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ntur.lib.ntu.edu.tw
from ntur.lib.ntu.edu.tw More from this publisher
02.06.2013 Views

按摩 徒手按摩用於治病,廣見於各民族先民各類圖文或口述的記載與流傳中。最早 的記載見於黃帝難經中,可見早在西元前三千年,中國人就使用按摩手法治 病。印度第一本醫書見於西元前 1800 年 (the Ayur-Veda Books of wisdom), 也描述了按摩的治療。其他如古埃及波斯羅馬等古老文明中的醫書或雕刻中都 可見到按摩手法運用於強身、美容與治病的證據。如古希臘偉大的詩人荷馬於 詩篇中就描述過戰爭中受傷的士兵以按摩治療幫助恢復健康。而西方醫學之父 希波克拉底斯也在其 醫書中針對按摩能治療的疾病有詳加描述。按摩治療手 法在東方醫學的歷史傳承中不曾失落過,從難經、到西元 619-907 年的唐朝、 到西元 960-1279 的宋朝,不論是官方或民間均有記載。但是在西方,很多先 民的智慧包括醫學中的按摩治療在中世紀時都失傳了,直到 18 世紀左右才又 興起。而按摩手法的再興盛流以 Pehr Henrik Ling 的功勞最大,他發展出一 套按摩配合運動的治療學派 (Swedish Remedial Massage Exercise),在歐洲 廣為運用與教學,蔚成風潮,對整個物理治療早期的發展影響頗為深遠。Ling’ 按摩( 或稱為瑞典式按摩,Swedish massage) 即為目前一般物理治療教科書 稱的傳統式按摩手法。因為徒手治療手法的推陳出新,各家理論蓬勃發展,目 前臨床上已經很少單獨使用傳統式按摩當做治療手法,但是 Ling’按摩的基 本手法,還是被視為是訓練一雙靈巧敏銳的物理治療師雙手的入門技術之一。 而在臨床整套治療計畫的手法中,也會發現瑞典式按摩手法的出現。而民間常 見的美容養身按摩,其實大多是衍生自瑞典式按摩的基本手法。Ling’的治療 中,按摩包含了運動。這與目前把運動治療與徒手治療區分開來的觀念不同。 目前一般觀念中認為’運動’是被治療者肢體主動的參與,而徒手操作治療 中,被治療者是被動的接受治療者給予的手法。最早將這按摩與運動分家的是 二十世紀初的 Douglas Graham 與 EAG Kleen 他們分別在美洲與歐陸著書為按 摩定義並將之與’運動’區分開來。之後經歷 Albert Hoffa, James B. Mennell, 與 Gertrude Beard 等學者的著書與教學,就是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傳 統瑞典式按摩。瑞典式按摩中若以治療手法的動作方向與速度來分類,基本上 可分為三大種手法:一為按摩動作方向與肢體方向平行,稱為’撫(stroking, effleurage)’;一為對組織施以各方向擠壓外力的手法,稱為’壓 (compression,petrissage)’一為快速間斷的接觸皮膚,稱為’敲 (percussion)’。三種基本手法又可各自衍生出相當多的手法,如:’撫’可 分為’輕撫’與’重撫’;’壓’手法中有’揉’、’搓’、’挾擠’、’ 擰’、與’轉’;‘敲’手法中有’拍’、’打’、’彈’與’振動’等,各 種手法有其適用的部位與作用。 深層按摩 雖然乍看來深部按摩的手法與瑞典式按摩和 ’壓’手法中的’搓’的動作很 像,但是在治療理論與手法上是截然不同。 32

深部按摩是由英國骨科醫學大師 James Cyriax 所提倡,運用在肌肉肌腱韌帶 等軟組織受傷部位的治療手法。Cyriax 很謙虛地稱自己並非原創者,他觀念 來自 1849 年 W Hooker 對肌腱治療的觀念。但我? 推崇 Cyriax 是將整個軟組 織治療與評估觀念加以系統化整理並運用在骨科病人身上,Cyriax 並加強理 論解釋,且致力於著書教學,而成一學派。 在 Cyriax 的深部按摩治療中強調正確評估的重要,而不是病人抱怨痛那裏就 治療那裏。治療前先找出病灶,治療手法要垂直於受傷組織纖維排列方向,而 且手法力道要夠深,以使垂直搓動能到達傷處組織,所以稱之為深部按摩。 Cyriax 認為透過深部按摩能造成局部充血反應,增進循環,以加速癒合過程。 且因方向垂直受傷纖維,不會造成組織進一步的撕裂,反而因深部按摩外力所 帶來的搓動,讓癒合中的組織纖維排列整齊,降低癒合過程中產生沾粘的後遺 症,讓新生的組織擁有正常的延展性與張力。 二.關節鬆動術 關節鬆動術自二十世紀中期經由多位專家的臨床經驗和推動,已經發展出一套 有系統的評估和治療方法,這些人包括曼耐(Mennell, 1960)、派瑞斯(Paris, 1965)、卡登柏(Kaltenborn, 1970)、曼藍(Maitland, 1986)、艾維耶斯(Evjenth, 1986)、希理氏(Cyriax, 1983)和葛瑞夫(grieve, 1988)等。 針對引起關節問題的探究,一開始關節部位的疼痛被認為是由姿勢不良或動作 造成的拉傷所引發的;後來二十世紀中期的臨床治療便根據關節的解剖結構和 組織的生理機制等,漸漸整理出引起關節疼痛的原因,並針對原因加以發展治 療手法。以脊椎為例,曼耐(Mennell, 1960)認為是因為缺乏關節輔助動作 (loss of accessory joint movement)、希理氏(Cyriax, 1983)發現椎間盤突 出的問題、整脊學派(Chiropractors, 1968)則認為是因為關節之間的結構改 變、骨科病理學家(Orthopaths, 1975)認為是由於脊椎之間的動作不正常、鞏 恩(Gunn, 1989)提出神經病理的說法以及特瑞佛和希蒙(Travell & Simons, 1983)發現肌膜疼痛點等。最後主要是由希理氏整合出一系統性的關節評估流 程,如病人主訴的症狀、肌肉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和功能性動作等方面。 關節徒手治療方法則在 1983 年便由挪威物理治療師卡登柏整合物理治療的臨 床經驗、骨科病理學和整脊療法發展出來,並且推動關節徒手治療的教育課程 和證照制度。曼藍也於 1986 年積極將關節徒手治療技術推廣至英文語系的國 家,並專書詳細論述針對脊椎的徒手治療。葛瑞夫將關節徒手治療的觀念整理 為書籍並從事教學;麥肯氏(McKenzie)則將脊椎部位的問題加以分類,並改變 整脊手法的困難度,發展出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手法;派瑞斯則在美國推動徒手 治療,特別強調針對問題設計治療計劃的方法;洛卡巴多(Rocabardo)則對顳 顎關節(tempromandibular joint, TMJ)徒手治療有特別的研究。以下簡單介 紹幾各主要的關節徒手治療系統: 33

