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2013 Views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問 Mr. Leano 來台,協助赴日學習義肢裝具訓練返國的陳東初組長於台大醫院<br />

成立義肢室,以強化義肢裝具課程。同年,該系梁熙正助教亦自澳洲返台,開<br />

始腦性麻痺的專業訓練課程。而 1968 年自美返國的復健科醫師連倚南講師,<br />

則一直堅守崗位,倡導復健醫學,達三十二年之久。<br />

此時各大醫院逐漸了解物理治療的重要性,紛紛成立復健科或物理治療科,所<br />

提供之服務以一般不分科的物理治療居多;1980 年,衛生署亦開始推動各省<br />

市立醫院設置二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編制。然而隨著醫學專科醫師制度的發<br />

展,台灣物理治療的臨床服務逐漸傾向專科化:各醫院紛紛設置急性神經科病<br />

房、燒傷病房、心臟外科加護病房等單位,以及腦性麻痺、呼吸治療、運動傷<br />

害等門診,並提供相關的物理治療。1983 年,台大醫院之物理治療臨床實習<br />

課程,首度出現骨科、神經科、呼吸循環科、小兒科等四專科實習課程,後為<br />

各校實習課程所仿傚。<br />

縱觀整個奠基期,雖有部份外在因素限制物理治療的發展,但由於社會的進<br />

步、醫院主管的重視,物理治療部門逐漸普及,加上物理治療人員的自力自強,<br />

物理治療服務領域逐漸擴大。<br />

三、發展期(1985-迄今)<br />

台灣物理治療人力除了因廣設學校而提高人數外,在人力素質提升方面,也隨<br />

著時代的變遷而出現巨大的變化。<br />

在治療型態上,物理治療界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由機構式的物理治療,逐漸走<br />

向符合實際需求的社區或居家式的服務。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與中華民國物<br />

理治療學會於 1995 年起,參與台北縣政府的「身心障礙學童專業整合介入計<br />

畫」,與各類專家共同為身心障礙學童提供整合性評估及治療,開創物理治療<br />

師走進學校的整合服務提供模式,自此後各縣市教育局開始有物理治療師編<br />

制,使物理治療師之服務範圍由醫療院所擴至學校系統。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br />

會更於 1999 年起,受台北市衛生局委託組成居家物理治療團隊,提供免費且<br />

優質長期照護的服務模式。而嘉義市、南投縣、台中縣、台北縣的跟進,更確<br />

定此物理治療社區服務模式之價值。2001 年 7 月,全民健保局開放社區物理<br />

治療所的設置,將使物理治療師由單一固守醫療機構等候病患,至進入社區直<br />

接嘉惠病患,使物理治療之服務依現代病患之需求而呈現更多元化之面貌。<br />

在社會服務方面,物理治療界也不遺餘力的奉獻心力。1991 年,中華民國物<br />

理治療學會設立「黃麗麗獎」,以紀念一生為物理治療奉獻的黃麗麗老師,鼓<br />

勵對社會有特殊貢獻之會員,引導物理治療界回饋社會、服務社區的風氣。1999<br />

年當九二一地震後,由各校教師組織的「支援國姓鄉災民」服務團隊,發揮人<br />

溺己溺的精神,利用自己的假期至南投縣服務長達半年之久。中華民國物理治<br />

療學會更積極協助各重建區衛生局之「921 重建區傷殘者復健醫療照護計<br />

畫」,聘任物理治療師投入當地衛生所,提供社區定點或巡迴點,以及居家的<br />

物理治療服務。此計畫落實了物理治療師的社區服務模式,配合「社區總體營<br />

7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