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2013 Views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SHOW MORE
SHOW LESS

You also want an ePaper? Increase the reach of your titles

YUMPU automatically turns print PDFs into web optimized ePapers that Google loves.

督教醫院附近,往回家的路上,因為一輛小轎車的失誤,撞上了楊傳仁先生,<br />

使他陷入近一星期的昏迷。傷心在旁的楊媽媽,當時對上帝禱告,不論是神佑<br />

讓他平安走過死廕的幽谷重新活過來,或另有天命要接他回天家,楊媽媽都可<br />

以接受,但一定要讓孩子見他最後一面。結果神成就後者,引領他回去,一位<br />

畢生為物理治療奮鬥發光的明星隕落,楊傳仁先生放下一生辛勞的重擔,安息<br />

回天家。留下一大片由於為小兒麻痺患童努力,擴展到以早期療育及高齡社區<br />

照護,服務身心障礙族群的廣大領域,急需集合與投注眾多物理治療後起之<br />

秀,以專業知識與熱誠,繼續楊傳仁先生無私愛人的理念,為這些弱勢族群們,<br />

共造一個優質的物理治療生活品質與空間,給他們有活的更好更有希望的未<br />

來。<br />

楊傳仁先生不只是小兒痲痺兒童或腦性痲痺兒童的朋友,他和兩位兒子的互動<br />

更猶如兄弟般,可以無話不談的像哥兒們。兩位兒子也深受父親的影響,都從<br />

事有關電腦方面的工作,培養很優秀的專業實力。這是因為楊傳仁先生一直致<br />

力於教導這些殘障的朋友去使用電腦,訓練出一技之長,來恢復生活的機能,<br />

才能在社會中求生存。所以楊傳仁先生不僅影響了這些病患的生活,也影響了<br />

許多工作中的朋友和親人,更影響到許多原本不認識他的人,也深深體會到他<br />

對工作的認真態度及宏觀的視野。生命不會真的在手腳中動彈不得,能怎麼動<br />

怎麼前進,全在理念中怎麼想。楊傳仁無私熱心的精神,暖暖的照耀著勝利之<br />

家,也給這個社會很多省思,想想我們一己之力能為他人做什麼,而不再只是<br />

計較小小的得失。<br />

<br />

註 1:參照《台灣醫學史大事紀》。<br />

註 2:由 1954 年(民國四十三年)來台的挪威畢嘉士醫師和白信德醫師開辦,<br />

自 1963 年(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始更名為屏東基督教醫院,同年成立肢<br />

架工廠。<br />

註 3:屏東基督教醫院特別開設一病房單位,來收容小兒麻痺的兒童,當時稱<br />

為麻痺兒童之家,後來人數漸多,到 1960 年(民國四十九年)開始便慢<br />

慢遷移到勝利之家現址(屏東市大連路)所在處,而稱為勝利之家。<br />

註 4:勝利之家的經費來源在當時均是由挪威教會的募捐而來。且不定期會有<br />

挪威或國外的醫師及醫療人員來援助醫療服務。之後,並與屏東縣政府<br />

合作,施行全國首創的國中國小病童的床邊教學,以免病童課業受影響。<br />

1960 年(民國四十九年)就和屏東市仁愛國小合作,於該國小設有特殊<br />

班,但為了使這些孩童方便學習以及受到更適合的教育,其間不斷爭取<br />

直接在勝利之家設班,終於在 1985 年(民國七十四年),這些孩童可以<br />

在勝利之家上課。1983 年(民國七十二年)之後因小兒麻痺人數減少,<br />

另一方面勝利之家評估當時的情況,發現腦性麻痺醫療服務的需求提<br />

67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