按摩<br />

徒手按摩用於治病,廣見於各民族先民各類圖文或口述的記載與流傳中。最早<br />

的記載見於黃帝難經中,可見早在西元前三千年,中國人就使用按摩手法治<br />

病。印度第一本醫書見於西元前 1800 年 (the Ayur-Veda Books of wisdom),<br />

也描述了按摩的治療。其他如古埃及波斯羅馬等古老文明中的醫書或雕刻中都<br />

可見到按摩手法運用於強身、美容與治病的證據。如古希臘偉大的詩人荷馬於<br />

詩篇中就描述過戰爭中受傷的士兵以按摩治療幫助恢復健康。而西方醫學之父<br />

希波克拉底斯也在其 醫書中針對按摩能治療的疾病有詳加描述。按摩治療手<br />

法在東方醫學的歷史傳承中不曾失落過,從難經、到西元 619-907 年的唐朝、<br />

到西元 960-1279 的宋朝,不論是官方或民間均有記載。但是在西方,很多先<br />

民的智慧包括醫學中的按摩治療在中世紀時都失傳了,直到 18 世紀左右才又<br />

興起。而按摩手法的再興盛流以 Pehr Henrik Ling 的功勞最大,他發展出一<br />

套按摩配合運動的治療學派 (Swedish Remedial Massage Exercise),在歐洲<br />

廣為運用與教學,蔚成風潮,對整個物理治療早期的發展影響頗為深遠。Ling’<br />

按摩( 或稱為瑞典式按摩,Swedish massage) 即為目前一般物理治療教科書<br />

稱的傳統式按摩手法。因為徒手治療手法的推陳出新,各家理論蓬勃發展,目<br />

前臨床上已經很少單獨使用傳統式按摩當做治療手法,但是 Ling’按摩的基<br />

本手法,還是被視為是訓練一雙靈巧敏銳的物理治療師雙手的入門技術之一。<br />

而在臨床整套治療計畫的手法中,也會發現瑞典式按摩手法的出現。而民間常<br />

見的美容養身按摩,其實大多是衍生自瑞典式按摩的基本手法。Ling’的治療<br />

中,按摩包含了運動。這與目前把運動治療與徒手治療區分開來的觀念不同。<br />

目前一般觀念中認為’運動’是被治療者肢體主動的參與,而徒手操作治療<br />

中,被治療者是被動的接受治療者給予的手法。最早將這按摩與運動分家的是<br />

二十世紀初的 Douglas Graham 與 EAG Kleen 他們分別在美洲與歐陸著書為按<br />

摩定義並將之與’運動’區分開來。之後經歷 Albert Hoffa, James B.<br />

Mennell, 與 Gertrude Beard 等學者的著書與教學,就是目前我們所熟知的傳<br />

統瑞典式按摩。瑞典式按摩中若以治療手法的動作方向與速度來分類,基本上<br />

可分為三大種手法:一為按摩動作方向與肢體方向平行,稱為’撫(stroking,<br />

effleurage)’;一為對組織施以各方向擠壓外力的手法,稱為’壓<br />

(compression,petrissage)’一為快速間斷的接觸皮膚,稱為’敲<br />

(percussion)’。三種基本手法又可各自衍生出相當多的手法,如:’撫’可<br />

分為’輕撫’與’重撫’;’壓’手法中有’揉’、’搓’、’挾擠’、’<br />

擰’、與’轉’;‘敲’手法中有’拍’、’打’、’彈’與’振動’等,各<br />

種手法有其適用的部位與作用。<br />

深層按摩<br />

雖然乍看來深部按摩的手法與瑞典式按摩和 ’壓’手法中的’搓’的動作很<br />

像,但是在治療理論與手法上是截然不同。<br />

32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