I, Munich and Berlin.<br />

Pia, J.,1937: Die kalklÖsenden Thallophyten. Archly. Hydrobiol., XXXL,264,341.<br />

Rao, L. R. and Pia, J.,1936: Fossil algae from the uppermost Cretaceous beds (the Niniyur Group) of the<br />

Trichinopoly District, S. India. Palaeont. Indiea, N. S.,21 (4).<br />

Scheer, D.,1977: Nodocrinella hylonisei n. g., n. sp., eine neue Eccrinacee (Trichomycetes, Eccrinales) aus<br />

dem Darm yon Hyloniscus riparius (C, L. Koch) (Crustacea, Isopoda). Arch. Prostistenk.,<br />

Bd.119,163.<br />

Sporrow, F. K., Jr.,1960: Aquatic Fhycomycetes. Second Ed. Univ. Michigan Press.<br />

Tyler, S. A. and Barghoorn, E. S.,1954: Occurence of strucrally preserved plants in Pre-Cambrian rocks of the<br />

Canadian Shield. Science,119,606.<br />

Wolf, F. A.,1966: Fungus spores in East African lake sediments II. Jour. Elisha Mitchell Sci.,82 (1),57.<br />

Waagen, W. and Wentzel, J.,1886: Salt Range fossils. Productus Limestone fossils. Sub-Kindom: Coelenterata.<br />

Palaeont. Indica,13 (1), pt.6,835.<br />

UPPER PERMIAN FOSSILS FUNGI FROM ANSHUN<br />

OF GUIZHOU<br />

Mu Xinan<br />

(Nank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eontology, Academia Sinica)<br />

(Abstract)<br />

Four species, of fossils fungi recorded in the present paper came from the Upper<br />

Permian in Anshun of Guizhou. They include Sorosporonites parasiticus (gen. et sp. nov.),<br />

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 et sp. nov.) and two unnamed Fungous hyphae (Type A<br />

and Type B), all preserved rather beautifully in the cells of Permocalculus and Gymnocodium<br />

(calcareous algae) or in the shells of fusulinids and brachiopods(?). It is the first record of<br />

the fossil fungi parasitic in fossil marine algae.<br />

Sorosporonites (gen. nov.)<br />

Sorus spherical, subspherical or oval in shape; agglomerated by several decades of<br />

small spherical or polygonal spores. Spore without pits; wall thick; surface uneven. Sorus<br />

preserved in the cells of Permocaculus, sometimes causing the parasitical cell to swell, most


158 古 生 物 学 报 16 卷<br />

probably belonging to cystosorus produced by Plasmodiophoraceous fungi.<br />

Guizhounema (gen. nov.)<br />

Mycelium tube-shaped, without septate, straight or gently curving, bifurcating either<br />

once or not. Hypha with intercalary swelling, containing various shaped spores with nodular<br />

protuberance, preserved in the cells of Permocaculus and Gymnocodium, belonging very<br />

likely to parasitical Phycomycetous fungi.<br />

图 版 说 明<br />

图影未加任何润饰。所有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br />

图 版 I<br />

1—7. 内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 et. sp. nov., 在二叠钙藻(未定<br />

种)Permocal- culus sp.上。<br />

1. 正模标本(箭头所示)×200,登记号:PB6240。<br />

2,4.正模标本之局部放大。各×800。<br />

3. 图2中箭头所示两个孢子之放大。 ×2000。<br />

6,7.副模标本,各×800:登记号:PB6241,6242。<br />

5. 二叠钙藻(未定种)Permocalculus sp.(寄主)被内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br />

endosporicum gen. et. sp. nov., 内生团菌孢(新属、新种)Sorosporonites parasiticus. gen. et. sp.<br />

nov.及 A 型菌丝所侵染。×10,登记号:PB6239。<br />

8 . 内生团菌孢(新属、新种)Sorosporonites pcrasiticus gen . et sp. nov. 在二叠钙藻(未定<br />

种)Permocalculus sp. 上。副模标本,×800。登记号:PB6249.<br />

图 版 II<br />

1,2. B型菌丝,保存在腕足类(?)介壳内。各×200;登记号:PB6252,6253。<br />

3—7. 内生团菌孢(新属、新种)Sorosporonites parasiticus gen. et. sp. nov. 在二叠钙藻(未定<br />

种)Permocalculus sP.. 上。各×800。<br />

3. 正模标本。登记号:PB6246。4—7. 副模标本。登记号:PB6245,6247,6250,6248。<br />

8,10. A型菌丝。<br />

8. 在二叠钙藻(未定种)Permocalculus sp.(图版 I 图 5)上。×800:登记号:PB6244<br />

10. 在史塔夫蜓(?)(未定种)?StaHella sp.钙质壳内。 ×200:登记号:PB6251.<br />

9. a.内孢贵州丝菌(新属、新种)Guizhounema endosporicum gen.et.sp. nov.和 b. A型菌丝在<br />

二叠钙藻(未定种)(图版 I 图 5)上。箭头 C 示寄主细胞。×200;登记号:PB6243(a),6244(b)。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