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View/Open - 臺灣大學機構典藏NTUR

ntur.lib.ntu.edu.tw
from ntur.lib.ntu.edu.tw More from this publisher
02.06.2013 Views

一、啟蒙期(1950-1966) 1950 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由於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 物理治療的需求,開啟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1958 年,台大醫院外科率先 於一西骨科病房專闢一間物理治療室,先後聘請多位美籍物理治療師,包括 Mrs. Gray、Mrs. Saembough、Mrs. Taber、Mrs. Franklin、Mrs. Godston、 及 Mrs. Eaton,擔任物理治療志工,並指導該院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麻痺者之 重量訓練、輔具應用、功能訓練等物理治療。1959 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盧致 德院長向國防醫學院借調黃金銘醫師籌設物理治療業務,於 1960 年一月正式 作業,並開設「物理治療人員訓練班第一期」,以儲備物理治療人員。而「台 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經由美援會獎學金的補助,亦派遣當時在一西病房之江寶 玉護理督導與陳東初護士長,於 1960 年前往日本大阪大學接受物理治療訓 練。1964 年,蔣夫人宋美齡成立「振興育幼院籌備委員會」,並於 1966 年開 設「物理治療訓練班」,培育物理治療新血。 彰化基督教醫院亦於 1964 年起,先後招收二期物理治療訓練班,聘請美籍物 理治療師 Miss Ilten 及 Mrs. Eaton 訓練物理治療人員,並聘由美國 Duke 大 學學成歸國之郭文隆先生為講師兼任翻譯。1966 年,世界衛生組織派遣奧地 利籍復健科醫師 Dr. Pirker 及英籍物理治療師 Mr. Jacques 至台大醫院訓練 物理治療人員,並協助台灣大學擬訂物理治療學系設置方案及教育課程。翌年 (1967 年),台大醫學院於醫事技術學系下,率先成立物理治療組,每年招收 二十名學生,由 Mr. Jacques 開課指導,為我國物理治療師大學教育之濫觴。 縱觀整個啟蒙期,由最初歐美相關醫療人員來台的協助發展,到國內自行派員 出國受訓而逐漸步上軌道,再經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建構大學教育課程,因 此,台灣物理治療的啟蒙可說是承蒙世界各先進國家的提攜。 二、奠基期(1967-1984) 從 1967 年的台灣大學開始招收物理治療學生開始,到 1985 年中山醫學院設置 第二所物理治療大學課程止,可以說是台灣物理治療發展的奠基期。 台灣大學於 1970 年將醫事技術學系的物理治療組與新成立之職能治療組合併 成為復健醫學系,由院長魏火曜院長兼任第一任系主任。同年,Mr. Jacques 退休,世界衛生組織改派澳籍 Mr. Robinson 接續其教學工作。並於 1971 年派 遣菲籍顧問 Mr. Leano 來台協助赴日學習義肢裝具訓練返國的陳東初組長成立 義肢室,以強化義肢裝具課程。同年,該系梁熙正助教亦自澳洲返台,開始腦 性麻痺的專業訓練課程。而 1968 年自美返國的復健科醫師連倚南講師,則一 直堅守崗位,倡導復健醫學,達三十二年之久。 然而於 1973 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人員倏然撤離,對台灣物理治 療的發展形成巨大的衝擊。所幸連倚南教授為當時的系主任,及梁熙正、黃麗 麗、蕭光東、林進忠、廖喜梅、劉寶猜、詹美華等老師,毅然扛起教育後輩的 責任,加上後來的廖文炫、杜如美、徐阿田、廖華芳、劉瑛瑾、李慧媛、高木 10

榮、曹昭懿、柴惠敏、蔡美文等老師,堅守崗位、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努力,使 物理治療人才的培育工作得以繼續在台灣生根茁壯。 早年為服務病患、提高治療品質,每年於屏基、彰基、嘉基、門諾、台安、馬 偕、埔基聯合輪流舉辦物理治療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外物理治療教授來台講 學,行之有年。後來,物理治療專業人員鑑於專業發展的重要性,乃於 1975 年成立以專業人員組成的「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由學會主辦學術研討會。 1980 年,延聘台灣大學旅美系友何兆邦、蘇錦勤夫婦暑期返台,引進脊椎鬆 動術。1981 年,美國紐約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 Dr. M. Moffat 首度應邀來 台訪問,並開設為期一週的繼續教育課程。縱觀整個奠基期,雖有部份外在因 素限制物理治療的發展,但由於社會的進步、醫院主管的重視,物理治療部門 逐漸普及;物理治療人員的自力自強,物理治療服務領域逐漸擴大;而物理治 療教師的春風化雨,物理治療人力素質逐漸提高。此階段物理治療人員雖然增 加緩慢,但奠定後來台灣物理治療完整養成教育的基礎,開拓物理治療的新領 域,並開始進軍國際社會。 三、發展期(1985-迄今) 自台灣大學開辦第一個物理治療大學課程以來,篳路藍縷、獨力經營了十八 年;及至 1985 年,我國第二所大學開辦的物理治療專業課程設置於中山醫學 院,物理治療人力始得以迅速成長,台灣物理治療遂得蓬勃發展。 中山醫學院的設系從籌畫開始即獲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主任連倚南的大力支 持,帶領全系教師利用週末到台中協助授課,並協助延攬江炳焱教授為系主 任,招聘該系的教師及附設醫院的物理治療師。四年後,該校第一屆畢業生人 數逾八十人,為台灣物理治療人力增添一股生力軍。此後物理治療大專教育課 程如雨後春筍般相繼設立,包括陽明醫學院(即今陽明大學,1988)、高雄醫學 院(即今高雄醫學大學,1988)、中國醫藥學院(1990)、成功大學(1990)、長庚 大學(1994)、慈濟技術學院 (1999-2000 二技,2001 起四技)、輔英技術學院 (1999 四技)、弘光技術學院(1999 四技),至今已有拾所。 於 2001 年起,每年培育學士級物理治療人才約五百名,改變了我國物理治療 人員的結構,由 1992 年我國物理治療師與物理治療生的比例為 1 : 3,改變 至 2000 年 2 月的 1:0.6。在專科課程方面,過去有慈濟護理專科學校 (1994 二專,即今慈濟技術學院)、輔英護理專科學校 (1996 二專,即今輔英技術學 院),目前已不再招收專科學制學生,自 1999-2000 年起,長期培育高職物理 治療生的樹人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復健技術科 (1981)與仁德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復健技術科 (1982),也改制成為五專課程,預計五年後每年將培育五專級物 理治療人才約四百名,而高職物理治療生之培育將入尾聲。 由於台灣物理治療的大學教育課程長期處於在「復健醫學系」之下,以致物理 治療師與復健醫師的角色混淆不清。1992 年,台灣大學復健醫學系物理治療 組率先獨立設系,正名為「物理治療學系」,其他學校紛紛跟進,俟明年(2002 11

