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ntur.lib.ntu.edu.tw
from ntur.lib.ntu.edu.tw More from this publisher
02.06.2013 Views

代留下的圖片中,就可以看到由各種金屬、皮革、木頭所製成的支架,因其作 用主要是用來支撐受傷或骨折的肢體或身軀,所以都有很堅固笨重的外形。而 當時的製作者,幾乎都是工匠、鐵匠或盔甲製作者或者病人自行製作。 最早有系統投身其中的醫事人員是 16 世紀的 Ambroise Pare ,他是位外科醫 師,針對各種病人的需求,他設計了各種支架使用在背部、骨折、髖關節疾病, 甚至是針對足部變形所穿的特殊鞋子等, Pare 不僅運用在臨床治療,並著書 詳細解釋其作法。 到了 18 與 19 世紀,拜鋼鐵製作業蓬勃發展之賜,支架之製作也進入商品化的 階段。而當時支架的製作者大多是接骨師(bonesetters),Hugh Owen Thomas 與 Sir Robert Jones 兩位都是有名的接骨師與之支架製作者,幫病人治病兼 為其設計適合的支架。 1950 年代因為小兒痲痺症的大流行,有相當多急性期後留下肢體無力、肢體 畸形殘障的問題,所以支架的設計與發展備受注意。這時期被動、靜態的支撐 肢體,已不能滿足功能上的需求,而有了裝具這個字眼用法的產生。 裝具(orthosis)約在 1950 年代出現此字,與’支架’相比,’裝具’有動態 控制肢體的涵意。在 1960 年代美國的義肢裝具學會成立 (American Orthotic and Prosthetic Association),確立了統一使用’裝具’(Orthosis) 這個 名詞, 這時裝具師(Orthotist) 已是一個獨立的專業,醫師評估認為病人有 功能缺失時,將病人轉介給裝具師製作合適的裝具。而在裝具材質上的改變, 直到 1970 年代,製作方便且重量輕又美觀的塑膠合成材料的運動,使裝具的 發展上更是向前跨一大步。 影響最深遠的是 1980 年聯合國國際殘障年的推動,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落實 到人人機會均等的前提,對於身心障礙人士的協助,不再只是就個人肢體功能 上的重建,更進一步要求能使身心障礙人士重新參與整個家庭與社會的各項活 動:包括就學、就業、各種娛樂活動與公眾事務;並將之視為各國與各級政府 的責任。有了政策上大方向的制定,各種讓身心障礙人士在生活能更方便省力 的輔助器具推陳出新。 這樣的定義下,輔具不再只是穿戴在人身上,幫助身體某一部份肢體的功能的 支架或者裝具,它可能是裝設在家裏的電器設備開關控制器上,讓四肢癱瘓患 者可以自己控制電視與空調;也或者是交通工具的改造,讓下半身癱瘓的人士 可以開車;也或者是公共設施中的設計,讓眼盲人士可以獨立安全的進出。 這 裡泛指所有能增進人類生活功能, 幫助參與家庭與社會活動的所有輔助器具 用品, 都是輔具(Assistive device)的範疇。 所以如電動輪椅、協助轉位的設備、甚至包括改造成無障礙環境中的各種設 備,都屬於這個觀念定義下的輔具(Assistive device);近年來加上科技、電 腦的進步,有相當多的輔具與科技產品結合,所以有’科技輔具’(assistive technology)之稱,當然這並非指所有的輔具都要有高科技的結合,只要能符 合使用者的需求,就是好的輔具設計。 42