一、啟蒙期(1950-1966)<br />

1950 年代,台灣發生小兒麻痺大流行,由於大量肢體障礙的小兒麻痺患者對<br />

物理治療的需求,開啟了台灣物理治療的發展。1958 年,台大醫院外科率先<br />

於一西骨科病房專闢一間物理治療室,先後聘請多位美籍物理治療師,包括<br />

Mrs. Gray、Mrs. Saembough、Mrs. Taber、Mrs. Franklin、Mrs. Godston、<br />

及 Mrs. Eaton,擔任物理治療志工,並指導該院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麻痺者之<br />

重量訓練、輔具應用、功能訓練等物理治療。1959 年,台北榮民總醫院盧致<br />

德院長向國防醫學院借調黃金銘醫師籌設物理治療業務,於 1960 年一月正式<br />

作業,並開設「物理治療人員訓練班第一期」,以儲備物理治療人員。而「台<br />

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經由美援會獎學金的補助,亦派遣當時在一西病房之江寶<br />

玉護理督導與陳東初護士長,於 1960 年前往日本大阪大學接受物理治療訓<br />

練。1964 年,蔣夫人宋美齡成立「振興育幼院籌備委員會」,並於 1966 年開<br />

設「物理治療訓練班」,培育物理治療新血。<br />

彰化基督教醫院亦於 1964 年起,先後招收二期物理治療訓練班,聘請美籍物<br />

理治療師 Miss Ilten 及 Mrs. Eaton 訓練物理治療人員,並聘由美國 Duke 大<br />

學學成歸國之郭文隆先生為講師兼任翻譯。1966 年,世界衛生組織派遣奧地<br />

利籍復健科醫師 Dr. Pirker 及英籍物理治療師 Mr. Jacques 至台大醫院訓練<br />

物理治療人員,並協助台灣大學擬訂物理治療學系設置方案及教育課程。翌年<br />

(1967 年),台大醫學院於醫事技術學系下,率先成立物理治療組,每年招收<br />

二十名學生,由 Mr. Jacques 開課指導,為我國物理治療師大學教育之濫觴。<br />

縱觀整個啟蒙期,由最初歐美相關醫療人員來台的協助發展,到國內自行派員<br />

出國受訓而逐漸步上軌道,再經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建構大學教育課程,因<br />

此,台灣物理治療的啟蒙可說是承蒙世界各先進國家的提攜。<br />

二、奠基期(1967-1984)<br />

從 1967 年的台灣大學開始招收物理治療學生開始,到 1985 年中山醫學院設置<br />

第二所物理治療大學課程止,可以說是台灣物理治療發展的奠基期。<br />

台灣大學於 1970 年將醫事技術學系的物理治療組與新成立之職能治療組合併<br />

成為復健醫學系,由院長魏火曜院長兼任第一任系主任。同年,Mr. Jacques<br />

退休,世界衛生組織改派澳籍 Mr. Robinson 接續其教學工作。並於 1971 年派<br />

遣菲籍顧問 Mr. Leano 來台協助赴日學習義肢裝具訓練返國的陳東初組長成立<br />

義肢室,以強化義肢裝具課程。同年,該系梁熙正助教亦自澳洲返台,開始腦<br />

性麻痺的專業訓練課程。而 1968 年自美返國的復健科醫師連倚南講師,則一<br />

直堅守崗位,倡導復健醫學,達三十二年之久。<br />

然而於 1973 年我國退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人員倏然撤離,對台灣物理治<br />

療的發展形成巨大的衝擊。所幸連倚南教授為當時的系主任,及梁熙正、黃麗<br />

麗、蕭光東、林進忠、廖喜梅、劉寶猜、詹美華等老師,毅然扛起教育後輩的<br />

責任,加上後來的廖文炫、杜如美、徐阿田、廖華芳、劉瑛瑾、李慧媛、高木<br />

10

Hooray! Your file is uploaded and ready to be published.

Saved successfully!

Ooh no, something went wrong!