觀念發展至今,輔具的運用不再只局限在病患身上,而是著眼於增進全人類的 功能活動,科技輔具的發展已是無法界定限其範圍了。 第二節 心肺物理治療史 1930 年心臟復健開始萌芽,目的是以改善心血管疾患的症狀為主。但是在 1950 年以前認為運動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所以做法較為保守,例如:在急性心肌梗 塞之後的六個星期內,需要臥床休息。直到 1952 年,禮凡及勞恩(Levine and Lown)提出心臟病後需要早期活動,才逐漸改變想法,認為可在急性發作後, 可儘早開始簡單的活動。但是在 1952-1970 年間,仍強調不要拿重物,要以有 氧運動為主,例如:散步。到 1970-1980 年,發覺對中低危險的心臟病患,仍 需要給予適當的阻力,來增加肌力(strength training),以應付日常生活所 需。所以,1980 年後對心臟病患的物理治療,已依病情的改善,逐漸加入重 量訓練。目前,心臟疾患手術後的住院日已縮短,對心臟移植也有一套適當的 運動處方。 有氧運動的四要素為:(1)大塊肌肉群的參與,(2)有規律性的收縮,(3)達 中等的運動強度,(4)達較長的時間。常見的有氧運動為走路、慢跑、騎腳踏 車、游泳、太極拳與有氧舞蹈等,時間最好達 30 分以上,且呼吸心跳比休息 時增加,但其運動心跳不可超過最大心跳(即:220 – 年齡)。有氧運動的概 念是根據生理實驗,建議大塊肌肉群的參與,主要是因為大塊肌肉的血流供應 較多,經由動態規律性的收縮,可攜帶較多的氧氣到肌肉,進行有氧代謝,避 免乳酸的堆積。至於高強度短時間(少於 2 分)的運動,會進行無氧代謝而產 生乳酸的堆積,乳酸帶酸性,會引起肌肉酸痛,影響肌肉的收縮。所以宜採用 中強度的長時間的運動(至少 5 分鐘以上)。如果採用低強度的長時間的運動, 心肺訓練的效果較差。 胸腔物理治療之演進 胸腔物理治療(chest physical therapy; CPT)的目的是提高或維持身心最佳 功能,使生活儘量獨立。十九世紀以前,對有肺病的人,主張要休息與靜養, 直到 1895 年美國查理‧丹尼森醫師(Dr. Charles Denison)本身感染肺結核, 43

觀念發展至今,輔具的運用不再只局限在病患身上,而是著眼於增進全人類的<br />

功能活動,科技輔具的發展已是無法界定限其範圍了。<br />

第二節 心肺物理治療史<br />

<br />

1930 年心臟復健開始萌芽,目的是以改善心血管疾患的症狀為主。但是在 1950<br />

年以前認為運動可能導致不良反應,所以做法較為保守,例如:在急性心肌梗<br />

塞之後的六個星期內,需要臥床休息。直到 1952 年,禮凡及勞恩(Levine and<br />

Lown)提出心臟病後需要早期活動,才逐漸改變想法,認為可在急性發作後,<br />

可儘早開始簡單的活動。但是在 1952-1970 年間,仍強調不要拿重物,要以有<br />

氧運動為主,例如:散步。到 1970-1980 年,發覺對中低危險的心臟病患,仍<br />

需要給予適當的阻力,來增加肌力(strength training),以應付日常生活所<br />

需。所以,1980 年後對心臟病患的物理治療,已依病情的改善,逐漸加入重<br />

量訓練。目前,心臟疾患手術後的住院日已縮短,對心臟移植也有一套適當的<br />

運動處方。<br />

<br />

有氧運動的四要素為:(1)大塊肌肉群的參與,(2)有規律性的收縮,(3)達<br />

中等的運動強度,(4)達較長的時間。常見的有氧運動為走路、慢跑、騎腳踏<br />

車、游泳、太極拳與有氧舞蹈等,時間最好達 30 分以上,且呼吸心跳比休息<br />

時增加,但其運動心跳不可超過最大心跳(即:220 – 年齡)。有氧運動的概<br />

念是根據生理實驗,建議大塊肌肉群的參與,主要是因為大塊肌肉的血流供應<br />

較多,經由動態規律性的收縮,可攜帶較多的氧氣到肌肉,進行有氧代謝,避<br />

免乳酸的堆積。至於高強度短時間(少於 2 分)的運動,會進行無氧代謝而產<br />

生乳酸的堆積,乳酸帶酸性,會引起肌肉酸痛,影響肌肉的收縮。所以宜採用<br />

中強度的長時間的運動(至少 5 分鐘以上)。如果採用低強度的長時間的運動,<br />

心肺訓練的效果較差。<br />

胸腔物理治療之演進<br />

<br />

胸腔物理治療(chest physical therapy; CPT)的目的是提高或維持身心最佳<br />

功能,使生活儘量獨立。十九世紀以前,對有肺病的人,主張要休息與靜養,<br />

直到 1895 年美國查理‧丹尼森醫師(Dr. Charles Denison)本身感染肺結核,<br />

43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